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市场监督管理中的举报与投诉
谈谈市场监督管理中的举报与投诉
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谢旭阳 前段时间媒体及网络热传广西南宁的一位先生因为举报“吃旺旺雪饼运气没有变旺”,个人信息被泄露招致嘲笑、戏弄、骚扰。笔者细看《北京青年报》2016年10月27日《“旺旺”举报人:举报信泄露后很多人骂我 已辞职》一文所附的照片上清楚写着“投诉举报函”,不仅列明了举报诉求,也列明了要求返还货款并赔偿的投诉要求,准确说,这并不是简单的举报人信息被泄露问题,而是当事人将举报、投诉二者合一之后引发的一个结果。据百度百科解释,举报,指检举,报告。对于行政执法机关而言,举报即指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发现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向有权管辖的行政执法机关反映,要求予以查处的行为。向行政执法机关反映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行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举报人。+投诉则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因自身权益被侵害,向行政执法机关反映涉案组织、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违法事实,主张保护其自身权益的行为。投诉人,即为权益被侵害者本人。对于合并后的市场监督管理机关来说,调整其举报、投诉工作的主要法律依据有:
1、《食品安全法》第十二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依法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第一百一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应当公布本部门的电子邮件地址或者电话,接受咨询、投诉、举报。……”
2、《产品质量法》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根据已经取得的违法嫌疑证据或者举报,对涉嫌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第二十二条“消费者有权就产品质量问题,向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查询;向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申诉,接受申诉的部门应当负责处理。”
3、《商标法》第六十二条“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已经取得的违法嫌疑证据或者举报,对涉嫌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4、《广告法》第五十三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权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投诉、举报违反本法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开受理投诉、举报的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接到投诉、举报的部门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并告知投诉、举报人。…”
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涉及的部门规章有《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办法》(国家食药总局令第21号)、《食品药品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国家食药总局令第3号),《产品质量申诉处理办法》(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51号)、《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国家质监总局令第137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国家工商总局令第62号)、《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国家工商总局令第28号)。上述法律规定中,是将“举报”与“投诉(申诉)”并列或者分开规定的;相关的部门规章中,除了国家食药总局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办法》外,也都是将“举报”与“投诉(申诉)”并列或者分开规定的。这种法律规范中的并列或者分开规定,表明举报、投诉是两种并列的概念,昭示着举报与投诉具有不同的内涵及法律属性的。首先,举报与投诉的法律渊源不同。虽然规定调整举报事项的法律规定很多,但举报总体属于公民宪法权利范畴,我国宪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举报即是公民行使宪法赋予建议权的具体体现。而投诉,则是投诉人的权益受到侵害,请求行政执法机关予以保护处理的平等主体之间的争议解决,渊源于《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总体属于民事法律事务。二是举报与投诉的发动主体不同。