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1
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活动的开展,我对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通过抓学习,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认识
为促进教师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学校要通过组织自学、专家讲座、论坛等活动的开展来促进广大教职工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的进行思考。
二、通过抓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校建立了合理的教研组织网络,定期组织教研小组进行专题研究活动,不断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三、通过抓队伍,提高队伍素质
为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学校要不断地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加强教师的研训,实施师资队伍动态管理,执行全员业绩考核评价,不断地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提供了强劲的人力资源支持。
四、通过抓管理、强化制度建设,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为了强化质量改进意识;建立教育视导机构:成立由校长统领、教务处牵头、定期在校开展针对性的'学科教学督导,收集教育质量波动的有关信息,及时纠改,确保教育质量的稳定发展。严格教育质量检查:集中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普遍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检查与指导相结合;自检与互查相结合。抓实教育质量反馈:通过日
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检查以及期中、期末教学检测,通过教学信息反馈和学生学习信息反馈等常规教育教学信息收集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中的动态问题;通过对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各个教育环节、各种教育管理制度、教学改革方案等进行经常性的督导来健全教育质量监控的制度体系。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2
一、加强“四支”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大家都知道,教师上一堂课不难,但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容易,为此,学校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要加强“四支”队伍的建设(党员队伍、校长队伍、班主任队伍和教师队伍)党员队伍要充当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广大教师的积极进取精神;校长队伍要引领学校全局工作,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好策略;班主任队伍要充当家长义务,全面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师队伍就是学校的饮水池,能够给学生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饮用水(知识),但是要充当这样的角色,首先要从自我开始,不断磨练,筑牢根基。一是要加强课前准备工作,把功夫应该下在课前,认真钻研教研教改,学习教学大纲,读懂所教学科,课前认真备好自己,备好学生,备好教材,为上好课做充实的准备。二是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要经常性地读书学习补充自我能量。三是积极参加“十个一”活动,多读一些课外书籍,拓宽自身的知识面等等,通过多种渠道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把自己成为一个师德高、业务精良、爱岗敬业的大角色人物、达到“老年教师模范、中年教师示范、青年教师规范”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措施,是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科学的学校管理有利于规范教学过程,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加强学校常规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一所学校首先从加强学校的常规管理入手,以“向管理要质量,用管理求效益,靠管理创特色”为宗旨,一是各学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照《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指导手册》认真制定好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考核办法及管理制度,切实把学校各项工作引导到科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二是实施校长为学校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对全校教学质量负全责,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所带教学年级、班的教学质量负全责,切实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也就是常规管理。各学校要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把各项要求分解到处室,细化到师生,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要重视和加强对教学工作全过程的检查、监督、反馈和矫正,切实改变当前教学工作中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三是学校要坚持对每天的教学活动实行全天管理,从早读、晨会开始到放学结束,由校领导和值班人员进行巡视检查,杜绝私自调课、让课,未按规定时间放学等,严禁教师迟到、早退、旷课及喝酒进教室的行为,若出现,从严处理。其次根据各年级,各学科的学生基础和特点的不同,制定出教学目标,同时狠抓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认真检查教师上每一节课前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法等准备工作,做到日查、日小结,周评、月公布,期末全面考核、总结,为上好每一堂课得到了保障。使“向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并根据工作情况实施奖优罚劣。这样一方面激烈了教师间的公平竞争,另一方面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校工作得到了“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件件有人干”。再次基础上学校要密切联系家长,每学期必须要召开一次的家长会,广泛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来取长补短。
