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代文学题库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赵满囤是()的作品《
》中的人物形象。
2、《“锻炼锻炼”》中两个落后的劳动妇女的名字分别是()和()。
3、()在195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
》,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
4、《
》是赵树理响应我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而创作的短篇小说。5、1962年,西戎的短篇小说《
》曾引起过广泛的争论。
6、马多寿是赵树理的小说《
》中的人物。
7、小飞蛾是赵树理的小说《
》中的人物。
8、老秦是赵树理的小说《
》中的农民形象。
9、马烽、西戎解放前曾合写过长篇章回体小说《
》。
10、短篇小说集《我的第一个上级》的作者是()。
11、短篇小说《山地回忆》的作者是()。
12、孙犁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13、蒋俗儿是孙犁的小说《 》中的人物。
14、孙犁的《风云初记》中女性知识分子革命者是()。
15、《芸斋小说》的作者是()。
16、孙犁在建国后最早结集的小说散文集是《 》。
17、妞儿是孙犁的短篇小说《 》中的人物。
18、小满儿是孙犁的小说《 》中的人物。
19、茹志鹃的小说成名作是《 》。20、()称誉茹志鹃的小说风格是“清新俊逸”。
21、()在五六十年代被人称为写“家务事,儿女情”的作家。
22、茹志鹃的小说《 》在新时期曾开反思文学风气之先。
23、“双百”方针是由()在()年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来的。
24、中宣部部长()1956年向文化界和科学界作了题为《 》的报告,阐述了“双百”方针的政策。25、1956年在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申明新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6、()在“百花”时期率先质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表著名论文《 》。
27、王蒙的小说成名作是《 》。
28、陆文夫的小说成名作是《 》。
29、宗璞的小说成名作是《 》。30、邓友梅的小说成名作是《 》。
31、前苏联“特写”作家()的创作对我国的“百花文学”具有重大影响。
32、“百花文学”在新时期曾结集为《 》公开出版。
33、柳青在解放前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
34、徐改霞是长篇小说《
》中的人物。
35、柳青建国后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是《
》。
36、《创业史》发表后,率先对梁生宝形象表示质疑的文学评论家是()。
37、周立波写“土改”的长篇小说是《
》,写“合作化”的长篇小说是《
》。
38、浩然在“文革”中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
39、“写中间人物”是()在1962年的“大连会议”上正式提出来的创作口号。40、邓秀梅是长篇小说《
》中的人物。
41、多卷本长篇小说《红旗谱》包括《 》、《 》、《 》三部。
42、冯兰池是长篇小说《 》中的反面人物形象。
43、知侠在五十年代创作的一部家喻户晓的长篇小说是《 》。
44、杜鹏程以延安保卫战为题材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
45、吴强以淮海战役为题材创作的长篇小说是《 》。
46、少剑波是长篇小说《 》中的人物。
47、高云览的《 》是以三十年代厦门劫狱斗争为题材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48、长篇小说《三家巷》的作者是()。
49、长篇小说《红岩》的作者是()和()。
50、冯德英的长篇小说《 》在五六十年代改编为同名电影,影响广泛。
51、《青春之歌》的作者是()。
52、《青春之歌》中,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被林道静舍弃的人是()。
53、《青春之歌》和在八九十年代出版的《 》、《 》,被合称为“青春三部曲”。
54、“十七年”时期,以知识分子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 》。
55、杨沫在建国后出版的一部中篇小说是《 》。
56、《青春之歌》是一部带有作者()色彩的长篇小说。
57、郭小川的新辞赋体是对中国古代()体的一种创造性的转化。
58、郭小川于1949年随军南下,期间与陈笑雨、张铁夫合作,以()为笔名写作《思想杂谈》。
59、郭小川建国后发表组诗《 》,在青年中引起轰动。60、郭小川的叙事诗集是《 》。
61、郭小川在“文革”后期创作的两篇政治抒情诗是《 》和《 》。62、贺敬之和丁毅共同执笔创作的新歌剧《 》,1951年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二等奖。63、政治抒情长诗《雷锋之歌》的作者是()。
64、贺敬之建国后创作的第一首政治抒情诗是《 》。65、闻捷的诗集《 》给当代诗坛吹来了一股边疆风情。66、诗人()因为《玉门诗抄》而被称誉为“石油诗人”。67、郭沫若建国后写的第一首颂诗是《 》。68、诗集《红柳集》的作者是()。69、()、()、()的散文创作在“十七年”时期享有崇高的声誉,被时人誉为“当代散文三大家”。
70、杨朔写抗美援朝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71、老泰山是杨朔的散文《 》的人物形象。72、文艺随笔集《艺海拾贝》的作者是()。73、散文《社稷坛抒情》的作者是()。74、()因为从事多种文体写作,故被人称誉为“一颗繁花树”。75、()的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76、中篇小说《无敌三勇士》的作者是()。77、散文集《红玛瑙集》的作者是()。78、散文集《东风第一枝》的作者是()。79、老舍,原名(),字(),满族,北京人。80、老舍在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第一个剧本是《 》,这是他的创作道路上的转型之作。81、1951年,老舍发表话剧《 》,这不仅是老舍的代表剧作之一,同时揭开了我国话剧史的新篇章。
82、常四爷是老舍话剧《 》中的人物形象。83、《茶馆》中曾经倡导实践“实业救国”的人物是()。84、《茶馆》中的茶馆老板叫()。
85、程疯子是老舍话剧《 》中的人物形象。
86、建国初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87、《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是(),建国后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88、话剧《关汉卿》的作者是()。89、朱帘秀是话剧《 》中的人物。90、话剧《蔡文姬》的作者是()。
91、曹禺建国后创作的一部知识分子题材的话剧是()。92、()的短篇小说《 》是新时期文学的开端之作。93、新时期文学的第一股潮流是()。
94、伤痕文学的得名是源于卢新华的短篇小说《 》。95、周克芹的长篇小说《 》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96、短篇小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的作者是()。97、短篇小说《我是谁》的作者是()。
98、古华的长篇小说《 》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99、()在新时期文坛上以“大墙文学”著称。100、长篇小说《将军吟》的作者是()。
101、中篇小说《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的作者是()。102、短篇小说《春之声》的作者是()。
103、王蒙在九十年代创作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包括《 》、《 104、张思远是王蒙的中篇小说《 》中的主人公。105、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的男主人公名叫()。106、张贤亮在新时期的短篇小说成名作是《 》。107、在新时期文坛上,()的小说喜欢发掘“伤痕上的美”。108、马缨花是张贤亮的小说《 》中的人物。109、钟雨是张洁的小说《 》中的女主人公。
110、()是迄今为止唯一位两度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111、在新时期文坛上,()的小说被誉为“东方意识流”小说。112、蒋子龙的小说《 》的发表,标志着改革小说拉开序幕。113、张洁的长篇改革小说是《 》。
114、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的作者是()。,115、冯幺爸是何士光的著名小说《 》中的人物。116、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的作者是()。117、路遥的成名作是中篇小说《 》。
118、路遥的长篇小说《 》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19、韩玄子是贾平凹的小说《 》中的人物。
120、贾平凹的长篇小说《 》荣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
二、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人物形象中,不是出自赵树理小说中的是()。
》、《 》、《》。
A、小腿疼
B、糊涂涂
C、小飞蛾
D、赖大嫂
2、下列小说作品中,作者不是赵树理的是()。
A、《我的第一个上级》 B、《小二黑结婚》C、《灵泉洞》D、《卖烟叶》
3、下列小说作品中,作者是马烽的是()。
A、《赖大嫂》B、《三年早知道》C、《互作鉴定》D、《登记》
4、赵树理在“大跃进”中创作的引起争议的作品是()。
A、《一架弹花机》B、《饲养员赵大叔》C、《“锻炼锻炼”》D、《邪不压正》
5、孙犁建国后发表的中篇小说是()。A、《荷花淀》B、《铁木前传》 C、《山地回忆》 D、《风云初记》
6、以下女性人物形象中,属于孙犁创作的有()。
A、吴春儿 B、小满儿 C 蒋俗儿 D妞儿
7、以下小说中,作者是孙犁的是()。
A、《春暖时节》 B、《山地回忆》 C、《登记》 D《赖大嫂》
8、以下散文集中,属于孙犁在新时期创作有()。
A、《秀露集》 B、《老荒集》 C、《陋巷集》 D、《津门小集》
9、孙犁在晚年写得最多的一种文体是()。
A、小说 B、诗歌 C、散文 D、戏剧
10、以下人物中,属于《铁木前传》中的有()。
A、傅老刚 B、马多寿 C、黎老东 D、赵满囤
11、下列小说中,作者是茹志鹃的有()。
A、《春暖时节》 B、《如愿》 C、《百合花》 D、《山地回忆》
12、下列小说集中,属于茹志鹃在五六十年代结集的有()。A、《高高的白杨树》 B、《静静的产院》 C、《百合花》 D、《草原上的小路》
13、“百花”时期的著名文学批评家有()。A、秦兆阳 B、巴人 C、钱谷融 D、钟惦棐
14、下列文章中,作者是钱谷融的是()。A、《论“文学是人学”》 B、《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 C、《论人情》 D、《电影的锣鼓》
15、下列篇目中,作者是巴人的有()。A、《况钟的笔》 B、《“废名论”存疑》 C、《论人情》 D、《电影的锣鼓》
16、以下特写中,作者是柳溪的是()。A、《在桥梁工地上》 B、《被围困的农庄主席》 C、《爬在旗杆上的人》 D、《本报内部消息》
17、以下小说中,作者是刘绍棠的有()。A、《田野落霞》 B、《西苑草》 C、《小巷深处》 D、《美丽》
18、下列小说中,属于爱情题材的小说有()。A、《在悬崖上》 B、《西苑草》 C、《红豆》 D、《小巷深处》
19、下列小说中,属于反对官僚主义倾向的有()。A、《灰色的帆篷》 B、《科长》 C、《改选》 D、《沉默》 20、下列人物中,属于官僚主义形象的有()。A、刘世吾 B、韩常新 C、蒲塞风 D齐虹
21、下列小说,属于“合作化小说”的有()。A、《暴风骤雨》 B、《山乡巨变》 C、《创业史》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22、《创业史》中,所谓“蛤蟆滩三大能人”指的是()。A、郭振山 B、郭世富 C、姚士杰 D、梁生宝
23、下列小说人物中,属于“中间人物”的有()。A、盛佑亭 B、马多寿 C、梁三老汉 D、梁生宝
24、下列小说中,作者是柳青的有()。A、《狠透铁》 B、《创业史》 C、《铜墙铁壁》 D、《种谷记》
25、下列作家中,属于“陕西作家群”的有()。A、柳青 B、王汶石 C、杜鹏程 D、马烽
26、下列小说中,属于浩然的创作的有()。A、《艳阳天》 B、《山乡巨变》 C、《金光大道》 D、《创业史》
27、下列小说中,属于周立波创作的有()。A、《暴风骤雨》 B、《山乡巨变》 C、《艳阳天》 D、《风雷》
28、下列长篇小说中,陈登科创作的是()。A、《风雷》 B、《三里湾》 C、《山乡巨变》 D、《创业史》
29、“高大泉”是浩然的小说《 》中的英雄人物形象。A、《艳阳天》 B、《金光大道》 C、《创业史》 D、《三里湾》 30、《艳阳天》中的英雄人物是()。
A、萧长春 B、祝永康 C、梁生宝 D、王金生
31、下列长篇小说中,属于写抗日战争题材的有()。A、《风云初记》 B、《铁道游击队》 C、《烈火金刚》 D、《铜墙铁壁》
32、下列长篇小说中,属于写解放战争题材的有()。A、《保卫延安》 B、《红旗谱》 C、《红日》 D、《野火春风斗古城》
33、下列人物中,出自《红旗谱》的有()。A、运涛 B、朱老巩 C、严志和 D、少剑波
34、下列人物中,出自《林海雪原》的有()。
A、杨子荣 B、小炉匠 C、白茹 D、周炳
35、下列人物中,出自《红岩》的有()。
A、江姐 B、许云峰 C、徐鹏飞 D、张灵甫
36、下列人物中,出自《红日》的有()。
A、甫志高 B、沈振新 C、梁波 D、周大勇
37、下列长篇小说中,作者是梁斌的是()。A、《烽烟图》 B、《播火记》 C、《红旗谱》 D、《翻身记事》
38、下列长篇小说中,属于革命历史小说的有()。
A、《三家巷》 B《野火春风斗古城》 C、《敌后武工队》 D、《金光大道》
39、《青春之歌》中,最后帮助林道静成长为坚定、成熟的无产阶级战士的“爱人同志”是()。
A、余永泽 B、卢嘉川 C、江华 D、戴愉 40、《青春之歌》中,向林道静传播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是()。
A、余永泽 B、卢嘉川 C、江华 D、林红
41、下列人物中,出自《青春之歌》的有()。A、林红 B、戴愉 C、王晓燕 D、余永泽
42、“十七年”时期,带有自叙传色彩的小说是()。
A、《创业史》 B、《红日》 C、《青春之歌》 D、《三里湾》
43、《青春之歌》出版以后,为作者杨沫和作品辩护的著名评论家有()。
A、茅盾
B、何其芳
C、马铁丁
D、郭开
44、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的代表作有()。
A、《厦门风姿》 B《青纱帐——甘蔗林》 C、《团泊洼的秋天》 D、《投入火热的斗争》
45、郭小川创作的叙事诗有()。
A、《白雪的赞歌》 B、《深深的山谷》 C、《严厉的爱》 D、《一个和八个》
46、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中偏重于抒发个人的情感的诗作有()。
A、《回延安》 B、《三门峡——梳妆台》 C、《南泥湾》 D、《放声歌唱》
47、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中偏重于“宏大抒情”的诗作有()。
A、《放声歌唱》 B、《致青年公民》 C、《雷锋之歌》 D、《十年颂歌》
48、以下诗作中,属于郭小川创作的有()。
A、《投入火热的斗争》 B、《白雪的赞歌》 C、《将军三部曲》 D、《厦门风姿》
49、以下诗作中,属于贺敬之创作的有()。
A、《回延安》 B、《桂林山水歌》 C、《雷锋之歌》 D、《西去列车的窗口》 50、以下诗作中,属于闻捷创作的有()。
A、《葡萄成熟了》 B、《苹果树下》 C、《舞会结束以后》 D、《放声歌唱》
51、以下诗集中,作者是李瑛的是()。A、《江南曲》 B、《红柳集》 C、《去远方》 D、《骑马挂抢走天下》
52、下列散文作家中,以“知识性”见长的是()。A、杨朔 B、秦牧 C、刘白羽 D、冰心
53、下列散文作家中,以“诗美”见长的是()。A、杨朔 B、刘白羽 C、吴伯箫 D、秦牧
54、以下散文作品中,作者是杨朔的有()。A、《雪浪花》 B、《茶花赋》 C、《花城》 D、《日出》
55、以下散文作品中,作者是秦牧的有()。A、《古战场春晓》 B、《社稷坛抒情》 C、《海市》 D、《长江三日》
56、以下散文集中,作者是刘白羽的有()。
A、《红玛瑙集》
B、《平明小札》 C、《潮汐和船》 D、《长河浪花集》
57、三幕话剧《茶馆》描写的三个时代是()。
A、戊戌变法 B、军阀混战 C、抗日战争 D、抗战胜利后到解放前夕
58、下列人物中,出自话剧《茶馆》的有()。A、王利发 B、唐铁嘴 C、刘麻子 D、常四爷
59、下列剧本中,作者是老舍的有()。A、《女店员》 B、《方珍珠》 C、《龙须沟》 D、《西望长安》 60、田汉在建国后改编的两部著名的京剧剧本是()。A、《谢瑶环》 B、《武则天》 C、《白蛇传》 D、《文成公主》 61、下列人物中,出自话剧《关汉卿》的有()。A、赛帘秀 B、常四爷 C、叶和甫 D、朱帘秀
62、下列剧作家中,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有()。A、老舍 B、曹禺 C、郭沫若 D、田汉 63、田汉在建国后创作的剧本有()。A、《获虎之夜》 B、《丽人行》 C、《关汉卿》 D、《谢瑶环》 64、郭沫若在建国后创作的剧本有()。A、《蔡文姬》
