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案设计:质量守恒定律

2023-1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初中化学教案设计:质量守恒定律》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化学教案设计:质量守恒定律》。

初中化学教案设计:质量守恒定律

初中化学教案设计:质量守恒定律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在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并能推测物质的组成。

⑵初步了解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研究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从质的变化和量的变化来全面理解化学变化的思维习惯。

【重、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初步运用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归纳法、讲授法

【授课类型】

授新课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复习提问:

1、请回答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2、请同学用化学式表示下列化学反应。

⑴碳在氧气中燃烧

⑵硫在氧气中燃烧

⑶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

讨论:

⒈刚才同学们写的3个化学反应表达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为什么?(课件)

导入新课 :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又能反应质量守恒定律的特点?有,国际上为了便于交流,采用国际通用的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这就是化学方程式。

提问:前面我们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反应,那么文字表达式能给我们一些什么信息?

讲解:以碳在氧气中燃烧为例讲解文字表达式中符号的意义。(课件展示)

过渡:用文字表示化学反应虽然直观地表示了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但书写麻烦,且不能表示出各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

讲解: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讨论:以为例,分析化学方程式表达了哪些意义?

课件展示:

归纳: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⒈表明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⒊表明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间的粒子数量关系。

讨论:如何读: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⒈读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如: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⒉读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如: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课堂练习

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你哪些信息?

(1)粗铜丝表面的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①铜丝表面的氧化铜可以用氢气除去。

②这个反应需在加热的条件下方能进行。

③每80份质量的CuO与2份质量的氢气完全反应可生成64份质量的'Cu与18份质量的水。

④利用这个反应可制取铜。

⑵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S+O2=SO2

⑶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Fe+CuSO4= Cu + FeSO4

巩固练习

⒈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正确读法是( )

A.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B.氢气加氧气等于水

C.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生成2个水分子

D.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2.已知反应A+B=C+D,且A与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4:3,若反应后生成C和D共2.8克,且消耗的反应物B的质量为

A.1.6克

B.1.2克

C.0.3克

D.0.9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利用它既可以知道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又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而且我们还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选择适当的物质与条件进行反应,生成我们所需要的物质。

初中化学教案设计:质量守恒定律2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并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2)引导学生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初步培养学生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

(3)能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在一切化学反应里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二、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三、教学难点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内容是科学探究的过程及其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过程;白磷、细沙、锥形瓶、玻璃管、气球、塞子、酒精灯、镊子、天平(带砝码)、铁钉、砂纸、硫酸铜溶液、烧杯、碳酸钠、稀盐酸、药匙、镁带、石棉网、坩埚钳等。

五、教学过程

复习:请同学们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磷在氧气中燃烧。

(2)氯酸钾受热分解。

提问: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回答:有新的物质生成。

提出问题:那么物质发生化学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改变呢?请同学们提出你们的猜想。

提出猜想:

1、化学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变大。

2、化学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3、化学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变小。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之和的关系。那么我们主要使用的仪器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托盘天平。

讲述:非常正确。下面我们就用托盘天平证实一下上述我们提出的猜想。

科学探究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

1、将装有少量白磷并铺有细沙的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2、加热玻璃管使白磷燃烧(砝码不用取下),注意观察反应现象。

3、冷却后第二次称量,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现象:

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2、气球先鼓起后瘪下。

3、天平仍平衡。

文字表达式: 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结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思考:

1、锥形瓶底部为何要铺细纱?

2、玻璃管有何作用?

3、气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4、能否将玻璃管换成玻璃棒,一端不系气球?

回答:

1、防止集气瓶底炸裂。

2、引燃白磷。

3、反应放出的热使瓶内气体膨胀。

4、不能,由于气压过大,瓶塞易被冲出。

科学探究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

1、将几根打磨过的铁钉与烧杯中的硫酸铜溶液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2、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静置1~2分钟(砝码不用取下),注意观察铁钉及溶液的变化。

3、再将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第二次称量,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现象:

1、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2、溶液颜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3、天平仍平衡。

文字表达式:硫酸铜+铁→硫酸亚铁+铜。

结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来探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之间的关系,开始了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方面的过渡,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学生在实验探究基础上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这是本节的重点,运用化学反应的实质解释和分析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从而实现本节难点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科学、简明,切合教材要求、切准学生实际,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为此,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实验测定知道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初步培养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空

