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对宁洱县磨黑镇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对云南省宁洱县磨黑镇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张 奎 罗宗寿
云南省宁洱县磨黑镇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群众文化建设基础,狠抓落实“大村模式”试点村工作,着力探索一条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与服务“三农”相结合,与文化惠民工程相结合的“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农村文化建设新路子,以“试点”带动整体,以“典型”推动全局,在全镇形成了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的良好文化建设氛围,推动了全镇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面繁荣。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抓阵地建设,强化政府主导作用,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搭建“唱戏”舞台。
磨黑镇把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强化党委、政府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立领导干部帮扶农村文化建设制度,通过筹措资金、整合资源、动员社会力量、组织发动村民投工投劳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大对农村群众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和扶持力度,改善基层文化设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搭建农村文化建设“唱戏” 舞台,有力夯实了全镇文化阵地建设。目前,磨黑镇拥有融资400余万元建成的磨黑阿诗玛广场1个,每天有300余人次群众在这里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建有 “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思路,积极有效推进星光村“大村模式”试点村工作。一是夯实了文化阵地建设工作。争取项目建盖了120平方米村民文化活动室,设专人管理农家书屋,有藏书2100余册,每天开放8小时;二是把星光村文艺爱好者、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吸收为“演艺协会”会员,全村自建农民业余文艺演出队8支,成立了农民演艺协会,广泛开展各项文艺演出活动。三是组建了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陈列室”,同时还成立了“农民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星光村分校”;四是创立“农村文化产业合作社”,推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磨黑镇“一村一品”、“一组一业”的发展思路,成立了“槟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磨黑镇星光村刺绣协会”,深度挖掘磨黑镇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传承民间技艺,发展文化产业。通过试点村的推行,彰显成果,激发广大群众文化建设热情,形成全镇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文化建设局面,努力让一方农民乐起来,一个家庭美起来,一方群众富起来。
(三)抓群众文化活动,多措并举促发展,营造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良好氛围。
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磨黑镇充分利用26支文艺演出队、中老年体操健身队、民间龙灯队、花灯演唱队、文联协会、小金花艺术团等群众组织,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村民们在参与或观看文艺活动、健身运动和智力竞技当中,感受到了真善美,传扬了民族民间文化精神和睦邻友好、团结友爱精神。通过开展活动,使邻里关系更加和谐,家庭关系更加融洽,村民争相比孝心、讲道德,在潜移默化中革除了陋习,净化了风
务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工作、乐于奉献、热爱文化、能做文化的高素质农村文化骨干队伍。尤其是要有一个德才兼备的文化带头人,这是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保证。磨黑镇文化站不仅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好的文化队伍,还有一个好的文化工作领头人。站长张明丽同志兢兢业业在文化战线上工作了29年,一心扑在农村文化事业上,29年热情不减、信心不减、干劲不减,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她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带动和激发了一方群众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和信心。
(三)只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农村群众文化发展才有不竭源泉。
农村是个大舞台,群众是本百科书。磨黑镇的26支业余文艺演出队全部都是群众演员,他们的艺术来源于生产生活,道具来源于生产生活,没有高难度的表演动作,没有华丽的道具服装,但他们却拥有大批的群众观众。在这里让你感受到了只有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艺术才有生命力的真谛。因此,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必须立足农村实际,不断挖掘整理和创新民族民间文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农村群众文化才有不竭源泉。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磨黑镇在推进农村群众文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仍然不足,文化活动经费短缺。磨黑镇文化站虽然借“千里边疆文化长廊”之机落实了活动场所,各村也基本
农民夜校)、“三机一响”(影碟机、电视机、微机,组合音响)、“三棋一牌”(象棋、军旗、跳棋,扑克牌)的标准建设文化大院;对于条件较弱的村,要配备图书阅览室、游艺室、音响设备等,达到开展活动的要求。同时,采取对口支援、捐赠赞助等形式,引导社会各界联合共建,形成多元化的建设机制。
