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在农村盖筑三间三层楼房花费的调查报告
关于在农村盖筑三间三层楼房花费的调查报告
一、概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为改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国家曾建设性地提出建设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在国家的领导下新农村建设工作陆陆续续在全国各地开展,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在农村,随着收入的增加,家家户户都盖起来三层楼房,整个村子都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干劲。因此,为了了解村民盖筑楼房的花费,我们特地进行了本次调查。
二、调查方式
我选择了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通过调查,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一般性的结论。本次调查我重点采用访谈法,正是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清清楚楚地了解到本地村民盖筑房屋的花费,然后得出一般性花费。
本次被调查的人员主要包括:盖筑楼房的村民,钢材店老板,负责施工的包工头。
三、关于花费的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假释楼房为三间三层,共400㎡)通过如上调查,我得到了如下数据: 1.钢材花费:15T * 2400 =36000 2.水泥花费:100T*240 =24000 3.砂石花费:100方*150=15000 4.砖的花费:300方*80=24000 5.门窗花费:30000 6.工价花费:200元/㎡*400=80000 7.水电用料:6000 总共花费:215000元。
分析:由上可以知道,在农村盖筑一栋三间三层楼房共花费21万5千元。其中工价占最大比例约为37%,钢材约为17%,水泥和砖各占约11%,砂石约为7%,门窗约占14%,水电约占3%。毫无疑问其中工价占比最大,一方面反映出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符合当下形势,中国正减弱劳动力廉价的优势。另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农民收入的增加,在以在建筑工地打工为主要收入的家庭,近两年工价大幅上涨。
四、总结
当下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农村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农民收入也越来越多,告别了夏暖冬凉的平房,大家也都争相盖起了小洋楼。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前在农村重新翻修一下家里的老房子都是很吃力的。
第二篇:对农村盖楼房的观察与思考
对农村楼房建造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房地产产业愈演愈烈。但不仅仅在城市中有大规模楼房重建的现象,农村里的楼房建造亦愈发广泛。农村楼房建造,可以从多方面反映出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经济条件、社会风气的改变。同时通过分析农村楼房的建造,又可以反映出建造楼房的原因以及影响及产生的矛盾。
关键词:农村楼房建造
经济条件
社会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收入普遍提高。越来越多富裕起来的农民,在改善居住条件的诉求上,表现出了十分强烈的愿望。但与此同时,农村建房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与矛盾,有些甚至成了上访等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主要诱因。就我来说,这两年每次回家都可以看到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以前的旧房被新盖的楼房取代。但在这貌似繁荣的景象下,反映的却不仅是新楼房建设应有的喜悦,而更多的是财力的挥霍,农民的怨声载道,农民与农民、农民与政府间矛盾的激化,以及土地分配与浪费问题。因此,农村楼房建设问题急需因其重视并予以研究。
一、农村建楼房的主要原因
农村楼房的大规模建设,存在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多方面原因。
1.当地政府的推动。近年来,农村社区化建设的口号越喊越响亮,但也仅仅存在为数不多的试点。但不少县乡政府处于盲目跟从该政策或其他目的,私自对农村社区化建设进行鼓吹,并对农村住房用地进行规划建设,从而导致农村楼房建设的大规模出现。
2.农民收入的相对增加。农村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他们在挣取劳务收入之后,首先考虑的就是改善居住条件,这也是农村地区随处可以看到热火朝天的楼房建设场面的原因之一。以前,农民对于楼房的建设是不敢想像的,因为他们的财力完全不能支持楼房的建设。而现在,虽然楼房的建设虽然依旧可以花掉农民多年的积蓄甚至需要借一部分外债,但农民大体可以支持楼房的建设了。并且在农村,农民一向把住房看的非常重视,认为有一栋稳定的楼房就等于有了根基,而其方面可以在有了楼房之后慢慢再来。
3.农村的从众心理、攀比心理严重。改革开放以前,农民生活质量普遍不高,没有人会想要建造楼房。而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普遍相对富裕了起来,但农民间的差距也逐渐加大。比较富裕的农民首先进行楼房的建造,便引起了其他农民的攀比与盲从。在农村,有儿子的家庭都把儿子结婚看作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尤其实在结婚彩礼越来越重的今天。而房子作为彩礼的一部分,势必会受到农民的格外关注。我曾经问过问什么要盖楼房,他们的回答却令人吃惊,他们说:“怎么能不盖楼房呢?不盖楼房去不了媳妇,现在娶媳妇第一条就是要有楼,没有楼没人会来的”。
二、楼房建设引发的问题及原因
