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夏回族自治区预算绩效目标-宁夏财政厅
附件:
宁夏回族自治区预算绩效目标
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强化预算支出责任,提高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宁政办发〔2013〕169号)、《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宁政办发〔2014〕68号)以及自治区财政厅《宁夏回族自治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以绩效目标的申报、审核、批复、跟踪、监控等为内容所开展的预算绩效管理活动。
预算部门是指与财政部门有预算缴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独立核算的法人组织。
第三条
绩效目标是预算安排的必要前置和约束条件,也是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绩效目标是指绩
—1— 效评价的对象计划在一定期限内达到的产出和效果,由预算部门在申报预算时填报,包括绩效内容、绩效指标和绩效标准。
第四条
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是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主体。所有财政性资金都要进行绩效目标管理,绩效目标与部门预算同步申报、同步审核、同步批复。
第二章 组织管理与职责
第五条 财政部门、预算部门和项目管理单位按其职能职责组织实施绩效目标管理, 建立多层次绩效目标管理机制。
第六条 财政部门主要职责:
(一)研究制定绩效目标管理的有关制度,建立完善与绩效目标管理相匹配的绩效指标库;
(二)组织和指导预算部门的绩效目标编制,审核、批复绩效目标;
(三)跟踪监控部门单位及重点项目绩效目标,促进绩效目标顺利实现;
(四)指导下级财政部门开展绩效目标管理工作;
(五)完成财政部、自治区党委、政府等交办其他事项。
第七条 预算部门主要职责:
(一)负责本部门绩效目标编制、申报工作,研究提出适合本部门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和标准;
—2—
(二)组织和指导项目管理单位绩效目标编制,负责审核、汇总、批复下属单位绩效目标;
(三)按照财政部门反馈的审核意见,修正调整绩效目标;
(四)开展本部门及下属单位绩效目标跟踪监控和绩效评价,确保绩效目标实现。
第八条
项目管理单位主要职责:
(一)研究制定适合具体项目的指标体系和管理标准;
(二)负责本单位项目绩效目标编制、申报、修正调整等工作;
(三)完成绩效目标任务,确保绩效目标实现;
(四)发现绩效运行目标与预期目标发生偏离时,及时予以纠正。
第三章 绩效目标的编制
第九条
绩效目标编制按照“谁申请资金,谁编制目标”的原则,由预算部门、项目管理单位申请财政性资金时编制,具体编制要求由财政部门在布置年度预算编制工作时予以明确。执行中申请调整预算的,应当随预算调整一并上报调整后的绩效目标。
第十条
按照预算支出的范围和内容,绩效目标分为基本支出绩效目标、项目支出绩效目标、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3— 基本支出绩效目标是指预算部门安排的基本支出在一定期限内对本部门(单位)正常运转的预期保障程度。一般不单独设定,而是纳入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统筹考虑。
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是指自治区本级部门依据部门职责和事业发展要求,通过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在一定期限内预期达到的产出和效果。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是指自治区本级部门(单位)按照确定的职责,利用全部财政性资金在一定期限内所预期达到的整体目标,是部门(单位)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共同作用达到的绩效结果。
第十一条
绩效目标按时间分为中长期绩效目标和年度绩效目标,是编制中长期财政规划的主要依据。
中长期目标是指自治区本级部门预算资金在跨多年度的计划期内预期达到的产出和效果。一般设定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年度目标是中长期绩效目标的分年度目标,反映自治本级部门预算资金在一个预算年度内预期达到的产出和效果。年度绩效目标要与中长期绩效目标相衔接。
第十二条
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在该项目纳入部门预算项目库之前编制,并按要求随同项目资料上报财政部门;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在申报部门预算时编制,并
—4— 随同部门预算上报财政部门。
第十三条
绩效目标要能清晰反映预算资金的预期产出和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预期产出,指预算资金在一定期限内预期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情况;
(二)预期效果,指上述产出可能对经济、社会、环境等带来的影响情况,以及服务对象或者项目受益人对该项产出和影响的满意程度等;
(三)达到预期产出、预期效果所需要的成本资源;
(四)衡量预期产出、预期效果和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的绩效指标;
(五)其他相关目标。
第十四条
绩效目标编制的依据:
(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二)各级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三)部门职能职责及事业发展规划;
(四)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或项目规划;
(五)财政部门年度预算编制要求;
(六)预期可获得的预算资金规模;
(七)公共成本标准体系;
(八)相关历史数据、行业标准;
(九)其他符合财政部门要求的相关依据。
—5— 第十五条
绩效目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指向明确。绩效目标要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能职责及事业发展规划,并与相应的预算支出范围、方向、效果紧密相关。
(二)细化量化。绩效目标应从数量、质量、成本和时效等方面进行细化,须用定量表述为主,尽量充分量化。不能以量化形式表述的,应当采用分级分档的形式定性表述,并具有可测量性。
(三)合理可行。设定绩效目标时要经过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目标要符合客观实际,在一定期限内能够实现。
(四)相应匹配。绩效目标要与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与预算确定的投资额或资金量相匹配。
第十六条
绩效指标是绩效目标的细化和量化,应与绩效目标密切相关,全面系统,突出重点,便于考核。一般包括产出指标和效果指标。
(一)产出指标是反映预算部门和项目单位根据既定目标计划预期完成的产品和服务情况的指标,可细化为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和成本指标。
(二)效益指标是反映与既定绩效目标相关的、预算支出预期结果实现程度和影响的指标,可细化为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以及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等。
—6— 第十七条
指标值应依据或参考绩效标准设定。绩效标准一般包括:
(一)历史标准,是指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等;
(二)行业标准,是指国家公布的行业指标数据等;
(三)计划标准,是指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定额等数据;
(四)财政部门或其他部门牵头建立认可的其他标准等。
第十八条
绩效目标编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编制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预算部门编制年度预算时,根据部门职能职责和年度工作计划,预计部门整体支出在本年度内所要达到的总体产出和效果。填报《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作为实施部门综合绩效管理的依据
