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申论心得
我考了两次公务员考试,一次国考,一次省考,两次考试分别是70.5, 72.8,可我两次都败在行测上,我的行测都是40分多一点,不过我觉得我还是可以跟大家分享申论的经验的.现在说下我的复习经验,请各位指点.其实我觉得申论复习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我每次考试大概只看五篇左右的真题,但是可能这五篇真题我都会看上七八遍左右.就是反复地看,反复地总结.我觉得选教材也很重要,现在的公考培训机构太多了,出的书也是五花八门,都不知道选择哪个好.我经朋友介绍之后买了李×新的书,我觉得这本书的行文思路跟半月谈的很相似(半月谈是很有用的东西,要多看),所以多模仿这种写作的方法,肯定会对写申论有帮助.以下是我看过李×新的书总结出来的经验,当然如果有童鞋有更好的书的话可以推荐给我,我觉得我的申论还是有提高的空间的,嘻嘻。
我觉得申论文章要分七八段写.这里我着重拿广东省考真题跟大家说下.第一段:依据材料提出论点,(一定要依据材料,先写材料里面存在的现象。就算你抄材料都好,当然如果能提练出来就更好了),根据材料里的内容,提出你文章的论点(论点是精华部分,最好放在第一段的最后一句)
第二段:写一些客套的东西,比如说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这里写我国存在的不足,做的不够的地方.但是一定要写,如果不写但是的话,你这篇文章也没意义了)
第二段也可以写材料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如果是写存在问题的话就要1、2、3、、、一点点地列出来。(省考最好第二段是列出问题,因为地方省考更注重微观的东西,这也是我对比李×新的国考跟省考的书总结出来的)
从第三段开始写大概四到五个对策,每个对策要分段写,按照总分的形式,比如说第一:加强立法。然后你就分述,加强立法具体要怎么做,比如说国家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法律,使社会救助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这里要注意,如果材料中有出现的法律,你一定要写上去,比如说我们要贯彻落实×××法律)。然后可以加上如果不这么做会产生什么影响.(如果你在对策方面写的多的话,影响也可以不写,因为申论更注重的是对策)。在对策方面,每个人都要记下“万能八条”,但是“万能八条”不能死记硬背,要结合材料做适当的变通。然后再重新起段写第二,方法同上.最后一段就是总结,说一些客套的东西了,我们一定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要、、、要、、、从而推动我国走上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之类的。或者呼吁大家,只有怎样做,才能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才能、、、、才能、、、、.反正最后一段考试前一天都可以写好,到时加上材料套上去就可以了。
省考的申论一般情况下是有三道题,第一题可能是给段材料让你概括,也有可能是给段材料让你写问题。第二道可能是写对策。第三道就是写文章。无论是第一道题的概括题也好,第二道的对策也好,第三道的文章也好。你都最好加上第一„„第二„..第三„..就是分点来写,因为考试的时候阅卷老师都是按点给分的,或者直接用阿拉伯数字1、2、3.这样会更方便阅卷老师.还有除了第三道的文章要一些客套话之外,第一题跟第二题都要开门见山直接写,不需要加客套的东西的.PS:如果是写800—1000字文章,你最好写到850个左右,少了肯定会扣分,当然多了的话,阅卷老师会嫌你啰嗦,做公务员啰里啰嗦不是件好事吧!
好了,以上是本人的一点总结,写的不是很详细,感觉还想写第二道的对策跟第三道对策的区别的,但我不知道怎么写了,可能表达能力不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呵呵)。等大家看了书之后再来看看可能会更有体会。希望对刚入门的童鞋有帮助。【http://bbs.qzzn.com/read-htm-tid-11307107.html】
本文来自: 小木虫论坛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1803190&fpage=
107年贵州省考申论全省第二名写的申论秘诀(1)
申论独门秘笈
——笔试贵州省纪委第一,湖北省发改委第二
作者:qmhk
在下在07贵州省考中报考贵州省纪委纪检监察岗(该职位报考比例2:2000),笔试总分第一,领先第二名14分,申论分第二。在随后的湖北省考中,亦斩获湖北省发改委世行办(该职位报考比例2:500)笔试总分第二的理想战果,申论分第一。现将个人的一点心得详述于下,不当处请朋友们不吝指正:
第一步,阅读材料
申论一般三个题目,分值比例2:3:5(这里主要是说省考,国考题型比较灵活,间或夹有选择判断等。个别省考也有只出两个题目的。为便于阐述,下文分析均针对“2:3:5结构”),答题应通盘考虑。
先通读所有材料,重点字句勾画出来。其中往往涵盖了材料反映的问题及各方的反应和解决的措施。所谓“申论解题在题中”,全面耙梳材料是很重要的。全面耙梳就是你要把材料每一段的核心词句都勾出来。然后初步浓缩。几句话的,压到一句话;一句话的,压到一个词或词组。然后竖列排好并编号。这样做好处有两个,一是你一眼看去就能对材料有个整体把握,多看两眼之后,整个材料就在你脑子里了,做题的时候就不用在卷子上翻来覆去的找寻,又耽搁时间又容易迷糊,效率效果双低;二是你立马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和材料中给出的对策就有一个直观的大体上的条理性把握,问题有六个,对策十条„„诸如此类。事实上这步完成后,三个题怎么做,你心里已经有个框架脉络了。
概括起来,这一步要依序完成如下几步:“通读材料、勾画重点句段、初步浓缩、排列编号”。
第一题
第一题一般是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或反映的主要问题,要求全面,准确,简洁,有条理(行文一定要简洁,这是基础性的要求。口水话是申论大忌)。返看刚编好号的竖列,拎出问题部分,扩充成句。但,倘若就这样一条一条写上卷子,哪怕你总结得很全面,语言很简洁很准确,顶多及格分(我不是阅卷老师,这只是我的看法哈。下同)。因为“有条理”没体现出来。比如勾画出来十二条,经比较,有几条重合,于是成九条;二次归纳,九条可以归为三到四条;三到四条要写上卷子了,又有个顺序,分清主次,问题的严重性依次,问题由内而外依次,这体现逻辑性。“全面”和“条理”都有了,内在的逻辑顺序也理清排好了,就是表达的简洁准确,这就要考文字功夫了。平时扎实的文字训练很重要。由于第一题字数限制较少,所以可以不分段。段中行文体现出层次也是可以的。这是第一题。
举个例子,我们看2006年国考第一题:
题目:如果你是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丁部长的谈话,呈领导阅。字数控制在500字以内(原题材料请自行搜索)。
作答A:
2005年9月20日,D部长做客新华访谈,其谈话内容如下:
一、公共事件随着社会的推进和人数的增加,其概念也在发生变化,但它不是一般事件。目前社会矛盾引发的公共突发事件增加,我国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期。
二、建立国家总体应急预案是必要的,目前全国应急预案的框架体系已初步形成。
三、应急预案本身就是一个工作原则、组织分工、任务分工以及协调机制,需要国家投入和社会机制结合。
四、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是政府责任,突发事件后可以鼓励自愿团体或非政府组织机构参与。
五、应对突发事件,应以大局为重,注重协调各方利益。
六、要引导公众关心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提高社会各界的危机意识。
七、国家要有一定的富裕财力,包括物质准备。
八、国家应通过公示的方式告知老百姓怎样应对这些事件。
评析:该回答语言简洁准确,列述全面,单条文字概括力强,但最致命的在于没有“二次归纳”,没有注意层次性、逻辑性和条理性,中上分怕是奢望了。
作答B:
D部长的讲话内容涉及的问题较多。就关系到经济社会稳定、安全、健康发展的突发公共事件问题,D部长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突发公共事件,原因及应对的必要性。突发公共事件并不是一般事件,如果应对及时,一般性事故就不会变成突发事件,其诱因有社会领域存在的各种矛盾,如失业、社会保障和福利问题没有很好解决;社会各阶层利益冲突及政府各部门没有明确有效的协调机制等等。此类事件导致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积极应对十分必要。
第二,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首先政府要有应对突发事件预案,能及时调动社会各部门应对;二是要有足够的物质储备来应对突发事件;三是提高社会各界的危机意识,加大科技预防力度。
第三,政府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主导。政府应注重协调社会各方的利益关系,减少诱因,积极行使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同时注意经济手段不能直接用于突发公共事件中,并不是政府所有公共服务职能都可以市场化。
我国现处于社会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峰期,虽然我国快速反应机制先进,但相关体制问题仍需要改进。
评析:此回答很好体现了“全面、准确、简洁、有条理”的要求,体现了考生良好的综合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上佳作答。
比较一下作答A、B,作答A中第一点可以单列,第二、七、八点可以归为一点,第三、四、五、六点又可归为一点,分别对应作答B中一、二、三点,然后加上开头结尾,答卷档次立马提升。
第二题
第二题和第三题跟第一题都有关联,而两题内部之间的关联更紧。所以强调三题通盘考虑。第二题一般是提对策,第三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议论文,实际上往往是对第二部分提出对策的加强。第二题提对策纲要,第三题详加论述,要考虑到这点,第二题没必要也不应浓墨重彩。第二题字数一般限300到400,要开门见山,套话少写或根本就不写。也不需要总结
喊口号。这些留在第三题。
