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调查显示目前带薪休假落实率仅有50(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09:2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社部调查显示目前带薪休假落实率仅有50》,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社部调查显示目前带薪休假落实率仅有50》。

第一篇:人社部调查显示目前带薪休假落实率仅有50

人社部调查显示目前带薪休假落实率仅有50% 时政新闻人民网-人民日报2015-07-27 04:56 我要分享

1654

人社部调查显示,目前带薪休假的落实率仅有50% 今年你带薪休假了吗?(微观察)有人担心影响前途不敢休,有人害怕影响收入不愿休

最近,北京宣布将对带薪年休假的落实情况实施监察。在北京一家国有事业单位工作的陈女士很兴奋:“太好了!真希望政府这么一查,我们就可以带薪休假了!”

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并出台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然而,人社部调查显示,目前带薪休假的落实率仅有50%。

在一家国有银行工作的张女士和陈女士一样不敢休年假。“领导都没休假呢,我们怎么好意思休?万一给领导留下不勤奋工作的印象,以后调动、升迁都麻烦。”在不少企事业单位中,按规定休假会被视为“偷懒”“事业心不强”,很多人想休假却不敢休。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报告,42.4%的职工“不休或未休完带薪休假”的原因是“担心休假影响前途”。

也有一些劳动者是自己不愿休假。“我做销售,工资大部分都是提成,底薪很低,带薪休假的‘薪’是指底薪,还不如不休。”从事汽车销售工作的黄先生说。

在一家传媒公司工作的孙女士放弃带薪休假是因为申请手续太麻烦:“休假得给公司打报告,还不一定批准。就算准假了,老板也可能会在休假期间安排工作。”孙女士说。

还有人不知道自己有权带薪休假。“我干了一年多了,没听说过带薪休假。不干活儿谁给你钱啊?”李先生去年1月开始在北京做保安,除了春节放了几天假,基本上全年无休,包括周末。

企业应认识到就业市场供需关系将改变,带薪休假可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 “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对刺激消费、促进服务业发展、推动新常态下的经济转型都是有好处的。”全国总工会法律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落实带薪休假,也可以缓解黄金周出行人流过于集中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和安全隐患。”

为什么带薪休假难落实呢?刘俊海分析,一些企业认为,员工休假不仅客观上会增加企业用工成本,还可能对企业生产流程造成一定影响,影响企业利益。同时,劳动执法力度偏软,也导致部分用人单位缺乏对法律的敬畏,劳动者只好忍气吞声。

有人说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没发展到全面落实带薪休假的程度。刘俊海说:“我国把职工享有带薪休假写入法律,就说明发展阶段不能成为拒绝落实带薪休假的借口。事实上,发展中国家同样需要注重劳动者休假权,以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如何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刘俊海建议,企业方面要认识到就业市场供需关系迟早将发生改变,带薪休假可以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劳动者方面也应加强维权意识。

当然,劳动者通过法律主张自身权益,前提是社会舆论和法律环境的支持。一方面执法者应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法律严肃性,另一方面社会舆论也应鼓励劳动者这样做。“北京等地对带薪休假落实情况实施监察,是个很好的开端,相关的执法部门应继续加大监察力度。”刘俊海说。王珂 唐偲

事实+

世界各地的带薪休假情况

瑞典是全球节假日最多的国家之一。除了每周的双休日,每年还有圣诞节、新年、复活节等共13天假期。瑞典《劳动法》规定,工作满180天的雇员每年享有带薪休假5周的权利。另外,还有带薪病假、育儿假等。不管雇主还是雇员,放弃带薪休假的权利是违法的。

瑞典《休假法》甚至还规定,雇员有权每年省下5天假期,最多积攒5年,然后加上当年的假期,一共连续休2个月的长假。人们放弃休假,坚持工作,拿到的补贴要高出正常工资好几倍。

在德国,休假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就业权、名誉权一样,神圣不可侵犯。除每周5天工作制所带来的全年104天周末休假之外,根据德国《联邦休假法》规定,每人每年还享有至少24个工作日的带薪休假。加上法定节假日,假日总和超过150天。德国政府一向鼓励人们带薪休假,对自动放弃带薪休假权的员工不予经济补偿。

