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TSG R5002-2013,纯手工录入,不含附录)

时间:2019-05-14 08:10: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TSG R5002-2013,纯手工录入,不含附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TSG R5002-2013,纯手工录入,不含附录)》。

第一篇: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TSG R5002-2013,纯手工录入,不含附录)

TSG R5002-2013 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

第一章 总 则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范围内的固定式压力容器、移动式压力容器和氧舱,但是不包括气瓶。

第三条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则的规定对压力容器实行安全管理并且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领取《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第四条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对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负责。

第五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全国压力容器使用的安全监察工作,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压力容器使用的安全监察工作。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办理本行政区域内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

第一条 为了规范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保障压力容器安全运行,根据《特

第二章 使用安全管理

第六条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的主要职责如下:

(一)按照本规则和其他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

(二)建立并且有效实施岗位责任、操作规程、年度检查、隐患治理、应急救援、人员培训管理、采购验收等安全管理制定;

(三)定期召开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会议,督促、检查压力容器安全工作;

(四)保障压力容器安全必要的投入。

第七条 安全管理负责人是指使用单位最高管理层中主管本单位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协助最高管理者履行本单位压力容器安全领导职责,确保本单位压力容器安全使用。

安全管理人员作为具体负责压力容器使用管理的人员,其主要职责如下: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组织编制并且适时更新安全管理制度;

(二)组织制定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三)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四)组织压力容器验收,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和变更手续;

(五)组织开展压力容器定期安全捡查和年度检查工作;

(六)编制压力容器的年度定期检验计划,督促安排落实定期检验和隐患治理;

(七)组织制定压力容器应急预案并且组织演练;

(八)按照压力容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参加压力容器事故救援;

(九)按照规定报告压力容器事故,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

(十)协助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实施安全监察,督促施工单位履行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义务;

(十一)发现压力容器事故隐患,立即进行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压力容器,并且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十二)建立压力容器技术档案;

(十三)纠正和制止压力容器操作人员的违章行为。

安全管理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按照规定持有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第八条 压力容器的操作人员应当按照规定持有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其主要职责如下:

(一)严格执行压力容器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并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二)按照规定填写运行、交接班等记录;(三)参加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四)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且记录;

(五)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且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时向单位有关部门报告;

(六)参加应急演练,掌握相应的基本救援技能,参加压力容器事故救援 第九条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在采购压力容器时,应当向设计单位提供必要的设计条件,其所采购的压力容器应当是具有相应许可资质的单位设计、制造并且按照规定经监督检验合格的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要求,产品技术资料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使用的高耗能压力容器能效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规定。

使用单位不得采购报废和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压力容器。

第十条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压力容器的安装、改造和维修,并且督促施工单位履行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的告知义务。

第十一条 压力容器安装(主要指氧舱)改造与重大维修的施工过程,必须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或监督检验不合格的压力容器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二条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关人员岗位职责;

(二)安全管理机构职责;

(三)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四)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管理规定;

(五)压力容器日常维护保养和运行记录规定;

(六)压力容器定期安全检查、年度检查和隐患治理规定;

(七)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报检和实施规定;

(八)压力容器作业人员管理和培训规定;

(九)压力容器设计、采购、验收、安装、改造、使用、维修、报废等管理规定;

(十)压力容器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十一)贯彻执行本规则以及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接受安全监察的规定。第十三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逐台落实安全责任人,并且制定应急预案,建立相应的应急救援队伍,配置与之适应的救援装备,适时演练并且记录:

(一)使用超高压容器的;

(二)使用医用氧舱的;

(三)使用易爆介质、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及其以上介质、液化气体介质的移动式压力容器的;

(四)使用设计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105MPa·L的第Ⅲ类固定式压力容器的;

(五)使用移动式压力容器、非金属及非金属衬里压力容器、第Ⅲ类固定式压力容器,并且设备数量合计达到5台以上(含5台)的;

(六)使用100台以上(含100台)压力容器的。

第十四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同时制定应急预案,适时演练并且记录:

(一)使用移动式压力容器、非金属及非金属衬里压力容器、第Ⅲ类固定式压力容器,并且设备数量合计在5台以下的;

(二)使用10台以上(含10台)第Ⅰ、Ⅱ类固定式压力容器的。

第十五条

使用10台以下第Ⅰ、Ⅱ类固定式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可以聘用具有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资格的人员负责使用安全管理,但是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的责任主体仍然是使用单位。

第十六条 符合本规则第十五条规定的使用单位,其压力容器发生事故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建立相应的应急救援队伍,配置与之适应的救援装备,适时演练并且记录。

第十七条 使用单位应当对压力容器本体及其安全附件、装卸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附属仪器仪表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且记录,保证在用压力容器始终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第十八条 压力容器定期安全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当年度检查与定期安全检查时间重合时,可不再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定期安全检查内容主要为安全附件、装卸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附属仪器仪表是否完好,各密封面有无泄漏,以及其他异常情况等。

第十九条

使用单位应当逐台建立压力容器技术档案并且由其管理部门统一保管。技术档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使用登记证》;

(二)《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以下简称《使用登记表》);

(三)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技术文件和资料;

(四)压力容器安装、改造和维修的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和施工质量证明文件等技术资料;

(五)压力容器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安全检查记录;

(六)压力容器年度检查、定期检验报告;

(七)安全附件校验(检定)、修理和更换记录;

(八)有关事故的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

第二十条 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有效期届满1个月前,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并且做好定期检验相关的准备工作。

检验结论意见为符合要求或者基本符合要求时,使用单位应当将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标志粘贴在《使用登记证》上,并且按照检验结论确定的参数使用压力容器。

第二十一条 压力容器发生下列异常情况之一的,操作人员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且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时向本单位有关部门和人员报告:

(一)工作压力、介质温度超过规定值,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

(二)受压元件发生裂缝、异常变形、泄漏、衬里层失效等危及安全的;

(三)安全附件失灵、损坏等不能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

(四)垫片、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的;

(五)发生火灾、交通事故等直接威胁到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

(六)过量充装、错装的;

(七)液位异常,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

(八)压力容器与管道发生严重振动,危及安全运行的;

(九)与压力容器相连的管道出现泄漏,危及安全运行的;

(十)真空绝热压力容器外壁局部存在严重结冰、介质压力和温度明显上升的;

(十一)其他异常情况的。

第二十二条 使用单位发生压力容器事故,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且按照《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的要求,向有关部门报告,同时协助事故调查和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第二十三条 压力容器的改造、维修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固定式压力容器不得改作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

第二十四条 移动式压力容器(如长管拖车、罐式集装箱、管束式集装箱),临时作为固定式压力容器使用,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一)在定期检验有效期内;

(二)在规定区域内使用,并且有专人操作;

(三)制定专门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第二十五条 移动式压力容器本体改作固定式压力容器使用时,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一)由具有改造后压力容器相应许可级别的设计单位出具设计技术文件;

(二)由具有改造后压力容器相应许可级别的制造单位按照设计确定的改造要求进行改造;

(三)改造后固定式压为,容器的结构和强度应当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四)经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监督检验合格;

(五)注销原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重新办理使用登记。

第二十六条 简单压力容器和《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1.4条范围内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管理可以参照本章要求进行。

第三章 使用登记和变更

第二十七条 以下压力容器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的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登记机关)申请办理使用登记:

(一)《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需要办理使用登记的压力容器;

(二)《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5)适用范围内的压力容器;

(三)《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2)适用范围内的压力容器;

(四)《非金属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1)适用范围内的压力容器;

(五)《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以及有关安全技术规范适用范围内的氧舱。租赁或者承包场所使用的压力容器,可以由租赁或者承包合同所确定的承担主

体安全责任的单位办理使用登记。

第二十八条 使用登记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和颁发《使用登记证》。第二十九条 使用单位申请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时,应当逐台向登记机关提交以下相应资料,并且对其真实性负责:

(一)《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

(二)使用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或者个人身份证明(适用于公民个人所有的压力容器);

(三)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含产品数据表);

(四)压力容器监督检验证书(适用于需要监督检验的);

(五)压力容器安装质量证明资料;

(六)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验收资料;

(七)移动式压力容器车辆走行部分行驶证;

(八)医用氧舱设置批准书。

使用单位为承租或者承包方时,应当提供与产权所有者签定的明确安全责任的租赁或者承包合用。

对于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没有规定提供产品数据表的压力容器,登记机关可以根据《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附表b的格式,制定压力容器产品数据表,由使用单位根据产品出厂的相应资料填写。

第三十条 登记机关收到使用单位提交的申请资料后,按照以下规定办理使用登记:

(一)能够当场受理的,当场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决定;不能当场受理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决定;对于不予受理的,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不予受理的理由;

(二)对准予受理的,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和发证,对于一次申请登记数量超过50台的可以延长至30个工作日;对于不予登记的,出具不予登记的决定,并且一次性书面告知不予登记的理由。

需要对压力容器进行现场核查的,其核查的时间除外。

第三十一条 准予登记的压力容器,登记机关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编号编制方法》编制使用登记证编号,并且在《使用登记表》最后一栏签署意见、盖章,同时将压力容器基本信息录入特种设备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动态管理。登记机关办理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时,同时激活记录制造信息和使用登记信息的“移动式压力容器IC卡”。