对策怎么提?有两个“往回看”:一是往回看材料,在前面勾画的句子里找出措施对策部分,这里面一般有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的看法,也有普通民众的观点。都找出来。重新编号。数一下,八条。再浓缩一下,同类的归类,四条。二是往回看第一题。有什么样的问题就应有什么样的解决措施。一条问题对着一条措施。这样还可能发现一二条措施(这是完全可能的,材料中往往不能找到问题和对策的百分百对应。特别是难度相对较大的国考,材料多未经整理疏通)。加起来就是五六条了。有时候资料中给出的对策并不多并不全面,这就需要从大脑库存里搬救兵。而且,即便有的材料给出的措施已经足够你整五六条出来,脑子里有妙点子还是可以拿出来,七八条再一综合,压缩的压缩,扩充的扩充,第二题就解决了。提对策是申论考试的主要部分,决定申论成败,一定要条理分明,逻辑性强,主次有序,一条一条的列述下来。一般来说至少要答四到五条(我一般习惯答六到七条)。三两条是很不好看的。个人经验总结:构建法规体系,加大执行力度,形成监督机制,加强宣传教育,这几条一般来说都要有,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套用。
还要注意到有些考试要求第二题甚至第一题都要写标题,或最好是写上标题。这就不能忽略。有些朋友提到格式问题,其实申论写作主要是考查考生提出对策并用一般性文体加以论述的能力,对应用性公文格式的考查并不是重点,除了明确要求写一份向某上级部门汇报工作的报告之类,格式不需要特别关注。
有时候第二题和第三题的对策并不完全一致,条数上也有出入,我个人觉得这是正常的,因为短短两个把钟头里,不可能算无遗策,事先把什么都设计好。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一二题答完,笔头不断推进,感觉逐渐出来,更深刻的想法的涌现是完全可能的。我07年贵州省考,第二题提的八条对策,第三题写文章浓缩到六条,其中有两条还作了加工,个人认为确是文章结构的优化。有的朋友“透露”说阅卷是一人负责阅一题,那么这就更不必担心因答题前后不一致而可能导致的丢分。
下面进入重点,第三题。
审题、拟题目
申论第一题一般是“归纳材料反映的问题”,第二题一般是“提出你的对策措施”,要求都说得很明确了,第三题则是“根据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具有一定灵活性,因此审题要注意。大多数情况下,也是我认为最便当最稳妥最常规的做法是,以第二题提出的对策为框架,对第二题提出的条条详加论述,敷衍成文。但有的出题者为考察考生审题能力,会在出题语言中加入干扰因素,你不注意的话就绕进去了。比如07湖北省考食品安全问题,第三题“请你就材料中‘为什么各类食品安全问题总是在曝光之后才得到重视’出发写一篇文章”(大意),很多考生留意到了“曝光”二字,纷纷从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新闻监督立笔,我个人感觉怕是不大符合出题者的本意。个人觉得,出题者的意思还是在问你,怎样综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特别是加强源头治理,审查关口前移,别总是等到问题出来了,媒体曝光了,大家才一窝蜂的重视重视再重视。因为我们揣摩申论出题者本意,还是要考察应考者对于材料反映的问题的一个综合处理能力,否则人出了那么几大页材料,不考这,难道单单只为考你一新闻监督?若这样的话,那这出题者就太没水平了不是,考生一定要知道,党政机关来的都是堂堂之阵,忌讳的就是剑走偏锋,人问问题不会斜着问,考你也不会斜着考,自然,你回答也不应给人回一偏锋剑。也就是说,任何考试,揣摩出题者的意思都很重要,就像我们大学里过英语四六级做阅读一样,你要揣摩考你那人究竟想考你哪一点,这个找准了,你就别管那些似是而非的跟你绕的圈子,直接给出他最想要的回答,就成了。
还有就是“自选角度”,照很多申论辅导书的说法,有什么提措施,讲意义,从反面看,从
侧面论述,抓其一点不及其余,以小见大„„个人感觉很多说法华而不实,因为你写申论不是写高考作文,技巧什么的文采什么的独辟蹊径什么的这些统统不管用,有害无益,不是人家的评分点。像我上文说的,人最想考你的是你对于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的综合分析和处理能力,是对策,申论是申而论之,这个之是什么,就是策,对策,申论就是策论,核心一点,怎么解决问题。所以第三题尽管让你自选角度,其实就像面试时候尽管对于你的着装没有硬性规定,但你的选择其实还是只有一项:男士西装女士套裙。就是这个道理。而且第三题在第二题的基础上充实、发展和延伸,本身也省事儿,因为有个现成的基础打好在那儿了,弃之不用反要另寻他途,岂非太傻?
所以以上讲的是审题和拟题目,自选角度到底选什么角度,核心就是要洞悉申论的本质,揣摩出题者的本意。至于拟题技巧方面,同样遵循这个原则,摒弃高考作文拟题目时一定要做到标新立异夺人眼球这个惯常思维,申论评分中没有文采这一条。什么疑问句,比拟句,引用古典诗词名人名言最好都不要,适得其反(这点正文行文也要注意)。看看《人民日报》上“理论”版各地大员们的文章标题:《加快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创新组织设置模式,加强农村基层党建》„„这种陈述语气、机关表述,不但对于标题,对于正文、对于开头结尾,也都是必须遵循的范则。
另,像《浅谈„„》、《„„之我见》、《刍议„„》之类标题,个人以为也是比较好的。
那么,有朋友自然会问到,摒弃文学色彩,变化的句式,引用名人诗词„„,我拿什么来抓人眼球呢?我拿什么来与众不同、拿什么来得高分呢?
下面我就详细回答你的问题。申论抓人眼球有它独有的一套,从骨架到血肉,从开头到结尾,表述上的粗与细,以及如何在惯常性的论述中显出耀目的特色„„
开头
开门见山,开宗明义。这个是典型的八股。有时由中央最新精神引出,有时引用原文引出,视情况而定。有那么一两句即可,不要罗罗嗦嗦,引文过长切题太慢。
行文:表述上的由粗到细
根据以上论述,大家知道第三题的框架结构我已经布下了,那就是在第二题的对策基础上的充实、发展和延伸。那么对于正文行文部分,我要讲的就是如何充实、发展和延伸。其实一句话说来,就是一个表述上由第二题的粗到第三题的细的一个过程,怎样把骨架加上血肉。我们讲论述要有力,这个有力不是空洞的喊口号,要有切实可行落到实处的具体措施。比如讲加强立法,健全完善法律体系,这个话都会讲,但是怎么个完善,这个法律体系具体有哪些内容?这就不见得人人都会讲。而这,恰恰就是你这篇文章的“核心竞争力”。因为第二题你可以“加强立法,健全完善法律体系”一句话点到即可,第三题你就这么干巴巴的一句就不行啊,你到不了1000字啊。所以必须充实、延伸,必须由粗到细。比如,节能减排,假若谈到立法这条,第二题我们可以这么谈:“加快完善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处罚标准,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第三题你就这么那就不够。当然,就这么写,也不能算错,但是千人一面,只要是个参加申论考试的考生,他都会想到健全法规体系这一条,阅卷考官看多了难免审美疲劳,你要想抓人眼球就得比别人深一步。比如可以接这么一句,“积极推动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及修订工作,不断健全完善相关细则,构建节能减排法律法规综合体系。”那么有了这么一句,阅卷考官就有理由认定你的论述确实是有力的,你的论述就不是清一律的空洞和粗线条,该细的地方你是细了的。你是又有骨头又有肉的。
再比如,谈到运用经济政策比如税收政策,很多人都会说“对鼓励发展的行业和领域,实施
优惠税率;对限制发展的行业和领域,实施高税率。”就只是这样一个表述的话,对第二题可以的;对第三题就不行,第三题就需要跟这么一句(还是举节能减排的例子),“对超标排污的企业,应按其排污量,实施累进税率的排污费征收政策,使企业形成‘超标排污不如自己治污合算’的心理预期。”
当然,表述上注重延伸、注重“细”也要注意限度,不能鸡毛蒜皮零杂狗碎的什么都往上写,让考官觉得你这人婆婆妈妈,抓不住重点,没有公务员要求的归纳综合能力和简洁表述能力。比如07下重庆公考节约型机关,有考生在论坛上“复盘”,谈到“要加强日常用能管理”,下面洋洋洒洒列举措施,“每个办公室安一个电表,每个办公室安一个水表,每个办公室定量供应打印纸”„„私以为这样的表述确实失之过细,写到申论答卷上也显得不够庄重。
结尾
写申论一定要有结尾。若最后时间紧张,在监考老师的怒目之下也要摁住卷子把这句补上:以上七条是我对于解决某某问题的拙见。任何事情都要有始有终,结构的完整首先是形式的完整。
结尾的技巧:归纳呀总结呀喊口号呀这些常规的这里就不多说了,我的要求就是一定要体现特色,把阅卷者的眼球最后再抓他一把。怎么体现特色?
首先从时政着眼。比如写医改,眼下刚刚开过十七大,那么一定要联系“病有所医”四个字,这是扣住“医”字;扣住“改”字就要大谈改革,要加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这些十七大最新权威表述;如果考试是在十七大之前,那么一定要加入625讲话中“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的权威表述,强调深化改革对于当下中国的重要性;最后,所有这些要熔铸成你自己的句子,“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或625讲话中“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这样的结尾,就不是空喊口号,而是把口号喊到了实处。
(正文中能体现特色也要尽量体现,比如还是对于医改,可以这么加:要按照十七大关于“继续深化改革,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的要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保证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其次可从地域特色着手体现特色。比如你是参加四川或重庆省考,恰好考到新农村建设之类,最后你就可以这样结尾(假定四川省考):
前不久,重庆市和我省成都市被中央划为国家首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我省各市要抓住地近成渝经济增长极的区位优势,更加迅捷地吸收新特区改革实践的经验,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契机和抓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这样的结尾,鲜明地体现出考生不但关注全国时政大事,对于报考省的省情,更有重点关注,虽尚未履职而已是以该省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思维在思考该省发展的具体问题。这样的考生正是新时代机关欢迎的新青年。
其他还有一些比较灵活的点子,没有范式,“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比如07下重庆省考,考节约型机关问题,笔试当天正是无车日最后一天,重庆市长王鸿举带头示范坐公车上班(上午考完行测后买份当地报纸看看),倡导行政机关人员上下班坐公交车而非单位小车,考生灵机一动完全可以把这个写进申论(还可联系纽约市长挤地铁上班,拍拍王市长的马屁,进而拍拍重庆地方官员的马屁),既利于环境友好,又利于节约资源,是限制公车消费、建设节约型机关的一项有力措施。——考官阅卷时一准喜笑颜开:嘿,敲这位,多会说话呀!
