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企业管理咨询和培训机构资质评审暂行办法

时间:2019-05-14 07:59: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东省企业管理咨询和培训机构资质评审暂行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东省企业管理咨询和培训机构资质评审暂行办法》。

第一篇:广东省企业管理咨询和培训机构资质评审暂行办法

广东省企业管理咨询和培训机构资质评审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省企业管理咨询和培训机构的管理,规范行业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培育企业管理咨询和培训骨干企业,促进咨询和培训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依据《广东省企业管理咨询和培训行业规范》(以下简称:《行业规范》),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企业管理咨询和培训机构”(以下简称:咨询和培训),是指以科学技术、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基础,以信息和知识为载体,以理论和技术为手段,向用户提供有充分科学依据的决策建议、管理策划、解决方案、可行性论证、战略与规划、评估与预测、专业咨询等智力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或机构(以下简称:单位)。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资质评审”,是采用科学方法与程序,对上述单位的合法手续、执业资质、服务业绩、技术力量、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和客户的公信度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审,并向社会公布评审结果的一项行业性管理工作。

第四条 广东省企业管理咨询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指导广东省企业管理咨询和培训机构资质评审工作。评审工作由广东省企业管理咨询和培训机构资质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组织实施。

第五条 单位资质评审实行自愿申报的原则。

第二章 资质评审的标准及条件

第六条 广东省企业管理咨询和培训机构资质等级分为甲、乙、丙三级。资质等级证书正副本由评委会统一制定。

第七条 甲级资质评审标准:

(一)工作场所:有固定的工作场所,人均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二)技术装备:有比较先进齐全的技术装备,积累了较完整的专业技术资料,具有跟踪和处理国内相关信息以及独立与国内外咨询单位进行合作的能力。

(三)技术力量:单位负责人具有八年以上从事咨询和培训工作的经历;单位技术负责人具有八年以上从事咨询和培训工作的经历,并取得咨询师或培训师资质证书;研究人员力量雄厚,专业配备齐全,取得高级职称(含其它行业的高级职称)的在岗人员不少于5人,能同时承担所具资质等级以上项目三项咨询和培训业务。

(四)业务水平:具有本行业的技术专长,具有与国外咨询和培训单位进行业务合作的能力;承担过所具资质等级以上项目咨询和培训业务,成果具有较高水平,有一定的社会信誉,无不诚信记录。近两年内咨询和培训过10个以上中小型企业或3个以上大型企业项目。

(五)信息:资料、信息来源渠道可靠,建立客户或专家数据库。

(六)从事咨询和培训服务三年以上,有完善的组织章程、规章制度,管理科学规范,质量管理体系健全,服务经营运作正常。(七)注册资金:不低于100万元。(八)年营业额:不低于500万元。

(九)承认并遵守《行业规范》。第八条 乙级资质评审标准:

(一)工作场所:有固定的工作场所,人均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

2(二)技术装备:有相应配套的技术装备,积累了一定的专业技术资料,具备查询相关专业信息的条件。

(三)技术力量:单位负责人具有五年以上从事咨询和培训工作的经历;单位技术负责人具有五年以上从事咨询和培训工作的经历,并取得咨询师或培训师资质证书;研究人员力量较强,专业配备齐全,取得高级职称(含其它行业的高级职称)的在岗人员不少于3人,能同时承担所具资质等级以上项目两项咨询和培训业务。

(四)业务水平:具有相当的技术专长和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承担过所具资质等级以上项目咨询和培训业务,质量良好,有良好的社会信誉,无不诚信记录。近两年内咨询和培训过8个以上中小型企业或1个以上大型企业项目。

(五)从事咨询和培训服务二年以上,有完善的组织章程、规章制度,管理规范,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服务经营运作正常。

(六)信息:资料、信息来源渠道可靠,建立客户或专家数据库。(七)注册资金:不低于50万元。(八)年营业额:不低于200万元。

(九)承认并遵守《行业规范》。第九条 丙级资质评审标准:

(一)工作场所:有固定的工作场所,人均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二)技术装备:有必备的技术装备,能满足咨询和培训业务的开展,采用较先进的技术和科学方法完成咨询和培训业务;

(三)技术力量:单位负责人具有三年以上从事咨询和培训工作的经历;单位技术负责人具有三年以上从事咨询和培训工作的经历,并取得咨询师或培训师资质证书;有一定数量的研究人员,专业配备齐全,取得高 3 级职称(含其它行业的高级职称)的在岗人员不少于1人,能同时承担所具资质等级以上项目两项咨询和培训业务。

(四)业务水平:在岗的主要咨询和培训服务人员有良好的咨询和培训资历,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承担过所具资质等级以上项目咨询和培训业务,质量良好,有一定的社会信誉,无不诚信记录。近一年内咨询和培训过3个以上中小型企业。

(五)信息:资料、信息来源渠道可靠,建立客户或专家数据库。

(六)从事咨询和培训服务一年以上,有完整的组织章程、规章制度,管理严格,服务经营运作正常。(七)注册资金:不低于10万元。(八)年营业额:不低于50万元。

(九)承认并遵守《行业规范》。

第十条 未能获得资质等级证书的单位,评委会将全力指导帮助企业找出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明确努力方向,通过自身的努力,短期内达到准入资质等级门槛。

