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B140 卫生法学
B140 卫生法学
B140作业4-1 1.能够引起卫生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是(C)A)法律渊源
B)法律原则
C)法律事实
D)法律解释
2.下列关于卫生行政复议和卫生行政诉讼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A)行政复议为行政行为,行政诉讼为司法行为
B)行政复议适用行政程序,行政诉讼适用司法程序。
C)行政复议实行一次审结制度,行政诉讼实行二审制
D)行政复议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行政诉讼审查其合法性和适当性
3.卫生行政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时间一般为(C)A)受理行证复议申请之日起15日内
B)受理行证复议申请之日起30日内
C)受理行证复议申请之日起60日内
D)受理行证复议申请之日起90日内
4.按卫生法律法规的约束程度为标准,卫生行政行为可分为(D)A)合法行为与非法行为
B)依职权行为与依申请行为
C)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
D)羁束行为与自由裁量行为
5.下列卫生法律责任的种类中属于卫生民事责任的是(A)A)返还财产
B)没收财产
C)没收非法财物
D)没收违法所得
6.我国卫生立法的依据有(ACD)A)我国宪法
B)欧美国家的卫生立法
C)我国卫生方针、政策
D)我国现阶段物质生活条件
7.可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制定卫生法律案的机构和人员有(ACD)。A)国务院
B)司法部
C)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 D)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
8.下列属于卫生行政复议原则的有(ABCD)A)合法原则
B)有错必究原则
C)及时、便民原则
D)公正、公开原则
9.下列关于疫苗接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CD)A)接种单位应当公示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
B)接种单位接种第一类疫苗可以收取接种耗材费
C)接种单位应当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凌沧保管制度
D)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
10.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下列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有(AB)A)鼠疫
B)霍乱
C)登革热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11.卫生行政执法一般应遵循的原则有(ABD)A)依法行政原则
B)公正与公开原则
C)依申请执法原则
D)“先取证,后裁决”原则
B140作业4-2 1.下列食品中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需办理食品经营、生产许可证的是(D)A)生产厂家厂内自售的食品
B)餐饮单位自加工的食品
C)农民自产自销的农产品
D)“老字号”店铺经营的食品
2.卫生行政部门在职业病监督检查中(D)A)有权向相关人员了解情况,但无权现场取证
B)有权查阅与违法行为有关的资料,但无权复制
C)有权责令暂停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但无权封存已造成事故的材料和设备
D)有权组织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现场,但无权直接向社会征用相应的交通工具
3.下列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A)医疗废物使用的运送工具应定期、定点消毒处理
B)医疗废物应使用专用包装袋或容器,并有警示标志 C)医疗废物的暂存应是在隐蔽地点,且存放时间不超过1周D)医疗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的生活垃圾也按照医疗废物管理
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是(D)A)我国建立了食品召回制度
B)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D)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根据情况对有些食品实施免检
5.下列关于职业病诊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诊断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承担,诊断可由一名主任医师独自诊断
B)诊断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承担,诊断可由一名主任医师独自诊断
C)诊断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承担,诊断应由三名以上具有诊断资格的医师集体诊断
D)诊断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承担,诊断应由三名以上具有诊断资格的医师集体诊断
6.下列突发卫生公共事件中,要求省级政府应在1小时内上报卫生部的情形有(ABCD)A)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B)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群体性疾病的C)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爆发、流行的
D)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的7.下列有关食品广告的说法中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有(ACD)A)食品广告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和治疗功能
B)食品行业协会可以以广告的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
C)食品广告的内容应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
D)任何组织和个人在虚假广告中推荐食品,使消费者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8.根据事故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辐射事故可分为(ABCD)A)一般辐射事故
B)较大辐射事故
C)重大辐射事故
D)特别重大辐射事故
9.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说法中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有(ABD)A)食品添加剂应当有标签、说明书和包装
B)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许可制度
C)生产、经营的食品中可以添加任何种类的中药材物质
