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工2010软件工程答案
一、说明软件生命周期的组成并简单说明每个组成的主要任务
答:软件生命周期可以有四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
1,软件分析时期。这个时期的根本任务是确定软件项目的目标,软件应具备的功能和性能,构造软件的逻辑模型,并制定验收标准。
2,软件设计时期。软件设计时期的根本任务是将分析时期得出的逻辑模型设计成具体计算机软件方案。
3,编码与测试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主要是组织程序员将设计的软件“翻译”成计算机可以正确运行的程序;并且要经过按照软件分析中提出需求要求和验收标准进行严格的测试和审查。
4,运行与维护时期。包括纠错性维护和改进性维护。延长软件寿命。
二、列出瀑布模型的优缺,并说明如果项目采用瀑布模型开发,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瀑布模型有以下优点:
1)为项目提供了按阶段划分的检查点。
2)当前一阶段完成后,您只需要去关注后续阶段。
3)可在迭代模型中应用瀑布模型。
2、瀑布模型有以下缺点:
1)在项目各个阶段之间极少有反馈。
2)只有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后期才能看到结果。
3)通过过多的强制完成日期和里程碑来跟踪各个项目阶段。
3、选择瀑布模型,须有以下条件:
(1)在开发时间内需求没有或很少变化(2)分析设计人员对应用领域很熟悉(3)低风险项目,对目标环境很熟悉(4)用户使用环境很稳定
(5)用户很少参与开发,除提出需求外
三、为什么需求获取很困难,并列出至少五种需求获取
1,用户和开发人员的背景不同,立场不同。2,普通用户缺乏概括性、综合性的表述能力。3,用户存在认知困境。4,用户越俎代庖。5,缺乏用户参与。获取方法有:
传统方法;集体获取方法;原型;认知方法;基于上下文的方法。
四、捐助者捐款请求资金管理系统教育单位用款请求图1 基金会资金管理系统的顶层数据流图财政报表理事会
捐助者捐款请求1收入处理D33收支状况产生报表财政报表理事会2教育单位用款请求支出处理图2 功能级数据流图
五、使用if-then-else结构化构造,上述程序段可改写为如下形式: if(A
print A else if(A>=B and B then print B else print C 六、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三大特点是封装、继承和多态。 封装。封装就是把对象的属性、服务结合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单位。简单的说,一个对象就是一个封装了数据和操作这些数据的代码的逻辑实体。继承。继承是特殊类的对象拥有其一般类的全部属性与服务。它支持按级分类的概念。例如,知更鸟属于飞鸟类,也属于鸟类。 多态。多态的意思是事物可以具有不同的数据类型或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例如,加法操作,如果操作的数据是数,它对两个数求和。如果操作的数据是字符串,则它将连接两个字符串。 七、语句覆盖:A=2,B=0,X=4;判定覆盖:① A=2,B=0,X=4 ② A=1,B=1,X=1。 八、赞同这种观点。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以最少的时间和人力找出软件中潜在的各种错误和缺陷。据统计大约60%的错误来自设计阶段以前,并且修复一个软件错误的费用将随着软件生命周期的进展而上升。因此,错误发现得越早,修正它所需的费用就越少,反之,错误发现得越晚,修改它的费用就越高,而且是呈指数增长。 九、软件维护有以下流程: (1)制定维护申请报告。(2)审查申请报告并批准。(3)进行维护并做详细记录。(4)复审。 所有的维护活动,都必须修改相应的技术文档,否则会导致文档与程序功能不一致等错误,使文档不能反映软件当前的状态,对以后的维护将造成很大的困难。如果对可执行软件的修改没有反映在文档中,就会产生如下文档副作用:(1)修改交互输入的顺序或格式,没有正确的记入文档中。(2)过时的文档内容、索引和文本可能造成冲突等 第一次作业 1.什么是软件? 答:计算机程序和相关文档。 2.什么是软件危机? 答: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3.什么是软件工程? 答:软件工程是关于软件生产的各个方面的工程学科。或者说: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或者说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是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合适的开发工具结合起来开发与维护软件,这就是“软件工程”。 第二次作业 说明:以下题目在考试时,可能变成填空题、也可能变成选择题、还有可能变成名词解释。 1.软件工程方法学包括了几个关键要素? 答:包括了3个关键要素,即方法、工具和过程。 2.软件过程包含了那几项基本活动? 答:软件过程包含了4项基本活动:(1)软件描述;(2)软件开发;(3)软件有效性验证; 例如:填空题 软件过程包含了4项基本活动:(1)软件描述;(2)软件开发;(3)软件有效性验证; (4)软件维护或进化。 例如:选择题 软件过程包含了4项基本活动:(1)软件描述;(2)软件开发;(3)软件有效性验证; (4)软件维护或进化。 A.验证B.检查C.软件有效性验证D.软件有效性检查 3.什么是模型? 答:模型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时,用文字、符号或者图表等进行简化问题描述的一种方式。 第三次作业 1.可行性研究包含哪几个方面? 答:(1)技术可行性、(2)经济可行性、(3)操作可行性。 2.软件维护分为哪几类? 答:根据软件维护的任务与性质不同,通常可将软件维护分为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四类活动。 3.软件可维护性的定义是什么? 答:指维护人员理解、改正软件的难易程度。决定软件可维护性的因素有:指整个软件文档和程序的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可修改性。 第四次作业 1.原型法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答:原型法的基本概念有如下三点:(1)原型法不仅可以帮助系统分析员尽早获得更完整更准确的需求,还可以帮助设计人员验证设计方案或演进目标系统。(2)原型法适用于需求非常不明确的系统开发。(3)快速原型法如果使用得当,可以减少软件的总成本。 2.快速原型模型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答:快速原型的本质是用原型系统获取用户的真正需求,开发人员便可依据原型系统书写规格说明文档,根据这份文档开发出的软件可以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 3.什么是面向数据结构方法? 答:面向数据结构方法是结构化方法的变形,它着重数据结构而不是数据流。根据需求基本上都采用顺序、选择和重复构造成分表示数据结构。 第五次作业 1.面向对象分析模型的五个层次是什么? 答:面向对象分析模型的五个层次是主题层、类及对象层、结构层、属性层和服务层,因此其分析步骤也是按五个层次逐步展开。 2.对象的五个特点是什么? 答:对象的五个特点是:自治性;封装性;通信性;被动性(除主动对象外);暂存性。 3.为什么说对象是动态的? 答:面向对象的程序由一组相关类组成,所以类是静态的,程序的执行体现为一组相互通信的对象的活动,所以对象是动态的。 第六次作业 1.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成果是产生大量的系统文档,那么文档的作用有哪些? 答:文档的作用有(1)提高软件的可理解性,便于开发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2)变可见性的软件为部分可见性的文档资料,阶段性的工作成果,便于实施工程管理;(3)阶段性的审查依据;(4)便于用户或其他非开发人员熟悉该软件。 2.需求分析有哪三种方法? 答:需求分析有面向功能分析、面向数据分析、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3.需求分析阶段主要综合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答:需求分析阶段主要综合考虑的因素有(1)功能、(2)性能、(3)运行、(4)将来可能提出的要求。 第七次作业 1.软件系统的非功能需求是什么? 答:非功能需求是指那些不直接与系统具体业务功能相关的一类需求。它们与系统的总体特性相关,如可靠性、信息安全性、响应时间和存储空间等。 2.为什么对系统来说非功能需求比功能需求更关键? 答:许多非功能需求关心的是系统整体特性而不是个别的系统特性,因此,非功能需求比功能需求对系统来说更关键。