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84(合集5篇)

时间:2019-05-14 08:11: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8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84》。

第一篇:《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8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关于颁发试行《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的通知

(84)水电水规字第33号

根据国家计委关于修编设计规范的要求,为满足大、中型灌区(包括新建、改建、扩

建)灌溉排水渠系设计工作的需要,我部委托陕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了《灌溉排水

渠系设计规范》SDJ217-84。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进行了广泛地调查

研究,吸收了有关科研成果,并经多次讨论修改。经审查,我部批准《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

范》SDJ217-84,在全国水利部门颁发试行。

各单位在试行过程中,如有意见,请随时报告我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和陕西省水利水

电勘测设计院。

一九八四年七月十九日

【全

文】:

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

第一章

第1.0.1条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大型和10万亩以上的中型灌区的灌溉排

水渠系(以下简称灌排渠系)设计。其他灌区的灌排渠系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2条 灌排渠系是灌溉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灌排渠系设计应严格执行基本建设

设计程序,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进行。

第1.0.3条 灌排渠系设计方案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比较。力求技术先进,经济合 理,运用安全,管理方便,以达到省水、节能、增产的目的。

第1.0.4条 灌排渠系设计在保证灌排效益和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应考虑综合利用,以

取得最优的经济效果。

第1.0.5条 灌排渠系设计必须符合《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水

利水电工程水利动能设计规范》等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第1.0.6条 由于灌区自然特点或其他条件的限制,执行本规范有关条款确有困难,或

规范未作明确规定的特殊技术问题,应进行专门论证,并在设计文件中予以申述。

喷灌、滴灌、渗灌渠系设计,应按有关规范或标准执行。

第二章 基 本 资 料

第一节 通

第2.1.1条 灌排渠系设计应深入灌区调查研究,认真搜集整理灌区地形、气象、水

文、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土壤、作物需水量、水利工程现状、自然灾害、社会经济以及农

业区划和发展规划等基本资料,并进行必要的勘测试验工作。

第2.1.2条 有关基本资料和数据应经过审查鉴定。资料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第二节 测 量 资 料

第2.2.1条 地形测量资料应具有:

1.灌区总体布臵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25000~1/100000。

2.灌排渠系平面布臵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10000。

3.典型田间渠系布臵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1000~1/5000。

4.有特殊要求的渠道带状地形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1000~1/2000。带状图宽度,视地形条件而定。

5.灌排渠、沟的纵断面图,比例尺一般采用:水平1/5000~1/25000,垂直1/50~

1/200;横断面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100~1/200。

横断面的间距:地形复杂的地区为25~100米;地形平坦为100~500米。地形变化处应

加测横断面。

第2.2.2条 灌区天然河流、沟道、湖泊、洼淀、沼泽等地带的平面和纵横断面测量资

料,视工作需要,可参照上述条款选择适宜的比例尺。

第三节 水文气象资料

第2.3.1条 应搜集与灌排渠系设计有关的降水(包括暴雨)、蒸发、湿度、气温、风

力、风向、日照、霜期、冰冻期以及冻土深度等气象资料。

第2.3.2条 应搜集水源河流和灌区内天然河流(沟道)以及承泄区的有关水文、泥

沙、水质等资料。

水源和灌区内河流(沟道)的水文资料系列应尽量相一致。

第2.3.3条 灌排渠系设计所需要的主要水文气象资料系列,一般应不少于15年。

第四节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第2.4.1条 灌排渠系中的干、支渠线可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要求进行

必要的地质勘探工作。对特殊地质问题应进行专题研究。

第2.4.2条 灌区水文地质应查明:地下水类型、埋深、含水层厚度特征、地下水动

态、流向、补给与排泄条件、水质、综合补给量和可开采量,并绘制水文地质图,比例尺一

般采用1/50000~1/100000。对沼泽化、盐碱化地区还应对其成因进行分析。

经过分析论证,对不可能产生次生盐碱化地区的水文地质工作内容,可根据具体条件适

当从简。

第五节 土壤资料

第2.5.1条 对灌区作物根系活动层内的土壤应进行调查和试验,其成果内容包括:

一、土壤物理资料:如土壤类型分布、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容重、比重、孔隙率等。

二、土壤化学资料:如pH值、全盐量、盐分组成及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等。

三、土壤水分特性资料:如饱和含水量、渗透系数。渗吸速度、给水度、田间持水量、调萎系数、毛管水上升高度等。

第2.5.2条 灌区土壤资料应附的填图包括:土壤分布图、土壤盐碱化程度图、土壤改

良区划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00~1/100000,典型地区用1/5000~1/10000。

第六节 现有水利设施与自然灾害资料

第2.6.1条 应对灌区已成的灌溉、排水、防洪等工程设施及当地地表、地下水资源利

用等现状进行全面调查与评价。

第2.6.2条 应查明灌区历年发生的旱、涝、盐、渍等自然灾害的范围、面积、成因以

及损失等。

第七节 社会经济和科学试验资料

第2.7.1条 应按灌区行政区划调查人口、土地面积(山、川、丘陵、原地)、耕地面

积(水田、水地、旱地)以及机械化发展水平等资料。

应对灌区内的水田、水地、旱地的作物组成、耕作制度、单产、总产、农业总产值、投

资、成本和农业人口、人均收入等分项作出调查统计。

第2.7.2条 应搜集灌区或临近灌区灌溉排水有关科学试验资料。如作物需水量、灌水

技术、作物耐渍深度、作物耐淹能力、耐盐能力,以及除涝防渍、盐碱化的防治、渠道防渗

和防治的冻胀措施等。

第2.7.3条 应搜集建筑材料的来源、储量、单价、运距及运输方式等资料,为工程概

(预)算提供依据。

第2.7.4条 应搜集林业、牧业、渔业、工业、交通、能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现状和

规划资料,并征求这些部门对灌排渠系设计的要求。

第三章 灌 区 规 划

第一节 灌区规划的任务、原则及内容

第3.1.1条 初步设计阶段灌区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基础上,进一

步论证灌区建设的可行性;确定设计水平年和灌排设计标准;选定灌区建设最优方案;制

定灌区总体布臵。

第3.1.2条 灌区规划应贯彻:全面安排,分期实施;统筹兼顾,综合开发;因地制

宜,保证实效等原则。

第3.1.3条 灌区规划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论证灌区土地分类评价和水土资源平衡条

件,核定灌区范围和灌排面积,选定设计水平年,灌排设计标准、灌排方式,研究灌区建设

方案;提出灌区水利土壤改良分区及其综合治理意见;进行水文水利计算;布臵灌排渠系及

其建筑物;制定田间工程典型规划;制定综合利用规划;拟定渠系工程实施程序和灌排管理

方案;分析工程效益与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节 灌区总体布臵

第3.2.1条 灌区总体布臵是在对其旱、涝、渍、盐等进行综合治理及水资源合理利用

的原则下,对水土资源、灌排渠系及其建筑物、道路、林带、村庄、电力线路、通讯线路等

所作的全面规划,统筹安排。

第3.2.2条 灌区应设臵排水系统,做到有灌有排,灌排并重,满足除涝要求,有效地

控制地下水位,防止土壤过湿与沼泽化或盐碱化。

水稻地区应研究防止土壤次生潜育化。

第3.2.3条 自然条件有较大差异的灌区,应根据水文、气象、土壤、水文地质及作物

种植等条件,划分不同类型区,分区进行布臵和设计。

第3.2.4条 抽水灌区应主要根据经济合理及便于管理的原则进行分区。

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可结合台地、原地、丘陵地、局部高地、沟壑等地貌特征,进行分

区。

第3.2.5条 抽水灌区的经济扬程应根据抽水灌溉的成本和增产效益的综合分析成果,合理确定。

第3.2.6条 抽水灌区的分级应根据灌区地形特点,渠道合理的控制面积和间距、工程

投资和年运行费用合理的原则,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综合分析,择优采用。

第3.2.7条 灌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及要求,分别采取地表水、地

下水结合,大、中、小并重,蓄、引、提结合,渠、井、沟、塘、库联用,丘陵地区长藤结

瓜以及其他合理的形式。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包括回归水),提高水的利用系数。

第3.2.8条 灌区排水方式,应根据涝、渍、盐碱化的成因,结合灌区地形、土壤、水

文地质条件及技术经济条件,经分析论证后,因地制宜地确定。

对于以降水、灌溉渗水为主而形成需要排水的地区,一般应采用水平排水的方式排水。

对于地下深层承压水补给潜水的地区,应考虑采用竖井抽水结合明沟输水的方式排水。

对于外来地表水及地下水为主或由于地形地势的特殊条件而形成需要排水的土地,可分

别采用地面排洪沟、地下截水沟或骨干排水沟的方式排水。

当地下潜水量丰富,水质又宜于灌溉的地区,可结合井灌井排,“以灌代排”的方式排

水。

对于排水地区内的局部低洼土地,排水确有困难时,可采取修筑沟洫台(条)田的方式

治理。

第3.2.9条 排水系统的布局,可根据地形、水系、承泄区条件以及现有工程情况,因

地制宜地采取排、截、滞、抽等方式。

第3.2.10条 对于滨湖、圩垸等低洼灌区,应在联圩并垸、整治河道、巩固防洪堤闸、能蓄保泄的前提下,设臵完善的灌排渠系及必要的截渗工程,以做到内外分开、高低分开、灌排分开、水旱分开,控制内河水位和地下水位。

第3.2.11条 对于滨海感潮灌区,应在布臵灌排渠系的同时,设臵必要的挡潮、防洪

海塘、堤、闸及截渗工程,做到拒咸蓄淡,蓄泄兼筹,适时灌排。

第3.2.12条 低洼灌区排涝、必须贯彻蓄泄兼筹的方针,一般应使涝区具有一定的蓄

涝容积,以削减排涝峰量。

蓄涝水面率可根据涝区具体条件,因地制宜的确定。在南方圩垸水网地区,一般应不小

于5%。在盐碱化和可能产生次生盐碱化地区,采用蓄涝措施应进行分析论证。

可用作蓄涝的有湖泊、洼淀、河道、排水沟、坑塘等。

第3.2.13条 设计蓄涝水位,一般应低于排水地面0.2~0.3米;起蓄水位,在非盐碱

化地区,一般可低于地面1~2米。起蓄水位以下的水深,可根据其利用要求具体确定。

抽排蓄涝地区,可不受此限制。

第3.2.14条 在水资源欠缺地区设计灌排渠系时,应从水源、水质以及工程技术经济

等方面,研究论证利用排水干沟、支沟的水,进行灌溉的可行性。

第3.2.15条 利用排水沟中的水进行灌溉的方式,应进行专项设计。必须防止田间灌

排渠沟合一,串灌串排等不良现象。

第3.2.16条 排水承泄区应与排水分区和排水系统的布臵相协调,并能承泄排水沟泄

入的全部来水。

可用作承泄区的有海洋、江河、湖泊、溪涧、洼淀以及地下深厚透水层、岩溶区等。

选用地下承泄区应具备必要的水文地质勘探成果资料经过技术经济性论证,审慎确定。

第3.2.17条 承泄区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一、在设计条件下,保证排水沟良好的出流条件,不因排水造成不利的率壅水、浸没或

淤积。

二、稳定的河槽和安全的堤防。

承泄区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如裁弯、疏浚、扩宽、清滩、建

闸等加以治理。

第3.2.18条 承泄区的设计水位应满足排水系统出口设计水位的要求,以便自流畅排。

承泄区的设计水位,当排水出口顶托不大时,可考虑采用:排水出口修建闸、涵,进行

抢排;排水出口段修筑回水堤,允许适当壅高;调整排水沟道比降;下移排水出口等措施,争取自排。当承泄区水位变幅较大(如潮汐影响),还可考虑自排与抽排相结合的形式。

当承泄区水位长期较高,无法自流排水时,则应考虑抽排。

第3.2.19条 灌区道路分为公路、简易公路、田间生产道路及灌排管理道路等。

道路的主要技术指标:公路应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确定;简易公路一般可参照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四级公路技术指标取定;田间生产道路,应根据当地生产条件,照

顾远景发展拟定;灌排管理道路,可按管理要求制定。

第3.2.20条 灌区道路网的规划布臵,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保证交通顺畅,便利农业生产,适应施工与工程管理。

二、要与灌排渠、沟相结合。

三、要与田间工程规划相一致。

四、路线短,占地少,工程量省。

第3.2.21条 要因地制宜的在渠、沟、路旁种植树木,绿化环境。避免在渠、沟内坡

植树。

渠、沟通过风沙地段,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防风、防沙、经济林等专用林带及防沙草障等,可按有关部门的规划布设,并应尽量与

渠、沟、路旁的植树相结合。

第3.2.22条 在灌区总体布臵时,可根据技术经济条件。考虑干、支渠、沟的综合利

用,郊城乡供水、航运、水能、养殖等。

第3.2.23条 在灌区总体布臵时,应考虑管理机构和必要的试验、观测站及通讯线路等

的设臵。

第3.2.24条 田间灌排渠系的规格以及路、林、塘、井等的结合方式,应根据灌区内

的不同分区特点,选择若干典型,提出典型布臵。

第3.2.25条 在灌区总体布臵时,为了合理地利用水土资源,保护水质和生态环境,必须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对环境影响进行详细论证,并提出对不利影响的改善措施。

第三节 灌区工程经济效果评价

第3.3.1条 灌区工程经济效果评价的任务是:阐明设计灌区工程的经济效果及其在国

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论证和核定灌区工程方案经济技术合理性。

所有灌区工程的设计,都必须进行经济效果评价。

第3.3.2条 灌区工程的经济分析,必须遵循《水利经济计算规程》,按其原则、内

容、要求、方法等进行。

第3.3.3条 灌区工程,除灌溉排水渠系工程外,还包括蓄(引)水枢纽、排水承泄区

及渠系建筑物等项工程。因此,工程投资、工程费用、工程效益及技术经济指标等,均应按

灌区工程进行分析计算。

第四章 灌溉设计标准

第一节 灌溉设计标准

第4.1.1条 灌溉设计标准是反映设计灌区的设计效益达到某一水平的一个重要技术指

标,一般以灌溉设计保证率表示。

第4.1.2条 灌溉设计保证率系指设计灌溉用水量的保证程度,用设计灌溉用水量全部

获得满足的年数占计算总年数的百分率表示即:

灌溉用水量全部获得满足的年数

灌溉设计保证率 =──────────────────×100%

计算总年数

第4.1.3条 灌溉设计标准的确定,应根据灌区水土资源、作物组成、气象水文、水量

调节程度、经济效益及国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要求等因素综合研究选定。

采用灌溉设计保证率作为灌溉设计标准的地区,一般可参照表4.1.3选用。

表4.1.3

┌──────────┬──────┬────────┐

│ 作物种类

│灌溉设计保证率%│

├──────────┼──────┼────────┤

缺水地区

│以旱作物为主│ 50~75

│以水稻为主 │ 70~80

├──────────┼──────┼────────┤

丰水地区

│以旱作物为主│ 70~80

│以水稻为主 │ 75~95

└──────────┴──────┴────────┘

第4.1.4条 为进一步反映灌溉保证程度,可用灌溉用水保证程度作为灌溉设计标准的 辅助指标。

灌溉用水保证程度,是用多年平均灌溉供水量占多年平均设计灌溉用水量的百分率表

示,即:

多年平均灌溉供水量

灌溉用水保证程度=────────────×100%

多年平均设计灌溉用水量

第4.1.5条 灌溉设计保证率的计算应采用时历年法。时历年系列一般不应少于15年。

第二节 灌溉制度

第4.2.1条 灌溉制度是灌区规划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水土资源平衡和渠系设

计的基本依据。

第4.2.2条 灌溉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灌溉定额(播前和生育期亩净灌水量总和)、灌水定额(亩次净灌水量)、灌水时间及灌水次数。

第4.2.3条 灌溉制度应根据灌区自然条件、作物组成和轮作制度,考虑农业技术措施

及灌水方法的改进,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当地的先进灌溉经验,结合灌溉试验资料制定。也可

依据当地试验资料用水量平衡原理进行设计。

在盐碱化和滨海地区应考虑洗盐用水。如有条件时,还应考虑引洪放淤改良盐碱地的具

体灌溉措施。

第4.2.4条 灌区作物组成、计划产量及轮作制度,可参照农业规划及水利区划要求,由设计部门和农业部门研究制定。

第4.2.5条 灌区内如气象、水文、土壤、水文地质、作物种植等方面差异较大时,应

分区制定灌溉制度。

第4.2.6条 灌溉制度应采用时历年法,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及历年降雨过程,逐年分析

拟定。

在水源充足地区,可根据作物生育期降雨频率,选用典型年进行设计。

第4.2.7条 作物需水量是设计灌溉制度的主要依据,应根据当地或自然条件类似地区

的试验成果确定,或选用公式估算。

第4.2.8条 旱作物灌溉定额包括播前灌溉和生育期灌溉两部分。

播前灌溉一般只进行一次,可按下式计算:

H──土壤计划湿润层的最大深度(米);

γ──土层内的平均土壤容重();

β──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以占干土重百分数计);

β0──播前田间土壤含水量(以占干土重的百分数计)。

生育期灌溉定额按下式计算:

式中 E──作物田间需水量(P′0──作物生育期内有效降雨量(););););)。

W0──播前H深度土层中的原始储水量(W──作物生育末期H深度土层中的储水量(Wk──作物生育期内地下水的补给量(在地下水埋深小于3米的地区、设计灌溉定额时应计算地下水的补给量。

第4.2.9条 设计旱作物灌水定额时应根据灌区作物生育特点,选择先进的灌水方法、灌水技术,保证各生育期水量平衡。据现有的沟、畦灌水经验。播前灌水定额一般为

50~70,生育期的灌水定额一般为40~60。

第4.2.10条 盐碱地的灌溉,必须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

第4.2.11条 水稻灌溉制度与稻田所要求的水层深度有关。稻田水层变化可用下列水

量平衡方程计算:

式中

──灌水时段末田间水层深度(毫米); ──灌水时段始田间水层深度(毫米);

P──灌水时段内降雨量(毫米);

M──灌水定额(毫米);

E──时段内作物需水量(毫米);

C──时段内稻田排水量(毫米);

──时段内稻田渗漏量(毫米),该值与稻田位臵、土壤、翻犁深度、地下水位高低、出流条件、泡田方法等有关。稻田渗漏一

般只计算田面渗漏,计算公式:

=kt

式中: k为稻田日平均渗漏强度(毫米/日);t为稻田淹水时间(日)。

田面水层深度,应按不同生育阶段分别规定允许上限和下限。为充分利用降雨量,节约

灌溉水量,当降雨量大时,田面水层深度可以比上限值略有增加。

稻田灌水定额,为适宜水层深度的上下限之差。

第4.2.12条 水稻灌溉用水量包括秧田、泡田及本田期三个阶段用水之总和。

一、秧田期用水量:育秧应根据灌区条件采用先进方法。秧田一般占水稻大田面积的 1/7~1/15。秧田期用水量应根据当地实践经验或试验资料确定,也可用下式估算:

式中

──秧田期用水量(──秧田期日耗水强度(──秧令期(日); ──秧田期有效降雨量()。););

当秧田为了防寒抗冻等,有额外用水时,上式还应计入该项用水量。

二、泡田期用水量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

──泡田用水量(););

──使一定土层达到饱和时所需水量(H──饱和土层深度(米);

γ──饱和土层的土壤容重();

──分别为土壤饱和含水量和泡田前土壤含水量,均

以干土重百分数计;

K──土壤渗漏强度(米/日);

──泡田历时(日);

α──建立插秧时田面水层深度h(米)所需水量,即

α=667h(););)。──泡田期水面蒸发量(──泡田期降雨量(泡田期蒸发量可利用水面蒸发观测资料。

三、本田期用水量

水稻生育期对田面水层深度有不同要求,应根据水层变换特点,分阶段计算灌水次数与

灌水定额。生育期内各阶段水量消耗包括:腾发量(e),渗漏水量(Kt),换水或晒田排

除水量(),以及田面水层变换所增减的水量(±△W,增为正,减为负)。

阶段有效降雨量P't。阶段水量平衡方程如下:

式中 Mt──阶段灌溉定额(P't──阶段有效降雨量())。

t时段内灌水次数(nt)与田面水层的变化幅度有关,定额。此值应换算为

分别为灌水前后田面水层深度,h2-h1为每次灌水。

稻田各阶段灌水定额按水量平衡原理求得。

第4.2.13条 作物每次允许灌水延续时间,应根据作物需水特性和当地具体情况确定。

根据各地经验,灌区不同作物允许灌水延续时间可参考以下数值。

水稻:泡田灌水7~15昼夜;生育期灌水3~5昼夜。

冬小麦:播前灌水10~20昼夜;拔节前后灌水10~15昼夜。

棉花:播前灌水10~25昼夜;花铃期、吐絮期灌水8~15昼夜。

玉米:播前灌水10~20昼夜;拔节期灌水10~15昼夜;

抽穗期灌水8~12昼夜。

第4.2.14条 灌水率可用4.2.13式计算:

αM

q=─────

(4.2.13)

8.64T

式中 q──灌水率(M──灌水定额(/秒/万亩););

α──作物种植比例(%);

T──灌水延续时间(日)。

第4.2.15条 根据计算的各种作物的灌水率,应绘制灌水率图,并加以修正,使修正

后的灌水率比较均匀,最小值一般应不小于设计灌水率的40%。设计灌水率一般应采用修正

灌水率图的最大值。

第五章

排水设计标准和排水模数

第一节 排水设计标准

第5.1.1条 排水设计标准是指对一定重现期的暴雨或一定量的灌溉渗水、渠道退水,在一定的时间内排除涝水或降低地下水位到一定的适宜深度,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排水设计标准分为排涝标准,排渍标准以及改良和预防盐碱化的排水标准等。

排水设计标准还应包括承泄区水位的标准。

第5.1.2条 排水设计标准中的暴雨重现期,应根据经济效益分析确定,一般采用五至

十年。

条件较好或有特殊要求的地区,可适当提高标准;条件较差的地区,可适当降低标准或

采取分期提高的办法。

第5.1.3条 排涝标准的暴雨历时和排除时间,可根据排水地区具体条件决定。

对于旱田作物一般采用1~3日暴雨在1~3日排完。

对于水稻一般采用1~3日暴雨在3~5日内排至耐淹水深。

对于具有蓄涝容积的排水系统,则应考虑采用较长历时的暴雨,有的还须采用具有一定

间歇期的前后两次暴雨作为设计标准。

第5.1.4条 排渍标准:在降雨成渍的地区,一般采用三日暴雨5~7日将地下水位排至

耐渍以至排渍设计深度;在灌水成渍的旱作地区,一般采用灌水后一日内将齐地面的地下水

位降低0.2米。

第5.1.5条 旱田作物的耐渍深度的最小值(幼苗期)一般可取0.5米。

排渍设计深度为作物生长旺盛阶段适宜的地下水埋深。旱田作物的排渍设计深度,一般

为1.0~1.5米;水稻田的排渍设计深度一般为0.4~0.6米。

第5.1.6条 改良和防治盐碱化的排水标准,除执行5.1.2、5.1.3、5.1.4条有关规定

外,还必须在返盐季节前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

第5.1.7条 适宜于机械耕作的可通性的排渍设计深度,可根据各地机耕具体要求确定,一般采用0.7米左右。

第5.1.8条 承泄区的设计水位标准,可根据各地具体条件,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

承泄区的设计水位,一般采用与排水区设计暴雨同频率的洪水位,或用排水历时内的多

年平均高水位值,也可采用实际年洪水位。

第二节

排水模数

第5.2.1条 排水模数系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的地表(涝)或地下(渍)排水径流量。

设计排水模数应根据当地或邻近地区的实际观测资料取定。在无实测资料时,可按设计

要求用公式计算。

第5.2.2条 设计地面排涝模数应根据排涝地区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大面积的排涝模数,一般根据各地的经验公式计算。

小面积的排涝模数,一般可采用附录五所列公式计算。

第5.2.3条 设计地下排渍模数可根据地下水补给类型的动态,具体分析确定。排渍

模数计算一般可采用附录五所列公式。

第5.2.4条 盐碱化地区的冲洗排水模数,可根据冲洗要求,具体分析计算确定。

第5.2.5条 地下水位达到设计控制深度要求后的地下日常排水模数,应根据实际测验

或调查资料确定。无资料时,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在0.002~0.007

范围内选定。

第六章

灌排渠系布臵

第一节 灌排渠系的组成、分级、名称及任务

第6.1.1条 灌溉渠系由各级灌溉渠道和泄(退)水渠道组成。排水沟系由各级排水沟、截水沟和承泄区组成。

第6.1.2条 灌溉渠道一般包括干、支、斗、农四级固定渠道。排水沟包括干、支、斗、农四级固定沟道。农渠、农沟以下按需要设毛渠、毛沟等临时灌溉渠及排水沟。

地形复杂的大型灌区可设总干、分干、分支、分斗等渠、沟,其设计原则和要求与同级

渠、沟相同。

灌区面积较小时,可酌情减少渠道或沟道级数。

第6.1.3条 灌溉干渠从水源引水,主要起输水作用,并配水给支渠。

支渠从干渠引水,配水给斗渠。

斗渠从支渠引水,配水给农渠。

农渠配水给临时毛渠。

为了便于管理应尽量不越级配水。

第6.1.4条 排水系统自田间排水网起,逐级汇流,直至承泄区。

第6.1.5条 田间工程系指斗渠、沟以下的渠、沟及其建筑物,包括平整土地、园、林、路等工程。

第6.1.6条 灌溉与排水系统应互相配合,在一般情况下,要求灌溉与排水分开自成系统。

灌溉排水系统的一般形式如图6.1.6所示。

第二节 灌排渠系布臵的基本原则

第6.2.1条 灌溉渠系应在灌区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排水系统的规划合理

布臵。

第6.2.2条 灌溉渠系主要根据地形、地质等条件布臵,并尽量照顾行政区划。必要时

应考虑综合利用。

第6.2.3条 灌溉渠系布臵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安全及时供水,便于管理运用。

二、在水土资源允许条件下,灌溉面积大,占地少。

三、渠系及其建筑物的工程费用和管理费用合理。

四、渠系水利用系数高。

五、充分利用现有水利设施。

六、便于农业耕作。

七、有利于道路网、林带、居发点、城乡用水、环境保护等建设。

图6.1.6 灌排系统布臵示意图

第6.2.4条 灌溉干、支渠布臵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干、支渠的布臵应通过方案比较确定。

二、干、支渠应布臵在较高地带,一般多沿等高线布臵或沿分水岭布臵。大型渠道最好

不直接通过库塘。

三、干渠输水段主要考虑行水安全要求,一般布臵成挖方,并应尽量避免深挖、高填、地质条件差、隐患和穿越村庄。

四、支渠以方便配水为主,一般可布臵成半挖半填,以节省土方。

五、平原地区支渠长度最好不超过15公里。支渠间距根据斗渠的长度确定,一侧控制时

为3~5公里,两侧控制时可增大一倍。

六、土质干、支渠弯道半径应大于水面宽的5倍,当土渠弯道半径必须小于水面宽度的 5倍时,应考虑防护措施,石渠或衬砌渠道的弯道半径应大于其水面宽度的2.5倍。

第6.2.5条 排水沟道布臵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安全及时排水、工程费用最省,便于管理。

二、要与灌溉渠系的布臵、土地利用规划、道路网、林带、行政区划及承泄区的选定相

协调。

三、各级排水沟都要布臵在各自控制范围的最低处,并贯彻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就近

排出以及自排为主、抽排为辅的原则。

四、为适应灌、排、滞、蓄的有机结合,和照顾城镇等排水需要,在沿江、河、湖、海

平原地区及地下水面接近地面的低平地区,田间排水系统必须和灌溉系统分开,河网、圩烷

地区应按具体情况布臵。

五、干沟出口应选在承泄区水位较低、河床稳定的地方,干沟布臵应尽量利用天然河、沟,并根据需要进行裁弯取直,扩宽挖深或加固堤防。

六、支沟与干沟及干沟与承泄区的衔接处一般以锐角(35°~60°)联接,湖泊、海湾

等承泄区不受此限制。

七、在有外水侵入处,应布臵截水沟将灌区外部地面水及地下水引入排水沟或直接排至

承泄区。

八、水早间作地区,在水、旱田之间应布臵截渗排水沟。

九、排水干、支沟的弯道半径同灌溉渠道。

第三节 田间灌排渠系的布臵

第6.3.1条 斗渠以下各级灌溉渠道的布臵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便于配水和灌溉,提高灌溉效率。

二、适应农业生产和耕作的要求。

三、平整土地、修建渠道和建筑物的工程量最少。

第6.3.2条 斗渠以下各级渠道根据不同地形和控制的灌溉面积可有三种布臵:

一、斗、农、毛、顺、腰五级渠道。

二、斗、农、毛、腰四级渠道。

三、斗、农、毛三级渠道。

第6.3.3条平原地区斗渠的控制面积一般为3000~5000亩,长度3~5公里,斗渠的 间距以便于灌溉管理并考虑机耕的要求确定,一般为600~1200米。两侧控制时,间距可适

当增太。

丘陵地区斗渠的控制面积、长度和间距应根据具体地形确定。

第6.3.4条 斗渠布臵应根据支渠的布臵情况而异,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平原地区斗渠宜垂直于支渠,斗渠以下各级渠道应布臵成互相垂直的渠道。

二、丘陵地区地面天然坡度在1/10~1/200之间,当支(干)渠与等高线平行,且坡

面较长时,斗渠可垂直等高线布臵,每条毛渠负担一级梯田,或在斗渠上直接开设临时的渠

道──顺渠。

当支(干)渠一侧或两侧为窄长的斜坡时,斗渠可以平行于支渠布臵。

三、原、坡结合地区斗渠一般垂直等高线布臵。

第6.3.5条 斗渠布臵应考虑人、畜用水。必要时可布臵专门的供水渠道与蓄水池相通。

第6.3.6条 农渠一般垂直斗渠布臵,平原地区农渠的长度通常为500~1000米,间距

为200~400米,灌溉面积为200~700亩,丘陵地区可以适当减小。在有控制地下水位要求

的地区,农渠间距应按农沟间距确定。

第6.3.7条 农渠以下的临时渠道的布臵取决于下列条件:

一、作物配臵和播种方向。

二、灌水方法与沟畦规格。

三、上级渠道的布臵形式。

四、地形和地面坡降。

五、土地利用边界。

六、土地平整工作量。

第6.3.8条 灌水沟、畦的长度与土地平整后地面纵坡、流量、土壤渗透性、持水率、上下游受水均匀度、灌水定额等因素有关,需要根据专门试验或自然条件相似的灌区经验确

定。无试验或实践资料时,在地面坡度为1/400~1/1000时,沟、畦长度一般采用30~50

米。畦宽应为播种机宽度的整倍数,一般可采用2~4米。

第6.3.9条 为了便于耕作,灌排农渠、沟和毛渠、沟应尽量布臵成直线,或折角不小

于120°的折线,同级渠道间应尽量平行布臵。

第6.3.10条 在灌区应选择几个典型地段作出平整土地规划及沟、畦和格田的典型布

臵,并以此估算灌区土地平整的工作量。

第6.3.11条 丘陵地区渠系布臵要因地制宜,既要考虑便于灌区内塘堰的引蓄,又要便

于农田排、灌。

南方丘陵地区的田间渠系,可按地形分为冲垄田、塝田、岗田三种情况进行布臵。

一、冲垄田是位于丘岗之间的低槽田。以排为主,排灌结合。较小的冲垄田,采取冲上

灌,冲下排;较大的冲垄田,灌溉渠道可布臵在冲垄两侧,来水面积较大的一侧布臵排水

沟,另一侧布臵灌排结合的渠道。

二、塝田是低槽两侧山坡上的田。以灌为主,灌排结合。斗渠沿等高线布臵,农毛渠

垂直等高线布臵,渠尾排入塘内或泄入排水沟。渠线一般顺着穿塝田的人行路边布臵为宜。

三、岗田是丘岗顶上的田。以灌为主,引蓄结合。渠道应顺分水岭布臵,田间渠道可

因地制宜地布臵。

第6.3.12条 在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为了节省占地,节约水量、便于耕作,提高灌

溉效益,使农作物获得更高的产量,田间灌溉渠道可用地下管道或地面移动式管取代。

第6.3.13条 在需要降低地下水位的地区,应以排为主布臵田间灌溉渠系。排水农沟,以下必要时可以加设排水毛沟或排水暗管。

第6.3.14条 田间排水系统的平面布臵,应遵照以下基本原则:

一、斗沟以下的沟道最好布臵成相互垂直;斗、农沟的布臵要与灌溉系统、道路网、林

带相结合,尽量使沟道顺直。

二、当末级固定灌溉渠道是单向分水时,灌溉渠道和排水沟应相邻排列;当末级灌溉渠

道呈双向分水或地形中间低洼时,灌溉渠道和排水沟应相间排列。在地形条件许可时,应尽

可能地采用两面控制的相间排列形式。

三、沟(管)道要相互平行沟(管)道间距可根据排水要求,结合沟(管)的深度,合理确定。

四、为了节省土地,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埋设暗管。

五、末级沟(管)应与地形等高线和地下水等高线平行或成锐角。

第6.3.15条 排水农沟的间距,应根据试验资料确定。在缺乏资料时,可参照临近灌区

的资料或选用附录七的公式计算确定。

第四节 泄(退)水渠道的布臵

第6.4.1条 泄(退)水渠道包括渠首排沙渠、中途泄水渠和渠尾退水渠,其主要作用

是排沙、调节流量、退泄灌溉余水,和保证渠道及建筑物安全行水。

第6.4.2条 干、支、斗渠的末端应考虑退水设施。

第6.4.3条 在干渠渠首段需要调节流量和排沙的适当地点、主要建筑物及重要渠段的 上游,应设臵泄水渠。

第五节 渠系防沙及防洪

第6.5.1条 干、支渠道的防洪标准,应根据其控制的灌溉面积大小、洪水灾害情况及

政治、经济影响,结合防洪的具体条件。参考下表选定。

渠道设计流量(/秒)洪水重现期(年)

<10

5~10

10~50

10~20

50~100

20~50

>100

50~100

第6.5.2条 灌溉渠道跨越天然河、沟时均应设臵立体交叉排洪建筑物,保证设计洪水

顺畅通过。一般排洪建筑物的防洪标准采用第6.5.1条下限值。

第6.5.3条 傍山渠道应设排洪天然沟,将坡面洪水就近引入天然河、沟。小面积的洪

水,在保证渠道安全的条件下、可退入灌溉渠道。

第6.5.4条 灌区以外的地面水,可从灌区边界布臵的排洪沟或截水沟排走。

第6.5.5条 对多泥沙河流引水的渠道,应根据地形条件,采用防沙措施,并进行专项

设计。

第七章

渠、沟流量计算

第一节 渠、沟流量和利用系数

第7.1.1条 设计灌溉渠道时应确定下列三种流量:

(一)设计流量。

(二)加大流量。

(三)最小设计流量。

设计排水沟道时应确定下列三种流量:

(一)排涝设计流量。

(二)排渍设计流量。

(三)日常流量。

第7.1.2条 干、支渠道须按三种流量进行设计,斗渠以下只按设计流量进行设计。

第7.1.3条 灌溉渠道流量分为田间净流量、净流量和毛流量(即设计流量)。

田间净流量(间的净流量。

净流量(毛流量():渠道送到其下级渠道的流量的总和。

:包括渠道输水损失在内的流量,亦即下级渠道由):系指从干、支、斗、农渠送到田

上级渠道引入的流量。

第7.1.4 条灌溉水的利用效率,用以下四种系数来表示:

一、渠道水利用系数(二、渠系水利用系数(),为灌溉渠道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即:),为灌溉渠系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它 的数值等于各级渠道水利用系数的乘积。即:

三、田间水利用系数(),为实际灌入田间的有效末量和末级固定

渠道(农渠)放出的净水量的比值。即:

式中

──农渠的灌溉面积(亩); ──灌水定额(──农渠放出的净水量();)。

四、灌溉水利用系数(水量的比值。即:),为实际灌入田间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

式中 A──全灌区的灌溉面积(亩);

──渠首引入的水量()。

第二节 灌溉田间净流量

第7.2.1条 灌溉渠道在正常情况下,干、支渠一般应按续灌设计。但当支渠渠床土质

渗透系数大,须要减少渗漏损失;渠道比降小,须集中较大流量以防止渠道淤积;或划分为

灌溉面积较小的数条分支渠时,才允许按轮灌设计。

第7.2.2条 斗、农渠一般应按轮灌设计,各轮灌组的面积应尽可能的相等,相差最好

不超过10%。并与作物组成相协调。

按续灌配水时,渠道的田间净流量可按下述公式确定:

式中 ──设计灌水率(/秒/万亩);

A──渠道控制的灌溉面积(万亩)。

按轮灌进行配水时:

式中 N──轮灌组数。当轮灌织数面积大致相等时,上级渠道控制面积

N=────────────

本轮灌组灌溉面积

如轮灌组灌溉面积相差过多,则N值应具体分析确定。

当支渠续灌,斗、农渠同时轮灌,同时工作的斗渠有n条,每条斗渠里同时工作的农渠

有k条。可自下而上分配田间净流量。

支渠的设计田间净流量

α──各种作物种值面积占灌区面积的百分数;

1、m

2、m3──第1、2、3…作物在该时段内灌水定额(T──灌水时间。

由支渠分配给每条农渠的田间净流量);

式中

──农渠的田间净流量(──支渠的田间净流量(/秒); /秒);

在划分轮灌组时,对于个别控制面积过大的渠道,允许跨组灌水;对于控制面积较小的 渠道,允许采用组内轮灌。

如果各条斗渠或农渠控制面积大小不一,则应按面积比例进行逐级分配,首先算出分给

各条斗渠的田间净流量,再计算各农渠应得的田间净流量。

第三节

渠道的输水损失

第7.3.1条 渠道的输水损失与渠道流量、过水断面、地下水埋深及渠道所经过地带的 土质等有关。

干、支渠的输水损失,应根据实测或邻近相似地区的实测资料进行估算。

第7.3.2条 干、支、斗渠输水损失可用考斯加可夫公式估算:

式中 ζ──每公里渠道输水损失(以占渠道净流量的百分数计);

A、m──A为系数,m为指数。可根据相似地区实测值选用。在无实测资料时,可按表 7.3.2选用。

表7.3.2

A及m值

┌─────────┬───┬────┬───┐

│透水性│ A │ m │

├─────────┼───┼────┼───┤

│重粘土及粘土

│ 弱 │ 0.70 │ 0.30 │

│重壤土

│中下 │ 1.30 │ 0.35 │

│中壤土

│ 中 │ 1.90 │ 0.40 │

│轻壤土

│中上 │ 2.65 │ 0.45 │

│重砂壤土及轻砂壤士│ 强 │ 3.40 │ 0.50 │

└─────────┴───┴────┴───┘

第7.3.3条 有防渗措施的渠道渗漏损失计算规定如下:

最好根据当地试验资料计算确定。如无实测资料,渠道的渗漏量可采取式(7.3.3)进

行估算:

表 7.3.3

α′值

┌───────────────┬───────────┐

防渗措施

α′

├───────────────┼───────────┤

│渠槽翻松夯实(厚度大于0.5米)│

0.30~0.20 │

│渠槽原土夯实(影响深度0.4米 │

0.70~0.50 │

│灰土夯实

0.15~0.10 │

│混凝土护面

0.15~0.05 │

│粘土护面

0.40~0.20 │

│浆砌石护面

0.20~0.10 │

│沥青材料护面

0.10~0.05 │

│塑料薄膜

0.10~0.05 │

└───────────────┴───────────┘

Sf=α'·S

(7.3.3)

式中 Sf──防渗后的每公里渠道的渗漏量;

S──无防渗措施的每公里渠道渗漏量;

α′──减少系数,可按表7.3.3选用。

第四节

渠、沟流量的推算

第7.4.1条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的计算,应从末级固定渠道自下而上逐级逐段计入输水