按照通常的理解,举报,可以是发现违法行为的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无需自身权益受侵害为前提。而投诉,只能是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者。三是举报与投诉的处理程序不同。举报的结果是导致行政处罚程序的启动,主要适用《行政处罚法》及相关行政处罚程序规范;而市场监督管理机关的投诉处理方式是调解,主要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规定的程序规范。四是举报与投诉的处理方式不同。举报经核实确有违法行为的,就必须立案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且举报人是不可撤回举报的,举报处理是履行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法定职责,查处结果具有强制力。而投诉,由于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争议,行政执法机关只能适用调解处理,只要有一方当事人不愿参加,调解就无法进行,并且投诉是可以撤回的,调解最终是否能够达成,取决于投诉人与被投诉人意愿,且调解结果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五是举报与投诉的举证负担不同。举报属于检举、报告他人违法行为的举动,没有举证负担。而投诉,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争议解决,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投诉人负有证实自己合法权益受到实际侵害的举证义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第十六条规定:“下列投诉不予受理或者终止受理:……
(六)消费者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超过一年的,或者消费者无法证实自己权益受到侵害的;……”。六是举报与投诉的保密要求不同。根据规定,举报受理机关都有为举报人保密的责任,且举报人可以匿名举报;而投诉,投诉人必须署名,而在调解过程中必然需要告知被投诉人有关投诉人的投诉原由、处理要求等,事实上无秘密可保的。《产品质量申诉处理办法》及已废止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受理消费者申诉暂行办法》更是明确规定应当在接到申诉材料后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发送被申诉人。虽然《广告法》第五十三条第三款规定“有关部门应当为投诉、举报人保密。”但只要一进入投诉处理程序,投诉的具体事项一挑明,投诉人、被投诉人一接触,就不存在秘密了,所以这个法律条款表述是有问题的,事实上保不了密的;国家食药总局《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办法》将投诉举报绑在一起规定,并规定“严禁泄露投诉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严禁将投诉举报人信息透露给被投诉举报对象及与投诉举报案件查处无关的人员,不得与无关人员谈论投诉举报案件情况”,但《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三款仅规定“有关部门应当对举报人的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且《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办法》第二条明确“食品药品投诉举报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反映生产者、经营者等主体在食品(含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环节中有关食品安全方面,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中有关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涉嫌违法行为。”这里的“投诉举报”实质上仅是通常意义上的举报。七是举报与投诉的救济途径不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行政复议申请符合下列规定的,应当予以受理:…
(二)申请人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这里的“利害关系”应该理解为“公民、法人及其它组织的权利义务与具体行政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多数情况下,举报人与举报的处理结果没有利害关系,因而是不具有复议诉讼权利的,当然对于法律规范明确规定的举报事项处理结果的知情权、举报奖励的请求权是可以享有复议诉讼权利的。投诉人对行政执法机关的不予受理及不告知处理结果等不作为行为是具有复议、诉讼的权利,而依据《行政复议法》第八条第二款“不服行政执法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第三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三)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对于投诉受理后的行政调解行为及其结果则是没有复议诉讼权利的。从以上分析看出,举报与投诉,各有各的规定性,需要依据不同法律、适用不同程序、承担不同义务,作出不同决定的。