一个功能需求没有满足可能降低系统的能力,而一个非功能系统需求没有满足则可能使整个系统无法使用或者说系统的灵活性、应变能力达不到要求。 3.数据流图的作用是什么? 答:数据流图的作用是用来描述系统的逻辑模型,表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和处理情况。 4.画数据流图可采用的步骤是什么? 答:画数据流图时:首先考虑数据的源点和终点(人或者作为输入/输出对象);接下来考虑处理(动词);最后考虑数据流和数据存储(名词)。 第八次作业 1.什么是执行者? 答:执行者是与系统交互的人或物,它代表外部实体,是一个群体概念,代表的是一类能够使用某个功能的人或物,而不是某个个体。 2.数据字典的定义是什么? 答:数据字典的定义是指对数据流、数据流分量即数据元素、数据存储和处理四类元素进行定义。 3.数据字典的作用是什么? 答:数据字典的作用是:(1)与数据流图配合、描述软件系统的逻辑模型;(2)阶段性文档;(3)对数据流图中除源、终点外的其余成分均进行严格的无二义的、详尽的定义。 第九次作业 1.软件设计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答:软件设计阶段的任务是对软件需求有了完整、准确、具体的理解之后,接下来的工作任务就是用软件正确地实现这些需求。这个阶段的工作目标是产生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文档。 2.结构程序设计常见的三种结构是什么? 答:结构程序设计常见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循环、选择。 3.面向对象建模有哪几种? 答:面向对象建模有3种:(1)描述系统功能的功能模型;(2)描述系统数据结构的对象模型;(3)描述系统控制结构的动态模型。即功能模型;对象模型、动态模型。 第十次作业 1.对象的定义是什么? 答:对象的定义是(1)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角度看对象定义:对象是具有相同状态的一组操作的集合;(2)从信息的模拟角度看对象定义:对象是对问题域某个东西的抽象,这种抽象反映了系统保存有关这个东西的信息或与它交互的能力。也就是说,对象是对属性值和操作的封装。(3)形式化定义:对象::= 2.面向对象方法学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答:1.与人类习惯的思维方法一致;2.稳定性好;3.可重用性好;4.较易开发大型软件产品;5.可维护性好。 3.什么是类(Class)? 答: 类就是对相同数据和相同操作的一组相似对象的定义,或者说,类是对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一个或多个相似对象的描述。 第十一次作业 1.提高软件可重用性的主要准则是什么? 答:提高软件可重用性的主要准则是:(1)提高方法内聚;(2)减小方法的规模;(3)保持方法的一致性;(4)把策略与实现分开;(5)全面覆盖;(6)尽量不使用全局信息;(7)利用继承机制 2.为什么说在软件开发工作临近结束时才补写有关的一系列文档是不符合软件工程思想的? 答:文档作为软件产品的有形部分,既可作为各开发阶段的成果,又可作为评价、审查工作的主要对象,还可作为前后阶段交接的重要文字资料,这样有助于软件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规范化的工作有助于保证软件各阶段的工作质量。若最后才补文档就失去了上述的价值。 3.假设你的任务是对一个已有的软件做重大修改,而且只允许你从下述文档中选取两份:(a)程序的规格说明;(b)程序的详细设计结果(自然语言描述加上某种设计工具表示);(c)源程序清单(其中有适当数量的注释)。你将选取哪两份文档?为什么这样选取? 答:选择(a)和(b)重大修改可能追加到改动系统的需求约定和设计方案,而源程序的改动,甚至程序编制,在详细设计完成后才可进行,比起修改需求或设计方案而言要容易得多。 第十二次作业 1.测试的正确定义是什么? 答:测试的正确定义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这和某些人通常想象的“测试是为了表明程序是正确的”,“成功的测试是没有发现错误的测试’等是完全相反的。 2.什么是黑盒测试? 答:黑盒测试把程序看成一个黑盒子,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即只测试程序的接口信息。适用于黑盒测试方法有:边界值分析、等价划分、错误推理。 3.计算环形复杂度。 答:流图中的区域数等于环形复杂度;流图G的环形复杂度V(G)=E-N+2,其中E是流图中边的条数,N是流图中节点数;流图G的环形复杂度V(G)=P + 1,其中P是流图中判定节点的数目。 4.调试的目标是什么?它有几种途径? 答:无论采用什么方法,调试的根本目标都是寻找软件错误的原因并改正之。这个目标是通过把系统地评估、直觉和运气组合起来实现的。一般来说,有下列三种调试途径可以采用:·蛮干法;·回溯法;·原因排除法。 第十三次 1.主程序员组的核心有几个人?其角色名称与分工是什么? 答:主程序员:全面负责系统定义、设计、编码、调试、安装。辅助程序员:协助主程序员,必要时替代主程序员(平时侧重于测试方案,分析测试结果)。程序管理员:全部事务性工作(提交上机程序、保存运行语言、进行软件配置)。 2.什么是基线? 答:在软件工程范围内,基线是软件开发的里程碑,它的标志是交付一个或多个软件配置项,这些软件配置项已经通过正式的技术复审而获得认可。或者说,基线是软件生存期中各开发阶段的一个特定点,它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 3.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答: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组成包括以下成分。·成熟度等级(Maturity levels);·过程能力(Process Capability);·关键过程域(Key Process Areas,KPA);·目标(Goals);·公共特性(Common Features);·关键实践(Key Practices)。 4.能力成熟度的五个等级是什么? 答:能力成熟度的五个等级从低到高是: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和优化级。 第十四次 1.软件重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为使软构件也像硬件集成电路那样,能在构造各种各样的软件系统时方便地重复使用,就必须使它们满足下列要求。(l)模块独立性强;(2)具有高度可塑性;(3)接口清晰、简明、可靠。 2.类构件的重用方式有哪些? 答:类构件的重用方式有:(1)实例重用;(2)继承重用;(3)多态重用。 3.什么是3C模型? 答:描述可重用的软件构件一种理想的方式是3C模型——概念(concept)、内容(content)和语境(context)。 《管理学》考试试卷 一、填空(20分,1分/空) 1、一般来说,管理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是目标,二是目标。 2、按照决策所处的地位或重要性,决策可以分为决策和业务决策。 3、美国密执安大学的领导行为理论认为,领导行为基本上有两种方式:领导方式。 4、管理活动有三类基本动力,它们分别是物质动力、5、管理的性质是指管理具有两重性,即一方面具有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又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 6、在西方管理理论中,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7、在控制活动中,管理者应将主要精力集中于计划执行中的一些主要影响因素上,这反映了控制原理中的原理;而强调管理者越是把主要精力放在集中控制那些超出一般情况的偏差,控制的效能和效率也就越高,这又反映了控制原理中的原理。 8、在激励理论中,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提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即和。 9、在领导行为理论中,二元四分图理论将刻画领导行为的因素归纳为和 两大类因素,认为一个领导者的行为是这两类行为的具体组合。 10、计划按照约束力的不同,可分为计划和 1、物质性、社会性 2、战略、战术 3、生产导向、员工导向 4、精神动力、信息动力 5、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6、巴纳德、西蒙 7、控制关键点、例外控制 8、保健因素、保健因素 9、抓组织、关心人 10、指令性、指导性 二、选择题(15分,1分/题) 1、C2、B3、D4、C5、B6、C7、C8、B9、A10、A11、D12、B13、A14、D15、A1、在一场胜败攸关的与敌交锋中,某炮兵连长亲自充当阻击炮手,英勇无比地发挥了他在前些年炮兵生涯 中超群的炮击本领。战斗终于打胜了,在庆功会上这位一心等待着褒奖的炮兵连长不曾料想竟得到了撤职的处分。对这件事的最合理解释是()。 