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县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办法
XX县干部教育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规范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按照中共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组部《甘肃省省级党政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甘南州干部赴外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及省委、州委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培训,是指省级党政机关使用财政资金在县内、外举办的在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等。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县级党政机关和各乡镇党政机关,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党政机关”)。
第四条 党政机关举办培训应当坚持统一管理、实事求是,反对浪费、厉行节约,保证质量、注重实效的原则,节约培训资源,提高教育培训经费使用效益。
第二章
教育培训内容
第五条 干部教育培训坚持以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政治理论、政策法规、道德品行教育培训为重点,并注重业务知识、科学人文素养等方面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
第六条 政治理论教育重点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培训,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史国史、国情形式等教育培训,引导干部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增强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领。
对党员干部,必须加强党性教育,重点开展党章、党的宗旨、党规党纪、党的优良传统、党风廉政建设等教育培训,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规矩意识,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关于担当。
第七条 业务知识培训应当根据干部岗位特点和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知识地培训,加强各种新知识新技能地教育培训,帮助干部提高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第三章
教育培训方式方法
第八条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网络培训制度,建立兼容、开放、共享的干部网络培训体系。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教学和管理信息化水平,用好干部在线学习、微信公众平台、微官网、政务网等平台。
第九条 建立健全干部在职自学制度。
第十条 干部教育培训应当根据内容要求和干部特点,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研讨式、体验式、模拟式等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第四章
教育培训程序
第十一条 建立教育培训计划编报和审批制度。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场)制定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和年度赴外教育培训计划,上报县委组织部分类汇总,县委组织部召开部务会议研究拟定全年度XX县教育培训方案,报请县委、县政府审批;年度赴外教育培训计划经县委、县政府审批后报州委组织部,经州委、州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二条 XX县教育培训方案和赴外教育培训计划一经批准,原则上不的调整。因工作需要或特殊情况确需实施计划外培训,县内培训由举办单位做出书面报告报县委、县政府审批,经县委、县政府批复后实施,并报县委组织部备案;赴外培训由举办单位做出书面报告报县委请县委书记审核签字,签字后由县委组织部报周围组织部审批,经州委、州政府批复后实施。
第十三条 实施年度计划内培训的单位,需在培训前15天(赴外培训为前20天),向县委组织部提交书面申请报告,包括培训方案或企划书后方可实施。
第十四条 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场)年度培训计划于每年1月20日前报县委组织部,并在培训结束后5日内向县委组织部报参训人员名单和培训总结等相关资料。
第五章
组织管理
第十五条 干部教育培训各类费用标准按照《甘肃省省级党政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六条 干部教育培训应当在开支范围内和标准内,择优选择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部门行业所属培训机构、高校培训基地以及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培训机构承担培训项目。
第十七条 干部教育培训经费根据来源分类审批:经县委、县政府批准的重点培训,经费由县财政局核拨;县委组织部组织的培训,经费从专项培训经费中列支;各单位组织的培训,经费从主办单位预算培训费中列支。
第十八条 赴外培训在不影响公务、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选乘经济便捷的交通工具,并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交通工具选择严格按照省州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培训住宿不安排高档宾馆,应选择安全、经济、便捷的宾馆住宿,培训用餐应首选自助餐,不提供烟酒、水果,注意节俭、不得浪费。
