进一步加强公证处建设 着力发挥公证制度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

时间:2019-05-14 06:0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进一步加强公证处建设 着力发挥公证制度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进一步加强公证处建设 着力发挥公证制度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

第一篇:进一步加强公证处建设 着力发挥公证制度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

进一步加强公证处建设

着力发挥公证制度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

——赵大程同志在北京市调研公证工作时的讲话

发布时间: 2010-03-05 来源: 中国普法网

今天,在虎年新春佳节来临前夕,我们到北京市方圆公证处进行座谈,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祝贺北京市方圆公证处成立六十周年;二是就公证工作贯彻落实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与从事公证管理工作和实务工作的同志们一起讨论、研究。

今年适逢北京市方圆公证处成立六十周年,在这里,我代表司法部向北京市方圆公证处及全处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方圆公证处六十年发展的历程,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公证制度和公证工作发展的一个缩影。回顾过去,尽管我国公证制度在发展中经历了一些困难和曲折,但仍然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彰显出独特的法治功能和社会价值。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我国公证队伍发展壮大,人员素质不断提高,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公证工作广泛介入经济社会生活,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在推进依法治国、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公证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形成了以《公证法》为核心的公证法律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证制度日趋完善。

去年底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了2010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政法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强调要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进一步推动公证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要切实落实三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公证制度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职能作用,归根结底要通过公证处和公证员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来实现。因此,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充分认识公证处在公证工作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加强公证处的管理和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增进共识、凝聚力量,不断增强广大公证员的历史使命感和工作责任感,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借这个机会,我就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公证处建设问题,讲三点意见。

一、实现公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公证处的基础管理作用

公证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证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我国公证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加快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推进,公证工作的领域将更加宽广,公证工作的作用将更加显现。在新的形势下,之所以要大力加强公证工作,实现公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公证制度的功能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公证制度的理念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契合,公证服务的内容与广大人民群众依法从事民商事活动、实现和维护自身权益的要求相呼应。

实现公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是公证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公证工作只有在竭诚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进一步推进公证事业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公证工作,认真总结我国公证工作发展的基本经验,深刻认识和把握公证工作发展的内在规律,全面加强公证工作建设。加强公证工作建设,必须从公证管理、公证执业两个方面入手,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公证处的基础管理作用。公证处建设的重要性,根源于公证处自身特殊的法律地位。一方面,公证处是公证管理的基础环节。在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公证协会的行业管理和公证处的自我管理这三个层次中,公证处的管理更具有直接性、基础性,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的方法和手段需要从公证处运行和管理的实践中进行总结、提炼,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必须作用到公证处才能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公证处又是履行公证职能、开展公证业务的核心层次。法律赋予公证处独立的执业主体地位,承担着直接组织、监督、管理公证员开展公证活动的职责,通过广大公证员依法规范、优质高效的服务,才能把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具体的公证事项之中。这个基础作用和核心地位,决定了公证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公证处的建设是公证工作发挥职能作用的基础,也是公证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公证处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工作目标,以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为职业使命,以健全完善与公证事业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为保障,以“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维护公正、恪守诚信”为队伍建设总要求,全面加强公证处的各项建设,把公证处建设成为依法履责、规范执业、信誉卓著的工作集体。公证处建设的内容十分丰富,根据我国公证处建设和发展的实际,着眼于充分发挥公证处职能的要求,当前公证处建设的主要任务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发挥人才保障作用。二是加强业务建设,发挥服务发展作用。三是加强内部管理,发挥自律规范作用。四是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保障作用。五是加强文化建设,发挥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证执业精神的作用。

二、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民主法制建设的过程中,着力发挥公证制度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功能

当前,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深刻变革之中,仍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公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充分发挥公证的职能作用提供了广阔空间。

公证制度是一项以预防为理念的制度设计,公证工作的职能优势在于,通过依法介入民商事法律行为,可以最大限度地过滤违法或消极因素,确保意思表示真实、合法,保障民商事活动有序进行,或者通过提供具有法定证明力的证据,赋予债权文书以强制执行效力,促进矛盾纠纷的有效解决。我国法律赋予公证文书广泛的法律效力,为公证工作介入经济社会生活,发挥预防矛盾纠纷的功能作用奠定了基础。公证制度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彰显出独特的法治功能,特别在引导和规范民事法律行为、证明和确认权利义务关系、保全和增强证据法律效力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预防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正是公证制度的核心价值所在。