D)食品添加剂的标签和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10.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采取的措施有(ABC)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 B)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C)对医疗机构内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D)对患病死亡的尸体,应在72小时之内通知其家属自行处理
11.我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普遍建立了(ABCD)A)卫生许可制度
B)事故报告制度
C)卫生知识培训制度
D)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B140作业4-3 1.违反规定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卫生技术人员,应承担相应的(B)A)违宪责任
B)行政责任
C)民事责任
D)刑事责任
2.下列关于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A)婚前保健属于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内容
B)从事家庭接生的人员不属于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人员
C)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内容还包括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
D)凡从事结扎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的机构,必须取得县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
3.下列情形中,医疗机构可予以取消医师处方权的是(C)A)医师出国探亲的
B)医师被处以行政罚款的C)医师开具处方谋取私利的D)医师没有取得相应职称的4.下列药品中禁止生产和销售的是(D)A)生化药品
B)放射性药品
C)医疗用毒性药品
D)未标明有效期的药品
5.下列关于申请设立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中外双方主体资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中外双方都应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
B)外方应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中方不受此限
C)中方应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外方不受此限
D)中外双方都不受是否为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法人的限制
6.婚前保健服务的内容包括(ABC)A)婚前卫生指导
B)婚前卫生咨询
C)婚前医学检查
D)婚前性格分析
7.医疗机构的下列行为中,情节严重将被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有(ABC)A)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的
B)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C)出卖、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D)服务态度差,一月内有5起以上医疗纠纷的8.医疗机构除开展疾病诊断外,还必须承担(ACD)A)相应的预防保健工作
B)指导私人诊所业务的工作
C)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支援农村等任务
D)在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疾病流行或者其他意外情况时,服从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9.下列人群中符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条件的有(ABCD)
A)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或确有医术专长的,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考核推荐的B)具有高等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在医疗、预防或者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的
C)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医学专业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或者保健机构中工作满2年的
D)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或者保健机构中工作满5年的10.下列关于药品广告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BD)A)处方药不得在电视台发布广告
B)药品广告内容不得含有虚假内容
C)药品广告中可以利用医师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
D)处方药可以在国务院卫生部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指定的医学刊物上介绍
11.不得发布广告的医疗器械有(ABCD)A)治疗艾滋病的医疗器械
B)治疗性功能障碍的医疗器械
C)扩大临床试用、试生产阶段的医疗器械
D)未经生产者所在国(地区)政府批准进入市场的境外生产的医疗器械
B140作业4-4
1.医务人员在医院外发现病人情况危急而予以紧急救治,则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形成(B)A)医疗合同关系 B)无因管理关系
C)强制诊疗关系
D)侵权法律关系
2.下列有关国际卫生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A)世界卫生组织是专门的立法机关
B)没有居于国家之上的强制机关保障其实施
C)调整对象是国际卫生法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D)在我国除声明保留的条款外,国际卫生法优于国内卫生法
3.血站对同一献血者两次采集血液的间隔期为(D)A)不少于半个月
B)不少于一个月
C)不少于三个月
D)不少于六个月
4.医护人员对患者身高、体重等信息在公共场合予以披漏时,侵犯了患者的(A)A)隐私权
B)身体权
C)自主决定权
D)平等医疗保健权
5.下列有关我国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赞成代孕行为
B)提倡多胎妊娠
C)严格掌握适应证
D)允许供精与供卵商业化
6.下列器官、组织的移植不适用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的有(AB)A)角膜移植
B)骨髓移植
C)心肺移植
D)肝肾移植
7.医学发展带来很多法律问题,下列事项中目前我国有相应立法的有(CD)A)安乐死
B)脑死亡
C)器官移植
D)试管婴儿
8.下列有关血站采血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D)A)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
B)采血遵循自愿与知情同意原则
