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城中学课改情况汇报
在探索中走进新课改 ——老城中学课改工作汇报
(2013年4月)
课改实施已经一月有余,我们的课改工作有了一些起色,现将我们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视培训,转变观念
1、教师培训
在寒假学习中,我们结合年前赴莱州双语学校参观学习的认识和体会,利用教育局下发的文件材料和视频资料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培训,又聘请了市教研室王文涛主任给全体教师做了一次课改讲座,鼓励教师转变观念,大胆尝试,投入课改。通过培训学习,达成了教改的共识。老师们的教改积极性大大提高,自觉性逐步增强,不再是被动的行动。
2、培训学生
培训好学生,我们的课堂改革才能较好地落实。开学后,我们利用开学第一天的时间集中对学生进行了培训,后来有利用班会和课余时间对小组长和全体学生进行持续不断的培训,培训自主学习方法,培训合作探究方法,培训表达交流方式,培训学习规范、培训小组荣誉感,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配合课改,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设计导学案,共享智慧
精心设计导学案是教改成功的前提,是物质保证。能否实现学生课前大预习,导学案是保障。所以学校业务校长直接抓导学案的设计、收集、发送、练习印刷,分发。在各学科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统一集体备课,提前设计出一周到两周的导学案,并统一将电子稿交给学校张校长,由学 校统一印刷,以保证了及时发给学生,保证了教改的实施。导学案的设计使用体现了集体智慧,实现了资源共享。
三、小组建设,合作共赢
1、小组组建
合理的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是教改成功的关键。按照“组内异质、组外同质”的原则,学校充分征求教师的意见,各班班主任主持,任课教师广泛参与,各班分出了相对较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初一年级以围坐的方式组建了合作学习小组,初二以平行的座次安排了学习小组,明确了组长,并对各小组长进行了长时间的、持续的培训。
学习合作小组的组建为课改的实施打下了基础。
2、小组合作学习实现了突破
开始,小组内主要是1、2号发言,3、4号学生同学被动,甚至把头一低,不积极,很少参与。老师们及时沟通,商量出了解决的办法:
3、4号学生发言计分在1、2号同学发言计分的基础上奖励1分或2倍积分,这样大大提高了3、4好同学的参与热情。
3、小组牌号制作异彩纷呈。各小组都设计出了具有自己小组个性特色的牌子,或“奋斗”组、或“雏鹰”组。牌子形状也桃形、心形、扇形等,很实用。
4、教师辅导及时。教师没有撒手不管,在学生展示的合适的时机,教师适当的点拨指导,强调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对标自查,初步做到了带领学生合作达标。
5、学生积极性大大提高。有的在小组激烈争论,有的高高举起了牌子,有的在班里大胆展示,连那些平时的学困生也积极参与进了学习的过程,不再是困了睡一觉,学习不再是好学生的专利,都为了自己的小组多的一分而努力,都为了达标而竞争。
6、积极改进小组建设的弊端。我们学习借鉴外校的经验,由各班自主组建小组,有的班级实行了6人小组,小组内实现2人结对,有的班级坚持4人小组。各班自主设计小组评价方式,各科教师发挥主动性,也积极实行小组评价。学校在各方面积极支持班级建设,准备一月一次小组总结表彰,利用喜报或奖励的方式给得分较高的小组和成员予以奖励。
四、初步实施,成效可喜
各科教师就积极实施了合作达标教学,带领学生初步领略了这一全新的学习模式的特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的当主持人,有的组织小组探究,有的负责举牌子抢机会,有的积极展示智慧,潜能生不再害困,都想着小组的荣誉,努力为了达标。
集体的智慧推动教改。课余时间,老师们在商量,在设计,在引导,在合作解疑,在帮助学生实现合作达标;一见面谈的是教改,谈的是学生,谈的是困惑。玩游戏的没了,扯闲谈的没了,脚步急匆匆,心系课改。老师们积极发稿,在教育局网站上发表了课改的做法和体会。
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在积极探索实践的同时,我们有积极与外地先进学校联系,派出教师参观学习。3月20、21日,我们在街道教办的统一带领下,排除15人的团队赴泰安实验学校参观学习,老师们带着问题和困惑与实验的老师们交流学习,观摩了他们的思维碰撞课堂的操作实践,听取了他们的小组建设的经验做法,学习了他们校本课程鲜活的开发方式,感受了他们课改的激情与活力,回来后借鉴经验和先进做法,积极投入到自己的班级建设和课 改实践中。
2、本月下旬,我们又组织全体初
一、初二教师参加了全市高效课堂交流研讨会,让全体教师又一次接受了培训,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些困惑,也为今后的课改明确了方向。
3、本月30日、31日,学校又派出了4人赴济南参加了《中国教师报》组织的全国高校课堂“新九大范式”发布会,聆听了全国有名的课改校长的课改思想及做法的交流和《中国教师报》几位专家的讲座,又接受了一次培训,从理念上又一次给我校课改带来了冲击,增强了我们课改的信心。
我们将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学校的做法,争取一步一个脚印的将课改继续下去。
六、需要改进的地方
1、我们设计的导学案在设计上版面分配还不规范,设计的探究问题很多,老师们准备借鉴先进学校的做法,在今后的导学案设计中突出引领、高效、突出思维碰撞和知识能力的迁移。
2、市教研室最好组织全市各学科带头人精心设计出各学科的导学案,也让他们的智慧来引领全市,实现全市教学资源的共享。
3、继续强化培训,让老师们规范自己的课堂,缩短教师讲的时间,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交流展示,帮助学生实现达标。
4、课改是为了更高的质量,是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强化达标检测,引领教师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真正让课改实现教学的高效益。
《中国教师报》采编部主任李炳亭先生说:“一个不课改的学校不是好学校,一个不课改的校长不是好校长,一个不课改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我们会在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积极探索,扎实进取,带领老师们扎实推进 课改,以高效课堂的建设为总抓手,带领学生走上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道路,为孩子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老城中学 2013年4月8日
第二篇:中学课改汇报材料
古城中学初中部关于“课改”自查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古城中学初中部500余名师生,欢迎各位亲临我校指导工作。下面我将我校实施课程改革以来的主要情况向大家做以汇报,不妥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我校是国家重点工程小浪底水库淹没区的移民农村中学,初中部是2010年我县“撤校并点”后保留的初中之一。现有教职工54人,学生557人,六轨十四个教学班。
自2001年秋,国家实施课程改革,已经十年有余。我县在去年“撤校并点”之后,县教育局立足现实,大胆课改。我校在“制度完善,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硬件配备”等方面重拳出击,做了不少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组织保障,制度先行,推进课改。
为切实加强我校课改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课改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校及时建立了组织管理与业务执行机构。一是成立课改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业务副校长任副组长,全面负责学校新课程改革实验,加强决策和部署,并对课改实施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二是成立课改各项具体业务的执行小组,确保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如:社会实践活动由政教处具体负责,学习方法与技巧由教研室统一规划,教导处组织对学生的各项考核和学分认定。三是成立新课程实验工作宣传小组和后勤保障领导小组。负责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对社会、家长、教师、学生广泛、深入地宣传课程改革的目的、任务、意义、内容及各阶段的成果,努力营造有利于课改实施的氛围,争取各方面对课改工作的理解、支持,并负责上报我校的课改进展情况。
同时修订、完善课改制度、方案,引领、保障课改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有序推进。我校先后制定、完善了《古城中学课程实施方案》、《古城中学校本课程规划》《古城中学校本课程分工制度》《古城中学课程审议制度》、《古城中学校本课程评价制度》《古城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方案》《校内课程岗位职责及管理制度》《古城中学校本研训制度》《古城中学教师课堂行为规范》等10余项制度。
方案引领、制度保障、组织护航,大力宣传,保证了新课程改革在我校的有效实施。