A、该军领导因不了解炮兵连长的表现而错误地处分了他 B、炮兵连长过分邀功自傲,激怒了该军领导 C、炮兵连长的英勇战斗行动不符合军事指挥官的职责要求 D、炮兵连长没有成功地培养出杰出的炮手 2、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泰罗、法约尔、韦伯,分别被后人尊称为()。 A、管理过程之父、科学管理之父、组织理论之父 B、科学管理之父、管理过程之父、组织理论之父 C、管理过程之父、科学管理之父、组织理论之父 D、组织理论之父、科学管理之父、管理过程之父 3、在管理中,决策是() A、高层管理人员所承担的任务B、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所承担的任务 C、高层主管和参谋人员所承担的任务D、每一个管理人员都可能要从事的活动 4、某大企业人才济济、设备精良,长期以来以管理正规、有序而自诩。但近年来该企业业绩不佳,尤其是 干群士气低落,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流失率逐年升高。从管理职能的角度分析,该企业最有可能是哪一方面工 作存在问题?()A、计划职能B、组织职能C、领导职能D、控制职能 5、有位名人说过:“人们从事工作,会有各种各样的动机,而每个人的动机又各不相同。你必须探知你所接触的每个人的不同动机,以便掌握和开启发挥各人潜能的‘钥匙’。”这句话说明,管理人员必须进行() A、授权B、激励C、分权D、沟通 6、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被领导者的成熟度水平不同,领导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随着被领导者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领导方式应按下列顺序逐渐变换:() A、命令式→授权式→参与式→说服式B、授权式→参与式→说服式→命令式 C、命令式→说服式→参与式→授权式D、命令式→说服式→授权式→参与式 7、某公司总裁行伍出身,崇尚以严治军,注重强化规章制度和完善组织结构。尽管有些技术人员反映该总裁的做法过于生硬,但几年下来企业还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根据领导行为理论中的管理方格理论观点,该总裁的作风最接近于()A、1.1型管理B、1.9型管理C、9.1型管理D、9.9型管理 8、以下何种组织结构形式最直接体现了管理劳动专业化分工的思想?() A、直线制B、直线职能制C、事业部制D、矩阵制 9、统计分析表明,“关键的事总是少数,一般的事常是多数”,这意味着控制工作最应重视() A、协调计划和组织工作B、客观、精确和具体 C、灵活、及时和适度D、突出重点、强调例外 10、古人云:“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里的“运筹帷幄”反映了管理的哪一个职能?() A、计划职能B、组织职能C、领导职能D、控制职能 11、管理者在视察中发现一个员工操作机器不当,立即指明正确的操作方法并告诉该员工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按正确的方式操作。这是一种()。A、反馈控制B、指挥命令C、事前控制D、现场控制 12、职能职权通常较多地是由()。 A、直线人员行使B、专业人员行使C、最高层人员行使D、基层人员行使 13、下面有关管理层次的评论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A、多层次使得计划和控制复杂化B、多层次可使沟通联络复杂化 C、层次是信息的过滤器D、多层次意味着可以节省管理费用 14、企业计划规定销售额增长率为5%,实际取得了6%,同期行业的增长率为10%,由此可以判明()。A、企业市场竞争力较以往有较大提高B、企业市场营销工作较之其竞争者有相对改善 C、企业销售计划较好地反映了所处市场环境的发展 D、企业销售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需改进销售行动,并调整销售计划 15、在对待人的看法或对人性的假设上,现代管理理论强调权变观,主要把人看作是()。 A、复杂人B、经济人C、社会人D、理性人 三、判断(20分,2分/题,正确的在括号里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1、电影院的观众有相同的目的,因此他们是一个组织。() 2、若一个组织较低一级管理层做出的决策数目越多,做出的决策越重要,则该组织的分权比例越大。() 3、授权是将部分权力转移给下层的同时,把责任也同时转移下去,由被授权者承担责任。() 4、一家百货商店规定:在退还顾客购货款前,营业员需注意检查退回的货物,然后取得楼层经理的批准。这条规定属于计划形式中的规则。() 5、在其它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与处于稳定程度高的组织中的主管人员相比较,处于迅速变化组织中的主管人员的管理幅度要窄一些。() 6、一个企业中的质量检验部门在产品生产出现质量隐患的情况下,有权下令停产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质量隐患,该部门这时行使的是一种职能职权。() 7、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在生产实践中总是一致的,即经济效率提高了,经济效益自然也就提高了。() 8、在组织规模已确定的条件下,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越多;反之,管理幅度越小,管理层次越少。() 9、“根据过去工作的情况,去调整未来的行为。”这句话描述的是前馈控制。() 10、事业部制组织结构虽然有利于发挥各事业部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各事业部考虑问题往往从本部出发,重视眼前利益、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个组织的利益。()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概念题(15分,3分/题) 1、管理的本质 2、“P-D-C-A”循环 3、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4、经济效益 5、组织 1、从管理职能看,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从管理的对象来看,管理的本质就是对人的管理。 2、从计划职能的角度来说,计划管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计划的编制(Plan),主要任务是根据组织的决策目标的要求,在综合分析组织的环境条件并预测未来的基础上,具体规划在计划期内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工作程序、进度安排和技术措施等。(2)计划的实施(Do),把主观设想的计划方案变为客观现实的活动。(3)计划的检查(Check),把计划实施的情况与原定的计划要求进行对比,及时发现并解决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存在的问题。(4)计划实施结果的处理(Action),对计划执行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将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标准化。以上四方面内容是紧密联系并依序循环进行的,故称“P-D-C-A循环”。 3、从表面上看,领导与管理没有什么区别,人们通常将他们混为一谈。但实际上,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领导是为组织活动指明方向、创造态势、开拓局面的行为,而管理则是为组织活动建立秩序、选择方法、维持运转的行为;领导主要是解决管理过程中的战略性问题,而管理主要是解决效率问题;领导是管理的一项职能,范围相对小些,而管理则包含一系列职能,范围相对大些。 4、经济效益就是从事经济活动的所得与所费之比,或产出与投入之比,或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之比。经济效益可用公式表示如下:经济效益=系统的所得/系统的所费=系统的有效产出/系统的全部投入=系统的有效劳动成果/系统的全部劳动消耗。当上述值〉1,系统有正效益;当上述值〈1,系统为负效益;当上述值=1,系统为零效益。 5、组织就是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目标的一群人通过分工与合作,运用不同层次的权力与职责,按照一定的方式所组成的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有机结合体,包括四个要素:组织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组织必须有分工与合作;组织必须有不同层次的权力与职责;组织必须适应环境。 