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制度
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制度
安全评价报告是安全评价过程形成的成果,也是安全评价程序中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安全评价所形成的评价报告,是政府安全主管部门对经营单位安全状况实施监督管理的依据,也是被评价单位申请生产经营许可资质所必须提供的重要申报资料之一。因此,安全评价报告编制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政府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关系着被评价单位的能否获得生产经营许可资质的关键所在。同时也反映了我公司安全评价工作的质量水平,代表了一个公司的形象。为此,我公司现制定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制度如下: 第一条 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及要求
一、安全评价报告的格式及要求
1、封面格式要求:封面第一行右上角为报告编号;第二行应为被评价单位名称;封面第三行应为报告名称;第四行应为评价机构名称;第五行应为资质证书编号;第六行应为法定代表人;第七行应为审核定稿人;第八行应为评价负责人;封面的底部为报告编制单位名称并盖章,最后一行应为报告的编制时间(即年月日)。
2、安全评价机构资格证书复印件、安全评价委托书复印件。
3、安全评价工作人员组成名单:第一行应为委托单位;第二行应为评价单位;第三行应为项目负责人(签名);第四行应为评价组长(资格证书号、签名);第五行应为评价组成员(资格证书号、签名);最底部为报告审核人(资格证书号、签名)。
4、前言。
5、目录。
6、正文。
7、附件:被评价单位应提供的文件和相关资料、安全评价涉及的其他证明文件、资料均作为评价报告的附件。
二、安全评价报告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评价概述 1.1 评价目的 1.2 评价依据 1.3 评价范围及内容 1.4 评价程序 第二章 企业概况 2.1 企业基本情况
2.2 经营场所、仓储设施基本情况 2.3 主要设备一览表 2.4 仓储设施自然环境条件
2.5 经营场所、仓储设施周围环境(图中标出实际测量距离尺寸)2.6 仓储设施平面图(图中标出实际测量距离尺寸)第三章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1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的种类及特性 3.2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3 主要危险有害分布情况 3.4 重大危险源辨识
第四章 安全评价现场检查表
安全检查表应真对不同的评价对象而采用不同类型的安全检查表(如:危化品生产经营现状安全检查表、剧毒农药经营安全检查表等),在实际应用中,应当首选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6)172号文件和(2006)237号文件统一制作的安全检查表,但检查表填写应注意如下:
1.检查记录为现场评价时的记录,要求详细记录;2.复查记录为被评价单位整改后的复查情况;3.结论为复查后的结论,只能用“合格”或“不合格”表示;4.不涉及项在“检查记录”栏中说明不涉及及原因,“结论”栏中填“不涉及”。不涉及项不统计在检查结论汇总表“检查项”栏中。
第五章 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根据检查结果对各单元进行分析,并对消防验收及检查进行评述。对存在的事故隐患提出合理可行的整改措施及改进建议。
第六章 评价结论
综合评述安全和消防状况,给出评价结论,评价结论包括三种情况:
① 符合安全要求; ② 基本符合安全要求; ③ 不符合安全要求。注:可根据被评价单位的情况增设章节。第二条 安全评价报告的要求
安全评价报告应内容全面,条理清楚,数据完整,查出的问题准确,提出的对策措施具体可行,评价结论客观公正。第三条 安全评价报告文本格式的要求
一、字号、文体
1、正文标题
① 第一级标题用2号黑体字;第二级标题用3号黑体字。② 其它标题采用4号黑体字。
2、正文内容
① 文字表述部分采用4号宋体字。② 表格表述部分可选择采用5号宋体字。
二、纸张、排版
1、纸张采用A4白色胶版纸(70g 以上);
2、排版左边距28mm,右边距20 mm,上边距25mm,下边距20 mm;
3、正文行间距为1.5倍行距,表格行间距为单倍行距;
4、第一级标题居中,第二级标题居左端。
三、安全评价报告的整理
安全评价报告内容编制完成后,应由取得评价资质的技术专家(或技术负责人)对评价报告进行审核定稿。待审核完成后应分别由评价法定代表人、审核定稿人、评价负责人、评价组长、评价组成员进行本人签名。除附图、复印件等外,评价报告文本双面打印,评价报告采用热熔(胶装)方式封装(并用单位公章对安全评价报告进行封页)。
第四条 盖章要求
安全评价报告内容编制完成后,要在评价报告封面一和封面二分别加盖我公司公章(以下简称盖章),我评价公司资质名称盖章、评价结论盖章、我公司为被评价单位出具的消防评估证明(如没有则免)盖章、评价报告开启面加盖启封章(公司公章)。第五条 安全评价报告的最后要求
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应按照河南省安全监督管理局(2006)172号文件和(2006)237号文件的要求,将被评价单位的申请材料与安全评价报告进行合订,采用热熔(胶装)方式封装。装订顺序如下:第一部分为申请材料,第二部分为安全评价报告,第三部分为各种附件(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安全评价报告需要的其它附件)。
第二篇:安全评价报告编制问题与对策
安全评价报告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目前安全评价报告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安全评价;评价报告;问题与对策;不符合;不深刻;不明确
中图分类号:TD7 文献标识码:C 1引言
对于高危行业,如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筑项目和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等行业的安全评价工作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的必须做的工作,这是一项国家正在建立并将逐步完善,旨在从根本上控制、消除事故隐患,促进安全生产的一个长期的、有效的制度。政策、法规、相关技术标准是安全评价的依据;科学性、公正性、严肃性、针对性是安全评价工作的基本原则。
安全评价的目的旨在通过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评价对象的生产工艺的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的基础上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确认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必要的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笔者在统计对比湖南地区的几家评价机构出具的不同类报告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安全评价导则,分析得出当前安全评价报告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2安全评价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2.1不符合 2.1.1格式不符合
