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根据原国家教委财政部教财(96)85号文件精神
公
示
根据原国家教委财政部教财(96)85号文件精神,参照《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国家优秀奖学金申请评审条例》,经学生本人申请,导师和培养单位推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评审,评出邝安堃奖学金获得者4名,一等奖学金获得者106名,二等奖学金获得者322名,现对获奖同学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 6月12日至6月17日
联系方式: 63846590*776342 联 系 人:
方
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分院
2007年6月12日
名单公布如下(按姓氏笔画排列):
邝安堃奖学金获奖者名单(共4名):
刘 玮 刘艳艳 陆 嵘 蒋盛旦
研究生优秀奖学金一等奖获奖者名单(共106名):
卫 炜 卫 婕 马海燕 王
宁 王
俊 王
莹 王 霞 王庆飞 王学宁 王海嵘 王颖超 卢
莹 卢列盛 叶金海 宁巧明 田晓洁 任步方 刘
玮 刘世萍 刘巧蕊 刘晓晟 刘艳艳 刘慧茹 孙恒赟 孙萍胡 安晓霞 庄龙飞 朱
亮 朱
斌 许
涛 许
强 许
锋 闫
晋 阮
敏 余
韵 吴丹雯 吴艳茹 宋忠臣 张
婷 张
琳 张
愫 张小娟 张志华 张步林 张晨鹏 张翼飞 李
凡 李
俊 李
莉 李
琦 李
雁 李启芳 李若谷 李悦纯 李晓永 李鸿帅 杜婷婷 杨宏亮 汪
慧 陆
林 陆 嵘 陈
晟 陈
霞 陈建治 陈炜俊 陈春球 陈寒蓓 陈豪燕 周琨 周慧芳 尚文斌 於永爱 郑胜武 俞继卫 姜
娜 姜
锐 姜 萌 姜云涛 柳 杨 胡晓昀 赵长清 郝
丽 钮因尧 骆艳丽 唐晓峰 秦
薇 袁本祥 贾
方 陶晔璇 高
丽 高不郎 高丰厚 曹
旗 黄
玮 黄丽素 龚
芳 喻轶群 蒋盛旦 楼
盛 蒲里津 虞永峰 熊光苏 蔡娇阳 谭姣容 潘晓岗 魏本娟
研究生优秀奖学金二等奖获奖者名单(共322名):
万 慧 万 赢 万方军 上官文姬马 珂 马军峰 马德选 仇 锋 巴茂文 方丹红 方晓亮 方舒东 王 元 王 岩 王 枫 王 勇 王 海 王 莹 王 敏 王 萍 王 瑛 王 楠 王 毅 王 黎 王会勇 王庆兵 王红坤 王鸣明 王津津 王玲洁 王晓东 王晓青 王欲晓 王群山 邓 琳 邓辰亮 代岭辉 冯军峰 冯春燕 卢仁泉 叶 青 叶冬霞 叶秀霞 左 勇 申玉翠 申达甫 石 静 边益明 任新平刘 兰 刘 兵 刘 凯 刘卫仁 刘凤祥 刘文韬 刘寿贵 刘勇军 刘炳丽 刘振宝 刘桂冬 孙 宇 孙丹凤 孙海燕 孙寅光 朱 渊 朱 鸿 朱晓斌 江 涛 许珊珊 许婵婵 达 炜 闫金松 何
平何小健 何金梅 余文熙 吴岚艳 吴志国 吴品茹 吴美芳 吴莹琛 吴蓓雯 吴蓓颖 宋 珺 张 宁 张 宁 张 丽 张 欣 张 萍 张 婷 张 琳 张 超 张天宏 张玉娜 张红梅 张君闻 张曼娜 张媛媛 张智长 张燕捷 李
定 李 飞 李 建 李 俊 李 海 李 端 李文毅 李玉萍 李俐俐 李树杰 李艳秀 杜科伟 杨 爽 杨红旗 杨花梅 杨燕青 辛 林 邵乐平邵碧云 邹玉琼 陈平陈 芳 陈 欣 陈 铭 陈力秀 陈苏峰 陈春燕 陈柏松 于盼盼 仇剑崟 牛 昕 王 娜 王 萍 王小燕 王俊峰 王晓洁 邓德厚 卢永宁 田玉景 任涟萍 刘 梅 刘秀明 刘琴秀 安宝燕 汤飞鸽 阮艺华 余高妍 吴海娅 宋小星 张 玥 张 赫 张志群 扶 琼 李 轶 李庆云 杜联军 沈晴昳 陆丽华 陈 慧 陈秋菊 马 刚
仇海燕 王
骞 王 娟 王 铮 王文进 王保利 王彩凤 乐 飞 史 媛 田筱青 任微娜 刘 霞 刘俊平华 丽 庄 明 许 谨 严 明 吴 江 吴艳玲 宋少莉 张 彦 张中伟 张国昌 时洪凯 李 娟 李丽华 杨 能 芮云峰 陆澄秋 陈 曦 陈敬涵
陈慧敏 周 珑 周 敏 周 菲 周一珺 周伟斌 周在威 周季兰 周晓荣 周韵斓 周慧江 和亚萍 孟德强 宗 蕾 易正辉 林海平武 均 罗 丹 罗丽娟 罗志兵 罗忠光 范晓云 郁婷婷 郑 莹 郑丹宁 郑凌艳 郑蓓洁 金 妍 金佩佩 侯佳宁 俞志维 姚 玲 姚慧萍 姜 葳 姜秀丽 姜苏原 姜晓华 施 君 施海峰 柯 山 柳 达 洪 武 洪海筏 胡 鸣 胡水清 胡剑麟 胡锦清 胡镜宙 费志强 赵光明 赵明慧 赵蔚菁 郝 静 钟根龙 钮晓音 徐 静 殷敏毅 郭建毅 陶海荣 戚晓亮 章晓芳 黄玉娟 喻曦霞 程志华 韩 磊 路薇薇 蔡锦贤 凌天佑 徐东菁 涂序辉 郭瑞敏 顾 钏 曹 琦 章慧娣 黄丽丹 彭远飞 葛勤敏 韩晓凤 雷科锋 燕晓宇 唐 雷 徐步芳 袁 敏 钱 捷 顾于蓓 曹少锋 黄
超 龚 英 彭海林 蒋 倩 鲁 正 靳西凤 魏旭倩 夏玲玲 徐春红 袁亚平钱 锦 顾文莉 梁 鸿 黄 正 傅 瑶 游海燕 谢 静 窦芳芳 臧 潞 魏锋涛
徐 红 徐爱君 袁江姿 钱春艳 顾梅青 梁阿娟 黄 宇 傅 聪 焦 洋 谢卫红 窦爱霞 蔡干慧 徐 敏 徐繁华 贾小红 钱继红 高艳敏 盛慧明 黄 瑛 储天晴 程 娟 谢鑫荟 简蔚霞 蔡美玲
第二篇:财政部关于做好增收节支有关工作的通知(财预[2008]89 号)
财政部关于做好增收节支有关工作的通知(财预[2008]89 号)
------------------
2008年07月08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今年以来,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也加大了财政支出压力。为支持做好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现就做好财政增收节支工作通知如下:
一、积极促进经济发展,切实强化收入征管
要坚决贯彻落实支持经济发展的各项改革措施和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认真做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新的耕地占用税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要依法强化税收征管,严格控制减免税,抓紧清理到期的税收优惠政策,坚决制止和纠正擅自出台“先征后返”等变相减免税政策,严厉打击各种偷骗税等违法活动。要继续加强非税收入征管,既要做到应收尽收,又要坚决禁止各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违规行为。要改进和完善非税收入管理模式,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进一步推进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工作。切实落实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各项税费和基金等减免政策。
二、大力压缩一般性开支,确保重点支出需要
要倡导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大力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把资源更多地用于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用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用于推动改革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严格控制行政开支,降低行政成本,减少会议、接待、差旅和公车使用等日常支出,压缩出国团组。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严格控制公车购置,暂停审批党政机关办公楼项目。要强化预算控制,除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项目、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支出、法律规定增长的支出以及民生项目支出等重点支出外,原则上不再追加部门和单位的支出预算,要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要继续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加大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领域的投入。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地方,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积极筹措资金支持灾区恢复重建。
