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保部关于γ射线探伤装置的辐射安全要求.
环保部关于γ射线探伤装置的辐射安全要求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γ射线探伤机》(GB/T14058-93)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要求。
一、生产γ射线探伤装置用放射源单位的要求
(一)γ射线探伤装置(以下简称探伤装置)放射源的安全性能等级应满足《密封放射源 一般要求和分级》(GB4075-2003)的要求。
(二)探伤装置装源(包括更换放射源)应由放射源生产单位进行操作,并承担安全责任,放射源生产单位也可委托有能力的单位进行装源操作。生产、销售、使用探伤装置单位不得自行进行装源操作。放射源活度不得超过该探伤装置设计的最大额定装源活度。
(三)应具备探伤装置安全性能检验能力,每次装源前应对探伤装置进行检验,符合安全性能要求的,方可装源。
(四)每次装源时必须用该探伤装置原生产单位生产的新源辫更换旧源辫。进口探伤装置的源辫可用国产的替换,但需经放射源生产单位认可。
(五)放射源生产单位应按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求给放射源编码,并将放射源编码卡固定在探伤装置明显位置。
(六)持有放射源的单位将废旧放射源交回生产单位、返回原出口方或者送交放射性废物集中贮存单位贮存的,应当在该活动完成之日起20日内向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二、生产探伤装置单位的要求
生产探伤装置的单位必须取得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销售和使用放射源许可证)。
其生产的探伤装置的说明书中应当告知用户该装置含有放射源及其相关技术参数和结构特性,并告知放射源的潜在辐射危害及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其设计、生产的探伤装置应满足下列要求,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厂。
(一)放射源容器
装有设计的最大额定装源活度的放射源时,容器的表面剂量率应满足《γ射线探伤机》(GB/T14058-93)中的要求。
放射源容器应进行《γ射线探伤机》中规定的性能试验,并满足标准要求。
(二)安全锁
探伤装置必须设置安全锁,并配置专用钥匙。1.源辫返回到源容器后,该锁方能锁死;
2.安全锁锁死时,源辫应不能移动;安全锁打开后,源辫方能移离源容器; 3.钥匙不在锁上时,安全锁仍能锁死。
(三)联锁装置
探伤装置应设有安全联锁装置。
1.安装或拆卸驱动装置时,源辫应不能移离源容器; 2.非工作状态时,源辫应锁闭在源容器内;
3.工作状态时,驱动装置应保持与源容器连接,随时可将源辫摇回源容器内。
(四)源托、输源管、控制缆等配件
源托(包括源辫,源辫与控制缆联接点)承受的拉力应满足如下要求:铥-170源托300牛顿,铱-192源托和硒-75源托500牛顿,钴-60源托700牛顿。采用输源管和远距离操作的探伤装置,输源管和控制缆必须进行性能试验,并满足《γ射线探伤机》等相关标准要求。
更换输源管、控制缆和源辫等配件时,必须使用该探伤装置原生产厂家的合格配件。
(五)源辫位置指示器系统
探伤装置应具有源辫位置指示器系统,该指示器系统应具有如下功能: 1.用不同灯光颜色分别显示源辫在源容器内或外; 2.用数字显示源辫离开源容器的距离; 3.用音响提示源辫已离开源容器。
(六)标志和标识
在探伤装置的放射源容器表面固定金属铭牌,铭牌上应铭刻下列内容:
1.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
2.探伤装置生产厂名称; 3.产品名称; 4.出厂编号; 5.出厂日期;
6.放射源核素名称; 7.设计的最大装源活度。
(七)放射源编码卡
放射源编码卡与探伤装置应可靠联接,且便于更换。更换放射源时,放射源编码卡应随之更换,确保与容器内的放射源一一对应。
(八)自动式探伤装置的保护装置
自动式探伤装置应具有故障保护装置。探伤装置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能自动关闭屏蔽闸或自动使放射源回到源容器内,避免人员受到过量照射。
三、使用探伤装置单位的要求
(一)至少有1名以上专职人员负责辐射安全管理工作。
(二)从事移动探伤作业的,应拥有5台以上探伤装置。
(三)每台探伤装置须配备2名以上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应参加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并考核合格。
(四)必须取得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
(五)探伤装置的安全使用期限为10年,禁止使用超过10年的探伤装置。
(六)明确2名以上工作人员专职负责放射源库的保管工作。放射源库设置红外和监视器等保安设施,源库门应为双人双锁。
探伤装置用毕不能及时返回本单位放射源库保管的,应利用保险柜现场保存,但须派专人24小时现场值班。保险柜表面明显位置应粘贴电离辐射警告标志。
(七)制定探伤装置的领取、归还和登记制度,放射源台帐和定期清 点检查制度。
定期核实探伤装置中的放射源,明确每枚放射源与探伤装置的对应关系,做到账物相符,一一对应。核实时应有2人在场,核实记录应妥善保存,并建立计算机管理档案。
(八)每个月对探伤装置的配件进行检查、维护,每3个月对探伤装置的性能进行全面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并做好记录。
严禁使用铭牌模糊不清或安全锁、联锁装置、输源管、控制缆、源辨位置指示器等存在故障的探伤装置。
(九)探伤作业时,至少有2名操作人员同时在场,每名操作人员应配备一台个人剂量报警仪和个人剂量计。个人剂量计应定期送交有资质的检测部门进行测量,并建立个人剂量档案。
(十)每次探伤工作前,操作人员应检查探伤装置的安全锁、联锁装置、位置指示器、输源管、驱动装置等的性能。
(十一)探伤装置必须专车运输,专人押运。押运人员须全程监护探伤装置。
(十二)室外作业时,应设定控制区,并设置明显的警戒线和辐射警示标识,专人看守,监测控制区的辐射剂量水平。
(十三)作业结束后,必须用辐射剂量监测仪进行监测,确定放射源收回源容器后,由检测人员在检查记录上签字,方能携带探伤装置离开现场。
(十四)探伤装置转移到外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的,使用单位应当于活动实施前填写“放射性同位素异地使用备案表”,先向使用地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经备案后,到移出地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异地使用活动结束后,使用单位应在放射源转移出使用地后20日内,先后向使用地、移出地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注销备案。
