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安市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2004修订)(1998年9月
【发布单位】陕西省西安市
【发布文号】西安市人民政府令第33号 【发布日期】2004-08-15 【生效日期】2004-08-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西安市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2004修订)
(1998年9月8日市人民政府发布 根据市人民政府2004年8月15日西安市人民政府令第33号《关于修改〈西安市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加强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管理,防御和减轻地震对工程设施的破坏,科学合理地利用建设投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 陕西省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应进行专门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各类建设工程项目、技扩改项目和区域开发项目。
第三条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系指设防地震烈度复核、地震危险性分析、场址及周围地震地质稳定性评价、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地震小区划和场地震害预测等工作。
第四条第四条 西安市地震局是本市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工作。
区县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协助市地震局做好辖区内本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第五条第五条 下列建设工程项目和地区必须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一)本市重大建设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或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其他建设工程。
(二)位于地震烈度分界线两侧各8公里区域内的新建工程项目。
(三)占地面积在2平方公里以上,并跨越不同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大型厂矿企业、新建城镇和开发区、工业园区等。
(四)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秦岭山区的重点工程项目。
本规定所称重大建设工程,是指对社会有重大价值或有重大影响的工程。
本规定所称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是指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泄露或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包括水库大坝、堤防和贮油、贮气、贮存易燃易爆、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的设施以及其他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其他建设工程项目按原城建审批程序办理。
第六条第六条 凡新建或扩建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不做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实行设防标准审核制。由市地震部门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使用规定(1990)》出具证明。
第七条第七条 按照本规定需要做地震安全评价的建设工程项目,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其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经市地震部门审查后,按规定办理批准手续。
第八条第八条 计划、建设、地矿、土地、环保等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配合做好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
第九条第九条 计划、建设、土地等行政管理部门及工程建设单位,必须把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作为审查的必要内容,纳入审批程序,对没有地震安全性评价内容和市地震部门批准的抗震设防标准的建设工程项目,其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主管部门不得批准,设计部门不得进行设计。
第十条第十条 在本市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必须持有国家地震部门或省地震部门颁发的《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许可证》。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承担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应当严格执行省、市物价和财政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的,由市地震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陕西省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处罚。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GB17741-2005)
本标准的2、3、6.1.3、6.3.4、8.2.3、9.1.2、10.5.2、11.2.1、12.1.2、12.2.1、12.4.4 13.2.4 均为推荐性的,其余的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本标准代替GB 17741-1999《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
本标准与GB17741-1999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a)重新划分了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作分级,工作内容和适用对象调整如下:
——Ⅰ级工作的内容不变,明确了核电厂地震安全性评价属于Ⅰ级工作; ——原Ⅱ级工作为现Ⅲ级工作,原Ⅲ级工作为现Ⅱ级工作;
——Ⅳ级工作的内容由地震烈度复核变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
b)删除了原文本的第4章“符号”和所有计算公式;
c)增加了“发震构造”、“空间分布函数”、“弥散地震”、“超越概率”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5个术语及其定义;
d)增加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一章,并规定了具体工作要求;
e)调整了部分内容的层次和章节划分,修订了部分内容的技术要求,修改了部分文字的表述和措词。
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聿贤、张裕明、高孟潭、唐荣余、陈国星、李小军、赵凤新、薄景山、徐宗和、金严、鄢家全、陶夏新、吴建春、杜玮、陶裕录、韦开波、冯义钧。
引言
GB17741-1999实施4年来,在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及大型厂矿企业、城镇、经济建设开发区的选址,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发展规划及防震减灾政策的制定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次修订依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及4年来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经验。对GB17741-1999进行修订的主要原因:
a)GB18306-2001已不采用地震烈度表征地震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应与之协调一致; b)GB17741-1999中的工作分级已不能完全满足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需求,应对工作分级进行调整,并对工作内容和要求作相应修改;
c)按GB18306-2001的使用规定,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需相应增加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的内容。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建设工程选址与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防震减灾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工作中所涉及的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207.1—2000 防震减灾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 GB18306-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50267-1997 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