三、加强各制度的落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抓落实是提升教育质量的主环节。我县各级学校都制定了许多提高教育质量的措施,开展的活动也不少,采取了多种方法手段强化教育教学工作,但教育教学质量老是提高不上来,我觉得关键落实没到位。有位教育局领导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的教育工作并不缺少好的管理制度,好的'思路,好的方法,我们缺少的是抓落实的意识,抓落实的精神,抓落实的干劲。”为此各级学校要强化抓落实的意识,加大抓落实的力度。
一是抓落实要明确责任。教育质量的提高,必须建立在每一所学校质量提升的基础上,各学校是我县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承担者,各学校校长要树立高度的质量责任意识。质量是生命,质量是实力,抓住了质量就抓住了生命线,要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学校工作的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质量上来。
二是抓落实要传递压力。考试分析是抓质量的重要手段,各学校要提高广大教师对学校质量责任的认同度,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手段,把学校质量的责任层层分解,做到人人身上有责任,个个肩上有担子,切实将学校的质量责任转化为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人的责任。将学校质量压力转化为工作动力。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3
一、通过抓学习,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认识
为促进教师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学校要通过组织自学、专家讲座、论坛等活动的开展来促进广大教职工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的`进行思考。
二、通过抓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校建立了合理的教研组织网络,定期组织教研小组进行专题研究活动,不断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三、通过抓队伍,提高队伍素质
为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学校要不断地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加强教师的研训,实施师资队伍动态管理,执行全员业绩考核评价,不断地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提供了强劲的人力资源支持。
四、通过抓管理、强化制度建设
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学校为了强化质量改进意识;建立教育视导机构:成立由校长统领、教务处牵头、定期在校开展针对性的学科教学督导,收集教育质量波动的有关信息,及时纠改,确保教育质量的稳定发展。
严格教育质量检查:集中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普遍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检查与指导相结合;自检与互查相结合。抓实教育质量反馈: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检查以及期中、期末教学检测,通过教学信息反馈和学生学习信息反馈等常规教育教学信息收集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中的动态问题;通过对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各个教育环节、各种教育管理制度、教学改革方案等进行经常性的督导来健全教育质量监控的制度体系。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4
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既承担着完成国家普及性教育的义务,又担负着为高中教育输送优秀人才的重任,办好初中教育对于促进我县教育事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县初中教育事业健康持续、优质公平地发展,不断提升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若干意见。
第一条明确教育质量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安全为基、质量为重”的工作方针,办学生开心、教师安心、家长放心的初中教育。围绕优质和公平两个任务,学校和老师切实承担起提升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的责任,树立质量目标愿景。 “十二五”末全县初中教学质量在全市质量监测中理科成绩排位进前六,其他学科进前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市前1500名50人以上,前5000名200人以上,关注率控制在全市平均水平以下。
第二条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深化“城乡联办,捆绑评价”的集团化办学机制,整合教育资源、研训资源和管理资源,促进城乡学校、强弱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引进民办办学体制,推进城南中学与杭州等地名校合作办学,为景宁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资源;推行分层教学、走班教学、补偿教学、小班化教学、分科教学等实验,促进学生发展需求公平。
第三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教育理念,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氛围。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和体艺“2+1”活动等课程建设与管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班集体、家长学校和心理健康咨询室建设,注重学生品行习惯和良好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夯实基础。每年安排10万元用于奖励行为规范示范班级和学业优异或进步显著班级。加强音体美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学,在全市“绿谷之春”、“绿谷之秋”以及篮球、乒乓球、足球“三大联赛”中成绩逐年有提升。
第四条优化课堂教学行为。认真落实“浙江省初中学科教学建议”,优化教学各个环节。注重学生学习兴趣、习惯、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进“以生为本、学为中心、能力为重”的本真课堂教学改革,开好全县初中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会,每位老师以决战课堂、决胜课堂的决心使自己的课堂增值,以作业改革为抓手,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校每年按不少于年度日常公用经费10%用于课改经费,教育局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推进初中课改。
