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闭坑报告建议格式
×
×
煤矿
关于××煤矿闭坑的报告
峨眉山市煤矿关闭工作领导小组:
按照乐山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下达2013年度小煤矿关闭目标任务的通知》要求,××煤矿为2013年第二批关闭煤矿,该矿已顺利关闭,现将闭坑情况报告如下:
一、矿井交通位置
矿区位于峨眉山市南西212°方位,平距10.0km,至峨眉山市约13km。行政区划属峨眉山市高桥镇福田村一组管辖。
井口坐标:X=3267470,Y=34637630,Z=+555m。矿山有0.5km公路与峨眉山—峨边公路相接。
二、矿井储量
根据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〇七地质队二〇〇九年十月提交的《四川省峨眉山市高桥康达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井保有储量62.1万吨,包括平面内标高外(333)32.8万吨。
矿区面积:0.1662km,开采深度+480m~+200m,许可开采上、中、下皮炭煤层。
三、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概述
2矿区位于峨眉山市构造侵蚀中山区北部的二级台阶—中低山区,脊岭总体呈西北至南东走向,地势西部高而东部低,最高标高+617m,最低标高+535m,相对高差82m。矿区出露岩石主要为粉砂岩、灰岩、泥岩、页岩,属于半坚硬—半软质岩石,矿区上体由上述岩石组成,除局部陡坡外,总体地形坡度不大,区内仅局部地段有小规模崩坍体堆积,未发现大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
矿区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593.8mm,降雨量6~9月较大。矿井水文地质:矿井周围无相邻矿井,矿井井下涌水量较大。
四、生产能力
该矿系高瓦斯矿井,煤尘无爆炸危险性,煤层不易自燃,原生产能力为30kt/a,设计生产能力为60kt/a。
五、开采设计
开拓方式:斜井开拓
采煤方法:倒台阶长壁采煤法
通风:机械通风、并列式通风、抽出式通风 运输:轨道运输
六、采动影响
按乐安监[2013]113号文件要求:建议在这里真实反映井下采掘空间分布情况,可能存在的充水水源、通道、积水量、水位情况、对邻近煤矿安全影响情况。
七、关闭背景
为了积极配合四川省煤矿兼并重组工作顺利进行,加之峨眉山市高桥康达煤矿由于灾害重,开采难度大,峨眉山市人民政府于2013年5月28日作出关闭峨眉山市高桥康达煤矿的决定。随即撤出了井下设备,封闭了井口。
八、井筒封闭情况
(1)主斜井:X=3267482,Y=34637710,Z=+554.92m,坡度30°,井巷长度284m,在副斜井井口以下20m处砌筑了石墙,用泥土进行回填至井口,并用混泥土砌墙。
(2)回风斜井:X=3267520,Y=34637808,Z=+559.42m,坡度35°,井巷长度192m,在回风井井口以下20m处砌筑了石墙,用泥土进行回填至2个原安装风机的井口,并用混泥土砌墙。
矿井各井筒标高低于矿区附近河流的历史水位,不受地表河流水影响。
矿井封闭前的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和井上下对照图由峨眉山市安监局归档管理。
2013年6月6日
此版本仅供参考,能查到对闭坑报告有其他要求的,建议对照改进。最后以验收时专家要求为准。
第二篇:闭坑报告提纲
附录 C(规范性附录)固体矿产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提纲 C.1 第一章 概况
C.1.1矿山交通位置,自然地理概况,所处区域构造位置简述.C.1.2矿山地质勘查简述:历次地质勘查,生产勘探工作的时间,勘查单位,主要工作量,资源/储量估算方法,获得的资源/储量类别和数量,勘查报告评审认定情况.C.1.3 矿山开采简述:矿山设计时间,设计单位,生产规模,服务年限,生产管理,总采出矿量.C.1.4闭坑(停办)原因 C.2 第二章 矿山地质简述
C.2.1简述矿体地质特征:矿体分布,空间位置,规模,形态,产状等.C.2.2.简述矿石质量特征:矿石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化学成分,有用,有益,有害组分,含量,矿石类型,品位.划分氧化带,原生带的,应分带叙述.对于以物理机械性能为主要 评价指标的,应论述这方面内容.C.2.3 简述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评述矿床主要充水因素,矿坑排水的主要来源,历年排水,变化情况, 主要灾害性水害发生原因及其对矿床开采的影响;采区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 稳定性,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产生的部位,原因及其对矿床开采的影响;地震,地温,放射性 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情况及其对矿床开采的影响.C.2.4简述矿石选冶技术条件.C.2.5矿山地质测量工作及其质量评述:生产勘探的方法,网度,生产探矿工程和采矿工程的地质编录,取样,测量,资源/储量估算等工作及其质量.C.2.6 矿山生产过程中累计探明新增(或减少)资源/储量及其品位情况
C.3第三章 矿山开采和资源利用