第三章 资质评审的组织与管理

第十一条 评委会成员由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科研院所及高校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协会领导组成,负责资质评审的全面工作。第十二条 评委会的工作职责:(一)制定资质评审实施细则;(二)组建专家评审组和评审办公室;(三)负责受理申报单位的申报工作;

第十三条 申报单位的资质等级由评委会批准,报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备案。

第十四条 获得资质等级的单位由协会统一向社会公布,并授予资质证书和铭牌。

第四章 资质的申报

第十五条 申报单位必须认真填写由协会统一制定的《广东省企业管理咨询和培训机构资质等级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主要内容如下:

(一)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基本情况;

(三)单位人员结构的基本情况;

(四)单位经营范围与兼营范围情况;

(五)单位业务骨干的基本情况;

(六)单位专家网络成员的基本情况;(七)单位项目专家或用户评价的基本情况;

(八)单位项目创新或获奖的基本情况;

(九)单位项目被采纳运用成果的基本情况;

(十)单位经营及效益的基本情况;

第十六条 申报单位应提交下列材料或文件:

(一)《申报表》;

(二)咨询和培训业绩文件,内容包括:

1、近两年内承担过咨询和培训业务的项目、计划任务书、合同文本(复 5 印件);

2、近两年内已完成的咨询和培训业务项目专家评审结果或用户验收意见文书(复印件);

3、近两年内咨询和培训业务项目成果被各级咨询和培训机构或其它权威机构授奖材料(复印件)。

(三)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

(四)单位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五)单位章程、管理制度和机构设置情况介绍材料(复印件);(六)单位自述材料,内容包括:咨询和培训服务的业绩、技术力量、水平、涉外或国际合作情况,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和信用体系基本情况,以及能说明本单位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公信度和职业道德水平的相关内容材料(不超过5000字)。

第十七条 申报单位按本办法的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规定,如实填写,若提供的证明和相关材料不全,一概不予受理。

第十八条 各单位所提供的材料中,因涉及国家安全和企业利益及当事人需要保密的,应予以说明。

第十九条 资质评审,以申报单位提交的材料为主要依据。若申报单位在申报中弄虚作假,应对后果负责。颁证机构有权视情节轻重进行必要的实地和用户调查,对调查结果做出报告。

第二十条 评委会对受理后的资质等级申报单位进行统一的核实评审。

第二十一条 专业评审考核主要内容:

(一)咨询和培训服务业绩:包括完成咨询和培训项目的层次、数量、质量(项目的水平、创新程度、获奖情况)和经济效益等;

6(二)咨询和培训技术力量和水平:包括人员业务素质、专家网络和技术条件与手段等;

(三)管理水平:包括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的完善性、规范性等;(四)用户满意度:包括项目质量、职业道德水平、信誉状况,被用户采纳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五)咨询和培训单位的专家知名度;

(六)咨询和培训单位的项目成果被各级咨询和培训管理机构或其它权威机构授奖情况。

第二十二条 参与资质等级评审的人员对申报单位的材料负有保密义务。

第五章 管理与检查

第二十三条 获得资质等级的单位若要分立、合并、迁移,变更名称、所有制性质、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应向颁证机构备案。

第二十四条 获得资质等级的单位若发生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及时办理注销手续,由颁证机构收回资质证书和铭牌:(一)单位撤销、解散或破产;(二)咨询和培训业务终止;(三)当事人提出注销申请。

第二十五条 评委会每年对取得资质等级单位进行执业情况年检。

第二十六条 取得资质等级的单位发生下列情形之一者,由颁证机构撤销其资质等级,追缴其资质证书和铭牌,并向社会公布:(一)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骗取资质者;

7(二)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资质证书及铭牌者;

(三)从事违法经营活动或有严重违规者;

(四)有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所列情况,不及时办理注销手续者;

(五)在年检中发现有严重问题者。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八条

第六章 附则

本办法由协会制定并负责解释。

本办法自二○○五年六月二十八日起试行。

广东省企业管理咨询协会 二○○五年六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广东省土地规划机构资质管理办法

广东省土地规划机构资质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土地规划机构资质管理,提高土地规划编制水平,根据《土地规划机构评选推荐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评选推荐管理办法》和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学会、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广东省境内注册,从事土地规划及相关业务的独立法人,达到《评选推荐管理办法》以及本办法标准的,均可申请土地规划机构资质。

土地规划及相关业务是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耕地保护规划、土地生态建设规划、土地整治工程规划以及其他土地专项规划的编制、设计、论证、咨询等。

第三条 土地规划机构资质管理,遵循自愿申报、分级管理的原则。第四条 广东省土地学会负责对广东省土地规划机构乙级、丙级资质条件的制定,乙级、丙级机构的推荐认定及管理等工作,定期公布《广东省土地规划乙级、丙级机构推荐名录》(以下简称《广东乙丙级级名录》),丙协助中国土地学会对省内甲级土地规划机构的认定和推荐工作。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对有关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章 资质等级与标准

第五条 报国务院审批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其编制单位应从《全国土地规划甲级机构推荐名录》(以下简称《全国甲级名录》)中选择。

土地规划乙级机构可承担广东省内除报国务院审批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外的市、县、镇(乡)级土地利用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的编制、设计、咨询等业务。

土地规划丙级机构可从事其工商注册所在地市的县、镇(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的编制、设计、咨询等业务。

