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自由在高处》小感
读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有所得,也有疑。
最喜欢他的一段话,“清晨,阳光照进世界的每一座庙宇。有个问题,多年来我一直没有弄清楚:一个人如果有信仰,为什么还会去信宗教呢?如果是因为没有信仰而去信了宗教,宗教岂不成了信仰的替补品?但我知道我自己是有信仰的,我也愿意吸收任何宗教信条中有价值的东西。我不相信上帝,我会想念他;我不信佛陀,我仍会想念他。而我的信仰,在心底,在笔端,从每日清晨写下第一字的时候开始。我用文字祷告,我用文字诵经。我愿意将我的生命托付给这一切。”
这里,熊先生虽然是问的形式,却明确的给了自己的答案:信仰自己,和自己的笔。是的,从他的文中,感觉一个自信的,态度平和,观点犀利的真实的人,对社会充满关注和感情的评论者。
这话,于我有益。我甚至想,信仰是什么?难道一定要某某崇高的啥吗?我个人觉得,好像人人都需要信仰的,只是这个信仰对象不一样。假如,自信的人信仰的是自己,或者是自己的思想,那么对一些不自信的人,他可能需要非“自己”的东西替代:如各种神啊,上帝什么的,有的人又不喜欢神,那么喜欢追求物质的人可能可以信仰金钱教,物也可以作为信仰,再单调点的,可能信仰某些人或者某个人,或者某些感情或爱情。理想主义者应该是信仰理想。而一些不谈信仰的人,如果他还关心家人,那么凑合把“家”硬塞给他作为信仰。
这是读书之得。这里主要谈与他不同的意见,反正熊先生也喜欢平等探讨,这可能也是他的信仰的一部分。
一是“死刑是个笑话”。为什么要有死刑呢?熊先生这里没有探究太深,比较起他有一些文章用功很深来说,这篇文章很随笔,结论也很随意。——仅仅因为有人或者有国家反对死刑,而且根据熊先生的判断,有可能这种趋势会继续加大,而就推出“死刑是笑话”?
熊先生说 “杀人不偿命并非国家不珍视人的生命,相反是过于珍视。甚至在美国,死刑废除论者发现死刑犯大多数都是穷人,在法庭上都只是勉强得到了一位指定的辩护律师的辩护。就像有的人所说,死刑不仅扭曲了整个刑事司法制度,还贬低了国家。布兰代斯大法官同样以为,国家必然是一名教员,当它杀害犯人,它就是在教给大家复仇和憎恨。杀人犯不会被人热爱,但是也不至于被人弃之不管。如果允许杀人犯活下去,国家则是在提醒所有公民,没有一个人会永远而且仅仅是一名杀人犯。”第1句,“并非国家不珍视人的生命,相反是过于珍视。”——中国的古话说的是过尤不及,凡事的火候,总得恰当,简单的拿珍视生命来当遮羞布,这片布太轻薄。第2句,美国如何如何,这种现象是说明“穷人更容易被判处死刑”还是说明其法律的严重缺陷?他们的法律是“人人平等”还是“有钱平等”?是死刑这种手段出了问题,还是使用死刑的这些规则和人除了问题?第3句,某大法官如何如何,他说“国家必然是一名教员”,但我们知道,国家不是教员,应该理解为“国家好像一名教员“,这是一种比喻。我要提醒,这种比喻,很不恰当。国家有教育民众的一面,这种比喻类似母性的耐心教导。国家不仅有母性耐心的一面,还有父亲严厉的惩戒一面。再俗套一点,国家比喻为要当妈也要当爹可能合适点。假如国家为爹妈,国民皆为子女,那么当其中一子杀了另外一人,爹妈是该宽恕还是该惩戒?批评两句就够了吗?当妈的也说不够啊,有句古老的谚语:“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那么咱们就用剥夺他最宝贵的自由来惩罚他!是这样的逻辑吗?够了吗?你觉得够,我觉得不够啊!口水由此连绵不绝。试问:生命该如何偿还?说的好听,生而平等——死者的生命已逝,却不用拿命偿还,这是对生命权的平等的严重亵渎吧?假如我是死者,我想说“我要凶手下地狱。”如果我不信地狱,那么我就要他死。如果,如果你是死者呢?如果你喜欢宽恕死者,我不介意你对死者的宽宥,这是你的自由;但,不要拿这种自由来忽悠人。因为很丑,这是西方文化的虚伪。
至于后面的论据,说国家功利主义,还拿凌迟说事,这样类比太粗糙。有的国家毫不忌讳的谈利益谈盟友,国家这个东西,为什么不讲功利?人的自由源头是什么,是自私和利己。国家是社会,社会基础是民众,国家要脱离人的自私和利己?国家有死刑当然有社会的好处,有好处的事情就是不该做的事?那还是人吗?国家死刑对社会对国家有一定好处,这不是最重要的,更关键的是死刑是否体现死者的意志。死者的意志,他是当事人,他应该有最大的话语权。所以为什么要提醒“假如你是死者”“假如我是死者”,咱们别把死者不当人好吗?死人没办法为自己说话,他们的利益该谁维护?目前来说,国家维护当然比个人维护更有效率。而杀人者死,体现生之贵。废除死刑说的是尊重生命,做的却是把生命贱价处理。死刑是一把利刃,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如何使用好。而废除死刑,怕“教人仇恨”而自废武功,这是哪种逻辑呢?换个角度,人类是有感情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要教育人去掉仇恨这种情感?这在逻辑上又是假命题,因为有爱才有恨,恨是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想消灭恨,必然连爱也一起消灭了。
熊先生喜欢旁征博引,大量举证。我发现一个毛病,不提不爽:其言必西方,例必名人。举点亲切点的,离国人生活近点的例子好吗?推崇下李宗吾先生,他推崇的老子,眼界都是超世纪流的。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李宗吾先生把话说透彻到底,加了两句“礼失而后刑,刑失而后兵”。这些东西连贯的,一级一级往下走的,失去道的统摄而去谈德,不求德的真性而去讲究仁义礼制,其实是失去基础而求高楼的空谈。忽略道和德的作用来谈治理天下(仁义礼等方式),是混乱的开始。所以老子得出论点:“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而礼制如果继续失效,则只好用更强有力的法治。法治如果还出麻烦,那么最后是用兵。把这些比喻成河流的话,我们的刑和兵这些看起来暴力的手段来源于高尚的道德,这样看是不矛盾的。反过来,军队的最高荣誉是没有战争的话(这是东方思维和军事思想推,西方的军事指导思想更侧重弱肉强食),那么刑法的最高层面是无人需要动刑。对应的,死刑的问题不是该被废除,而是不被触犯。如何不容易触犯?一个是立法方面,需要严谨和慎重,另一方面,民众也应该要有适当的不触犯死刑的理性。熊先生这里的辩护很粗暴,什么激情杀人还有预谋抓不到——这样的理由简直混蛋:仅仅因为老鼠难捉,就不让猫抓老鼠,让猫下岗?如某人杀了人,被抓,然后“尊重生命人权不该有死刑存在”——凶手杀人的时候对人权尊重了吗?至于激情杀人,这个理由就是个BUG,在西方,逃避法律常用套路就辩护他有神经病,法律成为了禁锢道义的索套,不该改改?!西方思维的自我意识的贯穿是非常强的,自我主义太强,过分强调了个体“我”的意义,就容易忽视“人”的伦理关系还有他人,还有集体,还有国家和社会。那些支持废除死刑的人,考虑问题的角度是从“自己”出发,丝毫不考虑他人,或者说“自我”这一形态过于庞大,结果很容易遮蔽了他人,最后导致偏激和另一路的狭隘。因为人的属性,一方面是个体的独立性,另一方面是社会大众性。考虑他人,考虑死者,考虑社会,不用过多考虑,就放在天平的砝码上,就很自然选择该如何做。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是个半伪命题。写着写着,很自然就不得不把这句曾经流行曲炮轰一下。国内早有鱼和熊掌的论文,生和义的争议。古时的作者选择了推崇义。其实当然可以选择鱼,也可以选择熊掌。对于信仰是义的人,自然选择了义,对于信仰是生的人,自然该选择生。把自由作为信仰,那选择自由好了——自由真的就比生命和爱情更高吗?应该允许见仁见智。对于真正自由的人来说,很容易倾向选择自己,或者说很容易做出为了自由放弃某些东西的事情。对于热衷爱情至上的人来说,他很难放弃爱情吧。自己掌握自己的思想和世界,不受简单的单一的纯粹的某种过于简单的东西约束。这是我读熊先生的感觉,他已经思想很自由了,所以——帕得里克说“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则说“不自由,仍可活”。这里其实熊先生并没有总是把自由放那么高,“仍可活”我读成熊先生对“生”的注重,至少并不总是自由第一。也就是说”若为自由故——无需抛爱情和生命。舍义取生是生者的自然选择,舍生取义是义者的信仰和价值体现,“两者皆可抛”则是义者的号召宣言,仅此而已。熊先生喜欢大量引证,我是不懂,不过我喜欢读他的一些引证,如他说胡适晚年认为宽松高过自由。OY,我认为老人的话,大部分是比年轻的时候说得更精深,我也觉得如果社会真的自由,体现出来的面貌应该是宽容,而不是成天喊着要自由,而不是“皆可抛”。熊先生说的“仍可活”,我觉得他其实也很懂,快接近真正的自由了,可是奇怪他为什么会喊出“自由在高出”呢?
