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市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简要报告
青岛市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报告
对青岛市以海洋为主的空间资源开展研究,执行了大量的调查与研究项目,包括青岛市海域功能区划中地质环境和空间资源分析,山东省908海岛(海礁)调查计划中青岛市海岛调查,与青岛市环保局合作开展近海卫星遥感制图研究,中海油黄岛修造基地地基勘查研究,奥运赛场地形地貌调查研究,多项海域使用论证等等。对青岛市海滩、海湾、海岛、海礁、大沽河口湿地、矿产、城市空间拓展等海洋空间环境和资源现状有了初步认识。
1.海滩与滩涂资源
青岛市水域滩涂资源非常丰富,根据遥感和现场调查,初步确认青岛沿海有价值海滩和滩涂48处,其中砾石滩4处,砂滩21处,泥质潮滩23处,总面积约375 km2。
2.海湾资源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湾定义和计算方法,依据2.5m 分辨率SPOT卫星遥感资料,参照了青岛近海2000年1:50000地形图,对青岛市的海湾进行初步确认。
青岛近岸山岭岬角之间构成形态多异、特点不同的多处海湾,一级海湾总面积1369.53 km2。多为泥沙、岩礁底质,滩岸居多。沿岸海湾35个(表3-1),其中面积大于0.5 km2的海湾,自北而南分布着丁字湾、栲栳湾、横门湾、巉山湾、鳌山湾、小岛湾、仰口湾、青山湾、列坡圈湾、下宫湾、流清河湾、登瀛湾、沙子口湾、大江口湾、浮山湾、太平湾、汇泉湾、青岛湾、团岛湾、胶州湾、唐岛湾、灵山湾、古镇口湾、利根湾、杨家洼湾、陈家贡湾、棋子湾,胶州湾内包括沧口湾、红岛湾、红岛西湾、黄岛前湾、薛家岛湾、小岔湾等内湾。
海湾定义和确认是一个复杂的自然与社会结合问题,需要仔细考虑,既要参考国际定义,又要考虑青岛发展历史。建议进一
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3.海岛资源
上世纪90年代初开展的全国海岛资源调查和近期908海岛资源调查两次工作,都由中国海洋大学承担。青岛市原有海岛69个。其中,水岛、驴岛、女岛、小青岛、麦岛、团岛、团岛鼻、黄岛、牛岛和吉岛是人工陆连岛,只有59个岛四面环海。69个海岛总面积为21.2平方公里,岸线总长132公里。这些海岛绝大多数距离大陆不超过20公里,最远的千里岩岛,距陆约64公里,这个岛有历史上争议,目前山东省基本认为归烟台海阳市管辖。在这69个海岛中,只有10个海岛有固定居民。
4.浅滩暗礁
根据海图、遥感和现场调查,首次初步确认了青岛市所辖海域内浅滩暗礁分布,能对军事和船只航行造成危害的浅滩和暗礁共有41处。
5.胶州湾湿地演变
通过对1988年、1997年、2002年和2005年四个时相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的解译,研究了胶州湾湿地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海岸湿地质量定量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环胶州湾沿岸围垦、城市化和填海造陆等开发利用活动的进行,近二十年来胶州湾湿地退化逐渐加剧;期初,自然湿地不断被人工湿地占据,后期又出现湿地向非湿地类型的转化。针对胶州湾湿地的现状,应加强湿地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认识,采取措施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
重点研究了大沽河口湿地变化,在这里人与自然的矛盾较为突出,湿地变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人类活动。人工建筑物的增加占用了大量耕地,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农民收入,则耕地必然向未开垦土地扩展,从1988到2005年有4.71km2为利用土地变为耕地,占1988年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34%。在靠近水域的地方有
4.26km2的自然湿地被人类改造,变成养殖池。虽然这些改造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但是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自然湿地的大面积加少,破坏河口区湿地生态环境。建议要正确处理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逐渐增强保护大沽河口这一胶州湾唯一湿地的社会意识,逐渐“退耕还草”、“退池还海”,把已失去经济价值的养殖池、耕地和超出批准使用年限的养殖池等逐步收回恢复湿地生态环境。
6.青岛地区非金属矿产资源
花岗岩:青岛地区具有丰富的花岗岩资源,结构均一,色泽美观,石质完整,黄铁矿等优良品质,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大小矿产地共有30余处。主要分布于平度大泽山岩体、崂山岩体和小珠山岩体。
麦饭石:是一种珍贵的保健药石。国内80年代在内蒙首次发现并命名为中华麦饭石。青岛麦饭石是中国海洋大学地学院发现并命名。其产地主要分布于崂山区后韩家、石老人和即墨市东南一带。研究证明,青岛麦饭石含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有害元素较少,汞、镉低于克拉克值,砷近似于克拉克值;麦饭石容出液不仅具有显著的增强食欲。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功效,而且能有效地提高肌体素质。不仅可用于医药、食品、轻工等领域,且在水质净化、食品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建筑用砂:青岛地区砂砾质海岸发育,濒海及浅海区建筑石英砂及砾石分布广泛,资源潜力较大。主要分布在胶州湾及其临近海域、胶南、崂山、即墨、莱西及胶州等市,贮量约4.2亿m3。
地下卤水矿:地下卤水分布受海岸地貌与第四系沉积环境控制在海湾的西岸和西北岸因海岸低地连续分布,形成一条小型环形地下卤水矿带,北起南万盐田,南至龙泉盐田,长30余km,矿带宽度一般为1~3 km,矿区面积约100 km2。在该矿带内,分布有若干个小面积富集区块,如南万盐田南部区块、东营盐田三工区区块等,呈不连续斑块状。在其它岸段海湾面积更小。海湾湾顶低地区也有少量地下卤水聚集,呈块状分布。
温泉地热水:在胶东14处温泉中,即墨温泉在水温、水量和地热面积等方面为胶东三大主要温泉之一。温泉平均水温66℃,最高水温93℃,是一种含多种化学元素的特殊类型地下水资源。地热水水质为Cl-SO4-HCO3-Na-Ca型,总矿化度可达12g/l,为氯化钠型水质。除此之外,还含有Br、K、Ca、Mg、I等多种元素并含有放射性元素镭,为中氡地热水(氡含量58.51Bq/L)。目前,即墨温泉地热水已在水疗、洗浴业、旅游业、花卉养殖业得到开发利用,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7.城市空间拓展
1988-1997年市南、市北区均向东扩展,到1997年基本达到现今的规模,四方区、李沧区在向东扩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沿海方向延伸。1988年崂山区、城阳区和黄岛区居民居住地仅以乡镇、村庄的形式存在,各居住地之间均有宽广的其他用途的土地,1988年以后发展迅速。崂山区西部与其他四区相接,东部到达山区。城阳区在原有区域的基础上主要向东、南、北三个方向发展。1988年黄岛区仅有黄岛、薛家岛等几个乡镇和村庄散布,1997年乡镇规模大幅度扩展,北部以黄岛依托扩展,南部成立开发区,乡镇城区面积约27 km2。1997年以后,四方、李沧区继续扩展,西部到达海边,东部与崂山区相连,北部与城阳中心区相接,崂山区向山区缓慢扩展与村镇相连。黄岛城区面积进一步扩大,南北基本连成一片。城阳区扩展规模不大,相对来讲西部变化较大,主城区面积扩大到35 km2左右。南部区域也有一定发展,面积扩展了大约1/2。
崂山区东北部王哥庄镇地势平缓,山势阻隔比较偏僻发展缓慢。但它背靠崂山面向大海,周围海域中有众多风景秀丽的岛屿;
其基底为崂山花岗岩属于基岩海岸,而且附近有小岛湾、鳌山湾适合建港,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充分利用该区域自然环境优势,建设旅游服务和港口设施,是该区最为可行的发展方式。
第二篇:浅析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
浅析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人类将步入全面开发海洋的时代。海洋经济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一直生活在陆地上,而陆地面积只占全球总面积的29%。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现代工业文明的推进,使得陆地资源消耗过快甚至有的资源濒临枯竭,而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在当前情况下,人们的注意力自然地转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是解决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成为人类发展的方向,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我国是海洋大国,也是海洋经济强国。海洋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巨量的资源。海洋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领域,发展海洋经济是国家的重要方针策略。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实施海洋经济开发”战略,《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确定了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
