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执法视角下的林地有关法律问题探讨等2篇

时间:2019-05-14 09:29: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林业执法视角下的林地有关法律问题探讨等2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林业执法视角下的林地有关法律问题探讨等2篇》。

第一篇:林业执法视角下的林地有关法律问题探讨等2篇

林业执法视角下的林地有关法律问题探讨

林地,作为我国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担负着生态保护、生产经营、科学研究等多项功能的重要土地载体,在党中央、国务院大力重视生态保护、提倡兴林致富的大政方针下,如何在法律的框架内明确林地及其分类以便加强林地保护、规范林地使用,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破坏林地红线的违法犯罪行为成为林业执法工作者的一项当务之急。但在打击此类违法犯罪行为时,执法人员经常面临着如何界定林地、如何明确林地分类等问题。

目前,我国有多部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及国家、行业标准有关规定涉及到林地界定及林地分类,法律有《刑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行政法规有《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森林法实施条例》,部门行政规章有国家林业局制定的《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司法解释有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国家标准有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行业标准有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林地分类》(LY/T1812-2009)。具体来看,《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规定非法占用林地、改变林地用途且数量较大造成林地大量毁坏的,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即认定林地为农用地。《土地管理法》第四条第三款明确了林地属于农用地一种,《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三条第四款确认林地所有权、使用权依照《森林法》有关规定办理。《森林法》第十五条列举了林地种类如用材林林地、经济林林地等。《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四款规定了林地的外延,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等,第十六条规定了林地分类如防护林林地、薪炭林林地等,《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细化了征占用各类林地审批审核事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确认了以防护林林地、特种用途林林地和其他林地为标准,规定了非法占用林地罪名、罪状及法定刑,明确了非法占用林地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论处,并细化了非法占用林地入罪数量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表A1中,林地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包括迹地。林地作为土地一级分类的一种,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三种二级分类。《林地分类》表一中,将林地定义为用于林业生态建设和生产经营的土地和热带或亚热带潮间带的红树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和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森林经营单位辅助生产用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林地分类中,林地分为二级,其中,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辅助生产用地、宜林地等8类林地为一级地类林地,乔木林地、竹林地、红树林地、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其他灌木林地、人工造林未成林地、封育未成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其他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他宜林地等13类林地为二级地类林地。

一、林地界定问题。

从相关规定来看,我国法律法规对林地的界定不明且不统一。《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刑法》有关林地的表述主要是明确林地是农用地的一种,对林地界定只是写明林地所有权、使用权有关事项按照《森林法》有关规定办理,即林地具体界定由《森林法》规定。但《森林法》并未明确界定林地,只是在《森林法》第十五条中罗列了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林地使用权事项。《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四款叙明了林地外延,但没有对林地有明确的定义。《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没有对林地作定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林地定义为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包括迹地(指上述森林采伐、火烧后,五年内未更新的土地)。《林地分类》将林地定义为用于林业生态建设和生产经营的土地和热带或亚热带潮间带的红树林地,包括灌木林地等林地。可见,林地在法律层面并没有十分明确 的界定,只是规定林地属于农用地。有关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相关司法解释对林地界定不明,对林业执法造成困惑。例如,《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第二项中“占用或者征收、征用防护林林地或者特种用途林林地面积10公顷以上的,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林地及其采伐迹地面积35公顷以上的,其他林地面积70公顷以上的,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审核”,这其中的公益林林地是否包括迹地?商品林林地为何不包括火烧迹地?其他林地包括哪些林地?这些法律疑惑常常困扰着林业执法人员。有关国家、行业标准对林地虽有定义,但并不一致,而且也不能直接作为执法法律依据只能作为参考。综上,对林业执法人员而言,可以明确的是林地是一种农用地,林地本身如何定义在法律层面不明确,造成了林业执法人员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办理刑事案件时无法确定涉案土地是否为林地,造成执法被动。例如,某县政府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条下发文件规定向社会发包未确定使用权的某国有荒山用于农业综合开发。公民甲承包了30亩国有荒山建猪场用于养殖野猪,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后来有群众举报到县林业部门,县林业部门发现该国有荒山在县政府规划的宜林地范围内,甲并未到县林业部门办理林地手续,甲的行为构成非法占用林地、擅自改变林地用途并造成林地严重污染,因案件达到追究刑事责任标准就将该案移交县森林公安局处理。县森林公安民警在调查 时发现,县国土部门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条、《农村承包经营法》第二十条、《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第四款及《土地利用分类》等有关规定认定该国有荒山为未利用地,不是林地。县林业部门依据《森林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第四项、《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四款及《林地分类》认定该国有荒山是宜林地的一种,属于林地。面对此类情况,森林公安民警无所适从。因为有关法律规定之间的冲突致使此类土地性质不明确,导致森林公安民警不能正确实施法律,造成执法尴尬,埋下执法隐患。