看到自由在高处,哦,大谈电影评论。老实说,还挺喜欢看他评论电影的,不少影评觉得说的特好。但是,仅仅是电影的几个镜头,手朝上,站高处,19年后逃出监狱,这就得出结论:自由在高处?这样简单的结论太粗枝大叶了,或者说仅仅是停留在影评上的观点就拿来推广了,我对此表示怀疑。自由是什么?通篇也没说明白。或者说我没看明白。因为自由,看起来被推崇,却不一定是褒义词。甚至,它寄托了人类社会某个时期的情感,肩负过“皆可抛”的历史使命。这是特定历史荣誉。我个人觉得,有点过时了。熊先生老提自由,但是提自由又略显空洞,可能是我觉得有点空吧——我们现在社会不自由吗?其实我甚至武断的觉得书中,熊先生其实写:比起过去,进步很大,提高很多,希望大大,什么旧的铜墙铁壁,让子弹再飞一会,就打烂了。写的是社会进步,我却以为社会进步会带来受的约束肯定减少,自然就是更自由。而且,至少我认为,熊先生是相当自由的思想者,没受什么迫害吧。但是人总是会受到限制的,他也不可能是超人。问题来了,自由的度究竟有多大?人们喜欢比喻鸟自由的飞,鸟总有要回到地面的限制;鱼儿在水中自由,却又离不开水。这些自由的想象,其实是人类看到这些东西时,把这些鱼这些鸟幻化想象成自己,寄托了自己融入到鱼水中去,在思想上自由的飞了游了,唯心上达到现实中无法实现的自己。依我看,说自由的实质是说自己,大概理解是发现和重视自己。人在婴儿时,内心世界只有自己,逐渐长大,认知世界,发现世界和想象世界有所不同,慢慢感受到各种约束,约束即非自由,再大,有能力打破一些约束,想象世界逐渐和现实世界糅合成新世界,有可能朝自己的新世界方向前进。人类的社会性,注定无法打破所有约束,而只能打破其中一部分,打破这部分约束,即可谓自由。
这个自由不太会说,举个例子,人小时候在家,受家庭的呵护,长大后可能有的人觉得呵护成了禁锢,产生了不自由的东西。然后选择突破禁锢,离开家,独立,走自己的路。这是个打破一些约束的过程,恩,自由了吧?但是大家应该不会为了追求这种“自由”而把和原来的家庭关系给断绝了吧?还有,例如戴着锁链的奴隶,他的“生”受到严重的约束,这个时候帮他把该死的链子拿走,他就感觉自由了——难道非要给他知道“你有选举权,有被选举权,有示威权”才算自由?从奴隶当成农民,自由前进了一大步,奴隶自由了。走到封建社会,主要关系是受土地的约束,农民离不开土地,这时候可能有人告诉他“你知道吗,你很不自由,你被土地捆绑了——是那些封建地主”,于是农民觉悟了自由,反抗了封建主。是的,这个时候农民又自由了。这时候农民可以选择当工人,不再受土地的约束了,而那些告诉他的人,有一些可能是好人,有一些肯定是资本家啦!奴隶的脚铐打破后,农民和封建主站起来了,农民和封建主建立了新的劳动关系;农民不满意和封建主的关系后,他们的链条打破了,自由在其中起了相当大的旗帜作用,然后产生无产者和资本家建立了新的链条关系。
回过头去看看,每次都打破了链条,都得到了自由了吧,可与此同时,打破旧链条,仅仅是换了种新的链条而已——让大家觉得还舒适的链条。可链条本身,从没完全消失。说到这,提醒一下,自由从来都是有限度的。人类之所以形成社会,之所以成为“人”,正是由于个人,他人,集体等各种不同的链条联系在一起。与人类隔绝的狼孩,没有这种链条,有的仅仅是人面兽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离开家,独立成长,而并非与父母断绝关系。自由的限度,仅仅以链条的舒适性,以及与这种链条是否制约了人类前进发展的步伐有关系。我们要打破的程度,仅仅限于少数拖慢我们前进和舒适的那些链条。而这个,是自由主义者很少解释的地方。自由曾经的巨大作用,用在资本主义向封建主义开炮的时刻,用以武装平民的思想。他们成功了,这种思想或主义会得以延续,资本受益于这种思想体系,而且自由这东西太具有煽动性了。恩,忽然想到一个东西——自由这种东西,背鼓吹得那么美妙,简直就是新时代的圣经!
对于资本的代言人来说,利用自由推翻了封建先生,然后用自己取代封建先生的位置,建立与大众的新链条关系。这个时候,他的身份和以前不同了,他的利益由“推翻禁锢的世界“转为“维系我们的世界”。他不能否认自己送给大家一根新链条,但是他对此可以很低调。我们不用想,就知道他不可能会鼓励民众“自由”的推翻自己。甚至,他从始至终都模糊着自由的脸,仅仅鼓吹自由的美丽的一面。我们看鱼,很容易看到鱼自由的游泳这一面,却往往忽视鱼离开水就死。对于鱼来说,自由脱离了水,后果很严重。是自由重要还是水重要?是人类彼此间的关系重要,还是一味鼓吹自由重要?