B、《胆剑篇》
C、《武则天》
D、《文成公主》 65、新时期文学的开端之作是()。A、《伤痕》 B、《班主任》 C、《在小河边上》 D、《雪落黄河静无声》 66、以下长篇小说中,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的有()。A、《将军吟》 B、《芙蓉镇》 C、《蹉跎岁月》 D、《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67、下列小说中,作者是刘心武的有()。A、《如意》 B、《我爱每一片绿叶》 C、《班主任》 D、《醒来吧,弟弟》 68、下列小说中,属于从维熙的“大墙文学”的有()。A、《雪落黄河静无声》 B、《大墙下的红玉兰》 C、《风泪眼》 D、《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69、下列人物中,出自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的有()。A、谢惠敏 B、邢老汉 C、许秀云 D、宋宝琦
70、下列小说中,属于王蒙重返文坛之后创作的有()。A、《夜的眼》 B、《布礼》 C、《风筝飘带》 D、《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一、填空题
1、马烽、《三年早知道》
2、小腿疼
吃不饱
3、赵树理、《三里湾》
4、《登记》
5、《赖大嫂》
6、《三里湾》
7、《登记》
8、《李有才板话》
9、《吕梁英雄传》
10、马烽
11、孙犁
12、风云初记
13、风云初记
14、李佩钟
15、孙犁
16、白洋淀纪事
17、山地回忆
18、铁木前传
19、百合花
20、茅盾
21、茹志鹃
22、剪辑错了的故事
23、毛泽东
1956
24、陆定一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5、周恩来
26、何直(秦兆阳)
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
27、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28、小巷深处
29、红豆
30、在悬崖上
31、奥维奇金
32、重放的鲜花
33、种谷记
34、创业史
35、狠透铁
36、严家炎
37、暴风骤雨
山乡巨变
38、金光大道
39、邵荃麟
40、山乡巨变
41、红旗谱
播火记
烽烟图
42、红旗谱
43、铁道游击队
44、保卫延安
45、红日
46、林海雪原
47、小城春秋
48、欧阳山
49、罗广斌
杨益言
50、苦菜花51、杨沫
52、余永泽
53、芳菲之歌
英华之歌
54、青春之歌
55、苇塘纪事
56、自叙传57赋
58、马铁丁
59、致青年公民
60、雪与山谷
61、团泊洼的秋天
秋歌
62、白毛女
63、贺敬之
64、回延安
65、天山牧歌
66、李季
67、新华颂
68、李瑛69、杨朔 秦牧 刘白羽
70、三千里江山
71、雪浪花
72、秦牧
73、秦牧
74、秦牧
75、刘白羽
76、刘白羽
77、刘白羽
78、杨朔79、舒庆春
舍予
80、方珍珠
81、龙须沟
82、茶馆
83、秦仲义
84、王利发
85、龙须沟
86、老舍
87、田汉
88、田汉
89、关汉卿
90、郭沫若
91、明朗的天92、刘心武
班主任
93、伤痕文学
94、伤痕
95、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96、张贤亮
97、宗璞
98、芙蓉镇99、从维熙
100、莫应丰
101、叶蔚林102、王蒙
103、恋爱的季节
踌躇的季节
失态的季节
狂欢的季节
104、蝴蝶
105、倪吾诚
106、灵与肉
107、张贤亮108、绿化树
109、爱,是不能忘记的
110、张洁
111、王蒙112、乔厂长上任记
113、沉重的翅膀
114、张贤亮
115、乡场上
116、高晓声
117、人生
118、平凡的世界
119、腊月·正月
120、浮躁
二、选择题
1、D
2、A
3、B
4、C
5、B
6、ABCD
7、B
8、ABC
9、C
10、AC
11、ABC
12、AB
13、ABCD
14、A
15、AC
16、C
17、AB
18、ABCD
19、ABCD 20、AB
21、BC
22、ABC
23、ABC
24、ABCD
25、ABC
26、AC
27、AB
28、A
29、B 30、A
31、ABC
32、AC
33、ABC
34、ABC
35、ABC
36、BC
37、ABCD
38、ABC
39、C 40、A
41、ABCD
42、C
43、ABC
44、ABC
45、ABCD
46、ABC
47、ACD
48、ABCD
49、ABCD 50、ABC
51、B
52、B
53、A
54、AB
55、AB
56、AB
57、ABD
58、ABCD 593、ABCD 60、AC 61、ACD 62、AD 63、CD 64、AC 65、B 66、ABD 67、ABCD 68、ABC 69、AD 70、ABC
第二篇:当代文学答案
作业(1)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填空题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对题干提供的“限制性”文字重视不够,在自己答题出现疑问时,没有再一次重量审题目;二是仍然有人书写不规范,出现了错别字。
1.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于绍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周氏兄弟”之一。
这个题目在设计上有一点问题,以至于有人在“周树人”和“周樟寿”两个答案上拿不定主意。因此,这两个答案都算正确。我们的用意是让大家知道鲁迅就是“周树人”,是周作人的哥哥。
2.郭沫若与郁达夫等人创办的创造社,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
这个题目几乎没有出现错误,只是有的同学填上了“1921”还不放心,还要加上多少月,有些画蛇添足。以后凡出现要求填“______年”的题,都不必再填后面的月份。除非明确要求填“______月”。
3.鲁迅给他的朋友许寿裳的信中说,他因为偶读《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尚是一个食人民族。
这个题目错的也不多,但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出现“许寿堂”这样的答案。我猜想,一定是有人问了谁,而回答者有口音,于是,第二个抄袭者也跟着出现了同样的错误。
4.所谓三步的阅读法,即:第一步直观感受,第二步设身处地,第三步名理分析。而“文学史读法”往往偏重于名理分析。
这个题目看来是是容易的,无人不会。
5.爱姑是小说《离婚》中的主人公。
这个题目的情况与上一题一样,看来大家读教材读得很细。
6.郭沫若的名诗《炉中煤》以恋歌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爱,愿意为她掏出“火一样的心肠”。
这个题目在《专题研究》的教材中是没有的,但也几乎没有出错,看来大家都补了课,而且效果很好。
7.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离骚》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与上一题的情况相同,也是大家补课的功劳。
8.郭沫若在《晨安》一诗里,以“晨安”问候的外国人士,除了诗人外,还有政治家林肯和华盛顿。
这个题目会出现错误(填为“达·芬奇”)是我没想到的,虽然是极个别的,但还是说明有的同学读书时粗心大叶,没有注意到“政治家”这个限定。也许,作业题目在设计上如果将要填的空臵于“林肯”之前会更好一些。
9.小说《**》以张勋复辟为背景,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这个题目没有出现错误也是我没想到的,不知应归于补课的功劳,还是大家确的对鲁迅有了足够的重视?
10.对郭沫若影响最大的美国诗人是惠特曼。
其实,这个题目是不应该出错的,即使平时没看书,也很容易找到答案。在后面的“多项选择题”中,就出现了三个对郭沫若产生较大影响的诗人,而这三位诗人中,只有一个是“美国诗人”,但仍然有人将“泰戈尔”或者“歌德”当作了“美国诗人”。
11.《呐喊》的最后一篇小说《社戏》是作者一段少年时代与农民朋友交往的美好回忆。
这个题目有一定的迷惑性,出错的不少。出错者都只注意了“少年时代”、“农民朋友”和“美好回忆”等后面半截的题干,而没有注意到“最后一篇小说”这个限定,因此,很随意地写成了“《故乡》”。
12.在40年代的郭沫若研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周扬发表于1941年11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上的文章《郭沫若和他的〈女神〉》。
这个题目不应该出错,也几乎无人出错。说“几乎”,是有人出错后及时作了修改。
13.在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原是决心守寡的,她逃到鲁(四老爷)家为仆,就是为了逃避婆婆令她再嫁的逼迫。
在这个题目上出错的同学,都有些马大哈的味道,要么写成“鲁四姥爷”,要么写成“鲁四爷”,有的甚至写成“鲁四”。其实,最好的答案应是“鲁”。
14.195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楼栖的《论郭沫若的诗》,是一部力图用马列主义观点作家作品分析的专著,其中,最为关注的是郭沫若的“创作道路”和《女神》的“时代精神”等问题。
这个题目主要是对大家细心程度的考察,也是一种“应考方法”的训练。对于研究者来说,大概都知道《论郭沫若的诗》这样的题目是很容易雷同的,因此,遇到这类题目肯定会重视前后文。在教材中,还提到过一篇《论郭沫若的诗》,但那是张光年的一篇论文,而这里很清楚是“出版社出版的”一部“专著”。
15. 鲁迅笔下的阿Q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
这几乎是一道送分题,再出错就该打板子。
16.郭沫若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话剧《卓文君》、《王昭君》和《聂嫈》,即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
这个题目错得不多,也许是对《三个叛逆的女性》这个概念没有印象,又没注意到“第一个十年”的限定,而将《蔡文姬》也当作了“叛逆的女性”。
17.在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中,有一类属于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心求功名的旧文人,除了《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外,还有《白光》中的陈士成等。
18.鲁迅的名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出自他的小说《伤逝》。
这次作业有一个特点,几乎涉及鲁迅的基础知识题都很少出错。填空题如此,选择题如此,简答题也如此。
19.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50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但他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蔡文姬》和《武则天》。
这道题在填空题中是出错率最高的,我认为,原因有二。一是许多同学在补课时只补了现代文学部分,尚未涉及当代文学部分,虽然我曾经提醒过,对于郭沫若、老舍、曹禺以及穆旦等作家的了解,要注意他们在50年代以后的情况。二是对《屈原》这部剧的情况不是很熟悉,虽然,自己在后面的简答题中还说到过郭沫若在40年代的创作情况,但仍然把它放在了“50年代”以后。当然,还可能是“侥幸心理”在作祟,明知不对,也不愿再作探讨,就这样去撞大运了。
20.鲁迅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作品几乎全以两个字命名,如《铸剑》、《奔月》、《出关》等,只有《不周山》是三个字,后来,这篇小说也改名为《补天》。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单选题的情况比填空题要好,出错比较多的主要集中在第4题和第7题。
第4题出现的错误,主要是以《晨安》或《凤凰涅槃》为“暴躁凌厉”风格的代表。虽然教材上有明确的说明,但我仍主张不要死背教材,要自己多理解。《天狗》和《晨安》这两首诗教材都作了全文引用,不能说读不到。如果我们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这两首诗都有一股豪气,但《晨安》只是痛快淋漓的一种抒发,而没有《天狗》那种急切的不可遏制的心态,再对照“暴躁凌厉”的含义,选择应该是惟一的。而选择《凤凰涅槃》,我自己认为,主要还是粗心。虽然,人们大多认为《女神》的代表作是《凤凰涅槃》,但我们在题目中特意强调:“如果说《女神》的主导风格是„„”很显然,《凤凰涅槃》与《天狗》相比,更富有诗意,甚至比《晨安》更浪漫,与“暴躁凌厉”尚有一定距离。
第7题出现的错误主要在于只凭自己的主观想像,觉得“在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肯定“应该”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女神》,而对于白话新诗的发展历史还不太清楚。因此,这也说明我们的课还“补”得不够。不过,也没关系,在我们这学期的第八讲,学习穆旦的诗歌时,我们还将较多地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到时候大家还可以结合穆旦的诗歌,对现代新诗的发展有一个带系统性的学习。
1.郭沫若与鲁迅一样,他东渡日本的最初目的是为了(B)。
A.学习考古学 B.学习医学
C.学习文献学 D.学习文学
2.在鲁迅小说中,有关于一个知识分子的著名比喻: “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这个比喻出自(B)。
A. 《孤独者》 B.《在酒楼上》
C.《孔乙己》 D.《伤逝》
3.郭沫若《匪徒颂》的主题是(C)。
A.批判古往今来的革命者 B.讽刺一切偶像的破坏者
C.歌颂古往今来的革命者 D.批判一切偶像的破坏者
4.如果说《女神》的主导风格是暴躁凌厉,那么,它真正具有代表性作品就应该是(A)之类的作品。
A.《天狗》 B.《凤凰涅槃》
C.《晨安》 D.《地球,我的母亲》
5.和“五四”前后的许多“前驱者”不同,鲁迅对现实对未来并不乐观,甚至有些消沉,他躲在S会馆里抄古碑,也以写小说来排遣“苦的寂寞”。这些小说后结集为(A)。
A.《呐喊》 B.《彷徨》
C.《热风》 D.《故事新编》
6.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形象出自小说(A)。
A.《在酒楼上》 B.《孤独者》
C.《肥皂》 D.《伤逝》
7.在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是(B)。
A.郭沫若的《女神》 B.胡适的《尝试集》
C.俞平伯的《冬夜》 D.康白情的《草儿》
8.创造社的第一份刊物是(D)。
A.《创造日》 B.《创造周报》
C.《创造月刊》 D.《创造季刊》
9.鲁迅写作《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主要是因为有人在《语丝》上提倡“费厄泼赖”(Fair play)。这位提倡者是(D)。
A.周作人 B.冯文炳
C.梁实秋 D.林语堂
10.创造社的小说创作主要有两种形式,即“自叙小说”和“寄托小说”。郭沫若“寄托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是(C)。
A.《喀尔美萝姑娘》 B.《残春》
C.《牧羊哀话》 D.《漂流三部曲》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如果说单选题的情况比填空题要好,那么,则可以说多选题的情况比单选题还要好。即使是我原来以为难度比较大的第2题,也几乎没有出现错误。但与单选题的情况相类似,问题仍出在与郭沫若有关的新诗发展史的第5题上。有些让人不敢相信的是,将《女神》看作是“在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的那些同学,却有人又能够将《女神》排队在新文学史上的“前两部个人新诗集”这外,真的有点让人匪夷所思,不得其解。当然,在我仔细对比这些作业后,也发现了个秘密:这些答错者大多都是在答对之后自己改成错误的。所以,做作业一定要独立思考,相信自己。
1.郭沫若的诗歌受到许多外国诗人的影响,其中主要有(A)(B)(D)。
A.惠特曼 B.海涅
C.海明威
D.歌德
2.对于如何为传统的民族文化寻求新的出路,鲁迅在三点明确的主张,它们是(B)(C)(D)。
A.分析
B.批判
C.继承 D.转化
3.《女神》的艺术探索是多方面的,其中也有一些比较优美别致的诗,如(B)(C)(D)等。
A.《凤凰涅槃》 B.《地球,我的母亲》
C.《密桑索罗普之歌》 D.《夜步十里松原》
4.鲁迅农民题材的主要作品有(B)(C)(D)。
A.《狂人日记》 B.《故乡》
C.《阿Q正传》 D.《明天》
5.在新文学史上,前两部个人新诗集是(A)(B)。
A.郭沫若的《女神》 B.胡适的《尝试集》
C.俞平伯的《冬夜》 D.康白情的《草儿》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简答题的情况最有意思,一是两道鲁迅的题丢分的很少,而两道郭沫若的题则很少有满分的。二是我以为比较有难度(无法简单地抄书,需要自己归纳组织)的题(即第1题),虽然大家的答案各不相同,但大多比较好,而另外三个比较容易的题,大家反倒一味地照抄教材,不肯有一点自己的意见,也因此而常常出现遗漏,没能得满分。
1.近十年来,海内外都有人对鲁迅提出批评,甚至否定。这是为什么?
