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第二单元 正义必胜
5、卢沟桥烽火
1、在《卢沟桥烽火》和《半截蜡烛》中分别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西方人民反抗侵略,热爱祖国的感情。2008年是纪念 抗日 战争62周年。
2、“卢沟桥事变”发生于 年
月
日,又称“
”。“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从此。” 这句话揭露了“卢沟桥事变”的重大历史意义。
3、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带点词语的感情色彩。
①、………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②、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
4、卢沟桥位于北平西南郊,是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向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中国官兵足智多谋、英勇善战打败了有着险恶用心、卑鄙行径的日本军队。
5、《卢沟桥烽火》 本文通过叙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再现了那段令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略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6、课文6-8小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和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7、积累本课有关战斗场面的成语
、、、(一)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hē hè)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
(xìn xùn)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既即)严词拒绝。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泄
泻)在卢沟桥面上。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呀呀”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huǎng huàng)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xiě xuè)四(渐 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1、在括号中选择正确的汉字或拼音。
2、先解释点的字,再写出词语的意思。
同仇敌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籁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震耳欲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严词拒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众寡悬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事变”的发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
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偷偷地……蓄谋已久
4、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日本侵略军蛮横无理,不可一世的狰狞面目,看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全幅武装,恼羞成怒,首先……开起活来……”
5、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我国守军不畏强敌,奋勇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气概。
严词拒绝,开枪还击
同仇敌忾,奋起还击
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
6、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在威武不屈的正义之师面前,侵略者遭到惨败的可耻下场? “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7、文中画线的句子和加点的词语写出了中国守军 势不可挡 的气势,与众不同了中国守军 不畏强敌,奋勇抗击 的英雄气概。
8、写出与“顷刻间”意思相近的词语:、、9、仿写词语,(成语中有动物)例:狼狈而逃、、10、读准字音。魔爪(zhǎo zhuǎ)咽(yān yān)喉
当(dāng dàng)天
如火如荼(tú chá)
6、半截蜡烛
1、《半截蜡烛》 本文通过记叙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 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 与突然闯入德国军官 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 的事,赞扬了母子三人的 从容镇定、机智勇敢 和 强烈的爱国主义 精神。
2、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3、描写情况危急的成语:千钧一发火烧眉毛 燃眉之急 描写人物心理的成语:心花怒放忐忑不安 心如刀绞
4、“厄运”在文中指德军将要发现藏在蜡烛里的秘密情报。“最可怕的东西” 指半截蜡烛,它里面的金属管内藏有情报。为什么是最可怕的?因为当蜡烛碰到金属管时就会熄灭,这时秘密就会泄露,不仅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会结束生命,更重要的是情报站会遭到破坏。
5、学习本课,我们可以从人物的 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 的描写去了解人物。6.书P32 练习2
(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中尉快步赶上前,(厉
历)声喝(hē hè)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è
é)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焰摇(曳
叶),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fó fú)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sì shì)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词语,用“——”画出来。
2、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 你不用蜡烛也行。
3、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时间每过去一秒,危险就增大一分,从微弱的烛光中我们感受到危险迫在眉睫,因为一旦当蜡烛碰到金属管时就会熄灭,这时秘密就会泄露,不仅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会结束生命,更重要的是情报站会遭到破坏。
4、厄运是什么意思?本文指的是什么?
厄运的意思是:困苦的遭遇;本文指的是德军将要发现藏在蜡烛里的秘密情报
5、面对着越来越短的蜡烛,杰克会想些什么呢?写出杰克的心理活动。
(二)(猛然、突然),小女孩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 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镇静)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划去括号里使用不当的词。
2、照样子写词。
瞧了瞧 :____
____
____
____
3、“娇声”的意思是 甜美可爱的声音,杰奎琳“娇声”对司令官说话是 为了博得敌人的好感,这样,当她提出请求时才不会遭拒绝。4.从杰奎琳的举动中,你体会到什么?机智 勇敢,临危不惧。
5、当杰奎琳把蜡烛拿到楼去,伯诺德夫人心里可能在想:危机终于解除了,情报站终于保住了。
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1、至仁至义的聂将军无微不至地照顾两个日本孤女,被称为“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
2、聂将军先抱起_________,看到她________,便马上让____________。然后,又慈爱地_________,亲切地__________。聂将军见这孩子两眼里流露出______,就拿过_______,和蔼地说:“_________,吃吧!”……几天以后,美穗子________,她用小手拽着________,跟着________,可亲热啦!