广东省内各地在开展土地规划及相关业务时,应从《全国甲级名录》和广东省乙丙级名录》中选取。

第六条 广东省土地规划乙级机构名录评选推荐标准:

(一)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上。

(二)企业须从事土地规划及相关业务两年以上,并曾完成(承担)县(区、市)级以上的土地规划业务项目。

(三)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技术职称的人员不少于10人,其中土地利用规划专业背景的不少于5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不少于4人,其中土地利用规划专业背景的不少于2人。

(四)达到《关于组织开展规划机构评选推荐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工作通知》)附件3要求的技术装备及应用水平考核标准。

(五)有健全的技术、质量、经营、财务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

(六)有固定的工作场所,人均建筑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第七条 广东省土地规划丙级机构名录评选推荐标准:

(一)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注册资本30万元以上。

(二)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技术职称的人员不少于6人,其中土地利用规划专业背景的不少于3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不少于2人,其中土地利用规划专业背景的不少于1人。

(三)达到《工作通知》)附件3要求的技术装备及应用水平考核标准。

(四)有健全的技术、质量、经营、财务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

(五)有固定的工作场所,人均建筑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

第三章 资质申报、评选推荐与重新认定

第八条 规划机构资质评选推荐工作一年一次,每年9-10月份进行。机构通过评选推荐的,列入《广东省乙丙级名录》。

申请参加土地规划机构评选推荐的机构,应按照《推荐通知》中所要求的,准备有关材料,填写《土地规划机构评选推荐申请表》,提供附件4证明材料清单、中级以上技术人员的社保或纳税证明,将纸质材料(合订)及其电子版光盘报送广东省土地学会。

列入土地规划丙级机构推荐名录的机构,当符合土地规划乙级机构评选推荐标准及有关规定时,可申请加入土地规划乙级机构推荐名录。

第九条 列入《广东省乙丙级名录》的机构,由广东省土地学会颁发《土地规划机构等级证书》(以下简称《等级证书》)。证书有效期一般为两年,在有效期到期前,需对资质重新认定。

机构资质重新认定与每年资质申请工作同期进行,申报重新认定的机构,参照本办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要求,将有关材料在证书有效期到期前两个月报送广东省土地学会。

机构通过重新认定的,列入《广东省乙丙级名录》,并换发新证。未通过认定的,根据情况作降低、撤销资质等级的决定。

第十条 《等级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等级证书》由广东省土地学会统一印制。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为不断提高省内土地规划机构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保证规划成果质量,促进土地规划行业的持续发展,广东省土地学会负责广东省土地规划乙级、丙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组织实施工作。

《广东省乙丙级名录》的机构从业技术人员需接受培训、研讨等继续教育活动。机构资质重新认定时,需提供其所属中级以上(含中级)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证明,每人两年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应不少于40学时。

第十二条 已列入《广东省乙丙级名录》的机构撤销,应在工商登记手续完成后30个工作日内,向原评选推荐单位办理相关手续。已列入《广东省乙丙级名录》的机构合并或者分立,应当重新申报机构资质。

第十三条 已列入《广东省乙丙级名录》的机构名称、法定代表人(或执行合伙人)、住所等工商登记事项变更的,需在工商登记变更手续完成后30个工作日内,向原评选推荐单位办理申报变更手续。

第十四条 已列入《广东省乙丙级名录》的机构在注册地以外设立且属于独立法人性质的分支机构,如从事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咨询等业务,应当按照本办法单独申请加入《广东省乙丙级名录》。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 列入《广东省乙丙级名录》的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广东省土地学会撤销其资质:

(一)违反法律法规被追究法律责任的;

(二)违反行业管理规定造成恶劣影响的;

(三)在申报评选推荐或者申报重新认定中弄虚作假的;

(四)转让《等级证书》的。

第十六条 列入《广东省乙丙级名录》的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广东省土地学会予以除名或降低其资质等级;

(一)土地规划机构变更名称,未报广东省土地学会备案的;

(二)违反行业管理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完成的业务成果质量低劣,被投诉并经证实的;

(四)转包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咨询等业务的;

(五)资质条件发生变化达不到原等级要求的。

第十七条 广东省土地学会的工作人员在土地规划机构评选推荐、重新认定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给予处分、追究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在试行过程中,根据中国土地学会有关规定的更新及办法执行情况进行修订。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广东省土地学会负责解释。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司法鉴定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司法鉴定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1.总则

1.1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 规范司法鉴定执业活动,指导司法鉴定机构建立并保持管理体系,有效实施司法鉴定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制定本准则。

1.2本准则依据司法部、国家认监委关于司法鉴定管理、资质认定等规定制定,同时符合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的通用要求。

1.3司法鉴定机构建立并保持管理体系应当符合本准则要求。司法鉴定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应当遵守本准则。

1.4司法鉴定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准确、统一规范和避免不必要重复的原则。

2.参考文件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GB/T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等同采用ISO/IEC 17025)GB/T18346《检查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等同采用ISO/IEC17020)3.术语和定义

本准则使用《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27025)、《检查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GB/18346)给出的相关术语和定义,以及司法鉴定通用术语。

司法鉴定:在诉讼活动中司法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中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司法鉴定机构:经过司法行政机关审核登记并取得《司法鉴定许可证》,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司法鉴定人:经过司法行政机关审核登记并取得《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人员。

