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万活动”调查报告
清太坪镇“三万”活动调查报告
——县科协“三万”工作队
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我们县科协 “万名干部入万村进万户”活动工作队,从3月5日到5月8日,对清太坪镇梯子口、白鸠坪、松林湾、杉树湾4个村入户开展访民情、送政策、办实事活动,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四个村基本情况
4个村位于清太坪镇的西南方,紧邻建始县花坪乡,沿清江支流野三河一线,是巴东县的偏远村庄。辖有29个村民小组,1125户,3826人。海拔475至1260米,大部分属二高山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主要以玉米、土豆等粮食作物为主,魔芋、烟叶、中药材等经济作物也得到大量发展。
村级组织健全,党员先锋作用一般。四个村党支部、村委会及群团组织健全,两委班子比较协调,村主职干部敬业,工作能力较强,有较好的威信,大多数群众比较信任。四个村党员发展工作都做得很好,每个村都有40岁以下年轻村民在近几年加入党组织,像白鸠坪村就有7个40岁以下年轻党员,但是年轻党员基本上都外出务工不在村子,所以在村里的基本上都是老党员,总体上年龄偏大,行动不方便,文化程度不高,农业科技知识不熟悉,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上,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一般。
新修公路已成风气,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交通基本是通
路不通畅。从清太坪的柘木水到白鸠坪村、梯子口村村委会都是水泥路,但松林湾、杉树湾两个村干线公路没有硬化。四个村所有支线都是沙石机耕路,公路等级很差,一遇下雨天就不叫公路。饮水解困项目得到实施,但村民饮水同样还比较困难。四个村,仅白鸠坪村基本不缺少,其他三个村都有问题。虽然几年来政府通过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对村民吃水困难进行了不少帮助,但因为三个村基本都没有水源,像梯子口村全村没有一条溪流或泉水。饮水解困工程只是帮助村民分散建了一些水池,村民靠下雨储蓄的“天露水”,既不卫生,也供应不了多长时间。
产业调整得到大力倡导,支柱产业发展仍然滞后。四个村主要以玉米、洋芋、红苕等粮食作物为主,其他特产品种植有魔芋、烟叶、中药材和生漆、板栗、核桃等,畜禽产品主要是养猪养羊养鸡等。品种样样有,样样都没有规模,过去魔芋有较大规模种植,近几年因为病害没办法控制而急剧减少。没有龙头企业,没有形成产业化,梯子口村新发展了三个专业合作社,但实力不强,作用发挥不大。唯一的是生猪养殖成长起来了几个“150”模式大户,起了一定带动作用。
四个村主要是务工经济。平均每个村外出务工的都在200人以上,大多数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每年每人打工收入平均在3万元以上,这些人家里新建了小洋房,家电较为齐全,少数户还购置了汽车,日子过得很幸福。纯粹务农的收入比较低,而且增收困难,生活水平也相对落后一些。
社会事务状况较好,治安秩序井然。4个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村民对村里的治安状况都比较满意,村里多年来没有暴力事件或小偷小摸现象发生。计划生育较前几年村民观念有很多进步,政策执行也较好,但由于育龄夫妇流动性大,计生工作仍存一定难度。适龄儿童入学率虽然已达100%,但由于村小拆拼,现四个村都没有小学或者幼儿园,所有孩子都要到平均十多公里之外的清太坪镇上学或进幼儿园,较为不便而且还花劳力。村民享受新农合和新农保积极性较高,目前农医保参保率在90%以上,新农保正在进行中。
二、农村发展成效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清太坪的梯子口、白鸠坪、松林湾、杉树湾四个村像全国的农村一样变化显著,走访的村民对这些进步都津津乐道。
(一)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清太坪的梯子口等四个村,随处可见崭新的小洋楼,路上奔跑着各种车辆,所有农户最少都有一部电视机,火炕上都吊着大量腊肉,很多户安上了自来水,所得之处无不让人感到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农村最困难的农户,生活也是无忧无虑。调查中发现,清太坪这四个村中外出务工成长为大小“老板”的不少,比如白鸠坪大小老板在20多个,主要从事隧道施工、物业管理、挖煤等,有的年收入达100多万元。四个村村民人平均年现金收入2000多元。
(二)农村基础实施明显改善。这些年来最让山区农民感到困扰的水电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电力,通过国家实施 3
农网改造,不仅用电质量得到了保证,而且也与城里同网同价,最核心的是还给了农民同城市居民一样的消费权益。农村交通,通过“通达”“通畅”工程实施,加上农民自力更生修通的大量支线,基本形成了联通所有农户的公路网络。饮水问题,通过饮水解困工程和大量农户自己投资,基本上能够保证一个月饮用水需要。同时农村通讯得到非常大的发展,除了通讯村村通安装了一部分电话外,90%以上农户家里都有手机。广播电视完全覆盖,家家都有电视机。农田因为是山区,不可能像平原地区一样实施灌溉,但通过水土保持、退耕还林等项目实施,严重的坡地基本解决了。
(三)农村经济发展突破传统至酷。我们所到的四个村,虽然没有形成规模的支柱产业,但是农民的耕种方式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束缚,以增加收入为目标的耕种理念普遍形成,新的农业技术得到农民认知,完全改变了过去“养猪为过年,种田为混肚儿圆”的生产模式。农民种地不完全锁定在粮食作物上,大量的经济作物得到推广,主要品种有中药材、魔芋、烟叶。农村养殖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生猪养殖规模较大,每个村都有“150”模式养殖户。
(四)农村社会事业有很大改善。由于党的农村政策越来越好,农村社会事业进步很快。教育上,随着农村生源的变化,大量村小收编调整,国家投资对中心学校进行改造、扩建,学校条件和师资得到很大改善,教育水平得到普遍提高。镇里新修了文化站,广电服务中心进行了数字化设备改造,服务能力得到增强。每个村都建了村级卫生室,有专业 4
医生开展服务。镇中心卫生院近几年新修了住院部、门诊部,医疗设备也有较大改善,服务水平有很大提高。同时,镇农业服务中心、畜牧服务中心面对农民开展了大量技术服务,对农业产业,特别是特色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年轻有文化的村民不愿任村官,在村务农的村组干部党员年龄偏大,身体条件较差,对农业新技术掌握不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因为村干部待遇低,大多数年轻有文化的村民,选择了外出务工和创业,不屑于也不愿意当村干部。四个村村干部,梯子口、松林湾较为年轻,白鸠坪、杉树湾几位年龄都近70岁。白鸠坪村村民选举出来了两位主职干部均辞职不干,只好启用六、七十年当过村干部的老同志,虽然这些同志党性强,但不少村民对不是自己选举的不十分买帐。在村里务农的个别党员对党的政策一知半解,无带领村民致富的技术和本领,大局观念、奉献意识不够强,在群众中没有地位,没有影响力,甚至很多村民不知道那些人是党员。
(二)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落后。4个村地处清太坪西南角,清太坪本身就偏僻,偏僻镇的偏僻村就更不用说了。所到的四个村有三个村没有像样的村委会办公活动场所,杉树湾村属于新修的办公楼,白鸠坪因为有移民补偿,加上上一轮列入了扶贫帮困村,现在正在翻修村委会,其他两个村村委会都是70年代的房屋,梯子口村村委会的土坯房根本不敢住人了。因自然环境因素制约和原先各方面基础 5
薄弱,公路通路不通畅,大多数村民吃“死水”,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十分有限,医生不入流,待遇低。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还比较艰苦。