第五条加大教育装备投入。每年安排不少于100万元用于改善初中教育装备条件,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实验室、图书和体育、艺术设备的装备水平。到20xx年所有专任教师工作手提电脑人手一台,“十二五”末计算机生机比达到5:1,校园网络通到每一个教室和每一个教职员工的办公桌面,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学校奠定基础。
第六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切实做好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岗位聘任等分配制度改革与教育教学业绩挂钩。完善初中教师培训研修体系建设,教育局每年安排50万元用于初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校按不少于学校年度日常公用经费总额10%的比例提取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培训。构建梯次发展的初中教师队伍,开展“畲乡名师”序列评选,五年内初中不少于100人。实施班主任岗位竞聘制度,逐步提高班主任津补贴。加强紧缺专业教师的招聘力度,对富余非教学人员和学校难以胜任岗位工作的教学人员实施转岗、待岗、解聘等分流办法,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
第七条提升科研兴教能力。健全规范校本研训和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能力考试评比制度,加强教科处、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和研训活动的管理,创新校本研训模式,大力开展借智借力教研,每年安排20万元设立“学科教学工作站”。定期组织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比武”和集体备课活动,深入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情、研究试卷、研究中考,努力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执教能力。发挥教科研引领带动作用,围绕学校发展、特色文化、教育管理、质量提高等重大问题,积极开展重大课题研究。
第八条建立质量奖惩机制。实施《景宁畲族自治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奖励办法》,2初中每年预算安排不少于100万元用于教育教学成果奖。建立教育教学质量问责制,质量监测指标没有达到要求且差距较大的学校不能评为全面先进学校,校长、分管校长不能评为优秀校长;任教学科班级成绩关注率高于40%或县属学校教师任教学科班级成绩低于本校同年级学科平均成绩8分以上,农村学校教师任教学科班级成绩低于全县同年级学科平均成绩15分以上的给予告诫处罚,连续两次的予以扣发20-30%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和高职低聘、调离工作岗位或工作单位等形式的处罚,是学校中层以上领导的,还应免去其相应职务(第二次比上一次均差增幅大于2,不予处罚)。
第九条强化教育督查视导。县教育局成立初中教育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局长任组长,教育科、督导室、研训中心等负责人为成员,对初中学校进行全面教育督查视导,诊断问题,提出改进意见;领导小组每学期到学校督查不少于1次,并把检查结果纳入学校年度责任目标考核。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5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个初中教育工作者怎样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以满足广大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呢?反思过去,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以本为本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一向忠于教材,坚持并坚信“以本为本”,因而导致一些教师在课改中,依然把教材作为“权威”,视教材为“圣旨”,小心翼翼地按教材的要求去教,唯恐出错。
二、课堂教学就是在演绎教案
现阶段,绝大多数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还是不折不扣地执行教案或完成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依然视教材、教案为“圣经”,教学活动仍然是老师完成知识传授而不去顾及学生独特情感和观点的“独角戏”。
三、忽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许多教师的课设计得很好,可一上起课来却不那么得心应手,效果差不说,还常常完不成任务。究其原因,学生的学习习惯差当属“罪魁祸首”。学生上课太自由化了,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想看就看,想读就读,想说就说,甚至想闹就闹有的教师说,这是为了尊重学生,体现“学生为中心”,体现“自主”。我想,规矩还是要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
为了解决这些教育教学中不足,我认为务必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逐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案并付诸行动和实施。
一、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现在多数孩子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有敬业、爱生、有较高的教学能力的教师来教。我们的教学生活是课堂,师生的合作教学的阵地是课堂。我们追求课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我认为首先要求我们的教师应该是一位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师,高质、高效的教师是进行高质、高效教学的基本前提。那么如何才能成为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师呢?我觉得惟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
陶行知说过: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需密切关注自己专业的发展。一定要跟上自己所教科目的发展趋势。只有通晓专业知识,才能选择、计划并实施最有效的教学。通晓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师才可能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教学,以取得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基础
我认为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都具备的情况下,教师热爱学生是教育好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之一,尊师爱生是师生对话的感情基础,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三、上好每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上好每一节课是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而上好每节课的基础就是:不备不教,是课就要备,而且要做到精心备课。我认为备好一堂课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整体能力、知识基础、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因地制宜设计,再加上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课的中心部分是一节课的核心,课的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就在这个部分,所以课的开始和结尾都要紧密围绕课的中心来进行。重点处教师要进行强化、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使教学内容得到提升。