3、《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真实故事,记叙了聂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他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反映了聂将军宽广的胸怀和中日人民的深厚友谊。聂将军名_聂荣臻。日本人民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因为
聂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具有慈善心肠和宽大的胸怀。是“中日友谊的使者”,是因为 他为缔结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课文是按发展顺序依次写了
救出孤女、关心照料孤女、送归孤女、孤女谢恩 这些内容。请写出三个你熟悉的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叶剑英
4、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5、写出与“救命之恩”结构相同的成语
安身之地、不败之地、八拜之交、不白之冤、不惑之年
6、日本人民称聂荣臻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这句话中的双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 A.表示讽刺或否定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引用的部分
7、人物的形象,可以从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词、句上去体会,读读下面的句子,你能从下面的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人民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聂将军的国际主义精神和至仁至义的品质。侵华战争的罪魁祸首,而并非日本士兵和日本人民,所以我们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同时表明了我八路军的态度,要为民族的生存与人类和平抗战到底。体现的是聂将军的国际主义精神和至仁至义的品质。
(一)聂荣臻将军知道后,立即叫前线部队把孩子送到他那里去。他对战士们说:“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
两个日本(弧 孤)女很快被送到了指挥部。聂将军先(抱报)起不满周岁的小妹妹,看到她的伤口包扎(zā zhā)得很好,便马上让警卫员去老乡家给她找奶吃。然后,又慈爱地拉过那个大一些的女孩,亲切地问她叫什么名字。这个女孩叫美穗子,她不会说中国话,只是不停地说
妈妈死了
妈妈死了
聂将军见这孩子两眼里流露出惊恐的神色,就拿过一个洗干净的梨子,和蔼地说
这梨洗干净了
吃吧
美穗子见聂将军和善可亲,便接过梨慢慢地吃起来。开饭的时间到了,聂将军把美穗子拉到(怀
杯)里,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给她喂饭。几天以后,美穗子一点也不拘束了,她用小手拽着将军的马裤,(跟根)着将军跑前跑后,可亲热啦!
1、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
2、在括号里用自己喜欢的符号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3、读一读,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并联系课文体会画横线部分所含的思想感情。
4、读了这两节,我觉得聂将军是一个慈善心肠和宽大的胸怀的人。
5、这段话主要讲聂将军无微不至地关心两个日本孤女。
6、聂将军就是十大元帅之一的_____________。
7、从抱起小妹妹 给女孩找奶吃 让美穗子吃梨 及为美穗子喂饭等四件事可以,从这里我感受到聂将军是个有菩萨心肠至仁至义的人。
8、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慈祥 慈爱 和善 和蔼
惊谎 惊恐
拘谨 拘束
9、仿照文中例句,用“先……然后……”写一句话。开始做饺子了,我先倒些面在盆里,然后把面揉成团。
10、如果你是四十年后来看望聂将军的美穗子,你最想对聂将军说:感谢将军的救命之恩,我对中国人民的救命之恩永世不忘,我要用实际行动来为促进中日之间的友谊作出贡献。习作2 练习2
1、,村庄儿女各当家。
,汗滴禾下土。,也傍桑阴学种瓜。
,秋收万颗子。
2、《夏日绝句》是
宋女词人
所写。“
,”表现了作者鲜明的人生价值取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诗中李清照怀念古人,目的是,借
来讽刺。
3、写出一个最近发生的、大家都在关注的热点话题 如顾宪成所写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我们也要做一个的小学生。
正
。”,
第二篇: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第二单元
6、北京的春节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1)对句子的理解。
①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②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热闹”。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这叫“守岁”。“守岁”有两重意义: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品读这些句子,不仅了解北京的春节习俗,还要深入领悟传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③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此处元宵如同南方的“汤圆”。“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集市上卖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④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残灯:花灯逐渐少了、熄灭了;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从正月初一人们就开始逛庙会,正月初五又到处张灯结彩闹花灯,到了正月十九,花灯逐渐少了、熄了,庙会也到了最后一天,隆重、热闹的春节结束了。十九天“美好快乐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过去了,作者恋恋不舍的心绪跃然句中。这个句子还与课文的首句“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2)对词语的理解。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兼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俗称“过年”。
腊月:农历十二月。
腊八粥:腊八即腊月初八。在腊八这一天,用米、豆等谷物和枣、栗、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
空竹:用竹木制作,中空,能发出响声的一种传统健身玩具。初旬:每月的第一个十天,也称“上旬”。
小年:农历中的节日。在腊月二十三日,旧俗在这天祭灶。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庙会: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娴熟:熟练。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因为这一天叫上元节,故晚上叫元宵。课文中指元宵节(又称灯节)的一种应时食品,南方称“汤圆”。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本课指除夕夜的“闹”与正月初一的“静”形成鲜明对比。
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更:变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7* 藏戏
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有据可考的就有275个剧种。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藏戏艺术有600多年的历史,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藏戏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接下来详细写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组成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舞台简朴;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北京的春节》有较大的不同。从内容看,《北京的春节》介绍的是节日风俗,而本文侧重介绍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从表达顺序看,《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序,而本文以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从表达的方法看,《北京的春节》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而本文主要采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看,《北京的春节》的语言自然、平实、准确、精练,京味浓郁,耐人寻味,而本文的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
(1)对句子的理解。
①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课文开篇的表达方法新颖独特,用反问句的形式先声夺人,强调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等方面的突出特点。同时,也为本文将着力描述面具的颜色、形状及作用埋下伏笔。
②还是从西藏高僧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这句话在全文谋篇布局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面总括藏戏三大特点,用“还是”转折,介绍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及藏戏的形成。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开山鼻祖,没有唐东杰布就没有藏戏。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人(和尚)。传奇故事: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越寻常的故事。