(三)精神文明建设质量不高。群众文化娱乐设施单一,活动单调,群众除了看电视、聊天、打牌以外,几乎无其它文化生活。村里几乎没有文化室,“农家书屋”书因为没有地方上架,没有发挥作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村民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低,对一些精神文明方面荣誉感不强。村民思想上认为挣得到钱才是能人,会挣钱的人在村民中有地位,但同时仇官仇富思想在村民中还占很大成分。
(四)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未来的土地谁来耕种。通过几个村的走访调查,我们深切的感到一个沉重的问题,农村土地明天谁来耕种?清太坪四个村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力占60%以上,尤其是青年,基本上不屑于在本地务农。现在的农村,有文化的,有劳力的要么外出务工,要么本地创业,反正基本不从事农业生产。只是一些老年人尤其以老年妇女为主的群体,还坚守着农业生产。面对产业结构调整,面对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导入,面对新型农业技术的深入推广,这些年老体弱、文化低下的老农们很难适应。
(五)村集体经济薄弱。四个村基本上都没有村集体经济。白鸠坪村原来和镇政府合作建了一个林场,但因水布垭工程淹没了,现在还没有什么替代产业。梯子口、松林湾、杉树湾三个村从来没有搞起村集体经济。
(六)需要解决的事项较多。
1、农村合作医疗报账方式问题。村民普遍反映,合作医疗采取先交钱治病出院后报账,对于需要花大钱的病人依然被挡在了医院门外,而且出院后报账手续复杂。同时门诊和在外地住院报销比例过低,很多村民参加合作医疗后外出务工不可能回家治病,同时很多村民有病不到万不得已不愿住院,这样参合村民实际得到的实惠有限。
2、村卫生室医生不入流问题。农村卫生室医生没有纳入乡镇医生统一管理,没有人发工资,没有人交保险,有“人医不如兽医”的感觉,这些战斗在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一线的同志没有归宿,待遇低,工作条件艰苦。镇中心卫生院只管下任务,管行业,就是不管工资。
3、村干部待遇问题。现在村主职干部,年3000元到4000元工资,不如外出打工一个月收入。但是工作任务之多,让村干部几乎没有时间干自己的农活。村干部工作越负责越敬业,家庭收入家庭建设就越落后村民。
4、松林湾、杉树湾村级公路硬化问题。这两个村村级公路没有1里硬化道,要求实施“通畅”工程。梯子口四组公路坡度大,下雨就被冲毁,年年整年年毁,需要硬化。
5、梯子口、松林湾、杉树湾三个村饮水问题。因为三个村内无水源,引水要到外村,距离远、协调难、投资大,村民依靠自己力量很难解决。像梯子口村刘家树,在家办起了“150”模式生猪养殖场,但没有水不敢多养猪,自己引水要10万元投资,建养殖场已经花了10多万,现在是投资无钱不投资养殖场不能发挥效益。
6、农村创业融资难问题。现在很多青年农民靠外出务工有了一些经济基础,想返乡创业,但只靠自己的积蓄不够,想贷款,由于创业初期不能满足银行贷款条件,基本上无法贷到款。如白鸠坪村6组汪业富,小两口外出务工多年,现在因为年老母亲多病需人照顾,不得不回家,但耕地仅2亩多,没有发展空间,于是种植花菇,现在购设备、备料、搞菌种已经花了4万多元,再缺钱建大棚,找贷款没有办法。
7、农村低保政策动态管理问题。农村低保政策落实中,很多村民有些意见,要求实施动态管理。最初实施低保时对一些特殊困难群体帮助,因为都确实特殊,大家满意。但情况在不断变化,原来的低保家庭或因为子女成长立业或其他条件变化,家庭收入增加,条件改善,不仅没有取消,而且在扩面中实施“增人不增户”,家庭中青壮年又进低保,相反一些原来生活较好的家庭因为一些变故沦为贫困户,又没有纳入低保,村民认为不公平。
8、村委会办公场所建设问题。白鸠坪正在翻修,需要镇政府支付原合作林场移民补偿款。梯子口村根本没有资金来源,需要支持补助解决村委会无办公场所问题。松林湾村委办公楼需要维修没有资金来源。
四、建议
(一)、下力气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一是要特色农业品种调优规模做大。培植种养殖大户起示范带动作用,发展专业合作社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起组织作用。通过大户示范,合作组织的技 8
术和销售服务,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市场好价值高规模大的特色农业板块。二是培植一批农业生产龙头企业。支持现在的专业合作社搞好生产经营,支持现有的一些农产品购销和加工经纪人成长,让他们由小到大,由家庭作坊到企业生产,逐步发展一批龙头企业。三是加强政府行政作为。现在的农民,政府的引导有很大影响。清太坪镇没有几个农业龙头企业,过硬的龙头企业更是难找,在没有企业拉动的情况下,再没有政府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就很难有成效。这方面各级政府要像招商引资一样,动真情、下真功夫。只有有了生产规模,才能发育龙头企业,有了龙头企业,生产规模就会被拉动进一步扩大,逐步走上产业化道路。农民在土地上的收入就能有效提高,农民种地收入提高了,种地积极性就会提高,一批年轻有文化的青年才能吸引到土地上来,农业才能得到长久发展。
(二)、加强基础组织建设,提高村组干部综合素质。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基础,党的方针政策要靠他们去宣传,党的富民措施要靠他们去组织落实,党和群众的关系主要靠他们去体现。针对4个村现状,一是要改善村组干部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结构,按照“民主、公开、择优”的原则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把有知识、有文化、热心村里事业、关心群众生活、能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人选拔到村组岗位上来。同时对他们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学习教育培养,提高他们的文化层次、农业科技和政策水平。二是培养提高广大党员素质能力的同 9
时,还要注意发展年青同志入党,防止出现年龄上断层的现象,鼓励和吸引年轻党员回村创业,增强党组织活力。三是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村组干部的带头作用,村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先进典型要给予肯定鼓励,以提升正气,推动和形成为村民办实事的氛围。四是适当增加村干部待遇,适当增加使用非主职干部,减轻村主职干部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
(三)加强村民宣传教育,营造全村致富奔小康氛围。思想观念的改变程度与经济发展的速度息息相关。通过调查,我们感到思想观念落后,仍是制约村里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之一。因而我们要利用宣传机会,从思想上、观念上输入新的理念,以真正唤起村民建设新农村的信心。用好用足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鼓励村组干部带头致富,带动村民奔小康,运用身边人、身边事进行宣传发动,增强村民想勤劳致富、会勤劳致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鼓励和教育村民学文化、学技术,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让村民有更多的谋生手段,拓宽多渠道就业环境。同时要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加强农村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使更多的村民远离迷信、赌博、邪教,让村民有好的身体、好的心境、较高的辨别是非能力,致富奔小康,建设新农村。
(四)抓住新农村建设机会,逐步完善村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清太坪镇是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要争取政策,调整思想,统筹全村,力争村民自助和上级支持有机结合,抓住机遇逐步加强村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大对村道 10