司法鉴定人员:直接参加司法鉴定活动的司法鉴定人和技术辅助人员。授权签字人:由司法鉴定机构负责人指定,熟悉资质认定规定,经资质认定考核合格,负责授权范围内司法鉴定文书签发的司法鉴定人。

质量负责人:由司法鉴定机构负责人任命,负责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的人员。

技术管理者:由司法鉴定机构负责人任命的一人或者多人,负责机构的技术运作并提供相应资源。

鉴定材料:包括检材和鉴定资料。检材是指与鉴定事项有关的生物检材和非生物检材;鉴定资料是指存在于各种载体上与鉴定事项有关的记录。

分支机构:是指司法鉴定机构依法设立的分部,该分部应当具有独立的办公场所、资金、人员、设备并经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登记,司法鉴定机构承担其分部执业活动的法律责任。

外部信息:指可能被司法鉴定机构作为鉴定依据的外部检测、检查或者其他与鉴定相关的信息。

4.管理要求 4.1组织

4.1.1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具有保证依法、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法律地位,并持有省级司法行政机关颁发的《司法鉴定许可证》。

非独立设立的司法鉴定机构需要经所属法人授权,明确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有独立帐目或者独立核算。

4.1.2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具有符合司法行政机关规定的场地和设备。

司法鉴定机构应当独立对外开展业务活动。

4.1.3司法鉴定机构的管理体系应当覆盖其所有鉴定场所;分支机构应当单独进行资质认定。

4.1.4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有与其所从事鉴定活动相适应的司法鉴定人员。司法鉴定人只能在一个司法鉴定机构中执业。

4.1.5司法鉴定机构及其人员不得以鉴定活动及其出具的数据和结果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参与任何有损于鉴定独立性和诚信度的活动。

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有措施确保其人员不受任何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行政、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并防止商业贿赂。

司法鉴定机构所在组织从事司法鉴定以外的业务活动,应当明确司法鉴定与

该组织其他业务的关系。

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员应当依法进行回避。

4.1.6司法鉴定机构及其人员对其在鉴定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及个人隐私负有保密义务。

4.1.7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明确其组织和管理结构,以及质量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之间的关系,包括其与外部组织的关系。

4.1.8司法鉴定机构负责人应当有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立组织的任命文件,司法鉴定机构法定代表人兼任机构负责人的除外。

司法鉴定机构的技术管理者、质量负责人及各部门主管应当有任命文件。机构负责人和技术管理者的变更需报资质认定发证机关备案。

4.1.9司法鉴定机构应当规定对鉴定质量有影响的所有管理、操作和核查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并指定机构负责人、技术管理者、质量负责人的代理人。

4.1.10司法鉴定机构应当由熟悉鉴定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司法鉴定人员进行监督。

4.1.11司法鉴定机构的技术运作由技术管理者全面负责。技术管理者应当具有司法鉴定机构运作方面相应的资格或者经历,是在编人员或者与司法鉴定机构签署聘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的人员。

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指定一名质量负责人,赋予其能够保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职责和权力。

4.2管理体系

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按照本准则建立和保持与其鉴定活动相适应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应当形成文件,阐明与鉴定质量相关的政策,包括质量方针、目标和承诺,使所有相关人员理解并有效实施。

4.3文件控制

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建立并保持文件编制、审核、批准、标识、发放、保管、修订和废止等的控制程序,包括描述如何更改和控制保存在计算机系统中文件的,确保在所有相关场所,相关人员均可以得到所需文件的有效版本。

4.4外部信息

4.4.1司法鉴定机构应当独立完成司法鉴定协议书中要求的鉴定工作。4.4.2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有对外部信息的完整性和采用程度进行核查或者验证的程序。

4.4.3司法鉴定机构使用并作为鉴定依据的外部信息,应当由委托人提供或者同意。

4.4.4采用的外部信息应当在司法鉴定文书中注明。4.5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建立并保持对鉴定质量有影响的服务和供应品的选择、购买、验收和储存等的程序,以确保服务和供应品的质量。

4.6鉴定委托和司法鉴定协议书评审

4.6.1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建立并保持评审鉴定委托和司法鉴定协议书的程序。

4.6.2司法鉴定机构决定受理鉴定委托的,应当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协议书,协议书内容除司法行政机关要求外,应当包括鉴定选用的方法、标准,鉴定时限,鉴定结束后需退还的鉴定材料及退还方式,以及鉴定过程中的风险告知等。

4.6.3修改已签订的司法鉴定协议书,应当重新进行评审;修改内容需双方书面确认,并通知本机构相关人员。

4.7投诉

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程序,保存所有投诉及处理结果的记录。

4.8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

司法鉴定机构应当通过实施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等持续改进其管理体系。司法鉴定机构对发现的不符合工作应当采取纠正措施,以防止类似不符合事项的再次发生;对潜在不符合事项应当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不符合事项发生的可能性并改进。

4.9记录

4.9.1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建立和保持记录控制程序。

4.9.2司法鉴定人员在鉴定过程中应当进行实时记录并签字。记录的内容应当真实、客观、准确、完整、清晰,有足够的信息以保证其能够再现或者对鉴定

活动进行正确评价。

4.9.3司法鉴定机构的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等质量记录,原始观测记录、导出数据、鉴定文书副本等技术记录应当归档并按规定期限保存。记录的文本或者音像载体、电子存储介质应当妥善保存,避免原始信息或者数据的丢失或者改动,并为委托人保密。