三、密切关注财政运行情况,合理安排超收收入
要关注经济形势发展变化,认真分析预算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跟踪房地产税收调控政策、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特别是要关注影响财政收支的不确定因素,分析财政收入增减变化的原因。要及早对全年预算收支情况做出预计。完成预算收入任务有困难的地区,要相应压缩预算支出,确保当年预算收支平衡。预计有超收收入的地区,要认真分析超收原因,不得将超常规、一次性等因素增加的收入用于安排经常性支出。当年预算执行中如有超收,除按法律、法规和财政体制规定增加的有关支出,以及
用于支持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等必不可少的支出外,原则上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或作为财政结余转入下一年使用。
四、统筹考虑,科学编制2009年预算
受今年灾情等因素影响,预计明年财政支出压力较大,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各地要及早做好编制2009年预算的相关准备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科学合理安排预算规模和收支结构。要完善有关制度和办法,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继续贯彻节约原则,加强预算管理和深化预算改革,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预算的增长,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地方,要预留支持灾区恢复重建资金。
各地要统一思想认识,认清形势,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协调,扎实工作,确保2008年预算任务圆满完成,确保增收节支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八年六月二十三日
第三篇:财教〔2015〕463 号关于印发《特殊教育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www.xiexiebang.com 关于印发《特殊教育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教〔2015〕463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育厅(教委、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教育局:
为加强和规范特殊教育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支持特殊教育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财政部、教育部制定了《特殊教育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特殊教育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教育部 2015年11月14日
附件
特殊教育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特殊教育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支持特殊教育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补助资金是由中央财政设立、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用于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资金。
第三条补助资金由财政部和教育部共同管理。财政部负责组织补助资金中期财政规划和预算编制,会同教育部分配下达资金,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绩效管理;教育部负责指导地方编制项目规划,审核地方申报材料,提出资金需求测算方案,推动组织实施工作,会同财政部做好资金使用情况监督和绩效管
www.xiexiebang.com 理工作。
第四条补助资金使用管理遵循“中央引导、突出重点、省级统筹、规范透明”的原则。
第五条补助资金支持范围为全国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和招收较多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重点支持中西部省份和东部部分困难地区。补助资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支持特殊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为特殊教育学校配备特殊教育教学专用设备设施和仪器等。
(二)支持特教资源中心(教室)建设,为资源中心和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的资源教室配备必要的特殊教育教学和康复设备。
(三)支持向重度残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提供送教上门服务,为送教上门的教师提供必要的交通补助;支持探索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医教结合实验,配备相关仪器设备,为相关人员提供必要的交通补助。
第六条补助资金按因素法分配到相关省份,由省级财政和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合理使用。主要分配因素包括: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生数等事业发展情况、人均可用财力、工作努力程度等。各因素数据通过相关统计资料和省级申报材料获得。
第七条省级财政和教育部门应当在每年3 月15日前,向财政部和教育部提出当年补助资金申报材料,并抄送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申报材料主要包括:
www.xiexiebang.com
(一)上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主要包括上全省资金安排与分配情况、工作进展情况、资金效益和有关建议意见等。上省本级财政安排支持特殊教育发展方面的专项资金统计表及相应预算文件。
(二)本工作方案。主要包括当年工作目标和绩效目标、重点任务和资金预算安排、执行计划及时间表,绩效目标要明确、具体、可考核。
补助资金申报材料作为开展绩效评价和资金分配的依据之一。逾期不提交申报材料的,在分配当年资金时,相关因素作零分处理。
第八条财政部和教育部每年9 月30日前提前下达下一部分补助资金预算指标;当年预算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中央预算后90日内正式下达。预算发文同时抄送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省级财政和教育部门接到中央补助资金预算(含提前下达预算指标)后,应当在30日内按照预算级次合理分配、及时下达预算,并将预算发文抄送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县级财政和教育部门应当在收到上级补助资金预算文件后的30日内,将资金下达到具体项目单位。严禁用于偿还债务、弥补其他项目资金缺口,严禁套取、截留、挤占和挪用。