(二)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实现村村有专职文化宣传员。上级组织人事、文化主管部门,应把握好文化站进人关、用人关,应将一批业务精,敬业精神强,有较强工作能力的文化专业人员纳入国家公务员范畴。要以乡(镇)机构改革为契机,完成文化站机构设置、人员及编制等工作。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基层文化专干队伍的专业教育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他们成为群众文化管理上的能手,群众文化活动辅导上的行家。配备村级专职文化宣传员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需要,是解决农村基层“有人办事”的需要,是提升农村宣传文化服务力的需要。建议在每个村(社区)配备一名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文艺表演能力的专职文化宣传员,提升基层文化创造能力。
(三)创新发展机制,促进磨黑文化健康发展。地方戏曲、民间书画以及民间工艺等优秀民间文化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农村的凝集力和农民的自信心有着积极的意义。一方面要加以保护,另一方面要加以发展和创新。对业余文艺演出队等群众组织发展要加强管理和指导。要加大镇文化站和农村社区电子阅览室建设力度,指导农户充分利用网络销售本地特产,帮助农民从电子网络中获得致富信息。文化
(六)抓载体创新,吸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形成人人享受文化成果,人人参与文化活动的良好文化氛围。要通过加快体制机制改革,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吸引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培育和打造文化品牌活动,以品牌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凝聚力带动和促进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着眼群众的文化需求,推动群众文化活动,以春节、元旦等重大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对歌比赛、唢呐大赛、陀螺比赛、快板大赛、健身大赛、除夕之夜大联欢等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活动。通过丰富的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第二篇:农村文化建设调查与思考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具体表现在:
1、农村文化发展呈区域差异。存在纵向和横向发展的不平衡性。纵向看是县城较乡镇、乡镇较农村丰富。在县城形成了多层次多种类的文化设施,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较丰富,但乡镇文化设施较为落后,且分布不平衡。从横向看,经济发达乡镇强于经济落后乡镇,交通发达乡镇丰富于偏僻乡镇,文化底蕴深厚乡镇丰富于文化基础薄弱乡镇。
2、农村文化产品供需不平衡。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文化生活需求日益提高,但反应农村生活的文化产品不多,精品更是凤毛麟角;民间文艺社团稀少,而文化“三下乡”的内容与农民贴的不是很紧密,所提供的简明法律、农业科技知识较少,文化服务供给滞后于农民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
3、农村文化事业重视不够。大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在对物质、精神建设上仍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存在着认为把经济搞上去了,文化建设也就自然得到加强的“自然论”;先搞经济建设,然后再腾时间来抓文化建设的“先后论”;认为文化建设要难度大,不能立竿见影、不出政绩的“无用论”;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对和谐农村的促进作用。
4、农村文化活动缺乏正确引导。调查发现,农村日常文化生活除了看电视外,最普遍的就是打牌、打麻将等,象棋球类活动开展甚少,少数的几个网吧也主要是以玩游戏为主,这些无不反映出农民文化生活的单调。由于缺乏适合农民的活动平台和正确的引导,导致农村封建迷信盛行,赌博之风蔓延。
5、农村文化阵地日趋萎缩。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文明创建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成立了全镇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第一组长,镇长为组长,镇党委政府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创建工作宣传组、规划建设组、综合执法组、督促检查组等,负责文明创建具体工作。
缑氏镇文化建设:规范和完善各种工作制度,制订下发了《缑氏镇文明创建工作实施意见》、《目标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方案,明确了各单位创建活动的任务、目的、各自职责和达标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号召和带领下,全镇的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老百姓物质生活条件好了,自然就开始追求精神层面上的享受。我们村子有自己的文化广场,有自己的农家书屋、文艺室、娱乐室,村民素质也在逐渐的提高。我们农村不比城里差!”岳滩镇岳滩村党支部书记李宏廷在说起自己村子的文化广场时自豪地介绍道。
走进岳滩村,入目的是一排排整洁的楼房,广场上不时有锻炼身体的村民走过。村子里为丰富村民生活,建立了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设置了廉政文化长廊,并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村民在茶余饭后,或来到娱乐室里下棋、或在文艺室里扭秧歌、或在书屋里看书读报。
在这片孕育了华夏七朝古都文明的土地上,新农村文化建设方兴未艾,村委会设立村务公开栏、科学教育宣传栏、精神文明宣传栏,使村民了解村两委干部的工作状况、科普信息、社会新闻、群众中好人好事等,充分满足村民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走进顾县镇段西村村委,首先看到的是在门口的“独生子女五好家庭评选栏”,该村党支部副书记段志明介绍说,希望通过这样的评比让群众更能践行优生优育政策。此外,段西村还通过“好婆媳评选活动”、建立“家长学校”、建设文化大院、建设农家书屋等措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这是我们全镇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综合性文化大院”,在偃师市庞村镇西庞村文化大院落成庆典上,该村党总支书记张聚芳自豪地说。
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2008年以来,在庞村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庞村两委采取市、镇财政帮一些、村两委筹一些、企业捐一些的办法,集中精力、多方协调,建成了全镇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专业性文化大院。西庞村文化大院累计投资35万元,建筑面积480平方米,绿化面积660平方米,包括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集体卫生室、棋牌室、健身器材、露天舞场等,配备有活动坐椅、乐器音响、灯光等设施,其中图书阅览室配备了崭新的期刊架、书架、阅览桌,拥有钢制家具产业、种植、养殖、法律法规、人物传记等7大类2万余册图书,借阅制度规范,图书门类齐全。
