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香港升学申请条件及建议
申请条件
360教育集团香港留学专家介绍,正规本科大学应届或者毕业生,成绩75分以上,有雅思、托福、六级或者专八成绩(香港语言可以后补的)就有资格申请,香港高校并不是非得211、985高校的学生才有资格申请,各个专业对学生学业背景、工作经验、语言等要求都不同,有相关专业工作经验或者学习经验,符合上述所说的,经过悉心包装和指导,均有资格申请。
申请建议
香港的研究生入学遵循先到先审、择优录取的标准,建议学生大三即可以开始咨询专家,着手准备各方面成绩,争取尽早申请。因为虽然港校研究生申请时间为10月底到次年的5月左右,但是热门专业申请时间一般集中在11月至次年的2月份,时间很紧迫,没有提前准备只能得到的是鸡蛋碰石头的结果。很多学生误认为只要在开学前或者考研后申请,时间还是很充沛的,其实不然,港校大部分专业在2月底之前就有录取结果了。
第二篇:申请香港升学的提醒事项
申请香港升学的提醒事项
去香港升学,申请香港升学有什么提醒事项吗?
申请赴香港读硕需准备的材料:本科成绩单;英文水平证明:雅思成绩(6,6.5分),香港的大学也承认托福,个别香港的大学也承认内地的大学英语六级证书;申请与MBA、金融银行有关的专业一般都要求提供gmat成绩;推荐信:一般需两到三封推荐信,推荐人最好是某学术领域中研究者,而且推荐人要十分了解申请人的学术成就和研究习惯,还需对申请人的研究计划作出评价和建议。在校或在职获得的各种资格证书和奖励证书,及在校学生的社会实践证明等都可提供,以证明个人的综合素质。
此外,如果申请研究式硕士,还必须撰写研究计划,研究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研究对象、即想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此问题的意义;前人的研究状况;研究方法;及参考文献等。
有计划赴香港读研究生的同学,除了要准备良好的学业成绩和英文成绩,还须注意要练好口语,香港大学的校方一般会安排电话面试,学生要用英文进行面试。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国内学生不太注意电话面试的礼仪,常常忘了说问好和说谢谢等礼貌用语,而忽视这些细节容易被认为欠缺礼貌,给面试方留下不太好的印象。另外,有些香港的学校不提前通知电话面试的时间,所以学生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第三篇:退件申请
退件申请
尊敬的白云区建设局:
您好!我司申请的建筑业企业资质首次申请流水号********,现想申请退回修改。
望予以办理,为盼!
2018年6月13日
第四篇:香港研究生申请
香港研究生申请
1.雅思和托福都承认。
2.基本都要求网申。
3.相关文件一般都要求寄原件。
4.一般香港高校需要的数据和证书:本科学位证书,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或在读证明,成绩
单,(获奖证书,发表的文章或出版的书,)推荐信(至少2封),雅思或托福成绩,GMAT成绩,个人简历,PS,申请表,邮件清单,(有些专业要求工作证明)。
5.本科学位证书,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或在读证明,成绩单在学校盖章密封的信封里寄出,工作证明在工作单位盖章密封的信封里寄出,推荐信在推荐人签名密封的信封里寄出。
6.部分高校要求推荐人信息表。
确定申请之前准备工作
1.确定是否有该专业。
2.查询高校要求和专业要求,费用等相关信息,做一个基本的网申信息表。
3.确定学生各项是否符合要求。
4.确定文件是否都能到手。
确定申请之后准备工作
1.翻译本科学位证书,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或在读证明,GMAT成绩给学生公证。
2.做网申,申请邮箱,完善网申申请表,包括网址,邮箱及密码,网申用户名,密码,提
示问题和答案,学院,专业等等。
3.下载推荐人信息表和申请表。
4.向学生要求相关材料,包括所需的所有材料,学生的个人信息,求学经历,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学生家长的相关信息。