延伸拓宽硬化的建设力度。以通达村委会为标志的通畅工程不十分合理,应因地制宜对村主干道延伸硬化,真正实现通畅。村里要大力做通村民思想,协调解决好拓宽道路用地,自主修建和改造到组到户支线公路。二是加大生态家园建设力度。加大后期技术指导和服务,发挥好农村沼气池作用。投入农业技术科普教育工作,推广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建设经济庭院,实施栏圈、厕所、厨房改造,提高种养殖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居家环境卫生。三是大力发展农村中小村庄建设。统一规划,统一水、电、通讯等建设,统一绿化美化,吸引外出务工农民回乡投资建房,吸引农产品收购加工经纪人到中小村创业,促进新农村建设。
(五)推进农村村务公开,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现在农村村务公开内容不彻底,方式简单化,没有形成经常机制,公开质量不高,有的流于形式,导致农民猜疑甚至有怨言。将村务公开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创新工作方法,完善运行机制,实施“阳光工程”,推进农村村务工作规范化运作。
第二篇:“三万活动”调查报告
XXX村调查报告
——县运管所第三工作队
根据县委、县政府和县交通运输局的统筹安排,我所“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第三工作队,从3月15日到4月15日,对XXX村入户开展访民情、送政策、办实事活动,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村,位于XX县东北部;牛城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村版图面积27.3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44个自然湾,504户,2150人,有党员43名。耕地面积3028亩,其中水田2800亩,旱地200亩;山场面积达34500亩,其中有临山面积为30345亩,荒山面积为3000亩,是一个典型的山林资源丰富的村。近年来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大规模栽培食用菌,包括袋料香菇,段木香菇,黑木耳,大大提升了村民收入。
(一)村级组织建设健全。班子比较协调,村务公开,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尽管村里事务多、矛盾多、累积问题多,然而因干部作风务实、正派,多数群众对干部比较信任。党员队伍总体上年龄偏大,文化程度总体不高,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上,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一般。
(二)社会事务状况良好。该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村民对村里的治安状况基本满意。、二、存在问题
(一)村组干部党员平均年龄偏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二)精神文明建设质量不高。文化娱乐设施单一,只有打牌和聚在一起聊天,文化娱乐生活单调,群众除了看电视、聊天、打牌以外,几乎无其它文化生活。
(三)需要解决的事项较多。
1.公路建设:“村村通”道路延伸到村组的问题。
2.农业用水:多处堰塘水毁未修复,造成农业用水紧张。
3.幼儿就学:由于白庙村暂无幼儿园,儿童上学需要到殷店镇。
4.安全饮水:由于白庙村特殊地质,水质含氟量高,村民希望能吃上自来水。
5.养老保险:村民反映年满60周岁的老人,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6.债权债务: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村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债务问题多年无法解决。
7.公路排水:村民反映接到两侧公路排水的问题。8.合同续签:有四人反映该村堰塘承包合同到期后,合同失效并未续签的问题。
三、相关建议
(一)加强基础组织建设,提高村组干部综合素质。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基础,党的方针政策要靠他们去宣传,党的富民措施要靠他们去组织落实,党和群众的关系主要靠他们去体现。针对白庙村现状,一是要改善村
组干部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结构,按照“民主、公开、择优”的原则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把有知识、有文化、热心村里事业、关心群众生活、能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人选拔到村组岗位上来。同时对他们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学习教育培养,提高他们的文化层次和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二是培养提高广大党员素质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发展年青同志入党,防止出现年龄上断层的现象。三是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村组干部的带头作用,村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先进典型要给予肯定鼓励,以提升正气,推动和形成为村民办实事的氛围。四是适当增加村干部待遇,适当增加使用非主职干部,减轻村干部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
(二)强化对村民宣传教育,营造全村致富奔小康氛围。思想观念的改变程度与经济发展的速度息息相关。通过调查,我们感到思想观念落后,仍是制约村里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之一。因而我们要利用宣传机会,从思想上、观念上输入新的理念,以真正唤起村民建设新农村的信心。用好用足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鼓励村组干部带头致富,带动村民奔小康,运用身边人、身边事进行宣传发动,增强村民想勤劳致富、会勤劳致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鼓励和教育村民学文化、学技术,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让村民有更多的谋生手段,拓宽多渠道就业环境。同时要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对文化娱乐设施争取上级支持一点、村集体出一点、社会集资一点的办法加以建设改善,使更多的村民远离
迷信、赌博,主动投入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让村民有好的身体、好的心境,致富奔小康,建设新农村。
(三)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要以农业产业化为核心,把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增收优势。如何把农副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条,是当务之急。要充分发挥出粮食资源优势,大力扶植粮食加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让群众在拉长产业链条中得到实惠。要想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农民增收优势,就是要扶植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要成立专业合作社,扶持香菇、木耳的大发展。促进种植业发展,关键解决资金问题,从民间运作入手,政府支持、引导,成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加强银农对接力度,有效解决农业发展资金难问题,大力整治农业发展的软、硬环境,使农业有更好的成长、发展空间。通过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第三篇:“三万活动”阶段调查报告
