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查报告[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08:52: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查报告》。

第一篇: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查报告

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查报告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民生,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大局。为进一步做好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近期我们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研,了解了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现状,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05年本市生源专科以上毕业生为2160人(师范类毕业生524人,非师范类毕业生1636人);2006年本市生源专科以上毕业生达3303人(师范类毕业生711人,非师范类毕业生2592人),净增1143人; 2007年来我市报到的毕业生人数为1826人,但考虑到部分毕业生未到有关单位报到等因素,当年本市生源毕业生人数应在3000人以上,就业形势严峻。

二、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举措

(一)加强领导,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

一是调整机构,加强毕业生就业组织领导工作。我市在2005年就成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委员会,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主任,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人事局等12个单位为成员单位。2007年,立足于进一步强化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理顺工作关系,对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委员会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工作委员会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主任,市组织、人事、教育、卫生、财政等17个部门和县区政府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市人事局,统一组织和协调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二是明确职责,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为了做到目标统一、各司其职,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委员会进行了明确的职责分工。今年上半年,在市直部门和县区政府确定了21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络员,印发了《马鞍山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络员工作职责》,并召开了第一次联络员会议。

(二)政策扶持,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一是积极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根据国家、省有关文件规定,我市从2004年开始招募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工作。2004年至2007年,我市共招募了84名“三支一扶”毕业生,其中“支教”30名、“支医”45名、“支农”8名、“扶贫”1名。今年我市继续招募15名毕业生“支教”,报名工作已于8月10日结束,报名人数达到239名。为了鼓励“三支一扶”毕业生扎根基层,从2007年11月起,我市在省财政确定生活补贴的基础上,给他们每人每月增发400元—800元的生活补贴,生活补贴标准现为全省最高,到目前为止市财政已发放生活补贴将近40万元。

二是深入开展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为增强毕业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我市每年安排一批尚未就业毕业生到企事业单 位,进行为期3至6个月的就业见习。对参加见习的毕业生给予每人每月500元的生活补贴,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和市财政各承担50%。2007年,在我市教育、卫生系统建立了8家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共吸收20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制定并印发了《马鞍山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暂行办法》,就见习基地建立的条件、有关待遇及职责、见习工作的组织管理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2008年新建了市科创中心、市双益公司2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共安排189名毕业生参加见习。

(三)多措并举,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一是加快大学生创业载体建设。2007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享受留学生创业园同等优惠政策。结合大学生创业特点,创业园为大学生创办企业提供创业咨询、企业管理、工商注册“一条龙”免费服务,以及招才引智、投融资、项目管理与指导等服务,帮助大学生企业进入快速成长通道。目前已有8名大学生入园创办6家企业,其中今年入园5家企业,项目涉及化工产品、新型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缆索机器人等领域,科技含量较高。今年9月,大学生创业园2家企业获得2008年度第二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助总额达到50万元。同时,我市花山区政府联合团市委、市劳动保障局共同创建的 “青年创业园”,于今年上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已有1名大学生入园创办企业投入生产,另有21名大学生签订了入园意向。二是创新大学生创业辅导方式。2008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创建了“大学生创业工作站”。市人事、科技、经济等部门与安徽工业大学联合制定了《关于引导和鼓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创业的实施意见》,以“大学生创业工作站”为平台,加强创业宣传,开展创业指导,引导和鼓励安徽工业大学学生进入“马鞍山市大学生创业园”自主创业。目前已有2名安徽工业大学学生进入创业园进行项目孵化。团市委先后开展了两届马鞍山市青年创业论坛,组织了5期大学生技能和创业培训班,培训人数超过1000人;今年3月—4月,成功举办了首届青年创业计划大赛,吸引了1000多名青年积极参与,参赛项目200多个。今年上半年,市劳动局联合安徽工业大学团委,举办了一期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班,培训人数达60多人。同时,市经委组织的创业辅导培训(CEFE)首次走进大学校园,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200名大学生接受了培训。

三是实施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自2003年以来,共为36名有志创业的大学生发放了总计为308万元的青年创业贷款,帮助他们创办并注册了25家个体、私营企业。同时,通过发放小额贷款扶持失业大学生创业。已进行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或合伙经营、组织起来就业,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个体经营的,可申请不超过2万元的贷款;创办小企业符合条件的,可申请不超过10 万元的贷款。近年来,累计为高校毕业生发放贷款20万元。对从事微利项目的,还按规定为其申请 财政据实贴息;目前,累计贴息资金3万多元。

(四)搭建平台,完善毕业生就业公益性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就业市场硬件设施和服务体系。建立了市、县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市场,分别建成1280平方米、60平方米的招聘大厅,并增挂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牌子;建立了市区联动的人力资源市场网络,市人力资源市场设有2400平方米的招聘大厅,并开设了“毕业生就业指导室”;两个市场服务设备齐全,功能完善,保证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展开。完善毕业生就业“一站式”服务体系,免费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就业信息、求职登记、择业应聘、就业指导、就业推荐、合同鉴证等服务。市人才市场顺利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省内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首家获此认证单位。

二是搭建毕业生就业市场交流平台。市人才市场坚持“周五”、“周六”日常招聘和专场招聘相结合,2007年举办毕业生免费专场招聘会和推介会10场,全年帮助2012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今年上半年,市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先后举办公益性毕业生招聘会、专场招聘会46场,共提供就业岗位约2万个,1000多名高校毕业生通过市场实现就业。

