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2009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满分:100分 时限:12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本次申论考试分题本和答题纸两部分,题本提供有关资料及问题,答题纸供你作答时使用。
2.考生姓名、准考证号务必填写在答题纸密封线指定位置,答题纸上不准做与答题无关的标记符号。注意:所有作答都必须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否则无效。
3.用蓝色、黑色墨水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作答。要求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4.本次申论试题共有3个问题。总时限为120分钟。
二、给定资料
材料1:
为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国家在2008年11月出台了规模高达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如此庞大的款项,大部分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方 面。这必将掀起新一轮的建设高潮。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有统计表明,2008年11月在建、拟建以及筹建城轨的城市达40余座,筹备建设城轨的城市规划线路 也超过了1700公里,加上目前在建的线路。我国城轨线路将达到3400公里。据悉.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5个城市规划的60多条线路中,地铁占 72%,轻轨占10%。由于我国地铁发展历史较短,经验不足,在建设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安全隐患。
材料2:
地陷,指地面由于地下物质移动而发生的渐进下陷或急剧下沉,是地面沉降的一种。近年来,这一特殊地质现象频现广州、上海、深圳、杭州、武汉、天 津等数十个城市。中国地质调查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有5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地陷灾害,沉降面积达到9.4万平方千米,发生岩溶塌陷1400多起。
应当引起警惕的是,地陷并非仅属天灾,而是与现代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城市日趋膨胀、建设日臻高峰,发生地陷的可能性加大。过度抽取地下 水、铺设地下管道、修建地铁、建设高楼等现代化建设工程一旦缺乏规划与防护,极可能引起更多的地陷发生。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奇的研究值得我们深思.他认 为安全事故存在着“88:10:2”的规律,即100起事故中,有88起纯属人为因素所致,10起属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只有2起是所谓的“天灾”所 致。地质专家们也一致认为.众多城市发生地陷的主要原因还是人为因素。
材料3:
2008年11月15日下午3点20分,H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工段施工工地突发地面塌陷.瞬间出现了一个长达100米、宽约50米的深坑,现场 路基下陷6米。来自工地东侧河沟以及断裂的地下自来水管、排污管的污水淤泥倾泄而下。最终造成21人死亡。专家痛惜地指出:“这是中国地铁修建史上最大的 事故。”
针对此次事故,有专家认为H市整体上属于冲击型平原,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且当地地下水非常丰富,水位偏高.土质以沙层粉土为主。这种土遇水后本 来就像牙膏一样容易坍塌,如果从地面向下挖19米深,两侧的维护墙会承受很大的压力,所以这种流沙地质容易导致基坑坍塌。
然而,现代工程技术已经完全能够解决在流沙土质条件下的施工问题。11月18日有地铁专家提出了H市在建地铁施工本应遵循的原则:一是基坑的开 掘必须分层、分段,且开挖时间不宜过长,每次分层开挖控制在3米,分段开挖保证在15—20米:二是基坑必须先支撑后开挖,并把握好支撑的细节。基坑的变 形须在受控的状态:三是注意在雨天环境下基坑的及时排水.完工后要立即加固混凝土,确保基坑不变形。
据调查,在湘湖站的施工设计中,工程被分成了38段施工段,每段由7.8米到8.9米不等。负责保管图纸的工作人员认为,如此松软的土质,挖得 太深太快,正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他说,塌陷事故中死人最多的地段约有30米左右,由于施工仓促,工地没来得及打地板,上有马路,东有小河,底板又没 做,焊接的钢支撑只能支撑上面的力量。根本挡不住两边挤过来的压力。另一位曾参与外地地铁施工的工作人员回忆说,“事故段工程的坍塌是从最南端开始,南端 还没有做完底板工程。所以率先崩溃,我们钢筋班的绞丝工当时在北边。那边刚好已做好了底板,抵挡住淤泥在地下冲击过来的压力,才能够逃生。”他还表示,以 前在上海施工时,土挖进去一点。马上就有一个支撑撑上去,每隔3米就有一个,以防止上面的泥土掉下来,接着才会继续挖土。
有一份内部文件显示,由H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上海中鑫建设咨询有限公司代为招标的“H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一滨康路站(19号盾构)”工 程,原计划完工时间为2009年12月,而国家发改委关于批复同意开工建设的文件中,H地铁1号线的计划完工时间为2011年。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说.这也 是出于施工方的利益考虑。中标额是固定的,而临时招聘的民工却以工作日计酬,在此情况下。工期越短。对业主方和施工方都越有利。但也有专家认为,这种节约 时间成本的做法,必然需要其他成本补位。
材料4:
在H市地铁1号线地陷事故中受伤的村民傅某说:“一个礼拜前,这条路就有很多裂缝,宽两三厘米,这些裂缝延伸到100米开外,从机动车道到人行 道,无一例外。”多位钢筋班的民工证实,到工地工作不久,施工方就发现路面下沉。怀疑是渗水所致,并多次采取浇灌混凝土、架钢筋等措施来补救。后来还把部 分沥青路面敲了。改成了2厘米厚的混凝土。11月16日晚,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
赵铁锤赶到施救现场查看情况.询问地铁施工相关负责人是否在事故发生之前发 现过事故隐患,该负责人表示确实存在隐患。赵铁锤随即追问,为什么不事先采取措施解除隐患?该负责人表示,已经向上级部门汇报过,需要等待上级批示。他反 复辩解说,要按照程序,等待相关单位研究后,再进一步采取措施。在场的几位领导当即表示,出现这么重大的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补救.根本不 应等待审批。
多名民工证实.如此大的施工场地,只有一架由钢管焊成的一米宽移动梯可供上下。事发后,大家各自奔命。却发现有的方向根本没有安全通道,很多人 被闷在里面.根本没办法出来。
现场施工方负责人也承认,事故发生前施工现场地面出现的小幅沉降,并没有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施工过程中,尽管他们也请专家来监测过几次,但专 家来的次数不够密集.无法确定下一步采取的措施。他一再强调,事故原因主要是事发地段土质比较复杂,也承认在施工管理上存在问题。这位负责人称,集团的大 部分员工都是经过培训的,不过由于地铁赶工期,对于一部分新来的员工培训有所缺失。事发工地二十多位钢筋班和木工班的民工证实,他们能记住的施工方培训内 容,只有“施工方要求民工戴安全帽”这句话。
在全国工程建筑市场盛行最低标中标的情况下,以低价夺标后的资质企业,为节约成本,转包已成惯例。“这样的惯例在大型工程中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地铁施工自然也不能例外。”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转包的一般做法是,公司成立项目部,由少数资深工程师带领年轻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在工程中标后将中标 工程分割成若干段,用不同方式分包给借用正规公司牌照的大包工头,而大包工头则将自己的劳务二次发包给若干个小包工头,小包工头们则在开工前临时雇用毫无 经验的农民工。
近年来,轨道交通建设如火如荼,轨道施工人才奇缺,以某建筑工程公司为例.该公司官方网站公开的数字显示,公司共有员工2348人,其中工程技 术人员381人,高级工程师24人,工程师153人,高级技师、技师55人;而其承建的项目,除在杭州外,还有深圳地铁1号线、5号线,上海A15公路 14标段,北京地铁亦庄线,武广路新广州站,洛湛铁路,海南东环铁路,宜万铁路等项目,合同价值超过330多亿元。两相比较.技术人才显然远远不够。在 11月16日召开的会议上,施工方承认成立了H市地铁项目部,其中140人是有正式身份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而其余一线作业的330多名劳务用工,都属临时 招聘。但该公司官方数字显示,H市地铁项目部人数不过33人,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人有25人,占总人数的760A。用这样的技术力量去管理临时招聘的 农民,质量可想而知。
H市地铁1号线的建设,一开始就提倡在商业开发上吸收香港地铁物业的理念,推行“地铁+物业”模式。这样的模式一提出,房地产商欢欣鼓舞,由于 僧多粥少,商业竞争在地铁路线的抉择中变得越来越激烈,有专家认为,地铁线路应该越直越好,尽量取直,最安全、快捷的路线才是合理的路线。但出于对地铁经 济的憧憬,H市地铁一开始,就被各方的商业利益所影响。H市地铁路线在商业利益的博弈中不断被修改。