登记工作完成后,登记机关应当将《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及其产品数据表复印一份,同《使用登记表》一同存档,同时将《使用登记证》和签署意见、盖章的《使用登记表》、使用单位申请登记时提交的资料,一同交还使用单位。采用信息化

网络进行使用登记、能够按照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特种设备相关数据库的地区,可以不采用纸质的申报方式。

第三十二条 制造资料齐全的新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为1级,进口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由实施进口压力容器监督检验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评定。

压力容器一般应当在投用后3年内进行首次定期检验,但其他安全技术规范另有规定或者使用单位认为有必要缩短检验周期的除外。首次定期检验的日期由使用单位在办理使用登记时提出,登记机关按照有关要求审核确定。首次定期检验后的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根据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按照有关规定确定。

特殊情况,不能按照前款要求进行首次定期检验时,由使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说明情况,经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批准,向登记机关备案后可适当延期,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年。

第三十三条

压力容器改造、长期停用、移装、变更使用单位或者使用单位更名,相关单位应当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登记机关按照本章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及第三十四条至第四十条办理变更登记。

办理压力容器变更登记时,如果压力容器产品数据表中的有关数据发生变化,使用单位应当重新填写产品数据表,并且在《使用登记表》设备变更情况栏目中,填写变更情况。压力容器申重变更登记,其设备代码保持不变。

第三十四条 压力容器改造完成后,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登记机关提交原《使用登记证》、重新填写《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和改造质量证明资料以及改造监督检验证书,申请变更登记,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

第三十五条

压力容器拟停用1年以上的,使用单位应当封存压力容器,在封存后30 日内向登记机关办理报停手续,并且将《使用登记证》交回登记机关。重新启用时,应当参照定期检验的有关要求进行检验。检验结论为符合要求或者基本符合要求的,使用单位到登记机关办理启用手续,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

第三十六条 在登记机关行政区域内移装的压力容器,移装后应当参照定期检验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检验结论为符合要求的,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登记机关提交原《使用登记证》、重新填写的《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和移装后的检验报告,申请变更登记,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

第三十七条 跨登记机关行政区域移装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应当持原《使用登记证》和《使用登记表》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注销。原登记机关应当注销《使用登记证》,并且在《使用登记表》上做注销标记,向使用单位签发《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变更证明》。

移装完成后,应当参照定期检验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检验结论为符合要求的,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持《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变更证

明》、标有注销标记的原《使用登记表》、重新填写的《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和移装后的检验报告,向移装地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

第三十八条 压力容器需要变更使用单位,原使用单位应当持《使用登记证》、《使用登记表》和有效期内的定期检验报告到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手续。原登记机关应当注销《使用登记证》,并且在《使用登记表》上做注销标记,向原使用单位签发《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变更证明》。

原使用单位应当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变更证明》、标有注销标志的原《使用登记表》、历次定期检验报告和登记资料全部移交压力容器变更后的新使用单位。

第三十九条 压力容器变更使用单位但是不移装的,变更后的新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持全部移交文件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重新填写《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

压力容器变更使用单位并且在原登记机关行政区域内移装的,变更后的新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则第三十六条规定重新办理使用登记。

压力容器变更使用单位并且跨登记机关行政区域移装的,变更后的新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则第三十七条规定重新办理使用登记。

第四十条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或者产权单位更名时,使用单位应当持原《使用登记证》、单位变更的证明资料,重新填写《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到登记机关换领新的《使用登记证》。

第四十一条 压力容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变更登记:

(一)在原使用地未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的;

(二)在原使用地已经报废的;

(三)无技术资料的;

(四)超过设计使用年限或者使用超过20年的(使用单位或者产权单位更名的除外);

(五)擅自变更使用条件进行过非法改造维修的;

(六)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或者5级的(使用单位或者产权单位更名的除外)。其中(六)项在通过改造维修逍除隐患后,可以申请变更登记。

第四十二条

压力容器报废时,使用单位应当将《使用登记证》交回登记机关,予以注销。

压力容器注销时,使用单位为租凭方的,需提供产权所有者的书面委托或者授权。

第四十三条

使用单位应当将《使用登记证》悬挂或者固定在压力容器显著位置。当无法悬挂或者固定时,可存放在使用单位的安全技术档案中,同时将使用登记证编号标注在压力容器产品铭牌上或者其他可见部位。

移动式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证》及移动式压力容器IC卡应当随车携带。

第四章 年度检查

第四十四条 使用单位每年对所使用的压力容器至少进行1次年度检查,年度检查至少包括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情况检查、压力容器本体及其运行状况检查和压力容器安全附件检查等。年度检查工作完成后,应当进行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状况分析,并且对年度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及时消除。

年度检查工作可以由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组织经过专业培训的作业人员进行,也可以委托有资质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进行。其中移动式压力容器中的汽车罐车、铁路罐车和罐式集装箱以及氧舱等按照《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 R7001)有关规定进行年度检验的,不进行年度检查。

第四十五条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情况的检查至少包以下内容:

(一)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否齐全有效;

(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设计文件、竣工图样、产品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监督检验证书以及安装、改造、维修资料等是否完整;

(三)《使用登记表》、《使用登记证》是否与实际相符;

(四)压力容器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五)压力容器日常维护保养、运行记录、定期安全拉查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六)压力容器年度检查、定期检验报告是否齐全,检查、检验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七)安全附件校验(检定)、修理和更换记录是否齐全真实;

(八)移动式压力容器装卸记录是否齐全;

(九)是否有压力容器应急预案和演练记录;

(十)是否对压力容器事故、故障情况进行了记录。

第四十六条

压力容器本体及其运行状况的检查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压力容器的产品铭牌、漆色、标志、标注的使用登记证编号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二)压力容器的本体、接口(阀门、管路)部位、焊接接头等有无裂纹、过热、变形、泄漏、机械接触损伤等;

(三)外表面有无腐蚀,有无异常结霜、结露等;

(四)隔热层有无破损、脱落、潮湿、跑冷;

(五)检漏孔、信号孔有无漏液、漏气,检漏孔是否通畅;

(六)压力容器与相邻管道或者构件有无异常振动、响声或者相互摩擦;

(七)支承或者支座有无损坏,基础有无下沉、倾斜、开裂,紧固螺栓是否齐

全、完好;

(八)排放(疏水、排污)装置是否完好;

(九)运行期间是否有超压、超温、超量等现象;

(十)罐体有接地装置的,检查接地装置是否符合要求;

(十一)监控使用的压力容器,监控措施是否有效实施;

(十二)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安全联锁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第四十七条 安全附件(包括压力表、液位计、测温仪表、爆破片装置、安全阀)年度检查的具体项目、内容和要求见附件G。

第四十八条 年度检查工作完成后,检查人员根据实际检查情况出具检查报告,作出以下结论意见:

(一)符合要求,指未发现或者只有轻度不影响安全使用的缺陷,可以在允许的参数范围内继续使用;

(二)基本符合要求,指发现一般缺陷,经过使用单位采取措施后能保证安全运行,可以有条件的监控使用,结论中应当注明监控运行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完成期限;

(三)不符合要求,指发现严重缺陷,不能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情况,不允许继续使用,应当停止运行或者由检验机构进行进一步检验。

年度检查由使用单位自行实施时,其年度检查报告应当由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或者授权的安全管理人员审批。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九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使用单位贯彻执行本规则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压力容器实施信息化动态管理。对存在以下情况的压力容器进行重点监督检查:

(一)有重大事故隐患的;

(二)重点监控的以及公众聚集场所使用的;

(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

(四)发生过事故的;

(五)风险评估结果为高风险的。

第五十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压力容器使用单位,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

(一)未按照规定办理使用登记和变更登记的;

(二)未建立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和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的;

(三)未按照规定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安全检查、年度检查的;

(四)未按照规定对安全附件进行校验(检定)、维修的;

(五)使用的压力容器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结论为不符合要求的;

(六)未按照规定申报定期检验的;

(七)未按照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

(八)压力容器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

(九)未按照规定消除事故隐患,继续投入使用的;

(十)未按照规定制定应急预案的;

(十一)未按照规定报告压力容器事故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一条 本规则所指的使用单位,是指有压力容器使用管理权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一般是压力容器的产权所有者,也可以是由合同关系确立的具有压力容器实际使用管理权者。产权单位出租或者由承包方使用压力容器时,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安全责任主体。未约定的,由产权单位承担安全责任。

第五十二条 本规则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三条 本规则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2003年7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国质检锅[2003]207号)中有关压力容器的规定同时废止。

第二篇:压力容器的使用管理

压力容器的使用管理

要做好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首先要从组织上保证。这就要求企业设有专门的机构,并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压力容器的技术管理及安全监察工作。压力容器的技术档案是我们正确使用容器的主要依据,它可以使我们全面掌握容器的情况,摸清容器的使用规律,防止发生事故。容器调入或调出时,其技术档案必须随同容器一起调入或调出。对技术资料不齐全的容器,使用单位应对其所缺项目进行补充。

容器的技术档案应包括容器的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登记卡片、检查鉴定记录、验收单、检修记录、运行累计时间表、年运行记录、理化检验报告、竣工图以及中高压反应容器和储运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强度计算书等。

