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汽车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4 07:50: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汽车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汽车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汽车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社 会 调 查 报 告

题目:关于汽车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的调

查报告

关于北京汽车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开放,带来了就业人口流动,许多农民工选择外出打工。在我国,每天有上亿的农民工在城乡间流动,他们已然成为各大城市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而在这些农民工的身后,有着千千万万的未成年子女,他们有的留在老家与祖父母相伴,有的跟随父母游走于城乡之间。然而,由于教育经费和户籍管理的原因,大多数城市不会向他们提供同等市民子女一样的教育。那么,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上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成为当前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的一大难题。与此同时,我国政府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农民将会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农民与农民工子女的数量势必会不断增加,而作为这一特殊群体,政府应当保护其子女接受教育的权益。而制造行业无疑是农民工集中的行业,为此我对北京汽车厂进行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情况的调查。本文的意义在于深度挖掘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提高社会及政府关注度,为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提供帮助。

二、调查过程

调查时间:本人于2016年8月1日至8月20日,历时20天,进行相关调查。

调查地点: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宝沃汽车厂。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法。

三、调查结果

调查问卷以农民工子女教育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阻碍、家长对学校和社会的期待等为核心,在北京汽车厂油漆部、总装部共发放调查问卷40份,收回40份,所收回的40份问卷均有效。在调查的40人均为农业户口,其中男性26人,女性14人,平均年龄32-38岁之间,子女平均年龄在10-12岁之间,子女均上小学。而这40个家庭中只有32.5%的子女随父母在城里小学读书,67.5%的子女在老家的乡村小学读书。

32.5%城市就读67.5%家乡就读

(一)农民工子女就读现状

1、在城市郊区的学校中就读:北京汽车厂位于北京市密云县郊区,附近有所联合小学,可以接纳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只需提供相关的证明(父母工作证明、原籍学校转出证明等)即可,而该工厂的大多数员工在附近的村庄租住,一来为了方便照顾子女,二来学校离租住地比较近,所以大多数的家长都选择让孩子在这里读书。

2、在私立学校就读:大多数家长认为,这类学校不仅收费标准较高,而且还要收取借读费,教学质量也没有保证,并且经济条件不允许,也对孩子不放心,担心孩子在学校没人管而学坏。但是,也有小部分的家长认为,国家现在重视教育,况且自己家里没有其他的亲人可以代为照顾孩子,夫妻双方又因上班时间无规律,只能将孩子寄宿在这类学校,虽然这类学校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3、在家乡的乡村学校就读:这些孩子通常在家乡的乡村学校就读,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戚代为照顾,虽然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比不上城里,但是可以享受原籍地的教育政策。在调查中发现,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农民工也表示不放心家乡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放心孩子,没有让孩子来城里上学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例如在没有固定的居所和收入,承担不起孩子读书的学费,或者家中老人患有疾病,需要赡养等。

(二)农民工子女现阶段接受教育现状

在调查中发现,北京地区几乎没有为农民工子女设置的高中,初中的入学条件也相当的高。许多家长和学生都愿意继续留在北京上学,但是他们读完小学或者最多初中之后,如果父母没有为其办理北京户口的能力,他们就只能返回家乡继续上学,或者在北京投入社会寻找工作。况且,依着农民工的流动性,也就决定了其子女上学的方式是流动的。他们大多是工厂工人、小商贩,家庭经济收入相对较少,不足以支付较高的学费,较大程度的影响了子女受教育的质量。然而,农民工家庭的子女绝大部分是多于一个,多个子女就学也增加了家庭的负担。加上现实生活的双重压力,父母对孩子的监管力度受到影响,孩子的学习质量也势必会受到影响。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农民工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很重视,认为只要孩子愿意,父母就不会让子女辍学。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总结出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存在的几点主要问题:

1.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工子女就学。大多数的农民工子女都在家乡的乡村小学就读,跟随父母到租住地上学的孩子也只是在城市郊区的学校就读,因为受到户籍的限制,致使他们不能长期在城里读书,即使是在城里读书,等到小升初、初升高这类的考试,还是要回到原籍地参加考试。