二、林地分类问题。

林地分类标准多样,适用何种标准的林地分类用于林业执法也是困扰林业执法人员的一个难题。《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没有对林地进行分类。《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等对林地种类存在2种不同标准的表述,以《森林法实施条例》为例,第二条和第十六条对林地分类就不一致,第十六条基本以林种为标准划分,具体可细化为公益林林地(含防护林林地、特种用途林林地)、商品林林地(含经济林林地、薪炭林林地、用材林林地)、其他林地等,第二条基本以林地面貌标准划分林地种类,具体细化为郁闭度为0.2以上的乔木林地、灌木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认为林地分防 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和其他林地,《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林地分类》基本是以林地面貌、辅之以林地规划用途为标准分类林地,而且前者将果园、茶园、其他园地归为园地而不是林地。综上,这些标准不

一、不相兼容的堪称混乱的林地种类划分给林业执法工作带来不少问题。第一,分类标准不同,行政处罚结果迥异。林业执法人员在查处非法占用林地、擅自改变林地用途林业行政案件时,各地林业部门由于林地认定标准不同为林业执法人员出台的林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五花八门,有的以林种分类,处罚标准按公益林林地、商品林林地、其他林地依次递减,有的以林地面貌分类,处罚标准按有林地、疏林地、无林地依次递减。这就造成同种违法行为不同处罚结果,不利于林业执法权威和树立林业执法良好形象。第二,分类标准不科学,林地类型认知混乱。举一例子,某山长满黑松,原为防护林林地,一场森林火灾过后,该山成为荒山,火灾8年后被他人占用建设为养鸡场。该地为5年内未被更新,变成了宜林地。根据《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宜林地必须是经过县级以上政府规划才被认可为林地,若该地未被政府列入林地规划可能连林地都不是;而根据《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该林地也不能被认为是防护林林地,可能会定为其他林地。林地分类标准不同导致对同一林地认定结果迥异,对林业执法尤其是林业刑事执法影响巨大,严重干扰森林公安民警准确实 施法律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和人民群众利益。

综上,林地界定、林地分类问题亟待解决,一个科学、明确的林地界定和林地分类对于林业生产经营和生态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已实施多年,愈来愈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议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及时修订涉林法律法规,尽快在法律上明确林地定义、科学分类林地,方便林业主管机关和林业执法部门依法实施林业行政管理和开展林业执法,更有效的保护我国林地资源,维护森林生态安全。

附:林地,是指用于林业生态建设、生产经营的农用地及红树林地,分为公益林地、商品林地和其他林地。公益林地,是指用于生态保护和科学实验、国防等用途的林地,包括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商品林地,是指用于林业生产经营用途的林地,包括用材林地、经济林地、能源林地;其他林地是指在在公益林地、商品林地以外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用于林业用途的林地。

按林地覆盖类型分为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迹地、森林经营单位辅助生产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按林地规划利用类型分为公益林地、商品林地、其他林地。防护林林地变经济林林地是否属于改变林地用途?

林地,是用来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的土地。为防止林地流失、损毁,保护生态环境和林业生产,国家出台了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政府规范性文件严禁擅自改变林地用途。《全国林地规划纲要》(2010-2020)中列举了改变林地用途几种形式:林地转为建设用地、林地转为其他农用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1款列举了在林地建窑、建坟、建房、挖沙、采石、采矿、取土、种植农作物、堆放或排泄废弃物等行为或者进行其他非林业生产、建设等改变林地用途几种形式。

由此可见,改变林地用途是指将林地用于非林业生产、建设。在执法实践中,经常遇到一些单位或个人为了谋求经济利益,擅自将山上防护林损毁改种果树等经济林木,这种行为是否为擅自改变林地用途?应当如何追究相关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将防护林改为经济林仍为林业生产,没有改变林地用途,不应认定为非法占用林地擅自改变林地用途。对将防护林损毁改为经济林的,情节较轻的,应以故意毁坏林木定性,予以林业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以破坏生产经营罪或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篇:生态文明视角下林业管理研究论文

目前,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性话题,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为了打造生态文明的环保型社会,就必须加强林业资源的管理,二者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我国林业资源管理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急需加大管理力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进行改善,不断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迈进,实现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运作。

一、我国林业管理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林业管理技术薄弱

1.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以往传统的林业管理并不适合林业资源的发展。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林业管理技术也比较落后,有时会造成资金和资源的严重浪费;2.同时,林业资源管理对技术的投入不够重视,也没有进行必要的创新,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陷入困境,难以解决和应对;3.目前林业资源管理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的扶持,政府一旦停止资助,就会使林业资源的管理资金失去最重要的资助渠道;缺乏行之有效的社会支撑体系,进而没有培养起一定的社会力量,社会大众的重视和支持度也不高,大大制约着我国林业资源的健康发展。

(二)林业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

一些林业管理人员大多数为年龄较大或者退休的人员,“老龄化”现象比较突出[1];而且新增的基层林业管理人员对于树木的种类、栽培以及防虫防害等方面并不在行,进而很难保证林业的高质量、高标准。此外,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在林业资源的管理中,多数人员的技术水平都比较低,也没有过多地管理经验,一定程度上使林木缺乏良好、高效的养护。

(三)我国森林资源总量正处于逐年下降的状态

我国的森林总量覆盖率较低,人均森林面积更是少之又少,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所以明显地加剧了我国的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难度性