对于奴隶,自由很遥远;对囚徒来说,自由在高处;对于站起来的人来说,自由就很近了;对于自尊自信的人,已经享受自由。自由的位置没那么高,自由的大面貌是宽容,而不是为所欲为。我个人认为,自由不是一个很高的起点,自由的终极目标,可能发展最后会通往共产主义,当然,伴随的是人类普遍的高素质、高道德和丰富的生产,和社会主义殊途同归。当然,如果社会发展水平不够,民智不够的话,自由的国度也可能成为希特勒那样独裁者的温室。
对于站立的人,自由的距离,可能仅仅是手伸出去的距离。别把自由看那么高,除非你认为自己接近奴隶。
第二篇:读《自由在高处》
读自由在高处
这本书读得很快。书里有一些内容和《重新发现社会》的内容是一样的,这本书的特色是作者用了大量的电影来阐明自己对个体生命的看法。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是《集中营是用来干什么的?》,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一个观点:即使在最不自由的处境下,人仍然是可以追求自由的,所以“集中营是用来逃跑的”--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是本书中最可贵的思想之一。
关上此书,有些话留在记忆中:要自由,不要主义;宽容比自由重要;没有医治社会百病的良药,社会改良是一点一滴地完成的......下面是摘录:
1、P70据说首次提出“战略知识分子”概念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陶文昭教授。在他看来,中国社会中大部分知识分子属于战术性的,局限于解决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即技术性的、对策性的问题,所以中国还要有一批“务虚的、踱方步”的战略知识分子。他们“有鹰一般的宽广视野、鸭一般的敏锐告知、鸡一般的社会关怀”。
战略知识分子横空出世,他们是知识分子中的战斗机,他们的功绩远在战术知识分子之上。上述排比同样充满喜感--以战略眼光看,就是要求战略知识分子能够以禽为师,具备禽界空军的视野与禽界步兵的敏感。
解读:这篇《地图知识分子》在讽刺中有幽默,体现了作者犀利的笔锋。
2、P88《集中营是用来干什么的?》中的几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勇敢的心》、《动物庄园》、德国电影《隧道》
解读:这篇文章提到了一个心理学上的实验,研究的是“习得性无助”,作者因此说“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绝望的人”。
3、P95《人质为什么爱上绑匪?》
解读:这篇文章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谈起,认为“体制化”与此是同样的,从而提醒人们要防止“被体制化”。下一篇《奖励你,控制你》进一步谈到奖励比惩罚更可能会摧毁一个人的意志。《奖励你,控制你》中提到了逃狱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逃出亚卡拉》、《巴比龙》、《美丽人生》、《送信到哥本哈根》、《逃狱》。还提到一个警察为了“救赎”妓女的电影《监禁》,还有泰国电影《13骇人游戏》、乔恩.图泰尔泰博执导的影片《本能反应》。
4、P105《不自由的秩序如何杀人?》
解读:这篇文章正如文头所说,是分析奖励以外的对人的控制的方式,即人们如何通过已经建立起来的一套秩序或者规则来杀人。这篇文章用一部杰拉.巴布鲁阿尼编剧并执导的影片《Tzameti》(“13”,格鲁吉亚语,又译《百万杀人游戏》)分析社会之恶,这种社会之恶是通过一个个规则或秩序完成杀人的目的并支付“血酬”的,这社会总是试图通过建立起一 1
系列的规则,让各怀私欲的人们心甘情愿地服从它,然后在集体无意识中一次次兑现杀人或者被杀,在这种极其残酷的规则面前,每个人都开始进入汉娜.阿伦特笔下的那种“庸常的恶”,成为规则的严格执行者与遵守者。
P108当社会秩序建立于彼此剥夺的侥幸之上,任何未得到的幸福都是不确定的,而得到的也是不牢靠的。在这种虚伪的秩序中,没有人能设计好自己的前途,安排好自己的一生,更不可能如贝多芬所言“扼住命运的咽喉”。每个人看似兢兢业业,然而谁也不能掩盖这种秩序的拼凑本质。此时,社会不过是一个通过临时拼凑起来的规则来剥夺生命或转移财富的场所。所谓“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命场”,人们遵守规则,却彼此伤害,社会满盘皆输。“合法伤害权”的背后,没有谁是最后的胜者。对于这种充满劳绩的社会来说,它赚走了穷人的一生,同样赚走富人的一生。
5、P126《守住良心的“一厘米主权”》电影《朗读者》中的汉娜.施密特,象汉娜.阿伦特笔下的艾希曼,优雅、温顺,而且理直气壮,刽子手被还原成一位普通的德国市民,忠于职守,对上级以及既有法令无条件服从。在1992年2月,柏林墙倒塌两年后,守墙卫兵因格.亨里奇受到审判的真实案件中,法官西奥多.赛德尔认为:“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这是你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这个世界,在法律之外还有‘良知’。当法律和良知冲突之时,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而不是法律。尊重生命,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
从汉娜.施密特到因格.亨里奇,体制内的作恶者莫不把体制与命令当作其替罪的借口,为自己主权沦陷、良心失守卸责。然而,即使是在黑暗年代,生活仍是可以选择的。“抬高一厘米”,是人类面对恶政时不忘抵抗与自救,是“人类良心的一刹那”。
P142人生而多艰,当我们被社会抛弃时,必须坚守不被自己第二次抛弃的底线,那是我们所有力量与希望的源泉。
P165《条件即逆境》除了积极生活、不断选择,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让我们超越无穷无尽的逆境?人类的光明前景,并不在于人类长生不死,而在于人不断的超拔于逆境之上。人类加之于自身的真正善良,就在于即使“天塌下来”也要积极生活。这种朴素的“在逆境中求生”,成为人的全部生活与信仰的来源。正是逆境的永恒,造就了人的永恒;正是条件的无常,造就了人的圆满。
解读:这篇文章,是对纪伯伦那首《挫折》诗的注解。
P207《天堂五分钟》关于这种与寻仇相伴的寻欢作乐的激情,或者“快意恩仇”,我在《天堂五分钟》(Five Minutes of Heaven)里找到很好的诠释。这是一部关于宽恕与救赎的英国电影。所谓“天堂五分钟”,指的是在杀死仇敌时所获得的像是上了天堂一般的五分钟甜蜜与快感。
仇恨让我们不自由,让我们看不到生活的美好颜色。而如果你愿意活在生命的高处,终将收复本该属于你的自由。也是因为拥有这块高地缘故,在我的课堂上没有一丝关于仇恨的教育。在这里,有的只是思维的乐趣,那才是我要的“天堂五分钟”。
P213《光荣背叛--从《一九八四》到《窃听风暴》》《窃听风暴》是2006年德国最成功的电影,它在“德国奥斯卡”之称的罗拉奖评选中获得十一项提名,并获得最佳影片、最佳编剧等七个重要奖项。这也是继《地下》、《再见,列宁》、《帝国的毁灭》、《百万杀人游戏》之后再次惊动世界的欧洲电影。
《窃听风暴》里没有宏大场面,这个中文译名远不如其原意“别人的生活”那样更能为我们展示该片的内涵。“别人的生活”在这里至少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他人生活的闯入;其二是没有自己的生活。
《辛德勒名单》里有一句话:救了一个人,等于救了全世界!魏斯勒背叛了自己忠于党国的原则,对于他来说,生活并非别无选择--他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P228《自由在高处--在中央电视台的演讲》银行家安迪,他之所以能够从肖申克监狱里逃出,正是因为空间禁锢了他,而时间又拯救了他。一天挖不完的隧道,他用十九年来挖;一天做不完的事,他用一生来做。我说人是时间单位而非空间单位的意义亦在于此--我们都是时间的孩子,如果你的一生都像安迪一样追求自由,知道自由在高处,那么你的一生就是自由的。
解读:这篇文章中有一个很有趣的题目:挪动算式“101-102=1”中的一个数字,使这个等式成立,只能挪动其中一个数字,只能挪一次,不能是数字对调。答案是101-102=1。这个题目让我想起蕾蕾出的题目:有4根木火柴,怎么将它们拼成“田”字。答案是将这4根火柴尾部对齐拿成一簇,火柴尾部的四个方框就可以拼成一个“田”字。这种题目考的是创造性思维,即跳脱惯常思维,换一种角度来解决问题。类似的还有电梯解决方案:一栋写字大楼中的人们抱怨电梯太少太慢,怎么解决?答案是将电梯门装成镜子,让等候的人可以在等候时间里顾影自怜,对镜理妆,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电梯难等了。记得多年前我买过一本《创造性思维》的书,就是讲这个的。