C)对献血者履行告知义务和积极宣传义务 D)对献血者身份进行核对检查,严禁冒名顶替
9.下列属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附随义务的有(BC)A)诊疗义务
B)保密义务
C)疗养指导的说明义务
D)制作、保存病历的义务
10.发生医疗事故后,医疗机构应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的情形有(BC)
A)患者家属是媒体工作者的
B)导致3人以上患者人身损害后果的
C)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D)患者人身损害较轻,但家属情绪较为激动的11.血液与血液制品管理的基本法律原则有(ABC)A)救死扶伤、保障临床需要的原则
B)集中管理、统筹分配血液资源原则
C)保障献血者和受血者身体健康的原则
D)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进行血液采集和供应的原则
第二篇:卫生法学
1、卫生违法的构成条件
答:卫生违法是法律关系主体实施的一切违反卫生法律规范的行为。卫生违法必须符合以下4个条件:(1)行为人在客观方面实施了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
(2)卫生违法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侵害了卫生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3)违法行为主体在主观方面必须有过错;(4)卫生违法的主体,必须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卫生法律责任的概念
答:卫生法律责任是指卫生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卫生法律规范规定的义务或约定义务,所应承担的带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
3、医疗机构设置遵循的原则
答:(1)公平性原则(2)整体效益原则
(3)可及性原则(4)分级原则
(5)公有制主导原则(6)中西医并重原则
4、医疗机构注销
答:医疗机构歇业,必须向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经登记机关核准后,收缴《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机构非因改建、扩建、迁建原因停业一年的,视为歇业。
5、医疗机构的校检
答: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床位不满100张的医疗机构,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每年校检1次;床位在100张以上的医疗机构,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每3年校检1次。
6、医院的分类
答:医院按照不同的划分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医疗技术水平及服务层次划分,可分为一、二、三级。
(2)按医院所在区域,医院可分为城市医院,如省医院、市医院、区医院、街
道医院,和农村医院,如县医院、乡镇医院。
(3)按收治范围,医院可分为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
(4)按运行目标,医院可分为营利性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
(5)按是否承担教学任务,可分为教学医院和非教学医院。
7、医院的社会属性
答:(1)公益性医院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益性>
(2)生产性医院不是纯粹的消费性服务,而是通过医疗、预防及康复服务,使患者恢复健康,增强体质,保障社会劳动力的健康。<生产性>
(3)经营性医疗活动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必须讲究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经营性>
8、医院的任务
答:医疗、教学、科研、卫生保健。
9、医院工作的特点
答:(1)必须以病人为中心(2)科学性、技术性强
(3)显著的随机性与规范性(4)时间性和连续性强
(5)具有社会性与群众性
(6)要以社会效益为首位,使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10、医院的等级与分级
答:根据卫生部发布的《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医院按其功能、任务不同划分为一、二、三级:①一级医院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是初级卫生保健机构。②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是地区性医疗预防的技术中心。③三级医院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是具有全面医疗、教学、科研能力的医疗预防技术中心。
各级医院经过评审,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确定为甲、乙、丙三等,其中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因此医院共分3级10等。
11、执业医师的权利和义务
答:(1)权利:①执业自主权 ②执业条件保障权 ③专业研习权
④获得尊重权 ⑤获得报酬权 ⑥参与民主管理权
(2)义务:①依法执业的义务 ②恪守医德的义务 ③依诚信原则所生附随义务 ④勤勉义务 ⑤卫生宣传义务
12、无偿献血的年龄、血量和间隔时间
答:我国《献血法》规定: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得超过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六个月。
13、血液的用途
答: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用于临床,不得买卖。血站、医疗机构不得将无偿献血的血液出售给单采血浆站或者血液制品生产单位。
14、血液中心、中心血站的主要职责
答:(1)血液中心的主要职责:①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在固定范围内开展无偿献血者的招募、血液的采集与制备、临床用血供应以及医疗用血的业务指导等工作;②承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血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③承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血站的业务培训与技术指导;④承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血液的集中化监测任务;⑤开展血液相关的科研工作;⑥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任务。
(2)中心血站的主要职责:①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在规定范围内开展无偿献血者的招募、血液的采集与制备、临床用血供应以及医疗用血的业务指导等工作;②承担供血区域范围内血液储存的质量控制;③对所在行政区域内的中心血库进行质量控制;④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任务。
15、临床用血和临床输血的原则
答:
16、GSP