四、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每次作业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做到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每次课后的作业呢?做到布置必做、做好必批、批完必讲评,讲评完必清,清完方罢休。一旦这个作业布置下去了就一定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这个作业也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使每个学生有信心完成。
五、培优扶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头戏
要提高教学质量,培优扶差这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老师要时时刻刻做到关注两头学生的成长状况。
六、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的过程。这其中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要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拥有非常健康的身体,师生双方只有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得到强而有力的保障。
当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方法也有很多很多种,方式也不尽相同,但不论何种方式、方法都需要我们倾心倾力去完成、去实践,这样才能取得成效。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最重要的是用心地去做教育,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6
20xx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封城,宅家,开学推迟……一切都好像处于停滞状态了,特殊的时段注定我们要有着特别的经历。“停学不停课”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体会,全体教师瞬间摇身变主播,微信,钉钉,QQ其上阵,累并快乐着。
开学伊始,为加强教师队伍素质的建设,提升五台教育教学的质量,教育局特提出了“五个一”活动:及时加强与每一位家长的沟通;精准摸清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精心组织每一节课堂教学;持续深化每一学科教研教改;培养锻造一批名师队伍,我校更是搞得如火如荼,下面我就“五个一”活动中关于教师的精心组织每一堂教学谈一些感受:
在教学活动中,无论教师的知识经验多么丰富,若不进行备课就难以将课本知识系统的传授给学生。教师的知识和经验只能说是具备了潜在的教学能力。因此,备课是形成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是上课的有效前提。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专研教材,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预设课堂上的种种可能,说到底就是要认真备课。
首先,要认真专研教材,为备课打好基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的教学思想,这样才能体会教材蕴含的理念,备出高质量的课。在备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改变备课的模式,变“教案”为“学案”。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一切知识的获得都依赖于学生的自主构建。离开了“学”,再精心的备课也没有意义了,教师要充分考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且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有准备的预设。
第二,重视课堂的动态生成,着眼学生发展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准备,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演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行的准备于无形的动态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课堂的顺利高效完成。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展开时,则可以留到课后其他条件成熟时在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感觉到:无论是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有价值的老师都会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区研究,探讨。时间一久,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慢慢培养出来的。
第三,“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是提高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有效的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更取决于高效的练习。新课程下的教学练习赢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千篇一律的重复。好的练习能主动的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从而实现教学知识的巩固,是学生思想品德得以熏陶,思维品质得以培养,思维方法得以训练。
古话说得好“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细细体会,这话说的很恰当,之前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只要备好课,按自己的思路讲授就行了,但后来发现自己的许多想法在课堂上不能淋漓尽致的发挥。通过“五个一”活动,我感受颇深:教师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学会转换,要不断的学习﹑总结才能成长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我决心乘着教学教改的东风,用“长风破浪”的行动和“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心境努力在教学中做到“有备而行”。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7
20xx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反思型课例研究”展示活动如期进行,因外出学习,只参加了一半。晚上在宾馆,细细品读16位教师的展示材料,虽缺乏现场感,但却能从容反复研读,也别有一番意趣。