2010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公证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围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各地公证处和广大公证员在提供公证服务过程中,要着力发挥好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职能作用,切实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要牢固树立运用公证手段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意识。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各地公证处和广大公证员,要深刻认识公证制度中所蕴含的预防性理念,深刻认识公证工作在预防化解社会矛盾中的重要作用,在公证活动中牢固树立运用公证手段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意识,自觉把公证预防的理念贯穿到执业活动的全过程,真正把公证服务过程变为依法构建经济社会关系,减少矛盾纠纷的过程,使公证制度内在的功能和价值充分显现出来,实现公证服务社会和谐稳定成效的最大化。

第二,要注重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领域提供公证服务。发挥公证工作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职能作用,就要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依法解决社会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的热点、难点问题,当前要特别注重解决发生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矛盾纠纷。公证工作要结合职能特点,积极有效介入,最大限度将各类社会矛盾化解于事前,消灭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促进矛盾纠纷的预防和解决。

第三,要积极引导当事人增强法制观念。提供公证服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依法明确权利义务关系或者确认法律事实的过程,公证处和公证员既要依法履行办证职责,更要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以证释法,以证析理,引导当事人增强法制观念,充分运用公证手段调整经济、民事关系,从而有效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四,要充分运用强制执行公证减少诉讼。与一般的公证相比,强制执行公证的特殊作用在于,经公证的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债权人无需经过诉讼程序,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成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根据。强制执行公证的运用,可以实现缩减讼源、督促践约、节省成本等多重目标,具有显著的社会效果。各地公证处和广大公证员要充分重视、积极开展这项公证业务,广泛宣传这项公证制度,引导当事人办理强制执行公证,最大限度地减少诉讼,节省司法成本。

三、以始终维护和不断增强公证公信力为核心,全面加强公证处工作团队建设

公信力是公证工作的生命和灵魂,关系到公证行业的兴衰成败,是公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要始终维护和不断增强公证公信力,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公证队伍作保障。各地公证处要把加强工作团队建设放在公证处建设的首要位置,以建设一个顾大局、精专业、勤服务、讲廉洁的优秀工作团体为目标,以全面加强公证处的思想政治建设、业务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党的建设为总任务,坚持不懈,扎实工作,积极推进,努力使公证处工作团队的执业能力、执业水平、执业公信力有一个质的提高。

第一,要切实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要求,明确公证处工作团队建设的总方向。公证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公证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这是由我国宪法法律和国情所决定的,是我国公证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公证处工作团队建设,要强化理论武装,确保公证员队伍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坚定执业方向,引导公证员深刻理解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本质内涵、基本要求和肩负的职责使命,自觉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努力做到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宪法,依法履行职责使命,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要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使广大公证员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诚信为民的要求切实落实到执业活动的全过程,把始终维护和不断增强公证公信力的要求切实落实到执业活动的全过程。

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公证处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在公证处工作团队中的政治保障作用。党的领导是公证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公证工作正确的发展方向,发挥公证工作的职能作用,必须大力加强公证处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公证处党组织在工作团队中的政治保障作用。要切实健全公证处党的组织,始终做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对公证工作的全覆盖。要切实加强公证处党组织班子建设,把作风过得硬、公证员信得过、工作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党员公证员推选到党支部班子中。要切实完善公证处党建各项工作制度,努力实现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要切实做好公证处新党员发展工作,把符合条件的优秀公证员特别是年轻公证员吸收到党组织中,不断为公证处党员队伍增添新鲜血液。要切实推进党员公证员教育管理创新,使党员公证员在实践中提高服务能力,在服务群众中体现先进性。要切实发挥好公证处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公证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在公证工作中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实施。

第三,要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建设、业务建设、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公证处工作团队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按照充分履责、规范履责、诚信履责、廉洁履责的基本要求,坚持不懈地加强公证处工作团队自身建设,是提高公证员素质、增强公证处服务能力的重要保证。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公证处工作团队的头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常态化。要进一步加强业务素质建设,教育引导公证员在各项业务活动中依法执业、诚信执业、尽责执业,加大对新执业公证员、公证处主任、骨干公证员培训的工作力度,努力培养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公证人才。要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建立健全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公证行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树立公证处工作团队良好的社会形象。