材料5:
H市地铁施工工地发生塌陷事故后.围绕事故责任的归属问题,施工方中×集团和业主方H市地铁集团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这场争论发生在施工方中× 集团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和业主方H市地铁集团之间。11月17日,施工方地铁一号线湘湖线项目部首次向媒体通报时,采用了王院士的观点,将 事故原因归结为特殊土质造成的,并认为这属于突变情况,之前没有预料到。
塌陷后第二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赵铁锤先后赶到事故现场,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两位副总理李克强、张德江的分别批示,更是让大家感到此事的重量。11月16日.在召开的地铁工地塌陷事故第一个专题会议上,H市委领导对外宣布,“在信息发布上,必须承诺 公开、透明、实事求是,不瞒报、不漏报失踪、伤亡人数„„市委、市政府绝不允许出现瞒报、漏报或‘私下处理’等现象”。
施工方认为,地铁设计存在严重缺陷,施工单位按图施工,无明显失误。而H市地铁集团认为,设计尤其适用于地质条件恶劣的地区。王院士随后接受中 央电视台电话采访时,称“拍脑袋”、“图便宜”、“赶工期”、“领导意见替代科学决策”等因素是导致H市地铁工地事故的原因所在。王院士解释说。江南的地 质比较差,按照地铁施工惯例,设计的时候一般要求是封闭的,像H市地铁这种开放式明挖的办法,最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一旦发生地陷,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 塌就一大片。更可怕的是,在湘湖站附近还有湖、河流和主干道,完全不具备开放施工的条件。从这次塌陷的工地设计图分析,仅有0.8米的防水墙,在本该放横 撑的地方只加了块钢板,显然没考虑到开放施工和通行等问题。如果设计时考虑这些问题的话,就必须要设计挡土墙.挡土墙起码得1.5米到2米厚,同时还须每 隔三匹米打一个桩。先做桩,桩上再做挡土墙.而且连续墙后面要有水平的腰梁,每隔3米还要有很多横撑,连续墙6米一个接头。设计上的先天不足、长期下雨、再加上下水管渗漏.造成了一个滑动面。这个滑动面在四车道的压力下,往塌陷处挤压,由于设计的是防水墙而非挡土墙,最后才发生了管涌现象。王院士总结说,如果没水,下雨小点,还能碰大运。但现在有动荷载的情况下,迟早会出问题。
业主方对上述说法予以坚决反驳。在一份公开的材料中,业主方反驳说,相关方案均通过国内知名专家的现场踏勘和深入论证.决不是“随便”的方案。业主方称,采用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的明挖法,其最大的特点是围护结构施工容易、工艺成熟、支护刚度大.尤其适用于地质环境条件恶劣的地区。并举例说,类似 的办法在上海、广州建设地铁时也取得过成功。明挖法对环境的适应性是较强的。可有效避免城市中心区域的“大拆大建”。
11月19日,王院士再度面对公众,他为了表示自己的客观,分析了施工方存在的问题。“业主方有些技术方面不懂,也不能怨他们。作为施工方,在 没把严重性说清楚的情况下仍坚持是不对的,且施工方的施工流程也有问题,开挖一段15米左右,就要马上做底板。可惜的是为了赶工期,底板没及时做。但即使 设计方有问题,只要有经验,也能避免。”王院士举例说,他在南京曾有过成功的经验.当时是在开挖的时候,一次只做10米,并不断加固底板,最终令工
程得以 顺利完成。另外,地铁施工特别要注意人少上,要机械化挖土,并随时注意观测,而这次出现事故的施工工地开挖得面积大、人也多,开挖六十多米,七十多人在下 面,这样的情况,最终死了21人,已算不幸中的万幸。
争吵进一步升级。H市地铁集团承认.选择明挖法是因为其造价相对经济,采用暗挖法的成本造价要贵30%,且工期也要慢近一半。王院士认为,除了 经济原因。赶工期也是悲剧发生的罪魁之一。
“又想赶工期,又想成长低,就是因为你考虑省钱,这样要防止事故也难。”王院士称。不合理工期、不合理造价的问题在全国很普遍,业内所有的人都 知道,业主总是不断压价,而且选最低标。他举例说,像盾构区间的成本,现在3万元每米都有点不够,但H市一些地方甚至不到3万元每米,而在广州4.5万元 就比较合理。地铁每公里最少也要在5亿元以上,其中机电设备,不能超过2亿元.土建不能少于3亿元。这个价钱还是10年前的,现在物价上涨,价钱还要更 高。
王院士认为,施工单位有时也很无奈.他们不单是责任人,有时也是受害者。依照惯例,整个施工应以施工单位为主体,施工单位所提的方案和建议应在 建设方主持下由施工方、监理方参加,并补充完善.最后必须由施工单位认可。因为施工单位懂行且长期在现场,最了解情况。但此次H市的做法,恰恰与之相反,是“外行领导内行”。
据施工方中×集团介绍,本来合同是3年建成,后来改为2年。结果由于拆迁遇到麻烦,进场施工时间又拖了半年,实际就是一年半。在此情况下,施工 方只能加快进度。而低价的结果,找农民工或者包出去,都成了“正常”的选择。
H市地铁集团针锋相对,否认了相关指责。他们认为自己的工期安排科学合理,地铁1号线工期为5年,计划用3年时间洞通,两年时间轨通、电通、车 通。虽然湘湖车站的长度较一般地铁车站长,但只要施工组织合理.24个月左右完成施工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而对于造价,H市地铁集团则澄清说。地铁1号线是 一条既有地下,又有高架和地面线.且以明挖为主的线路,22公里中,有6.2公里的高架线和0.5公里的地面线,而高架线的造价一般每公里仅2亿~2.5 亿元。因此,杭州地铁2号线每公里约4.6亿元的造价是比较适宜的,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可行性研究评估及初步设计审查也肯定了这一经济指标,而且工程费用是 由施工单位自主报价,不存在压低费用问题。
材料6:
2009年1月4日上午10时许,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晓南路瑞宝村的位于地铁二、八号线东晓南路隧道上方的一栋六层居民楼突然下陷并发生倾斜。事发后,该楼及相邻两栋楼房的123名居民被紧急疏散,事件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因怀疑事故由地铁施工引起,地铁工地随即停工。相关部门对出事楼房进行监 测,地铁公司的监测人员表示将持续24小时不问断观测,每隔两小时出一份观测结果,直到楼体稳定。从5日早晨8时至12时,其观测结果显示,楼体的最大沉 降为1mm左右,监测人员表示,沉降1mm应该是正常范围。
10年前,广州地陷还算一个大新闻,但如今人们对此已司空见惯。尤其是2008年以来广州地陷事故频发。从荔湾区桥中的多次塌陷,到金沙洲、夏 茅、嘉和、再到东晓南路,人们的记忆中与地陷有关的地名越来越多,而几乎每一次都与地下施工有关。
2008年,由于荔湾区桥中地区接连出现地陷房塌事故,广州市地质调查院的监测人员至今仍在该地区搜集相关数据。监测专家陈××带着观测人员在 这带寻找地标。一个点一个点作记号。“测控坐标都是很精确的,只有精确才能避危险,”陈××介绍说,“我们每次开工之前都有周详的选点勘测,虽然不可能密 密麻麻地设置到每一个点,但这绝对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为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广州地铁设立了安全监察部,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近120人,其中有近五十名安全巡查员,负责对全市所有在建地铁线路 施工点每天逐个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从2008年10月开始,广州地铁还开展了夜间安全生产巡查。由于广州地质条件比较复 杂,2008年初,广州地铁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控小组.由专家对安全生产及地质灾害进行把关。
据了解,广州地铁在国内地铁界首次提出地质灾害防治课题并抽调专家成立了专门的组织。广州地铁总公司还专门请了第三方监测单位。对每个在建项目 进行监测,核查各承建商所报的资料是否准确可靠。
材料7:
根据广州市地质调查院最新统计,2008年广州市共发生地质灾害27宗,其中地面塌陷11起。地质灾害数量明显超过往年,造成的损失也比往年大 幅提高。
对此,广州地铁总公司副总经理陈××介绍说,从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历程来看,962年广州的第一份地质勘探报告指出,广州地质条件表现 为地形地貌起伏多变,地层岩性复杂多样的独特特征,三大地质难题广州全部都有:一是广州发育了多条断裂,地铁线路经过的断裂有十多条。断裂带最大的问题是 岩体破碎,相对周边完整的基岩属于软弱夹层。在隧道施工时容易造成涌水、突水等工程事故;二是花岗岩、混合花岗岩残积层多。当遇水浸泡时,该土层会迅速软 化以及崩解、流淌,会造成涌水等事故;三是广州市西北部存在大量的石灰岩和溶洞。这些地方涌水量很大,险情发生时止水、堵水等都极难进行。与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层相对单一的城市比较起来,广州在地铁建设过程中,设计、施工难度更高。
1965年广州成立地下电车工程建设指挥部。筹资1300万元上项目,这在当时是个巨大的工程。当时规划的地铁是南北走向,把中心区域连接起 来.运用的是传统的矿山法。但由于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只挖了3米宽.2.85米高,8公里长的一条隧道就报废了,广州修建地铁的想法只能搁浅。
进行地质调查是修建地铁前的首要任务,针对广州地铁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覆盖了广州各区,至今已积累上万个钻孔资料。广州地铁总公司副总经理陈 ××
表示,“从一号线到在建线路.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地铁线路的合理埋深研究与工法研究。这些工作主要是看是否有稳定的地层。在这一方面,我们需要花费 一年多时间,只有地质报告通过了。我们才能开展下面的施工方案。”
