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会生存》读书报告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读书报告
14级物理系
李智欣
51140602052
摘要:我们所处的世界正处在国际化,现代化的脚步当中,世界的变化日新月异,变化及其迅速,只又终身学习的人才能在这即将到来的世界当中生存下去。而现如今的教育是不符合世界的改变的,教育需要变革,需要进步。本文主要是基于阅读《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本书之后对教育改革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教育改革
终身学习
一、关于本书
我选择的阅读书籍是这本《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本书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完成的。1970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会议通过一项决议,由当时的总干事勒内·马厄成立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委员会的任务时提交一份关于全世界教育情况的报告,而本书就是这个委员会的报告。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从1971年开始工作,在一年多时间内先后对23个国家进行实地考察,举行了6次会议,充分引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5年间积累的经验,并研究了70多篇有关世界教育形式和改革的论文,最终完成了此份报告。本书自1972年8月、10月先后以法文和英文出版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上,还强调过该书的重要性,多个国家的代表称赞这本书的出版是教育界的一件大事。
读过这本书后,发现虽然这份报告是在1972年完成的,但是其中很多问题和观点对于现今的中国教育还是适用的,能够从如今的教育现状中找到共鸣,可见这本书对当时教育界产生的影响。下面对本书的内容做个简单介绍。
二、主要内容
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为三各部分共九章,阐述了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对教育现状的研究调查,以及对未来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看法,最终目标是转变为学习化社会。
1、第一部分:研究的结果
本书的第一部分最开始讲述的是从历史的进程来描绘教育的发展和历史对教育的影响,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公共课上讲过教育就是过去的经验的代代相传,从人类产生的历史初期开始,就有教育与学习的行为,早期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满足生物角度、社会角度的种种需求而开展的,最早的原始社会,人通过共同生活的过程来教育自己,而不像现在由专人来教育,在生活中,不论是父母,事件,长者,经历,都可以成为学习材料。这种教育是自然的非制度化的教育,这种学习方式至今仍然是为许多人提供教育的唯一形式。这种教育在现今已经被说教的、学究式的教育弄得模糊不清,本人们所遗忘,但其实者是非常重要的——是我们所追求的自觉学习化社会这个概念的基本要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学校和书本,这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从原来只有自觉的学习,口耳相传的教育,变为通过教师教育学生,通过书本获取知识,由书本来代替原来的直接传递知识。文中展示的许多地区的特有的教育传统体现了教育的地区性。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教育的结构就比较固定了,过去的一些过时的东西仍然在影响着教育,许多年轻的国家由于过去的影响,其教育体系继承了很多不合时代的东西,不得不说,历史告诉我们,教育需要反璞归真去追寻自觉学习化社会,同时也要革新,不能再重复历史的错误。
对于当代的教育出现了三种新的现象:教育先行,教育预见,社会对学校毕业生的拒绝,教育先行说明国家地区和政府正在重视教育,教育预见有说明人们开始为未来思考,如何才能应对现在这样高速变化的社会。但是社会对学校毕业生的拒绝又表明了当前的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社会需要与教育成果之间存在着矛盾,教育并不符合社会的经济发展趋势,输出的人才并没有足够的社会价值。为此,教育必须要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必须更好地符合学习者的意愿和能力,同时,教育还必须提供更多的平等机会。