二.生态文明下加强林业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的统一和领导的重视程度

我国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林业系统工作的重视程度,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林业资源进行管理;同时要加强宣传力度,对重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深入和强化;积极开展林业管理的宣传工作,进行宣传教育,可以既可以借助传统四大媒体,例如: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又可以通过网络新媒体等方式,来提高社会大众对林业工作的认知和了解,在不断地熏陶中,加强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投身于林业管理模式中来。

(二)对林业资源管理进行准确、合理的定位分析

我国国土国土面积辽阔,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开发,导致森林总覆盖率大幅度下降。因此,在进行林业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科学、系统、高效的管理方案,使我国的林业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和运用,从而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打下良好的基础和前提。

(三)建立健全林业管理制度[2]

建立健全林业管理的有关制度,要做到科学安排,有重点、有突出,可以成立林业资源管理领导小组,对负责人的管理区域和范围进行明确的划分,积极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与此同时,要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沟通,以便于在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进行处理和反馈。要不断完善社会监督与管理,要大力加强激励和惩罚机制,社会大众要发挥监督的社会角色,对于管理人员的失职行为要及时举报或予以提醒。借助一定的激励和惩罚机制,可以大大约束林业管理人员的行为习惯,进而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精神。

(四)完善我国林业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

国家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并将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纳入到法制建设中来,增强其法制性和规范性[3]。与此同时,还要对我国现行林业管理的相关法律条文进行及时的修订与改良,要与林业的发展建设共同进步,保证林业资源管理制度要符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16字方针。

(五)提高我国林业管理的科技化水平各级政府和林业的相关部门要不断引进外国先进的林业管理技术,但是切忌照搬照抄,要在不断学习和反思中探索出适合我国林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另外。我国要加大自主研发的手段和能力,要与“绿色科技”相关联,将林业管理规划到我国的战略部署中来,不断吸纳、不断探索,从而不断实现我国林业系统的科技化管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是较为系统、复杂的工程,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领导和部门要加大重视程度,树立正确的管理经验,明确内部管理职能,并且要极大技术投入,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升我国林业管理的整体效益与整体质量,既要落实生态文明的建设方针,又要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相契合,从而保证我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覃超和.生态文明下的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3):167-168

[2]杨香娥.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J].中国林业产业,2016,(04):18

第三篇:试论执法公信力视角下公安发展的新路径

试论执法公信力视角下公安发展的新路径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作者:陈科编辑:studa121

1论文摘要 加强公安机关执行公信力顺应时代发展、符合民意,同时也是公安机关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实践中,需公安机关内部努力以及社会公众的互动,并以“为民、公开、公正、科学”的良好执法理念,形成一体化的良好执法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科学的评价体制和工作机制。

论文关键词 执法公信力 公开 公正 科学评价机制

面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国际经济形势连续动荡、国内社会经济改革日趋复杂对社会经济发展与公安工作带来的诸多挑战,笔者拟根据社会经济形势对公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某地公安局工作实践,从加强执法公信力建设入手,对新形势下公安发展的新路径谈几点粗浅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一、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的现实意义

公信力既是一种社会体系的信任,同时也是公共权威的真实表达,《现代汉语词典》对此的解释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将此解释运用到公安工作,可以理解为警察执法的社会作用、影响和效果。正是基于此,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公安队伍的执法形象和执法权威。

1.加强执法公信力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回应人民群众殷切期盼的现实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快速发展,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整个社会对公权力的制约明显加大,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执法监督机制日趋完善,公安机关的执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加上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难以预料的挑战和风险明显增多,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矛盾相互碰撞明显增多,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公安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观公安队伍自身,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活动不透明、制度执行不到位、工作作风冷硬横推等问题还是不同程度存在,与社会的发展、群众的期盼存在一定差距,迫切需要通过全面加强执法公信力建设,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要求,将“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执法思想贯穿公安执法活动的始终,让民警牢固树立“严格公正规范,理性平和文明”的执法理念。

2.加强执法公信力建设是公安机关自我加压,促进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执法公信力,从根本上讲,是靠人民的信任,靠严格公正执法,靠提供热情服务赢得的。近年来,公安机关通过大力推行执法规范化建设,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执法形象进一步改观,群众满意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基于公安机关担负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安全、化解矛盾纠纷、打击预防犯罪、维护公平正义、服务改革发展的重要职责,基于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基于人民群众对警察职业的特殊关注度,要求我们始终将改善和促进自身发展,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要通过加强执法公信力建设,对执法规范化建设实现五个方面的支撑:(1)更新民警的执法理念;(2)提高执法活动的规范化程度;(3)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与水平;(4)提高执法活动与行政管理的透明度;(5)保证执法行为的公平公正。以此推动公安机关在执法行为上实现“三大提升”:

即执法人性化程度、执法公开程度、执法公正程度大幅提升;在执法成效上实现“三大飞跃”:即执法主体能力、执法办案质量、执法公信力实现大幅飞跃。

3.加强执法公信力建设是贯彻上级公安机关工作部署,实现“赶超发展”的迫切需要。在2011年全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阶段总结推进会上,公安部党委提出了“全面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公安机关战斗力和执法公信力”的号召。在今年全省公安工作会议上,浙江省公安厅党委明确提出了“坚持规范执法、不断提升公安队伍公信力”的专门工作要求。我市各级公安机关围绕“阳光执法”,在执法公信力建设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地探索,出台了《加强执法公信力建设的十条意见》,全面系统谋划执法规范化建设。但要想实行赶超发展,弯道超车,在全省范围内做大做强执法品牌,理应在工作力度更大上、推广进度更快上、工作成效更好上下功夫,用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用敢想敢干、善作善成的超常气魄,把决策部署转化为行动,把宏伟蓝图转化为现实。