我国的公共节假日天数多于美国和英国。不过,中国的法定最低带薪年假天数却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

美国的公众节日共有10个,分别是元旦、马丁路德金生日纪念日、总统日、阵亡将士纪念日、独立日、劳动节、哥伦布日、退伍军人节、感恩节和圣诞节。

不过,各国的“法定最低带薪年假天数”(以已有10年工龄的雇员为标准),中国以10天排在并列倒数第三名,仅超过菲律宾和泰国,而美国和英国的该数据则分别为15天和28天。(腾讯新闻综合报道)返回腾讯网首页>>

第二篇:调查显示:深圳人工作勤奋 家庭幸福有孝心

深圳社会科学院和深圳大学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深圳人工作勤奋,家庭幸福。这份调查印证了深圳流行的一句话:“工作着是幸福的”。

这份题为《深圳市市民行为调查》的报告涉及市民公共行为、职业行为和家庭行为三个方面。调查显示,深圳人的职业行为总体上是文明的,有九成多的被调查者工作努力;在家庭行为上,九成的已婚被调查者夫妻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

为了测量市民职业行为的文明水平,调查者设计了工作努力、遵守规章制度情况两个问题。在1020个有效样本中,认为自己无论做什么工作都非常努力、比较努力和不努力的分别为39.2%、54.8%和2%,说明超过九成的深圳人认为自己工作努力。

调查发现,深圳人的家庭行为总体上是文明的。九成的已婚被调查者夫妻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八成的被调查者感觉家庭幸福;四成多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是平等的朋友关系;近四成的被调查者每天与子女聊天或一起参加各种文体活动。

深圳人不但工作努力,家庭幸福,而且非常有孝心。“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在深圳成家立业后的晚辈用真情回报为他们劳累一生的父母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调查显示,深圳人平均每年给父母5539.33元,平均13.94天与父母通一次电话,平均10.62个月回家看望父母一次。与父母不住在一起的深圳人中,87.7%的人在经济上给父母不同程度的支持,90%的人每年支持幅度都在600-150000元之间。深圳市民公共行为调查显示,上公交车不排队、看演出接手机、随地吐痰扔垃圾是市民心中的不文明行为。此项调查中,有49.8%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深圳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严重,这个数据远高于过去人们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的印象。这是进入汽车时代后人们对城市不文明行为的一个新视点。

第三篇:人社部就落实职业教育相关精神 答问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落实职业教育相

关精神答问

新浪微博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相关负责同志 就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答记者问

6月23日至24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李克强总理接见会议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刘延东副总理、马凯副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会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教育部、人社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为了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贯彻全国职教会精神的安排,近日,记者采访了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相关负责人。

问:人社部在职业教育工作领域主要负责哪些工作?

答:根据《职业教育法》和国务院确定的部门“三定”方案,我部在职业教育领域主要负责技工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的管理。与此相关,我部负责统筹建立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负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政策。

问:请介绍一下人社部门在上述业务领域工作进展情况。

答:好的。技工院校以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技术工人为目标,是我国培养技术工人的主阵地。依据办学水平和培养目标分为三类:普通技工学校主要培养初、中级技术工人,高级技工学校主要培养中、高级技术工人,技师学院主要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技工院校2882所,在校生386.6万人,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一大批骨干 1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技工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是将农村转移劳动力培养成为新兴产业大军的摇篮。在开展学制教育的同时,技工院校还积极面向各类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13年共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525万人,为促进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职业培训主要是针对有培训需求的劳动者,依据职业标准开展的各类培训。劳动者从准备就业到进入工作岗位,乃至职业生涯各个发展阶段都有不断提升技能、提高职业素质的强烈需求。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要求,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充分发挥牵头部门职能作用,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目前,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初步建立,劳动者已基本享受到普惠性的职业培训补贴和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近年来,全国每年开展政府补贴性培训约2000余万人次,2013年全国共组织开展各类职业培训2049万人次,为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和促进劳动者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加大培养力度的同时,还从评价、竞赛、表彰激励等环节,统筹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在评价方面,初步建立了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和院校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2013年,全国共有1839万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1537万人获得了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在竞赛方面,初步形成了以企业岗位练兵为基础、以国内竞赛为主体、以世界技能大赛为龙头、国内竞赛与国际竞赛相衔接的技能竞赛体系,每年有1000多万企业职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参加竞赛活动。在表彰激励方面,每两年开展一次高技能人才表彰,每次表彰30名中华技能大奖和300名全国技术能手。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务院特殊津贴范围。鼓励企业把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实际贡献和待遇挂钩,建立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问: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对人社部门提出了哪些工作要求?对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 2 有哪些政策利好?