所以,教育必须进步,教育的进步又存在很多的影响因素(诸如人口、经济、政治、人民的压力、社会学要求、地方差异)。教育的发展,一方面要满足社会进步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人民渴望获得更高层次教育的要求,根据统计数据可以知道,由于各种政治的、社会的、人口的、经济的因素,近年来对于教育需要和教育要求在数量上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在质量上也有着同样的突出而集中的效果。虽然还存在着其他的矛盾,但是至少我们可以说教育对每一个人做出了一定贡献。一切的迹象表明,教育的进步还会继续,因为社会的发展需要和人民的要求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但当代教育的发展存在着极限,以现有的教育方式即使继续发展,也无法满足可预见的未来的需要,同时当代的教育发展受限于财政的支出,而且还存在着教育的不公平现象,这些问题都告诉我们,教育需要改革,一成不变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
现有的教育其内容过于支离破碎,人们强行把教育中智力的、体力的、美感的、道德的、和社会的组成部分分割开来,加以区分,这是错误的。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脱节,其宣扬的价值体系与社会目标之间的差别是教育受到了损害,这也导致了现代教育产生出许多的“书呆子”,教育应该与生活结合起来,现有的教育体系应该改变。而且现代发展的社会告诉我们,想要在早年时期一劳永逸地获得一套终身有用的知识或技术的想法已经过时了,传统的教育体系并不能适应新时代的生存。在新的时代中,我们应该返璞归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不断地去吸收知识,而不是变成课堂上的书呆子。
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教育世界的民主化,要想达到民主化的教育就需要改变一些社会结构而减少人类从文化遗产中树立起来的特权,必须重新改造教育结构,大大地扩大选拔人才的范围并使人们能够沿着终身教育的模式前进。教材内容必须个人化;小学生和大中学生必须意识到他们的地位、权利和愿望;权威式的教学形式必须让位于独立性、互相负责和交换意见为标志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训练必须使人了解和尊重个性的各个方面;指导必须代替选拔;那些使用教育机构的人们必须参加管理和制定政策;教育活动中的官僚主义习气必须消灭,而教育的管理必须实行分权制。
2、第二部分:未来
本书的第二部分则着眼于未来,描述了教育发展改革的可能性。现代的教育不可能适应我们的未来,但未来的教育应该何去何从,第二部分指出我们现在社会面临的诸多挑战,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进步带来的社会的高速变化。新的时代,教育应该要利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同时要注意由于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带来的问题:各个国家间的巨大差距,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环境危害,社会矛盾冲突。面对新的时代,必须要革新教育的方法和重新考虑教育的作用、职责与最终目标。随着近年来的科学进步与发展,其中很多技术,科学都能够与教育相结合,应用于教育实践当中去,这给我们的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但是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很难在短时间内应用这些科学技术,而对于这些国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出路,发展和利用人民的力量。这也是我们教育改革中的最主要因素,大量的发展潜在的人力资源,解放人民的才能。教育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改革的方案也还在摸索当中,在实践中有许多独特的革新方案脱引而出,书中对这些内容分别作了一定的描述,在新的教育体系当中,我们要冲传统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不能够由于历史的遗留问题而陷入人类不发达的恶性循环之中。认清楚在新的时代,新的社会中想要生存下来就需要自发的终身的不断地学习——终身教育。最后第二部分指出了我们寻求的新的教育秩序所想要达到的目的。
3、第三部分:向学习化社会前进
本书的第三部分则指出了对于现代教育革新所需要的方向,我们已经清楚认识到了现代教育体系的不足,教育必须要改革,以适应未来的发展,但是必须指出:“人不能预见未来,但人能够创造未来。”我们不可能预见未来的情况,但是未来的结局与我们现在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是因与果的关系,所以现代教育的改革要具有前瞻性,我们的变化将决定我们的未来。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实现自觉学习化社会,第三部分则对此阐述了一些可行的策略,当然,必须指出的就是,教育改革并不是一个国家就能够实现的,委员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世界教育的革新,因此,国家之间的交流与援助是必须的,各个国家之间应该相互团结,互相合作,相互交流,互帮互助,促进世界教育的革新。
三、我的看法
非常抱歉,这本书只是粗略的扫过一遍,并没有很详尽的看一遍,更没有反复回味书中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不过,看过这本书之后,我还是有很多的感受。这本书虽然是写作于20世纪70年代,但是他提出的教育的改革是非常到位的。对于这本书从其标题来看,何谓“学会生存”,如果按照老一套的教育模式走下去,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不能适应如今变化如此之快的社会呢?