党总支书记张聚芳信心满怀地告诉我们:“下一步,我们要建设电子阅览室,配备电脑、远程教育电视、乒乓球台、台球桌等,逐步建立健全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我们的文化大院将来不仅是农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还应该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阵地,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未见瀑布,先闻水声。还未走进偃师市西李村老年协会活动中心,便听到了悠扬质朴的戏曲演奏声。跟随曲声而入,这个简单却又热闹非凡、充满着曲声歌声笑声掌声的地方,就是西李村业余剧团排练节目的场所。因为有了这个剧团,西李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戏剧之乡。偃师农村业余剧团发展很快,这些由农民组成的剧团,把田间地头、农民大院当成舞台,他们那带有浓郁地区乡土气息的演出深受广大农村群众的欢迎。
艰辛起步,群策群力建剧团
2003年,在宋纪斌、宋更周(均84岁)等人的支持下,西李村业余曲剧团在消失多年后再度成立。
近年来,偃师市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规划,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形成了市、乡、村三级文化网络,乡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目前,偃师市共建立乡镇文化活动中心16个、文化大院190个,建成阅报栏560个、书架1200个,藏书120余万册,偃师图书馆去年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基层文化示范图书馆”。同时,为了搞好文化下乡服务,活跃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偃师市豫剧团和曲剧团每年下乡为农民送戏300场,偃师市演出公司每年组织20多个外地艺术团到农村演出400场,河洛风文化公司每年为农民演出100多场。自2007年12月起,偃师市利用国家投资的17套数字电影设备在全市建立了17个农村电影放映队,每月为每个行政村免费放映一场电影,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在建好文化站和文化大院的基础上,偃师全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偃师市的共享工程建设始于2004年,当时偃师市政府投入20万元在市图书馆建立了自动化服务系统和电子阅览室。2006年被国家列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后,偃师以市图书馆为共享中心,在各乡镇设立基层服务分中心,依托村文化大院设立数十个基层服务点,在321个行政村建立了村级服务点。市、乡、村三级文化共享网络的建成,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更为便捷优质的科技信息服务。
加大对贫困乡镇的文化资金扶持力度,努力使各乡镇文化发展的差距减小。加大对农民文化生活的引导力度,把农民的文化生活带上一个新的台阶。
顾县东王村自2005年起先后投资24万元,建成了占地700平方米,包含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棋牌室、综合娱乐室在内的高标准文化大院。文化大院的综合活动室设备齐全,乒乓球、象棋、跳棋、扑克、麻将、军棋等应有尽有,为群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同时,村委会还设立了村务公开栏、科学教育宣传栏、精神文明宣传栏,使群众能够了解到村两委干部工作状况、科普信息、社会新闻、群众中发生的好人好事等,满足了村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偃师把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作为新农村文化传播的载体,依托文化站和文化大院,各个行政村开展了书画、秧歌、腰鼓、排鼓、乒乓球、篮球等各种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许多乡镇狮舞队、排鼓队走出偃师,参加洛阳乃至全国的民间艺术大赛,获得了多项大奖。顾县镇苗湾村建起了偃师农村第一个老年门球场,翟镇镇成立了偃师第一个乡镇书法协会。今年,偃师市以全市高度普及书法艺术的雄厚实力,成为实至名归的“全国书法之乡”。
在这片孕育了华夏七朝古都文明的大地上,新农村文化建设方兴未艾,体现在党和政府加大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力度,体现在农村文化资源总量的大幅增加,体现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飞速提升。
三、发展繁荣我县农村文化的对策思考。
(一)、完善文化建设机制体制,理顺农村文化发展的脉络。
1、提高思想认识。各乡镇领导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科学认识“增长”和“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文化建设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作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要从思想上重视农村文化工作,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精心组织各方面力量的热心关注和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
2、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加强政府部门关于文化建设的整体职责,县委、县政府将文化建设纳入县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考评,作为考核乡镇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乡镇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完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县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快制定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专项规划,重点突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3、创新工作思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把城区文化建设与农村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县文化主管部门和各乡镇要由以侧重于“送文化”逐步向“种文化”转变,为农村文化市场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群众基础,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电影放映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各项文化惠农工作,同时要指导和帮助农民开展一些自娱自乐的文化娱乐活动,使专业演出和农民的自娱自乐有机地结合起来,带动和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变“文化下乡”