对于这一题,我们希望大家在回答时能提到这些要点:A。人们仍然很腻味把鲁迅作为宣传的工具,试图颠覆神化,让鲁迅回到人间本位。B.有人认为鲁迅毕生贬低民族传统文化,丑化中国人,附和了激进的思潮,使传统文化在“五四”断裂。C.也有人认为,鲁迅对传统的批判虽有理由,但破坏有余,建设不足。D、甚至还有人认为,鲁迅是“五四”以来全盘否定传统的代表。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一种原因是因为人们很腻味把鲁迅作为宣传的工具,试图颠覆神化,让鲁迅回到人间本位。从这一角度看,可以理解,也比较正常,但批评应实事求是,讲求理性。另一种原因是人们对鲁迅‘全盘否定传统’的误解。认为他对传统的批判割裂了传统,伤了元气,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全面。在如何为民族文化寻求出路这一点上,鲁迅有其明确的主张,那就是对传统一要批判,二要继承,三要转化。鲁迅同时在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批判、攻打、破坏,二是梳理、继承、创新。不能轻易断言,鲁迅和‘五四’一代割裂了传统,并指责他们是破坏者。”这样的回答,不算很标准,但既回答了题目所问,也表达出了自己的意思,我自己认为,是很好的。当然,也有与我们的要求十分接近的。
2.作为当代的读者读《女神》这样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的作品,应该怎么读?
对于这一题,我们希望大家在回答时能提到这些要点: A.时代感越强的经典作品,越容易“时过境迁”,因此,首先应破除“历史的隔膜”,在了解其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唤起自己的阅读兴趣。B.经典作品都具有“不可重复之美”,应从“作品 / 读者”所构成的互动互涉关系中去寻找“历史现场感”,充分考虑到当时读者的“接受状况”。C.可以采用三步阅读法:非专业阅读的“直观感受”、还原历史氛围的“设身处地”、专业的文学史读法的“名理分析”。
当然,也可以主要围绕着“三步阅读法”来展开,但最好能包括A、B两项中的内容,有不少同学都做到了这一点。但也有一些同学习惯于先找书上的答案,找到了“三步阅读法”立即标上页码,到时候一抄就完事,因此,目光就完全局限于教材有关“三步阅读法”的这一段,对其他相关内容就不再去管了。
3.鲁迅小说的创作基调是什么?《呐喊》和《彷徨》主要反映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这个题目是四个简答题中最容易的,但也有出错的,主要是对“创作基调”没有真正理解,也未注意到教材中关于鲁迅自己所作的“忧愤深广”的总结。对于《呐喊》和《彷徨》主要反映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关于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都没问题,大家都说得很全,但也有人惜墨如金,一省再省,不肯再举一个作品的例子来作说明。
我自己认为,在回答与作家作品有关的问题时,凡能举出具体例子的,都应尽量举例,养成习惯,不但可以增强答案的说明力,也会迫使自己在学习中多了解一些作家作品的情况。
4.郭沫若的创作生活道路是多变的,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这对他的创作有什么影响?每个阶段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这实际上是两问,三个阶段和每个阶段的特点可以联系在一起来回答:第一,“五四”时期,是一个“异军突起”的天才诗人,其浪漫主义诗歌杰作《女神》震撼了一代青年,是他的黄金时期。第二,三四十年代,是一个诗人政治家(或“诗人-社会活动家”),虽也有诗集《恢复》和戏剧《屈原》等作品问世,但艺术创造力大减;第三,五十年代以后,虽也有《蔡文姬》、《武则天》和一些诗作,但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为观。但还有一问,即郭沫若多变的生活道路对他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常常被大家忽略了,但也有同学谈到了这一点:郭沫若是一位天才型的诗人,而非政治家,生活道路的多变,特别是政治生活的过多介入,影响了他的创作和声誉。
五、分析题(40分)
这一次作业如果要说有什么“问题”,从具体批改的情况看,几乎全都集中在这个“分析题”上。作业题面上的要求是:“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该题不得少于1000字。”而问题正出现在这里。
第一,几乎所有同学的回答缺乏新颖独特的立意。从大家回答的情况看,由于缺乏自己的立意,就找不到自己想说、要说和能说的“点”,只是一味的抄书,这就造成了两个有连带性的突出现象:一是不少同学的回答都几乎近似甚至完全雷同,而且,还不肯自己去拼凑和归纳,只是“就近”照抄的专科阶段的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二是由于抄书,一进入人家的思路,就入了人家的辙,身不由己,自己再有想法也插不进去了,只好照猫画虎,结果所回答的内容与题目要求大幅度的错位,有点指东打西的意思,重犯了中学作文最容易犯的低级错误:跑题。
第二,太拘泥于1000字的限制。大家对字数问题的重视是应该的,也是有必要的。因此,有的同学为了比较准确地判断1000字能有多少内容,特意用专门的稿纸,在第一次作业时也是可以的。但是,有一问题,也可能是大家没能真正理解“不得少于1000字”的含义,在400字的稿纸上,只肯写两页半,多一行也舍不得。特别是在自己的论述并不充分的情况下仍然如此,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因此,大家的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审题”不清。在第一个题目中,“鲁迅小说反映了‘五四’思想革命的要求”一语,是一个提示,并不要求论述,而真正的要求是后面的话:“以《阿Q正传》为例,说明鲁迅小说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在那些作业成绩在90分以下的同学中,绝大多数都在回答时用了一半左右的篇幅去讨论与“辛亥革命”无关的问题,主要的“废话”大多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阿Q的形象”,诸如阿Q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作为一个流浪汉,与土地并无多少联系,因而除了也有某一程度的憨厚、质朴的农民性格外,又明显地沾染着游手之徒的油滑,以及在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等等。二是“阿Q的特征”,即“精神胜利法”。三是有关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
也许,是大家的确还不太会怎么样来做“40分”这样大的分析题,还不会把自己在做论文和回答简答题的知识和智慧运用在这个“小论文”中。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反正我是不明白,大家都只选鲁迅的题而不选郭沫若的题,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小说比诗歌容易分析,还是有关《阿Q正传》的内容比《天狗》的内容更容易找到可抄的材料?我们等着下一次作业再看吧。
1.鲁迅小说反映了“五四”思想革命的要求,请以《阿Q正传》为例,说明鲁迅小说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
2.从新诗发展的角度,分析《天狗》在新诗史上的意义。
下面我推荐两篇作业,大家一起来研究和讨论。其一:
关于对辛亥革命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是鲁迅小说的重要方面,这在《阿Q正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阿Q是我国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受尽地主豪绅剥削、压迫和毒害,最终被杀害了的落后农民的典型。鲁迅塑造阿Q是有意通过这个形象来刻画出国民的灵魂。阿Q形象的塑造最能体现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鲁迅写了辛亥革命来到时阿Q的一场革命梦幻,阿Q对革命的理解十分愚昧,但却毕竟也包含着革命要求。“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这就是阿Q所可能提出的革命目标,他不分敌我,要杀小D,但同时毕竟也把赵太爷归入应处决的首恶。他暂时还没有想到取赵太爷而代之,只是要把赵家的宁式床搬回土谷祠,至少当时还没有忘掉自己这个生活根据地。可以想见,阿Q的革命如果成功,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抛弃土谷祠住进赵府的。所以,这无非想拿点东西式的革命,带着农民自发性革命的特色。
阿Q这类农民的革命,如果没有无产阶级给予教育和领导,大体上只能是这么个革法。对于阿Q身上有革命的要求,鲁迅是明确的。他说“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只是对阿Q式的革命并不持肯定的态度。因为这种革命正是他所批评的“盗寇式的破坏,奴才式的破坏”。还谈不上是革新的破坏。可悲的是当阿Q怀着满腔抱屈之情去投革命党时,遇到的却是“不准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党宁愿联络,依靠地主阶级反满,而鄙弃农民的力量,最后阿Q竟被当作抢犯随随便便地杀了。这是阿Q的悲剧,更是辛亥革命的悲剧。1913年,列宁曾经批评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政党说:“这个党的弱点是什么呢?弱点就是它还没有能充分地把中国人民的广大群众吸引到革命中来。”“农民由于没有无产阶级当领袖,非常闭塞,消极被动,没有知识,对政治漠不关心。……由此也可以看出,吸引真正广大的人民群众来积极支持中华民国这件事还做得很差。而没有群众的这种支持,没有一个组织起来的坚定不屈的先进阶级,共和国是不能巩固的。”鲁迅对“不准革命”的阿Q悲剧结局的描写,同样可以从中引出辛亥革命失败的这一根本性的教训。这正是他具有伟大革命家、思想家的眼力的表现。
这篇作业的优点就在于“紧扣题目”,没有东拉西扯地瞎说一气。而最大的毛病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东西,几乎都是抄的教材。当然,就这个题目而言,他能找到抄的地方,没有抄错,也不错了。但在抄的过程中,再结合作品内容谈一点自己想法不行吗?再说,字数一看就不够(仅870字),举几个例子(字数达1200-1500)不正好吗?所以,对这样的作业是不能满意的。
其二:
鲁迅是现代中国不可多得的伟大哲人和战士,他的思想不是书斋式的或体系式的,而是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中痛苦而切实的摸索,带有对传统得失的深刻感悟,对国情民性的透彻理解,又渗透着独到的人生体验。
早在1920年,他就下定决心--“我以我血荐轩辕”,到日本学医,希望用现代医学来“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1909年,辛亥革命的胜利曾使他一度兴奋,创作了文言文小说《怀旧》,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中国社会依然如故。鲁迅之后数年来只怀着失望与颓唐的情绪,埋头抄录古碑、整理古籍,真是“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也正是这沉默中的思索使鲁迅逐渐走向成熟。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打击了当时统治中国的北洋政府,如风助火势,有力地推进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为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不可或缺的一条战线。《呐喊》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诞生。
鲁迅以其独具的慧眼,从一个启蒙主义者的立场出发,描绘了那极端沉闷、闭塞、一潭死水般的封建农村,写出了农民的“辛苦麻木”。《阿Q正传》这部中篇小说就鲜明的反映了那一时期的国民状况,是对辛亥革命有力的经验教训总结。鲁迅认为,变革中国,要注重改造国民性的工作,他在小说[中]尽量地“将旧社会的病要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救的希望。”阿Q性格中最为鲜明的病态特征--“精神胜利病”,例如:他挨了人家的打,便以“儿子打老子”来安抚自己,并自己[以]为胜利了。直到最后糊里糊涂地被杀,才在“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呼喊中,完成了最后一次精神胜利。阿Q这种我自麻醉,自我解脱的“病根”是身受惨重压迫却不自觉,不思为改变命运而抗争,反而苟活着。鲁迅认为这才是最大的不幸,同时也同情他们的不幸。而阿Q的愚昧也表现在他对革命的理解,“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可以想见,阿Q的革命如果成功,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抛弃土谷祠住进赵府的。这类的农民的革命,如果没有无产阶级有领导和教育,大体上只能是这么个革法。对于阿Q身上有革命要求,鲁迅是明确的。他说“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可悲的是当阿Q怀着满腔抱屈之情去投革命党时,遇到的却是“不准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党宁愿联络、依靠地主阶级反满,而鄙弃农民的力量,最后,阿Q竟被当作抢犯随随便便地杀了。这是阿Q的悲剧,更是辛亥革命的悲剧。
1913年,列宁曾经批评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政党说:“这个党的弱点是什么呢?弱点就是它还没有能充分地把中国人民的广大群众吸引到革命中来。”“农民由于没有无产阶级当领袖,非常闭塞,消极被动,没有知识,对政治漠不关心。……由此也可以看出,吸引真正广大的人民群众来积极支持中华民国这件事还做得很差。而没有群众的这种支持,没有一个组织起来的坚定不屈的先进阶级,共和国是不能巩固的。”鲁迅对“不准革命”的阿Q悲剧结局的描写,同样可以从中引出辛亥革命失败的这一根本性的教训。这正是他具有伟大革命家、思想家的眼力的表现。所以《呐喊》是现代民族文学的第一座丰碑。
这篇作业的优点就在于“思路开阔”,能够从作者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中对回答作品对革命经验的总结,即使是抄书也并不仅仅只局限于一本,而缺点则是未能“紧扣题目”,多抄了一段“精神胜利病”,因此,阿Q也被多杀了一次。另外,也没能具体地举例。但由于不是完全的“文抄公”,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也就能很轻易地发现其中的病句。所以,也是不能满意的。
作业(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茅盾原名沈雁冰,早在他1928年登上文坛之前,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2.郭沫若与郁达夫创办的创造社,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
3.《肥皂》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写道学家四铭对一个乞丐女孩的非分之想,既是对封建道学家虚伪面目的揭露,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入探讨。
4.1929年茅盾《读〈倪焕之〉》一文关于“时代性”的阐述已经开始接受“新写实主义”的概念。这部小说《倪焕之》的作者是叶圣陶(叶绍钧)。
5.小说《骆驼祥子》的男女主人公是祥子和虎妞。
6.虎妞的变态情欲,二强子逼女卖淫的病态行为,以及小福子自杀的悲剧,对祥子来说,都是锁住他的“心狱”。
7.茅盾是使命感很强的作家,处身其中他无法不受“红色30年代”文艺思潮的浸染,其明显标志是对“五四”的重新思考和“检讨”。
8.赵园的《北京:城与人》虽不是老舍的专论,但对于作为“京派”所依托的北京文化及其在创作中的表现,有非常独到的发现。
9.闻一多的《〈女神〉之地方色彩》中最有名的论断,就是指出《女神》缺少“地方色彩”的“欧化”现象。
10.鲁迅自己曾经用“忧愤深广”这四个字来概括《呐喊》等作品的基调。
11.蓝棣之在《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一书中批评《子夜》是一部抽象观念加材料堆砌而成的社会文献,认为作品中对社会生活的大规模描写,完全是服从于作家的先行主题的。
12.鲁迅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说:“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衷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13.在五四运动的高潮之后,新文学作家大多经历了一个从“呐喊”到“彷徨”的过程,如果说郭沫若的《女神》是他的“呐喊”,那么在《女神》之后出版的诗歌、散文、戏曲集《星空》则可以看作是他的“彷徨”。