间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体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疑点

1、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2、难点:质量守恒的原因及其应用。

3、疑点: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如“蜡烛燃烧后完全消失;镁条燃烧质量增加”,以上反

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教学设想]

1、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实验分为二大组,每一大组分四小组,每一大组做不同实验)。通过不同的实验得出同样的结论,让学生知道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同时也体验质量守

恒的存在。

2、借肋多媒体教学,通过 Flash动画模拟化学变化中分子化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运动, 从微观角度人性化地设计出化学反应的过程,从而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化,让学生更容易

接受,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实验准备] 托盘天平、锥型瓶、烧杯、小试管、酒精灯;白磷、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铁

钉。

[教学媒体] 多媒体, 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流程

这节课,我按“设置问题、创设情境——重视实验、体验探究——动画摸拟、突破难点——联系实践、学以致用——整合应用、反馈纠错”五个环节组织教学。

附:教学流程图 课题 提问 实验 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 分析讨论 实验结果 质量守 恒定律 结束

学生信息反馈 课堂练习激发学生兴趣,启发思维

利用动画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

依照教材的安排和特点,知识线索为: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质量守恒定

律的应用。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设置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引入:什么是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什么?那么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是否发生变化呢?可能发生哪些变化?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猜想: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的自

然兴趣是得高学生的内部动力。

(二)重视实验体验探究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这一部分内容是本节的重点,教师演示实验(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得出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这一结论是否具有普遍规律呢?学生通过做分组实验(铁与硫酸铜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从而

由学生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

设计意图:授课与实验同步教学,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体验自己探究知识的乐趣;更加注重实验的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缩短探知的时间,降低学习的难度,同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实

验的作用,因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三)动画摸拟突破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原因]设问:为什么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通过播放多媒体Flash动画,摸拟在氧化汞受热分解、磷与氧气燃烧、铁与硫酸铜反应中分子、原子的微观变化。学生小组讨论,进一步探究质量守恒的本质。结论: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改变。设计意图:Flash动画摸拟实验达到了一目了然的效果,对学生获得更真切的理解起着重要作用,让学生更加形象、生动、深刻地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和分析能力。

(四)联系实践学以致用

[质量实恒定律的应用]这一部分是本节的一个难点,教师设计一些符合生活常识性的问题,问题的设计用“学生摘苹果”做比喻,要让学生“摘着苹果”,而且是跳起来“摘着的”。学生也可以提出一些有疑问的化学现象,大家共同讨论,使学生真正会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现象,以此培养

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五)整合应用反馈纠错 [反馈练习]:实物投影出示(略)

设计意图:通过随堂检测,及时评价,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尝试获取成功的愉悦。让学生从基础知识到能力提高把所学知识一步步的提高,达到举一反三的地步。

[小结]: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内容以及活动探究的心得,交流收获,体验成功:(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逐步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总结自己的收获。

设计意图:再一次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完成对知识的内化和顺应。

[布置作业]本节课后习题1、2

附:板书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应 用 定 原 质量守恒定律 义 因 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下载初中化学教案设计:质量守恒定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化学教案设计:质量守恒定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化学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课题:第五单元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在"质"和"量"两个方面的涵义,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的两个原......

    初中化学教案设计[模版]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课题:第五单元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在"质"和"量"两个方面的涵义,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的两个原则......

    初中化学教案设计(合集5篇)

    初中化学教案设计 蒜岭侨兴中学郭礼文 课题:第四章第二节化学方程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在“质”和“量”两个方面的涵义,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的两个......

    质量守恒定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实验和生活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

    质量守恒定律

    康巴什区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姓名:信实考号:满分:20分时间:10分钟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要求: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用品:试管(φ20×200)2支,托盘天平(200g,0.2g),砝码,量筒(10mL),胶头滴管......

    初中化学集体备课教案设计概要

    初中化学集体备课教案设计 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 【课标内容】 1.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了解物质的组......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单元练习题及答案、分析(大全5篇)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单元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个数不变 C......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南通特殊教育中心 杨晓莉 【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作为教学的突破口,注重以学生为本,坚持直观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实验。由实验过程的设计、探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