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构思法
高考作文快速构思的秘诀
考场作文特别强调主旨的显豁集中和思路的一目了然,因为高考阅卷老师不清楚考生的作文功底,短时间内又难以细细揣摩文章。平时作文,有些学生喜欢写些含蓄的文字,但是高考场上这样做是不够明智的、甚至是比较危险的。假如文章含蓄得来短时间内难以让人读懂,需要反复推敲,甚至几个老师讨论一番才能确定,其后果可想而知。
在平时作文训练中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容易操作的模式,基本上可以让学生的作文“入格成型”,在基本“入格”之后再求变化,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写法。
一、问答式
这一式就是在文章的开头提出一个统摄全篇的问题,然后从不同的角度作答的方法。如学生习作《没有付出,哪来成功?》。开头第一句就发问:成功是什么?然后从三个方面作答: A、来自自然界的回答 B、来自人间的回答
C、现在我们可以郑重地回答
在“来自自然界的回答”中,种子以付出代价而破土成长作答,母蚌以忍受痛苦而孕育珍珠作答,蜜蜂以辛勤劳动而酿成花蜜作答;在“来自人间的回答”中,贝多芬以战胜病魔而坚持创作作答,奥运健儿以敢于拼搏而为国争光作答。最后,“我们可以郑重地回答”:成功是不容易的,没有付出,便没有成功,没有巨大的付出,就没有巨大的成功!没有经历过风雨的考验,天边又怎么能出现彩虹?没有付出,哪来成功?作者就是以这种“一问多答”的形式把文章组织得井井有条的。
二、关键词式
一篇文章总有几个关键词,用一系列的关键词来串联文章,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这一式跟问答式很相似,作者也是在开头提出一个统摄全篇的问题,只不过回答的是几个关键词。如学生习作《用真心建关系》。本文开头即提出问题:都说世界是一张网,网着你,也网着我,那么,究竟是什么编织了这一张网,又是什么维系着你和我?然后用三个关键词领起三个文段来回答: A、金钱? B、诚信。C、真情!
作者在回答中断然否定了金钱,充分肯定了诚信,而对真情则大力提倡。思路极其清晰,做到了一目了然。又由于巧妙利用了标点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直观的长处,文章平中见奇,新颖别致。
三、条件式
即以若干简洁的条件句将话题展开,形成分论点来构成文章的轮廓。如2005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说“安”》。开篇从“修身”切入,引出本文中心:“安家、安国、安邦,必先安心。”接着又用条件句分段提出四个分论点: A、志者,必先安心。B、治者,必先安心。C、智者,必先安心。D、知者,必先安心。
然后层层递进的展示了自己的心中“安心”四境:欲成大事者之心,要安于既定目标,不屈不挠;掌权治国者之心,要安于国事,心系苍生;大智大慧者之心,要安于淡泊,不为荣辱所扰;渡人自渡者之心,要安于恬淡,宽宏豁达。在每段末尾又以“心如磐石”、“心若冰清”、“心比镜湖”、“心似苍穹”四个比喻句概括作结,言已尽而意未穷。
四、诗句式 这一式议论、记叙都适用。就是用若干有概括力的名句来支撑整个文章的结构,分别领起几个部分,构成主主干。如2002年吉林高考佳作《名句书写情志,人生重在选择》就是如此,全文选取的名句如下:
A、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B、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C、于谦: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四个名句均是大家熟悉的,从屈原、李白到于谦、林则徐,这些熟悉的人物及其至理名言,均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屈原选择正直爱国,李白选择高傲豪放,于谦选择清廉执著,林则徐选择忠诚勇敢,他们的选择成就了他们崇高的人格和辉煌的人生。四则材料直接证明了”人生重在选择”。同时,我们还可以从这里感受到现代社会的气息
再如2004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只是从《琵琶行》中选取若干诗句领起全文:
A、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B、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C、间关莺语花底滑
D、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E、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F、座上泣下谁最多,掌上明珠双眸湿
文章精巧构思,以古代名篇《琵琶行》作为行文结构转换的标志,同时将考生的成长过程结合到了一起,将日常生活中平凡琐碎的事情写得诗意盎然,而且脉络也十分清晰,一目了然。
五、纵向式
这一式主要针对“关系型”话题作文。它从话题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入手展开,形成几个同时涉及两个概念的首括句,从而构成整篇文章的框架。2004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语言是沟通的钥匙》就是如此:
A、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B、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C、恰如其分的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
这篇作文非常规范。观点鲜明,从三个角度议论语言的作用,点出语言有助于亲情的沟通、语言有助于友情的沟通,语言有助于爱情的沟通,议论中肯,层次清楚。
六、横向式
这一式适合于“关系型”话题“纵向式”展开有困难的情况,也可称为“分总式”,即将话题涉及的两个概念分别展开之后,再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例如2005年四川高考优秀作文《历史的笑容》就是如此,全文由三个小标题领起的若干个语段构成主干: A、关于忘记 B、关于铭记
C、云在青山月在天
