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册同步达标检测试题18(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3 21:2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二语文下册同步达标检测试题18(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二语文下册同步达标检测试题18(本站推荐)》。

第一篇:高二语文下册同步达标检测试题18(本站推荐)

11、咏物诗四首 达标优化训练

我夯基 我达标 1.诗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何树何山著子规?(2)若欲满盘堆马乳,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花开时节动京城。(4)_________________,直待凌云始道高。

解析:此题考查诗文默写,需注意文字书写正确,如“魄”“凌”等字。答案:(1)若教恨魄皆能化(2)莫辞添竹引龙须(3)唯有牡丹真国色(4)时人不识凌云木 2.词语解释:

(1)杜宇:_________________(2)龙须:_________________(3)国色:_________________(4)时人: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杜宇”一词的解释要注意说出其典故的内容。“龙须”要指出其比喻义。答案:(1)即子规,就是杜鹃鸟,因啼声悲切,又称怨鸟。杜宇是周时蜀国国王,号望帝,后来被迫逊位,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啼声悲哀。蜀人称这种鸟为杜宇,以表示对他的纪念。

(2)比喻葡萄卷曲的藤蔓。(3)一国中姿容中最美的女子。(4)指时俗的人。3.填空:(1)《子规》这首诗歌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除通过描绘葡萄生长之态,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外,还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3)《小松》这首诗歌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主题的理解,需注意诗中借物言志的特点,说明借什么物,言什么志。答案:(1)借吟咏子规,表达对历代蒙受冤屈,含冤而死的人深深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

(2)丰收的果实是必须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3)这首诗托物讽喻,借松写人,借写小松幼时人们对其忽视和长大后人们对其称赞的不同态度,讽喻时人目光短浅,暗含诗人身世之慨。4.从整体构思看,《小松》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解析:本诗是用小松比喻自己,用小松的遭遇影射自己的遭遇,从而批判那些不识人才,目光短浅的人。

答案:托物言志。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我综合 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子规》《葡萄》和《赏牡丹》三首诗,完成5—8题。

5.顾况“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一联,俗中见奇,翻出新意,说说此句“新”

在何处。

6.咏物诗往往托物寄情或托物言理,试分析《子规》《葡萄》各寄寓诗人怎样的情志?说明什么道理?

7.请分析《赏牡丹》中的“真国色”用字炼意的妙处所在。

8.《赏牡丹》用一半的篇幅先写芍药和荷花,这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5.解析:本题回答要结合诗中所用典故的真正含意,及作者在此诗中的不同用意。

答案:此篇开始写杜宇化鸟,题材通俗,但这两句以反诘语气发问,由鸟及人、由自然及社会,写出人世的不平,表达诗人愤世嫉俗之意,显得新奇感人,寓意深刻。6.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要注意结合诗人当时的处境去理解诗人寄寓在物上的情感。答案:《子规》表面写鸟,实际是由鸟及人,托子规以抒情,将人间的冤屈之多且无处消解的现实尽收笔端。想象奇特,寓意深刻:有同情、有愤懑、有讽刺、有无奈,暗含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

《葡萄》咏物与言志融为一体,表面写葡萄,实际是表达自己谪后的希冀。面对前途迷茫,一切都要随着命运的安排而沉浮的人生,诗人谨慎小心,意在借此诗委婉表达自己希望被在位之人大力援引的恳切心情,并以此与相同处境的朋友张署共勉。当然,此诗还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道理:丰收的果实是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7.解析:对诗句的赏析要结合诗句的情感意义,此处的“真国色”表现的是诗人对牡丹的赞美之情。答案:“真国色”三字,力重千钧,掷地有声,加强语气,使牡丹的神韵毕现雍容华贵,艳压群芳,如此高的评价才产生“动京城”的效应,顺势引出末句。

8.解析:此题考查诗歌常用表现手法,此处是用芍药和荷花衬托牡丹的不同之处。

答案:衬托,诗人将芍药和芙蕖这两种花不如牡丹之处(无格、少情)写出,以衬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

(二)阅读下面四首诗,完成9—12题。

子 规 吴 融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注:作者吴融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昭宗时在朝任职,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本篇大约就写在这个时候。

近试上张籍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张籍水部:长庆二年(822),张籍由国子博士迁水部员外郎。张籍怜才惜士,喜奖掖后进。此诗是诗人在应试不久前献给张籍的。

清平调 李 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注:唐朝开元年中,禁宮中初种牡丹,适逢沉香亭前牡丹盛开,唐玄宗与杨贵妃乘夜游赏,李龟年手执檀版将要唱歌时,玄宗说:“赏名花,对爱妃,焉用旧乐词为?”诏来翰林学士李白赋诗助兴,并命李白进《清平调》三章,李白援笔赋之。这是第一章。

青 松 陈 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注:《青松》选自陈毅的《冬夜杂咏》(《冬夜杂咏》是一组借物咏怀诗,它包括《青松》《红梅》《秋菊》等篇,是通过对这些抗暴耐寒花木的歌颂,赞美建国初期,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怕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9.阅读吴融的《子规》,回答问题:(1)“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运用_____________手法,突出了子规(杜鹃鸟)_____________的悲惨命运。

(2)这是一首_____________诗,从作者的写作背景来看,反映了他_____________心情。(3)从全诗来看,开头两句“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起到什么作用?试分析之。

(4)翻译: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10.阅读朱庆馀的《近试上张籍水部》,回答问题:(1)解释:舅姑:_____________(2)翻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3)赏析“入时无”的含意。(4)分析这首诗歌的主题。11.阅读李白的《清平调》,回答问题:

(1)翻译: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2)诗人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3)全诗最主要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4)这首诗歌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 12.阅读陈毅的《青松》,回答问题:(1)解释:高洁:_____________(2)最后两句运用哪种修辞手法?(3)分析这首诗歌的主题。(4)赏析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

9.解析:对举是并列的两个事物,互相称托。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抒发诗人仕途失意而又远离故乡的痛苦。答案:(1)对举 孤身飘荡、哀告无门(2)咏物 仕途失意而又远离故乡的痛苦

(3)铺垫,这首诗歌吟咏子规,从子规的传说落笔,设想杜鹃鸟离去繁华的国土,年复一年地四处飘荡。这个悲剧性的故事,为下面抒发失意痛苦心情作铺垫,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4)雨昏风冷,子规藏在绿树丛中苦苦嘶唤;月落影斜,子规迎着欲曙的天空凄然长鸣。10.解析:联系注和诗眼“入时无”思考主题。答案:(1)公婆。

(2)打扮好了轻轻问郎君一声: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3)“入时无”三字为全诗的灵魂,新娘打扮得入不入时,能否讨得公婆欢心,最好先问问新郎,寓意自明:诗人应试前紧张而又希望得到赏识的心态。

(4)唐代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巧借新妇拜见公婆前的忐忑不安而又充满希望的心理,写自己应试前紧张而又希望得到赏识的心态。

11.解析: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全诗以牡丹的艳丽比喻杨贵妃的花容月貌。联系注解,玄宗说:“赏名花,对爱妃,焉用旧乐词为?”得出主题。答案:(1)(贵妃)倾国倾城的花容玉貌,一定是天女落下凡。群玉山头,人面亦真亦幻,瑶台相逢,皎洁的月色下,倩影亦娇亦俏。

(2)云、花、风、露、玉山、瑶台、月色。素净、淡雅。(3)比喻

(4)借赞美牡丹来赞美杨贵妃的艳丽美貌。

12.解析:设问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的问句形式。这是一首咏物诗,联系注解,重点分析出其抒怀。答案:(1)这里指青松抗暴耐寒、傲然挺直的高风亮节。(2)设问。

(3)通过那承受大雪压迫,又傲然挺直起来的冷峻峭拔的松的形象,表达建国初期,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的精神。

(4)此诗借物咏怀,表面写松,其实写人;语言可谓冷峻浅白,画面却鲜明生动,字少句短,颇见青松风骨;作者用斩钉截铁的词语表达含蓄蕴藉的内容:松的精神、力量、品性从与风雪的暴虐抗争与青松的冷峻峭拔的形象中体现出来,表达了作者的人格和胸怀,也表达了那个时代的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语言运用

13.(2006江西高考,23)下面是一段学生习作,画线处是否需要修改?请先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然后选三处加以修改。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旧社会,大汉族主义思想A流毒甚多,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B受到歧视。那里的C人民病了,得不到D应有的治疗,巫婆神汉横行村寨,病人苦不堪言。解放后,人民政府医疗队来到少数民族地区,帮助他们E改善医疗设施,F学习医疗技术。

错误之处有:()、()、()、()改正:()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

解析:A跟“流毒”搭配的是“甚广”,不能是“甚多”;C人民是种概念,这里应用“人”表意才准确;E设施涉及技术,条件等,应该用 “改进”;F由于少数民族医疗技术比较落后,人民政府去帮助他们的是“提高”,不是“学习”。答案:必须改之处为:A、C、E、F。改正:A可改为“甚广”;C可改为“人”;E可改为“改进”;F可改为“提高”。读书做人

在中国古代,文人的出路,通常有这么几条:读书参加科举考试,考上了去做官,即“学而优则仕”;自学苦读,写就美诗佳作或者政论评策,希望得到他人赏识以致延请;通过他人援引,得到皇帝的赏识继而重用等。韩愈的《葡萄》通过描绘葡萄生长之态,表达了自己被贬谪后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

历史记载,东汉时代,一般士人要想进入政界,除了依靠父祖庇荫外,本人也要“交游士林”,以便互相赏识和援引。晚唐的科举,出身论门第,做官靠援引。古代许多文人,为了获得一官半职,往往写诗文暗示他人赏识以及援引。例如,孟浩然长安求仕失败以后,写下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其中后四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看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明显流露了希望张九龄援引的意思。南宋乾淳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吕祖谦,他的六世祖吕公著,始与王安石友善,熙宁初年得王氏援引而任御史中丞等。看来,“通过

他人援引”而从仕是古代文人惯用的一种手段。

你是怎样看待“古代文人从仕通过他人援引”这种现象的呢?,时代不同了,社会体制不同了,你会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呢?

第二篇:高二语文下册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第ⅰ卷 阅读题(70分)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鲁迅”在教材中也应与时俱进

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被删减的消息引发各界热议。支持删减者拿出“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顺口溜做论据,反对删减者认为鲁迅精神到什么时候也不能丢。

删与不删双方争执不下,让编教材的老师们好生为难。依我看来,鲁迅的文章,删点为妙。鲁迅是生活在上世纪早期的人,虽然是“白话文学运动的健将”,但毕竟是旧社会走过来的人,又曾在日本留学,文风难免古风萦绕,中西夹杂,拗口难懂。不只学生看了如吃了“摇头丸”,就是老师们讲起来都觉得头疼。删除一点这样的文章,可能师生们都会拍手称快,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受。

但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硬汉”形象,毛主席就说过“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删了鲁迅杂文,换了金庸的武侠小说,会不会无意中让祖国的花朵们误入迷途?