二、外学内研,师资培训,夯实课改。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力量,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对推进新课程改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校坚持“网上学习,同伴互助”的原则,保障教师面对课改有足够的思想和理论准备。
自去年九月以来,我校先后派出二十几名教师到外面学习:到山西师大学习的英语、语文教师8人;到太原学习的数学、化学教师2人,到长治市学习的数学教师3人;到县进修校学习的教师16人。
外出培训,如果不及时消化、不与学校实际相结合还不如不培训不学习。我校立足本校实际,探索建立了“研训一体”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制度。
1、参加了省、市、县培训的教师首先要写出心得体会,然后在备课组传达、分析,使各位教师都能对新课程有关事项、课程标准有更深的理解。
2、在教研活动时,各学科积极观看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课标解读光盘、录像资料,并进行分析、讨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3、在教研活动中,经常性地组织课堂案例分析,对课改环境下的教学方式进行研讨,就“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做了深入研究。
4、为教师的远程教育培训积极开创条件。如联系中考资源网,积极学习、研讨、认识课改省份的教案、学案、命题模式以及课程讲授中的课程理念,把握课改的动向、脉搏;全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全面更新对课改的认识和理解等。通过对教师的培训,使全体教师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的、转变了观念,增强了实践的信心。
三、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保证质量,认真落实课改精神。
作为农村中学,在新课改的推进过程中,我们有很多困难和不足。硬件设施短缺,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等,但我们积极探索,努力践行,也取得了一些收获。我们遵循课改精神,按照我校《古城中学课程实施方案》在初一、二、三年级开全了课程,如综合实践课、校本教材课、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开足了课时,并有效保证了课程开设的质量。
综合实践活动课。我校主要由信息技术课、团队活动课、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组成。分课堂、社会与家庭三个地方来上,由课堂学习理论,学校、家庭进行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理论指导实践。团队活动课,我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与健康同行”活动,要求学生每天户外 活动不少于一小时,努力营造课外活动、强身健体的良好氛围。
校本教材课。我校成立了校本教材编排组,研究校本教材的编排、实施,现在主要开设了安全教育课、养成教育课、学习方法与技巧等课程。养成教育课,要求学生每学年阅读二至三部名著,阅读量要达到260万字左右,要学会制定阅读计划,每天坚持30——40分钟的课外阅读,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
四、教、学模式,评价模式,与时俱进。
课改前,我校以 “满堂灌”“满堂导”为主,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老师上课很累,学生下课很辛苦。在认真领会课改精神的过程中,在先后学习了杜郎口、横水中学等部分兄弟学校的长处后,结合我校的实际,目前,导学案、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进了课堂,课堂上学生自主了,老师轻松了。是课改给我校注入了活力,是课改让我校焕发了生机。
多元化评价的尝试,是我校在课改中的又一大收获。把考试成绩和平常的作业、测试以及学习态度、习惯结合起来,综合评价,给学生一个多元的、全面的、科学的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学校生活充满希望,更能激发学生对兴趣爱好的追求,促进学生人生的改变。
当然,面对新课改,我们也有许多不能解决的疑惑和一言难尽的困难。
一、硬件设施方面。资金匮乏,教育教学设备紧缺——多媒体教室少、计算机少、实验器材少、体育设施少、艺术设施简陋等,就连教室也存在紧缺状况。
二、教师方面:专业性教师缺乏,特别是“音乐教师、体育教师、综合实践教师”。面对课改,教师的教学成绩如何评价,让我们感到困惑。“竞聘上岗”“教师分流”,当前的激烈竞争给我们的课改教师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束缚了 “手脚”。教师们担心全身心投入课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可能会有所提高,但学科成绩不一定令人满意。
三、社会方面:家长及社会没有对课改形成共识。家长对课改的新理念知之甚少,甚为困惑,不理解、不支持课改的一些做法。如:某位老师要求学生在村里调查村民的文化程度,结果许多家长打电话到学校询问情况、发牢骚,说老师瞎折腾、不好好教书,专教学生干“闲事”?? 面对课改,面对各级领导对课改的期望,我们深知,我们目前所做的还不够,和其他兄弟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未来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会不断地学习、改进,不断地借鉴兄弟学校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寻找和完善符合我校特点的课改方案,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把课改推向深入,推出成效。
古城中学初中部
2011年4月2日篇二:中学课改汇报材料
在 实 践 中 探 索 奋 进 ――――练村中学新课程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自2011年我县启动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以来,我校以高度地热情迅速投入新课程改革实践之中。现将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以来的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作以汇报。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课改工作领导
我校从2011年起,以七年级为主,八、九年级为辅,先后成立了“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新课程改革指导小组”、“新课程实验小组”、“课题研究小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等组织机构,具体负责对学校课改实验的组织、管理、指导、协调和实施工作。制定了课改实施、校本培训、综合素质评价等方案,对课程改革进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确保了课改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强化教师管理,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课程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方面的有机配合。我们认为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的能动关系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否被全面地领会,教师的实践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意图是否被忠实地执行,教师的敬业精神决定了教师对教学的投入程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参与热情,教师的学生观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对待学生,教师的情绪及其自我调节直接影响到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课程改革就是改变课程理念和教材。教材是课程改革的载体和工具,是课程改革理念的物化表现形式,但它必然要依附于人而起作用,只有通过教师的组织加工和言传身教才能作用于学生,因此教师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教师管理是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1.务实理论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借鉴了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多元智力理论、实验主义、合作学习等理论的有益成分,进行整合了的教育理论。而作为乡下的基层教师受自身素质、环境条件的限制,很难理解这套整合理论。如果没有清晰的理论思路,实践必然是盲目的。教师只能是肢解理论,生搬硬套,把自己搞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以。对理论学习,我们不局限于一个本子、一个数字,而是采取了多种形式和措施来让教师领会和内化课改理论:
(1)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开展培训,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有关课改新精神,各科?课程标准?及相关的教育理论书籍,观看了新课改的有关光碟。互相交流各自的看法和观点,讨论与实际教学相关的问题。通过集体的智慧来领悟和阐释课程理论,让教师鲜活的思想流淌在书本和备课中,让独到的见解闪现在交流、讨论的碰撞中,让内化了的理论氤氲在课堂的互动中,形成了我校良好的教风、学风。
(2)利用管理制度来引导教师的课改行为。在课改起始阶段,很多教师并不清楚新课程改革从何入手,中间过程如何运作。我校拟定了?新课程课堂教学规程?、?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教师课堂教学规范?等规章制度。指明教师的课改方向,规范了教育行为,避免了教师的教育行为游离于新课程改革之外。在此基础上,各科教研组又
根据学科特点的不同,制定了?学科教学、复习策略与方法?。所以新课程改革不能只凭教师的公共理性和社会责任感,而应有合理的管理制度来引导教师的实际行为。2.加强思想管理。
我们习惯于把我校称之为教师的“培训基地”。因为我校地处偏远,教师办公条件简陋,在此工作的一部分都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青人。他们教学经验不足,但有很高的热情,当教学投入与产出发生偏差,就易造成心理失衡。由此就会淡化教师对新课程改革,造成其行为规范的错误。为避免上述情况,我们始终坚持每周的业务学习制度,其次加强师德培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为此,学校特别制定了师德学习培训制度,促使教师学会用适当的标准来评价自己,同时,学校领导与教师经常谈心、沟通,主动解决教师的各方面困难,为教师服务,使教师能安心工作;教师与教师之间经常协调与沟通,互相帮助,学校形成了上下一心,奋发进取,团结协作的良好教育教学局面。3.提高综合素质。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各方面素质要求更高,为切实提高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我们着重开展了以下工作:(1)坚持学校领导每人包挂一个教改组,指导和监督教研活动。并坚持每双周四晚开展一次教研活动。
(2)深入教学研究,在总结和挖掘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把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作为
教研教改活动的研究、探讨和交流的主要课题,增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3)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和听课评课制度。
(4)实施年青教师与老教师“一对一”结对。每学年由教导处指定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结对带领指导一批年青教师,着力培养青年教师,努力扶植骨干教师,全力打造教育名师。
(5)每学年鼓励教师阅读教育理论书籍,年级组订阅相关的教学杂志,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6)为教师尽量提供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各级组织的教师培训,我校教师必定参加。
三、领会课改理念,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下面浅谈一下我校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一些简单认识: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可概括为:以变革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管理模式为先导,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校的管理方式,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我们认为: 1.课堂教学应是一个互相交往的过程。学生不再是储备知识的“容器”,拷贝知识的“硬盘”,是思想者、创造者,教师是共同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教师与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师生都从自己对人生、世界、生活、思想情感等的独特看法和体验出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交流,自由地表达自己对课程文本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这种交流和碰撞,师生双方相互吸纳和获取对方所拥有的知
识经验、思想智慧、人格精神等,从而达成知识共享,促使学生知识经验的增长,思想智慧的拓展,人格精神的提升。2.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既要关注全体,又要照顾个体差异。要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程度上有所发展。
3.转变教学方式。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校实施的以下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好:
“1+1”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具有四个内涵:
一、从师生关系来看,是“主导+主体”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控制者,激励者,参与者。
二、从教学上看,“教材+(导)学案”。
三、是从学习方式上看,是“自主+合作”。
四、是从学习时间上看是“课前+课中”。
即教学时考虑每个基础层面的学生,分层施教,通过让学生先行自学,教师再根据学生理解的情况进行精当讲解,并结合主要内容,设计针对性较强的习题当堂训练,当堂消化。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四、整合教育资源,切实改进教学方法
现行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只是教学的切入点,给教师和学生预留了创造性的广阔空间。它需要教师根据自身实际、学生实际和本地实际,自行搜索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才能完成教育目标。所以对我们全体教师来说它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我们的教学方法就要随之改变:篇三:古城中学课改汇报材料 《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自主课堂》探索之路 ——古城中学课改汇报材料
我校是一所全封闭寄宿制学校,在校学生700余人,11个教学班,现有教职工36人。在过去的工作经历中,我们感到存在许多困境,如:小学基础薄弱、优秀学生流失等导致的生源基础较差,我们小升初考试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语数不能双及格;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实现教师的因材施教和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上的单边活动使师生疲惫,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习上的沟通少,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特别是到初三后,一些基础差的同学已经放弃了学习;教师在“教”字上苦下功夫,硬灌、死卡,学生被动的苦学,甚至厌学,偏离了教育的规律和人发展的规律,极大地限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今年,在教育局、教研室、镇中心校的正确领导下,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我们进一步反思不足,力改陈弊,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减负增效之路。下面将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做法简要汇报如下:
一、我校课改三部曲:一学二推三完善
1、学。我校购买《高效课堂22条》、《我给传统课堂打0分》和《杜郎口旋风》等书籍,并定期组织教师集体学习,要求教师结合工作实际人人写出心得,说心里话,说感想,说打算,半年来,学习活动对转变教师课改观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走出去——让老师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今年,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观看魏书生教授讲座;组织课改积极分子5月到株洲锦宏中学,6月到京北中学等课改实验取
得成功的学校进行参观学习。老师们学习的兴趣很浓,交流讨论的积极性很高。