安全评价报告的封面、盖章、签字和附录等在各安全评价导则中都有很明确的规定,且各导则有着不同的要求。笔者认为应该严格按照不同导则的标准完成规定项目,评价机构不能自己另创一套。但某些机构的报告中不管是安全预评价,还是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还是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现状评价,其封面,盖章,签字,附录等一律按《安全预评价导则》的规定格式定稿,这样做显然不符合其他评价导则的规定与要求。2.1.2内容顺序不符合
在各导则中对于报告的内容顺序,有着明确的规定。其规定的顺序是科学合理的,不仅便于编制与审核,也不易导致漏评。但统计中有些报告不按规定顺序编排,前后顺序颠倒。如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报告中,常有将“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后果预测”写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之前。2.1.3打印、排版和装订不符合
安全评价各导则对安全评价报告的打印、排版和装订工作均作了非常明确的要求。但统计报告中常常出现页码前后颠倒,标题编号错误,字号大小不符合相关规范,错字、别字较多,单位(外文)符号不规范和表格错位等现象。2.2不深刻
2.2.1对于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使用范围理解不深刻 安全评价是关系到被评价项目能否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安全标准,生产活动过程能否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关键性工作。因此,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以被评价项目的具体情况为基础,以国家相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行业技术标准为依据。这就要求在进行安全评价时,必须深入理解引用法律、法规和标准有关条款的真正含义,否则,将会导致错误的评价结论。在有的安全评价报告中,不能结合实际情况,生搬硬套标准条文,甚至对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引用不足。如在对氯乙烯储罐、天然气球罐、氧气球罐作评价时没使用GBl2337—1998《钢制球形储罐》;在对储罐区作评价时没使用GBl7681—1999《易燃易爆罐区安全监控预警系统验收技术要求》等标准。再如在加油站评价报告中“加油站内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房间应采取通风措施”等涉及“爆炸危险区域”的有关规定,某些报告错误地认为“爆炸危险区域”即加油站内所有房屋。导致评价结论失效。深刻理解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与相关行业技术标准条款的含义,是评价人员必须认真对待的基础工作,否则会导致误判,使评价结论失真。
2.2.2对安全评价的要求与评价方法的选取原则理解不深刻 进行安全评价时,首先是针对被评价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特征,搜集有关资料,对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其次是对众多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单元进行筛选,针对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及重要单元进行重点评价。由于各类评价方法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与使用条件,因此要有针对性地选用评价方法。这就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在当前的评价机构中,很多从业人员并不具有安全工程或相关专业背景。因此某些评价机构编制的报告常常是“一个模本”,漏评(项目覆盖不全)和系统相关评价系数选取失当等现象。如某家评价机构编制的一张安全检查表几乎应用在了其所出具的所有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报告中;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的安全检查表只适用于纯粹做销售的单位,对有灌装液化或压缩气体过程的单位就不合适。如果未能深入分析牵强附会地调用,便导致对评价项目的针对性不强或者说没有针对性。再如某评价机构出具的《氯化石蜡生产企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只在“危险物质固有危险特性中”照抄了《安全技术说明书》有关氯气内容,在随后的定性、定量分析中再也没有出现有关氯气的任何内容。液氯被《剧毒物品品名表》(GB58-93)列入第1类A级无机剧毒物,《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中也榜上有名。因此在整个氯化石蜡生产过程中,液氯应作为评价的重点。但在此报告中出现漏评。还有,在某些评价报告中,应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时,常常出现L、E、C取值错误,如L(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的取值时,某些报告常取一些自己认为合理的数值,如4,5,7,8等等,甚至还有诸如4.5,7.5等数据的出现。而该方法中只规定了7种可能性的分值,分别为0.1,0.2,0.5,1,3,6,10。错误的取值将直接导致D(危险性分值)的失真,最终影响到评价结果。类似的取值错误也经常出现在“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危险评价法”中。
2.2.3对评价导则中的“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理解不深刻
评价通则中的“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并不是说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越安全越先进就越好。而是要从实际的经济、技术条件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使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在有的评价报告中过高地强调安全性,忽略了经济合理性。如某报告不管企业危险性大小,是否涉及火灾、爆炸区域,建议企业的电力系统一律采用TN-S系统和防火阻燃电缆(线)。企业照此整改,运行成本将大大增加,从实际考虑也确实无此必要。现在的安全评价主要工作还处于国家法律、法规与标准的符合性审核阶段,当前的技术手段还不能精确地进行事故发生概率预测和事故后果模拟实现。因此国家对硬件要求的基本原则是满足相关规范与标准即可。如果以最高最优的安全标准要求中、小企业,虽降低了评价机构的风险,但加大了企业的负担,也影响安全评价的声誉。2.2.4其他问题
在统计的安全评价报告中,关于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普遍较简单;验收评价报告中缺少必要的施工记录及试运行记录等资料;附件审查不严:有的报告缺少必要的附件,企业提供的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证书、消防证明、防雷检测报告等附件常有虚假情况等。2.3评价结论不明确