第二十条 培训天数原则上不得超过15天,每期培训不得超过200人。组织培训工作人员控制在参训人数的5%以内,最多不超过10人,按照差旅费管理办法报销差旅费。7日以内的培训不组织调研、考察、参观。
第六章
报销结算
第二十一条 培训费报销,应当提供培训通知、实际参训人员签到表、讲课费签收单以及培训机构出具的原始明细单据、电子结算单等凭证。
第二十二条 讲课费以外的费用,应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管理的有关制度执行,采用直接支付、银行卡转账或公务卡方式结算,不得以现金方式支付。
第二十三条 培训费由培训举办单位承担。参训人员参加培训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按照差旅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由所在单位报销。
第七章
纪律要求
第二十四条 干部教育培训要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中组部印发《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省委“双十条”和《甘南州干部教育培训“十严禁”》要求。
第二十五条 严禁违反课堂纪律和请销假规定;严禁他人代训或抄袭他人学习成果;严禁由旅行社组织和借培训之名搞公款旅游;严禁超标准安排食宿;严禁公款迎送和相互请吃;严禁培训期间聚众酗酒;严禁组织或参与任何形式娱乐活动;严禁以同学名义搞“小圈子”;严禁违反学员培训安全规定;严禁违反培训费用报销规定。
第二十六条 教育培训工作完成后30日以内将培训项目,主要内容、培训对象及人数、经费开支情况在单位内部公式,具备条件的应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七条 组织、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对教育培训工作和培训经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一)培训计划的编报是否符合规定;
(二)培训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是否符合规定;
(三)培训费报销和支付是否符合规定;
(四)是否有其他违反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八条 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行为,由县委组织部、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责令纠正,并予以通报;责任人按相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XX县委组织部负责解释。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教育培训管理办法
市国家税务局教育培训管理办法 目的
为全面规范哈吉市国家税务局系统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断完善教育培训体系,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促进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保证哈吉市国家税务局系统公务员教育培训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根据《国家公务员培训暂行规定》,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办法。教育培训的目的:根据税务工作的需要,按照职位的要求,以组织、岗位和个人的需求为导向,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公务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哈吉市国家税务局系统公务员不断提高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熟悉和掌握所需的专业知识与工作技能,成为胜任本职工作的合格的国家公务员。范围
本办法所指的教育培训工作包括公务员培训、学历教育、专业高级人才进修、培训基地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及与教育培训有关的科研活动。凡属教育培训工作范围内的管理活动,均按本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规划、实施、考核与评估。职责
教育培训工作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为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税收工作和税务干部队伍建设服务的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坚持分级分类培训,因人施教的原则;坚持培训、考核、使用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培训工作应当建立必要的竞争与激励机制,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坚持教育培训与选人用人相结合,真正作到不培训不上岗,不培训不任职,不培训不提拔。各级税务部门应加强对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和管理,积极支持教育培训部门开展各项工作。市局及各区(分)局应有1名局领导分管教育培训工作。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应由党组研究决定。程序
4.1 教育培训管理机构与施教机构
4.1.1 市局教育处是我局教育培训的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全市国税系统教育培训工作规章制度;编制中长期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及教育培训计划;组织编写我局公务员培训的专业选修课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负责培训项目立项审批、培训项目考核评估及教育培训调研和教育培训信息宣传;审定各类培训班的教学内容;承办或委托承办学历教育、培训者培训及高级人才培养;研究、探讨税务教育的理论问题和具体办法;对各基层单位教育培训职能部门和国税系统施教机构进行业务指导。
