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 推进水厂又好又快发展
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
推进水厂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12月7日)
近年来,攀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紧密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把班组建设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作为实施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和新途径,实现了班组建设的新突破,涌现出了一批全国、省市先进班组和优秀班组长,为攀钢的发展腾飞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认识,明确目标,加强班组建设的领导
班组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单位,是企业的细胞。加强班组建设,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近年来,攀钢高度重视班组建设工作,一是深入开展班组调查研究工作,2006年初,由(集团)公司工会、企管部等部门组成了联合调查小组,深入各基层单位和班组进行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抽样调查等方式,充分听取对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攀钢班组建设调研报告》,为有针对性地加强班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建立健全了攀钢班组建设工作体系,建立了党政统一领导,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工会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配合推进的班组建设领导机制,明确要求各子、分公司确定一名领导具体负责领导班组建设工作,并配备热心班组建设、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班组管理人员,负责班组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并于2006年底隆重召开了班组建设推进大会,就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班组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形成了加强班组建设的强大声势和良好氛围。三是明确了班组建设目标。即要按照攀钢改革发展的要求,努力把班组建设成为安全、文明、优质、高效、节约的生产单元;建设成为凝聚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建设成为党组织、工会组织与职工群众密切联系的基层单位。
二、完善制度,建立机制,提高班组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加强班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多年的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抓好班组建设,关键在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建立建立机制,狠抓落实。
建立健全班组建设工作机制。攀钢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中央企业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的指导意见》和有关加强中央企业班组建设的精神,结合实际,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攀钢(集团)公司班组建设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了班组建设管理的指导思想、目标、组织领导、班组设置原则及其基本任务和要求,统一规范班组长任职的基本条件及其选配程序、学习型班组评选程序、班组建设费用和奖励等内容。各子、分公司也结合实际,制订了班组建设管理标准或实施细则,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巩固提高班组建设成果。
进一步规范班组建设的管理。围绕规范管理,整合班组管理制度,切实减轻班组负担,攀钢进一步明确了班组需要建立的各项专业管理制度要求,班组达标评价标准、评定及申报程序,班组软硬件设施配备标准,班组建设经费、奖励标准及开支渠道和班组长、工会小组长及工管员的津贴标准等。明确把生产、质量、成本、安全、培训确定为班组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进一步优化和规范班组记录,规定原则上班组记录设置三本账,即班组工作日志(含生产、安全、质量、设备等),班委会议记录(含政治学习、民主管理等),班务公开(含经济责任制考核等)。
切实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攀钢着力从提高班组长的领导力、执行力和创造力入手,切实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一是明确了班组长任职的基本条件、选配程序和相关待遇,建立班组长培养、选拔、使用、评价等机制,探索开展了班组长直选工作。二是切实加强班组长的培训。在举行第一轮班组长培训班的基础上,2008年攀钢下发了《攀钢第二轮班组长素质与能力培训的实施意见》,提出从2008年到2010年,用3年时间将班组长全面轮训一遍,并订购了6785册由国务院国资委组织、攀钢参与编写的《现代企业班组建设与管理》一书下发到车间、班组,对班组长进行系统培训。三是为开阔班组长视野,提高班组长的综合素质,组织班组长参加了国资委在欧洲和清华大学举办的中央企业班组长培训班,每年组织班组长赴鞍钢、本钢、东方电气等企业进行了学习考察。四是成立了攀钢班组长联谊会,定期组织各类活动,加强了班组间的横向联系和交流。
三、抓好载体,创建品牌,推进班组建设迈上新台阶
攀钢要发展壮大,建设学习型、创新型企业是必由之路。近年来,攀钢以创建学习型班组为主要载体,在班组中开展了“创建„四型‟班组、争当„工人先锋号‟”活动,积极推进学习型、创新型、安全文明型、和谐型班组建设,努力把班组建设成为能创造一流工作、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团队的攀钢工人先锋号。