2.学校收取较高的借读费及特定的辅导材料加重了农民工家庭负担。同样是受户籍的影响,农民工子女在城里读书要交借读费,又称赞助费。他们大多家庭经济条件不好,较高的借读费使得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负担不轻,而且一些学校对于学生购买辅导材料及学习工具都给出特定的商店,而这些特定的商品往往比其他的商品要贵一些,更加重了家庭的负担。

3.学习压力大,使得农民工子女不够自信。一些家长在工作地稳定后,选择将孩子接到现居住地上学。然而,家乡的教育水平比不上城里,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大多数农民工没有较高的学历,不能从旁辅导孩子的学习,更有家长使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却适得其反,致使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

四、对策及建议

针对农民工子女在教育方面的问题及原因,本人提出以下建议: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之分,加快城乡化建设,使得农民工子女同样享受城市义务教育。不必担心农民工大量的涌入城市,会带来城市的不安定。因为根据近些年对农民工的调查跟踪,农民工的流动就业行为是完全理性的,并非盲目的。因为农民工也需要就业的稳定,特别是携带子女的农民工家庭。如果没有稳定的收入和就业条件,农民工很难选择带着妻子儿女饱受颠沛流离。他们在家乡还有一块土地作为他们永久的社会保障和满足温饱的收入条件。作为中国农民还有一个十分眷恋家园的传统。从未来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上看,农民也应该享有这个国家文明和城市文明的正常权利,这是宪法赋予的权利。当然这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逐步要解决的城乡分割体制的根本矛盾,要有一个历史过程。

2、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规范教育收费法规,杜绝学校以其他名义乱收费、乱指定辅导资料及老师私下收费补课的情况。提高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的福利水平,加强义务教育师资队伍管理和建设,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加大公办学校办学的力度,降低学校门槛,适当放宽入学条件,保证农民工子女的入学率,并且学校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将学生分类,使学生心理受影响。适当的建立一些收费较低的农民工子女教育学校,保证贫困及特困的学生可以接受教育。

3、加强农民工子女心理教育。人的心灵如白板,从小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心理教育对其一生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农民工子女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教育更不容忽视。我认为可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进行关注。首先,农民工家长应定期抽出时间关注子女。可就近来孩子的某种行为同孩子展开交流,进行深层次的精神沟通。当孩子们遭遇挫折和失败时,不是一味的责怪,同孩子一起探究失败的根源才是最重要的。多陪孩子出外看看,多同孩子聊聊天是最简单的也是最有效的释放孩子心中压抑思想的办法。其次,学校应及时开展一些小范围的集体活动,让他们更多接触周围事物,多认识一些好伙伴,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更要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辅导,了解他们最近的想法及一些疑惑,针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辅导方式,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走出自卑的深渊,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而我们社会只有在呼吁更快更妥善的从根源上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公平教育问题,才是给农民工子女心理的最好良方。

五、小结

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曾经说过:“我有个梦想,不远的将来,在佐治亚的红山上,黑人的孩子能和白人的孩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般的情谊。”如今,我也有个梦想,那就是农民工的子弟能和城里的孩子坐在同一个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共同接受高质量的现代化教育。如果明天的农民工子弟仍不能接受良好的、高质量的现代教育,那么,农民工的子弟明天很可能还将是农民工,他们仍然会生存在城市的边缘,继续成为烈日下被晒得皮肤黝黑,严冬里蜷缩于工棚内的民工,他们依然难以享受城市中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只有当这些“如果”都不复存在的时候,今日的农民工子弟才能跨过城市与农村的鸿沟,成为城市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实现平等,应从消除歧视做起,让每一个农民工子弟都能享受到城里孩子的待遇。

第二篇:1 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农民工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出现的新名词。农民工作为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自经济相对落后,文化相对闭塞的农村,其中大部分人,不仅在经济上难以支撑子女入学的费用,在心里上更缺乏融入城市文化的足够准备。目前,在某市接受义务教育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有3万多人,在市区60多所小学中,绝大多数或多或少地接收了在当地打工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就读。从统计情况来看,农民工子女入学主要集中在城郊结合部以及市内新建小区附近,这些区域的学校基本上是校校生源爆满,班班拥挤不堪。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不容忽视。