损失,直至渠首。

第7.4.2条 渠首设计流量一般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 ──设计灌水率(/秒/万亩);

A──渠系灌溉面积(万亩)。

第7.4.3条 支渠设计流量可采用有代表性的斗渠渠系水利用系数

()推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L1──支渠由引水口至第一斗口的长度(公里);

L2──第一斗口至最末一个斗口的长度(公里);

a──长度折算系数0.60~0.85,视支渠灌溉区形状而定。当面积上下均匀分布时,a=0.80;重心在上游时,a=0.60;重心在下游时,a=0.85;

──有代表性的斗渠系水的利用系数。

第7.4.4条 渠系水利用系数应根据灌区大小、水源情况、渠系布臵以及渠道长度、土

质、防渗措施和管理水平等因素选定。

自流灌区系水利用系数一般应不低于表7.4.4值。

表7.4.4 系值

┌────────┬──────┬──────┬────┐

│灌溉面积(万亩)│ 10~30 │ 30~100 │大于100 │

├────────┼──────┼──────┼────┤

│渠系水利用系数 │ 0.65

0.60 │ 0.55 │

└────────┴──────┴──────┴────┘

抽水灌区的渠系水利用系数应高于自流灌区。

第7.4.5条 渠道最小设计流量可根据最小灌水率值按

(7.4.2)式计算。

第7.4.6条 渠道的加大流量,对续灌渠道按设计流量

加大,其加大百分数如表7.4.6。

表7.4.6 渠道流量的加大百分数

┌────────┬───┬─────┬────┬─────┬────┐

│设计流量

│ <1 │ 1~5 │ 5~10 │10~30 │ >30 │

│(立方米/秒)

├────────┼───┼─────┼────┼─────┼────┤

│加大百分数(%)│30~35│ 25~30 │ 25~30 │ 15~20 │ 10~15 │

└────────┴───┴─────┴────┴─────┴────┘

轮灌渠道不考虑加大流量。

抽水渠道按备用机组考虑。

第7.4.7条 干、支渠道设计流量的尾数应按照下列数值进位。

Q>50

Q=10~50

Q=2~10

Q<

2Q<

1时,尾数进位为1.0,尾数进位为0.5,尾数进位为0.1,尾数进位为0.05,尾数进位为0.01

; ; ; 。

第7.4.8条 排水沟道的流量应根据其排水任务具体确定。

对于单一排涝的沟道,只按排涝设计流量设计。

对于单一排渍的沟道,可按排渍设计流量设计,用日常流量校核。

对于既排涝又排渍的沟道,可根据排水具体条件采用排渍设计流量设计,用排涝设计流

量和日常流量校核(旱作地区)或排涝设计流量与排渍设计流量之和设计,以日常流量进行

校核(水田区)。

对盐碱化地区,有冲洗要求时,还应采用冲洗排水流量进行校核。

第7.4.9条 排洪沟道只以排洪设计流量设计,不进行校核。

第7.4.10条 各级排水沟道流量的推算,应根据排水区域面积的大小及产、汇流条件具

体确定。

对于产汇流历时大于排水设计历时的沟道,可按其控制面积乘以相应的排水模数求得。

对于产汇流历时大于排水设计历时的大型排水区的干、支沟道,则应按其汇流条件推算

相应流量。

第7.4.11条 泄(退)水渠道的设计流量,可根据其设臵位臵及目的分别确定。

一、设臵于灌溉渠首段的泄水、排沙渠道,其设计流量可根据其上段泄水或排沙需要而

定,可以大于其下游渠道的设计流量。

二、设臵于分水枢纽上游的泄水渠道,其设计流量可按下游最大一条分水渠道的设计流

量确定,或按上游渠道设计流量之半确定;特殊情况下,也可按上游全部设计流量确定。

三、保护渠道重要建筑物或重要渠段的泄水渠,可按其设计流量确定。

四、设臵于渠道中途用以调节渠道流量的泄水渠道(或建筑物),可按渠道设计流量的 25%~100%确定。

五、渠道末端退水渠的设计流量,可按该渠道需要退泄的流量确定。但最小不得小于渠

道末端设计流量的一半。

第八章 渠、沟纵横断面设计

第一节 渠、沟的水力计算

第8.1.1条 灌溉干、支渠应按下列流量进行水力计算:

一、以设计流量计算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水力要素,流速应满足。

二、以加大流量的水力计算确定渠岸超高、验算渠道的不冲条件。

三、用最小设计流量验算渠道的控制水位和不淤条件。

第8.1.2条 斗渠以下渠道仅按设计流量进行水力计算。

第8.1.3条 排水干、支沟应按下列流量进行水力计算:

一、以设计流量的水力计算确定沟道纵横断面尺寸和水位衔接条件。

二、以校核流量的水力计算校核沟道的排涝能力和不冲不淤条件。

三、对有综合利用的沟道,还应按其要求进行断面校核:

(一)拟定适应通航、养殖要求(表8.1.3)的沟道断面尺寸;

(二)校核沟道的滞蓄容积;

(三)校核沟道可供灌溉引水的能力。

表8.1.3 通航、养殖对排水沟的要求

┌──┬─────────┬─────┐

│沟名│通航要求(米)

│养殖水深 │

├─────┬───┤

(米)│

│水深

│底宽 │

├──┼─────┼───┼─────┤

│干沟│1.0~2.0│5~15 │1.0~1.5│

│支沟│0.8~1.0│2~4 │1.0~1.5│

└──┴─────┴───┴─────┘

第8.1.4条 斗沟可按典型沟的设计流量进行水力计算。农沟以下的沟道,一般可不进

行水力计算,根据当地经验确定断面尺寸。

第8.1.5条 排洪及截水沟道只进行设计流量的水力计算。

第8.1.6条 渠、沟的平均流速用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v──平均流速(米/秒);

R──水力半径(米);

i──渠沟底比降;

n──渠沟糙率;

C──谢才系数,一般用满宁公式计算,亦可用巴甫洛夫斯

基公式计算,其指数

第8.1.7条灌排渠、沟和泄(退)水渠道的渠床糙率n值,应根据渠床土壤、地质条件、施工质量、维修养护要求、过水流量、挟沙情况以及运用状况等具体确定。对于大型渠、沟

的糙率n值,应通过试验或专门研究确定。对于一般渠、沟的糙率n值,可参考附录九选定。

第8.1.8条 渠、沟的不冲流速,可根据渠床材料、过水断面的水力要素、泥沙的含量

和颗粒组成等条件具体确定。

无粘性土质、粘性土质、岩石及人工护面渠、沟的不冲流速,可参考附录十选定。

当渠道合泥沙量较大,且渠床淤积有薄层淤泥时,则附录中数值尚可适当提高。

第8.1.9条 黄土地区浑水渠道的不冲流速可按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的经验公式估算:

式中 C──系数,根据渠床土壤而定。对于粉质壤土C=0.96 ;砂壤土 C=0.86。

第8.1.10条 对于流量大于50

究成果确定。

第8.1.11条 泄(退)水渠道、排洪沟道的不冲流速,可按相同条件下的灌排渠、沟的 不冲流速值增大10%~20%采用。

第8.1.12条 浑水渠道的不淤流速应根据渠道水流的挟沙能力确定。

渠道的挟沙能力与流速、水力半径、泥沙粒径及沉速等有关,一般可根据各地区经验公

式进行计算。

黄土地区渠道的挟沙能力可参考附录十一的经验计算公式计算。

第8.1.13条 为了防止滋生杂草,渠沟的设计流速一般应不小于0.3~0.4米/秒。

第二节、渠、沟的纵横断面设计

第8.2.1条 渠、沟纵横断面设计应满足下列基本条件:

一、渠、沟分段及通过重点建筑物时必须注意上下游水面衔接。

二、上一级渠、沟设计水位,应满足下一级渠、沟引水和排水的要求。

三、保证渠、沟边坡稳定和渠道的冲淤平衡。

四、保证渠。沟的输水能力。

五、保证行水安全。

六、渠道渗漏损失最小。

七、渠、沟工程量最小,造价最低。

第8.2.2条 渠道比降应根据渠线所经过地区的土质、地形、河源含沙量及渠道流量的 大小研究确定。

黄土地区从多泥沙河流引水的渠道可采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经验公式初步选定:

/秒渠道的不冲流速,应根据专题研

式中 ──饱和挟沙量(公斤/);

ω──泥沙平均沉速(毫米/秒)。

第8.2.3条 干、支沟的比降应根据其沿线地面坡度和上下级沟道水位衔接要求确定。

第8.2.4条 各级灌溉渠道的进口水位推算,应根据水源引水高程自上而下地控制和灌

溉面积上控制点的高程自下而上地逐级推求,并考虑沿程水头损失和各种建筑物的局部水头

损失反复调整比较确定。

第8.2.5条 干渠的设计水位必要时可高于支渠的加大水位。支渠以下各级渠道的上级

渠道的设计水位。应高于下级渠道的设计水位。

末级临时渠道放水点的水位,至少应高于平整后的田面0.1米。

第8.2.6条 排水沟道在交汇点上的水位衔接规定如下:

一、在保证排水通畅的情况下应尽量使斗、农沟底差不大于0.5米,且不可小于0.1米,斗、农沟日常水位比承泄沟道的日常水位高0.1米。

二、干、支沟、承泄沟道中的设计水位应比汇入沟道中的设计水位一般低0.1米,当通

过校核流量时,在汇入沟道中允许有来自承泄沟的暂时顶托现象。

三、干沟出口日常水位和设计水位,应高于或等于承泄区的日常水位和设计洪水位。

第8.2.7条 渠道横断面的确定,可根据其担负的任务、地形、地质和边坡稳定等条件

进行设计。也可用实用经济断面的计算方法设计(参见附录六)。

第8.2.8条 从多泥沙河流引水的渠道,其冲淤平衡稳定渠道的横断面尺寸,可用下列

经验关系式初步选择:

一、水深计算:水深

式中 α──常数,α=0.58~0.94,一般可采用0.76。

二、底宽与水深之比:

当Q<1.当1.5

<Q<50

式中 N、N'──常数,N=2.35~3.25,一般采用2.8;N'=1.8~3.4,一般采用2.6。

第8.2.9条 控制地下水位的末级固定排水沟(或暗管)的深度,可按下式计算确定:

D≥H+h+

(8.2.9)

式中 D──排水沟深度(米);

H──作物的排渍设计深度或临界深度(米);

h──两条排水沟中间稳定地下水位与沟水位的差值(米),一般取0.2~0.4米;

──沟水深或暗管半径(米)。

第8.2.10条 挖方渠道渠岸以下的最小边坡系数可采用表8.2.10数值。亦可根据本地

经验和实际情况取用。

机械施工和冻胀地区的渠道边坡,可较表(8.2.10)适当放缓。衬砌渠道的边坡一般可

适当改陡。

第8.2.11条 深挖方渠道渠岸以上的高边坡系数的采用要有充分论证。地质条件复杂的 高边坡系数,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稳定计算决定。

第8.2.12条 填方渠道堤高不超过3米的最小边坡系数可采用表8.2.12,高度大于3米

时,内边坡系数应按土坝设计要求进行计算确定。

表8.2.10

挖方渠道的边坡系数

┌───────────┬───────────┬────┐

灌溉渠道

│退水渠道│

├───┬───┬───┤

│水深 │水深 │水深 │

│<1米│1~2米│2~3米│

├───────────┼───┼───┼───┼────┤

│ 稍胶结的卵石

│1.00 │1.00 │1.00 │1.00 │

│ 夹砂的卵石和砂石

│1.25 │1.50 │1.50 │1.00 │

│ 粘土、重壤土、中壤土│1.00 │1.25 │1.50 │1.00 │

│ 轻壤土

│1.00 │1.25 │1.50 │1.25 │

│ 砂壤土

│1.50 │1.50 │1.75 │1.50 │

│ 砂土

│1.75 │2.00 │2.25 │1.75 │

└───────────┴───┴───┴───┴────┘

表8.2.12 填方渠道的边坡系数

┌─────┬───────────────────────────────┐

渠道流量()

├───────┬───────┬───────┬───────┤

│ 土质

│Q>10

│Q=10~2

│Q=2~0.5 │Q<0.5

├───┬───┼───┬───┼───┬───┼───┬───┤

│内边坡│外边坡│内边坡│外边坡│内边坡│外边坡│内边坡│外边坡│

├─────┼───┼───┼───┼───┼───┼───┼───┼───┤

│粘土、重壤│1.25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

│土、中壤土│

│轻壤土

│1.50 │1.25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

│砂壤土

│1.75 │1.50 │1.50 │1.25 │1.50 │1.25 │1.25 │1.25 │

│砂土

│2.25 │2.00 │2.00 │1.75 │1.75 │1.50 │1. 50│1.50 │

└─────┴───┴───┴───┴───┴───┴───┴───┴───┘

第8.2.13条 填方渠道外边坡系数可用类比法确定,填方较高或地质条件复杂时应进行

稳定计算。填方高度大于5~10米时,每增5米应加戗台一道,宽度不小于0.5米。

第8.2.14条 排水沟的挖方深度大于5米且土壤结构较为复杂时,则沟道的边坡系数应

根据具体的试验研究资料确定。

第8.2.15条 排水沟的挖方深度水5米且校核水深小于2.0米时,沟道的最小边坡系

数可参考表8.2.15确定。

第8.2.16条 为便于施工,排水沟的深挖方断面,应在沟岸以上每隔2.0~2.5米设不

小于0.5米宽的平台。

表 8.2.15 排水沟道的边坡系数

┌───┬─────────────────┐

深(米)

├──┬────┬─────┬───┤

│ 土质 │4~5│ 3~4 │1.5~3 │<1.5│

├──┴────┴─────┴───┤

边坡系数

├───┼──┬────┬─────┬───┤

│砂壤土│≥4 │ 3~4 │ 2.5~3 │ 2 │

│壤土 │≥3 │2.5~3 │ 2~2.5 │1.5 │

│粘土 │≥2 │ │

1.5 │ 1 │

└───┴──┴────┴─────┴───┘

第8.2.17条 渠道堤岸的超高(加大水位至渠岸的垂直距离),一般根据经验选定,一

或采用公式估算。一、一般士渠堤岸超高可按下式估算:

式中 Fb──堤岸超高(米);

h──渠道加大水深(米)。

二、结合航运的渠道的堤岸超高,应符合航运有关规定要求。

三、灌溉渠道的衬砌越高一般可采用0.15~0.65米。傍山渠道和兼作防洪的渠道应采用

较一般灌溉渠道稍大的数值。用塑料薄膜防渗的渠道其埋藏顶端至最高水位的超高范围见表

(8.2.17)。

表 8.2.17

┌───────────┬─────────────┐

│流量()

│超高(米)

├───────────┼─────────────┤

│ 2.0~10

0.20~0.35

│ 10~100

0.35~0.65

│ 100~200

0.65~0.80

└───────────┴─────────────┘

第8.2.18条 排水沟、泄(退)水渠及石渠的堤岸超高,可采用较灌溉渠道稍低的数值。

第8.2.19条 渠、沟弯道段的超高,当弯道半径小于5倍水面宽度或平均流速大于2

米/秒时,弯道凹岸的堤顶超高应予增加,其增加值按下式计算:

式中 F'b──增加的超高值(米);

B──加大流量时水面宽度(米);

R──弯道半径(米);

V──平均流速(米/秒)。

第8.2.20条 干、支渠、沟堤岸的宽度一般为1~3米。兼作道路时,其宽度应根据道

路要求确定。

挖方渠、沟岸的宽度可小于填方堤顶宽度。

第8.2.21条 渠、沟的取土和弃土均应结合土地平整有计划地进行,也应结合具体情况

对渠、沟开口线以外的截水沟作统一规划。

一、干、支渠道的取土坑距渠外坡脚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2米,其深度不得超过1.5米;

配水渠道取土深度一般不得超过0.8米。

二、渠、沟挖方的弃土可堆积在渠、沟两岸或一岸,弃土堆坡脚距开口线的距离,当挖

深在10米以内可采用2米;10~15米时可采用2.5米、超过15米时可用3米或根据边坡稳

定计算确定。保证不危及渠、沟两岸稳定的弃土高度不宜超过1.5米,且应及时整平便于耕

种。

三、在弃土堆的低洼地点应修筑泄水小沟。

第8.2.22条 较大渠道通过村镇,应在居民集中的岸(段),根据需要设臵适当的安全

保护措施和便民设施。

第三节 渠道的防渗及防止变形

第8.3.1条 为了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保证渠道输水安全,应考虑采用防渗措施。

第8.3.2条 渠道衬砌类型的选择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力

求达到技术简单,效果持久,工程量小,造价低,能满足防护要求等条件。

第8.3.3条 干、支渠道通过大孔土的地段,应进行湿陷验算,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

处理。

干、支渠通过季节冻土的地段应考虑冻胀问题。

第8.3.4条 在填方渠段,当填土高度大于2米时应考虑预加沉陷高度。

第九章 渠系建筑物的规划布臵

第9.1条 渠系建筑物的规划布臵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满足渠系输水、分水、量水、泄水、排水、防洪等要求,保证渠系正常运行。

二、建筑物数量、类型在满足安全运行,便于管理的条件下,作到数量少,工程量省。

有条件时应尽量采用联合布臵的形式。

三、应使流态稳定、水头损失小,能控制较大自流灌溉面积。

四、保证灌区交通顺畅,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第9.2条 渠系建筑物的位臵和形式,应结合渠系总体

布臵,并考虑地形、地质、水文、建筑材料、施工管理运用等条件选定。

第9.3条 渠系建筑物可按其作用分为下列几种:

输水建筑物:渡槽,倒虹吸,隧洞,渠道涵洞。

分水建筑物:分水闸,斗门。

控制建筑物:节制闸。

联接建筑物:跌水,陡坡,跌井。

泄水建筑物:泄水闸(退水闸)、溢流堰,虹吸管。

量水建筑物:各种专门的量水设备,兼作量水的水工建筑物。

排洪建筑物:排洪桥、排洪槽,涵洞等。

排水建筑物:排水闸(涵)。

防洪建筑物:防洪闸、挡潮闸。

交通建筑物:各种桥梁,渠下路涵,船闸。

抽水建筑物:抽水站、水轮泵站。

水力水电建筑物:水力站,水电站。

第9.4条 渠系建筑物的设计,应作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在可能条件下

注意美观。有季节性冻土地区,应考虑冰冻和地基冻胀问题。有条件的灌区,应研究采用遥

测、遥控及自动化设备。

第9.6条 渠系一般建筑物,经过论证,应尽量采用定型设计和装配式结构。对规模较

大和技术性比较复杂的建筑物,应进行专门设计。

第9.6条 分水建筑物的作用是调配渠道流量,应布臵在由上一级渠道向下一级渠道分

水处。

第9.7条 灌溉渠上的节制闸一般布臵在分水闸,泄水闸的下游,以保证下一级渠道引

水要求及泄水建筑物正常运行。

通航渠道上节制闸的设计应尽量照顾交通部门的要求。

第9.8条 较大的干、支渠道上的联接建筑物的布臵,有条件时应考虑集中落差,以利

水能利用。

通航渠道上联接建筑物的布臵,应结合通航要求,统一规划布臵。

第9.9条 泄(退)水建筑物,一般设在干渠渠首段、大型建筑物和难工险段之前及干、支渠的渠尾。泄水建筑物之间的区段不能过长,以便及时泄退入渠洪水。泄水建筑物的下游

应设有泄水渠及与之相联接的防护设施。

泄水工程位臵的选择,应尽量利用天然谷地、沟道,以便少占耕地并减少工程量。

第9.10条 量水建筑物的主要作用为测计水量,以保证准确地调配水量,和为按方收费

及量测渠道有关技术参数提供资料。量水建筑物宜设臵在各级灌溉渠道的首部及泄水渠渠首

和排水沟的末端。

第9.11条 量水建筑物的布臵与设计,应与渠系水工建筑物的布臵和设计同时进行。

第9.12条 可作为量水的水工建筑物有渡槽、倒虹吸、陡坡、跌水、闸等。这些建筑物

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建筑物本身尺寸正确完整。

二、建筑物应符合水力计算要求,不受附近其他建筑物影响。

三、建筑物一般应布臵在直线段。

第9.13条 特设量水设备常用的有三角形量水堰、梯形量水堰、量水喷嘴、巴歇尔量水

槽和水跃式量水槽等。量水设备应根据渠道比降,流量,水位,含沙情况选用。

第9.14条 排洪建筑物的形式应根据排洪沟与渠道的相对高程确定。对于不经常过水的 排洪桥,可考虑与交通桥结合,桥面构造除满足泄洪要求外,还应满足交通要求。

第9.15条 设在排水沟上的排水闸(涵),有排除区内积水、防止外水倒灌。滞蓄涝水

等作用。排水闸(涵)的位臵一般设在排水沟出口段,距承泄区距离较短和承泄区水位较低

处。

第9.16条 道路与渠、为交叉处,应根据道路与渠、沟的相对高程,设臵桥梁或渠下路

涵。桥孔应能满足过水要求,桥面宽度、荷载标准应与道路等级相一致;渠下路涵孔径应

满足交通要求。

附录一 作物需水量的估算方法

作物需水量的数据可取自实测成果,但是,实测需水量购站点总是有限的,测定的年份

也有限。在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中,往往需要需水量资料的地的或典型年份缺乏实测资料;

