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汇报1

时间:2019-05-14 07:22: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汇报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汇报1》。

第一篇: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汇报1

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汇报

近年来,开县农业综合开发在厚坝、长沙、南门、竹溪、铁桥、郭家、温泉、河堰等乡镇通过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扶持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美丽乡村,较好地推动了农综项目区现代农业发展。但也还存在全产业链没有形成、科技水平较低、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不够、农业企业实力不强、缺乏农业品牌和亮点、试点示范效果不突出等问题,与陕西杨凌、富平和四川武胜等地现代农业发展差距较大。面对市内江津、万州、大足、南川等区县现代农业的迅猛发展,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倍增,只有迅速理清思路、创新发展、卧薪尝胆、背水一战,才能赶超先进,抢占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制高点,开创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理清发展思路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1365”发展思路,开县农业综合开发突出基础设施、招商引资、全产业链建设、科技提升、园区建设“五大重点”,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建成美丽富饶生态开县做出新的贡献。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围绕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率、排灌能力、田间道路通行能力以及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设施的装备能力,采取水利、农业、林业和生态等综合措施,实施田水路林山村庄综合治理,力争“十三五”期间投入农综资金3亿元,积极开展创新投融资模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融资2亿元,建成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田15万亩,实现农业的全程机械化、水利化、智能化、产业化、生态化、长效化“六化”目标,夯实开县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充分发挥农综政策优势,利用农综基础设施、产业扶持、科技配套、外资项目等综合政策,撬动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参与开县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引进有经济实力、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有技术依托、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业主,“十三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力争完成招商引资5亿元,重点培育国家级、市级龙头企业20家,县级龙头企业50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100家,形成开县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力量。

四、推进全产业链发展

树立“全产业链开发”的理念,按照“政策引导、市场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坚持“链式开发、生态优质、持续发展”,从规划布局上入手、产销融合上着力、科技信息上突破、基础配套上跟进,把重点特色产业链“做长、做宽、做深、做强、做响”,建设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形成致富链。坚持做长,促进重点产业链条化;坚持做深,促进产品多样化、精品化;坚持做宽,促进产业多功能化,使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坚持做强,支持建设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的大龙头、大企业,促进产业发展集群化;坚持做响,促进产品品牌化,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培育“拳头品牌”。“十三五”期间一是重点加强柑橘全产业链建设,通过加强果园基础设施,适度扩大规模,提升科技含量,提升品质,打造“三峡富硒柑橘”品牌,建成全程机械化、肥水一体化、管理智能化的现代精品柑橘果园1万亩,建成清洗、打蜡、包装、冷链、加工、电商物流基地和柑橘博览园。二是新建特色牡丹产业园1个,新建油牡丹基地1万亩,引进牡丹新品种400个,新建牡丹籽油加工厂1个,开发牡丹化妆、保健、日用等系列产品,打造“三峡牡丹籽油”品牌和物流电商平台。三是大力扶持大鲵产业,新建仿生态养殖基地7500平方米,种鱼培育池12000平方米,建成深加工生产线1条,年加工能力10万尾,新增产值1亿元,推动大鲵全产业链发展。

五、提升科技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十三五”期间力争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成开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高地,积极引进整合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业首席专家等各方科技力量,在农综项目区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100项,推广优良品种100个,引进智能化管理和生产加工新装备2000套,新建智能大棚10万平方米,安装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管网1.5万亩。重点引进航天育种、生物防控、植物克隆等农业尖端科技,提高开县现代农业的核心竞争力。

六、加强园区试点示范建设

按照“资源集合、力量集中、措施集成、发展集约”的建设原则,重点建设南门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和江里新型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区。南门市级现代农业园必须重塑形象,争取建成“西南一流、全市领先”的现代农业园区;江里新型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区的建设目标是通过3-5年打造成为国家级的现代农业园区。县农综办按照“田园当公园、园区当景区”的建设理念重点抓好3件事,一是园区功能重建。重建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科技示范、生态循环、特色产业集群、休闲观光、美丽乡村、农产品加工和物流等8大功能。二是更新举措。以抓工业园区的现代经营理念来抓现代农业园区,重点突出基础设施和农业装备升级、产业升级、科技升级,农产品加工、物流和农村电商突破、园区乡村旅游突破。三是建好机制。部门与乡镇共建机制;园区与企业的发展机制;园区与银行融资机制;园区农民与企业共赢机制。