五、问答题(30分,6分/题) 1、如何理解管理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 2、影响组织管理的外部环境有哪些? 3、一般情况下,一项计划工作需要经过哪些步骤? 4、何为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其有哪些优点与缺点? 5、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内容是什么? 1、说管理是一门科学,是因为管理具备作为一门科学的四项基本条件:一是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基本手段和基本方法及其应用;二是有完整的理论基础---包含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门类的理论知识;三是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量和定性两大类方法;四是有严密的结构体系。其实,说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指它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人们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验证和丰富。 当然,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并不排斥它同时也是一门艺术。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它的实践性,没有实践则无所谓艺术。这就是说,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论,或背诵原理和公式来进行管理活动是不能保证其成功的。主管人员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所以,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决窍。管理艺术是管理者为了达到预期目标而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各种技巧和手段,是管理者智慧、学识、胆略、经验的综合反映,是管理者素质、能力在方法上的体现。管理艺术具有非规范性、非模式的特点,在实际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中常常因人、因地、因事而表现出多样化和灵活性。当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化和管理理论的充实完善,管理的艺术部分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小,但运用管理艺术的水平却越来越高。 从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可知,有成效的管理艺术是以对它所依据的管理理论的理解为基础的。因此,二者 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的。靠“背诵原理”来进行管理活动,固然是脱离或忽视现实情况的无效的管理活动,但没有掌握管理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时必然是靠碰运气、凭直觉或过去的经验办事,很难找到对管理问题的可行的、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所以,管理的专业训练不可能培训出“成品”的主管人员,但却是为通过实践最终培训成功的管理者的一个良好的开端。它为培养出色的管理者在理论知识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仅凭理论也不足以保证管理的成功,人们还必须懂得在实践中如何运用它们,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统一。管理的这一特性,对于学习管理学和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促使人们既注重管理基本理论的学习,又不忽视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这可以说是管理成功的一项重要保证。 2、影响组织管理的外部环境通常可分为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两大类。 一般环境亦称宏观环境或社会大环境,指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企业或其它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一般环境的影响是广泛的,可能影响到处于其中的所有组织,而不一定仅影响某特定的组织。在大多数情况下,一般环境的影响是特定组织的管理者所无法影响和控制的,因此适应和利用是其更常用的应对策略。一般环境具体包括经济环境,如国内外经济状况、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等;政治环境,如政治形势、政府机构及其行为等;社会环境,如人们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伦理环境,指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社会伦理、道德并见之于行为的各种行为规则的统称,要求管理者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其一切管理行为都要符合社会规范;技术环境,指组织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政策、技术水平、教育科研潜力和技术发展动向等;自然环境,如对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有影响的地理位置、气候变化、自然资源等。 具体环境亦称微观环境或任务环境,指与特定组织直接发生联系的那些环境因素。与一般环境相比,具体环境对特定组织的影响更为明显,也更容易为组织管理者所识别、影响和控制。具体环境主要包括供应商,涵盖一个组织人、财、物等各种投入的供给者;顾客,即组织的服务对象,组织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存在的;竞争者,所有组织甚至垄断组织都有一个或更多的竞争者,管理必须考虑到自己竞争对手的动向和反应;政府,政府制约着组织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电信、军工、教育等组织因存在目标的特殊性,还受到某些特定政府管理部门的直接管理;公众压力集团,指除了政府机构以外的其它特殊的群众组织,如工会、职工持股会、消费者协会等,他们都是与组织利益相关的社会特殊利益集团,对组织的经营产生直接影响。 3、一般情况下,一项计划工作应遵循以下工作程序:(1)选定计划目标,即根据决策所确定的总目标来为组织选定计划目标,然后再为组织下属部门确定计划目标,这是组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2)确定计划的前提条件,即确定关于计划的环境的假设条件,也就是计划实施时的假设条件。(3)发掘可行方案,即调查和设想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这一步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发掘方案需要开拓精神和创造精神,一定发扬民主,发动群众,以便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二是方案不是越多越好,应对候选方案的数量加以限制,以便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少数最有希望的方案的分析方面。(4)评价方案,即按照前提和目标来权衡各个因素,比较各个方案的利弊,对各个方案进行评价。评价方案需认真考察每一个方案的制约因素和隐患,注意用整体效益的观点来综合评价,动态地考察计划的效果。(5)确定方案,即从经过评价的备选方案中,依靠经验、试验和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最优方案。(6)制定政策,即为了有利于计划的实施而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政策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全面性及协调性。 (7)拟定派生计划,即根据总体的综合计划的要求来拟定派生计划,如局部计划、项目计划和作业计划等。派生计划是总体计划下的子计划,是总体计划的基础;派生计划要以总体计划为指导,总体计划是派生计划的纲领。 (8)编制预算,即把计划转变成预算,使计划数字化。为了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可以编制动态的预算。 