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都燃气管理条例
成都燃气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燃气管理,保障燃气的安全使用,维护 用户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燃气事业的发展,根据有关法 律、法规,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燃气,是指生活、生产等使用的天 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气体燃料。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 例。
第四条 成都市公用事业管理局是市人民政府燃气行 政主管部门,并直接负责锦江、青羊、金牛、武候、成华区范 围内的燃气管理工作。
龙泉驿、青白汇区和各县(市)人民政府确定的燃气行政 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燃气管理工作。
计委、经委及规划、劳动、公安、技术监督、环保、工商、物价、市政等有关部门应当按各自职责,协同燃气行政主管部 门实施本条例。
第五条 对在燃气事业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建设管理
第六条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遵循建设供气管网 必须安全、高效、节约的原则,编制燃气发展规划,经市人民 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七条 燃气工程的建设资金除由政府投资、燃气经营 企业(以下简称燃气企业)自身积累外,经市人民政府批准,也可以采取其它方式筹集。
第八条 建设燃气工程,应当符合燃气发展规划。审批 部门立项时应通知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和劳动、公安部门参加 项目审查,井应按项目性质和建设程序报有关部门审批。
第九条 承担燃气工程设计、施工的单位,必须持相应 的资质等级让书及有关证件到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并按证书确定的级别及业务范围进行设计、施工。
建设燃气工程应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燃气工程设计、施工 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第十条 建设燃气工程必须实行工程质量监理制。
工程竣工后,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计委、经委以及规 划、劳动、公安、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进行专业 验收,未经专业验收或专业验收不合格的,不准投入使用。
燃气工程竣工验收后,应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建设燃气工程。
第三章
经营管理
第十二条 从事燃气经营的企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注册资金;
(二)有稳定的燃气气源,燃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三)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符合国家标准的燃气设施、安全消防设施和营业场地;
(四)配备符合国家规定的生产、服务、管理人员及工程 技术人员;
(五)有健全的经营服务规则和安全责任制度;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三条 申请从事燃气经营的企业,应向燃气行政主 管部门提交下列资料:
(一)经营燃气申请表;
(二)资质证书;
(三)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内容的资料,以及企业法定代 表人、安全技术负责人职务、职称等证件;
(四)燃气工程施工图、压力容器合格证、计量检定证书,工程施工及设施安装验收、消防设施等技术资料。
第十四条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收到经营燃气申请 后二十日内作出答复,对符合经营条件的从收到申请之日起 九十日内发给统一制作的经营许可证。燃气企业持经营许可 证,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燃 气经营。
第十五条 燃气企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并接受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和 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二)办事程序公开、服务网络分布合理;
(三)履行供气合同约定的义务;
(四)科学、合理地设置管网测压点,做好压力监测工作,实现安全平稳供气;
(五)供应的燃气器具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六)具备地下隐蔽燃气管网等设施的完整技术管理资 料;
(七)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计费和缴纳管理费。
(八)不得限定用户购买家用燃气灶具和热水器的品牌。
第十六条 燃气企业发生分立、合并或撤销的,应妥善 处置用户转供等有关事宜,并向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缴销经营 许可证。分立或合并而成立的企业应当重新申请经营许可审 查,并办理有关登记注册手续。
燃气企业变更法定代表人或经营场所的,应依法办理变更 登记手续,并自变更之日起十日内到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更 换经营许可证。
第四章 设施管理
第十七条 在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种植深根 植物,修建与燃气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堆放重物、易燃 易爆物品,倾倒、排放腐蚀性液体,损坏护坡、保坎,进行 烧焊、爆破、烘烤及其他危及燃气设施安全的行为。
因建设需要在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进行作业的,应经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在所涉及的燃气企业监督下 实施。需要改迁燃气设施的,由所涉及的燃气企业负责改迁,其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十八条 燃气储气设施、液化石油气钢瓶、计量器具、运输工具应具备有关部门核发的使用许可证,并经法定或依 法授权的检定机构定期检测,合格者方可使用。
第十九条 燃气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好燃气设拖 的维修管理。
工业、公共建筑用户使用的管道燃气设拖,贸易结算计量 装置前(含计量装置)的维修管理工作由燃气企业实施,费 用由产权所有者支付;计量装置后的燃气设施管理由用户自 行负责。
民用户使用的管道燃气设施,其维修管理工作一律由燃气 企业实施,维修费用由产权所有者支付。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燃气企业对燃气设施实施维修 管理。
第五章 使用管理
第二十条 新增管道燃气工业用户,持有关部门批文向 燃气企业提出申请,公共建筑用户、民用户直接向燃气企业 申请;新增液化石油气用户,按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申请并 办理手续。禁止非法从事中介活动。
第二十一条 用户停止使用燃气或改变燃气用途、扩大 用气范围、变更、迁移户内管道燃气设施及工业、公共建设 用户变更产名的,应向燃气企业申请办理有关手续。燃气企 业应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予以答复。
第二十二条 管道燃气用户应当安装经法定或授权的 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的计量装置。燃气企业应当按物价部 门核准的气价和贸易结算计量装置显示的数据结算收入。因 计量装置失准的,燃气企业可按用户前三个月用气量的月平均数收取气费。
第二十三条 燃气企业与用户双方应按照平等自愿、协 商一致的原则签订供气合同,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用户应当按照国家批准的气价并按照规定期限、方式或者 合同约定的办法支付气费。
第二十四条 民用户应严格按有关安全管理规定用气,发现燃气设施有故障的,应立即通知燃气企业检修,不得违 反安全规定擅自处理。
燃气企业在接到检修通知后应及时前往处置,确保安全。检修费用由燃气设施产权所有者承担,属人为造成故障的,由责任者承担。
第二十五条 工业、公共建筑用户应设有相应机构和专 门人员负责安全用气管理工作。对其用气设施、设备应维修 保养,并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第二十六条 工业、公共建筑用户因设备计划检修需停 止或减少用气量的,应提前三十日通知燃气企业。燃气企业 因计划停气应提前三十日通知用户。