第四,要完善执业监督和管理机制,保障公证处工作团队公正廉洁执业。充分发挥公证处在公证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加强对公证员的执业监督和管理,必须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务实、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公证处内部制度机制。在已经解决公证工作有法可依的条件下,现阶段要大力推进实施公证执业标准化建设,依据法律法规,结合公证处实际,对公证工作内容、程序等进行统一、规范和细化。要健全和完善公证处内部运行机制,加强人员、业务、质量管理和保障等各项制度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公证考核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奖惩机制,总结表彰先进典型,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要加快推进公证信息平台建设,积极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公证执业活动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公证工作质量和效率。

加强公证处建设,在实现公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各地公证协会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更加务实有效的措施,扎扎实实地抓好公证处的管理和建设,为公证处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要选好配强公证处领导班子,指导公证处制定完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推动落实公证处的独立法人地位,并从政策、制度保障等各方面,帮助解决公证处建设、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公证处不断提高思想、工作和作风建设水平,打牢公证事业发展的基础。要认真指导公证处全面落实三项重点工作,着力发挥公证制度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作用,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当前,公证工作正处于改革、发展和建设进程中的重要时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奋发进取,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篇: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着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着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前不久,在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同志强调指出,要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作为我们司法行政机关,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整合力量,发挥职能作用,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一、发挥法制宣传教育作用,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努力为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提供良好法治环境。通过开展主题宣传活动,使群众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明显提高,依法表达诉求、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社会矛盾进一步化解;开展重点区域、特殊人群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健全完善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拓展“法律七进”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扩大活动规模,丰富活动内容。把法律送到乡村、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单位、寺院,送到每个干部群众手中。要充分整合司法行政和社会各部门的力量,把法制宣传与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安置帮教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把法制宣传教育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有机结合起来,与服务民生、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增强主题宣传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大力加强宪法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大力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农村改革发展密切相关法律法规,大力宣传与社会和谐稳定、群众生产生活、民族团结进步等密切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公民依法办事,依法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重点就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领域,组织开展专题法制宣传教育,宣传相关法律知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

二、发挥人民调解组织作用,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的优势,运用人民调解手段化解矛盾纠纷,特别是要化解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类型的专项纠纷,如拖欠农民工工资、劳动争议、山林土地、征地拆迁、医疗纠纷、道路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等类型的纠纷,要在做好常见性、多发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比较突出的、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矛盾纠纷,多年积累的、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的矛盾纠纷,以及党委、政府交办的矛盾纠纷,集中开展排查调处,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要重点做好三种矛盾的调解:一是对已经掌握的矛盾纠纷进行梳理,包括司法行政机关和人民调解组织自己掌握的纠纷,也包括党委政府交办或者行政机关、人民法院等相关部门移送或委托的纠纷;二是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特别是通过开展专项排查,及时发现陈年积怨和新的纠纷苗头;三是对已掌握的和排查中发现的矛盾纠纷及时做好化解工作。同时,在涉及企业改制、征地拆迁、劳动争议、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卫生、药品安全、交通事故、物业管理等领域建立人民调解组织,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人民调解员队伍,努力做到哪里有人民群众,哪里就有人民调解组织,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人民调解工作。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有计划、分批次对全市各级人民调解员进行全员培训,特别要强化对调委会主任、调解小组长和调解骨干的培训。进一步推动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提高人民调解员队伍服务大局、调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推动人民调解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作出新的贡献。