P260《识时务者为俊杰--2005年11月8日在南开大学的演讲》一个书斋演说者应该保有三个独立:
第一,要独立于威权与商业,不能受权柄或钱财的指使作违心之言,甚至颠倒黑白;换句话说,如果我不能行使积极自由,但至少要坚守消极自由的底线。
第二,要独立于自己过去的荣辱,所谓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世间万物都在变化,我们不能因为有人惩罚过你或对你有所奖赏就在文字上进行报复或网开一面,否则就有损于一个写作者的公正立场;在评论上报恩或复仇,是对自己的轻视,对文字的冒犯。关于这种独立,在1932年胡适和丁文江创办的《独立评论》发刊词上亦有所表述,“我们希望永远保持一点独立的精神,不依傍任何党派,不迷信任何成见,用负责的言论来发表我们思考的结果:这就是独立的精神。”其所谓“不迷信任何成见”和我说的“独立于自己过去的荣辱”有相通之处。我们既要防范来自他人或历史的成见,也要防范来自自己的成见。
第三,要独立于民众,做到虽千万人,吾说矣。一个参与时代的书写者,应该忠实于自己的经历、学识与良心,而不是所谓的人民。事实上,每个人活得都不够纯粹,能够真正代表自己已是上天最丰厚的奖赏,何必贪心代表一切。人--这脆弱的会思想的芦苇,有时更应该像大海一样坚定,不要因为陆地上人多而否定自己的汪洋海水。
P264《日报七年,我的文字心灵》
解读:这篇文章提到了几部伊朗的优秀电影:《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小鞋子》、《芝麻开门》、《水缸》、《樱桃的滋味》、《黑板》,提到了中国电影《十七岁的单车》和意大利电影《偷自行车的人》,提到了《天使爱美丽》的电影。
P272《把一生当作自己的远大前程》人要从旧有的生活方式与仪式之中解放自己。P290《易卜生主义(胡适)》易卜生是聪明人,他知道世上没有“包医百病”的仙方,也没有“施诸四海而皆准、推之百世而不悖”的真理。因此他对于社会的种种罪恶污秽,只开脉案,只说病状,却不肯下药。但他虽不肯下药,却告诉我们一个保卫社会健康的卫生良法:多培育有着能向一切病菌开战的白血轮一样精神的个人,须使社会里时时刻刻有着《人民公敌》斯铎曼医生这样的人。
P293《相信我们的国家,比我们想象的自由》自由并不复杂,美好之世界,美好之人生,不外乎各人顺其性情做好分内之事。而我之积极做事,也不过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尽责与从容而已,我一直认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一句非常有禅机、非常朴素庄严的话,即勤勉于当下,努力于今朝,修行于日常。
第三篇: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一):自己的自由要自给
邂逅这本书,缘于市机关工委'悦读?分享'读书沙龙活动。'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以独立之志,做合群之事,以思想与良心去担当。熊培云用他的文字,在笔端让观众恢复一种疼痛感;他说的每一句话,成为推动社会变革过程中最后的一根稻草。自由,一个极具思想高度的词语,熊培云用一种亲和平缓的语言向读者交流自己的人生感悟。'追求真理,但不强加于人'.读罢,深深地被书中的自由和赤诚所打动。
自由是什么?如何达到自由?多少人以此为毕生追求。帕特里克呼喊过:'不自由,毋宁死!'裴多菲也有名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熊培云却坚持:'不自由,仍可活。'——'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真正伟大的革命,不在于解开枷锁,而在于打破枷锁,为自由担起责任。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跳蚤实验:分设一个参照组和实验组,最开始的时候,参照组和实验组的跳蚤可以在正常的情况下跳起3米高,15分钟后,在实验组1米高的地方放置一块挡板,不管怎么努力,跳蚤都只能在1米的地方挣扎,无法跳得更高。再过15分钟,取下挡板,实验组的跳蚤不知道自己又能够随心所欲地跳出3米高,却只能永远在1米高处跳动了。说明类似结果的实验很多,>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习得性无助'.望文生义,'习得性无助'即是人在一个长期生活的环境中感受到的一种面对现实的无助感。而这个概念也恰恰可以用来解释人是如何变得不自由的。人是社会人,与外界的接触所感就形成了自身的观念和行为。我们必须承认,发展到现阶段的中国,先贤确实走过很多荆棘道路,带给我们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但也会发现,我们的国度似乎隐隐约约能感受到一种压迫性的紧张感。举个例子,'洋节'和'土节',都是一种精神领域的公共产品,却有人假借'爱国'与'爱传统'之名'驱逐异端',时刻保持警醒、提防资本主义企图通过文化'和平演变'.而从小处,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一种思想,'认真读书才能出人头地','考上大学就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我们好像自小就被驱赶着跑步前进从而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要跑在人前才不致于落后。这样的观念会让自己疲于奋斗,却未曾思考奋斗的意义为何;这样的观念会让我们放弃心中曾经萌芽的大胆新奇的念头却只能墨守成规;这样的观念会让我们在张扬个性与畏首畏尾的挣扎中最后选择了后者。人大概就是这样给自己套上了枷锁,成为只能跳出1米的跳蚤吧。
莎士比亚写在《哈姆雷特》里的写道:'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我想,人最伟大的地方或许在于能够做抽象的思考。比如,在这样的不太自由的环境里,如何把自己解脱出去。我想,这大概也就是作者写作这本书的目的了。
而作者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可以概括为打破思维定势,换个角度看问题。比如星巴克文化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不是所谓的'西方文化入侵';比如人质不一定会对绑匪恨之入骨,有的时候是有可能爱上绑匪的;比如奖励可能异化为一种可怕的绑架人生的心理控制;比如你只代表你自己,不需要自己强迫自己'嫁鸡随鸡'、'逆来顺受';比如人人喜爱的顺境其实也是一种逆境……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所想的那样。国家之间的确存在利益竞争关系,但是,周遭并没有充斥着对你的种种排挤。据我所知,我们眼中的那些'文明国家'也在一直绞尽脑汁改进自己的问题呢。不按大众认知的既定模式走,人生也不一定会完蛋。乔布斯说:'你须寻得你所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命才会有激情。你的人生道路不需要抄袭别人,你完全可以有自己的活法,可以在空间上远离国家,可以在时间上找回自己。
当然,实际情况是,即使你告诉自己高塔里没有监视者,鼓起勇气去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有时候你惊喜地发现你的确是自由的,而有的时候,那看得见的枷锁仍然让人进退失缩、左右为难。在这时候,就需要进行自救了。自救是对枷锁的反叛,不管是正面或侧面,不管是直接或间接,不管是直接冲击还是曲径保全。自救是自我救赎,如同书中提到的易卜生的话:'有的时候我真觉得全世界都像海上撞沉了船,最要紧的还是救出自己。'自己的自由要自给,只有解放自己的心灵,寻得自己的归属,才能做自己人生的领导者。
我相信,每一个人所做的点点滴滴,最终会凝成巨流,奔出山口,走向开阔的茫茫平原。
END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二)乔杰
《自由在高处 》这是一本2011年1月1日由新型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同时也是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奖获图书。