宁波市海域面积9758平方公里,超过陆域面积近400平方公里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1562公里,占全省海岸线总长的24%。“港、渔、涂、岛”四大海洋资源优势得天独厚。港湾航道资源具有全球性意义,北仑、大榭岛、穿山半岛、梅山岛等可利用的岸线长达121公里,其中深水岸线47.1公里,可建深水泊位约150个。我市的多个海域是全国的重要渔场,具有全国性意义的渔业资源。滩涂资源优势非常明显,总面积940.04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量的34%,居全省首位;我市拥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531个。沿海岛屿既具有近岸、近港口航道、近经济技术开发区或口岸、近渔场等区位优势,又具有相对隔离、便于特殊开发的管理优势。丰富的海洋资源优势,使得我市建设海洋强市具备了“先天之利”。
近年来我市发展海洋经济的认识逐步提高,制定了海洋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等国家法律、法规,《宁波市海洋功能区划》、《宁波市象山港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护条例》等法规、规章相继颁布出台,依法治海工作不断深入。十一五期间我市海洋经济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进一步深化实施“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发展战略,依托“港、渔、油、景、涂”五大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海洋区位和政策优势,加快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以港口海运为先导,海洋渔业为基础,港口工业为支柱,滨海农业、港口贸易和滨海旅游业为特色,海洋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较为完整的海洋经济产业体系。根据2008年出台的 《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公布的结果显示,宁波市海洋经济至今已初步形成了 “一个中心、五个基地”的发展格局,在12个主要一级指标中能提前完成新建国家级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个数、重点海域主要污染物排海量削减率,预计到2010年规划确定的 “一个中心、五个基地”即浙江省和长三角南翼海洋经济中心和区域性国际港口物流基地、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东南沿海特色滨海旅游基地、浙江省重要的现代渔业基地和海洋高科技产业基地将有望实现。
目前我市海洋经济已出具规模,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由2003年的33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180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的67.2%,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的67.2%,居全省第1位,是全国海洋经济比重最高的城市。宁波市海洋经济结构初步形成了以临港工业、港口物流业、海洋渔业为主导,以滨海旅游、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制药、海洋油气等新兴高新技术海洋产业为引领,以港口贸易、金融为配套的比较完备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海洋经济产业体系。近年来我市临港型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基本形成了一条绵延20多公里的沿海临港工业带,占全市工业1/3的比重,临港工业已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工
业率先走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其中,北仑临港工业区以重化工为主,以化工、冶金、汽配为特色,已有产值超亿元的临港工业企业70多家。200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6393.8亿元,占海洋经济总产值的70%以上。港口运输业具有全球性影响,2009年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3.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42.3万标箱,分别居全国第2和第4位,居全球第4和第14位。海洋渔业经济也取得了较快发展,近年来出现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海水养殖面积以数万亩的增幅扩张,渔业产量以年均两位数的百分比递增2009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93.95万吨,同比增加0.09%。渔业经济总产出实现218.83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其中渔业总产值达到92.74亿元,比上年增长8.3 %;受各沿海地开发影响,海水养殖面积减少0.76%的情况下,海水养殖总产量还是比上年增加3.05%,水产养殖总面积94.49万亩,总产量35.02万吨,渔业产业链不断拓展。滨海旅游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以杭州湾大桥旅游区、北仑港风情游览区、象山港旅游度假区、象山黄金海岸旅游带等四大区域的“东海海滨旅游带”,海洋旅游业已经成为全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5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7.8%。“科技兴海”战略顺利实施,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制药、海洋油气等高新技术产业开始起步,涌现了绿之源、大红鹰生物等一批海洋高科技企业。这些成就为我市海洋经济强市奠定了较为坚实的产业基础。
宁波市海洋经济的高速发展,相应的加速了海洋环境、生态资源的消耗和破坏,面对日益枯竭的海洋资源和污染严重的海洋环境,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需求的环境和经济双赢的战略目标,成为海洋经济综合发展中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海洋经济是建立在海洋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的经济形式,对于海洋资源与空间具有高度依赖性,近年来我市海洋资源过度利用与开发不足现象并存。一方面,渔业资源过度开发,导致渔业生产大幅衰减;深水岸线资源开发怠尽,导致港口发展后劲不足;沿海滩涂湿地围垦开发也导致了局部地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另一方面,丰富的海洋资源有待开发:大量海岛无人居住,海水淡化仍处于空白,海洋生物资源、海底金属矿物资源等开发利用不足;更为突出的是,对海洋资源的空间综合利用不足,海洋资源的立体式、综合规划利用有待加强。由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合理,导致全市海洋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至2009年全市近岸海域5个功能区水质均为劣Ⅳ类海水,属营养型。其中,杭州湾南岸的pH范围、无机氮、无机磷的平均值超功能区水质目标;镇海-北仑-大榭的无机氮、无机磷平均值超功能区水质目标;象山港一类区的无机氮、无机磷的平均值超功能区水质目标,大目洋的pH范围、石油类、无机氮、无机磷的平均值超功能区水质目标;石浦港的无机氮、无机磷平均值超功能区水质目标。同时近海海洋捕捞强度膨胀过快,已大大超过了海洋生物的再生能力,海洋食物链也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如象山港部分海水养殖区的水体富营养化指数已比正常值高出数倍,在网箱下生活的底栖生物已近绝迹。过度围垦带来沿海滩涂湿地不断减少,并将导致海洋生态环境退化,经济鱼、虾、贝类生息繁衍的场所锐减。海洋环境恶化导致赤潮频繁发生,大目洋、檀头山附近海域和象山港、三门湾成为赤潮多发区,给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目前我市海洋部门提出相应政策和法规使得资源环境保护、海域使用管理、减灾防灾等海洋综合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海域使用较为混乱的局面得到极大的改善。并进行了新一轮宁波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开展象山港碧海行动专项整治工作与数字海洋工程建设,建立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系统。积极开展了海洋环境修复工作,建立了韭山列岛省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采取多种措施保护渔业资源和海洋生物多样性。卓有成效的海洋综合管理,为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作为一种新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思想理念指导下的循环经济,是从机制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突击、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海洋循环经济的概念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海洋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依托循环经济技术,整合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及技术等资源,并兼顾发展海洋经济、节约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一体化战