为“文化驻乡”。
(二)、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注入农村文化发展的血液。
1、拓宽融资渠道,吸引资金投入。坚持公益性文化设施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积极向国家和省市争取资金投入。创造条件,用好政策,协调各方面关系,调动社会力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乡镇文化建设。支持农民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我经营、自我管理,兴办农民剧团、农家书屋等,使农民群众也成为文化建设的投资主体。形成“政府牵头、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发展格局。
2、设立专线资金,加快阵地建设。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确保农村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在乡镇一级建立综合文化站、篮球场、农民学校等公益场所,村一级建立简易图书室、活动室等。确保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确保文化站工作经费,根据形势的发展购置群众生产生活急需的图书与报刊。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以及新妇女学校等资源进行整合,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3、以奖代补形式,扶持文艺团体。增加对送戏下乡和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的资金支持,以更好地适应农民需求。采取政府扶持和鼓励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多渠道筹资方式,设立农村文化发展或创作奖励基金,扶持和资助有代表性、有影响的农村区域性民间民俗活动,对能正常开展文化活动、创作艺术作品的文艺团体和文化能人给予奖励。
(三)、加强本土人才队伍建设,强壮农村文化发展的筋骨。
1、配齐配强文化站长。通过选送培训一批、本地挖掘一批、引进吸收一批的模式,启用一批具有文艺特长的专职文化站长。由县文化主管部门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加强业务指导,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规范相关人员职称、待遇标准、奖励表彰制度,通过组织人事制度稳定人才。确保专职专岗,把文化站长从乡镇繁杂的事物中解脱出来,提高文化工作的主动性。
2、利用好村干部队伍。鉴于来自于农民中间的村干部最了解村情民意,处于落实政策的最基层,应该充分发挥好村干部的带头作用,担负起村级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选用一批村干部和本村残疾人参加农家书屋的日常运作和管理,给予适当补助。对于长期在农村工作并在村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一定贡献的村干部,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资奖励。
3、培育挖掘文化能人。重视并解决农村文化能人和民间艺人新老衔接不足的问题,搞好调查摸底,切实加大对农村文化能人的挖掘培养力度,给予政策与资金扶持,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能人和业余文化团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创造性,激活起广大农民的参与热情。
(四)、挖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提升农村文化发展的精神。
1、加强宣传,培植传统文化发展土壤。结合开展送科技、送法律下村活动,大力宣传村级特色文化,树立村民对本村、本镇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并自觉参与到围屋保护维修、传统手工艺传承等客家传统文化的保护中来,形成一批特色文化新村。
2、挖掘整理,赋予客家文化时代内涵。努力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对以客家山歌、香火龙、夹湖花鼓等客家文化载体,在创作形式上力求突破和创新,结合现在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作为本乡镇的特色文化进行推广和打造,同时激发起年轻一代人的兴趣,自动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
3、结合产业,创新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开发民间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以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为景点,举办农民艺术节或者文艺活动,使产业与文化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集产品开发、果园观光、山塘垂钩、农家游于一体的农村文化产业,打造文化新亮点。
第三篇: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郭燕飞
摘要: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今天,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普遍滞后于城镇,而农村社区文化事业发展不仅滞后于城镇,而且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农村社区文化载体短缺、积极文化活动贫乏、消极文化现象盛行,成为当前农村社区存在的突出问题,而农民思想文化观念传统、农村人口流动性大、文化建设管理乏力,是造成农村社区文化事业滞后的主要原因。农村社区文化事业的现状,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差甚远。笔者通过为母亲举丧期间的观察,以及对部分乡村文化现状的调查,试图对乡村文化事业、特别是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文化建设管理 农村社区 对策
一、当前农村社区的文化现状