自由,每个人都在向往,帕特克里曾说过:'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却说:'不自由,仍可活。'自由与自救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我们每个人每天几乎都在自由与自救中纠结着、矛盾着,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另一种自由,那就是'生活自由、思想自由'.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或许都会经历一个个转型期,在这个转型期中有的人不知所措,有的人在各种利弊中纠结着、徘徊着。熊培云告诉我们: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那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在我们的工作中以甜美的微笑、真诚的态度待人,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通过小环境的改变来影响大环境。努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灿烂美好。
精心而立,不难发现,在我失意时,《自由在高处 》有我心灵的契合:'偶尔走失,从未离开。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当我困惑时,《自由在高处 》给我指引:'没有谁的人生可以复制,你也没有必要去复制,你只要做最好的自己,时代也一样,没有谁可以回到已然逝去的时代。人们总相信眼见为实,却忘了提取意义时存在的视觉盲区。' 当我自满时,《自由在高处 》给我警醒:'有什么样的心灵,就会有什么样的目光。传播学理论同样认为,任何意义的完成,关键在于信息的接收者。一方面,它意味着我们因此获得了解释生活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们可能因为自己的偏见对信息发送者进行观念上的附会与迫害。'
这本书是一本适合慢慢阅读的书籍,翻开的每一页,看到的每一句,都是一种人生的启迪和对自由另一种诠释。他用一种独特的语言将我们视若无睹或仿徨无计的问题都一一剖析开,让我们无形顿挫,更让我们看到了物质的本身以及问题的核心。我们不去评判他本身的对错,只是跟着这样一位作者领略他的思想以及精神世界,感知自由的另一种迷人风采。而且我相信,每一个人为追求自由所做的点点滴滴,最终会凝成巨流,奔出山口,走向开阔的茫茫平原。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三)杨志豪
《自由在高处》是一本有思想的书,读了这本书,我们能够获取许多珍贵的思想,我们能够用更独特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社会,我们甚至能够通过这本书更好地了解自己,用文字来解放自己。《自由在高处》不是简单的社会评论,作者熊培云在评论各种社会现象的同时不断地启发读者,让读者不得不怀着批判与质疑来阅读这本充满思想的大作。
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一点时间快速地浏览这本书,这不是一本需要每一句都得细细品读的美文集,你只要用心去品味,这本书就能给你带来非凡的感受,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思考,思考书中谈及的自由与责任。
'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的领导者。那些能够带领千军万马的人,未必能带领好自己。要么成为自己,要么一无所成。'这是此书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话。'领导自己的人生'看似简单,但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做到这样的人却甚是寥寥。如今有多少学生能领导自己而不是被分数所领导呢?也许多数人会说没有分数就没有以后考学的保证,但如果我们一直只被分数所领导,而不是用自己的思想领导自己去走我们向往的那条路,那么我们无疑会成为那些放弃自由的流浪者,在缺少思想财富的生活中麻木地活着。
社会上有太多希望带领千军万马的人,但他们往往连自己都无法带领好,正如新闻上频频出现的腐败官员,或许昨天他还在大会上慷慨激昂地呼吁大家反腐反贪,希望带领着大家坚定正确的道路,而在今天他却因贪污被打下马。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自由与责任是密不可分的。在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中就失去了自由,被套上无形的枷锁;但自由过度,又有太多的人看不到责任的边界。
在这个围绕自由的话题中,作者还谈及了那位在瓦尔登湖离群索居的梭罗。在我看来,真正的自由是像梭罗这样的生活,在那样的生活中,我们不必害怕时间的不够用,不必为了讨好别人而伪装自己,我们可以尽情思想,在这安静的环境中获得物欲与成功之外的自由。
'在那里,你可以坐在时间的溪水里垂钓天上的星星,不必终日奔波于风尘。看大地寒来暑往,四季消长分明;看种子播撒信念,古树支起苍穹。
【推荐语】作者能在基本读懂书中观点的同时,结合现实事件和自己的体验去分析和评论,真正有思考,才真正有收获。
第四篇: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一):自己的自由要自给
邂逅这本书,缘于市机关工委“悦读?分享”读书沙龙活动。“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以独立之志,做合群之事,以思想与良心去担当。熊培云用他的文字,在笔端让观众恢复一种疼痛感;他说的每一句话,成为推动社会变革过程中最后的一根稻草。自由,一个极具思想高度的词语,熊培云用一种亲和平缓的语言向读者交流自己的人生感悟。“追求真理,但不强加于人”.读罢,深深地被书中的自由和赤诚所打动。
自由是什么?如何达到自由?多少人以此为毕生追求。帕特里克呼喊过:“不自由,毋宁死!”裴多菲也有名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熊培云却坚持:“不自由,仍可活。”——“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真正伟大的革命,不在于解开枷锁,而在于打破枷锁,为自由担起责任。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跳蚤实验:分设一个参照组和实验组,最开始的时候,参照组和实验组的跳蚤可以在正常的情况下跳起3米高,15分钟后,在实验组1米高的地方放置一块挡板,不管怎么努力,跳蚤都只能在1米的地方挣扎,无法跳得更高。再过15分钟,取下挡板,实验组的跳蚤不知道自己又能够随心所欲地跳出3米高,却只能永远在1米高处跳动了。说明类似结果的实验很多,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习得性无助”.望文生义,“习得性无助”即是人在一个长期生活的环境中感受到的一种面对现实的无助感。而这个概念也恰恰可以用来解释人是如何变得不自由的。人是社会人,与外界的接触所感就形成了自身的观念和行为。我们必须承认,发展到现阶段的中国,先贤确实走过很多荆棘道路,带给我们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但也会发现,我们的国度似乎隐隐约约能感受到一种压迫性的紧张感。举个例子,“洋节”和“土节”,都是一种精神领域的公共产品,却有人假借“爱国”与“爱传统”之名“驱逐异端”,时刻保持警醒、提防资本主义企图通过文化“和平演变”.而从小处,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一种思想,“认真读书才能出人头地”,“考上大学就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我们好像自小就被驱赶着跑步前进从而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要跑在人前才不致于落后。这样的观念会让自己疲于奋斗,却未曾思考奋斗的意义为何;这样的观念会让我们放弃心中曾经萌芽的大胆新奇的念头却只能墨守成规;这样的观念会让我们在张扬个性与畏首畏尾的挣扎中最后选择了后者。人大概就是这样给自己套上了枷锁,成为只能跳出1米的跳蚤吧。
莎士比亚写在《哈姆雷特》里的写道:“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我想,人最伟大的地方或许在于能够做抽象的思考。比如,在这样的不太自由的环境里,如何把自己解脱出去。我想,这大概也就是作者写作这本书的目的了。