(二)编制项目支出绩效目标。部门预算编制年度预算及中期财政规划时,应将项目细化到实施单位和具体项目,并预计项目实施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总体产出和效果。编制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应填报《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申报表》。
第十九条
预算部门填报的《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申报表》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在部门预算“一上”时,随部门预算一同报送财政部门。
—7— 第四章
绩效目标审核与批复
第二十条
按照“谁分配资金,谁审核绩效目标”的原则,绩效目标由财政部门或自治区本级部门按照预算管理级次进行审核。根据工作需要,绩效目标可委托第三方予以审核。
第二十一条
绩效目标审核的依据:
(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二)国家及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及其规划;
(三)部门职能职责及事业发展规划;
(四)当年重点工作安排;
(五)当年预算支出结构和重点方向;
(六)当年预算资金的预计安排情况等。
第二十二条
绩效目标审核要点包括以下方面:
(一)完整性审核。填报内容是否完整,绩效目标是否明确、清晰;
(二)相关性审核。绩效目标与预算部门职能职责是否相关;是否对申报的绩效目标设定了相关联的绩效指标;绩效指标是否细化量化。
(三)适当性审核。资金规模与绩效目标之间是否匹配,是否符合公共成本标准;在既定资金规模下,绩效目标是否过高或过低;或者要完成既定绩效目标,资金规模是否过大或过小;
(四)可行性审核。绩效目标是否经过充分论证和合理
—8— 测算;为实现目标采取的措施是否切实可行;综合考虑成本效益,审核是否有必要安排财政性资金。
第二十三条
自治区本级部门对所属单位报送的绩效目标先进行审核,并将审核意见反馈给下属单位,下属单位对绩效目标进行修改完善后,符合要求的,随部门预算“一上”上报财政部门。
有预算分配权的部门应对预算单位提交的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进行审核,并据此提出资金安排意见,上报财政部门。
第二十四条
财政部门对预算部门报送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将审核意见反馈预算部门,并及时修改、完善;经审核后绩效目标不符合要求的,不予纳入项目库,不安排预算资金。
对经有预算分配权的部门审核后的横向分配项目的绩效目标,财政部门可根据需要进行再次审核后,确定资金分配。
第二十五条
各部门申请追加项目资金,也应按要求明确绩效目标。
第二十六条
对于社会关注程度高、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关系民生的重大专项绩效目标,财政部门、预算部门可根据需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审核,组织专家学者、中介机构及社会公众代表对绩效目标进行评估,提高审核的客观性、公正性、权威性及公信度。
—9— 第二十七条
按照“谁批复预算,谁批复目标”的原则,财政部门和自治区本级部门在批复年初部门预算或调整预算时,一并批复绩效目标,作为预算执行、绩效跟踪监控、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八条
批复的绩效目标一般不予调整,确需调整的,应当根据绩效目标管理的要求和审核流程,按照规定程序重新报批。
第二十九条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要求,逐步推进绩效目标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章 绩效目标运行监控
第三十条
绩效目标运行监控是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依据设定的绩效目标对资金运行状况与绩效目标预期实现程度开展的控制和管理活动,是全过程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绩效监控布置、绩效监控实施和绩效监控结果应用三个环节。
第三十一条
绩效监控布置是财政部门对绩效运行监控实施提出要求,主要包括绩效监控的内容、实施方式、监控要求等。
第三十二条
所有纳入预算绩效管理的资金都属于绩效跟踪与监控的范围。监控的重点为预算部门申请预算时设定并得到批复的绩效目标的预期实现程度。主要内容包括:
(1)绩效目标预期完成情况。包括项目的数量、质量、—10— 时效、成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以及达到计划产出所需要的财力、物力、人力等资源使用情况;
(2)项目实施情况。包括项目实施的进度、调整等情况;
(3)资金管理情况。包括项目资金使用的时效性、资金支付方式、拨付效率、资金规范管理、资金使用的安全性等情况;
(4)项目管理情况。包括政府采购、项目公示、工程招投标和监理、项目验收、以及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资产管理等情况。
第三十三条
绩效跟踪与监控的方式可分为预算部门跟踪监控和财政部门重点监控两种方式。
预算部门自行监控是指预算部门对所属单位预算围绕绩效目标,适时跟踪监控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情况,掌握绩效运行情况、资金支出进度等。当预算支出执行与绩效目标发生偏离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财政部门重点监控是指财政部门在部门自行监控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进行监控。由财政部门根据批复的绩效目标,结合预算执行进度、国库管理、资金使用情况等,通过调查取证、实施核查以及绩效运行信息采集等方式进行重点监控,以发现问题和风险,督促预算部门
—11— 采取措施防止偏离原定绩效目标,确保绩效目标的实现。
第三十四条
绩效跟踪监控实施包括收集绩效运行数据信息、分析绩效运行数据、形成绩效监控报告三个环节。
(一)收集绩效运行数据信息要以设定的绩效目标为核心,以绩效指标完成情况为重点。其要点包括:预算执行准备情况、预算执行进度、预算支出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已体现的绩效和未来效益预计情况、存在的问题等;
(二)分析绩效运行数据信息就是对收集的各类绩效运行数据信息进行核实,确保其真实性,针对预算执行中的关键问题,重点关注对下阶段工作的影响。
(三)绩效监控报告是在分析绩效运行数据信息基础上形成的。绩效监控报告首先由具体实施单位撰写,然后按预算管理级次逐级汇总,形成绩效监控总体报告。
第三十五条
绩效监控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关键点的绩效运行数据信息,对相关数据信息的核实和分析,对预期产出和预期绩效实现程度的判断,根据绩效运行情况已采取的改进措施,进一步完善和改进预算执行的建议。
第三十六条
绩效监控结果应用主要是根据绩效监控报告所提供的管理信息,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纠正偏差;对预算执行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督促加快执行进度;减少不合理支出。情况严重的,停止预算支出的执行,进行调查处理。
—12—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各地区、各部门可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或者实施细则并报自治区财政厅备案。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3—
第二篇:安徽省财政厅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内部规程(暂行)(定稿)
安徽省财政厅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内部规程(暂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省级预算绩效管理,根据财政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和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皖政﹝2011﹞115号)等文件规定,制定本工作规程。
第二条 省级预算绩效管理,包括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预算绩效评价和评价结果运用,逐步实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运用”的总体目标。