4.10内部审核

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根据计划和程序,定期对其质量活动进行内部审核,以验证其运作持续符合管理体系和本准则的要求。内部审核每12个月不少于1次。在12个月内,内部审核活动应当覆盖到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所有场所和所有活动,包括现场目击。

内部审核人员应当经过培训并确认其资格,资源允许时,内部审核人员应当独立于被审核的鉴定活动。

4.11管理评审

司法鉴定机构负责人应当根据预定的计划和程序,每12个月对管理体系和鉴定活动进行1次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用和有效,并进行必要的改进。

管理评审应当考虑到:总体目标,政策和程序的适应性;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司法鉴定机构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测量审核的结果;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投诉及委托人反馈;改进的建议;质量控制活动、资源以及人员培训情况等。

5.技术要求 5.1人员

5.1.1司法鉴定人员应当是在编人员或者与司法鉴定机构签署聘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的人员。每项鉴定业务应当有3名以上司法鉴定人。

司法鉴定人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培训、经验,熟知所从事鉴定的规则和要求,并有做出专业判断和出具司法鉴定文书的能力。

司法鉴定机构应当确保司法鉴定人员按照管理体系要求工作并受到监督,监督范围应当覆盖鉴定活动的关键环节。

5.1.2鉴定活动需要外部专家提供技术支持时,司法鉴定机构应有评估与选择外部专家的程序,以确保外部专家有能力提供必要的咨询意见。

5.1.3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按照司法鉴定教育培训的规定,建立并保持人员培训程序和计划,保证司法鉴定人员经过与其承担的任务相适应的教育、培训,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司法鉴定机构可以为司法鉴定人员制定必要的阶段性教育培训计划。其中可以包括:

a)入门阶段;

b)在资深司法鉴定人指导下工作的阶段;

c)在整个聘用期间的教育培训,以便与技术发展保持同步。

5.1.4司法鉴定机构应当保存司法鉴定人员的资格、培训、技能和经历等证明材料。

5.1.5司法鉴定机构技术管理者、授权签字人应当具有司法鉴定人资格并同时具有副高级以上本专业领域的技术职称,或者取得司法鉴定人资格后在本专业领域从业5年以上。

5.2设施和环境条件

5.2.1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设施以及环境条件应当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或者标准的要求。

5.2.2设施和环境条件对鉴定结果的质量有影响时,司法鉴定机构应当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在非固定场所进行检测时应当特别注意环境条件的影响。

5.2.3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建立并保持安全作业管理程序,确保化学危险品、毒品、有害生物、电离辐射、高温、高电压、撞击、以及水、气、火、电等危及安全的因素和环境得到有效控制,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5.2.4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建立并保持环境保护程序,具备相应的设施、设备,确保鉴定产生的废液、废物等的处理符合环境和健康的要求,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5.2.5区域间的工作相互之间有不利影响时,应当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5.2.6对影响鉴定质量和涉及安全的区域和设施应当有效控制并正确标识。5.3鉴定方法

5.3.1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按照技术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实施鉴定活动。司法鉴定机构应当优先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者司法部批准

使用的技术规范;无上述标准时应当优先选择经省级以上司法行政机关指定的组织确认的方法。

缺少作业指导书影响鉴定结果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5.3.2司法鉴定机构应当证实能否正确使用所选用的标准方法。标准方法发生变化应当重新进行证实。

5.3.3司法鉴定机构自行制订的非标准方法,经省级以上司法行政机关指定的组织确认后,可以作为资质认定项目。

5.3.4司法鉴定机构使用的标准应当现行有效,便于工作人员使用。5.3.5鉴定方法的偏离应当有文件规定,经技术判断,获得机构负责人批准和委托人确认。

5.3.6司法鉴定机构利用计算机或者自动设备对鉴定数据进行采集、处理、记录、报告、存储、检索时,应当建立并实施数据保护的程序,包括数据输入、采集、存储、转移和处理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5.4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

5.4.1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按照司法行政机关规定的仪器设备配置要求,配备鉴定所需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并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维护。

依靠借用或者租用仪器设备进行的司法鉴定事项不予资质认定,司法行政机关另有规定的除外。

5.4.2仪器设备有过载或者错误操作、或者显示的结果可疑、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表明有缺陷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加以标识;修复的仪器设备应当经检定、校准等方式证明其功能指标已经恢复后才能继续使用。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检查这种缺陷对之前的鉴定活动所造成的影响。

5.4.3司法鉴定机构在使用司法行政机关规定的必备仪器设备之外的外部仪器设备前,应当验证其符合本准则的要求,保存验证和使用的记录。

5.4.4设备应当由经过授权的人员操作。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技术资料应当便于相关人员取用。

5.4.5司法鉴定机构应当保存对鉴定结果具有直接影响的仪器设备及其软件的档案,至少应当包括:

a)仪器设备及其软件的名称,并对其进行唯一性标识; b)制造商名称、型式标识、系列号; c)对仪器设备符合规范的核查记录; d)当前的位置;

e)制造商的说明书,或者指明说明书存放地点; f)检定、校准报告或者证书;

g)仪器设备接收或者启用日期和验收记录; h)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记录;

i)仪器设备的任何损坏、故障、改装或者修理记录。5.4.6所有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应当有表明其状态的标识。