答: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是指在药品流通过程中,针对计划采购、购进验收。储存、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而制定的保证药品符合质量标准的一项管理制度。其核心是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来约束企业的行为,对药品经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保证向用户提供优质的药品。
17、药剂管理的概念
答:药剂管理,是指医疗机构根据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对药品和制剂进行科学调配和配置,对药品依法进行采购和保管,为预防、治疗、科研工作提供所需要的药品和制剂,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及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18、药品便签或者说明书上的说明、注明
答:药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必须标明药品的通用名称、成分、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有效期是指药品在一定的储存条件下,能够保证质量的期限。药品有效期是涉及药品效能和使用安全的标识,必须按规定在药品标签或说明书上予以标注)、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19、新药临床试验的批准
答:新药临床研究的申请在取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后,新药临床研究必须在一年内开始实施,否则该项临床研究需要重新申报。进行新药临床研究的研制单位与被确定的临床研究单位签订临床研究合同,免费提供Ⅰ、Ⅱ、Ⅲ期临床试验药品,包括对照用药品、承担临床研究所得费用。
20、特殊药品的种类
答:特殊药品是指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21、安乐死
答:对于现代医学无可挽救的逼近死亡的病人,医生在患者本人真诚委托的前提下,为减少病人难以忍受的剧烈痛苦,可以采取措施提前结束病人的生命。
第三篇:卫生法学作业
卫生法学作业
1.从2003年的“非典”到如今的H7N9,谈谈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回顾10年前的SARS危机,由于监测报告与信息统计、跟踪等机制的不健全,对疫情的估计存在较大偏差,而由于没有公开透明的监控机制,SARS悄然从广东走向全国,引起一场蔓延全国的疫病危机。SARS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政府信息公开与公共卫生预警大规模地反思与制度检讨。SARS爆发几个月后,广州市出台了《政府政务信息公开法》,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至此,公民的知情权第一次在法律上得到保障。除了政务信息公开外,SARS事件也直接推动了官员问责制。以SARS事件为契机,近十年来,我国还建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医疗防疫体系、新闻发言制度等机制与法规。
在应对此次H7N9事件的过程中,每日疫情信息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网站上进行了公开通报。地方和国家卫生部门已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对不明原因引发的肺炎病例的监控,以确保早发现和实验室确诊新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评估疑似病例、已知病例接触情况;与动物防疫单位进行密切合作以确定感染的来源。相比10年前的SARS危机,此次应对禽流感疫情反应相对迅速,在寻找病原、报告疫情、对病人及时救治和隔离、向社会公开信息和开展风险沟通等方面都有了相当大的进步。
2、以医德为中心,浅谈在执业种,医师享有的那些权利?
答:1)从某种意义以上说,法律权利也是道德权利。
1999年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21条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①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宏章检查、疾病调查、宏章处置、出具相应的宏章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②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③从事宏章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④参加专业培训,接受医|学宏章搜集整理继续宏章教育;⑤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⑥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⑦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医师行使权利时具有三个显著特点:①自主性;②权威性;③特殊性。
2)医师享有的道德权利更为广泛。
其中,最主要的是特殊的医疗干涉权,即医师在特殊情况下限制病人某些自主权利,以确保病人自身、他人和社会的更为重要的权益不受到损害。医疗干涉权行使的基本依据:只有当病人自主性与生命价值原则、有利原则、公正原则以及社会公益原则发生矛盾时,使用这种权利才是正确的。医疗干涉权合理运用的范围:①精神病、自杀未遂等病人拒绝治疗或者病人想要或正在自杀时,可强迫治疗或采取约束措施控制其行为;②对需要进行隔离的传染病病人的隔离;③在进行人体试验性治疗时,虽然病人已医|学宏章搜集整理知情同意,但在出现高度危险的情况时,医师必须中止试验以保护病人利益;④危重病病人要求了解自己疾病的真相,但当了解后很可能不利于诊治或产生不良影响时,医师有权隐瞒真相。
3、请问如何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在我国现有的医疗环境下,你认为怎样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
答:第一问(1)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2)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3)医疗机构应当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监督本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向其提供咨询服务。(4)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允许患者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并提供相应证明。(5)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向患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6)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减轻医疗事故的损害。
第二问
健全院内制度
1.1严格执行收费标准
1.2简化就诊程序,方便患者就诊
1.3优化医院盈利模式
坚持“以人为本”
2.1患者享有知情同意权、隐私权等权利
2.2主动关爱病人
2.3换位思考
提高医务人员自身素质
3.1灵活使用沟通技巧
3.2注重自身专业技能的培训
4.试述卫生法学的概念及学习卫生法学后受到的启发?
