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园林公墓生态建设的研究
城市园林公墓生态建设的研究
杨宝祥
(河北 石家庄050081)
摘要:从人与环境的角度出发,借鉴生态园林理论,就城市公墓开发过程中的园林建设进行分析,提出园林公墓生态建设的主要技术对策,旨在用新思维、新方式来解决城市公墓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关键词:城市;公墓;园林;生态;建设
园林公墓是以殡葬功能为主要用途的特殊公园,园林公墓的生态建设是我国殡葬改革和国土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入土为安”传统殡葬文化的正确导向,对节约土地、荒山的生态修复、开辟新的人文景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城市公墓建设的现状
公墓即公共墓地,它是在我国“义地”的基础上,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是人民群众办理丧事的公共服务设施,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窗口。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民俗民风差异较大,近年来在提倡骨灰处理多样化的同时,城市公墓有了长足的发展。
在我国殡葬改革中,城市公墓已成为城市居民处置骨灰的主要选择之一。由于公墓在开发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受地形条件、规划水平、投资规模、经营理念、管理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生态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1 公墓布局不合理,导致城市景观破碎
目前我国城市公墓有两类:一类是历史沿袭下来的位于城市重要地段
平衡,对提高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通过建立人与自然、城市与园林和谐的生态环境,为城市高度密集的人口提供生活消费的功能,同时为居民提供一定质量的园林生态环境,使城市充满生机和活力,完善城市园林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功能;二是在生态系统进行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同时,满足人类不同需求的各种有形与无形的产品,完善城市园林生态经济系统的经济功能;三是为城市提供林副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完善城市园林生态经济系统的生产功能。2.2 促进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和生物的多样性
公墓生态园林作为城市生态园林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整体水平。生态园林建设是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重视园林的生态效益,强调利用园林改善环境的生态系统。生态园林强调以植物为主要材料,掌握植物生态习性并模拟再现自然植物群落,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并从自然生态系统的审美意识出发,提倡自然景观的创造。2.3 合理利用城郊荒山瘠地,维持城市生态环境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所限,我国部分城市周围存在部分既不宜耕作、又不宜建筑开发的荒山陡坡瘠地。将这些区域纳入城市公墓规划之中,使这些荒山秃岭在满足殡葬改革和殡葬消费的同时,成为人们休闲健身的生态园林,既可缓解城市用地紧张,又能维持区域间的生态环境。所以,将城市公墓建设成为生态园林公墓,也是城市环境建设整体的需要。2.4 增加园林景观景点,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
自古以来,人类就一直追求“身居城市也能享受山林之乐”的理想生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渴望回到郁郁葱葱、鸟语花香的绿
3.2 用系统论进行城市园林公墓生态建设
城市公墓园林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除遵循一般园林绿化技术与艺术规律外,还要注意系统论的应用。3.2.1 园林的三维设计与四维管理
公墓园林环境的设计既要尊重传统,继承文脉,又要反映时代的特征,有所创新和发展。一是生态性要求景观在功能上维护或不破坏生态平衡,在形式上应与原有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秩序性相一致;二是城市公墓作为特殊的感情交流场所,其景观应充满人情味并体现地方特色。园林是以植物为主体的环境,环境的设计是在三维空间中塑造环境,首先要运用景观学理论,根据功能的需要赋予不同空间以功能意义和感情色彩,营造出具有城市公墓特色的空间;其次要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要求,处理好乔、灌、草之间的层次、比例关系,使植物在生长环境上形成一种和谐的物质能量交换,促进植物群落的健康发展,既能展示园林三维空间景观的丰富多彩,又可在公墓较为恶劣的人工环境中更好地发挥其生态效益。
在进行三维空间设计时,要从公墓的特色,从公墓的自然、经济条件,从城市生态环境,从植物配置的园林景观及以人为本等进行综合考虑,注重人工植物群落的生态配置,根据需要建成观赏型、环保型、保健型、科普知识型、生产型和文化环境型的人工植物群落。
在进行三维空间设计时,要考虑到植物生长变化特点,从时空的四维空间出发进行环境设计。在管理中,更要把握准园林的“四维”特性,使园林成为持续变化的优美环境。3.2.2 殡葬用地的绿化与硬化
为体现“人本”思想,城市园林公墓要在充分保证殡葬用地的同时,题,并使之符合当代殡葬改革的精神。殡葬园林文化可以借助植物本身的“比德”来传递,例如以教师为主的墓区,可以配以人性化的桃、李植物进行合理配置。
3.3 增强城市公墓园林景观微生态的自我平衡
公墓的生态是由园区内的景观组成的,搞好景观的微生态平衡是生态平衡的落脚点,因而在城市公墓景观建设与管理中,要注重增强景观微生态的自我平衡能力,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良性生态系统,从而为殡葬活动者或游客提供宜人的环境。3.3.1 科学合理的配套绿化
城市公墓建筑的方位、高度、体量对光照、湿度、风力等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微生态的变化,都影响着周围植物的生长、存活以及整个景观微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在景观建设之前就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将植物与建筑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不同的功能区通过科学的植物配置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在城市公墓园林建设中,要注重乔灌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营造各种观赏价值高、改善和防护功能强的人工植物群落。要注意植物种类选择的多样性,利用物种的多样性构筑群落的多样性,增强景观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3.3.2 生长健壮的植物种类