三是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计划。2007年,全市共有25名高校毕业生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月发放保障金2210元。截至今年5月底,市劳动保障局为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办理失业登记、发放《安徽省失业人员登记证》1266本,全市有50多名困难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不断完善就业援助体系,将特困家庭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区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免费为特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提供一次职业指导服务,二次推荐就业服务;对中小企业、非公有制单位和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与特困家庭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1000元的一次性就业安臵奖励。今年上半年,全市已有95名特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得到就业援助,成功实现就业。开展地震灾区毕业生就业援助。深入我市大中专院校,统计地震灾区生源毕业生信息,设立专门就业援助窗口,开通办理人事代理、档案转递、户口迁移等项目的“绿色通道”,为促进灾区生源毕业生就业实施“爱心援助”。

四是开展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市劳动保障局会同市财政局制定印发了《马鞍山市就业再就业培训补贴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将各类大中专毕业生纳入到就业再就业培训补贴范围,并将补贴标准由原来最高600元提高到最高800元。今年上半年,在安徽工业大学、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展家政服务、中式烹饪等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培训学员400人以上。对外地院校毕业后未能及时就业的马鞍山籍大中专毕业生,通过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及时组织他们参加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并在培训后为他们提供职业介绍服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马鞍山技师学院、马钢技师学院等院校设立了职业技能鉴定站(所),为高校学生提供鉴定服务,各院校高职类毕业生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在80%以上。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是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待遇缺乏吸引力。我市为鼓励高校 毕业生扎根基层、安心工作,对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提供了政策上的优惠,财政投入较多。今年10月份开始,省财政也将适当提高“三支一扶”毕业生生活补贴标准。但与组织部门选拔到基层工作毕业生的待遇相比,“三支一扶”毕业生待遇仍然较低。建议建立国家、省、市、用人单位四级补贴机制,进一步提高“三支一扶”毕业生生活待遇,同时大力解决服务期满毕业生的就业出路问题。

二是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有待转变。从人才市场掌握的信息来看,目前还普遍存在着有岗位无毕业生应聘的情况,主要原因是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只想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国有企业工作,不愿意到基层和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就业。建议高校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三是毕业生就业见习政策亟需完善。很多企业对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吸纳毕业生进行见习缺乏积极性。企业主要反映了两方面问题:一方面,企业并未得到实质性的利益。财政拨付的一半生活补贴直接发给毕业生,企业除了支付另一半补贴资金外还需要为毕业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另一方面,企业担心安全问题。一旦出现安全生产事故,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赔付金额未必足够对事故进行善后处理。针对这两方面问题,首先要为挂牌见习基地的企业提供一些实质性的优惠政策,可将企业为见习毕业生支付的生活补贴作为工资在税前扣除,定期举行优 秀见习基地表彰活动等;其次,要求企业为见习毕业生购买较大数额的保险,省、市财政可对企业支付的保险费用进行一定比例的补贴。

四是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缺乏统一平台。目前,师范专业毕业生向当地教育部门报到,非师范毕业生未落实工作的向当地人才服务部门报到,各地高校负责统计本校毕业生就业率。但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毕业后自谋职业,不向有关部门报到,导致每年实际报到人数大大低于应报到人数;另一方面,部分高校过于注重就业率指标,上报的就业状况数据严重“掺水”。以上原因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难以掌握准确、翔实的毕业生就业数据,进而难以出台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政策。可以考虑以国家层面为主导开发一套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系统,在所有高校及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统一安装,实行联网,辅以定期对毕业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等形式检查数据准确性,从而构建起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的统一平台,为有针对性的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提供参考。

第二篇: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去年寒假我就我们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做了一次调查,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调查内容主要如下

(1).找到现在的工作,您总共寄出多少份求职信?

3.1%的人从未寄过求职信;

54%的人寄出的求职信在10份以内;

2成以上的人寄出的求职信在11-20份以内。

(2)找到现在的工作,您总共应聘多少次?

72.7%的人应聘次数在5次以内;

2成的人应聘次数在6-10次。

(3)您在求职上的花费?

2/3以上的人不足500元;

将近2成的人花费在500-999元之间。

(4)您在求职上花费的时间?

20%的人在1个月之内就找到了工作;

24.8%的人在1~2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

22.9%的人在2~3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人均费时3.13个月。

(5)对所找到的工作的满意度?

10.8%的人很满意;

52%的人比较满意;

不满意者仅占3.2%。

(6)择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专业面太窄;

缺乏社会关系;

信息不足。

(7)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应大力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给大学生更多实践机会;

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学生;

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规范就业市场,制止凭关系、走后门等不公平现象。

就业地域:从“孔雀东南飞”到“最心仪上海”

从本次调查看,大部分学生最心仪的城市是上海。除未回答者外,调查中问及“您希望在那个省市就业”时,68.2%的大学生选择了上海。这印证了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已由南下广东、深圳找工作转向到上海找工作的说法,上海已成为在沪就读的大学生最心仪的城市。

调查数据表明,除留上海者外,去苏州、无锡就业人数也较多,占7.8%。但去中部、西部工作的学生就较少,两者相加仅占3.5%。其余还有去北京、天津及东部其他省份乃至国外就业。调查表明,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容纳了我市的大学毕业生的92.9%,每15名毕业生中只有1人到长三角和珠三角以外的地区工作,每28名毕业生中只有1人到中西部地区工作。

大学毕业生竞相去上海,也使中西部地区人才匮乏的局面更加严峻。调查建议,除需不断改善中西部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教育大学生“志在四方”外,国家也可采取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去中西部工作。比如可以采用政府出钱买服务的方式,对那些靠贷款读完大学的学生,如果毕业后去中西部地区工作若干年,就可部分或全部减免其贷款等。

职业满意度:无关时间 匹配个性

调查表明,职业满意度并不是与求职时间和应聘次数成正比。求职时间在1至5个月之间,应聘次数在1至10次之内的职业满意度最高。这说明并非选择的时间越长就越能挑到满意的工作,相反,时间一长有可能因此挑花了眼,或因为举棋不定,好职位被他人捷足先登了。一般来说,从事的工作越适合自己的个性,工作的满意度就越高。

