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论文(新)
与时俱进,提升管理技能,促进班级健康发展
恩施市白杨初中 谭正伟
课改的不断深入,给学校教育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把学生从繁重的题海中解放出来,给了他们充分展示个性和能力的平台,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使得学校教育得到良性发展。然而,在学生个性得到解放的同时也使学校的管理,特别是班主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压力。那么,作为一个班级的直接管理者------班主任该如何去做,既达到了教育管理的目的,又不违背政策,同时又令家长、学生满意呢?作为众多班主任队伍中的一员,我就学校班级管理与建设和如何防止两极分化等方面谈谈我的见解和看法,与大家共勉。
1、班主任自身修养。
学校的工作主要是学生工作,而学生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班主任自身要练好“内功”。俗话说“打铁全凭自身硬”。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权威。当然,这种权威不同于上下级之间形成的行政权力,而是班主任知识丰富、能力超众、人格高尚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的使人敬服的声誉和威望,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无形资本。
班主任树立威信需从三方面努力:
一是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学高为师。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教师的一知半解。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会因你年龄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你,有真才实学学生才敬重和信任你,班主任如果不具备这点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因此,班主任必须不断用新知识充实、武装自己,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还要熟悉所学专业的众多知识。
二是加强道德修养,做学生为人的楷模------身正为范,是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也是教师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布鲁纳曾经说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着学生。” 因为班主任在学校中的特殊地位,所以班主任必然成为学生的楷模,其一言一行、一频一笑,都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有的影响甚至是终生的。因此,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尊重自己,切实做到自尊、自强、自信、自爱;切实做到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化和影响学生,从而表现出教师高度的责任心和崇高的理想信念。
三是要有耐心和责任心,做严师慈母,用爱浇灌学生。
我曾经对我的学生非常严格,希望他们懂事、有责任心、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甚至要求他们没有毛病、不犯错误,并用这些我自己都作不到的“完人”标准要求学生。学生当然做不到,于是苦口婆心地“教育”、声色俱厉地批评,结果师生关系非常紧张,学生对我只有畏惧,往往在我面前必恭必敬。其实,学生的心完全不属于我,他们心里甚至恨我。我很苦恼:同学们啦,我是真心为你们好啊!领导们啊,我是尽心尽力地工作的!为什么就是这样的结果啊?
苦恼之余,我开始反思。而这种反思,对我是非常深刻的教育。“为学生好”,难道就可以不顾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年龄特点,进行强加于学生的所谓教育吗?“为学生好”,难道就可以从主观愿望出发,不按教育规律去引导、帮助和促进学生吗? “为学生好”,难道就可以没有宽容、耐心,简单粗暴地一味指责学生吗?我终于明白,要教育好学生,需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逐步加深师生感情。中学生对班主任的第一印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师生交往的不断加深继续保持和发展,也会逐渐淡化以至转化,关键在于班主任的思想、心理品质和工作水平。班主任要得到学生的信任,就要悉心深入地了解学生,尽可能与他们打成一片,年轻教师更可以充分利用与学生年龄差距小的优势,与他们交心,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尊重和信任他们。
2、强化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信奉“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命运”这句名言。因此,我在班级建设中,非常重视强化班级规范管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第一、要求细致,使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都有章可循。
我在开学之初,就把班级的一日常规制定出来。从学生早晨到校,一直到放学离校,贯穿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包括早读、作业收交、课前预备、课堂纪律、眼保健操、课间操、午餐、午间、值日打扫、文明礼仪规范等,每一项都有具体而明确的要求,使学生知道在什么时间应该遵守哪些规范要求;使学生明白在学校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第二、各项要求都有专人负责,并且有落实、有检查、有反馈。提了要求不落实,等于没提;检查、记录、评比后没有结果就等于没查,没记、没评;有了结果后,奖惩不清,就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相互关联的问题。我班每项常规都有专人负责检查,每周一次评比,奖优惩劣。
第三、以表扬、鼓励为主,但要兼有惩罚措施。
在常规管理中,应以表扬、鼓励为主,以此调动同学们积极上进的热情。对一贯表现突出,特别是进步较大的同学都要给予大力表扬,树立榜样,起带头作用。同时针对班里的不良现象,也要及时进行教育。
3、高效、民主的班级管理。
特级教师魏书生教书经历令人惊讶:他担任实验中学校长与书记、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一年平均外出开会达4个月之久,却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语文课,他学期之初即进行期未考试,一学期教材他用30多课时就讲完了;他不批作业,不改作文,但他的学生升学成绩却能比重点中学平均高7. 8分„„面对这一切,人们不禁要问:魏书生究意依靠什么获得教学的成功?认真研究魏书生一系列教学经验后,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高效率的班级管理,是魏书生教学成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这样说,魏书生的教学离不开管理,没有他成功的班级管理就没有他今天的教学奇迹。
具体而言,应做好以下几点:
①、选拔、培养和使用好班干部,形成班级建设的领导核心。一个自治的集体首先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因此,我十分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
在班干部的选拔上,我的标准是踏实、正直、热情和能够以身作则。班干部不一定是学习上最拔尖的,但一定要有踏实、努力的学习态度;班干部不一定是工作能力最强的,但一定要正直、热情,有为班集体服务的愿望;班干部不一定是各方面最优秀的,但一定要有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处处能够以身作则。