(一)农村社区发展文化滞后于经济。我的家乡谷团村共有420多户烟灶,1800多口人,是一个中等农村社区。当前农村对比改革开放前,变化不能说不大。谷团村所在乡2008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917元,在吉安市250个乡镇中排名106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近些年来,该村修通了水泥公路,完善了电力通讯设施,兴建了农贸市场,人流物流活泛了,商家店铺增多了,市场经济气息也在社区形成了。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村庄大格局虽然没有多少变化,每个自然村的变化却比较大,新楼房多了,建筑质量高了;有线无线电话、名目繁多的家用电器进入了部分农家。更值得欣慰的是,农村医疗保险事业发展顺利,一批特殊病患者已经享受到新的医疗体制的益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已经成为现实,社区的特困户解除了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农村灾害自救能力得到切实加强,尽管2008年初发生过连老年人都没有见过的重大冰雪灾害,农村电力、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全面受损,但很快得到了恢复建设,而且“旧貌换新颜”。这些变化无不受益于改革开放,受益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农惠农政策。但是,对比经济发展,谷团村的文化发展不仅滞后于经济,某些方面还不如改革开放之前的文化景象。
(二)农村社区现代文化载体短缺。像谷团村这样的农村社区,物质生活有了明显改善,精神生活却明显贫乏,乡村没有电影放映队、文艺宣传队,也极少开展舞龙舞狮、文体比赛等群众性活动,文化娱乐、图书科普、体育卫生等方面的设施或载体都是空白。尽管以电视为主要载体的现代文化生活进入了农家生活,但是由于大部分社区目前还没有建立“接受卫星传送广播节目”的站点,社区生活条件较好的居民,还只有依靠“数字接受器”各自接收电视信号享受先进文化。谷团村有一个体户出资建设了“接受卫星传送广播节目”点,大大提高了该社区电视收视率,有线电视入户率也只有25%左右。值得一提的是,该社区仅此一家“接受卫星传送广播节目”站点,遭受冰雪灾害后已经一年多了,还没有完全得到修复。
(三)农村社区消极文化现象盛行。农村社区文体载体严重缺乏,文化生活极为单调,给予消极文化现象的产生、发展留下了极多的时间和极大的空间。农村居民劳作之余,文化娱乐生活好象除看电视之外,大部分时间专注在两个方面:一是打牌。男妇老幼,三五成行,便是玩扑克、字牌、麻将,借以消磨时光。虽然这种“过日子”的业余活动大多数输赢基数不高,金额不大,一场牌局下来,也就三、五元钱,但这种现象却相当普遍存在。再就是买“码”。近些年来出现的“地下六合彩”,简直就是一场瘟疫,遍及城乡,乡村似乎尤盛,形成了一张有严密组织、有严格运作方式的网络,致使不少社区居民家中的油盐钱都从这里打了水漂。此外,还有两种奇特现象,一是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个别人竟然信奉起了洋教。谷团村有一个曾经在“社教”时期担任过贫协主席的老党员,如今竟成了忠实的基督教徒,每天早晚勤于功课,甚是虔诚。邪教现象也偶尔可见,地方政府及社区基层组织防不胜防的“法轮功”标语口号,在房前屋后、交通要道时常出现。再就是封建迷信盛行,社区举办红白喜事、庙会香会,一些历史传承的、具有当地浓厚特色的民间文化形式,却变成了宣扬封建迷信的重要载体。
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管理滞后的主要原因
(一)部分农民思想文化观念传统。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告别了“饥寒型”,实现了“温饱型”,正在向“小康型”奋进,部分农民却满足于“碗里有白米饭,杯里有红薯酒”的物质生活,对精神生活看得很淡。随着外出务工经商的人员增多,留守农民对于农业生产抱着“种粮为糊口,养猪为过年”的小农经济意识,致使农村耕地抛荒、或者两季只当一季种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追求经济富裕的方式上,还没有走出“私有制”的禁锢,注重“各种各的田,各赚各的钱,各管各家的米和盐”的单打独斗意识强烈,集体观念淡薄,特别对公益文化事业不热心、不关心、不用心。尽管农村社区新民居建设普遍增多,却因规划滞后、建设无序,单门独院增多,致使原有的亲情关系淡化、和谐气氛受到影响,国土资源浪费严重,环境卫生恶劣,同时也折射出个体意识强烈、集体观念淡化的思想观念。
(二)农村社区主要劳动力流动大。由于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增多,留守山村的青壮年人口比例急剧下降,老幼病残人口比例迅速上升,谷团村2008年底共有在册人口1879人,而实际常年生活在本村社区的人口不足1000人,且基本是妇幼老残,人们戏称为386199部队。常年在外的人口主要是3部分,一是基本放弃农业生产、长年累月在外务工经商人员,占在册人口的1/4以上;二是原分居两地的“半边户”随夫(或妻)、一些农村子女随父母进入其工作单位所在地社区的;三是一些年轻父母携带子女进城择校读书,成为一边“伴读”、一边打工的城市“暂居”人口。这些户口在村、常年在外的农民或农民工,基本上是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农业从业主要劳动力的大幅减少,致使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谷团村人均不足1亩耕地,耕地荒芜率却在10%以上;不少农户只为“糊口”,或为了得到农耕补贴、避免因抛荒受罚而耕种,将每年种植“双季稻”改成了“单季稻”;由于天灾(如冰雪灾害)人祸(如乱砍滥伐)的影响,山上几乎无可用之材、无可食之果;大部分农家没有饲养禽畜,更谈不上规模养殖;村小学规模大幅度萎缩,由原来的数百名学生减少到现在的不足一百名学生;村党支部绝大多数是老年党员,年轻党员属于凤毛麟角,团组织更是有名无实„„
(三)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管理难度大。一是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基础差。谷团村基本上没有集体经济来源,兴办任何集体项目都得依靠捐款集资,举办庙会香会则靠“画缘”筹集善款。近些年来,国家支持农村基础建设的“村村通”工程,国家与集体按对半比例投资,集体这一半只能依靠捐款集资、甚至摊派,每人100元至500元不等,不足部分还得四处想方设法筹集。二是农民生产生活分散、人心不齐。“田土山到了户,用不着党员和干部”的观念在一些农村社区还严重存在,农村社区干部一年四季只做三件事,“一抓开刀(计划生育),二抓上交(集资款,以前还有农业税),三抓打跤(即打架,民事纠纷)”,其他事情几乎不需要、也不会让干部插手。农村社区干部要发展和管理集体企事业、特别是公益事业,可谓心有余力不足。三是农村社区宗族势力强盛。对于农村社区事务管理,干部表现乏力,宗族势力却能呼风唤雨。农村社区普遍设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但只是“官方”组织,仅限于筹办“官方”文化活动。乡村红白喜事、庙会香会的组织筹办,按照惯例属于族长“村”长、香首会首等“民间”组织机构。即使要当上农村社区干部,家里没有三兄四弟、众多亲朋戚友作后盾,没有宗族势力全力支持,要么选不上,即使勉强选上了也当不好。可见封建宗族意识(包括文化意识)在广大乡村依然根深蒂固,宗族势力在当前农村社区经济文化生活中依然处于强势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管理的主要对策