2010-04-16 14:20:42 1
TA的资料
TA的帖子
只看TA回帖 发短消息
加TA好友
引用回复该帖
编辑
举报给版主
seusioc
金虫(著名写手)
CSE-EPI: 0 金币: 1587.6 帖子: 1284 在线: 34.6小时
虫号: 105560 注册: 2005-11-16 状态: 离线
性别: MM
专业: 有机化学
07年贵州省考申论全省第二名写的申论秘诀(2)
07年贵州省考申论全省第二名写的申论秘诀(2)
语言表述
一篇申论的成功,除了骨架的强壮,还需要血肉的充实。有力的论证是通过一砖一瓦的词句来体现的。下面详细讲讲申论表述上应注意的东西:
首先要注意表述的准确。中国文字是很微妙和神奇的一个东东,方寸之间走马盘弓,稍不注意你就摔跤了。一个人对于时政关注的敏感度,对中央最新精神领会的深度,以及这个人性格的粗细程度,办事会慎重还是孟浪,都可以通过表述上的一个句子甚至一个词体现出来。比如老早不提“阶级”了,现在提“阶层”;还有现在流行“规划”而“计划”这个词最好慎用。比如现在你还在写“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不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在写“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阅卷考官难免不会大皱其眉。阅卷者大小都是点领导,平日里也经常写材料读材料,留心你这些表述已经成为生理性的膝跳反射,都不需要过脑子。做到表述准确除了时常关注中央政策这种基础性工夫,准备申论的时候最好上网看看“625讲话最新表述”,“十七大报告最新权威表述”等帖子,网上还是挺多的。
然后是表述的技巧。这个要靠平时随时随地的搜集,积少成多,做个有心人。
比如同样一个意思,你这样说,“各个部门要加强联系和交流,加大对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我换个说法,“各个部门要加强联动,形成对黑恶势力的强大打击合力”,前者是一般的机关行文,虽没错但也没啥味道,后者明显高个档次,行文上的漂亮阅卷考官肯定看得出来。
再就结束语,一般都要喊口号。众多口号中有没你欣赏的觉得最经典的?肯定有,把它背下来,关键时候一准派上用场。比如我以前很欣赏这句“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现在看了十七大报告,又特别欣赏这句,“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涵盖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要思想,表述上简洁健朗,干净有力,很棒!关键时刻一准用出去!
我搜集的部分经典表述
模范遵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正确的政绩观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现代社会经济契约关系的基础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转化为发展和竞争优势
将庞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
促成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以市场配置资源取代权力配置资源
努力把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形成的体制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
努力形成齐心协力谋发展、群策群力促和谐、团结一心干事业的生动局面
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用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出现的问题冷静对待,正确认识,全面安排,妥善处理。
提升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
完善审批制 完善登记备案制 利用好后发优势 遏制扩张冲动
大力发展„„产业,努力催生新的经济形态,形成„„型的产业格局。
要把教育引导、利益调节和制度约束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产业格局。
制定专项规划,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
强化试点的示范作用,强化规划的指导作用,强化政策的支撑作用。
形成„„的整体合力(或制度合力)
主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打造产业延伸链,加快配套产业发展,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当前很多问题的原因都可归结为“道德失范,监督乏力,制度缺位”
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合作交流工作机制
创新和完善各种公共服务平台
加快产业联动
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
巩固和扩大劳务合作规模
巩固和提高工作交流平台
形成新老城区良性联动的发展格局
发挥新城区龙头带动作用,提升中心城区载体功能,统筹区县城乡联动发展。
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公共服务向三农覆盖,公共设施向三农延伸。
把„„努力建设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
把„„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注意一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不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是十七大的最新表述)。
为„„提供坚实有力的科技支撑
强化各级政府的„„职责,开展„„全民行动
理顺和拓宽„„投入渠道,提高规范化建设水平
搭建有助于建立„„补偿机制的政府管理平台
山区在地形上是隆起区,在经济上却是低谷区
不能在建成经济高地的同时成为了文化洼地
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形成„„之间的良性互动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好各项工作。
医改的:实现“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效衔接。
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消费需求不足,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治本之策是,切实扩大消费需求,探索建立消费主导的良性经济发展模式,确保消费持续较快增长(十七大相关表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请注意消费是放在最前面的)。
“非遗”方面(07贵州省考):
建立优秀传承人与优秀传承团体名录体系,实施传承人津贴制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公众中呈现出旺盛的生命状态,是保护的最高境界。
“非遗”所依存的农耕文明的土壤正在逐渐削弱与消失。
“非遗”保护为守护人们的精神家园、为新的文化创造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节能减排方面:
优化增量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的关键所在。
抓住关键,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
坚持增量优化与存量调整并举。
突破难点,末位淘汰,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谈判能力和定价影响能力。
强化法律责任,提高处罚标准,加大执法力度,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联动,形成合力,切实把好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亦可用于遏制房地产投资冲动)
大段经典表述
有的很管用的表述不只是一句两句,而可能是一整段,几乎是个万金油,抹啥都灵。比如我们看技术创新这块。“十一五”规划把技术创新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那么技术创新怎么来表述呢?如果平时总结了这么一段:
加快XX技术研发和创新。优化XX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政策环境,加强XX高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和研发基地建设,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XX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同时,广泛开展XX国际科技合作,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XX合作机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XX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拓宽XX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那么把这个标准表述记熟了,遇到适合的往里套就行了,诸如电子啊、通信啊、数码啊、医药啊,都可以往里套。例如一篇申论写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举措,前面一点谈了提供金融优惠,接下来一点若谈技术创新,完全可以套用上面这个表述:
加快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和创新。优化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政策环境,加强生物医药高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和研发基地建设,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同时,广泛开展生物医药国际科技合作,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合作机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生物医药技术和行业管理经验,不断拓宽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甚至当前的第一热点节能减排都照套不误: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优化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政策环境,加强节能减排高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和研发基地建设,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同时,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国际科技合作,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节能减排合作机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拓宽节能减排国际合
作的领域和范围。
——神奇吧?它只要跟科技沾边,就必然要创新,都可以这么套。
像这种大段的经典表述,平时要多总结,考试的时候脑子要活,一旦有套用机会绝不放过。因为你那一段可能是你花了个把小时几个小时汇集各方精华熔铸而成的,漂亮无比,而别人现场才来编,他要用个把小时都要写一篇文章了,何况这一段,哪能有你表述得这么精彩?除非他不是人是神了。
时间安排
这个各人习惯不同。我仅仅提出我的经验,供朋友们参考:
首先是阅读、整理这个基础性工作,按照我前面所说这一步要做到的“通读材料、勾画重点句段、全面钯梳、初步归纳浓缩、排列编号、二次归纳”,时间需要较长,看个人的反应能力,具体长短没有硬限度。考生要明白的就是,这步花较长的时间是正常的,也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后面的一二三题都孕育在这一步之中。按会计术语,这叫长期投资,当期摊销的时间费用实际并没这么多。
具体落笔,首先是一二题,要快。因为你在做第一步工作的时候,已经把一二题的脉络勾勒清楚了,而一二题回答时又不需要过多的阐释,只需要简洁准确,一句话一点,点到即止(这不是牺牲一二题保第三题,而是一二题本身真的无须耗费过多时间,只要思考到位语言准确简洁就能收获高分)。所以你会发现刚刚好像花了很多时间考虑,题目全都还没做,忽然之间,风和日丽,只剩最后一个题了:)
第三题是写文章,分值最重,是考生展示才华、与别人拉开差距的关键所在(也是鄙人这篇申论心得重点论述的部分),必须留下充足时间谋划。我个人经验,至少要留足70分钟,前面做的快的话留80分钟最好,把文章打点得漂漂亮亮的,在行文上有充裕的时间不时驻笔想想能不能换个更经典的表述。若时间紧张,再怎么也得留够60分钟;若只剩50来分钟或更短时间,那就是真危险了。
字迹、卷面
卷面整洁不是硬性评分点,但考官也是人,看到一笔烂字心情肯定好不起来。所以字写得差像小学生,或惯写草书如毛体,平时都要有意识的练一下。一笔四平八稳、规规矩矩装在框子里的字,使阅卷考官有理由相信,这个人性格稳重,思想正统不出格,是机关能够放心录用的人。
关于练字,我觉得最好从毛笔入手,毛笔字写好了,硬笔字只有个笔划架子,那些轻重缓急的讲究还都没有了,自然而然也写好了。楷体字四大范本欧颜柳赵任取一家临习即可。我个人推荐赵体(不是因为我姓赵哈^_^),赵体楷书刚健妍美,俊逸流丽,从容舒卷,且在四大家里最带行书意,学赵体,硬笔字最不显板滞(如果考生本身具有一定书法功底,我建议用一支好钢笔而不是中性笔签字笔之类,钢笔字更能体现你下笔的转折撇捺提钩的刀锋,写出来更加赏心悦目)。
还有的朋友写字有涂抹的习惯(汗,我就有,大学笔记上鬼画桃符~~),这个貌似比字写得差但没有涂改还难于让人接受。这要尽量改,考试时关键的在于动笔的慎重,下笔之前先想想整句话,想好了再写。
平时有针对性的准备
有一个很有用的法子,也是交流后发现很多朋友都在用的:针对当前热点问题,选十来个,预先做成答卷,然后经常熟悉,看考试的时候能否遇到。应该说,这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因为申论热点不会太多,刨去大热点,比如当前的节能减排,再刨去以前国考涉及过的,比如
三农,公共危机,剩下的“次热点”不会太多,准备下来也就十来个二十多个。要多关注各省的申论真题,尽量多研究,有些省贪便利,直接将兄弟省以前考过的东西拿过来了,比如网友们指出来的06下重庆和07湖北,还有好像是04年山西和07年四川。因为国考题目都广泛公布,所以倒不大会重复到国考上面去(但行测要多做国考真题,很多省也很懒,往往国考真题标点都不换一个直接就移花接木挪过来了)。具体到对于一篇文章的准备我想谈谈的就是,不要将专家给出来的或是论坛上花了诚信度下载下来的那些东西原封不动的抄下来完事,考试的时候你只有一个小时,而现在你有无数个小时,没有任何理由不把它打理得漂漂亮亮的。要集思广益。比如说还举节能减排(虽然这个考的可能性不大)的例子,那么我们到网上搜,网上关于节能减排的“标准表述”(当然多是自命的)多得很,多搜索一些下来;平时间多浏览人民日报地方党报,上面各级政府提出的节能减排的措施步骤也是多得很,不需要特别留意就能找得到,这些是最标准最权威的——那么你就要二次加工了,如何能在1000字到1200字这个范围内,给出一篇综合各家之长、独成一家之大的优秀篇章?基本上还是按照我前面阐述的要注意的那些方面去谋篇布局行文定调,比如怎样体现特色:如果这次考试恰逢才开了十七大,怎么在你的文中尽量体现十七大的新精神新表述?如果你考的是四川省,你怎样在文中体现出你考的是四川省而不是山东省?这些你都有充裕的时间去准备,而且也不是说就要二十四小时耗在这上面其他啥事都不做,拿个两三天时间准备一篇够宽松了吧。要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写申论,你是一群人在写,你是伟大的全中国人民的智慧在你身上灵魂附体:)
平时准备申论应该看什么资料
我个人感觉申论辅导书用处不大。申论的基本方法就那么几条,一两页纸都写不满,用不着写本书翻来覆去的说。里面的所谓优秀范文,据我拙见,大多很一般,没多大学习价值。这些文章不大可能是考生的优选之作,倒极可能是所谓专家学者的操刀。本来以他们的专家水平,小试牛刀应该就很上档次,不知这些编书的人是没用心咋的,我真的看不出来好在哪里。引文过长,学生腔,口语化,未慎用感叹句和问句,文学味较多„„毛病不一而足。
半月评论我觉得也不宜模仿。它主要面向文化程度不大高那部分老百姓,通俗易懂,但政府行文有自己的一套风格。
人民日报的社论之类大多是宏观的理论的,用以指导申论则过大过高过虚。
真正应该看什么?