4、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形式是在坚持直线指挥的前提下,在各级主管之下设置了相应的职能部门。直线部门人员对下级工作实行指挥,并负全部责任;职能部门人员是直线部门的参谋和助手,只能对下级机构提供建议和业务指导,但有能对下级机构发号施令。当然,在某些情况下,职能部门得到上级的授权,也可以在职权范围内直接指挥下属的直线部门。 优点:综合了直线制和职能制的优点,既保持了统一指挥,又能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专家的作用;职能部门在专门的业务领域起参谋作用,使直线主管能节省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重要的决策;分工细密,职责清楚,工作效率高。 缺点:直线部门与职能部门易产生不协调;缺乏信息沟通,横向联系薄弱;分工细而又手续繁杂,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职能部门过多时又会增加管理费用。 5、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可分为五个层次,后来又引伸为七个层次,即在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之间加进了求知和求美的需要。这七个层次的需要分别是:(1)生理的需要,指衣食住行等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指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的需要;(3)社交的需要,指对友谊、爱情、归属及接纳等方面的需要,这主要产生于人的社会性;(4)尊重的需要,指自尊、自重等自我尊重和被社会认可、被他人尊重等社会尊重两个方面的需要;(5)求知的需要,指人有了解和探索事物的需要,如好奇心、求知欲等;(6)求美的需要,指人有追求整齐、美丽事物的需要,并通过从丑到美的转化中得到满足;(7)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人对成长和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主要观点是: (1)各种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是逐层递升的。 (2)各种需要在人的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下,总有某一种需要处于优势地位,这种需要就是优势需要(主导需要),其需要强度也最大,从而对行为占有支配地位。 (3)需要随人的心理发展水平的不同,其发展模式呈连续的、波浪式的演进。当高层次需要发展强度增强后,低层次需要依然存在,只不过其强度减弱,对行为的影响比重下降而已,这就形成了不同的需要结构。 (4)需要与社会经济状况和教育普及程度密切相关。经济、教育不发达地区的人,其需要多停留在低层次上;经济、教育发达地区的人,需要则倾向于较高层次。 (5)需要层次的顺序也有种种例外的情况。 (6)在全部需要层次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才能使人成为高尚、有理想的人。 训练1 一、填空题 1、加热 保温 冷却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2、退火 正火 淬火 回火 3、黑色金属 有色金属 4、0.25% 0.3%-0.6% 0.6%以上 5、淬火 回火 二、名词解释 退火:把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随炉冷却 正火: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出炉,空冷 淬火: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后在水或油中快速冷却 四、图1-1 xxxxxxx 图1-1(a):45钢 图1-1(b):t12钢 图1-1(c):HT150钢 训练2 一、填空题 1、熔融 铸型型腔 冷却凝固 形状 性能 2、熔模 压力 金属型 离心 3、原砂 粘土 水 辅加物 透气性 湿强度 耐火度 退让性 4、手工 整模两箱 分模 挖砂 活块 三箱 5、外浇口 直浇道 横浇道 内浇道 三、标出 图2-2: 1、出气孔 2.浇注系统 3、上箱 4、上砂型 5、下箱 6、下砂型 7、型腔 图2-3: 1、冒口 2、外浇口 3、直浇道 4、横浇道 5、内浇道 5、内浇道 训练3 一、填空题 1.空转 悬空 压紧 连续打击 单次打击 2.数字和质量 65kg 中型 3.不知道 4.过热 过烧 氧化和脱碳 加热裂纹 5.镦铁 拔长 冲孔 弯曲 扭转 切割 6.2.5-3 不知道 7.冲模 分离 变形 8.简单冲模 连续冲模 复合冲模 9.自由锻 二、落料 冲孔 弯曲 训练4 一、填空题 1、导电 填充金属 提高电弧稳定性 保护熔池 保证焊缝脱氧 E4315 2.5mm 2、氧化焰 中性焰 碳化焰 3、纯铁 低碳钢 中碳钢 低合钢 二、书本43页,不做也罢 三、1、氧气瓶 2、减压器 3、减压器 4、不知道 5、乙炔管道 6、焊炬 7、乙炔瓶 8、氧气管道 训练5 一、填空题 1、旋转运动 直线运动 2、光杆 丝杆 防止车刀与工件的相对位置放生变化而乱切 3、切断刀 左偏刀 右偏刀 直头车刀 4、碳素工具钢 高速钢 硬质合金 碳素工具钢 5、两倍 车床主轴中心 6、顶尖 钻头 7、转动小刀架 偏置尾座 靠模法、宽刀法 8、四爪卡盘安装工件 双顶尖安装工件 花盘安装工件 心轴安装工件 9、游标卡尺 0.02mm 10、靠模法 成形车刀法 小滑板手柄 中滑板手柄 11、定位准确 12、切削速度进给量 背吃刀量 二、指出…… 1、变速箱 2、变速手杆 3、进给箱 4、交换齿轮箱 5、主轴箱 6、溜板箱 7、刀架 8、尾座 9、丝杆 10、光杆 11、床身 12、床腿 三、C——车床分类 6——落地及卧式车床组 1——卧式车床机型 40——最大回旋直径的1/10 A——类型 四、P69 训练6 1(1)刀具旋转 工件或铣刀 (2)卧式铣床 立式铣床 (3)相同 厚 薄 不易产生振动 (4)顺 逆 双角铣刀 V型槽 带柄燕尾铣刀 燕尾槽 立铣刀 直槽 三面刃铣刀 T型槽 三刃铣刀 直槽 1.工件倾斜铣斜面 (1)在工作基准面下垫一块与工作斜面角度相同的倾斜垫铁,即可铣出所需要的斜面。 (2)利用分度头将工件调转至所要铣削的平面位置。 2.铣刀倾斜铣斜面 在立铣头能回转的立式铣床上或装有立铣头的卧式铣床上,将立铣头扳转一定角度,使铣刀倾斜进行加工。 3.用角度铣刀铣斜面 用切削刀与轴心线成某一角度的铣刀铣削宽度较窄的斜面。当工件上有多个不平行斜面时,可以将多把铣刀组合起来进行铣削。 训练7 一 1、直线往复运动,横向运动 2、摆杆,往复,棘轮 3、刨垂直面,斜面,刨T形槽、4、车,1。25—1。5,弯头 5、牛头刨,垂直方向 二 1、切刀,刨出垂直面 2、左弯头刀,刨出左侧凹面 3、右弯头刀,刨出右侧凹面 4、45度刨刀、刨倒角 训练8 一题 1精 硬 2普通外圆磨床 万能外圆磨床平面磨床 3砂轮高速运转 工件圆周运动 工件轴向 沿工件径向 4矩形电磁工作台 5由磨料和结合剂的外孔物体 磨料 结合剂 孔隙 6棕刚玉 白刚玉 白刚玉 棕刚玉 7砂轮表面的磨粒再磨削力的作用下脱落的难易程度 硬 8修理 切去表面的一层磨料 二题 略 三题 a 训练9 1)切削部分,导向部分 2)钻,铰,镗,拉 3)普通车床 4)划线,锯削,锉削,钻孔,攻螺纹,套扣,刮削,研磨 5)平面,立体 6)前,铝、铜等软材料或厚材料,软钢、铸铁及中等厚度 7)粗锉,中锉,细锉,低 8)头锥,二锥,头锥 训练10 一、1、圆弧插 刀具半径 2、图形尺寸 工艺过程 工艺参数 机床运动 道具位移 3、调出程序 图形参数设置 程序校验 自动运行 4、回转体 5、cnc面板 lcd液晶显示屏 机床操作按钮区 6、手工编程 自动编程 自动编程 手工编程 7、机床坐标系的原点 编程人员在编程时用的,编程人员选择工件上的某一知点为原点建立一个坐标系 二、点位控制 直线控制 轮廓控制 训练11 一.填空题 1.平底铣刀 球头铣刀 钻头 2.小于 最小 3.非加工 非切削(误) 4.X0、Y0、Z0(误)5.长度 半径 6.刀具左补偿 刀具右补偿 刀具补偿注销 7.机用平口钳校正 工件校正 二.分析 1.不合理,应加入垫块 2.不合理,3.不合理,工件应该紧固在钳口靠中间的位置 4.不合理,应垫上比工件窄,厚度适当且要求较高的等高垫块(p188)三.各部分分析 1.工作台 2.支撑块 3.压板 4.工件 5.双头螺柱 6.等高垫块 四.对刀方法 对刀方法有:试切对刀(p192);工具对刀(p193); 训练12 1.(1)绝缘 油类有机物 (2)无切削加工 浸泡在工作液进行 加工效率低 只能加工导体材料 电极相对于工件做简单或复杂的运动 (3)放电 通过放电产生高温(4)不会 (5)机床本体 脉冲电源 数控装置(6)走丝速度 工件材料 工作液 (7)模具加工 新产品试制 加工特殊材料(8)脉宽 脉冲间隔 脉冲电压 峰值电流(9)轨迹控制 加工控制 训练13 1.(1)若干数控设备,物料运储装置,计算机控制,形状复杂,加工工序多,批量大 (2)工件,刀具,夹具,切屑,切削液,输送,存储。 (3)传送带,有轨小车,无轨小车,机器人传送系统,立体仓库,自动物料架,缓冲物料架 2.