在班干部的使用上,我的观点是放手加指导。
我在班干部会议上经常强调:在其位,谋其政。你是代表我在履行职责。我们应当充分信任班干部,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树立班干部的威信,培养班干部的能力,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比如组织班会、运动会、制定值日细则、宣传栏的布置等。
②、当然,班干部虽然是学生中的骨干,但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很多方面并不成熟,班主任必须对他们进行精心的培养和悉心指导,并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首先是建立班干部例会制度:每个月召开班干部会,由干部总结工作情况,布置下阶段的工作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并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指导方法;其次是明确班干部的工作内容:每个班干部要清楚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以便使班级工作事事有人管,并且责任分明;再次是活动前的讨论、交流和指导:在开展工作前,让他们把自己 的想法和老师说说,老师给提出一些建议或意见,每当组织一些大型的活动,如主题班会、运动会等,一定要把班干部召集起来,让他们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怎么搞。有了方案后再讨论是否可行,哪些细节需要改进,决定以后要注意周密布置,仔细分工,让班干部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特别要关注留守生。
从我担任班主任至今并不长的时间里,我深深地体会到用“心”去打动学生是多么的重要!我曾碰到这样一位学生。当时正面临紧张的期中复习,她的情绪很不稳定,成绩也时好时坏。为此我找她谈话,但收效甚微。后经了解得知,她父母离异,跟随母亲,而母亲则在外打工,平时经常一个人在家,无人关爱。针对这种情况,我先与她母亲作了交流,然后又找到与她关系较好的两个外班学生,经常了解该生的一些情况,同时在她座位周围营造一种良好的互助氛围,在她生病时多关心她,在她犯错时及时予以纠正。经过一段时间细致入微的工作,当我再次与她谈心时,她哭了,因为她真真正正感受到了老师对她的那份爱。而我也认识到,要想让每个学生能够健康成长,老师是需要不断付出自己的爱心的,特别是对那些家庭生活困难,父母离异、外出打工,以及平时老师较少注意到的中等生,更应该采取多种方式,予以积极关注,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老师的爱和责任心。
5、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给优等生更多的照顾,不使他们产生优越感,不歧视后进生,不使后进生有失落感,让每一位学生充满自信,把培优辅差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很多班主任老师常常感慨道:“班主任真是难当,好学生吧,不用操心,差学生吧,操多少心都没用,整天都是白忙!”但仔细想想,才发觉这里面有不少问题,值得我们在教育工作中深刻反思。
首先是“好学生”仅仅是指成绩好吗?答案是否定的。“好”应该不仅是成绩好,更应该是品行好,各类综合素质高,而且后者更应该占首要地位。
其次是“好学生”就真的不用操心吗?其实也未必。成绩好的学生身上肯定也会存在种种缺点,只是因为家长宠爱、社会认可、老师喜欢,我们的审视的眼睛就被他们身上的成绩“光环”遮蔽了,就自然发现不了他们身上的缺点或者发现了也不能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客观上影响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好学生”的教育,尤其是那些“好学生”身上可能存在的缺点,更应当值得我们重视,要敢于面对,认真剖析,及时纠正。
与此同时,也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在转化学困生时,我觉得首先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思想转化是非常重要的,看清后进学生产生后进的原因,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转化措施,这是班主任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前提。后进生的形成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学生一步步沦为后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可能有来家庭和社会的原因,也可能有来自教师教育不当的原因,更可能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因此,我们要结合实际,对症下药。
二是要有正确认识和对待后进学生的态度。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应当纵向地看到:差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
因为学生表现后进而全盘否定学生的一切,不顾一切采用极端的批评或惩罚措施来对待后进学生,这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大忌。这不仅不利于对后进学生的教育、转化和提高,相反师生之间还会产生隔阂甚至是严重对立。也容易造成后进学生破罐子破摔,向更加消极的方向发展,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班主任正视后进生的缺点和不足,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尽量避开问题的实质,通过心平气和地和学生谈心,平等融洽的对话把学生从犯错误的阴影中带出来,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学生自然会向你敞开心扉,并愿
意接受你的教育。
总之,班级管理是平凡而繁琐的工作,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去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才能使自己成长起来,使班级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促进班级健康向上发展。
第二篇:浅谈新班级建设-班主任论文
浅谈新班级建设
2012年的高考即将到来,我也即将要送走这一届09级高三毕业生,迎着新年的钟声,我感慨良多。在这近3年的普通班班主任工作中,我无数次的摔倒,又无数次的爬起,有的时候真想咬咬牙跟领导辞职,特别是看别的班主任兴高采烈的捧着奖状,看别的班的同学对老师问寒问暖,看别的班纪律成绩优良的时候,这种感觉就更为强烈。但转念又一想,我们班进步已经很大了,人有的时候只能跟自己比,有进步,应当知足,石头再怎么样也不会变成金子,又何况我还年轻,不是神仙,想到这里,心里又多少有些愧对班里的同学们,也许正是我的年轻让一些同学错过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在一次次的摔倒过后,我成长了也清醒了:当班主任是一种追求,是一种渡人与自渡的教学相长;当班主任是一种境界,心如止水,无欲则刚。人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于是我决定,未雨绸缪,在下一届学生来临之前提前准备。
记得王老师说过,与学生之间应当遵循四个字:情、理、法、厉。情为首位,与学生有了感情才能晓之以理,在讲明道理的基础上才能定制度进行约束,在有了制度的前提下才能对违反制度的同学进行惩罚。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都将牢牢记住这四个字,并以这四个字为核心开展班级工作。同时班级的另一核心就是民主,中国是民主的社会,而这种民主意识应该从小培养,从创建民主班级开始。班主任不止是班级的管理者,更重要的要成为团体精神的引领者,哪怕我的学生不是一颗参天大树,也必须挺拔的生长!