4.1.2 各区(分)局人教监察科是区(分)局管理教育培训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各项教育培训计划的制订、落实,教育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考核与评估,教育培训调研、信息宣传等工作。
4.1.3 市局税务培训中心是我局开展教育培训的施教机构,主要负责市局、区(分)局及有关单位委托的教育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培训基地的管理、师资队伍的管理、日常教学管理、学员管理等。4.1.4 属于总局、省局管辖的培训项目,由总局、省局认定的施教机构组织承办。市局管辖的培训项目如因特殊情况需委托高等院校或其他培训机构承办,应由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并报主管局长批准后实施。4.2 税务公务员培训管理
4.2.1 税务公务员培训分为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各类培训的时间、内容、方式、要求及考核方法,按照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税务公务员培训实施办法》及四类培训的具体细则执行。
4.2.3 公务员接受培训的学习成绩和鉴定是其任职和晋升的依据之一。凡经考试录用进入哈吉市国家税务局的国家公务员,必须接受初任培训。未参加培训或培训不合格者,不能任职定级。晋升高一级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必须接受相应的任职培训。未参加培训或培训不合格者,暂缓晋升。经任免机关批准,可先到职后培训,但必须在到职后一年内完成。哈吉市国家税务局公务员要定期参加专门业务培训。不参加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者,考核不能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哈吉市国家税务局公务员,5年内未接受更新知识培训或接受培训的时间未达到规定要求的,暂缓晋升高一级职务。
4.2.4 公务员初任培训是指对经考试录用进入税务机关,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在任职前进行的培训。税务公务员初任培训可委托国家税务总局、西黑省国家税务局及哈吉市人事局举办,也可由税务培训中心组织实施。凡由我局自行组织的初任培训,培训对象由人事部门确定,培训计划由教育部门制定,培训实施由税务培训中心承担。初任培训不合格者,不得转任公务员。4.2.5 任职培训是指对晋升领导职务的税务国家公务员,按照相应职位的要求进行的培训。任职培训应做到先培训后任职。科级以下公务员任职培训由市局组织,人事处、教育处负责确定培训对象和培训要求,培训中心负责实施;副处级以上(含非领导职务)公务员任职培训按照总局、省局的要求和名额分配,由人事处、教育处选派人员到指定的机构参加培训。
4.2.6 公务员专门业务培训是指对公务员根据其岗位要求进行的技能培训。科级以下税务公务员的专门业务培训由市局组织,教育处制定培训计划,税务培训中心组织实施。副处级以上税务公务员的专门业务培训由教育处与有关业务部门选派人员到总局、省局指定的机构参加培训。
4.2.7 更新知识培训是指根据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和税收改革的需要,对国家公务员进行的新知识、新技术方面的培训。该项培训的管理权限和组织程序与专门业务培训相同。
4.2.8 税务公务员培训实行项目管理制度。除总局、省局组织的培训项目外,凡由我局教育培训部门承担的培训项目,由教育处协调有关部门制定计划,施教机构按计划组织实施。对培训工作搞得好的单位、培训成绩优秀的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对没有完成培训任务和培训效果不好的单位、不参加培训或在培训期间有违纪行为的个人,要给予相应的批评和惩处。
4.2.9 公务员培训实行统一计划、统一管理、分级实施的方式。市局各处室、各直属机构需要开展的培训活动,应在年初向教育处提出需求,由教育处研究论证后列入计划,报经主管局领导批准后给予立项,交由施教机构组织实施。各处室、各直属机构不得擅自举办各类公务员培训活动,更不得以培训为名,组织人员游山玩水。各区局、分局开展的培训活动,应报教育处备案。
4.2.10 参训人员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内容及要求参加公务员培训,服从施教机构的管理,遵守各项培训制度和学习纪律。各单位应按规定的人数、类别选派人员参加公务员培训并对参训人数进行跟踪管理。
4.2.11 施教机构对公务员培训应建立专门的培训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参加培训的类别、时间、执行培训制度和学习纪律的情况、考核考试成绩、施教机构鉴定及教育培训部门审核意见等,作为其任职、晋升以及税务机关部署、考评培训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参加培训并经考试、考核合格的国家公务员,发给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印制的培训证书。
4.2.12 各类公务员培训必须讲求质量和效果,不得随意减少培训时间和内容。培训结束后应进行严格的考核、考试。成绩优秀者,应作为晋升的依据。考核不合格者应重新培训并由个人承担培训费用。
4.2.13 税务人员因达不到岗位技能要求,在专业培训与考核中成绩不合格者,应离岗参加与其岗位相对应的业务培训。培训期间只发基本工资。经离岗培训考核仍不合格者,应自费参加社会性培训,培训期间只发基本生活费。培训后仍不合格的,予以辞退。
4.2.14 税务公务员一个考核不称职、连续二个考核基本称职及受到行政处分的,应离岗参加培训,培训期间只发基本工资,经培训仍不合格的,予以辞退。
4.3 学历(学位)教育管理
4.1.1 学历(学位)教育是指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有效承认的,具有国民教育性质的,由高等院校组织实施的,以取得学历(学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4.3.2 学历(学位)教育应纳入全系统教育培训规划与计划,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和管理。未列入规划和计划的学历(学位)教育,任何部门、单位一律不得组织或委托组织学历教育活动。