三、发挥律师依法维权作用,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要充分发挥律师的专业优势,有效化解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纠纷,全面提升矛盾纠纷调处的公信力和成功率,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要建立完善律师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运行机制。近年来,我市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工作,担任乡镇、街道、社区、村社法律顾问,为律师充分掌握社情民意,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提供了重要平台。在此基础上,要制定完善律师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制度,明确要求律师要紧扣矛盾纠纷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释疑解惑、疏导群众情绪,力求定纷止争;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掌握实际情况,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要紧扣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建立完善律师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信息上报机制。强化矛盾纠纷舆情信息汇报工作力度,律师要及时、准确、全面地向司法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报送律师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信息,特别是对涉及可能引发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积极采取前期预防措施。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对律师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积极宣传律师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功能作用,宣传律师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典型案例及先进事迹,提升社会各界对这一工作的关注程度,不断推动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发挥公证司法证明作用,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要加强公证宣传,使社会各界对公证制度的职能作用和法律地位有一个充分认识,积极选择公证纠纷解决机制解决矛盾。要牢固树立运用公证手段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意识,自觉把公证预防的理念贯穿到执业活动的全过程,真正把公证服务过程变为减少矛盾纠纷的过程,使公证制度内在的功能和价值充分显现出来,实现公证服务社会和谐稳定成效的最大化。对经济、民事领域里已经较为成熟的公证业务,要做精做细,使公证真正渗透到有关民、商事活动的全过程并切实发挥作用,把能充分体现公证证明效力的业务做大、做强。要及时发现并研究经济社会生活领域的新变化、新需求,主动提供综合性、全方位的公证法律服务,发掘并形成业务发展新的增长点,把公证服务向证前和证后延伸,充分发掘并体现公证作为一种法律活动以及特殊法律服务所应有的专业内涵和水准,努力提高公证的效能。要将公证服务延伸至公证前、公证后,努力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办理公证前,认真调查取证,制止不法经济事件;办理公证过程中详细审查,主动宣传法律知识,促成当事人达成一致协议,消除纠纷隐患;办理公证后积极回访,敦促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者达成和解协议,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加强人大制度建设的思考

关于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加强人大制度建设的思考

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大代表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各级人大常委会也为保证代表正确、充分、有效地行使职权做了大量工作,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对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与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人大代表在行权履职、发挥作用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有些问题亟待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和尽快解决。究竟人民需要怎样的代表,怎样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国家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应有作用,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现状,特提出解决代表行权履职有关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人大制度和代表法的宣传,营造有利于人大代表行权履职的社会环境。

要坚持不懈地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应采取各种形式,特别是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经常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根本政治制度和宪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要在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开辟“专栏”、“专版”、“专刊”,宣传人大制度,宣传人大工作和人大代表行权履职的事迹;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定期组织对代表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一府两院”及有关单位认真学习贯彻代表法。通过这些措施,使各个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

切实提高对人大代表地位、性质和作用的认识,在全社会树立尊重代表、支持代表依法行权履职的良好风尚。

(二)严把人大代表“入口关”,大力提高代表的个体素质。

首先,改进代表候选人推荐方式,扩大选民推选名额。尤其在第一轮提名时,应依法让选民充分发表意见,充分行使提名权,把符合代表条件和结构要求的候选人都提出来。其次,对选举程序进行必要的改革,引入竞争机制。要在坚持差额选举的前提下,让正式代表候选人直接与广大选民见面,向选民发表参选演讲,阐明自己对人大代表的认识以及当选后的打算或设想,回答选民提问,以便选民做出正确选择。

第三,加强对代表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代表意识和履职能力。每届代表选出后,人大常委会要及时组织对其进行代表政治业务培训,要通过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理论、有关法律法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人大业务知识、代表工作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不断拓宽代表知情知政和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渠道,提高行权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建立代表争先创优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人大代表的积极性。人大常委会应建立制度,定期在人大代表中开展评先评优活动,对执行代表职务表现突出的代表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鼓励。要树立优秀代表的典型,宣传优秀代表的事迹,调动代表履职的积极性,有效地发挥代表的作用。第五,建立和完善代表管理机制。一是建立代表述职机

制。代表向选民述职,报告自已执行代表职务情况,有利于选民了解代表任职履职情况,也有利于增强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建立代表监督制约机制。对代表在会议期间和闭会期间不参加代表活动,不联系选民,长期审议不发言,不提建议和意见等特定情形做出要求,从立法的角度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的监督制约机制。

(三)改进代表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活动方式,提高视察质量。

第一,抓好代表小组活动。要建立和完善代表小组活动的各项制度,使之规范化、经常化。活动内容要有针对性,方式要多样化,如与学习法律、法规、政策相结合,与视察、检查、调查相结合,与评议“一府两院”的工作相结合,与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相结合等。

第二,改进视察方式,提高视察质量。在视察方式上,要坚持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全面视察与专项视察相结合,集中视察与个人持证视察相结合。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创造新的视察方式。