三、术语和定义
GB/T 18207.1-2000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地震构造 seismic structure 与地震孕育和发生有关的地质构造。
3.2 活动构造 active structure 晚第四纪以来有活动的构造,包括活动断层、活动褶皱、活动盆地、活动隆起等。
3.3 发震构造 seismogenic structure 曾发生和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震构造
3.4 构造类比 structure analog 一种地震活动性分析方法,该方法认为,具有同样构造标志的地区有发生同样强度地震的可能。
3.5 活动断层 active fault 晚第四纪以来有活动的断层。
3.6 断层活动段 active fault segment 在一活动断层上,活动历史、几何形态、性质、地震活动和运动特性等具有一致性的地段。
3.7 能动断层capable fault 可能引起地表或近地表明显错动的断层。
3.8 古地震paleo-earthquake 没有文字记载、采用地质学方法发现的地震。
3.9 地震区 seismic region 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环境均相类似的地区。
3.10 地震带 seismic belt 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条件密切相关的地带。
3.11 地震构造区 seimic tectonic zone 具有同样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性的地理区域。
3.12 弥散地震 diffuse earthquake 在地震构造区内,与已确认的发震构造无关的最大潜在地震。
3.13 本底地震 background earthquake 一定地区内没有明显构造标志的最大地震。
3.14 潜在震源区potential seismic source zone 未来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区。
3.15 空间分布函数 spat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中,表征地震带内各震级档地震发生在每个潜在震源区可能性的函数。
3.16 震级档 magnitude interval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中的震级分档间隔。
注:一般取0.5级
3.17 震级下限lower limit magnitude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中,影响工程场地震危险性的最小地震震级。
3.18 震级上限 upper limit magnitude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中,地震带或潜在震源区内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的震级极限值。
3.19 地震动参数 ground motion parameter 表征地震引起的地面运动的物理参数,包括峰值、反应谱和持续时间等。
3.20 超越概率 probability of exceedance 在一定时期内,工程场地可能遭遇大于或等于给定的地震烈度值或地震动参数值的概率。
3.21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ground motion 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response spectrum 规准化的反应谱曲线开始下降点所对应的周期值。
3.22 场地相关反应谱 site-specific response spectrum 考虑地震环境和场地条件影响所得到的地震反应谱。
3.23 地震地质灾害 earthquake induced geological disaster 在地震作用下,地质体变形或破坏所引起的灾害。
四、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分级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划分为以下四级:
一、Ⅰ级工作
包括地震危险性的概率分析和确定性分析、能动断层鉴定、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和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适用于核电厂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主要工程;
二、Ⅱ级工作
包括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和地震地质灾害评价。适用于除Ⅰ级以外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主要工程;
三、Ⅲ级工作
包括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区域性地震区划和地震小区划。
适用于城镇、大型厂矿企业、经济建设开发区、重要生命线工程等;
四、Ⅳ级工作 包括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
适用于GB 18306-2001中4.3中b)、c)规定的一般建设工程。
五、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评价
5.1、区域范围和图件比例尺
5.1.1 区域范围取对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有影响的范围,应不小于工程场地外延150km。
5.1.2 区域地震构造图比例尺应采用1:1 000 000,其他图件比例尺应不小于1:2 500 000。
5.1.3 所有图件应标明工程场地位置。
5.2、地震活动性
5.2.1 地震资料收集与目录编制,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根据地震部门正式公布的地震目录和地震报告,收集相关的地震资料;
b)历史地震资料应包括区域内自有地震记载以来的全部破坏性地
震事件;
c)区域性地震台网地震资料应包括区域内自有区域性地震台网观
测以来可定震中参数的全部地震事件; d)编制区域破坏性地震目录,包括发震时间、地点、震级、震源深度及定位精度等。
5.2.2 震中分布图的编制,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分别编制破坏性地震震中分布图、区域性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震中分布图;
b)注明资料起止年代;
c)注明主要地震的震级和深源地震。d)区分出浅源、中源和深源地震。
5.2.3 地震活动时空特征的分析应包括:
a)不同时段各级地震的可靠性与相对完整性; b)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 c)震源深度分布特征; d)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特征; e)未来地震活动水平。
5.2.4 应收集、补充本区域震源机制解资料,编制震源机制解分布图。5.2.5 应收集、分析对工程场地有影响的历史地震烈度资料。
5.3、地震构造
5.3.1 Ⅰ级工作,应有下列工作内容:
a)收集区域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场资料,分析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b)编制区域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图、地质构造图和新构造图; c)编制区域布格重力异常图、航磁异常图和地壳结构图; d)建立区域地球动力学模型。
5.3.2 Ⅱ、Ⅲ、Ⅳ级工作,应收集区域地质构造资料,分析区域内地震发生的大地构造和新构造背景。5.3.3 对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断层,资料不充分时,应补充下列工作:
a)查明断层最新活动时代、性质和运动特性; b)进行断层活动性分段;
c)分析重点地段古地震的强度及活动期次。
5.3.4 应根据实地调查和已有资料分析,编制地震构造图,地震构造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a)第四纪以来活动的主要断层及其活动时代; b)活动断层的性质;
c)第四纪以来活动的盆地及其性质; d)现代构造应力场方向; e)破坏性地震震中位置。
5.4、综合评价
5.4.1 应评价区域地震活动特征。
5.4.2 应评价区域地震构造环境,分析不同震级档的地震构造条件。
六、近场区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评价
6.1、近场区范围和图件比例尺
6.1.1近场区范围应不小于工程场地及其外延25km。
6.1.2近场区地震构造图和震中分布图比例尺应不小于1:250 000,Ⅰ级工作应不小于1:100 000。
6.1.3 活动构造细节图件,根据需要选定比例尺。探槽剖面图比例尺宜取1:10~1:50,地质和地貌平面图和剖面图比例尺宜取1:100~1:1000。
6.2、地震活动性
6.2.1 对破坏性地震的参数有疑问时,应进行资料核查和现场调查。
6.2.2 Ⅰ级工作,应对近场区内震级小于4.7级的仪器记录地震重新定位。6.2.3 应编制近场区地震震中分布图,分析其与活动构造的关系。
6.2.4 Ⅰ级工作,应利用震源机制,小地震综合断层面解资料,进行局部构造应力场分析。
6.3、地震构造
6.3.1 应收集第四纪地质和地貌资料,分析第四纪构造活动特点。Ⅰ级工作应进行现场勘察,编制第四纪地质构造剖面图和平面图。
6.3.2 应对主要断层进行详细的活动性鉴定,包括活动时代、性质、运动特性和分段等,并判定其最大潜在地震的震级。
6.3.3 在覆盖区,已有资料不能确定已知主要断层的活动时代时,应选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钻探和测年等手段进行勘查。
6.3.4 宜收集地壳形态和考古资料,分析现代构造活动特点。