1.1低收入“高学费”困扰就读

目前,我国将近2000万流动儿童,某市3万义务教育年龄阶段的流动儿童,9.3%的孩子处于辍学阶段。虽然国家有明确规定,办公中小学要建立完善的保障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机制,但真正要到办公学校上学,对农民工子女来说,还是一个奢望。据了解,现在某市16所定点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小学,都是根据地域特点、农民工人数分布科学建设的。但某些地区的农民工仍然有“高学费”的困扰。据调查发现,长期在城里打工的农民,全家一起流入城市,家庭计划生育情况差,几乎都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凭很低的收入在城市中生活,过日子都是相当困难,怎么能支付起孩子的学习费用呢?王某,现在某小区附近开一个杂货铺。他家4个孩子现均就读一个定点学校。以前,4个孩子都要按规定缴纳学杂费和借读费,全家一年的收入甚至无力应付孩子的读书费用。王某介绍,他家的收入一个月一千三四百元左右,除去每月280元的房租费,余钱1000元左右,这1000元要维持一家6口人的生活,还要交4个孩子的学杂费、借读费。现在虽然免去了一些上学费用,但是物价上涨,生活费用越来越高,到紧急的时候还是不够维持。

近年来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环境大有改善,生源日趋上升。对于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给与了一定的优惠,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保证困难家庭子女不因经济贫困而失学。但是,在城市上学所需的必需生活费用相对农村高出很多,这对于经济能力不强的农民工来说,是一定的考验。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然而这一切在家长羞涩的钱囊面前都成为了奢望。尽管许多城市的主管部门都在承诺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但现实是,很多农民工子弟仍处于无学可上的“漂泊”状态。

1.2生源质量的差异化考验学校的教学工作

农民工子女来自各地,整体素质普遍没有成立学生好,来城市读书后,给学校、老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一些额外负担。首先,部分农民工的居住点经常变动,这给他们的子女接收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中间转学、中途回家等情况频频发生,大量的学籍变动打乱了学校的正常管理秩序。另外,接收学校还要承担一定的安全责任,如:接收学校在不明确学生真是去向的情况下无法确定该生是转学、退学还是其他。其次,教学老师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弥补此类学生的素质差异。有些学生不会输普通话或说得不好,难以和老师更好地沟通交流,教学无法互动,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有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自卑,难以融入同学之中;有些学生在家乡读书时没学英语,老师每天都要花很长的时间给他们来练听力,默写单词。学生整体素质差,行为习惯差异也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每个学期班主任要走访无数个家庭,了解家庭生活及学生以前的学习情况。这些差异,需要老师对他们进行更多的教育、训练,才能使他们和城里的孩子走在同一水平线上,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会导致城里孩子趋向于那些不好的行为习惯,造成不良好后果。另外,农民工子女进入一个新环境读书,心理上也会有个调整、适应的过程。这就需要老师多关心、多帮助,使他们尽快融入到新的环境中。

1.3自卑的心理压力影响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

一些经过种种努力已经进入城市学校就学的农民工子女,当他们的父母把他们送进校

门时,问题也接踵而来。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农民工的孩子都是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得不到父母的积极引导和良好的监督,他们的价值观就有可能错位,甚至造成人格缺陷。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要让他们正常成长,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经济、地域、文化上的差异首先就让孩子们的心理筑上一道城堡。将会对他们成年后的人格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对于社会来讲也是极大的隐患。因此,不管对于社会还是个人,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都需要各方面的帮助和关爱。城乡两地孩子之间是存在隔膜的,这种隔膜也不容忽视,然而,这种隔膜和孩子无关。但是,农民工子女以深刻感受到城市里孩子与自己的差别和这种差别的难以逾越,长期在边缘状态生长,将扭曲他们的心理,加深他们背起实感和对立感。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不是城里人对他们的恩赐,而是他们固有的权利。