(十五)更换放射源时,探伤装置使用单位应向所在地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交《放射性同位素转让审批表》,申请转入放射源。
探伤装置使用单位、放射源生产单位应当在转让活动完成之日起20日内,分别将1份《放射性同位素转让审批表》报送各自所在地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十六)发生或发现辐射事故后,当事人应立即向单位的辐射安全负责人和法定代表人报告。事故单位应根据法规要求,立即向使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十七)使用固定γ射线探伤室的单位可参照从事移动γ射线探伤工作的单位进行管理。固定γ射线探伤室应满足下述要求:
1.探伤室建筑(包括辐射防护墙、门、辐射防护迷道)的防护厚度应充分考虑γ射线直射、散射效应。
2.探伤室应安装固定式辐射剂量仪,剂量率水平应显示在控制机房内,并与门联锁。
3.应配置便携式辐射检测报警仪,该报警仪应与防护门钥匙、探伤装置的安全锁钥匙串结一起。
4.探伤室工作人员入口门外和被探伤物件出入口门外应设置固定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状态指示灯箱。探伤作业时,应由声音警示,灯箱应醒目显示“禁止入内”。
5.γ射线探伤室的各项安全措施必须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
第二篇:关于X射线探伤装置的辐射安全要求.
关于X射线探伤装置的辐射安全要求
为了加强我省X射线探伤的辐射安全管理,规范X射线探伤作业,避免恶性辐射事故的发生,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国家相关规定制定本要求:
一、固定式工业X射线探伤辐射安全要求
(一)探伤室建筑屏蔽设计探伤室建筑(包括辐射防护墙、门、辐射防护迷道)的防护厚度应充分考虑X射线直射、散射效应。探伤室的设计应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二)固定式工业X射线探伤室的辐射安全措施应具有冗余性、多重性和独立性,其基本要求如下:
1.安全联锁
1)门机联锁探伤室进出工件大门和人员通道门应与探伤机联锁。即X射线探伤机的高压控制器与门联锁,关门不到位,高压电源不能启动;高压电源未关闭,门不能被打开。
2)门灯联锁探伤室内墙、进出工件大门外侧和控制台上应各有工作状态警示灯,并与门联锁。
2.紧急止动装置在探伤室内墙上应安装多个串联并有明显标识的“紧急止动”开关,该开关应与控制台上的“紧急止动”按扭联动。
一旦按下按扭,X射线探伤机高压电源被切断,人员通道门可以从内侧打开。3.钥匙控制探伤机的电源启动钥匙与人员通道门的钥匙以及控制台上的钥匙应牢固连接。该串钥匙应与便携式X辐射剂量仪(须具报警功能)连在一起,随操作员进出探伤室。
(三)警告标志探伤室工作人员入口门外和被探伤物件出入口门外应设置固定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状态指示灯箱,控制区边界应设置明显可见的警告标志。探伤作业时,应有声音警示,灯箱应醒目显示“禁止入内”。
(四)通风系统根据探伤室空间大小、x射线机的管电压和管电流、以及探伤作业时间,探伤室内应设置相应排风量的通风系统,使臭氧浓度低于国家标准要求。并采取相应的辐射屏蔽措施。
二、野外工业X射线探伤作业辐射安全要求
(一)制定野外探伤工作方案在野外探伤作业前,按项目应制定工作方案,该工作方案主要包括探伤工况、时间、地点、控制区范围、监测方案、清场方式等,明确探伤人员、防护人员、运输人员、保卫人员的职责和分工。工作期间做好相关记录,与方案一同存档备查。
(二)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野外探伤作业时,应设定控制区和监督区。控制区边界外X射线空气吸收剂量率应不大于20μGyh-1, 并设置明显的警戒线和辐射警示标识,专人看守。监督区位于控制区外,允许有关人员在此活动。其边界剂量率应不大于2.0μGyh-1。边界处应有“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识,公众不得进入该区域。
(三)探伤作业公告在探伤作业现场应张贴公告。公告中应包括作业性质、时间、地点、控制范围、探伤单位名称、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辐射事故报警电话等内容。
(四)移动屏蔽小室。根据需要设置屏蔽小室,屏蔽小室由可拆卸的屏蔽材料构件组成。其屏蔽能力应根据所操作的X射线的剂量及距离、障碍物、地理条件等确定。
三、X射线探伤的其他辐射安全要求
1、至少有1名以上专职人员负责辐射安全管理工作。
2、每台探伤装置须配备2名以上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应参加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经考核合格和持证上岗。
3、必须取得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
4.设备维护每个月对探伤装置的配件、机电设备和监测仪器,特别是安全联锁装置,进行检查、维护、及时更换部件。
5.个人剂量管理探伤作业时,至少有2名操作人员同时在场,每名操作人员应配备一台个人剂量计。个人剂量计应并编号定人配戴,定期送交有资质的检测部门进行测量,并建立个人剂量档案。
6.档案记录应建立探伤运行、辐射环境监测记录、个人剂量管理及维修记录制度,并存档备查。7.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制定探伤辐射事故应急预案,预案中应包括事故预防措施、发生事故后的处理措
施和事故报告程序等内容。发生或发现辐射事故后,事故单位应根据法规要求,立即向使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篇: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材料(射线装置)
****************医院 射线装置使用管理制度
为做好放射源的使用管理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避免各类辐射事故的发生,消除安全隐患,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第449号令)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主要内容如下:
一、使用射线装置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申报批准手续,领取辐射安全许可证。