第二十七条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 对计划用气、节约用气的管理,燃气企业应予以积极配合,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六章 安全管理
第二十八条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和劳动、公安部门应依 法按职责加强对燃气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燃气行政主管部 门负责燃气的安全管理工作,劳动部门负责燃气的安全监察工 作,公安部门负责燃气的消防监督工作。
第二十九条 燃气企业必须制定有关安全规则,宣传安 全使用常识,对用户使用燃气进行安全、技术指导。
第三十条 燃气企业应建立与经营规模相适应和具 有有关专业知识的专职抢险队伍,配备必要的设备、器材等,并预先制定各类事故的抢修方案。
燃气企业应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发现燃气设施事故 或接到燃气设施事故的报告时,应立即实施抢修、抢险。
第三十一条 燃气设施动火作业按规定实行审批制度。燃气设施投入运行前应进行置换作业。燃气企业停气、恢复供 气作业应事先通知用户,发生紧急事故应立即组织抢修并通知 用户。
第三十二条 充装液化石油气钢瓶和抽取钢瓶残液,必 须在储罐场(站)内由专业人员按工艺流程进行。
严禁从液化石油气槽车上直接向钢瓶灌装或者钢瓶之间 直接翻倒液化石油气。
第三十三条 无液化石油气储罐场(站)的燃气企业,应到有液化石油气储罐场(站)的燃气企业代储、代灌。
第三十四条 设立液化石油气换瓶站,应由燃气行政主 管部门会同公安、劳动、工商部门批准。未经批准的场所一律 不得存放充有液化石油气的钢瓶。
第三十五条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对燃气用具实施安 全使用许可登记。严禁使用未经检验合格和国家明令淘汰的燃 气用具。
第三十六条 燃气企业在处理燃气事故组织抢修时,对 影响抢修、抢险作业的树木、各种设施及其他物件,可以采取 应急措施,并同时通知有关部门。事后能恢复原状的应及时恢 复原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应予补偿。
第三十七条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燃气设施附近的 建设工程项目时,应遵守国家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规定。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 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整顿,并可处二百元至一千元的罚款:
(一)燃气企业变更法定代表人或经营场所后不按规定更 换经营许可证从事经营活动的;
(二)擅自变更户内管道燃气设施或违反安全规定擅自处 理燃气设施故障造成轻微危害后果的;
(三)工业、公共建筑用户停止使用燃气变更户名不按规 定办理手续的。
第三十九条 逾期缴纳、拖欠气费的,燃气企业可依据 合同约定加收滞纳金、减少供气量或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停 止供气。
第四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 令限期整顿,并可处一千元至一万元的罚款:
(一)燃气企业不按规定建立抢险队伍、配备设备器材的;
(二)燃气企业不按规定期限处置燃气设施故障的;
(三)燃气设施动火作业不按规定审批或设施投入运行不 进行置换作业的;
(四)从液化石油气槽车上直接向钢瓶灌装或在钢瓶之间 直接翻倒液化石油气的;
(五)未经批准设立液化石油气换瓶站的;
(六)违反安全管理规定造成事故隐患拒不整改的;
(七)在国家规定的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从事危及燃气 设施安全活动的;
(八)阻碍燃气企业对燃气设施实施检修管理的;
(九)阻碍建设燃气工程影响施工进度的;
(十)不办理燃气用具安全使用许可登记的。
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门责 令限期整顿,并可处一万元至五万元的罚款,有本条
(三)、(四)、(六)、(七)项行为的,还可没收其违法所得和 非法财物:
(一)未按规定登记备案承担燃气工程设计、施工的;
(二)燃气建设工程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投入使用的;
(三)未取得经营许可证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
(四)燃气企业分立或合并而成立的企业不重新申请经营审 查从事经营活动的;
(五)未妥善处置用户转供事宜的;
(六)非法从事中介活动的;
(七)用户擅自改变燃气用途、扩大用气范围的。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二条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和燃气企业工作人员 利用工作的便利为他人提供中介活动条件的,没收违法所得,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管理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并可处一万元至 五万元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因燃气事故危害公共安全,导致国家、集 体、个人财产遭受损失或造成人身伤亡的,应予赔偿;构成犯 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龙泉驿、青白江区和各县(市)燃气行政 主管部门在实施本条例第四十一条处罚时,应在处罚决定之日 起十五日内,向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备案。
第四十五条 本条例罚款的收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六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 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或不起诉又不履 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 行。
第四十七条 燃气管理人员和执法人员以权谋私、滥用 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或收受贿赂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 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用户”,是指使用燃气的工业用户、公共建筑用 户、民用户;
(二)“燃气设施”,是指管道燃气的储配站、配气站、调压站(箱)、管道及闸阀、计量表、燃气器具等附属设施和 液化石油气运输工具、储罐(场)站、供应站、钢瓶及调压器 等设施。
(三)“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是指《城镇燃气设计
规范》(GB50028-93)、《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J16一87)、《四川省城市燃气输配及应用工程设计、安装、验收技术规程》(DBJ20-03一88)等规定。
第四十九条 对民用新型合成燃料、车用压缩天然气、沼气可依照本条例的原则进行监督管理。
第五十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成都市人民政 府负责解释。
第五十一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成都市人民政府一九八三年五月一日批准施行的《成都市 城市煤气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成都市市政公用局
第二篇:成都燃气管理办法
成都市燃气管理条例
www.xiexiebang.com 2009-11-17 来源:金堂县燃气公司
成都市燃气管理条例
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成都市燃气管理条例〉的决定》已由成都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06年6月8日通过,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06年9月28日批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特此公告。
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6年10月12日
1996年11月21日成都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1997年2月21日四川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