在这一历程中,广州地铁始终没能找到适合本地地貌的典型通用工法。上世纪90年代初,盾构法兴起,广州地铁开始在一号线建设中尝试使用盾构法,效果不错。据悉,1999年以后,广州地铁二号线、三号线、四号线大量采用盾构技术修建地铁隧道。如今,在广州已开通的地铁线路中,使用盾构法修建的隧道 约75.3单线公里。
一号线经过的多是老城区。房屋密集,且大量陈旧的房屋就在地铁沿线上,为此,广州地铁建立了房屋、高架桥的评估检测体系。“当时对许多沿线建筑 都进行了全过程的检测,在施工前就开始进行鉴定,施工工程中,一旦发现开裂或是下沉我们都会及时应对,停工对他们进行保护。这已经成为一条政策运用到后来 的所有线路的施工中。”陈××也表示,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动态检测还在不断完善中。对于目前施工中时有发生的开裂等问题,他坦诚地说:“这的确时有发生,我 们必须承认。出现这一问题,一是客观上广州的地质条件非常复杂,面临的风险也更大;二是各种施工工法技术的应用上还需进一步提高,但是,我们会千方百计的 保证市民人身财产的安全,并做好周边建筑物的保护工作,这是我们修建地铁的大前提。” 材料8: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建设地铁的国家,从地铁建设的第一步就把安全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并把安全意识贯彻到整个建设过程当中,比如地铁的建设必须要考 虑避开地震带、容易发生塌方事故的土层以及排水系统等。有资料显示,东京的地铁建设必须进行慎密细致的调研,首先要在选址和建设地点方面征求设计建筑工 程、环境保护、危机管理等领域专家的意见。日本用法律来规定地铁建设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安全问题。《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定,建立劳动安全体制,任命或指定劳 动安全卫生负责人,监督和指导企业的安全工作.地铁建设也不例外。日本的监察机构十分重视安全的前期管理和过程管理。对地铁施工人员的培训几乎是由全社会 来承担,而不仅是地铁公司一家的事,社会的培训使工人绷紧了安全生产这根弦,且不会为了赶工期而忽视安全生产,2001年六月出台的《地下深层空间使用 法》规定,对地下建筑物在承载能力方面的技术标准作了规定。
布鲁塞尔市地铁建设所用资金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国家与城市的财政支出、在保证设备、车辆、运营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压缩地铁建造成本。布鲁塞尔 跨区运输公司副总工程师帕斯卡说地铁建设将高效、舒适、环保,与城市规划、建设的协调发展结合起来是布鲁塞尔市发展地铁及其他公共交通始终遵循的原则。
三、作答要求
1、请用不超过250字的篇幅,概括出H市政府应从材料3和材料4(仅限材料3和材料4)所涉事故中吸取的教训。(本题25分)
要求:概括准确,条例清楚,语言流畅。
2、请以事故调查组成员身份,就材料5中施工方和业主方对事故责任认定的争论,给H市政府写一份简报,篇幅不超过350字。(本题25分)
要求:概括准确,条例清楚,语言流畅。
3、请根据所给全部材料(仅限所给材料,以“地铁建设中如何避免地陷”为题,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策论文章。(本题50分)
要求:结构完整,措施全面,操作性强,条理清晰,行文流畅。参考答案
1、从表面看,事故发生的原因是施工单位没有遵守操作规则、忽略员工培训、发现事故隐患不及时报告和处理所致;但从深层分析,这些问题的产生,与政府部门没有严格实行对施工单位的监管有密切关系。并且,H市地铁1号线工程从规划到施工都存在大量问题,之所以有问题不解决、违反规则不纠正,根本原 因在于当地政府急于求成,盲目求“快”,要求快速推进施工进度,不顾安全隐患,没有遵循依法科学安全施工的要求和规律。因此,政府应该吸取的最主要教训是 纠正错误的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科学、安全发展的理念,认真履行政府对公共工程的监管职责。
2、H市地铁发生塌陷后,施工方中×集团和业主方H市地铁集团就责任认定问题各执一词,施工方认为事故主要是由于地铁设计存在严重缺陷引起的,施工单位按图施工,无明显失误;业主方认为地铁设计方案不存在问题,事故只能是由于施工环节的问题引起的。但两方观点均有偏颇,专家认为:施工方的施工流 程存在缺陷是造成事故的一个原因,而业主方不懂技术、外行领导内行,赶工期不顾技术要求也是原因之一,施工方与业主方都要负相应的责任。
经过多方调查,调查组认为造成事故既有施工方未按科学流程和标准施工的责任,又有业主方违反工程建设规律、“外行领导内行”、盲目赶工期、压报 价、工期安排不合理不科学的责任。在以后的工程建设中,必须避免盲目加快施工的做法,严格实施监理方、施工方共同参与的方案设计和施工程序等,确保施工安 全,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3、参考范文
地铁建设中如何避免地陷
目前,我国多个城市地铁建设中多次出现不同程度的地陷问题.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有效避 免地铁建设中的地陷问题,已经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地铁建设中可能造成地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施工前没有对复杂的地质环境作出精确的判断与掌握。二是缺乏安全监督 管理。三是安全事故法律法规的欠缺。四是施工员工技术水平低。五是利益驱使,施工方赶工期,仓促完工。
针对以上原因,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定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进一步有效避免地铁建设中发生 地陷问题还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努力:
第一,在城市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民生第一、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的政绩观。不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坚持按科学规律和 民生需求办事,认真落实政府职责,做好地铁方案的规划设计工作.确保工程安全可靠,符合改善民生的要求。
第二,要把安全发展的理念放到重要位置,把安全生产的要求贯彻到地铁建设的全过程。针对地陷事故易发频发问题.健全预警机制,严格遵守操作规 程.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做好应对工作,确保施工安全。
第三,坚持依法规范和监督管理地铁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等有关规定.落实政府部门的监管责任,及时开展安全生产监控检查,监督和指 导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纠正处理地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要切实按照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实行施工方、监理方共同参与的工程建设体 制,确保地铁工程的每一个环节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真正做到对公共利益负责、对群众生命安全负责。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地铁安全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地铁建设一定能够避免地陷问题,为我国经济增长,为民众高效便捷出行发挥 应有的作用。
第二篇:2016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县级)
2016年广东申论真题(县级)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30分钟,参考作答90分钟。满分:100分。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二、给定材料 资料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世界各国都在摩拳擦掌,都想以科技为核心创新发展,争取发展主动权。也许有人觉得创新应该是科研院所、“高精尖”行业与有关部门的事。殊不知,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知足常乐”已经难以长久,“抱残守缺”更会惨遭淘汰。
就在日前,九段高手、世界冠军李世石以1∶4败给了机器人“阿尔法狗”.为此,有人忐忑不安,人类智慧是否真的要被机器碾压?其实,人工智能围棋软件与人类棋手的对弈,终归是人与人的对决,确实地说是在人类科技发展的基础上,某个人群研发的高科技在挑战某个人的智商。正如有评论所言,我们最该震惊的不是“阿尔法狗”的“神力”,而是其背后的研发团队、公司乃至国家的科研创新精神和战略前沿技术实力。
在新形势新机遇下,党和政府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就是要以创新为支撑,趟过改革“深水区”;就是要以创新为驱动,提速发展“中国号”.因此创新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新课题。创新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资料2 广佛地铁连通广州西朗至佛山魁奇路。作为全国首条城际地铁,每天数以万计的“广佛候鸟”.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广佛地铁的设备大部分出自国产,屏蔽门由东莞一家玻璃幕墙工厂制造,检票闸机源自佛山的五金机械厂,综合控制的“大脑”系统则出自广州天河软件园。
