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实习报告

时间:2019-05-14 09:35: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环境保护实习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环境保护实习报告》。

第一篇:环境保护实习报告

著名的城市学和建筑学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的发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无代价。无论扩大的权力还是有限的物质财富,都不能抵偿哪怕是一天丧失了的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当我们漫步于城市中时却可发现这种现象是无初步在的,周围的建筑物仿佛能够讲话、能够行动,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样;而且通过城市的物质结构,过去的事件、很久以前做出的决定、久已形成的价值观念等,都继续存活下来并且散发着影响。

正是为了充分认识到城市环境与在建构城市环境的过程中人的作用,作为城市生态学的学习者,我们于2003年4月5日进行了一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实习。

一、实习概况我们于早晨8:00从北大逸夫二楼前出发,经过光华楼、图书馆、燕南园、李大钊铜像、蔡元培铜像,到达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鱼,出北大西门,穿过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柳浪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到达颐和园南如意门,观看门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到达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达万寿山和东宫门,结束实习。沿途就绿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做了一定的调查,获得了一定的资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二、实习内容及分析

1、关于一条有争议的路走进北大东门,可以看到的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作为北大少有的几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之一,它是一条争议颇多的路,路边整齐的人工保养得很好的草坪宣告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全新的北大。这条路周围集聚着北京大学比较现代化的建筑群理科一号楼、二号楼、逸夫一楼、逸夫二楼、逸夫苑、理科教学楼等等。而在这条路的尽头又是富有传统韵味的仿古式楼群。

很多人认为,路面的宽阔与笔直与周围建筑的仿古式屋顶不大协调。除了整齐的人工草坪,路的两面是栽种得整齐得近乎过分的小树,而路的尽头则是生长多年的高大而遮荫的大树,不协调的感受更加强烈。

这大概就涉及到了所谓的视觉适应性。在很多时候,我们很少考虑特定的环境,只是单纯地去套用一种种看上去很好很先进的模式,而忽略了特定环境对建筑等人为设施的特殊要求。

也许这也是规划中的一个问题。就如同北大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新式建筑与老式建筑的交相辉映,也许不能算是完美的选择。

2、校园里的世外桃源燕南园燕南园是北京大学燕园众多园林中较小的一个,园中只错落着十几幢精致雅洁的二层小楼和平房小院,这里是北大教授一个住宅区。人们常说,北大的名教授不一定都住在燕南园,但燕南园住的都是名教授。单说50年代,燕南园里就住着马寅初、汤用彤、周培源、冯友兰、朱光潜、陈岱孙、侯仁之、林庚诸先生,后来又搬进来王力、魏建功等先生。冰心女士执教燕京大学的时候也曾经在此生活过。这足以反映其内涵的深厚与文化积淀了。

燕南园中独立的住宅模式正是老教授们学术研究的理想环境。正如一位老教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指出,尽管略显古老,自己也不会想到要去改变房子的老式格局,有一个原因是,尽管很多书都捐给了图书馆,家里的藏书也导致装修的不便。然而更加关键的一点老房子的格局是一种可以使人安下心来读书治学的环境。多年的积淀,已经使这个小小的园子充满了书香之气&&那么,除了书香,对于久在这里居住的人们来说,它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实习过程中接受采访的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人,在这里居住时间都超过了35年。他们普遍认为,燕南园有着良好的居住环境,首先它位于一个台地上,地势比周围都高,这是一个良好的地理环境。而其间各色的植物,又为园子提供了一个协调的生态环境。作为极具特色的住宅园林,燕南园吸引着各方来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师生还曾经在此写生,研究其建筑特色。

然而燕南园也有其不足之处。被采访者普遍指出的有以下几点:

其一是来游览观光的人群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和洁净,过路的汽车扬尘和制造噪音,给园内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程度的破坏。

其二是公厕的问题。公厕占用的土地是过去孩子们的游戏场,而由于疏于管理,公厕的建设不仅消灭了孩子的游乐,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实在燕南园中,每户独立的住宅中都有独立的卫生设施,公厕的设立只是为园外小商小贩提供了便利。作为北大校园中少见的几个室外公厕之一,它的设立自然有其道理,然而选址在富有文化底蕴和深厚内涵的燕南园,选址在老教授们读书治学的燕南园,或许并不是很合理。

其三是办公与住宅的矛盾。正如一位被采访者指出,燕南园中有的住宅已经被学校划归某些行政机构,行政机构的办公进一步打破了园子的宁静,不能不引起深思。

兼容,或许真的很难。这些年来,北大为了接纳越来越多的求学者,为了与国际接轨,很多原有的自然和人为的独特的风景都只能让位给新的建筑,这引起了无数老北大人的感怀。而发展总是要有的,关键是怎样发展,如何在适宜的地方做到寸土寸金地利用土地,而在另一些地方留下我们的骄傲。如果有一天,未名湖开始缩小,或者未名湖周围矗立起了新式的建筑,那才是我们真正的悲哀。

一塔湖图并非北大的全部,北大的精神,很广,北大的骄傲,就在于它所创造的文化,科学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匠心独具通向未名湖的小径北大的校园北部可以说是古韵十足,像中国的传统园林,在优美的浪漫中又给人以思想和历史的沉重感。北大的生活更接近于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一位总是喜欢留连于未名湖畔的清华学生说。这种文人士大夫气,从那一条条通向未名湖的小径也可以体现出来,它的荫蔽和静谧,构成了北大独特的风景。

幽静的小径边生长着各色的植物。引人注目的是雪松下的石头,它独特的用途使人耳目一新。松针下部的蜡质物是酸性物,下落到土壤中会使土壤受到酸化影响,土质变差,以至于到了刮风的时候会有尘土飞扬。而石头可以防止扬尘,从而保证了这里路面与空气的清新与洁净。

而路旁的传统建筑的大屋檐则为麻雀等鸟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鸟鸣声不绝于耳。在这里,人与自然真正融为一体,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

19年前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的北大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黎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他上大学时就在校园内看到喜鹊,但没有现在的数量多,初略估计多达数千只。现在,校园内不仅可以看到喜鹊,还可看到松鼠、刺猬等多种野生小动物,未名湖上还飞来过白天鹅。讲话间,记者不时看到喜鹊从他办公室的窗前飞过。

现在,北大校园已变成了各种飞禽和动物栖息的乐园。校园内遍布了端庄浓绿的桧柏、苍劲古朴的油松、华美高雅的白皮松、金黄富丽的银杏枫树等常绿树和春秋色树。据北大园林科调查,全校共有416株古树,其中300年以上的有30棵,100年以上的有386棵。

张黎明说: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北大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节假日,到北大校园感受文化氛围的各地游客多达数千人。是的,在生态建设方面,我们的确在十分努力地做。就如我们后来在西校门,看到了一只对人毫无恐惧的喜鹊。由衷的喜悦,升起&&