2农民工子女教育困难的原因

首先,农民工收入不稳定且较低,生存状况极为不易。农民进城后,主要从事小商品买卖,有的工作稳定,如农贸市场的业主、小吃店店主等;还有的工作和收入不稳定,如三轮车夫、各种建筑工地的民工等,他们的收入普遍较低。流动人口中,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贫困家庭占1/4。这样的低收入,维持温饱问题已属不易,在子女教育费用上往往力不从心。

其次,许多地方在原来计算经济发展总量和规划社会教育发展事业计划时,基本上以本地常住人口作为基数。但是农民工带子女大量涌入城市。这无疑就增加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再次,城市人对农民工进城数量的担忧。城市人已经习惯于单身农民工在城里就业,从事险、脏、累的活,他们只提供廉价的劳动力,由于没有子女和家庭的负担,城里人不必担心它们留在城内和城里人分享城市的公共福利与资源,也不用害怕城里出现大量的贫民窟,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民工家庭在城市定居,无形中给城市的教育资源带来压力,造成城市人在感情上无法融合农民工子女教育。

3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建议

贫困让许多农民工子弟不读不提前品尝人生的艰辛和不易,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他们本来就崎岖不平的求学路更加艰难。我们应该让同在蓝天下的农民工子女和城市的少年儿童一样,共同沐浴阳光雨露,共同茁壮成长。

3.1正确认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首先,是要认识到教育是“全民教育”。温家宝总理曾经强调“中国有两亿多中小学生,其中80%在农村。中国已经提出农村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学杂费。同时,积极解决成千上万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上学问题,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应有任何外来不公正的歧视、限制与束缚。我们要消除对农民工的偏见,让农民工的家庭生活在一个平等的环境里。

3.2结合各区域经济的现状,进行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

根据各区域人口的变化,结合各区域经济的现状,对教育资源重新配置。合理安排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减少繁琐的入学手续,让每一个农民工孩子都能顺利入学。同时农民工自己也要克服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思维,在为子女选择学校方面尽量避免集中某所学校就学,适当分流生源,防止入学学生扎堆现象的发生。主管部门可以考虑对学校重建、兼并、功能转化等,增加和扩大达标的教育资源,满足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进一步落实好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我们全方位的把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从体制外纳入到体制内,使其完全融入社会教育的秩序内。、3.3大力扶持重视农民工子弟定点学校

对于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政府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采取各种有利的措施支

持农民工子弟教育。因此,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政府在每的财政预算中增加对农民工子弟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定点学校的硬件改造和日常教学办公支出;派遣一批品学兼优的年轻教师到农民工子弟定点学校教学;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创新农民工子弟教育的办学方式,引导民营经济参与办学,改变目前办学体制的单一性;平时要加强新闻媒体对农民工子弟教育工作的宣传,使全社会更加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3.4强化农民工依法送子女入学的观念,关心农民工子女,对于农民工子女沟通

当前,有云农民工子女入学较难,部分农民工长生“畏难“情绪,有些农民工送子女入学不积极,有些农民工送子女入学时对学校采取消极的应对措施,给学校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努力改善农民工入学环境的同时,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农民工依法送子女入学,切实维护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也保证基层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另外我们认识到农民工子女有良好的自强自立意识,但也有孤僻、自卑的性格倾向和社会对立的不良情绪,必须对他们进行健康、积极、向上的教育,增强他们爱国、爱乡,爱家之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社会有用的人才。

“同在蓝天下,共同进步成长。“这是温家宝总理在学校黑板上写下的一句话。而我们也相信城市流动的花朵的绽放,也会使春意更加盎然

关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工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在这个过程中,农民遇到了种种问题,其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其子女受教育问题。本文 就此问题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政府应加快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多渠道筹措经费的保障机制,优化配置教育资源,规范农民工子弟学校,并从法律上加以保障,实现农民工子女得到公平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 户籍制度; 法律保障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项城市迁移并在城市中就业生活,成为了农民工,据劳动保障部的资料显示:我国现在流动人口1.2亿,其中外出务工的农民占90%,约有一亿多人。大量农民工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农民工虽然在一定时期内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工家庭的经济利益带来好处,但也遭受了种种问题,其中其子女受教育问题却成为他们的大难题。