在背后主导一系列技术创新的,则是广州的佳都集团。这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
企业从传统电子分销转而经营“互联网+智能轨道交通”等业务,乘国家发展轨道交通的东风,依托持续的科研投入,掌握了智能轨道交通、屏蔽门、自动票检综合控制和视频监控四大核心技术。在完成科技转型的同时,该企业以“供应链管理模式”带动下游产业升级,在轨道交通智能化业务与智能安防业务上就有200多家供应商为其配套,原来传统的五金厂、玻璃厂、塑胶厂、机械厂成为高端装备、ICT增值服务提供商,仅广州地铁上该企业供应的检票、闸机设备就占了“半壁江山”.据不完全统计,该企业每10元的智能化系统可带动周边传统产业50亿元。
资料3 2015年1~10月,我国乘用车累计销售1648.47万辆,同比增长3.89%,中国车市以“低增长”的方式缓慢前行,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据汽车行业一专家介绍,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研发、生产技术人才缺口40万,汽车销售和售后人才缺口70万,累计缺口达100多万。他说,“整体而言,目前汽车行业人才参差不齐,缺乏高精尖人才,影响中国由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步伐。”
对于我国机器人产业而言,最大的难题则在于技术。近两年,中国本土机器人厂商猛增至近千家,但主要扎堆低端机器人的制造。减速器,特别是被机器人产业内称之为机器人“御用”的RV减速器在我国起步太晚,基本空白。RV减速器设计需要专用软件,仅通过测绘无法得到精确齿形数据,零件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加工困难。由于无法简单“山寨”,RV减速器的自主研发道路及其艰难。到目前为止,中国人申请的RV减速器专利仅26件,有效专利只有13件,发明专利只有2件,且都不属于核心技术。国外申请人在华申请了专利47件,其中有效的26件,全部是发明专利。
近年来,随着创新战略的加快推进,我国研发支出呈现迅速增长趋势,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逐年增长,2013年首次突破了2.08%.2014年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提升至2.09%.数据表明,我国正在向创新型国家转变。尽管如此,相比发达国家,我国仍有不小差距。据统计,美国2012年的研发投入为4535亿美元,中国2014年相关投入约为1.3万亿人民币,不足美国2012年的一半。作为科研经费投入的当然主题,目前,我国超过70%的研发经费来自企业,但与国际同行相比,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还有差距,如华为的投入强度为8.9%,而微软近14.6%;东风汽车为2.1%,而日本丰田为3.6%,德国大众为5.2%.此外,我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长期偏少,2013年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仅占研发经费总额的4.7%,远低于发达国家15%~25%的比例。我国企业用于基础研究经费的贡献很少,仅占全部基础研究经费的1.55%,远远不及美国的21.33%.技术研发固然困难,不让他人觊觎自身成果也不容易,按相关规定,申请专利必须公开专利说明书,而专利说明书一经公布,专利发明的思路及技术特征就公开,专利批准又需要长时间等待,这样一来,专利尚未得到授权保护,就可能已被侵权。盗窃专利技术的速度往往要比申请专利保护的速度快得多。因此,创新者很容易陷入这样的窘境--不申请专利,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申请专利,知识产权也难得到保护。
更重要的是,相对于窃取专利所获得的巨额利润,侵权者所付出的违法成本明显过低,这使得许多企业不愿投入资金自主研发。而是想方设法窃取他人的专利,甚至以此为“优势”对专利拥有者展开“成本价格战”.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很容易把发明者及其企业置于死地。
“好酒也怕巷子深”,企业产品没有品牌,打不出品牌,想拥有市场自然难上加难,以医疗器械领域为例,我国该领域约80%的CT、90%的超声波仪器、90%的磁共振设备、90%的心电图机、95%的心脏起搏器等市场被跨国公司垄断。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国产医疗器械在核心技术上还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则不妨归结为国人的“歧视”.对此,某CT制造企业首席执行官就曾明言,在合资期间,同一条CT生产线上,既贴牌生产“飞利浦”产品,也生产自主品牌的产品,一模一样的质量,贴上洋标签,市场价格就要高出许多。要想攻占国外品牌据守多年的市场,并不容易。
《中国制造2025》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必须着力解决上述所反映的我国制造业存在的普遍问题。
资料4 “众创空间”是包括创客空间、创业咖啡等孵化器模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2015年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并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提供政策支持。以下是有关“众创空间”的几个具体案例。
案例1: 东部某市福地创业园D幢顶楼的福云咖啡馆内,清一色年轻面孔,有的对着电脑忙碌,有的边喝咖啡,边在人群中观察着别人……咖啡馆经常举办沙龙,走动的都是互联网圈内人。一年多前,杨洋与两个小伙伴创办公司,准备开发拼车软件,租下了咖啡馆西侧角落的一张
桌子。“围着这张木桌,最多只能坐6个人。我们每个月总共付给咖啡馆5000元,其中2500元是租金,2500元是消费券,还提供免费Wi-Fi.”在这里,他们只需点上一杯咖啡,便可以坐上一天,入驻团队还可以在这里得到便捷的法务和税务咨询、工商注册以及社保对接服务。杨洋盯着走进走出的人,不断物色技术高手,很快招到了一个花名叫“蚂蚁”的海归。这位20多岁的年轻人,为杨洋开发出针对苹果手机的拼车软件,不久,杨洋又在咖啡馆里找到了花名“蟑螂”的互联网技术高手,“蟑螂”很快搭建了后台数据运行库。上线后不久,这款拼车软件就已经拥有上万的用户。
案例2: 在中山大学北门附近的巷子里,有一栋不起眼的楼房,走进去却别有洞天:拥有350个卡位的大办公间里,上百名青年在用电脑工作;小会议室和办公室里也都举行着各种项目的讨论会。这里是刚刚建立一年多的中大创新谷,入驻的创业团队不仅可以得到工商注册、财务、法律咨询服务,更有专业的行业分析和前景指导。这里常常举办云珠沙龙、云珠风暴会以及云珠论坛,邀请行业相关人士与数以千计的青年一起分析、讨论创业经验和产业态势。创新谷还联合知名投资机构及天使投资人,共同指导、打磨创业项目,并予以投资。
案例3: 某医疗园背靠母公司近30年的医疗器械行业实力,建立了一批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支撑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实验服务和成果测试服务。该园总经理吴冬梅介绍:“医疗器械领域孵化需要专业的技术服务平台,生物医药的成果转化也需要专业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因此,建设具有专业服务能力的生物医药大型综合孵化器十分必要。我们走的完全是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运作的路子,便于孵化平台与各创投基金的合作,能灵活选择合作方式。项目的进入和退出都遵循市场规律,使项目孵化更加精准、高效。”专业化发展也正进一步扩大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对面楼三楼和五楼的公司就是我们的重要器件供应商。”园内一家电子科技公司经理说,他们的主营业务是B超仪器,而入驻医疗园后发现,园内聚集了很多生产B超仪器零部件的企业,“我们肯定是优先和园内企业合作,既方便快捷,生产效率也得到了保证”.案例4: 2015年年初,某知名物业集团打造的智慧产业创新园区正式投入运营。该园区总面积10万平方米左右,前身是旧厂房。在对其周边的商业氛围、配套设施等进行评估后,该集团重新规划,升级了这一园区,规划建设智能机器人、智慧园区系统、智慧安防、智慧公寓、无线传输、智慧电子商务、无线支付、智慧终端、小微企业孵化器、小微企业加速器等十大
产业功能区,集智慧产业研发、高端人才引进、综合增值服务于一体,并将引进约100家科技企业、研发机构及金融、科技中介等专业配套机构,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预计年产值约30亿元,比改造前增加了25亿元。同时,这一园区还将设立专业服务管理机构,为各进驻企业提供:产品交易平台、融资担保平台、信息交流平台、产学研平台、物流运输平台、人力资源平台、企业管理咨询平台等七大服务平台。
案例5: “众创空间”的热潮已经从一、二线城市蔓延至三、四线城市。西部某市表示到2016年,各高等院校至少打造2至3家“众创空间”,全市“众创空间”达500个以上;到2020年,全市“众创空间”达1000个。但三、四线城市“众创空间”发展迅速,大多处于盲目跟风的“有店无客”的尴尬境地,有人的没有项目,有项目的没有资金,有资金的没有配套服务。
2015年9月,“磁湖汇”在中部某三线城市正式开业。这一“众创空间”是由政府主导、专业公司运营、市场化运作的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如何在各方面资源都匮乏的三线城市健康运营,成为了摆在“磁湖汇”面前最大的问题。“磁湖汇”号称要筹集一亿资金,来打造一个多元的资金扶持和投融资体系,其中包括大学生创业项目扶持资金、创业担保贷款基金、科技天使投资基金和创投基金及风险补偿金。但是面对庞大的创客群体,这一亿的资金是不是杯水车薪呢?