5、未名湖的湖心岛与翻尾石鱼湖光塔影,让人留连忘返。未名湖景色出众,已经成为北大风景的标志。环湖的杨柳婀娜多姿,枝条低垂,温柔地拍打着水面,博雅塔的倒影在水中隐隐浮现。横卧在湖中的有石舫,点缀着塔景的是湖中的小岛。幽静的湖心岛是未名湖上的一颗珍珠。翻尾石鱼,则是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从老师那里,才知道了其背后的故事。小岛原先是芦苇等植物旺盛生长的优良环境,是一个生态极其协调的小环境,与翻尾石鱼一道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然而在百年校庆时,学校为了更好地进行介绍和说明,在小岛上设立了一块说明牌,由此吸引了大量游客上岛,人的影响使得芦苇的生长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直到芦苇完全从小岛上消失。

好在学校已经认识到这点,今天看到的说明牌,已经从小岛上转移到湖边。具有自恢复性的生态系统,在得到长期发展的条件后,应该可以恢复到原先的状态。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重新拥有一个优良生态的小岛,然而并非所有的错误都可以得到补救,有时候,一个不很英明的决定是可以造成很大的遗憾的。规划的长远性由此可见一斑。只愿小岛的故事能够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6、蔚秀园与畅春园有着悠久历史的燕园,是我们的骄傲。

北京大学燕园校区,早在金代就成为京郊著名的风景区。到了明代,大规模构筑园林,至清代成了封建帝王的赐园。民国期间成为燕京大学校园。校园的用地中包括了八个古园遗址,即勺园、淑春园、鸣鹤园、镜春园、朗润园、蔚秀园、承泽园及治贝子园等。在位置上与圆明园毗邻,在内容、造园风格上与圆明园之万春园中的若干园中园有类似之处。不同于宏丽的皇家园林,也有别于咫尺山林的私家园林而独具一格。后历经沧桑,诸多古园或随同圆明园一起付之帝国主义列强之火,或被军阀侵占变卖,不少已经夷为平地。&&淑春园、朗润园、鸣鹤园、承泽园为幸存者,其中的山丘水面尚为完整,这是校园历史悠久的见证,也是宝贵的文物。

1920年北京通州协和大学、北京协和女子大学及北京汇文大学合并,建成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从军阀陈树藩手中以六万银元买到了淑春园和南部的勺园故址作校址,由美国建筑师h。y。mrphg负责校园规划设计,并于1921年动工,1929年基本落成。校园最初用地40公顷,学生800人。1928年至1931年先后征得朗润园、鸣鹤园、镜春园、蔚秀园、承泽园为教工宿舍福利区,同期还购得治贝子园为燕大农学系实习场地。北京大学未名湖燕园建筑功能与环境统一,建筑艺术与环境协调。采用传统民族风格的个体建筑与古老园林风格相协调,纵横交替的建筑轴线布置与园林环境相互渗透,建筑组群母题的应用构成和谐的韵律。建筑与山水、道路、树木相溶合的空间序列,使人产生多种美的感受。

(资料来源: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回顾,让我们拥有更多了解的渴望。今天作为教工住宅区的几个园子,又是怎样的呢?

走进蔚秀园,故园的风韵依稀可辨。然而建筑与山水、道路、树木相溶合的空间序列,使人产生多种美的感受的感怀却荡然无存。楼房与平房在同一个平面上昭示着自己的存在,柏油路与土路在同一个湖边显示着自己的功用。因为这里修建了几个条件十分简陋的价格低廉的小旅馆,往来的人更是各色各样,破坏了那种静谧而安逸的环境感观。由于过度的对外开放和管理不善,蔚秀园的今天很是让人失望,随处可见的垃圾,简陋的小饭馆和同样简陋的小旅馆让人顿失兴趣&&那么,长期在此居住的住户的反应又是如何呢?

湖附近的住户对此处的反映多是脏乱差垃圾随处可见,湖边的平房排放废气严重污染环境。湖水主要来自万泉河,冬天不放水,到了夏天又因受污染而臭气熏天,蚊虫成群。

至于住宅距离湖边稍微远一些的住户,则认为除了管理不善之外,这里的生活还差强人意。而且位置比较方便,距离颐和园、香山、北大本部都很近,比较适宜居住。一个学者模样的老人说,大学里能有北大环境的很少。一个看上去有八、九十岁的随儿子一起生活的老人说:环境还可以,一天比一天好。

而住户们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是,附近没有大型超市,购物不方便。

在畅春园,我们遇到的是同样的问题。我认为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管理的不善。一位原来在北大食堂工作的老大妈在一再要求我们证明是北大的学生之后,才细细地给我们讲出了这其中的很多问题,她对北大声誉的维护让我们很是感动。然而作为北京大学的教工宿舍区,却无法提升管理的层次,以至于使其成了来京打工人员的居留地,这一点不能不引起重视。长此以往,住户的维护是不可能维护住园子的声誉、北大的声誉的。

7、万泉文化公园公园是公共艺术与绿色生态相融合的一个集中化空间。在20世纪中叶以后,欧美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得到了高速发展,城市空间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而肆意扩张蔓延,工矿生产与加工形态尤其是在后工业时代的城市住房、能源、交通、通讯以及整体生态环境的重重压力而呈恶性化发展趋向,使得自然生态、动植物群类的多样性和人类千古历史文化类型之遗产的丰富与完整性,均遭到了触目惊心的破坏。这种情景在贫困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尤甚。许多大城市中心部位和郊区部位设立的公园已远不足以起到明显改善和优化城市环境的功效,而大多只起着对城市社会追求高集中、高速度、高回报、高消费所带来的心身压抑和生态环境的侵害做某些调节、抚慰,抑或暂作短时的消解和逃遁之所。

尽管如此,公园,仍或多或少地代表着人们对业已失缺的自然景色或农耕时代田园风光的祈求与象征性的回归之地。在许多都市街道、广场、社区中心已经渐渐失去原由的公共交流、休闲场所之功能,并缺乏优美的绿色生态环境品质的情形之下,良好的公园便更显其城市花园与城市之肺的价值意义。

第二篇:环境保护报告

环境保护报告

一、2006年环境保护情况

2006年是全面启动“十一五”计划的关键之一年,在国家环保总局、省环保局的关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环保系统求真务实,奋勇开拓,扎实进取,各项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表彰贵阳市环境保护取得的成绩,国家人事部、国家环保总局于2006年4月授予市环保局“全国环境保护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2006年贵阳市大气环境质量继续改善,二氧化硫年平均值为0.064毫克/立方米,接近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年平均值为0.019毫克/立方米,保持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内;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为0.085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空气污染指数年平均值为70,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的频率为93.97%。

地面水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地面水水质达标率为95.83%,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进一步下降,分别为55.6分贝和67.9分贝。

(二)污染防治工作

1.全面开展第四届市长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届中(2003~2005年)执行情况检查和考核,贵阳市的省市长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再次位居全省第一。