14.鲁迅多次在他的小说写到群众蜂拥观看杀人场面的情景,早在小说《示众》以前,就在他的第三部小说《药》有精彩的描写。
15.《四世同堂》描写了“北京文化”的深刻影响,就连大字不识一二的车夫小崔也不例外:他敢于打一个不给车钱的日本兵,可是当女流氓大赤包打他一记耳光时,却不敢还手,因为他不能违反“好男不与女斗”的“礼”。
16.郭沫若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包括《卓文君》、《王昭君》和《聂嫈》。
17.五六十年代以后,老舍是最具活力的现代作家,这时期他最成功的作品是话剧《茶馆》和未完成的长篇小说《正红旗下》。
18.茅盾的《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和《追求》三篇小说。
19.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50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但他的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蔡文姬》和《武则天》。
20.在老舍塑造的老派市民形象系列中,除了《二马》中的老马,《牛天赐传》中的牛老四,《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和祁天佑之外,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离婚》中的张大哥。
在这次作业中,填空题全对的人占有很大的比例,其中不乏大家共同讨论的情况,对于平时作业,这是可以允许的。但也存在几个问题。
一是第1题,出现了两种答案(沈雁冰、沈德鸿),由于这是因为命题的模糊性造成的,所以两个答案都算对。当然,如果题目改为‚茅盾早在他1928年登上文坛之前,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当时以---------的名字而著称。‛就不会出现歧义了。我在这里想说的是,有的同学在经过反复考虑后,仍然填上了‚沈德鸿‛而放弃了‚沈雁冰‛,这似乎也说明大家对题目的要求理解得还不太够?只看见了‚原名‛二字,而没有考虑到后面的主干内容。
二是第9题,虽然只有一个同学将‚闻一多‛写成了‚郭沫若‛,肯定是他(她)看见了《女神》就本能地想到了郭沫若,但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粗心,没有认真地审题。
三是第14题,居然有好几位同学都将《药》写成了《娜拉走后怎样》,出现这样的错误,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会这样呢?原因只有一个,有人没动脑筋,人家错了,自己也就在劫难逃了。
四是第16和18题,对郭沫若笔下的几位女性形象还没有弄明白,搅成了一锅粥。也还有人将郭沫若40年代创作的《屈原》看作是50年代 以后的作品。出错的同学虽然不多,但问题却是很严重的,因为这是上一次作业已经涉及的问题,是不应该再错的。惟一的解释只能是上次就没有真正掌握,不是人云亦云,就是没过脑子。
五是第17题,不少同学以为是《四世同堂》或这部作品 的第三部《饥荒》。
从后几题出现的比较普遍的错误看,我认为主要原因恐怕还在于补课补得不够,对当代文学的知识特别是我们现在学习的这几位作家在当代文学史上的情况缺乏了解。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巴尔扎克”和“二十世纪的别林斯基”的小说大师和理论批评家是(B)。
A.鲁迅
B.茅盾
C.老舍
D.胡风
2.鲁迅小说在艺术格局上有许多突破和创新,在以下作品中,采用“类散文体”的作品是(C)。
A. 《伤逝》
B.《**》
C.《故乡》
D.《明天》
3.在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文学”论争中,将郭沫若称为“流氓+ 才子”的批评家是(C)。
A.茅盾
B.田汉
C.鲁迅
D.夏衍
4.老舍写于1939年的一部长篇小说在“文革”中曾受到严厉批判,直接导致了老舍的噩运。这部小说是(B)。
A.《二马》
B.《猫城记》
C.《离婚》
D.《牛天赐传》
5.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是(C)。
A.《野草》
B.《随感录》
C.《热风》
D.《坟》
6.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形象出自小说(B)。
A.《在酒楼上》
B.《孤独者》
C.《肥皂》
D.《伤逝》
7.在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是(B)。
A.郭沫若的《女神》
B.胡适的《尝试集》
C.俞平伯的《冬夜》
D.康白情的《草儿》
8.郭沫若《女神》中的作品大多发表于“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之一的(B)。
A.《晨报副刊》
B.《时事新报·学灯》
C.《京报副刊》
D.《民国日报·觉悟》
9.除《狂人日记》外,鲁迅在另一篇小说中也写了一个带象征意味的“狂人”,尖锐地抨击了封建制度文化的“吃人”本质,痛快地发抒了叛逆反抗之抗之声。这篇小说是(D)。
A.《故乡》
B.《孤独者》
C.《祝福》
D.《长明灯》
10.在老舍早期作品中的理想市民形象中,赵景纯出自作品(B)。
A.《二马》
B.《赵子曰》
C.《离婚》
D.《老张的哲学》
单项选择题错的极少,我觉得现在的问题不是错在什么地方,而在于不少同学在答题时还缺乏自信,犹犹豫豫,改来改去,最后也许是在参考其他同学的答案后作出最后选择的。当然,我们说了,在平时练习时这是允许的,但我有两个担心,一是担心由此养成一个‚优柔寡断‛的习惯,不相信自己判断力,长久以往会越来越没有自信。二是担心只听了人家的意见,自己照着做了也就做了,什么都没记住,分数是自己的了,可知识仍然是人家的。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选对一空得1分,全对得2分,多选不得分。
1.郭沫若的诗集《女神》第一辑收录的三部诗剧是(A)(B)(C)。
A.《女神之再生》
B.《棠棣之花》
C.《湘累》
D.《凤凰涅槃》
2.鲁迅小说《铸剑》的设高潮是对于“三头相搏”的描写,这三个头的拥有者是(A)(B)(C)。
A.眉间尺
B.大王
C.黑色人
D.宴之敖者
3.老舍的前三部小说是在英国完成的(A)(B)(C)。
A.《老张的哲学》
B.《二马》
C.《赵子曰》
D.《离婚》
4.鲁迅的前三篇白话小说是在五四运动前完成的(A)(B)(D)。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阿Q正传》
D.《药》
5.茅盾《子夜》中的主要人物有(A)(B)(D)。
A.曾沧海
B.吴荪甫
C.方罗兰
D.赵伯韬
多项选择题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仍然是由于命题的疏忽造成的。第2题的答案D本应为‚宴之敖‛(鲁迅的一个笔名),而‚宴之敖者‛则是作品中‚黑色人‛的名字,所以造成了答案C与答案D重叠,估计给许多同学人为地制造了很大的麻烦。对此,我深表歉意。当然,在作业时选择这两者中的任意一个答案都应该是正确的。但我想,也许坏事也可以变为好事,从此之后,大家对《铸剑》中的‚三头相搏‛以及黑色人就是宴之敖者等文学常识,肯定刻骨铭心,是再也不会忘的了。
在这一大题中,错得比较多的是第5题,由于大家对作品不熟,或者是读作品的时间已经久远而又没有再温习,对曾沧海和方罗兰两个人物出自什么作品不清楚,也没有认真仔细地读教材,虽然教材在第59页提及方罗兰的名字时,无法判断这个人物是否出自《子夜》,但在教材第56页上则讲到吴老太爷、曾沧海、冯云卿等不同特点的地主形象。当然,我们出这类题目的目的,不是让大家大家细抠教材,而是希望直接阅读原著。类似考核作品阅读的题目,在考试中肯定也会有的。也许,这可以作为一个教训让大家来记住。
还有一个教训也应该告诉大家:有一位上次作业取得优秀成绩的同学,也许是过于认真,也许是过于谨慎,居然在前三个题目上只留下空白就交了上来。我相信她不是不会,而是忘了,三个题,六分啊,说实话我真不忍心下手,但为了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也为了让她留一个教训,下次考试时可再不敢这样‚马大哈‛了,我还是下手扣了她六分,她也就没有机会比上次成绩好了。我在这里特意讲出来,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因此吸取这个教训,无论如何不能让卷子上的题空着。你不伤心,我不伤心,题目也会伤心的。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以郭沫若的《女神》为例,简要说明在阅读一些具有时代特点的经典作品时,怎样才能防止陷入“两极阅读”的偏颇?
回答这一题目,首先应解释什么是‚两极阅读‛,然后,再说明如何才能不陷入‚两极阅读‛的偏颇,比如,教材中介绍的‚三步阅读法‛等。
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大概占半数左右)的同学仅仅回答说,最好能采用‚三步阅读法‛,才能避免‚两极阅读‛的偏颇。虽然,大多把‚三步阅读法‛作了详尽的解释,仍然不能算完整的回答。我认为,大家不是不知道‚两极阅读现象‛,而是没有真正理解题目的要求。当然,如果题目上再增加一问:‚什么是‘两极阅读现象’‛会更好一些,但是,文学性的题目常常会比较讲究‚艺术性‛,需要答题者自己去理解。虽然有的同学对题目理解得很好,但是,却不会表达,说‚在阅读一些具有时代特点的经典作品时,我们要防止‘文学史读法’和‘非专业读法’,不要陷入……‛也有的同学虽然谈到在阅读经典作品时有‚文学史读法‛和‚非专业读法‛两种阅读法,但仍然没有再进一步,直接说出什么是‚两极阅读‛的偏颇:文学史评价高的作品,大家并不一定喜欢。
2.《四世同堂》中的祁瑞宣是祁老人的孙子,受过现代教育,为什么还说他也属于“老派市民”系列?
回答这一题目,首先应解释什么是‚老派市民‛,说明所谓‚老派市民‛主要指他们的思想特征,而不是指的年龄,然后,再说明祁瑞宣的思想特征与‚老派市民‛的相同之处。
虽然大家都例举了许多祁瑞宣属于‚老派市民‛的理由,有的还举出了具体作品中的一些例证,但主要都是直接从教材上摘抄下来,因此,既显得千篇一律,又没有完全针对题目来回答。问题也算是回答了,也没有什么错误,但总觉得不那么令人满意。
3.为什么说鲁迅“全盘否定传统”也是事实?
首先应说明鲁迅对传统的态度,然后,再例举鲁迅曾全盘否定传统的情况,最后再说明鲁迅‚全盘否定传统‛也是事实。
在这个题目的回答中,我有一个令人高兴的发现,大家基本上可以比较自如地回答问题了,而不再简单抄书。也许,这正是这两个月来大家用功的结果。
4.有人认为,茅盾从最初提倡“为人生”文学起,就怀抱着强烈的功利欲求。对此应怎样看?
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可以首先说明茅盾的‚为人生‛的文学主张是否带有‚强烈的功利欲求‛,然后,再说明你对‚有人‛的看法的看法。
但大多数同学仍然有本事把它做出一个“标准答案”来,看来,他们都把教材中的观点当作自己的观点了,并没有说明自己对此是怎样看的。虽然对于简答题没有太高的要求,但对于这种题目还是应该“用自己的话”来说。大家其实都已经谈到了茅盾是一位有责任感的作家,却没有在这“责任”二字上进一步展开。
然而,最令人遗憾的是,有个别同学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比如,不同意说茅盾提倡‚文学要表现人生‛就是有功利目的,却不能自圆其说。应该说,这主要在于他(她)对什么是文学上的功利主义并没有真正理解,想为茅盾辩护,却没说到点子上,不敢说新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的特点,也不敢说中国文学在80年代中期逐渐远离政治以前,带有功利性的文学一直占据着主流的地位,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那一时代主流文学的重要特征。其实,我们的要求也没这么高,要谈自己的看法,并不一定非得针锋相对,非得‚抬杠‛,非得‚反其道而行之‛。
五、分析题(两题中任选一题,40分)
1.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往往表现得非常决绝,甚至偏激,应该如何看待鲁迅的这种态度?请结合《狂人日记》或鲁迅的其他作品加以分析。
也许,真的是大家对鲁迅有了比刚学习这门课时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许,大家对鲁迅专题是这学期的“重中之重”有深刻的印象,不敢怠慢,总之,在这两个题目中,绝大多数都还是选择了这一题。而且,大多数都做得很好。做得很好的一个重要标志,就目前阶段的情况来说,我认为那就是多了一点自己思想,少了一点照本宣科。我们来看几篇作业的开头,就能体会到大家似乎都有了一点“如鱼得水”的自在感:
其一:“鲁迅是现代中国不可多得的伟大哲人和战士,他的思想不是书斋式的或体系式的,而是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中痛苦而切实的摸索,带有对传统得失的深刻感悟,对国情民性的透彻理解,又渗透着独到的人生体验„„”
其二:“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最为深刻,攻打最为猛烈,这恐怕是中国近百年来先进知识分子中的唯[惟]一。的确,鲁迅对封建制度下的旧文化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有时把话说得很绝,甚至偏激。比如在《狂人日记》中就有这样一描写,‘我翻开历史一查„„’”
其三:“梁实秋在《关于鲁迅》的一篇文章中说:‘鲁迅一生坎坷,到处碰壁,所以很自然有一股怨恨之气,横亘于胸,一吐为快„„’的确,与胡适、周作人、梁实秋相比,鲁迅对传统的确是严厉批判,是决绝的态度,甚至很偏激,他是对传统批判最深刻、攻打最猛烈的人之一。在他的作品中,直接表达了积压多年的对传统的愤闷,也最能体现他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例如鲁迅在《狂人日记》中,通过狂人之口„„”
当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文章还不成熟,还有些幼稚,但他们就像急于想可以自己走路的孩子,开始大胆地离开父母的双手,自己一摇一晃地迈步了。这是值得欣喜的。
2.20世纪80年代以来,茅盾研究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关于“《子夜》模式”,主要有一些什么样的分歧?你自己是怎么看待这些分歧的?
在这学期不是大重点的茅盾的题目也有人选,这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其实,换一个题目做一做,对自己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有的同学为了既达到锻炼的目的,又至于冒太大风险,采取了“双保险”的方法,将两个题目都做了。这很好,我两道题都判,而且是哪一题的分高,我就记哪一题的分。
在选择茅盾这一题的不多的几位同学中,还有一位同学也得到97分的最高分,这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其实,就题目本身在而言,这一题比上一题更简单也更容易,因为,它的问题都很明确,前两问只是一种情况介绍和意见归纳,很像一种客观性试题,是可以拿到高分的,而后一问又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又是可以因为‚出彩‛而拿到高分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位拿到97分的同学是回答的。
一开头,他(她)很平稳,也很老练:‚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宏观研究的展开,以前很少涉及的茅盾思想研究,包括世界观、文艺观、伦理观和美学思想的研究全面 拉开,许多尚未清理的重要课题被提了出来,其中,关于革命家思想家的茅盾和文学家的茅盾的关系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话题。1986年,张光年……‛
在简要地、有条不紊地介绍了茅盾研究的状况后,便直接地进入第二问:‚关于‘《子夜》模式’,主要有以下一些分歧:有人认为,茅盾具有‘双重人格’,其灵魂深处是政治家与文学家各半的结合……虽然茅盾的小说在当时受到了一些指责,但是大多数研究者仍然高度评价新文学以茅盾为代表的‘社会剖析派’的优良传统,反对轻易地否定茅盾小说创作的贡献与地位。如严家炎……‛在这里,回答者虽然引用了大量教材中的文字,有的也显得比较生硬,还没有真正做到运用自如,但其‚衔接‛还算自然,关键是整个思维是清晰的,有逻辑的。
对于最后一问,是这样回答的:‚对于茅盾研究中的不同观点,我认为这是正常的,因为个人的观点不同,理解力不同,欣赏的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但我个人觉得茅盾的作品还是很有文学价值的,我很喜欢他写的《子夜》,处在当时那个时代,茅盾以他的眼睛看到社会的变化,而茅盾又是使命感很强的作家,因此,在那个时代,他肯定是会写出这种时代感很强的作品的,而且在《子夜》这部作品中,茅盾对小说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刻画,我觉得很到位,把人物的性格变化、内心矛盾等刻画得很深刻。因此,我认为,茅盾的作品是很有价值的。‛应该说,在以上三个部分中,第三部分是最弱的,不但没有能够‚出彩‛,而且也谈不上深刻,语言上也不够讲究,与真正的‚小论文‛还有一定的距离,但看得出,这肯定不是抄书得来的,而是他自己的话。作为一次平时的作业,是可以给高分的。
最后,我还有一个希望。要说,人真是不知足的动物,大家的成绩都这么好了,还想希望什么呢。但正是因为大家都已经有了很好的成绩,我才忍不住想说。我希望以后的两次作业,大家不要再这么在乎分数,而放开胆子自由发挥一次,把自己的才华都显露出来。再不济,也可以充分利用‚两题中任一题‛的大好机会,用一题去抓分,用另一题去显摆显摆,不知同学们以为如何?