门古镇狮子岩、胡家街、仓峪村进村入户调查报告 ——房县人民医院“三万”工作队
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房县人民医院“万名干部入万村进万户”活动工作队,从3月12日到4月28日,对狮子岩、胡家街、仓峪4个村入户开展访民情、送政策、办实事活动,现将走访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
三个村其中狮子岩、胡家街、仓峪村东接化龙,南临上龛,北抵窑淮,西连中坝。辖有13个村民小组,903户,3666人。平均海拔600米左右,大部分属二高山,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适宜种植多种经济作物。
(一)村级组织建设健全。班子比较协调,村务公开,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尽管村里事务多、矛盾多、累积问题多,然而因干部作风务实、正派,多数群众对干部比较信任,多数数问题得以解决。党员队伍总体上年龄偏大,文化程度总体不高,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上,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较好。
(二)基础仍然薄弱。尤其是仓峪村从门古寺镇到仓峪村主线是水泥路,进入村后水泥路仅有0.8里,其他是泥土机耕路,到组是未拓宽的泥土路,村民出行有些不便。
(三)发展仍然滞后。农民仅种植水稻、玉米、洋芋、红苕等;尤其是在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方面几乎是空白。
(四)增收仍然困难。经济收入主要以外出打工为主,在家的主要靠养羊喂猪出售,没有其它增收项目。
(五)社会事务状况良好。4个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村民对村里的治安状况基本满意。计划生育较前几年有所进步,但计生工作仍存一定难度。适龄儿童入学率虽然已达100%。但由于附近村小拆拼,仓峪村无村级小学,小学生上学生要到8-10公里之外的门古镇上学,较为不便。村民享受农医保和新农保,目前保参保率在97%以上,新农保正在进行中。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村组干部党员平均年龄偏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个别党员干部大局观念、奉献意识不强,工作上有畏难情绪,遇事不够积极主动,能拖则拖。
(二)三个村中以仓峪村最为偏僻,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缓慢,地处门古寺西北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因自然环境因素制约和原先各方面基础薄弱,村民谋生手段陈旧,目前村里带领村民致富办法不多,经济发展缓慢。
(三)精神文明建设质量不高。狮子岩、胡家街村设有民歌堂外,文化娱乐设施单一,只有打牌和聚在一起聊天,文化娱乐生活单调,群众除了看电视、聊天、打牌以外,几乎无其它文化生活。
(四)需要解决的事项较多。
1.公路建设。仓峪村村组公路硬化。仓峪村目前村级硬化公路仅有0.8公里,村组入户公路需要硬化。
2.危房。三个村有少部分危房,主要集中在仓峪村,要
求扶持,有的甚至亟待解决。
3.安全饮水。狮子岩村五组有十几户组要求解决安全饮水问题;胡家街饮水工程主要为改扩建;仓峪村整村饮水需要解决。
4.医疗。仓峪沟村没有村卫生室,村民要求就近看病。
5.教育。仓峪村:村里没有村级学校,学生不能就近上学。村民均反映上学不便,增加了经济负担。
6.退耕还林。仓峪村没有退耕还林指标,要求落实退耕还林政策;
7.专业户。狮子岩村二组彭朝品要求申报袋料香菇专业项目,争取资金扶持及设备扶持;狮子岩村四组龚世根准备实施黄桑鱼养殖,需要资金扶持。
8.优抚。狮子岩村四组胡中清,1969年退伍,要求享受民政退伍优抚政策。
9.技术服务。狮子岩村二组彭朝品发展袋料香菇生产,曾几度失败,要求提供技术服务。
10.村委会建设。仓峪村无村委会阵地,无法办公。11.有部分空档人员无法享受现行优惠政策,如狮子岩村原农机干部彭启贤因计划生育处分回家,即无土地,其它任何救助政策均未享受。
12.生活困难。
狮子岩村三组胡忠华,长子胡冲,21岁,于2006年患严重精神分裂症,对家庭对社会危害性很大,经常砸东西,打人,近五年其父四处求医,共花费医药费近十万元,二女
胡茜,17岁,现在丹江口读书。妻子向华荣因车祸左腿残废,去年又患大肠网膜肿瘤,在太和医院手术花医药费4万元,目前因疾病返贫,特别困难;胡家街村三组付发堂,家有二子,有三个女儿,三个女儿均出嫁,家庭条件一般,能维持自已生活。二子其中长子苏清贵,腿轻度残疾,近四十多岁任单身,为家中主要劳力,二子苏清成,28岁左右,患间歇性精神分裂症4-5年,曾四度住院治疗,终未能根治,去年曾爬到高压线铁塔上险些电击致事,后经抢救得以生还。母亲68患有黄胆肝炎,多年时常有不适,经常打针吃药,父亲75岁,家中住的是土木危房,生活特别困难;仓峪村王业奇,51岁,家中五口人,其中父亲患乳癌多年,生活其居均要他人照顾,妻子患肺心病、肺动脉高压,二个病员长期吃药打针,导致家庭返贫,家庭因难。经走访调查,三个村共患有慢性病及其疾病有500多人,农民因病政贫,因病返贫现象存在。
三、建议
(一)加强基础组织建设,提高村组干部综合素质。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基础,党的方针政策要靠他们去宣传,党的富民措施要靠他们去组织落实,党和群众的关系主要靠他们去体现。针对3个村现状,一是要改善村组干部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结构,按照“民主、公开、择优”的原则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把有知识、有文化、热心村里事业、关心群众生活、能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人选拔到村组岗位上来。同时对他们采
用各种方式进行学习教育培养,提高他们的文化层次和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二是培养提高广大党员素质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发展年青同志入党,防止出现年龄上断层的现象。三是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村组干部的带头作用,村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先进典型要给予肯定鼓励,以提升正气,推动和形成为村民办实事的氛围。四是适当增加村干部待遇,适当增加使用非主职干部,减轻村干部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五是村干部后备力量的推荐目前正在考察之中。
(二)强化对村民宣传教育,营造全村致富奔小康氛围。思想观念的改变程度与经济发展的速度息息相关。通过调查,我们感到思想观念落后,仍是制约村里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之一。因而我们要利用宣传机会,从思想上、观念上输入新的理念,以真正唤起村民建设新农村的信心。用好用足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鼓励村组干部带头致富,带动村民奔小康,运用身边人、身边事进行宣传发动,增强村民想勤劳致富、会勤劳致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鼓励和教育村民学文化、学技术,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让村民有更多的谋生手段,拓宽多渠道就业环境。同时要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对文化娱乐设施争取上级支持一点、村集体出一点、社会集资一点的办法加以建设改善,使更多的村民远离迷信、赌博,主动投入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让村民有好的身体、好的心境,致富奔小康,建设新农村。