二、全面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的主要途径

信息社会背景下,提升执法公信力,既需要公安机关内部的不懈努力,也需要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既要有科学完善的体制与工作机制,也要有良好的执法理念与执法习惯,尤其要在建设过程中,突出“为民”、“公开”、“公正”、“科学”四个关键词,全面提升社会公众对公安工作的信任和认可。

1.为民——创新服务机制,让百姓在优质服务中感受。始终把提高群众满意度作为执法工作的最高标准和终极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方式。推行民意主导的警务模式。要从接处警、治安管理、交通管理、消防管理、互联网管理、出入境管理、日常执法办案等渠道入手,广泛发动民警听民声、察民情、访民意,面对面了解群众对公安执法工作的诉求与企盼,用民意、民愿来指导和改进民警的日常执法语言、行为及习惯。全面推行说理执法工作。应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环节为切入点,将说法晰理工作融入日常执法工作中,积极引导民警说清事理、说透法理、说通情理,努力做到“案结事了,案结人和”。整合人民调解员、驻所调解室等社会资源,创新公开调解、查处模式,将执法办案、行政管理的过程全面展示给相关当事人,主动听取当事人意见建议,推行面对面沟通,提高执法办案与行业管理的效能。拓展一站式执法服务。坚持“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依托互联网构建“行政审批系统”,实现“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反馈”的“一站式”服务。坚持“应进尽进”的原则,在健全完善“网上身份证办理、出入境证件预受理和进度查询、车牌号自选、视频会见、交通违法网上自助处罚”等创新项目的同时,把更多的服务项目纳入网上服务范围,完成从“信息上网”到“服务上网”的真正转变。开展亲民化执法服务。在窗口单位全面推行“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把座椅、一颗诚心”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服务方式,打造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作风优秀的“四优”窗口。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加强和创新户籍、出入境、交通、消防等管理服务,积极推行直通车服务和预约服务、登门服务,方便群众办事。借助移动、联通、电信等第三方力量,随机对执法相对人、普通群众进行执法满意度测评,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2.公开——创新查询机制,让百姓在阳光警务中感受。在完善警务公开栏、警务通报会、电视报纸等传统公开方式的基础上,依托公安服务在线、电子信息屏(触摸屏)、手机短信等新型媒介,着力实现执法依据、执法过程、执法结果“三公开”。在执法依据公开上求突破。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特例”,按照行政处罚、行政管理、行政许可、刑事执法及其他执法依据五大类别,除涉密及敏感信息外,将所有执法依据面向全社会公开。二是

在同行业管理公开上求突破。以行业管理系统为依托,将行业管理的各类规定,行政许可的受理、审核审批流程、工作进度及许可结果,行政处罚适用的法律依据、裁量基准及处罚结果等内容在行业内部实现全公开,借助行业监督,转变原公安一家独揽模式,发挥监督合力。三是在执法信息公开上求突破。以电子政务的互联网站为依托,从群众普遍关心、重点关注、认为存在“猫腻”或“暗箱操作”的执法环节入手,逐步将执法办案中的受(立)案、调查取证、强制措施采取等执法过程与行政处罚、人员处理、追赃返赃、移送起诉等执法结果,面向案件当事人公开。并将群众评议穿插进查询系统的数个阶段,实现执法信息公开与接受群众监督同步推进,打造“百姓家中的公安局”。

3.公正——创新执法机制,让百姓在文明规范中感受。以实现标准、效率、规范三提升为目标,把牢公平正义这一执法底线。不断深化裁量基准,以标准支撑公正。我市公安机关自2004年全国首推自由裁量基准制度以来,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在行政处罚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备、系统的裁量基准,在制度上有力保证了执法的公平公正。但刑事执法、行政管理、行政许可等领域仍然存在完善的空间,需要对行业管理、消防管理、场所管理等重点执法环节的自由裁量权进行进一步压缩,通过不断深挖自由裁量内涵、拓展自由裁量外延、狠抓自由裁量执行等方式,真正使处罚标准由“粗”变“细”,由弹性变刚性,确保同个行业管理和同类案件处罚的标准在同一区域内统一。不断提高执行效能,以效率促进公正。通过完善积分制管理,科学设计办案数量、案件质量与职务晋升、表彰奖励的比值关系,激励民警“想办案”;通过硬性规定不同案件的办案时限,加快办案流转速度,提高办案效率,引导民警“多办案”;通过加强日常执法培训,推行分层级的执法资格考试,鼓励民警参加司法考试等方式,培养“普工”、“技工”、“高工”的三级执法人才梯队,促使民警“办好案”;通过“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求效率”,加强民警执法办案的事前、事中指导,保证民警“能办案”。不断强化监督力度,以规范保障公正。要以强化内、外部监督为突破口,不断总结、完善、创新执法监督机制,以无处不在的执法监督“硬手段”确保执法行为的公平公正。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考评方案,加强日常考核与事前考核,引入信息化技术加强实时监督管控效能,强化内部监督效能。建立特邀执法监督员制度,聘请人大法工委、政协社法委、检察院、法院等专业人士与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各界人士为特邀执法监督员,通过加强日常联系、定期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书、不定期上门走访等方式,畅通日常沟通、联系、反馈的渠道,从制度层面完善执法行为,强化外部监督。