二、新建、改建、扩建射线装置,放射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并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三、与射线装置有关的人员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及国家和省内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并采取有效措施使本单位的放射防护工作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不得违法违标。
四、专(兼)职放射性防护人员要相对稳定。基职责是:建立、健全辐射防护规章制度,检查执行情况,完成其他相关的工作任务。
五、定期组织本单位辐射工作人员学习辐射防护知识和有关法规标准,加强管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六、射线装置期间,加强管理,发生辐射事故时立即向环保、公安部门报告,不得迟报、瞒报。
七、接受监督部门的安全检查,并认真汇报本单位的辐射防护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二○○九年**月**日
*******************医院 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及职责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第449号令)的规定,***********医院,为做好射线装置的使用管理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避免各类辐射事故的发生,消除安全隐患,坚持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特成立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领导小组。其主要工作是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辐射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医院的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加强对辐射防护设施的管理维护,保证设施正常运行,做好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开展必要的辐射环境监测工作;对员工进行经常性的辐射防护宣传教育,提高辐射防护意识;发生辐射事故时,及时协调处理,协助有关部门处理辐射事故。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和主要职责如下:
组 长:****** 职务:********** 电话:******** 主要职责:负责医院辐射安全与防护的全面工作,制定辐射安全与防护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辐射事故应急措施的编写和落实工作,以及辐射环保手续的办理;负责辐射事故案件的处理工作。
副组长:****** 职务:******* 电话:******** 主要职责:受组长领导,协助组长工作。主要负责制定辐射
安全与防护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辐射事故应急措施的编写和落实,以及辐射环保手续的办理;负责辐射安全生产和管理的协调工作和辐射事故案件的处理工作。
副组长:****** 职务:******* 电话:******** 主要职责:受组长领导,协助组长工作。主要负责射线装置的使用安全和使用环境辐射水平的监测,以及监督和管理操作人员对射线装置按章操作和制度落实的情况;负责辐射事故案件的处理工作。
成 员:****** 职务:******** 电话:******** 主要职责:受组长和副组长领导,主要负责全厂辐射安全和相关生产管理的协调工作,协助副组长制定辐射安全与防护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辐射事故应急措施的编写和落实,以及辐射环保手续的办理;上级交办的其他有关辐射工作。
成 员:****** 职务:******** 电话:******** 主要职责:受组长和副组长领导,负责辐射安全保卫工作,协助副组长监督和管理操作人员对射线装置按章操作和制度落实的情况;负责放射源的安全监督检查和使用登记、统计;上级交办的其他有关辐射工作。
二〇〇九年**月**日
**********************医院 射线装置使用的操作规程
根据国务院《放射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的规定,强化我医院对射线装置使用的管理工作,防止因误操作而导致辐射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程,主要内容如下:
1、合上墙闸开关,按下开机按扭,调节好电源电压。
2、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X线号,摆好体位,对准中心线,身体其他部位做好射线防护。
3、根据部位选择技术、开头及投照条件。
4、按下手闸曝光(手闸为Ⅱ档曝光),曝光过程中,注意观察各种仪表的指示。
5、曝光完毕后,关闭机器电源。
6、每日下班时,应将管球放置到最低位置,并关闭总电源。
7、工作中一旦机器出现故障,请及时通知维修人员。
二〇〇九年**月**日
********************医院 射线装置安全使用岗位职责
为严格管理确保放射源的正常使用,防止辐射污染事故的发生,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健康,特制定以下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辐射设备操作人员以及检修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执行。职责具体内容如下:
一、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和放射源使用操作规程。
二、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射线装置仪器操作,严禁违章操作造成自身和患者的超剂量照射。
三、操作及维修人员必须恪尽职守,工作中一丝不苟,确保射线防护装置完好有效。
四、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日常的生产和检修工作,维护好射线装置的安全使用环境设置。
五、在操作和检修工作中,认真做好防护工作,严格操作程序,确保操作、检修的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的身体健康,不发生任何放射污染事故。
二〇〇九年**月**日
****************医院 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
为了做好放射源安全使用管理工作,保障职工健康,减少事故隐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污染防治法》和《放射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主要内容如下:
一、射线装置的使用和管理必须指定专人负责,负责人必须由政治可靠,工作认真负责,经过辐射工作培训,懂得辐射防护知识的人员担任。
二、射线装置使用、应急人员必须配备监测报警仪器,个人剂量计,辐射防护服。
三、射线装置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证,配戴个人剂量计,定期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四、射线装置使用场所必须设置“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加强管理,并做好防火、防盗、防破坏工作。
五、对射线装置使用场所定期进行辐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切实消除一切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隐患。
六、报废的射线装置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二〇〇九年**月**日
********************医院 射线装置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为使射线装置正常工作,确保人员身体健康,保护环境,遵照《放射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的要求,特制定如下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一、本制度适用于射线装置的检修维护管理。
二、指定专人负责对射线装置的检修维护管理,定期检查,发现设备故障要及时通知辐射安全管理负责人,经同意后对设备进行维修。
三、在使用过程中,射线装置操作人员发现设备出现故障时,要及时通知辐射安全管理负责人和设备检修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确定有问题时,经辐射安全管理负责人同意后对设备进行维修。
四、当设备出现较严重的故障和问题时,要及时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出现事故时要立即通知环保部门进行处理,并对现场进行控制。
五、维修人员对射线装置进行维修时,严格检修操作步骤,必要时穿戴防护设备,确保在维修过程中不出现超剂量照射事故。
六、维修人员对放射源进行维修时,应对维修现场进行清理和控制,无关人员严禁在控制区内活动。
七、检修完毕后,做好监测校对,做好记录;并告知相关领导。
二〇〇九年**月**日
********************医院 辐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
根据《放射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第二十八条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的培训计划由辐射安全和环境保护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并报医院领导批准实施。
二、凡本医院员工均为教育培训对象。
三、对全体员工进行辐射防护基础知识培训,每年不少于一次。内容主要以辐射安全防护知识为主。
对射线装置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每季度不得少于一次。内容主要以国家辐射防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主,以及放射基本知识、放射源基础知识、辐射防护基本知识等,并做到有计划,有考核,有记录。
四、射线装置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必须参加专业部门组织的辐射防护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辐射工作岗位证》后,方可上岗。
五、新上岗员工必须由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领导小组及时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六、辐射防护培训考核要认真进行记录、备案,对不合格的人员要及时进行补训。
二〇〇九年**月**日
*****************医院 辐射工作监测方案
为加强放射源的安全使用,保障人体健康,保护环境,特制定本监测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辐射环境监测工作具体由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实施。
二、监测项目为工作场所监测和个人剂量监测。
三、监测周期为射线装置工作场所每半年监测一次,如射线装置因医疗工作需要进行变动或新装置投入使用时,要对周围辐射环境进行全面监测。
个人剂量计按市卫生局通知进行监测,并建立和保存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四、监测点位的确定,每台射线装置工作间为一监测点,监测时按使用房间四周1米位、3米位、5米位进行,主要监测房间防护门和窗户等有接缝的位置。
五、监测时,日常监测由本医院自行组织实施。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有另行要求时,由专业单位执行。
二〇〇九年**月**日
第四篇:射线装置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材料范本.
射线装置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材料范本
辐射安全管理机构
负责人: 主要成员: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注:如本单位没有专门管理机构,仅设专人管理,可以没有此项。
射线装置操作规程
1、射线装置必须有良好的辐射防护措施,并经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射线装置使用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相应考核和资格鉴定,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3、以下按照射线装置使用操作步骤填写操作规程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射线装置岗位职责
根据本单位实际岗位设置情况及单位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射线装置岗位职责。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射线装置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