作者思路一目了然,以简洁而富于诗意的文笔,再现了屈原、王勃、苏轼三为历史人物坎坷的命运,屈原不会忘记,只铭记了恶浊伤痛而陷入倦怠;王勃选择忘记,轻狂放纵而成为预知死亡的才子;苏轼善于忘记也铭记,善于选择,自得其所,乐观旷达而善终一生。最后水到渠成的得出结论:会忘记,会铭记又如何?只有会选择,才能歆享人生带给我最大的乐趣。这种方式最为直观,也最容易操作,但局限性也比较大,适用面不太宽。
七、倾诉式
这一式比较适合于抒情叙事的文章。根据话题限制和表达的需要,选定特定的对象进行倾诉,特别容易感人。如2005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芬香永存》就特别具有代表性。本文撷取四个小材料勾勒成文,而这四个材料分别由四个深情的呼告语句领起: A、妈,你走后我变乖了。
B、妈,您走后我更关心妹妹了。C、妈,您走后我就把头发留长了。
D、妈妈,您走了,„„我开始独立,学会做各样的活儿。
而所有的这些改变都是为了“纪念”已在天堂的母亲。全文所写不过是些家常琐事,但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同时也刻画了一个在经历失恃之痛后突然长大了的坚强的主人公形象。母亲走了,作者生活中赖以依靠的那棵树倒了,于是自己便长成了一棵树。
八、聆听式
根据需要,在文章中虚拟若干“发言”对象,而将作者自己放在聆听者的位置来展开思路。如2001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感悟生命》,作者在开头以简洁的语句明确点题之后即以虚拟的“发言”对象展开:
A、友人告诉我:生命是崎岖坎坷的,路上有着荆棘、沼泽,也有鲜艳的花果。B、老师告诉我:生命是一场充满着遗憾,又满是拼搏的较量。C、父母告诉我:生命是一盘漫长的棋局。
然后更以自然界里的“风”、“雨”、“雷”、“电”甚至“小草”、“花儿”等告诉我生命的真谛,将“感悟生命”展现得特别充实丰满,气势也格外酣畅。
再如2001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所欲有甚于生者》。作者开头以排比的形式引出话题,以“凝望历史时空,有些人选择了坚毅,有些人选择了奋起,甚者选择了死亡。他们用行动注释着生命,演绎着生命,亮丽着生命”总领全文,然后以前贤们向我“宣称”的形式展开主体段落:
A、坚毅者宣称,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B、奋起者宣称,生活的道路上险象环生„„面对困难,唯有奋起,才能成就不朽之伟业。C、死亡者以其不死之灵魂向我诉说着生死大义。
最后以”坚毅者、奋起者、死亡者用其心灵的妙语启迪着世人,在这个世界上,选择坚毅与刚强,选择珍爱与无私正是最好的选择。即便是死亡,也会赢得身后一片洁白”作结。作篇以”选择”贯穿始终,首尾圆合,天衣无缝,令人击节赞赏。
九、比喻式
就是将话题展开成为若干个比喻句,并以这些提纲挈领的比喻句作为全文的骨架,再充实成文。如上海高考满分作文《忙,不亦乐乎》就是这样。
这篇文章标题即将生活中的一句口头禅“忙得不亦乐乎”机智翻新,拟作标题将,把“忙”与“乐”联系起来。开篇扣题,亮出观点:忙,是人生中一个个步骤,不能碌碌无为地白忙,要忙就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主体部分巧妙的将它分解成为三个分支: A、忙是问号。B、忙是省略号。C、忙是惊叹号。
在这三部分中作者分别用问号、省略号、惊叹号巧妙设喻,抓住这三种标点符号的特征,深刻地阐明人生忙,忙要像问号一样,经常问问自己,不能盲目,不能瞎忙,要忙得有意义;人生如四季一样是有规律的,要选准目标,像省略号一样,毫无休止地忙下去,忙出生命灵动的色彩;而人生有限,每个人都应有限的生命里忙出属于他的惊叹号,忙出人生精彩的篇章。层层递进,脉络清楚,每一部分略举几个事例加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我们的忙不能永远是问号,而应是省略号和感叹号。忙就要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以此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照应题目,收束有力。
十、小标题式
这一式操作性极强。就是给文章的各个相对完整意义的段加上一简洁的标题,以揭示或提示段落的内容,从而使文章要点清晰、层次分明。运用小标题,不仅仅使文章结构起了变化,而且对形成文章的思路,精心安排篇章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如2003年陕西高考满分作文《情与理》。文章三个主体段落分别以三个小标题领起: A、渴望真情 B、超越感情 C、驾驭感情
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总结了极有代表性的8个人物的人生经历和态度,得出结论:理智需要情感的润泽,人生才显灵动;情感需要理智的依托,人生才显智慧,愿人人都能用情感之雨浇灌理智之花。
再如2002年高考满分作文《无愧于天,无悔于心》。全文主体部分也是用三个小标题来支撑:
A、巾帼不让须眉。B、巨匠打造经典。C、英雄爱国无敌。
以王昭君、屈原、荆轲、文天祥、文王、仲尼等古代先贤志士以“无愧于天,无悔于心”作为自己人生选择的标准,铺写他们选择的结果—“塑造的是干秋万代的典雅与理智”。写得****恣肆,读来荡气回肠。
十一、蒙太奇式
即由各个有内在联系的画面或场景直接组合而成,操作简单,运用也比较广泛。如2005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不能忘记的过去—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该文将60年前后对比鲜明的三组画面组合在一起,具体如下:
A、六十年前,法国,诺曼底,犹他海滩←→六十年后的今天,法国,诺曼底,犹他海滩 B、六十年前,苏联,斯大林格勒,前线←→六十年后的今天,俄罗斯,莫斯科红场 C、六十年前,中国,东北,某个村庄←→六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东北,某个小镇
画面之间,用简短的议论点睛扣题,巧妙过渡,跨越时空限制,将欧亚两大战场汇于一处,前后六十年历史凝聚瞬间,给读者带来一股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
十二、反复式