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在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应按劳动部颁布的《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的要求,向地、市劳动部分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申报和办理使用登记手续。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在工艺操作规程中明确提出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要求。其主要内容有:操作工艺指标(含介质状况、最高工作压力、最高或最低工作温度);岗位操作法(含开停车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运行中应重点检查的项目和部位,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和防止措施,紧急情况的处理、报告程序等。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对其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考核,操作人员应持安全操作证上岗操作。

压力容器发生下列异常现象之一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按规定程序报告本单位有关部门。这些现象主要有:

1、工作压力、介质急剧变化。介质温度或壁温超过许用值,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2、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危及安全的缺陷;

3、安全附件失效;

4、接管、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

5、发生火灾直接威胁到压力容器安全运行;

6、过量冲装;

7、液位失去控制;

8、压力容器与管道严重振动,危及安全运行等。

压力容器内部有压力时,不得进行任何修理和紧固工作。对于特殊的生产过程,需要在开车升(降)温过程中带压、带温紧固螺栓的,必须按设计要求制定有效的操作和防护措施,并经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在实际操作时,单位安全部门应派人进行现场监督。

以水为介质产生蒸汽的压力容器,必须做好水质管理和监测,没有可靠的水处理措施,不应投入运行。

运行中的压力容器,还应保持容器的防腐、保温、绝热、静电接地措施完好。

第三篇:压力容器的使用管理

压力容器的使用管理规章制度

(一)压力容器的技术管理

1.建立健全容器技术档案 容器技术档案是掌握容器用、管、修过程中的综合性记录,是容器管理的基础工作。

2.建立健全容器技术管理规程要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容器技术特性,制订容器的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和技术安全操作规程,以保证安全运行。

(二)压力容器的使用维护和检修

1.正确使用

(1)容器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容器安全操作规程,履行岗位责任制。

(2)容器加载时,速度不宜过快,避免操作中频繁大幅度压力波动。

(3)严格控制工艺参数,严禁超压运行。

(4)容器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

2.合理维护

(1)采取涂层、喷涂、电镀等有效措施,防止大气与介质对容器的腐蚀。

(2)保持绝热、保温层良好。

(3)紧固件应保持齐全、完整、紧固、可靠。

(4)安全装置、阀门等应保持清洁、完好、灵敏。

(5)遇有振动、摩擦等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或减轻。

3.定期检查 按周期有计划地进行检验与检修。并注意以下要求:

(1)容器运行时不得对任何受压元件进行修理与紧固。

(2)泄压、降温要按操作程序进行。

(3)进入容器检验或检修,要有专人监护并有联络信号。

(4)容器修理或改造时必须保证受压元件原有强度和制造质量,其技术方案经过有关主管审批。

(三)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

根据劳动部颁布的《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在用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必须向当地劳动部门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申报办理使用登记手续,取得使用证后方能将设备投入运行。为此,压力容器必须逐台登记、领取《压力容器登记卡》。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含:岗位责任制)

为保证本单位正常经营工作顺利进行,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为本单位的发展提供合法、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硬件设施设备保障,使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步入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法规、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是明确单位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应负责的制度,应根据部门和人员职责分工来明确具体内容,充分体现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形成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本单位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全面负责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并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XXX同志(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运营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其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的特种设备岗位责任制如下(各单位可根据实际制定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级人员的责任制,但必须包括有关法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的责任制。):

(一)岗位责任制

1、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1)法定代表人岗位职责:

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严格执行国家和北京市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有关标准的要求。

明确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的措施,设立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资金的投入,制定、发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定期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负责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

负责本单位事故、突发事件的应急、调查、处理和报告。(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专职/兼职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在法人领导下,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具体负责。

掌握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满足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对其任职资格的要求;并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具体组织制定、修改、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检查执行情况。

传达、贯彻上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指示以及法律、法规、标准;

定期、不定期检查特种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具体负责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统计、上报等工作。

明确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使用、维保、检验等)的各个环节及责任人员,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及管理。

具体负责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的制、修订,具体负责应急预案的演练;具体负责突发事件或事故的响应、处理、调查和报告等。

(3)特种设备相关使用部门及负责人员岗位职责:

在法人领导下,配合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对本部门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具体负责。

掌握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满足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对其任职资格的要求;并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落实本单位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具体组织制定、修改、落实本部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检查执行情况。传达、贯彻上级及安全管理部门的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指示以及法律、法规、标准;

负责本部门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上报;

明确本部门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维保、检验的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员,并协助安全部门做好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及管理。

做好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以及安全附件、仪器仪表的检测、校验工作;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并配合检验机构做好检验工作。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

具体负责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的制、修订,具体负责应急预案的演练;具体负责突发事件或事故的响应、处理、调查和报告等。确定特种设备操作规程的编制、修订。(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岗位职责:

严格执行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本岗位的设备和安全设施齐全完好。持证上岗,严格按照特种设备操作规程操作有关设备,不违章作业,按时巡回检查、准确分析、判断和处理特种设备的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出现紧急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启动应急预案,报告领导。

按时参加有关安全技术培训,提高水平,确保特种设备安全。按照单位安排,认真参加应急演练,做好应急反应等工作。(5)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严格执行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本单位使用设备安全技术档案齐全完好。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出厂时所附带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特种设备运行管理文件包括:注册登记文件、安装监督检验报告、检验报告、日常运行记录、故障排除及维修保养记录等。

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为保证本单位使用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等特种设备安全、正常、有效使用,特制定安全管理规定,内容如下:

(一)特种设备的购置、安装。凡属特种设备均应由使用部门提出购置计划,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报本单位领导批准后,由采购部门负责购买持有国家相应制造许可证的生产单位制造的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安装前,使用部门先确定具有国家相应安装许可的单位负责安装工作,开工前应照规定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开工告知手续。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安装未经批准的特种设备。

安装完成后,本单位(或者应督促安装单位)应向有关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验收检验。

(二)对各类特种设备进行注册登记。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由本单位主管部门张昆同志负责向市、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注册登记。登记标志以及检验合格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三)管理人员应明确所有设备的安装位置、使用情况、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及安全状况,并负责制定相关的设备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四)特种设备档案资料的管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是为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的唯一可追溯的技术文件。各相关责任人均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妥善保管。当需调阅特种设备技术档案资料时,档案管理责任人应严格照章办事,履行调用借阅手续并由相关领导审批后,方可交给资料借阅人。

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等;特种设备运行管理文件包括: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运行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

(五)特种设备使用制度

1.特种设备使用部门的各级管理人员,应具有安全生产意识和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相关知识,加强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

2.各设备使用地点、场所(如:锅炉房、电梯机房等)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严格履行出入人员登记手续,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一律按规定登记进入。凡进入危险场所其他人员(包括领导检查、外来参观、设备维保、设备检测人员)进入,应由本单位或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在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陪同下进入,进入后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不得操作特种设备。其他人员不得进入上述地点、场所。

锅炉房实行24小时运行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应做好值班记录,发现事故隐患应正确处理,并及时上报。

设备使用地点严禁吸烟,使用明火,放置杂物等。

3.依据《条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应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应特种设备的作业或管理工作。严禁安排无证人员操作特种设备,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现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设备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部门安全负责人报告。各设备使用部门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条件审核,保证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身体条件等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并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培训应做出记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书到期前三个月,应提出复审申请,复审不合格人员不得继续从事特种设备的作业。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可根据法规、规范、标准要求,以及设备使用说明书、运行工作原理、安全操作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制定,具体内容可参考《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设备运行前,做好各项运行前的检查工作,包括:电源电压、各开关或节门状态、油温、油压、液位、安全防护装置以及现场操作环境等。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禁止不经检查强行运行设备。

设备运行时,按规定进行现场监视或巡视,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按要求检查设备运行状况以及进行必要的检测;根据经济实用的工作原则,调整设备处于最佳工况,降低设备的能源消耗。

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同时启动备用设备。若没有备用设备时,则应立即上报主管领导,并尽快排除故障或抢修,保证正常经营工作。严禁设备在故障状态下运行。

因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动作,造成设备停止运行时。应根据故障显示进行相应的故障处理。一时难以处理的,应在上报领导的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故障进行排查,并根据排查结果,抢修故障设备。禁止在故障不清的情况下强行送电运行。

当设备发生紧急情况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操作人员应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后,立即撤离操作现场,防止发生人员伤亡。

5.各使用部门应加强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相关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检修,填写检修记录,并按规定时间对安全附件进行校验,校验合格证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安全附件的显著位置,并送交公司备案。

6.设备使用部门应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前30天,向相应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各设备使用部门应予以积极地配合、协助检验检测机构做好检验工作。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根据特种设备检验结论,通知各使用部门做好设备及安全附件的维修、维护工作,以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等级和使用要求。对设备进行的安全检验检测报告以及整改记录,应建立档案记录留存。

7.单位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定期(至少每月进行一次)组织安全检查和巡视,并做出记录。各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所属特种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检查(但每月不少于一次),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主管部门。

8.特种设备如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或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应及时予以报废,并由公司主管部门向旗市两级特种设备监察科办理注销手续。

9.为了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本单位制定了详尽的、可靠的、操作性强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包括:应急救援组织及其职责;危险目标的确定和潜在危险性评估;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程序;紧急处置措施方案;应急救援组织的训练和演习;应急救援设备器材的储备;经费保障。应确保在遇到突发事件或意外情况时,能够迅速控制及疏导人员,防止引发事故。

