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教学反思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反思1
《江畔独步寻花》一文是是第3单元的第一课。教材结合单元主题“花”选编了两首描写春花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里的第六首,记录了诗人在四川成都锦江边独自散步寻花的所见。这是一首意境优美的古诗,杜甫通过对黄四娘家花丛的描写,生动的再现了春天里繁花盛开、蝴蝶飞舞、黄莺高歌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赞美之情。全诗围绕着花景来写,前两句从满蹊(分布)、干朵万朵(数量)、压枝低(繁茂)等不同角度写花之状态。后两句细致刻画了蝴蝶和黄莺流连花间的景象,由写静态转为写动态,动静相应,有声有色,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时的喜悦心情。在教学设计时中我原想做到:
1、由图入手,由直观感受入手,教出古诗的诗情画意。
古诗以诵读为主,要求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意思,在诵读的过程中,展开想象,感悟诗中描绘的景象,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会读到会吟诵再到能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这节课,试图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课堂上,通过唤起记忆,引出今天要学的这首古诗。而后,通过班班通创设情景,为他们创造体验、感悟的条件,诗情画意地教古诗,教出古诗的诗情画意。
2、力争抓住关键字,反复“品”,体会诗人的感情
在学习难点的设计上,我想顺势引导,随机应变,引导学生仔细品读。在诗歌中,我想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诗人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赞美之情。总之,古诗的'教学,应以感悟为重。小学古诗教学,目的在使他们在感悟中领会古诗意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体验诗人的感情。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1、教师的心理素质较差,不能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这主要归结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有欠缺,平时学习不够。
2、对教材的把握不深,对古诗教学的几大步骤过于僵化,不能灵活,板书不及时。
3、教师的教学准备不足,教学目标没有真正达到,学生的理解也是皮毛一二。
4、对于一些重点词语渗透和感悟不深,只能说是隔靴搔痒,浅尝辄止。对诗人的情感也是泛泛而谈,读不深,悟不够,失去了语文教学艺术的内涵。
这些人为的因素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更谈不上高效课堂。今后将慢慢的通过学习和借鉴,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也希望各位老师能实事求是的进行评课,说一些真知灼见。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反思2
今天我和孩子一起学习了第5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诗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整体是按照自己的设想去上的,但是还有一些地方不尽人意。
第五课是我们这册书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阅读本单元,享受美好的食物带给我们的乐趣,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介意这个单元的总目标我设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江畔独步寻花》。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根据我设定的目标做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由单元导读入手,然后回忆了学习古诗的方法:
1.读古诗:查资料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画出朗读停顿线;练习朗读古诗。2.明诗意: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3.悟诗情:想象画面,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练习背诵。然后直接导入今天的新课,我自己觉得这样导入比较顺,而且整节课是围绕着这个方法讲解的。有了这一环节的铺垫,进行下面的内容就有了调理,这节课的主线就明确了。
二、读古诗。
首先让同学们介绍了作者及其写作背景:杜甫是谁,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谁愿意把自己昨天查阅的资料和大家分享呢?这一环节中孩子们踊跃的发言,这和他们的充分预习是分不开的,足以说明了预习的重要性,不仅能够让同学们充满自信的回答问题,而且课堂氛围比较好。同学们分享完后,我给他们播放了昨天晚上我自己录制的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背着高山流水的古筝曲,孩子们听得特别认真。
然后让孩子们读古诗,自己画出停顿线,练习朗读古诗。我用投影展示学生画出的停顿线,其他同学补充。这个环节有点乱,因为我对投影应用的不是很熟练,中间出了点小差错,浪费了些时间,有点手忙脚乱。孩子们的展示完后我出示自己画的.停顿线,请学生读古诗,他们读的很有感情,尤其是李依轩的朗读,可以说是美美哒。接着播放了名家范读,让学生模仿读,最后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全班领读。经过多种方式读的训练,孩子们读古诗这一教学环节我自己觉得还是比较扎实的。
三、明诗意。
这一环节我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全班展示的教学方式。预习的时候我给他们准备了预习卡,第二大题是词语的解释、第三大题是句子的翻译。我先让孩子们四人一小组交流二、三大题,然后小组分别展示第二、三大题。今天他们的展示我还是比较满意的,自始至终他们他们都有着团队意识,合作、展示都是一个也不能少,大家齐参与,虽然语言的组织上还是有些欠缺,但是我相信经过以后每节课的训练,他们的小组合作学习会更好的。