③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么桥梁,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作者用精练准确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写,再现了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间接歌颂了唐东杰布的高尚品质,说明他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的思想根源,也说明民间艺术源于生活,根据时代的需要而产生。
④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为什么得以保留?这个句子作了精当的回答。句子的前后部分是因果关系:“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是原因,“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是结果。象征的手法: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或思想感情。比如,藏戏中用白色面具代表纯洁,戴白色面具的是善者、好人。夸张的手法:为了启发观众的想象力,用夸大的事物来表现。比如,藏戏中用半黑半白的面具形容两面三刀的性格,用青面獠牙的面具形容妖魔。
⑤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唐东杰布组成藏戏班子的目的是“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所以对演出舞台、道具等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有观众,能起到宣传效果就行。
⑥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最初的藏戏没有剧本,全靠师父言传身教,全靠在戏班排练和演出过程中逐步加工提高,使具有600多年历史的藏戏得以保留和发展,成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2)对词语的理解。剧种:戏剧艺术的种类。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可形容人的暴怒喊叫。吞噬:噬:咬。吞食。雄浑:本课指歌声雄壮浑厚。
**:本课指喇嘛教中用转世制度继位的上层喇嘛。女巫: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女人。
压抑: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和发挥。敦厚:忠厚。
演绎: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本课可作表演、表现来理解。
招徕:招揽。本课指藏戏开场用陈述藏戏历史的方式招揽观众。优哉:优:美好,舒服;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开山鼻祖:开山:佛教用语,指最先在某座名山创立寺院。鼻祖:比喻创始人。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本课指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两面三刀:比喻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地一套。
随心所欲:随:听任;欲,想要,希望。心里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
8*独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这篇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客家民居
客家民居是中国南方山区的建筑奇葩,它那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众多中外学者、游客甚至美国的军事专家。
文章首先概括介绍客家民居特点、所在的位置和环境,以及在世界民居中的地位:其样式是“圆形围屋或土楼”,“点缀”说明地处偏僻的山区,“世界民居奇葩”是用比喻和比较来说明客家民居在世界民居中的地位。然后,课文详细介绍了客家民居突出的特点:营垒式的住宅及这样建造的原因和作用。作者用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等方法,具体生动地说明了营垒式住宅的建材、外观和整体布局等特点。紧接着写圆形围屋按八卦布局排列及其象征意义。最后写圆形围屋内部构造特点及体现出的民俗文化特征。傣家竹楼
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具有建材经济、冬暖夏凉、防潮防水防震的优点。
文章第一段概括介绍傣族竹楼的建筑环境:一幢幢竹楼掩映在凤尾竹和油棕林的浓绿中。第二段写傣族人家“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传统习俗及缘由:傣族地处亚热带,竹楼具有防酷热和湿气的功能。第三段讲傣族村寨及竹楼的外观特点。第四段说竹楼内部结构简单、宽敞、别致等特点。第五段写傣家建造竹楼时的传统习俗及文化内涵。一家盖房,全村帮忙的习俗,体现了傣家人团结和睦、乐于助人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生动形象,这是课文两篇短文在表达上的共同特点。作者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加以说明,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均较强。(1)对句子的理解。
①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和比较的方法,概括地说明了客家圆形围屋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与“世界民居”比较,是一朵特殊的、罕见的花。“点缀”一词用得很妙,说明客家居住地在人烟稀少的边远山区,为下文介绍营垒式的住宅埋下伏笔。
②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作者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圆形围屋外观和整体布局特点。难怪外国友人远远望见圆形围屋,禁不住发出惊叹──“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下冒出的蘑菇”。
③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富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客家民居的圆形围屋,按八卦布局排列,体现了客家人的祖先崇尚圆形,期盼吉祥、幸福和安宁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④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竹楼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这是因为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雨水多,空气湿度大,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所以,傣家竹楼是傣族祖先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一直保持至今。傍:靠近,临近。“多起竹楼,傍水而居”可以理解成因为傍水而居,所以以住竹楼为主。⑤篱内种植着各种花木果树,可谓“树满寨,花满园”。
傣族竹楼原本就“藏在浓绿的竹林中”,傣家人还喜欢在竹楼周围,家家户户的竹篱内栽种凤尾竹、槟榔、芒果、香蕉,使村寨更充满诗情画意,真正可以说是“树满寨,花满园”。(2)对词语的理解。闽:福建省的别称。粤:广东省的别称。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奇葩:奇: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葩:花。营垒:军营和四周的围墙。
夯筑:夯:砸实地基用的工具。本课指客家人在崇山峻岭中夯实地基,筑厚墙,建造了营垒式的土楼。骚扰:扰乱;使不安宁。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崇尚:尊重,推崇。
贮仓:贮:储存,积存;仓:库房,仓库。
八卦: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酷热:形容非常热。
和睦相处:睦,和好。彼此友好地相处。
安然无恙:安然:平安;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病。现泛指事物未遭损害。
9*和田的维吾尔
和田是新疆维吾尔人最为集中的一个地区。提起和田,我们可能知道那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和产玉石的地方;提起维吾尔族,我们眼前会浮现载歌载舞的情景。除了这些,课文还给我们介绍了许多饶有趣味的维吾尔族风俗。
课文首先讲“我”在和田的一次经历,亲身感受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飞奔的马车上“一个汉子嘶着沙哑的嗓子在迎风引吭”。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恶劣的天气,反衬出维吾尔汉子的豪气与乐观,表达出“我”的惊奇。第2、3自然段详细介绍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香喷喷的烤肉是在土堡似的土馕坑里烤熟的”,“馕,也是在土馕坑里烤成的”,连牧人最喜欢吃的“库乃其”也是在沙土火灰中烤熟的,而且维吾尔老乡还“喜欢把洗过的衣服直接摊铺在沙漠上晾晒”。课文用列举法说明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字里行间透出作者的敬佩和惊叹。第4自然段写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扼杀维吾尔人爱美的天性。第5自然段写维吾尔的姑娘漂亮,小伙俊朗,能歌善舞。姑娘“像花儿般绽放在风沙里”,“歌舞已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动的比喻和准确的描述,说明了维吾尔人漂亮俊朗、浪漫风趣的特点。第6自然段写维吾尔人喜欢聚餐,目的不在于吃而在于载歌载舞。最后一个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前后照应,总结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生动形象是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作者生动、准确、感情充沛地对和田维吾尔人的特点及民族风俗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1)对句子的理解。
①那是个停电的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我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着。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地处大漠边缘的和田恶劣的自然环境,反衬出维吾尔汉子的豪气与乐观。并用“我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着”的神态、动作描写,与下文维吾尔汉子在沙尘暴中驾车飞奔迎风引吭的形象进行对比,凸现维吾尔人的性格特征。②谁能想象那黄灿灿、香喷喷的烤肉是在土堡似的土馕坑里烤熟的!谁又能想到维吾尔人著名的日常食品──馕,也是在土馕坑里烤成的!