很早以前就听老师说“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以后都用不到,就是为了应对高考”,当然现在也基本还是如此,这样的现象是否存在问题呢?很多人读书10多年,考上大学后虚度时光,到头来毕业后连工作都找不到,这就是问题,学生完全是为了学习而去学习,甚至在学习的过程中忘记了如何学习,成为只会生搬硬套的记忆机器。这种现象在中国的教育界已经持续很多年了,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成为机器,仍然会有一部分学生从中国这种应试教育的选拔当中脱引而出,散发自己的光芒。为何同样的教育却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异呢?我认为其原因之一就是“学会生存”,教育的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激发人的内在潜力,而不是书本知识。我们应该再教育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去吸收,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吸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为自己所用,只有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而那些为了学习而学习的人就容易最终被社会所淘汰,在考上大学之后就变得没有目标没有动力,进而荒废自己的人生,走上一条迷茫的人生之路。造成这样的结果,当代的教育是必然要负责任的,为此,中国现在进行的教育改革是不无道理的。只有改革教育,才能打破现状,带来进步。
改革是正确的,但改革的步伐却很缓慢,这点也值得发人深省。现在作为一名工作一年的在职教师,早前作为一名为高考奋斗的在校学生,我有很多话可以说。我读高中的时候,是实施新课标之前,现在我工作的时候,高中生都已经开始使用新课标教材了。就我这一年的教学工作下来,我发现课本的变化确实很大,教材比原来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讲白了就是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学习,而不再是以往的教师教授,学生学习的“填鸭”式教学。但是实际在实施当中,我却发现,很多老教师对新课标教材在教学时和老课标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即没有进行探究性学习。究其原因就在于学校的目标还是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教材的改革效果实在有限,中国的教育改革实施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效果却不明显,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高考这个选拔考试摆在眼前,民众对于教育的要求促使教育的发展走向一条曲折的道路上,国外相对国内先进教育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区别就在于选拔的方式。中国的教育改革要想取得成效,其关键还在于淡化高考的一考定终生的效果,高考不能改革,教育再怎么改,实施起来也会大打折扣。
现在想想,这也体现了教育需要与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社会的需要和民众的要求之间存在差异,从而会导致学生从学校中被培养出来,却不被社会所需要。当然,看过这本书之后,我发现,单单现在中国所实行的教育改革,还不能达到本书中所期望的那种自觉学习化社会的目标。不过教育的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中国的教育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想实现最终目标,我觉得需要一代一代人逐渐的改变观念,从小开始教育年轻的一代,培养创造性,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培养学习的能力,发展终生教育的思想,只有一代代的逐渐培养,才能逐渐的向我们所期望的学习化社会前进。
当然,教育的改革我觉得只靠学校是不可能实现的,社会,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教育改革要想实现最终目标,这些方面的影响因素也是必须要考虑进去的。教育的改革不可能只通过学校和老师就得以实现。
未来是未知的,多变的,能不能在未来社会中生存下来,就要看一个人能不能持续的不断的学习进步,完善自己。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希望老师给与指导,谢谢!
第二篇:学会生存读书随笔
读书随笔是把文章的要点记录下来,或者把心得体会简要地及时写下来,便于日后参考。小编整理的学会生存读书随笔,供参考!