4.科学——创新评价机制,让百姓在真抓实干中感受。科学、合理、公正的执法公信力评价体系对引导、推动公信力建设持续向上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建立赏罚分明、切实可行的公信力评价体系,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公安队伍的变化。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通过将群众满意度、执法办案质量、队伍违法违纪情况、工作执行力度等内容列为考核重点,合理设定分值关系,科学评价各地执法公信力建设成果的方式,带动各级公安机关下真功夫、硬手段强势推进执法公信力建设,确保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并根据发展的需求,适时调整考核内容之间的权重比例,以此指引、推动公安队伍建设实现新的进步。建立刚性的评价结果运用体系。为政之要,贵在力行,重在履事。决策再好、思路再好,没有强有力的执行都是纸上谈兵。为保证各级公安机关能够不折不扣地加强执法公信力建设,要积极营造“用干部看工作”的良好氛围,研究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对民警学法、用法、执法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评定结果与干部考核任用、评先评优等个人发展相挂钩,通过实行执法排名靠前的单位领导和民警予以优先考虑,对排名靠后或存在严重执法问题实行“一票否决”的用人导向,倒逼广大民警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多莉,苗玉军,刘庆军.从会计目标看资产计价与收益计量http:///[J].财经问题研究,2000.11.[2]阎光华,王步端.评西方流行的两种资产计价理论——兼论我国资产计价模式的重新构造[J].南开经济研究,1988.3.[3]曹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研究[J].http:///财会通讯,2007.7.[4]蔡韦华.收益计量与资产计价的矛盾分析及解决措施[J]http://.cn.商场现代化,2007.8(中旬刊).

第四篇:评价理论视角下的洗发水广告语篇分析

评价理论视角下的洗发水广告语篇分析

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语体有其自身的语篇特征。文章以马丁的评价理论为理论框架,选取 46 篇汉语洗发水广告语篇为语料,从评价理论的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来对广告语的话语分析,力图寻找洗发水广告的语言特点和规律。

一、引言

广告语篇是一种特殊的语体,是由可识别的出资人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的、有关商品(产品、服务和观念)的、通常是有偿的、综合的和劝服性的人员信息传播活动,它旨在推销和宣传其产品。评价理论是研究语篇人际意义的一个行之有效的理论框架,它的建立和发展使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人际意义的研究更加系统和全面。评价系统包括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子系统。态度系统分为情感系统,判断系统和鉴赏系统。介入系统分话语收缩和话语扩展,话语收缩包括否认和宣称,话语扩展包括引发和摘引两个子系统。级差系统包括语势和聚焦,语势分两个类别,一是对性质或是品质的程度强弱的描述;二是对数量大小,多少的修饰。聚焦是对那些不能有强弱之分的范畴进行调节。

二、研究方案及结果讨论

本研究选取的语篇材料为46篇脍炙人口汉语洗发水广告,包含字数732个字。研究对象为这些广告的文本部分,不包括标题、口号等。根据评价理论三大系统分析广告语篇,并对其中评价性话语进行逐个标注。希望经过本研究能回答两个问题:(1)汉语洗发水广告语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形容词有哪些?(2)评价理论中哪一个子系统在汉语广告语篇中运用次数

最多?

本文选择一些经典洗发水广告语来进行分析。例如:飘柔、拉芳和海飞丝洗发水的广告等。通过对一些广告语的分析我们发现它们或多或少都使用了一些有明显评价倾向的词语,以期和广大消费者产生共鸣,让消费者认同某个产品具有其所需求和预期的效果,从而积极购买某项产品和服务。广告与在某种程度上让读者积极参与广告阅读或者观看之中去,并与广告中的声音对话,使读者对广告要传递的信息、产品和服务感兴趣。

进行分析发现在商业包装话语中,为了刺激消费者对于某商品的信任度和好奇心,一般采用许多积极肯定的评价或鉴别语。例如:成龙在为霸王洗发水做广告时,说道:“霸王:中药养发,乌黑浓密,中药世家,洗发我选霸王!”于是大家对此产品持完全相信态度,毫不犹豫地进行选购。比如海飞丝广告语利用了介入和级差系统:“海飞丝:去头屑,让你靠的更近。”还有伊卡璐洗发水广告充分利用联觉感受,把语言的力量发挥到极致。“伊卡璐:都说是王子唤醒睡美人的,其实是伊卡璐才对,王子能发现这个秘密吗?”。像这种经典广告真是数不胜数,把它们搜集起来进行研究会发现广告中为了说明某个产品的特点往往会使用一些形容词来进行