楼房的建设引发的问题,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一方面,农村楼房建设确实改善了一部分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拉动了建材、装饰材料等市场消费,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但另一方面,农村盲目大规模建造楼房所带来的负面的社会、环境影响要更加显著。
(一)主要问题
1.楼房并不适合农村的生产方式。农民主要从事的是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就会有很多工具。现在很多农民都拥有来自己的农机。以前的庭院式住房,对于农民的外出劳作,在家休息,农具的存放以及谷物晾晒等都非常方便。而新盖的楼房普遍都是高楼层小庭院式,并不方便当前的农业生产方式。
2.楼房用地浪费。农村的楼房并不是城市里单元式住房,而是一家一座,二到三层。这样的建筑方式以及每家的人口限制导致楼房的上层基本处于搁置状态,造成了楼房用地的浪费,也直接导致了农民经济的浪费。一些农民在建房方面进行攀比,不仅追求房屋的建筑高度,还盲目贪求房屋和院落的占地面积。不少农户建成新楼后没有拆除旧房,将其闲置或堆放杂物,有的则让老人“坚守阵地“;还有一些人直接在村庄外围占用耕地建设新房,造成很大的土地资源浪费。
3.间接降低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楼房建设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其实是部分农民根本承担不起的。大部分楼房建成后都是直接入住,外表看着虽好,但其实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4.造成耕地的占用和浪费。新的楼房在建设过程中并不能很好的调节与老宅基地之间的用地关系,势必会占用一部分耕地,造成耕地的占用。老宅基地在拆掉旧宅后也不能很好的进行耕种,且在建楼的过程中,产生的建材废料与污染,直接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环境。
5.楼房质量问题。农村建楼房缺乏施工技术,当前农村建房施工基本上都是传统的“土砖瓦匠”,因此施工技术存在严重的缺陷,导致许多新房建好不久就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隐患,建房过程中因施工技术不行或是劣质建材等原因,垮塌伤人事件也时有发生。建材质量问题,农民购买力相对薄弱,低价格是其首选,加上监管难度大,低价的劣质水泥、钢筋,特别是劣质装潢材料大多流入农村建材市场。刚出生的婴幼儿莫名其妙地吵夜哭闹,中老年人整天晕晕乎乎,这与劣质装潢材料散发的有毒物质不无关系,新楼建成非但无乔迁之喜,反而有人住之忧。
6.新房屋杂乱无章。由于新楼房建设并不是同批次完成,而是有一定指标数额,并且也不是所有农户都想建楼房,这便导致了好多旧房仍赖在新房建设用地上不走,新楼房难以建设等问题。还有一些农民不按规划建房,有的新建房屋横竖不齐,朝向不一,杂乱无章。有的农民在未纳入中心村和居民点规划的旧村庄进行建房。还有的在村内“见缝插针“随意建设,造成村内交通不便,排水不畅。
7.新楼房寿命普遍不长。由于缺乏规划指导,刚建好的新房子没住多久因新的规划调整就可能面临拆迁重建。许多拆迁房房龄不足十年,有的农户才搬进新房入住不久,有的楼房还未来得及装修,有的农户甚至是二次、三次拆迁,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
8.导致农民之间的矛盾。在楼房建设的问题上,同意建设的农民与不同意建设的农民、抢到建楼指标与未抢到建楼指标的农民往往达不成一致,由此产生的矛盾非常激烈,甚至经常产生一些肢体上的冲突。
9.导致对政府的不满。随着国家对建设用地规模的控制,农村建房用地指标严重不足。一方面农村建房需求强烈,而另一方面受用地指标限制,建房审批困难,造成不少地方违法违章建房层出不穷,“偷”建“抢”建,矛盾频发,不少农民对土地、规划、建设、城管等执法部门及基层干部产生抵触情绪,不和谐因素增多。
(二)存在原因
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1.群众法制观念十分淡薄。许多村民认为,建房用审批手续繁琐,时限较长,非法占地建房补交罚款、补办手续就可了事,大量的非法占用土地和非法买卖土地现象就随之发生。
2.农村土地政策与新村建设规划实施产生矛盾。现阶段农村实行的是30年不变的土地承包政策,把承包地统筹安排用于新村建设,有的村民不愿意调整和置换,还有的村民则漫天要价,新村建设规划的启动实施困难。
3.新村建设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够。农村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薄弱,道路、供水、供电、沼气、通讯等配套设施不够健全,中心村、居民点对建房群众的吸引力不够强。
4.审批监管不。国土部门及乡镇监管职责没有严格划分和落实,加之监管力量较为薄弱,建房审批较为繁琐,无法从根本上遏制违法用地现象发生。基层干部责任意识不强,甚至有的村组干部认为都是乡里乡亲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可以了,任其乱占乱建,放松了对农民建房的监督管理。
三、意见与建议
首先,要解决农民本身的问题。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让人们知道知识的力量,不再去追求那些浮华的外表,通过创建文明生态村,引导农民树立新风。政府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农民的需求,积极组织实施农民培训工程。
同时,还要从政府政策方面解决。要科学编制村庄土地利用规划、城镇和村庄建设规划。科学发展观首先要落实在规划编制上,既要科学,又要严肃。规划制定后,要严格按照规划指导和引导农民依法依规科学建房,合理布局。乡镇、村要对农村建房实施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结合土地整治,拆旧建新,保护耕地。
总结:农村楼房建设问题是改善农民生活,提高民生的重要问题之一。规范农村建房问题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必须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疏堵结合,综合治理,进而推进农村宅基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篇:对农村盖楼房的观察与思考
