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化融合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情况报告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情况
考虑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5年伊始,公司管理会议便讨论通过了《关于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决议》,组长由公司副董事长兼任,公司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并实施了《2015年恒大电子信息化建设工作计划》,经过半年以来的努力,领导小组按照既定计划稳步实施,时至今日,公司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以下做详细汇报:
一、公司网站建设
众所周知,互联网在国内外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提高公司知名度,有利于产品推广和客户更方便的了解企业,我公司自成立初就建设和完善了自己的网站,并由专人进行维护更新,企业网站制作让企业信息通过互联网通达世界各个角落。企业通过互联网发布企业最新的商业信息,供全球检索,以此来宣传自己的企业,宣传企业的产品,宣传企业的服务,全面展示企业形象,并通过网络与各行各业进行交流、推销和合作,同时通过互联网寻找货源和新客户,我公司通过网络推广,将产品信息及时快捷的反馈给市场,实践证明这是业务拓展最节约最有效的方式。
二、基础网络设施建设
公司在整个厂区进行了全面的网络覆盖,并率先使用了百兆光宽带,实现了网络、数据的快速传输,为信息共享、内部联系、客户沟通和以及对行业信息的及时反馈应对提供了有力的网络保障。
三、数字化网络监控和红外线警报系统 我公司淘汰原有的模拟监控系统,重新上马新的数字视频网络监控系统,并配置红外监控联网设施,对整个厂区以及重要生产车间、原料库进行了有效监控,安保人员可以24小时对厂区情况进行清晰监控,特别是重要部门和重要车间部位进行红外线警报系统的布置,有效规避了企业可能产生的盗窃损失。
四、速达软件系统
考虑到发展对数据管理特别是进销存管理的需要,在2014年初公司上马了速达荣耀G3系统,以量化数据的形式改善进销存的业务流程,实现三者的无缝对接,帮助企业维护更为亲密的客户关系,提升企业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五、金蝶K/3ERP项目
公司在2015年10月引进上马了金蝶K/3ERP项目,公司建立一个以流程制造管理和标准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实现了以下目标:
1、建立一个从营销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生产管理到财务管理实现全面集成的系统;
2、财务上,满足日常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需求,并符合国家规范的财务规定;
3、规范库存管理,增加库存管理的透明度,降低库存成本,与财务有效集成;
4、规范采购流程,降低采购成本,与财务的有效集成;
5、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对生产计划、进度、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料、工、费信息进行有效的跟踪和控制,并准确及时反映;
6、加强对生产成本与核算的管理,及时准确提供生产成本的动态信息;
7、加强生产分析功能,能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生产状况查询功能和报表;加强对各部门资产管理的力度,满足财务对资产管理的需求;
8、加强人事薪酬管理,对企业人力资源各流程进行了有效优化。
六、车间信息自动化建设情况
1、生产过程自动化检测设备设施
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公司在2015年度先后增加了多台套自动化生产检测设施,如生产自动水线上马后,一是改变了以往手工洗刷玻璃,手工检测清洁度,二是实现劳动力减半的效果,大大提高了产品良率,减低了生产物料和人工成本;公司是首批自主研发自动封胶机的企业之一,自从今年6月以来,公司自主研发的自动封胶机后,改变了原有手工封胶存在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封胶速度和良率;公司在今年7月份又引进一套自动化装脚及产品检测设施,淘汰了原有的手工设备,自动装脚,自动检测,实现了产能和良率双提升。
2、生产环境的自动化控制
为保证车间的清洁卫生,保证产品的质量,我们还在核心技术部位安装空气质量检测器和自动化风淋门,严格把控空气质量,确保车间环境。
3、生产管理信息化和工业融合
生产管理借用公司现有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开发等有机结合,设计—开发—下单—计划—生产—品检—仓储等各个环节能够严密对接,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有效融合,改变了原有扯皮推诿的不良情况,使得办公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大大提升。
二、企业业务介绍及行业定位
我公司是主营LCD、LCM、CTP、Led背光等集研发制造销售一体化的科技型企业,属于光电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原厦门公司于2008年获得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并于2011年获得国家创新基金、厦门科技局以及火炬高新区的三大资金扶持,在目前国内外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式下,我公司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通过分析研究行业发展趋势。细分市场,找出行业共性和差异,在细分市场中找到公司主要产品定位,在做到人有我有的同时,通过技术购买和自主研发,在定位领域做大做强,以此增强企业的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企业信息化建设体系。
1、企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情况简介