积极开展学习型班组建设,着力提升职工综合素质。一是明确了学习型班组的创建标准及评选方式。攀钢将学习型班组创建分四个等级,即学习型合格班组、学习型先进班组、学习型红旗班组和学习型红旗班组标杆。学习型合格班组、学习型先进班组的评选由各子、分公司评定。(集团)公司负责学习型红旗班组、学习型红旗班组标杆的评定。二是在班组广泛读书自学活动,通过开展读书报告会、读书知识竞赛、讲座、短期培训班、读书沙龙、读书辩论会等多种形式,引导职工读书自学,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的浓厚学习氛围蔚然成风。近三年来,全公司职工读书活动的参与面达到60%以上,各级劳模、先进职工、骨干职工和班组长读书活动的参与面达到了90%以上,职工的文化水平不断丰富、技术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涌现了获全国读书自学成才奖的攀钢职工李贵华和夏禄清等一批技术专家和技术能手。
积极开展创新型班组建设,着力提升职工自主创新能力。在班组中开展了“创建创新示范班组,争当创新能手”和“提合理化建议,评选„金点子‟、„银点子‟”活动,建立自主创新小组3822个,并广泛开展“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学习一门新技术,改革一项新工艺,刷新一项新记录”的班组创新竞赛,促进了班组的持续创新。2007年围绕节能减排、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等重点工作,组织班组职工完成群众性创新课题8941项,提合理化建议46045条,采纳22359条,实施14325条,创效益2.63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管理效益。2008年,攀钢有6项节能减排合理化建议获全总节能减排优秀合理化建议,并被全总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积极开展安全文明型班组建设,着力提升基础安全管理水平。以开展“安全信得过”班组竞赛为主要载体,以深化完善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签字制度为重点,教育引导职工养成“上标准岗、干标准活、进行标准化操作”的良好作业习惯,不断提升职工的安全文明工作水平。2008年,我们在班组创造性的开展了“职工安全对话会”,加强了车间、班组之间以及不同岗位、不同工种之间的安全交底、沟通和协调,为提升班组安全工作水平、有效维护职工的安全健康权益作出了贡献。
积极开展和谐型班组建设,着力建设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一是深入开展班务公开,充分尊重职工的民主权利,建立班组良好的沟通氛围与沟通平台,构建和睦的人际关系,营造温馨愉快的工作环境。二是努力培育具有攀钢独特文化、凝聚所有职工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的班组理念,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永攀高峰”的攀钢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加强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章守纪、团结和谐、开拓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班组文化建设。三是不断加强班组的团队建设,大力培育同心同德、尽职尽责、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逐步建立“勤奋学习、开拓创新、遵章守纪、团结协作、创造一流”的良好班风,塑造攀钢班组良好整体形象。
积极开展争当“工人先锋号”活动,着力建设一流的班组团队。2008年,攀钢将加强班组建设和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对创建的标准、申报程序、奖励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提出以创一流工作、一流业绩、一流团队为主要内容,努力使“工人先锋号”成为引导职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职工认可、影响广泛的劳动竞赛品牌。今年5月,攀钢命名表彰了第一批 “攀钢工人先锋号”。自活动开展以来,攀钢已涌现出全国“工人先锋号”1个,四川省“工人先锋号”1个,攀枝花市“工人先锋号”8个,涌现出全国、四川省“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 10个。
四、攀钢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的主要体会
抓好班组建设要坚持领导重视,狠抓落实。攀钢班组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主要得益于各级领导认识到位、支持到位、领导到位。攀钢要求党委要把班组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思想政治领导;行政要把班组建设纳入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指定职责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工会要积极协助党政推进班组建设;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工作合力,有序、有力、有效地推进班组建设,切实把班组建设落到了实处。
抓好班组建设要坚持选拔培养好班组长。长期以来,攀钢把提高班组长素质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组织多层次、多渠道的班组长培训,组建班长组联谊会,组织班组长研讨交流,不断提高班组长的管理水平,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班组长,推动了班组建设向纵深发展。
抓好班组建设要坚持与创建一流职工队伍相结合。班组是企业凝聚人才、培育人才、发展人才的摇篮。攀钢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开展“拜名师学绝技”活动、举办职工技术运动会、制订《攀钢技术拔尖人才管理办法》、《攀钢有突出贡献职工奖励办法》等,努力营造职工工作、学习的良好环境和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生产(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职工全面发展,努力为企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实现了职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和谐统一。抓好班组建设要坚持继承与改革创新相统一。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企业的经营机制、管理方式、生产模式也在不断变化。攀钢班组建设,紧密结合企业改革发展实际和班组建设实际,从开展班组达标升级、创建自主创新班组,再到创建学习型班组和工人先锋号,班组建设工作不断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发展,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抓好班组建设要坚持长抓不懈。班组建设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和各个层次,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只有持之以恒,长抓不懈,班组建设才有可能取得实效。而且只有长期抓,才能积累丰富的资料,培养有经验的人员,从而为提升班组建设工作奠定知识和人力基础。