根据2006年6月8日成都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2006年9月28日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的《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成都市燃气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燃气管理,保障燃气的安全使用,维护用户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燃气事业的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燃气,是指生活、生产等使用的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气体燃料。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燃气管理工作,并直接负责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区范围内的燃气管理工作。
其他区(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当地人民政府确定的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燃气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物价、公安、交通、环保、工商、质量技术监督、规划、安全生产监督等有关部门应依法按照职责做好燃气管理工作。
第五条 对在燃气事业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建设管理
第六条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遵循建设供气管网必须安全、高效、节约的原则,编制燃气发展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七条 建设燃气工程,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燃气专业规划。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燃气专业规划同步配套建设燃气设施。
第八条 承担燃气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的单位,应当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
建设燃气工程应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燃气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第九条 从事燃气工程建设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
燃气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依法对燃气建设工程质量负责。
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按法定程序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建设单位应当自燃气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建设燃气工程。
第三章 经营管理
第十一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燃气经营的单位,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取得燃气经营许可后,方可从事燃气经营活动。其中,管道燃气应当实行特许经营。
城市新建燃气企业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的条件。
第十二条 城市新建燃气企业,应当向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燃气经营许可证,并附送国家规定条件的相关证明材料。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受理申请后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对申请人提交的证明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颁发燃气经营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燃气企业持燃气经营许可证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燃气经营。
第十三条 燃气企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并接受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二)办事程序公开、服务网络分布合理;
(三)履行供气合同约定的义务;
(四)科学、合理地设置管网测压点,做好压力监测工作,实现安全平稳供气;
(五)供应的燃气器具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六)具备地下隐蔽燃气管网等设施的完整技术管理资料;
(七)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计费和缴纳管理费;
(八)不得限定用户购买家用燃气灶具或热水器的品牌。
第十四条 燃气企业分立、合并或撤销的,应妥善处理用户转供等有关事宜,并向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缴销经营许可证。分立或合并而成立的企业应当重新申请经营许可审查,并办理有关登记注册手续。
燃气企业变更法定代表人或经营场所的,应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并自变更之日起10日内到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更换经营许可证。
第四章 设施管理
第十五条 在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种植深根植物;
(二)修建与燃气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
(三)堆放重物、易燃易爆物品;
(四)倾倒、排放腐蚀性液体;
(五)损坏护坡、保坎;
(六)进行烧焊、爆破、烘烤或其他危及燃气设施安全的行为。
因建设需要在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进行作业的,应经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在所涉及的燃气企业监督下实施。需要改迁燃气设施的,由所涉及的燃气企业负责改迁,其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十六条 燃气储气设施、液化石油气钢瓶、计量器具、运输工具应具备有关部门核发的使用许可证,并经法定或依法授权的检定机构定期检测,合格者方可使用。
第十七条 燃气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好燃气设施的维修管理。
工业、公共建筑用户使用的管道燃气设施,贸易结算计量装置前(含计量装置)的维修管理工作由燃气企业实施,费用由产权所有者支付;计量装置后的燃气设施管理由用户自行负责。
民用户使用的管道燃气设施,其维修管理工作一律由燃气企业实施,维修费用由产权所有者支付。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燃气企业对燃气设施实施维修管理。
第五章 使用管理
第十八条 新增管道燃气工业用户,应持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向燃气企业提出申请,公共建筑用户、民用户直接向燃气企业申请;新增液化石油气用户,按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申请并办理手续。
禁止非法从事中介活动。
第十九条 用户停止使用燃气或者改变燃气用途或扩大用气范围或变更、迁移户内管道燃气设施以及工业、公共建设用户变更产名的,应向燃气企业申请办理有关手续。燃气企业应在接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予以答复。
第二十条 管道燃气用户应当安装经法定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的计量装置。燃气企业应当按物价部门核准的气价和贸易结算计量装置显示的数量结算收费。因计量装置失准的,燃气企业可按用户前3个月用气量的月平均数收取气费。
第二十一条 燃气企业与用户双方应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供气合同,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用户应当按照国家批准的气价并按照规定期限、方式或者合同约定的办法支付气费。
第二十二条 民用户应严格按有关安全管理规定用气,发现燃气设施有故障的,应立即通知燃气企业检修,不得违反安全规定擅自处理。