(一)正视农村社区文化发展有利条件和时机,坚定新农村文化建设信心。首先,农民群众文化需求心理健康。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广大农民具有健康的文化需求心态,一向崇尚有益向上的文化,尽管不同文化形态随着开放的国门渗透进来,他们也不会不分是非黑白、不辨香花毒草地轻易接受,不会轻易改变、更不可能根本性改变对民族文化的需求欲望,不会任意让不健康的文化形态在当地生存与发展,这就为建设农村社区先进文化具备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笔者为母亲举丧期间,隔壁村也有一老人去世,老人膝下5个儿子,其中一个信奉基督教。为了其母亲的葬礼形式,兄弟之间、实质上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或者说是中华文化与西洋文化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其结果,前者无疑战胜了后者。其次,当代农民
2文化观念逐步更新。随着长期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越来越多,他们不断感受到新的物质文化生活,给家乡故土不断带来现代文化观念和信息,成为广大农村社区新文化的强力传播者和建设者;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加速提质,为农村社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再次,党和政府越来越关心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党的十七大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位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要使“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这些英明决策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农村社区“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重物质生产,轻精神生产”的局面必然得到根本改变,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领导、责任和投入必然得到大力加强,新农村文化振兴的时机已经到来。
(二)突出新农村文化载体建设重点,加强社区文化软件的充分开发利用。首先,必须加强文化硬和载体建设,诸如图书室、阅览室、娱乐室、科普室、体育健身室、医疗室以及文艺宣传队等。鉴于当前农村社区文化设施和载体建设普遍滞后,不一定“村村组组齐步走”,而是采取以乡统一规划,投资大的项目以村为单位建设,投资小的项目以组为单位建设,并且社区与社区之间实施“插花式”建设,防止“一阵风”式的建设而造成设施载体的浪费。在此基础上扩大建设面,至少确保每个社区不存在公共文化设施载体空白的现象,为发展普及繁荣农村社区新文化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其次,必须加强农村文化软件开发。我们应该迅速采取抢救性措施,积极搜集、挖掘、整理、开发这些文化软件,特别是散落在广大乡村的民间原生态文化遗产,传承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丰富特色突出的文化内容。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制定相关政策,关心、救助民间老艺人,确保民间老艺人具备一定的物质生活基础,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尽可能地发挥他们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下大力气培育一批高素质的民间文化新秀和乡村文艺骨干,传承优秀文化遗产,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后继有人,发扬光大。再次,必须改革完善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应该作出规定,农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民间文化软件开发的投入,要达到当地集体经济的一定比重;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农惠农政策,要向基层文化建设倾斜,对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扶持资金,不宜“撒胡椒面”,应该建立“以奖代投”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农村社区文化开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弘扬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制定城市帮助乡村、先进带动后进的扶贫帮困政策,促进城乡文化和谐发展,贫富地区共同进步;要建立文化市场机制,采取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资本和民间资金,动员广大农民集资入股,兴办农村社区文化载体和文艺团体,开发利用农村文化资源;要加强民间文化交流,相互激励、共同促进农村社区文化事业发展。
(三)加强和改善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把握新农村文化发展方向。首先,必须坚持党管文化原则。农村基层党组织、社区组织要充分认识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先进文化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和落后文化所产生的消极作用,对农村社区存在并呈发展趋势的消极文化现象引起高度重视,增强忧患意识;要把社区文化建设当作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加强对文化事业的领导和管理,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把握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弘扬文化生活主旋律、推动社区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的重大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其次,必须改善创新管理方式。要把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规划,改革完善农村社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体制和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基金和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制度。要主动团结民间文化组织、群众文化团体,积极与农村文化人交朋友,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他们凝聚群众、凝聚民心的积极作用,发挥他们弘扬传统文化、抵制落后文化、创新先进文化的特有功能,使他们成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排头兵、文化管理管理的好帮手。再次,必须遏制消极文化发展势头。随着时间的迁移,空间的拓展,一些消极文化观念冲击着受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普遍偏低的农民群众,引发出一些不健康的文化现象,农村社区组织要正视消极文化现象的存在以及已经带来的负面效应,认真探讨、积极采取强化教育、正面引导、竭力挽救、坚决打击等综合措施,坚决遏制、逐步消除农村社区消极文化现象,用社会主义文化占领广大农村阵地。