近年来,攀钢在班组建设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与兄弟单位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差距。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这次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宝贵经验,再接再厉,努力把班组建设成为制度健全、创新力强、能打硬仗、业绩突出的一流班组,为促进攀钢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又好又快发展
正确理解经济结构调整
1.内容:主要是三大产业的结构调整,地区间经济布局和城乡结构发展、所有制结构调整和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等。
2.原则:(1)市场为导向(2)效益为目标(3)企业为主体(4)科技为依托(5)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协调;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要协调;地区经济要协调。
3.主要任务:
(1)优化产业结构。因为三大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所以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工业素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是三大产业协同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学技术,生产优质、高效产品,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多种需求。
(2)“消费、投资、出口”结构的调整。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3)资产结构调整。要对资产进行改组,改变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状况,组建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4)地区结构调整。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主要靠自己的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退耕还林还草,坚持可持续发展。东部地区支援技术、人才和市场,国家给予政策和资金帮助。
(5)城乡结构调整,实施小城镇战略。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严重,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就业压力,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以至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拉大。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全面把握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
1.关注“三农”的重要性。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发展农业的措施。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
3.增加农民收入。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通过税收等政策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措施。
4.推动城镇化建设。
(1)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失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2)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国人口基数大、农民多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走一些国家集中发展大城市和农村劳动力都涌进大城市的路子,必须要走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
第三篇: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张 静
2009年第2期 ——经济建设
近年来,松滋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推进“工业兴市”战略,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我们的做法是:
——强力推进“工业兴市”,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是持续开展招商引资,把工业总量做大。近年来,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壮大工业、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来抓,立足本地资源、产业等优势,积极主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产业转移,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强化领导责任,健全招商网络,创新招商方式,不断增强招商引资的实效。2008年,全市共引进重大项目40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亿元。二是着力扶持骨干企业,把工业龙头做强。