5.4.7仪器设备脱离司法鉴定机构直接控制,该机构应当确保仪器设备返回后,在使用前对其功能和校准状态进行核查并能显示满意结果。

5.4.8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鉴定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时,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5.4.9当校准产生了一组修正因子或者修正值时,司法鉴定机构应当确保其得到更新和备份。

5.5量值溯源

5.5.1司法鉴定机构的量值溯源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确保量值能够溯源至国家计量基标准。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制定和实施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验证、确认的总体要求。

5.5.2检测量值不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标准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溯源到有证标准物质或者提供能力验证结果满意的证据。

5.5.3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制定设备检定或者校准的计划。在使用对量值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的检测设备之前,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对其进行检定或者校准,以保证其准确性。对于规定应当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应当定期检定,对于会明显影响鉴定结果的仪器设备需定期进行检定或者校准。

5.5.4适用时,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有参考标准的检定或者校准计划。参考标准在任何调整之前和之后均应当校准。司法鉴定机构持有的测量参考标准应当仅用于校准而不用于其他目的,除非能证明其作为参考标准的性能不会

失效。

5.5.5适用时,司法鉴定机构应当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没有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时,应当确保量值的准确性。

5.5.6适用时,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根据规定的程序对参考标准和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

5.5.7适用时,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有程序来安全处置、运输、存储和使用参考标准和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以防止污染或者损坏,确保其完好性。

5.6鉴定材料处置

5.6.1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制定鉴定材料的提取、运输、接收、处置、保护、存储、保留、清理的程序,确保鉴定材料的完整性。

5.6.2司法鉴定机构应当记录接收鉴定材料的状态和相关信息,包括与正常或者规定条件的偏离。因鉴定需要耗尽或者可能损坏鉴定材料的,应当告知委托人并征得书面同意。

5.6.3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具有鉴定材料的标识系统,避免鉴定材料或者其记录的混淆。

5.6.4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具有适当的设备设施贮存、处理鉴定材料。对贮存鉴定材料的状态和条件进行定期检查并记录。司法鉴定机构应当保持鉴定材料的流转记录。

5.7结果质量控制

5.7.1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具有质量控制程序和质量控制计划以监控鉴定结果的有效性,可以采用下列方式:

a)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监控或者使用次级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开展内部质量控制;

b)参加司法鉴定机构间的比对或者能力验证; c)使用相同或者不同方法进行鉴定; d)对存留鉴定材料进行再次鉴定;

e)分析同一个鉴定材料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

5.7.2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当发现质量控制数据可能超出预先确定的判断依据时,应当采取有计划的措施来纠正出现的问题,并防止报

告错误结果。

5.8司法鉴定文书

5.8.1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应当按照司法行政机关规定的要求和程序,及时出具司法鉴定文书,并保证其准确、客观、真实。

5.8.2司法鉴定文书至少包含以下信息: a)标题;

b)司法鉴定机构名称及许可证号; c)鉴定委托(鉴定要求与鉴定事项); d)唯一性编号; e)委托人; f)鉴定材料; g)检验检测过程; h)鉴定方法和依据;

i)检验检测结果和鉴定意见。适用时,形成对检验检测结果和鉴定意见的分析说明;

j)司法鉴定人执业证号。

5.8.3司法鉴定文书的附件应当包括与鉴定意见、检验结果有关的关键图表、照片等,包括有关音像资料、参考文献的目录。

5.8.4司法鉴定人应当在司法鉴定文书上签名;多人参加司法鉴定,对鉴定意见有不同意见的,应当注明。

司法鉴定文书应当经授权签字人签发,并加盖司法鉴定专用章。

第四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培训考试卷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培训考试卷

一、判断题(共25分)根据《评审准则》判断以下内容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是我国计量法规定,对凡是为社会出具公证

数据的检测机构,进行强制考核的一种手段。(√)

2、申请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检测机构,必须是独立法人机构。(×)

3、只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才是应受控的文件。(×)

4、检验报告只能由授权人员签发或批准。(√)

5、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都必须由最高管理者组织实施。(×)

6、新购入的仪器设备或修理过的仪器设备,只要合格就可直接投入使用。(×)

7、当检测一部分工作分包时,应在检测报告中向客户标明分包检测的项目。(√)

8、质监员必须熟悉检测方法和程序,了解检测目的,懂得如何评价检测结果。(√)

9、在两次校准之间,应对检测设备进行期间核查,这种核查其实就是再校准。(×)

10、检验检测机构应保存所有为检验提供所需的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商的记录。(√)

11、质量方针声明由质量主管批准并授权发布。(×)

12、检验检测机构可以由有能力的外部机构进行内部审核。(√)

13、内审组长只能由质量主管担任。(×)

14、除正常全面的内部审核外,当发生不符合或偏离时,还必须时进行附加审核。(×)

15、预防措施是对已发现问题或客户投诉的反映。(×)

16、跟踪审核活动应验证和记录纠正措施情况及有效性。(√)

17、管理体系应覆盖检验检测机构在固定设施内进行的工作,不需要覆盖在临时的或可移动的设施中进行的工作。(×)

18、如果检验检测机构接受了外部审核,则在内审周期内可不必再进行内部审核。(×)