略。根据《全国海洋经济规划纲要》指出“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并举,保障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海洋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要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走产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倡导循环经济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运用是可持续发展海洋的重要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长三角区域将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充分发挥海洋大通道作用,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是长三角、浙江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宁波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为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我省不失时机地提出“八八战略”,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新一届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我市拥有丰富海洋资源和良好区位优势,必将迎来海洋经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随着我市全面推进“港桥海”联动战略,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将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杭州湾跨海大桥、象山港大桥、宁波-舟山大桥的建设,以及一大批海陆基础设施项目的上马,将进一步增强陆海之间资源的互补性、产业的互动性、布局的关联性,我市海洋经济将在陆海互动中实现快速发展。
今后我市海洋经济发展应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法律规章,理顺海洋管理体制,加强海洋综合管理。针对目前海洋经济管理体制不顺、协调力度不够的问题,在进一步发挥海洋经济领导小组对海洋开发全局的基础性、综合性管理功能的同时,建立适应海洋经济发展要求的行政协调机制,是建设海洋经济大市的基础条件。
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步伐,突破海洋经济的人才“瓶颈”。引进一批工程技术类和科技人才、紧缺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重点引进海洋生物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海洋安全和保护、国际贸易等领域的紧缺人才。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鼓励我市高校增设涉海专业,培养各种实用型人才。
规范海洋产业使其按照“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海洋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发展循环海洋经济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动员社会各个层面的积极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进行规划与布局,才能实现地区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资源综合利用有关情况的报告
资源综合利用有关情况的报告
我市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十多年来取得了较好成效,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尤其是近年来,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城市垃圾、工业废弃物也随之趋增,因此我市更注重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管理水平,加大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力度,扩大资源综合利用品种范围及数量,进一步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日常监督和基础管理,使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不断推向深入,为我市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资源综合利用成效显著
1、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逐年增加
2008年:全市共有资源综合利用企业59家,其中新认定企业16家,重新认定企业20家,年检企业27家(因企业多个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定时间不同,分类统计企业有重复),企业数比上年增加2家。资源综合利用产品108个,比上年增加17个,其中新认定产品32个,重新认定产品35个,年检产品41个。
2009年:2009年全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67家,其中有新认定产品企业21家,重新认定产品企业23家,年检产品企业24家(1家企业兼有重新认定和年检产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127个,其中新认定产品36个,重新认定产品38个,年检产品53个。
2010年:我市有33个企业共64个产品上报省经信委审核,第一批有13家企业的产品现已获得认定,第二批产品目前已公示。
2、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产量较快增长
2008年:水泥产量1401万吨,同比增长35.31%;粉煤灰(非粘土砖)27070万块,同比减少8.12%;混凝土砌块39.38万立方米,同比减少3.57%;新型墙板14.5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11%;矿渣棉2.1吨;同比增长4.7%;砂浆31107吨,同比增长25.2%;纸面石膏板18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2.23%;中密度纤维板7.3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0.55%;聚脂捆扎带2053吨,同比增长12.74%;PE热收缩膜101.45吨,同比增长12.74%,化工医药类产品产量也比去年有所增长。
2009年:水泥产量1756万吨,同比增长15.91%;混凝土砖17340万块,同比增长12.14%;混凝土砌块57.95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81%;砂浆6.25万吨,同比增长176.66%;新型墙板45.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92.63%;纸面石膏板193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3%;中密度纤维板7.15万立方米,同比下降2.65%;矿(岩)棉2.4万吨,同比增长5.94%;耐火材料3.92万吨,同比下降8.43%;生物柴油1866吨,同比下降15.37%;钴制品204吨,同比下降13.33%;翻新轮胎44558只。
3、利用废弃资源品种和数量俱增