作业(3)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鲁迅小说《在酒楼上》的主人公是吕纬甫。
2.30年代正当沈从文创作的高峰时期,就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评论,其中,影响最大也最值得参考的是著名女评论家苏雪林的《沈从文论》。
3.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通过一系列生活细节“外化”出来的,比如,爱穿侍萍绣过后衬衣,每年四月十八都要为侍萍过生日等等。
4.在《骆驼祥子》中,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又老又丑的女儿,名叫虎妞。
5.鲁迅在小说《铸剑》的开头,这样写道:“眉间尺刚和他的母亲睡下,老鼠便出来咬锅盖,使他听得发烦。”
6.在“五四”之后,许多作家都产生过彷徨的情绪,郭沫若也写过题为《彷徨》的十首诗,这些诗后来收入他于《女神》后出版的诗文集《星空》中。
7.沈从文把《边城》看成是一座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而翠翠便是这种自然人性的化身,是沈从文的理想人物。
8.牛天赐是老舍以中华民族商业为题材的长篇小说《牛天赐传》中的主人公。
9.王光东的《关于浪漫的沉思——郭沫若前期文艺思想论》一书认为,前期郭沫若文艺思想虽然变化多,又偏激,不科学,但其价值就在于“深刻的片面”,即使不科学,也是合理的,满足了时代需求的。
10.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故以“老舍”作为他的笔名。
11.鲁迅曾受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天演论》的影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12.《边城》的故事非常简单,也就是写茶峒小镇上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翠翠。
13.在沈从文的作品中,神性是最高的人性,因此,“神”、“爱”与“美”是三位一体的。
14.曹禺的三大杰作是《雷雨》、《日出》和《北京人》。
15.在1940年“皖南事变”发生后三个月左右,茅盾就创作了反映这一事变的长篇小说《腐蚀》。
16.《边城》在结尾处写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在这里,“这个人”是指傩送。
17.与“京派”相对应“海派”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中,包括有新感觉派之类的先锋前卫的文学,其主要作家有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等,其代表性小说《梅雨之夕》的作者是新感觉派的著名作家施蛰存。
18.《日出》的主要人物有交际花陈白露、潘月亭、李石清、顾八奶奶、面首胡四以及洋奴张乔治。
19.被看作是京派小说“鼻祖”的小说家不是沈从文,而是曾参加过语丝社的废名。
20.在40年代初,郭沫若一口气创作了以“战国”时期和“南明”时期为题材的六部历史剧,其中,最有代表性是《屈原》。
现在大家在对于填空题已经很少会出错了,我只是不知道大家为此花了多少时间,如果能控制在10~20分钟以内,那还算可以,不然,肯定会影响后面的题目,特别是最后一道分析题。
出错比较集中地出在第14题“曹禺的三大杰作”的理解上。也许,有人会认为,《原野》也是曹禺的杰作,因为现在有人都说曹禺有四大杰作,还有说五大杰作的(加上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的《家》),但这个题目的限制是“三大杰作”,也就是说要在曹禺的所有剧本中选出最为优秀的三部,因此,应该填《北京人》。此外,也还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如第1题,有人不小心,将“吕纬甫”写成“吕伟甫”,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我们有明确要求:“不得有错别字”,因此,一个字也将丢掉这一分。还有同学将第20题的“屈原”的“原”字写成上面一个“厂”字头,下面一个元旦的“元”。这是一个不规范的简化字,电脑打不出这个字,辞典上也没有这个字,但平时有人就习惯这么随手写,在考试时是不行的,我们也特别作了要求:“书写规范”。更离奇的是,有两位同学将第8题的《牛天赐传》写成《朱天赐传》,这我就完全不懂了,第二位很有可能是照抄第一位同学的答案,但第一位同学是看书看花了眼?
在大家拿到手里的作业册上,填空题部分有一个印刷错误,(我自己的电脑中并没错,估计是编辑部没用电子稿,而是自己重新录入的,未校对出来):第7题将“沈从文”印成了“浓从文”,有不少同学在作业本上主动给改了出来,但也有许多同学并没发现。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鲁迅的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的特色,同时也注入了鲁迅的主观精神,他作品中有的人物的名字,就是根据他自己的笔名衍生而成的。比如(C)。
A.吕纬甫 B.魏连殳
C.宴之敖 D.眉间尺
2.《莫须有先生传》是著名作家(B)的作品。
A. 沈从文 B.废名
C.周作人 D.鲁迅
3.所谓“京派”,是指30年代活跃在北京和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群,其中,蒙古族出身的作家是(B)。
A.废名 B.萧乾
C.林庚 D.芦焚
4.请先阅读这段文字:
马达声音响了,一八八九号汽车开路,已经动了,忽然吴老太爷又锐声叫了起来:
“《太上感应篇》!”
这是裂帛似的一声怪叫。在这一声叫喊中,吴老太爷的残余生命力似乎又复旺炽了;他的老眼闪闪地放光,额角上的淡红色转为深朱,虽然他的嘴唇簌簌地抖着。
然后,再根据“《太上感应篇》”和“吴老太爷”等关键词,判断这段文字出自(D)。
A.老舍的《骆驼祥子》 B.鲁迅的《铸剑》
C.沈从文的《边城》 D.茅盾的《子夜》
5.鲁迅小说《故事新编》中的人物,大多是历史上有脸有面的大人物。其中,墨子出自小说(C)。
A.《理水》B.《出关》
C.《非攻》 D.《铸剑》
6.作品的主人公曾在哈尔滨修江堤时,为了发财而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2000多工人。这一内容出自曹禺的话剧(A)。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7.小说《纺纸记》的作者是(A)。
A.废名B.萧乾
C.林庚 D.芦焚
8.沈从文最初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与一个文学刊物直接有关。这个刊物是(D)。
A.《文学月刊》 B.《现代》
C.《文学杂志》 D.《现代评论》
9.曹禺在创作中明显受古希腊命运悲剧影响的作品是(A)。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蜕变》
10.在老舍的创作中,被看作是《骆驼祥子》的姊妹篇的作品是(C)。
A.《月牙儿》 B.《柳家大院》
C.《我这一辈子》 D.《四世同堂》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京派”活跃的主要园地有(A)(C)(D)。
A.《文学杂志》B.《时事新报·学灯》
C.《文学月报》 D.《大公报·文艺副刊》
2.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共分三部,它们是(A)(B)(D)。
A.《惶惑》 B.《偷生》
C.《幻灭》 D.《饥荒》
3.萧乾的主要小说作品有(A)(B)(C)。
A.《篱下集》B.《栗子》
C.《梦之谷》 D.《谷》
4.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A)(C)(D)。
A.《春蚕》 B.《苦夏》
C.《秋收》 D.《残冬》
5.曹禺的前三部话剧作品是《雷雨》、《日出》和《原野》,这些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有(B)(C)(D)等。
A.曾文清 B.仇虎
C.陈白露 D.侍萍
令人高兴的是,有同学在这里又为我改了一个错,即第一题的C项《文学月报》,应为《文学月刊》,也许其他同学也发现了,但没有敢改。其实在上一题“单项选择题”的第8题中,《文学月刊》已经出现过。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鲁迅是如何评价“京派”和“海派”的?
这一题大家都做得不好,几乎是人人都只有照抄书上的两句话:鲁迅在《“京派”与“海派”》中说:“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是商的帮忙”,似乎是各打五十大板,其实是从地域文化角度为两派文“看病”,对当时文坛弊病的批评可谓入木三分。连“可谓”之类的措辞也不带改一下。在这个题目上,大家丢分的很多,一半以上丢了2分,有的甚至丢了3分,因为连抄都没抄全。也有的对京派和海派作了解释,但没有说到点子上,也因此而丢了1分。
其实,我们只要想一想鲁迅为什么会“各打五十大板”,就会说得十分明白:鲁迅在他的一生中,不仅对传统文化一直采取彻底否定的态度,对当时的执政府和一切与执政府媾和的人也一直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他与陈西滢的斗争就属于后者,他始终认为这是公仇不是私仇。由于京派作家跟陈西滢都属于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京派中的著名女作家凌叔华也就是陈西滢的夫人,因此,在鲁迅看来,他们主要远离政治实际上也就是在政府的“帮闲”。虽然,在京派作家的眼里,上海的作家都属于海派,但在鲁迅看来,真正的海派是以新旧鸳鸯蝴蝶派为代表的“下海”捞钱的文人,他们已经堕落成出版商的工具和走狗。
当然,也许我们的题目上也有一些问题,说得不是很明白,应在加上一句“为什么”。但大家无论是在在回答什么问题时,都不能只是简单地抄书,一定要有一点自己的主见并作出适当的说明。
2.1951年,曹禺创作的《明朗的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个题目大家都做得不错,大多数同学都谈到了以下主要原因:他放弃了自己创作的个性与适合自己的创作方法,完全按照当时流行的主题先行的路子去深入生活,选择人物,设计情节,如履薄冰,惟恐歪曲了生活,违反了政策。作者本人的创作完成后,又经过多次审查和反复修改,结果成了思想的传声筒,作者所特有的诗意与美感荡然无存。此外,有的同学还补充道,曹禺在创作谈中说,许多剧作家,包括自己在内,都在处理人物思想转变时感到困难,认为这是剧本创作中最难解决但又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因此,顾虑太多,不敢放手,结果削弱了人物的性格的鲜明性,降低了作品的思想深度。也有的同学补充说,新中国成立后,曹禺的名声大了,地位高了,十分在意别人特别是领导的看法和态度,创作上的自信心锐减,写作多是为了配合形势或完成领导布臵的任务。1951年他主动提出要写一部描写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剧本,得到了领导的赞许,于是他写出了《明朗的天》„„
3.老舍小说中的“市民世界”主要包括哪几类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道出现多次的题目,但这个题目犹如一个陷阱,许多同学一不小心就掉了进去,其原因主要在于对教材的掌握程度还不够,或者说读得不全。教材在72页中说,在老舍的“市民形象”中,活跃着三种类型的市民:老派市民、新派市民以及正派市民(又称理想市民)。但教材在78页中又说,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属于城市底层的贫民形象系列,在老舍的“市民世界”中也占有显著的位臵。
虽然如此,大家对老派、新派及正派市民及特点的了解已经比较到位了。
4.茅盾的《子夜》等“社会剖析小说”与概念化的“革命文学”主要有什么不同?
最好是先说明“革命文学”作品的特点(可以丁玲、胡也频、蒋光赤的作品为例,也可以茅盾自己早期的作品或别的初期左翼创作为例,然后再针对这些特点说明茅盾小说的发展和变化。有的同学虽然提到革命文学,但由于只是说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与革命文学不同,对革命文学的特点并没有作出符合实际的说明。也有的同学虽然也说到了革命的特点,如“文学等于宣传”、“小说应当起唤醒民众的重大责任”等,他们所说这些特点只是一种推测或想象,除了有人说到“公式化”、“概念化”的特点外,并没有说出当时革命文学的一些十分典型特点,如“革命加恋爱”、“三人行模式”、“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愤激情绪”等。
从这个题目暴露出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即对诸如“革命文学”这样的文学史上常识不了解,或知之不多。因此,这个题目大家普遍答得不好,比较好一点的同学只凭借着自己对茅盾的了解,十分勉强地作了这样的回答:概念化的“革命文学”主要是茅盾早期创作中表现出的创作手法,作者主要想为“革命”而写,想通过作品给人们指出一条正确的革命之路,而又缺乏生活体验,使作品显得生硬、牵强,使人感到概念化、说教。而茅盾意识到这一问题后创作的《子夜》等一批现代社会剖析小说,重视生活体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概念化,同时也开创了现代社会剖析小说之先河。这类小说„„
五、分析题(40分)
1.曹禺在《雷雨》、《原野》和《北京人》中,是如何礼赞“蛮性”的原始力量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何礼赞,即表现在什么样地方。不是问“为什么要礼赞„„”用不着去讲一大堆理由。有的同学对作品很熟悉,但不会回答问题,也就是所谓的“答非所问”。
选择这一题的同学不多,但也有的同学做得不错。在这个班上,我并没有讲曹禺,在大家做这次作业时,我的关于曹禺的辅导也还有做出来,而有的同学却靠自己的学习,很好地掌握了曹禺的创作。
例一,在以蘩漪、仇虎、愫方等人物形象为例,说明了曹禺是如何礼赞“蛮性”的原始力量后,这样写道:曹禺对生活中的悲剧性事件特别敏感,可以说是这位悲剧性剧作家的天赋,当然又跟他的人生阅历和体验相关。曹禺早年生活的经历是不幸的,他生下来三天,母亲就去世,父亲是一个日渐潦倒的封建官僚,脾气暴躁,在家里动辄发火骂人,整个家庭气氛极其沉闷压抑。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曹禺自小就充满恐惧心理,处处谨慎小心,非常孤独寂寞。成年以后的他依然如此,不爱讲话,善于幻想,对外界的议论特别敏感,自我保护意识很强。作为一个天性脆弱的知识分子,曹禺却在《雷雨》、《原野》、《北京人》中一再礼赞“蛮性”的原始力量。蘩漪、仇虎、金子等性情激烈、充满强大的心理能量的人物,都是他最花心力去塑造的。这也许就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所谓补偿心理。曹禺之所以特别向往“蛮力”,其实正是出于他自身的生存欠缺。
例二,也有同学从曹禺早期接受过基督教文化的角度出发,这样写道:这段基督教文化的启蒙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他的人生观、创作观的形成有相当作用。从曹禺话剧创作模式来看,表现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是典型的社会道德剧:《雷雨》是“迷惘人生的罪恶与罚”,《原野》是讲“人与人的极爱与极恨的感情”,《北京人》是“原始野性的呼唤”。从曹禺剧作的人物来看,他们都是上帝苦难的子民,可分为贪婪型(如周朴园)、淫乱型(如蘩漪)、仇恨型(如仇虎)等等,这里都渗透着基督教的人文意识。另外,对于前期曹禺来说,“家”是一个无法挣脱的梦魇,一个外在的心狱,而冲出“家”的桎梏,即出走,成为曹禺剧作一再重复的潜在主题。在这种心态下,曹禺创作了一系列人物,使他们在作品中具有一种原始的力量,这也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因此作者要在其作品中礼赞“蛮性”的原始力量。
2.什么是“牧歌”和“田园诗”?你对《边城》的牧歌田园诗风格有何看法?