2.继续实施和巩固清洁能源建设工作。完成了乌当区、白云区、清镇市、开阳县、息烽县和修文县范围内2蒸吨/小时燃煤锅炉清洁能源建设工程考核、总结和表彰工作。为有效巩固清洁能源建设成果,制定《贵阳市违法使用燃煤供热装置举报投诉奖励方案》,结合日常巡查工作加大对已停用燃煤锅炉“死灰复燃”现象的查处力度,共检查燃煤锅炉200余家次,有效打击了违法使用燃煤供热装置行为。

3.开展重点单位限期治理工作。将小河污水处理厂、二桥污水处理厂、花溪污水处理厂、清镇污水处理厂安装污水排放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和久联集团9844分厂生产、生活废水处理和垃圾处置等5家单位的7个项目列为贵阳市2006年第一批限期治理项目,将36家市级重点污染源单位污染物排放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列为贵阳市2006年第二批限期治理项目。清镇电厂2台20万千瓦机组脱硫设施已建成投入使用。

4.按照省环保局要求,组织开展了全市医疗废物管理专项检查工作、重点排污单位调查登记工作、高能耗企业检查工作、风景旅游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高等级公路及国道周边污染源调查登记工作。

5.加强对全市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及放射源实施监督管理,安排部署废弃危险化学品强制处置及闲置放射源收贮工作。进一步规范危险废物监督管理,全市共计安全审批销毁氰化钾4.095公斤,氰化钠12.42公斤,铁氰化钾1公斤,铁氰化钠0.3公斤,亚铁氰化钠0.5公斤。

6.加强排污许可证发放管理工作,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市管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开展了各区、市、县环保局排污许可证发放、年审及证后监管情况的检查。

7.继续实施高等级公路和东出口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督促沿线各区、市、县现有未达标污染源单位进行污染治理。

8.切实加强饮用水源水质安全。⑴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检查工作,将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花溪水库、汪家大井、北效水厂等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周边的污染源纳入日常巡查重点检查内容,加强监管和查处力度,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并对沿岸污水排放情况、污水治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入湖(库)河流水质及部份污染源污水排放情况进行了监测,全年共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专项检查50余次。⑵对饮用水源

地周边的工业、农村面源、旅游服务业、养殖业和煤矿废水等污染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取得初步成效。进一步对饮用水源地周边一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和二级保护区内污染源排污情况进行了清理排查,共取缔了一级保护区的餐饮业单位86家、二级保护区的餐饮业单位44家的排污口。⑶开展“两湖”“禁磷”工作。按照省环保局等关于在“两湖”饮用水源保护区开展“禁磷”的要求,督促清镇市、乌当区政府组织实施辖区内“禁磷”工作,并对“两湖”饮用水源保护区“禁磷”工作进行检查。

(三)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推动我市环保事业发展

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环保技术交流活动,加强与国家环保总局、全球环境基金(GEF)、UNEP等国内外机构的沟通和协调。开展了GEF《贵阳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项目准备金PDFA阶段工作。目前,该项目已获国家财政部认可,报全球环境基金总部审批。

(四)抓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环保工作

1.围绕全市共建的11个新农村示范点、100个新农村先行点开展工作,组织上报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寨环境保护建设项目规划及实施方案11个。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在制定发展规划、政策措施、安排经费时更多地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全年共安排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资金200万元。

2.按照新农村建设目标责任书,做好各项服务和协调,确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稳步推进。在全市开展了农村环保义务监督员试点工作,举办了“贵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环保义务监督员”培训,省、市、区三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村干部共106名参加了培训。市环保局还向参训的106名村干部颁发了农村环保义务监督员聘书,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3.在全市开展了创建1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7个省级生态示范乡镇试点工作。

4.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花溪区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及村寨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已通过验收。

5.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力度,加强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环保执法检查,并进行了重点抽样检查。积极开展红枫湖、百花湖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综合治理工作。

(五)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

1.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乌当区实验小学、小河区华阳电工厂子弟学校、云岩区新东门小学等通过了省级绿色学校的验收评估。实验中学等17所学校获得了第四批市级绿色学校的称号。

2.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各区、市、县政形成了由环保局牵头、各街道办事处、相关单位参加的绿色社区创建组织体系,组织社区参与创建工作。全市共31个社区(居住小区)开展创建工作。10月下旬,经市政府目标办、环保系统对申请创建的29个社区验收评估,共有20家社区达到了我市创建绿色社区的要求,其中一星级社区12家,二星级社区8家。

(六)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

1.继续推动全市环境监察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在全市开展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6个区、县环境监察大队已基本完成标准化建设工作。2006年,市环境监察支队被省环保局评为了2005环境监察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

2.提高环境应急处理能力,杜绝污染事故发生:(1)编制完成了《贵阳市环保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贵阳市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市政府审批中)等环境应急预案。建立起贵阳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库和处置框架。(2)组织举办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相关知识”培训班,进行了黄磷、酸类、合成氨、煤化工行业环境污染特征、治理措施及环境突发性事件应急措施等培训,提高了全市环境监察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执法水平。(3)先后组织了贵州磷酸盐厂“黄磷废水泄漏”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演练、花溪麟山黄磷厂“黄磷泄漏发生自燃”造成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实战模拟演练,切实提高了应急处理能力。

(七)强化环保日常现场监督管理工作

1.继续坚持日常巡查工作和双休日上班制度,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特别是处于敏感地区污染源的现场监督检查工作,依法对30家污染源单位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

2.继续抓好南明河长效管理,巩固“三年变清”成果。与南明、云岩、小河、花溪区环保局以及南明河沿岸80余家污染源单位的目标责任书签订工作,层层落实了目标责任。坚持南明河巡查制度,每周徒步检查一次以上,对沿岸的大气、固体废弃物等其他污染源进行动态管理,对存在的污染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了黄金大道口污水入河、小河区龙王村南明河段出现油污等问题。加强对小河、花溪、二桥污水处理厂的监管,确保设施正常运行,污水达标排放。

3.坚持中、高考期间“绿色护考”。全市环保部门共出动200余人,开展了4次夜间突击检查,处罚了1家超时作业的建筑施工单位,对6家存在噪声隐患的建筑施工和五金加工作坊进行了口头警告和限期整改,及时对可能影响考生考试环境的14个噪声污染问题进行了查处。确保了考生们安静的休息学习和考试环境。

(八)加强重点环境监督管理工作

1.深入开展2006年环保专项行动。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饮用水源地、化工等重点行业专项检查工作,对工业园区环境违法行为和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进行了清查整治,结合实际对制砖、水泥、小塑料等行业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在“两降”工作中大力开展城市大气油烟、噪声污染整治工作,着力解决了一批群众投诉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市以环保专项行动为契机,将群众反映强烈、环境污染重点难点问题列入了市、县级挂牌督办项目,共分三批确定了67个挂牌督办项目,其中市级7个,县级60个。切实加大挂牌督办项目的跟踪督查力度,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公布督办名单。