2008年: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炉底渣、冶金废渣、化工废渣、电石渣、脱硫石膏等主要为建材行业所用的大类废弃物数量达564万吨,同比增长12.94%。此外,利用废塑料2455吨,同比增长28.73%;次小薪材12.92万吨,同比增长4.55%。
2009年:利用煤矸石181万吨,铁矿碎屑1126吨,废石64.46万吨,冶炼废渣6.35万吨,铁合金废渣15万吨,转炉渣237万吨,电炉渣2.41万吨,脱硫石膏26.77万吨,磷石膏116吨,硫酸渣30.93万吨,柠檬酸渣3.85万吨,粉煤灰(渣)269万吨,生活垃圾焚烧余渣1.84万吨,建筑垃圾2.47万吨,河道淤泥10.14万吨,污水处理后污泥6.73万吨,枝丫材12.4万吨,废旧电池25.43吨,废轮胎44558条,废弃油脂2521吨,烟气中二氧化硫脱除量3.24万吨。
4、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效益曲折波动
2008年:全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完成工业产值393313万元,同比增长51.97%;销售收入404659万元,同比增长54.85%;实现利润10564万元,同比增长2.32%;应交增值税24892万元,同比增长50.16%,减免增值税19641万元,同比增长33.79%。从12家享受所得税优惠企业情况看,当年完成产值10亿元,应交所得税2232万元,同比下降50.31%,减免所得税164万元,同比下降96.15%。
2009年:全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完成产值458657万元,同比增长6.23%;销售收入475602万元,同比增长13.65%;利润-10767万元,上年盈利754万元;应交增值税32891万元,同比增长20.37%,减免增值税29764万元,同比增长56.34%。与上年相比,虽仍有12家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但享受企业有所调整,当年完成产值3.98亿元,减免所得税160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原因分析:由于2008年三季度金融危机暴发,从全年来看,对工业产品生产量影响较小,但产品价格急剧回落,企业盈利减少,导致应交所得税缩小;另一个因素是国家资源综合利用政策调整后,对享受所得税要求明显提高,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难度明显加大,部分企业放弃此项优惠政策,因此从2008年起我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减免所得税大幅减少。
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回顾
1、强化制度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工作,并及时准确落实国家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减免税新政策(财税[2008]156号、117号文件),我委联合市财税部门、各辖市(区)经贸部门和综合利用检测单位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的通知》(常经贸资源[2009]98号),作为国家和省有关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规范性文件在我市贯彻的补充和细化要求,为我市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准确落实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发挥保障作用。
2、严格程序保证认定质量。严格按照《江苏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实施细则》各项规定,在认定程序各个环节上规范操作。一是规范流程。市经信(贸)委下发当有关认定工作的通知,辖市、区经信(贸)部门组织企业提出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申请,并与同级财税部门沟通。二是强化废物利用率检测。指定常州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和武进区节能监测站作为资质单位,对建材企业的产品掺和废渣量进行抽样检测,对非建材企业产品掺和废渣量提出符合资源综合利用条件的证明。三是严格认定初审。市经信(贸)委会同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及行业专家组成初审组,对全市申请认定的企业进行台帐、原始记录进行审核,并赴现场检查,最终形成初审意见,上报省省经信(贸)委。四是坚持原则不放松。资源综合利用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在认定过程中我市严把准入关,对不具备认定条件的企业取消认定资格,2008年有1家企业,虽然其产品和利用废弃物符合国家目录,掺废比例也达到标准,但因企业管理松懈,市级初审未予通过。2009年和2010年,各有5家企业(已进入初审程序)未能通过初审。
3、强化年检严防违规行为。除严格新产品认定外,年检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市年检工作在下半年进行,参照了认定工作的做法,市和辖市、区二级相关部门对各认定产品进行检查、审核,并提出年检意见,加强了对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在认定有效期内的监督管理,对未申请年检的企业逐个了解情况,摸清具体原因。2008年以来我市年检的企业未发现重大违反资源综合利用有关规定的现象发生。
4、强化服务促进企业发展。在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过程中,我市为企业做好服务,深入企业调研,答复企业咨询,帮助企业完善申报资料。对资源综合利用政策无法落实的企业,经信委会同税务部门赴企业解答有关问题,并根据现行法规和政策为企业提供参考建议,促进企业扩大综合利用废弃物品种,提升利用数量,增强“服务企业,关爱有加”的服务意识。
5、强化跟踪实现长效管理。我市认真抓好资源综合利用统计报告工作。每年初,市和辖市、区经贸部门督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做好资源综合利用年报工作,每季度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上报资源综合利用季报,其中,水泥生产企业还需按月上报综合利用产品月报表。
三、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1、综合利用废物定义欠准,落实政策操作难度较大。财税[2008]156号和117号文件公布后,原2003版本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失效,新目录和原目录相比,部分废渣定义不够精确,未明确具体操作细则。以“在矿产资源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石”为例,企业提出认定申请,实际审核中难以界定。我市对此项工作十分慎重,市有关部门和行业专家多次研究和探讨,确定审核原则:一是必须直接从矿产资源开采加工企业购进废弃物,并提供供货单位营业执照等证明材料;二是现场堆放物是否属废品必须通过原地矿部系统的资质机构检测,其依据是原地矿部门制定的有关国家标准,其样品必须由市资源综合利用检测单位在现场堆放处随机抽取。尽管今年省审核时明确了石灰石矿开采物不考虑作为废石的规定,但我市对废石的审核是严肃和慎重的。另外,117号文件中“工业废渣”名称也未准确定义,给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定工作带来较大难度。
2、所得税优惠政策要求较高,享受企业大幅减少。《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出台后,我市落实这一政策的企业数量大幅减少。常州千红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等化工医药企业原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因符合调整后的新目录而中止。2008年我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减免所得税164万元,2009年减免所得税160万元。究其原因:一是现行政策规定符合资源综合利用条件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按90%核计销售收入总额,影响企业开展综合利用的积极性;二是掺废比例设定标准值较高,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企业较少。
第四篇: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海洋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旅游1002张春阳2010110486