鲁迅不是常青树,但他的精神是不朽的,所以至今被人们深深地怀念。中国有个古老的新词,叫“与时俱进”。对于鲁迅的文章,照抄照搬,“拿来主义”,是不是违背了鲁迅先生的初衷?我们学的是鲁迅的精神,而不是他夹杂着日式表达的拗口白话。在教材中删除鲁迅的原文,难道不能用新时代具有鲁迅精神的文章“取而代之”?

新时代有没有活着的鲁迅?我看,肯定是有的。否则鲁迅逝世了,中国岂不真的折了“脊梁”?当今社会拿着“匕首投枪”,对不平、不公、不正大声疾呼,叹国人之麻木,怒国人之不争的大有人在,针砭时弊的好文章也比比皆是,编辑们选用他们的文章进入教材,既继承了鲁迅之精神,又克服了讳涩难懂之弊端,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邓小平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鲁迅”在教材中也应与时俱进。把鲁迅当成权威,放进“神坛”,本身就是对鲁迅的污辱。依我看,世上的千里马不少,只是有些人相信权威,没有伯乐的眼光罢了。真正继承鲁迅精神,是善于发现继承鲁迅“衣钵”的人,而不是硬着头皮念鲁迅创造的“三字经”。(选自《广州日报》,有删改)

1.下列有关“'鲁迅'在教材中也应与时俱进”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鲁迅生活的时代离我们较远,文风难免古风萦绕,拗口难懂,因此他的文章,删点为妙。b.继承鲁迅“衣钵”的人不少,新时代也有活着的“鲁迅”,教材编写者也可选用他们的文章。c.当今社会,对不平、不公、不正大声疾呼,叹国人之麻木,怒国人之不争的人时有出现。d.对于鲁迅的文章,如果我们采用“拿来主义”的方法照抄照搬,这是违背了鲁迅先生的初衷的。

2.下列关于“鲁迅作品”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鲁迅被誉为“民族魂”,一些人认为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删减鲁迅作品会丢掉鲁迅精神。b.从“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顺口溜中可以看出鲁迅部分作品存在晦涩难懂的问题。

c.“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的话不仅对社会发展适用,对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的编排也非常适用。d.鲁迅是“白话文学运动的健将”,教材中选用他的作品是为了让学生学习他的白话语言。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因太相信权威而把鲁迅放进“神坛”,这就是对鲁迅先生的一种污辱。b.“鲁迅”在教材中也应与时俱进,编者可用其它的针砭时弊的好文章来代替部分鲁迅的文章。c.毛主席十分赞赏鲁迅,说鲁迅是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方向。d.硬着头皮念鲁迅创造的“三字经”并不能真正继承鲁迅精神,真正继承鲁迅精神的人,是发现并继承鲁迅“衣钵”的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4-6题,每题3分;7题10分)乙邦才传(清)汪琬

乙邦才,字奇山,山东青州人。以队长从监军太监,击贼河南、江北间,主者未之奇也。

总兵黄得功与贼战于霍山,得功乘胜舍其大军,单骑前逐贼,陷淖中,贼围之数重,射杀得功所乘马,得功亦仰面射贼洞胸,与之相持。会天欲暮,所余二矢耳,得功自分必不免。而邦才适自别道驰还,登高望见之,识其胄,曰黄总兵也,大呼,复驰之,贼散走,得功乃自拔上。邦才授以己马,分菔中矢与之,步从得功,且走且反射,凡杀追骑十余人,始得及其大军。于是得功德邦才,以语主者,主者始大奇之,稍拔为标下材官。

而是时有张衡者,从总兵刘良佐,亦以骁勇知名。贼兵围六安危甚,提督马士英帅军救之,始至,立斥其左右副将,而号于诸军曰:“孰为乙邦才、张衡者?入见!”两人廷谒,即牒补副将,以其兵授之,出文书曰:“为我入六安,取太守结状以报!”两人别应曰:“诺!”即出,简壮士二百骑,与之约,使人持一角,十人共建一纛①,夜趋贼营,突贯贼阵,遂入城,周城而呼曰:“大军至矣!”城中人大喜合噪,两人者促太守具食,食已,挥太守曰:“署状!”急怀其状,复引骑冒围出。贼大惊,已而知其邦才、衡也,皆止,不敢逼。既得报,竟不亡失一骑。

自兵兴之后,颖、寿、六安、霍山诸州县数被寇。邦才常在其间,大小十余战,破围陷阵,所俘馘无算。主者或攘其功,或移诸他将者数矣。同列为邦才不平,时时讽之使言,辄谢曰:“此我众不惜死耳,我一人何能为?”终退让不自言也。弘光帝即位,史可法出督师,愿得邦才与俱,以总兵官驻扬州。未几,大清兵至,而邦才战败自刎死。

汪子曰:予读公勇所书乙将军始末,辄慨然想见其人,因稍删润之如此。公勇又云:“邦才素不饮酒,独好美妇人。某尝遇之濠上,直其猎还,为某席地置酒,自弹琵琶,命侍姬歌秦声和之,意欢甚。已复置琵琶于膝,注视某曰:'邦才自出行间,数受上方银币之赐,致位大将,所可报国家者,惟此身耳。幸而所辖无事,不能不以声色自娱。一旦有警,且判此为国家死矣。'其后如其言,岂不痛哉!” 注:①一纛:一组。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队长从监军太监 以:凭......身份

b.主者未之奇也 奇:意动用法,以......为奇 c.简壮士二百骑 简:选拔 d.周城而呼曰:“大军至矣!” 周:全

5.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乙邦才“忠义”的一项是 ①授以己马,分菔中矢与之,步从得功,且走且反射 ②夜趋贼营,突贯贼阵,遂入城,周城而呼 ③贼大惊,已而知其邦才、衡也,皆止不敢逼 ④此我众不惜死耳,我一人何能为? ⑤未几,大清兵至,而邦才战败自刎死 ⑥-旦有警,且判此为国家死矣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兵黄得功单骑追逐敌寇,身陷泥淖,被敌兵围射,情势十分危急,幸亏得到乙邦才的及时救助,才得以脱身。回到军营后,黄得功就提拔重用了乙邦才,乙邦才自此才开始有了展示自己才干的机会。

b.乙邦才在明末抗击贼寇的战斗中英勇,果敢,有谋略。与张衡一起带领两百勇士突破敌营进出六安,顺利完成马士英交派的任务,己方没有一人伤亡。

c.乙邦才淡泊名利,即使自己的功劳被上级官员侵夺或是被移到其他将领身上,也不去争,而说这些功劳是大家拼死得来的并不是靠自己一个人的能力能做到的。

d.乙邦才好美妇人,在辖区无事的时候“以声色自娱”,后来被清兵打败,自刎殉国,他舍身报国的行为让公勇感到痛惜。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于是得功德邦才,以语主者,主者始大奇之,稍拔为标下材官。(6分)译文:

(2)邦才自出行间,数受上方银币之赐,致位大将。(4分)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①忽西落,池月渐东升。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注:①山光:照在山上的阳光。

8.有人评价孟浩然的诗“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请找出前两句中哪两个字用得巧妙,并简要分析其妙处。(5分)

答:

9.这首诗歌的五六句在写作上的主要特色是什么?请加以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选答6道小题)

(1),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

(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

(3),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4)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6)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7)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虞美人))

(8)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乙 选考题

请考生从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否则,仅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滴水葡萄沟

进入吐鲁番盆地以后,地面上的河水好像突然就消失了。

由火焰山归来,再走交河古城,遍野赤地,满目焦黄,赭红色的岩石上留着燃烧的痕迹,残墙断垣的每一粒沙土都烫得咄咄逼人,荒山秃岭如红毛怪狰狞邪恶,似被那亿万年前的一把天火烧得扭曲变形。谁都不曾真正见过那场远古的烈焰,但艾丁盐湖却仍被火的余威一日日吸尽烤干......车从容拐弯,穿过大山间魔障般的浮尘燥土,不慌不忙驶入一片平缓的谷底。

那山沟干瘪瘦弱,在阳光下像一条晒干的腌鱼。

忽然有些凉爽的风拂面而过。风里隐含着一丝水的湿润,舌尖也沾上了甘甜的气息,远远地有芳香的果味淡淡飘来,仙乐似的稍纵即逝。

水气萦绕不去,绿色便冷不丁登场了,闪电似的突如其来,一点、一丛、一树,一排,铺天盖地,顷刻便衍生成一片绿色的绒毡。

那绿色团团簇簇,一扇扇绿窗似的悬着,缀着嫩绿色的窗帘,继而织成丝毯一般的绿墙,屏风似的挡了去路。人行其中,如同得了穿墙术,在草绿色的流苏中恣意穿行;再往前,绿色已凝固成一片屋顶,架起一座绿色的长廊,九曲回旋,一道道重重叠叠没有穷尽;脚下的光影是墨绿的,踩着绿色的波浪在走;头顶的天空是翠绿的,披着绿色的云彩在飞--大漠戈壁上也有绿色的云么?吐鲁番的葡萄沟。

那是一座真正由葡萄构筑的绿色宫殿,绿阴下随意散落着一张张圆桌长椅,摆满了美酒佳肴。宫殿的墙是柔韧而密实的葡萄叶做的,却有大理石般的质感;宫殿的穹顶上缀满了珠珠串串的小无核白葡萄,像夜空闪烁的星星,但它们亲切平易,唾手可得,不似星星那么遥不可及。你若向着宫殿的任意一个方向伸出手去,除了葡萄以外,指尖不会再碰到别的;你闭上眼睛,那绿宝石的荧荧亮光依然穿透黑暗,为你导引西域之路。

这究竟真是那种叫做葡萄的水果,还是玉石深处潜藏的一汪水胆呢?

进入炎热干旱的盛夏,它们如今已经真正熟透,身体中饱含的新鲜汁水,即将把它薄而透明的皮肤胀裂,只须轻轻一碰,它内心喷薄欲出的激情就要爆发出来。那激情是清澈而又粘稠的,能把人的心粘留在吐鲁番那个地方。

它几乎不是被你送入口中的,而是像一勺琼浆玉液,轻轻地滑过咽喉,你甚至不忍用牙齿伤害它,只用舌迎接它,它便像雪花似的融化了。

那分明已不是叫做葡萄的平常水果,它是一个个透明的水球,一粒粒晶莹的水珠,披一层白银似的霜花,珠珠串串,凝固着悬挂着,随时都会坠落下来。

吐鲁番的葡萄是用水做的呵。

那个时刻,你听见了滴水的声音,像是从黄昏的寺院中传来的钟声,抑或是清脆而沉稳的木鱼敲击声,在宁静中传递着永恒,声声不息......然而你寻不见它的来路,它从坚硬而粗砾的沟崖中钻出来,从棕褐色的岩石上渗出来,一丝一丝,一滴一滴,在干涸的石缝中开凿着自己隐伏的通道。水滴石穿,水到渠成,吐鲁番的天地依旧燥热,而地下之水已汇聚成泉,泉已汇流成池,池已汇融成河。

那河水奔涌着,将整个翡翠般的葡萄沟透透地滋润了。

那座巨大的夏宫,竟被无数条曲曲弯弯的小河分割成了一座座绿岛。

地上是悠悠小河的长廊,空中是青青葡萄的长廊,天上地下郁郁葱葱。

紧靠着山崖的角落,汩汩水流铺就绒绒一片苔藓,葡萄架下,似有细密的雨丝一阵阵袭来,吐鲁番的葡萄沟,莫不是把个江南水乡都挪来了?