2.继续开展“二降”工作。在2005年“二降”工作基础上,确定了471个油烟、噪声重点整治项目。截至11月底,全市已投入治理资金525.127万元,完成油烟、噪声整治项目363个。

3.开展“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将“整脏治乱”工作纳入2006年重点环境监察工作之一,建立健全督查考核办法,对工作目标责任进行分解落实。按照重点整治区域、实施步骤和时限要求,全面开展了饮用水源地、旅游景区、文明大道和铁路沿线、屠宰场、油烟噪声污染、建筑工地等环境监管工作。

二、2007年环境保护展望

1.进一步推进我市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型的环境友好社会建设,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清洁生产管理体制和实施机制。重点支持好贵阳开阳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清镇循环经济煤化工示范基地、息烽循环经济磷复肥示范基地等三大基地建设。

2.继续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和省、市长环境目标责任书的贯彻执行,抓好“十一五”城考工作和省、市长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各项任务的落实。

3.加强水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南明河三年变清”长效管理机制,督促已建成的二桥、花溪污水处理厂尽快投入正式运营,所有城镇污水处理厂都要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并与环保部门联网。

4.以加强水污染防治,确保饮水安全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面完成县级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水质监控体系。编制全市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规划,加大对饮用水源地的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及恢复的投入力度;开展全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有毒有害有机物专项调查,严防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严把项目审批关,从源头上控制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新增污染源;逐步实现县城以上城市供水水质全面达到国家标准,力争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立健全饮用水源安全预警制度,定期发布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信息,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重点抓好红枫湖、百花湖流域的污染治理,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水质安全。

5.加强大气污染治理,进一步加大对所有污染源的整治力度。加强我市大气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继续推进和实施“清洁能源”工程,开拓新的清洁能源,重点抓好已经取得的工作成果,防止反弹,坚决取缔违法锅炉。进一步加大对饮食行业油烟污染的治理力度。抓好机动车尾气治理,支持市公交总公司实施公交车(含所属出租车)燃油改燃气项目,进一步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6.以创建生态示范区、生态示范乡(镇)和文明村寨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为突破口,积极推进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继续创建省级生态示范乡(镇)。以畜禽粪便、生活污水、固体废物、化肥农药污染整治为重点,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防止污染向农村转移。

7.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提高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水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和综合利用。加快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水平和处置率。

8.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健全环境安全应急防控体系,建立全市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系统;加强环境监察队伍建设,加大环保监督力度,更加严格、有效的查处各类环境违法事件。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切实提高环境监测自动化、快速化、全面化和信息化水平。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趋势,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

9.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实行环评优先的原则,将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作为第一审批环节,建立各类专项规划立案的备案制度。

10.启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相关工作。科学制定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11.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积极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环境友好企业”等创建活动。

第三篇:环境保护报告

环境保护报告

一、2011年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2011年,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把环境保护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污染减排和改善民生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通过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建设,我市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普遍增强。

(一)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2011年,我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62%,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95.83%;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分别为55.9和67.6分贝,达到国家考核标准。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二)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

1、生态恢复与建设

2011年,我市继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植被恢复、天然林资源保护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全年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50.36平方公里,治理小流域河流14条;完成营造林12.27万亩,义务植树405万株,森林覆盖率达42.3%。通过加强城区绿化建设、科学优化城市山体林种结构、实施城市主干道沿线景观改造等措施,我市新增城区绿地4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32平方米,形成了环、带、线、点四位一体的城市绿化体系。

2、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2011年,我市投入资金4500万元,完成了松柏山水库、阿哈水库、尹家岩等小流域治理试点工程,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平方公里。通过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以及对违法行为的严肃查处,有效地遏制了土流失现象。

3、农村环境保护

2011年,我市以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试点工作”为依托,大力实施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示范区、乡(镇)试点创建工作。我市花溪区被环境保护部命名为生态示范区;清镇市红枫湖镇获得国家环境优美乡镇称号;白云区牛场乡、修文县六广镇、开阳县禾丰乡3个乡镇被省环境保护厅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乌当区等五个区的27个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村;通过生态乡镇(村)的创建,带动和促进了周边乡镇(村)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三)污染减排成效显著

2011年是“十二五”污染减排工作的开局之年, 为实现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我市继续贯彻强化结构减排、细化工程减排、实化监管减排、创新政策减排的方针,通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全面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逐步启动重点行业除氮脱硝工程,加快推进机动车尾气减排,实施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一系列污染减排措施,我市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了有效削减。

经环保部、省环保厅核定,我市2011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4.43万吨,氨氮排放量为 0.52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1.51 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5.41 万吨,全面完成我市2011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

(四)深入开展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1、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1)大力发展城市清洁能源

2011年,我市城市燃气用户达68.5万户,用气总人口239.8万人,实现用气人口与城镇人口同步增长。全市城市燃气气化率达95%,中心城区气化率达98.5%。

2011年,我市完成了金华镇、朱昌镇、永乐乡和小碧乡等4个乡(镇)的6.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的取缔、改造工作;同时,全市取缔经营性燃煤炉灶行为720余起,劝退使用经营性燃煤炉灶行为124起,现场销毁经营性燃煤炉灶1180眼。

(2)实施重点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

按照环保部《关于深入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的通知》(环发〔2010〕54号文件要求,我市制定了重点工业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计划,贵州开磷息烽合成氨有限公司等24家单位按期完成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的编制,并通过了省环保厅评估。

(3)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2011年,我市加大实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按期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2011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关停了23户企业的落后产能,涉及炼铁、水泥、黄磷、磨料、造纸等行业。

(4)对污染源进行限期治理

为确保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能够稳定达标排放,我市加强污染源管理,对省、市、区(县)下达的限期治理项目进行了跟踪和调度。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科学技术工程职业学院、贵州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贵阳润丰中药厂、贵阳中医学院三源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均完成了污染源限期治理任务。

(5)强力推进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

2011年,我市通过提高车辆入户门槛、开展环保限行、完善站点建设和开展专项检查、举办业务培训等形式,加大了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力度,截止2011年底,全市共建成10个机动车环保检测站点,48条工况法检测线,环保定期检测量达27万多台次,检测率为85.17%。全年发放机动车环保标志24.7万套。同时,我市还完成了“贵阳市机动车环检分标管理系统”项目的建设,建立了覆盖全市机动车环保检测站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和信息综合平台,实现了对机动车尾气检测情况的实时监控,保障了机动车尾气检测工作程序规范、结果正确。

(6)深入开展城市饮食油烟、扬尘污染防治

2011年,我市继续开展饮食油烟污染整治工作,及时查处饮食油烟污染投诉,拓宽餐饮油烟治理面,要求餐饮业经营户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进行抽样监测,城区油烟污染扰民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继续加强扬尘污染的整治工作,加大对城区建筑工地的监管力度,共检查建筑施工工地398次,整改不文明施工121起,处罚3万余元;签订“文明施工承诺书”60份,督促设置硬化设施及出厂清洗设施20余起,查封工地14起,责令清扫、冲洗被污染路面912次、近19万平方米。

