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万活动体会
走进千家万户落实惠民政策
——关于“三万”活动的几点体会
根据保安镇党委开展“三万活动”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具体要求,大冶三中、保安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保安镇利通公司“三万”工作队于2011年4月10入驻大洪村开始了对该村10个村组的377户村民走访,重点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了解农村民情民意情况,以及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要求与期盼。我有幸成为大冶三中驻大洪村“三万活动”工作小组的一员。在活动过程中,我与同志们深入到千家万户,访民情,问民意,为广大农民朋友讲读党的惠民政策、送温暖、送科技,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广大农民家中,为农民办实事,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添砖加瓦,在近两年的活动中,我不仅倾听到了农民朋友的心声,也了解到了农村发展的现状,也体会到了农村基层工作的艰辛,同时也收获到了农民的淳朴。下面是我在活动中的几点体会:
一、入户调查,做农民的知心朋友
大洪村大部分农民朋友文化程度比较低,再加上留守在家的大多数是妇女、老人和儿童,他们对我们的入户调查开始都不了解、不信任。为此,我耐心地给他们讲解“三万”活动的意义,与农民朋友交心,用拉家常的方式与农民朋友交流沟通,通过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让农民朋友看到,也感受到我们这些干部是办实事的,不是搞形式、走过场,就很自然地把我们当作了知心朋友。当我们再次入户时,他们非常高兴,也非常热情。他们也愿意向我们讲出心里话,道出自家的实际困难。对于他们提出的困难,我们也能尽快的予以解决或答复。在调查走访过程中,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农民朋友的淳朴善良。
二、排忧解难,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
通过入户调查,了解到村里有11户家庭比较贫困,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是残困家庭,也有孤寡老人„„我们工作组积极向学校反映了这些情况,学校党支部校委会立即做出决定,对每个贫困户送大米一袋,食用油一壶,现金一百元,以表全校师生的心意。
三、多办事时,赢得了农民朋友的心
俗话说“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农民朋友们关注的是你为他们办了多少实事,而不是夸夸其谈,由于学校也比较困难,不可能为大洪村农民在经济上给予很大的支持,但我们学校还是从有限的教育经费中挤出一点点来帮助他们:一是出资1.2万元为他们改建水塘,二是为村两委购置一台多功能复印机改善办公条件,三是为每户送一顶草帽,四是为每户印发惠农政策和科技手册,五是为各小组疏通修理灌溉渠道,六是正在进行中的洁万家活动:12月初,我参加了大冶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动员大会,当天下午,我和“三万活动”小组的同志们一起来到大洪村组织召开了党小组会议,传达动员会精神,征求全村党员意见,了解村庄环境卫生情况,填写环境情况相关表格,及时向镇党委汇报,同时也为制定活动计划,落实活动要求奠定了基础。
四、建立长效机制,我们的未来就在希望的田野上
从前两轮的“三万活动”(“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家”和“万名干部进万家挖万塘”)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级党委和政府正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制定长效机制,党的惠农政策已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真正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正确的党,是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久的将来,文明、美丽、和谐的农家乐园一定会出现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二篇:“三万”活动下乡体会
“三万”活动下乡体会
3月3日,黄石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文件。3月4日,召开了“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培训会。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跟农村有着或深或浅的渊源,对农村的发展非常的关注和关心。我被选派作为工作队一员,尤其是对我这样没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来说,看到这样一个消息,心里是非常的亢奋的。
就我们的社会现实来说,很多人都存在着一种急攻进利的心态。行政人员也一样,一项政策或者是措施的出台,往往希望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将重点是“全覆盖”和“增感情”上,要求下派干部的脚印“印”到每个农户家中,增进干部与群众的感情。这个工作重点不像时下行政部门好大喜功的那样把“让农民富起来,让农村发展起来”这样宏大的口号作为工作重点,而是将大的目标进行了阶段性的分解,将筹备性的工作提上的大场面,我觉得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也体现了决策者的一种境界。