第三,组织好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为代表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进一步健全代表小组活动制度,使代表小组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继续坚持抓住政府工作的难点和群众反映的热点,组织代表视察、专题调研;搞好评议,加强对“一府两院”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创新人大代表的活动形式,拓宽代表活动领域。

(四)切实加强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改进会议审

议和表决方式。

人大常委会应设立议案、建议专门督办机构,提出当年议案、建议办理的具体要求,随时进行检查和督促,掌握进度和质量,并对有关办理、答复工作进行必要的指导。要严肃办理工作,实行办理人员责任制。要维护议案的严肃性和法律效力。对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议案,必须认真办理,限期落实,承办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简单应付或拒绝不办。要根据实践经验和需要对人民代表大会的议事规则逐步加以完善,通过合理分组,进行业务培训等方式,组织好代表在人大会议上的审议发言,改进和提高会议质量。要完善监督的后续机制,对于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意见要加强跟踪督促,狠抓落实。对于一些规定性、程序性事项,比如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议程、日程、主席团名单等,可以用举手表决的方法操作简便易行;但对于表决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如通过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等的决定、决议,就应该采用无记名投票或按电子表决器的方式来表决。这样有利于人大代表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真正体现代表个人的意愿,有利于促进决策机制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

(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代表的监督。

一是要加强监督代表的立法工作。在制定监督法的时候,应把监督代表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解决由谁监督、怎样监督的问题。

二是要加强代表工作的信息交流。各级人大应把本级人

大代表在会议期间的工作和闭会期间的活动情况,及时向代表的原选举单位反馈,特别是代表在会议期间和视察时的审议意见,必须反馈给代表所在的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三是建立代表联系选民责任制。可采取一定的方式,向选民或原选举单位公布代表的姓名和联系地址、电话,以便于群众联系和监督,促进代表与群众的联系,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接受群众的监督。四是开展代表述职活动。代表应定期向选民或原选举单位报告自己行权履职的情况,有条件的可以采取当面述职的形式;有些暂不具备当面述职条件的,也可以采取书面述职的形式。

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发展,党和人民对人大工作和人大代表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和要求。因此,我们要努力探索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现实途径和有效措施,进一步开创人大工作的新局面。

第四篇:某区发挥制度建设作用经验做法

近年来,**区委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员干部队伍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了用制度激励、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机制,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针对广大党员干部在发展中存在的思想、作风问题,建立激励引导机制,充分发挥制度建设在全局工作中的导向性作用

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是我们加快发展的首要因

素。近年来,**区委针对广大党员干部在发展中存在的思想、作风问题,通过制度建设,确立了正确的思想导向、工作导向和用人导向,在全区上下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是建立教育引导机制。围绕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中心意识和责任意识这个主题,坚持每年选准一个载体,先后开展了“学《决定》、转作风、办实事”和“转变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专题民主生活会等专题教育活动,通过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个务必”、权力观教育和区情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勤奋工作,创造一流业绩。同时,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大力表彰先进典型,公开曝光破坏经济发展的人和事,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舆论氛围。二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进一步改进干部考核办法,建立和完善了乡科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百分制量化考核办法,实施重点工作跟踪考察,坚持把那些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使工作上不思进取,作风上浮漂或者弄虚作假的干部受到批评和惩戒,营造了“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的氛围,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注意力引导到干事创业上来。进一步修改完善奖励政策,加大对争先创优的激励力度,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先后三次拿出120余万元大张旗鼓地对财政收入、优化环境、稳定工作和项目建设等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重奖,奖出了导向、奖出了正气。三是建立工作落实机制。为了创造抓落实的条件,区委制定了《关于全区各级领导干部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决定》,从严控制迎来送往等应酬和事务性活动,大力压缩会议和文件,严格控制一般性工作的检查、评比、达标、升级、培训、考核活动,使各级领导干部从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推进工作和为群众办实事上,真正形成了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同时,为了促进工作落实,区委建立了经常性的督促落实机制,由区纪检监察机关和目标督查部门围绕重点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中心意识淡薄、不认真执行党委、政府工作部署的问题,阻碍经济发展、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从严从快查处,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抓落实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普遍性、苗头性问题,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制度建设在拒腐防变中的保障性作用