本学期来,学校围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展开了大量工作,“反思型课例研究”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思型课例研究”活动是以“教学反思”为核心的校本教研活动,学校确定本学期研究的主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开展,关注教学重难点是否有效突破”,活动面向所有学科,每个学科教研组派出1-2名教师代表,通过“教师独立备课——教研组组内磨课研讨——课堂教学实施——专家组听评课——教研组观课及课后研讨——教师反思整理——全校过程展示”的流程,高度关注教学的有效性,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从方案出台到展示结束,将近两个月,收获良多。
首先是带动了学校的教研风气。“反思型课例研究”活动的最大意义在于聚焦反思前后的对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一堂课从教师的独立思考、个人备课到教研组集体磨课,两个结果的对比不仅让全组教师充分认识到优化教学设计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让教师在集体的思维碰撞中明了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修改;二是修改后的教案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经历了从“纸上谈兵”到“躬行”的过程,是理论和设计的落地,以及科学性、有效性的对比验证;三是观课及课后的再次研讨,是对设计和实践的再次审视和反思,成功和缺憾都是沉甸甸的收获;四是全校性的课例交流既展示了教学共性,又体现了学科特性,全体教师在头脑风暴中取长补短,是推动有效课堂建设的有效路径。依托这一活动,从一名教师、到一个教研组教师,到全校教师,都融进了浓厚的教研范围之中,而反思则让教学更精准、教师更专业。
其次是加强了教研组的团队建设。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有一支强劲的教师队伍,那么,当下教师队伍建设的切入点在哪里?从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扁平化管理体系应运而生,教育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到各个年级,但这一体系强化了行政管理,却弱化了学科建设,学科的终极价值被三年为期的考试工具价值深深隐藏。而良好的现代教育必须以高品质的学科教育为前提和基石,学术地位的式微,学科建设的薄弱,必将导致学校发展后续乏力。因此,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建设导向,致力于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学科教师群体的共同发展,必能提高每一个学科及学科教师群体的整体水平,并最终提升学校的教育高度。本次“反思型课例研究”活动就是教研组建设的有益探索,使全组教师更深地体会到了“同伴互助”的价值与意义,基于学科、基于教学、基于互助的合作令教师之间的关系更融洽、更纯粹。
第三是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一是使教师重新审视教学各环节。教学各环节是备课、上课、研讨的载体,“教学反思”所依托的就是对教学各环节的反复锤炼,从个体到集体、从理论到实践、从设计到反思既是研究,更是专业的提升。二是使教师重新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在反思中,有一个话题始终无法绕开,那就是“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否接受”,使教师在实践中更深切地认识到“以学定教”的涵意,有效地规避在教学中常常出现的“满堂灌”。三是使教师更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在教研组的磨课中,常常会出现同伴的建议,“如果这样处理可能更好”,由于群策群力,教学方法从相对单一走向了“有选择”,虽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但基于共同的事业,“对比”带来的更大意义在于令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四是使教师重视教学立意的提升。“反思型课例研究”活动是一次校内展示评比,相比常态课,教师会更注重通过教学立意的确定提升教学品质,而这将使教师的教学视野不仅局限于知识的落实,对教师主动理解、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非常重要。五是使教师对教学否真正发生重新考量。在教研组研讨中,并不是所有的思想都能达成共识,冲突的焦点大多在于教学惯性和教学真实性之间的争论,事实上,一些习以为常的'教学思维的科学性还有待于经历实践的考量,但真理越辩越明,这样的“不和谐”是走向更科学、更专业教育教学的良好起点。
“反思型课例研究”活动已落下帷幕,它所带动的浓厚的教研风气必将持续深入人心。在本次活动中,也看到了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研组之间专业水平、投入程度上的差异,展示评比的意义在于促进全体教师的共同进步,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向上的渴望,所以相信今后会越来越好。本次活动定位校本,因此基本限于本校,极少教研组有教研员、名师工作室的介入,在今后的活动中,将持续推进“请进来、走出去”,邀请更多的学科名师专家参与活动,指导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学校也应在不断的总结反思中,努力把本项活动打磨成精品,向外辐射,以呼唤更多志同道合者,建设更大的教育教学共同体。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8
一、加强思想管理和交流
在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中,黄海路小学十分注重对青年教师进行“奉献”、“爱生”、“立身”教育,坚持“人本思想”原则,倡导严谨的学风、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谐融洽的人际氛围。同时,学校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思考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常交流勤总结。
二、注重业务管理和培训
1、是建立传、帮、带制度。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往往由于缺少经验而带有盲目性,因而,很有必要有人给予点拨或进行示范。学校为两年内的.青年老师精心安排“教学导师”,通过互相听课、集体备课、交流研讨等方式对新教师进行全方位指导,学校还要求青年教师在导师的指导下,每学期做到六个一,即: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上一堂教学汇报公开课,提供一个典型案例,完成一篇教学论文,参加一次课题研究,期末进行一次小结。
2、是适时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训练,教育教学理论培训。
3、是为青年教师提供一切实践锻炼的舞台,让青年教师尽情地展示。我校向青年教师提出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口号,尽一切努力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机会和可能。为了整体教师队伍的优化,学校将逐步把教师培养的工作进一步改进提高。在理清思路,建好计划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做好这项工作,力求经过两年时间的努力,把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1