6.3.5 Ⅰ级工作应在工程场地及其外延5km的范围内进行能动断层鉴定。6.3.6 应编制近场区地震构造图,近场区地震构造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a)第四纪以来有活动的主要断层及其活动时代; b)活动断层的性质; c)第四系分布及其厚度;
d)第四纪盆地的范围及其活动性质; e)破坏性地震震中位置。
6.4、综合评价
6.4.1 应综合评价近场区地震活动特征。6.4.2 应综合评价近场区发震构造。
七、工程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
7.1、场地勘测
7.1.1 场地范围应为工程建设规划的范围。
7.1.2 应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资料。
7.1.3 应进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调查、钻探和原位测试。7.1.4 应编制钻孔分布图及柱状图。
7.1.5 地震小区划应编制工程地质分区图。7.1.6 钻探应符合下列规定:
a)Ⅰ级工作应有不少于三个深度达到基岩或剪切波速不小于
700m/s的钻孔;
b)Ⅱ级工作的钻孔布置应能控制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控制
孔应不少于两个;地震小区划场地钻孔布置应能控制土层结构和工程场地不同工程地质单元,每个工程地质单元内应至少有一个控制孔;
c)Ⅱ级工作和地震小区划,控制孔应达到基岩或剪切波速不小于
500 m/s处,若控制孔深度超过100m时,剪切波速仍小于500m/s,可终孔,应进行专门研究。
7.2、地震地质灾害场地勘查
7.2.1 地基土液化
应调查历史地震造成的液化现象,勘查地下水位、可能液化土层的埋藏深度,测定标准贯入锤击数和颗粒组成。Ⅰ级工作应符合GB 50267-1997中5.3条的规定。
7.2.2 软土震陷
应收集和调查软土层厚度分布及软土震陷等资料。7.2.3 崩塌、滑坡、地裂缝和泥石流
应收集和调查地形坡度、岩石风化程度、古河道、崩塌、滑坡、地裂缝和泥石流等资料。
7.2.4 海啸与湖涌
Ⅰ级工作应收集历史海啸与湖涌对工程场地及附近地区的影响资料。7.2.5 地表断层
应收集地震引起的地表和近地表断层的分布、产状、活动性质、断层带宽度、位错量及覆盖层厚度等资料。
7.3、场地岩土力学性能测定
7.3.1 应进行分层岩土剪切波速的原位测量和密度的测定。7.3.2 应测定剪变模量比与剪应变关系曲线、阻尼比与剪应变关系曲线。Ⅰ级工作应对各层土样进行动三轴和共振柱试验;Ⅱ级工作和地震小区划应对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行动三轴或共振柱试验。
7.3.3 进行竖向地震反应分析时,应取得纵波速度值、压缩模量比与轴应变关系曲线、阻尼比与轴应变关系曲线。
八、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
8.1、基础资料
8.1.1 应收集区域及邻区的等震线图或地震烈度资料。8.1.2 应收集区域及邻区的强震动观测资料。8.2、基岩地震动衰减关系
8.2.1 在基岩地震动衰减模型中,应考虑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的高频分量在大震级和近距离的饱和特性。
8.2.2 具有足够强震动观测资料的地区,应采用统计回归方法确定地震动衰减关系。
8.2.3 缺乏强震动观测资料的地区,可采用转换方法确定地震动衰减关系。8.2.4 应论述地震动衰减关系的适用性,Ⅰ级工作应进一步论证其合理性。8.2.5 强度包络函数应表现上升、平稳和下降三个阶段的特征。8.2.6 应确定强度包络函数特征参数与震级、距离的关系。8.3、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8.3.1 应采用有仪器测定震级的地震烈度资料确定地震烈度衰减关系。8.3.2 地震烈度衰减模型应体现近场烈度饱和并与远场有感范围相协调。8.3.3 应将确定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和实际地震烈度资料进行对比,论述其适用性。
九、地震危险性的确定性分析
9.1、地震构造法
9.1.1 应依据地震活动和地质构造划分地震构造区,确定弥散地震。9.1.2 宜根据断层活动时代、力学性质、地震活动性等对活动断层进
行分段,确定发震构造。
9.1.3 应根据各断层活动段的尺度、活动特点、最大历史地震和古地
震,判定最大潜在地震。
9.1.4 确定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应遵照下列规定:
a)将最大潜在地震置于其可能发生范围内距工程场地
最近处;
b)考虑衰减关系的不确定性,分别计算工程场地的地震
动参数;
c)计算结果中的最大值为地震构造法所确定的地震动
参数。
9.2、历史地震法
9.2.1 应计算历史地震在工程场地处的震动参数。
9.2.2 应根据历史地震的记载与调查资料,确定工程场地的烈度值,转换得到地震动参数。
9.2.3 应将计算和转换结果中的最大值作为历史地震法所确定的地
震动参数。
9.3、结果的确定
应取地震构造法和历史地震法结果中较大者作为地震危险性确定性分析的结果。
十、地震危险性的概率分析
10.1、地震区和地震带划分
10.1.1 应依据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的分区性和地震与活动构造区的相似性
划分地震区。
10.1.2 应在地震区内依据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的成带性和地震与活动构造
带的一致性划分地震带。
10.2、潜在震源区划分
10.2.1 应在地震带内划分潜在震源区。
10.2.2 综合判定潜在震源区时应考虑下列标志:
a)破坏性地震震中; b)微震和小震密集带; c)古地震遗迹地段;
d)地震空间分布图像的特征地段; e)断层活动段;
f)晚第四纪断陷盆地;
g)活动断层的端部、转折处或交汇处等特殊部位。
10.2.3 应根据地震活动空间分布图像和地震构造几何特征确定潜在震源
区边界。
10.2.4 应考虑各个潜在震源区主破裂取向,确定其方向性函数。
10.3、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
10.3.1 地震活动性参数应包括:
a)地震带的震级上限; b)地震带的震级下限;
c)地震带的震级-频度关系; d)地震带的地震年平均发生率;
e)地震带的本底地震震级及其年平均发生率; f)潜在震源区的震级上限;
g)潜在震源区各震级档空间分布函数。
10.3.2 确定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a)按地震带内历史地震的最大震级和地震构造特征,确定地震
带的震级上限;
b)考虑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代表性以及必要的样本量,统计确定震级-频度关系;
c)根据地震活动趋势确定地震带的地震年平均发生率; d)根据区域地震活动水平和震源深度确定震级下限; e)本底地震震级,应取地震带内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的最低值
减去0.5。
10.3.3 确定潜在震源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a)依据下列因素确定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
——潜在震源区内最大地震震级; ——构造类比结果; ——古地震强度;
——地震活动图像判定的结果。
b)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按0.5级分档。
c)按各潜在震源区资料依据的充分程度和相应各震级档地震
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确定空间分布函数。
10.4、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
10.4.1 应给出地震动参数超越概率曲线。
10.4.2 计算地震动反应谱时,周期点的分布应能控制反应谱形状,数目
应不少于15个。
10.5、不确定性校正
10.5.1 应考虑地震动衰减关系不确定性校正。
10.5.2 宜分析潜在震源区及地震活动参数不确定性对结果的影响。
10.6、结果表述
10.6.1 Ⅰ、Ⅱ、Ⅲ级工作应以表格形式给出对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起主
要作用的各潜在震源区的贡献;Ⅳ级工作应说明起主要作用的潜在震源区。
10.6.2 根据工程需要,应以图和表格的形式给出不同年限、不同超越概
率的地震动参数。
十一、区域性地震区划
11.1、基本规定
11.1.1 应根据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结果,编制地震区划图。11.1.2 地震区划图的概率水平应根据工程的特性和重要性确定。11.1.3 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评价,应符合第5章的规定。11.1.4近场区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评价,应符合第6章的规定。11.1.5 按第8章的规定,建立适合于区划范围的地震动衰减关系。11.1.6 计算控制点的间距,应不大于地理经纬度0.1°。
在结果变化较大的地段,应加密控制点。
11.2、结果表述
11.2.1 地震区划图比例尺宜采用1:500 000 11.2.2 地震区划图采用分区线或等值线表述。
11.2.3 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分区界线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a)潜在震源区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可变动范围及其对结
果的影响;
b)地形、地貌的差异; c)区划参数的精度。
11.2.4 地震划区图应编写相应的使用说明。
十二、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和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12.1、场地地震动参数和时程的确定
12.1.1 场地地震动参数应包括场地地表及工程建设所要求深度处的地震动峰值和反应谱。
12.1.2 反应谱宜以规准化形式表示。12.1.3 自由基岩场地,应根据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确定场地地震动参