创客想要成功,光有资金也是不够的,还需要专业的创业指导老师。而三、四线城市的导师资源,一般都是本地企业家为主,这些企业家们在实战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创业指导上与一、二线城市的导师难免有些差距。
资料5 201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国内职务发明专利申请中:企业申请48.5万件,同比增长13.6%;高校申请11.2万件,同比增长13.7%;科研机构申请3.9万件,同比增长8.3%;机关团体申请1.2万件,同比增长23.5%.国内职务发明专利授权中,企业专利占比63.0%,高校专利占比26.0%,科研机构专利占比9.6%,机关团体专利占比1.4%.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职务发明申请和授权数量仅次于企业。然而,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0%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远低于发达国家50%的水平。以高校为例,被转让、许可的专利占有转化价值“活专利”的比例仅为2.03%.在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中,专利数量是验收标准之一,成果转化却极少成为标准,高校和企业科研人员申请专利很多只是为了晋升或荣誉,而不是为了促进科技创新或商业应用。
技术转移并非高校考核科研人员的指标。另一方面,高校既缺乏技术转移专业人员,也很少有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且高校的大多数科技成果属于国有资产,高校缺乏自主处置权。以技术入股为例,高校需要就评估定价问题报请教育部门审核,再由教育部门报请财政部门批准,这一过程相当漫长。而科技成果往往具有明显的时效性,未等程序完结,就可能已经丧失价值。
斯坦福大学教授哈伯在一次采访中谈到:“作为一个教授,我在商业上不是行家,也不会拟合同。让一个教授与企业面对面沟通,我认为是不太可能成功的。将专利商业化,我需要懂专利权的律师,需要擅长商业化的行家。在美国,几乎每个高校和科研机构都有内部的技术转移办公室,在技术转移办公室下面还有学校或者学校联合的投资基金,负责对专利进行投资。”
资料6 2014年,全国法院新收知识产权一审案件116528件,同比上升15.6%.全国检察机关起诉侵犯商标权、专利权、着作权和商业秘密等犯罪嫌疑人9427人,同比上升7.1%.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院长表示,当前的知识产权审判实践反映出保护力度还有很大不足,如何保护知识产权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2014年,北京、上海、广州三个知识产权法院陆续成立,率先实行主审法官负责制,完善会议庭办案责任制,探索建立法官员额制度和符合司法职业特点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随着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检察机关也设立了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对应的机构。2014年底挂牌成立的上海市检察院第三分院设置了知识产权检察处、行政检察两个机构,依法对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办理的相关案件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三、作答要求
(一)请概括资料3所反映的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20分)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条理清晰,篇幅不超过200字。
(二)请根据资料4,分析说明“众创空间”对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作用。(30分)
要求:分析全面透彻,条理清晰,表达准确,篇幅不超过300字。
(三)请根据全部给定资料(仅限给定资料),以“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发展”为题,写一篇策论文。(50分)
要求:1.对策合理,有针对性。2.条理清晰,论证严密,合乎逻辑。
3.结构完整,表达准确,行文流畅。4.篇幅在800~1000字。
第三篇:2014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县级以上)
2014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问题一:简要概括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条理清晰。篇幅不超过100字。
问题二:分析说明循环经济的好处有哪些。
要求:分析全面、透彻,条理清淅,表达准确。篇幅不超过200字。
问题三:假如你是G市交委工作人员,请就进一步完善本市公共自行车服务提出建议。
要求:所提建议合理、有针对性,条理清晰,表达准确。篇幅不超过200字。
问题四:请结合全部给定材料,以“绿色发展”为题目,撰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文章主题应与所给材料联系紧密,思想性强;
2.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论证严密、合乎逻辑;
3.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行文流畅;
4.篇幅在800—1000字。
给定材料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3月6日,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的会议时强调,广东要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走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凤凰涅槃。
材料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无论是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还是能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都越来越明显。
截至2011年,我国煤炭剩余探明可采储量1145亿吨,约占世界的11.5%,居世界第4位;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24.3亿吨,居世界第14位;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2.9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4位,但我国人均能源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人均占有有量仅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7%、5.4%和7.7%。
未来,我国靠高耗能支撑快速发展的路子已经走不下去了,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课题,就是必须走绿色发展之种,真正构建生态文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材料2
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市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
根据国家战略和广东实际,历时六年编制的《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全省17.98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生态发展(即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具体为:
◆优化开发区域——包括属于国家级优化开发区域的珠三角核心区,含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6个地级以上市的全部县(市、区),以及惠州市、江门市、肇庆市的城区。
◆重点开发区域——包括属于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的海峡的西岸经济区粤东部分(即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市)和北部湾地区湛江部分(即湛江市以及属于省级重点开发区域的粤西沿海片区、珠三角外围片区粤西沿海片区、珠三角外围片区和粤北山区)片区三个区域,共40个县(市、区)。
材料3
今年全国“两会”上,雾霾天气牵出的环保议题备受关注,除引出重拳出击防止污染的思考外,能源消耗方式也引发人们的反思。
作为佛山的绿色屏障,三水一直通过新能源的示范应用为佛山乃至全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自2009年引入首家太阳能企业开始,三水已形成一条从晶硅生产到工程安装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并深耕终端应用领域撬动新能源的规模化推广。
去年,三水入选全国首批分布式光伏示范区,预计三年内完成130兆瓦的装机容量,位列全国第六,目前,已建成13.6兆瓦,其中三水最大的光伏发电站年发电量约800万度,节省电费达80万元。
材料4
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一种经济模式。以下是化溪县发展循环经济的两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
“一家造纸厂污染一条河”,这是人们对造纸企业的固有印象。而相对于木浆造纸,传统草浆造纸高污染和高耗水的程度更是令人咋舌。“不要用草类制浆,用商品木浆和废纸制浆”几乎成了森林资源匮乏地区造纸企业的普遍选择。然而,林全纸业却“偏执地”发展秸秆造纸。
林全纸业的考虑是,我国是农业大国,适合制浆造纸的稻草、棉杆、玉米秸秆的年产丰富,化溪县在此方面具有很大的资源优势,在提倡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大环境下,草浆造纸逐步取代木浆造纸才是趋势。
在不断加大治理污染的过程中,林大纸业还研发了非木纤维“置换蒸煮”制浆新工艺、秸秆清洁制浆技术和环保型秸秆本色浆制品技术等,在改善纸浆质量使之优于阔叶木浆且大幅降低制浆成本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吨浆,吨纸的水耗、能耗,降低了制浆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负荷。
通过主动技术创新,林全纸业已经从污染严重的造纸企业成长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以造纸业为主的大型集团。
材料5
“踩着丰富的矿产,呼吸着最新鲜的空气。”这句话令很多韶关人引以为豪,昭示着这座城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优良的生态资源。
韶关是华南重工业基地和广东战略后方,也是广东省的生态屏障,生态资源最为富集,全市森林覆盖率72.5%,居全省之首。然而2010年以来,韶关市84.5%的国土相继被划入国家和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同时,韶关被列入国条院公布的第三批25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在传统的资源型工业发展受到极大限制的情况下,转型和升级,形成生态文明的产业结构已经是韶关市发展经济的必然要求。
如何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实现从“卖资源”到“卖风景”的绿色转型?韶关市委、市政府近年来确立了旅游业作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龙头的地位。
2010年,丹霞山正式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广东省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景区周边几乎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楼房,吃上了“旅游饭”。2012年,韶关市接待游客2117.8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55.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02%和20.28%,在整体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韶关市的旅游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材料6
G市推出的公共自行车服务已经运营3年,为了给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市交委(交通主管部门)主持召开了一次意见征集座谈会,邀请了部分市民和公共自行车管理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前来参加,以下是部分发言记录:
主持人(市交委陈处长):为了方便市民绿色出行,我市利用国有资产成立了市公共自行车管理服务公司,采取政府主导、企业经营的模式,由他们具体负责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建设管理、维护和自行车租凭服务。现在,这项服务已经推出3年,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今天,我们邀请大家在百忙中参加这个座谈会,就是想听听大家的心声,为我们改进工作提供帮助。
曾女士:我不习惯骑车,主要是由于很多街道都没有设非机动车道。骑自行车需要在马路上和机动车抢道,感觉实在是不安全。
李经理(公共自行车管理服务公司):据我们统计,租车一小时免费期内还车的占租车人群的90%以上。这说明大多数人都是快借快还,免费用车,自行车的利用率还是挺高的。可车用得多损耗也大,今天锁坏了,明天显示屏黑了,修修补补是笔不小的开支,再加上其他运营成本,政府补贴资金和收上来的那点儿租车钱根本就不够!
材料7:
“生态消费就是节约用电,用峰谷电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妈一边填写问卷一边认真地对调查员解释到,这是某市消保委进行的关于“某市生态消费现状调查”中的一幕。
生态消费是一种绿色消费模式,它是指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消费行为。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还不难认识到,生态消费既是人们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过程,也是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不竭动力。只有人们掌握了生态消费的知识,形成了生态消费的理念和意识,并最终改变既有消费模式,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让我们的家园天蓝、地绿、水净,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梦想!