一、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现状

进城的农民工子女一般指6至14周岁(或7至15周岁),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有学能力的流动人口。他们随父母或法定监护人进城以后,一是借读公立学校。这是城市农民工最希望、最愿意接受的形式,但其家庭得缴纳一定的借读费、赞助费,目前进入此类学校的人数不是很多。而是进入正规民办学校或私立学校(贵族学校)学习。这类学校符合国家的办学标准,得到政府部门的批准,办学条件较好,教育质量也高,与公立学校不相上下,但进入这类学校需要农民工家庭较高的收入支撑,一般农民工子女只能望而却步。三是进入专门为农民工子女开办好的学校,如在上海、北京、广州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城市中,这类学校由政府批准建立,其教学设施和教育质量往往高于农民工子女流出地的公立学校。少数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甚至和当地的公办学校水平相当,由于缴纳费用比较低,打工子弟学校成为很多流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解决流动少年就学问题的一种主要形式。最后一类也是重要的一类就是非正规农民子弟学校,这类学校往往被视为“非法“,它们尽量避开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视线而成为”地下“学校,这类学校广泛存在于众多的大、中、小城市的城乡

第三篇: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

随着新春佳节的到来,许多农民工纷纷携子女返乡与家人团聚。我们也借此机会深入农村,鼓起勇气走进了那些有子女的农民工家庭,用我们的视野去观察和感受那些孩子在城里时的生活和教育。

此次调查问卷包括家庭总收入、总人口、用于子女教育的投入、对子女教育的关心程度、对未来子女升学打算以及对现行政策的建议等十五个问题,均由我们逐个口述让他们现场回答并现场记录。关键词:关键词

1、农民工,关键词

2、教育,关键词

3、生活状况 正文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农村和农业,走向城镇,主要从事与产业工人一样的工作,逐渐产生了“农民工”现象和问题。到90年代初期,大批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形成了一轮又一轮的“民工潮”。只身前往城市的农民工有了相对固定的收入、住所后,开始将配偶、孩子带到身边,于是在城市里形成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这样一个数量庞大的特殊群体。随着新春佳节的到来,许多农民工纷纷携子女返乡与家人团聚。我们也借此机会深入农村,鼓起勇气走进了那些有子女的农民工家庭,用我们的视野去观察和感受那些孩子在城里时的生活和教育。这次调查共涉及周边地区的近百个进城农民工家庭,调查问卷包括家庭总收入、总人口、用于子女教育的投入、对子女教育的关心程度、对未来子女升学打算以及对现行政策的建议等十五个问题,均由我们逐个口述让他们现场回答并现场记录。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次调查中的一些统计数据:他们平均一个家庭有3--4人,每个家庭月平均收入在1000元左右,其中收入最高的家庭每月可有2500元以上,最低的在700元以下,其中仅有20%的家长表示自己经常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会定期主动和孩子、学校谈论学习,其他家长由于工作繁重,基本对孩子的教育持放任自流态度。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对学校的教学情况持不满意或不了解的态度,许多家长抱怨这里的教学质量远不如老家的公办学校,孩子空闲的时间很多,不过他们都对学校教师的敬业、负责和认真的态度给与了积极的评价。30%的孩子会主动和家长谈论学习情况,约80%的孩子会向父母主动提出有关学习的要求,如购置文具、书本等,几乎都能得到满足,20%的孩子参加过学校组织的课外兴趣小组,如英语、美术等。调查中的所有孩子基本上都觉得学校的课程不难,自己可以应付,作业负担也很轻。70%的家长认为现行政策考虑了他们的困难,并在积极扶助他们的子女接受教育,但仍需改进完善。令人欣喜的是,调查中的所有家长都坚决表示现孩子接受的教育是绝对有用的,有必要的,只要孩子愿意,自己会竭尽全力支持孩子的升学,一:步履蹒跚的花朵—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据估计,全国现有流动人口已超过1.3亿,约有300多万农民工子面

临受教育的问题。有关部门总结了目前我国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1,由于收入和生活地点的不固定,农民工子女辍学现象严2,公办学校中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突出。3民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情况不尽人意。4,公办学校的高收费令农民工家庭望而却步。虽然中央一再要求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一视同仁,但城市公办学校的潜规则依然存在,借读费,赞助费的门槛仍然没有取消