2、水污染综合治理

(1)开展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

2011年,我市按照《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地表水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工作方案(暂行)》,对全市2010年地表水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估,制定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组织开展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工作。

强力推进饮用水水源地排污口取缔和污染源整治。完成了14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界碑、界桩、警示牌和一级保护区围栏的设置工作,关停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内30家污染源,对息烽县红马水库一级保护区内19户村民实施了异地搬迁。

加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面源污染整治力度。完成了花溪水库保护区内7000余米村寨截污管网工程;建成了阿哈水库周边长滩、大寨、平寨和金家山等人工湿地、金阳新区朱昌镇农村生活污水湿地复合生态处理工程以及清镇市后午片区污水收集输送系统一期工程。(2)排查环境隐患,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为确保我市“两湖一库”饮用水源的安全,我市环保部门及“两湖一库”管理局对两湖一库保护区及支流周边有可能影响水源质量和安全的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流动污染源开展了清理排查专项行动,分5个组对两湖一库保护区及其支流周边2公里范围内的47个村寨、134家工业企业及三产业进行了详细的清理排查。

(3)推进中心城区雨污分流

2011年,我市完成了市西河、贯城河、改茶大沟、虹桥大沟、团坡大沟、麻堤河大沟、春雷大沟、麻冲大沟和茶店大沟等9条雨污分流干线的建设改造,主城区排水主管道“雨污分流”工作初见成效。

(4)实施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

按照《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我市完成了息烽县污水处理厂、息烽县垃圾填埋场、修文县污水处理厂、清镇市朱家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项目、贵州美丰化工有限公司废水治理项目、贵州水晶有机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废水治理项目、电石渣资源综合利用/乙炔废水环保治理工程、开阳县污水处理厂8个项目的建设,并通过了国家考核组的考核。

3、区域噪声、交通噪声污染综合治理(1)交通噪声污染综合治理

为切实解决噪声敏感建筑集中区域的高架路噪声污染问题,结合我市协办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工作的安排部署,我市对部分高架路实施了声屏障安装工作,共计完成声屏障安装1066米,同时,新建成的南二环、西二环、北二环等道路路面采用沥青材质铺设,金阳新区六条道路、花溪区上水至桐木岭主干道、清镇市城区四条主干道等道路均实施了“白改黑”工程,有效吸收了车辆行驶的部分噪声。

加强对城区公交禁鸣工作。强制拆除一环内公交车辆所有喇叭以及市区公交车辆高音喇叭。同时,同时加强违法鸣号整治工作,2011年查处违法鸣号8万多起,有效地减少了交通噪声。

(2)区域噪声污染综合治理

为切实解决噪声扰民问题,我市加大对工业企业噪声扰民行为的查处和敏感区内工业噪声污染源治理力度,城管、环保、公安、住建等多部门不定期开展噪声扰民专项整治工作,2011年共查处生产、生活噪声1957起、夜间施工噪声974起、行政拘留37人,教放107人(次)。

(3)加强辐射环境管理

2011年,我市加大对辐射安全管理的监管力度,加强辐射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切实落实辐射安全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2011年,全市共计办理辐射项目555个。其中省级审批移动基站500个、输变电项目5个、辐射安全许可证9个市级审批辐射安全许可证7个、输变电项目审批34个废旧放射源强制收储77枚,规范报废医院射线装置3台。处理居民电磁辐射投诉6起。

(4)加强固体废物的监督管理

2011年,我市继续加强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积极推进脱硫石膏、磷石膏、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建成了贵州省危险废弃物暨贵阳市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进一步提高了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能力。开展了涉重金属行业调查、废铅酸电池行业调查、含多氯联苯电力设备及其废物调查、感光材料废物调查,建立了全市危险废物信息统计数据库。对医药制造业及“两危”企业进行了专项督查,对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查处。

按照《贵阳市关于强力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我市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截止2011年底,配置勾臂式小型清运车230辆,分类垃圾桶2900个,可回收垃圾桶5000个,可降解分类垃圾袋140余万个用于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选择了46个社区和6所中、小学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并在具备设置条件的试点社区和学校建立了17个绿色回收站(亭);同时,全面完成20座垃圾中转站的新改扩建工作,其中;新建罗汉营路垃圾中转站等13座,改建次南门垃圾中转站等7座。

(五)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2011年,我市环境监察部门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污染减排、饮用水源保护等环保重点工作和群众投诉热点难点问题来开展环境监察工作,加强对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三同时”、限期治理、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的检查,及时处理群众投诉和突发性污染问题,对重点污染源、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和频次,实行日查夜检等多种形式的监督检查, 严厉打击偷排、漏排等各种违法行为,确保各污染源单位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2011年我市共出动执法人员7097人次,现场检查污染源单位2918家次,对违法行为下达整改通知281件以上,对55件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

二、2012年环境保护工作展望

2012年,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共贵阳市委第九次代表大会精神,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抓手,把保护环境与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有机结合起来,扎实推进污染减排,不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着力解决噪声扰民问题,认真抓好危险废物与辐射安全监管,全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切实改善城乡环境质量。

(一)进一步抓好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

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扎实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全方位打造创模亮点,抓好督查宣传协调工作,加强创模宣传声势,号召广大群众进一步配合和支持全市创模攻坚,争取创模攻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二)全力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大力实施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措施,把结构减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严格建设项目总量指标前置审核,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继续强化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加大机动车减排、污染物治理、重点治污工程、烟气脱硫脱硝、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同时开展农业和农村污染物减排工作。

(三)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加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严格执行国家产业准入政策,把好项目审批监管关,健全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机制。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新改扩建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体系。继续强化环评全过程监管,对于没有认真兑现环评承诺,造成较大环境风险和环境影响的地区和企业集团,坚决实行限批措施

(四)优先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以保护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优化调整后续工作,加强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及汪家大井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确保饮用水源水质和市民饮水安全;继续加大对南明河沿岸污染源的执法监管力度,督促检查各污染源单位完善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记录及各项管理制度,确保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五)狠抓大气污染防治

进一步抓好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继续核发机动车环保标志,实行部门联动,有效实施机动车综合管理;加强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通过限期治理、加强技术改造、推进清洁生产审核等工作,督促企业实现达标排放;深入开展城市扬尘和饮食油烟污染防治工作,对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餐饮业油烟污染问题实施专项治理;抓好空气质量监测,在原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一氧化碳监测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细颗粒物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非甲烷)的监测工作。

(六)强化环境监管执法

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的频次,严肃查处企业偷排漏排、不正常运行环保设施等环境违法行为,及时处理群众投诉和突发性污染问题,对重点污染源、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和频次,严查重罚,坚决遏制违法行为,切实保障环境安全。