4.3.3 学历教育分为个人自愿报考和市局组织选派两种类型。个人自愿报考的各类学历(学位)教育,由个人承担全部学习费用。由市局为培养高层次人才选派报读的各类学历(学位)教育,由市局承担全部学习费用。参加上级部门和市局组织的高级人才非学历进修的,学习进修费用由市局承担。
4.3.4 个人自愿参加各类学历(学位)教育的,应在毕业时提供完整的学习档案,交由人事部门统一管理,毕业(学位)证书需由人事部门验证后予以确认。4.3.5 由市局组织选派参加各类学历(学位)教育和脱产进修的人员,除应提供完整的学历档案外,还需取得办学单位和施教机构的学习鉴定。4.3.6 税务人员参加脱产学历(学位)教育和半年以上脱产非学历进修的应从脱产学习当月起停发生产性奖金及有关福利,只发基本工资。学习进修结束后恢复发放奖金、福利。
4.3.7 由市局组织或选派参加学历(学位)教育和非学历进修的税务人员,经考试考核不合格未取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进修结业证书的,学习进修费用由本人承当。
4.3.8 本办法施行以前已经批准报考各类学历、学位,取得毕业(学位)证书后,其学习费用分担方法为:大专学历由市局分担70%,本科学历由市局分担60%,硕士研究生学历由市局分担30%,博士研究生学历由市局分担30%。
4.3.9 报读各类学历(学位)教育所缴交的学费及其他费用,不得借支公款。属于应报销的费用,须在取得毕业(学位)证书后申请报销。4.4 教育培训行政管理
4.4.1 教育培训行政管理包括计划管理、项目管理、经费管理、施教机构及基地管理、师资队伍管理、文件档案管理、考核评估与奖惩管理、信息管理、培训证书管理、科研管理及与教育培训有关的其他管理。
4.4.2 教育培训计划包括中长期规划和工作计划,由教育主管部门在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并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后下发执行。
4.4.3 市局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应于每年1月底之前下达。计划内容应包括:教育培训项目的种类、参训对象、施教机构、质量要求、考核评估方法及有关奖惩措施。各区局、分局要及时研究制定本单位国家公务员培训计划,认真搞好培训工作总结,并在每年二月底以前将上一培训工作总结和本培训计划报送市局教育处。各区局、分局要及时将培训工作中的重要情况和问题向市局教育处汇报。
4.4.4 培训项目管理包括:培训需求调查分析、立项审批、教学实施、考核评估等环节。其中,教学实施由税务培训中心或市局委托的其他培训机构承担,其余工作由市局、区(分)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
4.4.5 未按工作计划实施的培训项目和经考核评估未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培训项目,施教机构及其有关人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4.4.6 教育培训经费应根据工作计划的经费开支需要编制经费预算,财务主管部门按计划进度下拨使用,经费结余或不足时应向市局请示进行适当调整。4.4.7市局所属的施教机构的业务费用包括人员经费、教学经费、办公经费、设备经费、教材经费等,教育主管部门可按培训项目实施进度定期向施教机构拨付费用,待培训项目结束时进行结算,多退少补。市局所属施教机构除固定资产、教学设备外的其他经费,应从其取得的项目收入中开支,市局不再拨付行政经费。4.4.8 委托系统外培训机构实施的教育培训项目,应根据施教机构的报价和培训考核评估结果支付费用,未达到规定质量的培训项目,应扣减其一定比例的培训费用。
4.4.9 教育主管部门和施教机构应对经费收支情况进行会计核算,定期报送会计报表。
4.4.10 施教机构应加快改革,逐步成为独立的、面向社会开放的,以职业技术为主的、具备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训机构,争取在2-3年内达到国家税务总局认定的一级税务培训机构资格。
4.4.11 市局对施教机构已实施的培训项目实行定期考核评估,考核评估办法另行规定。对达到规定质量的培训项目,除按项目预算拨付相应的培训经费外,还可给予一定奖励。对未达到规定质量的培训项目应扣减其项目费用。
4.4.12 税务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必须在全国税务系统公务员培训证书上加以记载并作为参训的依据。培训记录包括培训类别、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成绩、施教机构盖章和教育主管部门盖章。税务人员应严格保管培训证书,培训证书和有关记录应逐步实现电子管理,逐步建立税务人员电子培训档案。
4.4.13 教育培训科研(调研)工作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施教机构积极参与。对教育培训调研课题可实行项目管理制度和招投标的方式,调动教育培训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应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对按时完成市局科研课题的人员应给予一定的奖励。
4.4.14 教育培训师资应坚持兼职与专职相结合、以兼职为主的方针,从系统内、外聘请较高水平的专家、学者与业务骨干担任兼职教师,统一发放兼职教师聘书和支付报酬。兼职与专职教师的管理办法另行规定。
4.4.15 培训教材的编写制作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实施,施教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市局自编的培训教材需提前立项并经局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后方可组织。参与上级部门教材编写工作的,需经主管局领导批准并由教育部门统一选派人员,担任全国性教材主编单位的,需由主管局领导统一指定编写人员。4.4.16 教育培训设施由市局有关部门统一管理。教育主管部门和施教机构应保证各项设施的安全使用,防止资产流失和财产损失。对所使用的各类设施应登记造册,对单位价值超过2000元,使用时间超过1年的,应按固定资产建立帐册进行登记核算。对日常零星开支也应有完整记录。支持性文件
《国家公务员培训暂行规定》。质量记录
第三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强化组织领导