第四篇:关于对黑出租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对“黑出租车”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居民的收入增加,我市汽车保有量增加,与之伴随而来的,则是城区常住人口和机动车辆迅速增加带来的交通非法营运。“黑出租车”显著增多,它的非法营运,不仅破坏正常营运秩序,还存在安全隐患,道路堵塞,交通混乱,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一、“黑出租车”现状
“黑出租车”是指没有在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没有领取营运牌证而从事营运的车都是“黑出租车”。“黑出租车”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侵害了合法运营的出租车的权益,“黑出租车”的利润空间比正规出租车大好几倍,更重要的是,“黑出租车”正在损坏朔州正规运营车司机的形象,例如:市内“黑出租车”不打表计费、漫天要价、随意宰客、不遵守行业规程、唯利是图、无任何公民道德观念,使外地人对我市出租车司机意见很大;市外“黑出租车”拼车情况严重,例如:朔州平鲁路线、朔州山阴路线,朔州大同路线,朔州太原路线等,以朔州为中心的周边辐射路线,常有“黑出租车”司机利用互联网建立QQ拼车群,微信拼车群,滴滴打车群等网络平台进行非法拉客,常在群里发布车等人,人等车的消息。更有甚者已经把非法营运拉客当成自己谋生的手段,在各大汽车站周边公开拉客、卖客,从中牟取中介费。这种行为极大地损坏了正规运营车的利益和形象。
二、“黑出租车”的危害
“黑出租车”驾驶员素质低,车况好坏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非法营运车是破旧的二手车,车辆技术状况较差,安全无法保障;一些驾驶员不具备营运从业资格,安全意识薄弱;由于非法营运车辆不参加正常车辆安全性能检测,运输安全难以得到保证;驾驶员在营运过程中,害怕被管理部门查处,精力不集中、精神紧张,也是导致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三、“黑出租车”非法营运长期存在的原因
(一)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以及受经济利益驱动,使非法载客迅速蔓延。从事“黑出租车”载客的人员大部分为辖区工人、城乡结合部农民,因文化程度低等原因,这部分人大多缺乏必要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律知识,对交通法规知之甚少。又有的驾驶员知道“黑出租车”载客的危害,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将法律法规抛之脑后,加之大多数驾驶员都把非法营运作为他们的主要产业,“黑出租车”载客当成了一条发家致富的有效途径,并迅速扩展开来。
(二)乘客安全意识不高,省钱、方便就行。出门讲究的是节省,乘车往往是宁可乘廉价的“黑出租车”,而不愿多出几元钱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加上这些“黑出租车”交纳国家规定的各种税费和保险手续费相对目前的正规营运车辆,可以说成本甚微。所以,在运营中满足了人们图便宜和方便出行的实际需求,这就给“黑出租车”载客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三)管理力量薄弱,失控失管面大。交通局运管部门是查处和取缔非法载客营运的主管部门,但其管理的范围和能力还不能完全制约其发展,而且有蔓延趋势,人力不足和非法营运车辆的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黑出租车”违法载客的对策
(一)形成政府牵头,部门司职,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机制。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成立由区长牵头,城管、交通(运管)、公安、交警、纠风办、工商等部门组成的打击“黑出租车”等非法从事出租经营专项治理活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区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指挥、监督、协调和指导,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组成联合执法组,认真开展专项治理活动。
(二)积极引导,政策扶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要把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放在经济发展的先导地位,从宏观上调控,积极完善道路安全设施,着力解决运力紧张问题,消除“黑出租车”载客存在的空间。“黑出租车”载客能够在客运市场上存在,是因为它在客运市场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空间。只有从根源上消除其存在的市场,才能彻底消除“黑出租车”非法载客。
(三)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要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打击“黑车”等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专项治理活动的重要意义,宣传有关的法规政策,讲清政策界限,通过宣传,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和出租汽车从业人员自觉抵制“黑车”、举报“黑出租车”、不坐“黑出租车”。要及时查处的“黑出租车”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并在人民广场设置“黑车”展示台。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对积极提供确凿线索、协助查破“黑车”案件的举报人给予现金奖励。
(四)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督促相关部门履行职责。“黑出租车”载客是一项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其潜在的危害性十分严重。在全国因非客运车辆载客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交通事故数不胜数,给人民群众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通过打击“黑出租车”等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专项治理活动,建立和完善专项整治工作的长效措施,切实提高打击“黑出租车”等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治理行动的能力。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多部门综合执法、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打击“黑车”等非法运营的长效工作机制,防止“黑车”等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活动出现反弹。
调研人:林占东