我国是海洋大国,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和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经济迅速增长、人口快速增加及城市化程度不断加快而陆地资源日益枯竭的背景下,立足陆海统筹,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21世纪宏伟蓝图的必由之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把海洋资源开发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海洋开发利用创造了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央“十二五”规划纲要更是以专章的形式就“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进行了阐述,提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凸显了海洋在未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中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大陆岸线,沿海岛屿6500多个,依照《联合国海洋公约法》中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和大陆架制度,中国可拥有约300万km2的管辖海域。中国的海域处在中、低纬度地带,和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比较优越。沿海地区人口最为集中,经济最为发达,对海岸带和海洋环境压力较大。
我国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封闭性特征,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脆弱性明显。2010年监测结果表明:2010年,处于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的海洋生态监控区分别占14%、76%和10%。据初步估算,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我国滨海湿地累计丧失57%,红树林面积丧失73%,珊瑚礁面积减少了80%,2/3以上海岸遭受侵蚀,沙质海岸侵蚀岸线已逾2500公里,外来物种的入侵使得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濒危物种日趋减少。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不同等级的海洋生态系统构成大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生态系统都有其空间分布,并包含着相互作用、紧密联系、共存共生的生物与非生物组成,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从而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只有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的各部分、内部结构、物能运动等才能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之中,生态系统才能达到良性循环状态。
海洋生态环境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海洋中拥有庞大的生物体系和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地球制造大量氧气,也可以供应蛋白质;海洋有取之不尽的海洋化学和巨大的矿物资源包括海水中所含的大量化学物质和淡水以及丰富的动力、水力和热能资源;据科学家考证,在陆地是那个已发现的矿产,海洋里几乎都有,陆地上没有的海洋也有;海洋中丰富的生物资源使得海洋成为一个药物王国。海洋的自净能力为地球分解大量有毒物质。海洋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很好的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除此之外,海洋生态环境还是海洋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的任何改变都有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的变化,海水的有机统一性及其流动交换等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的有机联系,使海洋的整体性和组成要素之间密切相关,任何海域某一要素的变化(包括自然的和人为的),都不可能
仅仅局限在产生的具体地点上,都有可能对邻近海域或者其他要素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和作用。生物依赖于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当外界环境变化量超过生物群落的忍受限度,就要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从而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
我国海洋七大生态问题突显 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1.海洋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2.海洋生态灾害频发
3.陆源入海污染严重
4.海洋生态服务功能受损
5.渔业资源种群再生能力下降
6.河口生态环境负面效应凸显
7.海平面和近海水温持续升高
海洋生态平衡的打破,一般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本身的变化,如自然灾害。二是来自人类的活动,一类是不合理的、超强度的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例如近海区域的酷渔滥捕,使海洋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另一类是海洋环境空间不适当地利用,致使海域污染的发生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例如对沿海湿地的围垦必然改变海岸形态,降低海岸线的曲折度,危及红树林等生物资源,造成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是人类生存条件和生存环境恶化的一个信号,这一趋势目前还在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其影响固然直接危及当代人的利益,但更为主要的是对后代人未来持续发展的积累性后果。因此,只有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真正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中国的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封闭性特征,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脆弱性十分明显。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沿海区域经济和海洋经济基本上沿袭了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增长模式,使得近海海洋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中国海洋生态与环境问题在类型、规模、结构、性质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环境、生态、灾害和资源四大生态环境问题共存,并且相互叠加、相互影响,呈现出异于发达国家传统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特征,表现出明显的系统性、区域性和复合性。
从2000年开始,中国海洋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总体污染趋势有所减缓,但局部海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的揭制,中国海洋生态环境仍面临严峻形式:
1.陆源污染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中国海洋污染物中陆源入海污染物占80%以上。2005年全国陆源排海污水总量317t。沿海地区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农田径流(化肥、农药流失)、水土流失,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禽畜养殖等造成的面源污染也通过地表径流、地下渗漏等对近岸海域造成污染。
2.海岸带土地资源不合理开发
海岸带是陆源污染物向海洋输移的重要净化带。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社
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岸带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海岸带生态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国海岸带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组分逐渐减少,整体生态质量呈下降趋势,海岸带对于海洋环境保护的缓冲、净化功能亦在下降,一些典型的海岸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3.海洋生物资源严重衰退