学会生存读书随笔
1《学会生存》一书的作者是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供职的法国教育思想家埃德加富尔,他于1972年向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长递交的一份研究报告。
《学会生存》一书的作用是把“学习化社会”的概念推向了世界,并推进了大家对终身学习的思考,是由于当前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的迫切需求所产生的偶然观念,必然结果。其实它和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存、教育即社会的思想和他的这种思想其实是不谋而合的,总的来说,如今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在年轻的那几年或者是某个阶段就能够学会以后乃至一生所用的知识,所以学习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生存;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和自身和别人不断的较量和竞争的过程,所以对于人的要求就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增加了更高的门槛,为了生存。其实生存包括各种各样的需求,一是:物质方面;二是:精神方面。要是从纵向的角度看的话,就是从你的一生的时间以及各个阶段,逐渐考虑和磨练自身的能力、品质、人格、意志。
其中的有关教育的扩充需要与要求值得关注,因为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不乐观:第一,需要和要求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总是自然地和谐一致的。第二,在这两方面都可能发生不均衡的状态;第三,在许多部门,在大多数国家中,这两个因素是不相符合的;第四,教育需要和教育要求,无论其各自的增长率如何不平衡,无论其结果如何不一致,这两方面都正在日益猛增。在教育扩充的许多原因中,有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人类知识的增加、社会的改革和心理上的动机,每种原因都是重要的,但最有决定性的似乎是社会—经济的原因。
因此,教育的扩展就可能受到政治上的选择和意愿的影响,并部分地为它们所控制。即使教育还没有在全体人民中取得它应有的地位,它至少已为每一个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对于教育的要求是我们时代的特征,其范围之广和力量之大是空前的。这种演进——由于种种协调一致的原因——正在世界所有地区发生着,无论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增长率、人口密度、技术进步的程度和每个国家的文化政治制度如何。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普遍历史现象。一个迹象表明,这种倾向将继续高涨。在我们看来,这是不可逆转的。将来制订教育政策必须根据这个基本事实。
在今天,学会生存就要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积极的终身学习的观念。终身学习,是指人的一生都要学习,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学会生存》报告把终身学习与建立学习化社会(学习型社会)结合起来。“学习化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习成为整个社会成员一项经常的重要活动。创建学习化社会有赖于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又有利于终身教育的实施与提高。而当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时尚时,另一个关键问题出现了,这就是怎样学习。学会学习是学会生存的前提。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是引导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为了自我的终身学习和创造活动,我们的教育重点必须从“学会”走向会学,即培养一种创新性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在当前还要转变一种观念,即由“拥有文凭”向“拥有能力”转变。文凭和学历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表明了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有文凭就有水平、有学历就有能力。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新事物、新情况层出不穷,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出现,要求大家必须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个拥有较高文凭和学历的人,如果停滞不前,也会落伍,难以跟上潮流、胜任工作、获得进步。学会学习,学习会生存,核心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习成为21世纪的生活方式,养成处处学习、时时学习的习惯,并且首先要学习“学习的方法”。如此,个人生存才会有保障,国家才不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被淘汰,以及落后就会挨打什么的教训我们的人民已经受得太多了,近代的侵略者给我们的教训应当永远铭记在心中。只有自身才能拯救自身,除此之外,还有学习,不断地学习。
学会生存读书随笔
2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称谨倡导“学会生存”。他认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大家再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教育的四柱: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而其核心是学会生存。
同时学会生存是当前各国教育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是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要求教育以学会生存教育为重点,把教育当作一个长期的发展的工作来看待。终身教育的概念因而产生。教育实践中,生存实验的教育手段也被不断使用。“学会生存”成为当今教育工作的一个热点问题。
另一方面,生存亦是一个人的首要条件,但人的生存是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的,而这些能力和知识是要通过教育去培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或教师都应该是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决策者,不管孩子处理问题采取的是什么办法,即使是最次的,对孩子也是有利的。只有在挫折、大败中他们才会不断吸取教训,总结出最好的办法。这样才能为他们今后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打好基础。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有展翅飞翔的那一天。