概念:是研究卫生法律规范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法律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和交融,并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边缘的交叉学科。
启发: 高素质医学人才必须具备卫生法律素质。而且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学习和了解必要的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增强依法从医的基本素质,无论是对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还是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切实加强了我们的法制意识,提高医师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作为医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较为系统地介绍卫生法规的基本理论和我国现行的卫生法律制度,使我们掌握专业法律知识,增强卫生法律观念,明确自己在医药卫生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正确履行岗位职责,为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而服务。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可拉底曾说过“医学认识一个病人是什么样的人,比认识是什么病更重要。”,所以医学生不仅要注重医学专业课的学习,更要注重素质的全面培养。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一代高素质医学人才,卫生法律知识已然是我们医学生知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
近年来全国各地医疗纠纷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一些医疗纠纷甚至恶化成刑事案件,影响社会和谐。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处理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的诊疗技术在临床上的成功应用,使公众对医疗行业的期望值增加,人们只看到了医学解除患者疾病痛苦的一面,而忽略了医学无能为力的一面;而且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充满高风险、存在个体差异、充满变数等的一个特殊领域,正是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使得许多患者的要求无法实现,从而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发生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在所难免。
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患者运用法律知识维护合法权益的思想日趋成熟,对于我们医疗行业来说,必须要要依法行医,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医疗常规来进行医疗操作。这既是保护广大患者的生命健康,也是在保护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自身职业前途。
因此,我们进行卫生法学的教育,丰富了法律知识,培养了自觉的法律意识,为未来依法行医奠定基础。
第四篇:卫生法学论文
浅谈发展我国卫生法学的原因
卫生法学是卫生法的荟萃和精华,是一门新兴的正在发展中的交叉学科。该课程是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通过卫生法学教学使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了解与医药卫生有关的法律制度,明确自己在医药卫生工作中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正确履行岗位职责,进行监督执法,同违法行为做斗争。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虽然说从建国开始就着手建设,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和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更注重于发展经济,可以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还是一个很低的水平。自从2003年SARS事件以来,我国逐步将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提上了正规,特别是对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方面更是强力出击。但是时至今日,回顾将近十年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我国做得还不够好,正如网上评论所说:“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是相对不成功的。”相对不成功,应该说还是有成功的方面,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改革中的不足。因此我们要推动卫生法学的发展,以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要推动卫生法学的发展。
一、我国现在的医患关系极其紧张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的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
目前的医生和患者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患者大部分认为,医患之间的沟通一般或基本上没有沟通;医护人员大部分认为,医患之间的沟通一般或基本上没有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医患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医护人员未很好履行告知照顾义务,归结为双方信任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不论是患者还是医护人员都不同程度的认为医患关系不和谐。
医患关系不和谐,导致后果很多,例如经常媒体报道的患者袭击医生,患者破坏医院设备,最严重的将会导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彻底失败。因此卫生法学就是为了改变这一严重的境况,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化,使改革走上正轨。
卫生法律体系对提高我国卫生工作水平、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卫生法制建设经过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艰苦努力,已基本形成一套符合国情的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体系,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卫生法制建设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有法不依、违法不究在一些地方还时有发生,卫生执法力度还不强。如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处理,药品生产、供应、销售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尚有待完善。加强卫生法制宣传教育,加快卫生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改革卫生监督执法体制,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是当前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对解决医患冲突,改善医患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引导卫生服务是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有自己的固有特点和规律,医学技术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医学科学技术尚不能解决所有疾病的救治问题,这需要全社会的理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行政监督等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方面,其中舆论监督尤其重要。正确的舆论导向,能促使群众客观地理解医学技术的特点,理解国家的卫生政策,理解卫生体制改革的内容、形式、方法和难点,同时也能促进医院改进工作,最终让病人得到更多的实惠,享受到更加完美的医疗服务。