数;
a)Ⅰ级工作,应综合考虑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方法的结
果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
b)Ⅱ级和Ⅲ级工作,应根据概率方法的结果确定场地
地震动参数。
12.1.4 土层场地,应建立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模型,进行场地地震反应
分析,并基于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结果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
12.1.5 应根据工程需要,依据场地地震动参数合成场地地震动时程。
12.2、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模型的建立
12.2.1 Ⅰ级、Ⅱ级工作和地震小区划,地面、土层界面及基岩面均较
平坦时,可采用一维分析模型;土层界面、基岩面或地表起伏较大时,宜采用二维或三维分析模型。
12.2.2 确定地震输入界面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Ⅰ级工作应采用钻探确定的基岩面或剪切波速不少于
700m/s的层顶面作为地震输入界面。
b)Ⅱ级工作和地震小区划应采用下列三分之一作为地震输
入界面;
——钻探确定的基岩面;
——剪切波速不少于500m/s的土层顶面;
——钻探深度超过100m,且剪切波速有明显跃升的土层
分界面或由其他方法确定的界面。
12.2.3 选用二维或三维分析模型时,应考虑边界效应。
12.3、场地土层模型参数的确定
12.3.1 Ⅰ级工作应根据土力学性能测定结果确定模型参数。
13.3.2 Ⅱ级工作和地震小区划应由土力学性能测定结果及相关资料
确定模型参数。
12.4、输入地震动参数的确定
12.4.1 Ⅰ级工作的基岩地震动参数应按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方法得到的结果确定。
12.4.2 Ⅱ级工作和地震小区划的基岩地震动参数应按概率方法得到的结果确定。
12.4.3 合成适合工程场地的基岩地震动时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a)Ⅰ级工作,反应谱的拟合应符合GB50267-1997中第4.4.2.3条的规定;
b)Ⅱ级工作和地震小区划,反应谱的周期控制点在对数坐标轴上应合理分布,个数不得少于50个,控制点谱的相对误差应小于5%;应给出三个以上相互独立的基岩地震动时程。
12.4.4 本地有强震动记录时,宜充分利用其合成适合工程场地的基岩
地震动时程。12.4.5 应按基岩地震动时程幅值的50%确定输入地震波。
12.5、场地地震反应分析与场地相关反应谱的确定
12.5.1 一维模型土层厚度应划分得足够小,使层内各点剪应变幅值大
体相等,计算可用等效线性化波动法。
12.5.2 二维及三维模型采用有限元法求解时,有限元网格在波传播方
向的尺寸应在所考虑最短波长的1/12~1/8范围内取值。
12.5.3 应根据场地反应分析得到的地震动时程,计算场地相关反应
谱。
12.5.4 应根据计算所得到的场地相关反应谱,综合确定场地地震动参
数。
12.6、工程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12.6.1 应根据工程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工程场地地震地质灾害类
型,评价其影响程度。
12.6.2 根据断层活动性调查结果,评价断层的地表错动特征及其对工
程场地的影响。
十三、地震小区划
13.1、工作内容
地震小区划应包括地震动小区划和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13.2、地震动小区划
13.2.1 地震动小区划应包括地震动峰值与反应谱小区划。13.2.2 地震动小区划应符合下列要求:
a)根据工程场地工程地质分区图,选择有代表性的控制点
或工程地质剖面;
b)按12.1~12.5的规定,计算控制点或工程地质剖面的地
震反应,确定控制点上的地震动参数。
13.2.3 应根据控制点上的地震动参数,并结合工程地质分区结果,编制给定概率水平的工程场地地震动峰值和反应谱分区图或等值线图。
13.2.4 相邻分区或两条等值线,地震动峰值的差别宜不小于20%,反
应谱特征周期的差别宜不小于0.05s。
13.2.5 应编写地震动小区划图说明。
13.3、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
13.3.1 应按12.6条的规定,评价工程场地地震地质灾害的类型、程
度及其分布。
13.3.2 应编制给定概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图。13.3.3 应编写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图说明。
十四、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按第6章的要求,对工程近场区地震活动和地震构造资料进行收集和补充调查,对相关潜在震源区及参数进行论证; b)应采用编制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所使用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 c)应确定50年超越概率10%的工程场地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d)应根据中硬场地与基岩场地地震动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中硬场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并按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分区原则进行归档,作为复核结果
第三篇:广东省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规定
广东省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管理,以防御和减轻地震对工程设施的破坏,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我省境内新建或扩建的重要工程项目和经济开发区场地(以下统称工程建设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
第三条 省、市地震局(办)是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主管部门。”
第四条 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地震烈度复核、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地震动时程)确定、地震影响小区划、场址及周围地震地质稳定性评价等。
第五条 对在坚硬、中硬场地土条件下的一般工业和民用新建或扩建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可直接使用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所标示的烈度值,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进行抗震设计。
第六条 位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度以上(含Ⅵ度)地区的下列重要工程项目,其建设场地均应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一)交通工程:
1.公路与铁路干线的大型桥梁、隧道;
2.铁路干线(Ⅰ级)的重要车站与铁路枢纽的主要建筑工程;
3.地下铁道工程;
4.高速公路,Ⅱ类以上机场,重大(年吞吐量200万吨以上)港口。
(二)能源工程:
1.大型水库的大坝和城市上游的Ⅰ级档水坝;
2;装机容量100万千瓦以上的热电厂、20万千瓦以上的水电厂及其变电站;5O0千伏以上的枢纽变电站。
(三)通讯工程:
1.省、市200千瓦以上大功率广播发射台和电视台;
2.大中城市长途电话枢纽的程控机主楼。
(四)市政工程:
大中城市主要供水、供气、供电等的调度控制工程。
(五)特殊工程:
核电站,核反应堆,核供热装置,重要军事工程,以及易燃、易爆和剧毒物质生产车间和仓库等工程。
(六)其他重要工程:
1.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工矿企业,大中型化工厂,炼油厂以及地震时容易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
2.高层(Ⅶ度和Ⅷ度坚硬、中硬场地其高度超过80米;Ⅷ度中软、软弱场地其高度超过60米)建筑工程。
(七)位于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所标示的地区烈度值(大于或等于Ⅵ度)分界线附近8公里范围内,以及占地范围跨越不同构造和工程地质单元的大中型厂矿。第七条 位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度以上(含Ⅵ度分界线附近8公里范围内)地区的城市或经济开发区,均应开展地震影响小区划工作。
已完成地震影响小区划工作的地区,其地震影响小区划成果使用规定如下:
(一)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和城市发展建设规划,应以本地区地震小区划成果为依据;
(二)新建或扩建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抗震设防或加固标准,应直接使用本地区地震小区划成果;
(三)除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必须进行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工程、特殊工程,以及超高层建筑(Ⅶ度和Ⅷ度坚硬、中硬场地其高度超过100米;Ⅷ度中软、软弱场地其高度超过80米)工程以外,第六条规定的重要工程的抗震设防或加固标准也可直接使用本地区地震小区划成果。
第八条 工程建设单位对本规定中第六、七条规定的重要工程(或经济开发区)项目,均应在工程立项论证前期进行其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因特殊原因未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程可在抗震设防设计前补做这一工作)。