燃气企业在接到检修通知后应及时前往处置,确保安全。检修费用由燃气设施产权所有者承担,属人为造成故障的,由责任者承担。
第二十三条 工业、公共建筑用户应设有相应机构和专门人员负责安全用气管理工作。对其用气设施、设备应维修保养,并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第二十四条 工业、公共建筑用户因设备计划检修需停止或减少用气量的,应提前24小时通知燃气企业。燃气企业因计划停气应至少提前72小时通知用户。
第二十五条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计划用气、节约用气的管理,燃气企业应予以积极配合,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六章 安全管理
第二十六条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和劳动、公安部门应依法按职责加强对燃气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燃气的安全管理工作,劳动部门负责燃气的安全监察工作,公安部门负责燃气的消防监督工作。
第二十七条 燃气企业必须制定有关安全规则,宣传安全使用常识,对用户使用燃气进行安全、技术指导。
第二十八条 燃气企业应建立与经营规模相适应和具有有关专业知识的专职抢险队伍,配备必须的设备、器材等,并预先制定各类事故的抢修方案。
燃气企业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燃气设施事故或接到燃气设施事故的报告时,应立即实施抢修、抢险。
第二十九条 燃气设施动火作业按规定实行审批制度。燃气设施投入运行前应进行置换作业。燃气企业停气、恢复供气作业应事先通知用户,发现紧急事故应立即组织抢修并通知用户。
第三十条 充装液化石油气钢瓶和抽取钢瓶残液,必须在储罐场(站)内由专业人员按工艺流程进行。
严禁从液化石油气槽车上直接向钢瓶灌装或者钢瓶之间直接翻倒液化石油气。
第三十一条 无液化石油气储罐场(站)的燃气企业,应到有液化石油气储罐场(站)的燃气企业代储、代灌。
第三十二条 设立液化石油气换瓶站,应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公安、劳动、工商部门批准。未经批准的场所一律不得存放充有液化石油气的钢瓶。
第三十三条 在本市销售、安装、使用的燃气器具,其产品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严禁销售、安装、使用不合格或国家明令淘汰的燃气用具。
第三十四条 燃气企业在处理燃气事故组织抢修时,对影响抢修、抢险作业的树木、各种设施及其他物件,可以采取应急措施,并同时通知有关部门。事后能恢复原状的应及时恢复原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应予补偿。
第三十五条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燃气设施附近的建设工程项目时,应遵守国家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规定。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整顿,并可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燃气企业变更法定代表人或经营场所后不按规定更换经营许可证从事经营活动的;
(二)擅自变更户内管道燃气设施或违反安全规定擅自处理燃气设施故障造成轻微危害后果的;
(三)工业、公共建筑用户停止使用燃气变更户名不按规定办理手续的。
第三十七条 逾期缴纳、拖欠气费的,燃气企业可依据合同约定加收滞纳金、减少供气量或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停止供气。
第三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顿,并可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燃气企业不按规定建立抢险队伍、配备设备器材的;
(二)燃气企业不按规定期限处置燃气设施故障的;
(三)燃气设施动火作业不按规定报请审批或设施投入运行不进行置换作业的;
(四)从液化石油气槽车上直接向钢瓶灌装或在钢瓶之间直接翻倒液化石油气的;
(五)未经批准设立液化石油气换瓶站的;
(六)违反安全管理规定造成事故隐患拒不整改的;
(七)在国家规定的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从事危及燃气设施安全活动的;
(八)阻碍燃气企业对燃气设施实施检修管理的;
(九)阻碍建设燃气工程影响施工进度的。
第三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顿,并可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有本条第(二)、(三)、(五)、(六)项所列行为之一的,还可查封、扣押违法经营设备、没收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
(一)燃气建设工程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投入使用的;
(二)未取得经营许可证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
(三)燃气企业分立或合并而成立的企业不重新申请经营审查从事经营活动的;
(四)未妥善处置用户转供事宜的;
(五)非法从事中介活动的;
(六)用户擅自改变燃气用途、扩大用气范围的。
第四十条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或燃气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便利为他人提供中介活动条件的,没收违法所得,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管理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并可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 因燃气事故危害公共安全,导致国家、集体、个人财产遭受损失或造成人身伤亡的,应予赔偿;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燃气管理人员或执法人员以权谋私、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或收受贿赂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用户”,是指使用燃气的工业用户、公共建筑用户、民用户;
(二)“燃气设施”,是指管道燃气的储配站、配气站、调压站(箱)、管道及闸阀、计量表、燃气器具等附属设施和液化石油气运输工具、储罐(场)站、供应站、钢瓶及调压器等设施;
(三)“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是指《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J16-87)、《四川省城市燃气输配及应用工程设计、安装、验收技术规程》(DBJ20-03-88)等规定。
第四十四条 对民用新型合成燃料、车用压缩天然气、沼气可依照本条例的原则进行监督管理。
第四十五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成都市人民政府1983年5月1日批准施行的《成都市城市煤气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三篇:燃气安全管理
燃气安全管理
作者:徐姜 文章来源:网络论文 点击数:1568 更新时间:2007-3-1 9:43:49、燃气安全工作的探讨:
1)当前燃气安全中存在的令人深思的现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燃气行业特别是液化石油气市场出现巨大变化,价格改革,经营形式,供应竞争等促进了燃气事业的壮大,也带来一些突出问题,并发生事故,给公共安全、生命财产、环境保护等带来较大的影响和隐患。特别是燃气企业“以包代管”、忽视技术、放松管理、轻视管理;上岗人员无证、资质不足、设备老化、维修保养粗放;追求经济效益,安全投资减少;把安全狭义理解为企业内部事务,忽视用户管理;以上级检查来代替管理,突击应付;视安全为一个独立工作与技术、管理脱离;防而不预、举一反三成了接二连三等等。这些现象集中反映出对安全工作的性质和特征模糊不清。
2)安全工作的性质安
全工作不是一个独立工作。它是技术工作、管理科学和人员素质在实施安全预备方案的过程和结果。安全是企业所有管理和技术工作的综合效果,是企业生存过程中的一种动态状态。为安全抓安全是无的放矢,因为不存在一个独立的安全工作。而是要确保企业管理规范、技术完好的状态下得到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可见,安全是企业在严谨管理、技术完好的运作中,保持无事故运行的动态状态。因此,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保证保持企业无事故运行。要使这个目标得已实现。必须也只能是管理严谨、技术完好缺一不可。(技术设备完好还反映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来提高和完善技术设备上)而这两条的落实在人员素质这个根本因素上。