(三)抓住机遇,逐步完善村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争
取政策,调整思想,统筹全村,力争村里主动和上级支持有机结合,抓住机遇逐步加强村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大对村道拓宽硬化的建设力度,村里要大力做通村民思想,协调解决好拓宽道路用地。三是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加大投入农业技术培训教育工作,提高种养殖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建议调整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解决农民建房,最好是解决中心村建设,这样既有利于统一规划,又有利于水、电、绿化设施配套解决,使村民早日进入小康居住环境。五是可否考虑仓峪村较偏远村小组整体搬迁。六是争取危房改造资金,扶持危房户新建家园,争取资金进行村级阵地建设。
(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引导农民产为结构调整,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要以农业产业化为核心,把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增收优势。如何把农副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条,是当务之急。要充分发挥出粮食资源优势,大力扶植粮食加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让群众在拉长产业链条中得到实惠。要想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农民增收优势,就是要扶植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要成立专业合作社,扶持核桃、板栗、食用菌大发展。促进种植业发展,关键解决资金问题,从民间运作入手,政府支持、引导,成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加强银农对接力度,有效解决农业发展资金难问题,大力整治农业发展的软、硬环境,使农业有更好的成长、发展空间。通过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五)增加农村低保覆盖面,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困难
户的关心。将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创新工作方法,完善运行机制,实施“低保阳光工程”,扎实推进农村低保提标扩面规范化运作。在坚持提标扩面个人申请、民主评议的基础上,实行村、镇公示制度,严格做到“六公开”,即公开农村低保政策、公开户主姓名、公开家庭成员人数及姓名、公开家庭年人均收入、公开拟定保障类别、公开补差金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做到不错保、不重保、不漏保,杜绝“关系保”、“人情保”。公开透明的工作流程,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杜绝出现低保安排不公现象。
(六)利用区域优势,用足用活本地资源,种以药材、干果为主导,养以山羊、黄牛、猪、家禽、渔业为龙头,产以食用菌为突破口,调整粗放的农业模式,大力推行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七)加大指导及资金扶持力度,越是发展落后的村越是要驻主要领导,不要睡着流鼻涕流到哪里是哪里,要把主要精力、主要资金投放到落后的村,从而促进平衡。
(八)大力培养村级干部,选好当家人,带好一班人,目前村级选干部很难,选一个好的干部更难。只有选好干部才能促进发展。
二〇一一年五月五日
第四篇:“三万”活动民情调查报告
一、潘口鱼岭村简介
地理位置及区位条件:潘口乡鱼岭村,东、西、南分别与城关镇、上庸镇、深河乡接壤,北与悬鼓洲村相连。通村公路贯穿全境,东西分别与315省道相连,村委会与乡政府相距 20公里,与县城相距 15公里,交通相对便利。通讯网络全面覆盖,户户通电话和绝大多数通有线电视。
人口状况:下辖5个村民小组,580户村民,总人口 2142人。其中男性 1247 人,女性895人;劳动力 1354人,其中外出务工828人,本地务工126人,务农400人;致富能人18人;全村党员39人。
土地资源: 全村总土地面积2080亩,其中,农业用地 2080亩,人均面积0.97 亩,水田 0.17亩。土地资源不足,并且以坡地为主,以种植水稻、小麦、苞谷、油菜为主
经济状况:该村以传统农业为主,以种植水稻、小麦、苞谷、油菜为主,2010年农村总产值 140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 610 万元,工商企业产值 130万元;农村集体收入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99元;粮食产量 1227吨。
二、调查走访情况
1、大力宣传“三万”活动。我们先后两次分片召开了“三万”活动动员会,先后五次召开党员、村民中心户等村民群体的座谈会,会上学习了县乡“三万”活动有关文件,宣传了活动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就如何开展好“三万”活动广搜意见和建议,还在村委会张贴“三万”活动具体内容的墙报,使村民对“三万”活动有了足够的、具体的了解,同时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首先宣传“三万”活动的精神,达到增加走访的针对性,保证村民如实反映问题,合理表达意愿。
2、扎实开展访社情、访民意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针对上班时间与村民上工时间冲突的实际,以及鱼岭村部分村民早出晚归进城务工的情况,在走访方式上采取上门走访、田间地头走访相结合;在走访时间上采取工作时间走访、休息时间走访相结合。在走访过程中,通过交流谈心、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听民声、知民情、问民计,从而准确掌握村民所思、所忧、所盼,了解家庭基本情况、收入情况、农村政策落实情况、务工就业等情况,征求了村民对新农村建设、部门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并对特困户进行了重点走访,摸排了困难户名单及困难原因。
3、认真开展农村生产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在抽查范围选定上,我们根据等距离抽查18的要求,在全村580户村民中,每隔32户选定一户进行抽查,遇到家中无人等特殊情况,则在周围挨户顺延抽查,以此类推保证每32户中抽查一户;在抽查对象选定上,力求做到老中青兼备,确保全面反映村民的意见和愿望。在填写表格过程中,认真听取村民的叙述,真实准确记录家庭基本情况、生活状况、政策落实情况、村民的要求和愿望等等,完成了18份调查问卷
4、突出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利用召开村民大会、座谈会、走访调查的时机,充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富民政策,让村民了解形势、知晓政策,增添建设好新农村的信心,特别是依据《农村实用政策法规100问》,解答了村民的很多疑问,受到村民的欢迎。在春耕生产中,配合乡村干部讲解花生种植问题,如间作、培土、覆盖等技术,提供市场行情,消除村民顾虑。