应急预案另行公布(具体要素和范例可参考《应急预案要素》和《使用单位电梯应急救援预案》),单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演练,每年不得少于一次,演练做出记录存档。

10.本单位负责人张昆(或安全科),将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各特种设备使用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给使用部门。

11.本单位结合年终评比工作,对在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过程中成绩突出的部门或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和奖励。对使用管理不善、设备隐患较多,给本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的部门或个人,视情节予以批评教育或处罚,触犯法律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六)其他 设备大修、改造、移动、报废、更新及拆除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按单位内部逐级审批,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相应手续。严禁擅自大修、改造、移动、报废、更新及拆除未经批准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设备,一经发现除给予严肃处理外,责任人还应承担由此而造成的事故责任。

三、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降低能源消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各设备使用部门应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本制度。

(一)根据设备使用的规范要求、使用年限、磨损程度以及故障情况,编制设备的、月、周、日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保养工作的开始时间及完成日期,按期完成计划项目。

(二)根据设备运行周期,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按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和保养。维护保养工作应根据设备的不同部位,编制维护保养项目明细,对易磨损、老化部位实施重点维护保养,及时更换破损、变形部件,保证设备的安全等级和质量标准。

(三)在维护保养工作中,摸索设备使用及磨损规律,确定维护保养周期。依据维护保养周期,储备维护保养工作所需的设备零部件,保障及时有效地实施维修保养计划。

(四)在不影响维修保养质量的前提下,大力提倡修旧利废。增强设备维修人员节支降耗意识,减少或降低维修保养的物料消耗。

(五)维修保养工作切忌走过场,敷衍了事。应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档案记录,将每次维修情况、维修内容、更换配件情况用文字记录备案。使维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为员工专业技术培训提供教案。做到心中有数。设备使用部门的管理人员应随时掌握维护保养计划的落实情况,并负责监督检查,使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化、规范化。

设备维修质量高低,取决于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各部门应加大维修人员专业技术培训的力度,使其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才能满足本单位硬件设施设备不断更新的技术要求。

(六)当设备发生故障时,维修人员应迅速赶赴设备现场,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并针对故障原因实施有效地维修处理。同时,对设备故障点相关部位进行附带检查,防止遗漏其它事故隐患。确认排除故障后,交由运行人员启动设备,待设备运行正常后方能撤离设备维修现场。

如果达到了应急预案的预警要求,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紧急情况得到有效处理,防止故障扩大。

克旗郝氏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空压机储气罐安全操作规程

1.压力容器安全操作人员应遵守压力容器安全操作的一般规定。

2.开车前检查一切防护装置和安全附件应处于完好状态,检查各处的润滑油面是否合乎标准。不合乎要求不得开车。

3.储气罐、导管接头内外部检查每年一次,全部定期检验和水压强度试验每三年一次,并要做好详细记录,在储气罐上注明工作压力,下次检验日期,并经专业检验单位发放“定检合格证”,未经定检合格的储气罐不得使用。

4.安全阀须按使用工作压力定压,每班拉动、检查一次,每周做—次自动启动试验和每六个月与标准压力表校正一次,并加铅封。

5.当检查修理时,应注意避免木屑、铁屑、拭布等掉入气缸、储气罐及导管内。

6.用柴油清洗过的机件必须无负荷运转10分钟,无异常现象后,才能投入正常工作。

7.机器在运转中或设备有压力的情况下,不得进行任何修理工作。

8.压力表每年应校验、铅封、保存完好。使用中如果发现指针不能回零位,表盘刻度不清或破碎等,应立即更换。工作时在运转中若发生不正常的声响、气味、振动或发生故障,应立即停车,检修好后才准使用。

9.水冷式空压机开车前先开冷却水阀门,再开电动机。无冷却水,或停水时,应停止运行。如是高压电机,启动前应与配电房联系,并遵守有关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10.非机房操作人员,不得入机房,因为工作需要,必须经有关部门同意。机房内不准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11.工作完毕将贮气罐内余气放出。冬季应放掉冷却水。

空压机安全运行规程

1.开车前检查一切防护装置和安全附件应处于完好状态,否则不准开车。

2.检查各处的润滑油面是否合乎标准。

3.压力表每年校验一次,贮气罐、导管接头外部检查每年一次,内部检查和水压强度试验三年一次,并要作好详细记录。在储汽罐上注明工作压力、下次试验日期。4.

安全阀需每月做一次自动启动试验和每六个月校正一次,并加铅封。

5.当检查修理时,应注意避免木屑、铁屑、拭布等掉入汽缸、储气罐及导管里。

6.用柴油清洗过的机件必须无负荷运转10分钟,才能投入正常工作。

7.机器在运转中或设备有压力的情况下,不得进行任何修理工作。

8.经常注意压力表指针的变化,禁止超过规定的压力。

9.在运转中若发生不正常的声响、气味、振动或发生故障,应立即停车检修好才准使用。

10.水冷式空压机开车前先冷却水阀门,再开电动机。无冷却水、或停水时,应停止运行。如系高压电机,启动前应与配电房联系,并遵守有关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11.非机房操作人员,不得入机房,因为工作需要,必须经有关部门同意,机房内不准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12.工作完毕将贮气罐内余气放出。冬季应放掉冷却水。

一、提前30分钟交接班,认真做好开机前的准备工作,携带齐工具,检查机器各部位性能是否良好及各种零部件是否完好,机油是否到位,检查电压、电流是否正常。

二、若上面各项检查,未发现任何问题,方可做好开机准备。若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未处理完之前严禁开机。

三、开机准备:首先关闭空压机的进气阀和压风管道的闸阀,然后起动机器;此时应注意听机器运转的声音是否正常,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若无异常,此时应慢慢打开空压机的进气阀让机器正常工作,此时应注意:(1)听机器声音是否正常;(2)机器压力表的上升情况;(3)机油的观察孔是否上油;(4)机器的安全阀和储气罐的安全阀是否正常工作。若上诉四点都无异常方可打开压风管道的闸阀送风。

四、工作中要坚守岗位,不准擅自离岗,不准打瞌睡,更不准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要时刻注意设备的声音、仪表、温度变化,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机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五、对所操作的设备,要做到”三懂”:懂原理、懂构造、懂性能;”四会”:会操作、会保养、会维修、会排除故障。

六、若井下不需要用气时应立即关掉机器,此时操作顺序:(1)首先关机器的进气阀;(2)按停止按扭停机;(3)打开储气罐的卸压阀;(4)最后关压风管道的闸阀。

七、经常保持机房内设备整齐清洁。

八、搞好交接班工作,不准随意提前下班,认真做好各种记录。

克旗郝氏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空压机日常维护保养

1、日常维护保养内容

经常检查油位高度 1 定期给电机添加润滑脂 2 每天记录运行参数 2 定期清洁电机翅片和通风罩 3 每小时排放冷凝水 3 定期测量电机电压、电流 4 经常注意电机温度 4 定期清洗输水器 5 经常观察跑、冒、滴、漏; 5 定期清洁空气过滤器 6 经常留意震动和噪声; 6 定期清洁油呼吸器 7 经常注意中间压力 7 定期做4000小时保养 8 经常注意冷却水温升 8 定期做8000小时保养

2、树立保养的观念

保养不是维修

保养的目的在于防止故障而非排除故障

保养是否比维修成本高?

保养能避免不规则的故障,避免对生产的影响

保养能保证能耗寿命

延长机组的正常寿命

其综合效益是为各用户大大降低其生产成本

3、保养工作的分类

日常操作及基本检查

冷却水水质控制或排风管道的安装

每月的检查 每半年的检查

保养

冷却器清洗

阿特拉斯-科普柯提供保养所需备件(原厂备件)

保养包及专用压缩机润滑油、马达油脂(例:ROTO-INJECTFLUID,ROTO-Z)备件计划

保养计划

定价工程合约

组件更换

4、空压机为什么要保养?