19、检验检测机构必须是其使用仪器设备所有者。(×)20、检验检测机构的某类仪器设备中只有一件时,可以仅用仪器设备名称来标识。(×)

21、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被检测样品的唯一性,以避免任何时候混淆。(√)

22、内审应由受过培训和有资格的人员来承担,审核人员应与被审核工作无关。(√)

23、当发现仪器设备有缺陷时,对检测报告给出的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产生疑问,客户又没找,就不必通知客户了。(×)

24、接收样品时,应记录其状态,包括是否与相应的检验方法中所描述的标准状态有所偏离。(√)

25、只要认真记录检测数据,就不必再对计算和数据换算进行适当的检查。(×)

第五篇:广东省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暂行办法

广东省人事厅文件

粤人职[1998]17号

广东省人事厅《关于印发《广东省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暂行办

法》的通知》(粤人职[1998]17号);

各市、县(区)人事局、省直各单位:

现将《广东省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报告省人事厅职称处。

广东省人事厅

一九九八年六月十六日

广东省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建立和完善科学、客观、公正的人才评价机制,规范评审程序,严肃评审纪律,使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每年10月、11月为全省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简称高评委会,下同)开展评审活动时间。

第三条 每年的8月为高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受理评审申报材料时间。

第四条 凡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符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条件,提交资格条件裁定的评审材料,交纳评审费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可向所在单位提出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申请。

第五条 申报人必须对照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要求提交下列材料:

1.(广东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份;

2.(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人基本情况及评审登记表)一式20份,其中一份为原件;

3.学历证、中级(或副高)专业技术资格证、聘书、继续教育证(或证明)各一份(验证后交复印件一份);参加全国或省外语统一命题考试成绩通知(原件);

4.任现职以来的聘任考核(考核和任职期满考核)登记表各一份(复印件,需有人事部门验印盖章);

5.业绩、成果材料。任现职以来的主要专业工作业绩、成果,即作品、成果、奖励、业绩的 证书、证明,或作为专业技术主要贡献者完成的项目,获得社会、学术技术团体或专业主管部门评价、鉴定证书、文字评述材料等各一式一份;

6、论文、著作(代表作)。包括:学术、技术或专业论文、著作、译著及解决专业技术难题的专项技术分析报告或实例材料各一式一份;

7、本人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业绩报告(3000字以内)一式五份(供专业组成员评价);

8、破格申请及单位对破格申报人的业绩综述各一份;

9、免冠大一寸近期正面黑白相片一张(资格证用);

10、《送评材料目录》一份。

11、《评审材料呈退交接表》一份。

第六条 评审材料要求:

1.申报人提交评审的材料必须准确、真实可靠,数量质量符合资格条件规定。

2.所在单位审核评价小组(由人事职改干部、技术主管、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对申请人任现职以来的职业道德、思想政治表现、专业技术工作业绩成果、工作表现以及填报材料真实可靠性提出准确客观的评价意见(150字左右),填入《广东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和《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人基本情况和评审登记表》。材料审核鉴别必须将不符合要求及有争议尚未核实的材料剔除。

3.单位对申报人的评审材料审核鉴别,要做到申报名单公开业绩成果公开,考核结果公开,接

受群众监督。

申报材料提交的复印件须由单位核对原件,并签署核对人姓名和审核意见,加盖公章。

4.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完成的发明创造,学术技术成果,专业技 术项目,论文、著作、译著等,必须如实地注明本人在其中所做的工作内容,所起的作用及排名顺序。

5.对发明创造、学术技术成果以及完成的项目等的奖励、表彰,要注明授予的部门和等级。

6.填报和提交的学术、技术或专业论文应是公开发表的。

第七条 申报材料,要按第五条列项顺序进行归类装钉。在规定时间内报送相应专业(系列)高评委日常工作部门。

第八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申报材料,各级人事职改部门不予受理:

1.提交的评审材料不符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规定的质量、数量要求的;

2.填写表格不符合规范要求,必填栏目空白或填报的材料有不真实的;

3.不按规定时间、程序申报和呈送的。

第九条 对个别专业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省内不能评审,需委托国务院部委或分省评审的,评审材料须由省职改办审核同意出具委托函,其评审结果方为有效。中央驻粤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委托我省高评委评审的,各高评委日常工作部门按本办法的规定要求受理评审。

第十条 高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的职责是:

1.受理属于本评委会评审专业范围的申报材料,并对照资格条件进行审核;如发现非本评委会评审范围的材料,应迅速将材料(含评审费)转到对口高评委会的日常工作部门。

2.对经审核符合规定要求的评审材料按专业(学科)分类、登记,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不提交评审。

3.拟定评审工作计划,安排评审活动日程、地点,通知评委会委员和专业(学科)评审组(筒称评审组,下同)成员参加评审会议。将评委会的评审工作日程安排报省职改办,在省职改办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4.论文水平的鉴定,由学科、专业评审组负责评价。高教、科研系列,评审对象提交的论文,如需要另请同行专家鉴定的,由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负责统一送审,单位、个人送审结果无效。

第十—条 评审组评审时,出席会议的成员不少于五人,其评审结果方为有效。评审组在对评审对象的材料全面审阅的基础上,进行充分讨论和评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同意票达到出席会议成员人数二分之一的,才提交评委会评审。评审组根据评审结果,负责写出评审结论,填入评审表内。