“教师的职责现在己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教育行为的转变离不开观念的转变,然而,生存并不是吃饱,更高的体现是生存价值。
现在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学生,他们的自我生存能力越来越差了。温室里的孩子,在成长中不能经受打击,一次考试的失败可能就会让一个孩子退缩。而这本书指导我们教师应摒弃旧观念来适应新的形势,学会生活,学会面对挑战,正确引导孩子顺利成长,成才。让学生有生存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发现自我,接受挑战,提高生存能力。
教育已不再仅仅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而更注重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我们一定得与时俱进,适应变化,达成教育根本的目的——人的自我实现,自我教育。
第三篇: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要求我们要增强生存的意识,提高生存的能力,以适应世界和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主要指学会生活,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竞争。
珍爱自己与他人生命和生活,关心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和生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让我们从小培养生存生活意识、基本的生存生活习惯和能力,为将来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更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会生存,现在中国许多父母只顾溺爱孩子们,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导致孩子们把劳动和生存技能抛之不顾。但是,我们这些在温室中的小羊,怎能想到在当今社会中,那些虎视眈眈的狼呢?我们应该学会自我生存,去勇于和那些凶悍的狼做斗争。我们这个社会不需要只有高学历,而连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都不会的人。所以,我们要学会生存,我们要做环境的主人,我们要主宰自己。
这是一个真实事例,一年前冬天的一个双休日,某校学生邹某在家休息,中午2时左右,不幸邻居家失火殃及她家,等她发现火情时,火势已非常迅猛,慌乱中她未采取任何有效的自救措施,被浓烟呛倒,最后窒息而死。一个18岁的生命在瞬间就消失了,多么令人痛惜呀!我不禁想起:假如学校真正实施了生命教育,并进行了相应的生存技能训练;假如邹某未受到过度保护,也许是另外一种结局。类似的事例其实并不鲜见,有女大学生在下铺的蚊帐着火后,竟吓得坐在上铺不知所措而导致毁容;有女研究生被人贩子拐卖到异地而过着恶梦般的生活;有学生被歹徒追杀却不知向路人呼喊求救而导致伤害,这一幕幕悲剧都在提醒我
第四篇:学会生存
读《智慧之花》有感
“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倡的一个概念。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说:“人们不能再一劳永逸的获取知识了,而要终身学习如何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利益,就是其中一项生存能力。
语文书中《智慧之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中午,江雪和几个女生每人买了一根冰棍儿吃晚上,她们都觉得肚子有些疼,泻了好几回。江雪觉得是冰棍儿有问题,就去提醒卖冰棍的阿姨,不要买变质的冰棍。可阿姨却把江雪轰走了。于是,江雪就请了一个好朋友帮忙,买了一只冰棍,送到工商管理所检验,并向工作人员说明了一切最后在工商管理人员有力的证据面前阿姨承认了非法自制冰棍的事实。
读了这个故事,我真是佩服江雪的智慧和勇气。再遇到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之时,江雪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最重要的是,她知道要收集证据,这样到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机构去投诉,才对自己有利。江雪的做法,既保护了自己的利益,让不法商贩受到了惩罚,同时也让别人的利益不会再受到损失。在佩服江雪的同时,我也反思自己。在社会中,有许多不法商贩他们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缺斤少两、食品中添加有害物质…不仅导致我们的利益受损,有时甚至还危害到了我们的生命。在生活中,我也曾经遇到过和江雪类似的事情,可我并没有像江雪一样勇敢地把事情检举到有关部门,而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没有追究。正是因为我的这种心理,导致了更多的人利益受到了损失。如果人人都像江雪一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大家就不会受害了。
保护自己的权益很重要,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
第五篇: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
再造饭碗
——浅淡职业学校的创业教育
摘要:职业教育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职业学校仍然普遍是以培养学生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就业教育,在创业教育方面极为滞后,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业人才的需要,职业学校,必须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创业创力的问题,要求把创业教育提高到与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教育同等地。通过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给学生“能力护照”,可以使职高生转变单纯寻求岗位的就业思想,树立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品质,掌握一定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从而为毕业后顺利走向社会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站稳脚跟。
一、职业学校存在的问题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能够在社会上生存的有用人才,而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生存,有很多模式,一是寻找一份职业,也就是就业;一是创造一份职业或多个职业也就是创业;当然还有其它的方式。到目前为止,对于大多数职业学校来说,职业教育传统上是一种就业教育。它基本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具有熟练的某一类专业技能,必备的通用技能以及一定的其他专业技能,形成较强的应岗能力和一定的跨岗、跨职业能力,毕业生出去能适应一定的职业,谋得一份工作。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部分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日趋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对职业指导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职业学校毕业生一方面对就业问题在心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期望值过高,依赖较强、自卑心理较重等现象,另一方面存在心理素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要的现状,这都使得职校毕业生出现了一些问题,许多学校没有形成“招得进,学得好,送得出”的良性循环,造成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