对农村楼房建造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房地产产业愈演愈烈。但不仅仅在城市中有大规模楼房重建的现象,农村里的楼房建造亦愈发广泛。农村楼房建造,可以从多方面反映出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经济条件、社会风气的改变。同时通过分析农村楼房的建造,又可以反映出建造楼房的原因以及影响及产生的矛盾。
关键词:农村楼房建造经济条件社会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收入普遍提高。越来越多富裕起来的农民,在改善居住条件的诉求上,表现出了十分强烈的愿望。但与此同时,农村建房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与矛盾,有些甚至成了上访等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主要诱因。就我来说,这两年每次回家都可以看到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以前的旧房被新盖的楼房取代。但在这貌似繁荣的景象下,反映的却不仅是新楼房建设应有的喜悦,而更多的是财力的挥霍,农民的怨声载道,农民与农民、农民与政府间矛盾的激化,以及土地分配与浪费问题。因此,农村楼房建设问题急需因其重视并予以研究。
一、农村建楼房的主要原因
农村楼房的大规模建设,存在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多方面原因。
1.当地政府的推动。近年来,农村社区化建设的口号越喊越响亮,但也仅仅存在为数不多的试点。但不少县乡政府处于盲目跟从该政策或其他目的,私自对农村社区化建设进行鼓吹,并对农村住房用地进行规划建设,从而导致农村楼房建设的大规模出现。
2.农民收入的相对增加。农村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他们在挣取劳务收入之后,首先考虑的就是改善居住条件,这也是农村地区随处可以看到热火朝天的楼房建设场面的原因之一。以前,农民对于楼房的建设是不敢想像的,因为他们的财力完全不能支持楼房的建设。而现在,虽然楼房的建设虽然依旧可以花掉农民多年的积蓄甚至需要借一部分外债,但农民大体可以支持楼房的建设了。并且在农村,农民一向把住房看的非常重视,认为有一栋稳定的楼房就等于有了根基,而其方面可以在有了楼房之后慢慢再来。
3.农村的从众心理、攀比心理严重。改革开放以前,农民生活质量普遍不高,没有人会想要建造楼房。而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普遍相对富裕了起来,但农民间的差距也逐渐加大。比较富裕的农民首先进行楼房的建造,便引起了其他农民的攀比与盲从。在农村,有儿子的家庭都把儿子结婚看作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尤其实在结婚彩礼越来越重的今天。而房子作为彩礼的一部分,势必会受到农民的格外关注。我曾经问过问什么要盖楼房,他们的回答却令人吃惊, 他们说:“怎么能不盖楼房呢?不盖楼房去不了媳妇,现在娶媳妇第一条就是要有楼,没有楼没人会来的”。
二、楼房建设引发的问题及原因
楼房的建设引发的问题,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一方面,农村楼房建设确实改善了一部分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拉动了建材、装饰材料等市场消费,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但另一方面,农村盲目大规模建造楼房所带来的负面的社会、环境影响要更加显著。
(一)主要问题
1.楼房并不适合农村的生产方式。农民主要从事的是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就会有很多工具。现在很多农民都拥有来自己的农机。以前的庭院式住房,对于农民的外出劳作,在家休息,农具的存放以及谷物晾晒等都非常方便。而新盖的楼房普遍都是高楼层小庭院式,并不方便当前的农业生产方式。
2.楼房用地浪费。农村的楼房并不是城市里单元式住房,而是一家一座,二到三层。这样的建筑方式以及每家的人口限制导致楼房的上层基本处于搁置状态,造成了楼房用地的浪费,也直接导致了农民经济的浪费。一些农民在建房方面进行攀比,不仅追求房屋的建筑高度,还盲目贪求房屋和院落的占地面积。不少农户建成新楼后没有拆除旧房,将其闲置或堆放杂物,有的则让老人“坚守阵地”;还有一些人直接在村庄外围占用耕地建设新房,造成很大的土地资源浪费。
3.间接降低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楼房建设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其实是部分农民根本承担不起的。大部分楼房建成后都是直接入住,外表看着虽好,但其实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4.造成耕地的占用和浪费。新的楼房在建设过程中并不能很好的调节与老宅基地之间的用地关系,势必会占用一部分耕地,造成耕地的占用。老宅基地在拆掉旧宅后也不能很好的进行耕种,且在建楼的过程中,产生的建材废料与污染,直接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环境。
5.楼房质量问题。农村建楼房缺乏施工技术,当前农村建房施工基本上都是传统的“土砖瓦匠”,因此施工技术存在严重的缺陷,导致许多新房建好不久就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隐患,建房过程中因施工技术不行或是劣质建材等原因,垮塌伤人事件也时有发生。建材质量问题,农民购买力相对薄弱,低价格是其首选,加上监管难度大,低价的劣质水泥、钢筋,特别是劣质装潢材料大多流入农村建材市场。刚出生的婴幼儿莫名其妙地吵夜哭闹,中老年人整天晕晕乎乎,这与劣质装潢材料散发的有毒物质不无关系,新楼建成非但无乔迁之喜,反而有人住之忧。
6.新房屋杂乱无章。由于新楼房建设并不是同批次完成,而是有一定指标数额,并且也不是所有农户都想建楼房,这便导致了好多旧房仍赖在新房建设用地上不走,新楼房难以建设等问题。还有一些农民不按规划建房,有的新建房屋横竖不齐,朝向不一,杂乱无章。有的农民在未纳入中心村和居民点规划的旧村庄进行建房。还有的在村内“见缝插针”随意建设,造成村内交通不便,排水不畅。