二、我国现在对医疗产品管理的制度非常混乱
医疗产品是一个涉及面极为广泛的概念,从简单但必不可少的产品(如压舌板、轮椅)到复杂的高科技产品(如有源植入器械心脏起搏器),甚至是一般伤风感冒的药物都属于医疗产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2001年约有500,000种不同的医疗产品投入市场,总价值为1,450亿美元;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医疗产品行业是目前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预计2006年其全球市场总价值将超过2,600亿美元。当前,建立有效的医疗产品管理机制已被各国政府作为健康领域首要的工作之一。
目前我国的医疗产品管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很多医院使用一些来源不明的医疗器械,这些医疗器械没有经过相关安全部门的检测,没有合格证,对病人的生命存在极大隐患。另外就是药物的不规范使用,抗生素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中国的医生很喜欢用抗生素,因为使用抗生素后疗效好,疗程短,可以凸显医生技术的高明。但是随意乱用抗生素的后果就是产生耐药效果。抗生素用得越多,耐药效果越早越明显。很多专家表示,再如此乱用抗生素治疗,中国将很快回到以前没有抗生素治疗的时代,到时候很普通的一次感冒都可能导致严重感染而夺去一条宝贵的生命。
拿中国和美国或者欧洲等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就会发现我国很多地方还存在漏洞。
1、在产品责任主体方面,欧盟和美国在法规中明确规定,生产者是主要的责任主体,对其产品及因产品故障所致的一切后果负责;而在中国的法规中没有对此做出明确规定,因此政府承担着产品及使用的责任,成为一些冲突的根源。
2、在质量体系方面,美国对医疗产品的质量体系要求是单独立法,作为强制执行的要求。欧盟并没有独立的质量体系法规,而是将要求融入欧洲统一标准中,并在产品上市前审查环节加以体现。此外,在欧盟MDD已成功地将对质量体系的保证作为产品上市前控制的主要手段。而中国仍沿用最终产品审查作为产品控制的主要方式,并且割裂了产品控制和质量体系管理。
3、在上市前控制方面,上市前控制模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标准的应用、技术和专家的支持、对有效性的要求和产品审查的灵活性等方面。欧盟和美国将标准作为上市前控制的技术指标,由于充分意识到标准体系的重要性,政府十分关注标准体系的建设,并与国际化标准组织保持密切合作,以获得最新的标准知识和信息。欧盟在 医疗器械指令中确立了标准的法定地位,将标准的要求作为关键的安全审查依据。中国建立了自己的标准体系,但由于人力、物力的不足,目前的标准远远不能满足 产品发展的需求,国际标准的转化速度过慢成为最主要的问题。
4、在上市后控制方面,美国和欧盟都对上市后的医疗产品有严格要求,FDA的上市后监督主要通过GMP、医疗产品报告制度、医疗产品跟踪制度和医疗产品召回制度来实现;欧洲基本采纳了美国的经验,建立了类似的报告制度和上市后监管体系;目前,中国对上市后的管理制度正在建设之中,两年前开始法规的调研和起草工 作,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正在试行,但立法者和管理者对不良事件管理的方法学及上市后监管有效性的评价仍不甚理解。医疗产品对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卫生法律体系的完善,不仅对于医疗产品的管理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同样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我国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尚未成熟
近十年我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发生,给民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如今,随着交通、通讯设施的高科技化发展和全球人口交往的日益频繁,我们的社会和生存环境更为复杂,传统的疾病预防控制的地域及空间发生了变化,发生各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几率明显增加,处理的难度及复杂程度也进一步加大。仅从病原体之一的病毒看,在迄今发现的4000多种病毒中,有100多种可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而且,新的病原不断被发现。近20年世界上发现的32种新传染病,其中半数左右已经在我国出现。据统计,目前已登记的化学物总数达4100万种,我国农药产品有1.4万个,年产量100万吨,这都为化学中毒事件比以往更为频发创造了条件。严重急性呼吸合症(SARS)的爆发和扩散,更对我们的公共卫生应对体系提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在全球化时代,由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的频繁,地方性事件都可以转变成为全球性危机。同时,在一个信息交流手段高度发达的社会环境中,关于危机事件信息的任何扭曲和遮掩都不可能持久,反倒可能会失去信息主动权,造成更大的混乱,加剧危机。SARS危机,幸亏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发现,果断决策,使危机事件的发展才出现转机。最重要的是,我们应当从此次SARS危机中吸取教训,尽快建立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应急处理机制。
在SARS事件之前,由于我国尚没有作出突发事件发布的规定,尚没有因应变化了的新形势而建立起一套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运作机构,这容易影响对事件的及时有效处理。在对诸如传染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方面,我国曾有以“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在法律规范方面,针对我地区发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见性差、病因复杂、传播迅速、危害严重的特点,我国先后制定了《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2月)、《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1991年10月)、《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1年9月)以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等部门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6号)、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实施的若干意见》和《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卫办发[2001]112号)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特别的,与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比,我国对于传染病的控制最为成熟,《传染病防治法》及《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规定了有关应急措施:类似传染病(如炭疽)爆发时,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决定,可以宣布疫区。此外,为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所需储备的经费及药品、运输、通讯等物资,各地方政府一般都根据中央政府文件规定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储备金制度,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经费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储备金,并规定相应的使用管理办法和制度,确保物资与资金的及时到位。