二、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1、鼓励学生创业,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专家认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潜力,中小企业的数量及其发展水平是重要指 标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已占企业总数的99%,其中七人以下的微型企业占72%,8人以上的中小企业占27%,其产值占工业总产值60%左右。由此可见,职业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掌握生存的本领,白手起家,再造饭碗,鼓励学生毕业后要有“不做打工仔,争当小老板”的决心、信心和勇气。
2、加强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创新时代呼唤创业人才的培养。因此,职业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全面素质人才,既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需要。
3、加强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有关专家强调指出,创业能力必将成为21世纪的第三本教育护照,职业教育的本质和特色决定了开展创业教育不仅是职业学校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更是作为职业学校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在现实社会中生存的需要。
三、学校如何开展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一项有特定目的的系统工程。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素质,提高受教育者的自我谋职能力,使之努力成为职业岗位创造者的教育。创业素质包括创业意识(动力)、创业心理品质(条件)、创业知识(基础)、创业能力(核心)四大要素。创业教育重给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实质是使受教育者“愿创”、“敢创”、“会创”,通过创业意识的引发、创业品质的熏陶、创业知识的传授,创业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谋职、创职的能力。
1、创业意识的培养
机遇一过即逝,比尔·盖茨如果没有对软件开发经年累月的投入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他是不可能建成微软帝国的。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要提高学生的经济敏感度,增强紧迫感,激发创业的进取心。告诉他们人生活在社会里,首先得生存,生存有了保证才能发展。小时候由父母哺育和抚养,但不能一辈子躲在“大树”下乘凉。一个正常人在结束学生时代以后,总得寻找一个“饭碗”,并依靠自己的劳动收入独立生活。目前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劳动力市场中一个就业岗位可以引来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人竞争,这就逼得我们不能依靠国家和政府的安排,而要靠自己去谋生、去创业、去走自己的路。使学生牢固树立“不找首长找市场”、“不靠上帝靠自己”的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是创造者事业成功的内驱力,缺乏创业意识,创业就成为一句空话。创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职校生要早日成为一个独立的经营者,不仅是自己创业,还要能为别人创造就业岗位。数学家华罗庚、著名学者费孝通、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倪萍都曾经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香港首富李嘉诚的创业生涯从店铺学徒开始,商界女杰吴士宏当初也只是一名中专毕业的护士。
我用纺织业奇商陈寿亭、香港“领带大王”曾宪梓等知名人士抓住机遇,果断决策,诚信做人,与人为善,在困难中起步,备尝艰辛,终于赢得成功的案例鼓舞学生,引导学生早日形成创业意识,争取在日后踏入社会,成就一番事业。
2、创业品质的熏陶
职高学生都是中考的失败者或逃脱者,他们在人生第一次大考中败下阵来,以失落自卑的心态走进校园,经历了太多的负面感受。这些生活在义乌经济发达地区的新一代,与其父辈相比较,他们缺乏远大的理想,也没有心中的偶像(娱乐偶像除外),没有人想当科学家,也没有人愿意做英雄,问及他们的目标,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在XX岁之前赚到XXX身价。”许多学生对学习的艰苦,就业的艰难都有所体会,有的学生也具有坐享其成的观念和条件,想融入社会,但不想到实践中去艰苦锻炼,“眼高手低”的矛盾明显存在。口头上自以为是,但实际能力大打折扣。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是提出了“育人以立品为先的育人观,不求个个升学,但求人人成材,以全面提高学生创业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开展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创业心理教育,不断培养职校生的独立性、创新性、吃苦耐劳和敢于冒险的精神,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和必胜的信念。我们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纠正学生的心理偏差,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塑造健全人格,保持健康心理,使学生养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为日后成功创业,战胜路途中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夯实基础。让学生从困惑中走出来,成为自信、自尊、自强的健全学生。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培养特长为宗旨的文学社、体育、歌舞、美术、电脑、环保、航模等众多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树立自信,找回自我,尝试成功的舞台,学生在活动中成长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敬业爱岗的精神,培养强烈的使命感和事业心。