创新培训方法
多管齐下加强科级及以下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2011年,我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县委组织部、县人保局及干部教育培训相关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以提高干部素质能力为核心,以提升干部教育质量为目标,结合我乡教育培训工作实际,在培训内容上求新、求实、求精,大力倡导干部全员学习,整体提升,进一步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现将2011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着力抓好集中正规化培训
干部的集中正规化培训,是我乡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领导,提高培训工作的计划性。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成立了乡党委干部培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制定了《大庄科乡科级及以下干部教育培训实施方案》,由乡党委办公室负责具体落实。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把各项培训任务逐一分解,落实责任,切实提高了培训工作的计划性。
(二)创新培训模式,调整干部培训思路。按照“两扩”的思路,创新培训模式。“两扩”,一是扩大培训面,把以往培训科级领导干部为主扩大为培训科级及以下干部为主;二是适当扩充教育内容,改变以往只注重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党的知识的培训局面,结合我乡今年工作需要,把“两委”换届相关知识、《大庄科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如何做好基层工作等作为重点课程,着重提高干部为民服务的能力。
二、改进培训方法,丰富干部学习形式
(一)引导干部自学,提高学习积极性。为了进一步规范干部学习管理,创建理论学习长效机制,我乡在集中教育培训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干部自学提高。2011年,我乡通过引导干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全年学习计划。通过半年抽查,有95%的干部能够切实执行自己的学习计划。对于未能严格执行学习计划的干部,给予口头警示。在年终检查结果显示,我乡干部都能按照年初计划开展自学。通过引导干部自学,有效地提高了我乡干部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干部教育培训效果明显提升。
(二)深入实践锻炼,提升干部业务能力。乡党委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要求,围绕中心工作,引入体验式、研究式等现代培训方式开展教学,增强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提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认识,增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坚定性。为更好地为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干部队伍提供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因培训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着我乡干部培训教育工作的大范围、大手笔开展;二是少数干部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参的积极性不高,存在应付的思想。这些问题和不足,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研究对策,切实加以解决。
四、2012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
2012年,我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将进一步围绕我乡中心工作,突出主题,创新观念,建立健全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努力争创新优势,形成新特色,全面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发展。
一、继续抓好集中正规化培训。按照乡党委的统一部署,严格要求,精心组织,分类指导,使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健全培训运行机制,创新培训模式,立足实际,编写一些以卡通式、操作说明式、流程式图示等针对我乡实际的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干就灵的“乡土”教材。
二、继续抓好阵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培训阵地,合理利用培训资源,挖掘各种培训阵地、设施、器材的潜力。加强示范点建设,通过实施滚动治理,促其规范化运作,发挥党员电教阵地的作用,因地制宜,有效的开展工作。
二、进一步强化干部的实践锻炼。围绕我乡“森林氧吧、妫川绿谷”的发展目标,以进修班、研究班、学术讲座、学术交流、外出考察为方式,进行知识更新、扩展、加深与能力提高的继续教育,为发展沟域经济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第四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树立“工业是城市经济脊梁”“工业强市”战略思想,紧紧围绕“百项工业项目大会战”工程和“百家亿元工业企业”工程,狠抓多机遇叠加、多区域合作等重大历史机遇,紧扣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以提高工业战线各级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为重点,着力加强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工业化人才队伍,为做大做强我市工业、实现“工业千亿元目标”,为工业在全区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二、培训目标