薪酬水平:名校性别差距小 取决于英语水平

以调查中作为衡量大学生成绩高低的统一指标的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为例。调查发现,一些全国的著名学府不仅其专业实力强,而且学生的外语水平也确实比较高。日趋开放的上海,为外语好的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择业机会。以复旦大学为例,除英语专业外,95名调查对象中英语六级考试合格或优秀的达到85.5%,位居10所高校之首,而女生外语水平更高,英语六级考试合格或优秀的达到88.9%。尽管有性别歧视存在,但复旦女生就业后的薪水却与男生相差无几,并明显高于其他院校的男女生。调查中,非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后薪水的高低是与其英语水平成正相关关系。六级考试优秀的学生试用期内和试用期后的月均净收入都是最高的,同样这些学生进入三资企业、国家机关的比例也最高。调查在此开始涉及到毕业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那么性别歧视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请看下文———

性别歧视:确实存在 程度减轻

就业中是否存在性别歧视可以从男女双方是否拥有同等的就业机会以及在获得就业机会时,是否得到与其能力相符的工作岗位与工资报酬来判断。在填写了试用期月均净收入的学生中,不含社会保险的男生月均净收入为1915元,女生为1820元;转正后月均净收入男生为2706元,女生为2441元。进一步分析发现,校际差异大于性别差异,复旦女生的收入最高,试用期与转正后月均净收入分别为3291元与3975元;而同校男生为3012元与3670元。如果我们将复旦女生中一名到国外就业、月收入高达15000元去掉后,女生月均净收入跌至2974元和3660元,低于同校男生,但仍明显高于其他9所高校的男生与女生。

目前上海的大学生就业中确实存在就业歧视,但程度已有所减轻。上海许多家庭对女儿的教育同样注入极大的热忱。许多女生也从进大学第一天起就勤奋苦学,不敢懈怠。东华大学某专业6名女生,共拥有3张英语六级合格证书、4张车工5级证书、1张钳工5级证书、1张计算机高级程序员证书、4张CAD中级证书;作为对照组的3名男生,都只通过英语四级考试,1人拥有钳工5级证书。

倾听大学生的呼吁

调查也显示,61.7%的学生在“上大学期间”和“大学毕业时”才开始有明确的职业意向。调查就此指出,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应及早启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发展观的同时,进行有个性的“职业规划”、“职场定位”等就业指导。

另外我觉得大学生要增加就业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自我定位

有两种人会走两种极端,一种是给自己定位过高,以为自己名牌大学毕业,所学专业又热门,或是家境好,父母关系多找份工作不成问题,于是洋洋得意,自以为是;而另一种人则把自己定位过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不抱希望。当然,这两种心态都是我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应当走出这两种极端,正确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

其次,要了解自己的想法和喜好,明白自己追求的是怎样的人生,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方向,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心理素质

毕业生就业中心理问题包括这样几类:一是完全不敢面对现实的就业压力,采取逃避态度。这种情况一方面与媒体的夸大宣传有关,另一方面也表现出青年大学毕业生缺乏自信,心理承受能力弱,缺乏社会历练。二是对就业漠不关心,全由亲友一手操办。这种“独生子女综合症”与家长的纵容娇惯有关,缺少锻炼,没有行事的主动性;三是盲目跟风,缺乏主见,到头来一团糟。

在就业后,这种现象依然存在。我们在对工作满意程度的调查中,只有10.8%的人“非常满意”却由52%的人“不满意”。

心理问题是大学生就业创业中存在的重要阻碍因素,我们采访中不少例子让我们觉得它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建议一方面,学校加大对家长的教育指导,使学生走出父母的过分呵护,实现自我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大学中增开关于就业心理方面的选修课或者公共课,及早发现问题并提前解决,以免影响学生就业甚至今后的创业。

第三篇: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出炉

2009年6月24日8:03:43来源:威海晚报[字号:大 中 小]

日前,国家统计局威海调查队发布“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1287份有效调查问卷统计显示,我市大学生就业观念更加务实,其中73.4%的大学生愿意为就业而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择业观念上以求稳为主,择业目标也更加务实。“先就业,后择业”成为主流思想,73.4%的大学生为就业愿意放弃专业,64.3%的人在择业中最看中的是实现自我价值。而在单位的选择上,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仍是最受大学生青睐的目标,分别占了27.9%和26.2%。在薪水期望值一栏中,72.4%的专科毕业生中的人将薪金的预期值定在1000~2000元之间,63.3%的本科生将薪金的预期值定在1500~3000元之间。

调查报告同时显示,大学生应对择业的心态日趋平和,而且已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就业。其中,72.4%的人非常关注就业动态,并随时调整自己的就业策略;50.8%的人多方寻求实习机会,弥补经验不足;22.9%的人表示要及时更新就业观念,不参加热门职业的竞争。此外,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的重视,67.9%的大学生认为毕业之前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增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此次调查也显示了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部分不平衡,男性就业比例比女性高出16.4个百分点;专科生的就业比例比本科生高出39.3个百分点;就业率最高的管理类专业,比就业率最低的法学类专业高出39.2个百分点。

威海晚报2009年6月24日8:03:

432004年上海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http://edu.qq.com2004年 07月 17日千龙新闻网

找到现在的工作,您总共寄出多少份求职信?