方知这葡萄沟原来是一个绿色的魔瓶,千年百年间,将火洲方圆百里的甘泉清溪,都吮吸净尽了。

从天山下来的雪水河,为了躲避太阳,早就转入了地下。人说吐鲁番的水是以坎儿井的形式存在,只在地底深处流淌。

你却说不,你说,吐鲁番的水,不再以水的形式存在,而是以葡萄的形式存在。葡萄收藏了水再奉献水,水和葡萄从此生生不灭。

你又说不,你说,吐鲁番的水已化作了葡萄,那是水的灵魂。吐鲁番的葡萄以水的灵魂再现,一粒有灵魂的种子,已将生命的源泉随身携带,它借着阳光的翅膀,便可在干旱的大漠里自由行走。

(节选自《张抗抗散文精选》,有删改)

(1)下列对散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头写山沟的干瘪瘦弱,反衬了葡萄沟里的葡萄汁水丰富的特点。b.“这究竟真是那种叫做葡萄的水果,还是玉石深处潜藏的一汪水胆呢?”这句话运用比喻,说明在炎热干旱的夏季,葡萄给戈壁滩带来了无限的绿意和滴滴清凉。

c.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葡萄表达了对美丽的吐鲁番的由衷赞美,表达了对新疆人民幸福生活的赞美。

d.作者在文中多次使用第二人称代词“你”,便于抒发自己对吐鲁番葡萄的喜爱之情,同时这样写如同在和读者对话,显得更加亲切。

e.作者在文章结尾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如果有像葡萄这样“有灵魂的种子”,人类改造沙漠的理想便会变成现实。

(2)作者为什么说“吐鲁番的葡萄是用水做的呵”?(8分)

答:

(3)文章最后作者先是说“吐鲁番的水,不再以水的形式存在,而是以葡萄的形式存在”,但是紧接着又说“吐鲁番的水已化作了葡萄,那是水的灵魂”。请问这两种说法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答:

(4)有人说女性特有的感悟、细腻的感受和体验成就了张抗抗的散文独特的语言艺术特色。请结合本文探究其语言艺术特色的具体表现。(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温家宝参加广东团讨论:深圳特区还要办下去

“思想解放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一刻也不能停止。”昨天上午,人民大会堂广东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用他有力而坚定的话语,赢得了广东团全体代表经久不息的掌声。

广东人民不会忘记,温总理在过去五年的任期里七次到广东,分别视察了农村、企业、学校、机关、医疗事业单位、市场、社区。春节前夕,当我省遇到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时,总理又飞抵广州,指导春运工作。一个多月后,总理又来到了广东厅。

温家宝反复强调,思想解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取得的历史性巨大成就的宝贵经验就是坚持解放思想。

他说,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前沿阵地。30年来,广东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广东广大干部群众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全国人民,推动了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发展前进。

“社会实践永无止境,思想解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一刻也不能停止,直到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温总理语犹未尽,掌声又一次响起。

提起总理对深圳经济特区的“特别关注”,深圳市市长许宗衡代表如数家珍:温总理五年来多次到深圳考察,为经济特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03年要求经济特区争创新优势,走出新路子,办出新特色,实现新发展;2005年要求特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要把创新作为新的历史形势下经济发展的生力线和灵魂。

听完许宗衡市长的话,温家宝总理抬起手,坚定地说:“深圳特区还要办下去。特区要办下去,主要不是在于给予特区多少特殊的政策,而在于深圳特区是全国的一面旗帜!”

“现在特区的'特',就在于走在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前列,在于走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前列,在于继续敢为人先、大胆探索、改革创新,在于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和全体人民的基本素质。所有这些方面,都不是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关系全局的问题。深圳的担子重,因为全国人民乃至国际社会都在关注你们。”

掌声一次次在人民大会堂广东厅回响,温家宝总理心系广东人民的情怀溢于言表。

在听取代表审议的过程中,温总理十分关注民生,不时插话。

广东温氏集团公司董事长温鹏程、南方航空公司总经理刘绍勇、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董明珠等代表,也分别结合工作实际,谈了自己的看法,都使得总理颇有感言。

两个多小时转眼过去了。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代表全省人民对总理多年来对广东的关心、支持、帮助、指导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总理的话,为我们广东正在进行的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开阔了视野,坚定了信心。”汪洋说,广东一定按照温总理所提出的这个要求,努力在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争取走在全国的前列,争取能够为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提供新的经验,尽广东这样一个排头兵应尽的责任。

“大家有没有信心?”汪洋问。

“有!”全体广东代表发出铿锵有力的回答。

(节选自2008年3月8日《广州日报》)

(1)下列对新闻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因为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前沿阵地,所以温家宝总理特别地关注广东,在过去的五年的任期里七次到广东,分别视察了农村、企业、学校、机关、社区等。

b.温总理明确表示深圳特区要办下去,主要不是在于给予特区多少特殊的政策,而在于深圳特区是全国的一面旗帜。

c.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是全国的一面旗帜!为全国提供着新的经验。

d.特区的特殊性,就在于要走在发展的前列,敢为人先,提高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国做出表率的作用。

e.深圳的担子重,因为全国人们乃至国际社会都在关注它;深圳也在为全国的改革开放提供宝贵经验,“思想解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就是由深圳提供的。

(2)请将这篇文字较长的新闻压缩为一则短消息。要求:不写标题,切勿遗漏要点,条理清晰,语言简练。(6分)答:

(3)这篇新闻有些地方使用直接引语,有些地方使用间接引语,试结合文章分析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

(4)一般来说新闻的主要任务是客观地展现事件,不应掺入太多的主观情感。那么,你怎样评价本文的主观情感的介入的?(8分)

答: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尽管美国有一套相当完整的消费者保护体系,但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案例还是层出不穷。b.在奥运会之后的一年里,我们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一个大国的责任,和全世界一起抵抗经济的“寒流”。

c.我们在技术革新时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大家提出了种种解决方案,可屡试不爽,多亏陈总指点,才渡过了难关。

d.在人民币已经迈上国际化征程的今天,客观认识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未雨绸缪地研究相应的趋利避害之策,就成为经济学家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时下,“苏珊大妈”现象备受关注。有评论称,许多人被感动的原因是苏珊颠覆了“以貌取人”的大众娱乐文化的缘故。

b.学术界中频频出现论文抄袭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谴责,因为,抄袭严重地越出了社会道德底线。

c.河南一彩民获得88注一等奖,累计3.599亿元,一举取得了新中国彩票发行以来单张彩票获头奖金额最高的记录。d.2009年10月25日,在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田径比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中,刘翔卫冕成功,成为全运会历史上第一位110米栏三连冠选手。

1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我们依恋赞美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②长江,一路从遥远的唐古拉山奔腾而来 ③也曾养活了很多像我的邻居们那样的人民

④就像人们对她歌颂的那样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⑤人们对她的敬仰,是孩子对母亲的尊重和爱戴 ⑥流经11个省份,灌溉了大半个中国

a.④①②③⑥⑤ b.②⑥③⑤④① c.①⑤④⑥③② d.②⑥④③①⑤

16.请指出下面文稿中四处错误中的三处,并加以修改。(6分)招领启示①

今天本人在篮球场处拾得一件蓝色棉夹克②,内有钱夹③,装有现金一百六十元整④,还有一张灰色的建设银行龙卡和重庆路书城会员卡⑤,请失者速与我联系⑥。2010年4月27日⑦

(1)错: 修改:(2)错: 修改:(3)错: 修改:

17.仿照下面加框的句子,在横线处续写语句,使上下文语意连贯。(5分)成长是什么?成长就像险峻的大山拦不住汹涌的激流,汹涌的激流拦不住你顶风前行的勇往的孤舟;成长就像。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2009年9月29日《西安晚报》报道,在英国最古老的建筑物威斯敏斯特教堂旁边,矗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刻着一段著名的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们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拟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内涵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要书写清楚,出现错别字扣分。命题、校对: 刘雪艳 刘利辉 田立辉

吉林市普通高中2009-2010年学下学期模块(选修)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该说法与题干无关)2.d(“教材中选用他的作品是为了让学生学习他的白话语言”这句话与文中“我们学的是鲁迅的精神,而不是他夹杂着日式表达的拗口白话”)

3.c(“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方向”错,是“新文化的方向”)4.d(周:绕)

5.c(①是忠、勇;②是勇敢;③是侧面写勇敢;④是谦让;⑤⑥是忠)6.a(“黄得功就提拔重用了乙邦才”不对)7.(1)于是黄得功感激乙邦才,把这件事告诉主事的人,主事的人才非常看重他,逐步提拔他做标下材官。(6分。“德”、省略句、“奇”、“稍”各1分,全句句意通顺2分)

(2)我自从参军以来,多次接受上峰赏赐的金钱,官位到了大将军(4分。“数”、“致位”各1分,句意2分)8.(5分。分析表述意思接近即可)“忽”“渐”这两个字用得好。(2分)“夏日”的炎热可畏而“忽”落,突出了“快”(1分);“明月”的清凉可爱而“渐”起,突出了“慢”(1分)两个字形象地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诗人带来的惬意(1分)。9.(6分。要结合诗句从“嗅觉”“听觉”两个角度分析出闲适,满分。第六句强调“动衬静”也可。)诗中的五六两句,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细致地描写了作者在夏日的闲情与适意: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才能闻到;竹上的露水滴在地面上,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细香可嗅,滴水可闻,使人感到此处更无声息。