评审组认为评审对象的能力、水平等需通过答辨才能鉴定的,由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通知答辩者到会答辩。不按时到会答辩者,不提交评、委会评审。答辩对象是:

1.破格晋升的申报者;

2.成果共用发生争议或材料与实际工件有出入,以及论文雷同需分辩、证实者;

3.评审组认为必须通过答辩才能判定其水平者。

第十二条 高评委会的评审会议,出席会议的委员人数(除有特别界定的之外)不少于十三人,评审结果方为有效。

评审时,评委会要认真听取专业(学科)组评审情况汇报,审阅评审材料,在充分讨论和评议的基础上,采取无记名方式表决,同意通过出席会议委员人数的二分之一为通过。对每个评审对象无论通过与 否,都要写出评审结论,填入(广东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及《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人基本情况及评审登记表》。属破格评审的,要标明破格评审字样。

第十三条 高评委评审会议,除评委会委员及日常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省人事职改部门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列席会议。

第十四条 评审组成员和评委委员必须依时参加评审会,因故未出席评审会议或中途离会,未参加评议过程的委员(成员)不得投票、委托投票或会后补投票。对评审未获通过的对象,当年不得进行复议、复评。

第十五条 评委会实行回避制度,在评议评委委员、评审组成员本人及其直系亲属时,本人应予回避或被告知回避,但可参加投票。

第十六条 召开评审会议前,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必须安排时间,组织评委委员、评审组成员学习专业技术资格条件有关规定。评审时,要分别向评审组、评委会报告有关评审材料审核情况。评审结束应进行总结。

第十七条 建立评审会议记录制度。记录包括开会时间;地点、出席会议人数、名单、会议议程、评审对象;委员或成员发言要点、投票结果等。

第十八条 评审工作结束后,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在20天内,将评审通过人员的资格审批材料报省人事厅审批。材料要求:

1.按不同市、省直部门分别填报《广东省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审批、发证表》一式三份。

2.提交评审通过人员按(审批、发证表)所列项目输入电路的储存磁盘一个;

3.(广东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一式一份;

4.《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人基本情况及评审登记表》(原件)一式一份;

5.近期大一寸黑白相片一张。

资格审批发证一般在评审工作结束后二个月内完成。

第十九条 资格审批工作完成后,评审通过或未通过的评审材料,按原呈送渠道退回。

经评委会评审通过并经省人事厅批准获得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评审材料,由各级职改办清理后退回用人单位,其中《广东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存入个人人事档案,个人提交的业绩、论文、成果、证书、证明等退回申报者。

评审未获通过或省人事厅不予批准人员的评审材料,属个人提交的业绩、论文、成果、证书、证明等退回申报者,凡涉及有组织核查、评价和评审组织的结论,包括《广东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中的内容,只退回至省直主管部门及市、县职改办,并由省直主管部门及市、县职改办保存一年后销毁,不退回个人。

审批结果由各市、省直主管部门转发通知至申报人所在单位、对评审未通过或不予批准的,由省直主管部门及市、县职改办书面通知本人。

第二十条.评委会委员、评审组成员、评委会日常干诈部门的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

1.不向外泄露评委会委员和评审组成员姓名、地址;

2.不泄露评委会、评审组讨论和表决情况;

3.不对外接受有关评审情况的查询;

4.没有向本单位领导汇报评审情况的义务。

5.评委委员、评审组成员,无论担任了何种行政领导职务,都是评委会中的普通一员,评审中不得有行政干预的言行。

6.坚持客现、公正、准确的评审原则,认真履行职责,不得有徇私、放宽标准条件及其他有碍公正评审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 对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侵占他人成果,弄虚作假的申报者,一经查实,不受理评审;评审已获通过的,撤销其评审通过的专业技术资格,收回资格证,并在两年内不得申报评审。情节严重者,给予通报或建议行政处分。

对评审材料的审核不负责任,对弄虚作假行为包庇、纵容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个人责任,给予通报批评或建议行政处分。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人事厅职称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过去的有关文件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下载广东省企业管理咨询和培训机构资质评审暂行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省企业管理咨询和培训机构资质评审暂行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1.总则 1.1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有关法律法......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国家认监委 2011-3-18 17:21:14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1.总则 1.1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

    2015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2015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一、总则 1.为贯彻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确保科学、统一、规范地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要求(合集)

    疾控系统实验室评审工作要求 一、评审分工、职责 (一)评审组长 1、领取申请资料,并在10天内提交审查结果和评审建议。 2、准备现场评审工作所需表格、文件。 3、主持评审首/末......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机构资质管理暂行办法

    法规名称: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机构资质管理暂行办法 法规类别: 公路管理 发布部门: 交通部 发布日期: 1997-7-17 法规内容: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对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机构......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机构资质管理暂行办法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机构资质管理暂行办法 来源: 发布时间: 2003-10-14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法规名称: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机构资质管理暂行办法 法规类别: 公路管理......

    培训机构如何申请办学资质

    培训机构如何申请办学资质 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了培训公司(营利性民办学校)必须拿到有培训经营范围的《营业执照》和《办学许可证》的。这是国家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培训总结(5篇材料)

    培训总结 2011年8月,我参加了省局举办的《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培训。本次培训按照《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确保申请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