公司自成立初就将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为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公司特别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见附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推进措施,2014年公司顺利导入了速达软件控制系统进销存的无缝对接;2015年4月公司引入一条自动化水线;2015年6月公司自主研发的自动封胶设备投入使用;2015年7月份又引进一套自动化装脚及产品检测设施系统;2015年10月金蝶K/3ERP项目的顺利实施,公司建成了以流程制造管理和标准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公司信息化建设走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金蝶协同办公系统正在积极组织实施,届时可实现在OA基础上,将现代化办公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以基础管理为核心,实现协同办公的一种新型的办公方式。通过网络,将跨时间、跨地点的同一组织机构内的人员组织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协同工作、实时交流与沟通,实现日常办公中的各种功能。
2、信息化工作机构
公司在2015年初,管理会议决定成立企业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公司副董事长为组长,行政、人事、财务、生产、技术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公司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并稳步实施。截止今日,公司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从人员状况来看,全员的信息化意识明显提高,信息化软件工具使用越来越深入人心;从工作效率来看,各部门各环节扯皮推诿的现象大大减少,人员办公效率大大提高,总体绩效水平改善明显;从进产销的联系来看,基本达到了无缝对接,大家按既定流程开展工作,内部满意度和客户满意度大大提高;从对外联系看,通过相关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了与政府各部门、相关行业企业以及境外专业机构的联系,为企业在政策咨询、产品推广、人才引进、技术吸收方面提供了很大便利。
3、信息化机制建设
公司制定了信息化建设的流程和基本培训制度,在过去一年内,公司通过相关平台,对公司技术人员进行了专业培养,将信息化软件的使用以及信息化意识考核纳入到人员招聘、晋升中来。
4、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研发创新
公司通过信息化平台,寻找相关专利机构,对公司专利进行申报保护,除此,在技术研发创新上,我公司积极寻找相关高校,开展企校交流合作,加快产学研结合,目前,我公司已经和合肥工业大学、巢湖学院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预计在2016年初落实具体项目的合作事宜。
5、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我公司率先使用了百兆光宽带,在办公软件方面,上马了金蝶K/3ERP、速达荣耀G3、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视频监控和警报系统等软件;在硬件购置方面,公司今年新置电脑50余台,更换数字视频监控器40余个,增置2个报警器站点;在生产研发自动化方面,公司对自动化水线控制、自动化封胶、自动化装脚和产检等进行了新置,只要输入相关生产参数即可实现自动化生产,使得公司信息自动化程度实现质的提升。
五、企业信息化工作开展情况。
(一)年度重点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效果
1、ERP系统上马后,企业管理走上标准化。(1)销售管理
销售部依据与业务员确定好的产品合同,录入销售订单。主要录入:购货单位、合同订立日期、产品代码、合同数量、销售单价、销售金额、采购方式、交货日期、备注(工艺要求)在套打设置中,依据公司的实际需要,可设置各种打印方式,提供给各部门:(2)产品技术工艺部门
技术部在接到销售部的合同,依据产品的代码,在生产数据管理--BOM录入中,制作BOM单,录入时,录入产品代码、单位,在表体中选择原材料或半成品并录入每单位标准用量,另外,单据中的工艺路线中选择适合的工艺路线,对每一种物料指定对应的工序:如果产品使用到半成品,要先制作半成品的BOM单,BOM单制作完后,进行审核、使用。
所有的BOM单完成后,在物料需求计划-MRP计算使用该向导可完成计算,计算完成后,生成计划订单,在单据类型中,可选择:生产任务类、采购申请类等,当物料为采购类的时,单据类型为:采购申请类,当物料为产品等自制时,单据类型可选,选生产任务类时,系统会生成生产任务单,而选采购申请类时,系统会生成采购申请单传到供应部。同时,系统会将所计算的合同的产品所需要的材料计算出来,生成采购申请单传至供应部。(3)生产管理
当计划订单投放后,系统生成生产任务单,在计划状态时,可以修改工艺路线、开工日期、完工日期等,然后可以确认、下达,下达后,系统自动生成生产投料单、工序计划单。(4)车间管理 生产办公室依据生产部的生产计划,在工序计划单中,选择相应的机台,并设置机台的生产能力即每小能生产多少米产品,然后对机台的生产进行排程,并可随时调整生产按排,从机台生产能力负荷图,可以直观地查看机台的每天的负荷情况,生产排程后,在工序计划单中选择机台,选择相应的记录,下推生成按机台的派工单,生成派工单(基于设备),是按机台生成的车间生产任务单,可打印发给机台。车间统计员依据工人的生产记录表或派工单的记录,直接通过派工单下推生成工序汇报,这样每个工序的执行情况就可以跟踪了。(5)采购管理
在物料需求计划中的计划订单,经投放后,系统自动将采购类的生成采购申请单
供应部依据采购申请,可以有选择地生成采购订单,修改供应商,数量、单价,并随时可查看材料的库存情况,并对采购订单进行审核,另外可以打印采购合同。(6)原材料仓库管理
原材料的仓库保管员,依据供应部的采购订单,可生成外购入库单,可据实填写实收数量,系统会在下次通过该采购订单生成外购入库时,应收数量会自动核减。当外购入库单进行审核后,即时库存会自动增加。同时形成库存台帐,可直接打印原材料外购入库单。(7)产成品仓库管理
当车间最后一道工序汇报完成后,系统可自动生成产品入库单,也可通过生产任务单手工生成产品入库单,产成品仓库保管员进行打印产成品入库单。
(8)车间材料领用(仓库调拨)
车间材料领用一直是的头痛的问题,为了准确地进行材料的领用,可依据车间的派工单进行领料,这样减少领用人员的领用次数,对仓库的管理和车间的管理也能方便管理,领用的效果是原材料仓库的数量减少,车间的材料增加。(9)材料消耗管理