能够体现作者重要观点的语句在文中关键位置反复出现,以显示行文的脉络,能产生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妙。2003年吉林高考满分作文《怎一个“情”字了得》就是如此。作者巧妙化用名句,改一“愁”字为“情”字,赋标题以新意。并以此作为全文的议论中心和行文的线素。主体部分用“怎一个“‘情’字了得”领起。以祁贺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的典型例子,证明“认知之‘理’是‘情’外之物,它因人而异,并非总受‘情’的束缚”;以战国时齐国的邹忌他在“纯然淡漠”的心态下所表现的自知之明的事例,有力的证明了“‘认知’”高于‘感情’“的观点;以汉代历史学家陈寿抛开个人的爱恶,歌颂“仇人”孔明,大讲实事求是的例子,再次证明观点。
全文结构清晰严谨,一句“怎一个‘情’字了得”出现六次,或拟做标题,树旗明旨,亮出观点;或置于段首,概括要义,领起下文;或用于结尾,总括全文,点睛扣题。它如同散文中那根思想的红线,有机地组合了各部分材料,从而使文章一贯而成。
十三、判断式
这一式使用得较为普遍,操作也比较简便。就是将话题分解成为几个判断句,然后以这些判断句为提纲,充填具体内容敷衍成文的方法。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用旁观的眼神》。文章在首段尾句点明文章中心:请用旁观的眼神!文章接着然后将此主旨句分解成为若干个判断句:
A、用旁观的眼神看别人,是意识的清醒。B、用旁观的眼神看事物,是理念的超越。
C、用旁观的眼神,才能„„;用旁观的眼神,才能„„;用旁观的眼神,才能„„
然后用唐对魏徵、鲍叔牙与管仲等六个历史上典型事例,从正面阐释,再接着讲唐玄宗、晋武帝的所作所为,从反面论证。本文所用材料虽多,沙及到的时间虽长,但均能以“用旁观的眼神”统率,故纵横捭阖,收放自如,难能可贵。
十四、否定式
有时从正面难以突破,不妨绕道而行,从反面展开,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写出新意。如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转折》就是如此。这篇文章将话题“转折”展开成为三个句子: A、转折,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信念。B、转折,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尊严。C、转折,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前进。
这三个句子提纲挈领,构成整篇文章的“骨架”,主体部分以“鲁迅为了救国而弃医从文”、“韩信为了鞭策自己而受胯下之辱”、“张文举为实现人生的目标而弃文从书法”三个典型事例分别加以论证,思路非常清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十五、假设式
围绕话题,用若干假设句作为骨架来支撑整篇文章。这种提纲挈领的句子既可放在段首,也可放在段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这里举一个放在段尾的例子——《我若为官》。具体如下:
A、我若为官,不为则已,为则当为王公之官!B、我若为官,不为则已,为则当为王公之官!C、我若为官,不为则已,为则必为周公之官!
作者先指出作为封建官吏王忠肃公坚拒家人的请求要挟,拒不调婿的难能可贵,然后独句成段,鲜明表态:我若为官,不为则已,为则当为王公之官!紧接着进一步分析王公在公与私、理与情的矛盾面前毫不为亲情所动,秉公执法,刚正廉洁而千古留名情况,再次表态:我若为官,不为则已,为则当为王公之官!最后在列举周总理生活简朴,严格要求子侄而赢得广泛敬仰的例子后,郑重承诺:我若为官,不为则已,为则必为周公之官!全文的这几个假设句均独句成段,旗帜鲜明,掷地有声,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穿过针眼的母爱
母亲走进来,手里捏着一根亮亮的针:“穿了几次也没穿过去,真是老喽!”母亲一边感叹一边把针递过来。
我没理她的话,阴沉着脸,僵硬地接过针。只一下,线便爽快地穿针而过。我放了足够长的线之后才把针递给母亲,心想,线长点儿总可以用的时间长点吧。
可没过多久,母亲又进来了:“再穿一次吧,线完了。”
我满心的火气:“妈,你烦不烦呀?我正写文章呢!那么长的线怎么才一会儿就用完了?”
母亲歉意地笑道:“你穿的线太长,我剪掉了一截。”母亲看我的脸色不好,连忙接着解释道:“线太长了,做活时会结疙瘩,反而更麻烦。还是短点儿,干脆利落,缝起来也快。”
然后,母亲摊开手掌:“喏,这回你一次把这些针都帮我穿上,省得一会儿又得叫你。”
我这才看到,母亲的手掌里有一堆亮亮的银色,大约有十几根。母亲兀自在那儿说着:“你看你,天天在凳子上坐着,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啥样的身子骨能经受得了这个呀?给你缝个海绵坐垫,坐着舒服一些,也免得生褥疮……”
我的眼睛一热。
双腿瘫痪之后,我就只有靠写稿子来寻找我的人生价值了。在人生左右苍茫时,总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只有用笔去找。而这样的路,不知道最终能走到哪里,但我知道我必须努力。我几乎天天熬夜,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母亲的劝告从来不曾入耳。只是等身上长了褥疮之后,躺在床上不能再坐起来,才发现成了母亲的麻烦。母亲细心地照顾我,没有一句怨言。
可是我呢?我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我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了。母爱的丝线在我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是,母亲并不放弃,还在执著地努力,想要穿过来。
我把针一根根地穿好,并排别在线管上,这次,每根针上我都只留了短短的线。
回头再看自己的文章,想到母亲的话,我蓦然明白了自己症结所在:写文章是不是也像母亲手里的针一样?穿的线太长,也会结疙瘩的。
而母亲的爱,是不是也像这穿过针眼的线一样?不长,只用她的大半生,缝合我整整一生的岁月。
第二篇:作文快速构思法
盐城市第一中学2006届高三语文教学案系列(27)
作文教学案六:作文快速构思指导
【写作指导】
一、析“题”