1、使用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体检,并经过辐射安全防护培训,持证上岗。否则不得从事此项工作。
2、从事辐射工作人员应配备个人剂量卡,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3、射线装置应设有专门工作室。(填写工作室采取的防护措施)(移动射线装置填写现场应采取的辐射防护措施)
4、射线装置工作室设专人管理,非相关人员不得入内。
5、做好辐射安全防护工作,设立辐射标志、声光报警等防止无关人员意外受照。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射线装置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包括设备的日常检修要求、检修注意事项、设备出现故障上报及防止使用等、设备出现事故应请专业人员或设备厂家进行维修、建立设备检修及维修记录。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射线装置设备使用登记制度
包括设备使用要求,使用人员,使用目的,使用地点、部位,使用时间等。根据射线装置不同可选择是否建立本制度。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辐射岗位工作人员培训制度
包括对从事辐射工作人员的日常岗位培训,辐射安全的定期培训,及工作人员上岗应达到的培训要求等。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使用射线装置监测方案
包括对从事辐射工作人员的定期监测,对工作场所、周围环境的监测,对射线装置工作状态漏射情况的监测。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一、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及联系电话:
二、应急启动:
当由于误操作或设备故障发生辐射事故,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启动本应急预案。
三、应急响应工作程序
1、立即疏散现场人员,封锁现场,切断一切造成辐射的环节。
2、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对受照人员立即采取应急救援措施。
3、保护现场,配合公安、环保部门检查事故现场,了解事故情况,估算受照剂量,判定事故性质及级别
四、应急终止
事故得到控制,事故条件已经解除。
五、事故报告和管理
1、评价所有应急日志、记录、书面信息等。
2、评价事故,找出事故原因,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3、评价应急期间所采取的行动,汲取实践经验。
六、环保、卫生、公安部门联系电话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射线装置台帐
包括射线装置名称、型号、最大管电压、最大输出电流、用途等。
第五篇:医院X射线装置辐射安全评估报告
医院X射线装置辐射安全评估报告,医院X射线辐射安全检测报告(2014-04-02 10:10:38)转载▼标签: x射线装置辐射安全检健康
某医院X 射线诊断工作场所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书 1.概述
1.1建设项目名称和地址 1.2建设性质
1.3工程规模和人员结构
该新建项目位南通市通州区某人民医院病房大楼东侧,拟建设五层门急诊大楼,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800万元。门急诊大楼位于老院区东侧,为地上4层,地下1层。拟建项目放射科位于门急诊大楼底层东北角一块相对独立区域,设有4个X射线机房,其中1个CT机房、1个DR机房、1个胃肠透视室、1个备用摄片室。CT室和DR机房面积各58.5平方米,其中X射线室使用面积35平方米;胃肠透视室和备用机房面积为39平方米,X射线室使用面积29平方米。
放射工作场所的射线装置主要是将现有医用诊断X线机移入使用,放射科现有X线机基本情况见下表。
医用诊断X线机名称生产厂家型号管电压(KV)管电流(mA)X线CT机东软飞利浦医疗设备公司NeuViz.Dual型140300 DR摄片机德国西门子医疗器械公司MulTix.Compact130500 胃肠透视机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XG-510A125500 X线摄片机北京万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ZFs.302-1125300
1.4评价范围
本报告书评价范围涉及《南通市通州区第八人民医院新建门急诊大楼工程初步设计》中拟建的放射诊断工作场所,内容包括射线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危害因素,并可能对人员及周围环境的电离辐射影响进行专项评价。1.5编制依据(略)1.6评价目标
1.6.1防护设计原则
1.6.1.1对于符合正当化的放射工作实践,以放射防护最优化为原则,使各类人员的受照剂量不仅低于规定的限值,而且控制到可以合理做到的尽可能低的辐射水平。这一考虑包括了正常运行、维修以及应急状态,也包括了具有一定概率的导致重大照射的潜在照射的情况。1.6.1.2在防护设计时,充分考虑辐射防护的发展(如GB18871-2002、ICRP60、IAEA115以及国家基本放射防护标准,已把剂量当量限值降低),也考虑到公众对辐射的心理因素,还为防护设计与施工保守地留有二倍安全系数。1.6.2剂量限值
1.6.2.1工作人员剂量的年限值(略)1.6.3评价目标:
1.6.3.1在考虑了最优化原则后,屏蔽设计时,年剂量目标值应不高于下列值: 职业放射工作人员:2 mSv/a 公众成员:0.1 mSv/a 1.6.3.2按防护设计原则和年剂量目标值,导出剂量率目标值定为:射线装置工作时,距屏蔽室墙外壁30cm处的辐射当量剂量率不大于2.5μSv/h。对于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的职业放射工作人员,即使居留因子为1,按年照射时间500小时(每年250天,每天2小时)计算,年累积剂量仅为1.25mSv/a,低于年剂量目标值,并低于年有效剂量限值的1/10;对于公众成员,居留因子为1/16时,年累积剂量为0.078 mSv/a,低于年剂量目标值,并低于年有效剂量限值的1/10。
2.场址和对公众的影响 2.1场址环境
2.1.1该新建项目位于南通市某人民医院内,病房大楼东侧,南临平刘公路,西面是医院内病房大楼,东面是农村马路距民房20米远、北面是河道。拟建设门急诊大楼,规划建设面积4000平方米,楼长46米,宽41米。地上4层,地下1层,集门诊、急救、医技工作场所于一体。医院在底层东北侧一端设置放射工作场所,放射工作场所为一块相对独立区域。2.1.2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块原为平东村村部和部分居民楼区。无其它放射性污染源,所在地区环境辐射水平目前趋于通州区环境放射性本底背景值水平(2-8)×10-2μGy.h-1。2.2对公众的辐射影响