材料消耗记录员依据车间工人填写的车间生产记录表(打印的基于设备的派工单)上的生产材料的消耗情况,在生产领料中录入,录入时选取基于设备的派工单,系统自动带出该派工单所应投入的材料,只要录入领料的实际消耗数量,这样可以对生产实际的领料与产品技术部计算的理论数量进行对比分析。月底对车间的材料进行盘点。(10)半成品管理
针对产品企业的成本管理,将后工艺全检后作为半成品管理,半成品的出入库管理与产成品一样,可依据生产记录表的加工记录在产品入库单中录入,仓库为半成品库
但是出库,只要在生产领料单中录入,进行消耗就可,直接核减半成品库存。(11)在制品管理
在成本管理系统中,可对月底的在制品进行盘点录入,对实际生产和成本计算有重大影响.(12)财务成本管理
通过生产任务单的下达,形成本期的投入产量,产品入库单的审核,形成本期的完工产量,对生产领料单的审核,生成本期的生产资料的投入情况,再将本期的制造费用录入后,系统会自动计算,形成本期的完工产品的实际成本,并形成本期的在制品的生产成本。(13)产成品发货管理
产品发货组依据销售部的销售订单自动生成产成品出库单,要准确修改实发数量,保存,审核即可,依据销售出库单可打印产品销售出库单、出门证、发货清单、业务员结算单等。
(14)财务帐务管理
财务部门通过存货核算系统,对外购入库、生产领料、产品入库、产品出库等系统自动依据选择的内容汇总生成会计凭证。(15)产品质量检验 在质量管理系统中对产品进行检验,可打印产品质量检测报告、产品合格证等。
(16)人力资源管理
对人事档案、考勤、以及人员薪酬能够更加有效的管理,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更加规范。
2、网络、视频监控及警报系统
(1)互联网建设
公司在整个厂区进行了全面的网络覆盖,并先使用了百兆光宽带,实现了网络、数据的快速传输,为信息共享、内部联系、客户沟通和以及对行业信息的及时反馈应对提供了有力的网络保障。(2)数字化网络监控
我公司上马新的数字视频网络监控系统,并配置红外监控联网设施,对整个厂区以及重要生产车间、原料库进行了有效监控,安保人员可以24小时对厂区情况进行清晰监控。(3)红外线警报系统
在公司重要部门和重要车间部位进行红外线警报系统的布置,有效规避了企业可能产生的盗窃及其他意外产生的损失。
六、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作自评报告
(一)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办公效率提高明显
公司自开展信息化建设以来,企业通过增加网络传输、网站建设、互联网平台推广、更新先进自动化系统设施、引进速达和金蝶K/3ERP系统等使得公司日常业务、事务、协作等信息在公司的部门、群组、个人之间进行及时高效、有序可控、全程共享的沟通处理,搭建一个覆盖全公司信息化办公平台,实现移动办公、资源共享、高效协同的事务处理机制,为公司部门之间以及公司和客户之间建立一个即时有效的信息交流管道,建立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网络,同时,也为领导提供一个方便有效的事件跟踪和监督手段,实现办公现代化、信息资源化、传输网络化和人性化管理。从而大大提高了内部的管理水平和客户服务能力,从现在客户满意度来看,已经实现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98%指标要求,员工拖拉和部门扯皮推诿的现象基本杜绝。
(二)企业竞争力提升显著
公司信息化促进管理规范化,管理规范化促使企业生产经营良性运营,通过网络平台,业务拓展渠道多样化,加之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和服务能力的增强,这为企业实现市场业绩提供坚强的后盾,从2015年10月份销售数据来看,原来因为工厂搬迁导致的客户流失已经基本回归,80%客户试单已经结束,开始批量下单;10月份新增外贸订单63万元,意向试单客户3家;从生产人工成本来看,原来210人日产值25万元,现在140人即可达到30万元产值。企业直接节约人工成本33%;从产品良率来看,原来企业良率基本稳定在86%,现在基本稳定在92%,产品良率提升6%。综上,企业竞争力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二)促进企业经营指标的完成
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二者协同驱动,公司在内部管理、生产销售和仓储物流等方面的效率大幅度提升。公司实施业绩指标评审,按月和季度对经营业绩进行评估,从企业信息化工作开展以来业绩指标来看,公司每月绩效明显改善,2015年第一季度实现业绩指标130.2万元,第二季度实现业绩指标142.8万元,到第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达到176.7万元,10月份单月业绩指标达到260.5万元,这和公司推行信息化建设是分不开的。公司顺利扭转了由于搬迁导致的亏损局面。
(三)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有很大改善
公司信息化软件的使用,特别是速达软件和金蝶软件的上马,公司将节能减排的目标和任务计划以及资金计划体现在ERP系统中,作为企业综合计划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对于采购、生产、仓储管理进行控制,能够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哪些环节会造成物料浪费,自动化生产设备的使用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对于节能减排工作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公司坚持安全是生产的第一要素,要求员工时刻牢记安全生产这一准则,并将安全生产考核指标纳入绩效考评中,ERP系统能够准确的记录这一指标,为考核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除此ERP系统还能够把原工单考核指标以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安全生产牢牢树在员工心中,这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第二篇:企业文化与企业信息化“两化”融合