党员干部队伍肩负着重要职责,能否以身作则、廉政从政,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区委认真分析全区党风廉政建设状况,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普遍性、苗头性问题,建立了一系列监督制约机制,从根本上规范了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制定并完善领导决策制度。建立和完善民主集中制,进一步重申和明确了党委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凡涉及重大决策、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调度使用等重大问题,坚持集体讨论决定。如,在今年经济工作会上,决定对在2004重点工作确定奖励对象和金额问题上,召开了区委、区政府联席会和区“四大家”会议,听取情况汇报,认真讨论研究,从而奖出了效果,奖出了干劲。建立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在全区探索试行乡镇党委党代表年会制,规定乡镇每届党代会在闭会期间,每年召开一次党代表会议,拓宽了党内民主的渠道,推动了基层党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党务公开制度,不断规范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完善公开工作机制,健全公开监督保障措施,提高了公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制定廉洁自律有关规定。重申和明确了领导干部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经济责任审计、民主生活会和礼品登记等八项制度,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先后组织对乡镇领导干部“走读”、领导干部兼职、用公款购买个人商业保险、拖欠公款、超标购买使用小汽车、领导干部收受礼金和参与赌博等情况进行清理检查,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进一步规范。区委制订了“人、车、会、话、药、招待”等方面的实施细则,区四大家班子成员带头执行。如在招待方面实行招待费专人负责、来客食宿“通知单”、月底集中汇审制度,从严控制迎来送往等应酬和事务性活动,一般接待不到大型宾馆,坚持同城不吃饭,下乡不喝酒,在基层就餐一碗端。三是建立党内监督工作机制。围绕贯彻党内监督条例,结合实际,重申和明确了党内监督八项规定,明确了监督重点、监督程序、监督形式和监督制度,形成具有**区特色的权力监督体系,有效地保

证了权力沿着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运行。

三、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制度建设在廉政建设中的推动性作用

为了从源头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我们紧紧围绕转变政府职能,以“制权”、“管钱”、“用人”为重点,狠抓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形成用好权、理好财、选好人的机制制度。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

改革。对所有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已取消行政审批事项49项,比原来减少14%;对保留的298项审批事项简化了审批程序,健全了制约机制。同时,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了区民营经济服务中心,把全区20个职能部门的72个办证项目和34个收费项目纳入中心管理,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办事环节,有效地规范了行政行为,对防止暗箱操作、加强廉政建设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二是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区会计核算中心,138个区直单位财务全部纳入该中心集中结算,出台了《关于综合财政收支中违纪问题的处理意见》,健全了“乡财统管,村账乡监”制度,“收支两条线”规定进一步落实。通过财政制度改革,有效地减少和杜绝了财政资金监管中以权谋私和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三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了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完善领导干部交流、任职回避、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对重要人事任免完善了民主推荐、任前公示、任职试用制度,从而较好地避免了选人用人中的不正之风。同时,我们还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注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如2003年在执法检查中,发现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出现漏洞,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我们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深入调研,出台了《**区国有资产管理暂行规定》、《**区国家工作人员违规违纪造成有资产流失追究责任的暂行规定》,理顺了管理机制,堵塞了漏洞,促进了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通过上述制度、体制和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和探索,铲除了部门利益驱动、滋生腐败的土壤,减少了行政执法人员以权谋私的机会和可能,有效地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人大建设 发挥乡镇人大作用的调研报告

关于进一步加强镇人大建设 发挥镇人大作用的调研

报告

梅溪镇人大2009年12月22日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2009工作要点,梅溪镇人大组织调查组,对镇人大的地位、作用、工作规范、存在问题及如何加强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调研。我们分别走访了代表和有关方面,对本镇人大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了座谈、讨论和总结,并征求了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从10月8日开始,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分别深入到25自然村及3个居委会,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交流分析探讨镇人大工作情况。10月29日,将调查走访座谈以及对镇人大工作的书面汇报情况进行归纳整理。通过分析讨论,现将对镇人大工作情况调查研究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镇人大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日益显现

本届镇人大于2007年底依法换届,经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配齐了我镇人大工作班子,为镇人大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2007年换届时,我镇共选出镇人大代表59名。为了便于代表履行职务,将这59名镇人大代表划分为3个代表小组开展活动。新一届的梅溪镇人大工作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镇党委的加强领导,加快了我镇人大自身建设步伐。