在景观建设中,园林植物的选择是影响景观效果的主要因素。要根据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来选择能够健壮生长的乡土树种,还可以从长期生长在本地的外来树种中选择。
作为城市生态园林的特殊组成部分,城市公墓在选择树种时不仅要遵循生态经济效益、地理气候和美化城市景观相结合的原则,还要考虑能表
见,渗透并扎根于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民众心灵深处。正确认识“风水理论”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髓,对于缓解当前的环境危机,协调和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正确引导当前我国殡葬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借鉴“风水理论”的基本观点,对墓穴的环境选择通常要求“有山有水”且地形土壤通气排水良好,并根据地理环境状况更好地组织空间,进行适当的布置,将不利的环境通过适当的时空重组和改造,使其转变为新的意义上的“风水宝地”。因此,在城市园林公墓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风水理论”中的“拆成”原理,把原来生态条件恶劣、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瘠地,通过现代技术将其建设成为环境宜人、安静祥和的公墓,以便符合死者生前“入土为安”及其亲属所信仰的传统心理要求。
参考文献
[1] 袁兴中,刘红.城市生态园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J].城乡生态环境,1994,(4):71~74.[2] 贺振,徐金祥.园林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J].中国园林,1997年增刊:135~139.[3] 周武忠.中国园林艺术[M].上海:中华书局,1991.[4] 周鸿.论殡葬与生态园林公墓建设[J].思想战线,1998,(5):31~36.[5] 陈传康.风水现代化及其旅游开发意义[J].人文地理,1996,(1):29~35.[6] 杨宝祥,郜月琴.殡葬园林文化学[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第二篇:林业生态建设城市园林提升会讲话
林业生态建设城市园林提升会讲话
生态环境是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的重要资本和生产力,作为城市中唯一具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后劲和活力。
党中央明确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曾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书记明确要求,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全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这些都对我们开展造林绿化、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林业生态建设和园林提升工作对于*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全力打好林业生态建设和城市园林提升攻坚战,为*人民创造一个青山绿地环绕的优美环境。
一、要科学规划,统筹合理布局。
规划是各项工作的龙头。要按照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抓紧编制完善《*市第*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0-2025)》、《*两岸滨水公共环境空间保护与控制规划》等专业规划,加快实施《城市快速通道绿化建设方案》《城市生态园林绿化提升工作方案》《*湿地建设二期规划》等,以科学的规划引领生态宜居城市建设,逐步形成布局合理、植物多样、绿量充沛、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化格局。二、要以人为本,提高综合效益。
要在优先考虑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兼顾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努力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一是打造生态景观。充分发挥森林、绿地、绿化带在净化空气、降低噪声、美化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科学设计、高标准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和城市园林绿化项目,努力打造物种丰富、层次感强、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配置科学的生态环境。二是促进群众增收。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速生丰产林、生物质能源林和花卉苗木等特色林业产业。依托林业和林地资源厂培育发展森林旅游、林下种植养殖、林产品加工业,形成“林上采、林中游、林下养、林间种、林边加工、林外销售”等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支持本地林业企业扩大规模、提升效益,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林业品牌。三是完善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森林、绿地的旅游、休闲功能,注重休憩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建立完善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综合服务体系,为大家提供景观良好、内涵丰富、服务完善的休闲度假环境,打造最具特色的“城市生态休闲观光轴带”。三、要分类指导,突出区域特色。
要因地制宜,科学确定物种结构,优先培育和种植区域适应性强、体现地方特色的植物种类,优先种植适合本地生长的乡土树种、特色苗木,提升园林绿化的艺术档次和文化品位。城区绿化要以本土树种为主,增植乔木和花灌木,突出空间结构层次和景观艺术效果,合理配置公共绿地,抓好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示范工作,有效增加社区及居住小区绿化,形成点、线、面、环、楔相衔接的绿地系统,逐步实现公园、广场、庭院、居住区、主次干道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近郊绿化要大力发展常绿、彩叶、开花树种,实施好环城高速沿线绿廊、绿带和绿岛建设,抓好*山、*山、*山、*山等绿化建设,形成立体化、多层次的森林景观。环城绿化要按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花则花、宜苗则苗的原则,多栽植绿化效果好、吸尘固碳降污效果明显的树种,突出抓好环城高速两侧各100米廊道绿化提升和各1000米结构调整工程,实施好高速两侧可视范围内荒山荒地绿化,使高速沿线可视地块实现绿化全覆盖,形成环城绿色林带。