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原因,中国近海传统优质渔业资源日趋枯竭,传统捕捞对象的群体结构出现了明显的低龄化、小型化、劣质化的现象。海洋生物资源严重衰退,一些珍稀物种处于濒危状态。中华白海豚近年来数量骤减,已成为濒危物种,斑海豹、宽吻海豚、江豚、克氏海马、黄唇鱼等国家保护动物也遭到过度捕捞。
除此之外,海洋生态服务功能受损、渔业资源再生能力下降、海口生态环境负面效应凸显、海平面和近海水温持续升高也成为重要的海洋生态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做出关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法律规定。主要内容包括海洋生态保护的责任、原则、方法、策略,整治和恢复海洋生态、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引进海洋动植物物种、对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地区进行综合整治应当遵循的原则以及禁止毁坏海岸防护设施、沿海防护林,沿海城镇园林和绿地的活动,鼓励发展生态渔业建设,推广各种生态渔业生产方式,改善海洋生态状况,新建、改建、扩建海水养殖场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如何科学养殖,防止造成海洋环境的污染。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它是从环境与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与模式,它不是一般意义上所指的一个发展过程要在时间上连续运行、不被中断,而是强调环境与自然资源的长期承载力对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它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就是经济的健康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之上。它的目标是不仅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而且还要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保护生态资源,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在发展指标上与传统发展模式不同的是,不再把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标准,而是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指标来衡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导人类走向新的繁荣、新的文明的重要指南
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海洋生态环境全面恶化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海洋和海岸保护区通过控制干扰和物理 破坏活动,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的生产力,保护重要的生态过程。海洋保 护区的主要作用是保护遗传资源。为了海洋物种和生态系能够持续利用,必须既保护生态过程,又
保护遗传资源。
我国海洋可持续发展面临四大危机:
●近海环境呈复合污染态势,危害加重,防控难度加大;
●近海生态系统大面积退化,且正处于剧烈演变阶段,是保护和建设的关键时期;
● 海洋生态环境灾害频发,海洋开发潜在环境风险高;
● 沿海一级经济区环境债务沉重,次级沿海新兴经济区发展可能面临新的危机和挑战
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实质上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实现我国海洋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综合政策和措施。其基本思路是,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统筹海洋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海洋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坚持以生态系统为基础,陆海统筹、河海一体的基本原则;统筹沿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支持有助于改善海洋—河口生态系统健康的保护和可持续土地利用方式;鼓励和支持可持续的、安全的、健康的海洋开发活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建立跨越各部门之间的利益高层决策机构,形成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及部门之间的网络状对接与合力,激励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参与。
第一,制定国家海洋和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制定新的我国海洋和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未来20年我国海洋和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提出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养护的重点任务。
第二,设立国家海洋委员会。通过建立陆海统筹和国家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巩固和稳定齐抓共管的体制,形成政策合力,保障目前涉海政策和法律的有效执行。
第三,建立健全海洋管理法律法规体系。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基本法》,作为海洋管理的根本大法;起草和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岸带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渤海区域环境管理法》。
第四,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修编海洋功能区划;建立围填海红线制度;建立海洋生态补偿制度;建立海洋保护区网络;加强受损海洋生态系统的修复与恢复工作;加强海洋生物资源养护与增殖;发展碳汇渔业新模式。
第五,制订防控流域对海洋负面影响的最优方案。为减少陆源污染和大型水利工程对河口和近海环境与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制订最优方案控制流域—河口污染,并加强流域水利工程对河口水沙调控的综合管理。
第六,加强长期、科学、陆海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和预测。相关涉海部门协力做好流域—河口—海域一体化的监测和对接,构建大气、流域、海洋/海岸带一体化环境监测体系,建立以环境监测网络、野外台站观察和区域生态修复示范为一体的海洋生态环境研究和监测体系。
第七,健全海洋重大污染事件风险预警及应急响应制度。建立健全海洋重大污染事件风险预警及应急响应制度;建立海洋重大污染事件通报和区域潜在环境风险评估、预警及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区域突发海洋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体系。
第八,加强海洋意识宣传,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大力开展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在沿海大开发背景下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氛围。在重大海洋开发活动决策过程中,建立畅通的公众参与平台,让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决策。
让我们都来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环境,构建健康海洋生态系统,促进和谐海洋可持续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五篇: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构成的区域系统的演变过程中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可持续的,为什么?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环境演变的相互关系,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举例说明。