2014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解析
问题一:请根据材料1,简要概括我国能源利用现状。(本题10分)
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条理清晰。篇幅不超过100字。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可知本题的作答范围为“材料1”,作答任务是“简要概括我国能源利用现状”,作答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条理清晰”,作答字数“不超过100字”。因此考生需注意在限定的材料范围内寻找我国能源利用现状的相关表述,并对此作简明扼要、条理清晰的概括陈述。
【参考答案】
一是能源资源禀赋差。人均占有量低;二是能源消费增长快。消费量高,利用率低;三是能源对外依存度高。尤以石油、天然气为重;四是环境压力大。能源利用带来大量污染物;五是传统模式难以为继。资源保护需绿色发展。
问题二:请根据材料4,分析说明发展循环经济的好处有哪些。(本题20分)
要求:分析全面、透彻,条理清晰,表达准确。篇幅不超过200字。
【解题思路】
本题是一道综合分析题,让考生根据材料4,分析说明发展循环经济的好处。具体要求分析全面、透彻,因此考生应透过材料字面的意思,挖掘内在含义,从具体的事例升华到一般、抽象的分析上。条理清楚,说明作答要讲究逻辑、条理性,可采用“总结观点—具体阐述”即“总—分”方式作答。做到表达准确,字数在200字以内。
【参考答案】
发展循环经济能综合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实现环境和经济“双赢”。
具体来说,一是资源高效化。企业新开发大量资源代替惯用原料,利用技术生产能源,有效拓宽原料来源和降低能耗。二是废物资源化。处理工业废水和收购废旧能源,将其循环转化再利用于生产中,可节约成本、扩大规模、保护环境。三是生产协同化。相关企业集群协同生产,使互相之间经济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形成产业链,达到效益最大化。
问题三:假如你是G市交委工作人员,参加了材料6所说的座谈会。请根据会议发言情况,就进一步完善本市公共自行车服务提出建议。(本题20分)
要求:所提建议合理、有针对性,条理清晰,表达准确。篇幅不超过200字。
【解题思路】
阅读题目可知作答任务是提出一份建议,作答身份是“G市交委工作人员”,建议的内容是“进一步完善本市公共自行车服务”。题干给出了明确的作答范围——材料6,考生可以从硬件、软件两方面来对措施分类,以满足“条理清晰”的要求。注意字数不能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进一步完善本市公共自行车服务可以从硬件、软件两方面着手。
硬件设施:一是增设非机动车道,保障骑车人的安全;二是合理设置租赁点,在居民区、办公区增设和扩大租赁点。
软件支持:一是缓解财政压力,一方面加大资金补贴的力度,另一方面通过拉取广告赞助等方式打开营利渠道;二是做好运营维护工作,及时修车、打气;三是建立诚信惩处机制,杜绝借车不还的现象;四是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群众素质,要求确保锁好车之后才离开。
问题四:请结合全部给定材料,以“绿色发展”为题目,撰写一篇议论文。(本题50分)
要求:
1.文章主题应与所给材料联系紧密,思想性强;
2.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论证严密、合乎逻辑;
3.结构完整,条例清晰,行文流畅;
4.篇幅在800~1000字。
【写作思路】
本题为命题作文,所以考生可以直接按照已给出的题目作答,这样无形中简化了考试的难度,而且给出的题目是“绿色发展”,考生也能比较容易的按照给出的题目确定文章的主旨,即围绕“绿色发展”来展开。所以考生在审题的环节就可以确定文章的标题和总论点了。结合标题“绿色发展”和材料里的内容我们能够明确文章是要写与环保、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相信考生并不陌生,对于问题的分析和对策的提出即使不看材料考生也能够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但是题目要求文章要紧密联系所给材料,故考生的总论点和分论点必须能从材料中提炼出来。在仔细研读给定资料后,材料2讲的是规划主题功能区的有关内容,我们可以提炼出分论点:“规划主体功能区,开发与环保新途径”。材料3讲了光伏产业的发展问题,我们可以提炼出分论点:“创新绿色科技,发展与环保新突破”。材料4讲的循环经济的有关内容,我们可以提炼出分论点:“发展循环经济,经济与环保新模式”。材料
6、材料7讲的是环保生活的有关内容,我们可以提炼出分论点:“培养环保意识,生活与环保新理念”。其中循环经济和新技术的开发这两个分论点我们按照“宏观—微观”的逻辑进行了位置上的调换,这样更符合一般的思维顺序。这样文章的总论点和分论点就都从材料中提炼出来了。考生还需注意语言的流畅性,防止大段抄袭材料的语言,字数也要严格控制在800~1000之间。
【参考例文】
绿色发展
雨果说过:“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也是冷酷的屠夫。”这句话在警示我们,人类的发展要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走绿色发展的道路。然而最近几年雾霾频袭、沙尘肆虐、癌症村激增、绿色的大地不在,而“墨绿色”的河水却成为了常态。人们在坐享人类文明、科技进步成果的同时,也在饱受违背自然的发展恶果。
绿色发展能够合理发展区域经济,避免一刀切式的掠夺性开发;绿色发展能够促进循环经济,形成经济环保新模式;绿色发展能够有效缓解能源紧张问题,新能源的运用还能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绿色发展能够改变公众观念,提高生活品质,并汇众力量从点滴实现绿色发展。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要尊重自然、走绿色发展之路。
规划主体功能区,开发与环保新途径。主体功能区的合理规划有利于各个区域的合理开发,充分发挥各个区域最大潜力的同时又能够注重重点区域的环境保护。按照不同区域环境承载力的不同,合理安排开发强度、合理判断发展潜力,并且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生态发展和禁止开发的区域划分来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从总体上统筹规划,为开发与环保开辟新途径,实现各个区域间优势互补、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发展循环经济,经济与环保新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绿色发展的新模式,也是最有效的发展策略。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将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既可以高效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又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尊重自然生态的运动规律来发展经济,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完美契合。
创新绿色科技,发展与环保新突破。我国传统的能源开发主要是以煤和石油为主,然后随着非可再生资源的不断开发,能源危机的警报也一再拉响,不仅限制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传统能源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显现。所以,要大力推广绿色科技,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光伏产业为例,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从而实现发展与环保的新突破。
培养环保意识,生活与环保新理念。加大环保工作的宣传力度,培育公众环保意识。政府应该联合新闻媒体,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形式向民众宣传环保和消费理念,逐步培育民众的环保意识以及实现合理消费,避免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恶性化趋势的蔓延。同时,政府也应为居民环保生活提供便利服务,切实实现全民环保新生活。
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工作是一个发展过程,这中间需要政府、企业、个人等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实现。让绿色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新主题,让每个人都共同努力,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第四篇:2014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深圳华图公考专家团2014广东省公务员考试于3月16日顺利结束,深圳华图公考专家团第一时间为大家做了详细的真题解析,同时,今年申论大作文考“绿色发展”,深圳华图名公考专家团第一时间第一时间为考生们提供最新最权威的申论真题解析,详细解析如下:
2014广东省考申论真题:
一、请你根据材料1,概括我国能源利用现状。(10分)
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条理清晰、不超过100字。
【参考答案】
能源利用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具体表现:
1、总量剩余多但人均少。
2、消费总量大、增速高、利用率低。
3、消费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
4、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
5、污染严重,环境压力大;
6、经济转型任务重。
二、根据材料4,分析说明发展循环经济有哪些好处。(20分)
要求:分析全面、透彻、调理清晰、表达准确。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一、对企业:1.推动技术研发和创新;2.节约资源,降低成本;3.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4.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二、对经济:1.保护资源,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2.实现循环产业链条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绿色发展。
三、对环境: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生态文明,利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假如你是G市交委工作人员,参加了材料6所说的座谈会。请根据会议发言情况,就进一步完善本市公共自行车服务提出建议。(20分)
要求:所提建议合理、有针对性,条理清晰,表达准确。篇幅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一、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布局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
二、科学增设租赁点,同时匹配对接点,方便市民租赁和停靠,归还;
三、政府投入,资金补贴,车辆维修保养。
四、加强监管,完善监督设备,设立监督平台,杜绝偷盗。
五、落实实名制,加大处罚力度,防止不归还。
六、加强宣传教育、倡导公共自行车出行。
四、请结合全部给定材料,以“绿色发展”为题目,撰写一篇议论文。(本题50分)要求:
1、文章主题应与所给材料联系紧密,思想性强;
2、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论证严密、合乎逻辑;
3、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行文流畅;
4、篇幅在800-1000字。
【参考范文】
绿色发展
——凤凰涅槃必有时!
华图教育 陈鲁
绿色,是希望的象征!发展,是生存的根本!绿道网在每一片土地播散下绿意的种子,低碳风让每一个角落充满了靓丽的风景。生态文明、生态机制、生态经济、生态产业、生态发展„„,一系列的“生态”理念开始渗入到人类发展的轨迹之中!
绿色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绿色发展需要以生态理念为支撑,以产业优化升级为基础,以创新绿色发展模式为保障!
发展,发展,再发展!几十年的工业强国梦终于把我们推上了大国崛起的世界舞台。在美国压制、欧盟赞叹、俄罗斯羡慕的复杂环境中,我们凭借雄厚的资源、广袤的土地,让我们屹立于经济之林!在各种光环的照耀下,我们为自己竖起了“大拇指”。然而在“匆忙”的发展道路上,能源依赖、污水横流、资源高耗、雾霾笼罩也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所带来的惨痛代价!
要青山、绿水的呼声日益高涨,只有绿色发展才能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让我们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昂首前行!
践行生态理念是绿色发展的题中之义!机动车的暴增,让我们受尽了尾气的折磨;刺眼的霓虹灯光,满世界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让生物世界的作息规律荡然无存!这一切对有气息的生命而言,不单是生理的摧残,还是精神的折磨!此时此刻,骑着自行车出行,成为了一种时尚,更是一种对绿色的向往,对幸福的追求!生态消费、生态商品、节约用电等一些列消费模式的生态化,让我切身感受到了践行生态理念的幸福感!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经之径!华荣循环经济产业园完美呈现了“小循环”、“中循环”,如果这些小中循环渗透到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那么整个社会良性发展的“大循环”则指日可待。到那时,资源优势将变为生态优势,生态优势将变化发展优势。那么资源开发将成为发展的“亮景”,真正实现由“卖资源”向“卖风景”的绿色转型!