3.1%的人从未寄过求职信;

54%的人寄出的求职信在10份以内;

2成以上的人寄出的求职信在11-20份以内。找到现在的工作,您总共应聘多少次?72.7%的人应聘次数在5次以内;2成的人应聘次数在6-10次。您在求职上的花费?2/3以上的人不足500元;将近2成的人花费在500-999元之间。您在求职上花费的时间?20%的人在1个月之内就找到了工作;24.8%的人在1~2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22.9%的人在2~3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人均费时3.13个月。对所找到的工作的满意度?10.8%的人很满意;52%的人比较满意;不满意者仅占3.2%。

择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专业面太窄;

缺乏社会关系;

信息不足。

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应大力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给大学生更多实践机会;

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学生;

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规范就业市场,制止凭关系、走后门等不公平现象。

就业地域:从“孔雀东南飞”到“最心仪上海”

从本次调查看,无论是上海生源的大学生还是外地生源的大学生,最心仪的城市是上海。除未回答者外,调查中问及“您希望在那个省市就业”时,属上海生源的98.4%选择了上海,非上海生源的68.2%选择了上海。问及“您实际在那个省市就业”时,属上海生源的99%留在了上海,非上海生源的有62.3%也留在了上海。非上海生源的男生中留在上海的占57.4%,女生中留在上海的占68.6%。这印证了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已由南下广东、深圳找工作转向到上海找工作的说法,上海已成为在沪就读的大学生最心仪的城市。

调查数据表明,除留上海者外,去江苏、浙江就业人数也较多,占7.8%。他们中除了原本就来自江浙两省的学生之外,还有上海及东、中、西部的学生。广东是第三个选择人数较多的省份,占3.7%,上海及东、中、西部的学生都有赴广东工作的。但去中部、西部工作的学生就较少,两者相加仅占3.5%。京、津、沪及江苏、浙江、广东生源的学生均未有去中西部就业的,即使来自中西部的学生,回去就业的也仅占14%。其余还有去北京、天

津及东部其他省份乃至国外就业。调查表明,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容纳了上海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的92.9%,每15名毕业生中只有1人到长三角和珠三角以外的地区工作,每28名毕业生中只有1人到中西部地区工作;而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学生,每7人中只有1人回去工作。

大学毕业生竞相留在上海,也使中西部地区人才匮乏的局面更加严峻。调查建议,除需不断改善中西部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教育大学生“志在四方”外,国家也可采取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去中西部工作。比如可以采用政府出钱买服务的方式,对那些靠贷款读完大学的学生,如果毕业后去中西部地区工作若干年,就可部分或全部减免其贷款等。

职业满意度:无关时间 匹配个性

调查表明,职业满意度并不是与求职时间和应聘次数成正比。求职时间在1至5个月之间,应聘次数在1至10次之内的职业满意度最高。这说明并非选择的时间越长就越能挑到满意的工作,相反,时间一长有可能因此挑花了眼,或因为举棋不定,好职位被他人捷足先登了。一般来说,从事的工作越适合自己的个性,工作的满意度就越高。

薪酬水平:名校性别差距小 取决于英语水平

以调查中作为衡量大学生成绩高低的统一指标的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为例。调查发现,一些全国的著名学府不仅其专业实力强,而且学生的外语水平也确实比较高。日趋开放的上海,为外语好的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择业机会。以复旦大学为例,除英语专业外,95名调查对象中英语六级考试合格或优秀的达到85.5%,位居10所高校之首,而女生外语水平更高,英语六级考试合格或优秀的达到88.9%。尽管有性别歧视存在,但复旦女生就业后的薪水却与男生相差无几,并明显高于其他院校的男女生。调查中,非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后薪水的高低是与其英语水平成正相关关系。六级考试优秀的学生试用期内和试用期后的月均净收入都是最高的,同样这些学生进入三资企业、国家机关的比例也最高。调查在此开始涉及到毕业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那么性别歧视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请看下文———

性别歧视:确实存在 程度减轻

就业中是否存在性别歧视可以从男女双方是否拥有同等的就业机会以及在获得就业机会时,是否得到与其能力相符的工作岗位与工资报酬来判断。在填写了试用期月均净收入的学生中,不含社会保险的男生月均净收入为1915元,女生为1820元;转正后月均净收入男生为2706元,女生为2441元。进一步分析发现,校际差异大于性别差异,复旦女生的收入最高,试用期与转正后月均净收入分别为3291元与3975元;而同校男生为3012元与3670元。如果我们将复旦女生中一名到国外就业、月收入高达15000元去掉后,女生月均净收入

跌至2974元和3660元,低于同校男生,但仍明显高于其他9所高校的男生与女生。

目前上海的大学生就业中确实存在就业歧视,但程度已有所减轻。上海许多家庭对女儿的教育同样注入极大的热忱。许多女生也从进大学第一天起就勤奋苦学,不敢懈怠。东华大学某专业6名女生,共拥有3张英语六级合格证书、4张车工5级证书、1张钳工5级证书、1张计算机高级程序员证书、4张CAD中级证书;作为对照组的3名男生,都只通过英语四级考试,1人拥有钳工5级证书。

倾听大学生的呼吁

调查也显示,61.7%的学生在“上大学期间”和“大学毕业时”才开始有明确的职业意向。调查就此指出,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应及早启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发展观的同时,进行有个性的“职业规划”、“职场定位”等就业指导。

第四篇: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报告》

实践的参加者:

实践的主题: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实践的时间:2010年2月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程中,促进就业是最为关键的一环。而高校毕业生(以下简称毕业生)是继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之后的另一庞大求职人群。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越加艰难,初步估算,今年的高校毕业生中将有一半左右无法实现就业。这样的现实,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思考。

一、就业难,越来越难

毕业生就业难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供给远远大于需求

1、从供给量角度看,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供给量不断加大。

从2000年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迅速,2000年为107万;2003年迎来了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当年毕业生人数212万,首次超过200万。接下来几年,毕业生人数一路飙升,2005年为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至2008年高达532万,2009年突破600万大关,达到611万,加上历年未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高达700万。