企业文化与企业信息化“两化”融合企业文化与信息化,两者看似无关,其实休戚相关,相互促进。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发问:企业信息化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难点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答案是多种多样的。其实,企业信息化要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信息化取得成功的关键,而信息化反过来又可以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
今天我参加了山东省组织的《山东省“两化融合助企行动计划”》会议,会议中明确指出企业信息化如何能够真正的融合到企业管理中,省经信委领导和山东大学的戚教授讲述了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和思维的两化融合,听述会议后深有感触,想到了我们公司现在正在学习的企业文化与之应更好的相融合共同建设发展。下面想谈一下对此的认识和感悟。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
企业信息化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升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除技术因素外,构成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要素还有其它方面。
信息化战略清晰明确,能够有效指引信息化工作方向。制度规范完善,能够有效固化在信息系统中。沟通顺畅,能够高效达成一致。执行力强,能够高效地建设与扎实地应用信息系统。具有创新意识,能够有效适应环境变化。
这些要素融入企业信息化的方方面面,要取得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必然涉及企业的每一名员工,也必然需要得到企业每个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企业信息化对于企业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变革。而变革的成功,必然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支撑。
XXXX真正的信息化建设应该是从新厂迁至开始,2003年XXXX组建的新的厂址、厂房,在那一年我们辛苦的工作了不知多少个昼夜埋没在新办公楼里设计网络布线、设计机房构建,铺设网线,安装接头,设置交换机等等,多年来又不断的更新设置、升级软件、添置服务器等等一切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这些年来在实施信息化的具体项目时,让我深切的体会到了信息化不是一个部门不是某人的职责而是整个企业的运筹策略方针,上至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下至基层的普通员工,都能够客观、理性的分析到信息化系统当中去,无论遇到内外部任何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多人、多部门、多组织协同工作时,能够各司其职、高效配合,都能够及时完善的持续改进我们的信息化系统,从则高效支撑企业的运转。及时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和业务问题,向产品和服务融入更多信息化元素,有效提高内部员工和外部客户的满意度。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信息化成功的必要支撑
企业文化犹如企业的性格和气质,是企业由其价值观、信念、处事方式等组成特有的文化形象。XXXX的企业精神就是“团结、务实、敬业、激情”,具有追求卓越、鼓励创新、重视积极解决问题的有效沟通、重视规范管理与持续改进、优秀的执行力等特征。而这些文化特征,与企业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几乎都有对应关系。
追求卓越是信息化建设的动力源泉。追求卓越的文化,鼓励企业每个员工都高标准、严要求,才会在每个员工心里树立起品质意识,才会主动思考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进而主动接受新思维、新事物、新技术并有效应用到工作中以提升管理和业务水平,改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而信息化作为新思维、新技术的载体,需要追求卓越的文化理念驱动,才能有效体现在战略、计划和执行等各个环节,真正发挥效能。
鼓励创新为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创新,对于企业来说,可以理解为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的不断的产品与理念升级,既可以是引领发展,也可以是有效响应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并且从中获益,在“扬弃”中发展、壮大。有了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企业才会主动思考信息化如何支撑创新,才会包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过程性、技术性失误,才会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获得提升。
积极解决问题的有效沟通是系统规划与建设的必要条件。信息化是复杂的全员工程,虽然其具体目标有很多,但宏观目标只有一个:有效提升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因此,积极解决的有效沟通,有助于克服本位思想所造成的影响,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到关键所在,有助于高效地解决问题。
重视规范管理与持续改进是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前提。一个普遍的共识是信息系统本身没有思想和智能,人赋予系统什么思想、规定系统如何做,系统才具有思想和智能。因此,通过管理规范、作业指导书等体现的管理文化,是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成功、具有灵魂的重要前提。
优秀的执行力是信息化建设成功的重要保障。企业的执行力,企业信息化的执行力就是“一把手”的力量,2002年开始XXXX开始实施用友U8管理软件,当时应用的部门只有财务和销售,而且业务不链接各自独行,后来分别又在2005、2006、2008年分别进行了软件扩展和更新,在这多次的项目实施中企业“一把手”的力量是必然的,因为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时候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必须有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也必然会改变某些固有的习惯,触动某些部门、人员的利益,只有高度的重识才可以做到令行禁止、不走样地执行下去,才能最终取得项目的成功,否则早就是高调登场、扯皮拖沓、不了了之的定式。