党报是最好的读物。
比如人民日报,所在省的党报。如我就常看四川日报。党报上有最新的政策动态,熟悉之能保证申论写作时随时联系热点并自在阐述、发挥。人民日报上有一版“理论”最好,上面文章都是各地党政大员结合当地实际,对中央大政方针在当地的贯彻落实提出的标准策论。拟题目、文章结构、具体的对策措施、句式和表述„„这些文章都是最标准的学习范本。特别需要仔细揣摩深入学习悉心领会。具体的就不多说了,反正请本文读者记住,这类东西是当代第一流的申论策论,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你在这上面要下准备申论的最多的功夫。不要因为我这里写得短你就忽视哈(因为此点确实没有多少要详说的哈)。
南方周末
读南周有助于考生“拓展视野,训练思维”,在考试中“体现亮点,夺取高分”。
比如说“医改”,这一社会热点的申论样板网上早已是不计其数,假设某省“顶风作案”,不考“次热点”,就是要考“大热点”,就考医改,我们如何体现亮点?千篇一律的考卷难免令考官审美疲劳,要想脱颖而出必须依靠平时间对相关问题较为广泛的涉猎和相对深入的思考。关于医改,《南方周末》曾接连两期分别刊载学术界“市场派”和“政府派”的代表人物的观点,直面当下医改的主要矛盾和各界看法的诸多误区,对我认识医改大有帮助。学者
们有这个观点:将医改取向简单划为“市场主导”或是“政府主导”都是片面的,单方面大幅度增加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已被实践证明难以解决问题。国人往往过于关注宏观政策表述(简单的“市场”或“政府”),殊不知在当前经济社会一体化不断加深的情势下,任何大的改革问题都不是 “市场手段”或是“政府作为”所能单方面解决的;我们更需要做的,应是科学合理地划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制度设计的细节部位的充实完善。——根据这些观点,我们完全可以提出这样一个策论作为总纲: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一方面采取补贴患者或购买服务的方式来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障,一方面通过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市场化竞争来提高其运行效率、降低其服务价格。其下再分三大点:“补需方”的措施,“补供方”的措施,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与衔接。每一大点再分设小点详述。这样的文章,真正当得上“高屋建瓴”四个字,再配以文字上的准确简洁、结构上的条例井然、论述上的充实有力,想不得高分都难。
需要注意是:南周比较先锋(当然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大不如前),我们在借鉴其观点和具体表述的时候,要把握好“度”,这个度就是中央大政方针的界限,具体行文时要依赖于长期阅读党报党刊形成的感觉(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南周行文可以用“执政党”,你写申论就不能,你就必须写“我们党”)。我们写出来的东西应是体制内框架内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策论,而不是政情观察家或公共知识分子的旁观者说。这一点一定要注意。文体搞错了,给阅卷者“感觉”不对(他们都是在位者,对于非执政党语系的言辞可说有异乎寻常的敏感性),任你逻辑再清晰,对策再切实,得高分都是妄想,运气不好及格都成问题。
改版后的南周,“评论”有四版,尤值得细读。另,与南周相类的还有网上的关天茶舍、世纪沙龙等思想性论坛。《关天网刊》是集关天茶舍精品评论的电子期刊,在此极力推荐。
如何提高自身的申论素养
如何提高自身的申论素养?功夫还是在平时。不妨将自己放到一方领导的角度(适当YY一哈不为过哈),经常想想,要是我在那位置上的话,如何来治理这个国家,如何来发展一个地方,如何面对当前的一些重大改革问题,医疗啊住房啊行政性垄断啊。涉猎要广,中央大政方面如十七大、公共治理方面、社会学经济学法学金融学(比如金融学,你的文章能在需要的时候出现点诸如“流动性过剩、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盈利约束”等名词,会增色不少)等方面有时间的话都应该看看(不夸张的说,国家的前途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们这批现在的公务员、几十年后大大小小的在位者。我们不见得每个人都能考进去,考进去了都能上去,但几十年后,上去的人必得是从我们当中产生)。有条件的话还可涉猎一下中央著名智囊的书著,了解一下俞可平的增量民主,王沪宁的以党内民主促进人民民主等观点,他们的文章与观点对中央决策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往往适度超前官方公开发布的言论,“先锋”得很有分寸。这些东西你要写进申论里,是很上档次的。甚至某些时候,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写进去——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套的嘛。
行文将终,我想强调一点,任何考试说浅了是考技巧,说深了是考能力,最深处其实还是在考人,考人心。申论是为国家机关选拔工作人员,它一切的考试设计都是围绕机关工作人员怎样有效处理党政事务这点来的,作为应考者,只有内心深处深爱我们这个国家和人民,“发自内心”地经常性关注国家大事民生民意并时常作一些有一定深度的思考,而非单一的“为考而考”,才能在申论考试上取得理想的高分,走上你心仪的公务员岗位。
最后,祝有志公考的朋友们心想事成,申论拿高分!
本文来自: 小木虫论坛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1966915&fpage=1
第二篇:申论心得
我只是根据自己的的 实际情况来答题,希望我的这个办法对大家会有一定的帮助,既然是心得,那就从卷子发下来开始吧
首先卷子发下来,我第一件事做的是看后面提出的问题,然后在读申论所给的资料,第一遍读题不仅要 带着问题去读,而且一定要用心去体会句子里说的每一句关键的话语!然后划出你 认为关键的句子,读玩整个申论材料后你一定要把这些材料贯穿起来,掌握和理解整个材料突出的问题和所谓的中心点,这个你做到后,看第一题,第一题大多都是问你整个材料体现了什么问题!你答题的时候切记一定从整个材料所体现的问题去答,不要片面的就某一点答!政治上讲看问题要从实际出发,全面的观点看 问题,申论也是一样!而且我觉得有时候材料里凡是国家重要文件,重大会议u,重要领导人讲话,可能就是第一题的答案,所以大家做答时一定要注意!让你回答反应问题时分点答,如1,2,3,4.用一些词把问题贯穿起来写成一段话,每一分点用逗号隔开!
第二题分析问题的原因,原因一定要答主观和客观的,或者内部的和外部的,总之一句话不能片面!我所强调的重点就是答题要全面,申论这个东西,你答多了他不扣分,但是答少了一定要扣分!所以你多答几点不 受影响的!
第三题一般都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我是就前面的问题给出
对策,但前提,你一定要切合实际,而且还要紧贴材料所体现的!更重要的是在你切合实际贴紧材料的同时你还要有你自己的想法和亮点在里面,如果大家都是千篇一律没有新意,那就完全被平时练习申论时所给的答案套住,提出对策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在里面,但一定要是客观的,符合材料实际的,还要具有可行性,要不然就是空话,在怎么漂亮也没有用!可能有的时候这一题会考你让你写意见或者是讲话稿什么的,这时大家要注意,他考的不单单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他还考你对写公文的这些格式的掌握程度,所以我建议大家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方法和那些讲话稿什么的的 格式大家一定要看!毕竟你要是考上了,以后你一定得写公文,所以这个有时候会考,今年不就考了么
最后一题写申论,申论申论即申而论之,不可以有自己的主观性观点在里面,体现的观点必须以事实材料为依据!如果你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好,可以用所给的材料去写!我个人认为这最后一题就是对整篇材料的高度概括,同样强调的是,不要有个人飞主观意见,不要用疑问句,用 叙述的方式写,实例一定要列举材料里的,尽量也不要引用别人说的话!还有就是申论第一段一定写的宏观大气一点,要想写好申论,必须要答好前三道题,因为写申论和她们都是相关联的,资料也都是相关联的,所以一定要总体把握整个申论所给的材料!