对事故的狭义理解往往把整个安全工作偏重于“火灾火险”,因而不能从管理体系和每条管理链中把握关键所在,难以达到举一反三,只陷入事故或隐患的整改,缺少全面解决的措施和力度。退一步说,认定爆炸、火灾才算是燃气事故,也只能说这是燃气企业内部事故的外部表象和失控恶化,其核心还是管理、技术、人员素质的事故和缺陷所致。对安全是企业的某种程度动态状态的认识出发,事故应该是广义,不仅仅是火灾、爆炸,也包含人身事故、设备事故、质量事故、技术事故、工艺事故、信息事故等等。只有所有这些方方面面正常工作,才能说企业此时此刻保持了一种状态,达到一个新的效果,也即是企业现时安全。可见,什么时候全部管理职能到位、技术措施能保证管理职能落实,什么时候企业安全,是动态的状态。如果看成静态,就会就事论事对待安全管理,不可能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中,在环节发展中发现薄弱环节以及内部联系,采取有效措施来杜绝事故苗头。只能是忙乱于事后检查、所谓“总结提高、进一步完善之中”。
下面这些现象也能说明上述问题:
(1)隐患的发现往往是所谓大检查,而按照企业的制度,为什么本单位多次多方式检查不能奏效。
(2)防而不预,所有方案都是对付火情。思想方法是一定会出事。而不是认识到“靠管理和技术的完善,事先把所有环节控制,因而决不会出事”。
(3)从事安全管理人员不懂燃气技术和管理知识。满足于应付检查。
二、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
燃气安全管理的指导方针: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隐患大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就明确提出了预防不是针对出现火灾。而是强化责任来保证无事故状态的连续性。由此,企业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应这样表述:以保证无事故的观念来审查企业在管理活动、技术工作中存在和潜在的薄弱环节,并监督和落实改进,达到严谨管理,完善技术,实现企业安全的整体效果,保持无事故运行的动态状态。这也是安全工作的定义。
燃气安全管理是一个技术性、管理性非常强的综合性工作,作为燃气工作人员在进行各项生产经营服务活动时,还要清醒地记住“气体的性质”这一技术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因为气种不同,管理方法和采用的技术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比喻,在燃气设施维修保养时,气体不同其采用的放散方式就大相径庭。
三、安全管理的范围
根据燃气设施、器具使用的不同区域,可分为对厂(站)内部、外部和用户的管理。这三个范围的管理,实质是对设施器具使用环境和条件的管理。无论在什么范围内,安全工作的核心是牢牢抓住“不泄漏”这个关键环节。
一)、安全工作的核心
只要有连接和密封,漏气是不可避免的。但不出事故是完全可能的。要发生燃气事故,必须具备条件,除了不可抗拒的事件。能引发燃气火灾的条件只有两个:漏气和明火。而且漏气要达到浓度极限范围内。能造成泄漏也与设备状况、工艺过程、操作水平、维护保养等有关,更与管理有关。因此,燃气企业安全工作首当其冲的核心任务是对密封的管理,或者说,实现无泄漏。要做好对所有密封点不发生泄漏(准确的讲,控制发生危险泄漏量)的管理,应做好以下工作:
1)、对会发生泄漏的部位和条件心中有数
作为燃气工作人员对所负责任区内的燃气设施设备的会发生泄漏点作为自己日常工作常备不懈的焦点。哪些地方漏、为什么会漏、怎样产生漏、哪些时间漏、会漏多少、漏了怎么办等等都是要平时考虑到位的问题。从厂(站)内部来看,除了腐蚀,所有漏点都与动静密封有关。因此有多少密封、在那些区位、密封的方式、材料、安装的时间、怎样维护、监控方式等等都能研究出一系列问题。另外,怎么能知道漏气,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密封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来处置、谁来做这些工作、会不会做等也需要做到事前准备就绪。
2)、密封的管理要有章法和可操作性
要做好一项工作,要有一套制度来规范行为。这些制度要有章法,有操作性,不能简单从事,敷衍塞责。首先,管理方法得当:比如说对泄漏的检查不是所有人都能闻、听、看。每个人的敏感性不一样。气质不合要求有些方法就不适用,密封结构、材料、使用时间不同,操作方法、检查方法、维护方法和周期都是不一样的。其次要根据厂(站)工艺流程的具体安排,分类明确管理范围,责任区、责任人、管理方法、时间、器具以及预案。一句话,任何一个管理活动,都要具体化,按照“4w1h”的方法去制订管理制度,切忌大、空、浮。再次,防漏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即防止人为的燃气放散违章,违反工艺要求,形成余气余液过量酿成灾祸。需要强调的是,管理制度、标准的制定、审核、修改、通过、发布、反馈等应有一套严谨、科学、完整的程序。来保证燃气企业制定的制度能落实到每个岗位去实施、操作。
3)泄漏量的判定
泄漏是不可避免的,但达不到事故状态的泄漏量是完全能够控制的。那么,泄漏多少构成威胁怎么定量分析,对于泄漏量危险性的判定可以这样表达,每小时泄漏量为若干克,经过一段时间在相当体积内可达到最低爆炸极限。一般地说,每小时泄漏1.5—2克的气体,判定为危险。但这与气体性质有直接影响,液化石油气在一个大空间的局部地区亦可形成达到爆炸极限的混合气体,而不一定充满整个空间。泄漏量计算方法为:克/小时=π*(直径)立方*个数*60/6*410
说明:个数是指汽泡每分钟的平均数。直径的单位为厘米。系数410是丁烷在摄氏15度时质量为0.58,体积系数为235,故一克液体气化体积为410立方厘米(0.41升)。例如,每16秒一个气泡、直径12毫米,则每小时泄漏0.5克。每秒两个气泡,直径3毫米,则每小时泄漏0.25克。每秒20-30个气泡,直径1—5毫米,则每小时泄漏7.5克。一个30立方米的房间,如每小时泄漏6.8克,则8天达到爆炸极限,如每小时泄漏1.5克则一个月达到爆炸极限。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摆设和装修复杂的房间,液化石油气在局部地区先达到爆炸极限的混合物,遇明火就会成灾。不一定要均布整个空间。
4)厂(站)外部管道的管理
外单位的施工造成燃气管道、设施损坏、管道点腐蚀、地下井室的泄漏与其他地下设施连通是管理的重点。加强管网巡查、对重点地段的监控、对违章行为的制止等三项工作的切实到位是有效的手段。
5)用户的安全管理
燃气企业与用户的关系,通过规范服务特别是通过给予用户安全、稳定、可靠、便利的用气服务来维系、巩固、发展。用户的安全管理,基于燃气的商品特殊性,更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其中(1)指导用户安全用气,宣传科学用气的安全可靠性。如用户装修住房,燃气企业如何做到让用户了解装修与用气安全,真正做到通风条件良好,保证通风条件的物质性和技术性。(2)真心诚意地把用户当作自己的上帝,千方百计为用户设计用气环境和服务,宣传亦要得法。不能让人产生用气危险的片面印象,有危险不等于就是危险。按章依法、科学用气,一定安全。(3)为用户创造良好的用气条件,气质要合格、用具要合格、灶前压力要合格、户内安装(用户的住房、燃气设施)要合格。因为漏点在户内,所以燃气企业一定要重视户内的安全管理。随着燃气工程建设市场的运行机制变化,燃气户内设施的产权和管理权属会有变化,但对用户的安全管理作为企业为顾客的一种服务还要加强。
四、安全管理的责任
安全是企业的某种动态状态,是此时此刻全部管理工作系统良好运行的结果。因此也是企业整体质量,按照企业管理理论,管理的责任在最高层。而不是第一线的执行者。要实现安全目标,关键在于如何调动企业的全部系统落实各自的职责和义务。
一)、安全检查常遇到的问题
在安全检查中常出现外部来的检查人员发现隐患要求整改,对此,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为什么本单位管理者没有发现、为什么外部人员会发现、现场人员为什么不能发现或报告、操作人员能否发现、为什么你的下级没有发现或向你报告、为什么没有解决、企业的制度有没有规定、为什么没有贯彻实施等。这些问题反映出一个突出现象,安全管理的责任、职责和义务未能落实。
二)、安全责任分析
燃气现场操作者操作环境平凡,条件简单、工艺过程单调、重复性反复性频繁、技术要求低、更换工作机会少、创造性低,因而心理上不易紧张,无新意,易疲惫,很难敏感地发现问题。管理者不同,他们所处的地位和环境使他们应能完成安全管理目标所赋予的职责。安全心理学所做的“双猴遭到不同程度电击”实验充分证明了不同环境条件下,所能承担责任的区别。
从管理理论讲,质量管理责任不能下移,管理人员制章监作,操作员按图索骥。图画不准,马不合格,只能是管理者的失职。可见,安全隐患存在的问题实际是管理目标、管理职责、管理岗位、管理层次、管理技术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很明显,这是企业最高峰的责任。
三)、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安全管理
操作者的素质要求最基本要“四懂四会”(懂原理、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管理人员要求懂管理理论、方法、懂技术、工艺。否则,操作员不会,管理者不懂,企业当然隐患重重。而操作者、管理者的素质不能适应保证安全状态的需要,显然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最大缺陷,这种缺陷的产生只能是高层管理的素质或职责原因所致。
安全管理工作是管理、技术、人员三者素质的结合,燃气企业高层决策者要使责任承担变成无承担责任,必须做好这三项工作。