虽然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有所增多,但需求增长的数量赶不上毕业生供给数量。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测算,“十一”五时期,劳动力就业岗位预计增加400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800万。根据《2008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作要点》提出的要“确保完成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困难人员就业100万人”目标,考虑到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中还有农村富余劳动力、中专毕业生以及城镇其他新增劳动力等,根据经验判断,这1000万新增岗位留给高校毕业生的不大可能超过60%。

很显然,2009年高校毕业生总供给量高于总需求量,以后几年,供给高于需求的情况还会继续,供过于求是毕业生就业难的最本质原因。

2、真实的一次就业率远远低于官方数据

根据教育部门公布的大学生一次就业率,近年来一直维持在70%?80%,这意味着每年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毕业生不能及时找到工作。

尽管教育部门统计的毕业生就业率并不高,但是毕业生就业率的科学性依然遭到社会、学生和学者的质疑。因为,当前政府部门关于就业率的测算方式既不同于理论界的算法,也不能和国际接轨。从严格意义上说当前政府公布的大学生就业率实际上是安置率(落实率)。

2005年的调查显示,截至2005年6月毕业生已签约的只有33.7%,而2003年这个数据是31.9%。而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6月公布的数据,截至2009

年5月,毕业生签约率为45%。显然,目前的毕业生就业率数据,是政府把升学出国的毕业生都视为就业。因此,如果用新的就业率统计标准,不包括升学出国者,那么就业率就没有那么高。

(二)结构性问题普遍存在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不仅体现在总数方面,还体现在结构方面,因为供给和需求往往存在着结构性不匹配问题。近年来,地区、行业、专业等就业供求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从种种迹象表明,就业结构性问题很难在短期之内有效解决。主要体现在:

1.地域:“孔雀”依旧“东南飞”

从地区分布看,东部省市将继续吸纳全国半数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西部省区接收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依然不高。东部需求旺盛、西部需求不足和“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将依然存在。今年,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浙江等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高校,其毕业生就业率将和往年基本持平,甚至有个别地方可能比往年好。这些地区吸纳毕业生的数量有限,这种高校密集往往会带来毕业生就业的困难。对于贵州、安徽、广西、云南等经济欠发达中西部地区,尽管高校相对较少,毕业生也不如高校密集地区多,但是由于连年扩招,毕业生总数也相当可观,加之这些地区的高校普遍档次不高,优质就业岗位遭受外地区高档次高校毕业生的竞争,使得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更为困难。

2.行业差异:部分行业供小于求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并非所有的专业就业都难,由于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某些行业毕业生需求有明显的变化,甚至出现人才供小于求的现象,比如电子信息类、汽车类、物流类、建筑类和新材料类的人才需求旺盛,而人才培养速度较慢。另外,由于这几年的宏观调控,毕业生需求可能会有一些变化,如一些服务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有所下降,如房地产业,随着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和实施,人才需求量走低,薪酬水平回落,并趋于较为合理的水平。而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贸易等涉外专业的就业今年也普遍不理想。

3.专业矛盾:“时髦”的并非最好的

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保持较好的就业态势,而一些“时髦专业”和文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难以打破。专业趋同现象对毕业生就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在进一步显现。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文秘、电子商务、计算机、会计等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的是竞争更为激烈的就业市场。

4、学历矛盾:最难要数高职大专生

从学历结构看,由于毕业生人数激增,特别是硕士和博士大幅度增多,用人单位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因此与本科生、硕士、博士相比,高职大专生就业空间日益逼仄,就业率将大为不如。近年来,大专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一路跌降。以吸纳毕业生就业数量大省广东省为例,2002年,大专生就业率仅47.08%;2003年,大专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55%;2004年6月份时,大专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不足40%,到9月份也只有61%。即使如此,很多专家学者认为还有水分。专科和高职毕业生就业较为困难,一方面由于专业性不如本科生,另一方面技能方

面往往不如中专生,因此在就业市场上特别尴尬。当然也有个别技能性较强的高职专业就业不错,甚至超过本科生。与大专高职生相比,本科生就业较为稳定,也可以说是本科生稳定的就业率托住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整个大盘。

与低学历相比,硕士和博士就业率较高,一般可保持在90%以上,有些高校、某些专业基本可以达到100%。但是即便如此,由于硕士、博士扩招速度过快,社会需求量增长相对较慢,用人单位选才逐渐务实,加之硕博毕业生培养质量出现滑坡等问题,近年来,硕士博士的就业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个别高校、个别专业甚至出现难就业的现象。

(三)就业搜寻时间延长,平均签约时间点后移

如果按毕业前一年的10月份开始找工作算起,截止毕业当年6月份,毕业生就业搜寻时间为9个月。根据前几年6月份统计的一次就业率来看,约有近40%的毕业生经过9个月的就业搜寻,依然未能达成就业协议。也就是说至少有40%的毕业生经过9个月的就业搜寻依然未能就业;有30%的毕业生经过12个月的就业搜寻依然未能就业;至少有30%的毕业生,经过15个月的就业搜寻还是不能就业。

(四)不能再低的薪酬水平

期望薪酬是毕业生就业难的晴雨表,也是毕业生从贵为天之骄子的自豪到面对现实的艰难抉择和消极反应。前几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期望月薪普遍在2500-3000元,而到了2005年,毕业生主动将月薪要求降至1000元、800元甚至500元,一些人甚至不惜“零工资就业”。从人才市场获取的各类信息表明,很大一部分毕业生非常务实,把期望薪酬定在1000-2000元左右。

同时,近年来,毕业生签约薪酬和就业初年薪与早些年相比也大为不如。据调查,2006年的平均签约月薪酬低于2005年的200-300元左右。与期望薪酬一路走低相比,签约薪酬和就业初年薪酬相对较高,根据2006年的一项统计,北京市毕业生期望薪酬平均为1000多元,而签约薪酬平均为2300元。