20xx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封城,宅家,开学推迟……一切都好像处于停滞状态了,特殊的时段注定我们要有着特别的经历。“停学不停课”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体会,全体教师瞬间摇身变主播,微信,钉钉,QQ其上阵,累并快乐着。
开学伊始,为加强教师队伍素质的建设,提升五台教育教学的质量,教育局特提出了“五个一”活动:及时加强与每一位家长的沟通;精准摸清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精心组织每一节课堂教学;持续深化每一学科教研教改;培养锻造一批名师队伍,我校更是搞得如火如荼,下面我就“五个一”活动中关于教师的精心组织每一堂教学谈一些感受:
在教学活动中,无论教师的知识经验多么丰富,若不进行备课就难以将课本知识系统的传授给学生。教师的知识和经验只能说是具备了潜在的教学能力。因此,备课是形成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是上课的有效前提。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专研教材,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预设课堂上的种种可能,说到底就是要认真备课。
首先,要认真专研教材,为备课打好基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的教学思想,这样才能体会教材蕴含的理念,备出高质量的课。在备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改变备课的模式,变“教案”为“学案”。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一切知识的获得都依赖于学生的自主构建。离开了“学”,再精心的备课也没有意义了,教师要充分考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且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有准备的预设。
第二,重视课堂的动态生成,着眼学生发展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准备,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演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行的准备于无形的动态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课堂的顺利高效完成。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展开时,则可以留到课后其他条件成熟时在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感觉到:无论是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有价值的老师都会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区研究,探讨。时间一久,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慢慢培养出来的。
第三,“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是提高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有效的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更取决于高效的练习。新课程下的教学练习赢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千篇一律的重复。好的练习能主动的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从而实现教学知识的巩固,是学生思想品德得以熏陶,思维品质得以培养,思维方法得以训练。
古话说得好“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细细体会,这话说的很恰当,之前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只要备好课,按自己的思路讲授就行了,但后来发现自己的许多想法在课堂上不能淋漓尽致的发挥。通过“五个一”活动,我感受颇深:教师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学会转换,要不断的学习﹑总结才能成长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我决心乘着教学教改的东风,用“长风破浪”的行动和“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心境努力在教学中做到“有备而行”。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2
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活动的开展,我对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通过抓学习,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认识
为促进教师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学校要通过组织自学、专家讲座、论坛等活动的开展来促进广大教职工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的进行思考。
二、通过抓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校建立了合理的教研组织网络,定期组织教研小组进行专题研究活动,不断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三、通过抓队伍,提高队伍素质
为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学校要不断地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加强教师的研训,实施师资队伍动态管理,执行全员业绩考核评价,不断地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提供了强劲的人力资源支持。
四、通过抓管理、强化制度建设,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为了强化质量改进意识;建立教育视导机构:成立由校长统领、教务处牵头、定期在校开展针对性的学科教学督导,收集教育质量波动的有关信息,及时纠改,确保教育质量的稳定发展。严格教育质量检查:集中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普遍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检查与指导相结合;自检与互查相结合。抓实教育质量反馈:通过日
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检查以及期中、期末教学检测,通过教学信息反馈和学生学习信息反馈等常规教育教学信息收集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中的动态问题;通过对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各个教育环节、各种教育管理制度、教学改革方案等进行经常性的督导来健全教育质量监控的制度体系。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3