作者用两个反问句式来表达和田维吾尔热爱土地的程度。色香俱全的烤肉出自土馕坑,日常食品也出自土馕坑。两个感叹号表达了作者对和田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敬佩和惊叹。
③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这句话用了打比方的方法,进一步说明和田维吾尔人对土地的热爱。作者不但非常精练、形象地写出了大小、颜色、形态等维吾尔民族服饰的特点,而且把它们比作“一幅巨大的抽象画”,让原本“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④花儿不仅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还盛开在维吾尔人的门框边、房梁顶、墙壁的挂毯上。
这个句子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赞美维吾尔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依然爱花、爱美的天性。沙土里种着花(实写),门框边、屋梁顶雕刻着花(虚写)、墙壁的挂毯上绣着花(虚写),有维吾尔人的地方,就有盛开的花。
⑤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这句话与课文第一句话遥相呼应,用一个表示条件关系的句子(纵使……也……),进一步说明和田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点。(2)对词语的理解。
馕:一种烤制成的面饼,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当作主食。豪气:英雄气概。
扼杀:压制、摧残,使不能存在和发展。俊朗:相貌英俊,性格开朗。豁达:性情开朗,度量大。纵使:即使。
深邃:邃:深。本课形容维吾尔姑娘眼睛的明亮、深沉、透彻。抽象画:与自然物象极少或完全没有相近之处的绘画。渺渺回荡:渺渺:因距离远而模糊不清。
美不胜收:不胜:不能尽,不能完。形容好的东西太多来不及欣赏。
第三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第六课《北京的春节》
一、文章的理解:
《北京的春节》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人,代表作《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老舍的语言风格:北京韵味,通俗明白,幽默诙谐。
《北京的春节》是按时间顺序写的。用充满京味的朴素自然,清浅通俗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示了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文章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与喜庆。文章详写了腊
八、除夕、初一和元宵这四个部分。)
二、重点句子理解: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答:“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2、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答: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热闹”。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这叫。“守岁”有两重意义: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
3、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答:此处元宵如同南方的“汤圆”。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课文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是:①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②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③十五元宵——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
4、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答: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残灯:指花灯逐渐少了、熄灭了;末庙:指庙会的最后一天。到了正月十九,花灯逐渐少了、熄了,庙会也到了最后一天,隆重、热闹的春节结束了,流露出作者依依不舍的感情。
5、“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与课文的首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6、“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
表现在铺户都上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光景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是(情景)
7、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分别是: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
8、春节贴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9、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自己积累的两幅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0、请你用两个成语来形容你对北京春节总的印象、。
第七课《藏戏》
1、《藏戏》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
2、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带着面具,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没结束。
3、“藏戏”被称为藏族文化的“活化石”。
4、课文前三个自然段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有什么作用?