企业化建设有“一把手”的力量,还要有信息化部门的执行定位,必须做到自身组织职能进行优化,整合部门的有效资源才能更好的为其它部门服务。信息部门的主要职能应该是两个层面,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现在IT工作人员每天都在履行大量的服务职能,为业务部门解决一些琐碎的技术事务,尽管是忙忙碌碌其它部门也并未感觉到信息人员存在的价值,同时也导致信息人员和其它部门人员相互抱怨,如果在组织设置上让信息化管理人员起到信息化管理职能,思考规划企业的IT投资规划和项目管理上,并且接合企业的发展规划方向,才能有效的做到执行定位功能。
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而信息化建设,也有助于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
信息系统能够固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有效支持其复制和传播。当信息系统能够有效支撑企业发展时,也就意味着企业优秀的文化已经固化在系统中。软件的更新,新系统扩展应用,不但宣传了优秀的企业文化理念,而且有明确的示范和指引,有效实现文化的传播和落地。信息化建设具有放大镜的作用,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发现问题,持续改进,完善企业文化。一个普遍的共识是进行信息系统建设时,原有的很多流程在信息系统中走不通了,原有的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细化才能进入系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系统建设与应用迫使大家认真梳理工作,而梳理过程中发现了原有制度、规范、流程中不合理的地方,迫切需要沟通,需要规范管理,需要创新。因此,信息化建设无形中起到了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并且有目标地改进的放大镜作用,从而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发展。
信息技术手段提供了新的沟通和创新手段和模式,有助于培育新的企业文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沟通的模式,提高了沟通的效率。此外,信息技术改变了创新手段和模式,用友ERPU8管理软件的应用改变了XXXX多部门信息通讯数据的管理,OA办公自动化先进的网络办公模式让距离变成了零,缩减了时间和成本,而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时也改变了XXXX人的创新理念和模式,赋予企业文化新的内涵和新时代的特征。
企业文化与企业信息化,看似无关,实际密切相关。作为信息化工作者,深切体会到,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取得成功,必须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做支撑;而信息化建设又可以培养和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支撑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XXXXX
2012年3月22日
第三篇:两化融合建设
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
http://2011/7/22 21:52:13红网字体: 【大 中 小】
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授牌暨“数字湖南”培训开班仪式在长沙举行。
红网长沙7月22日讯(记者 刘怡斌 实习生 徐凯琦)今天上午,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授牌暨“数字湖南”培训开班仪式在长沙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湖南省委常委、长株潭试验区工委书记陈肇雄为长株潭城市群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授牌,并向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3个工业园区负责人授予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牌匾。
“两化融合”是湖南省委、省政府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提出的“以信息化主导新兴工业化,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的发展战略。根据湖南“两化融合”的现状与特点,从2011年至2013年,湖南将全面开展“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即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主体创建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重点推进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3大产业集群的信息化水平。在有关市州建立一批区域性的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围绕建设数字化生产制造基地、生产性服务园区、移动电子商务园区、创意产业园区、绿色技术创新中心的目标,编制园区信息化建设规划,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园区综合管理和公共平台建设。
会议提出,通过试验区建设,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效果将明显提高,到2013年,各试验区“融合综合指数”由目前的0.4提高到0.7以上,在全省率先进入深度融合发展阶段。同时试验区的成功建设也将带动全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促进节能减排,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发挥积极的作用。