(七)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积极开展生态乡、镇(村)创建,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积极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八)加强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应急能力、监测能力、信息能力建设,深入推进三级监测站能力建设,建设放射源在线监控平台、机动车管理平台,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效率。

第四篇:环境保护报告

环境保护报告

一、2005年环境保护情况

2005年是贵阳市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生态经济市”、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十五”计划和衔接“十一五”规划的关键年,全市环保系统在国家环保总局、省环保局的关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实现“两个率先”和“环境立市”、建设“生态经济市”、实施“大贵阳”的战略目标,深入开展各项环境目标责任的落实,不断加大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和执法力度,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重点开展了“南明河三年变清”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建设、清洁能源工程建设、环境敏感区域及饮用水源地保护等项工作。

(一)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2005年贵阳市大气环境质量继续改善,二氧化硫年平均值为0.070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三级标准;二氧化氮年平均值为0.020毫克/立方米,保持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内;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为0.081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空气污染指数年平均值为66,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的频率为94%。

地面水环境质量保持在良好状况,地面水水质达标率为94.44%,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8.1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进一步下降,分别为55.6分贝和69.3 分贝。

(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深入

1.全面开展第四届市长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2004执行情况检查和考核,较好地通过了省政府的检查和考核,再次居全省第一。按期完成国家对我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检查审核,较上年提高考核分值6分。

2.完成了大气、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并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验收。配合相关部门在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试点工作;清洁能源工程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云岩、南明、小河、花溪、金阳新区范围内的4-6.5蒸吨/小时燃煤锅炉的清洁能源改造工作全面完成;乌当、白云、清镇、修文、息烽和开阳范围内1蒸吨/小时和2蒸吨/小时以下燃煤供热装置清洁能源改造工作也分期完成。

(三)污染整治取得新进展

1.继续抓好南明河长治久清工作,按南明河环境保护长效管理的责任制要求,各级环境监察部门继续加强对已无工业废水排放的污染单位进行现场检查工作,确保其不再产生工业废水,坚持对沿岸82家污染源加大日常监督管理执法力度,确保污水稳定达标排放不反弹或闭路循环。同时坚持南明河巡查制度,对沿岸的大气、固体废弃物等其它污染源进行动态管理。加强对小河、花溪、二桥污水处理厂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确保设施正常运行,污水达标排放。全年没有发现超标反弹现象,切实保证了南明河的长治久清,巩固了“南明河三年变清”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2.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对红枫湖、阿哈水库、北郊水厂等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周边的工业废水排放单位进行重点检查和拉网式排查,查出问题,及时整改。于2005年2月,提前完成了省市关注的取缔红枫湖、百花湖流域网箱养殖工作,共取缔网箱937口。在省市政府的领导下,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于2005年12月完成了取缔“两湖”温流水养殖工作,全面完成了取缔“两湖”流域投饵养殖工作,保护了贵阳市的饮用水安全。

(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推进

1.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加强重点环境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和生态良好区(三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各区、市、县组织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省级生态示范乡镇的工作,共开展创建了7个省级生态示范乡镇试点,花溪区花溪镇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称号。开展、完成了全市畜禽养殖污染调查工作,摸清了我市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环境污染现状及污染物处理情况,并在花溪区实施了“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及村寨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2.积极开展生态环境监察,加大了对煤矿、非煤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同时,加大对辖区范围内的2个自然保护区、17个风景名胜区、3个森林公园的检查力度,对“三区”内的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及时制止和纠正,保证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切实保护了我市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五)严格环境执法,加大环境监察和监督管理力度

1.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监督管理工作,加快污染源在线监测工作力度,推进全市工业污染源达标工作。在全市开展了工业企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行专项检查和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工作,确保各工业企业环保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组织开展471家工业污染源实现全面达标排放工作,全市95%以上工业污染源实现全面达标排放。贵阳市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贵阳市空气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正在安装。目前,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的大气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已安装完毕。

2.开展环保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查处偷排污染物和环保处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的违法违规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环保整治工作,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2005年我市环保专项行动共出动6810人次,现场检查3225家污染源单位,对122件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罚款40.235万元。完成了省级、市级27家挂牌督办项目的污染整治工作,各区、市、县的16家区级挂牌督办项目也全部完成整治工作。全年共开展污染源日常检查工作12877家次,查处137件环境违法行为,处罚金额71.38万元。

3.抓好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工作,治理一批污染项目,对污染较重,群众反映强烈的16家单位16个项目报请市政府作为2005年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限期治理。重点抓好贵阳钢厂污染治理、贵阳发电厂两台20万千瓦机组脱硫设施建设,其中:贵阳钢厂锅炉脱硫除尘系统已完成安装,正在调试,电炉及除尘工程已施工完毕并投入试运行;贵阳发电厂2台20万千瓦机组脱硫设施已建设完毕,并投入试运行;清镇电厂2台20万千瓦机组脱硫设施已经动工。

4.开展东出口及铁路、高等级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重点开展了贵遵高等级公路可视范围内企业污染整治,公路沿线的沙文铁厂、贵阳铁厂、龙井铁厂等一批高炉已全部拆除;南明龙腾金属加工厂等一批企业已停产关闭,其余正按环境整治计划进行治理,有效改善了公路两侧沿线的环境质量。在2005年环保专项行动中,我市首次对片区污染进行了整治,将污染严重、群众投诉强烈的白云区沙文镇小钢铁冶炼问题列入了市级挂牌督办项目之一,市、区环保部门共同加大执法力度,完成了该片区的7家小钢铁冶厂的限期关停任务,根除了污染问题,有效地改善了沙文片区大气环境质量。

5.健全完善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全面组织开展全市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同时对未按排污许可证规定排污和无证排污的单位依法予以严肃查处。

6.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对我市氰化物系列危险化学剧毒物品的销毁实行严格审批,对危险化学剧毒物品的运送和销毁过程进行全程安全监控,严防危险化学剧毒物品的流失,同时健全规范监督销毁危险化学剧毒物品的档案管理制度。抓好危险、剧毒化学品的监管,审批销毁氰化钾53.612公斤,氰化钠4.5公斤, 铁氰化钾0.3公斤,亚铁氰化钾0.8公斤。

7.抓好全市机动车尾气的治理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机动车尾气冒黑烟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在省环保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市公交总公司实施公交车(含所属出租车)燃油改燃气项目,在131辆公共汽车和15辆出租轿车上推广使用了压缩天然气。经过四个多月的运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明显,达到预期效果。

8.组织开展了全市污染源普查工作,为今后在全市实施污染源动态管理打好了基础。

(六)积极推进中日环保示范城市项目建设

继续推进中日环境合作示范城市项目建设,加快并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煤气输配扩建工程、贵州省水泥厂粉尘综合治理工程、水晶集团汞污染治理工程、贵阳市空气质量与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林东洁净煤工程、贵钢大气污染治理等6个子项目正按计划进度进行中,部分工程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七)环境宣传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