有了以上两点核心的指引,在建设新班级的过程中,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强化班级凝聚力
2.创设良好班风
3.塑造班级文化
4.创建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
5.做好管理权的下放
一、强化班级凝聚力
新班级初成,重要的不是纪律约束,不是学习动力,而是一个班级的凝聚力。班内的同学们是否热爱本班,是否肯为班内作贡献,决定了这个班级是否能兴盛起来,自古单个事务的威力都是渺小的,而团结起来的力量确是强大的。一个班内的同学们如果能团结一心,则事事可成。反之,如果班内学生一盘散沙,则做什么都有困难。所以应当把强化班级凝聚力作为首要工作,从与学生的第一次见面做起。
1.建设正确的舆论导向
高一的学生心理年龄较小,很容易受他人言行的影响,这里就需要班主任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小事,注意引领班级舆论。特别是对社会上的一些阴暗面,要进行抵挡。让班级阳光,让学生阳光。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也为教育工作打下铺垫。
2.建设共同目标。
班级的魅力就在于志同道合,共同目标是一个优秀班级必不可缺的。有了目标,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块儿使,而在这一过程中,班里的同学们就会越来越团结,因为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班主任作为班级的引领者,要不断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目标,“煽动”同学们的热情,不止是教官,更是拉拉队长。
3.建设充满魅力的制度环境
制度是严厉的,但过于严厉的制度会让学生讨厌现存环境,所以制度又必须是充满人情味的。故此,我称严厉而又充满人情味的制度为充满魅力的制度。一个充满魅力的制度会让学生更加热爱班级,拥护班级。
二、创设良好的班风
有了班级凝聚力做前提,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创设良好的班风。班内的同学们要团结,但成为胡朋狗党、酒肉朋友固然不可,班风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班级发展的方向。
1.制订班纪班规,让每个学生成为班风建设的主人
班规的制订应是学生自发主动地,体现出班级的民主性,每位同学都应当参与其中。只有同学们都参与了,大家才能遵守维护班规,才不会让班规流于形式。当然了,这其中也离不开班主任的指引。好的班规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创设良好的班风,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治,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2.班主任为人师表,促进班风的形成。
为了创设良好的班风,班主任必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特别是在开学初,应勤到位,不迟到,给学生树立正面形象。对于班规,班主任首先遵守,如果违反,当自罚。这样做有助于树立班规的威严。更有利于今后的教育和管理。
3.培养管理骨干,发挥班干部带头作用。
班主任不是时刻都在班里的,鉴于头顶教师的光环,有的班内情况作为老师很难了解到,这里就需要班干部的帮助。班干部的作用,不在于帮助老师管理学生,而是调节师生矛盾,促进班级和谐,帮助老师了解班内动向,防患于未然。所以,培养一支作风过硬的班干部队伍非常重要,班干部在班内起到的作用是班主任所不可替代的。
三、塑造班级文化
借用潘主任曾说过的话:抓纪律、抓学习是务实,抓班级文化是务虚,没有务虚,实的东西很难抓出来。班级文化,小到班内环境的建设,大到班内文化的形成,是一种精神上的引领。作用极为重要。
1.培养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里,特别是有的同学第一次住校,兴奋之余,更多的是陌生。需要朋友的帮忙,老师的关心。班内的人际关系和谐与否决定着同学们是否能感到班级的温暖。而人际关系的和谐离不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理解。特别是这些90后的孩子们,大多独生,从小娇惯,有的时候做事不体谅他人的感受,需要教师多进行思想引导。
2.培养学生对班级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班级是大家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让班好起来的责任和义务,这种意识应该从一入学开始给学生们渗透,只有每位同学都承担了建设班级的责任与义务,班级才能真正的民主,生活才能阳光。正如魏书生所说的让班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恰恰体现了这种责任感与义务感。
四、创建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
没有情绪的班级,是平庸的班级;拒绝情绪的班级,是悲哀的班级;扼杀情绪的班级,是残酷的班级。高一的学生还未成年,年轻气盛,必然会对一些班级事务有情绪,在这个时候,作为班主任,要坦然接受,正确对待。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扼杀镇压。情绪是一把双刃剑,处理不好,可能会造成班内矛盾,影响班风。处理好了,则会促进班内团结,有利班级积极发展。
1.营造班级教育的和谐心理氛围
尽最大限度的减少同学们的情绪。作为教师,要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捧出高尚的教育爱心,赋予积极的教育情感,增强教育的艺术效果。用真诚的情感打动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师生氛围。
2.班级管理中学生积极情绪的引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境,让学生努力控制自己的情感。帮助学生发挥情绪调节功能,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这里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方法,比如激将法、神态表情法(即利用表情给予学生积极的暗示)、榜样示范法等。
除此之外,班主任还需要关注一些班内的特殊群体,例如父母离异的同学,初中经常惹事的同学,极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同学等。
五、做好管理权的下放