第九条 省、市地震局(办)分别负责省级与市级(含辖区内市级以下)第六、七条规定的工程项目立项论证中的抗震设防标准的审定批准。各工程建设单位必须在工程立项论证前(对因立项论证时间要求紧迫的项目,应在工程正式设计前)将拟建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和抗震设防依据的有关资料、文件报送省、市地震局(办),以审定批准其设防标准。
前款规定的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必须经省地震局、省建委等部门专家组成的广东省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或国家烈度评定委员会)进行技术评审通过。
第十条 各级计划、建设、规划等部门在工程项目立项审批和经济开发区及城市建设规划方案论证时,必须审查其是否持有经省、市地震局(办)批准的该项目的抗震设防标准。
第十一条 凡在本省境内承担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须经省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进行资格审查,并持有省地震局颁发的资格证书。持有国家地震局颁发的甲级资格证书的,须经我省或工程项目所在市地震局(办)验证,方可按证书级别承担相应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第十二条 对违反第十一条规定承担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或个人,由省、市地震局(办)责令其停止工作,因此而造成工程建设的经济损失,由工程建设单位和违章承担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或个人承担。
第十三条 对违反本规定,建设单位不按要求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不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由县以上地震局(办)或者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机构,责令改正,处l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四条 对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专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权限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一)不按照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
(二)不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的。
第十五条 各级计划、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和工程建设主管单位在编制工程项目建设计划时,应按本规定把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所需经费列人经费预算计划。
第十六条 凡在本省境内从事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必须执行国家和省物价、财政部门规定的地霞安全性评价项目收费标准。
第十七条 本规定自1995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
GB 17741-1999
1999-04-26发布 1999-11-01实施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中国地震局现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和该规范1994年实施以来所积累的经验制定的。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切实做好建设工程场地及区域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制定本标准时,广泛听取了我国工程界、地震界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以及国家地震烈度评定委员会委员的意见。
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聿贤、时振梁、冯启民、张裕明、金严、杜玮、吴为民。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方法,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大型厂矿企业、大城市和经济建设开发区的选址、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制定发展规划和防震减灾对策。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50267-1997 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
GBJ 7-198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JGJ 83-1991 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本底地震 background earthquake
一定地区内没有明显构造标志的最大地震。
3.2 场地相关反应谱 site-specific response spectrum
考虑地震环境及场地条件影响得到的地震反应谱。
3.3 地震带 seismic belt
地震活动性与地震构造条件密切相关的地带。
3.4 地震地质灾害 earthquake induced geological disaster
在地震作用下,地质体变形或破坏所引起的灾害。
3.5 地震动参数 ground motion parameter
地震引起地面运动的物理参数,包括加速度、反应谱等。
3.6 地震构造 seismic structure
与地震孕育和发生有关的地质构造。
3.7 地震构造区 seismic structure zone
具有同样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性的地理区域。
3.8 地震活动断层 seismo-active fault
曾发生和可能再发生地震的断层。
3.9 地震区 seismic region
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环境均相类似的地区。
3.10 断层活动段 active fault segment
在一活动断层上,活动历史、几何形态、性质、地震活动和运动特性等具有一致性的地段。
3.11 构造类比 structure analog
一种地震活动性分析方法,该方法认为具有同样构造 标志的地区,有发生同样强度地震的可能。
3.12 古地震 paleo-earthquake
没有文字记载、采用地质学方法发现的地震。
3.13 活动断层 active fault
晚第四纪以来有活动的断层。
3.14 活动构造 active structure
晚第四纪以来有活动的构造,包括活动断层、活动褶皱、活动盆地、活动隆起等。
3.15 能动断层 capable fault
地表或近地表处有可能引起明显错动的活动断层。
3.16 起算震级 lower limit earthquake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中参与计算的最低震级。
3.17 潜在震源区 potential seismic source zone
未来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震源所在地区。
3.18 一致概率反应谱 probability-consistent response spectrum
在相同超越概率水平下,不同周期点的反应谱值所组成的谱。
3.19 震级档 magnitude interval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中,所能分辨的震级间隔。一般为0.5级。
3.20 震级上限 upper limit earthquake magnitude
在地震带或潜在震源区内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震级。符号
本标准采用下列符号:
Ai--第i个潜在震源区面积;
b--震级-频度关系斜率;
dAi--第i个潜在震源区面积微元;
f(ε)--衰减关系中不确定性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
fi(θ)--第i个潜在震源区的方向性函数;
fi,Mj--第i个潜在震源区、第j个震级档地震年平均发生率的权系数
f(t)--强度包络函数;
I--地震烈度;
M--地震震级;
NM--震级分档档数;
Ns--潜在震源区总数;
P(Z≥z)--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值大于等于某一给定值概率;
R--震中距;
RO,RO(M)--近场距离饱和因子;
S--场地类别参数;
t1--强度包络函数上升段截止时间;
t2--强度包络函数平稳段截止时间;
c--强度包络函数下降段系数;
y--给定的地震动参数;
Y--地震动参数;
Ye--表征强度包络函数特性参数,可以是t1、t2和c;
Z--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
Z--给定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
θ--可能的主破裂方向;
ε--回归分析中不确定性随机变量;
σ--衰减关系的标准差;
vi,Mj--第i个潜在震源区、第j个震级档的地震年平均发生率;
