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企业研发经费分段补助实施细则(修订)》(闽科计[2018] 14号)(共五则)

时间:2019-05-14 08:39: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建省企业研发经费分段补助实施细则(修订)》(闽科计[2018] 14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建省企业研发经费分段补助实施细则(修订)》(闽科计[2018] 14号)》。

第一篇:《福建省企业研发经费分段补助实施细则(修订)》(闽科计[2018] 14号)

闽科计„2018‟14号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企业研发经费分段补助实施细则(修订)》的通知

各市、县(区)科技、财政部门,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财政金融局:

根据《福建省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补助实施办法(试行)》(闽政„2017‟8号)精神,省科技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福建省企业研发经费分段补助实施细则(修订)》,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福建省财政厅

2018年5月23日

(此件主动公开)

福建省企业研发经费分段补助实施细则(修订)第一条 为更好地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根据《福建省企业研发经费分段补助实施办法(试行)》(闽政„2017‟8号)的规定,结合实际工作,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规定仅适用于企业研发经费分段补助,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补助按相关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条 企业研发经费分段补助对象及资金使用范围为在我省设立的规模以上企业和规模以下高新技术企业,其当年度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应达50万元(含)以上。

第四条 企业研发经费分段补助资金用于资助企业的后续研发、平台建设和研发团队奖励等,采用后补助的支持方式。

第五条 企业研发经费分段补助分为预补助和年度研发经费补助(清算)两种。预补助又分为年中研发经费预补助和高研发经费预补助,预补助在同一年度企业只能择一申请。高研发经费预补助的申报企业,当年单项研发经费投入要在1000万元以上。

第六条 企业研发经费分段补助依据为企业上年度研发经费支出额(扣除政府部门投入,下同),及较前一年度研发经费的增长额。

第七条 根据补助类型,申请企业需通过申报系统填报《福建省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年度补助申请表(清算)》(附表1)、《福建省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年中预补助申请表》(附表2)或《福建省高研发经费投入企业预补助申请表》(附表3),并上传企业营业执照和相关补助佐证材料,其中:

(一)已纳入国家统计局企业(单位)研发活动统计报表制度的规模以上企业应提供年度审计报告(确实无法提供年度审计报告的,应提供企业年度财务报表并体现研发支出情况),以及上报国家统计部门的《企业研发活动及相关情况表》;

(二)未纳入国家统计局企业(单位)研发活动统计报表制度的规模以上企业,应提供年度研发经费专项审计报告,或有资质第三方出具的年度研发经费内部支出的佐证材料;

(三)规模以下高新技术企业应提供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时专项审计报告出具的年度研发经费支出年平均额及增长额的佐证材料;

(四)高研发投入企业申请预补助以所得税归属地科技部门认定意见作为佐证材料。

第八条 补助资金计算方法如下:

(一)企业年度研发经费补助资金计算依据,应先扣除企业委托外单位研发等研发经费外部支出,以及当年获得政府补助经费后,再按照以下补助标准计算。1.基础补助:年度研发经费支出额不足1000万元的,按研发经费支出额的5%计算补助经费。年度研发经费支出额高于1000万元(含)、不足2000万元的,对其中1000万元给予50万元补助,超出1000万元的部分,按超出部分的4%计算补助经费。年度研发经费支出额高于2000万元(含)以上的,对其中2000万元给予90万元补助,超出2000万元的部分,按超出部分的2%计算补助经费。

2.增长额补助:按照企业年度研发经费支出较上一年度增加额的6%计算。

第九条 研发经费分段补助由申请企业所得税归属地科技部门受理,并会同财政部门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公示,公示有异议的,应组织核实。核实无误后,企业所得税归属地科技和财政部门应及时将省、设区市、县(市、区)预补助资金和清算资金拨付到企业。

第十条 补助资金由省、设区市、县(市、区)按3:3:4比例分级承担,其中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补助经费按4:4:2比例分级承担;企业所得税归属地在省级的企业所需资金全部由省级承担,在设区市的由省级和设区市按3:7或4:6比例分级承担。

第十一条 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按“先预拨,后清算”的原则下达当年预补助省级承担资金,根据清算情况下达上年度省级承担的清算资金。各设区市科技和财政部门应于每年8月底前上报《福建省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补助清算表》(附表4)。