记得魏书生的一句话:“同学能做的事,班干部决不代劳;班干部能做的事,班主任决不代劳。”一个班的好坏,不在于班主任究竟为班里做了多少,而在于同学们为班里做了多少。在班级管理中也是如此,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自治自主管理,这里的自治自主,不止是班委,更是班里每一个人应当做的。(班主任论文)做好管理权的下放,我认为班主任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运用积极心理暗示,强化自我管理意识。
2.敢于放手,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精心设计班级环境,调动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班级管理,应该是一种外界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在共同的教育帮助下实现自己心境的成长。学生年少,心境的成长对其学习上的帮助尤为重要,更影响其今后的人生道路。
总而言之,在新班级的建设中,应为以后的教育管理、学习生活作好铺垫,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切忌只谈学习,或狠抓纪律,造成师生间的冲突。班主任作为管理者,同时也是班级的一员,应当融入到班级之中。决不能高高在上,疏远师生间的距离。正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在班级里,要善于调动同学们的力量,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三篇:交流:杨新梅--班主任论文
树阳光心态,做幸福教师
——独山子第一小学杨新梅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我用平常心做着平常事,对于教育,我有着这样的感受:对于追求幸福的老师来讲,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质。
每个家长都在心疼自己的孩子怎么学的这么辛苦,殊不知教学生的老师更辛苦。可教师的工作不是无私奉献的牺牲,而是其中自有乐趣。看着6、7岁学生们那一张张纯真可爱的笑脸,听到那一句句热情地问候:老师好。下课后围着我叽喳的喧闹,抢着给我拿书的热情,都让我感觉到幸福,这是即使是身体的疲倦也不能打倒的幸福。
我觉得,教师不应当视教育为谋生的手段,而应当把“职业”看成“事业”,把教育视为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过程。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集成一枚果;它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在教育中和学生一起成长,享受着一路的幸福体验。
也许有的人会问我,教了几十年了,也带出了几批学生了,日复一日重复着教育,一样的内容不厌倦么?可我要说教育不是简单的重复,也不是重复。每一批轮回我都要面对不同的学生,每一年学生也在变化,每个年龄段的学生会出现种种不同的状况,就是每一天,说不定学生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我们的教育从来都是在创意中重复,而我也要让学生感觉到每一天都有新意,感觉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和一年级学生相处的第一学期时光就在aoe、一二三的教学声中,就在埋头批改作业的笔尖,就在上课铃与下课铃的交替声中滑过。辛苦不辛苦了?说实在的做教师很辛苦,但也很幸福。要在辛苦之中发现快乐,感受喜悦,树阳光心态。
每天清晨我都踏着期待,急匆匆迈入校园,想象着一年级教室里的情景,心被揪着,他们会做什么?是在专心的读书?还是在调皮的玩耍?或者是一早就在积极劳动?还有可能在发呆?畅想着一早的安排,一天的工作,脚步愈加的快,进了教室,孩子们一眼见到我,都是满脸的欣喜,就像快乐的小鸟一样,读书、学习更加有了主心骨一样,精神百倍。此时的我,由内而外生出一种被需要的感觉,我被学生需要,被班级需要,那一刻是多么的充实,多么的满足。
虽然每天工作都很辛苦,很繁琐,跑操带队、眼操纠正、值日领着做、作业手把手教,一年级的小学生时时都离不开老师,但我觉得就是不管怎样辛苦,我们做老师的都要把它当成一种历练,对自我的修行,心中总要想着,坚持下去,一定会给自己带来丰硕的成果。
看着这些小学生眼神一点点灵动起来,由刚上学的茫然变成现在的自信,他们的学习、劳动、纪律各个方面都在变化着,我觉得他们能干多了,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做一个教师是多么有价值。
有时候和孩子们一起创意劳动更是妙趣横生。例如有一天几个同学照例浇花,没想到窗户开着花儿随风摆了几下,我随即就说,同学们,花儿在感谢你们呢,谢谢你喂饱了它,看它的脑袋摇的多厉害。小同学一听就好奇地跑上前看,说就是就是,满脸惊喜,还对花儿说不用谢。没想到过了一会,花盆流水了,水浇多了,我说你们快过来,花儿吐了,喂得太饱了,花儿可能难受了。小同学们又凑上前,满脸歉意,说:花花,花花,对不起,下次喂少一点。就像对着人说话一样。以后浇花他们几个就小心多了,浇一点水,观察一会,再浇一点水。
又一次下午放学的时候学生照例和我道别,我回头看到了花盆,开玩笑说,你们不和咱们的好朋友花花说再见吗?它们都陪我们一天了。学生们很新奇,也很快领悟了,笑着说花花再见,接着创意性的发挥,小桌子、小椅子、黑板再见。我们都捧腹大笑。就这样我们诙谐幽默的对话教会了学生浇花,也教会了学生懂得尊重生命,懂得感恩,无论是人是物。
在日复一日平凡的工作中创意生活,尽享乐趣,用我们的青春和赤诚谱就一曲教育的歌。我个人认为做到了这些就是敬业。
在我的身边,许多老师敬业爱生的事迹常常感动着我,尤其是我那们这些班主任,真正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这样的老师怎能不赢得学生的爱戴!虽然我们无法像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们却可以用心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这学期班里有不少学生陆陆续续生病了,发烧咳嗽,看到孩子们病了我的心里也很不好受,我一边和校医联系,一边和家长联系。后来班上先后10来个
病倒了,校医联系了防疫站,在班上抽样检查了。说是要消毒才行。防疫站送来了一次性口罩,校医送来了消毒机。隔壁班的肖老师还送来了一双塑胶手套,我非常感谢他们,再次致谢了。于是之后每天抽空学生上别的楼上课,我就见缝插针跑到班里开动消毒机消毒。放学后等学生走完,泡消毒水擦洗桌椅,拖地,每个边边角角都看到。哪个孩子咳嗽了,就赶紧带上一次性口罩。那些日子如同甲流期间一样,我天天在班里忙活着,确实累。个别孩子发烧叫家长接,家长怕耽误课就是不接走,几次三番和各个家长沟通。也累。可我问自己:“如果这个学生是自己的孩子,我会怎样做?我做得够不够呢?”