v Mj--地震带内第 j个震级档的地震年平均发生率。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分级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共分四级,各级工作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5.1 Ⅰ级工作包括地震危险性的概率分析和确定性分析、能动断层鉴定、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和地震地质灾害评价。适用于地震安全性要求高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主要工程
5.2 Ⅱ级工作包括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及地震小区划。适用于《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烈度值Ⅵ度及Ⅵ度以上地区的大城市、重要经济开发区以及覆盖区域较大的重要生命线工程中的主要工程。
5.3 Ⅲ级工作包括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和地震地质灾害评价。适用于《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烈度值Ⅵ度及Ⅵ度以上地区除Ⅰ级、Ⅱ级以外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主要工程。
5.4 Ⅳ级工作依据现行《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使用规定》。对需要进行地震烈度复核者进行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适用于Ⅰ级、Ⅱ级、Ⅲ级以外的工程。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
6.1 研究范围和图件比例尺
6.1.1 区域取对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有影响的范围,不应小于工程场地外围150km。
6.1.2 区域图件比例尺宜采用1:100万。对精度要求稍低的图件,可采用较小比例尺。所有图件都应标明场点位置。
6.2 区域地震活动性
6.2.1 地震目录的编制,应遵照以下原则:
--收集正式出版的地震目录和地震部门公布的地震报告,编制区域地震目录;
--历史地震目录包括本区域自有地震记载以来的全部破坏性地震事件;
--区域性地震台网地震目录给出自有区域性台网观测以来全部可定震中参数的地震事件,其震级下限可视地区和工作级别而定。
6.2.2 地震震中分布图的编制,应遵照下列规定:
--编制历史地震震中分布图,注明资料起止年代;
--编制区域性台网记录的地震震中分布图,图中标明台站位置并注明资料起止年代。
6.2.3 地震活动时空特征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
--分析不同时段各级地震的可靠性与相对完整性;
--分析地震的空间分布图像;
--分析地震活动强弱随时间的起伏特点,评价未来地震活动水平。
6.2.4 应收集、补充本区域震源机制解资料,编制震源机制分布图。
6.2.5 应收集并分析历史地震的场地烈度资料。
6.3 区域地震构造
6.3.1 根据实地调查和已有资料编制地震构造图,图中应包括下列内容:
--第四纪以来活动的断层及其性质和运动特性;
--第四纪以来活动的盆地及其性质;
--现代构造应力场方向;
--破坏性地震的震中。
6.3.2 对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和确定性分析结果有较大影响的断层,在资料不充分时,应重点补充下列内容:
--查明断层最新活动时代、性质和运动特性;
--进行断层活动性分段;
--分析重点地段的古地震强度和活动期次。
6.3.3 I级工作,应建立区域地球动力学模型。
6.3.4 宜收集已有资料,编制下列基础图件:
--区域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图,必要时编制新构造图;
--布格重力异常图,必要时进行延拓或均衡重力异常计算,编制相应图件;
--航磁异常图,必要时进行延拓和居里面计算,编制相应图件;
--地壳结构图。
6.4 地震区和地震带划分
6.4.1 应依据下列因素划分地震区:
--地球物理场和地壳结构的区域性差异;
--大地构造和构造发展史的差异;
--地震活动的区域性差异。
6.4.2 应依据下列因素划分地震带;
--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的成带性;
--地震与活动构造带的一致性。
6.5 区域地震构造综合分析
6.5.1 应根据本章6.1-6.4 各节规定工作的结果,对区域不同震级的地震构造进行综合分析,其震级可取为6级、7级、8级。近场及场区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
7.1 研究范围和图件比例尺
7.1.1近场可取为工程场地及其外延25 km的地区,Ⅰ级、Ⅱ级和Ⅲ级工作必须在此范围内进行实地调查。
7.1.2 场区可取为工程场地及其外延5 km的地区,Ⅰ级工作必须此范围内进行能动断层调查和鉴定。
7.1.3近场地震构造图和震中分布图比例尺宜采用1∶20万,Ⅰ级工作必须采用1∶10万。
7.1.4 说明活动构造细节的图件,可根据研究对象选定比例尺,探槽剖面图宜采用1∶10至1∶50;地质和地貌平面图和剖面图宜采用1∶100至1∶1000。
7.2近场地震活动性
7.2.1 破坏性地震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
--对近场所有已知破坏性地震,重新确认其震中位置和强度;
--凡证据不充分或有怀疑的破坏性地震,在进行资料核查和现场调查后,确认震中位置和强度。
7.2.2 震级小于4 地震活动与活动构造关系的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编制震中分布图,分析其与活动构造的关系;
--Ⅰ级工作,对地震事件重新定位。
7.2.3 应利用近场震源机制资料,包括小地震综合断层面解资料,进行局部构造应力场分析和分区。
7.3近场和场区的活动构造
7.3.1 应对主要断层进行详细的断层活动性鉴定,包括活动时代、性质、运动特性、分段等。
7.3.2 应采集测年样品,进行断层活动时代判定,在覆盖区应配合相应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探方法,探明断层位置。
7.3.3 宜收集地壳形变和考古资料,分析现代构造活动特点。
7.3.4 Ⅰ级工作应进行第四纪地质和地貌调查,并应提出第四纪地质构造的剖面图和平面图,说明第四纪构造活动特点。
7.3.5 Ⅰ级工作必须在场区1∶2.5万地质图的基础上进行能动断层鉴定。
7.4近场及场区地震构造综合评价
7.4.1 应编制近场地震构造图。
7.4.2 应对近场及场区地震构造作出综合评价。场地工程地震条件
8.1 场地勘察
8.1.1 场地范围可取工程建设规划的范围。
8.1.2 勘察内容应包括现场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资料。
8.1.3 应编制钻孔分布图、钻孔柱状图、工程地质分区图。
8.1.4 钻探符合下列规定:
--Ⅰ级工作钻探深度必须达到基岩或剪切波速大于等于700m/S处;
--Ⅱ级、Ⅲ级工作宜有不少于两个钻孔达到基岩或剪切波速大于等于500m/s处。若土层厚度超过100 m,可终孔于满足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所需要的深度处;
--Ⅱ级工作场地钻孔布置应能控制土层结构和场地内不同工程地质单元。
8.1.5 对可能产生地震地质灾害场地的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可能发生饱和土液化的场地,调查地下水位、标准贯入锤击数、粘粒含量。Ⅰ级工作要符合GB 50267规定;
--在可能产生软土震陷的场地,调查软土层厚度分布及历史地震造成的软土层变形特点,并进行分析;
--在可能产生崩塌、滑坡与地裂缝的场地,调查和收集地形坡度、岩石风化程度、古崩塌、古滑坡、古河道等资料;
--对可能遭受海啸与湖涌影响的场地,搜集历史海啸与湖涌对场地及附近地区的影响资料;
--对地震作用下可能产生断层活动的场地,搜集断层分布、产状、断层带宽度、位错量及覆盖层厚度等影响资料。
8.2 场地土动力性能测定
8.2.1 测定土动力性能,应包括下列内容:剪切波速、初始剪切模量、剪切模量比与剪应变关系曲线、阻尼比与剪应变关系曲线。具体要求如下:
--应进行分层剪切波速测量,在土层岩性变化处,加密控制点;
--Ⅰ级工作必须对不同土层进行动三轴试验;
--Ⅱ级、Ⅲ级工作应对有代表性的土层进行动三轴试验。
8.2.2 如需考虑竖向地震反应,应取得纵波速度、初始压缩模量比与轴应变关系曲线、阻尼比与轴应变关系曲线。地震烈度与地震动衰减关系
9.1 基础资料
9.1.1 应搜集区域及邻区的等震线图或地震烈度资料。
9.1.2 应搜集区域及邻区的强震观测资料。
9.2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9.2.1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可采用椭圆或圆模型,其形式为:(见附件公式1)
9.2.2 确定模型参数时,宜采用有仪器记录的地震烈度资料。
9.2.3 地震烈度衰减模型应体现近场烈度饱和并与远场有感范围相协调。
9.2.4 若采用椭圆模型,长、短轴衰减关系的烈度差别在近震中处应小于半度,在远场应趋近于零度。
9.2.5 选定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应和实际地震烈度资料进行对比。
9.3 基岩地震动衰减关系
9.3.1 在基岩地震动衰减模型中,应考虑加速度峰值和反应谱的高频分量在大震级和近距离的饱和特性,其关系式可为:(见附件公式2、3)
9.4 强度包络函数
9.4.1 强度包络函数应由上升、平稳和下降三个阶段构成,其形式可为:见附件公式4)
9.4.2 强度包络函数的特征参数与震级、距离和场地条件的关系可采用下列模型:(见附件公式5)
9.5 缺乏强震观测资料地区的地震动衰减关系
9.5.1 可根据研究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以及参考区的地震烈度和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研究区地震动衰减关系。
9.5.2 若采用地震烈度椭圆衰减模型,可按长、短轴分别换算的方法,得到研究区地震动衰减关系。
9.5.3 换算结果的标准差不应小于参考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的标准差。
9.5.4 确定研究区地震动衰减关系时,应论证其合理性;若研究区有少量强震观测资料,应与换算所得的衰减关系进行对比。地震危险性的确定性分析
10.1 地震构造法