而作者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可以概括为打破思维定势,换个角度看问题。比如星巴克文化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不是所谓的“西方文化入侵”;比如人质不一定会对绑匪恨之入骨,有的时候是有可能爱上绑匪的;比如奖励可能异化为一种可怕的绑架人生的心理控制;比如你只代表你自己,不需要自己强迫自己“嫁鸡随鸡”、“逆来顺受”;比如人人喜爱的顺境其实也是一种逆境……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所想的那样。国家之间的确存在利益竞争关系,但是,周遭并没有充斥着对你的种种排挤。据我所知,我们眼中的那些“文明国家”也在一直绞尽脑汁改进自己的问题呢。不按大众认知的既定模式走,人生也不一定会完蛋。乔布斯说:“你须寻得你所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命才会有激情。你的人生道路不需要抄袭别人,你完全可以有自己的活法,可以在空间上远离国家,可以在时间上找回自己。
当然,实际情况是,即使你告诉自己高塔里没有监视者,鼓起勇气去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有时候你惊喜地发现你的确是自由的,而有的时候,那看得见的枷锁仍然让人进退失缩、左右为难。在这时候,就需要进行自救了。自救是对枷锁的反叛,不管是正面或侧面,不管是直接或间接,不管是直接冲击还是曲径保全。自救是自我救赎,如同书中提到的易卜生的话:“有的时候我真觉得全世界都像海上撞沉了船,最要紧的还是救出自己。”自己的自由要自给,只有解放自己的心灵,寻得自己的归属,才能做自己人生的领导者。
我相信,每一个人所做的点点滴滴,最终会凝成巨流,奔出山口,走向开阔的茫茫平原。
END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二)乔杰
《自由在高处 》这是一本2011年1月1日由新型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同时也是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奖获图书。
自由,每个人都在向往,帕特克里曾说过:“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却说:“不自由,仍可活。”自由与自救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我们每个人每天几乎都在自由与自救中纠结着、矛盾着,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另一种自由,那就是“生活自由、思想自由”.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或许都会经历一个个转型期,在这个转型期中有的人不知所措,有的人在各种利弊中纠结着、徘徊着。熊培云告诉我们: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那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在我们的工作中以甜美的微笑、真诚的态度待人,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通过小环境的改变来影响大环境。努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灿烂美好。
精心而立,不难发现,在我失意时,《自由在高处 》有我心灵的契合:“偶尔走失,从未离开。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当我困惑时,《自由在高处 》给我指引:“没有谁的人生可以复制,你也没有必要去复制,你只要做最好的自己,时代也一样,没有谁可以回到已然逝去的时代。人们总相信眼见为实,却忘了提取意义时存在的视觉盲区。” 当我自满时,《自由在高处 》给我警醒:“有什么样的心灵,就会有什么样的目光。传播学理论同样认为,任何意义的完成,关键在于信息的接收者。一方面,它意味着我们因此获得了解释生活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们可能因为自己的偏见对信息发送者进行观念上的附会与迫害。”
这本书是一本适合慢慢阅读的书籍,翻开的每一页,看到的每一句,都是一种人生的启迪和对自由另一种诠释。他用一种独特的语言将我们视若无睹或仿徨无计的问题都一一剖析开,让我们无形顿挫,更让我们看到了物质的本身以及问题的核心。我们不去评判他本身的对错,只是跟着这样一位作者领略他的思想以及精神世界,感知自由的另一种迷人风采。而且我相信,每一个人为追求自由所做的点点滴滴,最终会凝成巨流,奔出山口,走向开阔的茫茫平原。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三)杨志豪
《自由在高处》是一本有思想的书,读了这本书,我们能够获取许多珍贵的思想,我们能够用更独特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社会,我们甚至能够通过这本书更好地了解自己,用文字来解放自己。《自由在高处》不是简单的社会评论,作者熊培云在评论各种社会现象的同时不断地启发读者,让读者不得不怀着批判与质疑来阅读这本充满思想的大作。
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一点时间快速地浏览这本书,这不是一本需要每一句都得细细品读的美文集,你只要用心去品味,这本书就能给你带来非凡的感受,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思考,思考书中谈及的自由与责任。
“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的领导者。那些能够带领千军万马的人,未必能带领好自己。要么成为自己,要么一无所成。”这是此书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话。“领导自己的人生”看似简单,但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做到这样的人却甚是寥寥。如今有多少学生能领导自己而不是被分数所领导呢?也许多数人会说没有分数就没有以后考学的保证,但如果我们一直只被分数所领导,而不是用自己的思想领导自己去走我们向往的那条路,那么我们无疑会成为那些放弃自由的流浪者,在缺少思想财富的生活中麻木地活着。
社会上有太多希望带领千军万马的人,但他们往往连自己都无法带领好,正如新闻上频频出现的腐败官员,或许昨天他还在大会上慷慨激昂地呼吁大家反腐反贪,希望带领着大家坚定正确的道路,而在今天他却因贪污被打下马。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自由与责任是密不可分的。在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中就失去了自由,被套上无形的枷锁;但自由过度,又有太多的人看不到责任的边界。
在这个围绕自由的话题中,作者还谈及了那位在瓦尔登湖离群索居的梭罗。在我看来,真正的自由是像梭罗这样的生活,在那样的生活中,我们不必害怕时间的不够用,不必为了讨好别人而伪装自己,我们可以尽情思想,在这安静的环境中获得物欲与成功之外的自由。
"在那里,你可以坐在时间的溪水里垂钓天上的星星,不必终日奔波于风尘。看大地寒来暑往,四季消长分明;看种子播撒信念,古树支起苍穹。
【推荐语】作者能在基本读懂书中观点的同时,结合现实事件和自己的体验去分析和评论,真正有思考,才真正有收获。
第五篇:自由在高处
自由在高处
——在中央电视台的演讲
选自《自由在高处》(有删减),作者熊培云,“云知道”(熊培云、许知远、梁文道)成员之一。
很高兴到央视来做这个讲座。一来因为我做过媒体工作,非常了解大家在这个时代遇到的困境;二来不论困境如何,总还是有很多人在积极地做事,保持着生命昂扬的本性和进取之心。而且从整体上来说,国内绝大多数媒体都抱着一种热切的态度,希望中国能朝着一个开放、宽阔的方向走。这是我们时代的默契。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自由在高处”,这个题目给人无限遐想。什么是“自由在高处”,最极端的理解恐怕就是身居高位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有网友看到预告,就说想自由在高处,你先得给我找个直升机。
今天,我到这里不为提供直升机,这不是我能解决的。我想谈的是对自由与时势的理解。我相信在大家都趴着的时候,你坚持站着,你就在高处了。
一、有关自由概念的理解
A好东西还是坏东西:
关于自由有很多说法。它究竟是好词,还是坏词,得视条件而定,在此不妨简单罗列一下:
有些自由是被歌颂的。自由女神不仅唯美,而且哺育现代文明;富兰克林说,“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祖国”,这里自由也是好词。胡适在晚年说:“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则将自由放到了次好的位置。