陈肇雄在会上指出,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全方位、多层次、跨领域、一体化的系统工程,结合湖南工业化的特点和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下一阶段,湖南将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工作,围绕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构建全方位推动两化融合的发展模式;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政策支持,全面落实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加大融资支持力度,解决两化融合发展的资金瓶颈;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
全省各市州经信委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省直和中央在湘有关单位信息化处室负责人、有关开发区及工业化园区负责人,以及“数字湖南”领导干部培训班的全体同志共参加了此次授牌仪式。
相关链接
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
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家界经济开发区、道州电子信息产业园、衡阳松木工业园、永州市凤凰经济开发区、邵阳经济开发区、怀化工业园、郴州经济
开发区、宝庆科技工业园、湘西吉凤经济开发区、娄底经济开发区、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益阳长春工业园。
第四篇:两化融合报告
今年以来,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环保,发展”的生产模式,紧密结合我公司的产业结构特点,积极探索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发展模式,到目前为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现将有关情况从信息化投入方面、信息化应用方面及信息化成效三个方面汇报如下:
一、信息化投入方面
我公司领导充分认同两化融合的科学性、合理性及长远性,对于实现完善两化融合工作分别从财、人物三个方面顶力支持配合。财,我公司分别购买实施了ERP管理自动化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及PLC电气自动化系统。人,对于新系统的上线,我公司分别招聘相应的技术人员负责相应的工作,壮大信息化队伍,并组织培训提高信息化人员的技术水平。物,目前我公司拥有计算机数量约()台,服务器数量()台,内网网络带宽()M/S,外网网络带宽()M/S,PLC„
二、信息化应用方面
1、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为公司员工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工作平台,不仅节省了办公费用,更是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与办公质量。
2、ERP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实现了供、销、存、财的一体化,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各业务环节之间紧凑型,提高了数据的准确真实性,避免了公司的一些不必要损失等。
3、计量系统的应用,实现了计量,化验与ERP系统紧密结合,提高了计量化验的准确性,安全性。
4、PLC
三、信息化成效方面
1、竞争力提高。信息化的投入与使用,能够及时了解公司的各种现状,提高了工作效率,精确了生产安排及库存数量,为公司的决策提供了依据。采购,销售,财务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准确率有了保障,供应商及客户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
2、经济效益提高。信息化的使用不仅从日常工作中大大节省了办公材料等,从生产上也能够更加准确的算出各个工艺的成本,整体上了解公司各项开支的具体情况,从而制定相关策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利润的目的。
3、社会效益提高。信息化的使用不仅能够更加精确的控制生产中各个环节的原料使用,还能避免了部分作业的进距离操作,从而达到了安全,节能的目的。
以上是我公司目前的工业及信息化状况,由于我公司工业及信息化融合经验不足,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电气自动化方面应该结合公司生产特点完善流程,减少人为操作等,做到流程精简、合理、效率。ERP管理自动化也是一个长远的任务,要根据公司的业务特色,实际状况来完善ERP系统,成为一个符合自己公司的系统,从而提高公司整体的业务效率。计量系统方面也要努力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避免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两化融合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更是一个能长期受益的工作,在明年的两化融合工作中,我公司计划实现以下目标:
一.进一步完善办公自动化,ERP管理自动化,电气自动化及计量系统,减少他们存在的问题,成为一个符合我公司经营特点的信息化系统。
二.能源系统的上线,实现水、电、气的集中采集及控制。三.通过信息化系统能够为公司领导提供更充足的,更准确的决策依据,从而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第五篇:两化融合调研报告
大力推动两化深度融合 创新工业发展模式 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信息化与工业深度融合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明确要求。两化深度融合在改造传统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道路大有可为。