在用水管理及灌水预报中,又要事先确定未来时期中的需水量。这样,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

管理运用灌溉工程,都需要用估算的方法来确定所要求条件下的作物需水量。此外,农业技

术(品种、栽培、管理水平等)和灌水方法、灌溉制度不断革新,已有的实测成果往往不能

完全代表新条件下的需水量,这也要求通过分析计算来确定新的条件下的作物需水量。在生

产实践中,有两种估算需水量的方法。一种是一步直接计算出作物需水量;另一种是分两步

进行,先计算潜在需水量,然后再依据它计算出需水量。前者方法较简易,后者有理论依据。

P0 △

──·── 的计算值[根据气温(T℃)和海拨高度(米)查计算值] 附表1.1

┌───┬──────────────────────────────┐

│气温℃│

├──────────────────────────────┤

│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米)

├───┼──────────────────────────────┤

│ 0 │0.67 0.69 0.71 0.72 0.74 0.76 0.78 0.80 0.82

│ 1 │0.72 0.74 0.75 0.77 0.79 0.81 0.83 0.85 0.87

│ 2 │0.76 0.78 0.80 0.82 0.84 0.86 0.88 0.91 0.93

│ 3 │0.81 0.83 0.86 0.88 0.90 0.92 0.94 0.97 0.99

│ 4 │0.87 0.89 0.91 0.93 0.96 0.98 1.00 1.03 1.05

│ 5 │0.92 0.94 0.97 0.99 1.01 1.04 1.07 1.09 1.12

│ 6 │0.98 1.00 1.03 1.05 1.08 1.10 1.13 1.16 1.19

│ 7 │1.04 1.07 1.09 1.12 1.15 1.17 1.21 1.24 1.27

│ 8 │1.11 1.13 1.16 1.19 1.22 1.25 1.28 1.31 1.35

│ 9 │1.17 1.20 1.23 1.26 1.29 1.32 1.36 1.39 1.43

│ 10 │1.25 1.28 1.31 1.34 1.37 1.41 1.44 1.48 1.52

│ 11 │1.32 1.35 1.39 1.42 1.45 1.49 1.53 1.57 1.61

│ 12 │1.40 1.43 1.47 1.50 1.54 1.57 1.62 1.66 1.70

│ 13 │1.45 1.52 1.55 1.59 1.65 1.67 1.71 1.76 1.80

│ 14 │1.57 1.61 1.64 1.68 1.72 1.77 1.81 1.86 1.91

│ 15 │1.66 1.70 1.74 1.78 1.82 1.87 1.92 1.97 2.02

│ 16 │1.76 1.80 1.85 1.89 1.94 1.98 2.04 2.09 2.14

│ 17 │1.86 1.90 1.95 2.00 2.05 2.10 2.15 2.21 2.26

│ 18 │1.97 2.02 2.06 2.11 2.17 2.22 2.28 2.33 2.39

│ 19 │2.08 2.13 2.18 2.23 2.29 2.34 2.40 2.47 2.53

│ 20 │2.19 2.25 2.30 2.36 2.42 2.47 2.54 2.60 2.67

│ 21 │2.32 2.37 2.43 2.49 2.55 2.61 2.68 2.75 2.82

│ 22 │2.44 2.50 2.56 2.63 2.69 2.75 2.83 2.90 2.97

│ 23 │2.58 2.64 2.71 2.77 2.84 2.90 2.98 3.06 3.13

│ 24 │2.72 2.78 2.85 2.92 2.99 3.06 3.14 3.22 3.30

│ 25 │2.86 2.93 3.00 3.08 3.15 3.22 3.31 3.40 3.48

│ 26 │3.01 3.09 3.16 3.24 3.32 3.40 3.49 3.58 3.66

│ 27 │3.17 3.25 3.33 3.41 3.49 3.57 3.67 3.76 3.86

│ 28 │3.34 3.42 3.50 3.59 3.67 3.76 3.86 3.96 4.06

│ 29 │3.51 3.60 3.68 3.77 3.86 3.95 4.06 4.17 4.27

│ 30 │3.69 3.78 3.87 3.97 4.06 4.16 4.27 4.38 4.49

│ 31 │3.88 3.98 4.07 4.17 4.27 4.37 4.49 4.60 —

│ 32 │4.07 4.18 4.28 4.38 4.49 4.59 4.71 —

│ 33 │4.27 4.38 4.48 4.59 4.70 4.81 —

│ 34 │4.48 4.59 4.70 4.82 4.93 —

│ 35 │4.71 4.83 4.95 5.06 —

└───┴──────────────────────────────┘

附表1.1 续表

┌───┬────────────────────────────────┐

│气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00 2000 2200 2400 2600 2800 3000 3200 3400 3600(米)│

├───┼────────────────────────────────┤

│ 0 │0.84 0.86 0.88 0.90 0.93 0.95 0.97 1.00 1.03 1.05

│ 1 │0.89 0.92 0.94 0.96 0.99 1.01 1.04 1.07 1.09 1.12

│ 2 │0.95 0.97 1.00 1.03 1.05 1.07 1.10 1.13 1.16 1.20

│ 3 │1.01 1.04 1.07 1.09 1.12 1.15 1.18 1.21 1.24 1.27

│ 4 │1.08 1.11 1.13 1.16 1.19 1.22 1.25 1.29 1.32 1.36

│ 5 │1.15 1.7 1.21 1.24 1.27 1.30 1.33

│ 6 │1.22 1.25 1.28 1.31 1.35 1.38 1.41

│ 7 │1.30 1.33 1.36 1.40 1.43 1.47 1.51

│ 8 │1.38 1.41 1.45 1.48 1.52 1.56 1.60

│ 9 │1.46 1.50 1.54 1.58 1.62 1.66 1.70

│ 10 │1.55 1.59 1.63 1.67 1.72 1.76 1.80

│ 11 │1.65 1.68 1.73 1.77 1.82 1.86 1.91

│ 12 │1.74 1.78 1.83 1.87 1.92 1.97 2.02

│ 13 │1.84 1.89 1.94 1.99 2.04 2.09 2.14

│ 14 │1.95 2.00 2.05 2.10 2.16 2.21 2.26

│ 15 │2.06 2.11 2.17 2.22 2.28 2.34 2.40

│ 16 │2.19 2.24 2.30 2.36 2.42 2.48 2.54

│ 17 │2.32 2.37 2.43 2.50 2.56 2.62 2.69

│ 18 │2.45 2.51 2.57 2.64 2.71 2.77 2.84

│ 19 │2.59 2.65 2.72 2.79 2.86 2.93 3.00

│ 20 │2.73 2.80 2.87 2.94 3.02 3.09 3.17

│ 21 │2.88 2.95 3.03 3.11 3.19 3.26 3.35

│ 22 │3.04 3.11 3.19 3.28 3.36 3.44 3.53

│ 23 │3.21 3.29 3.37 3.46 3.55 3.63 3.72

│ 24 │3.38 3.46 3.55 3.64 3.74 3.83 —

│ 25 │3.56 3.64 3.74 3.84 3.94 —

│ 26 │3.75 3.84 3.74 4.04 —

│ 27 │3.95 4.04 4.15 —

│ 28 │4.16 4.25 —

│ 29 │4.37 —

│ 30 │—

│ 31 │

│ 32 │

│ 33 │

1.37 1.40 1.45 1.49 1.55 1.59 1.64 1.69 1.74 1.79 1.85 1.90 1.96 2.01 2.07 2.13 2.20 2.26 2.32 2.39 2.46 2.53 2.61 2.68 2.76 2.84 2.92 3.00 3.08 3.17 3.26 3.34 3.44 3.53 3.62 —

1.44

│ 1.53

│ 1.63

│ 1.73

│ 1.84

│ 1.95

│ 2.07

│ 2.18

│ 2.32

│ 2.45

│ 2.59

│ 2.75

│ 2.91

│ 3.08

│ 3.25

│ 3.43

│ 34 │

│ 35 │

└───┴────────────────────────────────┘

地平面大气边沿的太阳辐射RA(毫米/日)附表1.2

┌────────────────────────────────────────┐

│北纬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50° 3.81 6.10 9.41 12.71 15.76 17.12 16.44 14.07 10.85 7.37 4.49 3.22 │

│48° 4.33 6.60 9.81 13.02 15.88 17.15 16.50 14.29 11.19 7.81 4.99

│46° 4.85 7.10 10.21 13.32 16.00 17.19 16.55 14.51 11.53 8.25 5.49

│44° 5.30 7.60 10.61 13.65 16.12 17.23 16.60 14.73 11.87 8.69 6.00

│42° 5.86 8.05 11.00 13.99 16.24 17.26 16.65 14.95 12.20 9.13 6.51

│40° 6.44 8.56 11.40 14.32 16.36 17.29 16.70 15.17 12.54 9.58 7.03

│38° 6.91 8.98 11.75 14.50 16.39 17.22 16.72 15.27 12.81 9.98 7.52

│36° 7.38 9.39 12.10 14.67 16.43 17.16 16.73 15.37 13.08 10.59 8.00

│34° 7.85 9.82 12.44 14.84 16.46 17.09 16.75 15.48 13.35 10.79 8.50

│32° 8.32 10.24 12.77 15.00 16.50 17.02 16.76 15.58 13.63 11.20 8.99

│30° 8.81 10.68 13.14 15.17 16.53 16.95 16.78 15.68 13.90 11.61 9.49

│28° 9.29 11.09 13.39 15.26 16.48 16.83 16.68 15.71 14.08 11.95 9.90

│26° 9.79 11.50 13.65 15.34 16.43 16.71 16.58 15.74 14.26 12.30 10.31

│24° 20.20 11.89 13.90 15.43 16.37 16.59 16.47 15.78 14.45 12.64 10.71

│22° 10.70 11.30 14.16 15.51 16.32 16.47 16.37 15.81 14.64 12.98 11.11

│20° 11.19 12.71 14.41 15.60 16.27 16.36 16.27 15.85 14.83 13.31 11.6l

│18° 11.60 13.02 14.60 15.62 16.11 16.14 16.09 15.79 14.94 13.58 12.02

│16° 12.00 13.32 14.69 15.64 15.99 15.92 15.91 15.72 15.04 13.85 12.43

│14° 12.41 13.62 14.89 15.65 15.83 15.70 15.72 15.65 15.14 14.12 12.84

│12° 12.82 13.93 15.08 15.66 15.67 15.48 15.53 15.58 15.24 14.38 13.25

│10° 13.22 14.24 15.26 15.68 15.51 15.26 15.34 15.51 15.34 14.66 13.56

│8° 13.58 14.50 15.34 15.59 15.29 14.99 15.09 15.39 15.34 14.81 13.86

│6° 13.94 14.76 15.42 15.42 15.07 14.71 14.85 15.23 15.34 14.96 14.17

│4° 14.30 15.01 15.50 15.50 14.85 14.44 14.59 15.07 15.34 15.11 14.48

│2° 14.65 15.26 15.59 15.34 14.63 14.17 14.33 14.91 15.34 15.27 14.79

│0° 15.00 15.51 15.68 15.26 14.41 13.90 14.07 14.75 15.34 15.42 15.09

└───────────────────────────────────────┘

黑体辐射量值(毫米)附表1.3

┌──────┬──────────────────────────────┐

│T℃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 │ │ │ │ │ │ │ │ │ │ 9.27 │ 9.73 │ 10.20│ 10.68│ 11.12│ 11.57│ 12.02│ 12.47│ 12.88│ 13.27│ 13.66│ 14.05│ 14.44│ 14.83│