“审清题目,明确要求”,是高考作文的重要能力之一。如果是“命题作文”,一般要明确两点:一是“写作对象”,二是“写作题眼”,即文章的写作重心。如“共享生命”,“生命”是写作对象,“共享”是写作重心。如果是“材料作文”,先要明确本“材料”有几个感想点,俗称“感点”,然后找出“倾向性”感点,确定写作的对象。如果是“话题作文”,要剖析话题,挖掘话题内涵。如:据说犹太王大卫的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诃夫小说中一个人物的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一位哲人曾说:“成功和失败只代表过去,忘记过去才可能走进新天地。”另一位哲人又说:“过去不能忘,因为历史是一个永远的存在。”到底什么不该记忆,什么该记忆?请以“忘与不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此话题所包含的内涵很丰富,可作如下联想和分析:①你爱别人,可以忘记;别人爱你,但不能忘。②你帮助过别人,可以忘记;别人帮助过你,但不能忘。③你对别人有恩,可以忘记;别人对你有恩,但不能忘。④别人对你不好,可以忘记;你对别人不好,但不能忘。⑤现在的成功与荣耀,可以忘记;过去的失败与教训,但不能忘。⑥生活中的烦恼,可以忘记;生活中的快乐,但不能忘。⑦生活中牵挂精力的琐碎小事,可以忘记;自己的理想、目标,但不能忘。
二、选“体”
高考作文一般“文体不限”,在选择文体时需注意两点:一是要根据作文题的倾向来定,如:“宋太祖赵匡胤开国之初,营建宫室。管理竹木材料的官员,认为各地运来的竹木长短不齐,不便管理,建议将其裁截整齐。赵匡胤便在他的条陈上批道:“你的手指和脚指,难道没有长短吗?为什么不截成一样长呢?还是长的让它长,短的让它短好了。”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此题就适合于写议论类的文章。二是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积累来定,如“忘与不忘”的这个话题,或写记叙、抒情类,截取生活的横断面,在对主人公的忘与不忘的刻画中针砭现实;或写议论类,告诉人们哪些该忘,哪些不该忘。
三、切“入”
高考作文是选拔性考试,既有规定性,也有技巧性。高考作文尤其要有亮点,与人不同,写出自己的个性,那么“切入”角度就很关键。“切入切入”,就是先切而后入,从切出来的众多角度中寻找一个最佳的角度作为自己文章的突破口。尤其是“大题”,一般要“小作”,就易“上手”,千万不要大进大出,泛泛而谈。上题中的“共享生命”,就可以采用设问法来选一个角度,什么叫“共享”?为什么要“共享”?怎样“共享”?如“交换”这个题目可以采取切割的方法来选一个角度:1.从交换的价值上,可对等价交换、不等价交换,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进行议论。2.从交换的形式上,可记叙一次有意义的主动交换、被动交换、公开交换、秘密交换。3.从交换的性质看,有伟大的交换、卑劣的交换、奇妙的交换等。4.从交换的对象看,有高层次的思想、学术的交换,爱心的交换,生命的交换,也有普通平常的交换等。
四、选“材”—— 用“本” 索“源”
很多考生到了考场苦于没有材料,其实,我们所学过的课本就有丰富的资源。以“忘与不忘”为例,就可以想到:杜甫忘掉的是茅屋为秋风所破,“床头屋漏”无干处,不忘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海伦凯勒忘掉的是双目失明的痛苦,不忘的是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史铁生忘掉的是肢体残疾,终生与轮椅为伴的痛苦,不忘的是对人生对社会的深沉思考等。如果把我们所读过的课本和课外所读的书籍,花点时间理一理,归一归类,就会发现是一个“宝库”。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分类做成“索引”,临考前看一看,会受益无穷。此外大家做过的大量试卷,其中的大量的阅读材料,可按现代文、文言文、古诗词分类,也做一个“索引”,归并到课文的“索引”中,你会惊奇地发现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大千世界变化无穷,客观生活丰富多彩,只要留心就有材“源”。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亲情、友情、师生情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等,冷暖寒暄、人生百味等。其间储藏大量的事实论据。生活应该是作文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源”。
如“忘与不忘”就可以想到:非典时期生死存亡之际,以钟南山为代表的一批医务工作者,忘掉的是个人安危;不忘的是战胜“非典”,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忘掉的是个人的安逸与享乐;不忘的是打匪除恶,保一方平安。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奔赴救灾前线,忘记的是瘟疫的传染,忘记的是生活环境的艰难;不忘的是祖国的召唤和神圣的使命,不忘的是在废墟下呻吟的求救的呼唤声。公交车调度员陈双龙为维护城市乘车秩序,忘记的是个人的安危;不忘的是主持正义的责任感等。
五、谋“篇”
作文的结构布局,不仅是一个形式的问题,而且关乎文意表达是否畅达的问题。作文之前,考生一般要打一下“腹稿”,做到心中有“数”,“数”者,结构规律也。起、承、转、合,在落笔之前应该有所考虑;如从结构方式看,或总分式,或承进式,或并列式,或对照式。可以选择小标题的方式从不同侧面表现;可以用蒙太奇手法分镜头组合;可用日记的形式刻画人物心理;可用人物自述的方式叙述人的经历;可以某一中心地点为舞台,通过侧面描写去展现等。
【写作训练】
人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同学们讨论热烈。有人说成熟的标志是“理智战胜感情”,有人说是“遇事有主见”,有人说是“遇事能思考”,有人说是“善于给予爱”,有人说是“善于否定自己”,有人说是“凡事不争第一”„„
请以“成熟的标志”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佳作欣赏】 天地同生的浪漫
高三(1)徐林林
浪漫,是凭着想象力和勇气,制造一些不同寻常,是李白想象奇特的诗文,是庄子无端崖的言语,是女娲信手造出的人类,是遂人氏的火,有巢氏的居„„
李白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他有着异乎常人的想象,能够写出想象瑰丽的诗篇,而这些诗篇却一直被我们尊崇,可见他浪漫且浪漫得有理。没有浪漫便不会有“抽刀断水”的想法,没有浪漫便没有“对影成三人”的佳境,没有浪漫也不会有“举杯邀明月”的行为,没有浪漫自然不会有李白,不会有诗仙,也不会有令我们惊叹的诗篇。