但是平均签约薪酬高,并不能掩盖很大一部分毕业生薪酬水平低的现象。据统计,北京高校毕业生近2/3的毕业生的起点工资在2000元以下,近1/4的毕业生起点工资在1000元以下。考虑到物价水平持续上升,毕业生实际签约薪酬和实际就业初年薪酬将明显缩水。

(五)就业重心下移:与农民工抢饭碗

高校毕业生就业重心下移主要体现在: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以前,大学主要设在大中城市,高校毕业生能很轻易在学校当地就业。但是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难了。据2005年的数据表明,武汉市一年毕业生人数5万人,最后在武汉就业的只有2万人。另外,就业重心下移还表现在从用人单位总部向分支机构转移,从重要岗位向辅助岗位转移,从城市向农村转移。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早在2004年,到普通中学当老师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数量占当年毕业生研究生数的12.04%,到高校从事学生工作或行政管理的占26.74%。

高校毕业生“重心”下移并非顺利。实际上,这一过程正在受阻,由于下岗失业人员、中专毕业生、农民工等的抢占和挤压,一些低端岗位的竞争也很激烈。

(六)高昂的就业成本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还体现在就业成本逐年攀升。毕业生就业成本包括制作简

历、赶场路费、考证培训、美容包装、手机通讯、食宿、上网等开销。据统计,2003年毕业生就业平均成本为800元,2005年上升为1100元。而不同性别之间的就业成本也会有差别,一般来说女生就业成本高于男生。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成本将会进一步增加。如果求职路上的花销算是当期成本的话,那么因为就业环境日益严峻,毕业生可供选择的岗位少了,一有机会,很多毕业生惟恐机会错失,仓促签约,走上工作岗位后发现人岗不匹配,或者其它各种不理想因素而跳槽,这对本人以及用人单位带来的预期就业成本就更大了。

二、原因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本质问题就是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满足不了毕业生的供给,而造成高校毕业生需求不足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

(一)越来越多的人宁愿退出就业市场

根据一项调查1000元月薪成为毕业生的求职底线,46%的应届毕业生表示低于这一收入宁愿待在家里。根据保留工资理论,劳动者根据个人人力资本和个人偏好,对就业薪酬有个基本底线,当他在劳动力市场上找不到这样的薪酬时,宁愿失业也不愿意工作。考虑到国家、社会、家庭和毕业生本人二十多年的持续投入,当就业薪酬低于一定值时,毕业生退出就业市场,寻找其它出路可以理解。退出就业市场会增多,主要去向有考研、考博、就业观望,其他如考证书、回高校或职业学校回炉、出国等等。

(二)灵活就业也是一种选择

所谓灵活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工作场地、收入报酬、劳动关系、保险福利等方面不固定的各种就业形式,如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季节性就业、钟点工等。从事灵活就业的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多,以江苏省为例,截至2006年12月份,在已就业139508名毕业生中,选择灵活就业的有35815人,占25.67%。

(三)创业环境艰辛,自主创业成为奢望

随着就业环境的日益严峻,将会有更多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另外,由于这几年政府出台了很多鼓励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有效缓解了创业风险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热情。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是解决就业的一项好的举措,它不仅可以解决自身就业的问题,如果经营不错,还可以解决其它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但是,目前在高校毕业生的自主创业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比如,要参加诸如质检、验收、达标、文明建设等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这些都要一笔不菲的费用,并且越是不发达偏远的地区,这种费用越高。对于如此的创业和经营环境,刚出学校大门的毕业生很难对付。虽然国家有多项优惠政策,但是要落实到没有任何背景的学生创业者身上,太困难了。对于创业环境的艰辛,官方的资料显示:由于不堪重负,加之工商、城管、交通部门的乱罚款、乱收费,我国自1999?2004年的5年间,个体户净减少770多万个,每年平均破产154万个;2005年,法人企业净关闭30万家。据统计,近年来,全国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不足1%,而自主创业成功率更低。

三、经济高增长,为何不能带来高就业?

经济增长并不代表就业增长,经济增长只是就业增长的前提条件。近年来,就业弹性系数也处于下降状态,“九五”期间GDP年均增长8.6%,年均增加就业人数804万人;“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长9.5%,年均增加就业人数只有748万人,比“九五”时期少56万人。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增加量,由“九五”时期的94万人,减少到“十五”时期的80万人。“十一五”期间,就业弹性系数继续走低的态势似乎没有任何改变的迹象。高校毕业生只是求职人群的一部分,就业弹性系数走低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一样很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业弹性系数走低与长期以来我国所选择的经济增长模式息息相关。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优先”的目标模式,屏蔽了社会就业问题的紧迫性。非公有制经济及中小企业发展不足,也影响着对毕业生的吸纳。

(一)与市场严重脱节的毕业生供给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除了社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不足以外,高校毕业生供给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

1、高等教育行政化过浓,与就业市场脱轨严重

高等教育行政化色彩浓厚,已经不能适应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内在要求。高等教育行政化色彩浓厚主要体现在教育体制僵化、专业结构老化等。

以专业设置和招生数量为例,高校设置专业需要报教育主管部门同意,从对就业市场的敏感性而言,高校比高校管理部门更有优势。尽管从2003年开始在北京大学等22所高校开始试点自主招生,到2007年自主招生名单增加到59所,但在全国1794所普通高校中所占的比例很低,并且自主招生的比例仅占所在学校招生的总数的3%?5%,而其中只有6所高校拥有自设专业的权利。