可持续经济发展是一种合理经济发展形态,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通过实施可持续经济发展战略,使社会经济得以形成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本质上是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它正确地在经济圈、社会圈、生物圈的不同层次中力求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子系统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生产、消费、流通都符合可持续经济发展要求,在产业发展上建立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在区域发展上建立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海尔一直在思索和实践的。创业29年来,海尔始终保持着创业创新精神,不断适应时代节奏,实现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有效地履行着社会责任。
(1)经济责任:创新促发展
过去几年,虽然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全球家电需求萎缩,但海尔的业绩却一直保持稳健发展。2013年前三季,青岛海尔营业收入606.3亿元,同比增长9.78%;净利润27.6亿元,同比增长25.21%;每股收益1元,同比增长24.8%。欧睿国际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海尔大型家电市场份额达到8.6%,同比提升10%,不仅第四次蝉联全球第一,也是全球前十名品牌中唯一实现两位数增幅的品牌。
最省电冰箱、无尾小家电等节能环保产品和技术„„海尔带领消费者共建和谐生态。同时,海尔专卖店创新性推出了“七星服务”,给消费者带来便捷享受;青岛海尔连续推出三期股权激励计划激发员工积极性。上市以来,海尔积极回报股东,已累计现金分红43亿元。这些创新举措推动了海尔与消费者、员工、供应商、股东等利益攸关方相互促进、互利共赢。
管理创新,是海尔持续创新的根基。目前,海尔8万多名员工,已组成了2000多个自主经营体。海尔员工实行“人单合一双赢”的管理模式,直接面向用户,创造了超额效益,可以分享。比如,青岛社区店经营体,针对保障房的需求,以个性化的包销定制提供窄而长的热水器,实现目标完成率达到113%,增幅46%,员工也得到奖励。
2012年底,海尔步入第五个发展阶段—网络化战略阶段,通过打造平台型企业,与利益攸关方搭建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的利益共同体,建立开放性创新生态网络系统及创新共赢机制,提升海尔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力。
(2)环境责任:建绿色企业
海尔一直以“绿色产品、绿色企业、绿色文化”为企业的经营战略,将绿色理念深入到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中,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最领先的绿色生活解决方案。
海尔不断推出更加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如2012年海尔研发的水晶滚筒洗衣机,比欧洲最高A+++级能效标准还节能50%;卡萨帝2013年新发布的朗度法式对开门冰箱,拥有728L超大容积,日耗电仅为1.08度。
海尔还很注重“绿色制造”。2012年,在大气和水的污染防治方面投资1355万元,在节能降耗方面投资2405万元,主要用于改善工艺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耗、物耗。2012年海尔万元产值能耗为0.0118(吨标煤/万元),比2011年下降3.44%。
“绿色回收”是另一个重要环节。海尔参与投资建设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年处理能力为180万台(套)。在减少废旧家电对环境污染的同时,可回收大量的可资源化再利用的材料。目前,海尔集团已回收废旧家电510多万台,累计处理420万台。
(3)社会公益:回馈“正能量”
29年来,海尔集团在教育事业、国家活动支持、绿色环保、扶贫救灾等方面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目前,海尔集团用于社会公益事业的资金和物品总价值累计已高达5亿多元。1
海尔希望小学的建设,体现了全体海尔人奉献社会的爱心。海尔积极参与“希望工程”等各类助学助教活动,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其中用于希望工程方面的捐款、捐物共计7000万元,援建希望学校的总数达到186所(185所希望小学,1所希望中学)。
在救灾方面,海尔乐善好施。2003年“非典”时期,海尔向收治非典患者的医院捐赠海尔健康家电“套装”;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时,捐款捐物累计3800万元;2010年青海省玉树地震时,捐款捐物近1400万元;今年4月又向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捐款1000万元,支援灾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
通过商业模式、管理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海尔登上全球大家电行业的巅峰。它不仅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服务水平,还尊重和维护员工、股东、供应商、经销商、社会环境等多方的利益,扮演优秀企业公民的角色。未来,海尔将坚持创新,成为持续成长的“绿公司”。
2、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构成的区域系统的演变过程中,什么样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什么样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可持续的,为什么?举例说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问题,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可持续发展要求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涉及人口数量(包括人口增长和人口分布)、人口素质、人口构成等全方位的内容,而其中首要的问题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状况是人口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过快增长会阻碍经济发展, 人口适度增长能促进经济发展。
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供给物质和能量的有限性和人口自发增长的无限性矛盾告诉我们,人类必须将人口的增长有效地纳入计划,并最终实现人口数量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相协调。
地球生态系统为人类生存提供了资源保证,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各类资源的相对数量,甚至某些重要资源的绝对数量呈下降趋势。以土地之精华耕地为例,1800年世界耕地面积仅4.5亿ha。此后,人类不断开垦土地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到1985年,世界耕地面积达到了最大,为14·76亿ha。随后,出现耕地减少的逆转,1994年降至14.5亿ha。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下降的时间和速度更是惊人。1800年世界人均占有耕地为0.5ha,1978年为0.38ha,1994年仅为0.26ha。后24年下降的幅度达到了前170年下降的幅度。世界粮农组织曾以0.5ha为人均耕地警戒线,世界不少国家早已低于此数,我国也有多达1/3的市县低于甚至大大低于此数。除数量指标外,土地质量下降问题不容忽视,全球土地沙化趋势日益扩大,,这对土地的永续利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水资源短缺日趋严峻。从1900—1997年世界人均水量从370m3增至800m3,总用水量从600km3增至5000km3。目前世界上约有40%的人口面临严重的水荒,随着未来人口的倍增,缺水问题将更加严重,人口激增还使水污染加剧,降低了水资源的质量和可利用性。此外,人口压力对耕地增长的需求导致森林资源的急剧减少,对生物物种多样性构成了威胁,能源、矿产资源的加速耗竭也向人口过度增长敲响了警钟。
在人口增长问题上,我们既要认识到人口增长的惯性与资源环境的有限性矛盾所产生的紧迫感、严峻性,也要看到人类技术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地球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力;还要看到人类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的加强,人类最终可以通过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口增长的自发性、盲目性,使人口数量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相协调,即获得适度人口,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人口的增长从两个方面不断扩大着对资源的消耗:首先,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使得在同等收入水平下,对资源的需求量同比增加;其次,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传统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对资源不加限制的利用,提高了个人消费资源的平均水平,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得人类消耗资源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人口增长速度。在满足人类快速增长的需求的过程中,生产和生活废弃物也随之大量增加,对环境的压力日趋沉重。因此,资源和环境问题,不可避免地与人口增长联系起来了。