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5、《藏戏》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以生动传神的语文,具体描写了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戏的形成过程以及鲜明的特色,表现了藏戏强烈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
第八课《各具特色的民居》
1、《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一篇展示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的说明性散文。
2、客家民居是中国南方山区的建筑奇葩,它那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众多中外学者、游客甚至美国的军事专家。
3、傣家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具有建材经济、冬暖夏凉、防潮防水防震的优点。
4、《各具特色的民居》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介绍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展示了我国地方民居的多姿多彩,体现了民居本身所蕴含的民族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重点句子理解
1、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和作比较的方法,概括地说明了客家圆形围屋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与“世界民居”比较,是一朵特殊的、罕见的花。“点缀”一词用得很妙,说明客家居住地在人烟稀少的边远山区,为下文介绍营垒式的住宅埋下伏笔。
2、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作者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圆形围屋外观和整体布局特点。难怪外国友人远远望见圆形围屋,禁不住发出惊叹——“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下冒出的蘑菇。”
3、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富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客家民居的圆形围屋,按八卦布局排列,体现了客家人的祖先崇尚圆形,期盼吉祥、幸福和安宁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4、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竹楼是傣族的建筑形式。这是因为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雨水多,空气湿度大,竹楼有利于防酷热的湿气。所以,傣家竹楼是傣族祖先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一直保持至今。傍:靠近,临近。“多起竹楼,傍水而居”可以理解成因为傍水而居,所以以住竹楼为主。
5、篱内种植着各种花木果树,可谓“树满寨,花满园”。
傣族竹楼原本就“藏在浓绿的竹林中”,傣家人还喜欢在竹楼周围,家家户户的竹篱内栽种凤尾竹、槟榔、芒果、香蕉,使村寨更充满诗情画意,真正可以说是“树
满寨,花满园”。
第九课《和田的维吾尔》
1、课文首先讲“我”在和田的一次经历,亲身感受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最后一个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前后照应,总结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2、《和田的维吾尔》这篇课文的作者生动、形象、感情充沛地对和田维吾尔人的豪气乐观,热爱土地,天性爱美,能歌善舞特点以及民族风俗加以说明,表达了作者对和田维吾尔人勤劳质朴、豁达乐观性格的赞美。
3、六年前的一个夜晚,我感受了和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那是个停电的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咬 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我缩在被窝里(惊恐 惊奇)在竖耳听着。忽闻一阵马车飞奔、铜铃丁冬,车上一个汉子(sī shī)着沙哑的嗓子在迎风引吭(kēng háng kàng)。马车远去,风中的歌声仍在夜空中渺渺回荡„„虽然我听不懂他在唱什么,但在这样可怕的夜里竟能听到如此热烈激昂的歌唱,我不由得惊奇进而肃然起敬了。1.用“ ”划出本段文字的中心句。
2、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地处沙漠边缘的和田恶劣的自然环境,反衬出维吾尔人的豪气与乐观。
4、为和田的维吾尔人设计一张名片
和田的维吾尔人有着土一样的质朴、粗犷、豪放 和田的维吾尔人有着花一样的美丽、自信 和田的维吾尔人有着谜一样的神秘 和田的维吾尔人有着歌一样的豁达乐观
《回顾拓展二》
1、《元日》这是一首写古代(春节)的即景之作,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深厚的生活气息。《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写的是中秋节时的情景。
2、我国的传统佳节有: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四月五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又叫七夕情人节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三十(腊月三十):除夕,俗称“年三十”。
3、描写传统佳节的诗句
春节 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节: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中秋节: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重阳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第二单元复习
一、听写:词语盘点。默写:日积月累
二、比较组词
旬(中旬)熬(熬夜)蒜(蒜苗)榛(榛树)饯(蜜饯)爆(爆炸)句(句子)遨(遨游)示(表示)棒(木棒)残(残疾)暴(暴动)饺(饺子)拌(搅拌)醋(白醋)栗(栗子)鞭(皮鞭)筝(风筝)绞(绞绳)伴(伙伴)醒(苏醒)粟(粟米)便(方便)争(争论)寺(寺庙)逛(逛街)佛(仿佛)哄(哄笑)侵(侵入)缀(点缀)诗(诗歌)狂(狂人)拂(吹拂)烘(烘托)浸(沉浸)辍(辍学)贮(贮存)伫(伫立)僻(偏僻)辟(开辟)
三、多音字
藏:zàng(宝藏)cáng(收藏)划:huá(划桨)huà(计划)喷:pēn(喷发)pân(喷香)铺:pū(铺设)pù(当铺)横:hãng(横线)hâng(蛮横)间:jiān(时间)jiàn(间隔)
哄:hōng(哄堂大笑)hòng(起哄)hǒng(哄骗)
吭:háng(引吭高歌)kēng(一声不吭)传:chuán(传奇)zhuàn(传记)
四、填空
1、填入合适的动词。
(逛)庙会(办)喜事(打)地基(铺)楼板(建造)住宅(陈说)历史(招徕)观众(燃放)爆竹