四、悟诗情。
首先,让同学们自己读古诗,并且思考读了这首诗,你眼前会浮现出哪些景物?孩子们的第一个反应是“千朵万朵”的花,然后是“戏蝶”、“娇莺”,最后陈炅补充说还有“花满蹊”。 我根据孩子们的回答及时的写上了板书,然后总结从“花满蹊”、“千朵万朵”中我们能感受到花多,这是静态的描写;从“戏蝶——时时舞”、“娇莺——恰恰啼”中感受到了花美,这是动态描写,所以总结提升这首诗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希望同学们用到以后的写作中去。这是单元目标要求中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的知识点的渗透。
然后,我请一位同学配乐读古诗,其他同学结合诗句想象一下画面,吕化龙、蒋志晨上黑板画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同学们闭着眼睛听着音乐和我有感情的描述画面,我看到了孩子们陶醉的表情,在音乐的陪伴下他们说出了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最后,我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图片让同学们欣赏,并且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同学们基本都能说出这首诗表达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关于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很少想到。在这一点上,我进行了点拨,让孩子们联系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经历,陈炅很快的就想到了这一点,这样我很开心,说明点拨很有效。
五、课外延伸
这个环节同学们的表现非常的活跃,很多同学都是直接背诵一到两首有关春天的古诗,我也给他们出示了厮守有关春天的古诗,这样就增加了课堂的厚重感,拓宽了知识面,做到了从课内走向课外,我自己很喜欢这个环节。
六、当堂小测
在下课前的最后一分钟,进行了当堂知识的小检测,开会车说说本课重点字词的意思,请一节课都没有回答问题的杨凯志完成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是我上班以来第一次尝试着上古诗,以后的探索还有很多。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反思3
今天,我与孩子们一起走进了唐代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兴趣浓,思维活跃,读、说、听、写的能力得到了培养,教学效果较好。但对于自己的课堂,我也有不少的思考。
1、教学目标的确立体现了课标的要求,举办了科学合理的特性。课前,我多次研读课标,也认真分析了本班孩子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结合北师大教材的编写特点,确立了“三维目标”。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学生在40分钟内顺利达标,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性,与以往比较,课堂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2、教学方法的运用比较恰当,也比较到位。在本课教学中,我结合“金钥匙”,向学生推荐了两种最基本、最恰当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有法可用,并据此进行读、悟、说、批注、思考、想象,充分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体会文章“用蝶和鸟衬托春花之繁茂的写法”,读出了古诗的韵味,悟出了作者凝聚于诗中的情感,使自己也融入到诗中,也成了美好春天的一部分,实现了作者、文本、读者的三方融合。
3、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这堂课是有效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用“故事描写的景物是什么?”作为课堂的切入点,引导学生速读课文,找到文本中要落实的知识点——“用蝶和鸟衬托春花之繁茂”。
(2)、用“作者怎么样描写这些景物?为什么要描写这些景物?”引导学生默读古诗,想象意境,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体会诗人的喜悦与赞叹,进而将自己也融入到这美好的'春光中。这一活动,可以说是找准了文本中语文技能的训练点、情感的渗透点和延伸点,尤其是“情景再现”的出示,更是将文本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点、文本的衔接点有机地链接到一起,扎扎实实地落实了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
古人讲究“炼字”、“推敲”。在本诗教学中,如果能将一些重点词句再次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反复品味、咀嚼,一定可以更扎实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欣赏古诗的水平。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反思4
西师大版《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的教学中我们会让学生进入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感情朗读,但确实是有一些学生因为见识少而无法完成,但却要装着完成。我想,以后我在古诗教学中,提的问题要尊重学生的实际以及他们的生活体验,课前也要多下功夫,根据所教古诗的需要,和学生一起去收集资料,放手让学生去找图片、找声音,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所呈现的画面,应该是春天里,古塔前,江水边,春光暖洋洋地照耀着大地,春风轻轻地吹拂着万物。这样的天气会把人们熏得又懒又困,可诗人却倚靠着春风去游春。一丛丛深红间杂着浅红的桃花,虽然无人管理,却依然开得如此美丽,让人顿生喜爱之情。