描述。

广告语篇关注评价事物的美学和社会价值多于从情感及判定的评价。这可以从广告语篇的表达态度意义的特点来解释,情感意义是表达被评价物在情感上对评价者的影响,判定则是依据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对人类行为进行评判。洗发水广告主要是介绍洗发水信息,激发读者的购买行为,与人的行为并无明显的关系,而过多的对情感意义的描述则使其主观性太强,会引起读者产生怀疑。在广告语篇中,美学领域的鉴别意义的表达出现的频率远远大于非美学领域的鉴别

意义。

三、结语

通过分析比较,发现汉语洗发水广告中态度意义的表达多以鉴别意义的方式表达出来,表明英语广告语篇中关注产品的美学价值多于关注情感领域,表达判定意义的语言资源也很少。介入系统为自言为主,极差系统基本上全是强势,从而勾起消费者购买该产品的欲望。分析还表明广告商大量使用具有肯定评价意义的华丽词语来描写洗发水产品,从而赢得读者的极大兴趣使其产生极大的购买欲望,最终达到洗发水广告的目的。本研究证明用评价理论分析汉语洗发水广告语篇以揭示洗发水广告语篇的语言特点和规律是可行的,同时这也会给予各大广告商一定程度上的启发,从而创作出更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广告语。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第五篇:法律视角下的德育工作的途径

从预防犯罪的角度谈德育工作的开展

侯召伦

(青岛滨海学院文理基础学院,山东 青岛266555)

摘要: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并呈现出新的特点,由于主观和客观的综合因素影响,导致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加之自我价值观的变化和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则成为个体犯罪的主要原因。要加强对大学生犯罪问题的研究,全面分析并进行有效预防,加强德育教育,不断探讨德育工作的心途径,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德育工作;犯罪预防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社会建设的历史使命,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力,因此成为国家、社会和家庭关注和重点保护的对象。然而,近些年来高校学子违法犯罪的现象却日益突出,而且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这不得不成为人们深切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犯罪的主要特征

(一)犯罪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我们一般倾向于这种观点,家庭不和、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等出身的大学生犯罪的概率较大。2005年2月,致公党对北京市某法院审理的100个大学生犯罪案例的调研结果进行了公布,贫困大学生犯罪率较高,从在校大学生犯罪统计结果看,家庭贫困的学生占有一定的比例,而现在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违法犯罪的大学生中,和睦的家庭、富裕的家庭均可能出现大学生犯罪的情形,干部子女,尤其是领导干部子女违法犯罪的情况,尤为突出。某省曾对查获的犯罪分子进行过调查,干部子女约占全省刑事犯罪分子总数的7%,其中多数是领导干部子女。[1]

(二)犯罪形式相对单一化。犯罪类型以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为主。2004年年12月3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武彬根据平日办理案件的情况,发表了《大学生犯罪现象调查报告》。涉案大学生男女比例为7:1,男大学生主要涉嫌故意伤害罪,女大学生无一例外全部是涉嫌盗窃罪。其中,以民办高校的本专科、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学院的本专科和公立高等院校的专科为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犯罪类型,如“非法组织卖血”和“非法传销”等。恶性杀人罪增多,高智能犯罪率升高。

[2]

(三)“享乐型”犯罪有增加趋势。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犯罪的动机,虽然仍以满足物质和金钱的欲望为主,但是为了寻求感官刺激或者游戏取乐而犯罪的倾向大大增加。与成年人犯罪不同,大学生犯罪很少出于谋生的考虑,而大多是贪图享乐,即属于享乐型、高消费型的犯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大批高级豪华的宾馆、酒楼、洗浴中心、娱乐场所纷纷涌现,商店里丰富的商品无一不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大学生的经济状况通常不佳,为了满足其消费欲望,往往采取偷窃、抢劫财物等手段,达到获取财物的目的,并随即挥霍一空。

二、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大学生犯罪属于犯罪的基本范畴之一,具有一般犯罪所共有的原因。在犯罪原因问题方面,历来法学家和学者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大量的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很值得我们的研究和借鉴,较有典型意义的是犯罪人类学派和犯罪社会学派的理论。

犯罪人类学派把犯罪的原因归结为“隔代遗传原因”,代表人是19世纪意大利实证法学家龙勃罗梭,“天生犯罪人论”是龙勃罗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犯罪学理论,他认为犯罪人是出生在文明时代的野蛮人,他们的生物特征决定了他们从出生起,便具有一种犯罪的可能性,龙勃罗梭通过对383名罪犯的头盖骨的定型研究及对5707名罪犯的骨骼和精神状态的分析研究后得出结论:正是由于隔代遗传,即“返祖”或“退化”的现象,使得个体成为原始野蛮人所具有的这些特质的载体。1