安全评价报告作为企业领取安全生产(或经营)许可证的必要条件,其评价结论将直接关系到生产能不能顺利进行。因此有时会涉及到一些部门、集团或个人的经济利益。在评价时,从业人员必须以国家和劳动者的总体利益为重,坚持科学公正的原则,在充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前提下,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结合经济技术的合理可行性提出明确的有针对性的整改要求和建议。整改建议和评价结论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如在《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中规定,评价结论分为下列三种:a)符合安全要求;b)基本符合安全要求;c)未能符合安全要求。而统计报告中的很大一部分结论为“在满足报告中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后,能够达到a级”,这等于没有下评价结论。3对策
3.1对已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学科知识的系统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
安全评价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例如,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中,压力管道、储罐、反应器众多,工艺流程复杂,要想全面地找出其危险源并对其危险性作出分析评价,化工专业知识及系统安全工程专业知识都必不可少,对评价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但在目前的评价机构中,很多人员并不具有安全工程或化工专业背景,人员素质莨莠不齐。
某行业的专业知识不能全部代替相关的安全知识,由于被评价对象的复杂性,情况各不相同,涉及到的专业知识也将非常广泛,每个人都很难做到精通,甚至很大一部分都不熟悉,因此系统学习安全科学知识是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必由之路。3.2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建立稳定的评价队伍
针对安全评价的专业性质,国家已实施了安全评价师制度。但由于安全工程专业的新兴性与安全评价工作的初级性,很多从业人员都是通过非正常程序进入这个行业的。对此,建议相关机构提高进入安全评价行业的门槛,取消当前流行的评价师挂靠制度,以此建立一支高素质、懂专业、相对稳定的评价队伍。
3.3认真研究安全评价导则,严格执行“导则”的规定 安全评价导则是针对某项评价活动的一个规范性文件,对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众多的细节问题均作出了详细的说明,是保证安全评价质量与安全评价报告规范的基础。因此,在评价与报告的编制过程中,要认真研究相关导则的内容,严格执行导则规范、标准。以期评价的科学合理性。报告的规范化并不等于说报告应成为八股文,其中很多内容需要评价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专业知识,对被评价对象进行有针对性地具体的危险性分析,据实得出自己的结论。总的说来,格式要固定,内容要各异。
3.4加强从业人员道德修养,增强责任感,严把质量关 安全评价是关系到被评价项目能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能否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关键性工作。关系到企业能否顺利进行生产活动的工作。因此这个过程涉及到一部分人的个人利益。如果评价人员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很容易出具虚假或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报告。因此要求广大从业人员应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对生命负责的态度投入工作,增强责任感,严把质量关。认真作好每一份安全评价报告。4结束语
本文基于对评价报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家相关规范,指出目前评价报告编制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并相应提出了解决对策。但评价对于我国来讲,还是一项新兴的工作,其发展与完善还得业界人士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评价通则,2003 [2]王广亮.安全评价及其在我国的实施[R].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专家组报告集,1990年卷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编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M]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 [4]王显政等.安全评价[M].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5]何华刚,裴先明.化工安全评价探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3,10(1):56-59 [6]王得学.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释义[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7]周国泰主编.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M].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8]谢鸣一等.安全系统工程[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 [9]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综合组)编.安全生产检查导则[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10]ILO.Major Hazard Control.ILO,1988 [11]王广亮.化工、石化生产装置安全评价的模式与方法[J].化工劳动保护,1998,19(5)
[12]易静知等.湘潭碱业有限公司安全现状评价报告[R].湘潭市融城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2005,103-107 [13]蒋军成,郭振龙编著.工业装置安全卫生预评价方法[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第三篇: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参考目录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参考目录概述
1.1项目背景
1.2评价依据
1.3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基本情况
2.1 建设项目概况
2.2 河道基本情况
2.3 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
2.4 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河道演变
3.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3.2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3.3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防洪评价计算