还有一次,班里一个小女孩爸妈都出差了,她一早来学校头发都披散着,没人梳头。一下课,我赶紧到办公室找来橡皮筋梳子,几下给她把头发扎好了。她记住了这件事,以后经常跑到我身边,和我说这说那,我也成了她的贴心人。她的家长说在家孩子经常说老师,一脸幸福,我也感到自己好幸福。班上的孩子需要呵护,拉链拉不上找你,鞋带不会系找你,喝水杯子打不开找你,这样的琐事天天有,我必须牺牲很多时间帮着解决这些小问题,可是孩子没有长大,作为老师,我们必须静下心来,迎接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别的,当你把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你就觉得这一切做的值得。
对于追求幸福教育的老师来讲,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质。离开了教师的幸福,就没有学生的幸福,也没有社会的幸福。因此,我们应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把教育视为自己的一种生活,而且是幸福的生活,每天陪伴颗颗童心,一同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用积极的心态主宰自己的心灵世界,用乐观的心情去面对工作,只有有了阳光的心态,才会真正觉得教育是享受。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我本想收获一片枫叶,你却给了我整片枫林;我本想收获一朵浪花,你却给了我整片海洋;我本想收获一缕阳光,你却给了我整片蔚蓝的晴空。享受着教育幸福,你就多了一份生活的诗意!就能从平凡中品味出伟大,从失败中咀嚼出成就,你能读懂每一个孩子的脸庞,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你会惊奇地发现,幸福从此熙熙攘攘。
德国教育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想我会努力做个好老师,去摇动每一棵正在长高的小树,推动每一片有梦的云朵,去唤醒每一颗沉睡着的心灵。
第四篇:论文新
目 录
1、内容摘要 …………………………………………(2)
2、关 键 词 …………………………………………………………(2)
3、激发读写兴趣,培养读写习惯 ………………………………(2)
4、结合课文,讲童话 ………………………………………(3)
5、走进童话大家,读童话 ………………………………………(3—4)
6、话童心,写童话 ………………………………………(4)
7、指导读写方法,培养读写习惯 ……………(5)
8、读时要多想,多思考 …………………………………(5)
9、读的篇章多,篇数多 …………………………………(5)
10、读时多写,多记 …………………………………(5—6)
11、回归现实生活,培养读写习惯 ……………(6—8)
12、心存真善美,培养读写习惯 ………………(8—9)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论文摘要
阅读是吸收、理解、感悟、体会;写作是运用、表达、思想、智慧;前者是表层的渗透,后者是深层的融合,两者是一对双胞胎,密不可分,有了对外界对事物深层的理解体会,才会有思想智慧的火花出现。阅读就是前提,有了充分的感悟体会和积累,才会有思如泉涌的文章出现。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和写作习惯,是一项艰巨而又漫长的工作,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坚持到底,才能养成学生读书和写作的习惯。
关键词:读书 写作习惯 培养
阅读是吸收、理解、感悟、体会;写作是运用、表达、思想、智慧;前者是表层的渗透,后者是深层的融合,两者是一对双胞胎,密不可分,有了对外界对事物深层的理解体会,才会有思想智慧的火花出现。阅读就是前提,有了充分的感悟体会和积累,才会有思如泉涌的文章出现。古人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实说的就是要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养成习惯”也是叶圣陶先生的一贯主张,“反复历练”反复实践是养成习惯的重要途径和必由之路。那么怎样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呢?对以上问题我谈几点我的看法:
一、激发读写兴趣,培养读写习惯。
许多孩子在幼儿园喜欢听故事、看小人书。可是,上学后,却逐渐对读书没多少兴趣。学生的现状呼唤着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和能力。针对孩子们不同的学习阶段,应让他们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和写作的快乐。在我执教过程中,我发现现在小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好奇心、想象力丰富
等特点,因此我先从童话入手,培养他们阅读和写作兴趣。
1、结合课文,讲童话。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掌握的字词较少,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但这个阶段的孩子十分活泼,是语言学习的最佳阶段,培养学生语感的同时,结合课文给学生讲与课文有关的童话故事。如在学完《松鼠和松果》这篇课文后,我给他们讲《一棵松树的种子》,他们听了这篇童话故事,懂得了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学完《美丽的小路》,我给他们讲《一块绿地》、《保护环境》、《彩色的小河》有关环境卫生的童话故事。通过故事中小燕子、小兔子的对话,使他们产生保护环境卫生意识增强。同时开展“看谁的故事讲得好”活动,让孩子们模仿老师的语气讲故事。如学完《要下雨了》,学生讲《海上气象员》的童话故事,使学生了解到海鸥也能预测天气。学了《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学生讲了《尾巴的作用大》的童话故事,使学生了解到了各种动物的尾巴的作用。学了《小白兔和小灰兔》,学生讲了《小蜻蜓和小蜘蛛》、《面包城》,使学生深刻地体会了勤劳才是最好的。学了《两只小狮子》,学生讲了《蝗虫与蜻蜓》、《小螳螂学艺》、《海鸥姑娘》,学生懂得了要向不同的人请教,本领才会高强。
结合课文,讲故事供大家欣赏,使学生初步感知到了语言文字美,学生在轻松的时间里讲故事、听故事,对童话故事有了浓厚的兴趣,激起了读故事的欲望。
2、走进童话大家,读童话。
引领学生读经典童话。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在世界童话的摇篮里,许多名篇是那么脍炙人口,生动有趣,寓意深长,可谓人人知晓,有口皆碑。安徒生写过许多经典故事,成为全世界家喻户
晓的童话大师,格林兄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他们写了许多关于语言学的研究著作。