影响空压机寿命的关键因素

产品的设计及质量

空压机的安装及调试

日常保养及定期维护

5、保养计划的制定

保养计划的要点:

定时

定件

预防性及标准化(保养包)

设计保养计划时应考虑的因素:

环境及水质

每年的运行时间

加卸载比率

生产需要及停机对生产可能造成的影响

6、保养计划好处

压缩机和干燥器有精确的保养预算

不必为压缩机和干燥器储备大量的备件

所有的备件将指定由阿特拉斯.科普柯作出计划

不必为作专门的培训及设置专门人员

保养计划使得压缩机有最佳使用效率

客户可以自由选择所需保养项目必然最适合用户的要求

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

由阿特拉斯.科普柯负责安排执行全部的维护计划

维护及运行数据有阿特拉斯.科普柯记录

7、日常维护保养

每小时手动排放冷凝水

注意观察玻璃视镜硅胶颜色应为蓝色 3 注意干燥器电机在加载时必须运行

注意冷凝水每日排放量,冷凝水颜色,水中是否含有细砂状杂质 5 疏水器低位浮球阀排水应畅通 6 定期检查U型管水位压差 7 再生空气温度应大于130度

蜗杆涡轮箱内齿轮机油每年更换一次 9 风冷式干燥器须定期清洗翅片散热器

8、常见故障问题解答 一 含湿指示显示粉红色 1 压缩机加载周期太短 2 U型管压差调节不正确 3 空压机输出压力太低 4 蜗杆涡轮轴没有转动 5 分子筛扇型区密封不良 6 空压机输出温度太高 7 排水系统失灵 二 再生空气温度太低 1 压缩机加载周期太短 2 再生空气进气管堵塞 3 压缩机工作不正常

9、日常保养工作的重要性 1 清洁工作;

主电机风叶罩和散热片的清洁工作

冷却器的清洁工作

疏水器的清洁工作

油呼吸器的清洁工作

空气过滤器的清洁工作

电器控制箱内的清洁工作 2 定时排放冷凝水

ZR 机的中冷、后冷疏水器 GA 机空气冷却器的输水器 FD 的疏水器 MD 的疏水器

贮气罐的放水阀

定期计划保养工作

定期更换润滑油

GA 10 BAR 每2000H一次 7.5 BAR 每4000H一次 ZR 每16000H一次 3.定期给电机添加润滑脂 55KW以下每4000H两边各加10---15克 75KW以上每2000H两边各加20克 4 定期预防维护工作

定期检查跑、冒、滴、漏

定期检查、紧固各个螺栓

紧固马达主桩头;紧固交流接触器主桩头

检查交流接触器动静触点

检查传感器、电脑的接插件

紧固电气控制线路接头

克旗郝氏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第四篇: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定

TSG R5002-2013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

Pressure Vessel Service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13年1月16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使用管理┅┅┅┅┅┅┅┅┅┅┅┅┅┅┅┅┅┅┅┅┅┅┅┅┅┅┅┅┅ 第三章使用登记和变更┅┅┅┅┅┅┅┅┅┅┅┅┅┅┅┅┅┅┅┅┅┅┅┅┅┅ 第四章检查┅┅┅┅┅┅┅┅┅┅┅┅┅┅┅┅┅┅┅┅┅┅┅┅┅┅┅┅┅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六章附则┅┅┅┅┅┅┅┅┅┅┅┅┅┅┅┅┅┅┅┅┅┅┅┅┅┅┅┅┅┅ 附件A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式样┅┅┅┅┅┅┅┅┅┅┅┅┅┅┅┅┅┅┅┅┅┅ 附件B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 附件C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编号编制方法┅┅┅┅┅┅┅┅┅┅┅┅┅┅┅┅┅┅ 附件D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变更证明┅┅┅┅┅┅┅┅┅┅┅┅┅┅┅┅┅┅┅┅ 附件E 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检查专项要求┅┅┅┅┅┅┅┅┅┅┅┅┅┅ 附件F 非金属及非金属衬里压力容器检查专项要求┅┅┅┅┅┅┅┅┅┅┅┅ 附件G 压力容器安全附件检查项目、内容和要求┅┅┅┅┅┅┅┅┅┅┅┅ 附件H 压力容器检查报告┅┅┅┅┅┅┅┅┅┅┅┅┅┅┅┅┅┅┅┅┅┅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保障压力容器安全运行,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范围内的固定式压力容器、移动式压力容器和氧舱,但是不包括气瓶。

第三条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则的规定对压力容器的使用实行安全管理并且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领取《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第四条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对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负责。

第五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全国压力容器使用的安全监察工作。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办理本行政区域内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

第二章 使用安管理

第六条压力容器使用单位的主要职责如下:

(一)、按照本规则和其他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

(二)、建立并且有效实施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检查、隐患治理、应急救援、人员培训、采购验收的安全管理制度;

(三)、定期召开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会议,督促检查压力容器安全工作;

(四)、保障压力容器安全,必要的投入。

第七条安全管理负责人是指使用单位最高管理层中主管本单位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协助最高管理者履行本单位压力容器安全领导职责,确保本单位压力容器安全使用。安全管理人员作为具体负责压力容器使用管理的人员,主要职责如下: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组织编制并适时更新安全管理制度;

(二)组织制定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三)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四)组织压力容器验收,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和变更手续;

(五)组织开展压力容器定期安全检查和检查工作;

(六)编制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计划,督促安排落实定期检验和隐患治理;

(七)组织制定压力容器应急预案并且组织演练;

(八)按照压力容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参加压力容器事故救援;

(九)按照规定报告压力容器事故,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和事后处理;

(十)协助质量技术监督部们实施安全监察,督促施工单位履行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义务;

(十一)发现压力容器事故隐患,立即进行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压力容器,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十二)建立压力容器技术档案;

(十三)纠正和制止压力容器操作人员的违章行为;

第八条压力容器的操作人员应当按照规定持有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其主要职责如下:

(一)严格执行压力容器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二)按照规定填写运行、交接班等记录

(三)参加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四)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且记录

(五)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且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时向单位有关部门报告

(六)参加应急演练,掌握相应的基本救援技能,参加压力容器事故救援。

第九条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在采购压力容器时,应当向设计单位提供必要的设计条件、其所采购的压力容器应当是具有相应许可资质的单位设计、制造并且按照规定经监督检验合格的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要求,产品技术资料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使用的高耗能压力容器,能效应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规定。

使用单位不得采购报废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压力容器。

第十条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压力容器的安装改造和维修,并且督促施工单位,履行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的告知义务。

第十一条压力容器安装(主要指氧仓)改造与重大维修的施工过程,必须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或者监督检验不合格的压力容器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二条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相关人员岗位职责

(二)安全管理机构职责

(三)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四)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管理规定

(五)压力容器日常维护保养和运行记录规定

(六)压力容器定期安全检查、检查和隐患治理规定

(七)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报告和实施规定

(八)压力容器作业人员管理和培训规定

(九)压力容器设计,采购验收、安装、改造、使用、维护、报废等管理规定

(十)压力容器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十一)贯彻执行本规则以及有关技术规范和接受安全监察的规定。

第十三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逐台落实安全责任人,并且制定应急预案,建立相应的应急救援队伍,配置与之适应的救援装备事实演练并且记录:

(一)使用超高压容器的

(二)使用医用氧舱的

(三)使用易爆介质、毒性程度为高度危险及其以上介质、液化气体介质的移动式压力容器的

(四)使用设计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10MP·L的第Ⅲ类固定式压力容器的

(五)使用移动是压力容器、金属及非金属衬里压力容器、第Ⅲ类固定式压力容器,并且设备数量合计达到5台以上(含5台)的

(六)使用100台以上(含100台)压力容器的

第十四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同时制定应急预案,适时演练并且记录:

(一)使用移动式压力容器非金属及非金属衬里压力容器、第三类固定式压力容器,并且设备数量合计在5台以下的;

(二)使用10台以上(含10台)第Ⅰ、Ⅱ类固定式压力容器的。

第十五条使用10台以下(含10台)第Ⅰ、Ⅱ类固定式压力容器的事业单位,可以聘用具有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资格的人员负责使用安全管理,但是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的责任责任主体仍是使用单位。

第十六条符合本规则第十五条规定的使用单位,其压力容器发生事故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建立相应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备与适应的救援装备,适时演练并且记录。

第十七条使用单位应当对压力容器本体及其安全附件、装卸附件、安全保养装置、测量调控装置、附属仪器仪表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且记录,保证在用压力容器始终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第十八条压力容器定期安全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当检查与定期安全检查时间重合时,5可不,再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定期安全检查内容主要为安全附件、装卸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附属仪器仪表是否完好,个密封面有泄露,以及其他异常情况等。

第十九条使用单位应当逐台建立压力容器技术档案,并且由其管理部门统一保管。技术档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使用登记证》

(二)《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见附件B,以下简称《使用登记表》)

(三)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技术文件和资料

(四)压力容器安装、改造和维修的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和施工质量证明文件,等技术资料

(五)压力容器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安全检查记录

(六)压力容器检查,定期检验报告

(七)安全附件效验(检定)、修理和更换记录

(八)有关事故的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

第二十条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有效期届满1个月前,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并且做好定期检验相关的准备工作。检验结论意见为符合要求或者基本符号要求时,使用单位应当将检机构出具的检验标识黏贴在《使用登记证》上,并且按照检验结论确认的参数使用压力容器。

第二十一条压力容器发生下列异常情况之一的,操作人员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且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时向本单位有关部门和人员报告:

(一)工作压力、介质温度超过规定值,采取措施神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

(二)受压元件发生裂隙、异常形变、泄露、衬里层失效,等危及安全的;

(三)安全附件失灵、损坏,等不能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

(四)垫片、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的;

(五)发生火灾、交通事故等直接威胁到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

(六)过量充装、错装的;

(七)液位异常,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

(八)压力容器与管道发生严重振动,危及安全运行的;

(九)与压力容器相连的管道出现泄漏危及安全运行的;

(十)真空觉着压力容器外壁局部存在严重结冰、介质压力和温度明显上升的;

(十一)其他异常情况的。

第二十二条使用单位发生压力容器事故,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且按照《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的要求,向有关部门报告,同时协助事故调查和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第二十三条压力容器的改造、维修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固定式压力容器不得改作移动是压力容器使用。

第二十四条移动式压力容器(如长管拖车,罐式集装箱,管束式集装箱),临时作为固定实验利用期使用,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一)在定期检验有效期内

(二)在规定区域内使用,并且有专人操作

(三)制定专门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第二十五条移动式压力容器本体改做固定式压力容器使用时,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一)由具有改造后压力容器相应许可级别的设计单位出具设计技术文件