李白的浪漫在诗作中尽现无余,那么庄子的浪漫不仅在文章中,就连行为上也是异乎常人的。梁王请他出仕,“愿以国事累”,可他却漫不经心地回答“吾将曳尾于涂中”。凡人都想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他却选择了“曳尾涂中”,浪漫得无可奈何。不仅如此,在梦蝶之后,又萌发出“蝶梦我还是我梦蝶”的想法,离奇得让人惊叹。他的《庄子》也是如此,“无端崖之辞”,溢于字里行间,正是这种浪漫为他树起超脱世外的高格,不落于俗的形象,也使得千年之后的我们常常为他的浪漫所折服。他正如自己所说的大鹏鸟“抟扶摇而上九万里而南为”,不仅飞得高远,也飞跃了时空,在我们头顶上盘旋,让我们不得不仰视,这位千年圣人,不得不为他所折服。
如果老庄、诗仙离我们太远而不可触及,那么一些我们十分熟悉而又浪漫的大家则是可近可亲的。钱钟书是一例,天赋才气的他也如古时的才子一样有着傲气与浪漫,虽历经尘世洗染,仍有着微芒,《围城》的创作是体现之一。晚年的他仍会趁老伴熟睡时涂花她的脸,可见浪漫犹在。沈从文大师也是如此,虽不会游泳却又自诩一个猛子扎下去可以从河对岸出来,可见大家并非时时严谨。
如果没有浪漫,怎么会有遂人氏的“钻木取火”?怎么会有有巢氏的“教民以居”?浪漫并不代表着天地,天地却需要浪漫。
化
蝶
高三(13)陈建超
浪漫,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熟悉的是它的写法、意义,陌生的是对它内涵的认识和体会。
一般认为,浪漫是甜美爱情所独有的,但我认为最能打动人心灵,震撼灵魂的是悲情的浪漫。其代表当然是《梁祝》中双双化蝶的场景。生而为人无法永结同心,白头到老,死后化蝶方能在天比翼,双宿双栖。这样的浪漫最为可贵,因为它的代价是生命。
生活是一碗清水,浪漫是粒粒白糖,让生命变得有味,让人生更加精彩。
无法忘却《孔雀东南飞》中,互相承诺共赴黄泉的悲壮。那份悲情的浪漫是凄美无比的生命绝唱,唱出了爱情的真义,道出了浪漫的内涵。海誓山盟,甜言蜜语是浪漫,只不过来得浅薄,在伟大的爱情面前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而以生命为基石的爱情自然牢不可破。
其实浪漫不只存在于爱情,对生活的豁达是一种浪漫,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是一种浪漫,对艰苦磨难的坚强也是一种浪漫。
踏足风尘,烦恼接连不断,人生总有磨难,豁达看世界是一种浪漫的生活态度。李 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正是体现了这样的思想。
面对千军万马的那份镇定是浪漫,迎风呐喊心中的豪情是浪漫,那种不问红尘烦恼,归隐田园,亲近自然的生活情趣,更是一种浪漫,陶渊明“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的高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就是浪漫的经典。浪漫的生活,可以是轰轰烈烈,敢爱敢恨,和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共存,也可是天高地远,平心静气,与那片云卷云舒的天空的交融。说到底,浪漫就是一种心灵的境界,或宏大或狭小,或热情或平淡,或高昂,或低调,只要是你感觉舒适的,那就是一种浪漫。
回到《梁祝》中化蝶双飞的场景,最后两人为何要变为蝴蝶,而不是什么比翼鸟,连理枝之类的东西?其实,个中有作者的深义所在,所以生活的不顺,命运的不公,家庭的不和,思想的不同,种种串联在一起,就成了一个闭塞心灵的蛹,如何打破这种封锁,动力提供者是豁达,是坚强,是勇敢,是淡泊一切,一切串联在一起就是心灵选择的浪漫生活情趣。所以破蛹化蝶是一个解放心灵的过程。
浪漫,打开束缚;蛹破,蝶舞天涯!
磨难——生活的调味剂
高三(16)李学伟
磨难是盐,是生活的调味剂。没有磨难的生活是平淡乏味的。因而,我们需要磨难。青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经受着“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磨难;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经受着大火的磨难;腊梅,“凌寒独自开”,经受着严寒的磨难„„这些花草尚能承受磨难,更何况我们人呢?
磨难能够考验我们,让我们拥有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毅力。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是的,要能承担大任,就必须要经受磨难。
磨难能够激发人的斗志,使其朝着目标不懈地追求。越王勾践一战遭败,成为丧国之君,但他卧薪尝胆,不忘国耻,遭受种种磨难,终于使越国强大起来,击败吴国,实现了自己的誓言,让越国再次成为强盛之国。
磨难是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是我们成功的垫脚石。翻开史书,看着那些名留千古的伟人们,哪一位不是经历了磨难,方才取得成功?李白多遭贬谪,怀才不遇,才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千古绝唱,使他成为一代“诗仙”;薄松龄为自己题下勉励词: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他到处搜集奇闻轶事,经历种种困难,惨淡经营了几十个春秋,终于著成伟作《聊斋志异》。
磨难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体味生活,更好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当你经受磨难时,你是否感觉到生命的痛苦?而当你克服困难摆脱困难时,你又是否感受到生命的快乐?我想,当你站在成功之巅上,回首过去之时,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定是在磨难中的挣扎,想到这,你就会体味到生命的滋味,从而更加珍重生命。
磨难,是我们的良师,是我们的益友,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磨难,怎能见成功?那么就让我们鼓起勇气,坦然地接受磨难吧!