于是他强调,遗传影响个体的素质,遗传是导致个体实施犯罪行为的根源。

把犯罪原因归结为个体因素,该理论在实证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分析得出的结论,在某种程度上说影响了几个世纪,但我们这样说,如果把犯罪的原因归结为人的遗传特征的话,那么就可以按照龙勃罗梭的理论“按图索骥”,把有“天生犯罪人”特征的人直接管制起来不就一劳永逸了吗,所以,该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犯罪社会学家提出的社会发生论则刚好相反,他们强调,个体产生犯罪的原因并不完全取决于人体特质,而更在于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决定作用。19世纪意大利社会犯罪学家菲利认为犯罪行为的发生不是人的自由意志命令的产物,而完全由于行为人处于某种特定的人格状态。他认为环境、气候、社会因素是影响人们犯罪的主要因素,强调个体产生犯罪的原因并不完全取决于个体特质,而更在于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决定作用。20世纪后,于是形成了环境影响论[4]。环境影响包括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主要因素的影响,把大学生犯罪主要因素归结为外在因素的作用方面。

1.社会影响论认为,人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拜金主义,盲目追求高消费,对物质的需求欲望不断膨胀,党内腐败现象以及社会上不良现象和歪风邪气对大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必然诱发犯罪的动机和行为。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等新兴传播媒介不断冲击传统的文化载体,国外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行为方式等也随着网络打破了国家、地域之间的固有障碍,来到我们每个人面前。

2.家庭环境影响论认为,大学生的违法犯罪与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家庭结构上的缺陷即家庭不全。它的表现是一些大学生有父无母,有母无父或继父继母,这样的家庭一旦失控,便会使大学生的成长缺乏相应的支持,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其次,家庭人际关系上的缺陷即家庭不和。再次,家庭教育上的缺陷。一种表现是溺爱放任。有些条件优越的家庭,常常信奉“树大自然直”的错误观念,对子女爱而不教、娇而不管,对孩子唯命是从、百依百顺,促成他们追求享受、贪得无厌、好逸恶劳、骄横任性、自私放荡。

3.学校教育影响论认为,学校是大学生从家庭走向社会,实现社会化的重要环节。学校教育中的某些偏差,不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对大学生的违法犯罪也有一定的影响。有些高校重智育轻德育,忽视品德、情操、心理、意志等方面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实效性差;心理调查、心理咨询工作滞后,怠于对各种心理异常加以正确引导;忽视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性,法律教学达不到实际的教学目的。学生管理环节上的偏差。有些校规校纪形同虚设,部分教师缺乏科学管理和正确引导的意识和素质,使许多本应及时发现的问题未能发现。

试分析一下就不难看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环境相当独立和封闭,可以说大学是由学校到社会过度的纽带和桥梁,不是真正意义的社会生活,有本身特有的规律,本质上还是以掌握间接知识为主旨的,不同于以劳动创造财富为特征的社会生活,受社会大环境影响的作用要相当小的多,尽管大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如果把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定位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上,则有些过于勉强,不能正确反映大学生犯罪的真正原因,不能对症下药;其次,大学生是成年人,已经脱离家庭的监护自我发展,甚至说除了经济上以依赖家庭资助外,家庭对他们的影响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家庭的影响应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决不是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因素;再次,学校教育是与大学生的发展起着无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这是无容置疑的,但是,大学生有着不同于小学生和中学生的特点,有着成年人的思维,有较为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他们勇于质疑和开拓创新,而大学又是一个学术开放,讲求民主的平台,因此,不能把大学生的犯罪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大学教育的失败上,让学校承担主要的责任。

综上所述,环境影响论只反映了犯罪原因的一些共性的因素,是影响大学生犯罪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在正确认识环境对大学生犯罪影响作用的同时,应侧重从个体方面来分析其犯罪的原因。环境仅是外因,是条件,是次要的方面,而个体因素的主观方面是内因,而把犯罪的主要原因看作是环境因素的话,那么是先改造环境还是先改造人呢,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怎样对待人的教育,照此理论,把所有精力都用来营造一个良好环境就足够了,不需要进行思想教育了,这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从个体的主观方面来探讨大学生犯罪的原因。

(二)研究导致大学生犯罪的特性的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过高的需求结构与实际状况冲突的矛盾。

学生由中学到大学,实现了人生发展中质的跨越,在经历了短暂的新鲜和好奇以后,较为简单的学习生活使之在思想上发生微妙的变化,那些缺乏目标,上进心差的同学,整天无所事事,以为考上大学可以松口气了,与此相反,却有着有强烈的物质占有欲、挥霍享受欲和畸变的性欲,当这种需求与自己的家庭状况及实际情况发生冲突时,以正当的手段无法解决,不能及时满足自己畸高的欲望时,就会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极易引发各种犯罪,主要以盗窃、诈骗等类型的犯罪。也不乏爱慕虚荣者,往往成绩比人家好,吃的穿的却比别人差,许多公共场合显得很没面子,于是通过其他非法或犯罪的手段取得非法利益,以弥补物质生活的差距,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2.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