5.翻译成绩单。
6.开始雅思或托福送分程序,让家长去汇款(或者公司汇款),填写送分表,email到相关
地址。
7.做PS,个人简历,工作证明,推荐信(或要求学生向老师要求),邮件清单。
8.核对网申信息,提交。(如需公司付款,向学生要visa卡信息。)
9.核对文件后寄出。
10.(不知道GMAT成绩是怎么寄的)
寄出文件后工作
1.每天登陆邮箱查件。
2.提醒家长关于财产证明的问题。
第五篇:香港学校申请要诀
最近有人在问我各种申港的事情,直接来码一篇造福大众好了。对于各路高富帅你们可以直接找中介,本篇只是讲申港DIY各种琐碎事能帮你省个一两万的中介费而已。本文所述跟程度有关的词汇(很难、特牛、比较有把握balabala这些)一般针对港大港中文港科大这三所。呃 不过也有一些我没接触的其他学校特别牛的难申的专业。像浸会的传媒,亚洲第一。可以先给想申请浸会传媒这个专业的筒子一些资讯就是他们比较喜欢凤凰卫视实习出来的学生,因为香港那边觉得大陆的电视台除了凤凰卫视其他都是朝廷台 概况:
香港的硕士研究生分授课型和研究型两种。授课型一般是一年,无奖学金,修够学分即可毕业;研究型的一般是两年,有奖学金,需要修够学分且发表论文方可毕业。对于理工科专业来说一般授课型的学位叫做MSc,即Master of Science,研究型的学位叫做MPhil,即Master of Philosophy。不要以为Master of Philosophy就是哲学学士学位,这只是香港各高校沿用英式教育体制中的叫法。所以各位在自己申请的时候看清楚是MSc还是MPhil。。我当时申请的港中文的统计自己以为是授课型的后来发现是研究型的。。就是因为当时对这个MSc和MPhil不敏感。
对于同专业来说研究型的申请难度大于授课型的。有些专业的研究型硕士给大陆学生的名额特别少,甚至没有,所以这些专业的研究型硕士都是大牛中的大牛才能申到(比如08级的同门师兄滔哥,他本科拿了三年国奖又有一大把的项目经历。。拿到了港大CS的Mphil 的全奖offer 膜拜一下)额 有些专业的PhD给大陆生的名额貌似会比MPhil的多一点?这
个我具体也不清楚毕竟自己完全木有搞PhD(PhD即Doctor of Philosophy,同理也不可直接理解为哲学博士)。MPhil和PhD一般是需要事先和教授套磁的。
想申金融和经济方向的筒子比较多,提醒一下,香港大部分学校的商科专业需要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方可申请(例如港大和科大的金融),但也有听说过有本科专业对口硬件又很好的应届生拿到港大金融的offer。港中文去年新开的经济学不需要工作经验,目测今年也要成为热门;还有科大的金融数学(由数学系开设的,偏数学理论),也是不需要工作经验,这个已经很热门了。对于热门专业肯定是绩点越高,托福或者雅思越高,相关项目和实习经历越有分量越有把握。(听闻港科大金融数学有很多北大清华的本科,还有各种某行某行总行实习经历balabala你们感受一下)
香港各高校的选人标准主要看以下几方面:学校背景(至少是211,除非你经历特别特别牛)、本科前三年成绩(指所有成绩包括专必公必专选公选,如果你已经毕业那肯定是看大学四年的成绩了)、项目经历和实习经历(主要是看跟你申请的专业有关的)、语言能力、个人能力。重视程度按上述顺序排列。商科、法律、教育类专业对语言会有更高的要求。
前期准备: 关于绩点: 我们学校的满绩点是5,绩点算法是(每门分数-50)/10为这门课的绩点,比如83换算为3.3的绩点。然后总绩点按学分加权平均。本吊的本科绩点是3.3。用有个出国的满绩点是4的常用算法:(A)85-100=4.0(B)80-84=3.5(C)75-79=3.0(D)70-74=2.5(E)60-69=2.0(F)0-59=1.0我算出来是3.5。不过对于申港来说他们直接看你成绩单,绩点算法怎么算不必纠结。中大的中英文成绩单是只显示每科最后成绩,不显示是否挂科也不显示任何算法的绩点。所以这里有个窍门,如果你铁定了心要出国不保研的话,如果在期末考试前你觉得这门考不高分你可以直接主动向老师请求挂科然后参加补考或者重修,这样好过你一次考过只考了68,反正中英文成绩单上看不出挂过科没(劳资的金融保险统计68啊!悔不当初直接挂啊!谢XX你特么祸害过多少学生了爽够了没啊!数计院有这样的老师真是瞎了!)。对于不是特别热门的专业,按照我们学校满绩点5的算法最好不低于3.0,3.3的绩点是比较有把握的。关于GRE和GMAT:
申请香港不要求GRE。申请商科的话学校网站上有些有要求提供GMAT成绩,但根据香港高校直接设在内地的招生处——亚太管理学院的说法,不提供GMAT成绩亦可,香港的教授会根据你的托福或者雅思成绩和你大学期间的成绩大致推断出你的GMAT水平。(香港高校直接在内地设的招生处这个机构不是一个中介,我觉得是靠谱的机构,我会在后面中期申请部分详细介绍。)但话说回来一个较高分的GRE或者GMAT肯定是对你的申请有很大帮助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你都考了GRE或者GMAT了干嘛不去申美帝-。-关于雅思和托福:
由于香港高校都是全英授课所以需要提供英语语言能力证明。现在香港不仅接受雅思成绩也接受托福成绩。对于六级成绩来说,港科大已经不再接受,其他学校在去年申请的时候扔接受六级成绩,以后情况如何说不准。所以考一个雅思或者托福还是很有必要的。然后问题在于是选考雅思比较好还是托福比较好。这里有个大概的说法,雅思低分段容易考,托福高分段容易考。香港的学校对雅思都有单科要求,对托福没有单科要求。本吊是考的雅思,可以给大家一个参考。我是吃高考英语基础的老本,大学前两年英语基本没学。高考英语133,第一次六级450。雅思准备时间3个多月,期间有参加环球雅思的高分尖子班,第一次考总分6.5,听力7.5、阅读7.5、写作5.5、口语6。香港学校语言要求大致是理工科总分不低于6,单科不低于5.5。商科、法律、教育这些一般是要求总分6.5,单科不低于6(也有要求单科不低于5.5的。但是有些专业的要求高达总分不低于7,单科不低于6.5,比如港大的金融,这个是还要求有两年工作经验的)。但一般总分和单科都比他要求的分数高出0.5分才比较有把握。对于中国高考应试教育出来的学生来说考雅思写作和口语是硬伤,于是你会发现雅思的单科要求是一个很蛋疼的东西。写作和口语5.5往上每提0.5分都很不容易,而且写作和口语还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里面,你想把这两门都考上6.5的话那个难度我不知道怎么形容了。如果是我估计上一对一的课程不停地和老师练口语对话,不停写写完一篇就给老师改这样再练一两个月到是有把握。不过这样的成本太大你有这样的功夫干嘛不考托福去。如果是用托福成绩的话是什么标准呢?理工科要求不低于80分,而刚刚要求雅思7单科6.5的港大金融只要求托福90分!对!你没有看错!只要90分你就可以拥有!什么概念?我觉得雅思7的话相当于托福至少95以上。另外雅思考7分有可能是听力
8、阅读
8、写作
6、口语6,这样就算总分达到了要求单科还是没达到要求,托福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同样托福分数比学校所要求的最低分高出5分以上是比较有把握的。所以说想考高分区段就去考托福。关于申请材料:
需要准备的材料有本科中英文对照成绩单、雅思或托福成绩单、个人陈述(PS)、两封推荐信(RL)、个人简历(CV)。Mphil和PhD还要提交研究计划(RP)。其中PS特别重要,它是包装展示你整个人的重要媒介,教授是通过它来了解你的。PS、RL、CV甚至是RP都可以在网上找文书公司代笔,有几个有专门的网站,有些是直接在淘宝上卖。相对来说在淘宝上卖的便宜很多,写出来的质量也不差。本吊的两封RL是在文书网站上买来后又自己修改的,PS是从淘宝上买来又自己加工的,CV是自己写好在淘宝上找人润色的。(自己再修改只是因为自己情况特殊又做了篇幅上的删减调整针对不同专业做了不同侧重神马的,一般你觉得不满意可以一直让他给你改到满意为止。)网上代笔他们会给你一个信息采集表格,里面会有各种问题,回答之后反馈给他们他们会根据你的回答帮你写。我用过的文书网站是http://www.xiexiebang.com/Management_Field/Public/ViewLecture.aspx?id=2127,上面有写联系方式)。不同于中介,他们所做的工作是可以帮你进行MSc的网申帮你提交材料直接给教授(如果是我们自己寄的话一般是寄到学院办公室或者是研究生招生办,然后再分配到各个教授)。但是他们不会像中介一样帮你写材料,毕竟他们是免费帮我们申的。MPhil和PhD的申请他们不负责。