城外绿化要扎实推进南部、西南部山区森林化,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质量;扎实推进中部黄土丘陵区大绿化,逐步改善水土流失、生态脆弱的现状;扎实推进东北部平原区园林化,营造景在城中、人在景中、鸟语花香、绿意盎然的绿化效果,形成三大板块协调发展,结构完备的绿化体系。
四、要注重运作,创新体制机制。
要按照zf主导、市场运作的城市绿化模式,推动林业及园林绿化资源的布场化改革,破解资金制约瓶颈。一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健全林权管理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林业信贷担保,林权、林木资源抵押贷款等模式,盘活现有林业资源,使资源变成资金、资本,在市场上出售、流通、运作。按照低保费、保成本、广覆盖的原则,大力开展森林保险业务,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助绿。
鼓励企事业单位、个人、人民团体等社会力量认建认养绿地,缓解绿化资金压力。三是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经营的原则,通过选用造林公司招投标造林、专业队造林、承包大户绿化等方式,创新造林机制;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引导各种所有制经济实体投资建设城市绿地、主题公园、休闲广场等,通过市场化运作盘活城市资源,实现城市增绿、社会受益、个人得利的多赢目标。五、要建管并重,提高绿化质量。
坚持建养并举、养管并重,切实提高新栽树木、新建绿地的成活率,坚决杜绝“年年种树不见树”的现象。一是强化科技支撑。林业、园林部门要按照“宜乔则乔、宜灌则灌、乔灌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立地条件和建设类型,选择最适宜的树种;要抽调精干技术力量,组成技术服务小分队,分片包村、包园,进行实地指导。二是加强有害生物防治。
针对当前美国白蛾等病虫害在周边城市发生并蔓延的问题,各县(市、区)、有关部门要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加强森林植物检疫,严防植物病虫害在我市暴发成灾。三是落实好管护责任。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只栽不管,劳民伤财。要进一步强化管护措施,建立专业队伍,落实管护责任,保证林木、绿地成活率,做到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绿一片。六、要强化措施,提供坚实保障。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我们要按照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一要落实责任。各级党w、zf都要把造林绿化工作作为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部署、实地督导、一线指挥。要将造林绿化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县、乡(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奖惩,确保工作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市委、市zf督查室要定期对造林绿化工程进行督查,并予以排名和通报。
二要形成合力。林业生态建设和园林提升工作是周期长、投入大、涉及面广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通力合作,强力推进。发改部门要将造林绿化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部门要保障对造林绿化工作的投入;金融部门要加大对造林绿化的支持力度;规划、国土、交通、园林、商务、农业、水利、电力等部门要按照分工,做好规划审批、土地调整、开放招商等工作;市直工委、教育局、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要组织机关、学校、企事业团体开展好义务植树活动,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
三要加大投入。各县(市、区)要把绿化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足额落实好配套资金。市财政每年将安排一定资金,对工作推进快、成效好的县(市、区)和单位进行表彰;对达不到建设标准的,要调减市级补助资金,并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四要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宣传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大力宣传林业建设和城区绿化的重大意义、总体部署、先进经验和工作成效,使造林绿化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第三篇:城市园林公墓环境建设及其生态旅游价值
文档
城市园林公墓环境建设及其生态旅游价值
杨宝祥
(河北 石家庄050081)
摘要:城市园林公墓是以殡葬功能为主要用途的特殊公园,是城市生态园林的特殊组成部分, 与生态旅游业密切相关。从城市园林公墓有利于保护现有旅游景观,创造新的旅游景观,保护城市生物的多样性,说明了城市园林公墓的生态旅游意义。着重从园林公墓生态建设和文态建设两个主要方面阐明了城市园林公墓的环境建设以及生态旅游价值。
关键词:公墓;生态;文态;旅游
生与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自古至今,中国人通过祭祀、清明扫墓等活动祭祀祖先、缅怀故人,以表达对逝者的纪念之情。特别是清明前后,人们到先人的墓前祭扫,在缅怀故人的同时,享受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和美丽的自然风光,使这种殡葬活动成为一种旅游行为。
在我国的殡葬改革中,城市园林公墓已成为城市居民处臵骨灰的主要选择之一。城市园林公墓是以殡葬功能为主要用途的特殊公园,是城市生态园林的特殊组成部分, 与生态旅游业密切相关。在倡导生态旅游的今天,建设城市园林公墓, 发展以纪念逝者为主题的公墓旅游,既节约了殡葬用地,又能开辟新的风景区及旅游景点,在重塑城市的绿色氛围的同时,推进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城市园林公墓的生态旅游意义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的旅游业,它注重与自然的和谐,旨在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城市园林公墓的生态建设,满足了生态旅游发展的这种需要。
文档
文档
1.1 城市园林公墓有利于保护现有旅游景观