2、推。经过多方学习探讨,我校确立了基本工作思路,决定先模仿,在模仿中探讨,在探讨中甄别取舍。先推行,在推行中思考构建符合我校情况的教学改革模式。于是,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①成立了课改先遣小分队,先走一步,以点带面;②尝试导学案的编写;③鼓励老师日常教学中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研究;④要求公开教学人人上课改课,体现自学、展示、反馈三环节;⑤为每个教室内添加了展示黑板;⑥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淡化传统教案的评价;⑦多次召开课改座谈会,听取课改积极分子的意见和建议。⑧本着学习而不盲从的原则,合理嫁接名校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撰写个人学习体会文章,利用教研组活动的时间,组织大家讨论,让大家畅所欲言,形成共识性文字及探索方案。
3、完善。杜郎口的“先学后教”和“兵教兵”,锦宏中学“小组学习”和“展示理论”给了我们重要启示。我们的课改尝试给了我们许多思考。经过半年多的学习与实践,通过对比、研究、分析,我们确立了“还学生以自主”的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结合我校教学资源、生源基础等基本情况,制定了《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自主课堂》课改教学模式。我们认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学生本色应是天真、积极、向上和好学的,学生有权展现自我,有权自主的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上,学生成长的关键也理应在课堂上,我们的课堂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命健康成长。所以我们的课堂要把自
主充分的还给学生。另外,我校网络状况良好,教室多媒体装备完善,师生可充分利用其优越性能。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生课前质疑、解惑,课后的训练延伸;教师的课堂中引入、诱导、小结都可高效的展示。
二、《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自主课堂》具体运用
在“还学生以自主”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结合导学案在课程学习中的指导地位,倡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流程,经过我校师生半年多的学习和摸索,基本形成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1、学生分组。班主任根据本班情况将学生分成6到7组,每组学生的学情大致相同,异组同质。每组挑选一个综合能力比较强的同学为小组长,其他成员分别担任不同的职务,分工明确具体,让每一个同学有事可做。贯穿始终的展示和评价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2、课前准备。我校大力提倡教师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每一科目都设有备课组,负责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导学案的编排。利用多媒体,在课程导入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争取做到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在重难点突破中,让重点得到关注和强调,使难点得到生动形象地呈现,最终实现简化。导学案是高效课堂必不可缺的辅助资料,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具有指导作用。
3、课中实施。首先利用对媒体生动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趁热打铁,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完成后各组指派成员到本组的展示板前展示,教师根据结果进行评价加分,对易错点
进行讲解和点评;课程中的重难点通常设置为小组合作探究,结合导学案上的问题,小组内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然后班内展示,教师评价展示结果、点拨疑难问题;然后进行当堂检测,有效反馈本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最后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反思评价。
课后强化。课后作业分等级设置,有必做和选做部分,重基础,有提升,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实现知识的内化。
三、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取得的成绩:①老师们对课改的认识普遍有了一定的提高,绝大多数教师正在积极尝试课改,满堂灌的现象愈来愈少。②绝大教师坚持课改,坚持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彻底抛弃了传统课堂教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定势。③学生课堂学习气氛与讨论热情空前高涨,积极参与课堂,厌学情绪有所逆转。
存在的问题:①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不高,激励评价制度措施有限,小组合作意识、组织管理、积极参与的氛围仍需创设。②师资力量有限,不能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没有专业的打印人员,老师准备一堂课花费的时间太多。③影响教学进度,教师有顾虑。④耗费较大,每堂课导学案打印需要大量纸张,学校一台打印机不堪负荷。
四、下一步的工作设想
1、继续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网络和购置书籍等形式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2、建立完善课改激励评价机制,开展课改示范、研讨课活动,肯定并推广部分教师课改的成果,确立我校课改的模式。
3、把课改行家请进来,为我校课改把脉,为课改教师释疑解难。
4、老师们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展示是课改的难点,我们要重点对此进行研究和探索。
通过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推进课改并不难,只要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就一定会取得成效。我们也坚信,随着课改实践的逐渐深入,随着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改善,随着社会各界和家长对课改的认同,课改必将成为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有力抓手,必将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舞台,必将成为学生自我完善的载体,必将成为教育事业腾飞的平台。
古城中学
2012年11月26日篇四:徐埠中学课改汇报材料
课改改出生机 课改改出质量
——都昌徐埠中学课改汇报材料
都昌县徐埠中学是都昌县最大的农村初级中学,现有20个教学班,1500余名学
生,60多名专职教师。2006年在县教育局提出“让课堂教学改革成为主旋律”的大背
景下,该校全面拉开了课改的帷幕。面对新的课改,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教育行
政部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要求,根据我校教学实际,努力开展新课程的探索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我校课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以改促教 长期以来,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存在着很大差距,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
手段、专业引领在新课改中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面对现实挑战,促进农村学校新
课程的顺利实施,是摆在新一届学校领导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为此,徐埠中
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学校所有中层和教研组长为成员。学校打破考试评价机制,破除考试“唯分论”,除了看学生分数,还要看课改招数。
加大在教师中的宣传力度,让广大教师人人参与课改,群策群力,迎难而上,以改
促研,以改促教,在新课改中实现徐埠中学新的飞跃。
二、五大措施,全面突破
农村中学的课改,每向前走一步,都有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巨大付出。我们地处
山区,教改信息和新课改理念都非常不足,但我们抓住一个要点:新课改就是解放
学生,从全面应试走向全面素质。课堂是课改的载体,教师是课改的力量,领导是
课改的推手,素质是课改的目标。通过几年的课改,我们逐步摸索出了农村初中教
改的一个个新路子。
(1)、一改老师
教师是新课改的实施者。我们从三方面提高老师新课改的能力。
一是提高老师的专业水平。近几年来,学校鼓励老师全面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
学考试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考试,对参加考试的老师从带课,请假方面多方照顾,对取得本科文凭的老师给予适当资金奖励。现在,全校教师本科文凭达到了百分之