我们抓住白云边、飞利浦、大水泥等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企业和产业,采取领导和专班包厂、税收增长比例返还、贷款融资担保、品牌创建重奖等措施进行扶持,促使企业加大投入,迅速裂变。例如,白云边公司在此扶持政策的激励下,大力实施产能、效益翻番发展计划,新征用地近700亩,计划总投资4.2亿元,新上白云边工业园和华林创业园项目,预计“两园”项目建成后,白云边公司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0亿元,入库税金可超过2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白云边”。飞利浦公司计划将国外8条生产线转移到松滋,新增投入1.5亿元。这些投资到位后,该公司年销售收入可达6.6亿元,入库税金可达5000万元以上。在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项目上,我们依托骨干企业——双七水泥公司,投资新上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目前投资2.5亿元的第一条生产线已经建成,预计年可实现产值3.5亿元,入库税金4000万元。三是加快发展产业集群,把产业链条拉长。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我市重点发展白酒酿造产业、纺织服装产业、电光源产业、水泥建材产业、机械制造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等6大产业集群,并通过科学制定产业规划、搞好工业园区和小区建设、打造板块经济、培植骨干企业和优势企业等措施,力争使6大产业的产能形成倍增效应。其中白酒酿造产业产值达到20亿元,电光源产业产值达到12亿元,机械制造产业、纺织服装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0亿元。
——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大力发展生猪、水果两大特色产业。松滋多年来生猪年出栏量稳定在100万头以上。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3123”工程(即通过5年的努力,发展生猪屠宰加工、种猪繁育、饲料生产3大龙头企业;培育1万户以上规模养殖户;年出栏生猪200万头以上;年实现生猪产业产值30亿元以上),2008年生猪出栏突破120万头。松滋是全国优势水果生产带,发展水果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市以“两线一流域”(沙刘线、红东线,洈河流域)为重点,以新上水果精深加工项目为引领,突破性发展水果生产,水果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年产量达到12万吨。二是以“清洁家园”行动为重点,大力开展文明新村创建活动。重点是实施以“一建三清五改”(即建沼气池;清垃圾、清路障、清污泥;改厨、改厕、改圈、改路、改水)为主要内容的“清洁家园”行动,在全市范围内由城镇向农村、由公路沿线向纵深腹地全面推进。三是以“两通”(通水泥路、通有线电视)、“两整”(整治当家渠堰、整修当家泵站)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截止2008年底,全市通村水泥路总里程达到750公里,75%的村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通有线电视用户达7.65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45%。
——强力推进城市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近几年来,我们以提高城市的“两个能力”(承载经济和人口的能力)和改善城市的“两个环境”(投资环境和创业环境)为目标,以建设宜商宜居的山水园林城市为契机,狠抓中心城区建设。目前,中心城区建成面积为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15万人。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使中心城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30万人。去年,我们启动了7大城建重点工程,总投资2.78亿元,目前已经完成投资额1.86亿元。与此同时,我们狠抓中心城镇建设,使之成为中心城区与乡村联络的重要节点。目前已选择了刘家场、洈水、沙道观、陈店等4个重点门户镇,并拟每年重点扶持一个镇,召开一次小城镇建设办公会,研究出台扶持中心镇发展的政策措施,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使这4个城镇成为市域经济的副中心。
——强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和谐社会建设进程。近年来,我们坚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把中央和省市的政策性资金和地方可用财力用在改善民生上。一是有效解决就学、就业、就医问题。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义务教育、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有关政策,2008年,全市共拿出1204万元资金进行配套。目前,全市义务教育巩固率、完成率达到100%;全市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到56.97万人,参合率达到85.1%;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达到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二是加大对困难群体帮扶力度。2008年,全市共筹集资金5277.4万元用于社会救助,办了“十件实事”。三是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去年以来,全市未发生赴省进京滋事事件,未发生影响较大的治安、刑事案件、恶性事件和安全生产伤亡事故。四是切实做好信访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作者系中共松滋市委书记)
第四篇:推进慈善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整理资源 优化服务 创新管理
奋力推进**慈善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依托黄河金岸,打造黄河善谷的战略部署,着力在黄河两岸形成慈善盆地,大力实施产业性、造血型扶贫开发,以慈善事业助推经济发展,借以实现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