(二)由具有改造后压力容器相应许可级别的制造单位按照设计确定的改造要求进行改造

(三)改造后固定式压力容器的结构和强度应当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四)经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监督检验合格

(五)注销原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重新办理使用登记。

第二十六条简单压力容器和《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1.4条范围内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管理,可以参照本章要求进行。

第三章 使用登记和变更

第二十七条以下压力容器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的直辖市,或者设区市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登记机关)申请办理使用登记:

(一)《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需要办理使用登记的压力容器;

(二)《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5)适用范围内的压力容器;

(三)《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2)适用范围内的压力容器;

(四)《非金属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1)适用范围内的压力容器;

(五)《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以及有关安全技术规范适用范围内的氧舱。

租赁或者承包场所使用的压力容器,可以由租赁或者承包合同所确定的承载主体安全责任的单位办理使用登记。

第二十八条使用登记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和颁布《使用登记证》。

第二十九条使用单位申请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时,应当逐台向登记机关提交一下相应资料,并且对其真实性负责:

(一)《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

(二)使用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或者个人身份证明(适用于公民个人所有的压力容器)

(三)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含产品数据表)

(四)压力容器监督检验证书(适用于需要监督检验的)

(五)压力容器安装质量证明资料

(六)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验收资料

(七)移动式压力容器车辆走行部分行驶证

(八)医用氧舱设置批准书。

使用单位为承租或者承包方式,应当提供与产权所有者签订的明确安全责任的租赁或者承包合同。登记机关可以根据《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附表b的格式,制定压力容器产品数据表,由使用单位根据产品出厂的相应资料填写。

第三十条登记机关收到,使用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后,按照以下规定办理使用登记:

(一)能够当场受理的,当场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决定;不能当场受理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决定;对于不予受理的,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不予受理的理由;

(二)对准予受理的,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和发证,对,一次申请登记数量超过50台的,可以延长至30个工作日;对于不予登记的,出具不予登记的决定,并且一次性书面告知不予登记的理由。需要对压力容器进行现场核查得起核查的时间除外。

第三十一条准予登记的压力容器,登记机关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编号编制方法》(附件C)编制使用登记证编号,并且在《使用登记表》最后一栏签署意见、盖章,同时将压力容器基本信息录入特种设备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动态管理。登记机关办理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时,同时激活记录制造信息和使用登记信息的“移动是艳丽容器IC卡”。

登记工作完成后,登记机关应当将《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及其产品数据表复印一份,同《使用登记表》一同存档,同时将《使用登记证》和签署意见、盖章的《使用登记表》、使用单位申请登记时提交的资料,一同交还使用单位。采用信息化网络进行使用登记、能够按照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特种设备相关数据库的地区,可以不采用纸质的申报方式。

第三十二条制造资料齐全的心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为Ⅰ级,进口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由实施进口压力容器监督检验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评定。

压力容器一般应当在投用后3年内进行首次定期检查验,但其他安全技术规范另有规定或者使用单位认为有必要缩短检验周期的除外。首次定期检验的日期由使用单位在办理使用登记时提出,登记机关按照有关要求审核确定。首次定期检验后的检验周期,由检机构根据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按照相关规定确定。

特殊情况,不能按照前款要求进行首次定期检验时,由使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说明情况,经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批准,向登记机关备案后可适当延期,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年。

第三十三条压力容器改造、长期停用、移装、变更使用单位或者使用单位更名,相关单位应当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登记机关按照本章第29条、第30条、第31条及第34条至第40条办理变更登记。

办理压力容器变更登记时,如果压力容器产品数据表中的有关数据发生变化,使用单位应当重新编写产品数据表,并且在《使用登记表》设备变更情况栏目中,填写变更情况。压力容器申请变更登记,其设备代码保持不变。

第三十四条压力容器改造完成后,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登记机关提交原《使用登记证》、重新填写《使用登记证》(一式两份)和改造质量证明材料以及改造监督检验证书,申请变更登记,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

第三十五条压力容器你停用1年以上的,使用单位应当封存压力容器,在封存后30日内向登记机关办理报停手续,并且将《使用登记证》交回登记机关。重新启用时,应当参照定期检验的有关要求进行检验。检验结论为符合要求或者基本符合要求的使用单位到当地机关办理启用手续,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

第三十六条在登记机关行政区内移装的压力容器,移装后应当参照定期检验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检验结论为符合要求的,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登记机关提交原《使用登记证》、重新填写《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和移装后的检验报告,申请变更登记,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

第三十七条跨登记机关行政区域移装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应当持原《使用登记证》和《使用登记表》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注销。原登记机关应当注销《使用登记证》并且在《使用登记表》上做注销标记,向使用单位签发《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变更证明》(见附件D)。

移装完成后,应当参照定期检验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检验结论为符合要求的,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持《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变更证明》、标有注销标记的原《使用登记表》、重新填写的《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和移装后的检验报告,向移装地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

第三十八条压力容器需要变更使用单位,原使用单位应当持《使用登记证》、《使用登记表》和有效期内的定期检验报告到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手续。原登记机关应当注销《使用登记证》,并且在《使用登记表》上做注销标记,向原使用单位签发《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变更证明》。原使用单位应当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变更证明》、标有注销标志的原《使用登记表》、历次定期检验报告和登记资料全部移交压力容器变更后的新使用单位。

第三十九条压力容器变更使用单位,但是不移装的,变更后的新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持全部移交文件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重新填写《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

压力容器变更使用单位并且在原登记机关行政区内移装的,变更后的新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第36条规定重新办理使用登记。

压力容器变更使用单位并且跨登记机关行政区域移装的,变更后的新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则第37条规定重新办理使用登记。

第四十条压力容器使用单位或者产权单位更名时,使用单位应当持原《使用登记证》、单位变更的证明材料,重新填写《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到登记机关,换领新的《使用登记证》。

第四十一条压力容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变更登记:

(一)在原使用地未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的

(二)在原使用的已经报废的

(三)无技术资料的

(四)超过设计使用年限或者使用超过20年的(使用单位或者产权单位证明的除外)

(五)擅自变更使用条件进行过非法改造维修的

(六)安全状态等级为4级或者5级的(使用单位或者产权单位光明的除外)其中

(六)项在通过改造维修消除隐患后,可以申请变更登记。

第四十二条压力容器报废时,使用单位应当将《使用登记证》交回登记机关,予以注销。压力容器注销时,使用单位为租赁方的,需提供产权所有者的书面委托或者授权。

第四十三条使用单位应当将《使用登记证》悬挂或者固定在压力容器显著位置。当无法悬挂或者固定时可存放在使用单位的安全技术档案中,同时将使用登记证编号标注在压力容器产品名牌上或者其他,可见部位。

移动式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证》及移动式压力容器,IC卡应当随车携带。

第四章 检查

第四十四条使用单位每年对所使用的压力容器至少进行1次检查,检查至少包括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情况检查、压力容器本体及其运行状况检查和压力容器安全附件检查等。检查工作完成后,应当进行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状况分析,并且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及时消除。

检查工作可以由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组织经过专业培训的作业人员进行,也可以委托有资质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进行。其中移动式压力容器中的汽车罐车、铁路罐车和罐式集装箱以及氧舱等按照《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 R7001)有关规定进行检验的,不进行检查。第四十五条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情况的检查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否齐全有效

(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设计文件、竣工图样、产品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监督检验证书以及安装、改造、维修资料等是否完整

(三)《使用登记表》《使用登记证》是否与实际相符

(四)压力容器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五)压力容器日常维护保养,运行记录,定期安全检查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六)压力容器检查、定期检验报告是否齐全,检查、检验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七)安全附件效验(检定)、修理和更换记录是否齐全真实

(八)移动式压力容器装卸记录是否齐全

(九)是否有压力容器应急预案和演练记录

(十)是否对压力容器事故、故障情况进行了记录

第四十六条压力容器本体及其运行状态的检查,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压力容器的产品铭牌、漆色、标志、标注的使用登记证编号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二)压力容器的本体、接口(阀门、管路)部位焊接接头等有无裂纹、过热、变形、泄漏、机械接触损伤等;

(三)表面有无腐蚀,有无异常结霜、结露等;

(四)隔热层有无破损、脱落、潮湿、跑冷;

(五)检漏孔、信号口有无漏液、漏气,检漏孔是否通畅;

(六)压力容器与相邻管道或者构件有无异常震动、响声或者相互摩擦;

(七)支承或者支座有无损坏,基础有无下沉、倾斜、开裂,紧固螺栓是否齐全完好;

(八)排放(疏水、排污)装置是否完好;

(九)运行期间是否有超呀,超温超亮等现象;

(十)罐体有接地装置的检查,接地装置是否符合要求;

(十一)监控使用的压力容器监控措施是否有效实施;

(十二)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安全联锁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在符合本规则正文的基本要求外,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检查专项要求见附件E,非金属机非金属衬里压力容器检查专项要求见附件F。

第四十七条安全附件(包括压力表、液位计、测温仪表、爆破片装置、安全阀)检查的具体项目、内容和要求,见附件G 第四十八条检查工作完成后检查人员根据实际检查情况出具检查报告(报告格式参照附件H)作出以下结论意见:

(一)符合要求,指未发现或者只有轻度不影响安全使用的缺陷,可以在允许的参数范围内继续使用

(二)基本符合要求,指发现一般缺陷,经过使用单位采取措施后能保证安全运行,可以,有条件的监控使用,结论中应当注明监控运行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完成期限

(三)不符合要求,指发现严重缺陷,不能保证压力容器安全用行的情况,不允许继续使用,应当停止运行或者由检验机构进行进一步检验。

检验由使用单位自行实施时,其检查报告应当由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或者授权的安全管理人员审批。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九条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使用单位贯彻执行本规则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压力容器实施信息化动态管理,对存在以下情况的压力容器进行重点监督检查:

(一)有重大事故隐患的

(二)重点监控的以及公众聚集场所使用的

(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

(四)发生过事故的

(五)风险评估结果为高风险的

第五十条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压力容器使用单位,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

(一)未按照规定办理使用登记和变更登记的

(二)未建立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和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的

(三)未按照规定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安全检查、检查的

(四)未按照规定对安全附件进行校验、鉴定、维修的

(五)使用的压力容器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结论为不符合要求的

(六)未按照规定申报定期检验的

(七)未按照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

(八)压力容器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

(九)未按照规定消除事故隐患,继续投入使用的

(十)未按照规定制定应急预案的

(十一)未按照规定报告压力容器事故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一条本规则所指的使用单位,是指有压力容器使用管理权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一般是压力容器的产权单位,也可以是有合同关系确立的具有压力容器使用管理权者。产权单位出租或者由承包方使用压力容器时,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安全责任主体。未约定的,由产权单位承担安全责任。

第五十二条本规则由国家质监总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三条本规则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2003年7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国质检锅【2003】207号)中有关压力容器的规定同时废止。

第五篇: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2013年整理版(范文)

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规范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保障压力容器安全运行,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范围内的固定式压力容器、移动式压力容器和氧舱,但是不包括气瓶。

第三条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则的规定对压力容器的使用实行安全管理并且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领取《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格式见附件A,以下简称《使用登记证》)。第四条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对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负责。

第五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全国压力容器使用的安全监察善作工作,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压力容器使用的安全监察王作。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质量技术监督郡门负责办理本行政区域内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

第二章

使用安全管理

第六条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的主要职责如下:

(一)按照本规则和其他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

(二)建立并且有效实施岗位责任、操作规程、检查、隐患治理、应急救援、人员培训管理、采购验收等安全管理制度;

(三)定期召开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会议,督促、检查压力容器安全工作;

(四)保障压力容器安全必要的投入。

第七条

安全管理负责人是指使用单位最高管理层中主管本单位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协助最高管理者履行本单位压力容器安全领导职责,确保本单位压力容器安全使用。

安全管理人员作为具体负责压力容器使用管理的人员,其主要职责如下: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组织编制并且适时更新安全管理制度;(二)组织制定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三)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四)组织压力容器验收、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和变更手续;(五)组织开展压力容器定期安全捡查和检查工作;

(六)编制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计划,督促安排落实定期检验和隐患治理;(七)组织制定压力容器应急预案并且组织演练;

(八)按照压力容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参加压力容器事故救援;

(九)按照规定报告压力容器事故,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

(十)协助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实施安全监察,督促施工单位履行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义务;

(十一)发现压力容器事故隐患,立即进行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压力容器,并且报告本单位 有关负责人;

(十二)建立压力容器技术档案;

(十三)纠正和制止压力容器操作人员的违章行为。

安全管理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按照规定持有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第八条

压力容器的操作人员应当按照规定持有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其主要职责如下:(一)严格执行压力容器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并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二)按照规定填写运行、交接班等记录;(三)参加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四)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且记录;

(五)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且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时向单位有关部门报告;

(六)参加应急演练,掌握相应的基本救援技能,参加压力容器事故救援。

第九条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在采购压力容器时,应当向设计单位提供必要的设计条件,其所采购的压力容器应当是具有相应许可资质的单位设计、制造并且按照规定经监督检验合格的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要求,产品技术资料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使用的高耗能压力容器能效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规定。

使用单位不得采购报废和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压力容器。

第十条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压力容器的安装、改造和维修,并且督促施工单位履行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的告知义务。

第十一条

压力容器安装(主要指氧舱)改造与重大维修的施工过程,必须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或者监督检验不合格的压力容器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二条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相关人员岗位职责;(二)安全管理机构职责;

(三)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四)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管理规定;

(五)压力容器日常维护保养和运行记录规定;

(六)压力容器定期安全检查、检查和隐患治理规定;

(七)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报检和实施规定;(八)压力容器作业人员管理和培训规定;

(九)压力容器设计、采购、验收、安装、改造、使用、维修、报废等管理规定;(十)压力容器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十一)贯彻执行本规则以及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接受安全监察的规定。

第十三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逐台落实安全责任人,并且制定应急预案,建立相应的应急救援队伍,配置与之适应的救援装备,适时演练并且记录:

(一)使用超高压容器的;

(二)使用医用氧舱的;

(三)使用易爆介质、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及其以上介质、液化气体介质的移动式压力容器的;

(四)使用设计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l×105MPa·L的第Ⅲ类固定式压力容器的;

(五)使用移动式压力容器、非金属及非金属衬里压力容器、第Ⅲ类固定式压力容器,并且设备数量合计达到5台以上(含5台)的;

(六)使用l00台以上(含100台)压力容器的。

第十四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同时制定应急预案,适时演练并且记录:

(一)使用移动式压力容器、非金属及非金属衬里压力容器、第Ⅲ类固定式压力容器,并且设备数量合计在5台以下的;

(二)使用l0台以上(含10台)第Ⅰ、Ⅱ类固定式压力容器的。

第十五条

使用l0台以下第Ⅰ、Ⅱ类固定式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可以聘用具有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资格的人员负责使用安全管理,但是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的责任主体仍然是使用单位。

第十六条

符合本规则第十五条规定的使用单位,其压力容器发生事故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建立相应的应急救援队伍,配置与之适应的救援装备,适时演练并且记录。

第十七条

使用单位应当对压力容器本体及其安全附件、装卸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附属仪器仪表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且记录,保证在用压力容器始终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第十八条

压力容器定期安全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当检查与定期安全检查时间重合时,可不再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定期安全检查内容主要为安全附件、装卸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附属仪器仪表是否完好,各密封面有无泄漏,以及其他异常情况等。每月一次安全检查

第十九条

使用单位应当逐台建立压力容器技术档案并且由其管理部门统一保管。技术档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使用登记证》;

(二)《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见附件B,以下简称《使用登记表》);(三)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技术文件和资料。

(四)压力容器安装、改造和维修的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和施工质量证明文件等技术资料;

(五)压力容器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安全检查记录;(六)压力容器检查、定期检验报告;(七)安全附件校验(检定)、修理和更换记录;(八)有关事故的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

第二十条

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有效期届满l个月前,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并且做好定期检验相关的准备工作。检验结论意见为符合要求或者基本符合要求时,使用单位应当将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标志粘贴在《使用登记证》上,并且按照检验结论确定的参数使用压力容器。

第二十一条

压力容器发生下列异常情况之一的,操作人员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且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时向本单位有关部门和人员报告:

(一)工作压力、介质温度超过规定值,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二)受压元件发生裂缝、异常变形、泄漏、衬里层失效等危及安全的;(三)安全附件失灵、损坏等不能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四)垫片、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的;

(五)发生火灾、交通事故等直接威胁到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

(六)过量充装、错装的;

(七)液位异常,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

(八)压力容器与管道发生严重振动,危及安全运行的;(九)与压力容器相连的管道出现泄漏,危及安全运行的;

(十)真空绝热压力容器外壁局部存在严重结冰、介质压力和温度明显上升的;(十一)其他异常情况的。

第二十二条

使用单位发生压力容器事故,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且按照《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的要求,向有关部门报告,同时协助事故调查和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第二十三条

压力容器的改造、维修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固定式压力容器不得改作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

第二十四条

移动式压力容器(如长管拖车、罐式集装箱、管束式集装箱),临时作为固定式压力容器使用,应当满足以下要求:(一)在定期检验有效期内;

(二)在规定区域内使用,并且有专人操作;(三)制定专门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

第二十五条

移动式压力容器本体改作固定式压力容器使用时,应当满足以下要 求:

(一)由具有改造后压力容器相应许可级别的设计单位出具设计技术文件;

(二)由具有改造后压力容器相应许可级别的制造单位按照设计确定的改造要求进行改造;(三)改造后固定式压为,容器的结构和强度应当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四)经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监督检验合格;(五)注销原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重新办理使用登记。

第二十六条

简单压力容器和《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4)1.4条范围内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管理可以参照本章要求进行。

第三章

使用登记和变更

第二十七条

以下压力容器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的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登记机关)申请办理使用登记:(一)《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需要办理使用登记的压力容器;(二)《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5)适用范围内的压力容器;(三)《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2)适用范围内的压力容器;

(四)《非金属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1)适用范围内的压力容器;(五)《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以及有关安全技术规范适用范围内的氧舱。租赁或者承包场历使用的压力容器,可以由租赁或者承包合同所确定的承担主体安全责任的单位办理使用登记。