2、填入合适的修饰词。
(1)(红红)的对联(咆哮)的江水(俊俏)的容貌(娴熟)的技能(雄浑)的歌声(婀娜)的舞姿(固定)的程式(偏僻)的山区(浓绿)的竹林(别致)的竹楼(绿绿)的凤尾竹(宽大)的堂屋(沙哑)的嗓子(寂静)的沙漠(深邃)的眼睛(鲜艳)的彩云(密密)的眼帘(妩媚)的笑容(香喷喷)的烤肉(万象更新)的气象(繁盛)的地区(单调)的沙漠
(2)(铺天盖地)地撕扯(惊恐)地竖耳听着
五、近义词
规矩—规则 分外—格外 吞噬—吞没 俊俏—俏丽 照常—照旧 招徕—招揽 雄浑—雄壮 朴实—朴素 预备—准备 隆重—盛大 防备—防范 热闹—喧闹 压抑—抑制 酷热—炎热 娴熟—纯熟 和睦—和气 兴旺—兴盛 惊恐—惊骇 风趣—幽默 豁达—开朗 扼杀—抹杀 纵使—即使平安—安全 点缀—装点 覆盖—笼罩 充足—缺乏 试图—打算 温顺—柔顺 敦厚—忠厚 稀奇—稀罕 压抑—压制 万象更新—焕然一新 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六、反义词
热闹—冷清 间断—持续 娴熟—生疏 慌乱—镇定 压抑—放松 朴实—华丽 敦厚—奸诈 勤俭—奢侈 酷热—严寒 兴旺—衰败 井然—混乱 激昂—低沉 沙哑—清脆 完整—残缺 机敏—笨拙 单调—丰富 充足—短缺 鲜明—暗淡 别致—普通 明显—模糊 深邃—浅显 豁达—狭隘 雄浑—纤巧 清新—陈腐 温顺—暴躁 压抑—放纵 稀奇—普通 乐观—悲观 惊恐—从容 酷热—严寒 万象更新—一切如故 随心所欲—身不由己
七、量词
一(部)戏 一(段)传奇 一(座)铁索桥 一(个)窟窿
一(层)楼 一(间)房 一(幢)竹楼 一(间)堂屋 一(堆)火 一(块)竹席 一(幅)抽象画
八、特殊词语
ABB式:一丛丛 一幢幢 一顶顶 一团团 一片片 ABAC式:各形各色 有声有光 载歌载舞 含数字的:两面三刀 零七八碎
四字词语复习
1、零七八碎:零碎而杂乱。(造句)那个杂物间里堆放着零七八碎的东西。课文义:零散没系统的事情。(造句)这些天,老李在忙活着一些。
2、万象更新:万象,一切景象:更新,更换新的。形容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面貌全心。(造句)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3、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能不如此。(造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老王是不会开口求人的。
4、截然不同:截然,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造句)他俩虽是同胞兄弟,但信格却截然不同。
5、张灯结彩:张挂灯笼,结扎彩带彩球。形容节目或喜庆的热闹景象。(造句)春节到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迎接新年。
6、各形各色:各种形状,各种颜色。形容多而齐全。(造句)超市里摆着各形各色的商品,琳琅满目。
7、哄堂大笑:满屋子的人同时大声笑了起来。(造句)老张风趣的笑话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8、开山鼻祖:原是佛教用语,指最初在某的名山建立寺院的人。后比喻首创学术技艺的某一派别或首创某一事业的人。(造句)民间传说,古代的巧匠鲁班就是木工行业的开山鼻祖。
9、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造句)他以前穷的一无所有,靠二十年的辛勤劳动,如今终于富裕起来了。
10、行善积德:做善事,积阴德。(造句)那个富豪很注意行善积德,捐资办学。修桥扑路,用实际行动汇回报社会。
11、师传身授:亲自口头上传授,行动上以身作则。(造句)民间的皮影戏经过一
代代的师传身授,流传到了今天。
12、崇山峻岭:高而险峻的山岭。(造句)桂林北一带到出都是崇山峻岭,连绵不断。
13、安然无恙:安然,即平平安安;恙,指疾病,也借指灾害。谓平平安安,没有受到损害。(造句)他在这次事故中竟能安然无恙,真是奇迹。
14、一模一样:形容完全相同,没有什么两样。(造句)她俩是孪生姐妹,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15、遮天盖地:形容遮挡得严严实实。(造句)原始森林中,树木遮天盖地,就像是绿色的海洋。
16、蜂拥而至:像蜂群似的拥挤过来。(造句)NBA球星到中国来开展与球迷见面的活动,球迷们蜂拥而至。
17、喜气洋洋:形容非常欢乐的样子。(造句)我们喜气洋洋地迎来了六一儿童节。
18、铺天盖地:布满天空,盖遍大地。形容声势答案,来势迅猛,到处都是。(造句)北方的冬天,雪花纷飞,铺天盖地。
19、迎风引吭:迎着风唱歌。(造句)经过努力攀登上山峰以后,我们高兴得迎风引吭。
20、肃然起敬: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造句)李教授学问渊博,道德高尚,令我肃然其敬
21、令人惊叹;使人惊讶,赞叹。(造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令人惊叹。
22、五颜六色: 1,多种颜色。(造句)公园里的花圃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十分好看。2,引申指各色各样。(造句)儿童商店里摆满了五颜六色的玩具。
23、美不胜收:美好的事物多得看不过来。(造句)张家界风景区山清水秀,真是美不胜收。
24、能歌善舞:很会唱歌,擅长跳舞。(造句)小静能歌善舞,是一个乖巧的女孩子。
25、载歌载舞:又唱歌,又跳舞。形容尽情欢乐的情景。(造句)春节时,城里的人们载歌载舞,进行了花车巡游活动。
第四篇:2013苏教语文四下第二单元a卷
3.第二单元测试A卷
一、【字词百花洲】(23分)
1.看拼音写词语,要写的规范,端正,整洁。
shēngshūtúànɡǎnchùcuīcù
()()()()jiānɡùcǎnhuòjiàoxùnjūnyún
()()()()
2.比一比,再组词。
幼()瞧()疏()矩()幻()焦()蔬()拒()
3.给下列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鲜为人知:A、新鲜B、鲜美C、鲜明D、少()
(2)漫山遍野:A、水满外溢 B、到处都是 C、不受约束 D、广阔()
(3)微不足道:A、细小轻微 B、计量单位 C、精深奥妙 D、衰落()
4.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
()()了了寻()问()
无()不()()尝辄()
囫囵()()()光()影
天()酬()()能生()
(1)小明在阅读《三国演义》时一目十行。结果,对
书中的内容,在回答老师有关“三国”的问题时总是。
(2)那天,我从杭州回来,父母便要问我那里的景色如何。我说:“由于时
间紧迫,我对于西湖的印象只是,要我详细描述,有些困难。”
(3)在学习上,我们遇到问题时就要,即便遇到掌握的内容
不能,还应该勤加练习,这样就能。有道是“”。上天就是偏爱于勤奋的人。
5.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如果„„就„„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不但„„而且„„
(1)()困难很大,()我们有决心完成任务。
(2)()森林能蓄水,()我们称森林为“森林水库”。
(3)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4)()不付出辛勤的汗水,()不会有收获。
二、【句子大观园】(24分)
1.根据要求写句子。
(1)瓢泼大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2)的风筝地飞上了天空。(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
(3)今天的天气真凉,(把句子写具体)
(4)照样子,把下列句子写生动。
例:小溪叮咚叮咚地唱着歌儿向前奔去。....