第十二条 申请企业必须建立研发经费辅助账,按财务管理要求,如实归集本企业内部研发经费,以备核查。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将对受助企业进行抽查和检查。

第十三条 受助企业应主动自觉接受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研发经费补助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中存在虚报、截留、挪用等违法行为的,除暂停项目拨款、中止项目执行、追回已拨经费、取消项目负责人三年内申报资格外,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对相关部门和单位予以处理,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第十四条 本实施细则从印发之日起实施,原《福建省企业研发经费分段补助实施细则(试行)》(闽科计„2017‟25号)同时废止。

附表:1.福建省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年度补助申请表 2.福建省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年中预补助申请表

3.福建省企业高研发经费投入预补助申请表 4.福建省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补助清算表

抄送: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

2018年5月25日印发

第二篇:广州市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实施方案

广州市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实施方案

一、方案概况

• 目的

支持鼓励我市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大力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进度

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上通过,将在近期正式印发实施 • 实施部门

市和各区科信局、财政局、统计局、国税局、地税局 • 实施背景

1.我市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多年处于较低水平,落后于全国和全省水平,直接影响全社会创新的活力和动力;

2.企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较低,“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情况严重。据统计,2013年,我市规上工业企业中R&D经费超亿元的只有27家。• 研发经费定义 研发(R&D)经费指统计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包括实际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购建费等费用支出。

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主要指在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投入。

二、方案细述

• 补助对象及条件

1.我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的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有自主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活动;

3.按规定范围列支研发经费,单独设立明细账;

4.补助对应的是企业自身投入的研发经费,不包括来自各级政府部门的科技活动资金。• 补助方式

—奖励性后补助,一次性拨付经费;

—2015年起,每年根据企业上一研发经费支出额度给予补助;

—市、区两级财政各承担补助额度的50%。• 研发经费核定方式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我市统计联网直报平台上依法填报《企业科技项目情况表》和《企业科技活动及相关情况表》,国家统计部门核定数为准;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外的企业。开展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备案工作,以税务部门提供的企业纳税申报时自行申报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数为准。

• 补助标准

1.企业上一年研发经费支出额不足1亿元的,按支出额的5%给予补助。例: A企业2014年研发经费支出额经核实为800万元,2015年可获得补助为:

800万元× 5% =40万元 2.上一年研发经费支出额高于(含)1亿元、不足5亿元的,对其中1亿元给予500万元补助,其余部分按支出额的2.5%给予补助。例: B企业2014年研发经费支出额经核实为2亿元,2015年可申请获得补助为:

500万元+(2-1)亿元× 2.5%

=750万元

3.上一年研发经费支出额高于(含)5亿元、不足10亿元的,对其中5亿元给予1500万元补助,其余部分按支出额的2%给予补助。例: C企业2014年研发经费支出额经核实为6亿元,2015年可申请获得补助为:

1500万元+(6-5)亿元× 2%

=1700万元

4.上一年研发经费支出额高于(含)10亿元的,对其中10亿元给予2500万元补助,其余部分按支出额的1%给予补助。

例: D企业2014年研发经费支出额经核实为11亿元,2015年可申请获得补助为:

2500万元+(11-10)亿元× 1%

=2600万元

• 企业享受补助程序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市统计局要求,在我市统计联网直报平台上填报表格时,认真填报每年的研发经费投入; 其他企业按税务部门要求,在每年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备案工作中认真核算研发经费投入,并在企业纳税申报时认真填报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的数额。

2.待国家统计部门最终核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一研发经费支出额度,其后一个月内市统计部门整理上一有研发经费投入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名单及企业研发经费支出额;

每年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束后一个月内,各区税务部门整理上一有研发经费投入的,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外的其他企业名单及企业申报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的数额。

3.待市科技部门发布当年的《广州市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专项申报通知》。

4.按通知要求,申请企业向所在区科技部门提交本企业上一年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申请。

5.留意市科技部门向社会公示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名单。

6.后补助名单经市政府审定后,市科技部门、财政部门将根据市政府批复联合发文下达经费,企业应留意相关公开信息,并做好相关衔接工作。

7.各区科技部门会同区财政部门联合发文下达由各区财政承担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经费。企业应做好相关衔接工作。• 纪律和责任