还有写申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词,有些词语虽然看上去意义是相近的,但是当你写出来的时候表达的东西就不一样了,所以大家平时练习写申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最后,我的总结就是,阅读材料时一定用心,认真!答题的时候一定要紧密结合材料,不要有总结的主观观点,一定要切合实际,其实做到这一点,主要的问题就在于,你对整个申论材料把握和理解的程度如何!不管答哪一题都要紧扣材料,把握真个材料的方向去答,千万别就某一点不停的说还有,大家做几套真题你就会弄清答题的大体思路了!反正我一共做了四套到五套题那样!还有就是那几次YY里讲的申论答题技巧,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你不能完全引用,因为有些东西不是适用所有人
这就是我答题的大体思路,这些东西都是我总结个人认为的,所以并不一定对,每个人都适用,大家还是 要结合总结的情况来答!
当然这么说大家都懂,有些人也会觉得我说的都是废话,但是你虽然懂了,做题的时候你真正用到了么,真正的体会了么!如果你认真的去体会,你就会寻找出属于总结的答申论的方法和技巧!
我所写的这些都是结合老师给我讲的还有群里分享的那些,然后结合总结的实际情况和理解能力所总结出来的。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希望大家早日上岸!
第三篇:申论心得
申论85分之道
我是一名2011年毕业的应届生,在2010年9月18日参加了河南省公务员考试,也就是9.18联考,以笔试第一的成绩进入面试,11月21日面试同样第一进入体检名单,因为省考报的是地级市的政府部门,同时是以本科学历报的,所以还期待国考,当时国考办的是中央部委的,所以一直还想试一把,12月5日参加国考,无奈几日后便接到人事局通知省考体检已经通过,需要调档案政审,这时候我最终做出决定珍惜省考的机会,1月16日下午查询国考成绩,彻底杯具了,进入面试了,但当时档案已经调往市人事局,无奈放弃国考。
那么顺利通过两次考试,并且准备时间并不长,我感慨很多,总结了一下自己的经验:
1、行测:对于这门的复习,很多人提倡题海战术,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正确的,我在准备行测的过程中先说下9.18,当时省考8月份报名,之后一个月中准备了大概半个月,但是这半个月来我全部是高强度练题,每天练题平均在近300题,培养了题感,在省考中,我之前没有参加过公考,所以并不知道到底题目难度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当时唯一的感觉是题目看问题答案直接就出现了那种样子,当然最后涂卡时发现漏做了二十道题,当时急的要疯,还是稳住神,当时还有十分左右交卷,大概看下题直接答案,每道题不超过30秒。最终成绩不是特别高,但在我报考的区域仍然是最高的,76分.到国考的时候我已经确定考上了公务员了,所以一来是有信心,二来也没有压力,这期间由于要准备面试、体检,有限复习时间不超过半个月,但是这半个月,我每天坚持大量做题,我算了下,从开始准备到考试,我总共做了有一万三千多道题。国考那天是我生病的日子,全身无力,以为无望了,结果却让人兴奋,但无奈省考这边已经政审通过,无法放弃,只能放弃国考。所以对于行测,我的经验就是多做题,多总结,别相信别人那些不用复习的话,那些也许适合某些人,也许只是某些人运气好,但对于我们大部分人而言,还是需要认认真真对待的,公考的竞争难度大家都知道,如果只想凭运气的话,还不如回家摸彩票中的几率大点,大家加油,我一个尚无多少经验的人都能顺利通过,相信大家一定也行,对于资料,我用的是党史的,我觉得行测的资料都差不多,只要选择正规的出版机构,没错误印刷基本差不多,关键靠自己
2、申论:对于申论的复习我一直很害怕,我以前是学理科的,又从来不关注国家大事,之前参加过一个申论测评,我才考了41分,一直很郁闷,我当时从八月份复习到9月4、5号那样子吧,还是没有任何进展,当时勉强把党史那本申论的教材看完,基本上处于云里雾里的感觉,不过由于在家,每天和父母坚持看新闻联播,对于一些政策,有了一点的了解,在大概9月4、5号的样子,我淘宝网给小妹买高考资料,无意发现了《申论王中王》这本书,顺手买了,回家看了几页,就发现买书买对了,太棒了,简直太厉害了,真的,我觉得我简直在上免费的公务员申论培训,而这培训我敢保证,真是字字珠玑,超级棒,当时我的情绪一下子好了很多,看完《申论王中王》,彻底改变了我对申论的看法,但我觉得这本书可能比培训更值,对于每种题型的答法,对于主旨的把握、书中都有精彩的讲述,我后来发现买这本书的人并不多,当然有很多都是高手,可能不需要看这样的教材,但对于我一个申论门外汉,真的无意是雪中送炭啊,省考申论是材料是关于煤炭产业升级的,由于准备比较充分我写的很顺手,国考是考的黄
河精神,加之我是河南的,对黄河有一定感情,写起来更顺手,不得不提的是,今年国考申论不少朋友偏题了,或者说被套路所害,虽然准备很久,但由于不能正确理解申论,不能摆脱套路,许多苦苦准备的朋友考的很不如意,相反,一些没有准备的却不拘一格考的还不错,我当然算准备的一族了,我省考看了党史的教材、接下来把《申论王中王》看了大概有四五遍,国考时看了时事政策、又重新看了《申论王中王》,准备的相对比较充分,考试成绩也算对得起我的付出。今年国考的情况让许多朋友有了这样的想法,就是放弃准备申论,我认为这是大错特错,别人不准备能考上,我们一定能考上吗?不打无准备之仗,这话对于公考的准备绝对适合,放弃申论和行测任何一门,公考都不可能胜利。所以我建议大家没有看过的朋友去看下这本书,许多书店可能还没有,如果时间来不及,有些网店还有电子版的,不需要邮寄,费用很低,更省时省力。
河南的效率超低,还有正式上班,最近要参加初任培训了,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加我的QQ17197268,我们一起探讨,由于培训,也许不能及时回答大家的问题,不过还是愿大家早日考上理想的岗位,加油吧,一起为理想而努力!
第四篇:申论心得
公共素养积累:看人民日报,看政策和社会现象还有经济问题,把每篇的问题,原因,对策找出来。这个也是有助于申论的分析
结构和联系:看文章(主要是半月谈中的今日谈),找出观点句(最好能背下来),对你申论构思观点很有帮助,文章严格遵循一个主要论点,三个分论点,一个星期写一篇试试,写完给别人看看或自己看看也行
行测:练个熟练度就好
第五篇:申论心得
申论心得
这位考友是我报考同职位笔试第一名,他的字写的很好看,文字功底也不错,大家可以借鉴。下面是我节选的他的原文(作者还没更新完,他哪天更新了我会再编辑):
题外话:从国考到省考,我自己没有写过一篇完整的申论练习文章,但是不是就说明考前练习,甚至论坛里考神们的每天一篇就没用了呢?当然不是!恰恰相反:我手头上有3本申论专题教材,(X公的国考、省考,X图的省考),有30套申论真题模拟题试卷(国考10套,省考20套),还有2本时事政治、申论热点,另外,自己还整理了一小本申论材料„„上面所有的东西我保证都过了一遍,有一小部分做到了精读。我想说的是,成功从来都不是轻而易举了,清晰的认识、明确的思路、付出的劳动、巧妙的方法,对于成功而言,缺一不可。。另外,虽然资料很多,但是对我而言真的小case,因为我思考的很多,不是闷头做题,效率高的吓死你~ 这是我的情况,那么你呢?赶紧找找自己的学习方法吧。我的省考申论文章:
这里说明下,最后40分的大作文是我回忆写下来的,和考场上的基本一致,之所以能背下来,是因为我心里有固定的框架,内容只需看材料把大意填上即可,尽量保证原汁原味。
当时考试,写完大作文后还有10分钟左右,随便看看检查一下(没什么好检查的,都是文字也没法改),因为写的很顺利,我感觉申论应该是稳了,所以心情很好。具体分析和写作思路稍后说,先看:
心寄百姓,情系民生
———踏实发展民生建设
张氏夫妇不畏艰难,急流湍壑靠自己修建通途;愤怒网友不惜倾家,微博悬赏请局长污河泡澡。不仅如此,涉及民生问题的诸多现象层出不穷:治污难、看病难、社会矛盾多、社保问题多„„民生涉及百姓的切身利益和基本诉求,但上面事实从不同层面突显出当前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上,面临着严峻的民生问题。我们不禁要问:百姓安享民生之路,路在何方?
把脉问诊,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政府缺少民生建设的观念和思路,发展经济增强硬实力的同时没有把民生建设放到足够重要的位置上;另一方面,政府缺少足够成熟的施政政策和实施细则,投入巨大却常常收效甚微。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快转变观念,出重拳组合拳解决民生问题,发展民生建设,先赢得民心,再掌控民情,最后让百姓乐享民生。转变观念赢民心,是建设民生的迫切需要。政府责任的体现集中在切实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安居乐业。如果一味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基础建设,就会产生国富民穷的危险,所以,政府首先应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方向,向基础建设、民生建设有所倾斜。“治天下者,以人为本”,这是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协调统筹握民情,是建设民生的重要任务。河水污染让百姓怨声载道,而环保局长却声称“无污染,很洁净”;小区管理混乱不堪,当地职责部门却视而不见。此类现象集中说明当前政府对于民生建设存在信息收集差、沟通渠道窄、监管调研少的问题。这要求我们要尽快行动,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民事、民怨、民情,以此作为后续工作的着力点,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合治理控民生,是建设民生的创新思路。在治理思路上,要紧跟时代,敢于创新,多学习国外经验,消化为适合我国发展的“药方”。政府在综合建设民生工程的同时,还要有所侧重、突出工作重点,尤其是涉及医疗卫生、社保发放、社会弱势群体保障等方面,这些容易忽略的方面恰恰是检验政府工作的“试金石”。
民生问题涉及老百姓的方方面面,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等都与百姓息息相关。在坚持民生建设赢取民心的基础上,更要注重扩大覆盖面积全面掌控民情,同时积极应对、综合规划做到科学稳步推进。相信,赢得民心,紧握民情,致力民生,老百姓定能受惠社会发展成果;相信,安享民生之路,路就在脚下。
———————————————————我是分割线——————————————————
看完后,你可能觉得文章还不错,一气呵成,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我的写作思路,以及在短短40分钟内写出这样一篇申论大作文的诀窍。我来分析下这篇文章: 心寄百姓,情系民生
———踏实发展民生建设
(主标题,格式要整齐,文字要显文采;副标题,一定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点明论点!越通俗越直接越好!切记!)