10.(6分。选答6道小题,若有错字、多字、漏字则该空不给分)(1)玉露凋伤枫树林(2)一蓑烟雨任平生(3)西当太白有鸟道(4)乐夫天命复奚疑(5)吾尝终日而思矣(6)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7)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8)春水碧于天 11.(1)c e(5分。选对一项给2分。c本文没有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了对新疆人民幸福生活的赞美”于文无据;e曲解文意,作者的观点是葡萄和水使沙漠充满了活力)(2)(8分。角度要全)吐鲁番的葡萄中包含新鲜汁水,随时都可能把它薄而透明的皮胀破;一入口,便如一勺琼浆玉液,轻轻地滑过咽喉;吐鲁番的葡萄是一个个透明的水球,一粒粒晶莹的水珠;在葡萄丛中,可以听到滴水的声音。(3)(4分)不矛盾。(1分)是水滋润了葡萄,(1分)葡萄又饱含水分,将生命的源泉随身携带,(1分)在作者心目中,吐鲁番的葡萄和吐鲁番的水已经融为一体,二者密不可分。(1分)(4)(8分。观点2分,援引文本例句2分,分析评价4分)语言婉约细腻。婉约如“紧靠着山崖的角落,汩汩水流铺就绒绒一片苔藓,葡萄架下,似有细密的雨丝一阵阵袭来,吐鲁番的葡萄沟,莫不是把个江南水乡都挪来了”,显得雅韵有致,余味无穷;细腻如作者对葡萄沟的葡萄的外形进行的描写,强烈的视觉冲击,色彩的叠加,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香,如观其形,如品其甜。(从其它角度紧扣文本进行赏析也可以。比如:善用修辞,语言形象生动;语言质朴鲜明,富有生命的气息等)12.(1)bd(5分。选对一项给2分)(a文中没说有这样的因果关系;c文中没有说广东是全国的一面旗帜,新闻只是说深圳,该项扩大了范围;e“'思想解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就是由深圳提供的”于文无据。)

(2)(6分,少一角度扣1分。不写2008年也可以)2008年3月7日,温家宝总理参加人大广东代表团会议,他高度肯定了广东改革开放的业绩,强调思想解放、改革开放一刻也不能停止,深圳在这方面要走在前列,并表达了高度关注广东民生的情怀。(3)(6分)这篇新闻的开头结尾都使用了直接引语,温家宝总理在会议的过程中讲话的重要观点、汪洋的发言重点都直接引用,(举例1分)这些都是文章的关键内容,直接引用能鲜明地显示新闻的重点,突出新闻的主题,是新闻更有现场感(2分)。而温家宝总理的一些较长的阐述、深圳市长的发言都间接引用(举例1分),这样写使文章显得简洁、明快、流畅。(1分)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相得益彰,使新闻内容显得重点突出。(1分)(4)(8分)由于新闻作者的立场原因,新闻并不可能完全客观。(1分)作者站在一个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和广东人的立场上,来展现温家宝总理对广东的肯定、支持与期待,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赞美之情,流露出了很明显的主观情绪。(4分)但他的这种情感是通过对人物的具体语言行动的描写来展现的,并没有明显的直接的抒情,是符合新闻写作要求的。(2分)这样写有助于新闻读者更好地把握党的政策,凸显新闻的时代价值。(1分)13.c(3分。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此处意思恰好相反)

14.d(3分。a句式杂糅,可删去“的缘故”;b结构混乱,在“出现”后加“的”;c搭配不当,应改为“创造了......新纪录”)15.b(3分)16.(6分,找出修改三处即可)①“启示”概念错误--启事④现金一百六十元整(不宜说出具体钱数)--现金若干⑤卡的特征不宜具体交待--去掉“灰色”、“重庆路”或改为“还有一张建设银行龙卡和书城会员卡”⑦没有联系人或联系电话--填加具体联系内容 17.(5分)示例:成长就像厚重的夜幕拦不住闪烁的群星,闪烁的群星拦不住你心灵窗外的耀眼的阳光;成长就像朗朗的晴空拦不住突来的暴雨,突来的暴雨拦不住你渐已远去的坚毅的背影 18.作文(60分)一般在42-50分之间(选择好自己的近期目标,并努力去实现;欲创大境界需要从小目标出发;凡事需要选好切入口,从小处切入是一种做事的智慧;贪大求全弊端多,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下去)

一等文:54分左右浮动。感情真挚,主题深刻,构思精巧;观点鲜明健康,论证有理有据;叙事清晰,故事性强,形象富有特征。二等文:48分左右浮动。真实可信,主题比较深刻,结构严谨;观点明确健康,有论证过程,材料稍陈旧;叙事完整,有一定的故事性。三等文:42分左右。基本真实,主题成立,比较完整;堆砌材料,不能很好论证观点,论据单一空洞。四等文:36分以下。其中言辞偏激者,0分;只写标题者,3分;只写一二百字者,只有开头,或因潦草难以辨认的文章,18-24分;字数接近要求,可是文章语句不够通顺等情况,或抄袭文,可给28-32分。跑题文章有优点者,36分。

参考译文:乙邦才,字奇山,山东青州人。凭队长的身份跟随监军太监,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打击敌寇,主事的人不认为他有奇异的地方。

总兵黄得功和敌寇在霍山打仗,黄得功乘胜丢下大军单骑前往追逐敌寇,陷在泥淖中,敌寇重重围着他,射杀了他骑乘的马,得功也仰头射敌洞穿敌胸,与敌寇相持。赶上天将晚,得功自己只剩下两支箭,得功自己料想一定免不了战死。乙邦才恰好从别的地方疾驰回来,登高远远望见,认出黄得功的胄甲,知道是黄得功,大呼,又疾驰而来,敌寇散开逃走,黄得功自己才从泥淖中脱身出来。乙邦才把自己的马给黄得功骑,把箭囊中的箭分给他,步行跟随黄得功,边跑边射箭,共射杀了十几个追赶的骑兵,才得以到达大军中。于是黄得功感激乙邦才,把这件事告诉主事的人,主事的人才非常看重他,逐步提拔他做标下材官。

这时,有一个叫张衡的人,跟随总兵刘良佐,也凭骁勇闻名。敌寇军队围困六安情势非常危急,提督马士英率军救六安。刚到就斥责他的左右副将,并对众军士号令说:“谁是乙邦才、张衡?进来见我!”两人入廷拜见,马士英立即下文书补为副将,把自己的军队交给他,拿出文书说:“替我进入六安,取六安太守写的文书来报告!”两人答应说:“好!”马上出来,选拔两百精壮的骑兵,和他们约定,让每人拿一号角,十个人一组,连夜直趋敌营,冲破贯穿敌阵,于是进入六安城,绕城大呼:“大军到了!”城中的人非常高兴一起喊,两人催促太守准备饭食,吃完后,命令太守说:“写文书。”急忙将文书揣入怀中,又带领两百骑兵冲出六安城。敌寇非常惊慌,不久知道他们是乙邦才、张衡,都停下来不敢逼近。得到回报,竟然没有损失一个骑兵。

自从战乱兴起以后,颍州、寿州、六安、霍山等州县多遭受敌寇袭击。乙邦才常常在这些地方打仗,历经大小十几战,攻破重围攻陷敌阵,抓获和杀死的敌寇无数。主事的人要么侵夺他的战功,要么把战功多次记在其他将领的头上。同事替乙邦才不平,时不时地劝他据理力争,乙邦才就谢绝说:“这是我们众人不惜牺牲得来的,我一个人能做什么呢?”最终退让不再说。弘光帝即位,史可法出来督战,希望乙邦才和他一起战斗,以总兵官职的身份驻守扬州。不久,大清的军队到了,乙邦才战败自刎而死。

汪子说:我读公勇所写的乙邦才将军的历史,就感慨想见到他本人,于是稍稍增删润色写成此文。公勇又说:"乙邦才平素不饮酒,只是喜好美色。我曾经在濠上遇到他,正赶上他打猎回来,为我席地设酒,他亲自自弹琵琶,让侍姬唱秦曲应和,非常高兴。然后又将琵琶放在膝上,盯着我说:'乙邦才我自从参军以来,多次接受上峰赏赐的金钱,官位到了大将军,能够报答国家的,只有我这身体了。幸而辖区无事,不能不以声色自乐。一旦有战事,就豁出此身为国家战死。

第三篇: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模块检测语文试题

即墨实验高中高二语文模块检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基础知识(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娇嗔(chēn)笨拙(zhuō)磨削(xuē)壮志未遂(suí)B.墓穴(xuã)绮(qǐ)丽逮(dǎi)捕济(jì)济一堂 C.顷(qīng)刻挫(cuō)折慰藉(jiâ)筵(yán)席 D.笨坯(pī)轴(zhóu)心可憎(zēng)瞭(liào)望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强悍梦魇暇思人才倍出B.坟茔应俜焦燥义愤填膺 C.戎马湮没攫住察言观色D.真谛狼藉玉醅迫不急待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岗位培训改变了旨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______。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的品质正在逐步地________。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_______想起许多往事。A.终止蜕化难免B.中止退化难免 C.中止蜕化不免D.终止退化不免

4、下列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B、等我们来到音乐厅,里面已是万人攒动,.....济济一堂。京城的观众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狂热。C、我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就环境保护问题发表讲话,旨在加大环境监管的执法力度,强化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因为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D、声名不论大小,都是靠诚实地劳动、创造实绩获得的。实至名归,才能安之若素....;以名励志,才会不断进取。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日本丰田汽车的质量问题日益突出,“脚垫门”、“加油踏板门”等相继出现,原因是过度扩张、忽视质量问题造成的,丰田“召回门”事件无疑给国内的一些汽车企业敲响了警钟。

B.国家明确规定了纳税人拥有的权利,首次把“知情权”放在权利的第一位,并且用“您”来称呼纳税人,这一改变立刻得到社会的赞许。

C.布匹面料制造商利用化学工程的研究成果,把大量蓝色、红色的轻薄梭织棉布投放市场,供那些生产预防免受紫外线伤害的产品的厂家选用。

D.迪拜世界公司宣布暂停偿还部分债务,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振荡,我们可以从这一事件中反映一个问题,过度依赖房地产业容易导致金融危机。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长寿长乐补酒有增强免疫力、抗老防癌之奇功,能调控血压、改善血凝状况,对治疗腰腿痛、神经衰弱及不育症均有显著疗效。

B.王实甫,子德信,大都人(今北京),元代著名戏曲家,生卒年不详。

C.在震动全国的“三家村”大冤案中,惨遭迫害的邓拓、吴晗、廖沫沙三人写作的“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将同广大读者重新见面了。

D.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简肃薛公墓志铭

欧阳修

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①

以策干②行在③,不见用。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师顾曰:“是必大吾门,吾复何为?”乃不复事生业,务.施贷以赒乡闾。后五十年,公始佐今天子参政事,为世名臣,如其言。

初举进士,为州第一,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于是乡里皆称之。淳化三年,再举乃中,授隰州军事推官。始至,取州狱已成书,活冤者四人。用荐者拜大理寺丞、知莆田县,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莆田人至今以为德。及居蜀,尤有善政。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门者以白,蜀人随之者万计,且.