有些自由是被质疑甚至被诅咒的。自由有时候是个好词,有时候模棱两可,有时候则绝对是个坏词。正如:“狼的自由,就是羊的末日。”
卢梭曾经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华盛顿林肯纪念堂边上的纪念碑上的标语写着:“自由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同一个人,他还可能既要求自由,又要求被奴役。站在皇帝面前,马丁·路德讲过这样一句名言——“这是我的立场,不能后退一步。因为我的良心唯独是上帝话语的囚徒。”在皇帝面前,路德是自由的;但在上帝面前,他又是不自由。他那么乐意,那么清醒,他认为自己是自由的。平常我们说自己是“良知的囚徒”,这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自愿奴役论”了。
Beyond在《海阔天空》里唱的“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这里自由指的是身心自由,是Freedom,它是好东西,但和现实往往会有冲突。而裴罗菲的蜜月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实际上包括了三种自由:生命、爱情以及后面特指的“政治自由”。有的人愿意为了政治自由而抛弃生命与爱情,有的人不愿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时代理解也不同。二十世纪中国的许多革命者,今天回过头来想当年如何出生入死,恐怕也有新的理解。
B两种自由:
最近一年来我对“国家”这个概念谈得比较多。凭借今天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两个自由的概念,即上面已经涉及的Liberty和Freedom。
先说Liberty。帕特里克说“不自由,毋宁死”(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用的也是这个词。从词义上说,Liberty既指自由权,也有“冒昧,失礼;(对规章等的)违反行为;不客气”等含义,作为复数用时同时还包括“特许权;自治权,选举权,参政权,使用或留住权,活动范围,特许区域”等意思。而在哲学意义上,还有“意志自由”的意味。从这些意思中可以看到,Liberty主要协调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以当年严复翻译密尔的《论自由》(On Liberty)时,直接把这本书译为《群己权界论》。严复是个很敏感的人,他意识到Freedom和Liberty不是相同的自由,所以将Freedom称为自由,而将Liberty译为“自繇”,以示区别。
另一个词是Freedom。在电影《勇敢的心》里,当手帕从天空徐徐落下的时候,华莱士当众喊的那个词就是“Freedom”。它倾向于指个体的自由。
张佛泉(1907—1994)是胡适自由主义群体中最活跃的人物之一,他曾经在《自由与人权》一书中区别过这两个词:Liberty多指政治方面的保障,可以开列一张明晰的权利清单;而Freedom含义比较模糊,多指人的意志自主性,并无公认的标准。以赛亚·伯林有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一说。所谓消极自由,说到底就是免于做什么事情的自由;而积极自由是可以做什么的自由。消极自由是“不说”的自由,而积极自由是“说不”的自由。考虑到Liberty时政治上的保障,是一种底线自由,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讲Liberty理解为一种消极自由;而Freedom作为一种进取的自由,可被视为一种积极自由。
C政治底线与思想自由
海涅曾经提醒法国人,不要轻视观念的影响力:“教授在沉静的研究中所培养出来的哲学概念可能摧毁一个文明。”不过海涅的提醒,伯林并不完全赞同。理由是,如果这些教授能够产生致命的力量,那么化解这种危机的力量,不也来自其他思想家或者教授么?用今天的话来说,我们并不害怕某种极端的理论,而是害怕没有与之抗衡的理论。当观点使世界倾斜,平衡世界的仍是观点,而不是消灭观点。
在伯林看来,最重要的是要为自由预留一个底线,即个人自由应该有一个无论如何都不可侵犯的最小范围,如果这些范围被逾越,人就会彻底失去自我与自由。
今日中国,生活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多数自由主义者也相信消极自由优先于积极自由。一个社会,如果人们能享受消极自由,便已经是一个大进步。几十年来,中国社会慢慢获得开放、进步与宽容,是和大家对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理解分不开的。
二、你即你选择
卢梭有关“自由与枷锁”的言论感动了无数人,也让无数人平添惆怅。不过,即使是在一个不自由的环境中,生活仍是可以选择的,是有希望的。因为你即你选择,你的世界也在于你如何选择。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人可以自主地活,我们所能感觉到的不自由,很多是自我施加的。
我始终坚持一个看法,如果这个环境已经在给你做减法,你首先该想到的是给自己做加法,要相信时代每一天都在朝着好的方向走,相信我们的国家要比我们想象的自由。
我想说的是,一个人的自主选择才是第一位的。正如密尔所说,人区别动物的首要之处,不在于人有理性,也不在于发明发明了工具和方法,而在于能选择,人是在选择而不是被选择的基础上成为自己。伯林也说过,没有哪个社会实际上压制其成员的所有自由;一个被别人剥夺了全部选择自由的人,既不会是一个道德主体,甚至不能从法律或道德上称之为人。
大环境可以决定你的自由度,但你内心还有一个小环境,那里有你对美好生活的自由裁量权。而这完全在于你的觉悟,在于你对生命、对世界的理解。只要你足够独立和自由,你可以DIY一个属于你的美好世界。正如电影《美丽人生》所揭示的,即使是集中营,你也可以将它变成一个游乐场,哪怕它转瞬即逝。此所谓,你可以摧毁我自由的创造,却不能摧毁我对自由的向往。
生活是可以选择的。如果你因为绝望而想自杀,你仍是可以选择的。你可以选择赦免你自己,选择不对自己的生命行刑,让自己有机会从头再来。
生活是可以选择的。今天的大学生忙着国考,忙着一毕业就工作,而且最好一步到位,不挪窝才好。可是梭罗不这么想。一百年前,在美国独立日的那天,带着一把斧子,梭罗去瓦尔登湖畔盖了个木屋,他想过一种可以试验的生活。正是在那里,梭罗完成了《瓦尔登湖》的写作,并且借着“公民不服从”的精神影响了托尔斯泰和甘地。这样自主生活的人在今天的中国并不少见,既有从德国来的卢安克,也有许多本土的义工。
生活是可以选择的。如果你考上了公务员,必须做你不想做的事情,这样的时候,也是可以选择的。
三、不自由,仍可活
A、不自由,毋宁死? 一句“不自由,毋宁死”,激励了千百万北美人为自由与独立而战。但是,没有人相信帕特里克是为了让大家去做人体炸弹送死。活着还是死去,这不是一个问题。问题在于如何活得更好,活得有尊严。
所谓新思想,都是旧主张。古往今来,人类的思想总有相通之处。就是这个“不自由,毋宁死”,我也在《吕氏春秋》找到了相应的论述“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这里的全生、亏生和迫生,可以说是关于自由的三种状态。一是完全自由、二是部分自由、三是完全不自由。转型期国家正好处于亏生的状态。“亏生”的程度取决于对生命价值的不尊重程度。“亏生”的状态越严重,就反映对生命价值的越不尊重;“迫生”,是指人类生命个体各个官能需求都没有得到恰当的满足,而得到的又刚好是这些器官所不需要的、甚至是排斥的,也就是所谓不得自由、遭受耻辱地活着。你想看《南方周末》,他逼你看《环球时报》;你想看林青霞,他非逼你看红太狼„„也就是说,如果我得到的,都不是我想要的,那我不如死掉算了。全生是100分、亏生是50分,死掉是零,而迫生则是一个负数。我们这个社会,是在自由与不自由之间。
但如果真的是因为“不自由”,就要“毋宁死”,我也是不能赞成的。其一,“迫生不若死”,逻辑上有问题。一方面,如果你的生命处于“迫生”的状态,那么首先应该消灭的应该是“迫”,而不是“生”;另一方面,不能因为生命中有一部分不自由,而宁愿牺牲掉其他的自由。
其二,相较于“不自由,毋宁死”,我更相信“不自由,仍可活”;相信不鼓励个人牺牲,大家都来担起责任、积极行事的世界会更好。换句话说,当我们操心积极生活多于操心那不如意的环境,也许才更有意义呢!当你对罪恶视而不见,罪恶施加于人心上的恐怖的魔法也就烟消云散了。
现在的中国已经有很多自由,并且值得大家守卫与继续拓展。所以我愿意重复我时常说的两句话,“你多一分悲观,环境就多一分悲观”,“你默许自己一分自由,中国就前进一步”。
其三,不自由,仍可以创造。
我常听到人们抱怨体制有问题。这一点谁都不会否定。否则,我们目前这个时期就不叫转型期了。问题在于,作家、导演和学者们的无所作为,是否完全因为体制?体制问题是否已经成为许多无所事事的人心安理得的挡箭牌?