以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分类培训”的原则,统筹兼顾、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分工协作、齐抓共管,构建“分级负责,脱产培训、短期学习、日常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培训体系,努力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大规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格局。
精选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提升培训层次,不断夯实各级干部理论基础、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驾驭经济工作能力,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和良好的育人、用人环境。在全委干部、全市工业经济管理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中进一步确立终身教育和全员培训的理念,培养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熟练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有开拓创新精神,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作风优良的能够担当新世纪改革开放重任的现代化工业化领导人才和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培训计划
(一)对我委机关及直属单位干部的培训
1、专题理论学习。
根据上级要求,围绕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在广西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权力观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专题,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的高度统一,充分调动全体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推进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
2、党委(党组)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3、党风廉政教育。
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自治区纪委四次全会、南宁市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组织学习《江泽民文选》,学习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重要指示;组织学习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反对和防止腐化堕落行为,在全委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4、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专题辅导培训。
为扎实开展我委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做好学习讨论工作,于3月份举办一期由相关领导讲授的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专题学习辅导课,以帮助全委党员干部学习理论,提高认识,认清形势,理清思路。
5、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调研。
结合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行学习调研活动,计划组织委机关工作人员分专题调研组进行学习调研,撰写调研文章。
6、工业化理论专题培训。
为推进工业化建设,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计划在全委开展工业化理论专题培训,将采取自学和集中培训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一是购买《工业经济管理教程》,做到人手一册,组织干部职工系统全面的学习工业经济管理知识。二是计划于10月份邀请知名的工业化专家到委里授课,举办专题培训班。
第五篇:安徽省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管理办法(试行)
安徽省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 厅„2010‟45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战略任务,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组织建设,大力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水平,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以学分为计算单位,记录干部的学习培训情况,检测干部的学习培训效果,并以学分累计方式进行考核的管理制度。
第三条
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管理遵循下列原则:
1、服务大局、以人为本;
2、按需培训、鼓励自学;
3、分级管理、学用结合;
4、便于操作、注重实效;
5、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
第四条
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管理实行考核和周期考核相结合,五年为一个周期。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实行公务员法管理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的全体干部。