1.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区分正常的生产成本费用支出和研发费用支出,真实合法填报研发投入数据;

2.补助经费由企业统筹安排使用,获补助企业应对补助经费以及以该经费发生的支出进行专帐管理、单独核算;

3.应自觉接受审计、财政、监察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4.一经发现通过弄虚作假手段获取研发经费投入补助的,市、区科技部门将收回补助资金,取消所涉企业未来三年申请市、区财政科技经费的资格,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并在三年内停止向上级科技部门推荐该企业项目。

三、热点问题

• 1.补助经费为什么分成四个档次?

—充分体现普惠性,重点支持R&D经费少于1亿元的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故给予较高比例补助;

—R&D经费排名前列的企业均为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研发意愿比较强,研发经费已比较充裕,获取补助的需求相对较小,故补助比例往上逐级递减。• 2.获得的补助是否有使用要求? 原则上由企业统筹安排使用。但我们希望企业可充分运用补助经费,再投入到企业自主研发活动,并带动企业自身更多的研发经费投入。• 3.申报该补助是否有最低限制? 没有最低限制,企业只要有真实的研发经费投入并经核实的,均可按企业实际情况申请获取补助。

• 4.获取补助的时间节点? 补助申请、受理、整理、审核和审议等环节后,预计每年8-9月将下达补助经费。

广州凡义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饶敏 T:020-29045680

P:***

2014.11

第三篇:昆明市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实施办法(试行)

昆明市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

实施办法(试行)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精神,进一步改革科技资源配置方式,转变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投入与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对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支持和引导我市企业持续加大研发(R&D)经费投入,使之成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的主体,促进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一条 补助原则

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市场导向企业研发活动、转变财政经费支持方式、鼓励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为原则,全面支持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活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第二条 补助范围及对象

(一)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的范围,是指企业在开展研发活动所实施的研发项目中,专项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研发的经费支出的总和,并扣除政府投入部分(以下简称“研发经费支出额”)。

(二)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的对象,是在昆明市行政区域内设立、登记、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积极开展研发活动、实施研发项目且有研发经费投入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第三条 补助方式及依据

(一)根据企业向昆明市科技局申请备案或确认的研发项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须申请备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须申请确认,下同),由市级财政对其上一的研发经费支出额按一定比例、以一次性拨付经费的方式给予后补助。

(二)对不同类型企业上一研发经费支出额的核定途径分别为: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通过“昆明市统计联网直报平台”依法填报《企业科技项目情况表》和《企业科技活动及相关情况表》,以国家统计部门最终核定的研发经费支出额,作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的依据。

2.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按照上述“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方式核定研发经费;其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依法填报《昆明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情况表》,昆明市科技局会同昆明市财政局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中介机构对其研发经费支出额进行审计,以中介机构审计核定的研发经费支出额作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的依据。

第四条 补助标准及经费来源

(一)企业上一年研发经费支出额在500万元以下(含500万元)的,按照支出额的4%给予补助。

(二)企业上一年研发经费支出额在500万元以上至1000万元以下(含1000万元)的,对其中的500万元给予20万元补助,500万元以上的部分按照支出额的3%给予补助。

(三)企业上一年研发经费支出额在1000万元以上至1亿元以下(含1亿元)的,对其中的1000万元给予35万元补助,1000万元以上的部分按照支出额的2%给予补助。

(四)企业上一年研发经费支出额在1亿元以上的,对其中的1亿元给予215万元补助,1亿元以上的部分按照支出额的1%给予补助。

(五)市级财政给予的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经费主要用于企业的后续研发活动和创新平台建设等的相关工作,企业须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专账管理,统筹使用。

(六)在市科技局部门预算中安排资金对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给予后补助。

第五条 工作程序

(一)企业所实施的研发项目须在每个的12月31日前先行向昆明市科技局申请备案或确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按照相关规定加强研发项目经费管理,依法列支和填报研发经费支出额。

(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照统计部门要求通过“昆明市统计联网直报平台”依法填报上一《企业科技项目情况表》和《企业科技活动及相关情况表》。

(三)昆明市科技局向社会公开发布《昆明市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申报通知》,受理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申请。