围绕“6.5”世界环境日系列宣传活动为中心,配合国家环保总局在贵阳组织开展了百名市长进社区活动,重点开展了创建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活动,在全市共创建14个市级绿色社区、20所绿色学校。并在全市社区设置5000块环境保护宣传牌,有效地宣传了环境保护,使环保理念进一步深入到全市的人民群众当中去。

二、十五工作回顾

“十五”期间,全市环保系统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大贵阳”和实施“环境立市”的战略目标,切实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狠抓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省市长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紧紧围绕强化环境监督管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这两个关键环节,深化污染防治工作,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贵阳市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

一是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二氧化硫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三级标准;二氧化氮年平均值一直保持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内;可吸入颗粒物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二是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地表水水质总体状况趋于好转,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近年来均保持在98%以上。城市河流水质得到改善,“南明河三年变清”工作实现阶段性目标。全面取缔了红枫湖、百花湖流域投饵养殖,确保了“两湖”水质不受养殖业污染。

三是城市声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逐年下降,保持在国家规定范围内,没有因近年来大规模城市建设而出现恶化。

四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城市控制污染、治理污染的能力显著提高。

三、2006年我环境保护展望

1.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各区、市、县和各企业不得超标排放污染物。依法加强排污许可证的申报、发放和监督管理;积极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建立资源节约及循环经济意识,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在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清洁生产方面的审批和核定工作,促进资源节约新技术新工艺的使用;继续推动和实施清洁能源工程,开拓新的清洁能源,重点抓好已经取得的清洁能源改造工作成果,防止反弹,坚决打掉违法锅炉。积极支持市公交公司做好汽车燃油改燃气工作,进一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2.继续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做好启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的准备,科学地制订创模方案,建立起相应考核机制,确保创模工作按时完成;加大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抓紧贵阳市危险废物暨医疗废物处理中心设施建设的前期工作。提高全市控制和处理污染的能力,保障环境安全和逐步改善环境质量,防止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

3.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促进城乡环保工作的协调发展,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根据《贵阳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制定阶段性目标。保证阶段性目标的实现。继续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和生态良好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指导,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示范乡镇(村)建设,配合省政府、省环保局搞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在乡镇、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试点,加强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消除工业污染对农村造成的影响,保护农村饮用水源,改善水质;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建设,推动我市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

4.做好全市污染物普查的数据处理,对污染源实施动态管理,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5.加强敏感区域和水资源尤其是饮用水源安全工作,抓好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北郊水厂等城市重点饮用水源地及各区市县饮用水源地周边整治和生态综合建设工作。继续抓好南明河长治久清工作,强化南明河三年变清长效管理机制,坚决制止沿岸各污染源单位超标排放,巩固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6.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在云岩、南明、小河三个中心城区继续开展

以降低噪声、饮食油烟为中心的“两降”工作的基础上,把花溪、乌当、白云三个区纳入重点整治区域,集中开展噪声、餐饮油烟整治。进一步推进全市工业污染源达标工作,全市工业污染源单位达标率达95%。加强对全市固体废物、危险化学品及放射源的监督管理工作。在全市探索建立企业环保信用等级评定制度。

7.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与交流:继续推进中日环境合作示范城市项目建设,加快并推进项目进度;利用其他外援项目,提高我市的环境质量。

8.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搞好绿色社区创建工作,在全市创建15个绿色社区活动,创建15所市级绿色学校,在全市范围设置环境保护宣传展板。

第五篇:XX年环境保护专业毕业生实习报告

XX年环境保护专业毕业生实习报告范文

引言

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境空间。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构物的堆积,而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从外在的视觉影像来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结构、天际轮廓、各色建筑、街市设施、区域地标、开放的空间、植栽园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构成,然而这些都是城市人在选择和被选择的行为方式下形成的物质形态,其间蕴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则、社会心理、人文情感及历史沧桑。

20世纪著名的城市学和建筑学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的发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无代价。无论扩大的权力还是有限的物质财富,都不能抵偿哪怕是一天丧失了的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当我们漫步于城市中时却可发现这种现象是无初步在的,周围的建筑物仿佛能够讲话、能够行动,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样;而且通过城市的物质结构,过去的事件、很久以前做出的决定、久已形成的价值观念等,都继续存活下来并且散发着影响。”

正是为了充分认识到城市环境与在建构城市环境的过程中人的作用,作为城市生态学的学习者,我们于xx年12月5日进行了一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实习。

我们于早晨8:00从北大逸夫二楼前出发,经过光华楼、图书馆、燕南园、李大钊铜像、蔡元培铜像,到达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鱼,出北大西门,穿过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柳浪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到达颐和园南如意门,观看门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到达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达万寿山和东宫门,结束实习。沿途就绿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做了一定的调查,获得了一定的资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北京水环境的治理是一项重大的工程,也是一项历史上就不断进行的工程。北京中心地带在古代曾是湖泊群,从昆明湖可以通航至紫禁城,又有筒子河、护城河环绕皇城、京城,湖水相连,使北京这座历代名都在威严大气之外,又增加了几分秀丽和飘逸。但自清代末期开始,由于北京水系疏于管理,河道淤积污染,航运废止。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对城市水系进行过三次较大的整治,兴建了官厅和密云两大水库,开掘永定河引水渠、京密引水渠,将两大水库的水引入北京,增加了北京的环境用水量,水环境大为改观。但毕竟40多年来未对水系进行过彻底治理,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迅速发展,外来人口急剧增加,河湖遭到新的污染,有的河道成了臭水沟。湖泊淤泥深厚,据北京市水利部门的监测,淤泥累计达到230万立方米。

北京水环境恶化的状况引起了中央和市政府、市民的广泛关注。1998年初在北京市人大代表会上,225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要求治理城市河湖的污染。1998年9月26日,从治理北京心脏地区的六颗明珠——“六海”开始,城市水系治理拉开了帷幕。京城水系治理的目标是“水清、岸绿、流畅、通航”,这次水系治理为北京历史上首次,规模之大、投入之多都没有先例。

就如同校园里一片片修建齐整的草坪,与那一丛丛自生自灭的杂草;就如同燕南园中那一株株车前草,任人踩踏而依旧旺盛;就如同那二月兰、蒲公英,不需要浇水而繁茂生长;就如同静园草坪中那让人踩踏的马边草;就如同那刚到春天就发出新绿的早熟禾;就如同未名湖小岛中的芦苇……