3.72 4.27 4.70 5.19 5.68 6.10 6.62 7.18 7.76 8.31 8.79 │

├──────┼──────────────────────────────┤

0

│11.02 11.04 11.06 11.08 11.09 11.10 11.12 11.14 11.15 11.17 │

│11.18 11.20 11.22 11.24 11.25 11.26 11.28 11.30 11.31 11.33 │

│11.35 11.37 11.39 11.41 11.42 11.43 11.45 11.47 11.48 11.50 │

│11.51 11.53 11.55 11.57 11.58 11.59 11.61 11.63 11.64 11.66 │

│11.68 11.70 11.72 11.74 11.75 11.76 11.78 11.80 11.81 11.83 │

│11.85 11.87 11.89 11.90 11.92 11.94 11.96 11.97 11.98 12.00 │

│12.02 12.04 12.06 12.08 12.09 12.10 12.12 12.14 12.16 12.18 │

│12.20 12.22 12.24 12.26 12.27 12.29 12.31 12.32 12.34 12.36 │

│12.37 12.39 12.41 12.43 12.44 12.46 12.48 12.50 12.51 12.53 │

│12.55 12.57 12.59 12.60 12.62 12.64 12.66 12.67 12.69 12.71 │

│12.73 12.75 12.77 12.79 12.80 12.81 12.83 12.85 12.87 12.89 │

│12.91 12.93 12.95 12.97 12.99 13.01 13.02 13.04 13.06 13.08 │

│13.09 13.11 13.13 13.14 13.16 13.18 13.20 13.23 13.25 13.27 │

│13.28 13.30 13.32 13.34 13.35 13.37 13.39 13.41 13.43 13.45 │

│13.46 13.48 13.50 13.52 13.54 13.55 13.57 13.59 13.61 13.63 │

│13.65 13.67 13.69 13.71 13.73 13.74 13.76 13.78 13.80 13.82 │

│13.84 13.86 13.88 13.90 13.92 13.94 13.95 13.97 13.99 14.01 │

│14.03 14.05 14.07 14.09 14.11 14.13 14.15 14.17 14.19 14.21 │

│14.23 14.25 14.27 14.29 14.31 14.33 14.35 14.37 14.39 14.41 │

│14.43 14.45 14.47 14.49 14.51 14.53 14.54 14.56 14.58 14.60 │

│14.62 14.64 14.66 14.68 14.70 14.73 14.75 14.77 14.79 14.81 │

│14.83 14.85 14.87 14.89 14.91 14.93 14.95 14.97 14.99 15.01 │

│15.03 15.05 15.07 15.09 15.11 15.13 15.15 15.17 15.19 15.21 │

│15.23 15.25 15.27 15.29 15.31 15.34 15.36 15.38 15.40 15.42 │

│15.44 15.46 15.48 15.50 15.52 15.55 15.57 15.59 15.61 15.63 │

│15.65 15.67 15.69 15.71 15.73 15.76 15.78 15.80 15.82 15.84 │

│15.86 15.88 15.90 15.92 15.94 15.97 15.99 16.01 16.03 16.05 │

│16.07 16.09 16.11 16.14 16.16 16.18 16.20 16.22 16.25 16.27 │

│16.29 16.31 16.33 16.35 16.37 16.40 16.42 16.44 16.46 16.48 │

│16.50 I6.52 16.54 16.37 16.59 16.61 16.63 16.65 16.68 16.70 │

│16.72 16.74 16.77 16.79 16.81 16.84 16.86 16.88 16.90 16.93 │

│16.95 16.97 16.99 17.02 17.04 17.06 17.08 17.10 17.13 17.15 │

│17.17 17.19 17.22 17.24 17.26 17.29 17.31 17.33 17.35 17.38 │

│17.40 17.42 17.45 17.47 17.49 17.25 17.54 17.56 17.58 17.61 │

│17.66 17.68 17.70 17.72 17.75 17.77 17.79 17.81 17.84 17.86 │

│17.88 17.90 17.93 17.95 17.97 18.00 18.02 18.04 18.07 18.09 │

└──────┴──────────────────────────────┘

(a+b──)×0.75的计算值H在温带区

a=0.18,b=0.55

附表1.4

┌────────────┬────────────┬────────────┐

n

n

n

│n/N H=(a+b──)H×0.75│n/N H=(a+b──)H×0.75│n/N H=(a+b──)H×0.75│

N

N

N

├────────────┼────────────┼────────────┤

│ 0.01 0.19 0.14 │0.34 0.37

0.28 │ 0.67 0.55

0.41 │

│ 0.02 0.19 0.14 │0.35 0.37

0.28 │ 0.68 0.55

0.42 │

│ 0.03 0.20 0.15 │0.36 0.38

0.28 │ 0.69 0.56

0.42 │

│ 0.04 0.20 0.15 │0.37 0.38

0.29 │ 0.70 0.57

0.42 │

│ 0.05 0.21 0.16 │0.38 0.39

0.29 │ 0.71 0.57

0.43 │

│ 0.06 0.21 0.16 │0.39 0.39

0.30 │ 0.72 0.58

0.43 │

│ 0.07 0.22 0.16 │0.40 0.40

0.30 │ 0.73 0.58

0.44 │

│ 0.08 0.22 0.17 │0.41 0.41

0.30 │ 0.74 0.59

0.44 │

│ 0.09 0.23 0.17 │0.42 0.41

0.31 │ 0.75 0.59

0.44 │

│ 0.10 0.24 0.18 │0.43 0.42

0.31 │ 0.76 0.60 0.45 │

│ 0.11 0.24 0.18 │0.44 0.42

0.32 │ 0.77 0.60

0.45 │

│ 0.12 0.25 0.18 │0.45 0.43

0.32 │ 0.78 0.61

0.46 │

│ 0.13 0.25 0.19 │0.46 0.43

0.32 │ 0.79 0.61

0.46 │

│ 0.14 4.26 0.19 │0.47 0.44

0.33 │ 0.80 0.62

0.47 │

│ 0.15 0.26 0.20 │0.48 0.44

0.33 │ 0.81 0.63

0.47 │

│ 0.16 0.27 0.20 │0.49 0.45

0.34 │ 0.82 0.63

0.47 │

│ 0.17 0.27 0.21 │0.50 0.46

0.34 │ 0.83 0.64

0.48 │

│ 0.18 0.28 0.21 │0.50 0.46

0.35 │ 0.84 0.64

0.48 │

│ 0.19 0.28 0.21 │0.52 0.47

0.35 │ 0.85 0.65

0.49 │

│ 0.20 0.29 0.22 │0.53 0.47

0.35 │ 0.86 0.65

0.49 │

│ 0.21 0.30 0.22 │0.54 0.48

0.36 │ 0.87 0.66

0.50 │

│ 0.22 0.30 0.23 │0.55 0.48

0.36 │ 0.88 0.66

0.50 │

│ 0.23 0.31 0.23 │0.56 0.49

0.37 │ 0.89 0.67

0.50 │

│ 0.24 0.31 0.23 │0.57 0.49

0.37 │ 0.90 0.68

0.51 │

│ 0.25 0.32 0.24 │0.58 0.50

0.37 │ 0.91 0.68

0.51 │

│ 0.26 0.32 0.24 │0.59 0.50

0.38 │ 0.92 0.69

0.51 │

│ 0.27 0.33 0.25 │0.60 0.51

0.38 │ 0.93 0.69

0.52 │

│ 0.28 0.33 0.25 │0.61 0.52

0.39 │ 0.94 0.70

0.52 │

│ 0.29 0.34 0.25 │0.62 0.52

0.39 │ 0.95 0.70

0.53 │

│ 0.30 0.35 0.26 │0.63 0.53

0.39 │ 0.96 0.71

0.53 │

│ 0.31 0.35 0.26 │0.64 0.53

0.40 │ 0.97 0.71

0.54 │

│ 0.32 0.36 0.27 │0.65 0.54

0.40 │ 0.98 0.72

0.54 │

│ 0.33 0.36 0.27 │0.66 0.54

0.41 │ 0.99 0.72

│ 1.00 0.73

└────────────┴────────────┴────────────┘

____

0.56-0.079√ed 的计算,其中ed是以毫巴为单位的汽压 附表1.5

┌───┬─────────────────────────┐

│ed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

├───┼─────────────────────────┤

│ 5 │0.38 0.38 0.38 0.38 0.38 0.37 0.37 0.37 0.37 0.37 │

│ 6 │0.37 0.37 0.36 0.36 0.36 0.36 0.36 0.36 0.35 0.35 │

│ 7 │0.35 0.35 0.35 0.35 0.34 0.34 0.34 0.34 0.34 0.34 │

│ 8 │0.34 0.34 0.33 0.33 0.33 0.33 0.33 0.33 0.32 0.32 │

│ 9 │0.32 0.32 0.32 0.32 0.32 0.32 0.31 0.31 0.31 0.31 │

│ 10 │0.31 0.31 0.31 0.31 0.31 0.30 0.30 0.30 0.30 0.30 │

│ 11 │0.30 0.30 0.30 0.30 0.29 0.29 0.29 0.29 0.29 0.29 │

│ 12 │0.29 0.29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

│ 13 │0.28 0.28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0.27 │

│ 14 │0.26 0.26 0.26 0.26 0.26 0.26 0.26 0.26 0.26 0.26 │

│ 1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

│ 16 │0.24 0.24 0.24 0.24 0.24 0.24 0.24 0.24 0.24 0.24 │

│ 17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

│ 18 │0.23 0.22 0.22 0.22 0.22 0.22 0.22 0.22 0.22 0.22 │

│ 19 │0.22 0.22 0.21 0.21 0.21 0.21 0.21 0.21 0.21 0.21 │

│ 20 │0.21 0.21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

│ 21 │0.20 0.20 0.20 0.20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

│ 22 │0.19 0.19 0.19 0.19 0.19 0.19 0.18 0.18 0.18 0.18 │

│ 23 │0.18 0.18 0.18 0.18 0.18 0.18 0.17 0.17 0.17 0.17 │

│ 24 │0.17 0.17 0.17 0.17 0.17 0.17 0.17 0.17 0.17 0.17 │

│ 25 │0.16 0.16 0.16 0.16 0.16 0.16 0.16 0.16 0.16 0.16 │

0.54 │ 0.55 │

│ 26 │0.16 0.16 0.16 0.16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

│ 27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4 0.14 0.14 │

│ 28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

│ 29 │0.13 0.13 0.13 0.13 0.13 0.13 0.13 0.13 0.13 0.13 │

│ 30 │0.13 0.13 0.13 0.13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

│ 31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1 0.11 │

│ 32 │0.11 0.11 0.11 0.11 0.11 0.11 0.11 0.11 0.11 0.11 │

│ 33 │0.11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

│ 34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09 0.09 0.09 │

│ 35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9 │

│ 36 │0.09 0.09 0.09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

│ 37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8 0.07 0.07 │

│ 38 │0.07 0.07 0.07 0.07 0.07 0.07 0.07 0.07 0.07 0.07 │

│ 39 │0.07 0.07 0.07 0.06 0.06 0.06 0.06 0.06 0.06 0.06 │

│ 40 │0.06

└───┴─────────────────────────┘

天文上可能出现的最大日平均日照时间N值(小时)

附表1.6

┌───────────────────────────────────┐

│北纬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

├───────────────────────────────────┤

│50° 8.5 10.1 11.8 13.8 15.4 16.3 15.9 14.5 12.7 10.8 9.1 8.1 │

│48° 8.8 10.2 11.8 13.6 15.2 16.0 15.6 14.3 12.6 10.9 9.3 8.3 │

│46° 9.1 10.4 11.9 13.5 14.9 15.7 15.4 14.2 12.6 10.9 9.5 8.7 │

│44° 9.3 10.5 11.9 13.4 14.7 15.4 15.2 14.0 12.6 11.0 9.7 8.9 │

│42° 9.4 10.6 11.9 13.4 14.6 15.2 14.9 13.9 12.6 11.1 9.8 9.1 │

│40° 9.6 10.7 11.9 13.3 14.4 15.0 14.7 13.7 12.5 11.2 10.0 9.2 │

│35° 10.1 11.0 11.9 13.1 14.0 14.5 14.3 13.5 12.4 11.3 10.3 9.8 │

│30° 10.4 11.1 12.0 12.9 13.6 14.0 13.9 13.2 12.4 11.5 10.6 10.2 │

│25° 10.7 11.3 12.0 12.7 13.3 13.7 13.5 13.0 12.3 11.6 10.9 10.6 │

│20° 11.0 11.5 12.0 12.6 13.1 13.3 13.2 12.8 12.3 11.7 11.2 10.9 │

│15° 11.3 11.6 12.0 12.5 12.8 13.0 12.9 12.6 12.2 11.8 11.4 11.2 │

│10° 11.6 11.8 12.0 12.3 12.6 12.7 12.6 12.4 12.1 11.8 11.6 11.5 │

│5° 11.8 11.9 12.0 12.2 12.3 12.4 12.3 12.3 12.1 12.0 11.9 11.8 │

│0° 12.1 12.1 12.1 12.1 12.1 12.1 12.1 12.1 12.1 12.1 12.1 12.1 │

└───────────────────────────────────┘

n

0.9──+0.1的值

附表1.7

N

┌────────────────────────────────┬───┐

│n/N 0.0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n/N │

├────────────────────────────────┼───┤

│0.00 0.10 0.11 0.12 0.13 0.14 0.15 0.15 0.16 0.17 0.18│0.00 │

│0.10 0.19 0.20 0.21 0.22 0.23 0.24 0.24 0.25 0.26 0.27│0.00 │

│0.20 0.28 0.29 0.30 0.31 0.32 0.33 0.33 0.34 0.35 0.36│0.10

│0.30 0.37 0.38 0.39 0.40 0.41 0.42 0.42 0.43 0.44 0.45│0.20

│0.40 0.46 0.47 0.48 0.49 0.50 0.51 0.51 0.52 0.53 0.54│0.30

│0.50 0.55 0.56 0.57 0.58 0.59 0.60 0.60 0.61 0.62 0.63│0.40

│0.60 0.64 0.65 0.66 0.67 0.68 0.69 0.69 0.70 0.71 0.72│0.50

│0.70 0.73 0.74 0.75 0.76 0.77 0.78 0.78 0.79 0.80 0.81│0.60

│0.80 0.82 0.83 0.84 0.85 0.86 0.87 0.87 0.88 0.89 0.90│0.70

│0.90 0.91 0.92 0.93 0.94 0.95 0.96 0.96 0.98 0.98 0.99│0.8

│0.00 1.00

│0.9

│1.0

└────────────────────────────────┴───┘

饱和水汽压与温度的关系(毫巴)