7.新楼房寿命普遍不长。由于缺乏规划指导,刚建好的新房子没住多久因新的规划调整就可能面临拆迁重建。许多拆迁房房龄不足十年,有的农户才搬进新房入住不久,有的楼房还未来得及装修,有的农户甚至是二次、三次拆迁,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
8.导致农民之间的矛盾。在楼房建设的问题上,同意建设的农民与不同意建设的农民、抢到建楼指标与未抢到建楼指标的农民往往达不成一致,由此产生的矛盾非常激烈,甚至经常产生一些肢体上的冲突。
9.导致对政府的不满。随着国家对建设用地规模的控制,农村建房用地指标严重不足。一方面农村建房需求强烈,而另一方面受用地指标限制,建房审批困难,造成不少地方违法违章建房层出不穷,“偷”建“抢”建,矛盾频发,不少农民对土地、规划、建设、城管等执法部门及基层干部产生抵触情绪,不和谐因素增多。
(二)存在原因
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1.群众法制观念十分淡薄。许多村民认为,建房用审批手续繁琐,时限较长,非法占地建房补交罚款、补办手续就可了事,大量的非法占用土地和非法买卖土地现象就随之发生。
2.农村土地政策与新村建设规划实施产生矛盾。现阶段农村实行的是30年不变的土地承包政策,把承包地统筹安排用于新村建设,有的村民不愿意调整和置换,还有的村民则漫天要价,新村建设规划的启动实施困难。
3.新村建设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够。农村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薄弱,道路、供水、供电、沼气、通讯等配套设施不够健全,中心村、居民点对建房群众的吸引力不够强。
4.审批监管不。国土部门及乡镇监管职责没有严格划分和落实,加之监管力量较为薄弱,建房审批较为繁琐,无法从根本上遏制违法用地现象发生。基层干部责任意识不强,甚至有的村组干部认为都是乡里乡亲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可以了,任其乱占乱建,放松了对农民建房的监督管理。
三、意见与建议
首先,要解决农民本身的问题。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让人们知道知识的力量,不再去追求那些浮华的外表,通过创建文明生态村,引导农民树立新风。政府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农民的需求,积极组织实施农民培训工程。
同时,还要从政府政策方面解决。要科学编制村庄土地利用规划、城镇和村庄建设规划。科学发展观首先要落实在规划编制上,既要科学,又要严肃。规划制定后,要严格按照规划指导和引导农民依法依规科学建房,合理布局。乡镇、村要对农村建房实施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结合土地整治,拆旧建新,保护耕地。
总结:农村楼房建设问题是改善农民生活,提高民生的重要问题之一。规范农村建房问题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必须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疏堵结合,综合治理,进而推进农村宅基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农村主要体现调查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农村主要体现调查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农村是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应从基础闪现出来,中国特色主义的理论是否真的体现其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否真的实现?
为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农村的优越性,为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农村体现的方方面面,为了更好地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课题于00年00月通过实地调查,个案调查,访问,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某镇选择性的几个农村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几个农村方方面面都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解放劳动力和生产力为根本目的,充分调动农民劳动的积极性和生产性。
经过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农村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是基础。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在这几个农村充分的体现与贯彻。
1.几个村中都有国家投入的企业,这些企业多为钢铁工业。并且这些企业收入占村中总收入的首位。
2.村中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于养殖业有优惠政策补贴,对家禽牲畜免费进行疫苗接种。
3.村中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农业优惠补贴,技术指导等,同时也不阻碍工商业的发展,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如粮食加工厂,服装制造业等。
4.引进外商或中外合资企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如今在这几个村中外商引进数量持续增加,现有韩国泡菜加工厂,日本高新技术产业等。
基本的经济制度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所调查的村落本着基本分配公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1.在村工厂中,厂长划分为技术工人,劳动工人两种,按照其投入的生产要素,其对工厂效益贡献的大小,分配工资。