二:追根溯源的探究—被人淡忘的公平原则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问题的时代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农村和农业,走向城镇,主要从事与产业工人一样的工作,逐渐产生了“农民工”现象和问题。到90年代初期,大批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形成了一轮又一轮的“民工潮”。只身前往城市的农民工有了相对固定的收入、住所后,开始将配偶、孩子带到身边,于是在城市里形成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这样一个数量庞大的特殊群体。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求学,经历了很艰难的历程:从最初的被拒绝排斥,到后来的自我解决,再到现在的被有限接纳,经过了10多年。为何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会经历这么多年的曲折和困难呢?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受教育艰难的现状究竟是什么愿意造成?我们讨论出了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农村的经济发展滞后,这是根本原因。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国家政策上的倾斜,导致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极度不平衡。甚至可以说,我国城市的发展是以牺牲农村和农民的切身利益为代价的。第二,我国户籍制度的硬伤—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公平。我国居民户口长期以来就被人为地打上了城乡的烙印,不客气地说,这就如同把全国居民分为了两个

等级,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难找出第二例。第三,一些政府部门对改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态度不热心,措施不得力。教育应该属于公共资源,理应由政府出面提供。因此当农民工子女教育出现问题时,政府要负主要责任。

感想:构建和谐社会—我们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

作为国家政策长期照顾和扶持的大学生,更应该关注这些我们身边的弱势群体。我们可能是今后国家建设的领导者和主力军,农民工子女也可能在更远的将来担负起这个责任,他们的教育问题不仅与国家的命运相连,更与我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我们应该告别那种“充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方式,积极了解我们周围这些问题的现状,深入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因为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能就是相应决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目前,中央又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远大目标。我们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让人与人之间达到平等,不仅是财富分配制度的平等,更包括教育机会、就业机会和生存机会的平等。其中教育机会是关键,如果每个人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只要自己足够努力,也一定能够在其他方面获得和他人平等的机会,相反,如果一个人连平等的受教育机会都不能获得,那么他也很难得到其他平等的机会。可见,教育的平等性对于构建一个和谐社会是多么重要,因此,我们站在平等的原则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改革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实现城乡、地区平等。二,建立一套一致的义务教育经费体系,打破城乡分割的现有体系。三,大力扶持民办教育,鼓励个人或团体面向进城农民工子弟办学。四,加大政策执行力度,从制度上保证这些公平原则的实现。以上这些建议是我们向政府提出的,除此之外,我们向广大在校大学生提出以下倡议,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给他们带去一点温暖。1,用善意的眼光和言语去对待这些辛苦的农民工和他们的子女,永远不要歧视他们,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呼吸着同样的空气; 2,尽可能的告诉你周围的人,农民工不是肮脏、穷、没文化的代名词,只是由于生活所迫。他们也想成为受尊重的人; 3,在生活不困难的情况下,尽量向农民工的子女捐赠一些有用的东西,哪怕是一支笔,一本书,一元钱,对他们来说,这些都是宝贵的。4,有机会的话,去农民工子弟学校走一走,看一看,教一堂课,和孩子们谈一谈,他们清澈的眼神会让你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5,在学校尽力做好自己的事,不要占用着宝贵的教育资源而虚度光阴。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强者,才能在今后改变自己和更多人的命运。希望广大和我们一样的青年学生好好考虑一下我们的倡议,做到了这些,不仅会在你大学的经历中写下有意义的一笔,更让你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事业,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后记—明日曙光乍现

本届政府在关注普通民生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一部部减轻农民负担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相继出台,这将大大的改善我国农村经济、文化、卫生的落后状况,我们欣喜地看到,现在许多大城市都为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出台了许多优惠扶助措施,一所所规范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出现在了他们的聚居区,许多辍学的农民工子女又重新回到了书声朗朗的校园;部分省市已经开始试行城乡合一的户籍制度,摒弃了不公平的城乡二元结构,让农村居民享有了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居住、教育、就业机会;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志愿到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支教工作,为农村落后的教育现状带去了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知识,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大学校园里开始经常出现为农民工子女教育募捐的活动,一批批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走向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课、调查。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这些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利益,更多的温暖,让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变得更加平等、和谐、美好。