**市**区是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区,移民来自宁夏条件最艰苦的南部山区,残疾人口比例高,社会救助和扶贫就业任务艰巨。作为宁夏黄河善谷战略确定的核心区和先行区,**区以倾力打造宁夏弘德工业园区为抓手,以慈善为特色,积极引进福利企业,培育发展装备制造、产业配套、劳动密集型、社会友好型等产业,通过有效聚合社会慈善资源,着力形成慈善事业与扶贫开发相辅相成、与经济发展互融互动的新模式,实现福利事业发展与工业经济提升双赢,慈善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效应初步凸显。弘德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实践,也为宁夏全力打造黄河善谷、发展慈善产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搭建平台,整合社会慈善资源
宁夏黄河善谷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以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区针对经济基础薄弱、残疾人比例高的实际,坚决不把残疾人当包袱,主打慈善牌,发展光彩事业,宁夏弘德工业园区的开建,为整合慈善资源、培育慈善产业搭建了发展平台。弘德工业园是纳入宁夏黄河善谷总体构架,创新实施慈善事业和企业投资更佳组合模式,以慈善产业化为主导的省级慈善工业创业园区。远期规划面积为30平方公里,近期规划面积为10.6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已累计投资7.9亿元,完成七纵七横的道路、给排水以及20.4公里的道路亮化、35KV和110KV供电、鲁家窑380万方蓄水池工程;铺设通讯光纤15.6公里,建成通讯基站2座;平整土方1.2万亩;植树1840亩14万株。,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满足了入园企业需要。按照边建设、便招商的要求,园区协议建设项目55个总投资183.48亿元,已投产达效项目12个,开工建设项目38个。园区的建设,为慈善产业发展搭建了平台,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进一步集聚全国个地的慈善企业和客商到园区投资兴业,切实将园区建设成**区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推动器,成为宁夏西部大开发重要的出口贸易加工区和对位经贸窗口。
二、转变观念,创新慈善发展理念
黄河善谷建设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地处承接宁夏南北、东西的核心,拥有便利的铁路、公路条件的区位优势,初具规模的葡萄、黄牛养殖等特色主导产业优势,丰富的国有土地、风光资源和煤炭资源优势。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我们要坚持以产业化发展作为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和方向,以全力打造政策洼地、道德高地和企业商客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为目标,以有效解决民生福利问题为重点,以弘德工业园区为加快发展的新载体,着力为残疾人就业创造条件,为福利企业落地发展夯实基础。围绕弘德工业园区基础建设和产业培育工作,要扎实做好政策衔接,加强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不断优化慈善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切实以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为抓手,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招贤纳才工作,全力推进战略调整转型,进一步发掘慈善产业的内生动力,拓**乡居民就业渠道,真正让慈善事业的发展,在社会管理中减压阀和黏合剂的作用,实现慈善产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三、培育特色,打造慈善产业体系
随着黄河善谷强磁效应的不断增强,慈善事业逐步成为最具活力的行业和产业。**必须坚持品牌发展战略,积极挖掘产业优势,拉长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构建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慈善产业体系。以慈善为特色,要通过抢抓宁夏出台促进慈善事业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新机遇,着眼于建设大产业、布局大项目、承载大企业,积极完善弘德工业园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工贸易型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有效解决有劳动力的残疾人就业问题。充分运用政策推动等手段,扶持慈善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提升实力,切实助推慈善产业布局升级。以民生为特色,要坚持将慈善事业产业化、市场化,努力营造慈善盆地效应。加速解决民生问题。在招商引资上,要积极引进对经济和就业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工业项目,进一步提升慈善事业的竞争力。为民解困方面,要围绕社会养老、医疗救助等社会民生热点问题,加大慈善产业扶持力度,扎实抓好一批慈善实体建设项目,实现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方面,要启动实施文化英才工程,以解决残疾和贫困人口就业为根本,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乡土人才,使更多的慈善从业人员走向社会。
四、优化环境,推动慈善产业发展
在慈善产业发展上,**要以打造服务型政储府为目标,以慈善企业引进与培育为重点,继续推行一站式办理、跟踪服务的运行机制,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实行土地出让金全部奖励给企业用于发展,地方政府根据企业规模按照比例配套扶持发展资金,税收地方留成部分5年内全部奖励企业,政府负责园区六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入园企业市内行政性事业收费项目实行零收费等优惠政策,一切为了客商、一切围绕客商,一切服务于客商,真正为客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其享受到最优惠的投资创业政策。要实现慈善企业尽快投产达效,园区管委会必须积极发挥协调联络作用,加快入驻企业有关手续办理的协调、督促等工作的落实,推动已开工企业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未开工企业及早开工建设。要切实树立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营造人人、事事、处处都是服务环境,切实做到畅通急事、疏通难事、融通特事,切实打造高效快捷的班务环境、安全文明的法制环境、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亲商爱商的人文环境。