C.3.1设计利用的资源储量,开采方式,开拓系统,采矿方法,选矿流程,历年采掘工作量,历年采出矿量,采矿回收率,选矿回收率等的述评.C.3.2 损失矿量(包括正常和非正常损失)损失率, , 贫化率, 批准非正常损失矿量的机构,批准理由等情况的述评.C.3.3工业指标实际运用情况及合理性评述.C.3.4资源/储量注销概况.剩余资源/储量及剩余原因的述评.C.3.5 对共生,伴生矿产的综合开采,利用情况及矿石加工工艺的评述.C.3.6通过矿山生产地质工作对地质情况的新认识,新发现,影响矿山开采的主要地质问 C.4 第四章 探采对比
C.4.1探采对比:矿体形态变化,厚度变化,顶板及底板位移,品位变化,资源/储量对比(对比条件,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构造变化的对比以及开采技术条件变化的对比
C.4.2对勘查方法,手段,勘查工程间距,勘探类型及其确定的合理性的评述.C.4.3对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评述.C.5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估
C.5.1地下水疏干范围,水位及其恢复程度等情况的评述.C.5.2采区地质环境变化,包括:采空区矿层顶板冒裂带高度,地面开裂,沉降,山体滑坡,坍塌等变形破坏范围及程度,露天采场及其边坡崩落范围等情况的评述.C.5.3水体污染及其自净情况的评述.C.5.4废弃物堆放情况与处理.C.6第六章 结 语
C.6.1简要评述矿山生产的经济,社会,资源效益.C.6.2矿山闭坑资源/储量的核销结论及能否作为闭坑的依据.C.6.3剩余资源/储量的处理建议,废矿坑利用建议,环境及地质灾害治理建议
C.7.附图
C.7.1 矿山交通位置图;
C.7.2 矿区地质图(含地层柱状图,剖面图及矿体分布)C.7.3 矿山总平面布置图;C.7.4 中段平面图;C.7.5 资源/储量估算图(平面,剖面,投影图)
C.7.6 探采矿体对比图;C.7.7 矿山闭坑范围及其周边环境地质图 C.7.8 其他图件 C.8 附表
C.8.1 资源/储量总表(包括历次地质勘查,生产勘探的资源/储量增减)
C.8.2 历年采出矿量,损失(包括正常和非正常损失)矿量,采矿回收率,损失率,贫化率 统计表;C.8.3 探采矿体形态误差对比表;C.8.4 探采矿体顶板,底板位移误差对比表;C.8.5 探采矿体厚度误差对比表;C.8.6 探采矿体品位误差对比表;C.8.7 矿体地质勘查资源/储量与采准(或备采)矿量对比及其误差表;
C.8.8 历年矿山排水量基本情况表;C.8.9 矿山主要水害,工程及环境地质危害的基本情况统计表
C.9 附件
C.9.1 采矿许可证(复印件);C.9.2 矿山投资人或上级主管部门对报告的审核意见;C.9.3 矿产资源储量主管部门对报告的评审认定文件(本文件在报告评审认定之后补入)
第三篇:矿山闭坑申请及报告如何编写
矿山闭坑申请及报告如何编写?
来源: 成都市国土资源局
开采活动结束前一年,矿山企业应向原批准开办矿山的主管部门提出关闭矿山的申请,并提交闭坑地质报告。
坑口、井区或露天采场关闭的报告既是一个终止生产的请示报告,又是矿山生产建设历史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报告,编写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资源远景的结论和资源回收利用程度的论述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使闭坑工作不遗留问题。
闭坑报告一般分地质、测量与采矿、选矿生产两大部分。下面只介绍地质、测量部分编写的要求。(1)文字资料
①概述。矿区交通位置;勘探及生产历史;投产、生产及结束日期;原探明地质储量,最终地质储量。历年产量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结论性意见。
②矿区及矿床地质。包括地层及岩性;岩浆活动;褶皱断裂构造及其对开采工作的影响;矿体数目、分布、埋藏及赋存特征;矿体产状、形态、厚度及其变化;矿石物质成分,矿物成分及化学成分,主要有用及伴生组分品位,品位的变化规律;矿石物质成分的共生组合关系;矿石结构构造;矿石工业品级及自然类型划分和分布;矿床围岩蚀变及其与矿化的关系;矿床水平及垂直分带特征;成矿控制因素;成矿过程及矿床成因;矿石及围岩的物理技术性质;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与特征。,③矿量及其报销。历年及累计探明地质储量的级别和数量,经核实的采下矿石量、放出矿石量、矿柱及其他未采下损失量、采下损失量、副产矿量、区内表外矿石量。矿石质量包括:地质品位,采下矿石、存窿矿石和出窿矿石品位,精矿及尾矿品位。历年报销包括:矿石质量变化情况,矿石贫化与损失。矿量报销包括:历年储量变动平衡,储量的报销,损
失量报销.表外储量的利用,井区或露天采场矿产资源利用率。
④探采资料验证对比。包括地质勘探与生产勘探的探采资料验证对比。,通过验证对比的结论、矿床勘探类型、勘探手段选择。求得各级地质储量的工程间距,工程布置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勘探质量评价,勘探程度的合理性。,探采资料验证对比的地段选择,参数选择,误差衡量指标,结果的对比分析方法的评述。对同类矿床探采方法的总结性意见和建议。
⑤生产地质工作。历年地质编录、编图、地质及生产取样;生产勘探方法评述;储量计算方法;工业指标选择、试算及其合理性;矿山生产各项地质管理工作评述。