4.1 水文分析计算
4.2 壅水分析计算
4.3 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
4.4 河势影响分析计算
4.5 排涝影响计算(如有)
4.6 其它有关计算(如有)
(专题研究如有可另附)防洪综合评价
5.1 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
5.2 与现有防洪防凌标准、有关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的适应性分析;
5.3 对行洪安全的影响分析
5.4 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5.5 对现有防洪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及其它水利工程与设施影响分析
5.6 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5.7 建设项目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适当;
5.8 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工程影响防治措施与工程量估算结论与建议
第四篇:货运安全制度编制要求
道路货物运输企业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编写提纲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保证道路运输企业运输生产安全而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关系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的法定责任,道路运输安全营运的重要保障,保护从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手段。其内容包括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岗位责任制(包括企业负责人岗位责任制、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岗位责任制、安全员岗位责任制、驾驶员岗位责任制)、本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包括驾驶员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装卸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本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本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本企业车辆、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本企业事故处理应急预案、本企业卫星定位车辆监控管理制度、本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企业安全例会、安全生产考核和奖惩及安全生产值班等制度。各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行业标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管理人员,预防和减少运输安安全生产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和岗位责任制
(一)制定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公路安全保护条例》、《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关于加强物流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预防和减少运输安安全生产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指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工作应负责任的一种制度,是将企业安全纳入企业运输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实现全员参与、全面、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保证运输企业实现安全运营。
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及安全生产管理需要,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承担相应安全生产责任。其主要职责应至少包括:
(1)具备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生产 条件;
(2)依法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贯彻落实企业有关安全生产决定和管理措施,组织制定(修订)和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安全生产费用预算、应急预案等;
(4)组织召开安全会议,开展安全生产活动,提出安全生产管理建议;
(5)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通报;(6)负责安全设施、设备、防护用品管理与发放;(7)负责车辆维护、保养和维修;
(8)负责货物受理、抽检及相应营运手续办理;(9)制定运输组织方案及车辆人员调度;
(10)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审核、聘用、奖惩、解聘;劳动安全、职业健康等;
(11)依法报告事故,负责运输事故现场协调、配合、调查与处臵;
(12)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建立、信息统计、分析等;(1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责任。
(三)企业主要负责人岗位责任制
道路货物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安全生产的全面责任,其安全职责应至少包括: 1.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政策规定等;
2.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并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驾驶员、车辆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落实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3.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确定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4.按规定足额提取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5.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6.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 7.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8.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