观公所为。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民乃止。老媪告其子不孝者,子诉贫不能养。公取俸钱与之,曰:“用此为生以养。”母子遂相慈孝。人皆以公为仁恩。蜀人喜乱而易摇,公既镇以无事,又能顺其风俗,从容宴乐,及其临事,破.奸发伏,逆见随决,如逢蒙之射而方朔之占,无一不中。

拜参知政事。公入谢,上曰:“先帝尝言卿可用,吾今用卿矣。”公益感激自励。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既与政,尤挺立无所牵随。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往往不可其意,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家人笑其何必若此,公曰:“吾惭不及古人,而.惧后世讥我也。”明道二年,明肃太后欲以天子衮冕见太庙,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曰:“太后必若王服见祖宗,若何而拜乎?”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太后崩,上见群臣,泣曰:“太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公遽曰:“其.在衮冕也。然服之岂可见先帝乎?”上大悟,卒以后服葬。

以疾告归其政。天子曰:“吾不可以数烦公。”乃诏优公不朝,而使视事如故。居岁中,数以告,乃.

得还第。景祐元年八月庚申,公薨于家,年六十有八,赠兵部尚书。太常议曰:“谥法:一德不懈曰简,执心决断曰肃。今其状应法。”乃谥曰“简肃”。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改)

注:①太师,薛奎父亲的赠号。②干:有所求而拜见。③行在:行营。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显:显达 B.务.施贷以赒乡闾务:致力于 C.破.奸发伏,逆见随决破:揭穿 D.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夺:强取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太师以策干行在,不见A.{ .

用 君既若见.

录 吾惭不及古人,而B.{

.惧后世讥我也。今恩足以及禽兽,而.

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C.{ 明肃太后欲以.天子衮冕见太庙。故以.羊易之也。数以告,乃D.{

.得还第 无伤也,是乃.

仁术也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薛公“执心决断”的一组是

①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 ②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

③及其临事,破奸发伏,逆见随决 ④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 ⑤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 ⑥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

A.①②④B.②③⑥C.①③⑤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公少年聪慧,十余岁即能属文,父亲对他寄予厚望,认定他能光大门第;后来果如其言,薛公参与政事,辅佐皇上,成为宋朝一代名臣。

B.薛公为官之后,善解民疾,在莆田时因废除无名租而深为百姓感激;转任蜀地后更有善政,人们都认为他是个善施恩义的人。

C.薛公临事持重明决,敢于坚持己见。太后想穿天子礼服拜太庙,薛公直谏,阻止了太后;太后驾崩后薛公仍劝谏皇上,未让太后穿天子礼服安葬。

D.薛公因病告老还乡,皇上善解人意,下诏准许他不用上朝,也不用处理政务;薛公去世后,太常根据薛公的功德,为他议定谥号为“简肃”。

第Ⅱ卷(120分)

三、(32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及课内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每个句子4分)(1)始至,取州狱已成书,活冤者四人。

(2)太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

(3)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4)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5)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2、默写:(8分)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2)民生各有所乐兮。,岂余心之可惩。(3)。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4)青泥何盘盘。,以手抚膺坐长叹。(5),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6)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7)。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8)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四、(8分)

13.以“语文教育”为开头,用一个单句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0字。(4分)

《语文的诗意》让我再一次想到语文教育的三重境界:“人技教育”“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人技教育”侧重于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人格教育”注重将语文养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人生教育”则引导学生最终把“语文素养”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如果说“人技语文”给学生以“真”,“人格语文”给学生以“善”,那么,“人生语文”则将学生引向生命之“美”。

语文教育14.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写序号)(4分)①山水画中绝少穷山恶水,纵使孤峰插云,仍不会给人险恶的感觉。②这是中国古人借艺术所表达的对世界的善意与爱惜,显现温柔敦厚之美。③中国人欣赏山水的态度可以从山水画中看出。

④无论谈诗看画,在孤高超诣之中都感到无限的温和与安慰。

⑤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后人临摹王维的《雪石图》、燕肃的《寒岩积雪图》,都使人觉得幽静之至,却又深藏着生机,而不使人感到惊惧可畏,望而却步。正确的顺序是

五、阅读下面现代文,按要求完成15-18题。(20分)

父 爱 赵 鲁

我无法不为那样的场面而感动。为那份鲜有人知的父爱而落泪。

成百上千只企鹅爸爸挤在狭长的冰岛上,在漫长的黑夜和同样漫长的严寒中,站立在冰面上,以一种不变的姿态,孵着托在脚蹼间、用厚厚绒毛盖着的那枚企鹅蛋。整整64个不能进食的白昼、不能安眠的黑夜,换来小企鹅破壳而出的那一刻。爱子如命的企鹅爸爸,到最后几乎变成了一块没有知觉的冰砣。

南极,一个冰清玉洁、银妆素裹的世界。天空蓝得有几许神秘,企鹅一对对钻出海水,登上岩屿。它们那永远都在凝望和企盼的姿态,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雍容。圆圆的瞳孔里透出一派天籁的安详。阳光给它们洁白的氅衣上敷上夺目的金黄,一如皇帝的龙袍。它们头顶上那一抹浅蓝和肚腹上那些个粉嫩,使那寒冷的画面有了些许鲜亮和温和。此时严寒使海洋敛住轰鸣和喧哗,崖上冰山上一道道奇妙无比的冰褶和瀑纹借了风的力量,塑造出各种姿态凝固了的生命。就在这样的坏境里,母企鹅产下一年中仅有的一枚珍贵的卵。

为了恢复产后虚弱的身体,也为了给64天后将来到南极的小生命预备下口粮,她们不得不和丈夫分离,把孵卵的重任交给雄企鹅,依依不舍地踏上遥远的觅食之路。出发前,夫妻俩搂抱在一起,母企鹅把蛋从肚嚢下移到雄企鹅的脚蹼间,整个过程迅速而准确,要知道那蛋若不小心滚到一边,在南极零下几十度的冰天雪地里,几秒钟蛋壳就会冻裂,活活断送掉一条小生命。南极的生存规则是严酷的,一如它的气候和地貌。于是,抱着蛋卵、直立着身躯伫立在冰面上的企鹅爸爸们成了南极洲最让人刻骨铭心的一道风景。

它就这样,怀抱着不能碰不能压不能搁下片刻的责任,吃力地安详地等待着,实现着做父亲的承诺,用厚实的身躯为还未出世的孩子遮挡着南极无边无际的风雪。它知道此时此刻自己是孵化中的小生命的惟一依靠。企鹅孵化后代的方式异常枯燥艰辛,在两个月里不能挪动身躯、不能睡觉、不能吃任何东西,天晓得它哪来的这般好耐性好脾气好体力,浓浓的父爱抑制了它所有的欲念,不吃不喝,身体各个器官几乎进入了冬眠状态。然而它又不能沉入梦乡,那枚又薄又脆的卵需要百倍清醒的呵护,它只能依靠消耗自身的脂肪来保持身体的热量,用来维持孵卵所需要的温度。

南极的冰阪辽阔空旷,风在冰川间狂暴地奔驰,有一种呼啸长空的力度和一种穿透金属的震撼力。肆无忌惮的朔风包裹着冰屑,挟带者雪末,遇上阻挡,就像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剑,逼得你无处躲藏。企鹅爸爸冰雕石刻般站立在风中,为一种深而不灭的信念而守候着、坚持着。那是一种多么圣洁的爱呵,这种情形让每个心中有爱的人都会泫然。此时的企鹅爸爸是那样的慈爱,柔情不输母性,正如诗中所说的那样,“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世间不求回报的爱,都源于每一颗做父亲母亲的心。这份老牛舔犊的亲情地老天荒永远不变。

当小企鹅从壳中探出湿漉漉的的小脑袋,惊奇地打量外面的世界时,第一眼见到的不是妈妈,而是疲惫之极又欣喜之极的爸爸。此时的企鹅爸爸已是形销骨立,瘦得不成样子,在稚鸟啄壳的“哔剥”声中,它享受了真正的快乐。快乐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要被爱、更要去爱,要获得、更要给予。雄企鹅怀着这样的喜悦,仔细地将胖乎乎像个灰白色绒线团的小企鹅捂在自己的肚腹下,感受着儿女的每一束呼吸。既怕严寒冻坏了它,又怕贼鸥掠走了它,更怕顽皮的小家伙一旦走失,会被那些因稚子夭折而痛疯了的老企鹅在争抢之间误伤致死。如果是这样,企鹅爸爸在找到被冻成冰砣的孩子时,依旧会小心翼翼地把幼子保护起来,那种痴痴的爱没法不让人长叹。

雌企鹅终于成群结队地回来了,它们凭声音和气味找到了分别两个多月的丈夫,看见了挂念已久却从未谋面的小宝贝,急急地从嗉子里吐出小鱼小虾喂孩子。刚刚团聚又要分手,雄企鹅不得不告别妻子,因为南极洲的海面马上就要被冰封堵起来,如果再不去觅食,它就会饿毙在妻儿面前。企鹅爸爸实在舍不得心爱的小企鹅,一步一回头,那是一种多么深情的眷顾和难舍难分的情愫,最后企鹅爸爸们还是跳进了大海,向大海深处游去。在它们身后,是企鹅妈妈和小企鹅的呢喃声。吮吸着父母的爱,小东西会很快长大的,长成南

极洲新的骄傲,走过冰川,去仰望新的太阳。选自《中国作家网》)

15.作者在第一段中写到“我无法不为那样的场面而感动。为那份鲜有人知的父爱而落泪。” ⑴作者为什么要为“那样的场面”而感动?(3分)

⑵联系全文看,“那份鲜有人知的父爱”是什么?(3分)

16.作者在第六段中极力渲染南极气候的严寒,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7.成百上千只企鹅爸爸在漫长的黑夜和同样漫长的严寒中是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的?(6分)

18.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和[](4分)

A.这篇散文选取新颖的题材表现父爱,表达了作者对为儿女甘愿牺牲自我的企鹅爸爸的高度赞美。

B.全文以叙述和抒情为主,把企鹅爸爸孵育孩子的经历刻画得淋漓尽致,具有强烈的震撼力。C.第四段中“南极的生存„„一如它的气候和地貌”,进一步反衬出企鹅爸爸执著奉献爱的高贵品质。

D.第七段“快乐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是对全文的高度概括,以此来看,父爱有时比母爱还要深沉、伟大。

E.最后一段“那是一种多么深情的„„向大海深处游去”,含蓄地表现出企鹅爸爸为爱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

六、作文(60分)

请以“表与里”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1.D 2.C 3.D 4.C 5.B 6.D

二、7.D(夺:改变)

8.C

9.B(①表现其谦让有德;④表现其性格刚毅,不附和别人;⑤表现其有责任心)10.D(“下诏准许他不用上朝,也不用处理政务”错误,应为“下诏准许他不用

上朝,却让他像原来那样处理政事”)

三、(24分)

11.(1)刚到任上,薛公提取本州案件中已裁定的文书,挽救了四个被冤枉的人的性命。(3分。狱,案件; 成书,裁定的文书;活,使„„活,救活)(2)太后患病不能说话,却还多次拉扯着她的衣服,好像要有所嘱托,会是什么呢?(4分。疾,患病;数,多次,屡次;引,拉;属,嘱托)四

13.语文教育的三重境界“人技教育”“人格教育”“人生教育”分别教给学生真、善、美。(答出“语文教育的三重境界”及其内容2分,答出其给人的影响及作用2分,若不是一个单句扣1分,超过字数扣1分,不含标点符号)

14.③①⑤②④(第③句总说中国人欣赏山水画的态度,可从山水画中看出,第①句承接上句写国画即山水画给人的总体感觉,第⑤句举例说明这种感觉,第②句和第④句对这种感觉作出理性分析且为因果关系。共4分,排错一句即不得分)

五、15.

