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语文上六单元教材分析
“诗海拾贝•与诗同行”综合性学习
教学内容:诗海拾贝;与诗同行 一. 诗海拾贝:
1.《诗经•采薇》是一首四言诗,在我国以《诗经》为代表的古诗中是很常见的;
2《.春夜喜雨》五言律诗,唐代杜甫在成都所做的名篇之一历来为人们传送表达的是对春雨来得及时的喜悦心情。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的欢乐。
4《天净沙•秋》这是元代散曲家白朴描写秋景的一首小令。小令原是流传于民间的小曲,句子长短不齐,有一定的腔调它和词不同的地方是用韵加密了,几乎每句都押韵。
5《太阳的话》是一首现代诗。现代诗与古诗的区别是: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要求不像古诗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这首诗是我国现代诗人艾青。是一首简洁明快的抒情诗,诗人以拟人的手法让太阳像人一样说话。召唤人们敞开心扉迎接光明促使人们树立积极乐观的信念。
6《白桦》是俄国著名诗人叶赛宁的抒情诗,诗歌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读这首诗,感受诗歌意境的美,感受诗人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二. 诗歌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三. 中国古代诗歌分类
中国古代诗歌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等。
1.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或事迹。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2.咏物诗: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一特征着意进行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3.。山水田园诗: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之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之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 王维,孟浩然。4.战争是: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代表人物是高适,王昌龄。5.行旅诗和闺怨诗:古人久居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住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或写闺中怀人。
6.送别诗:由于古代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朋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借酒践行,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四. 现代诗分类
现代诗歌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可划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想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是,诗体小说都属于这一类。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二.与诗同行
1.《我们去看海》这是诗人金波写的儿童诗。全诗以呼唤“让我们去看海”贯穿始终,情绪饱激昂。从字里行间仔细体会诗歌表达的热爱大海的思想感情,感悟大海给我们的启迪。
2.《致老鼠》一首有趣的童诗,小诗人用一颗童心,写出了和一般人眼中不同的老鼠:虽然老鼠要做坏事,但还喜欢它们。小诗人希望它们改正缺点,爱清洁,爱劳动,光明正大做事。感受想象力和创造力。
3《爸爸的鼾声》一首温情的童诗。通过阅读这首诗,我们体会到生活中诗的题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和联想,到处都有诗的素材。
4《给诗加“腰”》告诉我们诗是预言的艺术,特别重视遣词用字,凝练而鲜明生动。苏小妹加的是“诗腰”,因为它在诗句的中间,其实是“诗眼”,因为她仅用一字就能出神入化。
5《诗中的“秋”》是台湾作家桂文亚回忆自己儿童时代读古诗的乐趣。侧重学习读懂故事和欣赏古诗的方法。这篇文章教会我们怎样读史。诗的写法
1.明喻法:描写事物的特点,适合描写实物和大自然的景象。
2.暗喻法:表现丰富联想。如:妈妈是一个闹钟,每天早晨叫我起床
3.排比发:表现节奏,加深印象。如:风儿微笑,在树上荡秋千,在草原上赛跑,在院子里拿树叶玩飞镖游戏。
4.拟人法:活泼可爱,有趣。5.摹声法:增加趣味
6.夸张法:制造特别效果,加深印象。7.疑问发:引起兴趣深入思考。
8.重叠法:诗的“心跳”节奏更明显。
9.对比法:凸显内容,性质,包括颜色对比,形状对比,动作对比,事件对比,人物对比,空间对比••如白天,路灯是一棵课的树,晚上,就变成以朵朵的花。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手法。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新,运用也灵活多变。但各种方法都离不开 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第六组的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与五年级教材相同。关于本组教材,请注意以下几点:
把握阅读材料的学习要求。阅读材料后都有提示语,提示阅读要求、方法或提供相关信息。如“我能把这首五言律诗背下来”,点明这首诗是五言律诗,并提出背诵要求;“通过想象,我仿佛看到了这首诗描绘的情景”,提示注意运用想象了解诗歌内容。教学中要落实要求,背诵相关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相关知识。有的诗歌后附了注释、赏析,教学中要把这些内容运用起来,引导自主阅读、欣赏诗歌,并教给学生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情感的方法。
阅读材料辅助活动的开展。第一个板块“诗海拾贝”主要安排了“搜集诗歌”“整理资料”“欣赏诗歌”三个方面的活动,其中,安排后两个活动,其用意主要在于引导学生读一读自己搜集到的诗歌,大致了解诗歌内容。提供的阅读材料,注意不同的诗歌种类,有从《诗经》中节选来的,有五言律诗、词、散曲,还有中国的和外国的两首现代诗;它们大多写的是自然景物。从这样一些角度安排阅读材料,目的是对学生整理资料、给诗歌分类给予一些启发。第二个板块“与诗同行”,安排了朗诵诗、同龄人写的诗、诗话以及与读诗的体会相关的文章,也是为动手写诗、开诗歌朗诵会等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本次综合性学习要求写一个简单的活动总结。活动之初最好加强计划性,把活动计划的落实与写活动总结结合起来,把活动计划的制订、活动的开展、计划的落实纳入活动总结中,更为科学、合理。当然,活动总结也可以写其他的内容。
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还要善于开掘教材资源。除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外,教材中安排的资料袋、阅读链接、日积月累、课外书屋、展示台甚至插图,都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把握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充分、灵活运用教材资源。
教学构想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如花中奇葩,在我校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作为诗歌这一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有必要通过多种渠道、各种形式让学生领略诗歌的美,在诗歌中感受学习语文的氛围和激情,让这一深厚的文化资源走进我们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的能力,还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到诗歌的魅力。一.学习目标
1、多渠道、多途径地搜集诗歌或记录芜湖当地流传的民歌、童谣,能搜集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激发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2、整理资料中感受诗歌的魅力,并学会欣赏诗歌、交流从中体悟到的情感,并能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和策划分组合作,在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社会交往和自 由合作的能力。二.活动程序:
计划本次综合性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策划分组,制定计划阶段
2、自主合作,计划实施阶段
3、总结经验,成果展示阶段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策划分组,制定计划(课内)课堂指导
(一)导入:
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学习诗歌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指示,还能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今天我们就要走进诗歌的殿堂,领略它的无穷魅力。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二)学生交流搜集来的创作的诗歌及家乡芜湖流传的民歌、童谣,在小组中读读找到的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目的:激起学生对诗歌的关注和兴趣]
(三)阅读、欣赏诗歌
1、自读阅读材料中提供的诗歌,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中的注释了解大意,体会情感。
2、在小组内向同学说说自己喜欢的诗,再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目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对话、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帮助学生逐步构思出本次活动的具体做法。]
(四)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构思、策划活动
1、小组讨论:怎样整理、搜集到的诗歌,如何分类?
2、小组交流:关于诗歌有哪些知识和故事?
3、说说你知道我们家乡芜湖的哪些民歌、童谣?
4、策划分组 学生按照兴趣、爱好和研究的专题不同,自由组合,分成5个学习小组,并民主推举组长,组长在小组内集体制订一份详细的活动计划,并要在组内演说通过。经过全班交流讨论,成立以下学习小组: Ⅰ诗海畅游组; Ⅱ民歌童谣组; Ⅲ知识故事组; Ⅳ艺术表演组; Ⅴ诗歌创作组 Ⅵ网络编辑组。
[目的:通过明确活动任务,让学生的综合性学习与实践更有针对性,自由按兴趣组成小组,能增强学生凝聚力,并充分调动学生的激情和动力,更大发挥学生的潜力。] ※第二阶段:自主合作,实施计划(课外)各组按指定的计划进行活动,诗歌组的同学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上网查询,到图书馆里翻阅资料,阅读报刊、杂志和相关书籍并作分类整理。创作组的同学通过阅读同龄人的诗歌,想想他们是怎样通过诗歌表达自己情感的,并自己试着创作诗歌,与本组同学交流。民歌童谣组的同学邀请当地老人,聆听他们唱芜湖流传的民歌、童谣,并用摄像机拍摄下来,在小组里进行整理。艺术表演组的同学利用休息时间,在老师带领下到少年宫找老师学唱诗歌改编的歌曲及由芜湖民歌改编的舞蹈,传说故事组要通过查资料、走访调查等方法搜集资料后按内容进行分类。
※第三阶段:总结经验,成果展示(多媒体教室)
各小组按组排列,展示长达两周的“走进诗歌”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
(一)谈话导入:
经过两周的“走进诗歌 与诗同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无不惊叹诗歌的博大精深,它的确是祖国文化典籍的百花园中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这堂课就来展示我们的学习成果。
(三)分组展示。
1、艺术表演组展示。
①歌舞展示:学生将诗配以舞蹈,演唱琅琅上口的优美诗歌; ②小品:学生分别扮演诗歌中的人物角色。
2、诗歌畅游组
①多媒体展示学生的诗配画、配乐诗作品-----小组成员配乐朗诵。
②诗朗诵----组长领诵,其他小组成员集体诵读,让大家从动人的画面上,从传情的乐声中,想象、体味、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③展示本组同学通过想象为诗歌绘出了生动活泼的画面而创办的诗画报。
3、诗歌创作组
①介绍本组同学阅读同龄人写的诗歌的收获,重点说说他们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感受的。②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并展开互动点评。
4、知识故事组
①资料展示----学生在广泛搜集诗歌知识、故事和诗人趣闻基础上,进行了整理分类:传说类,知识类,故事类„„
剪贴成小报、小册子或者制作成电子幻灯片; ②诗歌知识竞赛---该组选派组员主持竞赛活动,用电子幻灯片出示赛题,选派两名组员当判官,公布正确答案,并选派两名组员现场发放奖品。
5、民歌童谣组
①组长介绍本组成员如何搜集整理资料的情况并相机展示图文资料、影像资料。②展示本组成员将精选的童谣在跳皮筋、跳绳、踢毽子的同时,拍手击掌吟诵的情景,激发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6、网络编辑组
①该组同学在组长带领下,请信息技术老师指导,将本次活动作为一条新闻发布到校园网上,并把所有资料整理、合并,建立一个“走进诗歌 与诗同行”的专题学习网站,定期刊登同学们抄录绘制的诗配画及配乐诗影像,并刊登同学们创作的诗歌,利用网络的互动性,发动同学们用诗歌互赠交流。
②展示本组同学录制的各组开展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精彩花絮,交流总结综合性学习的经验和新的收获。
第二篇:六年级语文上三单元教材分析
把握单元主题,强化训练重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本单元安排四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是《穷人》《唯一的听众》,略读课文是《别饿坏了那匹马》《用心灵去倾听》。
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就是以真情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小说《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与丈夫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别饿坏了那匹马》则讴歌了一群普通群众,特别是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唯一的听众》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用心灵去倾听》展现了一位普通的问讯处的工作人员,用心灵去倾听,给人们带来快乐与幸福的事情。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这组课文不仅在反映人物精神面貌上是一致的,在写法上也相类似,都是通过具体事例及环境、人物的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例如,文章对桑娜的描写是通过桑娜主动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以及环境、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来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残疾青年的美好品德也是通过人物的言行、神态和心理描写来表现;《唯一的听众》则是通过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用心灵去倾听》课文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本组教材中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它们共同承担的训练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
二、教学建议:
本文的练习题有三道:一是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是找出描写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说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三是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由此可看出,学习本文,教学重点是从环境和人物的心理、对话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课文中的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勤劳、善良的品质。关于桑娜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桑娜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穷苦劳动女的形象。渔夫与桑娜的对话,个性鲜明,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物的真情实感。渔夫的话显示出他爽直、乐于助人的品质。而桑娜则小心应对,说话断断续续,表明了她紧张、不安的内心,反映出她热爱丈夫、同情西蒙的善良品质。所以,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可以从以下三步骤来进行:
⑴读题激疑,读通课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阅读本文的兴趣。如,“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课文是否只写了穷人的穷?”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⑵通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逐步把事情说清楚来理解桑娜夫妻决定收养孤儿的艰难。
⑶深层研读,感受人物品质。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句子,体会穷人的高尚品质。教学时要注意抓住桑娜抱孤儿回家后复杂的心理活动以及桑娜与渔夫的对话这些内容组织学生深入研读。