⑥结语。矿山地质工作变动,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遗留问题的处理和闭坑后工作安排的意见与建设。(2)图纸及其他资料
必须随同文字报告提交下述图件:
矿区交通位置图。
矿区地形地质图。矿区总平面布置及坑内外工程布置;露天采场的历年综合地质图。
地质勘探及生产勘探所获勘探线剖面图。
中段或平台地质平面图。,矿体纵投影图或缓倾斜矿体的矿层顶、底板标高等高线图。,储量计算平、剖面图。
采掘工程实测图。
地表矿石堆积场、排土场及尾矿库实测图。
矿床探采资料验证对比图件。
钻探、坑道、采场原始地质资料。
储量计算及贫化、损失率计算资料。
矿床水文地质图及历年气象、水文、排水资料。
矿山永久性地质测量资料目录。
第四篇:矿山闭坑地质报告审批办法
矿山闭坑地质报告审批办法发布信息
【颁布日期】 19950311 【实施日期】 19950311
第一条 矿山闭坑地质报告是矿山闭坑的主要依据之一。为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矿山闭坑前,必须编写矿山闭坑地质报告,报送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批。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矿山闭坑地质报告包括矿井、中段、采区及最终闭坑地质报告。第三条 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负责审批以下矿山闭坑地质报告:(一)原由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批勘查储量的矿区中,重要的矿山闭坑地质报告;(二)油、气田废弃报告。
省(区、市)矿产储量委员会负责审批本行政区内列为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批以外的矿山闭坑地质报告。
第四条 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矿山概况,矿山地质,设计、开采及资源利用,探采对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闭坑原因,矿产储量的结算及剩余储量处理等。
矿山闭坑地质报告中矿产储量的结算必须包括报告所述闭坑范围内经矿产储量委员会批准的全部探明储量。
第五条 按照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有关储量报告审批的计划管理办法,矿山主管部门每年十一月底前向省(区、市)矿产储量委员会报送下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送审计划,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汇总平衡后于次年三月底前下达审批计划。如因情况变化,要求改变送审计划的,须在计划送审时间的前二个月向省(区、市)矿产储量委员会申请变更计划,以便另行安排。
第六条 矿山闭坑地质报告应经矿山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并提出审核意见。报告送审单位应将主管部门审核意见及矿山闭坑地质报告(一式三份)一并报送矿产储量委员会。
送审的矿山闭坑地质报告必须是正式报告,应资料齐全、质量符合要求。第七条 对列入审批计划的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矿产储量委员会必要时可组织有关人员到矿山了解矿山闭坑所具备的条件、矿产的采出和储量消耗情况。
第八条 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应确定主审人,并聘请评论员视需要召开审查会议,审查后由矿产储量委员会办事机构提出审查意见书。报告送审单位依据审查意见书进行修改,交储委复核合格后,由矿产储量委员会办事机构起草批准决议书。批准决议书经矿产储量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签发后生效。
第九条 矿产储量委员会在收到矿山闭坑地质报告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对批准的,下达批准决议书;对不予批准的,书面通知报告送审单位。
第十条 对质量优良的闭坑地质报告,给予表彰或奖励。对有弄虚作假,篡改数据者,一经查实,除对报告提交单位通报批评外,建议主管部门给予当事人行政处分。
第十一条 矿山闭坑地质报告参考提纲由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另行拟定。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颁布单位
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
第五篇:煤矿闭坑工序1
煤矿闭坑工序
1、开展回拆区域通风、水患、支护、机运等隐患排查;
2、制定井巷维修措施、排放瓦斯措施;
3、按批准的安全技术措施开展井巷维修措施、瓦斯排放 工作;
4、对煤矿井巷进行实测,绘制井上下对照的煤矿井巷实 测图;
5、制定回拆矿界范围内井上、下设备、材料安全技术措 施;
6、按批准的安全技术措施开展设备、材料回拆工作;
7、制定矿井井筒永久封闭技术方案;
8、按井筒永久封闭技术方案实施闭坑;
9、闭坑验收,制作影像资料;
10、将煤矿关闭文件、闭坑过程工作记录、影像资料、技术资料、图纸收集、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