价值观是影响甚至支配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自我价值出现了变化。在肯定主流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我们也不能否认为数不少的人的思想出现了消极、颓废的倾向。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状况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不少人注重体现自我追求,社会责任感比较淡薄,自我意识比较强,较多地关注自身发展和自我需要,较少关心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当看到社会中大学生比例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失业现象的频繁,现代大学生已经不再有过去大学生拥有的那种认为自己是出类拔萃的优秀者的想法,他们的自我预期下降,极易产生消极颓废心理。往往表现为青春期的逆反,叛逆,情绪化,反社会性等特性,极易形成一种社会不稳定的潜流,如果任其放纵,那么这种“潜流”可能逐渐发展为“负潮” ,这会腐蚀整个社会的理性智慧.同时,市场经济影响下,物质利益成为现实生活的重头戏,许多大学生错误地以物质利益为尺度去评价个人得失,甚至把物质收入的多少作为衡量自己成功的唯一标志,这就诱发了众多大学生为实现“自身价值”而人不择手段的进行抢劫、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甚至有些大学生为了经济利益,连最基本的道德也放弃了,例如:目前社会比较敏感而又众多的女大学生卖淫、大学生傍大款等现象,进而发展为组织卖淫、组织淫秽表演等违法犯罪现象。

3.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和脆弱性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其心理正在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并伴随相当程度的脆弱性。他们心理起伏比较大、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做事情欠缺考虑;加上大学生人生体验浅,而社会又极其复杂,很容易走上歧途,诱发犯罪。往往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而引发犯罪行为。比如报复心理,自己手机或值钱东西被盗后,产生偷一部补偿自己的想法,受害者转为新的侵害者。2008年,南京市800多名大学发生违法“传销”违法事件,又一次引起社会各方的密切关注与重视。之前的“马加爵案件””、“周一超刺杀公务员”等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的出现,是很典型的表现。

三、对大学生犯罪问题的理性认识及预防。

针对大学生犯罪的问题,预防是减少犯罪的最有利的办法,预防大学生犯罪是对人才的珍惜,是对社会的责任。预防大学生犯罪,是学校的任务,也是司法机关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任务。但最重要的应是大学生本人要自觉加强修养,树立和养成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切实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形成正确的认生观和价值观,防微杜渐,自觉远离犯罪。如何预防当代大学生犯罪,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的一定的成果。现就有关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更新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价值观。一种价值观的是否科学,归根到底要看它反映了什么样的主体利益和需要,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和人类主体利益相一致。在国内外复杂的价值观冲突面前,注意分清各种不同的价值观,特别分清科学与先进的价值观,正确与错误的价值观和界限就显得十分重要.高校担负着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的责任。高等学校本身在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犯罪的过程中担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应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存在的问题是,在实际工作和教育中,德育目标的理想化。过于理想化、至善化的道德与人格毕竟不会成为社会生活中普遍的道德现象,因此,学生只能肤浅地唯心地理解各种道德要求,这就直接导致了德育目标指向的负载过空、过高,德育内容的大而不当,宽而无边,所以,思想道德教育应改革现有的德育模式,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丰富德育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思想根源上为预防犯罪打下基础。其次,强化学校的人文教育气息。人文教育的基本作用是通过历史、文学、艺术、哲学、伦理等知识的学习,培养人们的人文精神,塑造出一种责任感、使命感,造就健全的人格。人文课程的设置切忌流于形式,应结合各校实际情况,要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启迪学生的心智,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及发展。把深受学生欢迎的美学艺术、公共关系学、心理健康等课程予以强化,让学生开阔视野,利于学生自尊、自强、自信意识的培养,学会与人相处,调整自己的心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多形式强化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诚然,在大学生犯罪的群体中,不乏知法犯法者,甚至能够规避法律进行犯罪行为,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没有将法律规范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面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首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要从刚入校门着手,结合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教育,结合校园内的案例讲危害,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尤其是针对大学生中许多人不知法、不懂法、缺乏法律意识的现象,我们强调要强化法制教育,使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加强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将所学的法律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法律情感和法律信念。这就要求在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教育时,不应片面地灌输知识,而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将法律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在价值准则和人格的核心。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抵御犯罪的心理承受力。当前,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偶然犯罪,激情犯罪数量增多,大学生脆弱的心理防线经不住微小的外部刺激,有时仅为一句话、一个眼神,甚至为争一个座位而大打出手,以至发生本该避免的恶性案件。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预防犯罪的十分重要的手段。学校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地正面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要重视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从根本上有效预防犯罪的发生。

(四)加强自我修养,消除各种不良行为习惯与行为方式,养成符合社会道德、法律要求的行为模式,这是最大可能减少犯罪的根本所在。道德行为是在良好道德品质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对道德行为的评价要注重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学校教育,社会影响,最终须通过个体的主观努力,把外在的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行为习惯,并在自觉不自觉中强化这种思维,使之升华为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提高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达到行为后果最优化的目的。外部因素必须通过个体的主观努力才能内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自己应当积极地、主动地、有分析的接受和吸收外在的教育及熏陶,尤其是学会“慎独”,即在没有外力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形成比较稳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增强预防犯罪的能力。

作者简介:侯召伦(1965—),男,籍贯(山东泰安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学、犯罪学(电话)86728748-8234(电子信箱)qdhouqq.com。

[1]、张学亮,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及预防[N],中国石油大学报,2002-09-16

[2]、金冰、邢强,浅谈大学生犯罪的原因[N],法制晚报,2005-04-15

[3]、加罗法洛,犯罪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4]、张学亮,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及预防[N],中国石油大学报,2002-09-16

[5]、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6/17/content_1532168.htm

下载林业执法视角下的林地有关法律问题探讨等2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林业执法视角下的林地有关法律问题探讨等2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