2、毕业生及其家庭期望值过高

在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大学生很稀缺,进入大学就等于进入保险箱,毕业后能找份好工作,能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丰厚的报酬。但是现实社会,留给毕业生的机会远远低于他们的想象,很多毕业生在毕业前夕才发现生活的艰难和理想的遥不可及,但是思想的转变却需要较长时间。家庭寄希望孩子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光宗耀祖,对大学生的期望超越了实际上社会所能给予的水平。这种压力转嫁给毕业生,造成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轻易不能接受层次较低、待遇不高的工作,不愿意面向基层就业造成毕业生拒绝低端工作,寻找能获取高收益的工作。

3、传统精英教育的影响

我们的教育重视培养学生高大而空泛的理想目标,很少去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据对中日小学生的一项关于理想的调查,很多日本学生的理想是做名公交司机等非常具体的岗位,而中国学生更多的是想成为科学家、企业家、文学家。由于长期精英教育在学生心理留下过于不切实际的理想,在遭遇现实挑战时,很多毕业生出现了迷茫,不愿就业,而选择攻读高一级的学位,继续编织当初的梦想。由于精英教育思想作怪,很多高校不愿意教授操作性强的课程,很多大学生不愿意主动去掌握谋生的本领。这也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很多毕业生理论掌握不牢,而动手能力更差的原因之一。

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挤压效应

由于就业的压力,一些毕业生开始被动进入保姆、家政等传统上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领域。但是,近3年来,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政策以及配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的制度性障碍变少了,在某些就业领域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就业优势在不断增强,客观上对毕业生就业造成挤压效应。

5、入世5年保护期已满,毕业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

加入世贸组织时,我国承诺的5年之后开放除新闻媒体等领域之外的大部分行业。到2006年12月31日,5年期已届满。我国与国际社会在资金、产品、技术、人才等全方位的竞争已经开始。毕业生就业在一个更加开放的就业市场中竞争。国际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毕业生要接受来自国外人才以及留学人才的全方位竞争,就业难也就难以避免。

(二)不规范的就业市场

1、人才高消费

一是学历崇拜盛行。很多用人单位,包括机关和事业单位招聘存在着人才高消费的现象。雇主对雇员提出的学历要求,在很多国家有严格的限制。比如韩国对低级公务员没有学历要求,美国《华尔街日报》招聘广告上多数没有学历要求,只有4%的职位要求学士,只有2%要求硕士。但是我国学历高消费却大行其道,很多用人单位要求硕士、博士。而国有单位的人才高消费更是起着不良的效标作用。以公务员招考为例,要求本科学历的,甚至要求硕士博士学位的职位屡见不鲜,而实际上也没有理由证明一般性的岗位需要本科学历,甚至硕士和博士。二是学历滥用。主要表现为让高学历者从事简单劳动,支付低廉报酬,造成了极大的人力资本浪费。

2、就业垄断

就业垄断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公平。就业垄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地域就业垄断。比如,北京、上海等地对本地大学生就业优惠,限制外地大学生就业。其他很多地方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地域就业垄断。这两年,有些城市限制外地毕业生就业有抬头的倾向。(2)体制内单位就业垄断。单位自主用人是人事制度改革的进步。但是对于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垄断国有企业,这类用人单位由于经营垄断,竞争机制难以充分体现,从而衍生出用人垄断。在没有市场竞争压力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自身的偏好选择毕业生。这就为权力寻租提供了可能,破坏了就业公平。公务员统一招考有效地破除了机关单位招录的垄断行为,但是现在绝大多数事业单位以及垄断型国有企业还存在严重的就业垄断行为,影响着毕业生就业公平。

3、就业歧视

就业歧视是某些用人单位招聘时根据毕业生非经济特征的因素给予工资报酬、工作条件和工作机会等方面的不公平的待遇。这些非经济特征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地域、外貌等等。就业歧视是毕业生就业经常存在的问题,严重地干扰了就业公平。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就业指导概论》 出版单位:华科大出版社 作者:邓长青 出版日期:2005-09-01

2、《大学生就业指导》 出版单位:西北农林科大出版社 作者:陈登文 出版日期:2003-10-01

3、《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程》出版单位:华南理工作者:汤耀平出版日期:997-02-01

4、《研究生·大学生就业指导》出版单位:天津大学出版作者:社张春华 出版日期:2000-03-01

5、《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精品教材)出版单位:北京邮电 作者:孙权 出版日期:2005-07-01

第五篇: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参加者:

实践主题: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1年 1 月 1 日

地点:盐城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程中,促进就业是最为关键的一环。而高校毕业生(以下简称毕业生)是继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之后的另一庞大求职人群。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越加艰难,初步估算,今年的高校毕业生中将有一半左右无法实现就业。这样的现实,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思考。

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攀高。面对新的形势,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法规,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和供需结构性矛盾的客观存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制约着劳动力需求的扩张,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健全和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等方面的原因,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就业将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供给量不断加大。从2000年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迅速,2000年为107万;2003年迎来了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当年毕业生人数212万,首次超过200万。接下来几年,毕业生人数一路飙升,2005年为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至2008年高达532万,2009年突破600万大关,达到611万,加上历年未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高达700万。

虽然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有所增多,但需求增长的数量赶不上毕业生供给数量。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测算,“十一”五时期,劳动力就业岗位预计增加400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800万。根据《2008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作要点》提出的要“确保完成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困难人员就业100万人”目标,考虑到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中还有农村富余劳动力、中专毕业生以及城镇其他新增劳动力等,根据经验判断,这1000万新增岗位留给高校毕业生的不大可能超过60%。

很显然,2009年高校毕业生总供给量高于总需求量,以后几年,供给高于需求的情况还会继续。

二、造成高校毕业生需求不足的原因

(一)与市场严重脱节的毕业生供给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除了社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不足以外,高校毕业生供给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