有的同学对“牧歌”和“田园诗”是一回事,还是两种不同的两回事并不清楚,心中没数,说起来就不可避免地有些含糊。有的同学甚至说“牧歌泛指以农村生活情趣为题材的诗歌和乐曲,田园诗是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的劳动为题材的诗„„”二者究竟什么关系,他不敢说。但也有同学开宗明义,一上来就肯定地说:“田园诗最大的特点就是牧歌情调„„”
例一,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写过一篇有名的《桃花源记》,文章提到的世外桃源,就在沅水下游,与沈从文的家乡一水相连。一千五百年后,沈从文在他的《边城》里,又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桃花源,这儿的风景和人物更加令人心醉!翠翠这个天真美丽的姑娘,就是山水的精灵吧!从她那水晶一般的大眼睛里,可以看透她那纯洁如水的心灵。她是无言的大自然滋养出来的,没有沾染一丝一毫尘世的污浊。一切出自天性,无论是爱,是天真,还是勤劳、自重„„老船夫的身上,也洋溢着边地人民淳朴、豪爽的人性之美。大老、二老、船总顺顺,也都显示出各自的人性之美来。总之,这里没有一个坏人。而这些美的人物,又都活动在这样一个美丽而原始的、未受现代“文明”污染的世外桃源里,对沈从文来说,这一切都是他遥远的美好回忆,是可以用来对抗和回避喧嚣的都市生活烦扰的精神“自然保护区”。
例二,在对“牧歌”和“田园诗”进行简要说明后,这样写道:沈从文的《边城》就构筑了一个理想世界,作者在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均已失望的情况下,便在偏远的少数民族那里,在似乎不文明的生活中发现了人性的美。„„地处边界有茶峒,生活是那么宁静安谧,然而又是停滞沉闷的,人们对生活的要求那么低微,知足常乐。作家编织了这样一个动情动人的故事„„
例三,回答得最好的,也是行文最为放松和随意的。她在解释了“牧歌”和“田园诗”这两个概念后,这样写道:沈从文的作品《边城》非常具有牧歌田园诗的风格,我在读过之后,从中体验了两种美的意境,一种是自然环境的美,一种是人性的美。然后再分开论述,最后总结说,作品之所以有牧歌田园诗的风格,是由于作者注重意境,善于“造境”,重在表现风格和人情,使优美与平庸交织,淳朴与健康并存,把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场景的描绘尽量融入简朴的生活情致之中,人和自然合一,或者自然环境成了人物的外化„„
作业(4)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周氏兄弟”是指鲁迅(周树人)和周作人。
2.九叶诗派基本上是由两群诗人合流而成,他们与两个诗刊有直接关系,一是《诗创造》,一是《中国新诗》,故九叶诗派又称“中国新诗”派。
3. 40年代,郭沫若曾在《斥反动文艺》一文中批判沈从文是“一直是有意识的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的“粉红色”的文艺家。
4.前些年出现的“张爱玲热”,在1995年张爱玲在美国孤独地去世后形成高潮。
5.施蛰存在《又关于本刊的诗》中说:“《现代》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
6.沈从文的第一部小说集是他于1926年出版的《鸭子》。
7.1946年,上海诗人杭约赫与臧克家等人创立星群出版社,出版了《诗创造》杂志。
8.《黄昏之献》是风格与何其芳相近的散文家丽尼的散文集。
9.郁达夫是“自叙传”小说的代表作家,但他认为,比起小说,“现代的散文,却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了。”
10.鲁迅在30年代曾这样评说“五四”散文的发达状况:“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
11.葛薇龙是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主人公,她是一个普通的上海女孩子,为了能继续在香港求学,不得不向与葛家多年不相往来的姑妈梁太太求告。
12.穆旦在清华时的同学王佐良说,穆旦写的是“雪莱式的浪漫派的诗,有着强烈的抒情气质,但也发泄着对现实的不满”。
13. 九叶诗派得名于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人诗合集《九叶集》。
14.有的学者将现代散文分出两条不同的语体线索,一是“闲话体”,一是“独语体”。其中,鲁迅的散文诗《野草》应归属于独语体。
15.梁实秋在《新诗的格调及其他》一文中说:“新诗运动最早的几年,大家注重的是‘白话’,不是‘诗’。”
16.沈从文生长在湘西沅水流域,地处湖南、四川、贵州三省的交界处,他所在的凤凰县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而在他的身上就有着苗族的血统。
17.周作人的小品文字,多以“言志”散文为主,又可分为“浮躁凌厉”与“冲淡平和”两种。
18.有学者分析认为,何其芳《画梦录》里的意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时间意象”,如黄昏、黑夜等,一类是“空间意象”,如坟墓、古宅等。
19.在茅盾的一生中,有许多未完成计划的小说,其中,第一部是192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虹》。
20.穆旦本名查良铮,是现代诗坛最为重要的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
也许是由于大家对我们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已经有所熟悉,都上了路了,所以,都觉得四次作业是一次比一次容易。整个填空题目除了第15题稍有难度外,几乎都不在话下。第6题原以为也是有难度的,但由于在“沈从文专题辅导”中已经讲到,也就不再视作难题了。有趣的是,许多同学做的摹拟试题中都选用了这个题目,这似乎是在说明大家都认为我们的考试应该有一些“专题辅导”中的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散文集《燕知草》的作者是(D)。
A.林语堂B.周作人
C.梁实秋 D.俞平伯
2.20年代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是(D)。
A. 戴望舒 B.卞之琳
C.何其芳D.李金发
3.朱自清曾将《谈新诗》一文称为“诗的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谈新诗》一文的作者是(A)。
A.胡适 B.郭沫若
C.穆旦 D.闻一多
4.“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草原,/ 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 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 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 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 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此诗句出自穆旦的(A)。
A.《赞美》 B.《出发》
C.《野兽》 D.《合唱》
5.苏童在“影响我的十部短篇小说”评选中,选中了一篇张爱玲的小说,称“这样的作品是标准的中国造的东西,比诗歌随意,比白话严谨,在靠近小说的过程中成为了小说”。被苏童选取中的这篇张爱玲小说是(D)。
A.《沉香屑:第一炉香》 B.《金锁记》
C.《茉莉香片》 D.《鸿鸾禧》
6.郭沫若在40年代创作的第一部历史剧,是他根据早年的诗剧改编、扩写的(C)。
A.《女神之再生》 B.《卓文君》
C.《棠棣之花》D.《王昭君》
7.“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有一条小溪,西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纯的人家。”这段文字出自(D)。
A.郁达夫的《感伤的旅行》 B.沈从文的《湘西》
C.郁达夫的《屯溪夜泊记》D.沈从文的《边城》
8.“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根据文章的风格判断,这段文字出自朱自清的(C)。
A.《父亲》B.《给亡妇》
C.《儿女》 D.《背影》
9.穆旦在50年代回国后不久,就因他曾在抗战中参加过“中国远征军”而被列为审查对象,在艰难的日子里,他翻译了许多外国诗人的诗集,其中,有俄国诗人普希金的(D)。
A.《茨冈》 B.《高加索的俘虏》
C.《唐璜》D.《欧根·奥涅金》
10.“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 / 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将风景的描绘机智地加以变形,引入社会问题的关注,形成特殊的反讽效果。这句诗出自(C)。
A.杭约赫的《复活的土地》 B.唐祈的《时间与旗》
C.辛笛的《风景》D.唐湜的《骚动的城》
这次的单项选择题相对于填空题而言难度是比较大的,特别是第5、6、8、9题。第5题实际上就在我们的教材中,只是因为大家都把重点放在几部重点作品上,对《鸿鸾禧》没有注意,另外也说明读教材仍然不够仔细。第6题是因对郭沫若在40年代的第一部历史剧没有准确的概念,有人说,如果答案中有《屈原》,他肯定会选这个答案。第8题主要是没有读到朱自清的这篇文章,虽然它已经选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中,但以为这学期就学小说部分的内容。第9题考的是专科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中有关穆旦的内容,许多同学在补课时对当代文学部分没有在意,有些忽视,老实说,出这个题目的原意也正在这里,希望大家有所注意。
第1、3、4、10题主要是考核大家对教材的熟悉程度,这是我们一开始就向大家说明的要求。因此,可以说,这套选择题,除了第2、7两题外,都是有难度的。如果大家能在10分钟内完成(这10个单项选择题),应该说是有理由自信可以取得一个好的考试成绩的。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受张爱玲影响较大的当代作家主要有(B)(C)(D)等。
A.余华B.叶兆言
C.苏童 D.王安忆
2.沈从文描写都市题材的主要有(A)(C)(D)。
A.《八骏图》 B.《月下小景》
C.《大小阮》 D.《绅士的太太》
3.穆旦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写下了具有充满强烈民族意识,歌颂人民力量的诗作,其中主要有(A)(B)(C)等。
A.《合唱》B.《旗》
C.《赞美》D.《我》
4.鲁迅知识分子题材的主要作品有(A)(B)(C)。
A.《孤独者》B.《伤逝》
C.《在酒楼上》 D.《明天》
5.对张爱玲有较大影响的旧小说主要有(A)(C)(D)。
A.《红楼梦》 B.《半生缘》
C.《金瓶梅》D.《海上花》
我们这学期的多项选择题从教学的实际效果看,都过于偏易。这与我们的要求有关,所以,下学期将作适当的调整。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以何其芳的散文《独语》为例,简要说明“独语体”散文的主要特点。
对于类似的题目(包括“分析题”),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在列举其主要的特点外,选择其中的一个特点作为“举例说明”的重点。
对于这一题,可以先说明其最大的特点,即:封闭性与自我指涉性。然后,再列举出以下主要特点:如,内敛(指向内心);不交流(冥想型);表现孤独感(孤芳自赏)与荒凉感(自我怜悯);生命体验;幻美色彩(词藻华丽)等等,再选择其中的一点,举例说明。
这个题目的举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一方面在《名著导读》中选有《独语》,另一方面,对于简答题来说,仅仅用教材中已经举出的例子,也是足够的。当然,在用有家的现存例子前,应该是先读过作品原文的。
2.为什么可以这样说,在沦陷区的上海,张爱玲几乎一夜间成了市民文化的“明星”?
对于这样的题目,在正式作业之前,一定要有一个“审题”的过程(当然,不是说其他类型的题目就不需要审题了,在这里,只是特别强调而已)。对于这个题目,在审题时,要重点审读“在沦陷区的上海”、“一夜之间”、“市民文化”这样几个限定词。
在回答时,既应说明其表面现象,诸如不同政治倾向、不同文学趣味的各个文学圈子的人都接纳了她,各种主张的刊物都对她表示推许等。也应说明其深层原因,如张爱玲的成就,雅俗共赏、新与旧的结合(古典小说的根基、市井小说的色彩)、洋化环境中的封建心灵和精神创伤。
3.请简要说明九叶诗派与20年代的象征派和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关系。
他们之间关系的总体特征是“继承与发展”。这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艺术追求上。比如,20年代的象征派:唯美颓废、含蓄朦胧:晦涩。30年代的现代派:不再晦涩,惆怅忧郁,个人感受。40年代的九叶诗派:历史语境的变迁和诗艺的追求:历史意识、散文美、诗艺的现代化(个人与社会历史的统一,感性与知性的统一,戏剧化与哲理化的统一)。
4.为什么“冰心体”散文在当时会风靡一时?
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是冰心散文的内容:(爱与美)与表达方式(婉约的倾诉,温柔而感伤,含蓄细腻,女性的风致)。二是语体特征:文言文、西文、白话文的统一(以古文为基础),“新文艺腔”(做作的不自然的,与现实语言有距离的局面语言)。三是五四时期的阅读时尚,包括当时的主要读者是涉世未深(刚从封建思想中摆脱出来,处于过渡期中)的青年学生等。
五、分析题(40分)
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该题不得少于1000字。
1.张爱玲作品在艺术的特征可以归纳为四个字:新旧雅俗。能否举例说明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雅”和“俗”?
对于“雅”,主要是说明她的“古典小说的根底”,可以从传统小说(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影响(手法和韵味),意象的创造,人物的塑造等方面(选择一个作重点)加以说明。对于“俗”,主要是说明她小说的“市井色彩”,可以从鸳鸯蝴蝶派的影响,通俗化手法。对“新文艺腔”的有意识的反叛等方面加以说明。
最好的例子是《金锁记》,此外,还可以举《第一炉香》、《倾城之恋》和《红玫瑰与白玫瑰》等。
2.你怎样看穆旦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
首先,可以说明现代主义诗歌(包括从20年代的象征派、30年代的现代派到40年代的九叶诗派,甚至再到80年代的朦胧诗、90年代的新生代等)在新诗的发展史上说明的地位变化,然后,再说明穆旦在九叶诗派中的地位。
第三篇:最新银行管理题库附答案
银行从业考试题库完整版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金融犯罪客体的不同,以下不属于此分类的是()
A.危害货币管理制度的犯罪
B.危害金融机构管理制度的犯罪
C.危害金融工具管理制度的犯罪
D.危害金融业务管理制度的犯罪
2.贷款诈骗罪区别于骗取贷款罪的主要特征在于()。
A.银行是否收到损失
B.主体是否包括银行内部人员
C.是否使用了虚假的证明文件
D.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3.不属于国家发布的金融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的是()
A.《商业银行法》
B.《证券法》
C.《票据法》
D.《股票法》
4.从实施主体看,挪用公款犯罪属于()。
A.利用便利型金融犯罪
B.针对银行的金融犯罪
C.银行人员职务犯罪
D.危害金融机构犯罪
5.金融犯罪的对象包括金融工具,其中不属于金融工具的选项是()A.货币
B.有价证券
C.信用卡
D.受金融诈骗的单位
6.金融犯罪的主观方面是()A.过失
B.故意
C.罪过 D.犯罪目的
7.贪污罪的犯罪主体是()。
A.自然人
B.单位
C.国家工作人员
D.政府官员
8.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行为,可能构成的罪名是()。
A.购买假币罪
B.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罪
C.非法持有假币罪
D.违反货币管理规定罪
9.金融犯罪侵犯的客体是()。
A.金融流通工具
B.金融管理秩序
C.金融工具
D.金融管理法规
10.某商业银行运用其托管的证券投资基金进行证券投资发生重大亏损。这一做法(A.属于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
B.属于挪用资金罪
C.属于正常经营活动亏损
D.违反《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的规定,但没有触犯《刑法》
11.下列不属于以犯罪的行为方式为标准划分的金融犯罪是()。
A.诈骗型金融犯罪)。
B.伪造型金融犯罪
C.逃避型金融犯罪
D.利用便利型金融犯罪
12.下列关于犯罪主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金融犯罪的主体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B.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是特殊主体
C.单位和自然人主体都可以分为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 D.银行属于一般主体
13.下列关于“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中的“重大损失”说法中,错误的是(A.数额巨大的账外资金到期兑现利息
B.使银行丧失数额巨大的合法收益
C.导致客户资金挤兑,引发金融风潮。
D.造成非法拆借、贷出或者挪作他用的账外资金无法收回,数额巨大
14.以下不具有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检查监督权的机构是()。
A.中国人民银行
B.银监会
C.银监会派出机构
D.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15.下列行为合法的是()。)。
A.银行工作人员自行制作的存单交付他人使用
B.银行工作人员吸收客户资金不记入银行的法定存款账簿
C.个人在其信用卡额度内透支
D.某银行退休职工向社区居民吸收存款,并承诺还本付息
16.不属于破坏银行管理罪的是()。
A.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B.违法发放贷款罪
C.信用证诈骗罪
D.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
17.不属于金融诈骗罪的是()。
A.集资诈骗罪
B.洗钱罪
C.贷款诈骗罪
D.信用卡诈骗罪
18.商业银行不得从事()业务,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
B.买卖金融债券
C.发行金融债券 D.买卖政府债券
19.下列银行业犯罪中,不存在主观故意的是()。
A.职务侵占罪
B.票据诈骗罪
C.变造货币罪
D.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20.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的犯罪主体不包括()。
A.商业银行
B.证券交易所
C.证券公司
D.个人
21.信用证诈骗罪侵犯的客体包括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财产,也包括()。
A.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
B.国家的银行管理制度
C.国家的经济管理制度
D.国家的市场管理制度
22.银行业金融机构有违法经营、经营管理不善等情形,不予撤销将严重危害金融秩序、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有权予以撤销。
A.国务院
B.中国人民银行
C.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
D.中国行业协会
23.张某银是一家银行的客户经理,面对客户的投诉,张某说:“我们做不到的也没有哪家能做到,要告就去法院告吧,反正你已经在合同上签字了”张某的行为属于()。
A.告诉了客户正确的投诉渠道
B.对客户投诉表现出极大的反感
C.为客户分析了客观情况
D.利用金融机构的优势地位压制客户投诉
24.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是()。
A.国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
B.非国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
C.所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 D.国有金融机构委派人员
25.赵某是银行的工作人员,为方便同学李某做生意,私下给李某办理了拥有100万元资产的资信证明,赵某的行为构成()。
A.违反银行内部规定
B.非法出具金融票证罪
C.伪造金融票证罪
D.非法出具资信证明罪
26.不属于银行业相关职务犯罪的是()。
A.职务侵占罪
B.挪用资金罪
C.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D.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27.金融犯罪成立的前提和基础是()。
A.复杂的金融工具
B.多层次的金融机构
C.违反金融管理法规 D.获取非工资收入
28.下列的金融犯罪可能是过失导致的是()。
A.洗钱罪
B.变造货币罪
C.非法出具金融票据
D.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
29.行为人以非法手段获得票据并使用,属于()。
A.票据诈骗罪
B.金融凭证诈骗罪
C.使用作废票据
D.变造金融票据罪
30.集资诈骗罪区别于非法集资等行为的特征是()。
A.用高端金融工具
B.集资总量大
C.集资人不具资格
D.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
二、多项选择题
1.金融犯罪的特殊主体包括()。
A.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
B.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直系亲属
C.金融机构的控股股东
D.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
E.金融机构的债权人
2.信用卡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有()。
A.国家有关的信用卡管理制度
B.银行卡的正常流通秩序
C.银行卡设计的知识产权
D.银行以及信用卡的有关关系人的公私财产
E.银行卡发卡银行的形象
3.非法为他人出具金融票证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情节严重的行为。
A.资信证明
B.信用证
C.保函
D.票据
E.存单
4.下列关于持有、使用假币罪描述中,正确的有()。
A.违反货币管理法规
B.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或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
C.本罪侵犯的客体均为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
D.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持有、使用伪造的货币
E.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
5.关于贷款诈骗罪的客观表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
B.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
C.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
D.使用作废的信用证 E.使用伪造的信用卡
6.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有()。
A.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B.客体是国家的银行管理制度
C.其“公众”是指社会不特定对象
D.其“非法”包括主体不合法和方式不合法两种情况
E.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7.关于非法出具金融票证罪,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有()。
A.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金融票证的管理制度
B.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情节严重的行为
C.主体是特殊主体,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D.主观方面是过失
E.其中“为他人”仅包括为自然人
8.金融诈骗罪的共性有()。
A.主观上均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B.实施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欺骗行为
C.受骗者陷入或者强化认识错误
D.受骗者因被骗而作出行为人期待的财产处分行为
E.受骗者或者其他人(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
9.金融诈骗罪主要包括()。
A.集资诈骗罪
B.贷款诈骗罪
C.信用证诈骗罪
D.信用卡诈骗罪
E.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
10.根据金融犯罪的行为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A.诈骗型金融犯罪
B.伪造型金融犯罪
C.通用便利型金融犯罪
D.规避型金融犯罪
E.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11.贷款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
A.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
B.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
C.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
D.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
E.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
12.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包括()。
A.有辨认控制能力的自然人
B.非国有公司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C.非国有公司中的国家工作人员 D.国有公司中的工作人员
E.事业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13.保险诈骗罪侵犯的客体包括()。
A.保险公司的财产所有权
B.保额
C.国家的保险制度 D.保费
E.保险资金
14.关于信用卡诈骗罪,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有()。
A.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B.侵犯了国家有关的信用卡管理制度
C.侵犯了银行以及信用卡的有关关系人的公私财产
D.主体是特殊主体
E.主观方面是故意
15.关于金融犯罪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行为人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
B.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C.使公私财产权利遭受严重损失
D.根据《刑法》规定受处罚的行为
E.违反金融管理法规,是金融犯罪成立的前提和基础
16.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包括()。A.危害货币管理罪
B.破坏金融机构组织管理罪
C.破坏银行管理罪
D.金融诈骗罪
E.银行业相关职务犯罪
17.关于高利转贷罪,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转贷为目的
B.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
C.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
D.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贷款的管理制度
E.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具有贷款业务经营权的金融机构除外
18.关于违法发放贷款罪,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
B.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
C.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D.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E.本罪主观方面是过失