一、通过抓学习,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认识
为促进教师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学校要通过组织自学、专家讲座、论坛等活动的开展来促进广大教职工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的进行思考。
二、通过抓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校建立了合理的教研组织网络,定期组织教研小组进行专题研究活动,不断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三、通过抓队伍,提高队伍素质
为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学校要不断地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加强教师的研训,实施师资队伍动态管理,执行全员业绩考核评价,不断地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提供了强劲的人力资源支持。
四、通过抓管理、强化制度建设
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学校为了强化质量改进意识;建立教育视导机构:成立由校长统领、教务处牵头、定期在校开展针对性的学科教学督导,收集教育质量波动的有关信息,及时纠改,确保教育质量的稳定发展。
严格教育质量检查:集中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普遍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检查与指导相结合;自检与互查相结合。抓实教育质量反馈: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检查以及期中、期末教学检测,通过教学信息反馈和学生学习信息反馈等常规教育教学信息收集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中的动态问题;通过对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各个教育环节、各种教育管理制度、教学改革方案等进行经常性的督导来健全教育质量监控的制度体系。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4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个初中教育工作者怎样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以满足广大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呢?反思过去,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以本为本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一向忠于教材,坚持并坚信“以本为本”,因而导致一些教师在课改中,依然把教材作为“权威”,视教材为“圣旨”,小心翼翼地按教材的要求去教,唯恐出错。
二、课堂教学就是在演绎教案
现阶段,绝大多数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还是不折不扣地执行教案或完成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依然视教材、教案为“圣经”,教学活动仍然是老师完成知识传授而不去顾及学生独特情感和观点的“独角戏”。
三、忽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许多教师的课设计得很好,可一上起课来却不那么得心应手,效果差不说,还常常完不成任务。究其原因,学生的学习习惯差当属“罪魁祸首”。学生上课太自由化了,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想看就看,想读就读,想说就说,甚至想闹就闹有的教师说,这是为了尊重学生,体现“学生为中心”,体现“自主”。我想,规矩还是要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
为了解决这些教育教学中不足,我认为务必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逐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案并付诸行动和实施。
一、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现在多数孩子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有敬业、爱生、有较高的教学能力的教师来教。我们的教学生活是课堂,师生的合作教学的阵地是课堂。我们追求课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我认为首先要求我们的教师应该是一位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师,高质、高效的教师是进行高质、高效教学的基本前提。那么如何才能成为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师呢?我觉得惟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
陶行知说过: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需密切关注自己专业的发展。一定要跟上自己所教科目的发展趋势。只有通晓专业知识,才能选择、计划并实施最有效的教学。通晓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师才可能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教学,以取得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基础
我认为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都具备的情况下,教师热爱学生是教育好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之一,尊师爱生是师生对话的感情基础,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三、上好每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上好每一节课是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而上好每节课的基础就是:不备不教,是课就要备,而且要做到精心备课。我认为备好一堂课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整体能力、知识基础、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因地制宜设计,再加上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课的中心部分是一节课的核心,课的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就在这个部分,所以课的开始和结尾都要紧密围绕课的中心来进行。重点处教师要进行强化、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使教学内容得到提升。