五、安全工作的核心基础建设——预案
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事故的所有因素的对策和管理工艺过程的规定。是对管理要素的针对性细分到源头后的逆向控制和改善。而不仅仅是发生火情的处置措施。制订预案通常采用“故障树”方法。
一)所针对的问题要具体、准确、清楚。不能大而化之。如对漏气阀门,一定要明确规定是哪一个或哪一级。
二)产生某项问题的原因要准确无误,无遗漏。构成大原因的要素(小原因)要全面,层次分明合理,不要因果倒置。
三)针对每个原因都明确规定解决问题的措施。
四)预案一旦制定,要演习校正。修改后,作为企业制度明确落实到人,到岗。这样一来,事故的前期原因远在导致其他原因前已经控制,企业的无事故运行状态当然会得到保持。
具体地说,在执行过程中,燃气企业的人员应掌握以下内容,气体的物理性质、正确地工场设备操作、火灾抢救控制的基本原理、主要开关的位置和使用、各类阀门的位置和使用、火警系统、抢救设备在紧急状态下如何使用、监察系统如何运作等等。
特别要强调预案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从全面环节而不仅仅是火灾火险,从所有程序而不仅仅一个部门。它是企业管理和技术工作的细化到防止事故这一具体范围内的系统工程。
六、安全管理的主要工作方法
一)管理方法的要害是抓关键环节
既然安全是动态状态,就有时间空间的发展变化过程。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有影响力的事件成为当时工作的关键环节。这些环节都不是孤立的,牵涉一系列链节,任何一个链节不完好,就不能保证企业无事故。因此,抓住关键环节,可牵一发而动全身,较系统地解决问题。
二)管理应是闭环
信息的发布、要有一个严谨的程序保证;信息的处理要有一个严肃的过程;信息的反馈要有一个严格的控制,这三个方面在“P、d、C、a”循环中操作。保证在管理活动中得到真实,可靠,及时的管理信息,使安全工作始终保持受控状态。
三)管理人员的心理素质
虽然责任在最高峰,但企业全系统要履行岗位职责和义务。每一个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中的心理素质对此项工作有直接意义。
1)经理意识,如果我是经理,我会怎么办;我在现场时应做什么;要实现什么,为此要解决哪些问题;现场对我有什么意义,有什么异常,如果你是如此思考,你就能每天都用不同的眼光来考查身边的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从中找出你必须解决的问题。
2)察微知著,敏锐力来自心态的求异,求新,来自对工作的精和勤,对技术和管理的熟悉,与责任感的结合。这会使管理人员能从别人不能找出弊端的地方发现事故苗头,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预防。
燃气企业的管理人员具备胜任安全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和预案切实可行,全体人员都按照确保无事故的要求有条不紊地从事生产经营服务活动,就一定能保持企业无事故运行的状态,始终安全地获得经济效益和广大市场。
第四篇:燃气工程施工管理
燃 气 工 程 施 工 管 理
城镇燃气工程分为干管工程和应用工程,干管工程主要是配合市政道路的施工进行的,应用工程是配合房屋建筑的施工进行的。
一、简单介绍工程公司的施工管理
工程公司实行项目管理,公司拿到施工任务后,与项目部签订《经济责任书》,明确项目部的责任。
工程公司从2003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11月通过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编制了《质量安全管理手册》,工程公司的施工管理活动都依据手册来进行。文件控制、质量记录控制、采购控制、人力资源控制、危险源管理等等都制定了专门的控制程序。再往下,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以及作业指导书,作为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文件,加强工程的管理。
二、燃气工程施工管理
拿到施工图后,首先要明确工程目标,确定工程组织机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依据设计文件和合同,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并符合公司的相关规定;并且要通过项目经理的审核。审核完成后报监理和业主相关部门。施工组织设计通常应包括工程概况、质保措施、进度计划、人员安排、以及施工技术措施。当然,如果是投标还要满足业主的招标文件的规定。
(二)施工技术管理
1、项目工程管理文件、规范标准收集和管理
收集和管理适用于工程的现行技术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设计图及相关说明、设计变更等设计文件,并及时发放到项目部,项目部根据需要再将它们分别发放到责任人员,发放情况予以记录。并将过期或作废的技术资料撤除施工现场,确保在施工时都使用有效的技术资料。
2、图纸会审
通过图纸会审,使施工人员都理解设计意图,并掌握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技巧,明确质量要求。开工前,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是项目部熟悉设计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和明确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结合工程特点查找图纸设计失误、避免技术事故、进行工程质量优化控制的主要方法。
(1)综合会审
由业主主持,设计单位、监理、施工单位共同参加 此阶段应完成以下工作:
a 设计要求不明确有疑问的地方; b 提出对施工现场与设计图不符的地方;
c 掌握本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和评定标准和特殊地段的工艺要求;
d 明确与其它配合单位之间的职责与工程有关的其它事项。(2)专业会审
专业会审在综合会审之后开工之前进行,由项目部自行组织,这一工序中,可提出任何需经业主、设计单位和自行解决的问题,需业主和设计单位解决的问题,报请他们解决。
(3)图纸会审应有专人记录,记录作为设计的依据(4)对分批到达的图纸应分批进行图纸会审。(5)未经图纸会审的工程不得开工。
3、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措施的编制
对重要的穿跨越,应编制施工方案,报监理和业主的批准,作为决算依据。
4、施工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分为工程项目技术交底和专项技术交底。(1)项目技术交底内容包括: a 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b工程执行的技术规范和质量要求。c 解答施工人员提出的疑问。d 对难点工序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
(2)专项技术交底由施工队技术员在需要时组织组织实施,交底内容为关键工序、重要部位的施工技术措施和施工质量要求。
(3)在技术交底后因条件和要求有较大变化时,应补充技术交底。
(4)技术交底人应填写技术交底记录,交专人保存。(5)未经技术交底的工程不得施工。
5、施工记录表格确认
按建设单位、监理、质监部门要求采用的施工记录、质量评定表格来确定。
6、开工报告
核实具备开工条件后,填写《开工报告》,在计划开工前,提交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审批,按批准的开工日期组织开工。
(二)施工质量管理
1、建立项目质量保证组织结构
2、质量控制
(1)施工质量控制须严格执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文件; a.各部、委颁发的有关施工标准、规范; b.设计文件; c.合同文件;
d.公司内部的各种管理制度(2)施工前控制
a.对施工中所选材料、设备配件进行检验和试验,保证未经检验和不合格的产品不投入使用。施工中所需货物必须由材料设备供应部门提供或认可,且必须具有厂家提供的产品合格证、材质证明书和检验报告。
b.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列出的需编制的施工技术方案目标,在项目施工前应将这些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对参与该项目施工的人员逐级进行技术交底。提出施工的要求和建议及有关注意事项。并现场进行踏勘,了解现场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下其它管线和障碍物、水、电源情况。
c.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
按照质量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要求,配备满足项目施工需要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确保质量控制的真实性、准确性、精密性。对于要求强检的设备,都应在强检有效期内。
d.人员资格
有特殊资格要求的参加项目施工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须经资格审查和确认,持证上岗。