5、以开展“三万”活动促进产业调整。“三万”活动初始,正值潘口乡全面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之际,而村民对统一播种花生抵触情绪较大。一是受传统农业思想影响,对毁苗改播认识不足;二是部人家庭劳力缺乏,无人耕种;三部分青苗长势较好,认为补偿标准偏低;四是对将来的销售渠道、价格产生疑虑。为此,鱼岭村工作组围绕当前这一重点工作,开展“三万”活动。一是把产业结构调整、“三万”活动的开展贯穿一起,分组召开动员大会,造成声势。二是县乡工作组陪同村干部一起,召开重点户座谈会,给村民做思想工作,算收入对比帐。三是工作组利用查访民情的时机,进一步解惑答疑,消除村民顾虑。四是与村干部共同出谋划策想法子,如村上统一请工翻地、覆盖地膜、根据青苗的不同长势确定不同的补偿标准等。通过反复工作,村民强烈反对播种花生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认识到了产业调整的必要性,使得示范组的花生播种工作全面落实。
三、调查取得的效果
(一)、总体印象
经过走访入户开展村情民意的调查和田间地头的查看,给我们的总体印象是,近年来在中央、省市强农惠农政策扶持下,鱼岭村两委班子干部精诚团结,为民服务意识较强,带领村民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勤劳致富奔小康,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在这里基本落实。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群众种植养殖技术不断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新农村建设成绩显著,村容焕然一新,村貌变化很大。农民安居乐业,对创造美好的幸福生活充满信心,春耕备耕工作积极,感恩党的惠农政策在全体村民中形成共识。
(二)、村民反映的主要问题
1、土地贫瘠,耕地少,农业成本大,收入底,靠农业很难脱贫致富。人均土地不足1亩,且以坡地、溥地为主。
2、部分组饮水困难。1组部分村民靠大集体建的公共水窖作为自来水源,由于年代久远,水管早已破裂,导致水源不足,经常供不上水;另一部分村民靠个人建的小水窖作为自来水源,由于窖小,水源不足,也经常供不上水;特别是这里移民至今没有用上自来水,每天到各家找水吃。
3、4组部分村民的自来水管被修路挖坏多次,一直没有恢复,村民挑水吃。
3、交通状况有待改善。一是2组路窄,仅小车车身宽,行车很危险。
3、4组路面没有硬化,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腿泥,2组村委会附近公路被大车扎坏,凸凹不平,尘土飞扬。二是整个鱼岭村公路没有到院到户,出行不便。
4、大病、慢性病治疗困难。调查中发现一些村民得大病如各种肿瘤,住院费用得5、6万元以上,农合最高仅能报销3万元,还有一些村民患各种各样的慢性病,年医疗费需万元以上,一点也得不到解决。导致一些家庭因病至困,因病至穷,甚至有病不能医治。
5、养老问题突出。少数老年人,因子女对其重视不够,家徒四壁,一无所有,也有一部分老年人因子女条件有限,无力供养,生活非常拮据,特别是有的老年人都七八十岁了,还以种地或拣破烂为生。
6、失地农民社保问题。4组部分村民的土地被电站建设征用,1、2组部分村民的土地出让给移民建房,目前有的仅人平四分的贫瘠土地,失去了祖辈赖以谋生的基本条件。
7、农村劳动力当地就业难。由于无村办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不足,因各种原因如照顾老人、小孩等,留守家庭的劳动力无事可做,无钱可挣。
8、小孩上学不便。由于村上只有一至三年级,四年级以上的小学生需到二十多公里外的潘口乡上学,双休日还得接送,十分不便。
9、存在一定数量的危房。有十多户村民住房相当危险,有的裂了2、3寸的缝,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
10、移民对安置不尽如意。主要表现在,住房建筑瑕疵:屋顶不平、渗水,墙体裂缝。卫生环境差:通道未硬化,管道破裂,没有修建垃圾池。土地质量差:石块多、地贫瘠。住房地基垮方等。
11、邻里纠纷尚需进一步调处。有的村民将路改地;有的村民土地卡在他人土地中间,且四周无路;有的村民土地被侵占。影响了邻里关系和耕作。
12、政策宣传尚需加强。有的民反映双女户奖励、养殖奖励、受灾款不能兑现;有的村民反映享受不了低保;有的村民反映征用土地、荒山、用木林赔偿不到位;还有的村民反映加工用电收费高等。根本原因就是对政策了解不够。
13、建房审批问题。由于统一规划,建房暂停审批,而居住山里和居住危房的村民建房愿望非常强烈。
四、几点想法
1、加强政策宣传。采取办橱窗、发宣传册、开村民大会等形式,充分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富民、惠农政策,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村民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政策落实情况,消除疑虑和误会,促进社会和谒,同时增添村民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勇气,推进农村各项工作开展。
2、大力组织劳务输出。一是在春节前,召集打工能人开座谈会,鼓励他们吸收当地村民共同创业和务工。二是有组织地引导和介绍留守劳动力就近务工。三是通过招商引资,兴建企业安置村民就业。
3、有组织的解决饮水难的问题。对1组可通过集资加扶持的模式建水窖,由个人辅水管的途径解决饮水问题,对3、4组应加强协调处理,及时接通被挖的水管,恢复供水。
4、分步改善交通状况。
3、4组公路继续积极争取早日硬化路面,1组公路过窄问题,继续列入议事日程,村委会附公路近扎坏问题,向村民作好解释。
5、进一步争取有关部门加大扶持力度。如交通问题、饮水问题、危房问题,非本村力量所能解决,需要争取相关部门给予相关资金扶持。
6、继续协调解决移民安置的后续问题。如房屋瑕疵补偿,改善卫生条件等。
7、加大邻里纠纷调处力度。特别是涉及土地侵占、影响耕作等方面的纠纷,不仅要调解,还要依据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8、积极参与呼吁相关政策出台。如建立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失地农民保障机制,以及大病和慢性病补助制度。
9、做好向上争取和向下解释工作。如建房统一规划问题,小孩上学不便的问题。
二〇一x年五月十日
第五篇:恩施市三万活动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恩施市"三万”活动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我市“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于三月二日至四月三十日,对全市16个乡(镇、办),172个行政村实行全覆盖,开展“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的活动。现将恩施市教育局在“三万”活动中对留守儿童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留守学生基本情况
(一)留守学生比例大。留守学生群体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这类群体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多种问题,应该引起各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全市共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80082人,其中留守学生21866人,留守学生占全市学生总数的27.3%,按学年段分布如下:小学段11605人,占留守学生总数的53.1%,中学段10261人,占其总数的46.9%;,部分学校留守儿童所占比重超过了50%。其中双亲外出8831人,占全市学生总数的11.02%,占留守学生的40.38%,留守女学生9979人,占留守学生的45.63%;全市有单亲儿童3725人,占全市学生总数的4.65%,占留守学生的17.03%。且近几年来有逐年上升趋势。留守儿童比重大,问题多,已经成为不得不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
(二)留守学生情况各异,构成复杂。从年龄结构上看,最小的1岁,最大的18岁;从监护人来看,59%的由爷爷奶奶监护,11%的由外公外婆监护,15%的由叔伯姑舅姨监护;12%的由其他人监护,有3%到5%的无人监护;从监护人年龄情况来看,超过60%的监护人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近7%的为70岁以上的老年监护人;从监护人文化结构看,有54%的为小学文化,还有20%的监护人不识字。