第五篇:关于对黑出租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对“黑出租车”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我区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能力不断增强,市内公交客运车辆如公交车、出租车以及市际班车数量的持续提升,火车站、汽车站等出行人流量大的客运枢纽,群众出行更为便捷。随着城市的发展,我区汽车保有量也持续快速增长,非法经营的“黑出租”愈演愈烈,特别是在***区域,严重扰乱了出租市场秩序,广大市民反映强烈,带来的了一系列的社会危害,影响了城市形象,亟需开展整治规范。
一、“黑出租车”现状
“黑出租车”是指没有在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没有领取营运牌证而从事营运的车都是“黑出租车”。“黑出租车”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侵害了合法运营的出租车的权益,“黑出租车”的利润空间比正规出租车大好几倍,更重要的是,“黑出租车”正在损坏***正规运营车司机的形象,例如:市内“黑出租车”不打表计费、漫天要价、随意宰客、不遵守行业规程、唯利是图、无任何公民道德观念,使外地人对我市出租车司机意见很大;市外“黑出租车”拼车情况严重,例如:***路线、***路线,***路线,***路线等,以***为中心的周边辐射路线,常有“黑出租车”司机利用互联网建立QQ拼车群,微信拼车群,滴滴打车群等网络平台进行非法拉客,常在群里发布车等人,人等车的消息。更有甚者已经把非法营运拉客当成自己谋生的手段,在各大汽车站周边公开拉客、卖客,从中牟取中介费。这种行为极大地损坏了正规运营车的利益和形象。
二、“黑出租车”的危害
“黑出租车”驾驶员素质低,车况好坏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非法营运车是破旧的二手车,车辆技术状况较差,安全无法保障;一些驾驶员不具备营运从业资格,安全意识薄弱;由于非法营运车辆不参加正常车辆安全性能检测,运输安全难以得到保证;驾驶员在营运过程中,害怕被管理部门查处,精力不集中、精神紧张,也是导致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三、“黑出租车”非法营运长期存在的原因
(一)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以及受经济利益驱动,使非法载客迅速蔓延。从事“黑出租车”载客的人员大部分为辖区工人、城乡结合部农民,因文化程度低等原因,这部分人大多缺乏必要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律知识,对交通法规知之甚少。又有的驾驶员知道“黑出租车”载客的危害,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将法律法规抛之脑后,加之大多数驾驶员都把非法营运作为他们的主要产业,“黑出租车”载客当成了一条发家致富的有效途径,并迅速扩展开来。
(二)乘客安全意识不高,省钱、方便就行。出门讲究的是节省,乘车往往是宁可乘廉价的“黑出租车”,而不愿多出几元钱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加上这些“黑出租车”交纳国家规定的各种税费和保险手续费相对目前的正规营运车辆,可以说成本甚微。所以,在运营中满足了人们图便宜和方便出行的实际需求,这就给“黑出租车”载客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三)管理力量薄弱,失控失管面大。交通局运管部门是查处和取缔非法载客营运的主管部门,但其管理的范围和能力还不能完全制约其发展,而且有蔓延趋势,人力不足和非法营运车辆的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黑出租车”违法载客的对策
(一)形成政府牵头,部门司职,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机制。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成立由区长牵头,城管、交通(运管)、交警、纠风办、工商等部门组成的打击“黑出租车”等非法从事出租经营专项治理活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区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指挥、监督、协调和指导,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组成联合执法组,认真开展专项治理活动。
(二)积极引导,政策扶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要把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放在经济发展的先导地位,从宏观上调控,积极完善道路安全设施,着力解决运力紧张问题,消除“黑出租车”载客存在的空间。“黑出租车”载客能够在客运市场上存在,是因为它在客运市场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空间。只有从根源上消除其存在的市场,才能彻底消除“黑出租车”非法载客。
(三)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要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打击“黑车”等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专项治理活动的重要意义,宣传有关的法规政策,讲清政策界限,通过宣传,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和出租汽车从业人员自觉抵制“黑车”、举报“黑出租车”、不坐“黑出租车”。要及时查处的“黑出租车”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并在人民广场设置“黑车”展示台。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对积极提供确凿线索、协助查破“黑车”案件的举报人给予现金奖励。
(四)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督促相关部门履行职责。“黑出租车”载客是一项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其潜在的危害性十分严重。在全国因非客运车辆载客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交通事故数不胜数,给人民群众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通过打击“黑出租车”等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专项治理活动,建立和完善专项整治工作的长效措施,切实提高打击“黑出租车”等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治理行动的能力。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多部门综合执法、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打击“黑车”等非法运营的长效工作机制,防止“黑车”等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活动出现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