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是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之一,在职业教育工作领域负有重要职责。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也对人社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是进一步明确了人社部门的工作职责。总书记在批示中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比较充分就业提供支撑。刘延东副总理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马凯副总理要求各级人社部门发挥牵头作用,与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中央领导的讲话和国务院文件都把人社部门与教育部门并列为职业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明确了人社部门在职业教育特别是职业培训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各级人社部门更好地发挥职能优势,统筹推进职业培训工作。

二是进一步明确了就业导向。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必须“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国务院领导同志讲话、《决定》和《规划》,都明确了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与会代表对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必须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办学导向、把培养职业精神和提高能力作为办学目标等理念形成了广泛共识。这对于强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职能作用,更好地引领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具有积极意义。

三是进一步明确了创新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会议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必须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标准,突出技能训练和动手能力培养,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基本制度,把工学一体化教学作为人才培养模式。这与我部多年倡导的理念是一致的,也 3 与技工院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探索积累的经验做法是相符合的,这将进一步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发展。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决定》和《规划》的颁布,为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首先,技工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和《规划》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将为包括技工院校在内的各类职业院校提供更为良好的发展环境。其次,《规划》提出“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这对于明确技师学院地位、解决制约技师学院发展的突出问题将起到积极作用。第三,《决定》提出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进一步明确了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相关工作对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这对于完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发布制度、不断开发和完善职业标准、健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将进一步推动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相关工作。

问: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与就业、经济和民生有何关联?

答:首先,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是解决就业总量矛盾、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最有效的举措。未来二、三十年,我国劳动力规模都保持在8亿人以上,就业总量压力长期存在。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技术革新步伐加快,劳动力供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现象愈加凸显。特别是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严重不足,仅占就业人员的19%,高技能人才数量还不足5%;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1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1以上的水平,技工紧缺现象逐步从东部沿海扩散至中西部地区,从季节性演变为经常性。无论是解决就业总量矛盾,还是结构性 4 矛盾,最根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

其次,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服务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最重要的基础。人力资本质量是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总书记指出:“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的人才基础应该是技工”、“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国要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也要抓住职业培训这个关键,全面提升广大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加快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

第三,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是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实现生活改善最现实的途径。实现农民工就业创业,是农民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仅占30%,缺乏技能成为影响他们融入城市、成为新型产业工人的重要障碍。加强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把农民工打造成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对于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劳动密集型企业竞争力、提升产业结构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问: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改革部署,马凯副总理在职教会上对职业培训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请问人社部将如何抓好职业培训工作?

答: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好职业培训工作。

一要健全制度。把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作为今后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从学习到工作的各个阶段,适应劳动者多样化、差异化需求的职业培训体系,到2020年,努力实现五个目标任务。一是培训对象广覆盖。把新成长劳动力、失业人员、在职职工、退役士兵、农民工、大学生等城乡全体劳动者全部纳入职业培训范围,5 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基本消除劳动者无技能从业现象。二是培训类型多样化。改革职业培训模式,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兼顾短期、中期和长期培训,满足劳动者提升职业能力的差异化需求。三是培训等级多层次。完善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不同层次的职业培训,畅通技能劳动者职业发展通道。四是培训载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公办、民办并举,形成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社会多方参与的大培训格局,动员各类优质培训资源向职业培训集聚。五是培训管理规范化。健全职业培训标准,完善管理制度,改进政府购买成果机制,加强对培训的全方位监管,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

二要完善政策。要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考核评价、竞赛选拔、表彰激励政策体系。根据就业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完善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发挥好就业政策对培训的引导作用,表彰奖励政策对培训的激励作用,技能鉴定政策对培训的促进作用。加大政府对职业培训的补贴力度,逐步提高职业培训支出在就业专项资金中的比重,充分发挥企业职工培训经费的作用,吸引社会力量加大投入,支持各类劳动者参加培训,支持各类培训机构开展培训。