(四)所有申报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的企业均通过“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进行填报,提交本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申请和相关绩效,经各县区、开发(度假)园区科技行政部门审查推荐后提交市科技局。

(五)昆明市统计局每年在国家统计部门最终核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一研发经费支出额的一个月内,将核定的企业名单及其研发经费支出额反馈给昆明市科技局。

(六)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所申报上一研发经费支出额的确认,昆明市科技局将会同昆明市财政局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审计。中介机构在规定时间内向昆明市科技局和昆明市财政局出具审计报告。

(七)昆明市科技局会同昆明市财政局、昆明市统计局对企业上一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申请审查完成后,向社会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公示期满无异议,按照审批程序报批,编入下一财政科技经费预算,按财政经费使用程序向企业拨付补助经费。

第六条 申报材料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昆明市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申请表》 2.《昆明市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产出绩效表》 附件材料: 1.企业营业执照

2.《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项目备案表》 3.已通过“昆明市统计联网直报平台”依法填报的《企业科技项目情况表》和《企业科技活动及相关情况表》 4.其他说明材料

(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昆明市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申请表》 2.《昆明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情况表》 3.《昆明市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产出绩效表》 附件材料:

1.经税务部门审定的上一《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其相应的企业财务报表 2.企业营业执照 3.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4.《昆明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确认书》 5.其他说明材料 第七条 监督管理

(一)企业必须自觉遵守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原则,严格区分生产成本费用支出和研发经费支出,单独设立研发经费支出明细账,依法真实填报企业研发经费支出额,保证所提供信息和材料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自觉接受审计、监察、财政、科技、统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对采取弄虚作假手段骗取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资金的企业,经查实后将对其追缴相关补助经费,取消未来三年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和各级科技项目的申请(推荐)资格,计入昆明市信用体系不良信用“黑名单”,并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受聘请的中介机构必须依法依规开展企业研发经费支出额审计工作,对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并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对违反审计工作相关规定,协助企业以不正当手段套取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资金的中介机构,取消未来三年昆明市科技管理审计工作的资格,计入昆明市信用体系不良信用“黑名单”,并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由昆明市科技局会同昆明市财政局、昆明市统计局对企业和中介机构进行监督检查,通过随机抽查和专项审计等方式,加强对企业和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

(四)向社会公开管理流程、公开研发投入、公开补助经费,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监督。

第八条 其他事项

(一)各县区、开发(度假)园区科技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改革科技资源配置方式,转变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投入与管理模式,支持企业大力开展研发创新活动,做好辖区内企业的宣传与培训工作,鼓励企业积极申报。

(二)本方案自2016年起施行,对上一企业研发投入经费给予后补助。

第四篇:郑州市科技型企业研发费用后补助实施政策

郑州市科技型企业研发费用后补助

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郑发〔2016〕12号)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企业研发费用是指企业在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第三条 设立郑州市科技型企业研发费用后补助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由市财政在部门预算中统筹安排。

第四条 对科技型企业研发费用进行后补助,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企业自愿申报。

第二章 补助对象

第五条 专项资金重点补助符合条件的“科技雏鹰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瞪羚企业”和“科技创新龙头企业”。

第六条 “科技雏鹰企业”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确认的郑州市科技型企业;

(二)成立1年以上,上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含)以下;

(三)按规定完成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备案,已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四)近两年至少有1项新成果、新技术或专利(知识产权)申请,具备良好发展潜力;

(五)无不良征信记录和违法记录。

第七条 “科技小巨人企业”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确认的郑州市科技型企业;

(二)成立1年以上,上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1亿元(含)以下;

(三)按规定完成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备案,已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四)拥有稳定的研发团队,具有研发、成果转化和持续发展能力;

(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近两年至少有2项新成果、新技术或专利(知识产权)申请;

(六)近三年内无不良征信记录和违法记录。第八条 “科技瞪羚企业”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确认的郑州市科技型企业,且为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或市级及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

(二)成立1年以上,上主营业务收入在1亿元以上、10亿元(含)以下;

(三)按规定完成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备案,已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四)建有市级及以上企业研发中心,具有研发、成果转化和持续发展能力;

(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近两年至少有

项新成果、新技术或专利(知识产权)申请;