第二篇: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汇报

农业综合开发是1988年国家设立的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重大专项。近年来,我市农业综合开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围绕促进农业发展这个主题,规划和实施项目,呈现出“工作一年比一年好,投资一年比一年多,规模一年比一年大,质量一年比一年高”的良好态势。

农业综合开发在快速发展中取得了新成效

农业综合开发投

入不断增加。我市自1992年开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来,开发县从一个已增至现在的八个,中央财政扶持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从当初的130万元增加到去年的3925万元,至2008年,累计争取上级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8911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已成为我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投入渠道。

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业综合开发坚持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近三年来,全市共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24.51万亩。通过综合治理,项目区长期存在的旱、涝、渍等生产障碍因素基本排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据统计,三年来项目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685.28万公斤,新增棉花生产能力491.4万公斤,新增油料生产能力639.3万公斤。

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坚持产业开发的原则,集中资金建设了一批规模化优势农产品基地。永修县的蔬菜、修水县的蚕桑、都昌县的珍珠都是在农业综合开发的扶持下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三年来我市还投入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 6244 万元,扶持了20 家有发展潜力农业产业化龙头文秘杂烩网企业,有力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项目区农民素质有了新的提高。我市坚持依靠科技推动开发,积极开展对农民的科技培训。三年来共投入科技培训和示范推广经费796万元,培训农民 5.65万多人次;推广良种、良法示范面积达到3.12万亩,大大改进了传统的耕作栽培方式和施肥灌溉技术。广大农民得到了科学种田带来的实惠。

项目区新农村建设明显推进。在项目建设中,坚持把土地治理与农村水利建设、道路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有机结合起来,多数项目区有了通达的道路网络,高标准的农田、完善的水利设施、优美的田园风光,成了农村亮丽的风景。

今后一段时期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思路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农业综合开发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开拓创新,更深入地探索一条符合科学发展、具有九江特色的农业综合开发新路子。努力开创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新局面

加大投入,进一步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促进九江农业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努力增加资金投入。努力争取开发县立项;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保证资金规模每年递增10%以上;严格执行“倒配制”,足额落实本级配套资金;提高农民和各种投资主体、金融机构对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的积极性,多元化参与农业综合开发。

突出重点,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每年确保完成8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任务,在实施中低产田改造过程中,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原则,力求开发一片,成效一片;坚持标准,提高质量,确保效益,努力把中低产田建设成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标准化农田。每个开发县要确保每年建成一个2000亩以上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

集中力量,努力做大做强农业优势产业。转变开发观念,由单一围绕水稻搞开发,向围绕优势产业搞开发转变;就全市而言,就是要在促进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稳定发展的基础上,重点突出 “二水”(水产、水果)搞开发,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把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与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紧密结合起来,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生产基地,稳步提高基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原料供应能力。与此同时,围绕重点产业,以实施财政补贴项目和贷款贴息项目为切入点,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培育2-3家产值超10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挥优势,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支持和服务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将地处交通沿线、群众积极性高的试点村,给予优先扶持,适当集中资金,重点扶持,打造亮点。进一步拓展扶持范围,从过去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向培植“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农村经济转移,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对试点村农民特别是特色种养大户和能人进行扶持,不断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

立足高效,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科学管理水平。按照现代管理理念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效率和管理效益。全面推行专家评审制、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财政无偿资金县级报账制;完善农业综合开发绩效考核制度,达到奖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完善检查监督机制。

加强领导,营造农业综合开发的良好氛围。把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摆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责任考核。相关部门要密切协作,互相支持,共同打好农业综合开发总体战。(