(3)施工过程控制
a.实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b.工序检验
工序检验是控制施工质量的关键,工序检验严格执行三级质量检查制度,分为一般工序、重要工序、关键工序。
c.理化检验和无损检测
无损检验是特殊专业检验和试验。通常需要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的,需经业主与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
(4)最终检验控制
通过实施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的最终检验,完成施工项目的最终检验。
a.分项、分部工程的全部施工工序均完成,检验、试验合格,检验和试验报告或施工记录齐全。
b.技术负责人填报《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表》,经施工负责人签字、质量检查员和监理工程师审定。
c.公司质量管理部门组织内部验收,验收合格后报监理和业主有关部门。
f.业主组织最终验收,合格后,该工程最终检验完毕。
3、质量事故或不合格品的处理
a、凡施工现场出现的质量事故或不合格品,均按照规定进行评审鉴定,评审结果分为报废、让步接收、降级处理、返工或返修五类。
b、经过返工或返修后的工程或部位须重新检验和评审鉴定。c、由公司质量管理部门组织对质量事故或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写出质量事故或不合格原因报告。
d、主要责任部门制定纠正措施计划,经审批后实施。e、质量管理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对纠正措施效果进行验证,并写出纠正措施验证报告。
f、建立质量奖惩制度,如果质量达到要求并取得优秀的给予奖励,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则酌情予以处罚,引以为戒。
(三)施工安全管理
1、目的:为防止并杜绝安全、意外事故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确保工期,同时提高参与竞争的能力,依据我国《建筑法》等其他法规和公司有关规定,实行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岗的安全管理制度。
2、管理方针: a.严格遵守国家、地方政府和行业有关健康、安全和环境的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定。
b.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
c.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充沛的精力和体力保障安全文明施工。
d.坚持岗位培训教育,履行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
3、管理目标
a.杜绝各类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b.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2)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3)安全教育
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进行安全思想、安全技术、遵章守纪和文明施工教育,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开工前也应对施工人员进行进场前的安全培训。
(4)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要采取综合检查与专业检查、定期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及时发现和查明各种危害、影响安全的因素和隐患,监督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操作规程行为。
三、介绍几个关键工序施工技术措施
1、钢管焊接 a、焊接工艺评定 评定办法:
(1)焊接工程师根据工程所用管材和质量要求编写焊接工艺。(2)选择优秀焊工参加针对性操作培训;(3)对管材进行外观检查,选取合格材料;
(4)焊接试件,作射线探伤,探伤合格后,送检,做强度、拉伸等试验。
(5)依据评定结果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
b、焊工资格:焊工应具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合格证。其所焊的位置、钢材类别、焊材类别、施焊形式均应考试合格。
c、焊接材料的要求
(1)焊条和焊丝应具有使用说明书、合格证、出厂时间等。(2)焊条超过有效期不能使用。
(3)焊丝应保存于干燥的地方,防止受潮。
d、施焊前,应对焊条进行烘烤,在施工现场必须用保温桶装存,使用一根取出一根。经烘干的低氢形焊条(不包括在恒温箱内存放的焊条),次日使用应重新烘干,重新烘干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e、焊接
(1)按照焊接作业指导书选择焊接电流。(2)施焊环境应满足要求,否则严禁施焊。
(3)定位焊 定位焊应有3~4处,均匀分布在管道周围,定位焊总长度应不小于焊道总长度的5%。
(4)焊接层数根据壁厚确定,不少于两层。f、注意事项
(1)管口对好后,用点焊固定。管子、管件组对固定点焊的工艺措施及焊接材料与正常焊接一致,纵向焊缝端部不得进行点焊。(2)焊接时应保护焊接区不受恶劣天气影响,否则应采取措施保证焊接正在进行,在氩弧焊打底时可在管道两端用彩条布封口防止穿堂风。
(3)焊接时应注意起弧和收弧处的质量,收弧时应将弧坑填满。(4)管子焊接时应垫牢,不得搬动,不得将管子悬空或处于外力作用施焊。凡是可以转动的管子都应转动焊接,尽量减少固定焊口,以提高焊接速度和焊接质量。
(5)管道焊口应自然冷却,严禁浇水冷却,焊口冷却前不准做防腐层和修补焊口。
(6)焊接完成后,在沿着气流上游方向距焊口100mm处打上焊工代号和焊口编号。
g.焊接检验
焊缝质量检验应分别进行外观检查、无损探伤。
焊接外观检验标准及无损探伤比例按照设计文件规定进行,如果设计文件没有规定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2002版)规定执行。
所有进行无损探伤的焊缝,其不合格部位必须返修,返修后仍按原标准进行探伤,且最多不得超过两次,超过两次的重新进行焊接。
2、塑料管焊接 热熔对接焊接
对接焊机由机架、液压系统(电动或手动)、铣刀(电动或手动)、电加热板、电源箱组成,机架配有各档管径的夹具夹板作夹持管件用。操作步骤如下几个阶段: 准备阶段:
⑴ 连接机具,配置电源,根据管材规格设置吸热时间和冷却时间。⑵ 将待焊管材夹紧固定在基架上,通过调节力求平直、同轴,一定要将错边量控制在壁厚的10%以内。
⑶ 打开机架,放入铣刀,锁紧旋钮,启动铣刀。
⑷ 闭合机架,对管子端面进行铣削,当形成连续的切削时,打开机架,取下铣刀。
⑸ 闭合机架检查管子端面的间隙和同轴度,间隙量不得大于0.3 mm,错边量符合要求。
⑹ 测量系统的拖动压力(P0)并记录。⑺ 检查加热板的温度是否适宜。闭合加热阶段:
加热板的温度适宜后,将其置于机架上。立即闭合机架,设定系统压力为 PA(PA=P0+P1)吸热阶段:
待管端的凸起高度达到1mm时,将压力降为PB(PB近似等于拖动压力P0),同时按下吸热记时按钮,记录时间。开闭阶段:
到达吸热时间,蜂鸣器发出嘀的声音,打开机架取下加热板。均匀升压阶段:
闭合机架,迅速均匀升压至PC,同时按下记时按钮,记录冷却时间。PC=P0+P3。保压冷却阶段:
到达冷却时间,取下焊好的管子,准备焊接下一根管子。电熔连接
电熔连接在电熔焊机上进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⑴ 焊机接通电源。
⑵ 取待焊管材或管件,对照电熔管件确定需要刮除氧化皮区域做记号并刮除氧化皮。
⑶ 将待焊管件或管材插入到电熔管件内,注意:管材或管件外径与电熔管件内径要有一定间隙,不能过紧,插入深度一定要到位,确保管材接缝部位在管件的冷料区内。
⑷ 取掉电熔管件的防尘帽,将电熔焊机的接线插入。
⑸ 开启电熔焊机,将扫描器对准电熔管件上的条码扫描,读入焊接参数,启动焊机进入工作状态。
⑹ 焊接完毕机器自动停止,请按复位键使焊机回到初始状态。接口处于冷却状态,此时绝对不准移动接口,到达冷却时间后此焊口才算焊好。冷却时间参数在管件条码上。注意事项
⑴ 应注意焊机电源电压,接错电源是施工中最常见故障。⑵ 对接焊机热板红灯亮表明达到焊接温度,此时方可焊接。⑶ 热熔对接焊过程中,取出加热板时,用力要均匀,不宜太快或太慢,保护熔融的PE 管且达到闭合时间要求。
⑷ 电熔焊接可通过观察管件的观察孔,确保焊机有能量输出,焊接工作完成后,管件的观察孔会有一个凸起。
⑸ 焊机必须防水,如被雨淋湿后不准立即开机,直到确认机干燥后方可开机。
3、补口补伤
煤气管道下沟前,应用电火花检漏仪仔细检查有无漏点,如有,应立即修补。
焊口在探伤合格后才可进行防腐,补口前先对钢管表面处理,除去铁锈、尘土、油污等,仔细清理焊缝刺使之光滑,同时清理干净管道防腐与补口搭接部位,再进行补口,补口补伤完成后,再按要求进行外观、厚度、剥离强度及电火花检漏,合格后才可下管或回填。管道回填后,应用防腐层破损检漏仪进行防腐层完整性检测。
燃气工程施工管理习题
1、燃气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施工前应做些什么?