《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全文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因此,我们有两种思路教学课文。一是围绕“我”练琴过程中的心理、行动上的变化进行教学。可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课题,先初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尝试着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清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我”心理、行动变化的句子。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再次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思考“我”的心理与行动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通过交流,理解老教授的鼓励对“我”的激励作用,感受老教授爱护年轻人、培养年轻人的美好品质,懂得老教授谎称自己是聋子的良苦用心,从而领会文章的思想和写作特色。
二是围绕老教授的言行进行教学。首先提示课题。运用查字典的方法,了解“唯一”的意思。并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如,“听众是很多人的意思,为什么用„唯一‟来修饰?”“课文中„唯一的听众‟指谁?,她做了什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试着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围绕“作为„我‟唯一的听众,老教授做了什么”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找出老教授对“我”讲的几段话,弄清楚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她为什么这么说。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在个人读的基础上,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理解老教授的话的真正含义以及对于我提高琴技的作用,感受老教授爱护年轻人、培养年轻人的美好品质,领会文章的中心,最后理解课题的含义。《别饿坏了那匹马》《用心灵去倾听》是两篇略读课文,应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上,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关注写法,实现读写迁移的目的。
《别饿坏了那匹马》全文主线清楚,脉络分明。围绕“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个善意的诺言被揭穿的过程,展现了普通百姓的美好心灵。如,残疾青年的善良、宽厚、善解人意。他明知我在偷看书,却一直没有阻挡;当“我背着马草四处寻找买主”时,他谎称“咱家的那匹马正缺马草”,买下我的马草,还叮嘱“以后,马草就卖给我”。又如,父亲也很善良。父亲虽然赞同我看书,但他知道青年的生活艰难,所以忍痛打了我,让我去扯马草换钱。他还不忘利用匆匆翻书的机会,在书里夹上几张毛票,维护了青年的自尊。碧云同样善解人意。她很能理解哥哥的想法,配合了哥哥把谎言维持下去。而我喜爱看书,能听从父亲的教导去扯马草挣钱。对于青年的帮助,我心中感激不尽,因此一心不让青年家的马饿坏了。为了进一步理解课文,了解课文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其用意是什么。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线“别饿坏了那匹马”,这既是课文的题目,也是推动故事发生的关键句。它在文中出现三次,第一次是“我”把马草卖给残疾青年,离开书摊时,青年嘱咐“我”的话。他的话,看起来是对自己家的那匹马的关心,不让它饿着,实则是免去了“我”寻找马草买主的辛苦,让我把时间花在看书上。第二次是青年看见“我”背着马草走向书摊时,吩咐妹妹碧云的话。这话既是说给妹妹听的,暗示妹妹不要拒绝买这无用的马草;更是说给“我”听的,让我能心安理得地看书。青年既帮助了我。又很好地维护了我的自尊。第三次是我对青年说的话。每天我都想象着马“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情景,心安理得地看书。关心马,就是“我”对青年的关心。文章用“别饿坏了那匹马”贯穿全文,起到了层层推进的作用。
《用心灵去倾听》全文围绕“我”与苏珊的交往过程这条主线展开,脉络清楚。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然后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提醒学生重点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如,苏珊面对我的提问,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又如,“我”心爱的小鸟死了,苏珊却说是“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的美好心灵,感受“我”对苏珊母亲般深厚的感情。最后,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用心灵倾听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关于人间真情的话题,无论是说和写的落脚点都应在具体的事例上。习作指导的重点是怎样选择材料,即要通过具体事例来把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品质写出来,要求学生学习本单元描写人物的方法,真正达到迁移运用的目的。
总之,一组教学要紧紧围绕单元主题,渗透主题内容,让情感达到熏陶、潜移默化的效果。教学时要注意抓住本组共同的写作特点,以课文为范例,起到铺垫、引路的作用,最终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这种表达方法,运用于习作之中。
第三篇:六上语文单元分析
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分析
王晓燕
第一组单元分析
一、单元概说:
本组课文的主题是“感受自然”。我们要带领学生领略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欣赏青松迎客、寒梅报春的自然情怀。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山雨》用优美的抒情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清幽雅致而又不失妖娆的山林雨景图,展示了雨中山林的千般秀美和万般神奇,处处洋溢着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爱和深深的眷恋,体现出作者清雅脱俗的审美情趣。
《草虫的村落》展开丰富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做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索溪峪的“野”》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奇丽的美景,抒发了畅游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口语交际·习作”让学生或化身大自然中的一员感受世界;或根据音响展开想象;或分享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先说一说,再写一写。“回顾·拓展”让学生交流课内外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文章及自己的感悟,另外再积累体现了联想和想象的一些古诗词,深化认识。
二、单元目标:
1、学会本组19 个生字,理解“德高望重、津津乐道、意味深长”等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体会其表达效果。(字词)
2、继续练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
3、背诵、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句段,进行语言积累。(积累)
4、体会作者细心观察大自然的方法和获得的独特感受,体会课文“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感受的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加以运用。(阅读、写法)
5、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产生投身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热情,领悟到要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三、单元重难点
1、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学会理解和运用“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并用在自己的写作中。
四、教学策略