三要提高质量。要大力推行订单式培训、定岗培训、定向培训等与就业紧密联系的培训形式,创新“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中国特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推进工学一体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职业培训包教学,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着力提升职业培训的吸引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要突出重点。要在统筹抓好各类人群培训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农民工和大学生这两大群体的职业培训。一是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这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我部已在全国人社系统部署每年开展1100万农民工培 6 训的专项计划,为扩大影响,我们将其命名为“春潮行动”。下一步,我们将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督导,确保农民工培训数量稳步提升,培训质量明显提高,真正将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培养成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劳动者。二是实施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行动。这是国务院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将依托培训实力雄厚的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面向高校毕业生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对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重点开展以定向培训为主的就业技能培训。对企业拟录用的高校毕业生,重点开展以定岗培训为主的上岗前培训。对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高校毕业生开展创业培训,重点采用“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培训模式。我们将指导各地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高校毕业生需求,创新职业培训课程,提高培训质量,力争使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培训后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技能就业,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走技能成才之路。

问:技工院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下一步如何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发展?

答:技工院校是职业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按照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决定》精神,针对技工院校发展中重点难点问题,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支持技工院校改革发展。

一是大力推动多元办学,拓展技工院校发展空间。围绕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制定支持技工院校多元办学的政策措施,建立有利于劳动者接受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指导和推动技工院校积极开展非全日制学制教育和职业培训,由注重学制教育向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转移,进一步扩大企业在职职工学制教育和各类职业培训规模,使技工院校成为融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公共实训、技师研修、技能竞赛、人才评价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技能人才综合培养基地。

二是深化校企合作,推动集团化发展。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基本制度贯穿在招工招生、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养、职业培训、学校管理、质量评价等院校工作方方面面,推动技工院校扩展校企合作领域、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通过推广技工院校集团化办学,加大技工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力度,提升办学实力。

三是突出专业特色,适应市场需求。人社部门要将管就业、职业培训等工作与管技校有机结合,及时将就业需求传导到技工院校,通过高端带动和典型引路,指导技工院校把加强专业建设作为立校之本,合理设置专业,并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形成适应需求、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

四是坚持工学一体,深化教学改革。技工院校要在新形势下赢得发展优势,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重要措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作为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突破口,前期试点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的进展和成果,扩大试点院校和专业范围,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问:目前,职业教育特别是技工教育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对此,人社部门将采取哪些有针对性的举措?

答:职业教育特别是技工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技术工人。技工教育缺乏吸引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技术工人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不高,导致人们不愿意当工人,不愿意从事生产和服务一线工作,进而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因此,必须着力提高一线技术工人的待遇,用较高收入水平、稳定和高质量的就业等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青年人选择职业教育。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技术工人待遇。鼓励企业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建立高技 8 能人才技能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督促企业依法履行职工教育培训责任,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重视一线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落实“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能要求高、实训耗材多、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其中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的比例不低于60%”的要求。落实好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和劳动预备制培训生活费补贴以及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免学费、助学金政策。

第二,要促进公平就业。完善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公开招聘制度,使更多的人乃至于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本事、自己的职业来获得相应的岗位,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第三,要加大宣传。通过转变社会观念,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加强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营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通过各类新闻媒体积极宣传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

第四篇:人社部关于高校毕业生接收工作的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关于高校毕业生接

收工作的有关规定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关于高校毕业生接收工作的有关规定,为了更好地规范人事代理单位高校毕业生接收工作,切实做好有关管理和服务,制定本办法。

接收毕业生条件

代理单位接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培养的统招统分毕业生;

(二)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

(三)接收毕业生的岗位、学历、专业应与申报的需求信息基本一致,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拟安排的工作岗位基本做到学用一致。

毕业生接收

各代理单位应严格按照下达的计划和有关要求,组织实施毕业生招聘和接收工作。具体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上报材料与审核

代理单位与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后,应与毕业生所在学校学生管理部门直接联系,对拟接收人选的学籍、学历、档案等情况进行考察,认真查验和审核毕业生的毕业证、学位证等材料,尚未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学生,应让毕业生所在院校在就业协议中对拟接收毕业生能否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情况进行说明。毕业生的材料必须在每年7月31日之前报送中心审核。需报送的材料有:

1、毕业生材料接收函;

2、企业领导同意接收毕业生的签批件;

3、毕业生个人材料:

(1)三方协议书一式三份(学校、用人单位需盖章);

(2)毕业生就业推荐表;

(3)统招统分证明;

(4)学习成绩单;

(5)身份证复印件;

(6)毕业证和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

(三)签订合同

毕业生报到后,代理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确定双方的劳动关系。

(四)信息公示

人社部于每年九月初开始对毕业生接收情况面向社会进行公示,人事代理费用 粤价2009194号规定1500.00四年,接受社会监督。

(五)办理落户手续

根据人社部的统一部署安排,各代理单位按规定时间,将接收外地生源的落户材料上报到中心(如需更换身份证或其他事宜另行通知)。拟办理落户毕业生应为已到岗工作并经网上公示无异议人员,具体需提交的材料有:

1、报到证原件;

2、毕业生审批回执;

3、身份证复印件;

4、户口迁移证(籍贯、出生地要落实到省市或县级,同时须加盖派出所骑缝章及非农业户口印章);

5、户口卡(院校毕业生)或户口本(入学前户口未迁入学校的生源毕业生)原件及复印件;

6、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毕业生缴纳社保证明及银行相关部门出具的工资发放证明。各代理单位在上报材料前,应先自行审核毕业生的学历学位等资质情况,确保接收手续及上报材料真实有效。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日

第五篇:目前我县人社部门信访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目前我县人社部门信访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工作承担着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职责,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当前随着经济发展,因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工伤待遇、劳动纠纷等问题引发的争议、信访日趋增多,这些问题处理妥当与否,不仅事关民生利益,更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信访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我县人劳社保部门接访现状及特点

当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益关系和格局的不断调整,群众信访活动正处于一个相对活跃期,据调查,我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2009年共受理来信来访 314人次以上,2010年达到439多人次,2011年受理各种信访批件62件,受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105件811人次,其中集体上访16批230余人,信访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为扎实做好信访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完善机制。实行领导定期接访制度、信访联络员制度、信访事项排查制度和信访大要案领导包案处理责任制等制度。根据《信访条例》有关要求,成立由单位“一把手”任组长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并协调力量选齐配强信访工作人员。健全信访工作体制,将监察大队、劳动仲裁、社保中心作为联合接访、办理信访事项的主体,对接访范围进行明确,具体实行“五分类”:一是属于非法用工、工资拖欠等企业违法行为的,由劳动监察大队依法查处;二是属于信访人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由劳动仲裁科依法解决;三是属于农村合作医疗、养老、城镇职工医疗社会保险待遇等问题,由社保中心依政策处理;四是属于精减退职、福利待遇、工资改革等问题由工资科(退管 1

科)负责解决,五是属于就业、失业、技能培训等信访事项由分管领导转至相关科室办理,对不属于本部门受理范围的,引导群众向其他相关部门反映解决。

二是规范程序。严格遵守信访工作程序,对所有来访和收到的信件由专人负责登记和编号,交局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审阅后,由分管领导会同相关科室办理,在规定时间内予以答复,并依照《信访条例》要求制作《来访人员登记表》、《信访事项受理告知书》、《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等规范的文书格式,建立信访专项档案,做到及时结案、存档。出台《信访督查督办工作实施细则》、《信访工作程序及规定》等规章制度,完善信息上报制度,特别是对一些重大、敏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须及时逐级上报。此外,健全信息研判机制,增强工作的科学性、主动性和预见性。

三是突出重点。我们以医疗保险扩面、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关闭破产和改制企事业单位职工安置、工伤(职业病)鉴定以及拖欠工资等为重点,认真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政策,着力解决就业、工资改革、公务员和事业人员招录、职称评定、精减退职补助、破产关闭企业人员养老医疗待遇等问题,确保政策落实到人,落实到位。充分发挥人劳社保的职能作用,改善民生,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大劳动关系调整力度,及时受理处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从源头减少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隐患。

四是注重沟通。及时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情民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对所有群众来信、来访和领导批示件,坚持“四办”:对群众来访或信访反映亟待解决的问题且符合政策法规的,即办;对招聘录 2