第三篇:中考作文快速构思法
中考作文快速构思法
文章的构思布局是指在动笔行文之前,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的总体设计,是作文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具体地说,文章的构思就是对头脑中的材料作进一步的扩充、延展、分解和组装,使之有序化、凝聚化、最优化,包括精选题材、提炼主题、设计人物、编置情节、安排结构以及探索最适当的表现方法等。有的考生老是对题目匆匆一瞥,在思维紊乱状态中,就信笔写去,结果常常是像挤牙膏似的,“挤”一点,写一点;或像溜冰似的,“滑”到哪里算哪里。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读起来让人觉得干巴巴的,毫无生气,即使是审题、立意都不错,但由于仓促动笔,思维无序,在行文的过程中,有时写着写着就偏离了题旨。因此,动笔之前,必须认真进行个性布局。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构思的精巧与否。尤其是考场作文,在构思方面若能体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做到独特、新颖、匠心独运,那么文章升格获得高分将会成为现实。
那么,快速构思应当怎样进行呢?从总体上说,首先要弄清题目要求,然后根据要求,打开记忆的大门,搜寻出平时生活中积累的各种信息(包括生活经历、见闻、知识、情感等);调动各种形式的思维,积极展开联想和想像,初步确定中心与题材;其次,展开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选择最佳角度表现中心,并据此改造、丰富材料,提炼立题;最后,根据主题和题材的关系,对全文的布局做到有序、有旨、有特点,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都应该想清楚,构思布局应力求做到新颖,精巧。
当然,因作者的个性不同,构思的方法也就各具特色。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构思方法,供大家选用。
1、片断组合法。
这种构思方法,就是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选择几个生动的、典型的人物生活片断,或事件情节片断,或景物描写片断,把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共同表现一个主题。用这种方法写人记事,可以在较短的篇幅内,立体地、多角度地表现人物、叙述事件、描写景物。片断组合的构思,可以给作者留有广阔自由创造的天地,使思路开阔,纵横驰骋。但片断组合,绝不是大拼盘,应做到所选择的片断符合文章中心的需要,所写片断应始终围绕中心展开。同时,各个片断应各具情态,各有侧重,以期达到“众星捧月”的艺术效果。
2、虚实相映法。
要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有时需要对描写对象作直接的正面描写,有时则需要对描写对象作间接的侧面描写。前者称为“实”,后者则称为“虚”。“实”和“虚”是相对的,写“实”显得厚重,写“虚”显得空灵,“虚”“实”相衬则形神兼备,既可使人感到具体实在,可触可摸,又可收到气氛浓烈的效果。这种方法宜于表现广阔的生活场面,因之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具有较大的思想容量。此法最适于抒情文体。
3、信息提取法。
行文中,有时会碰到思路阻塞现象,这时候,就要迅速唤醒记忆中的各种有关信息。初中生活,缤纷多彩,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美好的、难忘的记忆。选取其中给予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例铺展开来,一定会迅速打开思维的闸门,使思维流程快速运行。张开感觉之网,入微就有辉煌。
4、对比反衬法。
对比反衬,是将对立的人物、事件、景物放在一起,通过它们的差异来说明问题的一种写作构思技法。它与烘云托月法很相似,不同的是,烘云托月是用同类或相近的人、事、景来衬托,属于正衬;而对比反衬,是用相反或相对立的人、事、景来对照,属反衬。运用对比反衬法构思,目的是使对比中的立体得到强调与突出,它从相反相逆的角度将两种物体进行对照比较,以形成十分鲜明的反差烘托,因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战斗力。如用冷清萧条的景物,反衬欢乐喜悦的感情;以外界喧闹的气氛,反衬内心寂寞的心理。
这是一种最常用创造性的构思方法,广泛用于记叙文、议论文、小说、诗歌中。
5、彩线串珠法。
彩线串珠,就是作者在处理安排材料时,选取一个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事物作为贯穿全篇的彩线,将一组精选的材料(珍珠)连缀成篇的构思方法。作为“串珠”的“彩线”,可以是物、可以是事,也可以是一种思想感情,只要能够体现题材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文章的主题思想即可。
有位同学以《生命的季节》为题,以生命为彩线,用“懂事之春”、“灼热之夏”、“硕果之秋”、“沉思之冬”四个小标题,描绘了生命的多姿多彩。文中虽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但四个小标题由一线相连,恰似一串珍珠,熠熠生辉;每一个小标题又各侧重一个方面,环环相扣,使得文章结构十分紧凑。
运用彩线串珠法,一要有珠,材料要一个比一个棒,像珍珠一样光艳夺目;二要有美丽的彩线,必须选用最能体现文章主旨,又能贯穿全篇的联缀物;三要贵藏忌露,有虚有实,或明或暗,形成文章起伏变化,既不能让读者一目了然,又要让读者有迹可寻。
6、尺水兴波法。
“文似看山不喜平”,说的是写文章好比观赏山峰那样,喜欢奇势迭出,最忌平坦。如果说,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那么行文之妙则在于起伏曲折、跌宕多彩。因为平铺直叙的文章,往往让人感到呆板、单调、乏味。行文时,采用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文势,这种在有限的篇幅里把事情说得引人入胜、起伏曲折的谋篇技巧,就叫做“尺水兴波”法。