⑴因为企鹅爸爸为孵育孩子立身冰雪64个日夜,勇于献身的执著精神撼人心魄,所以作者感动。

⑵企鹅爸爸既要担当起孵育孩子的责任,又要把这种责任表现得淋漓尽致。16.描绘企鹅爸爸生存环境的恶劣,反衬父爱的坚贞、执著和崇高。17.站立在冰面上,以一种不变的姿态,抱着蛋卵、直立着身躯伫立在冰面上;用厚实的身躯为还未出世的孩子遮挡着南极无边无际的风雪;不动、不睡、不吃,冰雕石刻般站立在风中。

18.AC(B项表现方法应是叙述和描写为主;D项“父爱有时比母爱深沉、伟大”牵强附会;E.应是直抒胸臆,而不是“含蓄”)

附文言文译文

简肃薛公名奎,字宿艺,姓薛,是绛州正平人。自其曾祖父三代都没有显达,却因为薛公显贵了。当初,太宗皇帝攻打并州,薛公的父亲凭着计谋前往太宗行营求见,未能被任用。薛公十多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了,薛公的父亲看着他说道:“这个孩子一定会光大我家门第,我还要干什么呢?”于是不再从事其他产业,而致力于发放借货来接济乡邻。此后五十年,薛公开始辅佐当今天子参与政事,成为当世名臣,就像他父亲说的一样。

当初考进士时,薛公是州里第一名,但他把第一让给同乡人王严而名列第二,因此乡邻都称赞他。淳化三年,第二次考试才中了第一,被授为隰州军事推官。刚到任上,薛公提取本州案件中已裁定的文书,挽救了四个被冤枉的人的性命。因为别人的推荐他被任命为大理寺丞、莆田知县,全部废除旧时王氏没有名目的租税,莆田人至今认为这是他的恩德。等到他到蜀地做官,更有好的政治举措。有个得到伪蜀时期中书官印的人,在夜里用锦囊装着官印挂在西门,守门的人把这件事汇报给薛公,跟着看热闹的蜀人数以万计,将要看薛公究竟怎么做。薛公回头让主管官员把官印收藏起来,自己丝毫没有拿来看看的意思,老百姓于是作罢。有个老妇人状告她的儿子不孝,儿子申诉自己因贫穷不能赡养老母。薛公拿出自己的俸钱给那个人,说:“用这个去生活并赡养你的母亲吧。”于是母子二人母慈儿孝。人们都认为薛公是个有仁义善施恩的人。蜀地人喜欢**而又容易变化,薛公既能用不生事镇抚他们,又能顺应他们的风俗,悠闲快乐,等到面对突发事件,揭穿隐藏未露的坏人,预先发现随情判决,就像逢蒙的射术和东方朔的占术,没有不说中的。

薛公被任命为参知政事。薛公入朝谢恩,皇上说:“先帝曾经说你可以任用,我现在用你了。”薛公更加心存感激并勉励自己。薛公为人一向刚毅,坚守节操,不随便附和别人,参与政事之后,更加坚持原则,不被别人牵制。薛公想要约束天下,各类事务无论大小,全都按照一定准则来处理。但事情常常不合他的心意,他就回家躺在床上,唉声叹气感到惭愧,常常不吃饭。家人笑他何必如此,薛公说:“我惭愧自己不如古人,又害怕后人讥笑我啊。”明道二年,明肃太后想穿天子礼服朝拜太庙,大臣们犹豫不决,不敢赞同也不敢反对,只有薛公争辩说:“太后如果一定要穿天子礼服拜见祖宗,怎么拜呢?”太后不能改变他的意见,为此只能改穿其他服装。太后驾崩后,皇上召见群臣,哭泣着说:“太后患病不能说话,却还多次拉扯着她的衣服,好像要有所嘱托,会是什么呢?”薛公连忙说:“大概还是为天子礼服。可是穿着它怎么可以去见先帝呢?”皇上恍然大悟,最终给她穿上太后的衣服安葬了。

薛公因为生病要求告老还乡。天子说:“我不可以再多烦劳您了。”于是下诏优待薛公,准许他不用上朝,却让他像原来那样处理政事。在这一年当中,薛公多次告还,才得以回家。景祐元年八月庚申日,薛公死于家中,享年六十八岁,朝廷追封他为兵部尚书。太常商议说:“据谥号规则:坚持德行毫不懈怠的叫简,坚持自己的意见明于决断的叫肃。现在薛公的情形符合这个规则。”于是给薛公谥号叫“简肃”。

第四篇:高二语文下册同步达标测试题“小牛”还是“小刘”人教版

2.“小牛”还是“小刘” 达标优化训练

我夯基 我达标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翘舌音发音时,要把舌尖翘起,顶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发音。(2)“n、l”发音时口腔的形状是相同的,都是把舌尖抵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声音的。但是,发“n”时气流是从__________________流出体外的,发“l”时气流则直接从_________________流出体外的。答案:(1)上牙床后面硬腭的前端(2)上齿龈 鼻腔 口腔 2.诵读下列汉字,然后按照要求归类。

知 难 钟 则 讷 来 作 年 猜 龙 里 嫩 初 闹 露 乐 冷 暖 驽(1)属于翘舌音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属于平舌音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韵母是前鼻音,发音结束时舌尖要靠到上齿背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声母为“l”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知 钟 初(2)则 作 猜(3)难 年 嫩 暖(4)来 龙 里 露 乐 冷 3.(2006辽宁高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强劲(jìn)择菜(zhái)订正(dìng)扰动(rǎo)....B.挫折(cuò)刹那(chà)似的(sì)病菌(jūn)....C.蜕变(tuì)连累(lèi)支撑(chēng)马匹(pǐ)....D.编纂(zuǎn)崇拜(chóng)迫切(pò)模糊(mó)....解析:A项“强劲”的“劲”应读“jìng”。B项“似的”的“似”应读“shì”。C项“连累”的“累”应读“lěi”。答案:D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庇护(pì)蹊跷(qī)恣意妄为(zì)戛然而止(jiá)....B.桎梏(gù)拥趸(dǔn)蛊惑人心(gǔ)别出机杼(zhù)....C.干涸(kū)羞赧(nǎn)断井颓垣(huán)方枘圆凿(ruì)....D.祛除(qū)应届(yīng)觥筹交错(guāng)色厉内荏(rěn)....解析:A项“庇”应读“bì”。C项“涸”应读“hé”,“垣”应读“yuán”。D项“觥”应读“gōng”。答案:D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庇护 裨益 奴婢 筚路蓝缕 刚愎自用 .....B.驾驭 与会 熨帖 卖官鬻爵 毁家纾难 .....C.古刹 诧异 岔路 叱咤风云 姹紫嫣红 .....D.诘问 拜谒 拮据 残碑断碣 孑然一身 .....解析:A项都读“bì”。B项“纾”读“shū”,其余读“yù”。C项“咤”读“zhà”,其余读“chà”。D项“谒”读“yè”,其余读“jié”。答案:A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玷污 觇视 粘连 俯首贴耳 B.橹棹 泥淖 婥约 绰绰有余 ........C.诱惑 锈蚀 锦绣 良莠不齐 D.恪守 炮烙 网络 一丘之貉 ........解析:A项分别读“diàn、chān、zhān、tiē”。B项“婥”、“绰”读“chuò”,“棹”读“zhào”,“淖”读“nào”。C项“锈”“绣”读“xiù”,“诱”读“yòu”,“莠”读“yǒu”。D项“烙”“络”读“luò”,“恪”读“kè”,“貉”读“hé”。答案:A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喟叹(kuì)罹难(lí)庇护(pì)风声鹤唳(lì)....B.渎职(dú)垂涎(xián)劲敌(jìn)鲜为人知(xiān)....C.缜密(zhěn)起哄(hòng)泅渡(qiú)虚与委蛇(yí)....D.悭吝(qiān)赝品(yàn)诟骂(gòu)鳞次栉比(jié)....解析:A项“庇”读“bì”。B项“劲”读“jìng”,“鲜”读“xiǎn”。D项“栉”读“zhì”。答案:C 8.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人才济济(jǐ)以儆效尤(jǐng)外强中干(gàn)比肩继踵(zhǒng)....B.怙恶不悛(quān)螳臂当车(dāng)天崩地坼(chè)相形见绌(chù)....C.大腹便便(pián)管窥蠡测(lǐ)茅塞顿开(sāi)沆瀣一气(hàng)....D.专横跋扈(hèng)自作自受(zuō)心广体胖(páng)载歌载舞(zài)....解析:A项“干”读“gān”。C项“蠡”读“lí”,“塞”读“sè”。D项“作”读“zuò”,“胖”读“pán”。答案:B

我综合 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酷”字口语流行之我见

读了《对语言污染不能太宽容——从“ku”说起》(本文认为“酷”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冷酷、冷峻”,与“顶呱呱”“棒”“帅气”不沾边,语言学界对不符合规范的用语要坚决“亮黄牌”),有些不同意见,想一吐为快。

当前“酷”字口语的流行,我以为不是偶然的,虽然它和外来语“cool”的意译(省去了“l”)有关,但却是符合我国语言文字发展规律的,它与开士米(cashmmere)、猫步(catwalk)、秀(show)等属于同一类语言现象,它比这一类词语更具汉语特色。

“酷”字原来就一字多义。《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都指出,它除了“残酷”等含义外,还有“极、甚”的含义,这后一含义并非自今日始。司马迁的《史记》中不仅有《酷吏列传》还有《司马相如传》,其中引用了司马相如的《上林赋》说,“芬芳讴郁,酷烈淑郁”,把浓烈的香气形容到了极致。现今流行的口语“酷”不过是重新发掘了它的“非常”“顶级”“绝顶”的含义,并不是无源之水。

根据宁子介先生的研究,“汉字由‘象形字’开端,大部分演变成会意字,内涵外延,意气磅礴,十分逻辑化”。对“酷”字追本溯源,也许能找到它一字多义的演变规律性。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酷,酒,厚味也,从酉,告声。”“酷”的部首“酉,八月黍成可为酿酒,象古文本之表,凡酉(酒)之属,皆从酉”(《说文解字》)。“酉”字篆书写作“”,象形盛酒之容器,内含八字,其意略为八月收获粮食可酿成美酒。看来“酷”最初大约是用来形容酿酒的香气和味道的,以后衍生出“极、甚”等含义也是顺理成章的。现今流行的口语“酷”虽受外来语的影响,但也还是上述含义的延伸罢了。