第三条 省级预算绩效管理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思路,加快构建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广覆盖、宽领域、有特色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
第四条 省级预算绩效管理遵循“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原则。预算处牵头组织协调省级预算绩效管理,制定全省预算绩效管理规划、政策和规章制度,拟定工作任务等。监督检查局牵头组织省级预算绩效管理执行工作。业务处牵头组织实施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指导和督促归口预算部门开展项目自评和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负责对有关项目实施绩效评价。
第二章 绩效目标管理
第五条 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是指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部门使用财政资金计划在一定期限内达到的产出和效果,包括绩效目标的编制、审核和批复。
第六条 绩效目标编制。业务处指导归口预算部门编制绩效目标,督促其在上报部门预算草案建议(“一上”)时,填报《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目标表》。绩效目标应与本部门工作职责、重点任务紧密相联,做到指向明确、细化量化、合理可行。
第七条 绩效目标审核。业务处对归口预算部门编报的绩效目标提出初审意见,预算处复审后,将审核后的绩效目标与“一下”控制数同步下达到预算部门。未按规定要求编制绩效目标的,不安排预算。
第八条 绩效目标批复。预算处在批复部门预算(“二下”)时,同步批复预算绩效目标。业务处督促归口预算部门在批复所属单位预算时一并批复绩效目标。
第三章 绩效运行监控 第九条 绩效运行监控是指根据批复的绩效目标对项目实施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包括跟踪绩效运行、及时调整纠偏等。
第十条 跟踪绩效运行。监督局会同相关业务处室负责实施省本级财政支出的绩效运行监控。业务处将归口预算部门的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纳入日常监管范围,指导归口预算部门开展项目绩效中期评估,督促归口预算部门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绩效目标实现情况、项目实施进程和资金支出进度的监督和控制。
第十一条 及时调整纠偏。业务处发现归口预算部门绩效运行情况与预期绩效目标发生偏离时,要下达整改意见书,并督促预算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预算执行中,因政策变化、突发事件等因素影响绩效目标实现时应调整绩效目标并相应地调减或收回预算。
第四章 预算绩效评价
第十二条 预算绩效评价是指对预算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项目效益、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按评价内容分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和整体支出绩效评价。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按组织方式分为部门自评和财政重点评价。第十三条 绩效评价对象确定。业务处提出绩效评价对象备选建议。预算处结合工作安排,汇总、拟定绩效评价计划,报厅领导审定。
第十四条 部门自评。
(一)下达评价通知书。监督局依据审定的绩效管理工作计划,将绩效自评工作任务分解到相关业务处和预算部门,并通过业务处向归口预算部门下达绩效自评工作通知书。
(二)绩效评价实施。业务处负责指导、督促归口预算部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对部门制定的绩效自评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等提出审核建议,送监督局审定后反馈部门组织实施。
(三)评价报告审核。业务处负责指导归口预算部门撰写绩效评价报告,签署审核意见后送监督局汇总分析,并选择部分项目进行绩效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财政重点评价。
(一)下达评价通知。监督局依据财政重点绩效评价计划,将重点评价任务分解到相关业务处和厅属单位,并通过业务处向预算部门下达绩效评价通知书。
(二)制定评价方案。业务处负责制定绩效评价方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报监督局审核后实施。
(三)组织实施评价。业务处依据审定的绩效评价方案,组建绩效评价工作小组,组织实施绩效评价。
(四)出具评价报告。业务处根据绩效评价情况,撰写绩效评价报告,征求主管部门意见后送监督局审核。监督局审核后,报厅领导审定。
投资评审中心组织的财政性投资项目评审,按照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整体支出评价。
(一)下达评价通知书。预算处负责拟定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将评价工作任务分解到相关业务处和预算部门,并通过业务处向预算部门下达评价通知书。
(二)组织实施评价。业务处负责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执行工作,指导、督促预算部门对整体支出进行自评。
(三)评价报告审定。业务处负责审定预算部门撰写的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并将审定后的评价报告送预算处备案。
第五章 评价结果运用
第十七条 建立财政厅内部绩效评价结果共享制度。相关处室(单位)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改进预算管理、推进绩效信息公开、促进绩效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
第十八条 监督局通过业务处将绩效自评审核情况和财政重点评价项目绩效情况、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反馈给被评价单位。预算处通过业务处将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情况反馈给被评价单位,并根据有关规定,向省直部门通报项目自评和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情况。
第十九条 业务处负责监督、督促归口部门落实绩效评价整改意见,并将汇总后的整改结果送监督局和预算处备案。
第二十条 预算处和业务处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当年预算调整和下一预算安排建议,相关财政政策调整和完善建议。监督局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下一财政监督检查的重点范围建议。
第二十一条 预算处负责总结宣传省级绩效管理工作总体开展情况;向省政府领导汇总报送有关财政重点评价项目绩效情况;选择部分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评价项目,将其绩效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业务处负责总结宣传归口部门和本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第二十二条 监督局会同业务处依据《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绩效评价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处罚。
第六章 其他
第二十三条 财政部下达的绩效评价任务,省领导、厅领导直接交办的任务,由业务处负责组织实施,并将评价结果送预算处备案。
第二十四条 财政部门组织的绩效评价,主要依托业务处、财政监督检查局、财政投资评审中心、预算部门和市县财政部门完成,确需委托其他第三方专业机构的,按规定程序,报厅领导批准。
第二十五条 预算处负责维护厅门户网站预算支出绩效管理交流平台,提供预算绩效管理规章制度和相关绩效评价指标。业务处和预算部门可参考交流平台上的指标体系,制定和完善具体评价项目指标。
第二十六条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预算绩效目标申报表填报说明