通常“尺水兴波”法在文章中可表现为“巧设悬念、巧设误会,巧用抑扬、疏密相间、铺垫渲染”等形式,形成起伏的波澜。如《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故事之所以脍炙人口,与其情节曲折有很大联系。诚想刘备请孔明如果一次便成功,必定索然无味,故事就不能吸引人了。
总之,“文贵曲”。记叙文要想在有限的篇幅里把事情叙述得娓娓动听,把人物刻画得性格鲜明,就应很好地掌握“尺水兴波”的谋篇技巧。
[教你一招]
名人谈构思
文章的构思应当是曲折有趣,而又自然天成的。
散文家李广田曾经把诗歌比作“浑然无迹”、“圆满”、“完整”的“珍珠”;把小说比作“一座建筑”,“它可能有千门万户,深宅大院,其中又有无数人事陈设,然而一切都收敛在这个建筑之内,就连一所花园,一条小径,都必须有来处,有去处,有条不紊,秩序井然”。至于散文,他则这样比喻说:我以为它很像一条河流,它顺了壑谷,避了丘陵,凡可以流处它都流到,而流来流去却还是归入大海,就像一个人随意散步一样,散步完了,于是回到家去。
林语堂也有精妙的比喻。他说:作文只须顺势,如一条小河不慌不忙,依地势之高下,蜿蜒曲折,而一弯溪水妙景,遂于无意中得之。若必绳以规矩方圆,量以营造法尺,结果只成一条其直如矢毫无波澜毫无曲线的运粮河。
中考作文如何构思巧妙
在作文中规中矩地完成之后,只能拿到结构方面的基础分,但是如果用一些方法让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巧妙,吸引读者的眼球,会在文章的结构分上得到加分。下面介绍几种让作文构思更巧妙的方法,希望对各位初中学生有所帮助。
1、设置悬念法
设置悬念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在开头设问,即在作文开头即给读者提一个问题,形式可以是问句,也可以仅仅是一个叙述,但在开头的事情往往显得匪夷所思,不符常规,这样能在读者心中产生一个疑问,引其兴趣,让其对下文产生期待心理。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开头即是“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这个开头就比较有吸引力,因为它给读者设置了很多疑问。小女孩是干啥的?这么冷的天,还是个大年夜。她为什么一个人在街上走,还光头赤脚?读者自然而然想往下读。
2、抑扬法
所谓抑扬法,包括先抑后扬或者先扬后抑。这个方法说的是当你真正要表达某种褒贬情感的时候,不要一开始就表现出来,而一开始将相反的方面表现出来,接着才开始表现你所想表现的那个方面。
如金庸小说《笑傲江湖》描写令狐冲的师父岳不群时,即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开始时将岳不群描述成一个慈父良师的形象,给了他正派人士引以为荣的“君子剑”称号;但到后面,这慈父却利用女儿幸福达到私利,这良师却为私心杀害自己徒弟。堂堂“君子剑”实为不折不扣的阴险小人,为野心掀起武林中的腥风血雨。这样不用太多语言描述,光是前后一对比,其人性之丑恶暴露无遗。而《神雕侠侣》描绘杨过则使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抑扬法”实际上是对比思维的一种,写作时要注意。“抑”的目的是“扬”,“抑”的内容是为了更好地“扬”。最终要把你最想要表达的那个意思抒发出来。
3、误会法
误会源于人与人之间或人对事物的错误理解。误会法就是指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一方对另一方(或者某件事)产生误会,或者两人互相误会,从而引发矛盾,推动情节发展,从而使人物情感的波澜层层递进,多姿多彩。所谓“人贵直,文贵曲”,平铺直叙是作文大忌,而要让文章起伏跌宕,扣人心弦,巧设误会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比如有一篇考场满分作文叫做《误会》,文章中开始写“我”因为天下雨父母亲没给生病的“我”送伞而导致“我”误认为父母不爱“我”了,后来看到母亲留下的纸条才知道父母亲是想锻炼“我”,让“我”能够成长得更好,“我”在知道这是个误会之后明白了父母对“我”的关爱。这就是典型的用“误会法”来给文章设置悬念的例子。
使用这个方法需要注意在写完误会之后一定要交代这是个误会,并且需要交代主人公知道这是个误会之后的心理反应。
第四篇:一体化四步构思法[范文模版]
下面是某位同学的作文,由于时间问题,老师将之提炼成作文提纲的形式。
作文题目:我心中的那一轮太阳。
请大家根据我们刚才所讲的作文中常见毛病来剖析这篇作文的提纲有哪些不足之处。
题目:我心中的那一轮太阳。
首段写我脆弱爱哭,父母亲的安慰和帮助,就像一缕阳光温暖着我;
第二段开始写上幼儿园离开父母亲时的伤心痛哭,及两个小朋友主动来与我交往,结下厚感情; 中间部分交代因上小学与小朋友离别后的痛苦,机及小学新朋友主动来结识并与我成为好朋友; 最后写各个阶段的朋友们就像那一轮太阳,永远温暖着我。
1、同学之间交流,班上交流。
2、存在这些问题,怎么办?能不能快速高效地加以修改?这就需要借助今天我们学习的重点“一体化四步构思法”。
运用一体化四步构思法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具体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打造一条线索
打造一条线索是指在写作前为文章理出一条能贯穿全文的主线。可以实物为线索,以一句话为线索,以感情变化为线索……
2、提炼一个主题
提炼一个主题是指根据所写文章内容确定一个明确的、具有思想高度的主题,并且要符合题目要求。
3、找到一种素材组合方式
在写作时,要根据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文章内容找到一种最合适的素材组合方式。常用的素材组合方式有: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
4、确定一个重点
在写作过程中,要想些能体现文章主题的段落,结合文章线索确定重点段落。
接着我们运用所讲的方法一起来构思并修改刚才的提纲。
1、打造一条线索
从众多帮助过我的朋友中,专挑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朋友,以他对我帮助为线索贯穿全文。2提炼一个主题
表达对朋友的感激之情。
3、找到一种素材组合的方式
常用的素材组合的方式有: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