四、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每次作业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做到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每次课后的作业呢?做到布置必做、做好必批、批完必讲评,讲评完必清,清完方罢休。一旦这个作业布置下去了就一定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这个作业也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使每个学生有信心完成。
五、培优扶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头戏
要提高教学质量,培优扶差这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老师要时时刻刻做到关注两头学生的成长状况。
六、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的过程。这其中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要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拥有非常健康的身体,师生双方只有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得到强而有力的保障。
当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方法也有很多很多种,方式也不尽相同,但不论何种方式、方法都需要我们倾心倾力去完成、去实践,这样才能取得成效。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最重要的是用心地去做教育,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5
20xx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反思型课例研究”展示活动如期进行,因外出学习,只参加了一半。晚上在宾馆,细细品读16位教师的展示材料,虽缺乏现场感,但却能从容反复研读,也别有一番意趣。
本学期来,学校围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展开了大量工作,“反思型课例研究”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思型课例研究”活动是以“教学反思”为核心的校本教研活动,学校确定本学期研究的主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开展,关注教学重难点是否有效突破”,活动面向所有学科,每个学科教研组派出1-2名教师代表,通过“教师独立备课——教研组组内磨课研讨——课堂教学实施——专家组听评课——教研组观课及课后研讨——教师反思整理——全校过程展示”的流程,高度关注教学的有效性,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从方案出台到展示结束,将近两个月,收获良多。
首先是带动了学校的教研风气。“反思型课例研究”活动的最大意义在于聚焦反思前后的对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一堂课从教师的独立思考、个人备课到教研组集体磨课,两个结果的对比不仅让全组教师充分认识到优化教学设计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让教师在集体的思维碰撞中明了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修改;二是修改后的教案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经历了从“纸上谈兵”到“躬行”的过程,是理论和设计的落地,以及科学性、有效性的对比验证;三是观课及课后的再次研讨,是对设计和实践的再次审视和反思,成功和缺憾都是沉甸甸的收获;四是全校性的课例交流既展示了教学共性,又体现了学科特性,全体教师在头脑风暴中取长补短,是推动有效课堂建设的有效路径。依托这一活动,从一名教师、到一个教研组教师,到全校教师,都融进了浓厚的`教研范围之中,而反思则让教学更精准、教师更专业。
其次是加强了教研组的团队建设。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有一支强劲的教师队伍,那么,当下教师队伍建设的切入点在哪里?从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扁平化管理体系应运而生,教育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到各个年级,但这一体系强化了行政管理,却弱化了学科建设,学科的终极价值被三年为期的考试工具价值深深隐藏。而良好的现代教育必须以高品质的学科教育为前提和基石,学术地位的式微,学科建设的薄弱,必将导致学校发展后续乏力。因此,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建设导向,致力于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学科教师群体的共同发展,必能提高每一个学科及学科教师群体的整体水平,并最终提升学校的教育高度。本次“反思型课例研究”活动就是教研组建设的有益探索,使全组教师更深地体会到了“同伴互助”的价值与意义,基于学科、基于教学、基于互助的合作令教师之间的关系更融洽、更纯粹。
第三是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一是使教师重新审视教学各环节。教学各环节是备课、上课、研讨的载体,“教学反思”所依托的就是对教学各环节的反复锤炼,从个体到集体、从理论到实践、从设计到反思既是研究,更是专业的提升。二是使教师重新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在反思中,有一个话题始终无法绕开,那就是“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否接受”,使教师在实践中更深切地认识到“以学定教”的涵意,有效地规避在教学中常常出现的“满堂灌”。三是使教师更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在教研组的磨课中,常常会出现同伴的建议,“如果这样处理可能更好”,由于群策群力,教学方法从相对单一走向了“有选择”,虽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但基于共同的事业,“对比”带来的更大意义在于令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四是使教师重视教学立意的提升。“反思型课例研究”活动是一次校内展示评比,相比常态课,教师会更注重通过教学立意的确定提升教学品质,而这将使教师的教学视野不仅局限于知识的落实,对教师主动理解、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非常重要。五是使教师对教学否真正发生重新考量。在教研组研讨中,并不是所有的思想都能达成共识,冲突的焦点大多在于教学惯性和教学真实性之间的争论,事实上,一些习以为常的教学思维的科学性还有待于经历实践的考量,但真理越辩越明,这样的“不和谐”是走向更科学、更专业教育教学的良好起点。
“反思型课例研究”活动已落下帷幕,它所带动的浓厚的教研风气必将持续深入人心。在本次活动中,也看到了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研组之间专业水平、投入程度上的差异,展示评比的意义在于促进全体教师的共同进步,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向上的渴望,所以相信今后会越来越好。本次活动定位校本,因此基本限于本校,极少教研组有教研员、名师工作室的介入,在今后的活动中,将持续推进“请进来、走出去”,邀请更多的学科名师专家参与活动,指导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学校也应在不断的总结反思中,努力把本项活动打磨成精品,向外辐射,以呼唤更多志同道合者,建设更大的教育教学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