可持续的人口发展模式应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人口的增长能够与经济发展的基础相协调;人口的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人口的增长与活动环境、生态变化相统一。具体应做到:
(1)控制人口数量的适度增长,实现与生态环境保持平衡。人口的发展速度不能超越自然所能提供的食物、水、耕地和其它必需资源的限制。实现可持续的人口发展就是要实现人口的适度的增长率。如果高于这个适度范围,则人口增长带来的负担过重;而低于这个适度范围,人品增长的经济效益又过小。
(2)提高人品素质,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人口再生产模式的转变。可持续的人口发展不仅要实现人口的适度增长,更要实现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首先,人口素质的提高,为经济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内,在就业的人口中,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人才占的比重越高,其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就越高;反之,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就越低。其次,人口质量不断提高,才能使社会成员充分认识知识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明确人口数量过多对家庭和社会的消极影响,从而为整个社会的控制人口数量的高速增长,促进人口再生产模式的转变提供有利的前提。
(3)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威胁。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谋求实现人口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协调三者的统一,并维持新的平衡。首先,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模式要求人类在谋求满足自身各种物质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而开发利用多种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必须自觉地汲取以往实践中的教训,避免因不合理的开发而导致的人与自然相对立的矛盾,从而找到促进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与资源相协调的基本途径。其次,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模式,要求实现在保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同时,能够兼顾代际间的公平。它要求人口的增长与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全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发展和需要而损坏人类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生活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
3.为什么说某些重大的环境问题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如何协调好环境演变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促进环境良性演变?举例说明
当前,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最为关注的议题。可持续发展是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全球变暖、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物种灭绝、高纬生长季节延长等为标志的全球环境变化,由于系统某一组分的变化,导致其它相关组分发生变化,加剧全球尺度环境恶化,阻碍可持续发展进程。
以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臭氧层耗损、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为代表的环境问题正在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造成危害,对人类健康生活构成直接和潜在威胁,并对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时考虑全球变化及环境承载力这些因素,改变及调整不合理的社会、经济秩序及工农业生产模式,抑制全球环境恶化。同时,积极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及新的生产方式削弱全球变化进程,使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到正常水平上来。具体对策如下:
(1)加强全球变化的生态监测及预测研究。全球环境变化是人类关系长期失调的结果,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时也伴随一些突变事件),目前正在或即将对全球生态系统、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影响。但是,目前我们对全球变化的机理及带来的生态后果预测还 不够准确,因此,需要加强对全球环境变化如气候变化、水土流水、环境污染、荒漠化等进行长期的定位观测和研究。同时,应用现代先进定位观测技术对区域生态系统进行生态监测,建立全球数据分享系统,共同商讨应对全球变化,为区域及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否则,我们的发展将具有较大盲目性及风险性。
(2)科学评估环境承载力及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严格污染物总量控制。科学评估区域生态系统环境承载力制定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避免单纯要求达标排放而造成污染物累积危害,是扭转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的重要手段。为此,应对不同生态系统、不同区域开展生态调控及环境自我修复能力研究,开展对不同污染物自净能力研究,科学确定其环境容量,规划开发强度,严格总量控制。科学制定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标准,对于恢复污染地区环境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3)开展清洁生产,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清洁生产是一种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把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降到最低,既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充足消费资料又能满足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方式。它强调使用各种新技术,尽可能地节约能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及安全生产原料从源头控制生产,改进工艺流程以减少污染。因此,我们要因地制宜,改变和调整现有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各种自然资源采取集约经营持续利用的政策,使对生态系统的干扰降到最低。对受干扰严重的区域实施人工恢复,维持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充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重视自然保护区建设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动态平衡、抵御外来干扰起到积极作用。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生态位及生态适应性,只有维持丰富的物种,在自然生态系统受到较大人为干扰及自然灾害时,才能维持较高的应变能力,自然恢复受损的自然环境,减少损失;才能使众多物种、基因及种质资源得以延续下来,维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