附表1.8

┌───┬──────────────────────────────┐

│T°C │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

├───┼──────────────────────────────┤

│ 0 │ 6.11 6.15 6.20 6.24 6.29 6.33 6.38 6.43 5.47 6.52 │

│ 1 │ 6.57 6.61 6.66 6.71 6.76 6.81 6.86 6.90 6.95 7.00 │

│ 2 │ 7.05 7.11 7.16 7.21 7.26 7.31 7.36 7.42 7.47 7.52 │

│ 3 │ 7.58 7.63 0.68 7.74 7.79 7.85 7.90 7.96 8.02 8.07 │

│ 4 │ 8.13 8.19 8.24 8.30 8.36 8.42 8.48 8.54 8.60 8.66 │

│ 5 │ 8.72 8.78 8.84 8.90 8.97 9.03 9.09 9.15 9.22 9.28 │

│ 6 │ 9.35 9.41 9.48 9.54 9.61 9.67 9.74 9.81 9.88 9.94 │

│ 7 │10.01 10.08 10.15 10.22 10.29 10.36 10.43 10.51 10.58 10.65 │

│ 8 │10.72 10.80 10.87 10.94 11.02 11.09 11.17 11.24 11.32 11.40 │

│ 9 │11.47 11.55 11.63 11.70 11.79 11.87 11.95 12.03 12.11 12.19 │

│ 10 │12.27 12.36 12.44 12.52 12.61 12.69 12.78 12.86 12.95 13.03 │

│ 11 │13.12 13.21 13.30 13.38 13.47 13.56 13.65 13.74 13.83 13.93 │

│ 12 │14.02 14.11 14.20 14.30 14.39 14.49 14.58 14.68 14.77 14.87 │

│ 13 │14.97 15.07 15.17 15.27 15.37 15.47 15.57 15.67 15.77 15.87 │

│││││││ │ │ │

│ 14 │15.98 16.08 16.19 16.29 16.40 16.50 16.61 16.72 16.83 16.94 │

│ 15 │17.04 17.15 17.26 17.38 17.49 17.60 17.71 17.83 17.94 18.06 │

│ 16 │18.17 18.29 18.41 18.53 18.64 18.76 18.88 19.00 19.12 19.25 │

│ 17 │19.37 19.49 19.61 19.74 19.86 19.99 20.12 20.24 20.37 20.50 │

│ 18 │20.63 20.76 20.89 21.02 21.16 21.29 21.42 21.56 21.69 21.83 │

│ 19 │21.96 22.10 22.24 22.38 22.52 22.66 22.80 22.94 23.09 23.23 │

│ 20 │23.37 23.52 23.66 23.81 23.96 24.11 24.26 24.41 24.56 24.71 │

│ 21 │24.86 25.01 25.17 25.32 25.48 25.64 25.79 25.95 26.11 26.27 │

│ 22 │26.43 26.59 26.75 26.92 27.08 27.25 27.41 27.58 27.75 27.92 │

│ 23 │28.09 28.26 28.42 28.60 28.77 28.95 29.12 29.30 29.48 29.65 │

│ 24 │29.83 30.01 30.19 30.37 30.56 30.74 50.92 31.11 31.30 31.48 │

│ 25 │31.67 31.86 32.05 32.24 32.43 32.63 32.82 33.02 33.21 33.41 │

│ 26 │33.61 33.81 34.01 34.21 34.41 34.62 34.82 35.03 35.23 35.44 │

│ 27 │35.65 35.86 36.07 36.28 36.50 36.71 36.92 37.14 37.36 37.58 │

│ 28 │87.80 38.02 38.24 38.46 38.69 38.91 39.14 39.37 39.59 39.82 │

│ 29 │40.06 40.29 40.52 40.76 40.99 41.23 41.47 41.71 41.95 42.19 │

│ 30 │42.43 42.67 42.92 43.17 43.41 43.66 43.91 44.17 44.42 44.67 │

│ 31 │44.93 45.18 45.44 45.70 45.96 46.22 46.49 46.75 47.02 47.28 │

│ 32 │47.55 47.82 48.09 48.36 48.64 48.91 49.19 49.47 49.75 50.03 │

│ 33 │50.31 50.59 50.87 51.16 51.45 51.74 52.03 52.32 52.61 52.90 │

│ 34 │63.20 53.50 53.80 54.10 54.40 54.70 55.00 55.31 55.62 55.93 │

│ 35 │56.24 56.55 56.86 57.18 57.49 57.81 58.13 58.45 58.77 59.10 │

│ 36 │59.42 59.75 60.08 60.41 60.74 61.07 61.41 61.74 62.08 62.42 │

│ 87 │62.76 63.11 63.45 63.80 64.14 64.49 64.84 65.20 65.55 65.91 │

│ 39 │66.26 66.62 66.99 67.35 67.71 68.08 68.45 68.82 69.19 69.56 │

│ 39 │69.93 70.31 70.69 71.07 71.45 71.83 72.22 72.61 73.00 73.39 │

└───┴──────────────────────────────┘

0.26(1+0.54u)的计算,其中风速u用米/秒 TM-Tm≤12℃

附表1.9-1

┌──┬──────────────────────────────┐

│u │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

├──┼──────────────────────────────┤

│ 0 │0.260 0.274 0.288 0.302 0.316 0.330 0.344 0.358 0.372 0.386 │

│ 1 │0.400 0.414 0.428 0.443 0.457 0.471 0.485 0.499 0.513 0.527 │

│ 2 │0.541 0.555 0.569 0.583 0.597 0.611 0.625 0.639 0.653 0.667 │

│ 3 │0.681 0.695 0.709 0.723 0.737 0.751 0.765 0.779 0.794 0.808 │

│ 4 │0.822 0.836 0.850 0.864 0.878 0.892 0.906 0.920 0.934 0.948 │

│ 5 │0.962 0.976 0.990 1.004 1.018 1.032 1.046 1.060 1.074 1.088 │

│ 6 │1.102 1.116 1.130 1.145 1.159 1.173 1.187 1.201 1.215 1.229 │

│ 7 │1.243 1.257 1.271 1.285 1.299 1.313 1.327 1.341 1.355 1.369 │

│ 8 │1.383 1.397 1.411 1.425 1.439 1.453 1.467 1.481 1.496 1.510 │

│ 9 │1.524 1.538 1.552 1.566 1.580 1.594 1.608 1.622 1.636 1.650 │

│ 10 │1.664 1.678 1.692 1.706 1.720 1.734 1.748 1.762 1.776 1.790 │

└──┴──────────────────────────────┘

注:TM为月的最高平均气温。Tm 为月的最低平均气温。

0.26(1+0.61u)的计算,其中风速u用米/秒 12℃<TM-Tm≤13℃时 附表1.9-2

┌──┬──────────────────────────────┐

│u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

├──┼──────────────────────────────┤

│ 0 │0.260 0.276 0.292 0.308 0.323 0.339 0.355 0.371 0.387 0.403 │

│ 1 │0.419 0.434 0.450 0.466 0.482 0.498 0.514 0.530 0.545 0.561 │

│ 2 │0.577 0.593 0.609 0.625 0.641 0.657 0.672 0.688 0.704 0.720 │

│ 3 │0.736 0.752 0.768 0.783 0.799 0.815 0.831 0.847 0.863 0.879 │

│ 4 │0.894 0.910 0.926 0.942 0.958 0.974 0.990 1.005 1.020 1.037 │

│ 5 │1.053 1.069 1.085 1.101 1.116 1.132 1.148 1.164 1.180 1.196 │

│ 6 │1.212 1.227 1.243 1.259 1.275 1.291 1.307 1.323 1.338 1.354 │

│ 7 │1.370 1.386 1.402 1.418 1.434 1.450 1.465 1.481 1.497 1.513 │

│ 8 │1.529 1.545 1.561 1.576 1.592 1.608 1.624 1.640 1.656 1.672 │

│ 9 │1.687 1.703 1.719 1.735 1.751 1.767 1.783 1.798 1.814 1.830 │

│ 10 │1.846 1.862 1.878 1.894 1.909 1.925 1.411 1.957 1.973 1.989 │

└──┴──────────────────────────────┘

0.26(1+0.68u)的计算,其中风速u用米/秒 13℃<TM-Tm≤14℃时

附表1.9-3

┌──┬──────────────────────────────┐

│u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

├──┼──────────────────────────────┤

│ 0 │0.260 0.278 0.295 0.313 0.331 0.348 0.366 0.384 0.401 0.419│

│ 1 │0.437 0.454 0.472 0.490 0.508 0.525 0.543 0.661 0.578 0.596│

│ 2 │0.614 0.631 0.649 0.667 0.684 0.702 0.720 0.737 0.755 0.773│

│ 3 │0.790 0.808 0.826 0.843 0.861 0.879 0.896 0.914 0.932 0.950│

│ 4 │0.967 0.985 1.003 1.020 1.038 1.056 1.673 1.091 1.109 1.126│

│ 5 │1.144 1.162 1.179 1.197 1.215 1.232 1.250 1.268 1.285 1.303│

│ 6 │1.321 1.338 1.356 1.374 1.392 1.409 1.427 1.445 1.462 1.480│

│ 7 │1.498 1.515 1.533 1.551 1.568 1.586 1.604 1.621 1.639 1.657│

│ 8 │1.674 1.692 1.710 1.727 1.745 1.763 1.780 1.798 1.816 1.834│

│ 9 │1.851 1.869 1.887 1.904 1.922 1.940 1.957 1.975 1.993 2.010│

│ 10│2.028 2.046 2.063 2.081 2.099 2.116 2.134 2.152 2.169 2.187│

└──┴──────────────────────────────┘

0.26(1+0.75u)的计算,其中风速u用米/秒 12℃<TM-Tm≤15℃时

附表1.9-4

┌───┬──────────────────────────────┐

│u

│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

├───┼──────────────────────────────┤

│ 0 │0.260 0.280 0.299 0.319 0.338 0.355 0.377 0.397 0.416 0.436 │

│ 1 │0.455 0.475 0.494 0.514 0.533 0.553 0.572 0.592 0.611 0.631 │

│ 2 │0.650 0.670 0.689 0.709 0.728 0.748 0.767 0.787 0.806 0.826 │

│ 3 │0.845 0.865 0.884 0.904 0.923 0.943 0.962 0.982 1.001 1.021 │

│ 4 │1.040 1.060 1.079 1.099 1.118 1.138 1.157 1.177 1.196 1.216 │

│ 5 │1.235 1.255 1.274 1.294 1.313 1.333 1.352 1.372 1.391 1.411 │

│ 6 │1.430 1.450 1.469 1.489 1.508 1.528 1.547 1.567 1.586 1.606 │

│ 7 │1.625 1.645 1.664 1.684 1.703 1.723 1.742 1.762 1.781 1.801 │

│ 8 │1.820 1.840 1.859 1.879 1.898 1.918 1.937 1.957 1.976 1.996 │

│ 9 │2.015 2.035 2.054 2.074 2.093 2.113 2.132 2.152 2.171 2.191 │

│ 10 │2.210 2.230 2.249 2.269 2.288 2.308 2.337 2.347 2.366 2.386 │

└───┴──────────────────────────────┘

0.26(1+1.82u)的计算,其中风速u用米/秒 15℃<TM-Tm≤16℃时

附表1.9-5

┌──┬──────────────────────────────┐

│u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

├──┼──────────────────────────────┤

│ 0 │0.260 0.281 0.303 0.324 0.345 0.367 0.388 0.409 0.431 0.452 │

│ 1 │0.473 0.495 0.516 0.537 0.558 0.580 0.601 0.622 0.644 0.665 │

│ 2 │0.686 0.708 0.729 0.750 0.772 0.793 0.814 0.836 0.857 0.878 │

│ 3 │0.900 0.921 0.942 0.964 0.985 1.006 1.028 1.049 1.070 1.091 │

│ 4 │1.113 1.134 1.155 1.177 1.198 1.219 1.241 1.262 1.283 1.305 │

│ 5 │1.326 1.347 1.369 1.390 1.411 1.433 1.454 1.475 1.497 1.518 │

│ 6 │1.539 1.561 1.582 1.603 1.624 1.646 1.667 1.688 1.710 1.731 │

│ 7 │1.752 1.774 1.735 1.816 1.838 1.859 1.880 1.902 1.923 1.944 │

│ 8 │1.966 1.987 2.008 2.030 2.051 2.072 2.094 2.115 2.136 2.157 │

│ 9 │2.179 2.200 2.221 2.243 2.264 2.285 2.307 2.328 2.349 2.371 │

│ 10 │2.392 2.413 2.435 2.456 2.477 2.499 2.520 2.541 2.563 2.584 │

└──┴──────────────────────────────┘ 0.26(1+0.89u)的计算,其中风速u用米/秒 16℃<TM-Tm≤时

附表1.9-6

┌──┬──────────────────────────────┐

│ u │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

├──┼──────────────────────────────┤

│ 0 │0.260 0.283 0.306 0.339 0.353 0.376 0.399 0.422 0.445 0.468 │

│ 1 │0.491 0.515 0.538 0.561 0.584 0.607 0.630 0.653 0.677 0.700 │

│ 2 │0.723 0.746 0.769 0.792 0.815 0.839 0.862 0.885 0.908 0.931 │

│ 3 │0.954 0.977 1.000 1.024 1.047 1.076 1.093 1.116 1.139 1.162 │

│ 4 │1.186 1.209 1.232 1.255 1.278 1.301 1.324 1.348 1.371 1.394 │

│ 5 │1.417 1.440 1.463 1.486 1.510 1.533 1.556 1.579 1.602 1.625 │

│ 6 │1.648 1.672 1.695 1.718 1.741 1.764 1.787 1.810 1.834 1.857 │

│ 7 │1.880 1.903 1.926 1.949 1.972 1.996 2.019 2.042 2.065 2.088 │

│ 8 │2.111 2.134 2.157 2.181 2.204 2.227 2.250 2.273 2.296 2.319 │

│ 9 │2.343 2.366 2.389 2.412 2.435 2.458 2.481 2.505 2.528 2.651 │

│ 10 │2.574 2.597 2.620 2.643 2.667 2.690 2.713 2.736 2.759 2.782 │

└──┴──────────────────────────────┘

北纬地区各月白昼时间占年白昼时间的百分数P值

附表1.10

┌──┬─────────────────────────────────────┐

│纬度│

├─────────────────────────────────────┤

│ 一

十十一 十二│

├──┼─────────────────────────────────────┤

│60°│4.70 5.67 8.11 9.69 11.78 12.41 12.31 10.68 8.54 6.95 5.02 4.14│

│59°│4.86 5.76 8.13 9.64 11.64 12.19 12.13 10.60 8.53 7.00 5.17 4.35│

│58°│5.02 5.84 8.14 9.59 11.50 12.00 11.96 10.52 8.53 7.06 5.30 4.54│

│57°│5.17 5.91 8.15 9.53 11.38 11.83 11.81 10.44 8.52 7.13 5.42 4.71│

│56°│5.31 5.98 8.17 9.48 11.26 11.68 11.67 10.36 8.52 7.18 5.52 4.87│

│55°│5.44 6.04 8.18 9.44 11.15 11.53 11.54 10.29 8.51 7.23 5.63 5.02│

│54°│5.56 6.10 8.19 9.10 11.04 11.35 11.42 10.22 8.50 7.28 5.74 5.16│

│53°│5.68 6.16 8.20 9.36 10.94 11.26 11.30 10.16 8.49 7.32 5.83 5.30│

│52°│5.79 6.22 8.21 9.32 10.85 11.14 11.19 10.10 8.48 7.36 5.92 5.42│

│51°│5.89 6.27 8.23 9.28 10.76 11.02 11.09 10.05 8.47 7.40 6.00 5.54│

│50°│5.99 6.32 8.24 9.24 10.68 10.92 10.99 9.99 8.46 7.44 6.00 5.65│

│49°│6.08 6.36 8.25 9.20 10.60 10.82 10.90 9.94 8.46 7.48 6.16 5.75│

│48°│6.17 6.41 8.26 9.17 10.52 10.72 10.81 9.89 8.45 7.51 6.24 5.35│

│47°│6.25 6.45 8.27 9.14 10.45 10.63 10.73 9.84 8.44 7.54 6.31 5.95│

│46°│6.33 6.50 8.28 9.11 10.38 10.53 10.65 9.79 8.13 7.58 6.37 6.05│

│45°│6.40 6.54 8.29 9.08 10.31 10.46 10.57 9.79 8.42 7.61 6.43 6.14│

│44°│6.48 6.57 8.29 9.05 10.25 10.39 10.49 9.71 8.41 7.64 6.50 6.22│

│43°│6.55 6.61 8.30 9.02 10.19 10.31 10.42 9.66 8.40 7.67 6.56 6.31│

│42°│6.61 6.65 8.30 8.99 10.13 10.24 10.35 9.62 8.40 7.70 6.62 6.39│

│41°│6.63 6.68 8.31 8.96 10.07 10.16 10.29 9.59 8.39 7.72 6.68 6.47│

│40°│6.75 6.72 8.32 8.93 10.01 10.09 10.22 9.55 8.39 7.75 6.73 6.54│

└──┴─────────────────────────────────────┘

北纬地区各月白昼时间占年白昼时间的百分数P值续表

附表1.10续表

┌──┬───────────────────────────────────┐

│纬度│

├───────────────────────────────────┤

│ 一

十一 十二│

├──┼───────────────────────────────────┤

│39°│6.81 6.75 8.33 8.91 9.95 10.03 10.16 9.51 5.38 7.78 6.78 6.61│

│38°│6.87 6.79 8.33 8.89 9.90 9.96 10.11 9.47 8.37 7.80 6.83 6.68│

│37°│6.92 6.82 8.34 8.87 9.85 9.89 10.05 9.44 8.37 7.83 6.88 6.74│

│36°│6.98 6.85 8.35 8.85 9.80 9.82 9.99 9.41 8.36 7.85 6.93 6.81│

│35°│7.04 6.88 8.35 8.82 9.76 9.76 9.93 9.37 8.36 7.88 6.98 6.81│

│34°│7.10 6.91 8.35 8.80 9.71 9.71 9.88 9.34 8.35 7.90 7.02 6.93│

│33°│7.15 6.94 8.36 8.77 9.67 9.65 9.83 9.31 8.35 7.92 7.06 6.99│

│32°│7.20 6.97 8.36 8.75 9.62 9.60 9.77 9.28 8.34 7.95 7.11 7.05│

│31°│7.25 6.99 8.36 8.73 9.58 9.55 9.72 9.24 8.34 7.97 7.16 7.11│

│30°│7.31 7.02 8.37 8.71 9.54 9.49 9.67 9.21 8.33 7.99 7.20 7.16│

│29°│7.35 7.05 8.37 8.69 9.50 9.44 9.62 9.19 8.33 8.00 7.24 7.22│

│28°│7.40 7.07 8.37 8.67 9.46 9.39 9.58 9.17 8.32 8.02 7.28 7.27│

│27°│7.44 7.10 8.38 8.66 9.41 9.34 9.53 9.14 8.32 8.04 7.32 7.32│

│26°│7.49 7.12 8.38 8.64 9.37 9.29 9.49 9.14 8.32 8.06 7.36 7.37│

│25°│7.54 7.14 8.39 8.62 9.33 9.24 9.45 9.08 8.31 8.08 7.40 7.42│

│24°│7.58 7.16 8.39 8.60 9.30 9.19 9.40 9.06 8.31 8.10 7.44 7.47│

│23°│7.62 7.19 8.40 8.58 9.26 9.15 9.36 9.04 8.30 8.12 7.47 7.51│

│22°│7.67 7.21 8.40 8.56 9.22 9.11 9.32 9.01 8.30 8.13 7.51 7.56│

│21°│7.71 7.24 8.41 8.55 9.18 9.06 9.28 8.98 8.29 8.15 7.55 7.60│

│20°│7.75 7.26 8.41 8.53 9.15 9.02 9.24 8.95 8.29 8.17 7.58 7.65│

│19°│7.79 7.28 8.41 8.51 9.12 8.97 9.20 8.93 8.29 8.19 7.61 7.70│

│18°│7.83 7.31 8.41 8.50 9.08 8.93 9.16 8.90 8.29 8.20 7.65 7.74│

└──┴───────────────────────────────────┘

一、直接计算需水量的方法

此种计算均为经验公式法,根据需水量和主要气象要素以及作物产量或土壤含水率等实

测成果,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需水量随这些因素变化的经验公式,用此公式计算作物的需水

量。我国过去采用比较多的有以下几种。

(一)蒸发皿法(又称α值法)

E=αE0

(附1.1)

式中 E──作物某阶段(生育阶段或月、旬)内或全生育期内的需水量

(毫米或);

E0──与计算E相同时期内的水面蒸发量(单位与E一致);

α──水面蒸发皿系数,为需水量与水面蒸发量的比值,由分析实测资料确定,一般

条件下,水稻α=0.8~1.57,小麦α=0.3~0.9棉花α=0.34~0.9,玉米

α=0.33~1.0(E系80厘米口径蒸发皿或601型蒸发皿测定值)。

此法应用简便。腾发与水面蒸发虽然是不同类型的蒸发,但两者受气象条件影响的方面

基本相同,效用水面蒸发推算需水量是合理的。若水面蒸发皿的规格与安装方式统一,对于

水稻及土壤水分充足的旱作,此法的误差一般小于20~30%,可以采用;对于土壤水分不充

分的旱作,其需水量显著地受土壤含水率的影响,而此法未予考虑,故误差较大,不宜采用。

(二)产量法

E=KY

(附1.2)

式中 E──作物在全生育期内的总需水量(毫米或

Y──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斤/亩);

K──以产量为指标时的需水系数;对于E=KY公式,K代表单位产量的需水量

(/斤);)

n、C──分别为经验指数及常数,一般n=0.3~0.5,C(小麦)为11.3~16.0。

K、n及C的数值均由试验站(分析试验成果)提供。据现有试验资料取定范围,如:水

稻K=0.24~0.58,玉米K=0.25~0.76,小麦K=0.3~0.85,棉花K=0.6~1.7 使

用此法很简便,只要确定了计划产量就可算出此产量条件下的需水量。此法中的需水量与产

量的相联关系,有助于进行灌溉经济分析计算,实用价值大。从理论分析及试验成果可以看

出,对于因土壤水分不足而影响高产的旱作物,需水量系随着产量的提高而增大,用此法推

算较可靠,误差多在30%以下,宜采用。但在土壤水分充足的旱日以及水稻田,需水量主要

受气象条件控制,产量与需水量无定向关系,用此法推算的误差较大,不宜采用。此外,此

法只能用于推算全生穹期的总需水量,不能用来推算各阶段的需水量。

(三)多因素法

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推算需水量,我国采用的主要是水面蒸发、产量法,即

式中 E、Y的意义及单位同式附1.2;E0同式附1.1;a、d、f为经验系数n、m为经验

指数;b、g为经验常数,均由试验站通过分析实测资料提出。

此法以水面蒸发量代表气象因素的综合条件、以产量代表非气象因素的综合条件,考虑

影响因素比以上两法全面,计算误差可以减少;缺点是只能计算全生育期总需水量,不能计

算各阶段的需水量,在旱作中采用较多。

二、通过潜在需水资计算需水量的方法

潜在需水量(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是指土壤水分充分、能完全满足作物腾

发耗水要求的需水量。其要求是土壤的含水率为田间持水率的80~85%以上。潜在需水量受

气象条件的影响,不受土壤含水率的影响,故可以只根据气象因素,用经验的或半经验的方

法光算出潜在需水量,再考虑作物及土壤因素,将它修正为需水量。

因潜在需水量只受气象条件的影响,故均按日历时段(月或旬)根据当时的气象条件分

阶段地进行计算。计算潜在需水景的实用方法有以下二种。

(一)用气温推算

主要为布莱尼──克雷多(Blaney-Criddle)法。该法的计算公式为

Ep=C〔P(0.46t + 8)〕(附1.4)

式中 Ep──月平均潜在需水量(毫米/日);

t──月平均气温(℃);

P──月内日平均处长小时占全年昼长小时的百分比,可根据纬度、月份查表确定;

C──根据最低相对湿度、日照小时数、白天风速确定的修正系数,有表可查出。

公式所需气象因素易于获得,计算简易,计算误差约为25%,主要适用于干旱、半干旱

地区。

(二)能量平衡法(附表1.1~1.10见48~60页)

实际上此法是能量平衡与水汽扩散的综合方法。根据农田能量平衡原理、水汽扩散原理

以及空气的导热定律,可以列出以下计算潜在需水量的半经验公式〔改进后的彭曼(Penman)

公式〕。

彭曼公式是1943年在罗塔姆蒂德制订的,这里相当于英格兰南部的气候条件,三十多年

来得到了全世界广泛的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在世界各地采用此公式中所取得的经验,对彭曼的原公式作了微小变动、其变动后的公式为

公式中各项的计算数据查附表1.1~1.10。

P0 △

1.──·──值,查附表1.1得到。──是温度的函数,海拔高度对它有影响,应进

P0

行汽压改正,所以乘以──,其中P0为海平面的平均气压,P为计算地点的平均气压,它

随海拔高度不同而有变化。

2.净辐射Rn,可以用辐射平衡表直接测量。没有直接测量值的时候,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RA──大气边沿的太阳辐射,以毫米计(1毫米=59卡),其值查附表1.2得到;

a和b──用日照时间估算总辐射量的系数,在温带地区a=0.18 b=0.55;

n──当地的实际日照时数(小时),各地气象站都有实测记载;

N──某纬度某月天文上可能出现的日照时间,其值查附表1.6;

──黑体辐射量,其中Tk以开氏温标计,根据

实际气温℃查附表1.3;

ed──当时当地的水汽压(毫巴),各地气象站均有记载的常规测量值。

Rn可用附表1.3~1.7计算。

3.Ea的计算式

Ea=0.26(1.00+0.54u)(ea一ed)

式中 ea──饱和水汽压,可根据气温查附表1.8;

ed──当时当地的实际水汽压。空气的湿度常用水汽压、相对湿度和饱和差表示,如果用相对湿度表示,可把相对湿度换算成以毫巴计的水汽压,其换算方法

为:根据气温查附表1.8得出饱和水汽压,再乘以相对湿度。例如气温为

22.4℃,相对湿度为0.78,查附表1.8得出饱和水汽压ea=27.08,则实际水

汽压ed=27.08×0.78=21.12毫巴。如果空气温度以饱和差d=(ea一ed)

表示,则直接用饱和差代入公式中;

u──离地面两米高的风速(米/秒)。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为了考虑干热空气

平流的作用和温度层结对风速的影响,需要对风速系数修正,其修正值见下

表。

风速改正系数表

┌────┬───────────┬──────┐

│月最低 │月最高平均温度TM 与最│ u的系数B │

│平均温度│低平均温度Tm 的温差 │

├────┼───────────┼──────┤

│1 TM—Tm≤12℃ │ 0.54

│>5℃

│12℃<TM-Tm≤13℃ │ 0.61

│>5℃

│13℃<TM-Tm≤14℃ │ 0.68

│>5℃

│14℃<TM-Tm≤15℃ │ 0.75

│>5℃

│15℃<TM-Tm≤16℃ │ 0.82

│>5℃

│16℃<TM-Tm

│ 0.89

└────┴───────────┴──────┘

附录二

主要农作物生育阶段划分

农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所经历的时间称为生育期。各种农作物生育期的长短,随地区和品

种的差异而变。不同的生育期反映在作物外部形态特征上有显著的变化阶段,这些阶段对环

境条件的要求也不相同。为恰当地掌握各生育阶段的特征,更好地发挥灌溉水的效益,保证

农作物需水供应适时,特提出主要农作物生育阶段的划分,见上表,供科研、管理、设计人

员参使用。

主要农作物生育阶段划分表

┌──┬─────────────────────────────┐

│作物│

阶 段 划 分

├──┬─────┬───┬────┬───┬────┬──┤

│ 1 │

│ 3 │ │ 5 │ 6 │ 7 │

├──┼──┼─────┼───┼────┼───┼────┼──┤

│小麦│分蘖│

返青

│ 拔节 │ 抽穗 │乳熟 │成熟

├──┼──┼─────┼───┼────┼───┼────┼──┤

│棉花│幼苗│

现蕾

│开花 │ 吐絮 │

│结铃 │

├──┼──┼─────┼───┼────┼───┼────┼──┤

│玉米│幼苗│

拔节

│抽穗 │ 灌浆 │ 乳熟 │ 成熟

├──┼──┼─────┼───┼────┼───┼────┼──┤

│水稻│返青│ 分蘖盛

│分蘖末│ 拨节 │ 抽穗 │ 乳熟

│成熟│

│ 孕穗 │

└──┴──┴─────┴───┴────┴───┴────┴──┘

附录三 主要农作物耐渍深度

农作物的耐渍深度是指为满足农作物正常生长所要求控制的地下水适宜埋藏深度。

农作物的耐渍深度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土壤类别、作物品种、丰产经验,及试验研

究资料确定。下表仅供无资料时参考。

主要农作物耐渍深度表

┌──┬───────┬─────┬──┬─────┬─────┐

│作物│ 生育阶段

│ 耐渍深度 │作物│生育阶段 │耐渍深度 │

(米)│

(米)│

├──┼───────┼─────┼──┼─────┼─────┤

│小麦│播种~出苗

│ 0.5 │玉米│幼苗

│0.5~0.6│

│分蘖、返青

│0.6~0.8│

│拔节~成熟│1.0~1.5│

│拔节~成熟

│1.0~1.2│

├──┼───────┼─────┼──┼─────┼─────┤

│棉花│幼苗

│0.6~0.8│水稻│返青

│0.1~0.2│

│现蕾

│1.2~1.5│

│分蘖

│0.3~0.4│

│开花结铃~吐絮│ 1.5 │

│晒田

│0.4~0.6│

│拨节~成熟│0.2~0.4│

└──┴───────┴─────┴──┴─────┴─────┘

附录四 主要农作物的耐淹历时及允许滞蓄水深

农作物的耐淹历时和允许滞蓄水深,与其品种、生育阶段有关,应根据当地具体条件选

定。下表仅供无实测或调查资料时参考。

主要农作物耐淹因时及允许滞蓄水深表

┌──┬─────┬────────┬──────┬──┐

│作物│生育阶段 │

耐淹历时

│允许滞蓄水深│备注│

(日)

(厘米)│

├──┼─────┼────────┼──────┼──┤

│小麦│分蘖~成熟│

├──┼─────┼────────┼──────┼──┤

│棉花│开花结铃 │

1~2

5~10 │

├──┼─────┼────────┼──────┼──┤

│玉米│抽穗

│ 1~1.5

8~12 │

│灌浆

8~12 │

│成熟

2~3

│ 10~15 │

├──┼─────┼────────┼──────┼──┤

│水稻│返青

1~3

3~5 │

│分蘖末

1~3

0

│拔节、孕穗│

1~3

│ 15~22 │

│乳熟

1~3

3~6 │

└──┴─────┴────────┴──────┴──┘

附录五 设计排水模数的计算公式

影响排水模数的主要因素有:设计暴雨、排涝面积的大小和形状、地面坡度、地面覆盖

和作物组成、土壤性质、排沟网配套情况和排水沟比降等。

小面积的设计排水模数,在无实测资料时,可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一)旱地排涝模数计算公式

式中 ──旱地排涝模数()

R──设计径流深(毫米);

T──排涝历时(日);

t──每日排水时数,自流排水t=24小时,抽排按抽水机每日运转时数计,一般

为20~22小时。

(二)水田排涝模数计算公式

式中 ──水田排涝模数()

T′──排涝历时(日),一般采用水田的耐淹历时作为排涝历时,通常采用

T′=3~5日;

R′──设计的净雨深(毫米),R′=P-h1-E′-f;

P──设计降雨量(毫米)

h1──田间滞蓄水深(毫米),根据当地调查资料确定;

E′──历时为T′的水田腾发量(毫米),E′=αEaT′(其中Ea为水面蒸发

强度,一般采用4~5毫米/日,α为系数,其值可根据当地试验资料确定);

f──历时为T′的水田渗漏量(毫米),f=KT′(其中K为渗漏强度,可根据

当地实测或调查资料确定,无资料时可参考下表取定)。

渗漏强度K(毫米/日)值表

┌──┬────────┬─────┬─────┬─────┬──────┐

│土质│砂土、重砂、壤土│中粉质壤土│

中壤土 │砂(粉)质│

粘土

粘 土 │

├──┼────────┼─────┼─────┼─────┼──────┤

│ K │ 5~8

│3.5~5 │2.5~3.5│1.5~2.5│ 0.8~1.5 │

└──┴────────┴─────┴─────┴─────┴──────┘

(三)降雨成渍的排渍模数计算公式

式中 qs──排渍模数(α──渗漏排水系数;

P──设计降雨量(毫米);