国家工商总局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处理消费者投诉中,发现经营者有违法行为的,或者消费者举报经营者违法行为的,依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另案处理。”简单地将举报、投诉二者合一,不仅行政执法机关无法正确依法处置,当事人自身的相关权利也难以得到保障。为此,对于工作中遇到的举报、投诉合二为一的举报投诉函,应当联系当事人要求其依法分别提交,否则仅能作举报处理,因为不如此无法为之保密,泄露举报人信息会导致行政执法机关及执法人员违法的,当然当事人书面明确要求受理机关将举报投诉函转告被举报投诉人的可以考虑除外,但仍然必须将举报、投诉分离,分别按照其各自规定的程序和时限进行处理。而且投诉人要求赔偿损失的,应当告知投诉人提供其合法权益因被投诉行为受到实际侵害的证明材料。对于《广告法》第五十三条第三款规定“有关部门应当为投诉、举报人保密”,将投诉人一并纳入保密范围的做法,属于事实不能情形,建议有权机关予以研究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补救。
第二篇:举报投诉有关材料
一.为维护烟草专卖执法的严肃性,鼓励群众对烟草专卖管理违法违规行为以及烟草专卖行政执法人员执法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提高行政效能,促进依法行政,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对烟草专卖管理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投诉的受理工作由专卖监督管理处(科)负责,对烟草专卖管理机关行政执法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投诉受理工作由本级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纪检监察部门负责,烟草专卖管理机关应当设立举报信箱、向社会公布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举报电话、电子邮箱,安排专(兼)人负责受理举报投诉工作。
三.举报投诉内容:违反烟草专卖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烟草专卖行政执法人员不秉公执法、不文明执法、不履行职责、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贪污受贿、处罚不当、违法执法等行为。
四.举报投诉方式:电话、信函、来人来访等方式。
五.举报、投诉工作的处理实行属地管辖的原则。市、县两级烟草专卖管理机关按烟草专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管辖的地域范围对举报、投诉情况进行处理。
六.接待投诉举报人或接听电话,必须做到态度和蔼、耐心细致、言语礼貌、切忌草率、急躁、激化矛盾。
七.受理部门对每起群众举报投诉要认真规范地做好记录,根据不同情况,分类作出妥善处理。对有明确的被举报人姓名及地址、违法事实的,应予以登记,填写举报投诉登记表。
八.受理部门应当对所受理的举报和投诉实行首问负责制度。属于本部门职能范围内的举报和投诉,应当受理,并在规定时限内及时答复或者核实、处理;不属于本部门管辖范围内的举报和投诉,应当负责及时转交相关部门或者告知举报人、投诉人向有责任核实、处理的部门进行举报、投诉。举报、投诉,需上级部门或其他执法部门处理的要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在上级部门统一协调下及时处理。
九.受理举报投诉的工作人员应当对举报投诉的情况严格保密,切实保护举报投诉人的合法权益。如发现举报投诉的案件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主动申请回避。
十.接到投诉举报后,要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审核。符合受理范围的,要认真登记投诉情况,经分管领导同意核签后正式办理,并明确具体承办人。
十一.一般情况下,应与投诉、举报人面对面解决问题。负责调查处理的部门和承办人必须秉公办事,针对投诉的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处理或提出处理意见。
投诉举报人对处理结果不满意的,应做好相关解释说明工作,并告之其他投诉渠道。
十二.对捏造事实或者以举报投诉为名,扰乱烟草专卖品市场秩序及烟草专卖行政执法监管工作的,应当予以批评教育。造成不良后果的,由有关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理。
十三.受理举报、投诉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举报投诉故意拖延时机贻误查处的或者严重失职造成不良后果的,应当根据情节追究其责任。
第三篇:投诉举报工作总结[模版]
2017投诉举报工作总结
今年我县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通过广播电视,3月31日子普法宣传,发放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牌等多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参与性和维护自身权益的积极性有了进一步提高,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大力营造群防群管,人人参与社会共治食品药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一、今年以来共接受投诉举报 个,比去年明显增长,其中食品经营案件 件,食品生产案件 件,餐饮 件,药品 件,医疗器械 件,化妆品 件,保健食品 件,对案件按程序查处,有效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健全制度,规范工作程序,明确了投诉举报电话接听受理办理回复等工作程序,完善登记台帐,明确业务流程,细化工作分工,明确了12331受理人员,按时登录举报邮箱,查看举报信息,热情接待走访人员,确保投诉举报工作依法依规有效运行。