预算绩效目标申报表填报说明
(一)部门整体支出预算绩效目标申报表
1、:填写编制部门预算所属的年份。如2015年编制2016年部门预算,填写“2016年”。
2、单位名称:按照规范填写预算部门全称。
3、预算绩效管理联络员:一般应由预算单位绩效管理工作牵头科室负责人担任。
4、单位职能:简要描述本单位的主要职能职责。
5、单位收入预算:填写部门收入预算资金总额,并按收入来源分别填写。
6、单位支出预算:填写部门支出预算资金总额,按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分别填写,并将其中的“三公经费预算”单独列出。
7、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预算单位根据本级党委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上级主管部门的考核要求及本部门发展规划,描述内单位使用预算资金达到的产出和效果,根据计划预期实现的主要工作任务目标,依次填报目标
1、目标
2、目标3等内容。
8、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指标:是对“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的细化和量化,主要填报单位预期实现的多个目标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产出指标和效益指标两方面内容。
产出指标:反映部门根据既定目标计划完成的产品和服务情况,包括数量、质量、时效、成本等指标。
效益指标:反映与既定绩效目标相关的、部门整体支出预期结果的实现程度和影响,包括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等。
实际操作中确定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指标具体内容,各单位可根据实际需要,在上述指标中选取或做另行补充。
9、其他说明的问题:反映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申请中其他需补充说明的内容。
(二)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目标申报表
1、:填写编制部门预算所属的年份或申请使用项目资金的年份。如2015年编制2016年部门预算,填写“2016年”;2016年执行中申请本使用项目资金,则填写“2016年”。
2、项目名称:按规范的项目名称内容填报,如属部门预算中的项目,需与部门预算编制软件中项目名称一致。
3、项目属性:分为新增项目和延续项目,在选项前的“□”中划“√”。新增项目是指本新增的需列入本(预算)安排的项目;延续项目是指以前(预算)批准的、在本(预算中)继续安排的项目。
4、主管部门:填写项目主管部门全称。
5、项目起止时间:填写项目整体实施计划开始时间和计划完成时间,可跨。
6、项目类型:分为基本建设类、行政事业类和其他专项类,根据项目类型在选项前的“□”中划“√”。
7、项目概况:简要描述项目的内容、目的、范围、期限等基本情况。
8、项目立项依据:填写项目立项文件名和文件号,同时提供相应的纸质资料作为附件。
9、项目资金申请:填写项目资金总额,并按资金来源分别填写。
10、支出明细预算:列出项目各项支出内容,列明每项支出内容的上安排资金、本申请资金金额、测算依据及说明。
11、单位已有的(或拟订的)保证项目实施的制度、措施:为确保项目实施而制定的制度和措施,如资金管理办法等。
12、项目绩效目标:
长期目标:描述项目在整个计划期内的总体产出和效果(延续项目),主要采用定性描述,但不可缺少定量描述。
目标:根据项目规划,描述项目在本应完成的任务目标,主要采用定性描述,但不可缺少定量描述。
14、项目绩效指标:是对项目绩效目标的细化和量化。单位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从表中所给参考的方面或其他方面,设定绩效指标,要尽可能量化测算。其中,产出指标为必填项;效益指标可根据项目资金特点选填;单位可根据项目资金特点自行设计个性绩效指标。
产出指标:反映预算部门根据既定目标计划完成的产品和服务情况。可进一步细分为:数量指标,反映预算部门计划完成的产品或服务数量;质量指标,反映预算部门计划提供产品或服务达到的标准、水平和效果;时效指标,反映预算部门计划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及时程度和效率情况;成本指标,反映预算部门计划提供产品或服务所需成本,分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等。
效益指标:反映与既定绩效目标相关的、财政支出预期结果的实现程度,包括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环境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等。
(1)指标内容: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将细分的绩效指标确定为具体内容。
(2)指标值:对指标内容确定具体值,其中,可量化的用数值描述,不可量化的以定性描述。
(3)备注:其他说明事项。
15、其他说明的问题:反映项目绩效目标申请中其他需补充说明的内容。
第四篇: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试行)
第一章 总则
为确保各部门、单位及项目的工作目标与全县整体战略目标的一致性,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资金管理机制,建立统一、规范的绩效管理体系并全面正确实施,特制定本制度。
1.1绩效管理释义
第一条 绩效管理是对全县整体绩效、部门绩效、单位绩效等进行系统考核、评估、分析以及持续改进的管理过程。绩效管理包括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考核、绩效评估、绩效分析、绩效改进、绩效沟通辅导、绩效激励等在内的一个完整的系统性管理循环过程。绩效管理过程,既是对部门、单位及决策者者的检验过程,还是对全县战略、管理体制的检验过程。
1.2绩效管理的意义
第二条 绩效管理意义: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系统中,决策者和执行者全部参与进来,各级领导和群众通过沟通的方式,将全县的战略、各部门、单位及领导的职责、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以及各种绩效目标等管理的基本内容确定下来,在持续不断沟通的前提下,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通过协作、协调,为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指导和帮助,与群众一起共同完成绩效目标,从而实现组织的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
第三条 绩效管理目的
1.本制度旨在加强对全县各部门、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统一和规范地推行员工绩效管理制度,保证和促进全县各部门绩 效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既“做正确的事”,还要“正确做事”,推动全县绩效的整体改进。通过绩效评估、绩效分析,找出影响绩效的根本性问题,形成绩效改进措施,通过绩效沟通辅导和绩效激励等手段,提高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单位的系统思考能力和系统执行能力,推动全县整体绩效的迅速提高。
2.本制度旨在建立全县统一的绩效管理体系。通过设定针对性的绩效考核指标、客观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可以充分反映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单位工作业绩,并且通过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财政资金的拨付挂钩。同时,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为干部职位晋升与培训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从而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公正化,并进一步激发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各级公职人员工作效率和基本素质,逐步促进全县整体业绩水平的提高。
第四条 绩效管理结果的运用
1.了解各部门、各单位及各级公务员对组织的业绩贡献 2.提高各级干部、群众对单位管理制度的满意度 3.指导全县合理的配置财力资源