第三篇:十一五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汇报

(一)“十一五”农业综合开发主要成效

2006-2010年,包头市农业综合开发投资40539.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16168万元,自治区财政资金4810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970万元,旗县区财政配套资金625万元,自筹资金17966.7万元。累计完成土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21.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2万亩,人工种草5.02万亩,改良草场6.8万亩,划区轮牧5.1万亩;实施市直科技推广项目5项;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35个。为包头市农业快速发展、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1、着力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一五”时期,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改造中低产田21.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2万亩。累计开挖疏浚渠道232公里,修筑农田配套建筑物3251座,修防渗渠314公里、埋设地下输水管道268公里,发展喷灌、滴灌3.2万亩,机耕路689公里;防护林1.29万亩,改良土壤16.8万亩;架设输变电线路186公里。项目区建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农牧业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据统计,项目区新增改善灌溉面积23.5万亩、新增农田防护林1.92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525万公斤,油料250万公斤,干草750万公斤,无公害蔬菜200万公斤,蘑菇150万公斤,生猪1.2万头,优质肉羊28万只,年新增食用菌加工能力500万公斤,为项目区农牧业调整结构和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坚持扶大扶强扶优,强化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为推进农业牧产业化增加了动力。

“十一五”时期,包头市农业综合开发围绕肉羊养殖、设施蔬菜、马铃薯种植等主导产业,将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项目整合组成互为推动,互为促进的有机结合体。土地治理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增强后劲,解除农牧民后顾之忧;科技项目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培训农牧民,推广优质品种和实用新技术,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通过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壮大,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显著增强,主导产业发展较快,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农牧民新增纯收入13529万元。农业综合开发扶持的包头市北辰饲料科技有限公司饲料加工项目,年新增加工能力1.75万吨,带动发展优质玉米基地2.5万亩,该企业的“北辰”牌系列饲料,畅销包、鄂、临、呼地区。包头维信葡萄酒有限公司3000吨葡萄酒灌装线加工扩建项目,扩大葡萄酒产量1500吨,增加葡萄原料需求2400吨,可带动当地950户农户种植酿酒用葡萄,年可为农民新增效益92.3万元,直接安置农民就业岗位20个,季节工100个,并有力带动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

3、着力加强科技推广,提高农牧业科技贡献率,为提升农牧业产业化水平发挥了支撑作用。

“十一五”时期,包头市农业综合开发非常注重增加科技投入,累计投入资金1200万元以上,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引进、推广优

良品种36个,培土施肥、节水灌溉等先进适用新技术40多项,建成优质小麦、优质玉米、特色蔬菜、肉羊养殖、特种马铃薯等示范基地20个。科技推广项目的实施提高了项目建设的科技含量,提高了项目区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提高了农业综合开发效益,项目区的农业科技贡献率比非项目区高5-10个百分点以上,达到55%以上。

4、增加家牧民收入,改善农村牧区环境,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十一五”时期,农业综合开发通过对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对农牧业龙头企业的扶持,改善了项目区农牧业基本生产条件,促进和推动了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增加了农牧民收入。项目区农牧民年纯收入比非项目区平均高出300元以上,富春江业综合开发项目直接带动农牧民人均增收3468元。农业综合开发使农牧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关心农民、支持农民建设小康生活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的肯定和拥护,被项目区农牧民称颂为“民心”工程。

第四篇:农业综合开发

**镇召开20**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

理项目规划工作会议

**月**日上午,20**年**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规划工作会议于**镇府召开。**市水利工程监理设计院、**县农业局等领导成员,**镇主要领导及有关工作人员、各村支部书记、施工方项目经理等参加了会议。

会议中,**镇党委书记***强调,各有关单位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抓好群众宣传发动工作,让群众清楚了解这一民心工程。加快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进度,抓紧在明年春耕前完工,避免影响农民耕作灌溉。施工过程中,要与当地村委和群众沟通、协调好工作,取得群众配合,确保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顺利推进,保质保量、如期圆满完成农业综合开发工程。

据了解,这次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涉及**、**、**、**等*个村委,总投资达**多万元,水田受惠面积过万亩,受益群众两万多人。工程完成后,实现涝能排、旱能灌,有利于机械化耕种,确保农业生产高产、稳产。随着项目的建设完善,将极大地改善**镇水利环境和耕作条件,为**镇的现代农业发展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农业发展综合开发考察工作汇报(九页)