关于这个机构的可信度问题,我个人是完全信任的。当时听完宣讲会也是有点怀疑,免费申请?开玩笑吧?但是能在我们学校开宣讲会的机构都是要通过就业指导中心审核的,我做过就业指导中心的助理,所以我知道就业中心的邮箱,当时听完宣讲会我就回去登进就业中心的邮箱找到他们发来的审核材料自己看了看,有组织机构代码证和香港各大高校盖了公章的招生委托书。于是我把我的材料寄给他们让他们帮我申港科大的IT,180HK$的申请费是通过银行转帐转了150RMB给他们,期间他们一直有通过电话跟我联系说还缺哪些材料。材料齐全之后第二天我自己登录港科的申请系统发现已经多了一个IT专业的申请,里面所有信息填写完备。申请费转账给他们后过了两天我再登录系统看申请费已付。所以我是完全信任的。有人问我这个专业拿到offer没。科大是这个样子的,在你提交了两个以上的申请之后他们会发邮件跟你确定哪个优先,招生处会让你选择优先的专业先审核你的材料,如果这个专业录了你其他专业就不再审你的材料了,所以港科的offer你只能拿到一个。我拿到了自己申的MPhil的offer所以他们帮我申的这个MSc的IT最后就unsuccessful了。如果是自己申自己寄材料的话,需要提醒的是科大是网申上传扫描件的,成绩单先不要急着封装,扫描(或者拍照)之后再封。科大的推荐信可以两种形式提交在前期准备的RL部分有讲,也是不需要往那边寄的。往香港寄材料我用的是顺丰,感觉够靠谱,一般都是第二天到。寄材料收件人联系电话一定要有,有些时候申请页面写的材料寄送地址上面没有写电话,你要自己去网站上找那个部门办公室的电话。
如果你申请的是MPhil或者PhD,则需要事先发邮件跟教授套磁。教授的联系方式可以在各个学院的网站上查到。一般第一封邮件就是介绍一下自己,给教授看一下成绩单和自己做过的项目,表达一下对这个教授的研究方向的见解和兴趣,表示一下希望做这个教授的研究生,提出一些跟申请有关的或跟学术有关的疑问这个样子。然后教授有回复就慢慢聊起来,教授觉得你差不多就会给你约个时间面试。
关于面试,有些专业会有,有些专业没有,视当年的招生情况而定。面试用的是英语,有些时候问特别学术的问题会用汉语。有些专业会有教授过来大陆的一些省会城市组织一场面试,有些专业是电话面试或者网上视频面试。电面和网面问的比较多的有介绍一下你的学校啊,介绍一下你现在的专业啊之类,还有其他一些general question。对于具体哪个专业会问一些什么问题网上应该或多或少会有一些面经,大家可以自己找找或者问问录取到那个专业的师兄师姐。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觉得你的条件还不错但是没收到面试通知,而跟你差不多条件的其他同学收到了,先不要慌,自己发邮件给教授说明你的情况询问一下自己可不可以有面试资格,有时候可能是因为申请这个专业的人太多教授审材料审漏了。如果教授觉得你条件可以但是已经过了在省会城市组织的面试的时间他会约你周末过去香港那边面试。
后期手续:
关于档案和户口:对于户口在学校的筒子一下内容可以做参考,户口在家的筒子你们可以自己咨询一下就业指导中心看怎样办比较好。档案和户口是两个概念,户口大家肯定都见过,档案应该都没见过,我们的档案都在东校区的档案馆保管。一般档案和户口放在同一个地方比较好办理各种手续会比较方便。本吊的户口是学校的集体户,由于香港升学不会接收户口,所以我要么把户口打回生源地,要么把户口挂靠在广州。选择挂靠广州的话有几种可选方案:1,挂靠人才市场,向人才市场缴纳一定的挂靠费用,广州的人才市场有好几个,选哪个比较好我也不清楚;2,你认识某个有一级人事接收权的大企业里能说的上话的人可以帮你把户口挂靠在他们公司的集体户里,相当于与该单位签约(注意该公司要有一级人事接收权才可以,否则你与他签约之后仍需将户口挂靠在人才市场);3,挂靠广州留学生服务管理中心,缴纳一定的挂靠费用,1500RMB保管三年,其挂靠作用与人才市场相当,不一样就在于广州留服可以办理将来的学历认证这些业务,到时一起办比较方便,我用的是这个。网址是:http://www.xiexiebang.com/vsgzhr/login_lx2.aspx,注册登录后可在相应版块查看办理挂靠流程。4,办理暂缓就业,办理暂缓后户口和档案留校,可免费保管两年,但期间不可办理出国、结婚、劳务证等手续,对于一年的MSc来说可以使用该方法,但对于其不可办理出国手续的限制不知可不可以在办理暂缓前办好留港学生签注,具体是否可行可以咨询一下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