β──土壤最大持水率(%);)

β0──土壤自然持水率(%);

H──设计排渍深度(米);

T──排渍历时(日);

δ──吸水系数;

Ψ──径流系数;

δ──系数,依土壤渗水及降低地下水的速度而定。当土壤透水性强及排水强度大

时。δ值接近于1。

(四)灌溉成渍的排渍模数计算公式

△hδ′

qs=───────

8.64

式中 △h──设计的地下水日平均降低高度(米);

δ′──土壤给水度(体积%)。

附录六

梯形渠道实用经济断面的计算方法

在渠底比降和糙率已定的情况下,通过某一规定流量所需的最小断面,称为水力最佳断

面。但在实际设计中,一般渠道断面都在大于水力最佳断面的情况下选择,为大型输水渠

段,为了节省土石方,少占地,需要考虑较窄深的断面;而负有配水任务的渠道,则须选择

较宽浅的断面。因此,实用中的渠道断面较水力最佳断面面积增加至4%,仍认为基本符合 最佳水力条件,在些范围的断面称为实用经济断面。这种断面的渠道设计流速比水力最佳断

面的流速减少40%,其水深是水力最佳断面水深的68%,相应的渠底宽为290%。

一、基本公式和成果表

(一)基本公式

1.梯形渠道水力最佳断面的宽深比、水力半径、湿周公式:

2.梯形渠道水力最佳断面的水深公式:

3.实用经济断面的水力计算公式:

式中梯形渠道最佳断面水力要素的符号:

Q0──流量;

h0──水深;

b0──底宽

A0──过水断面面积;

X0──湿周;

R0──水力半径;

i0──比降;

V0──流速;

n──糙率;

m──内边坡系数;

α──水力最佳断面的流速与实用经济断面的流速相比的偏离系数。

任意梯形渠道设计断面水力要素的符号:

Q──流量;

h──水深;

b──底宽;

A──过水断面面积;

X──湿周;

R──水力半径;

i──比降;

v──流速

(二)实用经济断面的β及h/h0值

实用经济断面的β及h/h0值的成果见附表6.1,附表6.1中α值是假定的。

h/值系利用公式附6.6求解。β值则利用公式附6.7求得。

二、计算步骤

(一)计算水力最佳断面的水力要素

1.根据已知Q、i、n、m,利用公式(附6.4)求h0;

2.用公式(附6.1)计算渠底宽b0;

3.用=Q/A,计算流速;

4.用公式(附6.2)计算水力半径R0。

(二)计算实用经济断面的范围及其渠道特性曲线所需水力要素其计算列于下表

┌───┬───┬───┬───┬───┬───┬────┬───┐

│ α │ β │h/h0│ h │ b │ ν │

│ R │

├───┼───┼───┼───┼───┼───┼────┼───┤

│(1)│(2)│(3)│(4)│(5)│(6)│(7)

│(8)│

└───┴───┴───┴───┴───┴───┴────┴───┘

1.表中第(1)栏α值假设为1.00、1.01、1.02、1.03、1.04;

2.表中第(2)栏β值是根据m 从附表6.1中查得;

3.表中第(3)栏h/

4.表中第(4)栏为

是从附表6.1中查得; 值乘h/

即得;

5.表中第(5)栏用公式(附6.7)b=βh计算;

6.表中第(6)栏用公式(附6.5)计算;

7.表中第(8)栏用公式(附6.5)计算。

(三)绘制渠道特性曲线

根据计算表中h、b及v值绘制出渠道特性曲线b=f(h)及v=f(h)。再从曲线图

上查出设计所需渠底宽、水深及流速。

三、举

某灌溉工程总干渠有一渠段设计流量Q=50,内边坡系数

m=1.25,糙率n=0.015,渠底比降 i=1/2000,原设计用乌金楚斯方法计算,现用本方

法进行验算,其成果比较如下表。

┌───────┬───┬────┬───┬────────┐

│ ╲ 水利要素 │ h │

ν

│ b │

备注

│方法 ╲

│(米)│(米/秒)│(米)│

├───────┼───┼────┼───┼────────┤

│乌金楚斯方法 │2.85 │ 2.100 │4.8 │ 基本公式为巴甫│

│(原设计成果)│

│洛夫斯基公式

├───────┼───┼────┼───┼────────┤

本方法

│2.82 │ 2.130 │4.8 │ 基本公式为满宁│

│(验算成果)│

│公式

└───────┴───┴────┴───┴────────┘

实用经济断面的β及h/

值成果表 附表6.1

┌───┬───┬───┬───┬─────┬───────┐

第二篇:单项工程施工排水渠工协议书(范文)

商城县翠美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

给排水工程施工协议书

甲方:

乙方(施工责任方):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农渠给排水、田埂除草等工程现委托乙方采取包工、包料安全生产及安全设施等大包干方式进行施工,经双方协商一致,特订立本协议书。

一、工程内容

按施工图纸设计方案和工程单价确认单确定的工程施工。

二、工程造价:

农渠包干价: 全长8000米,单价 36元/米,共288000元,含清除杂草、淤泥、乱石、腐殖软弱土;施工防水、排水;

开挖、回填、装卸、运输;基槽成型、渠槽制作.渠槽及压顶

砖安砌、运输;勾缝、压光、制作,伸缝;回填、夯实;渠

堤马道平整;材料运输,余土疏散、处理;(详见施工图)。

三、方式

乙方必须按照甲方现场指定位置施工;甲方根据乙方负责施

工之上述工程最终以实际收方为准,但实际收方不得大于施

工设计规格和尺寸,对乙方进行结算,各类税费均由乙方另

行缴纳。

四、组织领导

1、乙方必须服从甲方的统一指挥、调配、指导及管理,遵守甲方现场的各项管理及规章制度,做到文明施工、安全施工。

2、乙方必须确保进场时材料的齐全和人员的技术素质,所有工种均持证上岗。在施工责任期内,未经甲方许可,乙方不可随意更换施工队伍和人员,以保证该项目技术力量和施工队伍的稳定性。

五、乙方必须指定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安排施工、生产、人员调配、技术安全、工程质量以及生活、计生等工作。

六、双方责任

1、甲方责任

(1)负责工地现场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工程进度、配料用料的指挥、监督与管理。

(2)负责安排乙方工作量及现场进度,审核完成工程量,申报预决算,申请拨付工程款。

(3)负责与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及部门进行工作联系并申报有关文件资料。

2、乙方责任

(1)严格按照施工图纸与设计变更通知施工,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施工技术验收规范》。尊重和服从业主、监理单位及甲方管理人员的监督与指挥,对工程质量全面负责并确保达到优良等级以上。

(2)强化本施工队伍的安全生产教育,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不乱搭乱拉电路管线,不私自安装电源插座,不强行、违章施工,杜绝火灾等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否则由乙方承担由此产生之全部责任。

(3)工人进入施工现场,特别是爆破采料场必须佩带安全帽,高空作业安全带,不穿拖鞋,不酒后工作,做到文明、安全施工、工完清场。

(4)必须保证充足的施工人员及动手力量,人数稳定,工作效率高,机械搭配合理,否则因此而造成的延期交工、工程质量等问题均由乙方承担。

(5)具体施工作业中必须配备所需交通安全标志牌、安全围挡、指示牌和指示灯等交通安全设施,并且必须符合有关道路施工操作规程及相关法律规定,以确保安全、文明施工,否则由此造成之一切后果均由乙方行负责,相关费用由乙方承担。

(6)乙方及其他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执行甲方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有关条例。如有违反且情节严重、影响甲方及公司声誉,甲方可责令乙方清场并另行安排其他施工队伍组织施工,剩余工程之进度款将不再支付。同时乙方应对由此给甲方造成之损失予以赔偿,由此产生之一切法律后果均由乙方自行负责。

(7)该工程完工并移交甲方前,乙方应保障甲方不承担任何因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所发生一切责任,保障甲方不承担任何

属于乙方及其施工人员引起之其他因素诉讼、控告、索赔责任及可能发生之相关费用。

(8)乙方不得将依据本责任书取得经甲方委托施工之施工任务再行转包,否则甲方有权立即收回本施工项目。

(9)乙方必须保证所采用材料合格(附合格证、检验证),符合国家规范,并经甲方检验认可。

(10)施工期间应作好防洪防汛措施,由于洪水造成的损失由乙方自行负责。

七、工程质量及验收标准:

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以及业主、监理单位和甲方的要求。必须达到国家或专业质量检验评定的优良以上等级。乙方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须通知甲方验收合格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否则视为不合格工程,不予以验收。因乙方盲目蛮干、只求速度不按操作规程施工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质量不合格,甲方可要求乙方停工或返工,返工费用由乙方承担,由此造成之材料浪费及经济损失全部由乙方负责赔偿,工期不予顺延。

八、工期:

开工:年月日到完工:年月日

乙方必须严格按照甲方现场所安排的月、周施工计划所要求的时间或期限,如期按时或提前完成所有本项目的施工任务,若拖延工期,每延期一日,按每天壹仟元向甲方支付罚金。

九、付款方式:

1、甲方按乙方所完成之实际工程量,每月支付所完成工程的工程款的70%,如有甲方垫资,甲方在拨进度款时按实扣除。在业主方终验合格后一次性支付给乙方工程金额25%(田埂及除草除外),余工程款的5%作为工程质保金.2、质保金:质保金按工程总造价5 %每单项工程逐次扣除,待工程完工并通过竣工验收一年后,据实返还。因质量原因造成的返修,由乙方负责,返修费用由乙方承担。工程保修期间,乙方应在收到甲方书面通知3日内派人修理,否则甲方可委托其他单位或人员修理,其费用由甲方在乙方质保金内扣除,不足部分由乙方支付。

十、其他:

1、若乙方无正当理由单方终止本责任书,除承担由此给甲方造成的经济损失外,还应向甲方支付工程总造价%的违约金。

2、若乙方违反本责任书之上述有关约定,不按工期竣工、质量未达到设计规范或要求、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或发生安全事故以及发生其他导致本责任书无法履行的行为,甲方有权单方解除本责任书并要求乙方清场,乙方对该行为给甲方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当予以赔偿。

十一、甲方对本责任书上述各条款具有解释权。

十二、本责任书一式两份,甲、乙方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该责任书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至乙方负责施工之上述施工项目办完工程验收交接并竣工结算后,除保修条款依然有效外,即告终止。

甲方:商城县翠美茶叶种植合作社项目部

乙方(施工责任方):

甲方代表:乙方代表:

时间:年月日时间:年日月

第三篇: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就是指以较少的灌溉水量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节水灌溉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采取最有效的技术措施,便有限的灌溉水量创造最佳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趋势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趋势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1)喷灌技术仍为大田农作物机械化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其研究方向是进一步节能及综合利用。不同喷灌机型有各自的优缺点,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软管卷盘式喷灌机及人工移动式喷灌机比较适合我国国情。

(2)地下灌溉已被世人公认是一种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尽管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应用推广速度 较慢,但随着关键技术的解决,今后将会得到一定的发展。

(3)地面灌溉仍是当今世界占主导地位的灌水技术。随着高效田间灌水技术的成熟,输配水有低压管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4)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水平越来越高。应用专家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控制技术资源数据库、模拟模型等技术的集成,达到时,空、量、质上的精确灌水,是今后攻关的重点。

(5)节水综合技术的开发利用,是提高水分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节水灌溉发展的方向。

1.渠道防渗

渠道输水是目前中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传统的土渠输水渠系水利用系数一般为0.4—0.5,差的仅0.3左右,也就是说,大部分水都渗漏和蒸发损失掉了。渠道渗漏是农田灌溉用水损失的主要方面。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后,一般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比原来的土渠提高50%—70%。渠道防渗还具有输水快、有利于农业生产抢季节、节省土地等优点,是当前中国节水灌溉的主要措施之一。根据所使用的材料,渠道防渗可分为:①三合土护面防渗;②砌石(卵石、块石、片石)防渗;③混凝土防渗;④塑料薄膜防渗(内衬薄膜后再用土料、混凝土或石料护面)等。

2.管道输水

管道输水是利用管道将水直接送到田间灌溉,以减少水在明渠输送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发达国家的灌溉输水已大量采用管道。目前中国北方井灌区的管道输水推广应用也较快。常用的管材有混凝土管、塑料硬(软)管及金属管等。管道输水与渠道输水相比,具有输水迅速、节水、省地、增产等优点,其效益为:水的利用系数[1]

可提高到0.95;节电20%—30%;省地2%—3%;增产幅度10%。目前,如采用低压塑料管道输水,不计水源工程建设投资(以下同),亩投资为100元—150元。

在有条件的地方应结合实际积极发展管道输水。但是,管道输水仅仅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而要真正做到高效用水,还应配套喷、滴灌等田间节水措施。目前尚无力配套喷、滴灌设备的地方,对管道布设及管材承压能力等应考虑今后发展喷、滴灌的要求,以避免造成浪费。

3.喷灌

喷灌是利用管道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并通过喷头分散成细小水滴,均匀地喷洒到田间,对作物进行灌溉。它作为一种先进的机械化、半机械化灌水方式,在很多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

喷灌的主要优点如下:⑴节水效果显著,水的利用率可达80%。一般情况下,喷灌与地面灌溉相比,1m3水可以当2m3水用。⑵作物增产幅度大,一般可达20%—40%。其原因是取消了农渠、毛渠、田间灌水沟及畦埂,增加了15%—20%的播种面积;灌水均匀,土壤不板结,有利于抢季节、保全苗;改善了田间小气候和农业生态环境。⑶大大减少了田间渠系建设及管理维护和平整土地等的工作量。⑷减少了农民用于灌水的费用和投劳,增加了农民收入。⑸有利于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现代化。⑹避免由于过量灌溉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常用的喷灌有管道式、平移式、中心支轴式、卷盘式和轻小型机组式。

移动管道式喷灌通常将输水干管固定埋设在地下,田间支管和喷头可拆装搬移、周转使用,因而降低了投资。北京市顺义县全县数万亩粮田均采用这种灌溉形式。1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移动式管道喷灌除了具有一般喷灌省水、增产、省工、减轻农民负担和有利于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现代化等优点以外,还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投资低、对田块大小和形状适应性强、一户或联户均可使用等优点,是目前较适合中国国情、可以大力推广的一种微型喷灌形式,可适用于大田作物、蔬菜等,亩投资为200元一250元。

固定管道式喷灌是将管道、喷头安装在田间固定不动,其灌溉效率高,管理简便,适用于蔬菜、果树以及经济作物灌溉。但是投资较高(亩投资一般在1000元左右),不利于机械化耕作。

中心支轴式与平移式大型喷灌机,只能在预定范围内行走,行走区域内不能有高大障碍物,土地要求较平整。其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大型农场或规模经营程度较高的农田。使用国产设备,每亩投资为300元-400元。

卷盘式喷灌机,靠管内动水压力驱动行走作业,与中心支轴式及平移式的大型喷灌机相比,具有机动灵活、适应大小田块、亩设备投资低等优点。目前进口设备每亩投资为50元左右,设备国产化后可进一步降低投资,这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有发展前景的喷灌形式,可适用于大田作物、蔬菜等。卷盘式喷灌机有喷枪式和折架式两种,后者具有雾化好、耗能低的优点。轻小型机组式喷灌,可以手抬或装在[1]

手推车或拖拉机上,具有机动灵活、适应性强、价格较低等优点,通常用于较小地块的抗旱喷灌。每亩投资为100元-200元。

4.微喷

微喷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喷灌形式,微喷又分为吊挂微喷、地插微喷。特别适合农业温室大棚内投入使用,它比一般喷灌更省水,更均匀的喷洒于作物上.它是通过PE塑料管道输水,通过微喷头喷洒进行局部灌溉的。更可以扩充成自动控制系统.同时结合施用化肥,提高肥效。一个标准大棚微喷系统设备投资一般在800元左右。

5.滴灌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其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其不足之处是滴头易结垢和堵塞,因此应对水源进行严格的过滤处理。目前,国产设备已基本过关,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发展滴灌。

接管道的固定程度,滴灌可分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类型。固定式滴灌,其各级管道和滴头的位置在灌溉季节是固定的。其优点是操作简便、省工、省时,灌水效果好。国产设备亩投资约为700元(果树)-1400元(大棚蔬菜)。半固定式滴灌,其干、支管固定,毛管由人工移动。亩投资为500元-700元。移动式滴灌,其干、支、毛管均由人工移动,设备简单,较半固定式滴灌节省投资,但用工较多。亩投资为2元一500元。

结合中国劳动力多、资金缺乏的具体情况而研究开发的半固定式、移动式滴灌系统,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为滴灌在大田作物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水窖滴灌,是通过雨水集流或引用其它地表径流到水窖(或其它微型蓄水工程)内,再配上滴灌以解决干旱缺水地区的农田灌溉问题。它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家家户户都能采用的特点。对于旱贫困山区实现每人有半亩到一亩旱涝保收农田,解决温饱问题和发展庭院经济有重要作用,应在干旱和缺水山区大力推广。

地下滴灌,是把滴灌管埋入地下作物根系活动层内,灌溉水通过微孔渗入土壤供作物吸收。有的地方在塑料管上隔一定距离钻一个小孔,埋入地下植物根部附近进行灌溉,群众俗称“渗灌”。

地下滴灌具有蒸发损失少、省水、省电、省肥、省工和增产效益显著等优点,果树、棉花、粮食作物等均可采用。其缺点是2,当管道间距较大时灌水不够均匀,在土壤渗透性很大或地面坡度较陡的地方不宜使用。亩投资为400元-1000元。其效益为:节水50%-60%;省电40%-50%;增产30%左右。

6.膜上灌、膜下灌 [1]

用地膜覆盖田间的垄沟底部,引入的灌溉水从地膜上面流过,并通过膜上小孔渗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进行灌溉,这种方法称作膜上灌,在新疆等地已大面积推广。采用膜上灌,深层渗漏和蒸发损失少,节水显著,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不需再增加材料费用,并能起到对土壤增温和保墒作用。在干旱地区可将滴灌管放在膜下,或利用毛管通过膜上小孔进行灌溉,这称作膜下灌。这种灌溉方式既具有滴灌的优点,又具有地膜覆盖的优点,节水增产效果更好。

7.控制灌溉

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不同需求进行“薄、浅、湿、晒”的控制灌溉,既节约用水,又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改变了以往水稻大水漫灌、串灌的旧习惯。它不需增加工程投资,只要按照节水灌溉制度灌水即可。“薄、浅、湿、晒”(薄水插秧、浅水育秧、分蘖前期湿润、分蘖后期晒田)、“旱育稀植”(旱育旱栽,稀植,适当补水)等技术均属这一范畴,近年已在广西、吉林等10多个省、自治区大面积推广。一般每亩可节水100m3,增产稻谷25kg,效益显著。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已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应在水稻区大力推广。

江苏、上海、浙江等经济条件好的地区采用铺设暗管系统进行控制灌溉和田间排水,有利于节水、节肥和作物生长,为实现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8.坐水种

在一些水源短缺的地方,春播时常因春旱出不了苗或出苗不齐。为保全苗,采用机械或畜力用水箱、水袋拉水,在播种时进行点灌,以解春旱,俗称“坐水种”。这种方法投资少、简单易行,是有效的节水增产方式。播种时每亩用水量仅

5m³-10m³;,丰水年可增产10%-15%,干旱年可增产60%-70%。坐水种目前在黑龙江、吉林等地广为采用,凡条件适合的地方应积极推广。

9.平整土地、改造沟畦

通过平整土地,改进灌水沟畦规格(如大畦改小畦,长沟改短沟)等综合措施,使灌水均匀,以达到节水的目的。

科学灌溉与节水管理

根据作物需水要求,适时适量地灌水,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土壤墒情和灌区输配水系统的水情进行监测、数据采集和计算机处理,可以科学有效地控制土壤水分含量,进行合理调度,做到计划用水、优化配水,以达到既节水又增产的目的。同时,要重视和加强节水管理,改变目前农业用水水价过低、不利于节水的状况,实行按成本收费、超计划用水加价等政策。要建立健全节水管理组织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完善节水管理规章制度。[1]