由于受中国传统风水文化的影响,在土葬区,不少人选择环境优美的地方安葬,而这些地区往往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另外,我国每年有300万人实行火葬,城市园林公墓是利用城市近郊的荒山荒地建立的安葬和安放骨灰的殡葬园区,我们完全可以把园林公墓建设成为城市的近郊花园和旅游区。1.2 城市园林公墓有利于创造新的旅游景观
生态园林是当代城市园林建设的发展趋势, 它以保持生态平衡、美化城市环境为指导思想,主张充分利用空间资源,让多种生物有机组合成一个和谐、有序而稳定的人工群落。城市生态园林公墓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城市景观的完整性以及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劣。
目前我国城市人口过密,人均绿地占有量较小。我国城市旅游休闲景点较为单一,使得广大市民难以找到周末度假休闲的境地。我国部分城市周围存在既不宜耕作、又不宜大型建筑开发的荒山陡坡,将这些生态条件恶劣、难以利用的区域纳入城市公墓规划之中,建设成为宜人而又别致的园林公墓,使这些荒山秃岭变为游人休闲娱乐向往的生态园林,既达到缅怀先人的目的,又保护了城市生态环境,增加了市民娱乐的空间。1.3 城市园林公墓有利于保护城市生物的多样性
城市是包括自然和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自然环境是城市生存的基本前提条件。生态园林公墓的建设有利于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促进城市生物的多样性保护,使现代市民重新找到回归自然的感觉。城市园林公墓的生态建设
园林公墓的生态建设是我国殡葬改革和国土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入土为安”传统殡葬文化的正确导向,对节约土地、荒山的生态修复、开辟新的人文景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园林公墓体现的生态精神,正是中国文档
文档
“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2.1 合理配置城市园林公墓的绿化树种
合理配臵城市公墓绿化树种,既是生态园林的基本要求,又能满足生者对死者寄予的缅怀心理。作为城市生态园林的特殊组成部分,城市生态园林公墓在选择树种进行配臵时不仅要遵循生态经济效益、地理气候、美化城市景观等原则,更重要的是要能表达生者对先辈的深深缅怀之情的特殊心理需求。从总体上看公墓园林树种应以常绿的松、柏科树种为基调。这些树种树形优美、四季常青、高大挺拔,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象征永恒和万古长青,寄托了亡者生前的夙愿及生者对死者的怀恋和哀悼。公墓成组种植松柏类观赏常绿树木,可造就墓园庄严、肃穆的气氛,也能体现出人类精神的不死。根据不同季节、特殊地形、气候适当配臵一些藤本植物和其他开花植物,可以给扫墓者及游客提供一个阴凉舒适的环境,另外还可种植一些果树以便在不同季节结出累累硕果,以此象征丰收吉祥,既可促进生态经济效益,美化净化环境,又与扫墓者及游客的心理相吻合,以改变公墓园林区以往一片寂寞凄凉和伤感的情调。2.2 建立稳定的植物群落,提供生态旅游环境
植物群落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组合体,它构成的自然空间和环境能提供休憩、观赏等生活需求,观赏型、环保型、知识型、文化环境型、文化娱乐型等植物群落都可成为较好的旅游环境资源。
人工植物群落,就是模拟自然的多层次生态群落。公墓大多是利用荒山瘠地建立的,更应充分利用植物建立人工群落。按生态学原理,根据不同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特性组成垂直型混交或梯度型混交形式,采取多层次(上层、中层、下层、地被)种植法,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有效地调节植物的生态关系,提高植物群落单位叶面积系数,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更大限度地强化生态效益,起到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环境小气候、净化空气、保持文档
文档
水土等综合作用,达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改善生活环境质量。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能以丰富多彩的形象显示出园林生态文化赋予大众的生态美学、环境心理和生理感受的理念。园林的生态效益主要是通过一定量的绿色植物达到的,绿化的量要从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和叶面积系数三方面来考虑,园林公墓要按照植物生态与造景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复层结构的植物配臵,以乡土树种为主,达到乔、灌、草相结合,阳生与阴生相结合,常绿与落叶相结合。运用生态原理创造的人工群落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其景观效果的稳定,具有较强的生态性、抵御性、保存性、观赏性、多样性,而且还具有节约工程投资和养护费用的经济性。
2.3 大力推广“绿色安葬”公墓,促进可持续旅游业的发展
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是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目前最适合国情的“树葬公墓”和“草坪公墓”是一类较好的绿色安葬公墓。骨灰埋入土中,生者为死者种树、植草坪,树前或草坪上臵一小型卧碑以作纪念,这既符合我国丧葬文化中“入土为安”的传统,又符合中国传统哲学“生如客,死如归”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还可以绿化荒山,改善生态,造一派人文景观。将树葬公墓和草坪公墓建设成为真正的森林公园,可实现城市园林公墓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文态建设是发展城市园林公墓生态旅游的必要补充
我们在重视生态环境的同时应与文态建设相结合,使城市公墓富有文化内涵。城市园林公墓建设之所以能够促进城市生态旅游的发展,是因为它有独特的艺术性和文化性,既包括公墓园林合理布局、规划意义上的艺术化,绿化中植物配臵的艺术化,还包括碑墓工程的艺术化。文化性则表现在城市园林公墓可以建设成旅游景点的生态文化博物馆。3.1 城市园林公墓文态建设的意义
园林文态与园林生态相对应,是指人文关系所创造的园林空间的表达方文档
文档
式,是园林蕴涵的文化内涵。
中国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的发展印证了一个时代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兴衰。因而城市公墓园林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又是地域文化的体现。城市公墓园林又是精神文化的寄托,应把握住中国传统的殡葬文化,在伦理和自然上做文章,反映出孝道、厚养薄葬等主题,更应符合当代殡葬改革的精神。