放射工作场所的X射线机房周边区域,如更衣室、办公室、走廊、庭院及毗邻道路等有人员活动的区域为放射防护主要目标,如屏蔽防护措施得当,其电离辐射水平将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3-2002)和《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基本安全标准》(IAEA安全丛书NO.115,1997年)规定的公众剂量限值和本屏蔽设计的年剂量目标值。
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3.1辐射源项分析 3.2辐射危害因素分析 3.3可能产生的放射性危害(1)放射性皮肤损伤
(2)放射性白内障放射性白内障(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4.拟采取放射防护设施 4.1选址
放射工作场所位于门急诊大楼底层东北侧一端,为一块独立区域。4.2机房布局
该医院为二级乙等医院,根据医院放射科规模的大小和X射线机房的多少,采用全分隔式布局。将放射科分为内、中、外三层。内层是X射线工作人员业务活动通道和操作室;中层是各种X射线检查室;外层是患者候诊走廊。各层之间有不同形式的防护门相通。4.3建筑设计
放射工作场所要求每一间X射线机房使用面积均大于24平方米。CT和DR机房使用面积约35平方米,胃肠室和备用机房使用面积约29平方米,层高为3米,机房X射线机主照射方向和其他方位的墙体厚度为370mm的粘土砖墙(1.6g/cm-3),内外水泥粉刷,相当于3个铅当量防护。上下楼板为15cm厚混凝土浇注体防护层,CT室上下楼板要达到相当于3个铅当量防护,可为25cm厚混凝土浇注体或15cm厚混凝土浇注体再加其它防护;门窗为专业厂家制造的相当2mm厚铅板防护层(其中CT室大门为推拉式的,内衬3mm厚铅板防护层);观察窗用20mm厚普通铅玻璃相当于3个铅当量。4.4分区管理
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的规定,CT机房、DR机房摄影片机房和透视机房应设为控制区进行管理,机房控制室及走廊应设为监督区进行管理。4.5通风设施
根据《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的规定,机房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可采取开窗或安装换气扇方式,在机房大防护门对侧墙高2.5m以上设置排风扇并应有所在墙壁相同的防护厚度。工作期间,机房每小时换气2-3次为宜。4.6警告标志
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 的规定,在四个机房门外应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并安设醒目的工作指示灯。4.7屏蔽设计
X射线机的核心部分是X射线管,X射线管是装在屏蔽套中的,屏蔽套上留有可供有用线束通过的窗口,即主照射方向,对无用而有害的X射线,出厂时即有足够的屏蔽,泄漏量不超过相应的标准。
机房的屏蔽利用计算模式和项目提供的数据计算相应透射系数B,利用B值即可通过透射曲线得出相应的材料所需厚度。将其与项目提供的屏蔽厚度进行比较,评价项目防护规划是否满足要求。射线照射的防护墙为主屏蔽墙,其余墙壁及屋顶为次屏蔽墙。计算模式 初级射线屏蔽计算B≤HR2/WUT 次级射线屏蔽计算η≤6×104HR2I/WT 式中:W—周工作负荷 U—利用因子 T—居留因子 H—每周剂量控制参考值 R—参考点与放射源的距离 B—透射系数 η—透射比
H—周屏蔽设计目标值(工作人员取0.04mSv/Week,公众取0.002 mSv/Week)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普通机房机房计算因子和屏蔽厚度计算值 位置东墙南墙西墙北墙屋顶*机房大门防护门 d(m)3.03.23.03.23.03.03.0 参考点所区域控制室备用摄片机房走廊走廊门诊换药室走廊控制室 T11/41/41/41/41/41 计算厚度1.00.80.80.80.80.80.8 设计厚度3.03.03.03.02.02.02.0
表2 CT机房机房计算因子和屏蔽厚度计算值 位置东墙南墙西墙北墙屋顶机房大门防护门 d(m)3.53.03.53.03.03.04.5 参考点所区域DR机房走廊走廊控制室B超室走廊控制室 T1/41/41/411/41/41 计算厚度2.72.82.72.42.82.82.0 设计厚度3.03.03.03.03.03.02.0
*螺旋CT的X射线管要做360度旋转运动,U利用因子为1/4,北墙处U为1/16。表3 DR机房机房计算因子和屏蔽厚度计算值 位置东墙南墙西墙北墙屋顶机房大门防护门 d(m)3.53.03.53.03.03.03.0 参考点所区域办公室走廊CT机房控制室B超室走廊控制室 T11/41/411/41/41 计算厚度1.81.41.31.41.41.41.4 设计厚度3.03.03.03.02.02.02.0
根据计算机房防护所需最大屏蔽厚度均低于项目设计屏蔽厚度。因此,该设计满足防护要求。4.8防放射性污染
本项目使用射线装置,断电后即没有射线产生,不产生放射性污染。4.9个人防护用具
医院制定了个人防护用具的配备计划,计划配置铅眼镜、铅围脖和铅防护服。
根据《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的规定,机房应配备受检者的各种辅助防护用品,以及固定特殊受检者的各种用品。4.10三废处理
本项目使用射线装置,不产生放射性三废。5.放射防护监测 5.1个人剂量监测
根据《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个人剂量管理的要求,放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佩戴外照射个人剂量计,并按本单位制定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办法,定期进行个人剂量监测,个人剂量监测的实施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检测机构负责。所用热释光剂量计为LiF(Mg.Cu.P)元件,须经过计量部门刻度。个人剂量监测频度为三个月1次,由监测单位出具个人剂量检测报告,遇有事故情况随时送检,受检单位应认真做好剂量片计的收发和佩戴工作,并将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登记在《放射工作人员证》上。
被监测人员应包括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工作相关人员。同时建立这些人员的个人剂量档案,进行档案化管理,及时登记剂量监测数据,数据应完整,对每个人员的年累积剂量进行评估,并对个人剂量档案妥善保管,保管时间应不少于脱离放射工作后的20年。
遇到较高水平的局部照射时,应佩戴附加剂量计。有可能造成体内污染时,应进行内照射剂量监测。