(六)近三年内无不良征信记录和违法记录。

第九条 “科技创新龙头企业”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确认的郑州市科技型企业,且为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或市级及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

(二)成立1年以上,上主营业务收入在10亿元以上、研发费用不低于3000万元;

(三)按规定完成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备案,已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四)建有省级及以上研发中心,具有较强的研发、成果转化和持续发展能力。

(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近两年至少有5项新成果、新技术或专利(知识产权)申请,或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

(六)近三年内无不良征信记录和违法记录。

第十条 已获得专项资金的企业,次年再次申请补助,其上主营业务收入和研发费用总额增速须不低于全市经济发展增速。

第三章 补助额度

第十一条 对“科技雏鹰企业”上研发费用按照30%进行补助,最多不超过50万元,补助额低于1万元不予支持。

第十二条 对“科技小巨人企业”上研发费用按照20%进行补助,最多不超过150万元。

第十三条 对“科技瞪羚企业”上研发费用按照20%进 行补助,最多不超过300万元。

第十四条 对“科技创新龙头企业”上研发费用定额补助600万元。

第四章 申报流程

第十五条 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发布申报通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各县(市、区)、开发区科技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主管部门,按照属地原则组织企业进行申报。

第十六条 企业将相关申报材料报送所在县(市、区)、开发区科技主管部门。

第十七条 各县(市、区)、开发区科技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主管部门对企业申报材料审查后,正式行文向市科技局推荐。

第十八条 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部门对各县(市、区)、开发区推荐的企业进行审核,符合本细则第二章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所列条件的企业,分别认定为“科技雏鹰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瞪羚企业”和“科技创新龙头企业”。

第十九条 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对企业补助资金申报情况进行审核,以企业在税务部门备案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情况为准,核定补助金额,审核结果向社会公示5个工作日。

第二十条 公示期满后,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下达企业研发资金补助计划,市财政局按规定下达市级补助资金。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 各县(市、区)、开发区科技、财政部门,按照属地原则负责本辖区企业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专项资金可不按照科研项目经费进行管理,由 申报单位自主决定用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薪酬、后续研发活动等支出。申报单位应按有关财务规定妥善保存与专项资金有关的申报资料、原始票据及凭证备查。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对2016、2017企业研发投入情况按照本细则予以补助,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郑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梯次补贴实施细则》(郑科〔2016〕37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四条 本细则由市科技局和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五篇: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闽科计〔2009〕7号)(最终版)

【发布单位】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发布文号】闽科计〔2009〕7号 【发布日期】2009-03-16 【生效日期】2009-03-1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闽科计〔2009〕7号)

各有关单位:

为规范和加强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现将重新修订的《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二○○九年三月十六日

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规范和加强福建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重点实验室是福建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福建省组织高水平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第三条第三条 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和我省科技发展方针,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发挥学科发展优势,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开展创新性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攻关,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问题提供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知识储备和科技支撑;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增加科技成果有效供给;凝聚、稳定和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学术带头人。

第四条第四条 重点实验室按照统一规划、合理配置、择优支持的原则,依托省内具有一定应用基础研究能力的企事业法人单位建设。

第五条第五条 重点实验室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坚持稳定支持、动态调整和分类评估。

第六条第六条 重点实验室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运行机制。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七条第七条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是重点实验室的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和实施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发展计划,指导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组织重点实验室评估和检查,批准重点实验室的建立、调整和撤销。

第八条第八条 省直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设区市科技管理部门是重点实验室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和推荐本部门或地区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工作,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督促检查各项工作,协调解决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第九条第九条 依托单位是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具体负责单位,负责制定重点实验室发展计划、目标、研究方向和管理细则,为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人、财、物和技术的支持;研究、上报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中的重大事项;组织申报各级各类课题;配合做好重点实验室的考核和评估,解决有关的问题。

重点实验室业务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可以是同一单位。

第三章 申报与建设

第十条第十条 申报对象: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拥有相对独立科研实体的企业。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申报条件:

1、研究方向:具有明确、稳定的研究方向,符合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并具有开展学科前沿、交叉领域研究的能力。