农业发展综合开发考察工作汇报

一、两市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经验

(一)基本情况

1、区农业开发与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

市区 XX 镇位于市区西北部,辖 57 个行政村,面积 74.5平方公里,人口 5.1 万。XX 项目区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引导支农资金统筹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地处平原,为井灌区,开发面积 2.9 万亩,共涉及 16 个行政村,人口 1.68 万人。项目总投资 5127 万元,其中开发资金 2507 万元,整合资金 2620 万元,共拓修并硬化农田道路80 公里,高标准硬化主干道路 17 公里,林网植树 11 万株;建设粮食生产基地 6000 亩,发展优质果品、绿色蔬菜等经济作物 1.5 万亩,新建桥涵 1024 座,新打机井 35 眼,修复配套机井 115 眼,安装水锤消除器 355 套,新建井房 355 个,铺设 PVC 地下防渗管道 154 公里,埋设地下电缆 10 公里,购置大型农机具 18 台套,购置化验仪器 11台套,建立专业协会 3 个,科技培训 1.6 万人次。

XX 镇作为全国 20 个“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之一,镇党委政府在搞好土地治理项目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基础上,结合镇村实际,以新能源推广、环境建设和乡风文明为突破口,坚持典型带动,突出重点,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XX 镇生态农业工作一直以来有着良好的基础,他们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地点、高要求的“四高”标准,以及农田灌溉节水化、道路硬质化、植树林网化、农业生产机械化、农业科技化、畜牧养殖规

模化、企业区域龙头化、环境生态化的“八化”要求,先后投资 2000余万元完成了 6 期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任务,是全省率先整建制完成农业综合开发的乡镇之一。全镇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桥涵配套,种、养、加工全面发展”的格局,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确保了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全镇生产总值实现 34.2亿元,农业总产值 5.4 亿元,财政收入 4000 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8090 元。

镇政府在年初出台了关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奖励扶持政策的意见》,鼓励各村进行道路整修、建小沼气池、绿化美化村庄、卫生综合治理、路灯安装等等,先后对全镇 23 公里的镇村道路进行了硬化,安装路灯 1215 盏,完成绿化 5600平方米,投资 50 余万元修建了高标准的垃圾中转站,彻底解决“粪堆、柴堆、垃圾堆”的顽疾,全镇卫生厕所的比重达到 100%,项目区村庄林木绿化覆盖率达到 55%,村庄道路硬化率达到 99%以上。

镇党委政府从村干部入手,严格规范执行“五项制度”,民主管理,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建立健全了红白理事会,严格执行丧事“九不准,九提倡”制度,镇上还出资建设村卫生室,先期垫付资金保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落实,开展“百佳标兵、建文明 XX”活动,在全镇评选好干部、好村官、好教师、好婆婆、好媳妇,在“农开支持资金”里,列出专项开支用于农民科普培训,成立农民书画协会,定期举办农民书画展,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2、县农业开发小流域治理项目

本着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重点,以项目农业和园区建设为载体,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思路,短短的 3 年时间里,农业综合开发已累计投入资金 3504 万元,治理土地 2.3 万亩,建起了富硒苹果园 13000 亩,黄金梨园、红将军苹果 5000 亩,优质红提葡萄园 5000 亩。全县 6 个开发项目中,共建设桥涵闸站、拦水坝、蓄水池、机井等建筑物 600 多座,建起科技示范园 3 处,形成了果业、畜业、劳务、生态、药业五大特色产业。

农业综合开发实施整体布局,整体推进,规模开发,连片治理,示范带动,辐射全局,条条道路纵横交错,层层梯田错落有致,棵棵树木郁郁葱葱,蓝天碧水交相辉映。开发项目为农民增收带来了多彩的“神奇”。同时,该县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先后举办培训班 20 余期,使山区 1 万多人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今年 1~9 月份,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2833.78 元,增长 18.08%。

XX 镇开发的名优果品基地,项目涉及 3 个村,小流域治理面积5000 亩,总投资 310 万元,实施水、电、路等综合配套,建起了红将军、黄金梨等名优果品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XX 乡双泉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4657 亩耕地,有 3847 亩是山岭薄地,并且大都挂在半山腰,农民生活一直在低水平线上徘徊。该村被列为综合开发项目区后,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治理,在昔日贫瘠的土地上发展果品面积 810 亩,全村人均收入由 3 年前的不足 2000 元猛增到现在的 4574 元。

在项目区内的社庄村,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筑路、修渠、架电,在果园推行喷施富硒、种植三叶草等技术,大大改善了农业基础生产条件,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今年全村 5000 亩苹果喜获丰收,亩均收益将达到 1 万元,创产值 5000 余万元,由此,农民群众形象地将农业开发称之为“富民工程”。