绿色发展还需要创新模式作支撑,技术做保障。商君列传中提到“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那么要想
实现绿色发展的新道路、新模式,就必须敢于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与勇气革新自己,敢于接受新事物、引进新技术,只有如此,才有可能让创新成为绿色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生态消费理念先行、产业优化升级、创新内在驱动是我们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三把利剑!剑发挥出好的效果,还需政府对区域布局进行科学规划,有重点、有计划的有序推进,只有如此,我们广东省才能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走的更加坚定,走的更加自信,才能勾勒出凤凰涅槃时,广东处处美,人人喊幸福的完美画卷!
2014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笔试考试于2014年3月16日落下帷幕,深圳华图小编将火速在第一时间为大家呈上最新,最精,最准的广东公务员考试笔试真题,真题解析,笔试成绩,笔试在线估分,面试辅导等资讯,
第五篇: 2016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县级)
2016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县级)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30分钟,参考作答90分钟。满分:100分。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二、给定材料
资料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世界各国都在摩拳擦掌,都想以科技为核心创新发展,争取发展主动权。也许有人觉得创新应该是科研院所、“高精尖”行业与有关部门的事。殊不知,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知足常乐”已经难以长久,“抱残守缺”更会惨遭淘汰。
就在日前,九段高手、世界冠军李世石以1∶4败给了机器人“阿尔法狗”.为此,有人忐忑不安,人类智慧是否真的要被机器碾压?其实,人工智能围棋软件与人类棋手的对弈,终归是人与人的对决,确实地说是在人类科技发展的基础上,某个人群研发的高科技在挑战某个人的智商。正如有评论所言,我们最该震惊的不是“阿尔法狗”的“神力”,而是其背后的研发团队、公司乃至国家的科研创新精神和战略前沿技术实力。
在新形势新机遇下,党和政府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就是要以创新为支撑,趟过改革“深水区”;就是要以创新为驱动,提速发展“中国号”.因此创新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新课题。创新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资料2
广佛地铁连通广州西朗至佛山魁奇路。作为全国首条城际地铁,每天数以万计的“广佛候鸟”.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广佛地铁的设备大部分出自国产,屏蔽门由东莞一家玻璃幕墙工厂制造,检票闸机源自佛山的五金机械厂,综合控制的“大脑”系统则出自广州天河软件园。
在背后主导一系列技术创新的,则是广州的佳都集团。这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从传统电子分销转而经营“互联网+智能轨道交通”等业务,乘国家发展轨道交通的东风,依托持续的科研投入,掌握了智能轨道交通、屏蔽门、自动票检综合控制和视频监控四大核心技术。在完成科技转型的同时,该企业以“供应链管理模式”带动下游产业升级,在轨道交通智能化业务与智能安防业务上就有200多家供应商为其配套,原来传统的五金厂、玻璃厂、塑胶厂、机械厂成为高端装备、ICT增值服务提供商,仅广州地铁上该企业供应的检票、闸机设备就占了“半壁江山”.据不完全统计,该企业每10元的智能化系统可带动周边传统产业50亿元。
资料3
2015年1~10月,我国乘用车累计销售1648.47万辆,同比增长3.89%,中国车市以“低增长”的方式缓慢前行,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据汽车行业一专家介绍,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研发、生产技术人才缺口40万,汽车销售和售后人才缺口70万,累计缺口达100多万。他说,“整体而言,目前汽车行业人才参差不齐,缺乏高精尖人才,影响中国由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步伐。”
对于我国机器人产业而言,最大的难题则在于技术。近两年,中国本土机器人厂商猛增至近千家,但主要扎堆低端机器人的制造。减速器,特别是被机器人产业内称之为机器人“御用”的RV减速器在我国起步太晚,基本空白。RV减速器设计需要专用软件,仅通过测绘无法得到精确齿形数据,零件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加工困难。由于无法简单“山寨”,RV减速器的自主研发道路及其艰难。到目前为止,中国人申请的RV减速器专利仅26件,有效专利只有13件,发明专利只有2件,且都不属于核心技术。国外申请人在华申请了专利47件,其中有效的26件,全部是发明专利。
近年来,随着创新战略的加快推进,我国研发支出呈现迅速增长趋势,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逐年增长,2013年首次突破了2.08%.2014年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提升至2.09%.数据表明,我国正在向创新型国家转变。尽管如此,相比发达国家,我国仍有不小差距。据统计,美国2012年的研发投入为4535亿美元,中国2014年相关投入约为1.3万亿人民币,不足美国2012年的一半。作为科研经费投入的当然主题,目前,我国超过70%的研发经费来自企业,但与国际同行相比,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还有差距,如华为的投入强度为8.9%,而微软近14.6%;东风汽车为2.1%,而日本丰田为3.6%,德国大众为5.2%.此外,我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长期偏少,2013年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仅占研发经费总额的4.7%,远低于发达国家15%~25%的比例。我国企业用于基础研究经费的贡献很少,仅占全部基础研究经费的1.55%,远远不及美国的21.33%.技术研发固然困难,不让他人觊觎自身成果也不容易,按相关规定,申请专利必须公开专利说明书,而专利说明书一经公布,专利发明的思路及技术特征就公开,专利批准又需要长时间等待,这样一来,专利尚未得到授权保护,就可能已被侵权。盗窃专利技术的速度往往要比申请专利保护的速度快得多。因此,创新者很容易陷入这样的窘境--不申请专利,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申请专利,知识产权也难得到保护。
更重要的是,相对于窃取专利所获得的巨额利润,侵权者所付出的违法成本明显过低,这使得许多企业不愿投入资金自主研发。而是想方设法窃取他人的专利,甚至以此为“优势”对专利拥有者展开“成本价格战”.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很容易把发明者及其企业置于死地。
“好酒也怕巷子深”,企业产品没有品牌,打不出品牌,想拥有市场自然难上加难,以医疗器械领域为例,我国该领域约80%的CT、90%的超声波仪器、90%的磁共振设备、90%的心电图机、95%的心脏起搏器等市场被跨国公司垄断。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国产医疗器械在核心技术上还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则不妨归结为国人的“歧视”.对此,某CT制造企业首席执行官就曾明言,在合资期间,同一条CT生产线上,既贴牌生产“飞利浦”产品,也生产自主品牌的产品,一模一样的质量,贴上洋标签,市场价格就要高出许多。要想攻占国外品牌据守多年的市场,并不容易。
《中国制造2025》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必须着力解决上述所反映的我国制造业存在的普遍问题。
资料4
“众创空间”是包括创客空间、创业咖啡等孵化器模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2015年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并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提供政策支持。以下是有关“众创空间”的几个具体案例。
案例1:
东部某市福地创业园D幢顶楼的福云咖啡馆内,清一色年轻面孔,有的对着电脑忙碌,有的边喝咖啡,边在人群中观察着别人„„咖啡馆经常举办沙龙,走动的都是互联网圈内人。一年多前,杨洋与两个小伙伴创办公司,准备开发拼车软件,租下了咖啡馆西侧角落的一张桌子。“围着这张木桌,最多只能坐6个人。我们每个月总共付给咖啡馆5000元,其中2500元是租金,2500元是消费券,还提供免费Wi-Fi.”在这里,他们只需点上一杯咖啡,便可以坐上一天,入驻团队还可以在这里得到便捷的法务和税务咨询、工商注册以及社保对接服务。杨洋盯着走进走出的人,不断物色技术高手,很快招到了一个花名叫“蚂蚁”的海归。这位20多岁的年轻人,为杨洋开发出针对苹果手机的拼车软件,不久,杨洋又在咖啡馆里找到了花名“蟑螂”的互联网技术高手,“蟑螂”很快搭建了后台数据运行库。上线后不久,这款拼车软件就已经拥有上万的用户。
案例2:
在中山大学北门附近的巷子里,有一栋不起眼的楼房,走进去却别有洞天:拥有350个卡位的大办公间里,上百名青年在用电脑工作;小会议室和办公室里也都举行着各种项目的讨论会。这里是刚刚建立一年多的中大创新谷,入驻的创业团队不仅可以得到工商注册、财务、法律咨询服务,更有专业的行业分析和前景指导。这里常常举办云珠沙龙、云珠风暴会以及云珠论坛,邀请行业相关人士与数以千计的青年一起分析、讨论创业经验和产业态势。创新谷还联合知名投资机构及天使投资人,共同指导、打磨创业项目,并予以投资。
案例3:
某医疗园背靠母公司近30年的医疗器械行业实力,建立了一批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支撑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实验服务和成果测试服务。该园总经理吴冬梅介绍:“医疗器械领域孵化需要专业的技术服务平台,生物医药的成果转化也需要专业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因此,建设具有专业服务能力的生物医药大型综合孵化器十分必要。我们走的完全是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运作的路子,便于孵化平台与各创投基金的合作,能灵活选择合作方式。项目的进入和退出都遵循市场规律,使项目孵化更加精准、高效。”专业化发展也正进一步扩大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对面楼三楼和五楼的公司就是我们的重要器件供应商。”园内一家电子科技公司经理说,他们的主营业务是B超仪器,而入驻医疗园后发现,园内聚集了很多生产B超仪器零部件的企业,“我们肯定是优先和园内企业合作,既方便快捷,生产效率也得到了保证”.案例4:
2015年年初,某知名物业集团打造的智慧产业创新园区正式投入运营。该园区总面积10万平方米左右,前身是旧厂房。在对其周边的商业氛围、配套设施等进行评估后,该集团重新规划,升级了这一园区,规划建设智能机器人、智慧园区系统、智慧安防、智慧公寓、无线传输、智慧电子商务、无线支付、智慧终端、小微企业孵化器、小微企业加速器等十大产业功能区,集智慧产业研发、高端人才引进、综合增值服务于一体,并将引进约100家科技企业、研发机构及金融、科技中介等专业配套机构,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预计年产值约30亿元,比改造前增加了25亿元。同时,这一园区还将设立专业服务管理机构,为各进驻企业提供:产品交易平台、融资担保平台、信息交流平台、产学研平台、物流运输平台、人力资源平台、企业管理咨询平台等七大服务平台。
案例5:
“众创空间”的热潮已经从一、二线城市蔓延至三、四线城市。西部某市表示到2016年,各高等院校至少打造2至3家“众创空间”,全市“众创空间”达500个以上;到2020年,全市“众创空间”达1000个。但三、四线城市“众创空间”发展迅速,大多处于盲目跟风的“有店无客”的尴尬境地,有人的没有项目,有项目的没有资金,有资金的没有配套服务。
2015年9月,“磁湖汇”在中部某三线城市正式开业。这一“众创空间”是由政府主导、专业公司运营、市场化运作的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如何在各方面资源都匮乏的三线城市健康运营,成为了摆在“磁湖汇”面前最大的问题。“磁湖汇”号称要筹集一亿资金,来打造一个多元的资金扶持和投融资体系,其中包括大学生创业项目扶持资金、创业担保贷款基金、科技天使投资基金和创投基金及风险补偿金。但是面对庞大的创客群体,这一亿的资金是不是杯水车薪呢?