九十以上,这在农村初级中学是很少的,为新课改的全面开展进行了优质的师资准
二是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过去教师教学是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
粉笔,“满堂灌”、“填鸭式”,把学生当成贮藏知识的容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
教材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越来越暴露了它的缺陷。学生学
得累,学得苦。为改变老师的教学模式,学校带领老师观看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后六中学的老师上课录像和文字资料。带领教师到县中,九江十二中等先进学校取
经,提高老师的课改能力。
三是提高老师应用多媒体的能力。学校为每个办公室配备了宽带接口,为教师
备课准备了电子备课室、打印机、复印机。从县城中学请来了信息教师,对老师的电脑软件应用进行了全面培训。所有的中青年老师都能运用多媒体教室进行上课。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2)、二改备课
集体备课和电子备课是徐埠中学老师备课的一大特色。徐埠中学在农村中学第一个设立了电子备课室。课堂改革的先决条件是备好课。传统的备课的内容是依据
于教材而进行的,其内容必须符合教材,必须从教材出发,因而教师的备课始终围
绕着教材进行,而忽视了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主体――学生。学校强调教师备课必
须注意到更新理念,明确课程目标,围绕重点,重视过程与方法。精心设计教师的导,强调学生的学。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教师在备课
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的问题,老师绝不能多讲半句,同时,老师在备课时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书本知识和
现实问题进行研讨和探究,只有学生自己研究得出的结论才是真正让他们难忘的结
论。
(3)、三改课堂
把课堂还给学生,是课改的重点。徐埠中学领导一直实行推门听课制度,随堂
抽查老师的上课情况。强调要注重课堂的启发式教学,把探究的权利还给学生,让 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得出问题的结论。如今的徐中课堂,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
识、探究意识以及展示意识得到明显增强。都昌县教研室一位主任听了徐中教师一
节课后说:“作为农村学校的课堂,我有三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教师这么放得开,二是没想到这帮学生表现这么好,三是没想到课堂这么活跃”、“这样的课堂才是真
正的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老师充分相信学生,采用多种灵活方式,激励学生自
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让学生在这种新型学习方式中获取新知、培养能力。
教学活动中,教师甘为绿叶,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4)、四改作业
如何做作业?如何破解题海战术?学校从江苏后六中学得到了启示。一步步的临贴后六中学的做法。在作业的管理问题上。徐埠中学不补课,却非常重视作业,“备
作业”是每个老师的常规工作。所谓“备作业”,就是从大量的参考书中挑选针对课堂
教学的典型题目,“剪贴”出真正适合学生特点的作业,正是这种“少而精”的练习,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而且,学生不会做的作业,可以不做,老师不会批评;
成绩好的学生作业可以简化步骤,不必抄题。在徐埠中学,每次布置作业,年级组
长和任课老师会主动协调,保证各学科之间的均衡,而平时练习卷的油印量也由教
导处把关,课外练习册和教辅资料,每个学生只能订一套。教师来不及批阅的作业
坚决不允许布置。由于作业量少,徐中的学生可以有空余的时间看课外书,可以参
加自己喜欢的文娱活动。(5)、五改赛课
年级组赛课是徐埠中学教学的一大特色。以前也有过赛课,但评课机制是老一
套。现在我们用新课改理念指导赛课,赛课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新课改的理念,一
切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以赛课促改,让老师
从传统课堂中走出来。赛课之后教师参加由学校领导参加的集体教研。对赛课反响
不好的老师,领导有权要求教师重新赛,直到课程达标为止。对一些学校的薄弱学
科,学校还把县教研室的领导和教研员请来当评委,现场指导和点评。赛课不仅赛
考试课目,也赛非考试课目。徐埠中学由于重视老师的自我发展和提高,从本科院
校引进了多位音,体,美老师,非考试科目一直是徐中的优势。音,体。美的赛课,在全县一直是一个响当当的特色活动,受到了县教育局的高度表扬。
三、回望课改,成效初显
我们以新的课程观、新的教学理念,在实验中摸爬滚打,短短几年的时间” 就深刻地感受到学校生活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1)、学生变了
学生交流和表达能力提高了。课堂上,学生们经常交流各自的学习心得,交流彼此的看法,交流思想情感体验,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2)、老师变了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验中,教师们尝试着重新审视对职业角色的定位,把自己从“经验”中请出来,正确地发掘新课程的内涵,给学生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成为孩子们可信赖的学习伙伴。教师们尝试着多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自说自话”,多一些百家争鸣。
(3)、成绩斐然
近年来,学校坚持课程改革不动摇,努力走出了一条农村中学课程改革切实可行的新路子,成为都昌县课改的一面旗帜。得到了都昌县教育局的高度评价,成为都昌县课改先进单位。
连续四年目标考评荣获全县先进单位,首次获得省“四个一工程”优秀单位,学校还学校取得了都昌县首届校园集体舞第一名,“宣明杯”蓝球比赛全县第三名,全县校园集体舞比赛第一名,书画比赛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一年一度的冬运会、法制宣传月、爱国卫生周、元旦文艺晚会,开展得如火如荼。学生全面发展,德智并重,体艺双馨。07年中考全县排12位;08年实现新班子上任首次突破,总排名上升到全县第二,600分以上人数44人,各科均分中,数、物、化单科位居全县第二,政史、地生单科全县第三。09年因改制没有初三。2010年中考总均分520分,600分以上的接近五十人,高分上线率达20%,进全县高分前十位的占二名,其中余文以694居全县第二位。总体排名全县第二(包括城镇特优班),农村中学第一。
四、面对现状,实事求是
课改——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发热。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因为我们所处的是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所在学校的教育资源有限,各种矛盾还相当突出,应当实事求是地面对。
(1)、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必须培养一支具有较高素质,适应当前信息时代的教师队伍,这就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学历培训、岗位培训、校本培训以及继续教育。
(2)、教师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冲突;教学质量监控与新课改操作的冲突。要彻底改变,必须循序渐进。
(3)、农村经济的薄弱和家庭教育的滞后,也对新课改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4)、农村中学教育硬件的薄弱是实施新课改的一个重要屏障。新课改不仅强调的是人力的投入,它更需要大量的财力的投入。如图书室建设,多媒体添置,教学网络信息的建立都需要相当的物质基础作为后盾.“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徐埠中学课改特色之路还很长,任务更艰巨,需要研究的课题更艰难,走一步,再进一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徐埠中学,必将在理性的思索和扎实的课改实践中不断引向深入,并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篇五:青坨营中学课改汇报材料
青坨营中学课改汇报材料
自开学以来,我校认真执行县教研室相关要求,积极开展工作,积极寻求课程改革中的自我发展和突破。我们认真总结上学期的工
作,对本学期做了详细的规划,自开学以来我们根据计划主要开展了
以下工作。
一、加强学习,统一思想
为了使我们的行动更加一致,我们首先集中精力解决广大教师在课改过程中的顾虑,使广大教师更加明白我们为什么这么做,我们应
如何做的问题。我们通过集中培训,学习相关课改的理论,为我们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坚定思想,全面课改
课程改革目的是为了提速,为了使广大教师更加坚定课改的信
念,我们在三个年级统一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上课,不为不课改
找理由,只为课改想办法成为了我们推进此项工作的信仰。
三、循序渐进,分阶段推开