4.为干部的晋升、降职、调职和离职提供依据 5.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基础信息
1.3绩效管理的定位与目标
第五条 绩效管理的定位
预算绩效管理是指为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运用绩效理念和方法,将绩效目标编制、运行跟踪、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融入 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实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管理模式。
第六条 绩效考核的基本目标
1.通过绩效考核体系实施目标管理,保证全县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提高在市 场竞争环境中的整体运作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2.通过绩效考核帮助每个员工提升工作绩效与工作胜任力,实现员工个人职业生涯的发 展与辉煌,同时建立适应企业发展战略的人力资源队伍。
3.依靠制度性的规范与约束,建立起自我激励、自我约束、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 力资源管理体制。
4.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促进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开放、积极参与、主动沟通的团队氛围,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5.通过对各部门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促进其实现业绩的改善与提升。
第七条、绩效考核的考评范围
根据县委、政府研究决定,对全县乡镇、党群综合部门、经济发展部门、管理服务部门等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纳入2015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具体单位为:
第一组 乡镇(11个)
迭部县电尕镇、益哇乡、卡坝乡、达拉乡、尼奥乡、旺藏乡、阿夏乡、多儿乡、桑坝乡、腊子乡、洛大乡。
第二组 党群综合部门(20个)县委办(含相关办公室)、人大机关、政府办、纪委(监察局)、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编办、信访局、老干局、工会、团委、妇联、科协、文联、工商联、残联、党校、档案局(馆)。
第三组 经济发展部门(14个)
经信局、发改局、科技局、住建局、粮食局、财政局、交通运输局、农牧局、水利局、林业局、商务局、供销社、招商局、国土资源局。
第四组 管理服务部门(21个)
法院、检察院、公安局、人社局、卫计局、司法局、审计局、环保局、文化广电旅游局、统计局、教育局、民政局、安监局、政务服务中心(含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物价局、体育局、扶贫办、城管行政执法局、药监局、广部电视台、公积金管理中心。
第二章 绩效考核体系
2.1绩效考核体系综述
第八条 绩效考核体系定义
1.绩效考核体系是由一组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并能较完整地表达评价要求的考核指标组 成的评价系统,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有利于评价各部门、单位工作状况,是进行考核工作的基础,也是保证考核结果准确、合理的重要因素;
2.考核指标是能够反映各部门、单位工作执行状况、目标完成情况的数据,是绩效考核体系的基 本单位。
2.2绩效考核体系的结构
绩效考核体系强调各部门、单位绩效与组织绩效的统一性。第九条 绩效考核指标组成表由考核指标、考核周期、权重、指标定义、评价标准、信息 来源、指标得分和备注八项组成。
第十条 选出最重要的5-8项工作作为衡量工作绩效的指标。第十一条 各部门、单位暂定为考核。
第十二条 权重:根据组成某部门、单位的5-8个业绩考核指标对部门、单位业绩影响的大小确定它们 各自的权重,业绩指标考核权重随着不同阶段工作重点而进行调整,为了使部门、单位员工投入更多的资源开展某项工作,可以加大该项工作的权重。
第十三条 指标定义:对选出的考核指标内容给予定义和说明。第十四条 评价标准:考核指标最终得分的计算公式或衡量各项考核指标得分的依据。
第十五条 信息来源:考核者为指标打分时所依据的信息内容的提供部门。
第十六条 选择评价指标的原则
1.少而精原则:业绩考核指标应能够反映出部门单位工作的主要要求,简单的结构可以使 考核信息处理和评估过程缩短,提高考核工作效益
2.细分化原则:业绩考核指标是对工作目标的分解过程,要使业绩考核指标有较高的 清晰度,必须对考核内容细分,直到业绩考核指标可以直接评定
3.界限清楚原则:每项绩效考核指标内涵和外延都应界定清楚,避免产生歧义 2.3绩效考核体系内容
第十七条 绩效考核是对部门、单位当期履行职务职责或对工作结果的考核,是相对公司部门、单位工作贡献程度的衡量和评价,直接体现出员工在企业中的价值大小。
第十八条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是以部门工作目标和绩效方案为基础,在部门负责人的领导下,部 门全员参与的,对部门工作目标和绩效指标的分解和细化。以建立对部门目标及全县目标如期实现的有力支撑。
第十九条 员工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构成说明:
1.考核项目的选择:部门、单位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表中的考核项目秉承绩效管理的核心精神。
2.员工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构成表: 【月度考核】
考评 周期
指标 指标值 权重 分值 备注 绩效指标 月度
绩效指标 见附表 50% 50
1、劳动纪律指标见“劳动纪律指标扣分
项”
2、指标值由考核人与
被考核人协商确定 能力指标 见附表 30% 30 态度指标 见附表 20% 20 劳动纪律指标 辅助指标(加分项)辅助指标(扣分项)
标准分合计 100分 【季度考核】 考评 周期 指标 指标值 权重 分值 备注
季度岗位 评价指标 季度
态度指标 见附表 20% 20 注:季度绩效综合分=(∑月度绩效考核分 /3)×50%+态度考核分×20%+能力考核 分×30%)季度 能力指标 见附表 30% 30 绩效指标 季度 绩效指标 50% 50 标准分合计 100分 【考核】 考评 周期
指标 指标值 权重 分值 备注
第 6 页
年终岗位 评价指标
态度指标 见附表 20% 20 与年终绩效工资、年
度调薪、岗位晋升等 直接相关
(注:绩效综合分=(∑季度绩效考核分/4)×50%+态度考核分×20%+能力考
核分×30%) 能力指标 见附表 30% 30 绩效指标 绩效指标 50% 50 标准分合计 100分
3.考核项目的权重:根据考核项目对工作绩效影响的大小可确定指标权重,可根据不同 阶段工作重点的变化进行调整,例如,公司为了引导职位员工投入更多的资源开展某项工作,可以加大该项工作的权重。
4.考核项目指标计分采取百分制,但对于加分与扣分指标,则根据实际的计算方法,有 可能超过100分(最高120分,低于60分以0分计)
2.4确定考核体系时的其他注意事项 第二十三条 确定考核指标值 1.确定指标值须参考历史数据。
2.确定指标值需要考核人与被考核人进行充分沟通,不应由考核人单方面决定。
3.确定指标值可以根据业务流程与特点,通过将公司战略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的方式 获得。4.指标值应切合实际,不宜太高和太低。5.每年年初由公司决策层依据公司总体经营状况确定公司当总体绩效系数(一般在1.2-0.9之间),各部门年终考核加权平均值不得高于此系数。第二十四条 确定考核指标的评分标准 1.考核指标的评分标准应尽量细化。2.考核指标的评分标准应公开。第二十五条 确定考核指标的权重
1.关键指标权重可以加大,其他指标权重可以减小; 2.重点有待加强的指标的权重可以加大; 3.量化指标的权重可以加大。
第二十六条 对于在考核期内换岗的员工,其绩效考核办法如下:
1.如果到考核期结束时,该员工换岗不足2个月的,主要按照原来职位的指标进行考核,考核人为原来的直接上级,但考核人需要听取该员工目前直接上级的意见。
2.如果到考核期结束时,该员工在新职位已经超过2个月,则主要按照目前职位的指标 进行考核,考核人为目前的直接上级领导,但考核人需要听取该员工原来直接上级的意见(考核人应制订该员工的新岗位的考核指标)。
第二十七条 对于在公司内部兼任数个职位的工作的情况,公司应主要对该员工的核心职位进行考核。
第三章 绩效管理流程及实施 3.1绩效考核的时间及流程
第二十八条 绩效考核的时间
1、月度考核定于每月25日启动,30日前完成。考 核结果作为员工职级升降、评定奖罚和人员优化的依据;
2、季度考核定于每季度最后一周启动,当月30日前完成。考核结果作为员工职级升降、评定奖罚和人员优化的依据;