镇党委对人大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领导,为镇人大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提供了根本保证。镇党委对人大工作总体来说是重视的,每年都听取人大工作的汇报,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能,帮助人大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1、工作机构得到加强

镇党委将人大工作列入。人大主席团了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听取或专题研究镇人大工作的平均次数达4次,多的达8次在行使职权过程中涉及有关重大问题时能及时向党委报告,需要党委统筹协调的,也得到了党委的支持,保证了人大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人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目前,按照“目标同一,工作同向,奖惩一致”原则已初步建立了党委领导下的书记、人大主席、镇长分工负责制,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2、工作制度不断完善

镇人大主席团会议的召开已形成制度,年平均召开次数为4次,最高的达8次。每次召开会议基本能坚持邀请镇政府和相关人员列席。镇人大主席团的基础工作也逐步规范,许多主席团都完善了三个职责(镇人大主席团职责,人大主席团主席职责,人大主席团副主席职责);建立了六个制度(人大主席团学习制度,办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制度,调查研究制度,请示汇报制度,联系代表制度,办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制度);建立了“五簿一册”(主席团会议记录簿,人民来信来访记录簿,各级文件登记簿,代表议案和批评、建议、意见记录簿,代表小组活动记录簿,代表分组情况及代表花名册)。另外,镇人大主席团和代表小组每年工作都有计划,基本能按计划进行。

3、工作程序不断规范

镇人民代表大会依法按期召开,充分履行法定职权,人代会的审议质量也逐年有所提高。人代会日益真正地成为人民当家作主、决定重大事项的载体和平台。

4、镇人大与代表、选民的联系日益密切。

主席团成员经常定期、不定期地走访、看望代表,倾听代表心声,了解群众愿望。镇人大主席团建立了每月一天的代表及选民来信来访接待日制度,将收集到的建议、批评和意见,认真及时办理,及时化解了一些矛盾。镇人大主席团还在节日期间进行慰问代表活动,帮助代表解决生活上的困难,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镇人大自觉到位,切实履行法定职责

镇人大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认真履职,积极工作,探索了一些好的做法,形成了一些好的制度,履职能力得到加强,人大的地位得到提高。

1、定期召开主席团会议,依法审议政府工作

2、视察工作在开展中完善

3、审议工作在探索中发展

4、加大力度,督办好代表意见。

(三)代表认真履职,为乡镇人大开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基础。镇人大把加强代表培训、提高代表素质的工作放到了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常抓不懈。

1、围绕重点,认真开展“三带头,五个一”活动。

一是动员和组织人民代表在带头致富的同时,带领本村本组的群众共同致富,让各级人民代表投身到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努力发挥人民代表的模范带动作用。

二是组织人民代表积极投身本地公益事业建设,带领群众改善住居环境,突显“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这一主题。

三是动员各级人民代表积极参与维护当地社会稳定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

2、强化培训,努力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行使国家权力。换届以后镇人大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形式,结合有关活动,组织代表学习代表法等各项法律、法规,学习老代表的履职经验。

二、镇人大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调研中我们感到,虽然镇人大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1.对乡镇人大地位、作用的认识不到位

2、上级人大对乡镇人大业务培训不够,指导不多。

3、代表履职能力不强、履职积极性不高;

镇人大代表的履职情况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一是由于选举中过于强调代表的结构比例,致使一些代表文化程度偏低,履职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差,代表意识不强,个别代表开会从不发言。二是由于都是兼职代表,导致其执行职务的时间和精力难以保证,多数代表除出席人代会外,较少参加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平时也很少联系人民群众,很少向政府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三是一些人大代表业务知识差,法律意识低,少数人大代表不认真学习人大业务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不知道人大代表的权利、义务、职责,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自己没有理清,到处乱发言,有的代表不知道如何履行代表职务,提出议案、建议和批评意见的质量不高。

4、镇人大日常工作经费及代表在闭会期间活动经费难以保障。

《代表法》等法律法规虽然对镇人大日常工作经费及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经费作了由同级财政解决的规定,但从实际情况看,镇对人代会期间和重大活动期间的经费由财政据实报销,但对镇人大日常工作经费和代表在闭会期间活动经费都没有列入财政预算,无固定经费来源,从而影响镇人大日常工作及代表在闭会期间的各种活动的正常开展。