各年级有各年级的不同发展阶段,我们细化了各年级各阶段的推
进目标,使各阶段的目标明确化,将任务分解,使其可操作性更强,从而逐步推进课堂改革的实施。
四、完善制度,使工作量化,调整教师工作方向
我们在开学后,在我们认真思考以后认为,为达到我们推进课程
改革,提升教师素质的目的,我们制定了教师业务量化考核方案,从 而更好的推进课程改革并落实到日常工作之中。帽于评价方案的改
革,引导教师工作方向的改变,从而促进课程实施。
五、走进课堂搞教研,实实在在推课改。研而不教则空,教而不研则浅。为了更好的推进教研,我们的学
校领导全部任课,以便在实践中检验。我们各领导还不断深入各年级
并调研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断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六、落实小集体教研
教研是教学的前提,没有好的教研做为基础,不可能整体推进教
学工作。我们深入落实小集体教研活动,并确保了其实效性,从而推
动教学糙为的改革,促进了教师成长。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推进各年级课改工作的进一步深入,继续落实进班指导学生
活动。
二、继续落实小集体教研,并将此项措施引向深入。
三、加强学校常规工作的检查,以检查促进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论水平的提高,以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五、落实评价政策。评价是武器,但我们落实是不是很好,进一
步研究如何推进落实此项工作的开展,以更好的促进师生改革热情和
改革的实效性。
六,不断反思总结工作,做好总结,从而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提
升。
第三篇:中学课改汇报材料
在 探 索 中 奋 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汇报材料
自2004年秋我县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程以来,我校以高度地热情迅速投入新课程改革实践之中。现将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以来的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作以汇报。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课改工作领导
我校从2004年秋季起,先后成立了“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新课程改革指导小组”、“新课程实验小组”、“课题研究小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等组织机构,具体负责对学校课改实验的组织、管理、指导、协调和实施工作。制定了课改实施、校本培训、综合素质评价等方案,对课程改革进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确保了课改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强化教师管理,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课程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方面的有机配合。我们认为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的能动关系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否被全面地领会,教师的实践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意图是否被忠实地执行,教师的敬业精神决定了教师对教学的投入程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参与热情,教师的学生观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对待学生,教师的情绪及其自我调节直接影响到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课程改革就是改变课程理念和教
材。教材是课程改革的载体和工具,是课程改革理念的物化表现形式,但它必然要依附于人而起作用,只有通过教师的组织加工和言传身教才能作用于学生,因此教师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教师管理是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1.务实理论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借鉴了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多元智力理论、实验主义、合作学习等理论的有益成分,进行整合了的教育理论。而作为山区的基层教师受自身素质、环境条件的限制,很难理解这套整合理论。如果没有清晰的理论思路,实践必然是盲目的。教师只能是肢解理论,生搬硬套,把自己搞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以。对理论学习,我们不局限于一个本子、一个数字,而是采取了多种形式和措施来让教师领会和内化课改理论:
(1)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开展培训,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了«走进新课程»,各科«课程标准»及相关的教育理论书籍,观看了新课改的有关光碟。互相交流各自的看法和观点,讨论与实际教学相关的问题。通过集体的智慧来领悟和阐释课程理论,让教师鲜活的思想流淌在书本和备课中,让独到的见解闪现在交流、讨论的碰撞中,让内化了的理论氤氲在课堂的互动中,形成了我校良好的教风、学风。
(2)利用管理制度来引导教师的课改行为。在课改起始阶段,很多教师并不清楚新课程改革从何入手,中间过程如何运作。我校拟定了«新课程课堂教学规程»、«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教师课堂教学规范»及«初三复习备考策略与方法»等规章制度。指明教师的课改方
向,规范了教育行为,避免了教师的教育行为游离于新课程改革之外。在此基础上,各科教研组又根据学科特点的不同,制定了«学科教学、复习策略与方法»。所以新课程改革不能只凭教师的公共理性和社会责任感,而应有合理的管理制度来引导教师的实际行为。
2.加强思想管理。
我们习惯于把我校称之为教师的“培训基地”。因为我校地处偏远,教师办公条件简陋,在此工作的大部分都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青人。他们教学经验差,易冲动,当教学投入与产出发生偏差,自己的付出与得到的报酬发生冲突,以及现实社会的压力,就易造成心理失衡。由此就会引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抵触和心理冲突,造成其行为规范的错误。为避免上述情况,我们始终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制度,让教师认清目前的教育形势和用人制度,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其次加强师德培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为此,学校特别制定了师德学习培训制度,«三阳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印发和学习了«安康市教师违反职业道德处理办法»等规则性文件。促使教师学会用适当的标准来评价自己,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同时,学校领导与教师经常谈心、沟通,主动解决教师的各方面困难,为教师服务,使教师能安心工作;教师与教师之间经常协调与沟通,互相帮助,学校形成了上下一心,奋发进取,团结协作的良好教育教学局面。
3.提高综合素质。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各方面素质要求更高,为切实提高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我们着重开展了以下工作:
(1)坚持教研组领导包挂制。学校领导每人包挂一个教研组,指导和监督教研活动。并坚持每双周三晚开展一次教研活动。
(2)深入教学研究,在总结和挖掘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把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作为教研教改活动的研究、探讨和交流的主要课题,增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3)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和听评课制度。
(4)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培养工程”。每学年由教导处指定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结对带导一批年青教师,着力培养青年教师,努力扶植骨干教师,全力打造教育名师。
(5)每学年教师必须阅读1-2本教育理论书籍,订阅一本与自己任教学科相关的教学杂志,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6)为教师尽量提供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各级组织的教师培训,我校教师必定参加。