3、考核定于每年12月25日启动,当月30日前完成。考核结果作为员工职级升降、评定奖罚和人员优化的依据.第二十九条 绩效考核流程:具体详细流程表详见《绩效管理细则》
3.2绩效管理评估
第三十条 考核人对被考核人各项指标的评估要公正、公平,对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否则发现一处视情况扣1-5分。
第三十一条 对于绩效考核表中的加分项和扣分项,公司决策层有权进行抽查并要求考核 人提交相关数据和资料等。
第三十二条 5人以上的部门,在绩效评估结果中 “绩效考核分100分及以上”的人数比例应不高于部门人数的10%。
第四章 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 4.1岗位绩效工资的发放
第三十三条 岗位绩效工资=岗位绩效工资标准×上 绩效考核分(百分比)
第三十四条 绩效考核分超过100分按实际分计算,低于60分按0分计算
1.岗位绩效工资 2.上绩效考核分
3.本实际岗位绩效工资计算公式 4.100分及以上
5.岗位绩效工资标准×1.2 6.7.第 8 页
8.80—99分 岗位绩效工资标准×1.1 70—79分 岗位绩效工资标准×1.0 60—69分 岗位绩效工资标准×0.8 60分以下
9.岗位绩效工资标准×0 第三十五条 绩效工资在考核结束之后,根据综合考核分数计算分配一次发放。
第三十六条 合同期内单方违约者不享受年终绩效工资。
4.2职位绩效工资的调整
第三十七条 综合考核分100分及以上者,将下一的绩效工资上浮二级,由部门负责人上报办公室审核,公司决策层批准实施。第三十八条 综合考核分80--99分者,将下一的绩效工资上浮一级,由部门负责人上报办公室审核,公司决策层批准实施。
第三十九条 综合考核分低于60分者,将下一的绩效工资下调一级,由部门负责人上报办公室审核,公司决策层批准实施。
4.3职位调整 第四十条 职位晋升
综合考核分数80--100分以上可作为公司提升员工职位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四十一条 换岗或者辞退
绩效考核分连续两个季度考核期低于60分的员工,公司给予3个月的留用成长期或换岗、辞退。
第四十二条 职位增减
办公室根据绩效管理数据资料,分析各岗位饱和度情况,为优化组织结构提供依据。
4.4员工培训
第四十三条 员工培训
办公室应将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形成分析报告,在绩效考核结束后20天内,参考绩效考核所反映的员工能力素质状况制定全体员工培训计划,上报公司决策层审批。第五章 绩效管理制度修订 第四十四条 修订议案的提出
任何对公司绩效管理制度有疑问的员工都有权向办公室提出绩效管理制度修订提案,提案发起人必须将修订建议的书面报告提交给办公室。
第四十五条 修订议案的受理
办公室负责在平时随时收集员工关于绩效管理制度的任何修订议案。办公室负责将议案妥善保管并审核,确认需要修改时,在考核时提交公司决策层审议。
第六章 绩效考核申诉 6.1申诉条件 第四十六条 申诉条件
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员工如认为受不公平对待或对考核结果感到不满意,应先与考核人沟通,沟通无效后,有权在考核期间或考核结束5天内直接向公司决策层申诉。
6.2申诉形式
第四十七条 申诉形式
1.公司决策层授权办公室负责受理和记录员工申诉。
2.员工申诉应提交书面申诉报告。6.3申诉处理 第四十八条 申诉处理 1.办公室在与申诉人沟通后对其申诉报告进行审核。
2.因考核人对绩效考核操作不规范所引起的申诉,办公室有权让考核人按照规范的 绩效考核流程重新进行考核。
3.因被考核人对考核内容有异议所引起的申诉,办公室应会同考核人进行沟通解决 问题,如沟通无法解决问题,则办公室须向公司决策层汇报有关情况,由公司决策层进行处理。
4.因考核过程中存在不公平的现象所引起的申诉,则办公室负责进行调查,如经办公室确认属实,则由公司决策层决定对考核人进行适当的处罚。
6.4申诉反馈
第四十九条 申诉反馈:办公室在申诉评审完成后2个工作日内将最终处理结果反馈给申诉人,如果申诉人在10个自然日内未向办公室提交要求二次评审的书面报告,办公室将视作申诉人接受申诉评审考核结果。
第七章 绩效考核文件使用与保存 7.1绩效考核文件保存方法与期限 第五十条 绩效考核文件保存方法
1.由办公室统一保管绩效考核文件,考核结果以书面和电子文档形式存档,在聘员 工考核结果原则上保存 三年,解聘员工的考核结果保存到被考核人离职后半年止。
2.在每次绩效考核完成后15天内,办公室应将所有参加考核的员工的绩效考核资料收集整理归档。
3.各部门留存的员工绩效考核表等相关资料由各部门负责统一整理保存。
7.2绩效考核文件查阅权限
第五十一条 绩效考核文件查阅权限
1.为便于相关员工查阅文件,绩效考核文件设定查阅权限,查阅权限分为查阅和复印两 种。
2.公司决策层有权查阅、复印公司全体员工绩效考核文件。
3.分管副总经理有权查阅本系统员工绩效考核文件。
4.办公室负责人在公司决策层授权下有权复印全体员工绩效考核文件。
5.为了解下属员工历年绩效考核情况,部门负责人有权查阅其所属部门下属的考核资
第五篇:预算部绩效考核办法
预算部绩效考核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完善上工申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公司”)的管理职能,加强对全面预算(以下简称“预算”)的内部控制,规范预算编制及调整,严格预算执行与考核,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全面预算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资本、财务等各方面的总体计划,将企业全部经济活动用货币形式表示出来,其最终反映是一整套预计的财务报表和其他附表,主要是用来规划计划期内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及其相关财务结果。全面预算可以按其涉及的业务活动领域分为财务预算和非财务预算。其中财务预算是关于资金筹措和使用的预算;非财务预算主要是指业务预算,用于预测和规划企业的基本经济行为。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境内外各分、子公司(下称“各企业”)。
第三条 各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结合本单位有关预算的内部控制规定,建立健全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预算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四条 公司负责人对本企业预算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
第五条 预算日期自公历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第六条 预算以人民币为货币计量单位。
第二章 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
第七条 各企业应当建立预算工作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预算工作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各企业预算工作不相容岗位一般包括:
(一)预算编制(含预算调整)与预算审批;
(二)预算审批与预算执行;
(三)预算执行与预算考核。
第八条 各企业应当配备合格的人员办理预算工作。经办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经营业务、管理要求和工作程序。
第九条 各企业董事会或相应权力机构负责审批单位预算方案。
第十条 总经理(厂长)办公会(各企业经营决策机构)负责制订各企业预算方案。
第十一条 各企业应当设立预算委员会、预算领导小组等专门机构,该机构由各企业领导和各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
各企业内部相关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参与各企业预算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 预算委员会主要工作职责:
(一)拟订公司预算方针、目标;
(二)制定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三)组织编制、审议、平衡预算草案并报各企业董事会或相应权力机构审批;
(四)组织下达预算;
(五)协调、解决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
(六)考核预算执行情况,督促完成预算目标;
(七)向董事会提交公司全面预算、决算工作报告;
(八)审查各子公司决算报告,提出考核奖惩建议,报董事会或相应权力机构批准。