人们到生态园区旅游,不是为了获得某种物质,而是为了获得一种精神的信息、物质的文化。只有包含了深厚文化底蕴的园林才能享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园林文态建设,就是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园林的文化内涵,营造园林文化气息,使之更具内在的韵味。3.2 城市园林公墓的生态文化品位
人们总是怀念过去、研究过去并延续着融入人类文化感情的历史文脉而继承文化,城市园林公墓除了注重传统的文化品位外,还要与历史遗迹和古树名木等人文景观的保护和开发结合起来,将古树名木、历史人物、民间传说等纳入城市公墓园林的系统规划之中,突出园林的历史文化背景,从中汲取灵感,提炼主题,寓传统文化于殡葬园林。
园林是多维空间,因而城市公墓的园林建设更要突破时空界限,将传统的造园理论、造景手法运用于现代园林之中,使人们在殡葬活动或欣赏园林时联想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或故人之情。
城市园林公墓环境的设计既要尊重传统,继承文脉,又要反映时代的特征,有所创新和发展。一是生态性要求景观在功能上维护或不破坏生态平衡,在形式上应和原有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秩序性相一致;二是城市园林公墓作为特殊的感情交流场所,其景观应充满人情味并体现地方特色。殡葬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它特有的文化载体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文档
文档
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的基本状况。现代科学的进步,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为造园的革新提供了新的因素,将现代科技和材料融入园林,可展现时代的技术水平和特色。
在旅游过程中,除了名山大川、秀丽的自然风光是游客的首选外,一些知名人士、革命烈士的故乡及逝后安葬的墓地也成为游客们经常游览的地方。城市园林公墓中安葬的各类人员中,不乏有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老革命,屡建奇功的战斗英雄,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和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在这些地方,人们往往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逝者,教育后人。因而城市园林公墓具有生态文化博物馆的功能。
3.3 城市生态园林公墓的艺术化
城市公墓园林景观的建设,突出了园林的多样性、艺术性与特色性,提高了园林公墓文化品位,以绿色植物的生机与活力,以园林建设的诗情与画意,以树木草坪的层次与序列,创造景观的季节变化与时序美,使公墓成为绿树与鲜花、宁静与和谐交织而富于生态精神的花园,成为新的文化景观和艺术博物馆。
公墓文化与旅游文化相结合,不仅能极大地推进现代殡葬改革,也可拓展文化旅游的内涵和意义。目前,像美国的阿灵顿公墓,俄罗斯的新处女公墓,法国的拉雪兹公墓,以及我国上海的福寿园(公墓)等,都已成为当地的优秀旅游景点。
中国的墓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同个性的墓碑就像雕塑艺术品:碑前一本打开的汉白玉书,浓缩着平凡而伟大的人民教师的一生;洁白的花圈、离鞘的警剑、闪光的金盾,展现出人民军警的英雄形象;飘扬的军旗,闪亮的军徽,述说着老革命血雨腥风的战斗历程……这些都已逐渐成为进行家庭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等教育的基地。
文档
文档
墓穴墓碑制造、安放、设计上的艺术化更能让人们体味艺术的真谛。墓碑是公墓园林特有的建筑。要提倡碑墓工程设计的多样化,这样可充分利用土地及空间,使墓区更美观和艺术化。对墓区内所有墓碑的雕刻艺术化处理,聘请不同风格的书法家、雕刻家为死者刻写墓碑及碑记,这些墓碑文字的艺术化一方面美化了园林,保存了我国灿烂的书法艺术,另一方面这些艺术化的碑体将成为生态园林公墓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众多的书法及文学爱好者。以墓塑景,绿化为辅,可构成公墓整体艺术景观,形成诗情画意、具有自然风景艺术的园林式效果。
总之,生态园林是世界园林发展的方向,而城市公墓作为现代城市和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园林公墓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只有紧紧把握这一方向,才能确保城市公墓的健康发展,并真正造福于民。
参考文献
[1] 李晓趁,常有新,陈录.关于实现真正意义的生态旅游的思考[J].河北林业科技,2004(1)38~39.[2] 赛江涛,张宝军.试论生态旅游资源问题[J].河北林业科技,2004(6)27~29.[3] 袁兴中,刘红.城市生态园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J].城乡生态环境,1994,(4):71~74.[4] 杨宝祥,郜月琴.殡葬园林文化学[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邮编:050081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290号 杨宝祥 电话:0311-3985816
*** 文档
第四篇: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暨城市园林提升动员大会上讲话例文
在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暨城市园林提升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范文
同志们
刚才,XX 同志、XX 同志分别对我市林业生态建设、城市园林提升工作作了安排部署,讲得很具体,也很全面,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生态环境是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的重要资本和生产力,作为城市中唯一具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后劲和活力。党中央明确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XX 书记明确要求,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全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 XX”。这些都对我们开展造林绿化、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林业生态建设和园林提升工作对于 XX 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全力打好林业生态建设和城市园林提升攻坚战,为 XX 人民创造一个青山绿地环绕的优美环境。