看着这里的孩子们那充满求知欲的明亮眼神,我们感到了作为大学生应该承担的那份厚重的责任,同时,我们也对他们的未来充满信心,只要我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终有一天,他们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致谢

最后,在此也对那些接受我们调查的农民工家庭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祝他们新年快乐。

第四篇:社会调查报告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盐城师范学院 数字媒体技术141 何诚 14263720 一,前言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亲情、教育、安全,缺失了这些至关重要的环节,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引人忧思。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和隔代教育的不尽人意之处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目前,社会上最广泛关注的就是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了解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及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和学习状况,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对问题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我们设计了一份《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调查问卷,请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对问卷中的问题进行不记名选择与作答。我们发放调查问卷共300份,收回240份,回收率为80%。我们的问卷共设有50道题.调研结果显示,受调研活动的男女比例为52:48。从调查人群的年龄角度看,在10岁以下的人占30%,10岁以上占70%。

2.访谈法:通过面对面的交谈,来收集各个层次的人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看法和意见。

二、调查过程

1.环境方面

青少年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农村留守儿童们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父母很少见面,缺少沟通。农村留守儿童在个性心理上表现极为异常,有这样两种典型“症状”: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

(1)公共政策流于形式。关于留守儿童问题所指定的一系列政策,有不少流于形式,并不能做到真正的落实。由于缺乏与实际困难相结合,政府的政策仅停留在口号、标语等形式上。例如:政府专门建立了留守儿童学校,但是由于在发展过程中经费的不足、模式的单一和思想的束缚,留守儿童学校的数量和质量是相当有限的。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跟典型的城乡二元管理模式的户籍制度相挂钩,这样流动儿童就没法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

(2)社会环境封闭保守。黑网吧、色情卡拉OK、赌博场所等各种不良场所在农村屡见不鲜。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处在如此混乱复杂的生活环境中,难免会受到各种落后低俗思想的影响。

2.现状方面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他律阶段,自律及自理能力较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与监护人之间的关系特殊,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理,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行为偏激。约1/3的留守儿童不听监护人的教导,目无校规校纪,常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撒谎骗人和欺负同学。

(1)教育经费不足,资源匮乏。农村中小学校的办学资金主要来源于当地乡(镇)政府,有限的资金难以用于培养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仅仅能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信息化教育、课余活动教育等少之又少。

(2)(2)德育工作落后,心理辅导欠缺。无论是农村学校的领导还是教师,其教育水平都是相当有限的,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投入有限、方法有限,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德育发展。简简单单的将德育教育流于形式。

3.产生原因方面

家庭温暖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心理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异,他们多在性格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和孤僻,很难融入正常的同龄人群体。于是留守儿童们在既得不到家庭温暖,有得不到社会关爱的情况下,只能靠自己对生活及社会的理解生活并发展自己,于是道德滑坡、学习偏差、心理缺失等现象在他们身上不可避免地出现。

(1)监管教育不力。代为监管的亲戚往往不注重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指引和素质教育,仅仅关注孩子的物质需求。祖辈则易与留守儿童存在严重“代沟”,他们思维古板、思想落后,不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留守儿童容易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的辨别能力低,受不住诱惑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父母教育消失。亲子教育有三种基本形式,即亲子教育完整、单亲抚养和亲子教育缺失。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亲子教育状况按监护人的不同有以下五种监护类型:祖辈监护、父亲或母亲单亲监护、亲属(亲朋好友、或叔婶、姑舅)监护,同辈监护(由留守儿童中年龄较大哥哥姐姐担当监护人的角色)、自我监护。这些监护方式均不属于 “亲子教育完整”类型,大部分留守儿童缺失父母亲情。

五、对策与建议

1.力保公共政策务实有效,营造社会优良环境

(1)改革户籍制度,完善法律政策。我国的二元户籍制度造成了农民工子女和城市的子女教育、医疗、身份和就业等方面的不平等。人人平等,国家应该赋予所有人真正的平等,享受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承担所属的社会责任。

