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集中饲养精准造血式扶贫
集中饲养精准造血式扶贫
XX市XX乡XX村养驴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XX市位于XX省西北部,XX地区西部,西北与内蒙古XX县和XX旗毗邻,东北与XX市XX区接壤;东临XX市;南靠XX县。地理位臵介于东经XX至XX′,北纬XX至XX之间,南北长约125公里,宽约100公里,呈东南西北方向狭长带分布,总幅员面积5103平方公里。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低山丘陵,海拔高度在303—491米之间;中部为沿河平原区;南部为沙丘起伏;东南部位于XX河下游,地势低洼。西北部与科尔沁大草原接壤,与内蒙XX盟毗邻,受内蒙牧民的熏陶,当地农民多年来具有饲养牛、马、驴、骡的丰富经验。
XX市XX乡XX村,位于XX市西北部。项目区现有耕地面积7286亩,户数350户,总人口925人,贫困户148户,2013年全村人均收入7900元,养殖奶牛244头、马15匹、驴30头、猪196头。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可行性
XX村养驴建设项目符合全国农业综合开发会议精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资源配臵,立项依据充分。项目建设地点及条件适宜毛驴养殖,具备环境优势。项目建设的技术储备充足,队伍稳定,结构合理,专业技术力量雄厚,具有丰富的建设经验。项目建设规模与资金投放量适度,资金来源有保障,具备良好的经济条件。项目建设的技术路线与技术措施配套、成熟、先进,建设方案科学、可行。
(二)必要性
2013年XX药业阿胶生产线已由XX市政府立项,阿胶具有美容养颜、强身健体的功效,市场前景看好,它的主要原材料为驴皮。阿胶生产线一经投产,驴皮的价格就会上涨,毛驴的价格随之上升。所以说:养殖毛驴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二是以科技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推动农村经济上新台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三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三、项目建设方案
(一)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建设单位为XX市XX乡人民政府,项目法人代表为XX乡长。建设单位成立项目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小组组长由XX乡长担任,副组长由XX村支部书记XX担任,成员由财政局、扶贫办、养驴合作社等相关负责人组成。
(二)建设内容
1、建设标准驴舍10栋,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办公室、宿舍6间300平方米,防疫室、人工配种室6间300平方米,饲料库、干草棚、加工车间2000平方米,围墙1400延长米。建设地点位于XX乡XX村一社屯西。根据饲养要求,结合场地的地形、地势、交通运输条件进行合理布局,做到功能分区合理,物流运输通畅。
2、由项目领导小组组织有养驴技术专长的人去德州等地购买种母驴1000头,种驴100头,购回后放在养驴小区统一饲养。
(三)投资估算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建安工程投资350万元,占总投资30%;购种驴和种母驴投资850万元,占总投资70%。
(四)资金来源
该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申请财政资金1000万元,自筹资金200万元。
(五)项目建设计划
该项目如果在7月末前立项,进度安排如下: 8月20日前完成小区土地审批、项目招标、施工图设计; 8月21日进行土建施工; 10月20日前完成土建工程; 11月10日前购进种驴和种母驴; 11月20日前项目验收、投产运营。
四、项目实施细则
项目结合XX村的实际情况,项目实施细则采用24字方针,即:统一采购、集中饲养、市场营销、合作经营、产权抵押、规范运行。统一采购就是项目实施后,由项目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到外地购进优质基础母驴和种驴。集中饲养就是基础母驴和种驴购回后,由项目领导小组在合作社选出责任心强,有饲养经验的饲养员在养驴小区内饲养。市场营销就是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购进和销售种驴和基础母驴,使养驴项目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合作经营就是成立养驴专业合作社+部分贫困户直接参与到养驴项目中来,项目的盈亏与每个人的经济直接挂钩。产权抵押就是每个参与养驴项目的人都要签订协议,以资产或资金作为抵押。规范运行就是形成养驴产业化模式,以养驴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动全村及全乡的养驴积极性,使养驴项目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五、项目建设目标及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生产后,每头驴的年养殖成本按1000元计算,1100头驴,年养殖成本为1,100,000万元,1000头种母驴,年产驹800头,每头按2000元计算,产出效益1,600,000万元,年可获效益50万元。
(二)社会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可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扶贫农户的同时,壮大养驴产业的发展,打造成XX北部最大的养驴基地,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能够安臵农村剩余劳动力,保持社会稳定、繁荣社会经济。可使XX北部广大农民以养驴项目基地为依托,开展多种经营生产,实现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效益分析
此项目的运行,每年可产出相当数量的驴粪,驴粪经过发酵形成较好的有机肥料,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的使用,有效保护土壤结构,保护土壤上面的植被资源,使生态环境向着健康方向发展,实现更好的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减少水旱灾害、保土护坡、美化环境、增加土壤肥力、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平衡、缓解温室效应等。使项目区自然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项目区领导小组,制定出领导小组职责: ①选择和确定项目区及实施机制;