时常会把行政部门和企业拿来比较。常常在想如果行政部门在做一件事上能像企业那样努力的减少成本,执着的追求利益那样会不会效率更高?对行政部门来说,成本是指办一件事投入的人、财、物,利益是指人民大众得到的实惠。那么,行政部门在准备做一件事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广泛地征集意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可行性分析;然后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接着准备充足的材料、选择合适的人去实施。同时,加大监督和宣传力度。
在我了解的情况来看,一项政策或者是措施的出台和实施的推手,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已经存在或者即将出现的问题。但这项政策或者是措施是不是解决那个问题最好的办法,这些都是政策和措施已经出台后才会让人确切地说是普遍的群众去讨论的。能有机会在政策和措施出台前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人太少了。我觉得行政部门在制定政策,尤其是出台措施前,让广大群众参与的平台和机会太有限了。也就是调研、摸底、筹备阶段广大群众群众的参与率太低了。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两个甚至是一些普通群众在政策和措施的出台上,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很多、整体的群众力量是不可忽略的。更重要的是普通的干部、广大的群众才是这项政策或措施的直接参与者和最终受益者。如果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不顾及当事人的意见和建议,那么这个方案就很难是一个好的方案。所以,我认为行政部门应该拓展平台,加大与群众的交流和沟通。比如说在政府要出台政策和措施前,除了采取与相关专家进行座谈,深入基层调研等传统方式收集民意外,还应该以商家推销自己产品一样的热情,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公益标语等广大群众熟悉的介质进行宣传,征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让群众能方便、快捷地参与到政府的决策中来。
在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前,应根据前期的调查结果和民意,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并且把这些方案公示出来,根据群众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对于“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我知道的就只有几个会议的精神,而且我也是第一批进驻村的队员。在入村以前,我和其他队员们进行了一个培训。此次活动的目地是宣传、调研、增进感情,宣传什么内容,调研什么情况,怎样增进感情,这些都有很大的学问在里面。
“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领导小组对工作组的成员有着严格的要求,对基层只能予,不能取,只帮忙,不添乱,不准接受基层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收受基层土特产等馈赠,不搞陪同和迎送。派出干部一律吃住在基层,吃住费用全部自行解决,要比感情、比作风、比措施、比收获。我觉得在这一点上,领导的本意是好的,但也需要有一个实施细则。就说“吃住费用自行解决”这一条,真正的让队员自己解决,我觉得这也是不切实际的,应该是到自己本单位或者是以地区为单位的工作队里报吧。但是这个钱到底以什么样的方式给农民,是入村队员按天数领取,然后吃一顿给农民结一次。还是把这笔钱按地区分到一起,农民凭收据去领取。显然第一种方式是不可行的,并不是说不相信队员们的自觉性,而是我觉得行政上的事本来就不应该从相信哪些人的角度来考虑。人是有感情的,是有七情六欲的,我想没有绝对正直和无私的人,每个人都有他的缺点和突破口,最好的办法就是制定公正严格的制度。如果是按第二种方法来支配这些钱,粗略地计算一下,一日三餐,最简单的也需要20元左右,加上住宿费和其它杂支,一天下来,怎么也要50元左右。如果入户的队员是走到哪就在哪家农户吃住,那么,很有可能是这样的,好客的农民根本就不会要这些钱。就算是愿意拿这些钱,也不一定每户农民都会为几十块钱而跑去报。如果队员们是按地区集中到几户农民家吃住,那么一个村要几户才够,有些村大、人不密集,这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这些都应该在队员们入村以前就应该安排好。
同时,我觉得还应该加大宣传和监督力度。在这项活动开展过程中,宣传和监督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进行大力的宣传,让广大群众尤其是农民朋友知道了这项活动的整个过程和细节,他们才会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反馈,也才会起到监督作用。对于农民朋友的宣传,除了电视、报纸外,我觉得应该根据当地的情况,采取如广播、电话、宣传栏、宣传标语等形式,让他们知道和了解此项活动。比如,通过宣传,让每一个农民朋友都知道队员在农户家的吃住都是应该付钱的,那么我想这本来就是一种监督吧。
第三篇:“三万”活动民情调查体会
民情调查体会
回顾总结近三个月来的点点滴滴,有几点体会和收获与大家共享。
一、通过这次活动收获很大,受益匪浅
感谢党对我们这些年轻干部的培养和关怀,因为这次“三万”活动,才让我有机会真正接触现实农村,真正感知老百姓的所盼所需所想所忧。同时,我也深知领导对我们工作组的厚望和信任,期待和关怀。要求我们年轻干部要深入农村,扑下身子当好入户调查的“潜水员”,努力做到不仅“身”要下,而且“心”要下,更要耐得住寂寞,把脚印“印”到每个农户家中。真正让我们年轻干部受锻炼,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让老百姓得实惠。