1、高等教育行政化过浓,与就业市场脱轨严重

高等教育行政化色彩浓厚,已经不能适应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内在要求。高等教育行政化色彩浓厚主要体现在教育体制僵化、专业结构老化等。

以专业设置和招生数量为例,高校设置专业需要报教育主管部门同意,从对就业市场的敏感性而言,高校比高校管理部门更有优势。尽管从2003年开始在北京大学等22所高校开始试点自主招生,到2007年自主招生名单增加到59所,但在全国1794所普通高校中所占的比例很低,并且自主招生的比例仅占所在学校招生的总数的3%〜5%,而其中只有6所高校拥有自设专业的权利。

2、毕业生及其家庭期望值过高

在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大学生很稀缺,进入大学就等于进入保险箱,毕业后能找份好工作,能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丰厚的报酬。但是现实社会,留给毕业生的机会远远低于他们的想象,很多毕业生在毕业前夕才发现生活的艰难和理想的遥不可及,但是思想的转变却需要较长的时间。家庭寄希望孩子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光宗耀祖,对大学生的期望超越了实际上社会所能给予的水平。这种压力转嫁给毕业生,造成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轻易不能接受层次较低、待遇不高的工作,不愿意面向基层就业。

另外,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个人接受高等教育是因为通过高等教育这一人力资本投资形式,可以增加个人的市场竞争力,并获得比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体更高的报酬。家庭和毕业生长期以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理所当然希望通过获取一份优质的工作,回收前期的投资。但现实社会能提供的工作和报酬,与他们前期人力本投资价值的差距较大,从而造成毕业生拒绝低端工作,寻找能获取高收益的工作。

(二)不规范的就业市场

1、学历崇拜盛行。

很多用人单位,包括机关和事业单位招聘存在着人才高消费的现象。雇主对雇员提出的学历要求,在很多国家有严格的限制。比如韩国对低级公务员没有学历要求,美国《华尔街日报》招聘广告上多数没有学历要求,只有4%的职位要求学士,只有2%要求硕士。但是我国学历高消费却大行其道,很多用人单位要求硕士、博士。而国有单位的人才高消费更是起着不良的效标作用。以公务员招考为例,要求本科学历的,甚至要求硕士博士学位的职位屡见不鲜,而实际上也没有理由证明一般性的岗位需要本科学历,甚至硕士和博士。

2、就业歧视

就业歧视是某些用人单位招聘时根据毕业生非经济特征的因素给予工资报酬、工作条件和工作机会等方面的不公平的待遇。这些非经济特征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地域、外貌等等。就业歧视是毕业生就业经常存在的问题,严重地干扰了就业公平。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整体就业状况的一个晴雨表。站在求职应聘的角度,我们大学毕业生能否看清其中的就业发展趋势,对自己的择业观念、学习动力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经济发展影响就业状况的规律性因素与中国自身特有因素的双重作用

经济发展全球化与高科技普及应用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显著的两大特征,它们带动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是,给贫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使得趋于饱和的发达国家与地区的部分年轻人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窘境。而我们中国经历三十年高速发展之后,就业状况正在由前一种情况向后一种情况过渡,加上中国自身特有因素,可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出现的大学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状况更为突出。

1、普遍原因是经济发展全球化与高科技普及应用吞噬了大量低端职业,却没有产生出足够多的高端职业。

中国经济发展的前30年得益于发达国家产业的转移、大量的外需以及起步初期的空缺,就业机会大得多。而经过30年高速发展之后,我国的沿海地区也已基本进入较发达地区状况,正在重复着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发展进程。而我国沿海发达地区,正是大学毕业生心仪的就业城市,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这样的大城市,刚出校门的学生,一方面无法找到自己心仪的职业,另一方面也难以接受服务员、售货员、送货员等低端工作。

2、中国自身特有因素加剧了这种大学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状况。

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与高校的扩招,一方面提升了国民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就业市场也无法消化这么多的高学历人才。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投资费用越来越高,而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却与当初的期许相背离,家长失望,学生也只能拿着大学毕业文凭,长叹怀才不遇的苦闷。

四、总结

大学是我们许梦和圆梦的地方,我们来的时候踌躇满志,我们走的时候也绝对不要留下任何遗憾。虽然大学生难就业已成为一种趋势,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绝不要就这样失去了信心。或许我们以后找不到称心的工作,但是我们也还是要有我们来时的那颗火热的心,把我们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不要管以后会怎么样,只要我们在这四年内无愧于心,这样就够了,如果我们太注重结果的话我们有可能欣赏不到沿途的美丽的风景,毕竟结果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能够想通这一点,那么我们就不会失去信心了,所以我们要把握好现在,把什么就业烦恼都抛到一边,认真学习,我想这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4-2008)》(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查报告[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查报告[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xxx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汇报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我市紧紧围绕中央、省相关政策,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帮助高......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自查报告范文合集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自查报告 (2011年12月28日)2011年,我镇促进就业工作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关心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莱西......

    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求职三部曲 对于在目前就业坏境中出于相对弱势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求职过程的关键就是在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的基础上,再从企业招聘方的角度出发,适......

    高校毕业生就业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听取关于侨务工作的汇报新华网北京5月25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

    2011年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最新调查报告

    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调查报告 湖北省是教育大省,今年应届毕业生有39.2万人,加上去年未就业的3万多人高校毕业生加入就业大军,就业压力尤为突出。为了解我省高校毕业生就......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的调查报告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的调查报告 关于就业率与起薪的调查在2010年的8月15到20号,我进行了了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我查阅了许多资料。对于这个调查的进一步......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精选5篇]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 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大学生就业又是全社会所关注的一个话题。当今世界,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界,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因此大学生将面临着怎样的就业......

    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为了真正做好中职教育工作,使专业培养目标更加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加强了解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及能力素质的要求,我对我校会计专业近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