这首诗我在教学时,是放手让学生自己理解诗意,根据课本的插图,想像画面,如果能够把想像到的画面表达出来,这说明孩子们读出了味道,更能读懂了诗人所要表达的心情。心情愉悦的情况下去春游,看到的景色自然很美,这些美就是通过桃花展现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读中想像桃花盛开的情景,进而扩大到整个大自然。学生走进情境,自然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反思二: 通过这首古诗的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要相信同学们有能力,并敢于大胆地把时间和空间还给他们,只有这样同学们的潜能才能得以发挥。 这是一首意境优美的'古诗,杜甫通过对黄四娘家花丛的描写,生动的再现了春天里繁花盛开、蝴蝶飞舞、黄莺高歌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赞美之情。教学是在先让学生整体感知的情况下,说说知道了什么:学生说黄四娘家院子里的花开放了很多,把路都占满了。从“满”字看出花多!千朵万朵压枝低,也能看出花茂盛多!我就相机引导“千朵万朵”形容数量很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贴切、生动、形象描绘出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一句就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学生又说“留连戏蝶时时舞”中的“留连”看出蝴蝶被花吸引了,都舍不得离开。也可以看出花多、花香、花茂盛。我又相机引导诗人把花当做为“我”开、蝶为“我”舞、莺为“我”啼,向学生们介绍了“移情于物”的手法!整体来说教学效果不错,同样是抓住关键字词体会是人的情感!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反思5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描绘的是一幅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春景图,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幸福的无限向往。诗歌都有美好的意境,可以说,一首古诗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首诗所描写的'春天的景色,学生基本在生活中都见过。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出示挂图,而是让学生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去想象,在想象中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春天的美。结果,学生的想像既合理又富有个性,甚至“蝴蝶都会跳拉丁舞了”。在理解诗意时,教师并没有要求完整和强求一致,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让学生在想象中体会了诗歌的意境。
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这堂课是有效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用“故事描写的景物是什么?”作为课堂的切入点,引导学生速读课文,找到文本中要落实的知识点——“用蝶和鸟衬托春花之繁茂”。
2、用“作者怎么样描写这些景物?为什么要描写这些景物?”引导学生默读古诗,想象意境,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体会诗人的喜悦与赞叹,进而将自己也融入到这美好的春光中。这一活动,可以说是找准了文本中语文技能的训练点、情感的渗透点和延伸点,尤其是“情景再现”的出示,更是将文本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点、文本的衔接点有机地链接到一起,扎扎实实地落实了教学目标。
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要相信同学们有能力,并敢于大胆地把时间和空间还给他们,只有这样同学们的潜能才能得以发挥。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反思6
《江畔独步寻花》是一首描写春天美丽景象的古诗,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多姿多彩的春天的赞美之情。课前,我先让学生积累古诗,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上课,我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运用导入激发学习新课的欲望,指名背诵一首杜甫写过的古诗,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古诗时,为了使学生初步对古诗内容的感知,先采用自由读,要求读古诗正确流利,接着播放视频范读,学生边听边练读,学生在练读时,我巡视学生朗读古诗的'情况,从中发现学生没有读出古诗的节奏,我再采用同桌、齐读的朗读方式,经过多次反复朗读,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在读出古诗韵味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注释、插图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诗句的意思。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每个小组的组员都积极参与,到汇报时,每个学生都积极举手,大胆发言。诗读几遍,学生对古诗内容更进一步的感悟诗情,我提问学生,诗人来到江边看到什么景物,作者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来江边散步,愉悦的心情,我就要求学生再带愉悦的心情全班朗读古诗,通过朗读学生能够在诵读中感受古诗的画面,在诵读中体会古诗的情感,在诵读到会吟诵。
上完这首古诗,我觉得效果好,学生在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会读出古诗的韵味。不足的地方是没有把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时间是前松后紧,造成没有很好反馈测试的练习。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反思7