张氏夫妇不畏艰难,急流湍壑靠自己修建通途;愤怒网友不惜倾家,微博悬赏请局长污河泡澡。(材料中案例,稍加修饰,成对仗格式,显文字功底。一定是材料中案例!)不仅如此,涉及民生问题的诸多现象层出不穷:治污难、看病难、社会矛盾多、社保问题多„„(几个问题也是材料中的,在做前面3道题的时候,就已经总结出来了,这里只是照抄下来,没难度。)民生涉及百姓的切身利益和基本诉求,但上面事实从不同层面突显出当前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上,面临着严峻的民生问题。(一句话点出所有问题指向的实质:民生问题。)我们不禁要问:百姓安享民生之路,路在何方?(提出疑问——只是个噱头,这样的噱头可以有效分别于其他申论文章。)把脉问诊,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固定格式)一方面,政府缺少民生建设的观念和思路,发展经济增强硬实力的同时没有把民生建设放到足够重要的位置上;另一方面,政府缺少足够成熟的施政政策和实施细则,投入巨大却常常收效甚微。(找出问题的两个原因,很难吗?随便想想也能写出几个,这里不赘述。)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快转变观念,出重拳组合拳解决民生问题,发展民生建设,先赢得民心,再掌控民情,最后让百姓乐享民生。(文章中心论点,这个很重要!非常重要!十分重要!要求是:有一定高度,表述简单、明确、直白、不要修饰!)
转变观念赢民心,是建设民生的迫切需要。(分论点一,这里强调格式,和一般申论模板不一样,当然却是我自己的模板。)政府责任的体现集中在切实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安居乐业。(是什么)如果一味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基础建设,就会产生国富民穷的危险,所以,政府首先应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方向,向基础建设、民生建设有所倾斜。(为什么)“治天下者,以人为本”,这是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怎么做)协调统筹握民情,是建设民生的重要任务。(分论点二)河水污染让百姓怨声载道,而环保局长却声称“无污染,很洁净”;小区管理混乱不堪,当地职责部门却视而不见。(什么现象)此类现象集中说明当前政府对于民生建设存在信息收集差、沟通渠道窄、监管调研少的问题。(是什么)这要求我们要尽快行动,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民事、民怨、民情,以此作为后续工作的着力点,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怎么做)综合治理控民生,是建设民生的创新思路。(分论点三)在治理思路上,要紧跟时代,敢于创新,多学习国外经验,消化为适合我国发展的“药方”。(怎么做一:学习借鉴)政府在综合建设民生工程的同时,还要有所侧重、突出工作重点,尤其是涉及医疗卫生、社保发放、社会弱势群体保障等方面,这些容易忽略的方面恰恰是检验政府工作的“试金石”。(怎么做二:注意轻重缓急)
民生问题涉及老百姓的方方面面,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等都与百姓息息相关。(是什么)在坚持民生建设赢取民心的基础上,更要注重扩大覆盖面积全面掌控民情,同时积极应对、综合规划做到科学稳步推进。(再次搬出中心论点,总结升华)相信,赢得民心,紧握民情,致力民生,老百姓定能受惠社会发展成果;相信,安享民生之路,路就在脚下。(写下希望,“路”的比喻和前文有所呼应)
是不是有点感觉了,我来“夸一夸”这篇文章(其实想说说我认为比较突出的亮点):
1.文章整体完整,非常有逻辑,主论点和分论点很明确,总共6段,标准的议论文:第一段归纳材料,发现问题(有一定高度的问题哦~);第二段找原因提对策(主论点);第三——五段展开阐释分论点;第六段总结升华做呼应。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这一点很重要,我们要做到阅卷老师在最短时间内知道你在议论什么,阅卷时间真的很有限!
2.提出论点有依据有铺垫,这点我认为很重要,很多教材告诫考生要尽快尽早搬出论点,我个人认为不可取,思维逻辑都是一个渐进渐神的过程,适度铺垫和陈述,是亮点。
3.分论点的三段非常清晰,在逻辑上有所递进,紧扣总论点,从民情、民心、民生三个递进的逻辑层面上展开论述,文字形式上对仗呼应,体现了“玩弄”文字的功底,是亮点。
4.整篇文章的文字格式也很有意思,开题引出安享民生之路这个概念,提问“路在何方?”,提出论点并阐释,最后总结并回答“路在脚下”,“民生之路”的概念贯穿全篇,很有亮点。
这些亮点都是我事先琢磨出来的,目的就是最大可能的让阅卷老师看到,体现出高度的区分度,绝对不是我临场发挥,不信?看看我在考试前写好的作文思路吧:
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仅如此,涉及____问题的诸多现象层出不穷:____、____、_____„„____涉及百姓的切身利益和基本诉求,但上面事实从不同层面突显出当前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上,面临着严峻的____问题。我们不禁要问:百姓________之路,路在何方?
把脉问诊,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政府缺少______的观念和思路,发展经济增强硬实力的同时没有把_______放到足够重要的位置上;另一方面,政府缺少足够成熟的施政政策和实施细则,投入巨大却常常收效甚微。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快转变观念,出重拳组合拳解决_____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是___的迫切需要。__(是什么)___(为什么)__(怎么做)______,是___的重要任务。__(是什么)__(为什么)__(怎么做)______,是___的创新思路。__(是什么)__(为什么)__(怎么做)
______涉及老百姓的方方面面,___、___、___等等都与百姓息息相关。(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心论点)相信,________,老百姓定能受惠社会发展成果;相信,____之路,路就在脚下。
在这个模板中,有400字左右,剩下从材料中向里面填写的,也就只剩400字了,so easy!考场上你要做的就是根据材料和前3题的作答,把相关内容“加工加工”放进去,是不是有点意思呀~ O(∩_∩)O —————————————————————我是分割线————————————————
好的,我来总结下:
1.这份模板是我打腹稿和写作用的,是整个复习阶段最后的一份,之前我也写过几个自己感觉还不错的模板,但是最后这一份我感觉在结构、内容、形式、细节上都比较成熟。2.模板是不是就是套用?错!自己归纳的模板是帮助自己打开思路用的,也是帮助自己保证基本写作框架的,而绝不是把内容完全照搬进去,不去思考,不去变通,切记。
3.这个模板我自己试过多次,口头作文说了好几篇,基本没问题,可以适用绝大多数的申论题目,有没有根本不适用的?当然有。那怎么办?变通!有的取舍,在足够熟悉和水平的基础上,适当变通so easy!比如:第二个分论点我的就是写:分论点三+怎么做1+怎么做2 ,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4.这里给大家提供的这个作文思路,关键想说的就是:模板其实是自己对申论大作文理解和解读的体现,拿来主义和一锅乱炖都是不负责任的做法,要多看,多想,多比较。
5.在一定练习和工作量后,要留心去找到自己认为比较容易切题的角度、想问题的思路、自己擅长的写作格式。这个工作很少有人去做,觉得太虚,其实这些才是量变到质变的关键。6.还有一个问题:任何材料都能找到切入点来适用自己的模板吗?这个大部分情况下是可以的。比如今年的申论材料,可以写工作作风、工作方法、政府作为、政绩观、执政观等来写,或者可以写当前发展问题、民生建设、基础设施发展、社会均衡治理、社会现状等等„„材料很多,主题大致就是工作作风、社会民生,至于一篇1000字的申论作文,选择的角度就因人而异,智者见智,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即可。这个套题能力,经历了十几年的应试教育“洗礼”,会很难吗?