用、职称评审等热点问题,做到阳光透明“公开办;通过努力可以得到解决,但尚需时日协调的,先答复后抓紧办;凡确因政策不允许、条件不成熟而一时无法处理的,耐心解释,积极引导。

尽管在信访工作中我们投入了大量人力精力,全力推进信访工作标准化建设,促进信访案件的依法、及时、有效处理,保证了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但依然面临着信访数量不断上升、信访维稳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的问题。结合我县近三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访工作实际,经调研分析可发现人劳社保部门的信访工作主要呈现出以下五个特点:

1、信访主体多元化。既有来自城镇的企事业职工、自由职业者、失业人员,也有来自农村的农业生产者、被征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等,几乎分布到社会各个阶层。

2、反映问题多涉及民生。从近几年到我局上访情况看,所反映的问题大多涉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工资、其他福利待遇等问题。今年我局共接待信访群众873人次,书面答复政策咨询89人次,其中涉及民生事项的信访问题占到了60%左右,主要是工资福利、退休待遇和社会保险等。、复访比例高。有的信访对象对问题处理期望值过高,甚至有过分要求,如不能达成意愿,就认为处理不合理,便不断上访或越级上访,给政府施加压力;有的信访对象信“上”不信“下”,错误地认为上访次数越多、级别越高,问题就解决得越快越好,不论事情大小动辄重复越级上访;有些对象即便清楚文件政策,仍报着不解决就上访到底的决心,重复越级上访。

4、调处难度大。在人事劳动信访问题上,由于人事制度和体制 3

改革不彻底,造成一些遗留问题的上访,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化解,一些易于解决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还有一些遗留下来的老大难问题。有些信访问题本身情况比较复杂,加之时间跨度长,经办人员变故多,档案资料不齐,甚至有的已经遗失,给调查取证、调解处理增加了难度,很难使双方或来访者满意。有些问题涉及部门多而杂,难以有效及时解决。

5、劳动关系不稳定因素增多。社会转型和利益调整带来了诸多矛盾和问题,新劳动保障方面的诸法相继颁布施行以及劳动者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与当前一些企业仍然存在的不签定劳动合同,超时加班加点,克扣工资,不缴、少缴或欠缴社会保险费,用工收取押金等问题引起的劳动争议和纠纷有所增加。此外,要求经济补偿金、索赔双倍工资和一些边缘性问题争议增多,使得劳动保障信访压力不断加大。

二、人社系统信访成因分析

引发人社系统信访问题的因素很多,综合分析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政策因素。近几年来,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资制度改革和规范津补贴、医疗保险改革等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都涉及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且内容相对集中,同时,因为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而缺乏政治体制与时俱进,或考虑到了政治体制,但又缺乏统筹和有机统一,有的政策可操作性不强,有的政策相对滞后,对改革产生的新问题缺乏预见性、前瞻性,致使一些涉及干部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未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使得一些未能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的干部职工心态失衡,产生逆反心理而导致了上访。

2、分配不均。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不同类型事业单位、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分配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因工资福利待遇问题的群体性信访事件时有发生:一是各市、县出台的当津补贴福利政策标准不一致,相差太大,经济发达、地理位置优越的市、县出台的津补贴福利标准高一些,反之则低些,这客观上给职工造成了一种政策攀比心理,而职工对出台的政策又是看高不看低,离退休职工对此更是反映强烈。二是当前各地工资兑现存在较大差别,同一个地方也因单位经济实力不同而兑现标准不统一从而造成上访。三是政策不连续性。由于政出多门、口径不一,一些政策法规不断更新替代,新旧政策具体程序和做法上的差异,使得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按当时政策可以解决,但按新政策却不能解决而上访诉求。四是尽管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在当时已按政策作出明确规定,但现在当事人在趋利心理作用下,又要求“翻案”,重新处理而上访。

3、用工不合法。少数用人单位不签订、不履行劳动合同,拖欠工资,发生工伤推脱责任,使一些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而引发上访。例如2011年,我县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提前介入,从11月份开始就组织开展了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专项行动,先后为农民工追要工资368.7万元,从中反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为了广大职工维权力度在加大,同时也折射出用人单位拖欠工资问题严重。