一、要科学规划,统筹合理布局。规划是各项工作的龙头。要按照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抓紧编制完善《XX 市第 X 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0-2025)》、《XX两岸滨水公共环境空间保护与控制规划》等专业规划,加快实施《城市快速通道绿化建设方案》《城市生态园林绿化提升工作方案》《XX 湿地建设二期规划》等,以科学的规划引领生态宜居城市建设,逐步形成布局合理、植物多样、绿量充沛、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化格局。
二、要分类指导,突出区域特色。要因地制宜,科学确定物种结构,优先培育和种植区域适应性强、体现地方特色的植物种类,优先种植适合本地生长的乡土树种、特色苗木,提升园林绿化的艺术档次和文化品位。城区绿化要以本土树种为主,增植乔木和花灌木,突出空间结构层次和景观艺术效果,合理配置公共绿地,抓好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示范工作,有效增加社区及居住小区绿化,形成点、线、面、环、楔相衔接的绿地系统,逐步实现公园、广场、庭院、居住区、主次干道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近郊绿化要大力发展常绿、彩叶、开花树种,实施好环城高速沿线绿廊、绿带和绿岛建设,抓好 XX 山、XX 山、XX 山、XX 山等绿化建设,形成立体化、多层次的森林景观。环城绿化要按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花则花、宜苗则苗的原则,多栽植绿化效果好、吸尘固碳降污效果明显的树种,突出抓好环城高速两侧各 100 米廊道绿化提升和各 1000 米结构调整工程,实施好高速两侧可视范围内荒山荒地绿化,使高速沿线可视地块实现绿化全覆盖,形成环城绿色林带。城外绿化要扎实推进南部、西南部山区森林化,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质量;扎实推进中部黄土丘陵区大绿化,逐步改善水土流失、生态脆弱的现状;扎实推进东北部平原区园林化,营造景在城中、人在景中、鸟语花香、绿意盎然的绿化效果,形成三大板块协调发展,结构完备的绿化体系。
三、要以人为本,提高综合效益。要在优先考虑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兼顾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努力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一是打造生态景观。充分发挥森林、绿地、绿化带在净化空气、降低噪声、美化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科学设计、高标准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和城
市园林绿化项目,努力打造物种丰富、层次感强、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配置科学的生态环境。二是完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森林、绿地的旅游、休闲功能,注重休憩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建立完善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综合服务体系,为大家提供景观良好、内涵丰富、服务完善的休闲度假环境,打造最具特色的“城市生态休闲观光轴带”。三是促进群众增收。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速生丰产林、生物质能源林和花卉苗木等特色林业产业。依托林业和林地资源厂培育发展森林旅游、林下种植养殖、林产品加工业,形成“林上采、林中游、林下养、林间种、林边加工、林外销售”等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支持本地林业企业扩大规模、提升效益,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 XX 林业品牌。
四、要注重运作,创新体制机制。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城市绿化模式,推动林业及园林绿化资源的布场化改革,破解资金制约瓶颈。一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健全林权管理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林业信贷担保,林权、林木资源抵押贷款等模式,盘活现有林业资源,使资源变成资金、资本,在市场上出售、流通、运作。按照低保费、保成本、广覆盖的原则,大力开展森林保险业务,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按照因地制宜、分类经营的原则,通过选用造林公司招投标造林、专业队造林、承包大户绿化等方式,创新造林机制;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引导各种所有制经济实体投资建设城市绿地、主题公园、休闲广场等,通过市场化运作盘活城市资源,实现城市增绿、社会受益、个人得利的多赢目标。三是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助绿。鼓励企事业单位、个人、人民团体等社会力量认建认养绿地,缓解绿化资金压力。
五、要建管并重,提高绿化质量。坚持建养并举、养管并重,切实提高新栽树木、新建绿地的成活率,坚决杜绝“年年种树不见树”的现象。一是强化科技支撑。林业、园林部门要按照“宜乔则乔、宜灌则灌、乔灌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立地条件和建设类型,选择最适宜的树种;要抽调精干技术力量,组成技术服务小分队,分片包村、包园,进行实地指导。二是落实好管护责任。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只栽不管,劳民伤财。要进一步强化管护措施,建立专业队伍,落实管护责任,保证林木、绿地成活率,做到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绿一片。三是加强有害生物防治。针对当前美国白蛾等病虫害在周边城市发生并蔓延的问题,各县(市、区)、有关部门要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加强森林植物检疫,严防植物病虫害在我市暴发成灾。