3、市县土地治理项目

县 2011 年农业开发项目共涉及 10 个行政村,人口 7359 人。开发治理面积 1 万亩,项目总投资 513 万元,其中各级财政资金 410 万元,自筹资金 103 万元。新打机井 70 眼,修复配套机井 60 眼,建井房 50 个,桥涵 284 座,埋设 PVC 管道 36 公里,修建农田道路 36 公里,疏挖排水沟 72 公里,栽植杨树 6.6 万株。在项目实施中他们坚持高起点规划,聘请有关专家亲临现场规划,努力做到规划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坚持高标准施工,对项目区的所有工程均实行包保责任制;树木栽植实行“五个统一”;坚持高效能管理,项目区建立了由护林员、村干部、镇巡逻队员三级管护队伍,同时,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制订了严格奖惩措施,使已建成的工程使用完好率达到100%。此外,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还做到搞好三个结合,一是农业开发与深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二是农业开发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结合;三是农业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二)主要经验

1、各级领导重视,健全组织机构,强化宣传发动。项目计划下达后,他们都及时成了开发领导小组和工程建设指挥部,实施一把手工程,确保参战人员及时到位。不定期地组织召开指挥部人员及各村干部参加的调度会议,分析研究问题,现场解难释疑。同时,强化宣传发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业开发的政策,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开发的意义及内容,种植品种的选择及供应,水利工程及道路等项目的建设要求等,以充分调动他们支持和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2、严格项目管理,全面推行“四制”。一是严格推行法人负责制。二是全面推行了建设项目的招标制,对道路硬化、PVC 管道埋设、桥涵井房修建等重要建设项目,均面向社会散发招标说明,实行公开招标,由多家队伍参与投标,既提高了项目建设的透明度,又节约了项目资金。三是全面实行工程项目监理制,由具有专业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全程监理,为提高工程质量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四是严格推行项目公示制度,做到立项前、项目实施阶段和项目建成后的公示,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国家投资情况、自筹资金落实情况和主要工程建设内容,让群众看的明白,做得宽心,以激发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严格立项条件,重视项目前期工作。在项目区的选择时,要求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否则不予立项,一是水源条件具备,二是乡镇领导班子强,认识到位,三是项目区群众开发积极性高。从而避免了出现因过多建设水源工程,而使田间配套工程建设不足,由于乡村认识不到位,开发积极性不高而使自筹资金落实难的问题,项目区选择

后,他们还十分重视项目实施前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项目区于 7 月初便开始进行对主要框架道路的撒线布桩及路沟挖掘工作,9 月中旬秋收季节即正式全面开工建设。

4、坚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坚持高标准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注重林网和田间配套工程建设。两市土地治理项目区,主要建筑物均由市水利设计院高标准设计,由具有监理资质的工程监理公司进行全程监理,所有工程质量好,建设标准高。项目区内桥涵等水利工程的设计统一标准,美观实用。为满足节水灌溉和生产的需要,他们均十分重视林网和田间配套工程的建设,林网建设从项目区实际出发,科学选择树种,项目区,林网树木选用速生杨树优良品种,除较窄的生产路实行单行种植外,主要道路均实行双行或三行种植,且种植在较浅的排水沟内,便于管护,不宜破坏。由于他们重视林网建设,管理措施得力,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在 98%以上。项目区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5、进一步强化项目的科技推广工作。市、市均在项目区内整建制实施了小麦及其他农作物的统一供种、全面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市区还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制定出台了许多优惠扶持政策,在项目区内整建制规划建设沼气村三个,共建设户用沼气池600 余个,并利用其产生的沼渣、沼液这一高效有机肥料,在项目区内选择地块综合利用,进行了对比试验。进一步促进了优势农产品的生产。