国有企事业单位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
管理体制
第六条
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管理,在省委统一领导下,由省委组织部主管,省委和省政府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各级党委(党组)分级管理。第七条 省委组织部履行对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管理的宏观指导、协调服务、督促检查、制度规范的职能,负责省委管理干部的学分考核的审核、评定、登记等日常管理工作。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负责指导全省行政单位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管理与监督检查工作。
省直机关工委、省委教育工委、省国资委党委负责对本系统干部学分制考核工作的督促指导。
省直单位干部人事部门在党组(党委)领导下,负责本单位处级以下干部学分考核的审核、评定、登记等日常管理工作。
第八条
市、县(市、区)委组织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会同同级政府公务员管理部门负责指导、督促本地区学分制考核管理和审核备案工作。
第九条
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实行登记管理。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学分档案,对干部学习培训情况进行登记。
第三章
考核项目及学分
第十条
建立以培训需求为导向的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更新机制,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特点,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训练等为基本内容,重点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党性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以及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种知识的教育培训。
第十一条
干部教育培训学分由基础学分、奖励学分和处罚学分三部分组成。第十二条
基础学分是指干部参加脱产培训、中心组学习、集体学习、在线学习等所获得的学分。基础学分在干部教育培训总学分中所占比例不得低于60%。
1、脱产培训。参加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脱产培训,经考核合格,每天记2学分。
2、中心组学习。参加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每次记1学分。
3、集体学习。参加专题报告、辅导讲座等,每次记1学分;参加集体学习每次记0.5学分。最高记15学分。
4、在线学习。参照《安徽省干部在线学习管理暂行办法》执行。完成在线学习任务获得的学分直接计入基础学分。最低学分为35学分。
第十三条
奖励学分是指干部参加在职自学、学历学位进修、专业资格考试、实践锻炼、学习成果运用等所获得的学分。
1、在职自学。撰写学习笔记每1万字记5学分,结合工作实际撰写调研报告每篇记5学分。联合署名的,平均记分。最高计25学分。
2、学历学位进修。参加在职学习,取得学历或学位证书的,当记20学分。
3、专业资格证书考试。参加由国家、省、市、统一组织的各类专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合格证书的,当分别记20学分、15学分、10学分。
4、实践锻炼。到省外挂职锻炼或支援艰苦地区工作的,每记10学分;在省内挂职锻炼的,每记5学分。不足1年的按1年计算。
5、学习成果运用。撰写出版学术著作的,独著记20学分,合著记10学分。公开发表理论文章的,国家级报刊杂志每篇记10学分,省级报刊杂志每篇记5学分,市级报刊杂志每篇记3学分。多级刊发的,取最高分计算。
经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认可,为干部教育培训授课的.每个专题记5学分。
第十四条
处罚学分是指干部无故未参加组织调学、在线学习没有修完规定学分、严重违反学习培训纪律等惩罚性学分。
1、参加脱产培训,请假期间不记学分;旷课一天,扣4学分,扣完为止。缺勤率达五分之一的,当期培训不计学分。
2、参加在线学习未完成规定的学分,按《安徽省干部在线学习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执行处罚学分。
3、有下列情形之二的,当学分为零: ①无故未参加初任、任职培训或组织调学的。②在学分登记、考核过程中弄虚作假的。③其他严重违反培训纪律,造成恶劣影响的。
第四章
考核机构
第十五条
脱产培训学分考核主要由学员派出单位负责,培训承办机构协助,以调学通知、培训结业证书和培训鉴定等为依据。
第十六条
中心组学习、集体学习、辅导讲座和专题报告等学分考核,由干部所在单位党组织或组织人事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实施,以干部参学记录、笔记、发言材料等为依据。
第十七条
在职自学学分考核,由干部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以干部的自学笔记、调研文章、心得体会等为依据。
第十八条
在线学习学分考核,由各级干部网络培训管理中心、分中心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分级组织实施,以干部在线学习记录和考试成绩等为依据,考核结果报同级组织人事部门。具体办法按《安徽省干部在线学习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学历学位进修、专业资格证书考试等学分考核,由干部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以干部取得的学历学位证书、考试成绩、合格证书等为依据。
第二十条
实践锻炼学分考核,由安排实践锻炼的组织人事部门(或委托干部挂职地组织人事部门)和干部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以组织人事部门的文件、干部实践锻炼的考核鉴定等为依据。