面对“非典”流行的突发事件,我国政府除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各项措施外,国务院还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连续采取了两项法律措施,首先是明令重新公布1989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紧接着又制定和公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这无疑是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政府的态度和决心:要将防治“非典”工作纳入法治轨道,依靠科学和法治来最终战胜“非典”。实践了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所提出的依法行政将是新一届政府做好政府工作的三项基本准则之一的思想。
经过几年的发展后,我国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方面,已有戒严法、国防法、防洪法、防震减灾法等一系列紧急状态法的单行法,其中针对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染病防治法》,至今仍是抗击“非典”斗争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但是,“非典”是一种新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的传染病,需要有新的应对措施,需要完善相关立法;同时,《传染病防治法》的某些规定还比较原则,也需要进一步具体化;此外,在“非典”防治工作中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也亟需强化相关法律制度。为此,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当前最终战胜“非典”的现实需要,并且也为今后处理有关公共卫生的其他突发事件,提供了法律依据,完善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体系。
因此,为了能更好地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我国关于这方面的卫生法律体系应该继续努力,进一步完善,以应对下一次可能更为严重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四、我国现在医疗保障制度有待完善
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根据享受对象可以分为城市医疗保障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起源于40年代陕甘宁边区的“医疗合作社”,到1979年,全国90%以上的生产大队办起了合作医疗。其经费来源个人和社区集体共同负担。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合作医疗由于没有及时地进行改革和完善而跌入低谷。到1991年覆盖面占农村人口的10%。
虽然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已经推行了很多年,但是实际收到的成效却是没有理想中好。很多人还是抱怨现行医疗体制不适应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主要反映在药价高、检查费用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非常复杂,有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发展严重滞后,有政府卫生投入不足,有医疗保险发展缓慢,有医药生产流通秩序混乱,有医
疗机构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也有政府有关部门对医疗服务监管不力,一些医院也确实存在管理松弛、有章不循、纪律不严、作风不良等问题,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多年来,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医院通过增加服务手段增加经济收益,以维护运行和发展。这种创收机制,导致政府投入比例逐年下降,群众负担逐年上升,医院公益性质淡化,形成恶性循环。医院隶属关系条块分割,不能实现卫生事业属地化全行业管理,难以对医疗资源实行合理配置,不利于政府部门监管。政府卫生部门对医院重扶持、轻监管,医院自身管理不严、缺乏纪律约束,部分医院背离服务方向,偏离社会公益性质,不能很好地承担应有的社会职责。
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全民医疗保险体制不健全, 是医患矛盾尖锐最根本的原因。资料显示, 许多国家由于有健全的全民医疗保险体制, 全民参加医疗保险,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都由保险公司来承担,很少有医患间的冲突。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地区, 处于财政不足的状况之下, 一般只保证医疗机构的人员工资,甚至只是保证其人员一部分工资(差额拨款)。由此,医疗机构一方面要生存, 不得不挣钱来弥补财政工资的缺口,包括正式职工的差额工资以及所聘临时工的全额工资。另一方面医疗机构要发展。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医疗机构不得不采取以药养医等做法,将相关费用转嫁于患者, 无形中加重了患者的医药负担,这也是医患关系矛盾的一个方面。
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作为未来医疗卫生事业行业参与者的我们,作为同时具备一定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多从这些方面思考一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促进我国卫生法律体系的完善。完善我国卫生法律体系,从而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促进社会的和谐。充分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
第五篇:卫生法学重点
什么是卫生法?它具有哪些特征?
答:卫生法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而言:是国家机关依法制定或认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有关保护人体生命健康相关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而言:是指拥有国家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制定、认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目的是调整保护人体生命健康并且规范与人体生命健康相关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特征:
答:①国家机关制定、认可
②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性
③目的的独特性
④调整社会关系手段的多样性
⑤法律制定和实施的医学科学性
⑥明显的科学性和技术规范性
⑦社会共同性
卫生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答:①主体:卫生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国家机关、社会法人组织、自然人)
②客体:卫生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附着的指向物或者行为(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实物;医药保健服务的行为;医药、医疗方法上的知识产权等)
③内容:权利、义务、责任等
卫生法的渊源有哪些?