1、进一步增进了对农民的感情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这次“三万”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增强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将三个月的驻村工作,我也深切感受到,做农村工作,首先要增进对农民的感情。只有对农民有了感情,才能真心实意帮助农民致富。只有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农村工作,才能听到农民的心里话、真心话,工作起来才能顺利,也容易见到实效。只有对农民有感情,把农民当兄弟,才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出智,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正如一小品中说的那样,城里大多数人往上数三代,都是农民。善待农民,就是善待自己;关爱农民,就是关爱兄弟。
2、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磨炼了意志
我们在驻村期间严格遵守“六不准”纪律,坚持只予不取,只帮忙,不添乱的基本原则,体现了省农业厅干部的良好工作作风,展现了省农业厅干部的新形象、新面貌、新风采。因为我知道我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而代表的是省农业厅的形象,甚至代表的是整个省直机关干部的形象。所以,在走访农户时,我们注意工作方式方法,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和农民打成一片。听取意见时态度诚恳,认真做好记录,对国家的政策能做解释的进行解释,对我们不能解决的问题,答应一定向上级反映,尽量取得农民的理解。
3、进一步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能力
1)熟悉强农惠农政策。这次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宣传政策。要向农民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首先就要做到自己先了解。通过每天对强农惠农政策的学习,我对相关政策法规有了深入细致的了解。通过亲身入户宣传,倾听农民的声音,了解群众的想法,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这些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2)提高农村工作能力。三个月以来,通过向农民学习,向基层干部学习,向实践学习,入户走访调查,了解了农村的基本面貌,政策落实情况。因为农村是我们的主战场,农民是我们主要的服务对象,因此农村工作能力对我们农业战线的干部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与农民打交道的能力,在入户走访时,十分注意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学习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进行沟通,用群众信得过的方式处理问题,切实提高了我做农村工作的能力。
3)锻炼观察与写作能力。通过入户走访,深入调查,收集第一手素材,培养了我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能力,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反映事物的特点。通过每天记录工作日志,撰写民情日记,工作总结及调研报告,亲身动手实践各种文体和形式的材料,写作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写作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
4、进一步增强了团队精神与集体观念。工作组就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组长、副组长领导措施得力,组员服从安排,团结同志,经常沟通协调,通力协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工作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充分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照顾,营造了一个团结和谐的良好集体氛围。
第四篇:"三万"工作总结及体会
“三万”工作总结及体会
"三万"活动入户调查阶段已结束,通过对这个阶段的回想,我受到了很多启发,也有了很多感悟。
按照县委、县政府“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安排部署,我们“三万”工作组深入到沿渡河镇红岩石村,走进千家万户,查民情、访民意,为广大农民朋友“送政策、送科技、送温暖”,为农民春耕生产办实事,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在这段时间的走访调查中,我们不仅倾听到农民的心声,了解到三农发展的现状,更收获了深深的感动和体会。
农民朋友长期生活在农村,文化程度较低,加上部分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对我们这些县城来的干部既想亲近又谨慎防范,他们谦卑,但更渴望得到尊重。所以,要想真正了解农民朋友们的内心真实想法,要与农民交朋友,用拉家常式的交流与他们进行沟通。农民朋友们其实是非常纯朴善良、也是非常容易接触的,只要与他们心贴心,他们就会把心窝子里的话都跟你讲。
村民们看到我和他们一起吃、一同劳动,老百姓就喜欢这样的干部。通过进村入户,面对面交谈,高兴时我们一起哈哈大笑,困难事我们及时帮助,能把我当作他们的一位知心朋友。