今天,我与孩子们一起走进了唐代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兴趣浓,思维活跃,读、说、听、写的能力得到了培养,教学效果较好。但对于自己的课堂,我也有不少的思考: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体现了课标的要求,举办了科学合理的特性。课前,我多次研读课标,也认真分析了本班孩子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结合北师大教材的编写特点,确立了“三维目标”。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学生在40分钟内顺利达标,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性,与以往比较,课堂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比较恰当,也比较到位。在本课教学中,我结合“金钥匙”,向学生推荐了两种最基本、最恰当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有法可用,并据此进行读、悟、说、批注、思考、想象,充分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体会文章“用蝶和鸟衬托春花之繁茂的写法”,读出了古诗的韵味,悟出了作者凝聚于诗中的情感,使自己也融入到诗中,也成了美好春天的一部分,实现了作者、文本、读者的三方融合。
三、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这堂课是有效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用“故事描写的景物是什么?”作为课堂的切入点,引导学生速读课文,找到文本中要落实的知识点——“用蝶和鸟衬托春花之繁茂”。
2、用“作者怎么样描写这些景物?为什么要描写这些景物?”引导学生默读古诗,想象意境,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体会诗人的喜悦与赞叹,进而将自己也融入到这美好的春光中。这一活动,可以说是找准了文本中语文技能的训练点、情感的渗透点和延伸点,尤其是“情景再现”的出示,更是将文本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点、文本的衔接点有机地链接到一起,扎扎实实地落实了教学目标。
四、不足之处。古人讲究“炼字”、“推敲”。在本诗教学中,如果能将一些重点词句再次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反复品味、咀嚼,一定可以更扎实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欣赏古诗的水平。
第二单元《江畔独步寻花》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意境优美的古诗,杜甫通过对黄四娘家花丛的描写,生动的再现了春天里繁花盛开、蝴蝶飞舞、黄莺高歌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赞美之情。教学是在先让学生整体感知的情况下,说说知道了什么:学生说黄四娘家院子里的花开放了很多,把路都占满了。从“满”字看出花多!千朵万朵压枝低,也能看出花茂盛多!我就相机引导“千朵万朵”形容数量很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贴切、生动、形象描绘出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一句就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学生又说“留连戏蝶时时舞”中的“留连”看出蝴蝶被花吸引了,都舍不得离开。也可以看出花多、花香、花茂盛。我又相机引导诗人把花当做为“我”开、蝶为“我”舞、莺为“我”啼,向学生们介绍了“移情于物”的手法!整体来说教学效果不错,同样是抓住关键字词体会是人的情感!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反思8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描绘的是一幅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春景图,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幸福的无限向往。
课前,我让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作者杜甫的资料。同学们有的查书,有的上网,还有的翻阅报纸,积极性很高。
课上,小组内交流、整理时,教室里一下热闹起来,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气氛十分浓厚。 “现在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班上进行汇报交流。”我的话音刚落,三名同学便同时站了起来,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只好另做要求,从第一组开始,依次汇报,从发言中,我感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有了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遗憾的是:课堂结构不严谨,教师调控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通过这一片段的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要相信同学们有能力,并敢于大胆地把时间和空间还给他们,只有这样同学们的潜能才能得以发挥。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湖北省远安县赵河小学:郭焕喜
【教材与学情分析】
这是一首意境优美的古诗,杜甫通过对黄四娘家花丛的描写,生动的再现了春天里繁花盛开、蝴蝶飞舞、黄莺高歌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赞美之情。学生对描写春天的诗词已有一定积累,能根据注释理解大意,具有初步品词析句的能力。但还不能很好的体味作品的情感,诵读水平有待提高。【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想象画面,理解古诗大意。
2、有感情朗读,抓重点字词,结合写作背景,体会诗人情感。【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朗读,理解大意,体会诗人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比赛说词,引入课题。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个词语比赛吧?