六、要强化措施,提供坚实保障。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我们要按照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一要落实责任。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把造林绿化工作作为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部署、实地督导、一线指挥。要将造林绿化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县、乡(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奖惩,确保工作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定期对造林绿化工程进行督查,并予以排名和通报。二要加大投入。各县(市、区)要把绿化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足额落实好配套资金。市财政每年将安排一定资金,对工作推进快、成效好的县(市、区)和单位进行表彰;对达不到建设标准的,要调减市级补助资金,并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三要形成合力。林业生态建设和园林提升工作是周期长、投入大、涉及面广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通力合作,强力推进。发改部门要将造林绿化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部门要保障对造林绿化工作的投入;金融部门要加大对造林绿化的支持力度;规划、国土、交通、园林、商务、农业、水利、电力等部门要按照分工,做好规划审批、土地调整、开放招商等工作;市直工委、教育局、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要组织机关、学校、企事业团体开展好
义务植树活动,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四要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宣传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大力宣传林业建设和城区绿化的重大意义、总体部署、先进经验和工作成效,使造林绿化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积极开展绿化法规教育和宣传,大力弘扬植绿、护绿、爱绿的绿色文明,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绿化、爱护绿化、参与绿化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造林绿化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自觉投身林业生态建设和城市绿化工作,为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 XX 做出积极的贡献!
《在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暨城市园林提升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范文》
第五篇:市长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暨城市园林提升动员大会上讲话
努力推动造林绿化
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 XX
——在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暨城市园林提升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XX 同志,XX 同志分别对我们市林业生态建设,城市园林提升工作作了安排安排,讲得很具体,也很全部,我都同意,大家仔细保证贯彻落实.生态环境是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的重要资本和生产力,作为城市中唯一具有生命力的基础设备,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后劲和活力.党 X 央确定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 X 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XXX 总 X 记曾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凸出的位置,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X山;X要绿水 X 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 X 山就是金山银山, 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要为子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在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XX 书记确定要求,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凸出地位,融入经济,政 X,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 XX”.这些都对我们举办造林绿化,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确定的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非常,充分认识林业生态建设和园林提升工作对于 XX 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努力打好林业生态建设和城市园林提升攻坚战,为 XX 人民创造一个 X 山绿地环绕的优美环境.一,要科学计划,统筹合理布局.计划是每一个工作的龙头.要依照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抓紧编制完善《XX 市第 X 期城市绿地系统计划(XXXX-XXXX)》,《XX 两岸滨水公共环境空间保护与控制计划》等专业计划,加快实施《城市快速通道绿化建设方案》《城市生态园林绿化提升工作方案》《XX 湿地建设二期计划》等,以科学的计划引领生态宜居城市建设,逐渐形成布局合理,植物多样,绿量充沛,XX 鲜明的城市绿化格局.二,要分类指导,凸出区域 XX.要因地制宜,科学确定物种结构,优先培育和种植区域适应性强,体现地方 XX 的植物种类,优先种植适合本地生长的乡(镇)土树种,XX 苗木,提升园林绿化的艺术档次和文化品位.城区绿化要以本土树种为主,增植乔木和花灌木,凸出空间结构层次和景观艺术效果,合理配置公共绿地,保证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示范工作,切实增加社区及居住小区绿化,形成点,线,面,环,楔相衔接的绿地系统,逐渐实现公园,广场,庭院,居住区,主次干道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近郊绿化要努力发展常绿,彩叶,开花树种,实施好环城高速沿线绿廊,绿带和绿岛建设,保证 XX 山,XX 山,XX 山,XX 山等绿化建设,形成立体化,多层次的森林景观.环城绿化要依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花则花,宜苗则苗的原则,多栽植绿化效果好,吸尘固碳降污效果明显的树种,凸出保证环城高速两侧各 XXX 米廊道绿化提升和各 XXXX 米结构调整工程,实施好高速两侧可视范围内荒山荒地绿化,使高速沿线可视地块实现绿化全覆盖,形成环城绿色林带.城外绿化要扎实推动南部,西南部山区森林化,更加深切提升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质量;扎实推动中部土丘陵区大绿化,逐渐改善水土流失,生态脆弱的现状;扎实推动东北部平原区园林化,营造景在城中,人在景中,鸟语花香,绿意盎然的绿化效果,形成三大板块协调发展,结构完备的绿化体系.