4、信访机制不完善。目前各级政府不少部门都设有信访机构,甚至一些媒体也参与信访监督,造成了信访机构职责互相重叠。其次,很多信访人的行为也不规范,“想找谁就找谁,想怎么找就怎么找”,就同一信访事项不断向各级政府各级信访机构和各级媒体反映诉求,无形中增加了几倍的信访量。第三,当前从上到下都特别强调“稳定 5

压倒一切”,实行“信访一票否决制”,甚至开设“信访直通车”,突破政策法规规定,解决信访诉求,这些机制、制度、规定及措施实际上助长了一部分信访人的投机心理,认为只要继续信访,总会给政府造成一些压力,总可能会得到一定的“法外”补偿,从客观上引发更多的信访和重访。第四,信访责任制尚不完善。很多的信访问题(事项)上级部门只简单的把这些问题批转到基层解决,容易给信访人造成“上级已经很重视了,也已经同意了,只是下面没有给办理,故意不办理”的错觉。

此外,社会转型和利益调整、特殊历史遗留问题也容易引发信访问题。

三、新时期做好人劳社保部门信访工作的对策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既给社会快速发展带来巨大活力,也带来了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通过信访渠道集中反映出来,人社部门信访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做好新时期的信访维稳工作,关键是从源头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我们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坚持科学决策,提高行政效能。政府和上级部门出台政策时,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充分考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要注意政策的上下衔接和连续性,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新的矛盾纠纷。要广泛深入宣传法律、政策,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办事,除个案外,坚决不突破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以维护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权威,不搞“法外开恩式”息访。

2、加强源头预防,提高工作效率。一是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增强人社信息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将职称评审、考试考核、收费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以上墙、上网、上屏、上媒体等多形式地全部主动地公开,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并接受监督。二是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企事业单位之间、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研究建立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办法,进一步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人工成本预测制度,不断扩大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工种范围,健全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完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减少因收入分配不平衡引发的矛盾和信访问题。三是加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增强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法律意识。四是全力做好就业工作,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积极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除广大职工和群众的后顾之忧。

3、畅通信访渠道,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坚持信访案件的处理程序,狠抓信访跟踪督办,加大信访问责力度,确保件件落实,事事回音,减少因回复不及时引发的信访、重访。二是实行上访问题的“一站办结制”,各科(室)负责人对来访者做好政策宣传、现场解答和人事结果查询等,对超越职责范围的问题,则以书面形式提交上级研究,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结果主动告知信访者。三是开设专线电话和网上信访等绿色通道,引导干部群众更多的以书信、传真、电子邮件等书面形式表达诉求,保证民情、民意、民智顺畅上达,力求让信访者不出门就能及时地得到一个明白的答复。

4、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工作能力。一是建立信访化解协调联动机制,对涉及多个部门的信访问题,由综合管理机构牵头协调相关部 7

门会办,防止出现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等现象,对重大疑难信访问题举行听证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工作者、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和监督作用,把信访问题的处理与信访人的行为都纳入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之中,给当事人一个明白的公开处理方式,达到息诉息访的目的。二是健全信访终结机制,推进信访工作规范化进程。严格按《信访条例》中规定的程序终结信访,当事人再以相同理由提出信访,各级各部门都不再受理,按无理访对待,并向社会公示。同时出台配套措施,加强对无理缠访、闹访群众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对违反《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的缠访、闹访者,严格按有关法律予以处罚,以预防和减少重访、缠访问题。三是建立“信访首访责任制”。不管是来自哪里的信访件,只要是由本部门或本系统负责的事项,到哪一级上访,该部门就必须负责(或交由相关处室、基层人社部门)把该信访事项调查清楚,给予信访人明确的答复(或准备有关资料到基层人社部门办理,或根据相关规定是无法办理的),从而解决信访人再次上访,或重复跑路现象。

总之,在当前人社部门信访案件不断增多、信访压力空前高涨之际,唯有充分发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功用,从源头上根治信访案件孳生的“土壤”,方能从真正意义上化解信访这一难题。

文成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 廖兴华 吴春燕

下载人社部调查显示目前带薪休假落实率仅有50(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社部调查显示目前带薪休假落实率仅有50(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