9.定期组织分析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10.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11.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定期公布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听取和采纳有关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和要求。
(四)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岗位责任制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应至少包括: 1.监督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贯彻落实企业有关安全生产决定和管理措施;
2.制定和执行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驾驶员和车辆管理办法、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安全生产费用预算;
3.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监督、检查、考核、隐患排查和整改的落实、安全文化建设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等;
4.组织召开安全工作例会,提出安全生产管理建议; 5.对运输事故现场处臵协调、调查、报告及提出处理建议;
6.安全生产统计与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建立。
(五)安全员岗位责任制 其岗位责任制应至少包括:
1.协助制定、执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安全措施等,监督、检查执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2.组织安全学习、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应急演练等安全生产活动;
3.做好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与督促整改; 4.新聘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考核;
5.车辆和安全设施及设备、劳动防护用品等管理、发放、使用和保养,以及单位相关证照和保险办理; 6.事故现场组织施救,协助事故调查、处理,负责事故原因分析与保险理赔;
7.实施车辆动态监控以及安全统计和安全管理档案建立
8.其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六)驾驶人员岗位责任制 其岗位责任制应至少包括:
1.严格遵守国家道路交通按法律法规及企业有关运输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按照有关运输规定行车和停车;
2.具有较高安全驾驶责任感和良好安全行车习惯; 3.熟悉和掌握车辆的技术性能,负责车辆日常检查、维护、清理和清洗;确保车辆安全技术状况良好和各项设施设备有效;
4.掌握相关道路货物运输法规和货物装载保管基本要求,熟悉货运事故处臵要求;
5.应随车携带相关有效证件及文书,保证车辆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和防护用品等器材良好有效;
6.应参加安全学习、教育培训等活动,掌握安全技术知识、技能与应急处理办法;
7.对运输事故及时报告和应急处臵。见附件一。
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是指再生产活动中,为消除能导致人身伤亡或造成设备、财产破坏以及危害环境的因素而指定的具体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的统一规定。包括业务受理操作规程、驾驶员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装卸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一)制定依据
1.现行的国家、行为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安全规程等。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公路安全保护条例》、《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关于加强物流、寄递渠道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公安部 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道路运输零担货物受理环节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等。
2.设施设备的使用说明署、工作原理以及设计制造资料;
3.曾经出现过的危险、事故案例及其他不安全因素; 4.作业环境、工作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等。
(二)业务承接调派操作规程
1.禁止受理承运政府法令禁止流通的货物; 2.建立货物受理验视抽检抽查制度。对货物进行抽检抽查,确保托运货物品名、数量等信息与运单填写信息一致,防止托运人在普通货物中夹带违禁物品,防止托运人瞒报危险物品。对于重点时段、运往重点区域和特殊场所的货物应进行开箱验视,检查中发现违禁物品、可疑物品或瞒报危险物品的,应及时报告公安机关或相关管理部门。
3.建立交付环节收货实名和信息留存制度。受理零担货物时应依法与托运人签订运输合同,认真核对并登记托运单位、托运人及托运货物的品名、数量等真实信息。实行货物交付环节的收货实名制,运单所注明的收货人必须凭真实有效身份证件方可提货,企业对于运单及收货人等信息应保留18个月以上,以备查询。
(三)驾驶人员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1.出车前检查操作要求,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1)必须的证件和文件;(2)车辆技术状况;(3)车辆标志标牌;
(4)安全设施设备及消防器材;(5)劳动防护用品;(6)货物捆扎及防散失装备。
2.运输过程的操作要求,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1)要求驾驶人员做到“八不”。即:“不超载超限、不超速行车、不强行超车、不开带病车、不开情绪车、不开急躁车、不开冒险车、不酒后开车”。
(2)车辆行驶过程中要求,应保证精力充沛,谨慎驾驶,严格遵守道路交通规则和交通运输法规,按规定线路和限速行驶、车辆停放区域、中途住宿、严禁搭乘无关人员,以及其他安全驾驶注意事项等;
(3)驾驶员必须根据货物的性质、运输要求,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确保行车安全,货物安全。
(4)做好危险路段记录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特别是山区道路行车安全,要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
(5)厢式货车车门搭扣确保关紧,防止货物脱落。(6)不违章作业,驾驶人员连续驾驶时间不超过4小时。
(7)货物运输合同及有关单证必须填写清楚、内容完备、手续齐全、证件有效、有关事项交代清楚。
(8)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及时报警、报告事故、抢救伤员和货物财产,协助事故调查。