②负责组织对项目实施的政策指导、能力建设等工作; ③负责对市相关部门汇报项目实施情况; ④负责对整合资金的落实和项目的实施。
(二)项目管理
按照规划、实施、资金、效益、技术到村、到户的原则,建立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建档—信息反馈为主要内容的工程管理体系,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公示制等。实行村民自我监督、引入审计监督和举报投诉及时。项目验收采取办法包括随时抽查,中期检查和竣工验收等。
(三)资金管理
在资金管理上,将严格按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
项目资金使用实行专人负责、专户储存、专帐核算。
(四)质量保障
建立项目质量管理和技术监督体系,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公开招投标,工程监理制,资金运行监察制和项目验收制等有关制度,定期对项目建设进行考察和评估,确保项目质量。
(五)产业保障
利用项目扶贫资金1000万元,养驴合作社自筹资金200万元,计划整合项目资金1200万元。
项目占地60000平方米,建设驴舍10栋10000平方米,运动场8000平方米,饲料加工及库房2000平方米,配套购臵安装0.5t/h饲料加工机组2套,青储窖3000立方米,配套购臵安装变压器1台,供电设备1套,建设化验、检验、办公室600平方米,建设厂区混凝土道路1500平方米,建设厂区围墙1400米,建设粪尿处理池1000立方米。
目前对项目区的选址已经完成,待上级有关部门确定立项后,按实施方案如期实施。
第二篇:红色股份_造血式扶贫的新模式
“红色股份”----造血式扶贫的新模式
省局挂勾扶贫的江城县康平镇营盘山村每年仅有2000元左右的微薄收入,属于典型的集体经济“薄弱村”、“空壳村”。省局赴江城县康平镇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在经过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了将省局的扶贫项目资金注入营盘山村农业综合开发部,转化为红色股本的“红色股份”参股项目。由依法成立的“营盘山村农业综合开发部”代表村集体参股银盘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成功实施后,从第二年起,营盘山村将有2万元以上的集体收入。
营盘山村银盘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工作队的指导下,于2014年1月成立,由5名食用菌种植大户组成,注册资金118万元。将是一家集香菇专业制种、栽培、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康平镇香菇产业领头羊。目前已完成61亩核心基地 “三通”一平建设,43亩香菇种植基地外棚、内棚建设基本建成,预计于7月底全面建成,年底见效。
第三篇:2016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热点:精准扶贫需主动“造血”
2016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热点:精准扶贫需主动“造血”
十八大中共中央提出“两个一百年”战略,第一个“一百”即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是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但是,现今7000万的农村贫困人口还未脱贫,扶贫工作的好坏关系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总书记高度关注精准扶贫工作,并用“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和“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的紧迫性字眼反复强调。为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精准扶贫需要输血,更需要主动造血。
精准扶贫要把好病脉,才能斩断病根。虽然精准扶贫工作中民生亮点频频闪现:农村危房改造、保障房建设、新农合的实行等。但是,伴随着扶贫工作进入攻坚期,“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畅快少,“一山还比一山高”的艰难险阻多了:扶贫资金“天女散花”、“大水漫灌”;扶贫项目不切实际、空中楼阁;扶贫对象模糊不清,胡乱指定;基层干部官僚做派,扶贫“走过场、摆架子”;扶贫工作存在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指向不准、针对性不强等老大难问题。是任由这些乱象的枝条肆意生长,还是适度修剪?很明显,唯有握好输血、造血两把剪,才能剪除精准扶贫工作的问题。
输血能为精准扶贫“添砖加瓦”。国家每年在“三农”问题上划拨的资金上百亿元,但是由于缺乏监督管理、数据分析、制度约束等原因,扶贫资金针对性不强,浪费严重,甚至出现权力寻租等乱象。如果扶贫资金使用不到位,会让贫困农民陷入永远贫困的绝望之地,进而引发基层社会矛盾,威胁基层社会的安定团结。比如甘肃某村28岁的妇女,因为贫苦手刃自己亲身子女,这条新闻让各大媒体反思,贫困农民的出路在何方。国家的扶贫资金是一剂救命药,能短时间快速让农民脱离苦境,甚至能有效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因而,国家要在扶贫工作上加大力度,通过财政资金补贴、降低贷款利率、创新宣传方式,尤其是要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在信贷支持和项目开发上给予农民更多实惠和参考意见。
主动造血更能为精准扶贫“如虎添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外因是条件,而内因是根本”。在精准扶贫工作上,不能只是政府在一路呐喊高歌,而应该整合基层力量,让基层社会都加入政府精准扶贫的队伍中,用勤劳的双手为打造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首先领导干部必须行动起来,将精准扶贫工作摆在工作的第一位,认真学习党中央下发的精准扶贫政策文件,要做到学得多、懂得
深、看得透。其次,要创新宣传方式,广泛推广参与式扶贫理念,调动贫困人口和基层社会的积极性,真正改变“过去给钱给物要我干”为“今天主动参与我要干”;再次,基层干部要搭建平台,建章立制,充分发挥贫困农民的作用,促成整个村落脱贫致富。