《山中访友》:本文可以选用“以读为主、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书,而且是有感情的朗读。在充分的读中,学生会把自己在生活中接触大自然的体验带入文中,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推荐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写出来的。之后,可以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摘抄,进行语言积累。最后是“学习模仿,练笔实践”。在前面环节学习的基础上,可以趁热打铁出示课堂练笔,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并交流。
《草虫的村落》教学前,可以布置学生实地观察一种或几种昆虫,阅读有关昆虫的资料或文章,如法布尔的《昆虫记》,为后面的学文和小练笔做好准备。教学时,我们一要注重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要引导学生品味体现作者丰富想象、独特感受的句子,如“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一定要引导学生调动脑海中的已有体验,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自己的体会,谈这种表达方法的好处。
本文课后安排了一个小练笔: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这个小练笔和口语习作一的第一个话题联系紧密,可以让学生参考它的提示,回顾、总结本课和《山中访友》的写法,练习运用“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感受”这种写作方法进行仿写。
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同于精读课文。一是内容上,理解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
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具体的词句学习上,可不必多作要求。
《山雨》一文运用比喻的手法来书写自己的联想,把山雨的声与色描写到了极致。对于《山雨》一文的教学,我认为两个字即可——“读”“背”,哪怕把全文背下来都可以,在读与背的过程中,“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感受”的写法会内化为孩子自己的东西。
《索溪峪的“野”》善用拟人的手法来写自己对“野”的感受,特别是课文第三自然段,作者把索溪当作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来写,简直把“水野”写绝了,令人拍案称赞。《索溪峪的“野”》全文散发着大自然“野性”的气息,让人读来心灵有无拘无束的舒畅感,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返璞归真”是自然而然的。教学这一课,只需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来感悟即可,情况允许的话也可以鼓励学生选背自己喜欢的部分。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4课时。
第二组单元分析
一、单元概说: 本组教材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按照近代到现代的顺序,选编了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几篇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课文。《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这四篇课文都围绕专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本组教材还围绕专题安排了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从这个安排,我们不难看出编者的意图在于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单元目标:
1、自学本单元中的生字和新词,并能正确读写。
2、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情怀,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为祖国的日新月异感到骄傲、自豪,立志报国。
4、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抄写喜欢的词句。
三、单元重点
1、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演讲稿的写法指导。
四、教学策略
1、《詹天佑》中詹天佑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的?期间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引导学生体会詹天佑杰出的智慧和才能)
2、《怀念母亲》,从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亲生母亲和祖**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抓住重点词句理解)
3、《彩色的翅膀》补充资料:为了保卫祖国,解放军战士驻守在艰苦的远离大陆的海岛上。
4、《中华少年》安排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诗的体会。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5课时。
第三组单元分析
一、单元概说:
本组教材以“心灵之歌”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小说《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与丈夫的美好心灵。《别饿坏了那匹马》则讴歌了一群普通群众,特别是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唯一的听众》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用心灵去倾听》展现了一位普通的问讯处的工作人员,用心灵去倾听,给人们带来快乐与幸福的事情。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
围绕本组主题,口语交际安排了“辩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做人要讲诚信,但有时候也需要善意的谎言。本组习作要求学生写一写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引导学生善于用敏锐的双眼发现真情,体会到人间处处有真情。
二、单元目标:
1、认识本单元的生字,能正确读写本单元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本单元的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3、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
4、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
三、单元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2、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策略:
本组课文人物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穷人》一课要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句子,体会穷人的高尚品质。教学时要注意抓住桑娜抱孤儿回家后复杂的心理活动以及桑娜与渔夫的对话这些内容组织学生深入研读。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崇高品质。
《唯一的听众》一课有两条主线,一是我练琴过程中的心理、行动上的变化,二是老教授的言行变化。教学时可围绕其进行教学。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在个人“读”的基础上,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5课时。
第四组单元分析
一、单元概说: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也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本组教材围绕“珍爱我们的家园”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阐述了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鹿和狼的故事》以罗斯福总统为了保护鹿而下命令消灭狼,从而导致巨大的生态灾难为例,告诫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的客观规律。《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记述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深深地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类应该珍惜和热爱的强烈情感。《青山不老》讲述的是一个山野老农,他将毕生的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四篇文章多角度、多层面地引导学生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使环保意识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并转化为日常的行为。