5.2工作场所监测
根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46号令)的规定,放射工作场所应进行定期的放射防护监测。
医用诊断X射线机新安装后,应对X射线机防护性能进行全面检测,并对X射线机机房防护设施的辐射安全进行测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正常使用中的X射线机,每年应进行一次X射线机主要防护性能检测的监测,以及机房防护设施检查测试。包括X射线源组件泄漏辐射的检测、有用线束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检测、立位和卧位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上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检测,以及机房周围工作场所的透射和泄漏剂量检测,如控制室、防护门缝、窗外,四壁墙外、顶棚上等处,使用合格的X射线剂量仪对以上各处进行剂量检测,重点检测可能发生射线泄漏的地方,并记录检测数据。检测方法参照《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138-2002)的要求。
使用单位应对工作场所监测数据进行管理,妥善保管,并观察监测数据的变化,发现防护薄弱环节。使用单位应配备必要的质量控制检测仪器,仪器须经检定合格,并按规定进行质量保证管理。
5.3场所外的环境监测
定期对X射线机房周围环境辐射安全进行检测,一般每年一次,监测范围和监测点的布置应包括机房周围公众经常活动的场所,如候诊走廊、毗邻公用房间、护墙外道路等。应重点监测有人员长期驻留的场所。
以上所有监测数据均应认真记录,建立档案。在记录监测结果时,应同时记录监测条件、测量方法和仪器、测量时间和测量人。定期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放射卫生防护和监测措施的建议。6.辐射危害评价
辐射危害评价暨X射线机房屏蔽厚度的核实,医院放射科已有X射线机中,最大工作管电压为130KV、工作管电流为500mA。选取工作管电压为130KV的CT机和100KV的X射线机分别作为CT室和普通放射的代表性辐射污染源。X射线机在工作状态下对人员及环境的辐射影响主要是X射线通过墙体的透射和门窗的漏射。X射线的基本防护原则是减少照射时间,加长与X射线源的距离及进行适当的屏蔽。6.1有用线束屏蔽厚度的核实
a.普通X射线机房普通X射线机机房墙体厚度设计为370mm的粘土砖墙,内外水泥粉刷(相当于3mm厚铅板防护层),普通机房工作空间为5.75×5.20m2,预测计算点取墙外0.3m。参考点设于距离X射线机R=3m处,考虑公众,居留因子T=1/16,使用因子U=1,周工作负荷W=1.0×103mA·min,实际工作中周工作负荷达不到这么高。查比透射量B曲线,得100KV的宽束X射线的B=2.0×10-4mGym2/mA·min。由于X射线的品质因子为1,每1Gy的吸收剂量对人体的生物效应等效于1Sv的有效剂量当量。参考点的周剂量当量Hw=BWUTR-2=1.38μSv。则公众年剂量当量为0.07mSv,低于公众年剂量目标值0.1mSv;导出剂量率为0.14μSv/h,低于导出剂量率目标值。
考虑X射线工作人员,设到工作人员距离X射线机3m,居留因子T=1,使用因子U=1/4,则参考点的周剂量当量Hw=BWUTR-2=5.52μSv。则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为0.28mSv,低于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目标值2mSv;导出剂量率为0.55μSv/h,低于导出剂量率目标值。因此,主防护墙厚度设计能满足屏蔽防护的需要。
b.螺旋CT机房 CT机主照射方向的墙体厚度设计为3mm厚铅板防护层,铅密度为11.35g/cm3,CT机房工作空间为6.5×5.4m2,预测计算点取墙外0.3m。参考点设于距离X射线机R=3m处,考虑公众,居留因子T=1/16,使用因子U=1/4,周工作负荷W=1.0×103mA·min。查比透射量B曲线,得150KV的宽束X射线的B=1.0×10-3mGy m2/mA·min。由于X射线的品质因子为1,每1Gy的吸收剂量对人体的生物效应等效于1Sv的有效剂量当量。参考点的周剂量当量Hw=BWUTR-2=1.74μSv。则公众年剂量当量为0.09mSv,低于公众年剂量目标值0.1mSv;导出剂量率为0.17μSv/h,低于导出剂量率目标值。考虑X射线工作人员,设工作人员距离X射线机4m,居留因子T=1,使用因子U=1/4,则参考点的周剂量当量Hw=BWUTR-2=15.6μSv。则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为0.81mSv,低于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目标值;导出剂量率为1.6μSv/h,低于导出剂量率目标值。因此主防护墙厚度设计能满足屏蔽防护的需要。
6.2漏射线、散射线屏蔽厚度的核实
侧墙(副防护墙)厚度设计为370mm的粘土砖墙(1.6 g/cm3),内外水泥粉刷,相当于3mm厚铅板防护层。根据GBZ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医用诊断X射线机距源点1m处的泄漏辐射剂量限值为1.0mGy/h。铅对150KV的宽束X射线的TVT值为0.96mm,设参考点距源点4m,当居留因子为1时,经3mm厚铅板防护层的屏蔽衰减,根据公式NTVT=lgWLT/R2Hw,参考点处的泄漏辐射剂量率为0.08μSv/h,年剂量当量为0.04 mSv。当假设X射线焦点与受检者距离为1m,受检者体表照射面积为400平方厘米,考虑90°散射,散射因子取0.002,则散射线所致周剂量为0.125μSv,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为6.25μSv,导出剂量率为0.0125μSv/h。
因此,由漏射线和散射线共同作用所致剂量率为0.093μSv/h,低于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导出剂量率目标控制值(2.5μSv/h),年剂量当量为0.04mSv,也低于工作人员年剂量目标控制值;若考虑公众,取居留因子为1/16,则公众年剂量当量为0.003mSv,也低于公众年剂量目标控制值(0.1mSv)。
所以,侧墙(副防护墙)厚度设计能满足屏蔽防护的需要 6.3顶棚屏蔽厚度的核实
a.普通X射线机房 顶棚设计为15cm厚现浇混凝土(2.35 g/cm3),对应铅当量为2.0mm相当于2mm铅当量。普通机房的X线主方向一般为向下和水平方向,很少对上,故顶棚有2mm铅当量防护,符合GBZ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因此,顶棚屏蔽设计符合防护的要求。
b.螺旋CT机房 CT室上下楼板设计要达到相当于3个铅当量防护,可为25cm厚混凝土浇注体或15cm厚混凝土浇注体再加其它防护(内嵌1mm厚铅板)的复合防护层。对于螺旋CT顶棚设计也是考虑为主照射方向,其对应铅当量为3mm,屏蔽厚度的核实同6.1b,故其防护厚度设计能满足防护的需要。7.放射防护管理