(2)健全保障制度,加强非政府组织建设。加大支持力度,在保障政策上有所倾斜,为留守儿童、流浪未成年人等提供资助、卫生和免费法律服务。开通“亲情热线”,经常与外出家长联系,及时反馈留守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

(3)改善人文环境,开展专项活动。引导和丰富农民健康的文化生活,增加农民生活的精神内涵,减少渲染暴力、色情等西方腐朽文化对留守儿童的侵蚀。2.扩宽学校发展渠道,完善学校教育职能

学校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把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为经济建设作贡献的有效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对无人照看和学习、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到学校寄宿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1)用爱启迪,增进情感。老师应在平时多留心这些孩子的一言一行,针对他们心理、思想上的障碍进行深入摸底,及时发现问题,对症下药,使关爱真正能深入学生的心坎。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不仅可以采用老师帮助的形式。由特定的老师专门负责所带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教育情况,不留任何管理上的漏洞。把留守儿童若干人分为互助组,共同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互助鼓励。

三,总结

开展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面对守儿童心理缺乏关爱,感情缺乏寄托,学习缺乏帮助,生活缺乏支持,管理缺乏家教的现实问题,社会必须给予更多的关注。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为构建和谐社会,为下一代健康成长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农民工子女教育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入到大城市,农民工问题应运而生,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成为了当今社会急待解决的问题。

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一方面,农民工子女入学困难。农民工子女入学必须要有“四证”,才能够到暂住地附近的公办学校就读,并且要缴纳高昂的借读费或者赞助费,这对于收入低微的农民工来说无疑是个难题。

另一方面,教育的管理与服务滞后,教育质量不高。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只能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而这些学校往往师资水平不高,教学环境差,甚至还存在一些非法运营的学校,得不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

一是长期形成和执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体制,致使地方政府职责不明确。

二是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就地接受教育要付出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

三是公办学校存在困难。首先,教育规划是按照地区人口数量来设置的。农民工子女大量导入,与原地居民的子女入学产生矛盾,使得城市公办学校压力越来越大。其次,农民工流动性大,居无定所,其子女为了就近入学只好跟着转学,这部分学生数量大,转学频率高,也给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增加了难度和工作量。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

1.改革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和改革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变“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破除城乡分割,保证教育投入,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和谐健康发展。

2.探索建立“就地入学”的管理服务体制。各地政府要把农民工子女教育作为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确实加强领导,强化政府行为,合理整合资源,竭力增加投入,降低成本,全面提供援助,为农民工子女创造平等,宽松、优越的教育环境。

3.大力扶持兴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各级政府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兴办农民工子女学校。教育部门要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给予农民工子女学校合法身份,大力支持其发展,增加农民工子女就学机会,减轻公办学校的压力。

下载关于汽车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汽车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民工现状调查报告

    经过一周多紧张有序的走访、调查以及宣传,迎来了我们暑期社会实践的~结束,我们按计划完成了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受到了理想效果,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政策的......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前言:这次社会实践是在寒假的一月15日~20日由XXX同学主持的在自己的村庄XXX进行的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 宿迁 计算机工程学院 数字媒体2班 苏坤 时间:2013年1月26号~8号 为了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更好地领悟和学会课本以外的知......

    农民工子女教育总结

    一、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分析关于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早在2003年9月,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规定流入地政府应采取措施,......

    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与思考[范文模版]

    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与思考宜昌市伍家岗区万寿桥小学,地处宜昌城区车站、码头、大型商品房开发和水果蔬菜批发市场,流动人口较多,是伍家区教育局指定的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校。该校......

    农民工医疗保险现状调查报告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班级:土木2007级3班学号:20076221姓名:罗伟农民工医疗保险现状调查报告今年暑假,重庆大学思修学科做了关于“公务员轮岗制度的调查”和“农民工医疗保险现状......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查报告

    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调查报告农民工工伤保险是指农民工在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职业性疾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在农民工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国家和社会为农民......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关注城市农民工生活现状,保障其合法权益,使他们能在城市和城市居民一样安居乐业,更好地为岳麓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是政协委员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解目前农民工在城市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