从孩子们熟悉的故事入手,让学生相互交流说说白雪公丑小鸭的故事。在此基础上,老师介绍安徒生、格林两位童话大师,从而引导学生读经典的童话。每个星期举办一次《我喜欢的童话》故事会。孩子们通过这项读书活动,读了《人鱼公主》、《三根羽毛》、《金鹅》等许多安徒生、格林童话。也通过这些童话故事教育了孩子,使他们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奠定他们人生的基础,他们也喜欢上读书了。
引领学生读现代童话。郑渊洁是中国文坛传奇人物。他笔下的皮皮鲁、鲁西西、罗克、舒克和贝塔,孩子们印象最为深刻。大部分孩子都看过VCD光盘,孩子们的兴趣非常高。针对孩子们这一特点,引导孩子走进郑渊洁童话,就从最酷的男一号“皮皮鲁”入手。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讲讲皮皮鲁、画画皮皮鲁,皮皮鲁今天怎么了?以皮皮鲁形象为线索,引领学生走进郑渊洁童话。孩子们还读了郑渊洁的《复活的恐龙》、《哭鼻子比赛》、《遥控老师》等。
通过读郑渊洁的童话,孩子们那颗纯真的童心更加澄澈透明了,他们的童年充满梦幻,读童话使他们快乐。
3、话童心,写童话。
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奇妙的充满梦幻的世界。喜欢畅想,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天真活泼,知识不多,但他们的想象发展迅速,想象内容丰富而美妙。因此,我注重引导学生写童话,让他们“胡思乱想”。在他们的想象中,凶恶的老虎、会笑容可掬,天上的云,风中的雨,地上的草,水中的鱼,都是孩子们喜爱的伙伴。孩子们觉得写童话是一种有趣的游戏,这就顺应了孩子们爱想象的天性。
二、指导读写方法,培养读写习惯。
读是感悟之源,写是智慧之泉。而读写方法却是源泉之水,川流不息。读要溶
情溶景溶身去真切体悟,这是侧面的经验和智慧的积累,只要掌握读的方法就会有所收获,也能为写打好基础,写的方法和技巧来源于一个人在读的过程中的积累与感悟。
1、读时要多想,多思考。
读一遍文章不要囫囵吞枣,要带着感情,移情于景,深入体会文章作者的写作思想,要想象画面,把自己当成作者去深刻领悟作者的思想,遇到重点句子要多思考,多推敲。要在一脉三叹的朗读中深化感情,升华感情。使学生领悟语言的表达方式,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真正是语文“工具性”“人文性”和谐共振,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有了读和悟的交融,学生也就初步掌握了写的方法和技巧。通过阅读技巧与方法的引导,是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思想的同时,掌握了语言规律和方法,从而学的写作技巧。
2、读的篇章多,篇数多。
通过课内阅读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情达意的方法,通过阅读教给学生怎样给文章布局,怎样修饰,怎样用词炼句,怎样表达主题,怎样抒发感情,怎样流露自己智慧的火花,怎样使文章完美?通过这些使学生主动地去分析自己读的文章,从而使自己有所收获。
3、读时多写,多记。
每篇文章中都有值得你欣赏的句子,看到这些句子时,你肯定会有所感悟,把这些感悟随时写下来,把这些有名的句子随时记下来,这也是读写习惯养成的方法,通过长期积累,这些东西也可以成为以后人生的财富。
三、回归现实生活,培养读写习惯。
阅读和写作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而现实生活却每时每刻都是实战演习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受着各种事物环境的考验,因此读写它来源于现实,也应该在现实中得到升华。有些害怕写作文的学生常常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原因之一就是对生活缺乏观察,缺少对生活的体验。所谓观察,就是要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想。因此,要做到“事事”留心,“时时”注意。“事事留心皆学问”,一种昆虫,一株植物或一个小动物都是写作的好材料,好样本,只要你平时多留心、多观察。有句话说的好,“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首先必须热爱生活,只有热爱生活,才能妙笔生辉;其次是观察生活,只有观察生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最后表达自己的思想,对生活中周围的点点滴滴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写作的源泉就会滔滔不绝。不是有这样一首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要汲取生活的源泉。
如《珍珠鸟》这篇文章,为什么作者能将人的性灵赋予无知的小鸟,把珍珠鸟描摹得娇憨可爱呢?正是由于作者细心地观察着小鸟的一举一动,才会用轻盈活泼、疏密有致的笔触,才会用细腻生动、情趣横生的语言勾勒出珍珠鸟的形象,像“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整篇文章都洋溢着爱意的描写,使人读起来兴味益浓。所以真正的作家,大都是热爱世界,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一草一石,一花一木,一鸟一虫,只有爱得深,才会观察地细,进而写出趣味盎然的作品。
除了善于观察以外,还要善于积累生活的点滴。鲁迅先生也曾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这就
是说,积累在写作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的学生之所以能下笔千言,一气呵成,就是因为他们材料储备丰富。为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创造多种情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点滴,多作勤作读书笔记,把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的文章都记录摘录下来,这样,在写作时才能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叶老认为:“厚积言有物”。厚积是指“厚积生活”、“厚积素材”、“厚积词汇”。常言道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材料是写作的内容,词汇是写作的基本单位,只有当三者统一的情况下,才能达到写作的目的。否则,写作中难免会出现捉襟见肘的现象。自觉积累素材是形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的先决条件。所以老师要丰富活动,反复活动来培养良好的自我积累素材的习惯。(1)在劳动中积累素材。组成生活的主旋律是劳动,劳动的内容是学生写作的重要题材,如组织学生集体劳动、公益劳动、实践劳动、自我劳动,让学生体验自己的习作过程本身也是劳动,在劳动中找到题材,在劳动中丰富题材,在劳动中自觉积累题材。