第九条补助资金支付应当按照国库集中支付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财政部和教育部对补助资金实施目标管理。省级财政和教育部门应当统筹组织、指导协调相关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督促县级财政和教育部门将补助资金落实到项目。
www.xiexiebang.com 支持特殊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应当优先支持未达到《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三类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与医疗康复仪器设备配备标准》的学校;资源中心应当设立在30万人口以下且未建立特殊教育学校的县,资源教室应当优先设立在招收较多残疾学生随班就读且在当地学校布局调整规划中长期保留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医教结合”实验项目应当优先选择具备整合教育、卫生、康复等资源的能力,能够提供资金、人才、技术等相应支持保障条件的地区和学校。
第十一条县级教育和财政部门应当督促项目单位严格执行项目预算,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项目如期完成。
项目实施中涉及政府采购的,应当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有关法律法规及制度。项目实施完成后,应当及时办理验收和结算手续,同时办理固定资产入账手续。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设施设备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二条项目预算下达后,因不可抗力等客观原因导致项目无法实施时,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履行项目和预算变更审批手续。
第十三条项目实施完成后,若有结余资金,由县级财政部门按有关规定使用。
第十四条财政部和教育部对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适时开展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应按规定和财政部要求,对补助资金实施全面预算监管。监督检查、绩效评价和预算监管结果作为分配补助资金的重要参考依据。
地方各级财政和教育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建立健全补助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制度。项目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约束机制,确保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安全、规范。
www.xiexiebang.com 第十五条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财政预决算公开的要求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各省级财政、教育部门应当通过网站等方式及时公开本省份项目遴选办法和结果、资金安排情况及工作进展等情况。县级教育部门应当将项目名称、立项时间、实施进展、经费使用和验收结果等信息予以全程公开。
第十六条补助资金应当专款专用,对于滞留、截留、挤占、挪用、虚列、套取补助资金以及疏于管理影响目标实现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给予严肃处理。
第十七条本办法由财政部、教育部负责解释和修订。地方财政和教育部门可以依据本办法,制定地方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的具体办法或者实施细则,并抄送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30天后施行。原《少数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中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06〕243 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的意见-财教〔2010〕356号
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建立普通高中家庭
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的意见
财教〔2010〕356号 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育厅(教委、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12号)精神,完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切实解决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现就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大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不断完善助学政策体系,大幅度增加助学经费投入,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向全部农村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建立健全了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安排部分彩票公益金用于普通高中助学,并逐步对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免学费政策,较好地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
但目前我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多数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尚未得到有效资助。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化教育结构,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有效手段,对于完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大意义。
二、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的原则及主要内容按照“加大财政投入、经费合理分担、政策导向明确、多元混合资助、各方责任清晰”的基本原则,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国家助学金为主体,学校减免学费等为补充,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基本解决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
(一)建立国家助学金制度。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约占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0%。财政部、教育部根据生源情况、平均生活费用等因素综合确定各省资助面。其中:东部地区为10%、中部地区为20%、西部地区为30%。各地可结合实际,在确定资助面时适当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具体标准由各地结合实际在1000元-3000元范围内确定,可以分为2-3档。
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由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担。其中:西部地区为8∶2,中部地区为6∶4;东部地区除直辖市外,按照财力状况分省确定。省以下分担比例由各地根据中央确定的原则自行确定。