前三个方式都需要签三方协议(现在是四方,多了一方学院),而如果你之前签了工作的话需要先毁约才能拿到新的空白三方,而毁约需要向就业指导中心提出申请,通过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和领导审核同意后才能毁约,交三五千块的违约金不说,手续麻烦且通过率不保证100%。具体通过情况根当年就业形势也有关,所以签工作前最好提前跟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沟通好。
关于留港学生签注:在你拿到offer并缴纳了留位费之后,你就可以办理签注了。办理的流程大概是这个样子的,你需要先通过香港那边的学校向香港入境事务处提交入境申请,等那边开据出入境许可后他们会寄给你,你拿着这个入境许可+户口卡+户口首页和本人页复印件+身份证和身份证复印件+2寸蓝底照+你的港澳通行证去广东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去办理出境许可。整个办下来至少一个月。如果你还没有港澳通行证就先去办一个吧,不知道怎么办理的话去找度娘。以上是针对户口在学校的筒子来说的,户口在家家在广州的好像是要去户口所在区的公安厅办理,最好自己打电话问一下。户口在其他地方的我也不清楚了自己打电话去保卫处或者公安厅问吧╮(╯▽╰)╭。可能用到的电话: 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84111791 中山大学保卫处:39332297(这个是东校的 因为我户口在东校所以只记了这个╮(╯_╰)╭,其他校区的打查号台问吧 84112828)广东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83119147
经验分享就先想到了这么多,以后有什么突然又想起来的再往上面补充。有大牛不同的经验或者补充也可以提出。最后祝各位师弟师妹申请顺利!
匆匆截稿有些话没说完,这里郑重感谢几位在申请路上给予我很多帮助的人。港中文工程管理的 @胡育杰(229353834)师兄,港科金数 @郭琳(247463453)师姐,港大统计 @黄贝珊(251383421)师姐,港大CS @叶永滔 师兄,滔哥不怎么用人人。。在申请初期的时候这几位大牛都是重要的信息来源,骚扰过好多次,不厌其烦的跟我讲,有两位到了现在还在被我骚扰真的非常感谢!然后还有亚太管理学院的张老师和郭老师,文中很多独家信息都是从张老师那里得来的,当时对我帮助也很大让我对自己的条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郭老师是帮我做网申的老师,网申的一些疑惑也从她那里得到了解答。另外还要感谢我的室友 @申吟语(270541849),貌似是你当时看到群上面李老师发的港科来开宣讲招ITL的研究生提醒我去看的,加油啊大东莞的局长,吉他别落下啊~~然后还有好基友楠爷 @李楠(281302868),当时你看到那个群上的宣讲会信息还特地发Q告诉我来着,当时虽然嘴上说已经知道啦心里还是特感动。最后要谢158,就是你当初把我拉到这条道儿上的 @罗文宏(249884662)。
虽然说申请是先到先得,但是也不代表后来才申请的就没有机会。本吊12月份申的全部申坏了都跪掉了,来年都已经开始找工了然后发现了亚太管理学院来开的宣讲会,去跟张老师交流之后对自己的条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明白了自己之前申请问题出在了哪里,4月份ITL的教授来我们学校做宣讲,这之后才又申的ITL的MPhil,5月份拿到offer。在offer拿到之前经历了各种苦逼的日子,不管是心理上还是身体上,大四这年就在各种苦逼和惊喜中度过。我觉得主要是要有个好心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一有机会就去抓,努力坚持总会有希望,总有一天会守得云开见月明。最后用一室友经常说的一句话做结尾:人生就像吃番薯,吃完不知什么时候才会放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