7.后面我会将我摘抄的优美句式和段落放出来。记住:看似简单高效的模板,自己凭空写出来是需要前期充分的准备和积累的,你在看范文时,一定要留心,多一点分析,把用词用句优美新颖、句式格式标新立异、读起来高屋建瓴让人耳目一新的内容抄到小本本上,多看看,多背背,慢慢你就有感觉了~~~ 上一篇介绍了申论考试最后一大题,以及我是如何自己做总结做模板的,在以后的考试中,无论申论考试如何改革、如何调整,只要有自己的想法,不断强化自己的申论写作意识和水平,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总会是最有效的方法。
那些声称申论考试就是抄、就是靠临场靠运气的人,永远都是成功不了的,why?因为总会有一些人,很聪明又很勤快,比你做的更多付出的更多,那些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公务员职位是为这些人准备的。吃不了苦,亦或者没有高人点播,在残酷的竞争里是很难突围的,记住,公务员考试不是“60分万岁”的大学考试,你的成功注定要踩在其他人失意人的身体上的。
这篇文章我将着重地把自己整理的一些申论材料放出来,不全,但相信对于有心的你,应该可以做到投石问路了。好句子不仅要背诵,还要灵活套用
下面一些是我平时摘抄的申论句子,大家感受下~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解决此问题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面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协调联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之,一言以蔽之:(主论点)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建立有效的„„机制,国家应该对„„建设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部门要结合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切合实际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以规章制度约束„„行为。另外,还应该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做到„„行为考核与履行岗位职责相统一。对„„人员的„„考核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重点加强对工作纪律遵守及岗位职责履行等方面的考核。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这是两千多年前一代教育家孔子对“士”的中肯评价。
媒体应该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知荣明耻的氛围,创造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文环境。
引入第三方监督、进行社会舆论监督、媒体监督和 公众监督,要高度注重人民群众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认真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阳光是最好的反腐剂,公开是最好的消毒液,只有让„„在阳光下运行,才能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的新成效服务于民、回馈于民、取信于民。
不断认识,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是中华儿女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的需要,也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也为了„„,让中华民族„„,让人民„„,我们今天要大力„„,为民族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的精神资源和用之不竭的强大动力。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成绩),但随之而来的„„(问题)问题却屡屡出现,社会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现象广泛存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必须„„(主论点),以法律与制度做保障,坚持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大力推进„„建设。我们应该学习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要义——任何发展,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和尊严,都离不开社会的公平正义,都不能容忍对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损害。
中国在经历了几十年令人炫目的发展滞后,俨然成为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经济大国。但与此同时,我国国内的一些问题也日益严峻,比如„„,„„,„„等问题暴露在社会公众面前。„„„„ 简单总结:
都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确实是这样,但问题是绝大多数根本不会抄,抄不到点子上。比如,我在做摘抄的时候,最看重的是两个方面:句子结构和逻辑,或者优美用词和用句。
一个结构完整、逻辑清晰的佳句,能让人眼前一亮,绝对加分,关键地方(开头、主论点、分论点等)必须要保证是文章中的亮点所在。找到这样的佳句,加以整理和套用,灵活运用,省时省力效果又好。好段落要仿写,尤其是首段 原文:
面对北京市部分街道中时常可见的小摊小贩,面对舆论对小摊小贩的口诛笔伐,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如何管理?是彻底摆脱还原“无摊之城”,还是任由摊贩随心所欲,显然二者都不符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关注低收入群体,正视摊贩的存在,加强制度化管理才是真正的出路。
原文解析:
一般人看着简单的首段,在我看来亮点非常多:
“面对„„,面对„„”体现了申论材料,紧扣事实,不是空话套话,很实际。
“„„如何管理?是„„,还是„„,显然否。”则发出疑问,提出两个极端的管理方法并加之判断,为主论点的提出做出铺垫。
“关注„„,正视„„,加强„„”从思想上、态度上、方法上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法,主论点很明确,3个方面很有区分很有逻辑,让人感受到笔者成熟严密的思考能力和行文功底。
再归纳一下该范文的首段逻辑:提出现象+发出疑问+提出否定方法并判断+主论点。另外,注意句式的对仗,尽量体现一定的文学功底,是不是很有意思?!O(∩_∩)O~
我们能不能仿照这样的范文自己写一写?当然可以。仿1:
面对当前社会“道德失范风暴”肆虐横行,面对无良商“贩制假售假”危害市场,作为治理者的我们应该如何作为?是熟视无睹听之任之,还是简单粗暴一刀切除,显然两种思路都不可取。完善法制健全体制来管好内因,加强教育重视德化来管好外因,才是重构社会道德底线、实现社会自救的必由之路。仿2:
自古以来,面对从天而降的自然灾害,面对不期而至的人为祸患,在屡次承受家园被毁、亲人罹难的悲痛之余,如何应对安全问题变得尤为棘手。是无动于衷将安全理念“束之高阁”,还是行动起来尽快提升安全意识?答案显然是后者。增强安全教育,加强安全意识,做强安全防范应对建设,才是抵灾难、保平安、促发展的必然之路。简单总结:
仿1完全按照范文结构,仿2稍加改动,个人感觉也很流畅、直观。齐白石有句话“形似我者死,神似我者活”,照葫芦画瓢只是小儿科,借力打力申发创造才是真学习,就是这个道理,你应该看懂我的意思了~ ^_^ 3 第二段——过渡段,要不要写,怎么仿写
第一段讲了一种写法,主要特点是将主论点提出来,还有很多文章不是这样的:第一段负责铺垫,第二段过渡段负责总结并且提出论点。
这样的写法我认为有几个好处:
第一个是第一段的铺垫更充分,更好的紧扣材料;
第二个是过渡段单独提出论点,让主论点更加突出明显,方便阅卷老师抓住关键;
第三个是文章的整体结构会更充实,相比第一种的首段+分论点段+尾段的结构,首段+过渡段+分论点段+尾段的结构,更有层次,也够显文章的逻辑深度。
当然,万事无绝对,真正效果好的写法还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和临场的判断。这里放出我比较喜欢的一个过渡段写法,也分为原文和仿写。原文:
把诊问脉,问题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反思。每个城市的摊贩群体都是客观存在的,从国际大都市巴黎到小城镇,摊贩群体代表了部分低收入群体,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进城的农民。而市场经济不够完善,市场准入机制不够健全,小摊贩本身的局限性加上人们普遍存在的歧视排斥态度,使小摊贩对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如对城市卫生环境的影响,对城市交通的阻碍等。要解决问题,就要求城市管理者综合考量,平衡各方面权益,并加强制度化管理,唯有此,城市摊贩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为城市建设发光发热。仿1:
把诊问脉,造成农民工权益丧失的原因何在?一是体制性障碍,当前我国城市对立的二元化结构是农民工权益和尊严缺失的根源所在;二是相关政策法规的缺失,已有的法律法规也缺乏足够的制度刚性和执行力度,往往弱化了农民工获取合法权益的诉求;三是监管缺位或监督不力,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在当前尊重人性、崇尚公平、谋求和谐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政府和社会有责任更有义务去切实采取多种措施,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下上,保障农民工的各项权益,把农民工从各种不公正的“牢笼”中解放出来。仿2:
把诊问脉,问题需要梳理。一方面是我国的精神文明发展和物质文明发展不同步,„„;另一方面,是我国政府部门法治思想意识淡薄,干部作风和工作方式存在缺陷,„„。因此,做好政府工作,文明就要树立民本思想,积极和善的做好群众工作,加强干群jiao流,用真心对待工作,用真情对待群众,用真话解决问题,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推进社会主义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好的范文要多读,多分析,重点学习范文的整体结构和写作思路
在申论复习的过程中,你会买很多申论教材,看到很多所谓的申论范文,读完后自叹不如,一点儿用也没有,白读了。我们要做的是,尽量向范文靠拢,从文字上、结构上、思路上、细节上等,做到充分消化,化为营养吸收掉。等你仿写的像模像样的时候,你自然会有新想法新思路迸发出来,加进去,出自你手的范文就出来啦!
这里就不详细写了,相信仔细读完上面的段落仿写,聪明的你应该心中有数的,剩下的就一件事了:move!just move!行动起来!5 一些疑问
能看到这里的童鞋,都是好童鞋,哈哈,估计你都累了,或许还有很多疑问:
自己写不出这些“假大空”,怎么办?
怎么找这些好的材料,仿写哪些?
我看每一篇范文都特别好,如何做到有的放矢?
这样一步一步来,好麻烦,有没有速成的?
仿写?有必要吗?
„„
这些问题,我将在第四篇中讲到。另外,第四篇是最后一篇讲申论大作文,我会尽量回忆总结这个部分的注意事项、实战经验,敬请围观~ O(∩_∩)O ~ [ 此帖被中指不举在14-3-4 17:27重新编辑 ] 共1条评分,油菜花+5 the9sun 油菜花 +5-2013-07-27 回复举报 在线中指不举
副处长
--UID--3772184 发帖数449 诚信度261 油菜花0 玫瑰花5 注册时间2012-11-03 最后登录2014-03-10 在线时间613小时 加关注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3-07-23 11:13:05 一年365天的守候,每月31天的陪伴,只为您的公职梦想而努力!——YY36531频道
这一篇重点讲一下我认为的对于申论而言很重要的一些东西,包括注意事项和实战经验等。希望对大家有用~ ^_^ 要想在短短时间内就写出高水平的申论大作文,没有精心的准备是不可能的!一个是前期的语言积累(前几篇一直在讲),一个是一定深度的申论写作意识,说白了,就是要有政府工作人员的定位,能站在国家公职人员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点尤其重要。
在申论考试里,不需要愤青,更不需要怨妇,需要的是清醒头脑、成熟稳重的社会管理者和政府工作者。在平时的复习和训练中,要留心培养这样的能力,把看待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深度、解决问题的广度慢慢的拓展开来,做到看材料知重点,读材料划重点,写材料显重点,下笔如有神。另外,必要的语言积累也是很重要的,前几篇我一直在强调,语言积累和适量练习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效的,积累语言的途径有很多,可以自己摸索,比如看教材、读报纸、逛论坛等等,关键不是哪种方法,其实哪种方法都很有用,关键是你是不是有心人,做到处处留心,提高效率!