精准扶贫事关小康社会的大局,关涉三农问题的解决,牵挂着千万贫困农民的心。精准扶贫不能盲目输血,前车之鉴不可重蹈覆辙,在迈入精准扶贫工作新阶段中,扶贫既要科学输血、合理输血、高效输血,更要主动造血、自我造血、创新造血,这样才能剔除“贫困细胞”,拔掉“贫根”,根治“贫病”,才能让千万贫困家庭走上康庄大道。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四篇:2016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精准扶贫 要“输血”更要“造血”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6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 精准扶贫 要“输血”更要“造血”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和政府始终追求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逾7万人摘掉了贫困帽子。与过去相比,贫困面大幅缩小了,但当前要面对的是那些底子最薄、条件最差、难度最大的“硬骨头”。总书记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精准扶贫就是解决问题的良方,要将精确扶贫进行到底。
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但长期以来,传统的以地理区域为扶贫目标的扶贫方法存在着贫困人口底数不清、致贫原因不明、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等问题,导致“年年贫困年年扶,年年扶贫年年贫”的尴尬。有些地方拿着国家大笔扶贫资金,在贫困县修建“长安街”,到贫困乡镇盖起“白宫”“天安门”,美其名曰新农村建设。部分贫困地区把国家的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视作予取予夺的“唐僧肉”,扶贫资金被层层克扣挪用、扶贫对象弄虚造假等问题,不仅脱贫难上加难,而且颠覆了扶贫的本意。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扶贫工作也面临着“一城一地”,甚至“一城一地”也存在着千差万别的复杂现实。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读不起书,有的看不起病,有的住危房,有的没有劳动能力,有的缺乏启动资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才能找到避免“水土不服”、适应当地实际的扶贫“土方子”“金点子”。
扶贫要从“大水漫灌式”的全面扶贫到“滴灌式”的精准扶贫转变,避免以往扶贫活动中出现的“投入偏离”现象,才能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要以“精准识别”为基础,全面准确掌握贫困人口基本情况;要以“精准施策”为前提,科学有效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要以“精准输血”为核心,确保贫困地区均衡协调发展;要以“精准管理”为关键,不断提高扶贫开发的质量和水平;要以“精准考核”为保障,确保扶贫开发高效务实推进。
扶贫攻坚,任重道远;造福百姓,时不我待。改善民生和扶贫攻坚是同步小康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让我们以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齐心协力打好攻坚战,众志成城啃下“硬骨头”,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把扶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共同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让贫困户享受到更多的阳光雨露。
第五篇: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
25年前,我在中国福建省宁德地区工作,我记住了中国古人的一句话:“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至今,这句话依然在我心中。——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 2015.10.16
一、现状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难题依然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
“学习笔记”评述:
——从贫困人口的数量看,贫困人口仍然较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还有贫困人口7017万人。
——从贫困人口的分布看,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经过多轮扶贫攻坚,目前的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角落里”——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偏远山区,无论采取何种扶贫方式,难度都比以往增加,不少地方面临“保护生态”与“加快发展”的矛盾。
——从贫困群众的诉求看,日益呈现多样化。一方面,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另一方面,“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要求也增加了扶贫开发难度。
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在民生问题中,困难群体往往有更多更强烈的诉求,因此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扶。距2020年还有不到6年时间,要确保7000多万人全部如期脱贫,每年要减贫1200万人,每个月要减贫100万人,任务非常重。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尽管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依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中国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重要一步。”
“学习笔记”评述:
减贫与发展是反映经济转型、社会进步的一面镜子,认识和掌握贫困化发生机理、演化特征及分布规律,是制定扶贫规划的重要依据。总书记明确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自己花精力最多的是扶贫,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日渐紧迫,“不容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建成”目标的实现与扶贫成败与否有巨大的关联。“精准扶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迫切期待一系列“超常规”举措和政策“组合拳”取得看得见的成效。三、六个精准
“我们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 四、四个施策 “我们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 五、五种渠道