1、你们知道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春风送暖,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百花齐放,这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啊!
2、春花有哪些颜色呢? 这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啊!
3、春花的数量很多,你能用个什么词语来形容? 这真是一个万紫千红的世界啊!
(二)介绍由来,解诗题。
1、指着事先写好的课题《江畔独步寻花》 齐读课题 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对课题的说法有什么疑问吗?
如:(谁一个人到江边来寻花?为什么一个人到江边来寻花?他到江边寻到花了没有?)
(三)初读,感悟诗情。
1、带着“自学提示”开始自学。完成“目标(1)(课件)。(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3)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作者介绍: 唐朝大诗人杜甫生在战乱历经磨难,看尽人间疾苦、红尘悲情,擅用七律、排律忧黎民,忧天下;他晚年曾“飘泊西南”,臆想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任一腔喜悦随风潜入;也曾立于草堂赏早春,听两个黄鹂鸣翠柳,望一行白鹭上青天,把自己的豪情隐藏;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被称为“诗圣”,和李白齐名“李杜”。他忧国忧民,直面战乱后由盛而衰的现实,用沉郁顿挫的风格记录历史。今天,我们就再次和他一起同行吧!
3、好,哪个同学来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他是否读正确了。
5、读得正确,流利,非常好。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觉?
6、(范读)老师对这首诗也有自己的感觉,我想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可以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去那个莺歌蝶舞的地方。
7、同学们,睁开眼睛。在老师读的过程中,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8、很好,请看大屏幕,诗中的景物花、蝶、莺是很多人都看到过,但是作者却能将这些景物写成了千古传唱的名篇,这其中有什么奇妙之处呢?让我们随着诗人慢慢前行,边赏边品吧!
(四)品读。
1、完成“目标2、3”。(课件)
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景物?(花、蝶、莺)哪几句是具体写花的?
2、(课件演示)图和“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谁来读第一句?这句中点明了什么?(寻花的地点)地点在哪儿?(黄四娘家附近的小路上。)你怎么知道是在小路上?(注释上写着“蹊:小路。”)什么样的小路?还描写了哪些景物?(花)什么样的花?此刻,你就是杜甫,明媚的阳光下,你漫步在乡间小路上,看到“黄四娘家———(花满蹊)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啊?(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是啊,让人不由得感慨:出示“花真多呀,把小路遮得严严实实的!”指名读。你们能像我这样说一说吗? 出示:“花真 啊,!”(引导学生从花的颜色、气味、数量、姿态等进行自由表达。)
(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严严实实的了。)
(花真多啊,你看,把花枝都压弯了。)
(花真美啊,你看,红的似火,白的如雪,黄的胜金……)(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来了呢。)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语言真美。那里的花多、花美,你们猜猜都可能有什么花呢?
好一派繁花似锦的美景啊,你们看,杏花开了,远远看去,就象天边粉红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脸粉粉的;梨花挤满枝头,仿佛一夜间枝头坠落了满树的白雪,香气四溢。
3、孩子们,当杜甫一个人来到江边,看到这繁华盛开的景象之时,他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呀?(高兴的,喜悦的,赞叹的)是呀,那你就应该带着这种感觉去读呀!
4、杜甫除了看到很多美丽的花儿,还看到哪些景物?诗中是怎样形容蝴蝶和黄莺的呢?(展示课件)
出示:“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男同学读“留连戏蝶时时舞”。这一句中写了什么景物?蝶儿在做什么啊?如果我是杜甫,你是蝶儿,你会怎么对杜甫说呢?