第二十一条
学习成果运用的学分考核,由干部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以干部发表的文章、科研成果、讲课记录等为依据。
第二十二条
处罚学分考核,由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或干部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第五章
考核程序
第二十三条
学分制考核按个人申报、部门审核、组织评定等程序组织实施。
1、登记申报。干部根据个人培训学习情况,于当年12月底前向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申报学分,填写《安徽省干部教育培训学分考核登记申报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材料审核。干部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对上报材料进行审核,及时登记干部内取得的学分。
3、确定等次。党委(党组)根据学分考核标准和干部所得学分,评定优秀、合格、不合格等次。
4、通报反馈。学分考核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通报,书面通知干部本人,并报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备案。
5、复议申诉。干部对考核结果持有异议的,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十日内向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提请复核,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应在五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仍有异议,可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提出复议申请,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应及时审核认定并书面反馈干部所在单位和申诉人。
6、归档建库。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干部学习培训情况和学分考核结果。
第二十四条
学分考核工作于次3月底前完成。各地各单位应将当干部学分考核结果、次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按干部管理权限报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和同级政府公务员管理部门。
第六章
结果运用
第二十五条
在一个考核内,县处级以上干部学分不得低于60分,五年累计学分不得低于300学分。其中:考核得分在100学分以上的为优秀,100—60学分为合格,60学分以下为不合格。在一个考核周期内累计总学分达到450学分以上的为优秀,450-300学分为合格,300学分以下为不合格。
科级以下干部学分不得低于50学分,五年累计学分不得低于250学分。其中:考核得分在90学分以上的为优秀,90—50学分为合格,50学分以下为不合格。在一个考核周期内累计总学分达到400学分以上的为优秀,400—250学分为合格,250学分以下为不合格。第二十六条
学分制考核中被评定为“不合格“等次的干部,第一年口头诫勉,连续两年不合格的,予以通报批评。
在一个考核周期内,总学分达到合格以上的干部,颁发《安徽省干部教育培训合格证书》。
第二十七条
学分考核结果和干部考核相结合。干部考核述职报告中应包括个人学习培训情况。当年学分考核等次为“不合格”的干部,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连续两年学分考核等次为“不合格”的干部,考核不得确定为“称职“及以上等次;一个考核周期中连续3年及以上学分考核等次为“不合格”的干部,当年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等次。
第二十八条
学分考核结果和干部提拔使用相结合。对干部进行任职考察,要把学分考核结果作为重要内容。提拔担任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要达到规定的学分要求。学分考核等次为“不合格”的干部,次原则上不得提拔使用。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前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必须在提任后1年内补齐所差学分,补齐的学分不记入当年累计学分。仍未完成的,实行试用期的要延长试用期。周期考核等次为“不合格"的干部,下一个考核周期首内不得提拔使用。
拟提拔使用的干部,干部任免审批表须填写学习培训情况。
第二十九条
在一个考核周期内,对学习培训质量和效果明显、成绩突出的单位及个人予以表彰。
第七章 监督与纪律
第三十条
各级党委、政府及组织人事部门、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干部所在单位及其本人必须严格执行本办法自觉接受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
第三十一条
干部所在单位未按规定履行学分制考核职责,干部教备培训工作滞后,学分考核排名在同级单位末10位的,单位主要领导要说明原因,由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并在一定范围内给予通报批评。第三十二条
干部因故未参加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的,应及时纠正。对未经批准、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或考核过程中违反有关规定的,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各地各单位可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实施细则。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委组织部负责解释。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