① 夏夜,萤火虫在飞。
②一阵风吹来,小草在摆动。
2.排列句序,将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里。
()相传,有一次,孔子带领他的学生到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的庙堂
朝拜。
()随后,他吩咐学生拿水来注入欹(qī)器实验,果然和他说的一样。
()久而久之,欹(qī)器逐渐被一些催人奋进、戒骄戒躁的话语所代
替,而且也不只局限于放在座位的右上侧了。这就是座右铭的来由。
()庙堂里陈列了许多祭器,其中有一种祭器学生不认识,就问孔子,孔子说:“这是欹器,是用来盛酒的。当它空腹时,是倾斜的;当
倒满酒时,它就会倒下,酒全部流出来。当年齐桓公把它放在座位
右侧来警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
()最初的座右铭,是一种叫做欹(qī)器的祭器。这说法是怎样来的呢?
()后来,孔子也请人做了一个欹(qī)器置于座位右侧,用来提醒自
己要谦逊,不骄傲,不自满。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苹果里的五角星》使我们从中受到启迪——创造力来源于。
(2)《最佳路径》向我们介绍了世界建筑大师为迪斯尼乐
园设计路径的故事,着重记叙了他从一位年老的葡萄园主
“,”的卖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启发,产生了“,”的路径设计策略,最终被评
。为世界最佳设计的过程。故事给你的启示是
三、【阅读锦绣宫】(23分)
(一)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而有(园园圆圆)的大头的鲸,却常常能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们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型)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体”,而“流线体”放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后来,工程师(模仿模拟)鲸的形体,(改造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1.将括号中不正确的字、词划去。
2.“轻而易举”的意思是:思与它相近的词:、。
3.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二)第一次
马路旁的人行(xíngháng)道比马路要整整高出一台阶,而他简直还没.
满一周岁。
他长着两条细长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
地„„但两条腿的主人——小男孩想从马路上登上人行道的愿望却十分(强烈猛烈),而且信心十足。
瞧,那只穿着好看袜子的小脚已经抬了起来,踩在人行道的边沿上,但孩子
还没下决定登上第二只脚,有那么一会儿他就那么站着;一只脚在人行道上,而另一只脚还在原处没动。
然而小孩又收回了跨出的那一步,他似乎在积蓄力量,小男孩就这么站着,既不前进也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自己前进的前方。
“还小呢,刚刚能走路,就能跨台阶?”路旁的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啧了
啧嘴说,“做大人的要帮他一把。”
而孩子的妈妈并没有伸出手去,只是微笑着(鼓舞鼓励)说:
“自己上,小乖乖,自己上。”
“加油!加油!”路旁的小姑娘喊道。
终于孩子的两只脚都站到了人行道上,小胖脸同时(绽开、裂开)了笑容。
“好一个登山者!”胡子爷爷幽默地说。他摸摸孩子的头:“一开头有困难,但坚持就能胜利,祝贺你成功。”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读音和词语。
2.用“”画出人物的语言,写出周围人对男孩跨台阶的不同态度。
老奶奶的态度:;妈妈的态度:
小姑娘的态度:;胡子爷爷的态度:
3.文中小男孩拿下的第一个高地是。
4.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不帮上孩子一把?
5.读了《第一次》你想到了什么?联系生活实际,写一段读后感。
四、【习作畅想岛】(30分)
在“雏鹰争章”活动中,你们班里在阅读、表演、礼仪、守纪等方面表
现突出的同学肯定不少,哪些同学能获得这些奖章呢?请你推荐一人,也可
以自我推荐,要写清为什么要推荐他(她)。要突出主要事迹,做到有详有
略。
第五篇: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语文测试卷(本站推荐)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语文测试卷 姓名:______班级:________
卷首语:第二单元的学习结束了,今天就来给自己做个测试吧!只有认真、细心才能展示出自己真实的水平!