“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六、十项工程
干部驻村帮扶、职业教育培训、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龙头企业带动。
“学习笔记”评述:
有些地方扶贫投入不少,但实际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在于扶贫对象的精准性、因贫施策的科学性不够。而精准扶贫,正是扶贫工作科学性的体现。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制胜之道也在于精准。“六个精准、四个施策、五种渠道,十项工程”,就体现出精准扶贫中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和更加的行动。贫穷是一种系统性弊病,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扶到点上、根上,才能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理解“精准扶贫”的要义,用我们老百姓的话,就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其中,精确识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前提,扶贫工作要到村到户,首先要了解哪一村贫,哪一户穷,摸清底数、建档立卡,被称为精准扶贫的“第一战役”。2014年全国共识别贫困村12.8万个、贫困人口8800多万,并录入扶贫业务管理系统。信息化、动态化管理,为实施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七、多元主体
“我们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中国制度优势,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
“学习笔记”评述: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国已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为“扶贫日”,不少人将“1017”谐音为“邀您一起”,意在最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投入扶贫济困工作。目前,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互为支撑,拓展着全新的扶贫格局。从各方“单打独斗”到整合资源“握拳出击”,这也是精准扶贫思维的重要体现。从各地实践看,在吃透当地情况的基础上,搞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常常成效更加明显。以政府一元主体为核心的扶贫计划往往多依赖于行政力量,搞大水漫灌、一刀切,从而忽视市场与社会,群众不但没有富起来,大量的投入还打了水漂。精准扶贫的思路动员了我国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广泛参与到扶贫的行列中来,开创了多维联动的社会扶贫新格局,真正反映民情民心,将脱贫致富带入到寻常生活中。
八、管理
“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
“学习笔记”评述:
我国自1986年起开始设立贫困县,旨在集中资源扶助最贫困的地区。然而,在原有考核机制下,为争取政策扶持,部分地区出现了“哭穷”争戴“贫困帽”的现象。为创新扶贫县考核机制,2014年中组部、扶贫办印发了《关于改进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工作的意见》,全面推进扶贫县考核、约束、退出三项机制改革。国务院扶贫办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的文件,对贫困县必须作为、提倡作为、禁止作为等事项作出了明确规定。在退出机制上,扶贫办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调查研究,河北、贵州、甘肃等省份制定了贫困县退出标准、程序、奖励办法和脱贫时间表。
正在编制的“十三五”规划将把扶贫开发放在重要位置,从顶层设计着手,谋划了一整套制度保障,尤其强调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充分调动各级党委政府主动作为抓扶贫。除地方政府外,规划还拟对行业部门的扶贫责任做出明确要求,今后行业部门扶贫工作将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顺手之举”,而是有一系列制度体系予以监督保障。
九、扶志与扶智
“我们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既扶贫又扶志,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学习笔记”评述:
扶贫扶贫,关键是一个“扶”字。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断掉穷根、开掘富源。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读不起书,有的看不起病,有的住危房,有的没有劳动能力,有的缺乏启动资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安格斯·迪顿认为,没有国家与积极活跃的公民的有效互动,就很难形成战胜全球贫困所需要的增长。精准扶贫不是强行脱贫,而是要拔除贫根。用科学的态度营造起扶贫扶志扶智的制度环境,转变一些地区“等靠要”观念,才能解决“人的素质性脱贫”问题,引导民众主动参与乡村建设。说到底,扶起贫穷的人们,最终是要让他们自己站立。精准扶贫摆脱了以往社会保障制度中被动盲目投入的趋势,政府着力于建设一个环境,培育脱贫的能力。
十、展望
让精准扶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学习笔记”评述:
总书记在听取云南和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时均指出,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在精准扶贫政策影响下,贫困地区的人口红利、改革红利和开放红利正在逐步释放,人力资源的运用,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技术都在刺激着贫困地区在经济结构和产业调整上找到新的“效益生长点”。
随着扶贫工作进入冲刺期,单纯依靠一个政策、一项举措让上百万人脱贫已不现实,扶贫政策边际效应不断递减。顺应这一趋势,针对不同致贫原因分类施策,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职业技能培训、整村推进、易地搬迁、保障兜底等举措将成为扶贫开发工作“主轴”。而这些举措的实施,将形成巨大的规模效应,给中国经济下一步发展带来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