4、确定一个重点
朋友对我的帮助可写几个方面或几件事,抽取其中一件作为重点。
构思完毕,是否就绝对没有问题?是否就可以直接动笔?不行,我们还不要通过列提纲来检测构思的正确性,请看下文。请你根据一体化四步构思法来评判修改稿的优缺点。
作品展示(修改稿)
题目:我心中你给的那一轮太阳
首段写我最弱爱哭,易遭人欺负,好朋友狮子教会我什么叫宽容。
狮子受到小区孩子王的欺负却不计较(略写);
在饭馆,狮子原谅了弄脏自己的服务员(详写);
最后写狮子狂容的举动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让我受益无穷,我永远感激他。
口头训练,请你帮忙修改前面的构思及提纲。
当堂训练
一、【中考原题】
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里。“毕业在即,离情渐浓,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片文章。
作文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训练要求:
先按照四步构思法进行构思,思路清晰后再列出作文提纲。(限时5分钟)
二、写作格式示例
一体化四步构思:
1、打造一条线索;
2、提炼一个主题;
3、找到一种素材组合方式;
4、确定一个重点。
提纲
题目:。。。。
第一部分:开篇点题;
第二部分:(略写);
第三部分:(详写);
第四部分:结尾扣题。
展示交流
佳作示例
运用”一体化四步构思法“整体构思
1、打造一条线索
文章以”只因为你在我心中“为线索贯穿全文。
2、提炼一个主题
开篇点题,直接喊出”语文,你在我心中“,表达自己对语文和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3、找到一种素材组合的方式
选取语文在诗词、名著、名人三方面带来的心灵震撼,采用并列方式组合素材。
4、确定一个重点
文章重点写语文的魅力,通过具体实例将语文的魅力展现出来,文采飞扬,引人入胜。
作业布置:
一、留在我心中的风景;
二、改变一点点。
作业要求:
1、按照一体化四步构思法进行构思;
2、列出提纲检验构思的正确性;
3、选择其中一道题目正式写作。
总结提升:同学们畅谈收获。
第五篇:中考作文的五指构思法
写好作文的五指构思法
一、拇指——审题
二、食指——立意
三、中指——选材组材
四、无名指——结构
五、小指——语言
写好作文的五指构思法
一、拇指——审题
题目类型: 1.全命题 2.半命题
1.全命题审题的几种方法: A、化整为零法
例如《我战胜了自己》 ①这道题写作的对象 ②这道题限制的范围 ③这道题取材的范围 ④这道题题旨的中心
B、比较异同法
同类题和相似题的比较辨异,可开启你的写作思路。例如《我的老师》与《我和老师》 又如《家庭琐事》与《有家真好》
C、开掘喻义法
在全命题作文中,常有隐喻义的题目,对这些题目的审察理解,准确把握其隐喻义直接关系到作文的立意和选材。例如《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又如《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
2.半命题的补题
补题是半命题作文至关重要的一步,补题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半命题作文品位的高低。以写“我”为写作主体; 以“熟”为选材前提; 以“新”为立意追求; 以“小”为切入口径。
半命题的补题原则:
扬长避短,熟悉为先。创新求异,独标一帜。力戒空泛,小处切入。搭配得当,合乎逻辑。思想健康,拓深主题。
半命题的补题练习:
以下是《_____的味道》的补题内容: A.“打麻将”、“抽烟”、“自杀” B.“西瓜”、“咖啡”、“冰激凌” C.“得奖”、“挨批”、“失败” D.“母爱”、“阳光”、“飞翔”
你认为哪组最好,请依次排列,并说说理由。
半命题的补题练习:
请为《我第一次_____ 》选择恰当的词语补题,并说说理由。请在方框内打√。(可多项选择。)A.淘气 B.领奖 C.做梦 D.说谎 E.哭
半命题的补题练习: 有人说:阅读并不限于书,也应该阅读山,阅读海,阅读花,阅读树,阅读清晨,阅读黄昏……有时也该阅读政治,阅读经济,阅读文化,阅读亲情,甚至阅读一只鸟,阅读一个人…… 请以 “阅读 ”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食指——立意——文以载道,意在笔先 立意原则:健康向上,积极进取。
写事——领悟人生道理
记人——具有优秀品质
感情——高尚真挚纯洁
三、中指——选材组材
选材原则:来自生活,高于生活。
选择好用材的角度 ;
处理好用材的取舍 ;
设计好用材的先后。
四、无名指——结构 “树形图式”的结构方法
“树形图式”用的先总后分的结构,特别适用于并列结构的文章,根据需要,还可以增加层次。这个模型的最大价值乃在于形成分层次分析、综合的思维习惯。就写作而言,能养成撰写分级提纲的习惯。
“树形图式”的结构方法 “校园写真”
开头:校园中活跃着无数花季少年,他们像跳动的音符,谱写着一支支欢乐的歌l他们如优美的词藻,组成了一首首朦胧的诗;他们似绚丽的色彩.绘成了一幅幅美妙的画。他们有讲不完的故事…… 初一——欢乐颂 初二——领悟
初三——向昨天告别
结尾——这些就是校园中重复演出的故事,有欢笑也有烦恼,这里的每一支歌、每一首诗、每一个故事都载着我们的甜酸苦辣,驶进人生的长河……
“树形图式”的结构方法 我们试以“品味友谊”为例
第一层:表层的友谊——朋友之间的交情。
第二层:中层的友谊——挚友之间的深情。
第三层:深层的友谊——诤友之间的真情。
五、小指——语言
首先要表意明白、语句通顺。语言出彩 的“两大法宝”:
一是注重语言的节奏感――将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形成美妙的语言节奏。
二是注重语言的“闪光点”――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就会形成语言的“闪光点”。提高写作能力的五大要素
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
二、要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
三、要有清晰连贯的思维
四、要有流畅得体的语言
五、要有“倚马可待”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