二、单元目标
1、学会每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的学习方法。
4、学习体会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5、揣摩优美语句,体会表达上的特点。
三、单元重点
1、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文章语言的优美。
四、教学策略:
1、夯实对课文的预习,理解课文内容。
2、搜集与本单元相关的资料。
3、对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进行调查,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4、快乐拓展,号召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美好的家园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
第五组单元分析
一、单元概说:
本组教材主题是“初识鲁迅”,有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阿累写的《一面》,臧克家写的《有的人》,以及鲁迅自己的作品《少年闰土》。在《语文园地》中“趣味语文”讲的是鲁迅12岁时候的故事。而“交流平台”中则是要交流“自己心目中的鲁迅”以及交流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方法。而“口语交际*习作”则要求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到的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写一个人。由以上的介绍来看,这是一个在文化上以“认识鲁迅”,在知识体系上以掌握描写人物方法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为主题的典型的“主题单元”。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或许读过一些鲁迅的显浅的作品,但是并不真正喜欢读他的作品。这是因为鲁迅生活的时代离学生比较的遥远,学生很难正确理解作品中的时代背景以及感受得到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再加上鲁迅的作品寓意深刻,思想深邃,语言内涵丰富难懂,这样学生就更难读明白了。从而造成了学生对鲁迅的认知只停留在“大作家”的初步层面上。这就需要我们在主题教学的过程当中,围绕着主题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时代背景资料以及有关鲁迅先生的各种事迹和他的作品。
其次,我们六年级的学生基本能结构完整地完成写人记事的文章。但是往往选材不够典型,描写人物时缺乏诸如心理、动作、神态等的描写。通过此次的主题教学,意在学习作者选取典型事例,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单元目标
1、学习快速浏览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2、读懂课文,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
3、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完成写人的作文。
5、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
1、整体感知单元主题。
2、探究文本:先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3、比较拓展:学习《一面》和《有的人》。
4、链接生活:学习“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交流对鲁迅的认识。再学习《少年闰土》。
5、最后运用所学到的人物描写方法学写一个人的作文,来“升华自我”。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6课时。
第六组单元分析
一、单元概说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经过时间的筛选,优秀诗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本组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轻叩诗歌的大门”分成“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按照学校、家庭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关于诗歌的感性认识,在诗歌欣赏和童诗写作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提供。学生在五年级已开展过两次这种集中编排、课内外一体的综合性学习,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综合性学习更有实效。
二、开展主要活动:
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
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
3、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
4、举行诗歌朗诵会。
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
三、单元目标: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4、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四、教学策略:
1、浏览本组教材,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主要是: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阅读“活动建议”,明确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浏览“阅读材料”,了解可以参考哪些材料;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根据“活动建议”和当地实际条件,确定开展哪些活动。(1课时)
2、共同阅读《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天净沙·秋》《天上的街市》《白桦》,了解诗歌的特点,知道这是一组描绘自然景物的诗。(2课时)
3、通过阅读报刊、书籍以及采访等途径,搜集诗歌。(2~3课时,以及课外时间)
4、小组讨论搜集到的诗歌,按一定的类别分类,进行整理和补充。在小组内向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诗歌。阅读《诗中的“秋”》,学习欣赏诗歌。(2课时)
5、举办诗歌朗诵会。(2课时)
6、分组开展下列活动,或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项:合作编本小诗集;进行诗歌知识竞赛;自己动手写诗。(2~3课时)
7、写简单的活动总结。(1课时)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4课时。
第七组单元分析
一、单元概说:
本组教材以“人与动物”为专题,讲了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国家的人与动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老人与海鸥》根据人类学家邓启耀先生的《寂寞鸥灵》改写,描写的是发生在昆明翠湖边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名叫吴庆恒的老人在湖畔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风雨无阻地到翠湖边来喂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盘旋、鸣叫、肃立,场面十分感人。另一篇精读课文《最后一头战象》刻画了动物平时不为人知的情感世界。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即将结束,便再次披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战友们的“百象冢”旁挖坑埋葬自己的故事。《金色的脚印》不是新选文章,老师们比较熟悉。《跑进家来的松鼠》写的是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后,在我们家把糖、面包皮叼到大柜上“储存冬粮”;把我们采来的一篮子蘑菇全晾上;把手套、头巾叼到烟囱里做窝过冬。这篇文章与其他三篇文章角度略有不同,似乎“情感”主题不突出。其实,“我们”一家人不干涉小松鼠的活动,正是对这个小动物的尊重和爱护,所以松鼠才得以在我家“胡作非为”。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2、学习作者将这种真挚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3、让我们用心灵去受到一次次的震撼。
三、单元教学重点
1、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
2、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的能力。配合本组专题,4、“口语交际·习作”以及“回顾·拓展”都做了相应的安排,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应注