答:①宪法
②卫生基本法律
③卫生行政法规
④卫生部门规章、地方性卫生法规、卫生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地方政府卫生规章⑤技术性卫生规范(卫生标准一经发布就是卫生法规)
⑥卫生国际条约
卫生行政执法的主体: 卫生行政执法的方式:
①各级卫生行政机关 ①卫生行政许可
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关 ②卫生行政处理
③国境卫生检疫机关 ③卫生行政处罚
④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机关 ④卫生监督检查
⑤卫生行政执法人员 ⑤卫生行政强制措施
卫生法律责任:指卫生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所应承担的带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
种类:
①卫生行政责任②卫生民事责任③卫生刑事责任
卫生行政处罚:是指县级以上卫生行政机关依据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对应受制裁的违法行为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以及卫生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
假药生产销售的禁止:
假药:① 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的;
②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以下药品按假药论处:
①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用的②依照《药品管理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即生产、进口,或依照《药品管理法》必须检验未经检验销售的③变质的④被污染的⑤使用依照《药品管理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 ⑥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劣药生产销售的禁止:
劣药:判断劣药的依据是国家药品标准,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以下药品按劣药论处:
①未标明有效期或更改有效期的②不注明或更改生产批号的③超过有效期的④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⑤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⑥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假药危害性大于劣药(生产、销售假药处两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而劣药则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从事生产、销售假药劣药情节严重的企业或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十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
处方药:指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分为甲、乙两类,经营处方药、非处方药的批发企业和经营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的零售企业,必须具有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
药品:指依法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因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事故的特征:
①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②有违法行为
③造成患者人身损害
④主观上存在过失
⑤过失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形:
①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而采取的紧急措施造成不良后果
②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
③现有医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无法防范的不良后果
④医生为患者处理病情时,由于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患者不良后果
⑤患方原因延误治疗导致不良后果
⑥因不可抗力造成患者不良后果
由谁进行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答:由中华医学会及其各地的分会负责组织。
补充(也许不是重点,但是看一看还是可以的,仅供参考哈):
我国已经制定了的卫生基本法律有(区别于卫生行政法规):《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医师法》、《献血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国境卫生检疫法》
卫生法律的制定程序:(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
1、卫生法律案的提出,2、审议;
3、表决与通过;
4、公布
卫生行政法规的制定程序:
1、立项(向国务院报请立项);
2、起草;
3、审查;
4、通过;
5、公布;
6、备案
执业医师内容:
我国取得医师资格证的途径是参加医师资格考试,考试的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类。
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考试的:
1、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的2、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有专科学历的,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2年的;具有中专学历的,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5年的医师执业活动中的权力:
1、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
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
2、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
件
3、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队
4、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5、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6、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7、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
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
医师执业活动中的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2、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
3、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4、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5、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执业药师注册的有效期为3年,执业类别为药学类、中药学类;执业范围为药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使用。
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为5年
医疗机构的门诊病历的保存期不得少于15年,住院病历的保存期不得少于30年。医疗事故诉讼的举证责任:由医疗机构承担举证责任
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社会公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应当具备三个特征:突发性、公共性、危害性。
传染病的分类管理大家可以自己看下,我就不写了哈。
国境卫生检疫:是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人或者国内传出
国境卫生检疫传染病的种类包括三类:
第一类:检疫传染病,有鼠疫,霍乱,黄热病
第二类:监测传染病
第三类:限制外国人入境的疾病,包括艾滋病、性病、麻风病、开放性肺结核、精神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诊断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法定职业病包括(10类):
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性眼病、职业中毒、职业性皮肤病、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
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人员有: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的消化道传染病的,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
无偿献血的主体: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
药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
特定药品的管理类别有(4类):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
卫生行政强制措施种类有:责令改正;强制洗消处理;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位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强制医学观察;责令公告收回;封存、查封,等等。
许可证发放程序一般包括哪几个步骤(ABC)
A、申请提出B、申请的审核C、许可证的颁发
D、许可证的吊销E、对不予许可的救济
医疗事故的构成(ABCD)
A主体为医疗机构B行为违法C过失造成损害
D过失与损害间有因果关系E获得赔偿
卫生法律责任的种类(ABC)
A、行政责任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D、行政处罚E、补偿责任 卫生行政许可的形式(A)
A、许可证B、资格证C、批准文件D、证明文件E、资质证
FDA是什么机关的英文缩写(C)
A、卫生监督主管部门 B、食品监督所
C、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D、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