10.1.1 应依据地震活动性和地质构造划分地震构造区。
10.1.2 应依据下列因素,对地震活动断层进行分段:
--几何形态和结构的差别;
--力学性质(正断层、逆断层、走滑断层及组合断层)的差别;
--地震活动性的差别;
--发育历史的差别;
--运动特性(蠕滑或粘滑)的差别;
--地球物理场和地壳结构的差异。
10.1.3 应根据断层活动段的尺度、活动特点、活动规模,以及断层活动段上最大历史地震,判定各断层活动段的最大潜在地震。
10.1.4 应确定地震构造区内与已确认的地震活动断层无关的最大潜在地震。
10.1.5 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应遵照下列规定:
--将各最大潜在地震置于其可能发生范围内距场地最近处,计算场地的地震动参数值,并考虑衰 减关系的不确定性;
--考虑衰减关系的近场适用性;
--取计算结果的最大值,作为地震构造法所确定的地震动参数。
10.2 历史地震法
10.2.1 应按适合于本地区的衰减关系,对各次历史地震计算场地的地震动参数值。
10.2.2 应根据各次历史地震破坏情况的记载与调查资料,确定场地的烈度值,按本标准8.5的规定,转换得到地震动参数值。
10.2.3 应取10.2.1和10.2.2两条中计算结果的最大值,作为历史地震法所确定的地震动参数。
10.3 结果的确定
10.3.1 应取地震构造法和历史地震法结果中之大者作为地震危险性确定性分析的结果。地震危险性的概率分析
11.1 潜在震源区划分
11.1.1 应在地震带或地震区的基础上划分潜在震源区。
11.1.2 宜考虑下列标志,结合本标准6.5 规定所得的区域地震构造综合分析结果,划分潜在震源区:
--破坏性地震震中;
--微震和小震密集带;
--古地震遗迹地段;
--地震空间分布图像的特征地段;
--断层活动段;
--晚第四纪断陷盆地;
--活动断层的端部、转折处或交汇处等特殊部位;
--与地震有关的深部构造和地球物理场特征部位。
11.1.3 应根据地震活动空间分布图像和地震构造几何特征确定潜在震源区边界。
11.1.4 若地震动衰减关系采用椭圆模型,应考虑各个潜在震源区地震烈度或地震动衰减长轴多种取向的可能性,确定其方向性函数。
11.2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
11.2.1 地震活动性参数应包括:
--地震带的震级上限;
--地震带的b值;
--地震带的地震年平均发生率;
--潜在震源区的震级上限;
--潜在震源区各震级档地震年平均发生率的权系数;
--起算震级;
--本底地震震级和年平均发生率。
11.2.2 按照下列各款规定,确定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
--应按地震带内历史地震的最大震级和地震构造特征,综合确定地震带的震级上限;
--确定b值时,应考虑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代表性以及必要的样本量;
--应根据地震活动趋势确定地震带的地震年平均发生率;
--起算震级宜取为4级。
11.2.3 应按下列规定,确定潜在震源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
11.2.3.1 考虑下列因素确定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
--潜在震源区内最大历史地震震级;
--构造类比结果;
--古地震强度;
--地震活动图像判定的结果。
11.2.3.2 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按0.5级分档。
11.2.3.3 按下式确定潜在震源区内各震级档的地震年平均发生率:(见附件公式6)
11.2.4 本底地震震级,可取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的最低值减0.5级,其年平均发生率,可根据实际资料统计得出。
11.3 地震危险性的概率计算
11.3.1 场地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年超越概率,应按下式计算:(见附件公式7)
11.3.2 计算一致概率反应谱时,周期点数不得少于15个。
11.4 不确定性校正
11.4.1 在地震危险性的概率计算中,衰减关系不确定性校正可按下式进行:(见附件公式8)
11.4.2 I级工作,还应考虑其他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11.5 结果表述
11.5.1 应以表格形式说明对场地地震危险性起主要作用的各潜在震源区的贡献。
11.5.2 应根据工程需要,以图、表形式给出不同年限、不同超越概率的地震动参数或地震烈度值。区域性地震区划
12.1 基本规定
12.1.1 应根据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结果,编制地震区划图。
12.1.2 地震区划图应以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表示。
12.1.3 地震区划图比例尺宜采用1:50万。
12.1.4 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工作,应符合本标准第6章的规定。
12.1.5近场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工作,应符合本标准第7章的规定。
12.1.6 应遵照本标准第9章的规定,建立适合于区划范围的地震烈度及地震动衰减关系。
12.1.7 计算控制点的间距,应不大于地理经纬度0.1°。在结果变化较大的地段,宜适当加密控制点。
12.2 结果表述
12.2.1 地震区划图的概率水平应根据工程规划与抗震设防的要求决定。
12.2.2 地震烈度区划图,应以整度分区。
12.2.3 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等值线间距,宜以不大于50%的速率递增,并应在图内标明最低值和最高值。
12.2.4 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分区界线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潜在震源区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可变动范围,及其对结果的影响;
--地形、地貌的差异;
--地震动参数的精度。
12.2.5 应编写相应的使用说明。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和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13.1 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模型
13.1.1 Ⅰ级、Ⅱ级和Ⅲ级工作,若地面、土层界面及基岩面较平坦,可用一维分析模型;若土层界面、基岩面或地表起伏较大,用二维或三维分析模型。
13.1.2 输入界面的确定遵照下列规定:
--Ⅰ级工作必须采用钻探确定的基岩面或剪切波速不小于700m/s的层顶面作为输入界面;
--Ⅱ级、Ⅲ级工作宜采用下列三者之一作为输入界面:
a)钻探确定的基岩面;
b)剪切波速不小于500m/s的界面;
c)深度超过100m,剪切波速有明显跃升的分界面或由其他方法确定的基岩面。
13.1.3 若选用二维或三维分析模型,宜设置人工边界。
13.2 模型参数的确定
13.2.1 Ⅰ级工作应根据土动力性能测定结果确定模型参数。
13.2.2 Ⅱ级、Ⅲ级工作宜由土动力性能测定的资料确定模型参数;若资料不足,可根据土的常规物理力学性能或岩性类比等指标,用经验关系确定模型参数。
13.3 输入地震动参数的确定
13.3.1 Ⅰ级工作应采用GB 50267中规定的基岩反应谱作为输入反应谱。
13.3.2 Ⅱ级、Ⅲ级工作应选取给定概率水平的具体场地基岩反应谱作为输入反应谱。
13.3.3 若本地有强震记录,应充分利用其构成适合场地的基岩地震动时程。
13.3.4 若本地无强震记录,应采用以下适当方法合成适合场地的基岩地震动时程:
13.3.4.1 Ⅰ级工作,反应谱的拟合应符合GB 50267的规定;
13.3.4.2 Ⅱ级、Ⅲ级工作,反应谱的周期控制点数不得少于50个,控制点谱的相对误差应小于5%;
13.3.4.3 应给出三个以上相互独立的基岩地震动时程。
13.3.5 可由基岩地震动时程,将幅值的50%作为输入地震波。
13.4 场地地震反应与场地地震相关反应谱的计算
13.4.1 一维模型可用等效线性化波动法迭代求解。土层厚度应划分得足够小,使层内各点剪应变幅值大体相等。
13.4.2 二维及三维模型可用有限元法求解。有限元网格在波传播方向的尺寸不应大于所考虑最短波长的1/8或1/4。
13.4.3 坚硬土层,可不考虑土的非线性。
13.4.4 应根据13.4.1或13.4.2 中规定工作得到的场地地震动时程,计算场地地震相关反应谱。
13.5 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
13.5.1 场地地震动参数,应包括场地地表与工程建设所要求深度的地震动峰值和场地地震相关反应谱。
13.5.2 Ⅰ级工作必须取各个时程得到的地震动参数最大值作为场地地震动参数;Ⅱ级、Ⅲ级工作应对一组(至少三个)输入时程分析结果予以综合评定。
13.6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13.6.1 饱和土液化的评价遵守下列规定:
--Ⅰ级工作符合GB 50267的规定;
--Ⅱ级、Ⅲ级工作可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判别;若用液化层,则应进一步判定液化等级和液化深度。
13.6.2 软土震陷判别应符合JGJ 83的规定。
13.6.3 对地震烈度大于等于Ⅶ度的岩石场地,应评定地震作用下,岩体崩塌、开裂、滑坡、塌陷的可能性。
13.6.4 地震作用下土体边坡稳定性评价,应符合GBJ 7的规定。
13.6.5 应根据断层活动性调查结果,结合断层的位置、规模、错动性质、覆盖层厚度评价地面变形。
13.6.6 应结合场地特点作出其他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地震动小区划
14.1 地震动小区划
14.1.1 地震动小区划应包括加速度峰值与反应谱小区划。
14.1.2 地震动小区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根据场地工程地质分区图,选择有代表性的控制点或工程地质剖面;
--按本标准第13章的规定,计算控制点或工程地质剖面的地震反应。
14.1.3 应由14.1.2中规定工作得到的计算结果,编绘场地给定概率水平的加速度峰值和反应谱分区图或等值线图。相邻两区或两等值线,加速度峰值的差别宜在20%~30%;反应谱特征周期的差别宜在0.05s~0.1s。