19.关于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
B.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C.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
D.本罪主观方面是过失
E.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20.关于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金融票证的管理制度
B.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
C.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D.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E.本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
21.关于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本罪属于《刑法修正案(六)》新增加的罪名
B.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等
C.本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
D.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E.本罪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都可成为犯罪主体
22.关于票据诈骗罪内容,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活动
B.不仅侵犯了公私财产权利,而且影响了金融票据的信誉,妨害了金融票据的正常流通和使用,破坏了国家对金融票据业务的管理制度
C.数额较大的行为
D.票据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指狭义的金融票据,即仅指汇票、本票和支票
E.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人和单位
23.票据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
A.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
B.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
C.冒用他人的汇票、本票、支票
D.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
E.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
24.关于金融凭证诈骗罪,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
B.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进行诈骗活动的行为
C.作为本罪行为对象的金融凭证,仅指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及银行存单
D.使用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进行欺骗,构成犯罪的,也构成本罪
E.根据《刑法》规定,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没收财产
25.关于行贿罪,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B.本罪侵犯的客体为职务行为的公正性和公众对职务行为公正性的信赖
C.行贿方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构成行贿罪,但国家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贿赂的故意,立即将财物送交有关部门处理的,一般不构成受贿罪
D.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行为。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
E.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26.关于受贿罪,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B.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取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
C.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D.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E.本罪与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受贿罪在客体、客观方面、主观方面均一致
27.关于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发生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
B.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C.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与国家财产。本罪属于渎职犯罪
D.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E.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28.根据《刑法》的规定,以下属于金融诈骗的违法行为的是()。
A.编造引进资金的理由从银行贷款
B.上市公司董事长变更,没有进行披露
C.自制信用卡从银行提款机提款
D.提供不完整的财务报表,以获取银行贷款
E.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
29.某银行支行员工发现有几位同事在与客户合谋骗贷,该员工应该()。
A.立即向媒体披露有关证据
B.立即向银行有关领导举报
C.立即劝阻同事停止骗贷,劝阻无效时才向领导举报
D.不必私下劝阻,以免打草惊蛇,应该立即领导举报
E.进一步了解动态,不应立即举报
30.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包括()。
A.个人以高于银行同类利率支付利息,向公众集资
B.某企业发现自己持有的汇票作废,在购买原材料是继续使用
C.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取客户财务以帮助其优先办理业务
D.银行工作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毒品犯罪组织开立了资金账户
E.违反货币管理法规制造假货币冒充真货币
三、判断题
1.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中的金融机构不包括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和筹备组织。
()2.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是信用卡诈骗罪。()
3.金融犯罪的客体是金融管理秩序。()
4.金融犯罪的对象只能是人。()
5.金融犯罪是一种图利犯罪,其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有的还要求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6.伪造货币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
7.行为人制造出来的物品完全不可能被人们误认为是货币的,也可以成立伪造货币罪。()
8.伪造货币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为年满十六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自然人。()
9.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是指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的行为。()
10.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不用认定犯罪数额,而根据犯罪情节决定刑罚。()
11.变造货币罪,是指对货币采用挖补、剪贴、涂改、拼凑等方法,使原货币加大数量或者改变面额。
()
12.持有、使用假币罪,是指违反货币管理法规,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
()
13.破坏金融机构组织管理罪是国家对金融机构的准入管理制度的破坏。()
14.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
15.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是指行为人不是以存款的名义而是以其他形式吸收公众资金,承诺还本付息,来达到吸收公众存款的目的。()
16.违法发放贷款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17.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吸收客户资金不人账,数额巨大或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18.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金融票证的管理制度。()
19.非法出具金融票证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的行为。()
20.票据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单项选择题
1.C2.D3.D4.C5.D6.B7.C8.B9.B10.A11.C12.D13.A14.D15.C16.C17.B18.A19.D20.D21.A22.C23.D24.B25.B26.D27.C28.D29.A30.D
二、多项选择题
1.AID2.AD3.ABCDE4.ABCD5.ABC6.ABCDE7.ABC8.ABCDE9.ABCDE10.ABCD11.ABCDE12.BE13.AC14.ABCE15.ABCDE16.ABC17.ABCDE18.ABC19.ABCE20.ACD21.ABDE
22.ABCDE23.ABCDE24.ABCE25.ABCDE26.ABDE27.ABCD28.ACD29.BD30.ABE
三、判断题
1.错2.错3.对4.错5.对6.对7.错8.对9.错10.对11.错12.对13.对14.错15.对16.对17.对
18.对19.对20.对
第四篇:基础课题库(第一章)附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A、绝对会实现的B、不可实现的C、超越客观性的D、有可能实现的2、在人生理想中,居于核心地位并规定和制约着其他方面的是()
A、生活理想B、道德理想C、职业理想D、社会理想
3、理想和现实的统—性表现在()
A、理想就是现实
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
C、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D、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4、在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碑上,镌刻着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鲜明地表明了()。
A、马克思主义重视理论问题而非实践
B、马克思希望哲学家们能改变世界
C、马克思主义强调用不同的方式认识世界
D、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5、信念突出的本质特征是()。
A、疑B、诚C、真D、信
6、信仰是信念的()表现形式。
A、最低B、主要C、基本D、最高
7、信念是()。
A、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
B、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
C、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
D、惟一的,不是多种多样的8、信念一旦形成()改变。
A、不可B、难以C、不必D、容易
9、理想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产生,又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检验和发展,这体现了理想的()。
A、超越性B、实践性C、阶级性D、历史性
10、下列关于信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信念有不同的内涵,也有不同的层次。
B、不同的人会形成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
C、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信念
D、在一定的社会中,人们各自的信念没有共通之处。
二、多选题
1、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条件是()。
A.具有艰苦奋斗精神
B.具有献身精神
C.具有科学知识
D.坚持向往与实干、理论与实践统一
2、在我国,社会理想是指()。
A、道德理想
B、职业理想
C、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共产主义理想
3、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判断标准是()
A、是否反映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
B、是否具有现实可能性
C、是否合乎历史发展规律
D、其实现过程是否艰难
4、非科学信念是()。
A、对事物发展规律的系统认识
B、对事物发展规律的错误认识
C、以迷信为基础
D、经不起实践检验
5、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它是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这是因为()。
A、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B、反映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本质和博大胸怀
C、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
D、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三、简述题:
1、理想和信念有哪些特征?
2、简述理想与信念的关系。
3、诸葛亮曾经说过:“志当存高远”。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
4、如何理解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四、论述题:
1、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作为大学生,您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五、材料分析:
1、有的大学生说,老师课上讲的关于理想的道理我都同意,但现实生活中,许多不讲理想的人活得很潇洒;相反,追求崇高理想的人活得都很累,这造成了不少人在追求理想问题上的困惑。现在假设你身边就有一位这样的同学,你将会给他什么样的建议?
2、1998年夏秋,中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的威胁。危难关头,人民子弟兵挺身而出。一位年轻的战士,由于积劳成疾,将年仅19岁的青春永远留在了长江大堤。临终前,他含笑对战友说:“没能考上大学,是我永远的遗憾!但在国家有难时,我能冲在最前面,也知足了„„”。作为同龄人,你有何感想?作为当代大学生,你认为人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D;3D;4D;5D;6D;7A;8B;9B;1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CD;3ABC;4BCD;5ABCD
三、简述题:
1、理想和信念有哪些特征?
1)理想具有现实性(实现可能性)、时代性阶级性、实践性和预见性(超越性);
2)信念具有稳定性、执着性和多样性。
2、简述理想与信念的关系。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3、诸葛亮曾经说过:“志当存高远”。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
即应当确立高远的志向。这里的“志”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对未来目标的向往;二是实现奋斗目标的顽强意志。志向,就是理想信念。
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量,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于个人私利的多与少、得与失。
大量事实告诉人们,那些在事业上取得伟大成就、对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是在青年时期就立下了鸿鹄之志,并为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
4、如何理解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理想变为现实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往往会遭遇波澜和坎坷。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理想的美好有着充分的想象,而对于理想实现的艰难则往往估计不足。
第一,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一般来说,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的耐心和信心的考验;
第二,理想的实现不是轻而易举的,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波折,充满着艰险和坎坷。要实现理想、创造未来,就必须有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第三,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顺境不骄傲自满,逆境不气馁、不丧失斗志和信心。
四、论述题:
1、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1)理想信念的作用
第一,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信念一旦确立,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精神振奋,不论前进的道路如何曲折、人生的境遇如何复杂,都可以使人看到未来的希望,永不迷失前
进的方向。
第二,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一个人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业、创造奇迹。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的力量源泉。第三,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能够避免内心世界的空虚和迷茫;同时引导着人们不断地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提升精神境界,塑造高尚人格。
2)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满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实践才干,更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明确做人的根本,这对于同学们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第二,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大学时期,同学们都普遍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如人生目标的确立、发展方向的设定以及如何择友、如何恋爱、如何面对挫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这就要确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
第三,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为什么学的问题,是与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任务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个人的成长成才也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起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自身成才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
2、作为大学生,您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第一,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如果一个人不顾自身所处时代的召唤,脱离自己所归属的国家和民族繁荣发展的需要,把个人理想等同于个人奋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那么,不仅他的人生价值取向是错误的,而且这种追求因为脱离了国家、民族和时代的需要,往往也是难以实现的。
第二,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并不是要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而是要摆正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的关系。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当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的时候,有志气、有抱负的人可以做出最大的自我牺牲,使个人的理想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第三,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立志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真正做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五、材料分析(略)
第五篇:2013能源管理体系题库(附答案)
能源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题库
一、单选题
1、能源管理过程中的PDCA 方法中的D 是指(C)A.实施能源管理体系 B.实施方针和目标
C.履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D.策划能源评审
2、组织确定的能源管理体系范围至少是(D)A.多个边界 B.一个办公楼宇 C.一个独立厂区
D.能够单独进行能源核算的单元
3、当出现以下哪种情况时,应对能源基准进行调整(A)A.能源绩效参数不再反映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情况 B.生产工艺进行了重大改变
C.标准或法规出台了更为严格的能耗或能效限额 D.以上都对
4管理体系认证是独立地证明组织的管理体系(D)A.符合规定要求
B.能够自始至终实现其申明的方针和目标 C.得到有效实施 D.以上都对
4、认证的总体目标是使所有相关方相信:(A)A.管理体系满足规定要求 B.管理体系得到有效实施 C.管理体系取得了实效
D.管理体系贯彻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5、认证的价值取决于第三方通过公正、有能力的评定所建立的(A)A.公信力的程度 B.符合性 C.真实性 D.满意度
6、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是指由独立于客户和用户的第三方机构通过实施审核,对客户的能源管理体系(1B),并能实现其能源方针和目标所给以的证明。有效运行
A.持续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B.绩效提高 C.符合企业实际
7、技术专家应当具有与客户能源相关活动及管理和法律方面有关的(A)A.特定知识 B.实际经验 C.操作技能 D.专业能力8、1当能耗核算边界发生变化时,对能耗数据进行简单比较(A)A.是没有意义的 B.是可以进行的 C.是可取的 D.是可信的
9、信息收集方法应包括(但不限于):(D)A.面谈;
B.对过程和活动进行观察;
C.审查文件和记录并计算、统计并核实能耗数值。D.以上都对
10、下列能量单位中,属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是:答案:C A:卡 B:尔格 C: 焦尔 D:千克力米
11、在计算单位产品能耗时,其统计期内产品量是指:答案:C A:全部产品 B:扣除废品后的产品 C:合格产品D:合格产品与残次产品折算后相加
12、某厂由一台蒸汽锅炉为三组蒸汽加热系统供汽,在对蒸汽加热系统进行热平衡测试时测得:第一组用汽量占全厂的50%,热效率为60%;第二组用汽量占全厂的30%,热效率45%;第三组用汽量占全厂的20%,热效率30%。该厂用汽系统平均热效率为:答案:A A: 49.5% B: 45% C: 33.33% D: 40%
13、若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36%,则1kW.h的电力其等价热值为
A.3600KJ B.10000KJ C.900KJ D.7200KJ 答案:B14、15)、能源系统的总效率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 A:开采效率、中间环节效率、终端利用效率
B:开采效率、发电效率、照明效率 C:开采效率、燃烧效率、终端利用效率 D:开采效率、贮运效率、发电效率
答案:A15、16)、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A:蒸汽 B:煤炭 C:石油 D:太阳能
答案:A16、17、辐射传热量的大小与绝对温度几次方成正比。
A:二次方 B:三次方 C:四次方 D:六次方 答案:C17、18)、变压器的短路实验是用来测定变压器的
A:铁损 B:铜损 C:漏电 D:效率 答案:B18、19、电能、500℃热能、300℃热能,它们品位高低的排序为:
(“>”表示高于)
A.电能>500℃热能>300℃热能 B.500℃热能>300℃热能>电能 C.300℃热能>500℃热能>电能 D.500℃热能>电能>300℃热能 答案:A
19、用热泵能将低温物体的能量向高温物体转移时
A: 外界无需消耗功 B.:外界需要消耗功
C: 根据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的温差大小确定是否需要消耗功 D.:外界获得电能 答案:B 20、消费者判断家用电器的节能水平主要依据什么?(B)A.家电品牌 B.“中国能效标识” C.产品规格型号 D.国家标准号 21.下面各种设备中,能量转换和利用结合在一起的设备是(D)。
A.锅炉 B.热管 C.列管式转热器 D.炉窑
22.我国能源资源有限,常规能源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A)。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A.10.7% B.22% C.7% D.4% 4.我国是世界第(B)大能源消费国。A.一 B.二 C.三 D.四 23.节能型住宅要求窗户占墙体的面积不能超过多少?(B)A.50% B.60% C.70% D.40% 24.企业节能量是企业统计报告期内(B)与按比较基准值计算的总量之差。
A.单位产品能耗 B.能源实际消耗量 C.单位产值能耗 D.产品综合能耗 25.节能监测是指依据国家有关节约能源的法规(或行业、地方规定)和能源标准,对用能单位的(A)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测试和评价工作。
A.能源利用状况 B.能源消耗状况C.能源利用水平D.耗能设备管理 26.8.能效标识上标示的是产品(B)方面的指标。
A.能源效率 B.产品质量 C.安全状况 D.环保程度 27.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
A.蒸汽 B.煤炭 C.石油 D.太阳能 28.能效等级达到(B)级以上的才能称为节能空调器。
A.1 B.2 C.3 D.4 29.节能产品认证是强制活动还是自愿活动(B)?