分论点的一些收获
比如,大作文的几个分论点问题,一般写3个,最好3个论点在逻辑上或者递进,或者并列,体现出笔者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语言上建议有所创新,避免千篇一律,比如„„是重点,„„是关键,„„是要求。不是说这样不好,存在即是真理,这样的写法很直观很明确,这些是好处,为什么要嗤之以鼻呢?我觉得这样的写法很好,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让阅卷老师看到和理解到你的分论点,最有效率,问题出就出在没有创新,如果把这样的句式丰富一下,让人眼前一亮,问题不就解决了吗?看看我怎么改的: 提升„„观念,是„„的战略重点 健全„„体制,是„„的紧迫任务 推进„„技术,是„„的关键环节 坚持„„战略,是„„的重要方向 加强„„建设,是„„的内在要求 增加„„投入,是„„的本质保障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很多写法都是想通的,说白了上面的词语有点像数学的排列组合了,具体考场上写哪些不写哪些,写在哪里,就看当时的想法。但我可以保证的是,这样写出来就可以和至少80%的考生区别开,体现出你的文学功底(有没有功底不知道,至少体现出来了^_^)。
这就是创新,不是让你完全去创造一个新的东西出来,而是稍加思考稍加改动,效果就很有区分度,让你脱颖而出,聪明的你是不是有点启发呀~ 在分论点的写法上,好的写法实在很多,需要你留心,比如我觉得“化***为***”的写法比较有文学色彩,就简单的整理了下,虽然在真正的考试中没有用到,但却是一个很好的积累。请看:
化“弱”为“强”——观念上、工作上、安排上等等 化“繁”为“简”——制度上、规章上、方式方法上等等
化“分”为“流”——组织上、规模上、集约、引导、政府事务上等等 化“整”为“零”——方法上、任务分摊、工作分配上等等 化“粗”为“细”——技术上、科技方面、创新上等等 化“多”为“少”——牵制力、自由度、市场经济上等等
你看,这些写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总结,用起来信手拈来,比你在考场上临时推敲要好上不知多少倍!如果把上面的也加上,就是很出彩的一个分论点句式:
化“繁”为“简”,推进技术创新点建设,是解决城市安全问题的关键环节。
这样的一个分论点,不仅语言精彩,而且字数还多了一些,间接减少了下面说理的工作量,让写作变得更简单了一些。所以,写文章真的不难,尤其是当你知道申论考试又是比较固定写法的事实!你要做的就是留心归纳下,找出最符合自己写法的一个或者两个写法套路出来,很难吗?^_^ 大作文的一些收获
到这里,关于申论大作文的总结,我大概就想写这么多了,其实再想想还是可以再写点东西的,但是我还是想说那句老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心的你应该看出来,我绝不是想把自己的这一套强加给你,而是一直试图和你分享我的备考思路和策略,并希望自己的收获可以给你一些启发和感触,帮助你在后面的备考中有效地找到属于你自己的“一类卷秘诀”。
说实话,最近六年来我认真去准备的考试只有两个:CCIE和公务员。这两个考试的结果都是让我满意的,这无疑是我对自己的一个肯定。这次公务员我是承受了一些压力的,一方面拿到的好几个offer都不在徐州(留徐州原因很多,这里不提),另外一方面,徐州民生银行一直把二面拖着(今年民生内部有大变动),这些问题让我眼看毕业也没有在徐州谋得一个像样的工作,压力随之而来。
压力“迫使”我要好好准备下公务员,毕竟相对来说,公务员考试还是很公平、很有机会的,至于结果,你们看到了。我的感受就是,不要畏惧困难,很多时候要逼自己一下,事后你会发现原来你自己就可以把小伙伴们都惊呆!
那些半途而废,或者懒惰偷懒,亦或者不够坚强不够自信的人,是很难成功的,在残酷的竞争面前没有退路。
下一篇我将把申论考试前面3道题的收获和大家分享,再加上整个申论考试需要注意的东西,请继续围观!^_^ 这一篇作为申论考试经验总结的终结篇,感觉我想着重强调的都写的差不多了,至于很简单很浅显的道理,随处那本书都可以看到,我就不写了。
申论考试前面3道小题,难度不大,但是想拿到高分却很难,为什么?我分析主要原因是:考察能力比较具体,更加贴近事实,贴近实际工作情景,具体能力的体现很容易让考生扩大化,形成假大空;题目和题目要求不断变新,应考难度增大;题目间的联系变多,考察的能力趋于综合,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增加。
但也不是说就与高分无缘,还是那句话,以不变应万变,良好的心态、认真的审题、胆大心细的作答,一直都是王道。比如下面我总结的一些自认为永远不会落伍的要点,很多都是大道理,但真正时刻记住却很难:
何为政府角度:客观承认问题,辩证分析问题,积极解决问题
申论考试的基本能力:政府机关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重中之重:材料为王!一切以材料为主,不仅不脱离材料,而且要紧扣材料作答
材料的观点=自己的观点
有踩点意识,按点给分,追求点的数量,点到为止(注意字数)。白金法则
仔细审题:准确破解命题意图,上升到高度
选择要点:要齐全,全面提炼判分要点,有直接要点、潜在要点
加工要点:与逻辑作答的前提 规范书写:符合规范,字数、格式、身份限定等 第一类题目:归纳概括类
结构
总分结构:总——提炼概括主旨,或解释作用,或深化主旨作用 分——有逻辑、全面进行归纳,一般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
主要内容:现状+经验对策+问题+影响+原因。答题思路:现状+问题+影响+对策 主要问题:主要问题+问题1+问题2+„„
部分内容:总领句破题(实质、内涵)+进一步解释+给定材料事实 第二类题目:提出对策
重点:注意身份,身份定位很重要,不能越权
找对策方法:明显的、问题推出、原因推出、经验教训推出、自创 直接提出对策的作答要点:先把材料的问题找全,提炼出合理的解决策略,一般还要注意要有一定的逻辑性
先概括问题再提对策的作答要点:把问题找出来进行逻辑划分,作答时答归类后的大问题,再依次针对性提出对策
单条对策的答题要点:主旨句+具体阐述
基本所有类型的答案,最好都要:概括句+具体作答,一个概括句(主旨句)在结构分上至少不扣分,一定要写!第三类题目:贯彻执行
这一类题目我不详细说明了,一般教材里都会具体讲解,这里只要注意几点:
作答格式符合实际情境
身份定位清晰
语言用语一定要符合当时的情境
————————————————我是分割线——————————————————————————
下面是我认为的比较重要的注意事项和实战经验,写的比较凌乱,但是每一条都绝对很有用!看看吧^_^!申论考试时间
150分钟,字数6000字左右(逐年增加),4道题目,作答字数2000—2500字左右
以我个人的经验,因为我阅读和写字速度都很快,所以150分钟对我来说是足够的,但是相当一些人是完成不了的,所以这里说太多没有意义,只有自己真实模拟一次,根据自己的情况再去计划作答策略,记住:时间这一点真的很重要!
大作文至少留40分钟的写作时间,这就要求前面3道题的时间是50分钟左右,完成大概1200字,理论上时间是够的,但绝不是充裕的,思考要准确和迅捷,下笔要流畅自信,这些能力需要训练,后面我会讲到。(干,我怎么这么负责?有多少人会看呢?^_^)阅读提干,审清题意
审清作答任务:题目数量,作答要求,身份定位,格式限定
审清作答范围,给定范围清晰(或者笼统,发挥空间大小)
审清作答条件 阅读流程
目标—— 宏观:把握主题,核心内容
中观:材料分类,总结信息点
微观:细化要点,提炼关键信息 阅读步骤
6000字左右,一般40分钟内完全可以读完,这里的读完是完成上面目标的内容,不是走马观花的读!
2分钟先看材料概括,知道大方向大概讲什么
再看题目,心中有数,知道大方向大概考什么
最后阅读材料,完成上面的“目标”
个人认为上面讲到的阅读步骤还是很科学的,要稍加练习。阅读方法
跳读
快读
精读 提炼要点 每一段材料都是一个要点,至少可以归为一类
标志性词汇:针对、认为、当、表示、称、指出、因此、但是、然而、尽管、主要是、关键是、因此、由此、总之„„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要点粗加工:合并要点,升华要点
要点深加工:结构、框架、语言、字数
作答前都是要简单的列提纲的,养成习惯很重要
申论就不要想着检查了,白纸黑字不可能涂改的,所以把剩余的时间留在做题前和做题的间隙,保证全部答题后有10分钟左右时间来检查准考证等就行了,10分钟这个数量不一定,我是觉得比较靠谱,心理上比较平静,胆大的童鞋留5分钟也是完全可以的。
尽情的在试卷上图画吧!把在阅读前、中、后想到的有用的东西就写上,后面作答说不定就可以帮助到你。
申论只需要铅笔、橡皮、黑色签字笔,一支签字笔是绝对不够的,准备至少2支,出水不能太粗,非常影响美观。一定要是黑色签字笔,蓝色的就等着哭吧!关于字数
大作文一般要求800—1000字,建议写到900字左右,试卷方格边缘有整数字数标注。
前面3题一般要求不超过***字,注意,给的方格数量一般就是字数上限,不会多留空白!所以下笔前和答题时一定要估算好字数,有的放矢。
考试过程中不要再想着上厕所了,很麻烦的,做好身体的准备。一个有趣的说法
公务员考试中,上午的行测是考智商的,考心理的,下午的申论才是考公务员的。仔细想想有些道理,很多人经历了上午的折磨后,索性放弃了申论,这样的人是最没有前途的。你想想,行测考试本来就时间紧题量多,相当数量的题目都存在连蒙带猜的成分,事实上估算和猜算也是考察的一部分,自我感觉不好的人应该正视这些客观事实,带着一颗平常心继续奋战,说不定会起死回生。所以,我想说的是在申论考试前,要调整好心态,沉着应对,机会往往就在这些细节中被你把握住!结束语
说了这么多,其实申论考试根本没想象中的那么难,比起考研这些不知道简单多少倍,还是看你有没有认真的对待。你们会问,我咋能写这么多,总结这么多,其实在备考中我并没有这么系统的去分析申论,保证每天都看一会申论,久而久之就有些自成一派了,再加上我强大的归纳能力和写作能力,写出来给你们看的就像模像样了~ O(∩_∩)O哈哈~ 至于行测,我成绩不算很高,在这里实在拿不出手去“好为人师”,实际上我觉得埋头做题,做好错题整理就可以了。和我交流交流当然挺好,至于how、where、when,就当是一份缘分吧,缘分嘛,就随缘吧!——END——2013.7.25 午后
楼主的感慨:看完作者的经验总结,真的感觉自己差距很大,不只是在对申论的理解上面,更是在思维习惯、学习态度上的差距。作者是我同校的师兄,只是我们是在面试候考区才相识,虽相识时间不长,但从作者的言谈和文字中能看出不需多久他就能成为领导的笔杆子。我这个申论一贯考50多分的考生最后有幸跟作者考入同一职位,虽然由于职位的特殊性,不会存在太过直接的竞争,但也能感到巨大压力。希望我们这些看过帖子的同学都能学习到作者的精气神。不光是在公考中,更能在以后工作中不断学习,有所收获。。下午就开始练字,看新闻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