为做好河北省两化深度融合工作,有必要进一步深入讨论两化深度融合的内涵,在统一思想和认识的基础上,加速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创新发展。
一、两化融合的基本知识
当今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信息技术正全面应用、渗透、融合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改变了整个社会。
本质上讲,信息化就是信息和知识的规模生产和大量消费过程。
信息化既是一个技术进步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变革过程,既改变了生产组织体系、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又推动了人类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
工业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在工业领域各要素中的应用、渗透、融合、变革和创新,引发了第三次工业革命
工业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工业基础设施、工业技术、工业产品、工业装备、工业管理、工业市场环境、工业经济运行等各个层面应用、渗透与融合,形成全新业务形态和企业运营模式,建立新型工业体系,全面提升工业能力和工业素质的过程。
1、两化融合的目标
两化融合是通过信息技术与工业领域相关要素的应用渗透、融合提升和变革创新,逐渐打造软硬一体化的工业装备,其最终目标是:构筑新型工业体系,提升我国工业的能力和整体素质,提升我国工业的竞争力。
2、两化融合是工业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大型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突破了传统车间-企业-社会-国家的界限,迫切需要两化融合构建、形成全球产业链
骨干企业:需要信息化与业务融合,构建支撑业务的能力平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核心能力,参与全球竞争
中小企业:需要信息化与业务的融合,形成灵活、快速响应市场的业务模式,积极参与全球制造链的竞争,为全球产业链提供配套、支撑与服务。
3、两化融合是我国工业由大变强的重要途径
两化融合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与传统工业领域所有要素融合、提升、变革、创新,改造传统工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增强装备制造业,构建新型工业体系,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工业能力和素质,促进我国工业由大变强。
4、两化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科技含量高:将信息化作为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动力,变革生产方式,增加产品附加值。
经济效益好:通过两化融合促进工业活动方式的创新,建立新型业务处理模式,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带动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依托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为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增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后劲
二、两化深入融合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
我国工业要实现从技术含量低、创新不足、资源环境压力大的产业价值链低端迈向依靠科技进步、自主创新能力强、资源消耗少和环境友好的产业价值链高端,需要综合应用集成协同技术、制造服务技术、工业物联技术于产品设计、生产、管理以及全生命周期,形成工业转型升级的新技术、新途径和新模式,具体包括:产品高端化、研发设计知识化、生产制造智能化、全生命周期绿色化、制造服务化、企业数字化等途径。
途径1:信息技术融入加速推动产品高端化
应用嵌入式系统、传感器、RFID、移动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到产品(装备)中,提高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程度,增强产品加工制造、物流运输、运行维护等过程中的信息动态感知、智能处理与优化控制能力,促进产品和品牌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
途径
2、生产过程智能化促进从粗放型生产向精艺生产转变 生产制造智能化通过提高生产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程度以及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柔性化和集成化水平,实现生产制造涉及的人员、物料、设备的优化配置和集成化管控,促进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
途径
3、安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促进节能环保转变
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制造执行系统、物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强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供应、运行、报废回收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评价与优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举例:中石油建立了能耗统计表和能量平衡图,对每个企业建立能源运行模型,实现了利用强大的数据信息资源生成整个化工板块能源平衡图的功能。通过系统可以全面掌握化工板块的能耗情况,可以分析企业能源消耗结构、能源投入产出平衡,进行同类装置能耗的对比、分析,为化工装置能源消耗的统计分析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途径