2.在土地承包商中,对雇佣农民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色理论在农村体现了其优越性,分散的生产资料组织起来,有助于克服个体经济力量单薄,无力地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弱点,集体经济组织是独立的经济单位,有充分的自主权,经营方式比较灵活,对市场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吸收社会分散资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共同实现小康社会。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是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级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 经济 文化 教育等领域的民主权利,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它不仅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而且作为国家制度民主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最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制度。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这几个村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的体现:
1.村干部选举每届3年,严格遵循选举制度,允许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除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外,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严格执行一人一票制。以威胁、贿赂、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妨害村民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村民有权向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和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举报,有关机关应当负责调查并依法处理。以威胁、贿赂、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当选的,其当选无效。据调查每年选举之前,村中有的都会大摆筵席,或每家每户派送东西,价值百元以上。
2.这几个村子都加强村务公开制度,村中账务明细公开,重大决策政务公开等,是村民明白钱来自哪里,钱去向哪里,更好了解,支持村中的重大决策。
3.对于重大决策,村干部都会召开村民会议,共同商讨,防止不必要的矛盾发生,以便于决策的更好地执行。平度因土地烧伤事件就是村中决策的不完善和不恰当,是村民自治中血的教训。
4.几个村子的村委会都有举报信箱,提倡村民监督,其中有的村子村干部定期进行访问,对村中不足进行及时改善与处理,这个村子也是所调查村子中最富有的村落。
村民自治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村民自治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实行村民自治,村民的民主权利得到有效实现,可以极大地调动村民生产的积极性,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自治拓展了村民利益表达渠道,为新农村建设构筑了群众基础。村民自治推动乡村政治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政治保障。村民自治加强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发展环境。村民自治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新农村建设营造和谐氛围。
文化是重要的推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改革文化体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努力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手抓文化经营型产业,繁荣文化市场,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协调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这几个村落的体现:
1.所调查村落都鼓励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春节剪窗花,贴春联,舞狮子,扭秧歌。正月十五上灯,清明出游,竖秋千,碰鸡蛋等。有的村子已经文明祭祖,不在烧纸钱,少放鞭炮等。
2.所调查的村落中大部分为村民定了2~3份的报刊,并且设立了报刊栏。
3.所调查的村落中,有的村子对村中大学生实行奖励制度,对大学生上学进行一定的补助。
4.村中干部定期外出学习,用于建设村中。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坚持唯物史观的重要表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党建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意义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奋斗目标。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
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必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自信。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深刻把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部署,大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第五篇:有关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的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1