意到这个特点,把读与思、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教学策略
《老人与海鸥》初读课文时,着重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可以先让学生谈自己的初步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首先,学习第一部分,找一找文中老人爱海鸥的句子,细细地品读,深入地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老人看似平常的举动和谈吐中,感受老人对海鸥的一片真情。要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在学生充分感受老人对海鸥的情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读悟课文的第二部分,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情义。海鸥对老人的情义重点体现在老人去世以后。教学时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从海鸥的动作中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情义。说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落实课后习题。
《跑进家来的松鼠》要继续让学生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可采取几遍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中读懂课文,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
《最后一头战象》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怀,这也是教学中要让学生领悟的一个难点。首先,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对嘎羧的印象。其次,研读课文,抓住最能说明自己见解的语段,细细品读,深深感悟。可以独自学习,也可以同桌或小组研读。在学生充分研读后,组织集体讨论与交流,在交流中深化认识和感悟。重点可以抓住几处描写,通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想象,充分感受.此时,学生也自然地感悟到具体、生动的描写是本文一个重要的表达特点。最后,可根据班级学情,适当引导学生感悟到,作者这样具体的描写,是与他所要表达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金色的脚印》本文是略读课文,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结合阅读提示,边读书边思 考。“课文为什么要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目”等问题,则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5课时。
第八组单元分析
一、单元概说:
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月光曲》是一篇老课文了,故事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二、单元学习目标:
1、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2、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4、多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艺术。
三、单元重点:
《伯牙绝弦》重点是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月光曲》重点是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难点是贝多芬的感情变化的原因。
《梦娜丽莎之约》重点是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似幻的妩媚微笑。
《我的舞台》重点是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四、教学策略:
《伯牙绝弦》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学习本文首先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流利,特别要注意停顿恰当。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有助于培养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读懂课文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后,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读中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交流对“知音”的感受和体会。有条件的,可安排学生聆听《高山流水》,欣赏浑厚、流畅的旋律,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拓展交流古今中外关于交友的名言佳句,体会人们对友情的珍视。
《月光曲》分清课文中的事物与联想。在教学第八、九自然段时,让学生先读文,再看图,知道哪些语句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如,贝多芬面对纯洁、善良、酷爱音乐的盲姑娘,思绪万千,心情激荡,决定再给她弹一首曲子。这时,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屋里显得格外清幽,这些描写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物。贝多芬此时弹起的《月光曲》,正是从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音乐联想。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5课时。
第四篇: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阜康市天龙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资料
阜康市天龙小学语文学科六年级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人生感悟”为主题,选编了5篇课文。《文言文两则》通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的道理。《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桃花心木》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经受生活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顶碗少年》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手指》更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各有长短,阐明了“团结有力量”的道理。
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阅读它们,感悟它们,能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足迹更踏实,步伐更稳健。本单元选编的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编排这组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预感;三是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本组导语点出了“人生感悟”的专题。由于学生对人生的哲理缺乏实际的生活体验,教学本组教材时,既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为在“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中的学习、交流做好准备。在教学时要注意单元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本组课文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8个生字。
2、正确理解并学会运用本单元学过的词语。
3、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4、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5、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文言文两则》、《匆匆》、《桃花心木》;(略读课文)《顶碗少年》、《手指》;《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
教学措施: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教学时间:13-15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
三、实施建议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