(三)留守学生面临困难多 1.生活条件艰苦。从分布情况看,大多数集中在山大人稀、偏僻、贫穷、落后的地方,经济差,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如板桥堤场小学留守学生占37.83%,新塘乡河溪小学留守学生占51%,红土乡板场赵家湾教学点和米坨教学点留守学生达100%,太阳河乡茅湖小学留守学生占73.91%,太阳河乡梭布希望小学留守学生占66.24%,白果乡金龙坝小学留守学生占63.27%等。从经济状况看,家庭困难留守学生占总留守学生的58.65%,在走访中了解到,部分高寒地区留守学生冬天只穿两件单衣、一条裤子。不少学生每天生活费不足1元人民币。
2.亲情普遍缺失。大部分留守学生一岁至五岁就离开了父母,失去了父爱和母爱。调查了解到,一些留失学生不知道父母外出了多少年,记不清父母的形象。加上一些家长教育方法不对,或被生活迫,很少与子女进行电话、书信等方式的勾通交流。不少留守学生对父母的认识只有一个抽象的概念,没有一个具体的生动的亲情形象。
3.普遍具有心理疾患。调查了解到,留守学生普遍存在一些心理疾患,如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烦恼,抑郁,自卑,具有失望感,孤独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普遍受到影响。
4.缺乏有效的监管。留守儿童监护人中,老龄监护人、低文化监护人居多,监护意识淡薄,监护措施不力。留守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缺乏辅导,生活缺乏指导,行为习惯缺乏引导,道德品质缺乏教导,思想问题缺乏开导。还有部分监护人缺乏安全保障意识,因此少数留守学生安全健康缺乏保障。
留守学生成因主要因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所得的现金收入难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因此,农村不少的青壮年农民纷纷外出,到经济发达地区或其它工业发达地区打工,主要从事建 筑、采矿、道路施工等工作,获得相对较多的现金收入。由于打工生活条件的限制,外出农民工不能把子女带到身边;同时由于往返交通费用高,休假时间少等原因,他们很少回家与父母和子女相聚。因此,农村出现了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
二、当前对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各乡(镇、办)建立健全了留守儿童档案 各乡镇党委政府、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都成立了留守儿童工作组织机构,有专人分管留守儿童工作。全市各乡(镇、办)都以村委会、学校等为单位,组织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对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包括一卡二表:留守儿童卡片、留守儿童登记表、留守儿童汇总表、留守儿童观察表),跟踪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状态,形成了一个由政府牵头,多部门参加的留守儿童管理网络。
(二)加大了宣传力度,营造关心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 2009年下半年,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下发了《关于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关爱“留守学生”的主要内容、具体安排和工作要求。各乡(镇、办)广泛开展了宣传发动。召开了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会,通过家长会、宣传栏、场集宣传、下村入社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目的、意义,特别是加大了《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形成了关爱留守学生的浓厚氛围。
(三)严格工作制度,落实工作措施
各乡(镇、办)及学校都成立了关工委,而且组织机构健全,有工作实施方案。182个村(社区),124所学校,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人员共有1525人。
(四)教育主管部门、各级教育机构多种措施落实留守 儿童教育和管理工作
全市各学校注重留守学生工作,从走访调查情况看,学校成为教育管理留守学生的主体单位,教师成为教育管理留守学生的主体个人。大部分学校都注重学校与家长和监护人的联系,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关爱活动,做了许许多多具体的工作。总的来讲,全市教育机构关心留守儿童,归纳起来有下面“十个一”:
一是建好一份动态档案。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全市中小学以班为单位,给每一位留守儿童建立了一份详尽的资料,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开通一部亲情电话。如盛家坝麻茶沟小学、板桥镇堤场小学等学校,向留守学生及家长、临时监护人公布学校、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电话号码,加强学生、家长、临时监护人以及学生四者之间的联系,互相及时交流。三是落实一名代理家长。以班主任老师为主,给每位留守儿童安排一名代理家长,让每一位老师都充当起代理家长的角色,尤其对无人监护或隔代监护的学生做好跟踪调查和服务。四是创建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尽量为双亲在外或没有良好学习环境的儿童提供住宿条件,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帮助下成长,尽力补偿缺失的家庭教育和亲情温暖。五是铺设一条心灵交流的绿色通道。板桥小学、堤场小学、前山小学设立了“悄悄话信箱”;板桥中学开设了“心理咨询室”,时刻接受学生的咨询,与学生交流思想,进行心理梳导。六是参加一项兴趣活动。全市各学校根据学校特点安排各班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组织留守学生至少参加一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培养他们健康的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学校适时开展各种活动,如评选“进步小新星”,开展“好习惯伴我行”、“校园歌手赛”,定期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运动会等各种活动,让他们感受学校生活的欢乐。七是为留 守学生度过一个快乐的生日。不少学校开展了以班级为单位,给留守学生赠一张生日贺卡,写一篇生日感言,送一句生日祝福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简便易行的活动,让每位留守学生度过一个快乐而难忘的生日。八是撰写一封亲情书信。代理家长监督留守儿童利用传统节日、长辈生日、寒暑假等特殊日子,给自己的家长写一封亲情书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九是培训一位留守儿童监护人。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留守学生监护人培训,让他们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切实树立责任意识,有效教育留守学生。十是做好一个研究课题。启动全市共同参与“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的课题研究。