(2)在队活动中积累素材。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队活动来教育学生,这是丰富学生写作题材的重要途径。诸如:参观、访问、调查、野炊、„„只要让学生抓住某一个片断镜头,便是写作题材,只要加以适当阐发,便是一篇文章。(3)在体育运动中积累素材。运动是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的好形式。如:游戏、足球、乒乓赛、田径长跑、踢毽子、跳绳等运动,这些项目学生能够参加,有的亲自组织、有的亲自体验、有的亲眼目睹运动的全过程,在运动中丰富了写作题材,在运动中让学生体验题材,在运动中创造题材,在运动中自我积累题材。这些都是我们教师为学生有意设计的题材,帮助他们学会积累素材、拓源寻根。其实,在我们学生的生活中无处不见题材,每时每刻有写作题材,关键在于教师去引导学生自我发现题材、自我撷取题材、自我积累素材,其有效方法是培养成“写日记”、作“笔记”、“做摘记”的好习惯,只有积沙聚塔,题库丰盈,文思才能源源不断,永不干涸。
四、心存真善美,培养读写习惯。
每篇文章都有灵魂的存在,每位作者都在用真善美告诉着人们希望、美好的梦想。如果一个人心里没有真善美的存在,那么读书味同嚼蜡,写作只是一种宣泄,我们看到的只是黑暗、阴冷、邪恶,那样,一个人的心永远紧闭着,怎么可能有光明。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是朝着人类文明,人类希望,未来美好生活发展的,心存真善美,才可能有良好的读书习惯。
写作就是要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要坦白,不能隐瞒。但是在学生的作文当中,却很少能这样。许多学生的作文内容是假的,人是假的,事也是假的。相应地,感情自然不会真实。长此下去也便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动人心者,莫于情也”,有些文章内容写得很好,很有文采,但没有真实的感情流露贯穿其中,那是很难吸引读者的。“斯读者能生情,必先作者心有情”这就是说,只要你吐露了真情,文章也便有了真情,这样才能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才能使文章产生波澜起伏,读后让人荡气回肠,流连忘返,文章也才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的教材《最后一课》,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文章以一个淘气调皮的男孩作为主人公,通过他心理变化的描写表达了阿尔萨斯地区人民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这篇文章能得到喜爱,正是有了对祖国深深眷恋之情,才会产生强烈的保家卫家之心,从而激发内心深处的斗志,将侵略者赶出自己的家园,自己的祖国。所以说贯穿文章的这种情,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过此文的人。再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通过父子情,告诉我们:只有真善美,才会有美的事物,人得心胸才会是纯洁的,那么写出的东西也会使看文章的人心灵纯净,看到美的存在。
读书是自己和作者心灵的深度对话,写作是自我心灵的完善过程,好书、好段落我们要反复读,一篇好的文章,它最后完美的呈现在大家面前也是要经过反复删
改和进一步加工的,鲁迅先生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这正说明,通过各种修改也是一个人自己内心完善的过成,也是作者追求真善美的一个过程。通过修改,作者不仅完善了自己的思想,还培养出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作者追求真善美过程也是一种培养读与写习惯的过程。
叶老说:“习惯的养成在于教师的训练与指导。”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和写作习惯,是一项艰巨而又漫长的工作,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坚持到底,才能养成学生读书和写作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丁有宽著:《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
(3)田本娜著:《论丁有宽读写结合导练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学》1996年09期。
(4)刘云生,《滋育心根》,山西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学论》,2006年3月。
(5)周益民,《让书香温暖童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学论》,2005年10 月。
(6)李敏才,《小学吴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78页“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五篇:新论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让阅读之花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泗阳县开发区双语小学语文陈诚
【内容摘要】阅读与积累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是否能够正确的阅读与积累,是一个人能否较好地运用语文知识及其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
【关键词】感悟指导阅读积累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强调“在学习语文的各种环节中,把读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注重积累、感悟和实践,注重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而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实质上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积累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阅读积累是积累的主渠道。通过阅读,学生一点一滴地吸纳间接的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并逐步内化为个体的基本素养。那么,在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什么呢?又如何进行积累呢?