第十三条 公司全面预算实行分级负责制。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对预算全面负责;财务部对损益预算负责;投资发展部对投资预算、房地产存量处置和房地产置换收入负责;运营管理部对生产经营、技改项目、科技新产品开发项目的预算负责,人力资源部(或劳动保障部)对人员、工资列支成本预算负责。
第十四条 公司总部内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部门业务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分析等工作,并配合预算管理部门做好集团公司总预算的综合平衡、控制、分析、考核等工作。
各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和联系,确保相关业务预算执行情况能够相互印证、相互监督。
第十五条 各企业所属基层单位(含具有控制与被控制关系的下属单位)在上级单位预算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本单位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和分析工作,并接受上级单位的检查和考核。
所属基层各企业负责人对本企业预算的执行结果负责。
第十六条 各企业应当根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通过定期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跟踪、反馈预算执行情况并为预算编制、调整、分析和考核等提供基础依据。
第十七条 审批人应当根据预算工作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对预算外支出(项目),应当由预算执行单位逐级向企业权力机构提出书面报告,经审核确认后,上报公司预算委员会审议批准后实施。
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预算工作。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预算事项,经办人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第十八条 各企业应当制定预算工作业务流程,明确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预算分析与考核等各环节的控制要求,并在各个环节设置相关的记录,确保预算工作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第三章 预算编制
第十九条 各企业应当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工作重心等编制相应的业务预算,并在此基础上编制预算方案。
各企业预算方案应当符合本单位发展战略、经营目标、投资计划、筹资计划和其他重大决议。
第二十条 各企业编制经营预算,应当以上一生产经营的实际状况为基础,综合考虑预算期内经济政策变动、市场竞争状况、产品竞争能力等因素对销售、生产、采购等业务可能造成的影响,严格控制经营风险。
第二十一条 各企业编制投资预算,应当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和风险控制要求,在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和集体决策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投资结构和资金投放量,严格控制投资风险。
第二十二条 各企业编制筹资预算,应当以筹资计划和资金需求决策为基础,合理安排筹资规模和筹资结构,审慎选择筹资方式,保持最佳资金成本,严格控制财务风险。
第二十三条 各企业编制预算,应遵循“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原则,主要程序如下:
(一)确定预算单位。每年8月,由预算委员会确定预算期的预算编制单位名单。
(二)下达目标。应根据公司董事会或相应权力机构的经营策略和发展目标,结合下属各企业发展战略,在对预算期经济形势做出初步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确定预算编制政策,及时提出下一各企业预算目标,包括销售目标、成本费用目标、利润目标和现金流量目标等,由预算委员会在每年的9月布置下一预算工作时将各目标下达各预算编制单位。
(三)编制上报。各预算编制单位及下属各企业应按照预算委员会下达的预算目标和政策,结合自身特点以及预测的执行条件,提出本单位预算的具体方案,经各单位经营层充分讨论并经本单位负责人签章确认后,及时上报。
(四)审查平衡。预算委员会应对各预算编制单位上报的预算方案进行审查、汇总,提出综合平衡的建议。在审查、平衡过程中,预算委员会应当进行充分协调,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初步调整的意见,并反馈给有关预算编制单位予以修正并上报。
(五)审议批准。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在对各企业上报的预算(修正)充分讨论并确定各单位目标基础上,经公司执行董事会确认后下达预算目标(建议),各企业需经董事会或相应权力机构进行确认并正式上报;公司预算委员会在各预算编制单位上报预算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整体目标,编制出公司预算方案,并报公司董事会批准。各企业本预算方案,一般应在上12月31日之前编制完毕。
(六)批准执行。公司预算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后,各预算编制单位即为预算执行单位,由公司逐级组织各预算执行单位执行。
第二十四条 预算委员会应当加强对各企业预算执行的指导、监督和服务,对预算编制不及时或编制质量不高的单位,应当及时做出报告。
第二十五条 各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经济业务特点和经济活动规律,区别不同预算项目的性质,确定相应的预算编制方法。
第四章 预算执行
第二十六条 各企业应当建立预算执行责任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责任,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实施考核,落实奖惩。各企业预算执行在各企业负责人领导下,实行分级负责、归口管理。
第二十七条 各企业预算一经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必须认真组织实施,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从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内部各部门、各企业、各环节和各岗位,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
第二十八条 各企业应当将预算作为预算期内组织、协调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的基本依据,将预算细分为季度和月度预算,通过分期预算控制实现预算目标。预算控制要求区分预算内支出和预算外支出,超预算支出除特殊管理内容要求之外,需报经预算执行企业相应的权力机构批准后实施;预算外支出需上报公司预算委员会批准。
第二十九条 各企业应当建立预算执行情况内部报告制度,及时掌握预算执行动态及结果。
第三十条 预算委员会应当运用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向各企业决策机构和各预算执行单位报告或反馈预算执行进度、执行差异及其对各企业预算目标的影响,促进各企业完成预算目标。
第三十一条 各企业应当建立预算执行结果质询制度,要求预算执行单位对预算指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重大差异进行解释。
第五章 预算调整
第三十二条 各企业正式执行的预算,一般不予调整。
各预算执行单位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市场环境、经营条件、国家法规政策等发生重大变化,或出现不可抗力重大自然灾害、公共紧急事件等致使预算的编制基础不成立,或者将导致预算执行结果产生重大差异的,经公司批准,可以调整预算。
第三十三条 各企业调整预算,应当由预算执行单位逐级向企业权力机构提出书面报告,阐述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客观因素变化情况及其对预算执行造成的影响程度,提出预算的调整报告。
预算委员会应当对预算执行单位提交的预算调整报告进行审核分析,在确定企业预算调整方案的基础上,下达预算调整目标(建议),预算调整单位仍需按第二十三条履行相应程序并执行。
第三十四条 各企业审批预算调整方案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预算调整事项应当符合各企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目标;