三、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与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从工作机制层面看,虽然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社会参与度不够,还没有真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关爱留守儿童的覆盖面小。
二是从家庭利益取舍层面看,存在着经济利益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的偏差,一部分家长忽视或顾不上全面照料儿童的身心健康。学校与留守儿童家长难以取得联系,形成了本末倒臵的单方面的关爱方式。
三是从家庭功能层面看。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换,致使大批青壮年农民离家别子外出打工,孩子的教育重任被托付给祖辈或亲友。这样,由于家庭结构变化,家庭功能失调,家庭也没有切实承担好教育的责任,造成了大量疏于管理的“留守学生”。家庭教育成了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管理链上的一个薄弱环节。
四是从“监护人”层面看。监护人类型多,委托监护人监管不到位。农村 “留守学生”大多由祖辈监管,而祖辈的“隔代”教育本来就有不少弊端,特别是他们基本上缺乏 必要的知识水平和教育能力,很难管好“留守学生”。
五是从留守儿童本身层面看。留守儿童出现了三种类型即思念型,每日每刻都想父母回家,想父母的关爱,而又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心理变态。淡化型,从小就与父母隔离,没有父爱母爱的体会,早已对亲情淡化了。麻木型,对生活态度冷淡,人际关系冷漠,缺乏激情和上进心。
六是从基层政府层面看。认识欠到位,没有从政治高度认识,力不从心,也只是拉拢社会个别力量,解决个别经济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没有长远规划和措施。
七是从学校层面看。主要存在以下一些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教师编制紧缺,如盛家坝乡缺编制13人,其它乡镇都有不同程度的缺编现象,目前寄宿制学校都没有生活教师编制和专职校医编制。现有教师工作量本来就大,加上生活教师和校医编制缺少,加大了对留守学生的管理难度。二是部分寄宿制学校条件简陋,难以满足留守学生吃、住需求,近几年通过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有部分学校因为留守寄宿生的增多,吃住条件简陋。调查了解到,一些学校宿舍拥挤,没有就餐食堂。有的学校教师无住房,更是难以对留守学生进行管理。三是学校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因留守寄宿学生地增加,学校水电费、设施费、维修费、工人工资费等大量增加,经费不足也严重影响到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八是从社会层面看。社会上的不良影响。一方面是网吧、游戏机室对未成年学生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是社会上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大中专学生毕业不包分配,加上学校收费逐年攀升,教育致贫返贫现象较普遍,长期以来被农民认为能“跳出农门”的读书之路越来越不受青睐,一些人就夸大了它的负面效应,不严格要求子女读书。九是从安全层面看。因监护人监护无力等原因,导致留守学生安全隐患大,留守学生上学放学路途安全、节假日期间安全存在隐患。有的留守学生生病后,监护人不能引起重视,生命意识淡薄,也存在安全隐患。
(二)对策和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是一个不得不引起重视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是社会一个重要的群体,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关心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体现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体现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所以我们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民生为本,以学龄留守儿童为重点,以学校为主阵地,以“五管”为主要模式,社会其同关注,齐抓共管,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一是更进一步的明确监管、督导留守儿童的责任单位及责任人,使其成为真正的政府行为,让这项工作具有约束力,同时建立健全年终考核的评价体系和制度。
二是努力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为农村留守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保障和生活保障,要进一步积极向上级争取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资金。
三是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纳入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规划,增设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专项经费,增加农村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数额,强化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
四是建立留守儿童社会救助体系,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监管中心,在学校周边设立监管站,聘请退休教师或退休党员干部担任监管员。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救助基金,对贫困留守儿童实施社会救助。加大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力度,调动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对留守儿童进行帮助扶持。
五是各乡(镇、办)应以村或学校为单位,每学期进行不少于一次的监护人培训,向监护人讲授监护知识,明确监 护职责,提高监护人的监护水平。
六是要增加农村教师编制,同时核定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指导教师编制和校医编制,规模较大的学校还应核定心理教师编制。
七是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科研机构、学校要研究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心理健康发展。
八是要动员社会各界关心留守儿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特别是要倡导社会热心人争当“爱心妈妈、爱心爸爸”,争做“知心姐姐、知心哥哥”,对留守儿童进行义务教育和帮助。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为困难留守儿童捐款捐物,对留守儿童进行精神关怀和物质帮助。
九是城区学校及其它农民工集中地方的学校,要创造条件方便农民工子女入学,为农民工子女随家长就读提供可能。
十是要向留守学生家长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要求家长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依法对子女的学习、生活和身体、心理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保障。
恩施市教育局“三万”工作组
二0一一年四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