14.2 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
14.2.1 应按本标准13.6的规定,评价场地地震地质灾害的类型、程度及其分布。
14.2.2 应编制给定概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图及说明。
第五篇:渭南市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
渭南市人民政府令 第四号
《渭南市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一九九六年七月三十一日第十二次常务会议审定通过,现予发布施行。市长:
一九九六年八月十四日
渭南市工程建设场地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
一、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对工程设施的破坏,简学合理地利用建设投资,根据《陕西省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二、凡在本市行政区划内进行工程建设和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及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三、本办法所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是工程设施防震减灾的基础性工作,是对工程建设场地在几年、几十年或更长时间的地震危险性预测及影响的评价,包括:地震烈度复核、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地震小区划、场址及周围地震地质稳定性评价和场地震害预测等工作。
四、市地震局是本市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管理、监督、检查,负责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内容的审定,组织地震十室九空全性评价成果的评审申报和建设场地抗震设防标准的审定批复。
各县(市、区)地震主管部门根据市地震局委托对本县(市、区)投资建设项目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其职责是:
(一)办理建设单位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申请登记;
(二)对各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评价单位、勘探单位执行《办法》的情况进行监督;
(三)对拒不执行《办法》的单位和个人实行处罚。
五、计划、建设、矿产、土地、环保等部门,应配合做好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按本办法需要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程建设项目,有关部门在审批项目时,对没有地震部门批准的抗震设防标准的,不得办理有关手续。
六、本市行政区划内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由市地震部门或县(市、区)地震部门认定后使用《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所标示的烈度值。需要提高或降低设防标准的,应向市地震局提出申请,经省以上地震部门审批,由市地震局依据审批意见作出批复。已按规定进行过地震全性评价工作的工程建设场地内技改或扩建的工程项目,如无特殊要求,不再重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七、下列工程建设项目和区域必须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一)省、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或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工程建设项目。
(二)生命线工程
1、交通工程
(1)公路与铁路干线的一级大桥、特大桥、中长以上隧道、公路铁路立交桥;(2)铁路干线的一级车站与铁路枢纽的主体工程;(3)高速公路的高架桥、二类以上机场;(4)城市内大型桥及立交桥。
2、能源工程
单机容量超过300MW(含300MW,下同)或规划容量超过800MW 的火电厂和装机容量超过200MW的水电站;超过800KV的变电站和调度楼;省、地(市)级电力调度中心。
3、信息工程
(1)大功率(≥200千瓦)广播发射台、电视台(包括电视差转台、电视播控中心、电视发射塔等);
(2)长途电话枢纽(容量≥1万门)的主机楼;重要通讯干线中继站、微波通讯站、国际无线电台、卫星地面通讯站等的主机房。
4、其他生命线工程
(1)城市供水、供气、供热的主体工程,大中型水库(总库容≥1千万立方米)大坝和位于城市区、上游或供给城市生活用水的水库大坝,贮油、贮水、贮气工程;
(2)市及其以上粮食加工厂及粮食仓库,大型冷库;(3)市及其以上所属医院、急救中心、中心血库。
(三)特殊工程
核电站、核反应堆、核供热装置、重要军事工程以及易燃、易爆和剧毒物质生产车间和仓储设施等工程。
(四)其他重要工程
(1)各类大、中型工矿企业的主要生产厂房及调度、控制中心,地震时容易产生次生灾害的工程;
(2)高层(包含地下室,下同;坚硬、中硬场地,20层以上;中软、软弱场地,15层以上)或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商夏、金融、宾馆等单体建筑工程;
(3)人员集中的大型影剧院、体育馆(中心)等公共建筑工程。
(五)位于«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所标示的地震烈度值分界线两侧8公里范围内的较大的新建工程及局部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程建设场地。
占地面积在2平方公里以上,跨越不同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重要城镇和人口稠密的工矿区以及新建开发区。
(六)其他必须进行专门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建设工程。
八、凡属于第七条规定的工程建设项目和区域,工程建设单位均应在工程立项论证之前委托有资格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进行专门的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须报市地震局审查,经省地震烈度评定委员会评审通过后,由市地震局批准。
九、省内单位承担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必须持有国家或省地震部门核发的评价许可证,方可按照规定的范围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省外单位在本市范围内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必须持有国家地震局核发的甲级资格证书,并经市地震局验证,方可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十、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地震局制定的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
十一、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应当执行陕西省物价、财政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
十二、违反本办法,按省〈〈办法〉〉第十四条进行处罚;
(一)工程建设单位未按规定做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由地震主管部门责令其采取补救措施,并可建议有关部门对主要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二)设计单位未按市地震部门审定的抗震设防标准设计的,地震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可处以相当于地震安全性评价费用两倍的罚款;
(三)没有许可证或超越许可证权限的,以及不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或个人,其评估结果无效,并由地震主管部门对其处以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十三、地震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时,有关单位及个人应予以配合。妨碍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四、地震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行政主管部门或同级监察机关给以行政处分,其行为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分刑事责任。
十五、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地震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十六、本办法具体使用中的问题,由市地震局负责解释。
十七、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主题词:渭南
工程地震
管理办法顾问
命令
发: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抄报:省人民政府
抄送:省政府法制局,市委、人大、政协,市纪检委,市法院、检察院,渭南军分区,各人民团体,渭南经济开发区,驻渭中、省企事业单位。
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1996年8月14印发 共印32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