(二)预算调整方案应当客观、可行;
(三)预算调整重点应当放在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重要的、非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差异方面。对于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预算调整报告和调整方案,预算管理部门应当予以否决。
第六章 预算分析与考核
第三十五条 各企业应当建立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制度。
各企业预算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全面掌握预算执行情况,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第三十六条 各企业应当建立预算执行情况内部审计制度,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实施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维护预算的严肃。
第三十七条 各企业应当建立预算执行情况考核制度。
(一)各企业预算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向各企业权力机构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并组织对预算执行单位进行考核。有条件的企业,也可指定专门机构负责考核工作。
(二)各企业预算执行情况考核,依照预算执行单位上报预算执行报告、预算管理部门审查核实、各企业决策机构批准的程序进行。各预算执行单位上报的预算执行报告,应经本部门、本单位负责人签章确认。
(三)各企业预算执行情况考核,以单位正式下达的预算方案为标准,以经注册会计师或上级部门审定的财务会计报告信息为依据。实行中期考核的单位,以单位中期预算为标准,以中期财务会计报告为依据。各企业预算执行情况考核,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核结果应有完整的记录。
第三十八条 各企业应当建立预算执行情况奖惩制度,奖惩办法应当明确,奖惩措施应当落实。
第七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九条 各企业应当建立对预算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机构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
第四十条 各企业预算内部控制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岗位分工和授权批准情况。重点检查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等各岗位是否分离;各岗位之间职责、权限是否明确;是否依照授权程序办理预算工作。
(二)预算编制情况。重点检查预算编制依据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存在预算与经济实际相脱节甚至相互背离的情况;预算编制程序和方法是否合规、正确,是否存在违反编制程序、滥用编制方法的情况。
(三)预算执行情况。重点检查各预算执行单位是否建立预算责任制;是否严格执行经批准的预算指标;对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是否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
(四)预算调整情况。重点检查预算调整是否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预算调整理由是否充分、适当,有无盲目调整预算或借调整预算逃避责任的情况。
(五)预算分析与考核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建立科学的分析考核制度和严格的审计制度;是否落实预算责任制,兑现奖惩措施。
第四十一条 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预算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负责监督检查的部门应当告知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各企业监督检查部门应当向上级部门报告预算内部控制监督检查情况和有关部门的整改情况。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执行;本办法如与国家日后颁布的法律、法规或经合法程序修改后的公司章程相抵触时,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执行,并立即修订,报董事会审议通过。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方案名称 工程预算部绩效考核方案 受控状态
编 号
一、考核目的
本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提升工程预算部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工程预算准确率,降低工程预算成本。
二、考核范围
适用于工程预算部经理和预算工程师。
三、考核周期
本考核方案适用于对预算经理和预算工程师的月度考核。
四、考核内容
预算工程师考核内容如下表所示。
考核项目 权重分配 项目细化
工作质量 40% 工程预算方案被驳回一次扣5分
工作效率 20% 工程预算方案每逾期上交一次扣3分
工作成本 20% 预算费用每超出计划的1%则加扣1分
工作能力 20% 在国家权威期刊上每发表一篇论文加3分
五、考核构成
考核实行百分制。其中每一考核项的满分均为100分,在增减相应的奖惩分数后乘以其权重就能得到月度考核总分。
六、考核计算
1.预算工程师评分=工作质量得分×40%+工作效率得分×25%+工作成本得分×20%+工作能力得分×20%
2.经理评分=下属各预算工程师评分总和/预算工程师数量+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印象分+关键员工流动控制得分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为进一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徐汇区制订《区财政性资金预算绩效评估奖惩实施办法》,促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经济违纪行为。
一是确定适用范围。根据标准统一、程序规范、结果公开的原则,对各预算基础管理、日常绩效评估及项目绩效评估情况实施综合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从严核定预算的基本依据之一。实施办法适用于所有预算。
二是加强组织实施。绩效评估工作实行统一组织、分步实施的方式。预算基础管理和日常绩效评估,主要采取预算评估和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项目绩效评估采取区绩效评审小组对绩效项目立项评估及项目完成后评估的方式。财务根据评估情况及分值,提出奖惩建议名单,在听相关部门意见后报领导审核。
三是明确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预算基础管理,主要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日常管理、政府采购、票据管理。二是日常绩效管理,主要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票据管理、其他绩效突出事项。三是项目绩独立自主管理,按照《财务性资金项目绩效评估管理办法》的规定,根据该项目预算立项及项目完成情况开展综合评估。确定一票否决项目,凡未将其他财政性资金统筹纳入预算编制的;无预算而擅自执行的;无正当理由拒不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收入应交未交的;有其他违反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情况的均实行一票否决。
四是严格奖惩办法。财务根据确定后的奖励名单,通知获奖者,结合年内事业发展,申报由绩效奖励资金安排的经费预算。凡获奖的预算单位,在相关会议上予以表彰,并对预算单位相关部门实施奖励。对各项检查中存在的违规事项和问题,财务以出具《预算管理违规事项预告单》和《预算管理存在问题整改通知单》的形式,书面告知该预算项目负责人,并促其认真改进。财务在安排下部门预算时从严核定。绩效奖励资金由财务在当财务预算中予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