“酷”字的另一义大约是声旁“告”的衍生物。“告”字篆书写作“”,“牛触人,角著横木,所以告人也,从口,从牛”(《说文解字》)。牛撞伤了人,从而发生纠纷,去告“牛”的主人,由此进一步衍生出“残酷、冷酷”等含义,也是合乎逻辑的。这大约就是宁子介先生所说的内涵外延的现象吧。当前“酷”字口语的流行并不会改变这种一字多义的状态,笔者以为不必作忧天之虑。

对于此类语言现象,即通过外来语的影响,融合汉语字词的某些特点,使字词产生出某种新意,我们应采取什么态度呢?还是周洪波先生说得好,“我们应像对待新事物一样,对新词语抱着积极欢迎的态度,多些理解和宽容,少些大惊小怪”,“新词语用冒了并不可怕,如果语言僵化,词汇贫乏,那才是真正可怕和可悲的呢”。9.第二段列举“开士米”“猫步”和“秀”等词语所说明的观点是()A.“酷”的口语流行不是偶然的。B.“酷”比这一类词更具有汉语特点。C.“酷”和这些词一样都跟外语有关。

D.受外来影响而发展的汉语新词是符合我国语言文字发展规律的。

10.第五、六段据《说文解字》考证“酷”字的衍生义论证的观点是()A.现今流行“酷”字的新义,是“酷”字本义的延伸。B.说明一个词的词义可以衍生。

C.“酷”的几个意义的衍生很有道理。

D.“酷”的口语流行并不会改变一字多义的现象。

11.本文反驳“酷”是不规范用语时运用的主要武器是()A.“酷”的流行是符合语言发展要求的。B.“酷”的流行体现了语言生动活泼的特点。C.“酷”的流行说明了中外语言交流的好处。

D.“酷”的新义是在原有意义上引申而来的,有其规范性。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同意因受外来语的影响而使“酷”字产生新义的看法。B.“酷”字的新义是“用冒了些”,但要多些理解和宽容,少些大惊小怪。C.阻碍语言发展的是语言僵化和词汇贫乏,而不是新词新义用过了头。

D.“酷“字的新义除了受外来语影响,还可以追溯造字渊源,认定新义也是由古义衍生而来的。

9.解析:由第二段“却是符合我国语言文字发展规律的”可以看出。答案:D 10.解析:论证现在的意思是由本义延伸而来的,并不是和本义无关的。答案:A 11.解析:反驳的武器就是引《说文解字》对“酷”的解释来证明其新义是有根据的。答案:D 12.解析:B项“用冒了些”的对象是某些新词语,并不是“酷”的新义。答案:B

二、语言运用

13.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一听就明白。把下面一段文字改作广播稿时,有四处必须改动,请写出这四处的序号。

自从①我省西部②地区发生强烈地震③以来,本市各界④对震灾⑤以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⑥活动,捐款累计⑦已逾100万元之巨⑧。我厂原来已经捐款(包括 3 捐赠衣服、物品折款⑨)8万元,昨天又捐款2万元。这些钱物已经转送⑩到了灾区○11。解析:这篇广播稿⑤⑥⑧⑨四处必须修改。因为广播稿通过广播员将文字转换成声音,靠电波把信息传送给听众。这样,稿件用语就应通俗易懂,尽量口语化。而“震灾”与“赈灾”属同音词,听众无法区别,“逾……之巨”属文言语体,括号内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文字多用于书面语体,这些都是不符合广播用语要求的。答案:⑤⑥⑧⑨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网络的开放性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是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环境因素。劳凯声教授指出,我们道德教育过程中没有形成最基本的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道德品质,更未将这种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内在道德要求。网络社会所要求的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道德,即在个人独处之际,没有任何的外在监督和控制,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传统社会中以服从为主的道德范式在网络社会中已部分失效了。

(1)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25个字)(2)规范青少年网络行为的有效措施是什么?(不超过20个字)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提取概括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把握住文段中的重要词句,如“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是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环境因素”,据此可以总结出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原因。再如 “我们的道德教育过程中没有形成最基本的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道德品质,更未将这种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内在道德要求”,据此可以总结出规范青少年网络行为的有效措施。参考答案:(1)青少年自我监控能力不强,开放性所带来的信息的泛滥。(2)加强对青少年自律性道德的培养。

15.在下面句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与下文组成排比句。

未品尝过酸涩的人,无法真正体会甜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拒绝艰苦的人,永远不能体会发明的快乐。总之,拒绝酸涩的人,永远不能体味甜美的甘醇。

解析:本题考查句式的仿写。仿写句式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根据“排比句”可以知道仿写的句子在结构上必须同后面的句子保持一致,应为“拒绝……的人……永远不能……”,然后参照前后语句确定内容。答案示例:拒绝艰难攀登的人 永远不能欣赏顶峰的壮美景色 拒绝辛勤劳动的人 永远不能享受丰收的喜悦 读书做人

男:今朝雅到阿拉七萨么什啊?

女:随便!

男:七火锅伐?

女:伐来赛,吃火锅面孔高头要长痘痘厄!男:各么阿拉七川菜?

女:昨末子刚刚七古川菜,今朝又吃……

男:各么阿拉七海鲜起?呵呵……

女:海鲜伐好,七了要肚皮卅厄!

男:各么弄刚七萨?

女:随便……

这段上海人的日常生活对话,不借助翻译你能听得懂吗?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 4 地语音相去万里,不推广普通话怎么行呢?行动起来吧!从我做起,从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开始,自觉地说普通话,做一个具有现代语言意识的公民。

第五篇:高二语文下册期中调研检测考试试题

南阳市一中2009-2010学年春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 间150分钟。

2.将第Ⅰ卷每小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Ⅱ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只交答 题卡和答题卷。

第Ⅰ卷(36分

共12小题,每小题3分)

一、(18分)

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小人之过也必文 ..B.何以伐为

自伐者无功 ..见其二子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D.吾与点也

天与之,人与之 ...2.下列句子与例句加点字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欲洁其身 .A、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B、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C、足食,足兵

D、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3.与例句句式相同的项是 例句: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A、有是哉,子之迀也!

B、子路宿于石门

C、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D、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4.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是

A、因之以饥

(因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如果)..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没有)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不过)..C、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贫困)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哪里)..D、虽欲从之,末由也已。(途径)

多见其不知量也。

(只是)..5.下列各项中不全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A、乡也吾见夫子而问知

且而从辟人之士也 B、由也好勇过我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C、莫春者,春服既成无欲速,无见小利 D、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6.下列各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础,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B、子贡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其中“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C、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行录。

D、楚狂接舆以凤鸟来比孔子。据说凤鸟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而孔子身处乱世却周游求仕,因此说“德衰”。李白诗句“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便是用到了这个典故。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9分)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但是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同的地方。

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像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孔子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去保持他的悠闲;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适;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孔子没有直接的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也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他斩钉截铁地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的。

孔子对“礼”非常尊重。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颜渊厚葬;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见南子,使子路感到很不高兴。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

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孔子和孟子相去约两百年,时局已有很大变化。

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本身,却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孔子对当日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而言,还相当的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然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以恢复,表现一腔复古的热忱。

孟子被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已经大大超过春秋时期竞技式的战争,这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齐宣王问他贵戚之卿应做的本分,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这已经不是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严格规矩了。

宋朝以后,《孟子》既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对中国思想史有巨大的影响。他的性善论必定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因人既生性为善,那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天性也不算过分了。他的低水准平等思想——例如“乐岁终身饱,凶年不免于死亡”,以及“省刑罚,薄税敛”,在一个简单的农业社会里,被奉作经典,同时也符合事实的需要。

(节选自《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7.下列各项中关于孔孟不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给人“君子坦荡荡”轻松愉快的悠闲感;而孟子则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给人忧愁不安的紧张感。

B.孔子没有直接提出人之性善或性恶,但可以间接地看出他认为人性本恶;而孟子则坚定地认为人性本善,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下也”。

孔子非常尊重“礼”,“礼”大于“情”,循“礼”而行事;孟子却不然,行事完全不遵循“礼”,全凭自己的意愿。

D.孔子提倡“克己复礼”,认为旧的社会秩序可以恢复,希望复古;而孟子却更有“革命性”,认为必须改弦更张,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孔孟有“很多不同”的原因的一项是 ...A.可能与两个人的个性不同有一定的关系。B.《论语》和《孟子》两部书取材记载不同。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时局有很大的差异。D.两人对“礼”的遵循不同,孟子超出了“礼”的严格规矩。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在衣食方面还有所挑拣,但孟子提出的“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却更具有平等思想,虽然这种平等思想和孔子相比是属于低水准的。

B.孔子认为要实现“仁”,既要靠学习和自我约束,又要靠由内外观察而产生的纠正错误并促使自己行善的能力;但是孟子却认为道德纯粹是由自我产生的。

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属于竞技性的,虽然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但这种不稳定是可以平息的;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是剧烈的,给社会造成了全面性的动荡。

D.自宋朝以后,《孟子》就取代了《论语》,成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和科举取士的标准,从此以后,对中国的思想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

孔子相卫,弟子子皋为狱吏,刖(yuè)人足,所跀(yuè)者守门。人有恶孔子于卫君者,曰:“尼欲作乱。”卫君欲执孔子。孔子走,弟子皆逃。子皋从出门,跀危①引之而逃之门下室中,吏追不得。夜半,子皋问跀危曰:“吾不能亏主之法令而亲跀子之足,是子报仇.之时也,而子何故乃肯逃我?我何以得此于子?”跀危曰:“吾断足也,固吾罪当之,不可奈何。然方公之狱治臣也,公倾侧法令,先后臣以言,欲臣之免也甚,而臣知之。及狱决罪定,公憱然不悦,形于颜色,臣见又知之。非私臣而然也,夫天性仁心固然也。此臣之所以悦而德公也。”

田子方从齐之魏,望翟黄乘轩②骑驾出,方以为文侯也,移车异路而避之,则徒翟黄也。.方问曰:“子奚乘是车也?”曰:“君谋欲伐中山,臣荐翟角而谋得;果且伐之,臣荐乐羊而中山拔;得中山,忧欲治之,臣荐李克而中山治,是以君赐此车。”方曰:“宠之称功尚薄。”

秦、韩攻魏,昭卯西说而秦、韩罢;齐、荆攻魏,卯东说而齐、荆罢。魏襄王养之以五乘之奉。卯曰:“伯夷以将军葬于首阳山之下,而天下曰:„夫以伯夷之贤与其称仁,而以将军葬,是手足不掩也。‟今臣罢四国之兵,而王乃与臣五乘,此其称功,犹嬴胜而履蹻。” .孔子曰:“善为吏者树德,不能为吏者树怨。概③者,平量者也;吏者,平法者也。治国者,不可失平也。”

少室周者,古之贞廉洁悫者也,为赵襄主力士。与中牟徐子角力,不若也,入言之襄主.以自代也。襄主曰:“子之处,人之所欲也,何为言徐子以自代?”曰:“臣以力事君者也。今徐子力多臣,臣不以自代,恐他人言之而为罪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改动)

【注】①跀危:古代受断足之刑的人。②轩:此处指高车。③概:古代量米麦时刮平斗斛的器具。

10.对下列句子中相关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不能亏主之法令而亲跀子之足

B.则徒翟黄也

亏:损害 .