1.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的条件,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如利用工具书、其他图书、演讲会、辩论会、广播电视等进行语文学习。
2.挖掘自然风光、风俗民情、人文、任务活动等资源进行语文学习。如学习“民风民俗”这一单元,可联系春节习俗,让学生调查、研究、交流;又如毕业前夕,安排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开展学习、活动。
(二)教学实施
1.围绕专题,重点训练
教材继续按人文专题组织单元,但每个单元都有读写训练的重点。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六年级下册特别重视将小学阶段所积累和习得的各种教学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用。课程实施中,在教学每一个单元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无论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学习重点联系起来。人文专题,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读写训练,做到“瞻前顾后”——前面学过的适时总结、复习、应用,后面要用到的适时做好铺垫。
2.敢于放手,凸现自主
学生经过六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获得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如布置学生课前自学,课
堂上提示学生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亲历阅读过程,得出结论,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重视方法的总结。
3.重视读书,培养语感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读书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以悟促读,以读促悟,引导学生读出文中人物的情感、态度或作者的立场,读出自己的感受。
本册的默读要求,重点是加快默读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训练。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读前提出要求,读后交流感受或质疑问难,逐步提高学生默读的速度和质量。
4.积累语言,加强练笔
继续重视积累,不仅要求学生课堂上多种形式熟读成诵,完成教材规定的读背内容,而且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积累精彩语言。同时,教师要重视由读到写的迁移,可根据教材挖掘读写结合点,进行练笔,如仿写句段、续写课文、写读后感,使学生在练笔中运用积累的词句和表达方法,提高表达水平。
四 课程评价
1、评价分类
(1)课堂评价: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主要形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随机进行评价,评价由学生本人、全班同学、教师三方参与,这种评价方法在每个年级、每节课上都可以灵活掌握。
(2)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是在学生阶段时间内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在每学完一单元后,以书面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检查,目的是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己知识掌握情况,便于教师改进教学。评价由教师灵活掌握。
(3)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在评价活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小组评价的优点在于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和竞争意识培养以及集体荣誉感的形成。激发学生不断进步。
(4)反馈表:
反馈表内容由学生本人、小组、家长、教师四方面评价组成。当学习一段时间后,由学生本人进行自评,了解自己存在的不足和取得的进步。小组内根据学生的表现也对小组成员的做出评价,最后由学生带回家,让家长根据孩子在家的表现写出反馈意见,教师可根据部分同学的表现进行点评。反馈表最后放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
(5)评价展示
每个教室的墙上,设计一个评价图板,上面标注评价类目和学生的相片,如果哪一个同学在某一方面有出色的表现,就可以在图版上获得相应的小标志,它能真实反映学生成长的轨迹,让学生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有清晰的认识,当阶段测评时,评出荣誉称号。在 “星空闪烁”栏中,把孩子的相片贴在所获得的荣誉称号上面。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评价半学期一小结,教师根据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写出总结。
2、评价内容、措施:
(1)写字书写认真、工整、整洁、大方、美观,字有创意、有风格
(2)积累 通过各小组每人的单元测试成绩计算小组的平均分,前两名小组各加一颗星。
(3)阅读课堂随机评价和平时阅读积累相结合: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找出好词、好句;书写工整、认真、美观,没有错别字。
如做到上面一条得一颗星,二条得两颗,三条得三颗星。
(4)写作通过学生平时所写的日记、作文、小练笔对每小组各个学生评价,分三个等级:每次做完都进行及时而适当的评价。
如做到上面一条得一颗星,二条得两颗,三条得三颗星,有创新的四星。
(5)语文实践活动(手抄报)每两周每人制作一份手抄报。各小组组长首先选出一份,然后张贴在墙报上,各组长就手抄报的内容、版面设计、美工等做出评价,然后由教师、各小组长评价以后适当加星。
3、评价标准:
(1)版面设计合理、内容丰富。
(2)书写工整、整洁、美观。
(3)版面、内容设计有创新。
如做到上面一条得一颗星,二条得两颗,三条得三颗星。有创新,好的得星四颗。
审议意见
本课程纲要的制定依据课程标准,从目标、内容、实施以及评价四个方面呈现课程要素:课程目标定位准确,符合学情特点,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课程内容安排的很合理,课程内容基于目标、学情开展内容为目标服务合理安排课时,方法与目标相匹配,教师在使用时可以一目了然,清晰明了,便于操作。评价的内容全面、科学、合理,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体现了教与学的多元化。
第五篇:六年级语文第七单元(六上)
古诗两首
一、抄诗。
()()
二、新词释义。
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少壮:年轻的时候。无遗力:用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始:才。
终:到底、毕竟的意思。躬行:亲自实践。(躬,亲自。)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绝,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天光:天空的光辉,目光。鉴:镜子。
徘徊:来回地走。本课指水中云影的浮动。清如许:这样的清澈。渠:代词,相当于“它”,诗中指“方塘”。为:因为。
源头:水发源的地方。活水:有源头而时常流动的水。
三、综合。
1、形容读书刻苦勤奋的成语:
韦编三绝 孜孜不倦 悬梁刺股 囊萤映雪 凿壁偷光 手不释卷 如饥似渴 废寝忘食
2、形容有恒心的成语:
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 水滴石穿
3、形容没有恒心的成语:
虎头蛇尾 三心二意 半途而废 有始有终
4、其他有关读书的名言: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 托尔斯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刘向
5、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见《练习与测试》)
6、美文欣赏:
观书有感(其二)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译文:
昨天夜里,江河里的春水顿时涨起来了,这使得大船漂浮在水面上,犹如一根羽毛那样轻了。往日水少时,很多人花费力了多少力气也不曾移动巨船一尺一寸,如今好了,大船可以自由地在江中行驶了。阅读感悟: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观书后的感受,说明了读书积累知识的重要性:我们要想在生活中应付自如,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就必须积累丰富的知识。这就如同只有江水上涨,船只才能轻快行驶的道理一样。学与问
一、抄词。
()()()()()()()()()()()()()()()()()()()()()()()()()()()()()()
二、给加点字注音。
钥()匙()不懈()探求 瞬()息()万变 .....请教()沈()阳 括()号 兴()许().....芳()菲()尽()寺()庙()仍()然 ......相()辅()相成 勤()学好()问 翱()翔 .....