三、领会课改理念,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下面浅谈一下我校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一些简单认识: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可概括为:以变革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管理模式为先导,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校的管理方式,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我们认为:
1.课堂教学应是一个互相交往的过程。学生不再是储备知识的“容器”,拷贝知识的“硬盘”,是思想者、创造者,教师是共同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教师与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师生都从自己对人生、世界、生活、思想情感等的独特看法和体验出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交流,自由地表达自己对课程文本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这种交流和碰撞,师生双方相互吸纳和获取对方所拥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智慧、人格精神等,从而达成知识共享,促使学生知识经验的增长,思想智慧的拓展,人格精神的提升。
2.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既要关注全体,又要照顾个体差异。要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程度上有所发展。
3.转变教学方式。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校实施的以下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好:
(1)“分层教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学时考虑每个基础层面的学生,分层施教,通过让学生先行自学,教师再根据学生理解的情况进行精当讲解,并结合主要内容,设计针对性较强的习题当堂训练,当堂消化。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2)“分散复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在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中,教师有意识地穿插一些前面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在循序渐进地对新知识进行了复习与巩固。
(3)“分步”训练法。学生到了初三后,面临中考,而对中考的一些题型、方法不易把握,于是我们就提倡在初中每个年级,教师上课时,有意识地安排1-2道与本节知识密切相关的中考题进行训练,使学生逐步接受和掌握中考的方法技巧。
四、整合教育资源,切实改进教学方法
现行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只是教学的切入点,给教师和学生预留了创造性的广阔空间。它需要教师根据自身实际、学生实际和本地实际,自行搜索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才能完成教育目标。所以对我们全体教师来说它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我们的教学方法就要随之改变:
1.课前教师要广泛搜集资料,整合教育资源,仅靠教材是不够的。
2.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材的开放性,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知和反思活动,从而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达到教育目的。
3.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与身心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
五、肯定成绩寻找差距,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自2004年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05年我校高中录取人数由上的25人增至62人;2006年,我校洪梅同学以总成绩657位居全县第一;2007年我校高中录取人数达91人,创办学历史新高。近几年更是逐步攀升,位居全县前列。
2.省级科研课题1个,县级科研课题1个。
3.有80余篇教师论文或教育教学成果获县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15篇,省级27篇。
4.连续四年荣获“平利县新课程调讲先进单位”称号;8人次获县级教学能手称号。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教师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应进一步改善。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师范教育是培养单学科专业的教师,因此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跨学科的知识不能适应,且目前我校教师存在学科不配套现象。因此,教师提素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于学校来说,特别是农村中学普遍存在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而新课程改革对学校的设施、设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许多的图书、仪器、实验用品,学校无法添置。普九以来,学校欠帐大,教师的业务培训需要“走出去”、“请进来”,密度应强,所需费用数额较大,这也给学校增加了较重的经济负担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大培训经费投入力度。
2.教材中许多知识、资料都需要学生去搜集和整理,而对农村学生来说,受家庭经济的制约,他们是无法办到的。
3.实践活动实施途径需要通过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实施,如春游、写生、调查、走访等社会实践活动。应利用周末让学生个体参与,我们虽安排部署了,但活动结果管理未跟上,需有待进一步改进。
4.教材版本的频繁更换,造成了许多资源的浪费。5.教师的探索与创新精神还不够。
课程改革这项全新的工作,需要实验者有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而探索和创新精神恰恰是教师的薄弱环节,它表现在实验中过多的因循守旧,缩手缩脚,不敢突破旧的框架,有待今后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管理。
6.大班额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进行课改的难题。
虽然新课程改革进程中我们会遇到诸多困难和挫折,但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全体三中人会栉风沐雨,自强不息,紧紧抓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不断优化教学过程管理,勇于实践,在探索中奋进,向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要质量,实现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突破发展,努力创办社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
汪芳喜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五日
第四篇:老城中学青少年活动汇报
老城中学2013年青少年活动开展情况汇报
元谋县老城初级中学是老城乡两所农村初级中学之一,始建于1969年,1980年9月经州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元谋县老城初级中学”,1997年清和中学建校后更名为元谋县老城乡第一中学,学校主要面向老城乡的老城、丙间、波亨、苴那、老者格、库南六个村委会招生,2009年,又更名为元谋县老城中学。
学校占地仅有15186平方米,建筑面积6838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 114平方米,学校现有14个教学班,学生673人,有教职员工59人,其中专任教师52人、后勤正式工人7人,有中共党员22人。
一、活动开展情况
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开齐开足课程,开展阳光运动,增强师生体质。早操、课间操、体育课百花齐放。每天锻炼一小时,师生快乐满校园。学校每年一届的冬季田径运动会和元旦文艺晚会更是有声有色,特别是2012年,学校将克服场地狭窄,条件简陋的困难,用田径运动盛会和元旦文艺晚会迎接新年的到来。学校将以昂扬的斗志,卓约的风采,展示学校魅力,提升办学品位。
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在紧张的课堂之余放松自己,劳逸结合,如利用下午这段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各种活动,主要开展的项目有篮球、羽毛球、书法、阅读、诗歌等。