徒:白白地 . 是手足不掩也

掩:掩盖 .

悫:诚实、谨慎 .D.古之贞廉洁悫者也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跀危引之而逃之门下室中

②故民之从之也轻 ..B.①入言之襄主以自代之

. ①而子何故乃肯逃我.

②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②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 .D.①伯夷以将军葬于首阳山下 ②吾欲观于转附、朝儛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皋做狱吏时曾判一名犯人刖刑。在子皋危难之时这个人却救了他,这是因为跀危认为他能做事公平、公正,且能法外开恩。

B.翟黄和昭卯均是有大功的臣子,而国君赏赐的东西与他们的贡献不相配,作者借此典故从反面论证统治者要“依法行赏”的道理。

孔子认为为官之道就得公平、公允,依法办事。这点做好了你便能在百姓中树德,不会做的人只能树怨。

D.少室周是赵襄主的卫士。他和中牟的徐子比赛力气,结果不如徐子,就进宫把徐子推荐给赵襄主而要求用徐子来代替自己。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断足也,固吾罪当之,不可奈何。(3分)

(2)非私臣而然也,夫天性仁心固然也。此臣之所以悦而德公也。(4分)(3)概者,平量者也;吏者,平法者也。治国者,不可失平也。(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笼莺①

(清)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注释]①莺:黄莺,别名金衣公子。

(1)本诗题为“咏笼莺”,第三联却写了燕子飞于梁间、鸾鸟在梧桐上筑巢。试分析这样写的用意。(4分)

(2)本诗最后一联的“空”字历来为人们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4分)15.默写(6分)

⑴ 孟子曰:“民为贵,君为轻。”(《孟子·民为贵》)(1分)⑵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勇者不惧。”(1分)⑶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1分)”

⑷ 孔子论述“学”与“思”关系的两句是:

。(2分)

⑸ 孟子说:“

。”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王安石说:“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这些都是反对享乐主义的千古佳句。(1分)

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

周国平

近来,我闲读《论语》这一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这两个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成器,即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说他没有出息,这是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地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确实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之后自嘲说,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吧。

其实,孔子对读书人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的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又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

“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孔子与他的几个学生子路、曾皙(名点)、冉有和公西华一起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余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只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时节,换季的春服穿上了身,约上五六个青年人,六七个少年人,在沂水里洗一洗,在舞雩坛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点想的一样啊!”圣人这一叹,活脱脱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为“圣叹”,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洒脱自在,岂非胜似一切?

学界大抵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于什么是“仁”,众说不一,但都不出伦理道德的范围。孔子重人伦是一个事实,不过他到底是一个聪明的人,而一个人只要足够聪明,就决不会看不透一切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所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这句话竟出自孔子之口,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也就不足怪了。有人把仁归结为忠恕二字,其实孔子决不主张愚忠和滥恕。他总是区别对待“邦有道”和“邦无道”两种情况的。“邦无道”时,能逃就逃,逃不了则少说话为好,会装傻更妙(“愚不可及”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其本义不是形容愚蠢透顶,而是孔子夸奖某人装傻装得高明极顶的话,相当于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他也不像基督那样,当你的左脸挨打时,要你把右脸也送过去。有人问他该不该“以德报怨”,他反问:那么用什么来报德呢?然后说,应该是用公正回报怨仇,用恩德回报恩德。孔子实在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有常识,知分寸,丝毫没有偏执狂。“信”是他亲自规定的“仁”的内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说:“言必信,行必果”,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径。要害是那两个“必”,毫无变通的余地,把这这位老先生惹火了。他还反对遇事过分谨慎。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这句话也出自《论语》,只是孔子并不赞成,他说再思就可以了。

也许孔子还有不够洒脱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有这一面毕竟是令人高兴的,它使我们可以放心承认孔子是一位够格的哲学家了,因为哲学家就是有智慧的人,而有智慧的人怎么会一点不洒脱呢?

(本文略有删改)

16.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的?(4分)

17.依据全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的内涵。(6分)18.文中第五段“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的含义是什么?(2分)

19.文中列举的孔子的哪些观点能够说明“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6分)

六、语言知识运用(12分)

20.用“儒学”作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适当增删个别词语(关键词不得删),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中国人民在国际事务中主张国家之间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互相尊重,这是与深受儒学“和为贵”思想的影响,形成一贯爱好和平的民族传统分不开的。

21.把下列4句话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________ ;杨朱的贵我人格,_______;孟子的大丈夫人格,_______;荀子的君子式人格,_______ ;再有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①锋芒毕露,正义在胸

②平和公正,循规蹈矩

③ 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④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22.5月4日,某中学准备组织开展一次全校性的读书活动,请你完成下面题目。(4分)⑴请你给这次活动命名,以体现活动主题。

⑵请你向活动组委会就怎样开展这次活动提三点建议。

七、(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风景。其实,人类社会不也是如此吗?

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一、(18分)1-6:ACDABB

二、(9分)

7.B(A项中“忧虑不安”没有依据。C项中说孟子“行事完全不遵循„礼‟”的说法不准确,文章中说孟子一切“全出已意”,并没有不遵循的意思。D项,第七段中说“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而选项中成了“必须”。)

8.D(D项是两人有很多不同中的其中一种具体表现,而不是原因。)

9.B(A“低水准”不正确,原文意在强调二者的不同,不是要比出高下之分;C战国时代的**大大超过春秋时期,但不等于给社会造成了全面的动荡,另外说“可以平息”只是孔子的想法,而非实际情况;D“取代”与“从此以后”属于无中生有。)

三、(9分)10.B(徒:只有)。

11.C(A项①代词,他/②助词,主谓之间,无义;B项①介词,用/②连词,因为;

C项都是连词,表转折; D项①介词,在/②介词,到)

12.A(“法外开恩”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子皋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维护法律的公平、公正)。

四、(24分)13.(10分)

①我被砍掉脚,本来就是我罪有应得,是没有办法的事。(被动1分,“固”1分,“不可奈何”1分)

②您并不是徇私照顾我才这样做,而是与生俱来的仁爱之心本就这样。这便是我心悦诚服并要报答您的原因。(“非”、“然”、“所以”“德”译对各得1分)

③概这种器物是用来量平斗斛的,吏这种官员是用来公平行法的。治理国家的人,不可以失去公正。(“平量”、“平法”、“失平”译对各得1分)

14.(8分)(1)运用反衬的手法(1分。要点“反衬”或“衬托”、“对比”),突出了笼中莺对燕子和鸾鸟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1分。要点“向往”或“羡慕”),表现了作者渴望自由的思想感情(2分。要点“渴望自由”)。意思对即可。(2)“空”字意为“白白地”(1分。要点“白白地”),生动地写出了黄莺虽然长着一双可以直冲云霄的翅膀(1分。要点“长翅膀”),却被囚禁笼中,不能展翅高飞(1分。要点“不能展翅高飞”),表达了作者渴望自由而不得的无奈和痛苦(1分。要点“无奈”或“痛苦”)。意思对即可。

15.(6分)⑴社稷次之⑵知者不惑⑶畏圣人之言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⑸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分)

五、(18分)

16.从两个方面阐述:①对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即“君子不器”。②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君子不仁”。(4分)

17.君子不器:君子读书要从兴趣出发,目的是完善自己,获得真才实学,而非谋取功名(即孔子的治学观);君子为人要活得悠闲自在,不必成名成家。(即孔子的人生观)君子不仁:君子不把“仁”当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应该有分寸不偏执。(6分)

18.要点:伦理规范是做人的道德标准,但又有灵活变通的余地。(2分)

19.文中列举的观点有:“忠恕”是“仁”,但孔子决不主张愚忠和滥恕。“以德报怨”是“仁”,但孔子主张更应该用公正回报怨仇。“信”是“仁”,但“信”也要有度。“思”是必需的,但不必过分谨慎,“再思”就可以了。(6分)

六、(12分)

20.儒学“和为贵”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人民,使中国人民形成了一贯爱好和平的民族传统,从而在国际商务中主张国家之间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互相尊重。(要重组这个句子,就要对原句句与此同时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区分清楚。“中国人民……互相尊重”是果,直接原因是“形成一贯……分不开的”而“传统”的形成又是因为“深受……影响”。)

21.③④①②

22.⑴示例:“书香满校园”“青春书为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⑵①举行关于读书的问卷调查,②请新华书店到校书展,③请作家作“走进名著”报告会,④举办“读书交流会”,⑤举办“读书演讲会”,⑥举行“名著与舞台”话剧表演等等。(写出任何3点即可。)

七、略

下载高二语文下册同步达标检测试题18(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二语文下册同步达标检测试题18(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下册期末检测试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xiǒnɡwěijiědnɡ fēnfānɡ fānɡbiàn()()()()zhōnɡshijì xù jiāo ào zhēn zhū()()()()chuánrǎnpùbùqīngcuìxiàtiānjùli()()()()()lǐuyèjì......

    2018年高二语文期末检测试题

    临沂商城实验学校2016级高二语文试题 高二语文组2018年1月22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团圆”是我国特有的......

    高二政治下册知识点同步调研检测185篇

    第八课小综合练 一、选择题 改革开放初期,陈铎作为主持人在《话说运河》中身着夹克衫被认为不严肃而受到批评;当男播音员均穿着西装出镜以后,张宏民在一次不经意间穿着中山装引......

    高二政治下册第一次段考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50分)1.下列分别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心外无物和上帝创世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C.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与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2012届高考语文复习达标检测试题6

    家教114 达标测评卷(六) 病 句 1. (2011·山东诸城一中高三月考)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建设“和谐社区”活动中,小区居民们围绕以提升社区文化品位为中心,注重......

    高二语文期中检测测试试题10

    高二语文上册期中检测测试试题 一、(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窈窕(yáo) 长歌当哭 (dāng) 搴旗斩将 (qiān) ...B. 撺掇 (duō) 妄自菲薄 (fēi) 搔首踟......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朱拓(tà) 炮(páo)烙 惴惴(zhuì) 咀嚼(jué)赏鉴 B.丛冢(......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试题

    一、语海畅游(38分)(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10分)shū zhuāng yàn wù qīngxié láng tūn hǔ yànzhēng zhào xiànmù chèn shān kèzhōuqíu jiàn(二)我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