一、积累运用。计40分
1、读拼音写词语。5+3
wàng túxīmièlóutīpúshàjié duàn
()()()()()
fēng()利顶()()火
chú()房衣()()夕
2、选择正确读音,打上“√”。4分
凌晨(línglín)诺言(nuòruò)伪装(wěiwéi)歼灭(jiānqiān)截止(jié jiē)明晃晃(huǎnghuàng)挑衅(xìnpàn)拘束(sùshù)
3、填写成语。4分
万()俱寂同仇敌()震耳()聋()不及防
如火如()夜以()日()谋已久鬼哭狼()
4、照样子写词语。3分
(1)至仁至义(3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势汹汹(3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词填空。2分
时间时候时刻
激动人心的()终于到来了!国家主席胡锦涛步入人民大会堂,接见从雅典归来的体育代表团全体人员,这(),全场一片欢腾……
6、农家乐。看到这农具,你想到了哪句诗?3分
镰刀:____________ 木犁:________________锄头_______________
7、根据要求写句子。5分
(1)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我军杀得哭爹爹喊娘,狼狈而逃。(改为“把”字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小女儿。”(不用引号,意思不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伯诺德夫人说。
请把划线的部分放在句子前面来表达。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走进生活。2分
“危机英雄,中国骄傲”中当代英雄李晓辉的颁奖词:
在火灾中将呼吸面罩让给被困者的消防战士李晓辉------当他把自己的呼吸面罩传给两位被困群众的一刹那,这个时代关于英雄的万千注释,瞬间清晰起来,这一馈赠是对消防员这一神圣天职的礼赞,也把温暖和希望长久地留在了我们的心里。
你从这段颁奖词中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口语交际。2分
奥运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大街小巷,人人话奥运,轮到你说了,你最想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文传真。8分
(1)“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可以看出当时情况___________,请你几个成语来形容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伯纳德夫人、大儿子杰克、小女儿杰奎宁,其中我对__________印象最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迸发。”则充分反映了大刀队员们抗日杀敌的_________心情。1分
(5)《卢沟桥烽火》一文中我们看到,全国军民投入了紧张的战斗,打击日本帝国主义,保卫自己的家园。让我想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中的“以_______________
为荣,以______________为耻”。2分
二、阅读直通车。
(一)《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节选10分
两个日本孤女很快被送到了指挥部。聂将军先抱起不满周岁的小妹妹,看到她的伤口包扎得很好,便马上让警卫员去老乡家给她找奶吃。然后,又慈爱地拉过那个大一些的女孩,亲切地问她叫什么名字。这个女孩叫美穗子,她不会说中国话,只是不停地说:“妈妈死了,妈妈死了……”聂将军见这孩子两眼里流露出惊恐的神色,就拿过一个洗干净的梨子,和蔼地说:“这梨洗干净了,吃吧!”美穗子见聂将军和善可亲,便接过梨慢慢地吃起来。开饭的时间到了,聂将军把美穗子拉到怀里,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给她喂饭。几天以后,美穗子一点也不拘束了,她用小手拽着将军的马裤,跟着将军跑前跑后,可亲热啦!
1、这段话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聂将军就是十大元帅之一的_____________。1分
3、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等四件事可以,从这里我感受到聂将军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分
4、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
慈祥()和善()惊谎()拘谨()
5、仿照文中例句,用“先……然后……”写一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中国魂20分
精卫填海,何等的坚毅;愚公移山,何等的执著;后羿射日,何等的勇敢;大禹治水,又是何等的睿智!中华民族的这些远古神话比古希腊的神话更充满着创业的悲壮和人间的真情,蕴含着人定胜天的哲理。
一代又一代,有浪淘不尽的风流人物,有黄河冲不垮的丰功伟绩。不必惊讶屈原那“虽九死犹未悔”的忠贞与坚忍,不必钦佩()那“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胸怀与悲怆,不必喟叹()那“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放与洒脱。这处处表现出中国人的灵魂。
自古以来,中国人有天下为公的理想,有舍生取义的凛然正气,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高风亮节;中国人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处世哲学;中国人有乘风破浪的豪情,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魄;中国人更有重整江山再造日月的雄心。
这一切,在中华民族这片神圣的土地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记得我们的“民族魂”鲁迅先生就说过:“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苦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是的,中国人的脊梁虽然表现得那样的平凡,那样的朴实,但却不乏精神的充实、思想的崇高。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举世瞩目;奥运赛场上嘹亮的国歌一次次响起,又令世人刮目相看……这些都说明了中国发展速度之快,说明了奋发图强的激流永不停息。它正折射出所有中国脊梁的光彩!
这就是我们的国魂,这就是我们不屈的国魂,我们千年不衰的国魂!
1、在短文的括号里填相应的人名,在横线上补充相应的诗句。(2分)
2、理解成语。4分
(1)淋漓尽致:
(2)丰功伟绩:
(3)刮目相看:
3、你还知道哪些爱国名人和爱国名诗?(本文内容除外)2分
(1)爱国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诗句都是英雄们留下的:3分
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来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再补充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苦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省略号中省略了什么呢?请你再写出两种。
有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2分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是_________的名句,说的正是中国人的“骨气”。1分
7、本文的作者用大量的名人名句和成语来丰富内容,表达中心。这对你以后写作有何启发?你打算怎样去搜集资料?请简要地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园地。30分
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陶冶情感,启迪智慧,还可以教育我们怎样做人。小学六年,你一定读过不少的书。请把你和书的故事写出来,要把感受最深的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