有关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的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经过这些天在计生办公室的实践,我是感慨颇多啊!工作是责任感和热情心的高度集合体,是实实在在的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当然我也深深体会到计生工作的重要性和繁杂性,是需要细心和耐心对待的,任务重,责任大。
在这些日子里,我学会了办理生育手续。首先需要居民小组信息员证明,然后到乡镇计生办领取生育证申请表一份,最后到社区或村委会计生办公室审批。整日呆在办公室里,闲暇时计生宣传员给我讲解计划生育的相关政策,聊聊他平时的工作,忙碌时我就帮忙招呼来办事的乡亲。有时候计生宣传员有事出去了,就我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叔叔阿姨来了我就给他们倒杯热茶,问问他们相关的材料准备好了没有,有时候遇到不识字的叔叔阿姨我就帮他们填写申请表。刚开始面对这些陌生的面孔,我心里七上八下的,直打响鼓,说话也是怯生生的。后来也就胆大了些,举止言谈更加大方得体了。1号这天,计生宣传员要做每月出生、死亡、超怀、抢生信息汇总。大清早8:00,各个村民小组的信息员送来信息材料,我们就开始登记填表做好汇总工作。汇总表做得很顺利,主要是得益于信息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他们送来的信息材料完整准确。我很敬佩他们,虽然农活很忙可是在自己的工作上却没有丝毫马虎。我看到了他们的信仰—工作就是严谨负责的态度。
实践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原以为只是单纯的每天按时上班,完成计生宣传员交给我的任务,没有什么风浪打击我。可是我错了,毫无防备的心受到了重击。我见到了社会的真实一面,实践生活中每一天遇到的情况还在我脑海里回旋。在这些日子里,我接触到的几乎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有个别人脾气有些火爆,冷中带怒的眼神杀得我的心寡凉寡凉的。一直都没有受过如此憋闷的气,心里打起了退堂鼓,“逃了吧,实践就别做了.......”。“不行,真的勇士敢于直面血淋淋的现实,我一定要坚持!”回头看看计生宣传员,我更是无地自容,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将我的窝囊形象埋在暗无天日的地下。他还是笑容依旧,很热情的接待来办理手续的人。他广阔的胸襟像大海容纳了蔚蓝的天,乌黑的云,细碎的沙,汹涌的大浪,涓涓溪流,大江大河,还有那可爱的海底动物,生机勃勃的水藻。
我收获了很多有关计划生育的知识,心里是满满的快乐计划生育政策虽然是国策,但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计划生育是人类的短期行为,在我国是政府为协调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为调控手段,一旦计划生育达到控制人口数量、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目的,就应逐步适度放开,国家应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宏观指导。人类的生育繁衍应顺其自然,通过三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人的生育观有很大的改变,在一些大中城市允许生育二胎,也绝不会。
出现育龄妇女家家都有两个孩子的,有一部分家庭允许生育也不会生的,还有一小部分属于育龄妇女虽然年轻但没有生育能力,现在这样的年轻夫妇很多,结婚几年都没小孩。现在人的生育能力远不如我们的祖辈和上辈。计划生育做为一个时代的政策,他惠泽千家万户,但时至今日,也到了该画上句号的时候了。否则我们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和文明将何以传承和发扬啊。三十年后的下一代何以孝敬老人养育儿女!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如不做放宽性调整,中国未来令人担忧,中国未来令人担忧!还不仅仅是担忧,到时我们可能是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甚至是残疾老人。这是一个计划生育基层工作者的个人拙见和发自内心的呼声!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村民的沿街走访和村民的饭后闲聊,我发现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和其他的国家政策一样,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政策真空,比如:有的家庭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把未满月的女婴忍痛送给别人收养;有的家庭,家庭成员大大的超过国家计划生育的规定的范围,超生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家庭经过B超机检查,确知为女孩后便中止妊娠;更有甚者把刚生下的女婴遗弃或无情的终止生命,形成了对人生命权的践踏。村里的计划生育干部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计划生育政策,只是在形式上给予实施,对独生子女、双女户、晚婚家庭没有很好的落实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使村民对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没有深刻的认同感,相反的产生了曲解。更有甚者在执行计划生育的过程中对村民采取了暴力手段,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损害了政府工作者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我对农村计划生育中存在的问题的些许思考和建议。