4、信息化与制造业融合促进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以云计算、数据融合处理与分析、远程监控与诊断等技术为支撑,拓展产品研发设计、工程总包、大修维修MRO、系统集成、物流、电子商务、租赁等服务,促进企业从产品生产销售向专业服务商、总包商、系统集成服务商、专业化公共服务商转型。
途径
5、综合集成促进传统企业向数字企业转变 应用新一代集成协同技术,实现全业务过程数字化综合集成,拓展和优化企业价值链,形成应对动态不确定的市场竞争的企业战略选择执行能力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数字企业——集团企业信息化管控面向装备工业等产业振兴规划关注的大型制造集团企业,建立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决策支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制造服务等核心业务信息化平台,开展应用示范。、三、对推动两化融合的建议
1、进一步认识当前面临的形势
两化深度融合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十八大明确指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改造提升制造业”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支撑,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我国十大产业振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2、明确深度融合重点,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等装备类产业,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端装备产品的融合,增强装备产品的性能与功能;构建高端装备产品的研发创新平台,提升产品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催生制造与服务融合的发展模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钢铁及有色金属深加工、现代建材等流程制造产业,重点实现基于物联技术的精益控制,建立在线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控系统,促进企业节能减排与安全生产。
农产品深加工等消费品产业,重点推进生产制造智能化,实现生产制造涉及的人员、物料、设备的优化配置和集成化管控,提高生产效率、加强生产控制、质量监管和在线检测,优化业务流程,实现精深生产。
3、积极推进深度融合,发展新兴产业
围绕工业企业的需求,大力开展工业软件、物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及重点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并开展应用示范,为两化融合提供支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建设面向工业园区(产业示范基地)的技术服务、行业咨询、电子商务、物流、工业设计、软件公共服务、质量技术检验等信息化服务平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
4、结合示范区建设,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结合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以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为切入点,将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民用航空制造等高端装备自主创新、医药化工、钢铁及有色金属深加工、现代建材、农产品深加工等行业企业能力提升、工业软件、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发展纳入试验区工作体系。
通过在示范区内的引领和示范,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现代装备制造、民用航空制造、农产品深加工和光电通讯等优势产业 的集聚、耦合和互动,带动区域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
5、坚持企业在实践两化融合的主体地位
深度认识两化深度融合是全面渗透与融合业务流程中,不断促进产品研制生产方式的变革与管理模式的创新
坚持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为导向,以主营业务需求为切入点,将信息技术与关键核心业务进行有机融合
两化融合是全局性工作,需要企业领导班子的整体决心,尤其是一把手的认识与决心
坚持全员参与,将两化融合理念神软到全体员工头脑之中
6、加快推进两化融合专业化服务机构发展
鼓励大型企业内部信息化服务机构,成立独立法人机构,形成行业性专业化两化融合服务机构,为制造企业和行业提供专业服务。
充分发挥第三方专业化服务机构的作用,为企业提供第三方咨询服务和培训、评估等服务,加强对企业信息化的支持。
7、加大投入力度,实施深度融合提升工程
标杆引领工程:瞄准国际先进企业,推动环节关键信息化,建立新型业务模式,树立行业标杆,引领未来发展。
推广应用工程:针对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与趋势,推进关键环节信息化集成应用,建立数字化业务能力平台,增强核心竞争力 基础保障工程:出台行业实施指导意见,制定相关基础标准;扶持开发关键环节信息化工业软件;开展培训,为关键环节信息化提供基础保障
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使得工业化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特点,也给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历史性机遇。顺应两化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应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渗透、融合和变革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工业发展新模式,显著提升区域产业的整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