农业节水措施

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要十分重视农业节水措施的推广。这可采用水稻旱育稀植、抛秧、地膜覆盖、秸秆还田、深耕松土、中耕除草、镇压、耙耪、增施有机肥等措施,以提高土壤对天然降水的蓄集能力和保墒能力。施用化学保水制剂,引进和优选抗旱品种和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等,也是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在于旱缺水地区应大力推广普及。

节水灌溉应用的领域: 温室,无土栽培,大棚,绿化,园林,废水再利用等等作物和绿地植被从种子萌发以及成长的全过程都需要水参与光合作用。但植株消耗的水分99%以上是用于叶面蒸腾和株间土壤蒸发,以调节作物体温、改善小气候和向植物体内输送养分。没有适量的水分供应,作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抑制和损害。持续缺水,作物就会干旱致死。

为了改变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主动影响和控制作物生长,灌溉技术出现并逐步得到了发展。灌溉是利用人工设施,将符合质量标准的水,输送到农田、绿地等处,补充土壤水分,以改善植物的生长发育条件。中国是世界上发展农田灌溉最早的国家之一。秦汉之前对农田灌溉称为“浸”,到汉代有称“溉”或“灌”的,西汉时“灌浸”和“溉灌”、“灌溉”并用。唐以后习惯用“灌溉”一词,并沿用至今。就农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而言,灌溉主要有播种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长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种类。就发展到现阶段的灌溉方式而言,主要又分为地面灌溉、浇灌、科学灌溉等。

地面灌溉是最传统的灌溉方式,包括沟灌和畦灌等。这种方式灌水不均匀,蒸发量大,容易表层土壤的团粒结构,形成板层,影响土壤中好气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华维认为,这种方式是浇地而不是浇作物。但由于田间工程设施简单,不需要能源,目前仍然被广泛采用。

浇灌一般是用皮管或洒水车浇水,是中国目前园林养护、蔬菜苗木种植等领域使用最多的灌溉方式。相对漫灌而言比较容易控制,但仍然具有费水、费人工、低效率等缺点。

节水灌溉方式

科学灌溉是包括华维公司在内的专业灌溉企业一直着力推广的灌溉方式,包括滴灌、微喷、渗灌、喷灌等现代化的灌溉方式。需要根据相应植物的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等做合理设计,制定相应的灌溉制度,适时、适量,合理灌溉。该类方式可以做到局部精确灌溉,除了用于补充土壤水分满足植物生长需要外,还可将肥料、农药溶解在水中,结合注肥泵等现代化的施肥装置进行施肥打药作业。还可避免土壤盐碱化,对已经出现盐碱化的土壤,可利用灌溉冲洗土壤中的可溶盐分,以改良土壤。此外科学灌溉方式还可起到预防果树蔬菜霜冻和预防干热风危害,以及防止土壤风蚀等作用。

节水灌溉优点

科学灌溉可有效保持土壤中水、肥、气、热等各相的良好状态,具有省水、省工、节能、节肥、增产增收等诸多优点,正逐步被大家认可和使用,但由于资金和认识上的欠缺,还有很多工作需要业内同行努力去做。

近代以来,随着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经济日益发达,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同样反应到了世界范围的灌溉事业上。此外,还存在着进一步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提高灌溉效益,防止灌溉土地盐碱化、沼泽化等问题。在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就出现了土壤严重盐碱化额问题。

另一方面,目前很多节水灌溉项目存在只管建不管用的严重问题,许多国家已把灌溉发展的重点从开发新灌区向改建旧灌区和加强灌溉管理等方面转移。

在吸取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灌溉技术将向着节水节能、优化调度、现代化的管理与监测预报等方向发展。在中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西北、华北和东北部分地区,推行节水灌溉,建立节水型农业,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华东、华南等区域日益兴旺的现代设施农业、园艺及园林建设中,同样需要发展科学灌溉方式。

郑州科瑞新兴科技有限公司吸取国内外先进灌溉技术,专业生产内镶式滴灌管、PE喷微灌输水管,微滴灌配件等材料。本公司愿以先进的技术,优质的产品,满意的服务,期待与您真诚的合作!欢迎联系咨询:0371-65932661,网址:。[1]

第四篇:排水灌溉学(范文)

1、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中、西三线。

2、水分在农田中的存在形式有:大气水、地面水、土壤水、地下水。

3、干热风天气的指标是:日最高气温30℃,日最小相对湿度30%、风速3m/s。

4、液态水按其运动特性可分为:吸着水(包括吸湿水和薄膜水)、毛管水(包括悬着毛管水)、重力水。

5、土水势:可逆地和等温地从特定高度和大气压下的纯水水池转移极少量水到土壤中某一研究点每单位数量纯水所做的功。

6、土水势分势由重力势、压力势、基质势(土壤饱和时为0,不饱和时为负值)、溶质势。

7、植株蒸腾和株间土壤蒸发合称为腾发,两者消耗的水量合成腾发量,通常又把腾发量称为作物需水量。

8、灌溉制度: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

9、灌水定额: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

10、灌溉定额: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11、水量平衡方程:WtW0WrP0KMET

W0,Wt_时段初和任一时间t时的H内德储水量mm或m3/亩。

Wr——由于H增加而增加的水量,若在时段内H无变化则无此项mm或m3/亩

P0——保存在H内的有效雨量,mm或m3/亩

K——时段t内的下下水补给量,mm或m/亩 M——时段t内的灌溉水量

ET——时段t内的作物田间需水量 H——土壤计划湿润层

12、干旱作物播种前灌水定额M1的确定:M1667Hn(max0)

m/亩 H——土壤计划湿润层的深度,m n——相对于H土层内的土壤孔隙率,以占土壤体积%计算。

33max——一般取田间持水率,0——播种前H土层的平均含水率。

13、灌水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灌溉的净流量q净,又称灌水模数。

如某灌区面积A,甲、乙、丙作物,面积分别为1A,2A,3A,1,2,3各作物种植面积占A的百分数,各作物灌水定额分别为m1,m2,m3,要求灌水在T1,T2,T3昼夜完成,对于作物要求的灌水率,qi净dimi8.64Ti

m3/s万亩

灌水方法:灌溉水进入田间并借湿润根区土壤的方式和方法。

14、地面灌溉:水从地表面进入田间并借重力和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

15、喷灌:利用专门设备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并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像天然降雨一样灌溉。

16、微灌:用较小的设备以较低得工作压力和较小的流量将灌溉水供应到作物跟去土壤的灌溉方法。

17、畦灌:用临时修筑的田埂将灌溉土地分隔成一系列的长方形田块,然后引水灌溉。

18、沟灌:在作物行间开沟灌水,灌溉水由输水沟或毛渠进入灌水沟,水在流动过程中借毛管作用从沟底和沟壁向周围渗透而湿润土壤。

19、细沟灌溉技术:用短管或虹吸管从输水沟上开小口引水。优点:(1)由于沟内水浅,流动缓慢,主要借助毛管作用湿润土壤,水流受重力作用湿润土壤的范围小,所以对保持土壤结构有利。(2)可减少地面蒸发量,比灌水沟内存蓄水的封闭沟沟灌蒸发损失量减少23~;(3)湿润土层均匀,而且深度大,保墒时间长。34形式有:垄植沟灌,沟植沟灌,混植沟灌。20、喷灌的优缺点: 优点:(1)省水增产(2)适应性强(3)省工省地(4)有利于实现灌水机械化和自动化。缺点:(1)初期投资大,运行维修费用高(2)受风的影响大,风速>3级不宜喷灌。

21、喷灌系统的组成:水源工程、水泵和动力机、压力管道、喷头

22、喷灌系统按获得压力方式分为:机压喷灌系统、自压喷灌系统;按设备组成分:管道式——固定式、移动式、半固定式喷灌系统;机组式——滚移式、纵脱式、时针式、平移式、卷盘式。

23、喷灌强度: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单位面积上的水量。mm/min或mm/h

hh24、点喷灌强度i,平均喷灌强度

tt1000q单喷头全圆喷洒时,全(mm/h)q-喷头灌水量。A-全圆转动时一个喷头的湿

A润面积。-喷洒水的有效利用系数。

A有效SlSm代替A,Sl-支管上喷头间距,Sm支管间距 例:q2.96m3/h,0.8,Sl19,Sm19, 则1000q10002.960.86.56mm/h A191925、微灌的优缺点:

优点:省水、节能、灌水均匀、增产、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可以结合灌水进行施肥、打药。

缺点:微灌的灌水器出水孔很容易被堵塞。

26、输配水管网:分干、支、毛3级管道。

27、续灌:各个支管同时进行灌水。轮灌:上级渠道向下级渠道轮流灌水。

28、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

(一)喷灌灌区的调查:地形资料、气象资料、土壤资料、水文资料、作物种植情况及群众高产灌水经验、动力和机械设备资料

(二)喷灌系统规划

1、喷灌系统形式:喷灌次数多采用固定式喷灌系统;大田喷灌次数少,采用移动式和半固定式喷灌系统;在自然水头的地方,尽量选用自压喷灌系统;在山区丘陵区采用固定式喷灌系统。

2、喷头布置形式:矩形布置时,支管间距b大于喷头间距a,并使支管垂直风向;风向多变时,应采用正方形布置,此时ab;正三角形布置时,a>吧,对节省支管不利。

3、管道系统的布置:干管沿主坡方向布置,支管垂直于干管;支管上各喷头的工作压力要接近一致;管道布置应考虑各用水单位的要求,尽量减少各级输水管道的水头损失;常有风的地区,支管布置应与主风向垂直;管道布置应充分考虑地形,力求使支管长度一致,规格统一。

4、管道的选材:最好选择硬聚录乙烯管。

5、管径的选择:选取一个出现次数较多的次大流量作为管道的设计流量来确定管径。

6、管道系统附件的选配与安装:竖管的高度约为0.5~2m之间。

(三)喷灌制度的确定

1、拟定灌溉制度

2、计算同时工作的喷头数和支管数

3、确定支管轮灌方式

(四)管道系统的水力计算

29、(1)设计灌水定额m设 m设10H(maxmin)1

m

-设计灌水定额;H作物根系活动层的深度;max-灌后土层允许达到的含水量上限,min灌前土层含水量下限,-喷灌水的有效利用系数。(2)设计灌水周期T设 T设m设

e-作物耗水量最旺盛时期的日平均耗水量 e(3)一次灌水所需时间t tm设系统,系统-1000qbl。系统-喷灌系统的平均喷灌强度,mm/h。q-一个喷头的流量,b-支管间距。l-沿支管的喷头间距。

(4)计算同时工作的喷头数N和支管数N支

N喷头N喷头At

C-有效工作时数,N支

n喷头-1根支管上的喷头个数 blT设Cn喷头例:风速1~3m/s,0.8,q2.96,b19,l19,田间持水率32%,凋萎系数20.8%,h20,e7mm/d,375亩土地,C6h 解:m设1020(32%20.8%)128mm 0.8T设t280.83.2d 7m设系统N喷头284/27h 10002.9619193656674.27154个

19193.2630、设计流量:渠道正常流量,指在灌溉设计标准情况下,为满足灌区用水要求,灌水高峰期渠道所通过的最大流量。

31、净流量:需要渠道提供的流量。毛流量:计入水量损失后的流量。

32、渠道输水损失包括:渗水损失、漏水损失、水面蒸发损失三部分。

33、中型灌区渠道设计流量推算:

(一)调查收集资料:灌区控制的灌溉面积和作物种植结构比例,灌区的设计灌水率;灌区土壤的透水性等

(二)选择典型支渠:具有代表性

(三)典型支渠以下各级渠道流量推求

1、选择轮灌制度;

2、确定各级渠道的最大工作长度;

3、确定支渠灌至田间的净流量;

4、计算农、都、支的毛流量。

(四)其他支渠的流量推求

(五)干渠设计流量推求

渠道横断面要素包括:渠底宽、边坡、堤顶高程、堤顶宽、高填、挖方渠段的排水和平台 过水断面设计参数:渠底比降i,渠床粗糙系数n,边坡系数m,横断面宽深比b,hv不冲,v不於

分水处的水位高程推求:Z分A0hLi

nnA0选择的参考点高程,m。

h参考点到末级渠道出水口处水面的高差。Ln各级渠道长度 in各级渠道的相应比降。水流通过渠道建筑物的相应水头损失。

第五篇:灌溉管理制度

灌溉管理制度

一、灌溉管理主要是依据全年和阶段性供水计划,适时供水、安全输水、合理利用水资源、平衡供求关系、科学调配水量、充分发挥灌溉效益。

二、灌溉管理实行执委会调度管理责任制,实行按计划供水、合理调配的原则。

三、每年灌溉前由用水组汇总统计各类作物种植面积。

四、每轮期灌溉前由协会根据水管站下达的配水计划,向各用水组下达各组轮期配水计划,各用水组根据农作物种植面积或农户人口数,制定本轮期农户用水计划。

五、水费征收实行开灌前预交,全年灌溉结束后结算的办法。各用水组在开灌前规定的时间内,根据计划用水量和水价标准,按时、按规定程序向用水户收取预交水费,并上交协会。全年灌溉结束后根据协会的规定,按实际用水量和水价标准向用水户结清全年灌溉水费,并由协会开具正式收据或发票。

六、严禁人情水、关系水,严禁隐瞒或转移水方,严禁以权谋私,私减水方。

七、科学调度,合理配水。坚持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杜绝大水漫灌,做好节约用水工作。

八、认真做好水费计收工作。水量结算做到协会、用水组、用水户三方相符。严格执行水价,不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水费实行专款专用,不挪用、不截留。

九、遵守灌溉纪律,维护灌溉秩序,服从统一调度。不准偷水抢水,不准破坏出水口放水,不准私自截留放水。

十、严格依法管水。对违章用水者应由协会根据情节按协会章程和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报政府部门处理,触犯刑律的交司法部门处理。

奖 惩 制 度

一、本协会辖区内的灌溉工程遭到人为破坏,均应视其情节轻重由执委会作出限期修复、赔偿损失、罚款、减少供水、停止供水等处理。

二、放水闸、出水口等设施遭到人为损坏,肇事者应在3日内修复,拒绝修复者处以500——2000元罚款,由协会收取并组织修复。

三、凡在管道上任意开口、拦水者按偷水行为论处,每次罚款100——500元,并按实际水方追补水费。

四、凡发生争、抢水事件,在用水组范围内的由首席代表会同代表处理,在用水组之间的由协会处理;发生打骂事件,报乡(镇)、村政府处理;造成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交司法部门处理。

五、协会会员不得拖欠水费,拖欠者必须按月交纳5%的滞纳金,并限期交清。在交清水费以前协会对其停止供水。

六、协会通过的兴办或维修灌溉工程的集资分摊费用,每一个受益会员都必须足额交纳,对拒不交纳者,协会对其限制供水,直到停止供水。

七、本协会与其他组织之间的水事纠纷,由上级主管部门协调处理。

八、协会每年年终召开用水者(会员)代表大会,对灌溉、工程管理、水费收缴成绩突出的用水组和用水户给予表彰和奖励。

九、本协会对爱护灌溉工程设施、按规定交纳水费、集资办水利等成绩突出的会员,随时表彰和奖励。

财务管理制度

一、本协会财务管理工作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切实履行财务职责,如实反映财务状况,接受主管财务机关的检查、监督。

二、本协会按良性运行原则,建立盈亏平衡成本核算体制。

三、本协会配备合格的财务人员,并保持稳定性,在财务人员变动时应事先办好审计和财务交接手续。

四、本协会现金支出凭证,除需要有经办人签字外,还必须有财务负责人(执委会成员兼任)或其授权人签字。严格控制开支紧缩管理费支出。

五、水费收入和其他收入,以开出的财务票据留存联作为入帐凭证及时入帐。

六、按照财务主管部门要求,对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固定资产盈亏、毁损的净收入或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内收入。

七、对政府专项拨款必须按照国家或上级供水部门规定的项目预算范围列支,专款专用。

八、必须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提交财务报告。

九、应将财务报告及各种会计凭证、帐薄和资料等建立档案并妥善保存。

工程管理制度

一、协会辖区内的管道及建筑物的管理权和使用权为本协会享有。

二、灌溉前,协会应对管道进行全面检查,对影响通水的管道及建筑物应及时组织力量进行维修。

三、在灌溉期间,用水者代表、执委会成员均应对管道进行巡查,保证管道安全通水。

四、每次放水结束后,用水者代表(管水员)要对用水组辖区内管道进行检查,发现破损问题应及时组织用水户修复。发现较大安全问题,应上报协会执委会组织维修。

五、本协会工程管理实行分级责任制,干管及其建筑物由协会统一管理,支管及其小型建筑物由用水组管理。

六、干管及建筑物维修、配套、更新改造由协会制定方案报用水者代表大会审批,所需资金按用水组受益面积分摊。

七、支管维修、配套、更新改造由协会制定方案,用水组会员大会通过后实施,所需资金由用水组各用水户按受益面积分摊。

八、工程日常维修费用的来源,可按历年平均发生的该项费用计入协会的供水成本中预收,年终结算时按实际发生的日常维修费用结清。

九、工程大修、更新改造或新建、配套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通过用水者代表大会讨论,研究落实筹集工程所需资金。

十、协会会员有完成灌溉工程维修的义务,任何会员不得拒绝。

泵房管理制度

1、除泵房工作人员外,非工作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泵房。

2、严格执行持证入室制度,参观和检查人员除持有有关部门批示的证件,经泵房工作人员验证后方可进入泵房。

3、非本机房人员不得挪用机房内的一切设备。(包括照明、各种开关、灭火器材等)

4、进入泵房的非本岗位人员,严禁触动任何气门(阀门)和停送电装置等。

5、未经有关部门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准在泵房内拍照。

6、泵房的文明卫生由值班人员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清扫。

7、泵房工作人员必须在岗位上交接,接班人员不到,本班人员不准离岗。

8、泵房工作人员必须把领导指示和工作安排内容向下班人员交接清楚。

9、泵房工作人员必须做好本泵房的各种记录交接,本管辖区内所发生的一切问题的交接.10、泵房工作人员必须在下班工作人员未到之前做好每班运行设备、备用设备及室内外卫生清扫工作。

11、交接班期间,如果设备出现问题,交接人员必须共同处理,直至问题解决、设备运行正常后,交接人员方可离岗。处理不了时,双方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并做好记录。

12、以上制度要严格执行,否则出现事故追究本泵房工作人员的责任。

下载《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84(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84(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灌溉报告

    报告 图木舒克市园林管理所: 由我单位承建的园林绿化工程以下区域因林床床面不平整,至使灌溉时受水不一致,请予以解决: 1、昆神街: 2、丰华路:2014 → 迎宾路)两侧小林带;→ 小海子......

    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 中国大陆从青藏高原呈阶梯状向太平洋倾斜的地貌特征,加剧了气候的地区差异和降水的不均匀性。大陆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降水从1600毫米到200毫米不到。东部地区不仅......

    疗养院设计规范

    3.3 理疗用房 第3.3.1条 理疗部分一般由电疗、光疗、水疗、体疗、蜡疗、泥疗、针灸、按摩等疗室组成。各疗室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各疗室的设置应视疗养院的性质、规模及天......

    园林景观设计规范

    一、 图纸内容要求(一)图纸排列顺序 为了使设计师能够较好地向甲方表达其设计意图,又使施工者有较完整的施工依据,减少施工中的变更、拆改项目,提高有效工作时间,因此要求设计师......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Degin code for office building JGJ 67--2006 J 556--2006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7年5月1日 规范目录列表......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模版)

    Design code for office building JG67-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2006-11-29发布 2006-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 第510号 建设部关......

    消防设计规范

    总平面规划中,根据公园的实际地形条件,充分利用公园的道路系统、山体地形、水系及周边边界环境等现有条件,结合生态防火林带、消防管网等建设对公园进行合理的防火区域分隔。既......

    食堂设计规范

    食堂、餐馆及饮食店的建筑设计规范 (2012-04-11 02:15:23) 转载▼ 标签:饭堂餐厅设计饭堂建筑设计食堂建筑设计厨房建筑设计 杂谈 分类: 制度政策-方案合同 第一章 总则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