我不断在想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难道生一个男孩就能从根本上改变家庭现状?这些是村民的不智之举还是整个社会造成的呢?我仅从自己现有的知识储存进行分析,从根本上来说是这由农村所处的地域和经济地位以及根深蒂固的封建残余思想导致的。农民是一个需要保护和引导的弱势群体,受经济能力的影响,在农村需要更多的青壮年来实施田间劳作以及防老,所以人们对男孩衷爱有佳,男孩承受着一个家庭的生计和未来,他们肩上的负担变的尤为沉重。相反的由于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女孩们不能承受高强度的田间劳作,只能干干家务,不能给家庭带来更多的收入,导致了女孩在农村经济地位的不平等,这也是一切不平等的根源所在。但是生活往往会给村民们带来苦恼,每个家庭的经济收入能承载的人数是有限的,为了生育男孩的梦想,使家庭成员不断的增加,导致了家庭整体消费水平的下降和生活质量的降低,进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我觉得村民们的这些不智之折射的是无奈和社会保障的缺陷。村民的教育程度不像城市,他们拥有浓厚的小农色彩看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方式存在着与城市人的明显差别。国家、社会对农村的关爱是否只停留在口头和看似温暖的政策上。进入21世纪,中国面临着良好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急需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无数实践表明实施有计划有目的地人才战略是最有效的出路,然而这样
浩大的人才工程需要更多的人才资源储备,我国有八九亿农民,如果对众多的农村青年给予良好的教育资源,使农村的整体教育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把男女平等的基本思想深入人心,使女人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撑起“半边天”。当然中国政府在“三农”问题中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资金,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这里想说的是尽管政府的文件精神很好,但是地方在实施上流于形式,甚至片面的夸大成果,所以要搞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不光需要老百姓的配合支持,还需要政府不断提高实施政策的成效(对政府工作者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和提高收录政府公务员的标准),我相信在政府和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计划生育事业一定会新的发展。
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几近失控的人口增长速度得以遏制,使大量的社会资源不至于被人口过快增长而过度消耗,为经济的发展节约了大量社会资源。同时通过“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计划生育,实现了中国人口发展由数量增长型向素质提高型转变,人口受教育程度得到极大提高,中国人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彻底颠覆以前的世界通行的规律,创造了中国特例,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的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近三十年的经济腾飞创造了有利条件。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在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条件下过早进入老龄化,这又创造了一个中国特例,给中国的尚不够完善的社会养老体系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加重了社会的负担。通过此次实践,我对计划生育政策的了解更加深入了。
在实践活动中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微薄,体会到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一方面,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学习,充实了自我,增强了自己口头表述能力,与人交流,真正地走出了课堂。另一方面,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没有经验,没有与人交流的口才,有些东西以前没有尝试过,难免会出差错,如果我还一成不变的话,以后很有可能没有立足之地,现在的社会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拥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以及一些应变能力,光靠在学校汲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自己的能力。
十分感谢学院给我这一次体会社会生活的机会,通过本次活动使我了解到了最基层人民的心声,学会了与人更深入的交谈,同时也感到了做农民的艰辛和不易,虽然他们的话语没有更多的华丽辞藻但更多的是属于农民的那种朴实无华,看似朴素的话语背后却蕴藏着更深层次的人生感悟。通过和他们的交谈我明白自己和他们比起来显得心浮气躁缺少经历生活百变沧桑的沉稳,我需要更多的社会实践来锻炼自己,使自己符合新时代人们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短暂而又充实的实践,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也有很大的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等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