农民纯朴耿直,真诚善良,有自己的处事原则和为人准则,但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有些思想观念却非常落后,在某些他们不太了解的事情上非常固执已见,甚至会作出错误的选择。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总是耐心的加以劝导和解释,用事实和真诚来引导感化他们,直到他们认可。例如在缴纳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这项惠民政策上,就有很多农民不理解,他们认为自己还年轻,距享受养老金的日子比较远,不愿意交钱,害怕国家政策变动,自己缴的钱打了水漂。我们就逐条的给他们讲政策,摆事实、说道理,并用纸和笔给他们算帐看,到底划不划得来。并告诉他们,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出台的很多惠农、惠民政策,的确做了许多调整和修改,但都是越来越好,越来越为老百姓着想,没有一项政策是损害老百姓利益的。千百年来,农民种田交税,现在种田不仅不交税,国家还给予补贴,这样的政党我们都不相信,我们还相信什么?经过我们的宣传引导,许多农民朋友都主动缴纳了新农保。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农民关注更多的是实际效果,而不是夸夸其谈和纸上谈兵。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我们不可能在经济支援或发展项目上为农民带来多大机遇和实惠,但我们“三万”工作组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农民进行春耕生产的同时,我们还对生产生活十分困难的农户给于一定的帮助,助其渡过难关,并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为他们寻找脱贫致富道路,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
虽然进村入户调查只有短短一段时间,“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也将在六月底完成,但我们工作组和广大农民群众都希望能建立一个干群交流帮助的长效机制,让“三万”活动、让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形成一种机制,一种考查干部作风和工作能力的制度,真正体现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以人为本,知民疾苦,晓民所思,解民之难。
第五篇:“三万”活动民情调查体会2
“三万”活动民情调查体会
在“三万”活动之初,保安镇政府要求所有工作队员“沉下去”,要充分了解农村现状。而现在,不知不觉当中三个月过去了,作为工商所工作组的成员,随队驻村入户走访工作紧张、忙碌。
原来我也在农村工作过,但在这次民意调查过程中,通过和他们接触,我发现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通村公路的硬化、小楼房的拔地而起、房前屋后环境的改善,农户电器的置办等等,在这些物质的欲望满足之后,他们的所思所盼己上升到了精神层面,所以说我并不真正了解他们。通过走访调查,我深深体会到:要做好“三农”工作,必须注重方式方法。具体到此次“三万活动”,就是要带着“五心”走访入户。
一是带着细心去走访,做到有的放失。走访入户前,我们认真了解了全村的基本情况以及走访农户的类型、农户对党的政策的知晓情况、农户对基层干部的认知情况等。
二是带着诚心去走访,做到将心比心。我们在走访过程
中,尽可能地到农户家中看一看、听一听,采用拉家常的方式,以请教和夸奖的语气,重点了解他们对当前政策形势的了解情况,家庭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对于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设等,让群众“掏心窝子”,实话实说。对于有些村民当面不愿说的话,在“三万”活动初期召开群众会时,我向所到的几个组的全体村民们公布了我的手机号码,希望能听到他们真实的声音和期盼。或许就是
这一小的举动,很多村民向我打电话,和我诉说一些家长里短,向我反映一些困难和问题。
三是带着真心去走访,切实排忧解难。走访过程中,我们不乏碰到少数老百姓对我们开展的活动不理解、不配合,我们总是视群众的事为自己的事,放下架子、沉下身子,和农民打成一片;因人而异、力所能及地化解心结,解决困难和问题。在走访调查期间,我们向该村发放宣传手册等资料300余册;筹资2000元对困难家庭进行了走访和慰问;对全村的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生存现状以座谈、访谈等形式进行了深入调研,目前正在撰写调研报告。
四是带着爱心去走访,做好结合文章。工作性质决定妇
联不可能有大量的资金来支持村委会发展经济,更不可能为他们修路、架桥、改水,但我们充分发挥了我们的工作优势,用爱心感化村民,用诚恳的态度听取他们的意见,认真做好记录,并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主动为他们牵线搭桥联系。
五是带着责任心去走访,做到正面引导。在走访座谈时,我们时刻注意谈话的方式方法,对老百姓反映的怨气不挖根问底,对国家的政策能做解释的进行解释,对我们不能解决的问题,答应一定向上级反映,尽量取得农民的理解,避免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和引发新的上访事件。
通过近三个月的工作,不仅让我更多地了解了当前农村的一些情况,更重要的是让我在活动中发现了不足,对自身价值有了一个更加客观的评价和准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作为工作组的成员之一,在今后的工
作中,我一定会勤于思考,积极拓展思路,结合该村实际,因地制宜,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切实为民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