(9)有关动植物及其制成品,必须取得卫生检疫部门的许可。
(10)驾驶员与货主的货物交接手续必须完备、清楚,如有异议必须签注,以备处理争议和理赔。
3.运输过程结束后操作要求,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1)车辆收车后的技术检查;(2)车辆清洗消毒;(3)相关证件及文件交接;(4)车辆及劳动防护用品交接;(5)行车过程汇报等。
(四)装卸管理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1.装运前的操作要求,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1)本次装卸任务及要求;
(2)掌握货物性质、特性以及应急处臵措施等知识;(3)运输相关证件及资料检查;(4)装卸作业场所的安全检查;
(5)装卸机具设备的技术状况及其操作方法要求;(6)车辆和罐体状况及匹配;(7)标志标牌状况;(8)安全设施设备;
(9)货物捆扎及防散失装备等检查。
2.装卸过程的操作要求,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1)货物装卸必须按照货物外包装上的标识要求进行装载、堆放、配装、捆扎作业,并遵守装卸作业规范,安全防护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没有按照安全生产规定包装的货物以及包装破损,不予承运。
(2)突发事件处臵及事故报告操作要求,应包括突发 事件处臵、事故报告及现场保护与救援等。
3.装卸后操作要求,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1)作业现场处理;
(2)作业过程相关情况的汇报;(3)相关证件及文件的交接;(4)装卸工机具清洗等。见附件二。
三、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
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应明确安全监督检查的目的、内容、形式、组织领导等。应包括:
(一)制定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公路安全保护条例》、《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及行业标准与规范等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监督检查的目的
安全监督检查的目的是查隐患、堵漏洞、保安全。及时 发现事故隐患,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事故隐患,从而报站生产安全进行。
(三)安全监督检查的内容
1.检查车辆、设施设备安全技术状况;货物堆存、作业场所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检查从业人员操作规程执行情况;作业场所人员是否违章操作,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培训教育情况;事故隐患整改及应急预案演练。
3.隐患的处理程序
企业对在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或隐患,其处理要求应根据实际情况明确下列内容:
(1)隐患整改方案;(2)组织隐患整改实施;(3)整改项目的复查验收。
(三)安全监督检查的形式
分为岗位日常检查、安全人员的日常巡查、定期综合性安全监督检查等。
(四)安全监督检查的组织领导
1.通过制度明确各项检查的责任人的检查职责。2.可行的检查方案,包括检查的目的、对象、范围、项目、内容、时间和检查人员。
3.整改和分析总结,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的 内容、措施、期限、责任人。
(五)监督检查的档案或台账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档案或台账至少应包括:(1)检查日期;(2)检查部位或场所;
(3)发现隐患的数量、类别和具体情况;(4)整改措施和完成整改时间;(5)检查现场照片;
(6)负责实施部门或人员及签名等。见附件三。
四、从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一)制定依据
(二)从业人员安全管理机构及主要职责
(三)从业人员日常管理
1.业人员的聘用信息(招聘公告信息、发布部门、发布时间及内容要求等)、岗前培训、定期考核;
2.资格证管理程序(申请、审核、办理和备案等); 3.参加安全培训教育学习和安全活动记录; 4.违法、违章、违纪情况; 5.调离辞退的条件、标准及程序; 6.管理档案或台帐的记录。
(四)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对象 1.公司主要负责人及安全主管和专(兼)职安全员必须取得相关部门的安全培训证书,获得安全管理资格。积极参加行业和主管部门组织各项专业对口的法律、法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学习,不断补充吸收新的安全管理理念,提高企业安全水平和员工安全意识。
2.主要岗位的从业员工必须经管理部门培训取得相应资质证书后方可上岗。
3.对新上岗和变换工种的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培训考核合格的方可上岗工作。
4.每季度对从业岗位作业的一线员工进行安全培训,通过考核合格的继续上岗工作。不合格采取待岗再教育直至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公司法定代表人参加国家举办的上岗资格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公司中层以上管理干部由公司积极选派参加上级管理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
(五)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内容
1.国家道路货物运输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3.安全设施设备、劳动防护用品(器具)及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
4.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和安全行车知识; 5.员工职业道德教育; 6.典型事故案例的警示教育;
7.事故预防措施、紧急处臵、应急预案演练,应急处臵知识和应急设施与设备操作使用常识。
(六)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1.每年开展一至二次全员安全教育。
2.各部门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对本企业员工进行业务知识和公司各种规章制度学习,从而不断提高本部门员工的安全素质,增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3.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培训内容和组织考试。4.各部门的各项培训要有详细的记录和考核结果,并备案存档。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见附件四。
五、车辆、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一)制定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公路安全保护条例》、《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等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车辆安全管理制度 1.车辆安全管理主体及职责分工; 2.车辆技术管理制度;