三、迅速办理,狠抓重点。接到举报第一时间做好登记,请示,流转工作及时调查处理,调查完结第一时间回复举报人,今年根据网路经营食品案件多发,专门召集了网点相关负责人,对其进行组织学习和谈话,收到显著效果。
四、2018年,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做好投诉举报受理工作,为全县人民的食品药品安全保驾护航。
第四篇:公司举报投诉管理制度
公司举报投诉管理制度
一、公司举报投诉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内部监控,防止公司各种不正行为、以及违法违纪等行为的产生与纠正,保障举报管理工作规范进行,依法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司内设有举报中心(受理举报工作)和负责稽查管理机构(具体查处举报)。稽查管理机构由总经理指定人员或成立稽查小组(下称“稽查小组”)负责跟进举报事件的处理工作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一切涉及违纪、不正行为的举报管理工作。
第二章、举报管理机构的职责范围
第四条、总部监察室为举报管理部门的常设机构,负责全公司的日常举报管理事务,各店铺设举报中心,由 监察室 指定专人管理。
举报中心以及稽查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范围是:
(一)宣传、鼓励公司员工举报违法违纪以及各种不正行为;
(二)受理、管理、处理举报材料;
(三)转办、交办、督办举报案件;
(四)上报、通报举报事项的查办情况;
(五)统计、分析举报管理工作的数据情况;
(六)开展对举报人的保护、奖励工作。
第五条、举报管理部门有权直接向 上级主管
反映情况,遇到特殊情况,也可以向 总经理 反映情况。
第三章、举报方式
第六条、举报人可以采用电话、手机短信、电报、特快专递、信函、电子邮件、当面举报等方式举报,也可以委托他人代理举报(举报人委托他人代理举报,必须向受委托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第七条、举报人不论采取何种署名形式,必须让具体负责受理举报工作的人员能与之取得联系。否则,举报管理部门有权拒绝受理。
第四章、举报受理工作
第八条、举报管理部门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举报电子邮件、并向全公司公布电话号码、电子邮件、负责人员应当定时阅看受理举报的电子邮件。并保证该电子邮件的正常运用及设置表明信件已收的自动回复功能。定时开启各类举报信箱,认真读阅举报信件,及时汇报主管负责人,并拍照作为证据,准确编号登记存档。
第九条、举报部门接受举报人当面举报,应当分别单独进行,接待人员应当做好笔录,必要时在征得举报人的同意的,可以录音,并认真登记存档,依法查处。第十条、举报管理部门对举报信函(包括电子信函)和举报人递交的书面材料,要逐件拆阅、登记、及时转送稽查部门处理。其中的重要问题或紧急事项,应当立即报告有关领导。与直接受理举报案件无关的人,不得打听或了解举报人的情况。第十一条、当面举报的案件管理部门可以为举报人出具收到举报信的证明,并由举报人在证明的存联上签字存档。第十二条、举报管理部门在举报案件查处结案的一个月内,应当将举报案件的查处情况书面告知举报人。第十三条、举报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举报信或是接听到举报电话的七日之内,经过初步审查和核实,决定是否立案。特殊情况,可以经请示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延期十日。重大、紧急举报案件,应当请示主管领导随时立案。不予立案的应当告知举报人,并说明原因。举报人有权向上级举报管理机构申请复议或是举报。
第五章、举报稽查工作
第十四条、举报管理部门对受理的举报,分不同情况作如下处理:
(1)、对属于举报管理部门主管的举报案件,转交稽查管理机构查处;其中急待查明的,经主管负责人批准,举报受理中心可以进行初步调查和核实及查处,限期结案。(2)、举报管理部门稽查人员必须遵纪守法,忠于职守,秉公执法,清正廉洁,保守秘密,必须熟悉举报管理业务,具备相应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在调查和查处时,应当二人以上,并应作成调查或查处笔录。
第十五条、举报管理部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重证据、重事实、重调查研究。
第十六条、举报管理机构查处举报案件,应当从立案之日起,在一个月内结案。特殊情况,应当经上级举报管理机构批准,可以延期
15。因为举报事实不成立或难以查明的,应当存档备查,并撤销立案。
第六章、举报管理机构权限
第十七条、举报管理部门受理和查处举报案件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1)、要求被查处的人员提供与查处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财务账目及其他有关的材料,进行查阅或者予以复制;
(2)要求被查处的关联部门和人员就查处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3)要求被查处的关联部门和人员停止相关违纪行为。(4)、建议有关部门暂停严重违纪人员执行职务。(5)、依法认定属于严重违纪的,会同人事部门作出解除劳动合同处理;构成犯罪的,立即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第七章、举报奖励及保护措施