草坪的功用究竟是什么?是观赏?是美观?还是让人充分与自然接近?人工养护的草坪,总是显示出一分远离尘嚣的孤高与自拔,一个个旋转的喷水口让人对自然的力量产生怀疑,一台台自动化的割草机让人对人的力量产生近乎怪异的崇拜。从小就习惯了“草坪禁止入内”的告示牌的我,总是对齐整的草坪敬而远之。忽然就想起,坐在昆明湖南岸的草坪上吃午饭时,路人投来的怪异的目光。隐隐约约还听到有人鄙夷的声音:在草坪上吃饭,草坪不是要更脏么?于是就想到了过去的自己,看到别人在草坪上野餐,总是义愤填膺……然而现在的思想却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在踏入草坪时还总是有几分犹豫和不安。是的,如果人总是被隔离在自然之外,那么自然的妙处又该如何去体会?亲近自然,同时保护自然……

一路上看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而有时自然的力量和其精密程度真是让人叹服。燕南园草坪上,十几种植物和谐地生长共存,蚯蚓的存在则为其创造了一个极其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杂草和人工种草同时存在的地方,总是杂草先于种草而绿。与自然界生命过程割裂开来的自然物总是显得异常脆弱。在柳浪庄的野地中,生长有先锋植物灰藜,作为一年生植物,它在一年中能长很高,对土壤产生很大的改良作用。3-6年之后,灰藜被其它植物取而代之,二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灌木、乔木等逐渐进行演替生长。在颐和园万寿山上,有一个古代的水土保持工程。山体上建成覆瓦状,从而加强雨水的下渗作用,减缓雨水的下流作用,这样就可以起到保水和保土的作用。充分利用自然的特性为自然服务。在万寿山上生长着自然条件下的侧柏,以及其他一些自然状态下生长很好的植物,而园林工人却想把它们全部清理掉,在山体上多种一些草。然而不耐旱的人工草势必需要的人工浇水,从而为喜旱的侧柏提供了一个不利的生长环境,最后必然导致不利的生态结果。试图人为改变自然的选择,必将得到违背自然的选择。

矗入云天的高层建筑,蛛网般的高速公路,川流不息的车辆,瑰丽闪烁的城市夜景以及光怪陆离的商品橱窗,给现代社会绘制了一幅变幻万千的现代生活图景。今天,与其说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了,不如说生活在一个无所不包的人工世界了。这个人工世界,虽然以自然世界为物质依托,但已使人远离了原生自然,它启发人们深思这样一个问题:在工业社会的条件下,能不能建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解决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日益拥挤的交通,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等新问题。如何维护城市的风景线,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现代人工城市的环境空间,只有人工设计表现自然环境,寓自然于环境之中,才能使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才能建设人类美好的未来。环境艺术在创造人类现代生活的同时,也设计着人类未来的文明。

城市环境中,有许多方便人们生活、娱乐、交通而存在的硬质景观以及植物绿化及各种水体等形态构成的软质景观。它们作为城市社会中功能性设施和工具的同时,构成了城市环境景观的实体要素。此外,许多城市或城郊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天然的景观资源,如若公共艺术的设置与这些人工的硬质景观、软质景观和非人工的自然景观相协调、相组构,就将使纯精神的公共艺术作品与其周遭环境因素(人工或非人工的)共同构成更大空间范围和心理效应的公共艺术景观,就可以使城市建筑性环境、公共设施环境及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组构在发挥其服务功能的同时,更好地体现其艺术和文化的审美价值和人性化原则。

在环境艺术的生存与推广中,不可避免地面对着人居环境及相关区域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维护的需求。1972年6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一个旨在鼓舞和知道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的宣言,即《人类环境宣言》。宣言中强调指出,“……人的定居和城市化工作必须加以规划,以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它从一个侧面提示我们,对于大地环境经管规划和较大型的公共艺术的推广活动方面应当做到

1、树立社会文化和经济开发活动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2、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及景观资源。

3、反省和避免艺术规划和创作活动中有碍于人类极其社会健康、幸福和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状态。

4、明晰公共文化艺术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5、确立公共艺术推广与城市环境及景观规划间的协调与统合的原则。

客观上,公共艺术在当代城市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的改造与维护中,正应该起到它美化环境、催发人气、促进正确的生态观念、协助绿色革命的部分作用。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自然环境和绿色生态系统遭到前所未有的毁坏和失衡,森林、绿地、湿地及地表水环境资源大量消失,成为威胁城市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社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因此,无论从维护人类社会宏观生态环境的目的着眼,还是从公共艺术及其景观的审美效应出发,都必须强调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中绿色生态建设的密切关系,促使公共艺术在总体上与硬质景观和绿色生态元素之间,达到平衡与和谐,从而达到优化和“软化”城市环境的效果。

城市环境艺术,一种在选择之中的进步与慰藉。

总结

一天的实习,学到了很多的东西。第一次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草一木。忽然发现了很多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体现,一时间感到欣喜甚至不知所措。的确,城市生态学是一个十分需要从实践当中汲取营养的学科,只有不断实践、从实践中不断摸索、进步,才能够真正了解这门学科的真谛。而它所包含的范围又是那么的广阔,它所带来的影响又是那样的深刻……

而在实习当中,也发现了许多以前所忽略的东西,有让人愉快的,也有让人不那么愉快的。从学校东门的那条大路,到颐和园的昆明湖,留下了太多的回忆与思考。城市的环境,还有太多等待着改进,也有太多需要进一步的规划和治理。而保存与整治,又是一种两难的选择。如何在存留作为文化古都的北京风貌的同时,在发展经济和建设的同时,将北京的生态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则是需要引起很多思考的。而现在我能够做的,只有把它们写下来,在重新审视,在审视当中,获得进步。而假如我的审视能够引发哪怕一点点的进步,就是很感满意的了。

下载环境保护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环境保护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环境保护整改报告

    xxxx煤矿 环境保护存在问题整改情况报告 2017年9月22日 xxxx煤矿 环境保护存在问题整改情况报告 我矿于2016年11月按照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在矿区内建设500m地面雨污收集池,由于......

    环境保护调研报告

    我国1.9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约1/3的城市人口暴露在超标的空气环境中;1.5 亿亩的耕地因为污染而退化……这些数据来源于4月21日发布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报 告。报......

    环境保护调研报告

    龙川县环境保护调研报告分院:工商管理学院学生姓名:朱美连 专业班级:13会计电算化3学号:2013121167二〇一四年二月龙川县环境保护调研报告 班级:13会计电算化3姓名: 朱美连学号:201......

    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报告

    阅读范文:《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报告》【录入:admin|浏览次数:8】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经济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我们......

    环境保护实践报告

    环境保护实践报告范文1 实践地点:哈尔滨工业大学一校区实践方式:场地调查、场景调查、人员调查、网络调查相结合。调研内容:1、校园里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2、校园里的人对自然......

    环境保护的报告

    环境保护的报告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防......

    环境保护实践报告

    环境保护实践报告 环境保护实践报告1 关于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人们大多有这样的经历:一大盒礼品,拆开一看,大部分是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去农贸市场,可以收集到一大堆塑料袋,......

    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报告

    “聚焦改革,共筑梦想”实践报告实践主题:关于改革后乡村环境治理 实践目的: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是我们大学生队社会应有的态度。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对社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