7.1单位安全防护自主管理:必须成立放射防护安全管理机构,由单位负责人担任组长,有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任组员,人员各有分工,职责明确。医院成立了放射防护管理小组,负责全院放射防护管理工作。
南通市某人民医院放射防护管理小组: 医院应该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分工,以便在工作中更好地开展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医院负责放射诊疗工作的质量保证和安全防护专(兼)职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应包括:组织制定并落实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测监测和检查;组织本机构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接受专业技术的放射防护知识及有关规定的培训和健康检查;制定放射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记录本机构发生的放射事件并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依据国家有关法规要求制定详细、操作性强的安全防护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包括:(1)放射防护管理组织与职责;(2)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办法;(3)场所和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剂量监测办法;(4)放射性事故管理和应急处理方案;(5)放射防护安全操作规程;(6)意外事件应急与处置规程;(7)受检者放射防护管理规定。
另外,还应建立相关档案,并妥善保管,包括射线装置和防护设施技术档案、个人剂量与健康检查档案放射防护监测评价和放射事故档案、辐射检测仪器档案等。7.2放射工作人员的管理
工作前,应先明确放射性工作岗位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必须经过就业前体检,检查结果须符合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标准的要求,体检合格者方允许参加放射性工作,今后还须每两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工作人员还需定期参加放射卫生法规教育和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才能取得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证明,才能上岗;放射工作人员应接受每叁个月一次的个人剂量监测。8.结论与建议 8.1结论
(1)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规定,评价机构针对建设项目工作场所中存在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GBZ/T181-2006,认为南通市某人民医院新建门急诊大楼工程中放射诊断工作场所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
(2)南通市某人民医院新建门急诊大楼工程中放射诊断工作场所内部新建CT机房、DR机房、胃肠透视和备用摄片机房选址可行,医院放射科采用全分隔式布局,将放射科分为内、中、外三层。内层是X射线工作人员业务活动通道和操作室;中层是各种X射线检查室;外层是患者候诊走廊。各层之间有不同形式的防护门相通。这种布局将工作人员走廊与患者走廊分隔,将X射线机房与操作室分隔,符合机房布局应遵循的安全、方便、卫生的原则。布局合理,面积设置符合《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的规定、《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GBZ/T180-2006。
(3)南通市某人民医院新建门急诊大楼工程中放射诊断工作场所新建CT机房、DR 机房、胃肠透视和备用摄片机房防护设计符合《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的规定。
(4)预计机房建成后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年有效剂量均小于年剂量约束值。
(5)医院已建立了放射防护管理组织,制定了部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防护用具配置计划。8.2建议
(1)各医用诊断X射线机机房应严格根据所使用的X射线机最大管电压和有效工作负荷及拟使用屏蔽材料进行屏蔽防护设计,保证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受照剂量低于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值防护安全的要求。
(2)有用线束朝向的墙壁应有至少3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其他侧墙应有2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天棚、地板应视为相应侧墙考虑,但CT室上下楼板应视为有用线主束朝向的墙壁考虑,故要有3个铅当量防护,折算成混凝土25cm厚;机房的门、窗必须避开有用线束方向,并有其所在墙壁相同的防护厚度,但CT室的外防护门应为3mm铅当量防护。(3)机房门外应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
(4)机房大门为推拉式,机房门必须与门洞每边有10cm宽度重叠,机房内门必须与衬铅门框有一定宽度的搭接重叠,与墙体间距小于1cm,防止X射线泄漏。
(5)落实放射防护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配备相应个人防护用具和受检者防护设备。
(6)非职业工作人员办公、病人及公众候诊、休息场所尽可能远离X射线机房。(7)认真贯彻卫生部第46号令,加强放射诊断的质量控制工作,保证质量和病人的健康安全。应使用防护性能经放射卫生防护机构检测合格的X射线机,并建立落实放射防护安全制度,项目建成后应定期开展稳定性检测并进行定期的防护监测和个人剂量监测。
(8)在放射工作场所项目建设过程中应确保本意见单中提及的各项防护措施得以落实。
(9)放射工作场所在竣工后须经卫生行政部门和具有资质的放射防护检测机构进行防护控制效果评价验收合格后,领取放射诊疗许可证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