第十八条、向举报管理部门举报的人员,其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工作权利、民主权利、名誉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十九条、对于经过核实的举报案件,符合相关条件的,根据案件性质对举报人员给与相应的奖励。
1、奖励的条件
(1)、有明确、具体的被举报方;
(2)、举报人提供的线索事先未被相关部门掌握;(3)、举报的情况经查证属实; 4)、应当具备的其他条件。
2、举报奖励对象原则上限于实名举报。对匿名举报的违法违纪案件和事故线索,在调查处理完毕后能够确定举报人真实身份的,根据规定予以奖励。同一线索被两个以上举报人分别举报的,奖励最先举报人。两个或两个以上举报人联名举报同一线索的,按一案进行奖励。
3、根据举报方提供的线索与事实结论相符合的程度,举报分为下列三个级别:(1)、一级:能详细提供被举报方的违法违纪事实、安全事故线索和相关证据,协助现场查处工作,举报情况与事实结论完全相符。
(2)、二级:能提供被举报方的违法违纪事实、安全事故及隐患线索和部分证据,协助查处工作,举报情况与事实结论相符。
(3)、三级:能提供违法违纪案件和安全事故及隐患线索,不直接协助查办工作,举报情况与事实结论基本相符。
第二十条、举报人应当在接到举报中心领奖通知后
个月内,持本人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或举报证明,到指定地点领取奖金;逾期不领取的,视为放弃权利。
第二十一条、奖励举报人所需的经费,由人事部门每年根据具体情况,提前报请财务部门作出预算,专款专用。
第二十二条、举报管理机构的举报保密制度:
(1)、对举报人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等有关情况及举报的内容必须严格保密。举报材料和记录应当列入密件管理。办结的举报案件,应当立卷归档。
(2)、接受举报人举报或向举报人核查情况时,应当在做好保密工作、不暴露举报人身份的情况下进行。(3)、宣传报道和对举报有功人员的奖励,除了征得举报人的同意外,不允许公开举报人的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
第八章、相关责任
第二十三条、对违反本规定有关条款和泄露举报人信息、骗取举报奖金的责任人员,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情节轻微的,一律调离工作岗位或是降薪降职;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举报人借举报为名,故意捏造事实,诬告陷害的、借举报为名制造事端,干扰举报管理部门正常工作的,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由于确属对事实了解不全面而发生误告、错告等举报失实的,不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十五条、打击报复举报人的,一经查实,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举报人因受打击报复而造成人身伤害及名誉、经济损失的,举报管理机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举报人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损害赔偿。
第二十七条、确属举报人故意编造谎言,虚构情节,致使举报管理部门受到干扰或造成浪费人力和财力物力的,可以酌情追究举报人的经济赔偿责任。
第九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本规定实施生效后各部门有关举报规定和本规定不符的,一律按本规定执行。
二、内部员工投诉
目的:
为保护员工工作、学习、生活之合法权益,激励员工更好地为公司服务,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问题,维护企业整体利益。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3、投诉内容:
允许员工在自认为遭遇下列各项的情形下,进行投诉:
公司任何个人或部门的为归或非法行为,该行为使公司、部门或员工个人的正当利益受到损害;
不良言行、不公正对待,无论来自上级、下级或是同事;
恐吓、要挟、侮辱,这种侵害或者来自上级、同事、下属;或者以暴力威胁方式或其它方式出现;无论是口头或是行动;
上级有贪污、受贿、盗窃、以权谋私等违法乱纪行为; 上级滥用职权,对投诉者有重大不公正行为;
其它损害公司、部门 或员工利益的一切言行或任何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言行,无论其后果是否已经发生。
员工发现下列各项情形下,及时向公司安全负责人或当地执法部门举报:(a)发现有可疑人员在进行可疑行为时;(b)发现可疑人员携带可疑物品时;
(c)发现公安机关通缉及社会危险份子或嫌疑犯时;(d)发现突发紧急事件发生时;(e)提前预知灾情的发生或恶化趋势。
4、投诉处理
(a)受理投诉人在调查取证过程中要本着迅捷、保密、客观的原则进行,相关部门必须积极配合。凡被调查的人员必须据实出证,并对调查事项保密。
(b)人力资源处受理投诉,有权为员工辩护,有权代表员工向领导或部门了解有关细节。
(c)投诉人必须对投诉内容的真实性负全责,严禁捏造或恶意夸大事实。如经查实与事实不符,公司对投诉人可从重处罚,情节严重的可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d)受理投诉人必须对处理投诉的过程和结果负责,经查有不公正或泄密行为,公司可对直接受理人和受理部门领导从重处罚,情节严重的可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5、投诉渠道:
a)向自已直接上级,主管和经理反馈。
(b)总经理信箱()。
(c)合理化建议组织邮箱()。(d)向人事行政部负责人反馈。(e)向总经办进行反馈(电话:
电邮:)。
6、投诉、举报人保密管理:
(a)对于来访的举报人,公司设有固定的、保密的场所,由专职人员进行接待,任何无关人员不得接待、旁听或询问。
(b)公司设有专门用于接受举报的举报电话,并由专职人员负责接听、记录,其他人员不得擅自接听、记录。
(c)对于举报信的签收,拆阅、登记、保管、转办都是由专职人员负责,并严格的防止泄露举报人身份和举报信内容。
(d)对所有举报材料不许任何人私自复印、复制、摘抄,并严格禁止举报材料的经手人、事件的承办人向无关人谈论涉及举报人的姓名、举报行为、举报内容的情况发生。
(e)事件承办人在调查案件过程中,不得出示举报材料,也不得将举报人的身份等情况透露给任何部门或个人。
(f)公司接受举报专职人员向举报人调查、核实举报内容时,会选择严格保密场所和便利的时间。对发现的打击报复举报人的情况,将公司规定从严惩处。如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者,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g)公司在发布通知奖励举报有功人员时,除举报人同意外,公司人事行政部是不公开举报人的姓名。
(h)因泄露举报秘密,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7、参考文件
无
第五篇:医院投诉举报管理制度
医院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第一条 医院设立投诉举报科,负责接待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环境设施、诊疗收费、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投诉,投诉举报科受院长直接领导,代表院长接待、调查、答复和处理所有患者的投诉、建议和意见。
第二条 患者及其家属等有关人员(以下统称投诉人)对医院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环境设施、诊疗收费、后勤服务等不满意,可以来信、来电、来访等方式向医院投诉举报科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和要求。
第三条 投诉举报科设专人负责接待、受理、调查、核实、组织协调和指导全院的投诉处理工作。各科室负责人有义务协助投诉举报科做好投诉的管理工作。各部门、科室应当积极配合投诉举报科开展投诉事项的调查、核实及处理工作。
第四条 医院投诉接待实行“首诉负责制”。投诉人向有关部门、科室投诉的,被投诉部门、科室的工作人员应当予以热情接待,对于能够当场协调处理的,应当尽量当场协调解决;对于无法当场协调处理的,接待的部门或科室应当主动引导投诉人到投诉举报科投诉。如遇法定节徦日、双休日、夜间值班期间由医院总值班负责接待、协调、处理。
第五条 投诉接待人员应当认真听取投诉人意见,核实相关信息,并如实填写《医院投诉登记表》,如实记录投诉人反映的情况,并经投诉人签字确认。
第六条
投诉接待人员应当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稳定投诉人情绪,避免矛盾激化。
第七条 投诉举报科接到投诉后,应当及时向当事科室和相关人员了解、核实情况,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提出处理意见,并反馈投诉人,当事科室和相关人员应当予以积极配合。第八条
对于涉及医疗质量安全、可能危及患者健康的投诉,医院应当立即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减少患者损害的发生。对于涉及收费、价格等能够当场核查处理的,应当及时查明情况,立即纠正。
第九条 对于情况较复杂,需调查、核实的投诉事项,一般应当于3个工作日内向投诉人反馈相关处理情况或处理意见。对于投诉涉及多个科室,需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共同研究的投诉事项,应当于5个工作日内向投诉人反馈处理情况或处理意见。反馈可以通过电话、信件或走访等形式实现。
第十条 投诉举报科对匿名投诉要进行登记并认真核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第十一条
不属于投诉范围的,接待人员应向投诉人说明原因,做好解释疏导工作。
第十二条 投诉人采取违法或过激行为的,投诉接待人应及时通知保卫科或院领导,并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适时脱离现场,及时报警。
第十三条 医院应定期召开投诉分析会议,分析产生投诉的原因,发现医院管理、医疗质量的薄弱环节,针对突出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并加强督促落实。
第十四条 医院工作人员有权对医院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进行内部投诉,提出意见、建议,医院各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重视,并及时处理、反馈。
第十五条 在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或医疗事故后,医务科应按《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及时向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十六条
投诉情况纳入各科室工作质量考核体系。
xxxx医院 2015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