(一)阅读积累的内容
阅读积累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语言材料的积累、语感的积累、语言表达形式的积累和道德情操、审美情趣、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创新精神等人文修养的积累。
1.积累语言材料。丰富的语言材料是构建学生“知识仓库”的必备内容。语言材料包括字、词、句、段落和篇章。因此,在阅读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积累语文教材和课外书籍中的妙辞佳句,精美篇章。如教材每单元《积累运用》中的“读读背背”的内容,有成语、对联、谚语、名人名言、歇后语、绕口令、儿歌、古诗等。另如课本中的美文,朱自清的《匆匆》„„学生只有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脑子里有丰富的知识,说话时才能“妙语连珠,出口成章”,写作时,才能“文如泉涌,妙笔生花。”
2.积累语感。语感是学习主体对语言学习的理解和内化后,对语言文字直接迅速地整体感知和把握。学生只有不断积累语感,才能不断提高语文素质。语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和训练。叶圣陶先生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因此,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 1
径。如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全文,正确处理课文中重音、速度、停顿和语调的变化,突出几个“真”字,深情地朗读几个语气调,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桂林山的奇、秀、险”和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这样,学生的语感也就得到了培养。在阅读中,学生只要不断积累语感,不断积淀语感,语文素养也就自然形成。
3.积累语言表达形式。语言表达形式的感悟也是一种重要的积累。因此,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积累各种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低年级时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重点积累浅显的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基本句式。中年级和高年级时注重积累的内容范围更广了。
(1)积累写句子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积累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夸张句。也可引导学生积累抓住重点词语把句子写准确、写具体、写生动的方法。如学习《燕子》一文时,引导学生体会积累作者在描写燕子飞行特点,妙用“唧的一声”、“沾”字把燕子飞行时的轻巧、活泼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写法。
(2)积累写段的方法。如教《海底世界》第三、四自然段、《惊弓之鸟》最后一段、《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第八自然段、《爱迪生》第四自然段、《飞机遇险的时候》第二自然段时,及时引导学生分别理解并积累总分关系、因果关系、承接关系、概括与具体关系、综合关系等一些构成段落的规律和方法。
(3)积累写篇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体裁积累写篇的方法。如学习《桂林山水》一课,让学生领会课文,从而积累“总—分—总”的写法;学习《灯光》一课时,体会并积累“倒叙法”;学习《一夜的工作》时,体会并积累“对比”的写法;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时,体会并积累“前后照应”的写法;学习《鸟的天堂》一文时,积累“描写事物的动态和静态”的写法„„如此通过在阅读中对写法的积累,使学生不断地从作者思路中得到启发,从而积累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布局谋篇的方法,便于解决学生习作中“怎么写”的问题。
4.积累人文修养。人文修养是指对文章的思想感情、价值以及自己所体验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注重人文修养的积累,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如学习毛泽东的诗《长征》、何其芳的《一夜的工作》这些文章,引导学生去体会感受毛泽东、周总理这些领袖的内心活动,去感受革命者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人生观;学习《向命运挑战》让学生学习霍金挑战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相信学生通过阅读中用心去感受文章和作者所赋予的思想感情的训练,其语文素养一定会得以不断提升。
(二)阅读积累的方法
阅读积累是有意识、自觉的捕捉,没有教师的训练,就没有学生积累习惯的形成,因此,阅读积累的核心问题是教师训练学生学会积累。那么究竟怎样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积累呢?
1.在熟读成诵中积累。熟读背诵是阅读积累一条重要途径。教材中有很多文章文质兼美,可让学生把文中精彩段落或篇章背诵下来。如教学《鸟的天堂》时,让学生背诵优美段落“榕树正在茂盛时期„„”;教学《长征》一诗,要求学生背诵全诗。另外,可根据学习的内容适当向课外延伸,进行背诵积累。如教学《泊船瓜洲》后,引导学生背诵积累有关思乡的诗。通过背诵,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悟得表达方法的真谛。
2.在理解感悟中积累。理解能够有效地促进积累,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文章的语句和思想内容,从而达到积累的目的。如学习《桂林山水》第二段,先引导学生理解这段先用对比写法写出漓江水与大海、西湖不同,接着用排比句写了水的静、清、绿;最后描写荡舟漓江的感觉,这样学生很快就背诵下来,同时也积累了这种写作方法。所以,积累是有“得”而积,即有所感悟理解,有所把握内化后,才能达到积累。
3.在搜集摘录中积累。阅读教学中,搜集资料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内容,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也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如教学《向命运挑战》,让学生收集有关霍金的科研成果,生活情况等资料,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深化了教育效果。如教学《匆匆》一文,让学生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学生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工具收集资料信息,有利于学生进行积累,更快更广地增加知识储量。摘录也是阅读积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本,把佳词美句、精彩片段摘录下来,或写读书心得,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样,也为写作积
累了素材。
4.在实践运用中积累。积累是一种内外交互的双向运动,它不能只是机械地吸收,只有不断地把积累的东西应用于实践中,才能使“积累”处于一种激活状态,得到不断的提升并获得勃勃生机。因此,在“为积累而实践”中可以采用:
(1)让课文情境化。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读后复述、读后表演、读后议论、读后写作等形式,把课文化为一种学习语言的动态情境,从而使学生积累语言,掌握语言。
(2)优化校园语文环境。可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语文环境中学语文、用语文,从而积累语言,如手抄报比赛、读书笔记展评活动、辩论会、讲故事比赛、作文比赛、古诗词朗诵比赛、小记者兴趣小组,推广普通话活动等等。多姿多彩的语文活动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也促进了学生的积累。
(三)只有阅读积累才能让文章熠熠生辉
荀子云:“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没有日积月累,就没有学生的语文功底。阅读积累是构建语文之塔的金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时时注意积累,今日砌上一尺,明日搭上一丈,这样语文之塔就有希望了。正所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只有厚积,才能薄言。”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这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应该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坚持不懈地积累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素养、口头表达能力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因而在每堂课中我都和学生一齐品味文中的好词好句,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使学生牢记脑中,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积累材料。如让学生通过每天读一篇课外书,每天收看适合儿童的电视节目如“大风车”、“动画城”、“电视散文”、“东方时空”。每天利用十五分钟上网收集素材。网络上一床魔毯,为孩子打天开了通向遥远世界的窗户,让孩子更快、更有选择地接受更新的信息。
每天利用中午午读的二十分钟指导学生读各类文学作品和世界名著,让学生边读边把名家的优美语言、经典名句积累在“蜜蜂采蜜本”。每周的星期一全班举行交流品读会,学生们兴趣盎然地交流积累成果。学生的语言积累事半功倍,积累的干劲更大了。
【参考资料】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修订稿
2.《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积累的研究》
3.《人教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