俯仰,手臂摆转,肩部旋转,肘部伸长,偏转,转动 训练14 1.填空题 (1)输出功率 偏振性 加工速度 焦点位置 辅助气体(2)激光切割 焊接 打标 钻孔(3)p229(4)CO2气体激光器 Nd:YAG固体激光器(5)激光功率 脉冲频率 打标速度(6)传导型激光焊接 深熔焊接 2.(1)利用具有高能量密度的聚焦激光束对材料进行加工。 (2)书本P225 (3)书本P237 训练15 1.(1)产品三维CAD模型 分层离散 生成实体模型 (2)光固化立体造型 熔融沉积成形 叠层制造 选择性激光烧结 三维打印 (3)光固化立体造型 熔融沉积成形 (4)前处理 自由成形 后处理 (5)蜡 尼龙 陶瓷粉末 金属粉末 2.(1)p216 (2)p220 第二点 (3)p219 训练16(1)主机、控制系统、软件系统、探测系统 (2)活动导轨、滚动轴承导轨、气浮导轨、气浮静压(3)桥式结构、龙门结构、移动桥式(4)花岗岩、大理石 训练17 1.1 超声波发生器 换能振动系统 20kHz 40kHz 10~100um 工频交流电 往复振动 2 不会 谁帮忙补上 磨料供给系统 一、单选题 1、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会议是_六届六中全会 __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先理论成果是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_ 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___和平与发展___ 4、三个代表思想创造性回答了___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__ 5、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___以人为本___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是__实事求是___ 7、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__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____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__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___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性质是__新民主主义社会 __ 10、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___发展生产力___ 11、___邓小平___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2、我国社会的发展阶段是____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4、__创新__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15、我国的政体是___人民代表大会制度___ 16、我国的国体是__人民民主专政____ 17、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____基本方略_____ 18、我国的外交政策是____独立自主和平外交_____ 1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_经济发展方式_ 20、共产党与各民族党派的关系是__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___ 1938年,毛泽东在_论新阶段_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__毛泽东思想_ 21、邓小平理论围绕的主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__发展___ 23、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__实事求是__ 24、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_资产阶级革命__ 2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_无产阶级_ 26、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中,最根本的经验是正确处理好与_资产阶级_的关系 27、_毛泽东_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28、1956年4月,毛泽东在_论十大关系 _重要讲话中提出以苏为鉴的问题 29、_发展_是党执政新国第一要务 3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要需要_100年_时间 31、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是_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_ 32、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_人民当家作主_ 33、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_名族区域自治_ 34、我国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_农民阶级_ 35、三步走的第三步是_实现现代化_ 36、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寄希望于_台湾人民_ 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_中国共产党_ 4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_马克思主义_ 二、多选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包括__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__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_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_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_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_ 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_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_ 6、多党合作制度的主要特点是_ “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_ 7、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_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_ 9、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包括_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_ 10、近代中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_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 _ 11、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现的地区是_香港、澳门__ 1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_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_ 13、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是_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____ 14、中国政府目前对待台湾问题的立场是__________ 三、论述题 1、从中国国情阐明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说明这条道路的提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答: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由中国革命的具体特点而决定的。