(二)建立学费减免等制度。普通高中要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减免学费、设立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
(三)鼓励社会捐资助学。要进一步落实、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等面向普通高中设立奖学金、助学金。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政策顺利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财政、教育部门要密切配合,制定本地区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政策顺利实施。教育部门要将普通高中资助工作纳入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各普通高中要把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实行校长负责制,指定专门机构,确定专职人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二)落实分担责任。省级财政部门要合理确定省内普通高中助学经费具体的分担办法,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确保区域内各级财政应当负担的资金落实到位。
(三)强化资金管理。各级财政、教育部门和普通高中要切实加强资助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及时发放、专款专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学籍管理,确保学生资助信息真实、可靠。要加强监督检查,对于挤占挪用资金、弄虚作假套取资金等行为,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四)加大宣传力度。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各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使党和政府的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广大学生知晓受助的权利,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财 政 部
教 育 部
二○一○年九月十九日
第五篇:财企〔2006〕478 号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
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企〔2006〕478 号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总则(本办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 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和管理 财务监督 附则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为了建立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制定了《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二○○六年十二月八日
附件:
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建立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维护企业、职工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根据有关法律和国务院有关决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危险品生产以及道路交通运输的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简称企业)适用本办法。
国家对煤炭开采企业和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地热、温泉、矿泉水、卤盐开采矿山和河道采砂、采金船作业、小型砖瓦粘土矿等危险性较小的非煤矿山,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费用(以下简称安全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
第四条
安全费用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财务管理。
第五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矿山开采是指石油和天然气、金属矿、非金属矿及其他矿产资源的勘探和生产、闭坑及有关活动。
建筑施工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井巷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及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以及矿山建设。
危险品是指列入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和国家有关部门确定并公布的《剧毒化学品目录》的物品,包括军工生产危险品和民用爆炸物品等。
道路交通运输是指以机动车为交通工具的旅客和货物运输。
第二章 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
第六条
矿山企业安全费用依据开采的原矿产量按月提取。各类矿山原矿单位产量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如下:
(一)石油,每吨原油17元;
(二)天然气,每千立方米原气5元;
(三)金属矿山,其中露天矿山每吨4元,井下矿山每吨8元;
(四)核工业矿山,每吨22元;
(五)非金属矿山,其中露天矿山每吨(立方米)1元,井下矿山每吨(立方米)2元;
(六)小型露天采石场,即年采剥总量50万吨以下,且最大开采高度不超过50米,产品用于建筑、铺路的山坡型露天采石场,每吨0.5元。
原矿产量不含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和废石场中用于综合利用的尾砂和低品位矿石。
第七条
煤系及与煤共(伴)生的金属非金属矿山、水体下开采矿山、有自然发火可能性的矿山、在需要保护的建(构)筑物和铁路下面开采的矿山,以及其他对安全生产有特殊要求的矿山,经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会同财政厅(局)核准后,可以在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基础上提高提取标准,但增加的提取标准不得超过原提取标准的50%。
第八条
建筑施工企业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为计提依据。各工程类别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如下:
(一)房屋建筑工程、矿山工程为2.0%;
(二)电力工程、水利水电工程、铁路工程为1.5%;
(三)市政公用工程、冶炼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化工石油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公路工程、通信工程为1.0%。