A.强制 B.自愿C.根据企业需要决定。D.根据国家需要决定。30.国际无车日”诞生于1998年的哪个国家?(B)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意大利
31.我国城市家庭仅待机能耗浪费的电就很惊人,平均待机能耗已经占到了家庭总能耗的百分之几?(C)。
A.2%左右 B.4%左右 C.10%左右 D.6%左右
32.节能灯是指红、绿、蓝三基色荧光灯,是一种绿色照明光源,它与白炽灯相比可节电(D)。
A.10%~20% B.30%~40% C.50%~60% D.70%~80% 33.睡觉时将空调调臵到睡眠开关档,可节电约(B)
A.10% B.15% C.20% D.25% 34.污水经处理净化后达到国家《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指标,供冲厕所、洗汽车等用途的水叫(B)。
A.上水 B.中水 C.下水 D.以上都对
35.用能单位应当按照(A)的原则,加强节能管理,制定并实施节能计划和节能技术措施,降低能源消耗。
a)合理用能 B. 经济性 C. 技术上可行D. 目标管理 36.选用哪种灯具有利于节电?(C)i.乳白色玻璃灯具 B.磨沙玻璃罩灯具 C.透明玻璃灯具 D.以上都是
37.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每年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的(A),其主要内容包括能源消费情况、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效益分析、节能措施等。
a)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B. 节能监督状况报告 b)能源消费状况报告 D. 节能效益分析报告 38.下列属于一次能源的是?(C)
A.蒸汽 B.电力 C.石油 D.柴油
1.多选题
1)认证的利益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ABCD)A.B.C.D.2)A.B.C.D.认证机构的客户 获证客户的顾客 政府部门 非政府组织
能源管理体系审核员应当具有下列通用知识和技能。(ABCD)
准确理解并应用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有效运用审核原则、程序和技术; 有效运用审核方法收集、验证、记录审核信息;
确保审核证据的充分与适宜以支持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编制审核报告;
了解客户的规模、结构、职能、运作、能源管理体系应用和适用于客户的法律、法规和应遵守的其他要求。
1、下列关于能量传递和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是不能从低温物体传至高温物体的 B:电能可不受限制地转换为热能 C:内能和热量转换为机械能是有限度的
D:只要满足热力学第一定律,所有能量传递或转换过程都能实现。
答案:B、C
2、工业锅炉进行热平衡测试时,按《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GB/T10180-2003)》规定
A: 测定锅炉效率应同时采用正平衡法和反平衡法 B: 锅炉效率取正平衡法与反平衡法测得的平均值 C: 锅炉效率以正平衡法测定值为准
D: 燃固体燃料正、反平衡效率之差不大于5%。答案:A、B、D 1.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D)
A.蒸汽 B.煤炭 C.石油 D.焦炭 2.能源使用的主要过程是什么?(A、B、C、D)A.开采过程 B.储运过程 C.转换过程 D.消费过程 3.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A.储量丰富 B.人均很少 C.浪费惊人 D.利用率低 4.下列属于一次能源的是?(B、C、D)A.煤气 B.煤炭 C.石油 D.天然气 5.下列属于耗能工质的是:(ABCD)A.新水 B.压缩空气 C.乙炔 D.电石
6.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的企业均为独立核算的重点用能单位,包括(AC)A.2010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 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B.拥有500 辆及以上车辆的客运、货运企业
C.在校生人数1 万人及以上的学校
D.货物吞吐量3 千万吨以上的沿海、内河港口企业
7.合同能源管理依照具体的业务方式,可以分为(ABC)A.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 B.承诺型合同能源管理 C.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 D.以上都不是
8.监督审核方案至少应包括对以下方面的审查:(ABCD)A.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B.对上次审核中确定的不符合采取的措施;
C.管理体系在实现获证客户目标方面的有效性; D.标志的使用和(或)任何其他对认证资格的引用。
9.我国拟开展的环境全交易有(ABD)A.节能量交易; B.二氧化硫交易; C.温室气体交易; D.COD交易。
二、判断题 1)GB/T23331-2012适用于任何自我声明能源方针并希望保证实现和展示其符合程度的组织,其符合性可通过自我评价、自我声明或外部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来确认。(T)2)内部审核是指获得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考核能源管理体系要求执行程度的过程(F)。
3)若不考虑任何损失,理论上1000 kJ的热能可以转化为1000 kJ的电能,因为按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是守恒的。(F)
4)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负责人是在具有节能专业知识、实际经验以及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中聘任的,因此,能源管理负责人无需接受节能培训。(F)
5)一次能源是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并且不改变其基本形态和品位的能源如:汽油、柴油、煤油,其它石油制品。(F)6)节能潜力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理论节能潜力,即供给能量中一切可避免的损失都是节能潜力。另一个是视在潜力,即目前世界上已达到的先进水平与我国现实情况相比较的差距,这就是节能所要求达到目标。(T)
7)《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是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的。(F)
8)我国现行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为GB/T 23331-2012/ISO5001:2011,是2012年12月31日发布,2012年12月31日正式实施。(F)
9)耗能工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不作为燃料使用、也不进入产品,在生产或制取时需要间接消耗能源的物质。(F)
10)重点用能单位应配备必要的便携式能源检测仪表,以满足自检、自查的要求。(T)11)
用能单位实际消耗的燃料能源应以其高(位)发热量为计算基础折算为标准煤量。(F)
12)认证机构应将第一阶段审核发现形成文件并告知客户,包括识别任何引起关注的、在第二阶段审核中可能被判定为不符合的问题。(T)
13)
第二阶段审核的目的是评价客户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包括效率。(F)
三、审核技能部分 1.案例分析题
1)审核员来到锅炉房,发现锅炉的蒸汽流量表已经没有任何显示。陪同人员解释说:“工人凭借汽包水位计和蒸汽压力表就可以判断供汽正常与否,所以不影响锅炉使用”。
不符合事实:锅炉的蒸汽流量表已经没有任何显示。陪同人员解释说:“工人凭借汽包水位计和蒸汽压力表就可以判断供汽正常与否,所以不影响锅炉使用”。
不符合标准条款:4.6.1 不符合标准内容:组织应确定并定期评审测量需求。组织应确保用于监视测量关键特性的设备所提供的数据是准确、可重现的,并保存校准记录和采取其他方式以确立准确度和可重复性。
2)审核员去热处理车间询问主要能源使用的台车式燃气炉的操作工,该炉可比单耗一直都在正常范围,你们采取了什么措施控制来保持?操作工说一直是按工艺要求和作业指导书操作控制炉温,从没空炉燃烧,工艺完成及时停炉。符合事实:该炉可比单耗一直都在正常范围,操作工说一直是按工艺要求和作业指导书操作控制炉温,从没空炉燃烧,工艺完成及时停炉。
符合标准条款:4.5.5(a)
符合标准内容:a)建立和设臵主要能源使用有效运行和维护的准则,防止因缺乏该准则而导致的能源绩效的严重偏离;
3)锅炉房内部供水管网改造后,供水压力得到明显改善。但水处理人员仍然抱怨:水压虽有好转,但还是正常值低很多。审核员询问维修人员,维修班长回答说是厂房外总阀门已严重锈蚀,已有相当长时间开关不了。主要是生产需要没法安排大范围停水,一直还没更换。
不符合事实:维修班长回答说是厂房外总阀门已严重锈蚀,已有相当长时间开关不了。主要是生产需要没法安排大范围停水,一直还没更换。
不符合4.5.5(b)
不符合标准内容:b)根据运行准则运行和维护设施、设备、系统和过程;
4)审核员来到某厂氧气站,发现一台氧压机电机型号为:Y225M-2。询问陪同的技术人员是不是属于淘汰设备,他说要查一查。再查阅其合规性评价记录,虽然法律法规清单中有落后产能淘汰相关文件,但未对落后产能淘汰进行相关评价。
不符合事实:氧压机型号属于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二批),虽然法律法规清单中有落后产能淘汰相关文件,但未对落后设备淘汰进行相关评价。
不符合4.6.2 不符合标准内容:组织应定期评价组织对与能源使用和消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
5)某工厂组织开展能源评审工作,评审工作共识别了15项节能机会,但没有识别占总能耗量30%左右的铅浴炉。
不符合事实:开展能源评审工作,但没有识别占总能耗量30%左右的铅浴炉。不符合标准条款:4.4.3 不符合标准内容:b)基于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分析,识别主要能源使用的区域等。
6)审核员来到锅炉房,发现锅炉增减负荷的仪表已经没有任何显示,但是工人凭借手操器的动作可以和其他显示仪表可以控制锅炉负荷增减,所以不影响锅炉使用。不符合事实,在锅炉设备上的增减负荷仪表损坏;不符合4.6.1 不符合标准内容:组织应确定并定期评审测量需求。组织应确保用于监视测量关键特性的设备所提供的数据是准确、可重现的,并保存校准记录和采取其他方式以确立准确度和可重复性。
7)2审核员去热处理车间询问主要能源使用的台车式燃气炉的操作工,该炉可比单耗一直都是超标,你们采取了什么措施控制能耗超标?操作工说没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节能,只是凭经验操作控制炉温就行,作业指导书也是没有具体方法,只是规定不要空炉燃烧,工艺完成就停炉。
8)不符合事实:主要能源使用的台车式燃气炉可比单耗一直都是超标,你们采取了什么措施控制能耗超标?操作工说没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节能,只是凭经验操作控制炉温就行,作业指导书也是没有具体方法,只是规定不要空炉燃烧,工艺完成就停炉。不符合4.5.5(a)不符合标准内容:a)建立和设臵主要能源使用有效运行和维护的准则,防止因缺乏该准则而导致的能源绩效的严重偏离;
9)热处理车间电阻炉改造后,修理时该炉的砂封槽内的纤维被取出,但改造后设备设施维护人员并没有按维护维保要求及时填充纤维,造成浪费能源。
不符合事实:改造后设备设施维护人员并没有按维护维保要求及时填充纤维。不符合4.5.5(b)
不符合标准内容:b)根据运行准则运行和维护设施、设备、系统和过程; 10)某工厂生产现场,发现一台电机属于国家落后淘汰目录,查阅其合规性评价记录,虽然法律法规清单中有落后产能淘汰相关文件,但未对落后产能淘汰进行相关评价。不符合事实:某工厂生产现场,发现一台电机属于国家落后淘汰目录,查阅其合规性评价记录,虽然法律法规清单中有落后产能淘汰相关文件,但未对落后产能淘汰进行相关评价
不符合4.6.2 不符合标准内容:组织应定期评价组织对与能源使用和消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
11)某工厂组织开展能源评审工作,评审工作共识别了25项节能机会,但没有识别能源消耗较大工序或环节。
不符合事实:某工厂组织开展能源评审工作,评审工作共识别了25项节能机会,但没有识别能源消耗较大工序或环节。不符合4.4.3 不符合标准内容:b)基于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分析,识别主要能源使用的区域等 12)在审核某电机厂时,审核发现,井式回火炉温度长期超过现行工艺要求,工艺要求610-620℃,但是在过去的几个月记录上显示,实测值在630-640℃之间。不符合事实:工艺要求610-620℃,但是在过去的几个月记录上显示,实测值在630-640℃之间。不符合4.5.5 不符合标准内容:组织应识别并策划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运行和维护活动,使之与能源方针、目标、指标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一致,以确保其在规定条件下按下列方式运行: b)根据运行准则运行和维护设施、设备、系统和过程;
13)审核员在某公司某部门审核目标指标以及能源管理方案时发现计划安装空压机变频装臵,该部门策划的空压机变频装臵的时间是两年后安装,负责人回答审核员,由于公司目前资金紧张而且明年还可能紧张的原因,所以时间预计两年后才能实施。不符合事实:在某公司某部门审核目标指标以及能源管理方案时发现计划安装空压机变频装臵,该部门策划的空压机变频装臵的时间是两年后安装,负责人回答审核员,由于公司目前资金紧张而且明年还可能紧张的原因,所以时间预计两年后才能实施。不符合4.4.6 不符合标准内容:组织应制定实现能源目标和指标的时间进度要求。
14)、某工厂生产现场,发现一台电机属于国家淘汰目录,查阅合规性评价记录,虽然法律法规清单中有淘汰相关文件,但未对落后产能淘汰进行专项评价
不符合事实:某工厂生产现场,发现一台电机属于国家淘汰目录,查阅合规性评价记录,虽然法律法规清单中有淘汰相关文件,但未对落后产能淘汰进行专项评价 不符合4.6.2 不符合标准内容:组组织应定期评价组织对与能源使用和消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
15)在某公司审核员发现相关单位提供水电转供服务,其中该公司附属幼儿园没有安装水电表,原因是企业认为幼儿园水电费都由厂里承担,因此不需要安装计量器具。不符合事实:在某公司审核员发现相关单位提供水电转供服务,其中该公司附属幼儿园没有安装水电表,原因是企业认为幼儿园水电费都由厂里承担,因此不需要安装计量器具。不符合4.6.2 不符合标准内容:组组织应定期评价组织对与能源使用和消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
16)审核员在机加车间现场检查时,问操作者是否进行过相应的作业指导培训,操作者回答说:“我都干了十几年了,非常具有实践经验。不需要培训了”。
不符合事实:在机加车间现场检查时,问操作者是否进行过相应的作业指导培训,操作者回答说:“我都干了十几年了,非常具有实践经验。不需要培训了”。不符合:4.5.2 不符合标准内容:组织应确保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人员具有基于相应教育、培训、技能或经验所要求的能力,无论这些人员是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