(1)车辆选配及报废更新管理;
(2)车辆必备安全设施设备的配臵和安装要求;(3)车辆检查维护与审验评定;(4)车辆技术档案; 3.车辆安全检查制度;(1)明确驾驶员为责任主体;
(2)车辆日常安全检查,坚持三检,即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保持四清,即保持机油、空气、燃油滤清器和蓄电池的清洁;防止四漏,即防止漏水、漏油、漏气、漏电;保持车容整洁。
4.车辆卫星定位监控系统管理制度;(1)安装规范和管理要求;
(2)确保安装的GPS卫星定位器必须接入监控平台,并保持在开启状态;
(3)信息发送(内容包括道路交通事故通报、安全提示以及预警信息等);
(4)监控记录及违规处理; 5.车辆安全检查台账。
(三)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道路运输企业的设施设备包括运输工具、运输与装卸设备、运输装卸特种与辅助设备、消防、环保与应急设施设备、防护器材与设备、站(场)基础设施。企业应当健全设施、设备安全管理主动,明确设施设备的购臵(建设)、基础管理、使用与保养、操作人员教育与培训等各项要求。
1.设施设备管理主体及职责分工;
2.设备设施配臵的种类、数量及质量要求; 3.日常运行管理要求; 4.管理档案或台账的记录。见附加五。
六、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一)制定依据
道路运输企业为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故事件,有序开展事故救援和处臵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突发事故,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提高处臵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社会秩序。其依据主要有《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和国家其他规定等。道路运输企业事故报告,主要是行车事故统计报告。事故处理应急预案至少应包括: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四部分内容,六个要素(方针与原则、应急策划、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现场 恢复、预案评审改进)。
(一)事故处理实施主体及其职责分工
(二)安全事故分类和等级划分 1.生产安全事故等级
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2.运输行车事故快报
运输企业对所发生的一次死亡1人以上的行车事故。
(三)事故报告制度
道路运输企业事故后,驾驶员和随车成员必须采取措施抢救伤员,同时应迅速向事故发生地运输主管部门、所属单位、安监和消防等相关部门报告事故车号、时间、地点、受损情况、救助要求、事故原因,事故单位接到报告后,立即向所属地运输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报告的基本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及现场情况; 3.事故简要经过;
4.事故已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
5.现场保护和救护的基本要求,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四)事故统计分析
1.建立健全责任明确、运转有序的工作机制; 2.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管理档案或台账记录。
见附件六。
七、卫星定位车辆监控管理制度
(一)制定依据
根据《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对本公司半挂牵引车以及重型载货汽车(总质量为12吨及以上的普通货运车辆)的卫星定位系统进行监督管理,特制定以下制度。
(二)系统平台的建设、维护及管理制度
(三)车载终端安装、使用及维护制度
(四)监控人员岗位职责及管理制度
(五)统计分析制度和交通违法动态信息处理 见附件七。
八、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安全费永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费用提取或者使用的程序、职责及权限,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
见附件八。
九、安全例会制度
道路运输企业应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例会。安 全工作会议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例会至少每月召开一次,驾驶员安全会议原则上每周一次,每月不少于两次。
(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内容,重点应包括: 1.企业在相应时间段内安全生产目标改进;
2.安全生产岗位职责落实及安全管理重要人员变更; 3.安全管理制度改进; 4.安全生产情况分析; 5.事故隐患整改情况;
6.重要安全工作决策与部署等。
(二)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内容,重点应包括: 1.企业在相应时间段内的安全生产工作与目标的实施情况;
2.安全管理制度符合度评价; 3.安全生产工作分析; 4.安全工作实施部署等。
(三)会议记录要求(包括会议召开通知、会议照片记录、参会人员签名、记录人、会议主要内容等);
十、安全生产考核与奖惩制度 1.实施主体及其职责分工;
2.安全生产考核的具体方法和内容; 3.奖惩的类型;
4.考核与奖惩的奖励和处罚条件; 5.奖惩档案或台账的记录要求(包括考核时间、考核对象、考核人员、考核标准及结果、奖惩措施等)。
十一、安全生产值班制度
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班子成员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要认真执行现场带班规定,立足现场安全管理,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检查巡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值班人员必须能坚守岗位,不脱岗,不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遇重大、紧急情况,必须立即向有关部门或企业负责人报告。
注:文本格式要求 1.封面: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标题:采用黑体3号字(加粗);公司名称、签发人、实施日期采用仿宋体3号字(加粗),并加单位盖公章。
2.目录:宋体2号字(加粗),其余为宋体3号字(加粗)。
3.各项制度标题采用宋体2号字(加粗),正文标题内容采用宋体3号字(加粗),正文采用仿宋体3号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文本永A4纸打印后装订成册。见附件九。
4.各管理制度还应制定相应管理台账。
5.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份交运管机构,一份企业留存。
第五篇:制度编制
办公室管理制度
一、会议管理
1、分公司生产调度会议:参加人员为分公司经理、副经理各科室科长及务项目部经理。每月召开两次,定于每月中旬、下旬的周六召开,会议由分公司经理或分公司经理指定的副经理主持。
2、分公司部门会议,参加人员为分公司副经理及各科室成员,每周一召开,会议由分公司副经理主持,?