建筑施工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在竞标时,不得删减。国家对基本建设投资概算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总包单位应当将安全费用按比例直接支付分包单位,分包单位不再重复提取。
第九条
危险品生产企业以本实际销售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逐月提取:
(一)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及以下的,按照4%提取;
(二)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至10 000万元(含)的部分,按照2%提取;
(三)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0万元至100000万元(含)的部分,按照0.5%提取;
(四)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00万元以上的部分,按照0.2%提取。
第十条
道路交通运输企业以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按照以下标准逐月提取:
(一)客运业务按照0.5%提取;
(二)普通货运业务按照1%提取;
(三)危险品等特殊货运业务按照1.5%提取。
第十一条
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上年末安全费用专户结余分别达到本企业上销售收入的5%和2%时,经当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商财政部门同意,企业本可以缓提或少提安全费用。
企业规模划分标准按照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和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国统字[2003]17号)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本办法公布前,各省级政府已制定下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办法的,其提取标准如果低于本办法规定的标准,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调整;如果高于本办法规定的标准,按照原标准执行。
第三章 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和管理
第十三条
安全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范围使用。
(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其中:
1.矿山企业安全设备设施是指矿山综合防尘、地质监控、防灭火、防治水、危险气体监测、通风系统,支护及防治边帮滑坡设备、机电设备、供配电系统、运输(提升)系统以及尾矿库(坝)等;
2.危险品生产企业安全设备设施是指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的监控、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设施设备;
3.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安全设备设施是指运输工具安全状况检测及维护系统、运输工具附属安全设备等。
(二)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
(三)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
(四)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
(五)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
(六)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第十四条
在本办法规定的使用范围内,企业应当将安全费用优先用于满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提出的整改措施或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所需支出。
第十五条
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应当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结余下使用,当年计提安全费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
集团公司经过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可以对所属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按照一定比例集中管理,统筹使用。
第十六条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安全费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费用使用、管理的程序、职责及权限,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
第十七条
企业利用安全费用形成的资产,应当纳入相关资产进行管理。
第十八条
企业应当为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野外、矿井等高危作业的人员办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或个人意外伤害保险。所需保险费用直接列入成本(费用),不在安全费用中列支。
企业为职工提供的职业病防治、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所需费用,不在安全费
用中列支。
第十九条
矿山企业已提取维持简单再生产费用的,应当继续提取维持简单再生产费用,但其使用范围不再包含安全生产方面的用途。
第二十条
危险品生产企业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的,应将安全费用结余用于处理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前危险品生产或储存的设备、库存产品及生产原料所需支出。
第二十一条
企业由于产权转让、公司制改建等变更股权结构或者组织形式的,其结余的安全费用应当继续按照本办法管理使用。
企业调整业务、终止经营或者依法清算,其结余的安全费用应当结转本期收益或者清算收益。
第四章 财务监督
第二十二条
企业应当及时、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并按规定使用。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企业应当披露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的具体情况。
第二十三条
财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安全费用提取、管理、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企业未按本办法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财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予以警告。逾期不改正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企业安全费用的会计处理,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实施办法,并报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备案。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