5、镇人大自身建设不够,履职程序不规范

6、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镇人大在闭会期间没有法定的职权,其日常工作主要由人民代表大会的主席、副主席进行组织、联系和协调。因此镇人大工作“弹性”比较大,其开展工作往往有“个人行为”之嫌。虽然省人大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条例中对乡镇人大主席团的职责作了一些明确,但对主席团在闭会期间的行使监督、述职审议、办理议案建议及人事任免等职能没作出具体规定,也没有对主席团履行上述职能的程序作出明确,不便于乡镇人大主席团在工作期间具体进行操作,需要省人大对乡镇人大主席团具体工作出台一系列的的工作规范。

三、进一步加强镇人大建设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1.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镇党委对人大工作的领导。

建议镇党委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来认识人大的地位、作用,要把人大工作纳入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定期听取和研究人大工作,使镇人大在代表人民管理地方国家事务中做到有职、有责、有权。

2、进一步配好镇人大干部。

在人员配备上,人大主席、副主席人选应挑选素质较高、热爱人大工作的同志担任;人大主席、副主席的任职年龄可适当年轻化,或离职年龄适当放宽,以保证其能基本任满一届。在领导班子的分工时,人大专兼职主席、副主席尽量不要分管政府工作特别是带有“一票否决”性质的工作,便于划清人大政府的各项职权。

3.纳入统一考核,进一步提高镇人大的地位。

为了进一步提高镇人大的地位,发挥镇人大的作用,建议县委对镇党委的考核将镇人大工作的考核比例提高到20%左右,以增强党委对人大工作领导的责任心、人大接受党委领导的自觉性以及人大主动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4、健全镇人大工作的保障机制。

县财政部门应该按照有关规定对镇人大的日常工作经费和镇人大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专户管理,专项使用,确保镇人大工作的顺利开展。

5、加强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的人大意识。

建议把人大制度和法律知识教育作为全县干部,特别是处以上领导干部学法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培训的必要课程,进一步增强宪法意识、国家意识、民主意识。县委宣传部门要把宣传人大制度、民主法制建设及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地方国家事务管理等内容列入宣传计划,并认真抓紧抓好。县广电、报社等新闻媒体要把乡镇人大活动纳入报道内容,确保每周有一至二条人大工作报道,改变会议期间集中报道,会后无声无像的现象。

6、加大指导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镇人大依法履职的能力。

县人大常委会要加强与镇人大的联系和对镇人大工作的指导,帮助镇人大干部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水平;帮助镇人大建立一套工作制度,不断规范镇人大的工作。通过培训、工作例会、参加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委员会的工作等形式,共同研究工作,更好地发挥镇人大及其主席团的作用。同时要在人员配备、工作条件、经费和人大主席的待遇等方面协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落实有关政策,这样可以让镇人大主席、副主席的底气更足,腰板更硬,胆子更大一些,从而推进镇人大工作的开展。

7、加强对镇人大干部和县、乡代表的培训工作。

县人大要负责编印适合本县实际的人大工作培训乡土教材,并负责对乡镇人大专职干部和部分代表小组长进行人大业务和法律法规的培训,乡镇人大要负责对县、镇代表开展代表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对代表的培训要从实际出发,拓展培训形式,研究培训内容,注重培训实效,如:开展“人代会期间如何审议政府工作”、“闭会期间如何开展代表工作”等“应知应会”的内容的培训,不断提高代表参与管理地方国家事务的能力,努力提高乡镇人大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县乡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促进乡镇人大工作的顺利开展。

8、办公条件和活动经费问题。

镇人大的办公条件近些年虽然有所改善,但与工作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部分乡镇人大还没有办公室、没有代表活动室,没有配备专用微机,无法实现办公自动化,不能适应目前工作发展的需要,制约着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发展。为此,乡镇政府应该对乡镇人大安排专门的办公室、代表活动室,并及时向上级财政部门申报预算,添置微机等必须的办公设备,保证乡镇人大必须日常办公费用,保证人民代表在闭会期间的各种费用,保证各代表小组的活动经费。

下载进一步加强公证处建设 着力发挥公证制度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进一步加强公证处建设 着力发挥公证制度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