对话:杜甫:蝶儿啊,你为什么在这儿飞来飞去啊? 蝶儿:先生啊,你为什么 ? 杜甫:
(舍不得离去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因为他舍不得那五彩缤纷的花,那五颜六色的花,那散发着阵阵香气的花呀。)(是呀!蝴蝶在花丛中时而起,时而落,时而左,时而右。)看来,鲜艳芬芳的春花不仅吸引了蝴蝶,让彩蝶蹁跹不舍离开,也让诗人因此留连忘返。真是“留连——(戏蝶时时舞。)” 留连繁花的除了蝴蝶、诗人,还有什么?女同学读“自在娇莺恰恰啼。”句。这一句提到了什么景物?黄莺正在做什么呢?如果你是杜甫,你会对黄莺怎么说? 对话:杜甫:黄莺啊,黄莺:
听到黄莺的鸣叫,诗人认为黄莺是特意为自己歌唱的。由此可见,诗人此时心情十分——(欢愉)确实是“自在——(娇莺恰恰啼。)”
5、岷江岸边,春光无限。鲜艳芬芳的春花醉了蝴蝶,迷了黄莺,也留了诗人。让我们一起读出诗人在春光中的沉醉吧!齐读:(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五)指导吟诵。
1、同学们,《江畔独步寻花 》品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那无边的欢乐,那么你们能连起来读一读吗?(课件)
2、听得出,你们已经陶醉在色彩浓丽的意境之中了,你们的思绪也随着那莺歌蝶舞飞到了迷人的岷江边了。
看,小路弯弯,百花烂漫。万紫千红,芬芳四散。杜甫独步西郊,不禁高兴地吟道――全 词(学生齐读)
看,彩蝶蹁跹,留连不去;听,黄莺啼啭,娇柔轻软。杜甫独步西郊,不禁欢快地吟道――全 词(学生齐读)
这就是独步寻花时那陶醉的杜甫,这就是独步寻花时杜甫的陶醉。
(六)拓展
1、同学们,读到此,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诗题,齐读诗题。读了诗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诗中写到花不仅多,而且美,这景色在春天随处可见,只要一出门就可以看到,为什么要“寻”呢?
2、介绍写作背景: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的。
3、现在,大家知道杜甫为什么要江畔寻花了吗?(战乱中哀鸿遍野、满目疮痍,难得见到这如画的美景。诗人更没心情去寻找这种美景。)诗人寻找的仅仅是花吗?(他寻找的是一份远离战乱的安宁与和谐。)
4、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诗人心中久违的欣慰与欢愉吧!背诵。
5、(展示课件)出示有关描写春天的诗歌,拓展阅读。
早春
春日 【唐】韩愈
【宋】朱熹 天街小雨润如酥,胜日寻芳泗水滨,草色遥看近却无。
无边光景一时新。最是一年春好处,等闲识得东风面,绝胜烟柳满皇都。
万紫千红总是春。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教学反思】
《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所呈现的画面,应该是春天里,古塔前,江水边,春光暖洋洋地照耀着大地,春风轻轻地吹拂着万物。这样的天气会把人们熏得又懒又困,可诗人却倚靠着春风去游春。一丛丛深红间杂着浅红的桃花,虽然无人管理,却依然开得如此美丽,让人顿生喜爱之情。
教学时在先让学生整体感知的情况下,说说知道了什么:学生说黄四娘家院子里的花开放了很多,把路都占满了。从“满”字看出花多!千朵万朵压枝低,也能看出花茂盛多!我就相机引导“千朵万朵”形容数量很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贴切、生动、形象描绘出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一句就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学生又说“留连戏蝶时时舞”中的“留连”看出蝴蝶被花吸引了,都舍不得离开。也可以看出花多、花香、花茂盛。我又相机引导诗人把花当做为“我”开、蝶为“我”舞、莺为“我”啼,向学生们介绍了“移情于物”的手法!整体来说教学效果不错,同样是抓住关键字词体会是人的情感!
这首诗我在教学时,是放手让学生自己理解诗意,根据课本的插图,想像画面,如果能够把想像到的画面表达出来,这说明孩子们读出了味道,更能读懂了诗人所要表达的心情。心情愉悦的情况下去春游,看到的景色自然很美,这些美就是通过桃花展现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读中想像桃花盛开的情景,进而扩大到整个大自然。学生走进情境,自然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