3、项目部生产调度会议,各项目部4-11月要在监理例会后每周开一次项目班子会,要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提出要求,解决当前工程存在的问题,做好会议纪要呈报分公司经理。分公司主管工程经理要每月参加项目部会议不少天2次,积极配合项目生产。
4、临时会议:根据工作需要,为解决某些重要问题而临时召开的会议。
5、定期汇报:分公司部门每月、每年对工作进行总结,以书面行式向主管经理和分公司经理汇报一次,月度总结次月5日前报分公司办公室,并由办公室呈报分公司经理。
二、办公用品管理
1、办公用品采用定额预算管理制度。
2、分公司所用办公用品由分公司办公室采购,项目所用办公用品由项目部自行采购。超预算的办公用品费用需经分公司经理批准。
3、不得将公司办公用品擅自转让他人,禁止任何人侵占公物,发现故意损坏或非正常耗用公司用品的,按制度规定追究当事人责任。
三、印章制度
1、分公司各部门、项目部均不得擅自以公司名义承揽工程。
2、分公司各部门、项目部不得私刻或盗用公章,如发现给予责任人500-1000元罚款,情节严重者开除职务。
四、考勤管理制度
1、考勤是项目部管理的基础工作,是计发工资、资金、福利等待遇的依据。
2、考勤以每日签到表为主,员工必须准确认真填写不得代签。
3、考勤工作要点:
1)严格执行项目部作息时间,认真、及时、准确记录考勤情况;
2)妥善保管考勤凭证;
3)及时汇总上报考勤结果,并记入个人档案;
4)每月25日前汇总月考勤;
4、考勤日期为上月26-本月25日,为一个考勤周期,考勤时间每个工作日7:30-12.00、14:30-18:30,因季节变化需调整工作时间另行通知。
5、考勤记录:
(1)迟到、早退:
1)还按规定时间上、下班的均按迟到、早退处理;
2)迟到、早退每次扣除绩效考核总分数中的5分并扣除日工资的50%;
3)因公外出、请假经项目经理书面证明除外;
(2)旷工:
1)未经请假、假满未续假、迟到、早退超过30分钟未到岗位者以旷工处理;
2)员工旷工除不发薪资、津贴外,按每旷工一天扣除绩效考核中的10分,另扣除一日工资。
3)对屡教不改,无视项目管理制度的职工加倍处罚(按次数加倍)对情节严重者给予警告、处分、开除。
(3)出差:
1)员工出差需填写出差申请单,经批准后,交分公司财务部保存,考勤人员做好考勤记录。未填写出差申请单的,按旷工处理;
2)员工出差返回应及时到项目经理及考勤员报到,否则按旷工处理。
6、请假、销假
(1)病假、事假都必须经项目经理审批为准;
1)病假:
持县、市级医院证明,员工可请病假;员工因受伤或遵医嘱休息,可请病假。
2)事假
因私事须在工作 日内办理的可请事假,须本人先填写请假单,经批准后可享受事假。
3)批示后的病假、事假在3天以内的不扣发工资,只计算绩效考核,第月只有一次,不累计。
(2)请假程序
1)需请假的员工填写员工请假申请表,注明原因、请假天数由项目经理审批或分公司负责人、主管经理、经理逐级审批,批准后将请假条报考勤员备案登记;
2)各类假期原则上都不带薪休假,如有特殊情况经项目经理审批后执行;
3)每月和年终由项目统计员考勤,记入员工档案考勤汇总表,作为年终奖罚的依据。
五、辞退与辞职管理制度
为加强项目部劳动纪律,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增强项目部的发展,特制定本制度;对违纪员工,经劝告、教育、警告不改者,有辞退的权力;员工如因工作不适、工作不满意等原因,有辞职的权力。
1、辞退管理
项目部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给予辞退;
1)一年内记过3次者:
2)连续旷工3日或全年累计超过6日者;
3)营私舞弊、挪用公款、收受贿赂;
4)工作疏忽、贻误要务、致使项目蒙受重大损失者;
5)违抗命令或擅离职守,情节严重者;
6)聚众罢工、怠工、造谣生事,破坏正常工作与生产秩序者; 7)仿效领导签字、盗用印信或涂改项目文件者;
8)因破坏、窃取、毁弃、隐匿项目部设施、资料制品及文书等行
为,致使项目部业务遭受损失者;
9)品德不端、行为不检,屡劝不改者;
10)擅自离职为其它单位工作者;
11)违背国家法令或规章情节严重者;
12)泄露业务上的秘密情节严重者;
13)办事不力、疏忽职守,且有具体事实情节重大者;
14)精神或机能发生障碍,或身体虚弱、衰老、残废等经项目认为不能再从事工作者,或员工对所从事工作,虽无过失,但不能胜任者;
15)年终考核成绩不合格,经考察试用仍不合格者;
16)因项目业务紧缩须减少一部分员工时;
17)工作期间因受刑事处分而经法院判刑确定者;
18)员工在试用期内经发现不符合录用者;
19)由于其他粉似原因或业务上之必要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