三,要以人为本,提升综合效益.要在优先考虑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兼顾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努力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一是打造生态景观..充分发挥森林,绿地,绿化带在净化空气,降低噪声,美化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科学设计,高水准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和城市园林绿化项目,努力打造物种丰富,层次感强,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配置科学的生态环境.二是完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森林,绿地的旅游,休闲功能,着力休憩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建立完善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综合服务体系,为大家提供景观良好,内涵丰富,服务完善的休闲度假环境,打造最具 XX 的“城市生态休闲观光轴带”.三是推动群众增收..努力发展 XX 经济林,速生丰产林,生物质能源林和花卉苗木等 XX 林业产业.依靠林业和林地资源厂培育发展森林旅游,林下种植养殖,林产品加工业,形成“林上采,林中游,林下养,林间种,林边加工,林外销售”等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支持本地林业企业扩大规模,提升效益,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 XX 林业品牌.四,要着力运作,创新体制机制.要依照 X 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城市绿化模式,推动林业及园林绿化资源的布场化改X,破解资金制约瓶颈.一是强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 X.完善林权管理服务体系,主动探索林业信贷担保,林权,林木资源抵押贷款等模式,盘活现有林业资源,使资源变成资金,资本,在市场上出售,流通,运作.依照低保费,保成本,广覆盖的原则,努力举办森林保险业务,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准..依照因地制宜,分类经营的原则,通过选用造林企业(公司)招投标造林,专业队造林,承包大户绿化等方式,创新造林机制;强化政策引导,鼓励引导每一种所有制经济实体投资建设城市绿地,主题公园,休闲广场等,通过市场化运作盘活城市资源,实现城市增绿,社会受益,个人得利的多赢目标.三是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助绿..鼓励企事业单位,个人,人民团体等社会力量认建认养绿地,缓解绿化资金压力.五,要建管并重,提升绿化质量.坚持建养并举,养管并重,实实在在提升新栽树木,新建绿地的成活率,坚定杜 “年年种树不见树”的现象.一是强化科技支撑..林业,园林部门要依照“宜乔则乔,宜灌则灌,乔灌联系”的原则,依照不同区域,立地条件和建设类型,选择最适宜的树种;要抽调精干技术力量,组成技术服务小分队,分片包村,包园,进行实地指导.二是落实好管护责任..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只栽不管,劳民伤财.要更加深切强化管护措施,建立专业队伍,落实管护责任,保证林木,绿地成活率,做到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绿一片.三是强化有害生物防治..针对现在美国白蛾等病虫害在周边城市发生并蔓延的问题,各县(市)(市,区),有关部门要加强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强化森林植物检疫,严防植物病虫害在我们市暴发成灾.六,要强化措施,提供坚实保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
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我们要依照要求,更加深切完善每一个工作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保证.一要落实责任..各级党委,X 府都要把造林绿化工作作为工程,摆在更加凸出的位置,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身研究安排,实地督导,一线指挥.要将造林绿化工作放进本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县(市),乡(镇)(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奖惩,确保工作按时间节点有序推动.市委,市 X 府监督检查室要定期对造林绿化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并予以排名和通报.二要加强投入..各县(市)(市,区)要把绿化建设资金放进本财政预算,足额落实好配套资金.市财政每年将安排一定资金,对工作推动快,效果好的县(市)(市,区)和单位进行表彰;对达不到建设水准的,要调减市级补助资金,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三要形成合力..林业生态建设和园林提升工作是周期长,投入大,涉及面广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通力合作,强力推动.发改部门要将造林绿化工作放进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部门要保证对造林绿化工作的投入;金融部门要加强对造林绿化的支持力度;计划,国土,交通,园林,商务,农业,水利,电力等部门要依照分工,做好计划审批,土地调整,开放招商等工作;市直工委,XX 局,总工会,共X 团,妇联等要组织 XX,学校,企事业团体举办好义务植树活动,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四要营造气氛..要充分使用广播,电视,报刊和络等宣传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努力宣传林业建设和城区绿化的重要意义,整体安排,先进经验和工作效果,使造林绿化工作家喻户晓,深切人心.要主动举办绿化法规教育和宣传,努力弘扬植绿,护绿,爱绿的绿色文明,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绿化,爱护绿化,参与绿化的浓郁气氛.同志们,造林绿化是一项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使我们主动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自觉投身林业生态建设和城市绿化工作,为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 XX 做出主动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