三、近义词。
成功(胜利)好奇(惊奇)启发(启示)疑团(疑问)奥秘(秘密)强健(强壮)
四、反义词。
打开(关闭)升起(降落)晴朗(阴暗)强健(虚弱)
五、排列顺序,并写出按什么顺序排列的。()走进景山大门,只见绿荫下到处开满鲜花。
()下得山来,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果园,满树的丰收果实向我们频频点头。
()十月的北京阳光灿烂,凉爽的秋风把我们送到了景山公园。()红日渐渐西沉,火红的晚霞把景山映照得更加美丽了。
()在万春亭山,举目眺望,美丽的北京城全貌尽收眼底。()我们沿着青石铺成的山道,拾级而上,来到了景山最高点万春亭。
按 顺序排列
六、综合。
1、形容有学问的成语:
学富五车 博古通今 才高八斗 才华横溢 满腹经纶 博学多才 博学多闻 学贯中西
2、表示勤学好问的成语:
寻根问底 不耻下问 刨根问底 追根究底
3、表示变化快的成语:
变幻莫测 瞬息万变 日新月异 白云苍狗
4、表示颜色多的成语:
五彩缤纷 五彩斑斓 五颜六色 五光十色
5、和桃花有关的诗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唐)杜甫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
6、有关“学与问”的名言警句: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东汉)王充 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清)郑燮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大自然的文字
一、抄词。
()()()()()()()()()()()()()()()()()()()()()()()()()()()()()()
二、给加点字注音。
了()解()即()使 炎()热 耸()立 .....铁砧()预()兆()贝壳()花岗()石 .....青苔()搬()运()田野()懂得().....
三、近义词。
炎热(酷热)耸立(矗立)预兆(预示)茂密(茂盛)假如(如果)请教(求教)
四、反义词。
厚(薄)炎热(寒冷)普通(特殊)
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蝉非常喜欢音乐,它爬行的时候,()爬,()唱歌。
2、刘老师讲的课()有趣,()不拘谨,同学们都乐意听。
3、他们()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出其不意地活捉了敌人的团长。
4、小明()在学校运动会上取得了好成绩,()在区运动会上获得了亚军。
5、我们()唉声叹气,()奋发图强。
6、星期天,我们常常碰头,()他来我这里,()我去他那里。
7、他()去过那个地方,()已经记不清了。
8、()天气这么冷,()我身上还出汗呢。
9、()中途下起了大雨,田径比赛()继续进行。
六、综合。
1、描写自然现象的成语:
云:乌云翻滚 天高云淡 乌云密布 云开雾散 雪:白雪皑皑 鹅毛大雪 粉妆玉砌 银装素裹 风:狂风怒号 风调雨顺 风和日丽 和风细雨 月:月移花影 明月清风 风月无边 月白风清 水:水平如镜 波澜壮阔 惊涛骇浪 微波粼粼
2、气象谚语: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日落黄澄澄,明日刮大风。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
练习7
一、多音字组词。
觉jiào()教jiāo()假jiǎ()juã()jiào()jià()壳 kã()少shǎo()为wãi()qiào()shào()wâi()
二、根据词语写出读音相同的字。
xióng()猫 英()()才大略 虎背()腰 xiâ 松()()逅 一()千里()磨杀驴
()气 不()一顾 机()浑身()数 shùn()间()利 尧()()理成章 fǔ()助 肉()()败()首帖耳
()底抽薪()头()摸 杜()pái()徊()队()坊()忧解难
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大家都在努力工作,他()在偷懒。
2、()爸爸来了信,()我放心了。
3、他非常关心群众,()群众都愿意同他接近。
4、()明天不下雨,我们()去公园过队日。
5、()不浇水,种子()会发芽。
6、()你坚持每天练习,字()一定会练好。
7、()勤奋学习,()会取得好成绩。
8、()是谁,()要遵守纪律。
9、他非常关心群众,()群众都愿意同他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