五、宣传推介,营造慈善发展氛围
慈善产业作为一个新型的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坚持以开放、交流、发展,创新为主题,借助**区位优势和民族特色浓厚的优势,积极实施慈善产业走出去的战略,借助中国(宁夏)回商大会、中国(宁夏)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博览会,中国清真美食文化节、中国企业家回乡(**)行暨经贸合作推介会等重大活动,大力宣传、推介**,积极展示宁夏打造黄河善谷,**建设福利企业创业园所取得的成效,吸引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以及海内外华人华侨慈善家来**投资。要通过各级媒体,加大对慈善产业的宣传力度,激发企业和客商投资热情。同时加大已经引进项目的宣传力度,起到示范带动引领的作用,在宣传企业的同时,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向往**,要积极抓住东部产业西移时机,主动参与东部沿海招商、项目推介会、恳谈会等活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着力吸引市场前景好、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好项目落房**,发展壮大慈善产业。
第五篇:“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金点子汇总
终南中学
“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金点子汇总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学习调研阶段,我校按照县局工作部署,在全校开展了“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金点子征集活动,广大教师,特别是党员、干部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响应,认真思考,畅所欲言,献计献策,为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现从四个方面汇总如下:
一、教育教学与管理:
1、加强学生的规范化训练,创新作业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王元英、段佳庆等老师提出,目前学校的作业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建议学校对教师作业的布置、批阅的要求以及学生作业的管理有严格的规定,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科学分配文、理和各学科作业时数,确保学科平衡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加强备课组建设,提高备课组活动质量
周芬、潘伟老师提出,从近几年中考的情况来看,凡是活动开展得好、时间和内容得到充分保证的备课组,中考质量提高得快,青年教师的成长也迅速。建议学校制订科学的备课组活动评价方案,强化备课组长的职责,提高备课组活动待遇,以备课组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团队建设和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二、队伍建设
1、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加大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
毛娟、黄燕飞代表提出,青年教师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生力军,要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尽力提高其业务水平。
2、号召全校师生员工讲普通话
唐振林代表提出,要营造雅致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议校长室号召师生在校园内都讲普通话。
3、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提高教师电脑操作技术
唐仁强老师提出,大部分教师还不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议学校加强对教师电脑技术的培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后勤服务
1、提高安全意识,排除安全隐患
严若军、吴世忠表提出,要加强安全排查与治理力度,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建议对全校用电设备和线路进行一次彻底的检修,线路老化的部位要及时整改。
2、增收节支,开源节流率
王松柏老师提出要加强学校小工用工的管理,建议除水电、基建、大件运输及部分突击性事件用工外,对所有办公用品、公用物质等实行到班到人管理,大的损坏照价赔偿,小的维修人人负责,自己工作范围内的事情自己完成;建议老师从节约每一度电做起,建设节约型校园,减少有意的破坏和浪费,开源节流,增项增资。
3、改善教师办公条件
王钦平、张顺代表提出改善教师办公条件的提案,建议建设相对集中的教师办公室,便于教师集中办公和研讨,同时建议成立老师办公室的电子备课系统;
4、学校建设要科学安排,统筹规划
谢爱田、程炎代表学校建设要科学安排,统筹规,建议各项建设要不重复、不浪费。建议急需改造田径场,建议新建或迅速改造田径场、风雨棚及其它场地附属设施。
四、校园文化建设
1、关爱学生,提高升国旗和晨跑质量
高林强代表提出关爱学生,提高升国旗和晨跑质量的提案:认为学校升国旗、唱国歌活动应是非常庄重和隆重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全体学生都应无条件参与,都能感受到出旗、升旗活动的庄重。建议升国旗活动的地点应改为新篮球场,升旗台应选在办公楼前的适当位置,升国旗时学生应面对北方站立。
2、狠抓学生养成教育,让校园干净起来
喻安森、吴时焕代表提出关于狠抓学生养成教育,让校园干净
起来的提案,建议学校以营造高雅的学习环境为目标,对学生的文明习惯养成教育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
3、健全家长学校、加强留守学生管理
罗明代表提出健全家长学校、加强留守学生管理的提案,建议学校完善 “家长学校”管理机制,并按章程落实相关教学内容与措施,学校及班级双管齐下,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