创客想要成功,光有资金也是不够的,还需要专业的创业指导老师。而三、四线城市的导师资源,一般都是本地企业家为主,这些企业家们在实战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创业指导上与一、二线城市的导师难免有些差距。
资料5
201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国内职务发明专利申请中:企业申请48.5万件,同比增长13.6%;高校申请11.2万件,同比增长13.7%;科研机构申请3.9万件,同比增长8.3%;机关团体申请1.2万件,同比增长23.5%.国内职务发明专利授权中,企业专利占比63.0%,高校专利占比26.0%,科研机构专利占比9.6%,机关团体专利占比1.4%.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职务发明申请和授权数量仅次于企业。然而,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0%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远低于发达国家50%的水平。以高校为例,被转让、许可的专利占有转化价值“活专利”的比例仅为2.03%.在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中,专利数量是验收标准之一,成果转化却极少成为标准,高校和企业科研人员申请专利很多只是为了晋升或荣誉,而不是为了促进科技创新或商业应用。技术转移并非高校考核科研人员的指标。另一方面,高校既缺乏技术转移专业人员,也很少有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且高校的大多数科技成果属于国有资产,高校缺乏自主处置权。以技术入股为例,高校需要就评估定价问题报请教育部门审核,再由教育部门报请财政部门批准,这一过程相当漫长。而科技成果往往具有明显的时效性,未等程序完结,就可能已经丧失价值。
斯坦福大学教授哈伯在一次采访中谈到:“作为一个教授,我在商业上不是行家,也不会拟合同。让一个教授与企业面对面沟通,我认为是不太可能成功的。将专利商业化,我需要懂专利权的律师,需要擅长商业化的行家。在美国,几乎每个高校和科研机构都有内部的技术转移办公室,在技术转移办公室下面还有学校或者学校联合的投资基金,负责对专利进行投资。”
资料6
2014年,全国法院新收知识产权一审案件116528件,同比上升15.6%.全国检察机关起诉侵犯商标权、专利权、着作权和商业秘密等犯罪嫌疑人9427人,同比上升7.1%.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院长表示,当前的知识产权审判实践反映出保护力度还有很大不足,如何保护知识产权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2014年,北京、上海、广州三个知识产权法院陆续成立,率先实行主审法官负责制,完善会议庭办案责任制,探索建立法官员额制度和符合司法职业特点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随着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检察机关也设立了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对应的机构。2014年底挂牌成立的上海市检察院第三分院设置了知识产权检察处、行政检察两个机构,依法对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办理的相关案件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三、作答要求
(一)请概括资料3所反映的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20分)
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条理清晰,篇幅不超过200字。
(二)请根据资料4,分析说明“众创空间”对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作用。(30分)
要求:分析全面透彻,条理清晰,表达准确,篇幅不超过300字。
(三)请根据全部给定资料(仅限给定资料),以“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发展”为题,写一篇策论文。(50分)
要求:1.对策合理,有针对性。
2.条理清晰,论证严密,合乎逻辑。
3.结构完整,表达准确,行文流畅。
4.篇幅在800~1000字。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参考答案】
一、人才匮乏。人才素质参差不齐,缺乏高精尖人才。
二、技术力量薄弱。高端技术研发起步晚,且缺乏核心技术和发明专利,扎堆中低端产业。
三、研发投入水平低。研发投入总额及占GDP比例偏低,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水平、企业贡献率均远低于发达国家。
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专利审批耗时长,漏洞大,违法成本低,市场秩序混乱,企业研发积极性差。
五、自主品牌价值低。民众对自主品牌缺乏信任,国外品牌垄断市场,企业生存困难。(200字)
(二)【参考答案】
众创空间通过提供精准全面的服务,满足对人才、项目、资金的需求,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一、聚集人才。入驻成本不高,吸引人才参与;引进高端人才;通过举办沙龙论坛等,汇聚行业人士和青年人才;提供就业岗位。
二、孵化项目。背靠母公司,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专业化发展,扩大产业集聚效应;细分产业功能区,引进科技企业、研发机构、科技中介等;市场化运作,项目孵化精准高效。
三、吸引投资。联合投资机构和投资人予以投资;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便于与创投基金合作;引进金融机构;打造资金扶持和投融资体系。
四、精准服务。提供法务、税务、财务、工商注册及社保对接等服务;提供创业、行业分析和前景指导;提供专业服务平台。(296字)
(三)【参考例文】
提高创新能力
促进创新发展
总书记说过,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具体来说,就是以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发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中,能够引领创新就相当于掌握了主动权。然而目前中国的创新能力并不乐观,在科研创新精神和战略前沿技术实力上仍有很大的欠缺。眼下,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以创新作为支撑和驱动,推动改革和发展。
创新能力的提升的具体路径究竟应该如何铺设?我认为,要切实提高创新能力,需要为创新提供良好的智力、环境以及制度的支撑和保障。
高端且充足的智力支撑是创新能力提升的前提。智力支撑需要高精尖人才和足够的研究经费,正是这两者的缺乏造成了我国技术创新的质量和数量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所以,我国急需发掘和培养本土人才,大力引进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海外高端专业技术人才乃至科技创新团队,还应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在关键领域、重点产业取得更多的独有性领先优势。
贴心且积极的环境支持是创新能力提升的动力。“众创空间”这种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就是最好的体现。众创空间不但可以提供资源和服务、营造良好的氛围,还能产生集聚效应,实现内部合作、优势互补,提高生产效率。因此,进一步推广“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模式,并且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十分重要。首先是为创业者提供基础设施,如创业所需的场所、设备、资金支持等;其次,还需提供完善的服务,如企业法务、税务工商对接等;最后,还要提供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如举办交流学习活动、创新创业大赛等,激发青年人的创新活力,将奇思妙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业活动。
良好且完善的制度保障是创新能力提升的后盾。目前,创新体制机制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政府资助科研项目的标准不科学,使得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违法成本过低,影响了创新者的积极性。因此,政府要改革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开展技术入股改革试点,赋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个人奖励约定政策,为创新提供动力。另一方面,加快知识产权交易和运营市场建设,依法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震慑投机者。
创新并不只属于天才,创新是每一个人的权利,更是每个人的责任。在这个时代,“知足常乐”难以长久,“抱残守缺”也可能面临淘汰。所以,我们要怀有梦想,勇于创新,与时代一起进步。(97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