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他们之间相互勾结,力量强大,占据着我国发达的大城市,手中掌握政权和财富以及庞大的反动军队。而另一方面,我们的革命队伍相对还比较弱小,主要力量是工人和农民,手中没有政权,也没有足够的武装与反动派进行斗争,这些就决定我们不能像苏联的十月革命那样以城市暴动的方式来夺取政权,必须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道路。走上这条道路之后,我们就避开了敌人统治集中的城市,在广大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依靠当地环境和广大人民群众,以武装斗争的方式建立自己的革命政权。 这条道路的重要意义在于找到了适合于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从此摆脱了反动敌人的镇压,寻找到了能够与敌人抗衡的方法,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 2、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答: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一是要正确看待收入分配差距。 一方面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差距,我们不能脱离对生产的影响来孤立地看待和评价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公平。由于社会上个人的生产要素和能力的不同,所起的作用和所做的贡献大小也不同,把贡献大小与收入分配联系起来。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应该鼓励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下,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如果不讲贡献大小,而是只讲平均分配,那就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只会仍然是共同贫穷。今天我们收入差距的拉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因为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达到共同富裕必须经过一个过程。保证收入公平的原则应该是保证人人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因而解决当前中国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决不能采取劫富济贫的办法,而是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积极地从事“财富创造”的同时,给低收入者更多的能力和机会,给他们以平等竞争的机会。另一方面要警惕社会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甚至两极分化的现象,可能引发社会问题。总的来说,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都是合理的制度安排的结果,其中也存在许多不合理和非法的因素。其一,初次分配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平等的竞争,如最为突出的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的存在;其二,收入分配再分配的手段和功能严重不足,例如对高收入调节不力,对低收入阶层缺乏有效保护;其三,灰色收入、黑色收入以及腐败等非法收入问题突出,打击力度远远不够;其四,由于地域差别的存在,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收入高,地区收入差距拉大。应该说,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出现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提高的结果,是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社会不公正现象的结果。从整体上看,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社会范畴问题,其本质是劳动者先富和后富的关系,不是阶级对立的结果,经济因素即生产力发展水平起决定的作用。 二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现在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格局,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地区、行业、部门的收入差距,缩小东、中、西部的收入差别,也必须综合治理。第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好初次分配问题;第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强化国家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功能;第三,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解决由失业导致的贫困问题;第四,要严厉打击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攫取社会财富的行为;第五,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总之,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发展经济是根本途径,“三个有利于”体现得越充分,消除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条件就越具备,就越能增强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我们既不能搞平均主义,也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四、简答题 1、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答: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提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答:(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挹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是什么? 答: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实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实行这种经济制度的原因: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与这一基本国情相适应,我们国家必然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实行这种分配制度的原因:在我国现阶段,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腰酸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它必然体现社会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们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5、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是什么? 答:(1)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了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方针,及时地引导农民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这是制止农村两极分化,正确解决小农经济与国家工业化之间矛盾的唯一方法。 (2)针对农民既是小私有者又是劳动者的两重性,采取了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货架帮助的原则,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合作化道路。 (3)根据我国农业的特点和农民的习惯,采取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由低级到高级的步骤和形式,逐步地引导农民摆脱私有制,走上集体所有制道路。 (4)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制定贯彻了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改造富农的阶级政策,依靠了农民的大多数,保证了企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都包括哪些理论成果?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时候的中国实际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它总是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一定的国际环境之中。因为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来,这个世界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处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和这个世界紧密相连。与此相应的是,任何国家的革命和建设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孤立地发生和存在着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从属于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的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中国从属于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当代中国处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处在开放的世界之中,中国的经济必然成为整个世界经济或者说全球经济的一部分;中国的民族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中彰显特色,焕发青春等等。因此,所谓中国实际,是指处在一定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中的中国基本国情、社会实践和历史文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中国实际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十分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曾经创造了举世公认的东方文明,有着独具特色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传统。这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历史遗产,代表着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它渗透在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已经成为今天的中国和未来的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和中国具体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其结果,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本身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从而具有了“中国作风”、“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并且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国历史文化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而推进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现代化。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同时又使中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①、要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②是对社会主义的深刻总结 ③是对于社会主义的深刻总结。 第二、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指,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工人阶级代表着当代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就必然忠实地代表着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第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所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答: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9、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什么? 答: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根据马列主义的学说,结合中国的实际,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而未能实现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是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性质和作用,是由国家的性质决定的。在中国,国家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或国家经济部门同私人资本合作的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了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个发展阶段。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统销、委托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它经过了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两个阶段。 10、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答: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发展的保证,反过来发展也有利于稳定。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事关全局 二、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发展稳定工作 11、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础。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内容。答:(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又一个对象;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抗战时期还包括部分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性质:它既不是一般的旧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前途: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第二篇:软件工程答案
第三篇:广工《管理学》考试试卷和答案
第四篇:广工金工实习报告答案
第五篇:广工毛概题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