2、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措施?
3、塑料管焊接主要有哪些方法,有哪些注意事项?
第五篇:云南省燃气工程管理暂行办法
云南省燃气工程管理暂行办法
云建城[1998]第1062号
云南省建设厅 云南省公安消防总队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燃气工程的管理,保证燃气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维护燃气工程建设市场秩序,促进燃气行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云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云南省燃气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我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燃气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的,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燃气工程,是指燃气生产、储运、输配、供应的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容器。
第三条 县以上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市政公用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燃气工程管理
工作。
县以上公安消防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燃气工程的消防监督工作。
第四条 燃气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应当坚持“保障质量,安
全第一”的原则。
第二章 燃气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资质管理
第五条 凡从事燃气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的单位,必须具备市政公用行业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相应资质等级,经地(州、市)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消防机构初审合格,并取得省建设厅核发的《云南省燃气工程建筑企业资质证书》后,方可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承接燃气
工程。
第六条 办理《云南省燃气工程建筑企业资质证书》,应提供下列
资料:
(一)申请报告;
(二)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证明;
(三)填写的《云南省燃气工程建筑企业资质申请表》;
(四)与其从事的燃气工程建筑活动相适应的具有法定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等级证书,及经省级公安消防机构、省建设厅颁发的《消防安全培训合格证》、《燃气工程培训合格证》;
(五)从事相关工程建筑活动所应有的技术装备资料;
(六)经省级公安消防机构审查批准的消防安全保证体系;
(七)其他需要出具的有关证件及资料。
第七条 从事燃气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的单位,必须依照取得的资质等级,按资质证书所核定的范围从事业务活动。禁止无证或超越资质等级从事燃气工程建筑活动。
第八条 取得《云南省燃气工程建筑企业资质证书》的单位,应当在每年的十月申请资质年检;逾期半年未进行年检的,资质证书自行失
效。
第九条 取得资质证书的单位撤销、分离合并时,应当到原资质审批部门办理资质证书注销手续;单位分离、合并的,应重新申请审定资
质等级。
第十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承担燃气工程的省外燃气工程设计、施工、监理专业队伍,应持所在地省(市)城建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出省承接工程证明、相应等级资质证书(副本原件)及工程合同(工程任务委托书)等有关证件,向省建设厅申请办理登记和资质验证手续,符合条件的发给入省承接燃气工程建筑许可证后,方可进行燃气工程单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
第十一条 《云南省燃气工程建筑企业资质申请表》、《云南省燃气工程建筑企业资质审批表》《云南省燃气工程建筑企业资质证书》由
省建设厅统一印制。
第十二条 禁止伪造、涂改、转让、出租、出借资质证书和设计图
签。
第三章 燃气工程建设管理
第十三条 燃气工程建设实行立项及初步设计审批制度。凡在我省行政区域内的燃气建设工程,必须按规定向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
立项、初步设计审批手续。
第十四条 燃气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向当地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燃气工程开工许可手续。
第十五条 燃气工程申请办理开工许可手续,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地(州、市)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该工程的立项批复及工程
初步设计批复;(2)地(州、市)公安消防机构对燃气工程防火设计的审核批准文件;(3)承接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的相应等级资质证书及有关证
明文件;
(4)有完善的工程质量和消防安全保证措施;(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六条 县(市)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资料之日起十五日内,对符合条件的燃气工程项目进行开工许可初审,报地(州、市)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燃气工程开工许可批复。
第十七条 建设单位应当自取得燃气开工许可批复之日起三个月内开工,因故不能按期开工或开工后中止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工程开工许可批复机关报告;因故不能按期开工超过六个月或停工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重新办理工程开工许可手续。
第十八条 取得开工许可批复的燃气工程,如需改变设计方案和图纸的,必须将变更后设计方案和图纸报经公安消防等部门进行专项审查批准后,重新向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开工许可手续。
第十九条 燃气工程中采用的产品,应当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法规的要求,其中燃气器具必须采用经省燃气器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检测合格,列入《燃气器具产品准许销售目录》〉的产品;消防产品必须采用经国家消防产品检测中心检测合格、报云南省公安消防总队备案的产
品。
第四章 燃气工程质量管理 第二十条 燃气工程实行质量监督检验制度。燃气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监督能力和工作条件,取得省建设厅的资质认可后,方可承担燃气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任务。
第二十一条 燃气工程竣工后,必须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公安消防、劳动等部门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发给《燃气工程设施使用许可证》,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二十二条 申请燃气工程竣工验收的单位,应到县(市)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领取、填写《燃气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审查表》,并提供以下资料:
(1)项目立项、设计审查批复及开工许可批复文件;(2)竣工图样(包括总平面布景、设备和管线实际布置等);(3)燃气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对工程质量的检测报告;(4)燃气泄漏报警装置、防爆及灭火系统检验记录
(5)隐蔽工程、其它涉及安全的附属工程(包括压力容器等设施)验收记录;
(6)设计、施工资料和相应产品合格证;(7)其它有关资料。
交付竣工验收的燃气工程,必须符合规定的燃气工程质量标准,有完整的工程技术经济资料和已经签署的工程保修书,并具备国家规定的其它竣工条件。
第二十三条 县(市)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接到燃气工程验收申请资料15日内,对符合条件的燃气工程进行初步验收,报上级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工程验收,验收合格的,发给《燃气工程设施使用许可证》。
第二十四条 按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要求应当设立可燃气体报警、火灾自动报警或自动灭火装置的燃气工程,工程竣工验收前,燃气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应当委托经省公安消防部门认可的中介技术组织进行专项检测合格后,提出检测报告。
第二十五条 燃气工程交付使用前,燃气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负责对燃气设施的日常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培训。
第二十六条 燃气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保修期为一年。燃气工程的保修范围应当包括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和其它土建工程,电气管线、上下水管线、燃气器具、容器的安装工程及消防工程等项目。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的分别由城建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消防机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