6、坚持项目建设与项目管护相结合,工程管护措施到位,效益显著。市人大通过立法的形式出台了《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护办法》,它的出台填补了我国地市级农业综合开发立法的空白,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运行管护做到了有法可依,步入法制化轨道。两市土地治理项目区均按照项目运行管护的要求,因地制宜,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项目运行管护新机制,进一步明晰建设项目的产权归属。一是针对林木、道路、桥涵等公益性设施,镇政府成立了管护专职队伍,由林路站负责实施统一管理,并与管护员签订《管护责任合同书》,实行“定管护路段,定管护人员,定管护标准,定管护奖罚”措施的四定管理办法。仅 XX 镇就聘用林路管护员 100 名,镇政府每年出资 90 万元用于项目管护。二是将项目区内机井、井房、防渗渠等农田水利设施使用权一次性划归各地片小组,由农户自主管理使用,保证了项目区工程的长效运行。其他各项目乡镇、村根据各自实际,都分别制定了相应的管护制度,落实了管护措施,全面落实管护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管护的工程管护体系;通过开发项目的实施,项目区整体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使昔日的中低产田全部建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沟相连、路相通、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敖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主要收获

这次赴我省两市参观学习的主要收获是:一是基本了解了两市平原和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和项目管护的做法、经验和主要特点,二是在学习经验的基础上,看到了我们的差距,找出了不足。大家一致认为,两市在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和项目管护方面创造了很好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结合我市实际,在今后工作中,要进一步强化措施,突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坚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效能管理,高效益开发。严格立项条件,重视项目前期工作。在项目区的选择时,要求必须满足水源条件具备,乡镇领导班子强、认识到位,项目区群众开发积极性高等基本条件,否则不予立项。项目要早规划,早设计,自营工程早实施,争取工作主动。同时还要十分注重林网和田间配套工程建设。防渗渠和 PVC 管道安装等节水灌溉保证率要达到 95%以上;桥涵建设要满足群众生产的需要;道路要压实平整通畅;林网建设要从实际出发,科学选择树种,做到统一树种、统一标准质量、统一标准栽植,加强管护措施,提高树木成活率和保存率。进一步发挥防护林网的生态防护效益。

2、农业开发坚持两个优先做好四个结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坚持群众意愿优先,坚持生态富民优先;做好四个结合:一是农业开发与深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二是农业开发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结合;三是项目建设与项目管护相结合,四是农业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3、加强项目管理和管护措施,确保建成项目能长期发挥效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项目监理制和项目公示制度。认真做好建成工程的产权移交工作,进一步明确竣工工程的管护责任;积极探索产权制度改革和自主管理新模式。对树权、路权等可进行公开竞价拍卖,对拍卖的资金可继续用于开发项目的管护和维修;对产权明晰,配套齐全的部分水利工程,采取政府引导、自愿组合的办法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或用水者协会,走自主经营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路子,确保项目长期稳定发挥效益,真正实现项目运行的良性循环。

4、积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综合开发中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作用。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技术和销售服务,改变单个的农业生产者参与市场竞争的弱势,把处于松散状态的农民联合起来,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

5、农业综合开发与结构调整相结合,大力推进基地化建设。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与调整农业结构有机结合起来,与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有机结合起来,与增加农民收入有机结合起来,使中低产田改造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产业布局的桥梁和纽带,把项目区建设成为发展优势农产品的重要基地,推进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为现代农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下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汇报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汇报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汇报(共5篇)

    2009年度濮阳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汇 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濮阳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对阎主任一行三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简单自我介绍) 濮阳县2009年度农......

    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总结

    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总结 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总结 县地处中原腹地,总面积8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2万亩,总人口62万人。随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的逐年调整,县强化农业主导地位,突出......

    2014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

    ***2014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 ***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汇报***2014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0.5万亩高 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今年3月份获得上级批复,市农发办完成了项目公示、项目工......

    农业综合开发调研

    曹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情况的 调查与思考曹县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之一。经过20多年的开发实践,特别是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的长期积累,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

    农业综合开发汇报材料

    农业综合开发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县是农业大县,国土总面积3219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63万亩,辖12个乡镇,总人口48.6万人,属老、少、边、穷、库的山区县,也是国家扶贫工作重......

    农业综合开发典型材料

    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 2006年以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县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取得了明显......

    2013至2015年度农业综合开发范文大全

    2013至2015年度农业综合开发 土地治理项目申报指南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意见》和全省财政地税工作会议......

    秋冬农业综合开发

    鹤峰县2011年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建设情况 鹤峰县水利水产局 (2012年3月) 鹤峰县是全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三年计划投资3000万元,用于县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鹤峰县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