B霍金和鲍比
说到这里,有必要谈到两个人,他们都在用生命践行我所说的“不自由,仍可活”。
一个是广为人知的霍金。2006年霍金访问香港时,有位香港青年曾因意外导致全身瘫痪希望能安乐死,有记者以此为例询问霍金是否曾因身体残障而感到沮丧,又是怎么克服的?霍金的回答是,“我有自由选择结束生命,但那将是一个重大的错误。无论命运有多坏,人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在丧失语言能力的情况下,霍金表达思想的唯一工具是一台电脑语音合成器。他用仅能活动的3个手指操纵一个特制的鼠标器在电脑屏幕上选择字母、单词来造句,然后通过电脑播放出声音。通常造一个句子要五六分钟,为完成一个小时的录音演讲,他要准备约十天。
“我尽量地过一个正常人的生活,不去想我的病况或者为这种病阻碍我实现的事情懊丧,这样的事情不怎么多。”此时,我们更能体会到他为什么钟爱“果壳里的宇宙”这一书名。“我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那些认为这个时代不如意的,同样要调整的心态,像在一个正常时代一样生活。
另一个人是法国《ELLE》杂志总编让·多米尼克·鲍比,他也是影片《潜水钟与蝴蝶》里原著作者和主人公。如果你觉得人生漫长,无所作为,就看看他是如何写完一本书的。
1995年12月8日,由于突发性血管疾病陷入深度昏迷,鲍比的身体机能遭到严重破坏,医学上称这种病症为闭锁综合征。他不能活动身体,不能说话,不能自主呼吸。在他几乎完全丧失运动机能的躯体上,只有一只眼睛可以活动,这只眼睛是他清醒的意识与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工具。眨一次代表“是”,眨眼两次代表“否”。他用这只眼睛来选择字母牌上的字母,形成单词、句子,直至一整页的文字。他只负责活着,不去想“活着还是死去”这个无聊的问题。他必须不知疲倦地在“YES or NO”之间做选择,为了写一本见证他生命的书。
对于鲍比来说,他的身体像潜水钟一般沉重,心绪却如蝴蝶一般自由。当然,如果你觉得这个时代太过沉重,太多困厄,时常让你艰难行事,你也可以将这个时代比作潜水钟,而你的自由精神同样如蝴蝶飞舞。
四、自由在高处
最后给大家出一道题,解释为什么“自由在高处”,以及为什么你站起来了你就在高处,你就有了神性。站起来,你就超越了空间看见了时间。
题目是:请挪动其中一个数字(0、1或者2),使“101—102=1”这个等式成立。注意:只是挪动其中一个数字,只能挪动一次,而且不是数字对调。
几年间,我问过男男女女很多朋友,尤其是思想界与媒体界的一些朋友。偶尔也有想出答案来的,但的确花去了他们很多时间。当然我也没少拿这道题折磨西方人。都说西方人的逻辑思维比东方人强,至少在这道题上,我认为是不见得的。
我无法拿这道题测验古人,但以我的观察,我知道今人,无论国界,无论东方与西方,时常会困于某种思维陷阱。
也许有的朋友已经想到了答案。在公布答案之前,我还想谈一部电影。相信在座的大多数人都看过《肖申克的救赎》。我刚念完大学的时候,我最喜欢的电影是《勇敢的心》,但自从看了《肖申克的救赎》后,我更愿意将后者视为我一生的教材。这部片子影响了很多人,里面的故事几乎尽人皆知了。主人公安迪本是一位银行家,因为被错判入狱,不得不在牢狱里度过余生。然而,他并没有绝望,他相信“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后来,如其所愿,这位银行家成功越狱。这是一部关于个体自救、关于希望的影片。现在我们一起回顾片子里的三个经典镜头。
其一:安迪和狱友一起修葺监狱的屋顶,并且与狱警达成交易,获得在屋顶上喝啤酒的权利。在影片的画外音中,安迪的好友瑞德这样叙述:“1949年春天的某天早晨十点钟,我们这帮被判有罪的人,在监狱的屋顶上坐成一排,喝着冰镇的啤酒,享受着肖申克国家监狱狱警们全副武装的保护。我们就这样围坐在一起,喝着啤酒,沐浴着温暖的春光,就像是一个自由人,正在修理自家的屋顶。我们晒太阳,喝着啤酒,觉得自己就是个自由人。我们是万物之主。”
其二:安迪坐在办公室里,反锁着房门,将监狱广播的音量调到最大,播放《费加罗的婚礼》。此时,镜头拉升,所有囚徒抬头仰望天空,恍惚之间,这座曾经消失了音乐的肖申克监狱像是洗礼人心的教堂。
其三:安迪从下水道逃出,站在泥塘里,在电光雨水之下,张开双臂,体味久违的、失而复得的自由。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这里的三个镜头都与高处有关。无论是在屋顶上喝啤酒,仰听自由的乐声,还是张开双臂欢呼自由,自由都在高处。而我所出的这道题,也是答案在高处了。
一切很简单,你只需将“102”中的“2”上移,变成平方便大功告成,接下来你会看到这样一个等式:“101—10²=1”。
为什么这道题让许多人终于放弃,想来还是因为思维定势吧。一说到“挪动”,他们首先与最后想到的都是左右挪动。而如果你能够总揽全局,不受制于这种约束,让这里每个数字都东奔西突,活跃在你的眼前跳舞,你就会很快找到答案了。
其实,有关这道题的分析何尝不能适用于我们的社会和人生。不得不承认,我们常常陷于一种横向思维,一种左右的思维之中,而很少有一种向上的维度、个体的维度、神性的维度和时间的维度。
于社会而言,你会发现,许多人在国家没有向上筑就底线的情况下,大谈左右之争,其实中国当下最本质的交锋是国家与社会的上下之争;于个人而言,有些人困于单位文化,人为物役,直至彻底被体制化。他们很少跳出单位思考人生,为谋求理想选择出走。所谓成功,也不过是落得个左右逢源,而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却遭流放。
世界就像是一个广场,如果你只知道左右,而忘了更要站在高处张望,你是很难找到自己的方向的。什么时候,当你超拔于时代的苦难之上、人群之上,你能从自己出发,以内心的尺度衡量自己的人生,你才可能是自由的。
回到安迪,他之所以能够从肖申克监狱逃出,正是因为空间禁锢了他,而时间拯救了他。一天挖不完的隧道,他用十九年来挖;一天做不完的事,他用一生来做。我说人是时间单位而非空间单位意义亦在于此——我们都是时间的孩子,如果你的一生都像安迪一样追求自由,知道自由在高处,那么你的一生就是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