二、学校目前面临的问题
1、运动场设施建设落后
学校现在仅有教学楼前一块,学生宿舍前一块,学生运动场地严重不足,特别是教学楼前面的操场一旦上体育课便会对上课的学生造成影响。新征的土地(13.8亩左右)还未投入使用。
2、教学设备不足
虽然学校目前已安装了多媒体和电子白板,但仍有部分教室没有安装,有时老师想用多媒体上课也不能上,只能等候。
为了能使我校更好地开展活动,给青少年一个舒心的坏境学习和活动,特别是新征用以运动场建设的土地,望上级部门能把土地手续尽快批下来,我校也能尽早建设运动场地,让学生更好地开展活动。另外,我校教学资源仍就缺乏,电子白板还差7块,也希望能考虑为谢。
第五篇:古城中学课改汇报材料
古城中学初中部关于“课改”自查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古城中学初中部500余名师生,欢迎各位亲临我校指导工作。下面我将我校实施课程改革以来的主要情况向大家做以汇报,不妥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我校是国家重点工程小浪底水库淹没区的移民农村中学,初中部是2010年我县“撤校并点”后保留的初中之一。现有教职工54人,学生557人,六轨十四个教学班。
自2001年秋,国家实施课程改革,已经十年有余。我县在去年“撤校并点”之后,县教育局立足现实,大胆课改。我校在“制度完善,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硬件配备”等方面重拳出击,做了不少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组织保障,制度先行,推进课改。
为切实加强我校课改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课改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校及时建立了组织管理与业务执行机构。一是成立课改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业务副校长任副组长,全面负责学校新课程改革实验,加强决策和部署,并对课改实施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二是成立课改各项具体业务的执行小组,确保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如:社会实践活动由政教处具体负责,学习方法与技巧由教研室统一规划,教导处组织对学生的各项考核和学分认定。三是成立新课程实验工作宣传小组和后勤保障领导小组。负责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对社会、家长、教师、学生广泛、深入地宣传课程改革的目的、任务、意义、内容及各阶段的成 果,努力营造有利于课改实施的氛围,争取各方面对课改工作的理解、支持,并负责上报我校的课改进展情况。
同时修订、完善课改制度、方案,引领、保障课改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有序推进。我校先后制定、完善了《古城中学课程实施方案》、《古城中学校本课程规划》《古城中学校本课程分工制度》《古城中学课程审议制度》、《古城中学校本课程评价制度》《古城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方案》《校内课程岗位职责及管理制度》《古城中学校本研训制度》《古城中学教师课堂行为规范》等10余项制度。
方案引领、制度保障、组织护航,大力宣传,保证了新课程改革在我校的有效实施。
二、外学内研,师资培训,夯实课改。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力量,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对推进新课程改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校坚持“网上学习,同伴互助”的原则,保障教师面对课改有足够的思想和理论准备。
自去年九月以来,我校先后派出二十几名教师到外面学习:到山西师大学习的英语、语文教师8人;到太原学习的数学、化学教师2人,到长治市学习的数学教师3人;到县进修校学习的教师16人。
外出培训,如果不及时消化、不与学校实际相结合还不如不培训不学习。我校立足本校实际,探索建立了“研训一体”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制度。
1、参加了省、市、县培训的教师首先要写出心得体会,然后在备课组传达、分析,使各位教师都能对新课程有关事项、课程标准有更深的 理解。
2、在教研活动时,各学科积极观看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课标解读光盘、录像资料,并进行分析、讨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3、在教研活动中,经常性地组织课堂案例分析,对课改环境下的教学方式进行研讨,就“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做了深入研究。
4、为教师的远程教育培训积极开创条件。如联系中考资源网,积极学习、研讨、认识课改省份的教案、学案、命题模式以及课程讲授中的课程理念,把握课改的动向、脉搏;全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全面更新对课改的认识和理解等。
通过对教师的培训,使全体教师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的、转变了观念,增强了实践的信心。
三、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保证质量,认真落实课改精神。作为农村中学,在新课改的推进过程中,我们有很多困难和不足。硬件设施短缺,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等,但我们积极探索,努力践行,也取得了一些收获。我们遵循课改精神,按照我校《古城中学课程实施方案》在初一、二、三年级开全了课程,如综合实践课、校本教材课、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开足了课时,并有效保证了课程开设的质量。
综合实践活动课。我校主要由信息技术课、团队活动课、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组成。分课堂、社会与家庭三个地方来上,由课堂学习理论,学校、家庭进行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理论指导实践。团队活动课,我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与健康同行”活动,要求学生每天户外 活动不少于一小时,努力营造课外活动、强身健体的良好氛围。
校本教材课。我校成立了校本教材编排组,研究校本教材的编排、实施,现在主要开设了安全教育课、养成教育课、学习方法与技巧等课程。养成教育课,要求学生每学年阅读二至三部名著,阅读量要达到260万字左右,要学会制定阅读计划,每天坚持30——40分钟的课外阅读,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
四、教、学模式,评价模式,与时俱进。
课改前,我校以 “满堂灌”“满堂导”为主,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老师上课很累,学生下课很辛苦。在认真领会课改精神的过程中,在先后学习了杜郎口、横水中学等部分兄弟学校的长处后,结合我校的实际,目前,导学案、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进了课堂,课堂上学生自主了,老师轻松了。是课改给我校注入了活力,是课改让我校焕发了生机。
多元化评价的尝试,是我校在课改中的又一大收获。把考试成绩和平常的作业、测试以及学习态度、习惯结合起来,综合评价,给学生一个多元的、全面的、科学的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学校生活充满希望,更能激发学生对兴趣爱好的追求,促进学生人生的改变。
当然,面对新课改,我们也有许多不能解决的疑惑和一言难尽的困难。
一、硬件设施方面。资金匮乏,教育教学设备紧缺——多媒体教室少、计算机少、实验器材少、体育设施少、艺术设施简陋等,就连教室也存在紧缺状况。
二、教师方面:专业性教师缺乏,特别是“音乐教师、体育教师、综合实践教师”。面对课改,教师的教学成绩如何评价,让我们感到困惑。“竞聘上岗”“教师分流”,当前的激烈竞争给我们的课改教师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束缚了 “手脚”。教师们担心全身心投入课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可能会有所提高,但学科成绩不一定令人满意。
三、社会方面:家长及社会没有对课改形成共识。家长对课改的新理念知之甚少,甚为困惑,不理解、不支持课改的一些做法。如:某位老师要求学生在村里调查村民的文化程度,结果许多家长打电话到学校询问情况、发牢骚,说老师瞎折腾、不好好教书,专教学生干“闲事”„„
面对课改,面对各级领导对课改的期望,我们深知,我们目前所做的还不够,和其他兄弟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未来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会不断地学习、改进,不断地借鉴兄弟学校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寻找和完善符合我校特点的课改方案,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把课改推向深入,推出成效。
古城中学初中部
2011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