3、传授创业知识
创业知识是创业成功的必备前提。为了日后的成功,必须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但创业的获得要有一个积累过程。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期间根据本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有层次地进行知识的积累。针对自己日后准备从事的职业,打好专业基础。其次,要指导学生学好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学生注意外围知识的学习。尽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为学生在日后的创业积蓄强大的后劲,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使学生成为复合型、实用技能的创业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在职校毕业后能找到一条生存之道,职校应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使他们尽量多掌握一些技术、掌握创业的本领。要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学科的整体优势,充分利用社会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培养学生的多种创业技术。针对不同学生各异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掌握尽可能多的职业技能,以迎接明天的就业、创业。
4、培养创业能力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众多的跨国公司已经把竞争的擂台摆在了我们的家门口,竞争的焦点是人才。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目前我国社会技能型人才紧缺,这正是职校毕业生可以大展拳脚的绝好机会。我是这样教导学生的。第一:在应聘求职的过程中,要注意形象,善于倾听,展现自信,善始善终。先就业,后择业。要珍惜自己的劳动岗位,先求生存,再谋发展。第二:寻找职校生的创业优势。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市场调研、预测和信息综合分析,我们发现创办小企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小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细胞。它投资少,建设周期短,体制灵活,组织精干,自己投资,雇几个人就可以干起来。无小不活,无小不稳,无小不快,无小不赢。它是增加就业的主渠道,稳定社会的生力军。我们尽可能地指导学生模拟掌握小企业人、财、物、产、供、销的一般管理知识、具体操作方法及工作程序,提高学生的经营决策管理能力。告诫学生创业仅仅拥有技能还不够,还须具备理财、人际沟通和市场营销的本领。要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和社会经验,更新创业理念,选择独自创业,还是团队互补、联合创业,为日后培养众多的“小老板”、“小经理”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为了不断提高职高生的创业能力,我们经常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劳技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热爱,对自身潜能的挖掘和对未来的信心。我们还带领学生深入公司、企业、超市、酒店等,追踪师姐、师兄的实践脚印,让学生亲身领略创业的艰辛和收获,积累经验,提高技能,增强自己的创业能力,让学生成为各行各业的可造之才!
5发挥德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学校将职业指导工作纳入德育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培养目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开展提高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自觉性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及其身心特点努力学习,顺利就业、升学,并在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同时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开设《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充分发挥该课程在进行职业指导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职业理想,并在学生的思想上作好自主谋业、自主创业的精神准备;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求职就业、开拓创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求职、就业、升学以及自身发展方向的选择,并为他们顺利实现就业与升学提供具体的服务与帮助。德育课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长期的耐心细致的职业指导教育,使毕业生认识到一个人在一个单位的一个岗位上工作一辈子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树立“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多次就业”的观念。
在当前职业指导工作中,我校尤其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事业成功的基石。职业道德涵盖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方面的内容。教育学生一个从业者,不爱岗就会下岗,不敬业就会失业。使学生认识到敬业、诚实、守信是维系良好市场经济秩序必不可少的道德准则。结合我国已经加入了WTO,针对市场经济和国际经济交往必须遵守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反对不择手段的欺诈行为、毁约行为,反对不公平竞争。教育学生“真诚赢得信誉,信誉带来效益”,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单位从事经营活动的基本准则,更是从业者对社会、对人民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我校的学生从职业教育的开始就进行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毕业生有良好的从业道德和行为习惯,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作为职业学校的一员,我深信,创业教育是为职校生指路,导航的一盏明灯;是沟通学校与社会的重要桥梁;是教育与就业的金钥匙;是学生求生存,求发展的有效途径。创业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任重而道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用辛勤的劳动和智慧续写新的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