2、人才队伍:具有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固定科研人员总数不少于20人。

3、科研能力:科研整体实力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或先进地位,具有承担国家或省级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近3年内主持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及横向项目不少于10项,攻关若干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为行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有若干个获奖成果或取得发明专利,或产生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4、硬件建设:具备较好的科研实验条件,其科研集中用房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原值原则上不低于1000万元,并能统一管理,具有开放交流与提供共享服务的条件。

5、组织条件:依托一级法人单位,且已正常运行2年以上;依托单位能为组建重点实验室提供必要的组织管理和条件保障。

6、支持和投入:依托单位及其业务主管部门在申报前3年连续投入建设与运行经费累计不少于500万元。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业务主管部门按照申报通知组织符合条件的单位填写《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省科技厅。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省科技厅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或委托有关机构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调研和可行性论证。论证通过后,由省科技厅予以批准建设,并择优给予一定的建设经费资助。获得经费资助的项目申请单位须网上填报《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项目申请书》。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重点实验室建设期限一般为2年。建设期间,业务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提供建设期间所需的相关条件保障。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重点实验室建设任务完成后,由依托单位提交验收申请,经业务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科技厅。省科技厅组织验收,验收通过后正式授予“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称号。

第四章 运行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重点实验室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重点实验室主任由依托单位提名、业务主管部门审核后聘任,并报省科技厅备案。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重点实验室主任应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不超过60周岁,每年在重点实验室工作时间确保不少于8个月。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重点实验室应成立学术委员会,作为重点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其职责是审议重点实验室的发展目标、研究方向、重大学术活动、工作计划和总结等。学术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每次实到人数不少于2/3。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学术委员会主任一般由非依托单位人员担任,由依托单位推荐、业务主管部门审核后聘任,并报省科技厅备案;学术委员会委员由依托单位聘任。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同领域的优秀专家组成,人数不少于7人,其中依托单位委员数不超过总人数的1/3。一位专家不得同时担任2个以上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委员任期5年。每次换届应更换1/3以上,两次不出席学术委员会会议的应予以更换。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重点实验室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其中固定人员不得同时兼任其他重点实验室的固定人员。流动人员包括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人员等。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重点实验室应注重学术梯队和优秀中青年队伍的建设,稳定高水平技术队伍,培养优秀科研人才,保持人员结构和规模的合理。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重点实验室应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并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实施资源共享。设置开放基金和开放课题,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积极开展国际和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重点实验室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知识产权管理规定。对重点实验室完成的专著、论文、软件、数据库等研究成果均应标注重点实验室名称;专利申请、技术成果转让、奖励申报,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重点实验室要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重视和加强管理,注重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效率,规范专项经费的使用。要重视学风建设和科学道德建设,加强数据、资料、成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审核以及保存工作。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重点实验室认为确有需要更名、变更研究方向或进行结构调整、重组的,须由重点实验室主任提出书面报告,经学术委员会认可和依托单位审核,并经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报省科技厅核准。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重点实验室的运行费用主要由依托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承担。省科技厅每年根据财政预算安排和对重点实验室的考核评价情况确定经费补助额度。

第五章 考核与评估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重点实验室应于每年1月10日前报告上工作总结和当工作计划,经依托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科技厅。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依托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应对重点实验室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省科技厅备案。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根据考核情况,省科技厅会同业务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对部分重点实验室进行现场检查,发现、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省科技厅对重点实验室实行动态管理、分类评估。3年为一个评估周期,每年对若干类别或领域的重点实验室进行评估。具体评估工作委托评估机构实施。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评估主要是对重点实验室3年来的整体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指标包括承担任务与发展潜力、研究水平与贡献、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程度等。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省科技厅根据重点实验室评估成绩,结合考核情况,确定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对评估结果为差的,将不再列入重点实验室管理序列;对评估结果为较差的,将予以通报并给予1年的整改期限,整改期间没有明显进步的,将予以取消重点实验室资格。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重点实验室统一命名为“福建省×××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英文名称为“Fuji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依托单位英文名称)”。例如: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英文名称为“Fuji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Subtropic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4年7月30日印发的《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由省科技厅负责解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福建省企业研发经费分段补助实施细则(修订)》(闽科计[2018] 14号)(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省企业研发经费分段补助实施细则(修订)》(闽科计[2018] 14号)(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