第二十八条 使用登记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和颁发《使用登记证》。登记程序

第二十九条

使用单位申请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时,应当逐台向登记机关提交以下相应资料,并且对其真实性负责:

(一)《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

(二)使用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或者个人身份证明(适用于公民个人所有的压力容器);(三)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含产品数据表);

(四)压力容器监督检验证书(适用于需要监督检验的);(五)压力容器安装质量证明资料;(六)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验收资料;

(七)移动式压力容器车辆走行部分行驶证;(八)医用氧舱设置批准书。第二十九条 使用单位为承租或者承包方时,应当提供与产权所有者签定的明确安全责任的租凭或者承包合同。

对于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没有规定提供产品数据表的压力容器,登记机关可以根据《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附表b的格式,制定压力容器产品数据表,由使用单位根据产品出厂的相应资料填写。

第三十条

登记机关收到使用单位提交的申请资料后,按照以下规定办理使用登记:

(一)能够当场受理的,当场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决定;不能当场受理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决定;对于不予受理的,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不予受理的理由;(二)对准予受理的,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和发证,对于一次申请登记数量超过50台的可以延长至30个工作日;对于不予登记的,出具不予登记的决定,并且一次性书面告知不予登记的理由。

需要对压力容器进行现场核查的,其核查的时间除外。

第三十一条

准予登记的压力容器,登记机关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编号编制方法》(见附件c)编制使用登记证编号,并且在《使用登记表》最后一栏签署意见、盖章,同时将压力容器基本信息录入特种设备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动态管理。登记机关办理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时,同时激活记录制造信息和使用登记信息的“移动式压力容器IC卡”。

登记工作完成后,登记机关应当将《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及其产品数据表复印一份,同《使用登记表》一同存档,同时将《使用登记证》和签署意见、盖章的《使用登记表》、使用单位申请登记时提交的资料,一同交还使用单位。采用信息化网络进行使用登记、能够按照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特种设备相关数据库的地区,可以不采用纸质的申报方式。存档: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及其产品数据表复印一份,《使用登记表》

第三十四条

压力容器改造完成后,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登记机关提交原《使用登记证》、重新填写《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和改造质量证明资料以及改造监督检验证书,申请变更登记,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

第三十五条

压力容器拟停用l年以上的,使用单位应当封存压力容器,在封存后30 日内向登记机关办理报停手续,并且将《使用登记证》交回登记机关。重新启用时,应当参照定期检验的有关要求进行检验。检验结论为符合要求或者基本符合要求的,使用单位到登记机关办理启用手续,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

第三十六条

在登记机关行政区域内移装的压力容器,移装后应当参照定期检验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检验结论为符合要求的,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登记机关提交原《使用登记证》、重新填写的《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和移装后的检验报告,申请变更登记,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

第三十七条

跨登记机关行政区域移装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应当持原《使用登记证》和《使用登记表》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注销。原登记机关应当注销《使用登记证》,并且在《使用登记表》上做注销标记,向使用单位签发《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变更证明》(见附件D)。移装完成后,应当参照定期检验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检验结论为符合要求的,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持《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变更证明》、标有注销标记的原《使用登记表》、重新填写的《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和移装后的检验报告,向移装地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

第三十八条

压力容器需要变更使用单位,原使用单位应当持《使用登记证》、《使用登记表》和有效期内的定期检验报告到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手续。原登记机关应当注销《使用登记证》,并且在《使用登记表》上做注销标记,向原使用单位签发《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变更证明》。原使用单位应当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变更证明》、标有注销标志的原《使用登记表》、历次定期检验报告和登记资料全部移交压力容器变更后的新使用单位。第三十九条

压力容器变更使用单位但是不移装的,变更后的新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持全部移交文件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重新填写《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

压力容器变更使用单位并且在原登记机关行政区域内移装的,变更后的新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则第三十六条规定重新办理使用登记。

压力容器变更使用单位并且跨登记机关行政区域移装的,变更后的新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则第三十七条规定重新办理使用登记。

第四十条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或者产权单位更名时,使用单位应当持原《使用登记证》、单位变更的证明资料,重新填写《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到登记机关换领新的《使用登记证》。第四十一条压力容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变更登记:(一)在原使用地未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的;(二)在原使用地已经报废的;

(三)无技术资料的;

(四)超过设计使用年限或者使用超过20年的(使用单位或者产权单位更名的除外);(五)擅自变更使用条件进行过非法改造维修的;

(六)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或者5级的(使用单位或者产权单位更名的除外)。其中(六)项在通过改造维修逍除隐患后,可以申请变更登记

第四十二条

压力容器报废时,使用单位应当将《使用登记证》交回登记机关,予以注销。压力容器注销时,使用单位为租凭方的,需提供产权所有者的书面委托或者授权。第四十三条

使用单位应当将《使用登记证》悬挂或者固定在压力容器显著位置。当无法悬挂或者固定时,可存放在使用单位的安全技术档案中,同时将使用登记证编号标注在压力容器产品铭牌上或者其他可见部位。

移动式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证》及移动式压力容器IC卡应当随车携带。

第四章

检查

第四十四条

使用单位每年对所使用的压力容器至少进行l次检查,检查至少包括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情况检查、压力容器本体及其运行状况检查和压力容器安全附件检查等。检查工作完成后,应当进行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状况分析,并且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及时消除。

检查工作可以由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组织经过专业培训的作业人员进行.也可以委托有资质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进行。其中移动式压力容器中的汽车罐车、铁路罐车和罐式集装箱以及氧舱等按照《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R7001)有关规定进行检验的,不进行检查。

第四十五条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情况的检查至少包以下内容:(一)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否齐全有效;

(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设计文件、竣工图样、产品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监督检验证书以及安装、改造、维修资料等是否完整;(三)《使用登记表》、《使用登记证》是否与实际相符;(四)压力容器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五)压力容器日常维护保养、运行记录、定期安全拉查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六)压力容器检查、定期检验报告是否齐全,检查、检验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七)安全附件校验(检定)、修理和更换记录是否齐全真实;(八)移动式压力容器装卸记录是否齐全;(九)是否有压力容器应急预案和演练记录;

(十)是否对压力容器事故、故障情况进行了记录。

第四十六条

压力容器本体及其运行状况的检查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压力容器的产品铭牌、漆色、标志、标注的使用登记证编号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二)压力容器的本体、接口(阀门、管路)部位、焊接接头等有无裂纹、过热、变形、泄漏、机械接触损伤等;

(三)外表面有无腐蚀,有无异常结霜、结露等;(四)隔热层有无破损、脱落、潮湿、跑冷;

(五)检漏孔、信号孔有无漏液、漏气,检漏孔是否通畅;

(六)压力容器与相邻管道或者构件有无异常振动、响声或者相互摩擦;

(七)支承或者支座有无损坏,基础有无下沉、倾斜、开裂,紧固螺栓是否齐全、完好;(八)排放(疏水、排污)装置是否完好;

(九)运行期间是否有超压、超温、超量等现象;

(十)罐体有接地装置的,检查接地装置是否符合要求;(十一)监控使用的压力容器,监控措施是否有效实施;(十二)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安全联锁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在符合本规则正文的基本要求外,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检查专项要求见附件E,非金属及非金属衬里压力容器检查专项要求见附件F。

第四十七条

安全附件(包括压力表、液位计、测温仪表、爆破片装置、安全阀)检查的具体项目、内容和要求见附件G。

第四十八条

检查工作完成后,检查人员根据实际检查情况出具检查报告(报告格式参见附件H),作出以下结论意见:

(一)符合要求,指未发现或者只有轻度不影响安全使用的缺陷,可以在允许的参数范围内继续使用;

(二)基本符合要求,指发现一般缺陷,经过使用单位采取措施后能保证安全运行,可以有条件的监控使用,结论中应当注明监控运行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完成期限;

(三)不符合要求,指发现严重缺陷,不能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情况,不允许继续使用,应当停止运行或者由检验机构进行进一步检验。检查由使用单位自行实施时,其检查报告应当由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或者授权的安全管理人员审批。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九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使用单位贯彻执行本规则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压力容器实施信息化动态管理。对存在以下情况的压力容器进行重点监督检查:(一)有重大事故隐患的;

(二)重点监控的以及公众聚集场所使用的;

(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四)发生过事故的;

(五)风险评估结果为高风险的。

第五十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压力容器使用单位,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一)未按照规定办理使用登记和变更登记的;

(二)未建立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和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的;

(三)未按照规定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安全检查、检查的;(四)未按照规定对安全附件进行校验(检定)、维修的;

(五)使用的压力容器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结论为不符合要求的;(六)未按照规定申报定期检验的;

(七)未按照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八)压力容器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

(九)未按照规定消除事故隐患,继续投入使用的;(十)未按照规定制定应急预案的;

(十一)未按照规定报告压力容器事故的。

第六章

第五十一条

本规则所指的使用单位,是指有压力容器使用管理权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一般是压力容器的产权单位,也可以是由合同关系确立的具有压力容器实际使用管理权者。产权单位出租或者由承包方使用压力容器时,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安全责任主体。未约定的,由产权单位承担安全责任。

第五十二条

本规则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三条

本规则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2003年7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国质检锅【2003】207号)中有关压力容器的规定同时废止。

下载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TSG R5002-2013,纯手工录入,不含附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TSG R5002-2013,纯手工录入,不含附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