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告策划不能碰触的五大禁忌
广告策划不能碰触的五大禁忌
碧生源常润茶在北京公交车上一再夸大宣传,似有包治百病的功效,“送礼就送脑白金”和“送老师、送亲友、送领导”的黄金搭档则让你忍无可忍,会让你感慨道德沦丧,“连想,都不用想”的始作俑者惠普最后不得不向联想道歉,“大家都是这样做的,售价仅一两元一瓶不可能用矿泉水等天然水”,麻烦不断的康师傅在为自己辩解的同时大有把同行都拖下水的意图等等,以上这些企业广告宣传或者自我辩解的案例,我们可以随手拈来,比比皆是。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企业的宣传到底有没有底线,我们究竟该如何把握广告策划和宣传的尺度呢?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内在规律和普适的价值标准,迎合并顺应之,可以打动人心让观者赏心悦目,而如果违背它则意味着你可能会站在公众的对立面并令人作呕。企业的营销推广和宣传工作也同样需要遵从这样的内在规律,不能够破坏它。总结起来,卓跃咨询咨询顾问庞亚辉以为,企业在宣传和品牌推广的过程中,至少有五大底线无论企业主还是广告公司和传播机构都必须要遵守的,绝对不能去碰触,否则就有可能踩到地雷,轻者被警告与教育,重则被处罚乃至不得不关门。
首先,法律是条红线,触不得。正如违法和守法,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性质截然如同冰与火般两重天。在守法的范畴内,你可以自由发挥而无需顾忌,而一旦触碰了红线进入违法的高墙之内,那就是无数个相关的法律条款等着制裁你。在广告策划宣传中需要依循的法律很多,比如广告法、民事法、刑事法等等。因此,作为企业主或者企业的传播推广人员,你首先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人,不能是法盲。
其次,道德是一堵无形的墙,不要撞。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多数人都品尝过撞墙的滋味,虽然难受但你却无法争辩只能默默承受,因为只有你撞墙而不会是墙撞你。在企业的经营和推广行为中,道德虽然没有法律那么具有硬性的约束力,但它依然可以体现出“不怒而威”的软实力,如果企业触犯了也同样不好消受。
2007年8月,森马在各大门户网站打出一则“个性十足”的动漫广告,广告词为“我管不了全球变暖,但至少我好看”。该则广告很快受到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并招致无数谴责。2007年9月初,森马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道歉,并宣布撤回广告。森马广告只是有违常理的恶俗广告之一,类似的广告亦俯拾皆是。
有违道德准则的企业宣传行为,已经脱离了大众普遍遵守的彰显人伦或社会责任及价值观的最基本的道德底线,这种营销推广行为唯一获取的仅仅只是知名度而已,势必无法为美誉度的积累做贡献,不仅如此,而且还要透支前期积累的美誉度来进行弥补!显然,不能够遵守道德准则底线的宣传你收获的只能是“臭名卓著”。因此,营销应该在目标市场普适的道德价值观基础上进行,不能故意去触犯,否则会引起公众发自内心深处的反感和抵触,一旦这种意识形成,那么你即便获得了即时的关注度,却难以获得长期的市场良性的反馈。
正如脑白金被人们评价为恶俗广告一样,其孪生兄弟黄金搭档亦被人们诟病误导孩子和破坏社会价值观。因此新近招致广电总局的“像寒冬一样冷酷无情的批评”,要求其立即整改。虽然这种恶俗获得了眼前的企业收益,但卓跃咨询一直有一种观点,脑白金和黄金搭档是不能够做成百年企业的,因为其缺乏了社会公众道德价值观认可的基础和支撑。因此,无论脑白金还是黄金搭档,其背后的“影子老板”史玉柱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做一个品牌榨取一段时间后必定会更换一个品牌!
第三,诚信为本,不可弄虚作假。自古以来的为商之道是“诚信为本”,倡导的是“童叟无欺”。试图弄虚作假蒙蔽欺诈的企业和思想充其量只能是得逞一时,迟早会露出狐狸的尾巴。而一旦某一天你被曝晒在阳光之下的时候,你遭致的将会是被合作伙伴唾弃和抛弃的下场。尤其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资讯极度发达、信息非常透明、传播速度和扩散面倍增放大的时代,一个企业将会为弄虚作假付出极为高昂的代价。
曾经风靡一时的胡师傅无烟锅,在广告中宣称自己使用了宇宙飞船所使用的锰钛合金和紫砂合金,能将锅体温度控制在油烟挥发的临界点240℃以内,从而达到无油烟的效果。但实际上,消费者购买该产品后,不仅油烟缭绕,还出现脱落现象。经查实,该产品为铝合金制成,并未通过国家权威部门检测。其发明人胡金高亦承认所谓的“紫砂陶瓷合金”不过是自己空想出来的名称而已。曾经风靡一时的神秘异常的“无烟锅”一旦被撕下那层遮羞布,就落得个“裸奔”的凄惨景状,被各终端卖场下架退场。
第四,不能破坏行业的生态环境。企业能否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其能否获得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会包含有与竞争者关系是否良好、与投资人即股东的关系是否融洽获得其理解和支持、能否获得行业和政府主管部门的配合及支持、与社区关系是否融洽、与消费者沟通是否顺畅等各个方面。尤其涉及行业生态环境时,主要是指与同行业者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仅是指竞争关系,它还需要沟通和合作以共同推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由此,卓跃咨询联想到2005年欧洲时装品牌澳诗裳“泔脚衣”事件。当奥诗裳(OASIS)“泔脚衣”危机事件被上海某著名周刊以封面专题报道后,各种批评言论充斥耳畔。而此刻奥诗裳上海公司CEO却发表了缺乏技巧的言论一度使问题进一步加大。朱的言论主要集中表达:一是行业潜规则,同行也是这样做的,二是被穿的衣服不会超过3分钟,通过视觉可以识别,而且量很小,三是会考虑不再出售,而不是不再出售或者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确保安全后再行决定。
众所周知,商业竞争本身就是此消彼长的过程,而且竞争呈越发激烈之势。而良性的商业经营范围更多的则是适度的竞争,并竞争与合作相伴而生。当企业危机发生的时候,竞争对手是明哲保身、是施以援手还是落井下石,对正遭遇危机的企业将会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可惜,在与竞争对手的沟通上,奥诗裳却先失一局。该CEO公开接受媒体采访时不仅没有从自身查找原因,还表达了“我们十分乐意将真相大白天下”、“不少同行一直都在这样操作”、“这种做法也是符合行规的”。这位老兄显然是想把大家一起拉下水!
在企业经营的“商道”中,有一个公认的秉持原则,即你可以说自己的好,但不应该说竞争对手的坏,尤其不能把整个行业都牵扯进去,更不能破坏行业的生态环境。竞争对手可能存在违法、违规或者不规范经营行为,自然会有执法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查处。而且我们相信,奥诗裳的竞争对手或者同行定然会从奥诗裳身上吸取教训,如果存在问题将会及时整改。而澳诗裳CEO的话,则破坏了这样的一个行业生态规则,不管他的话是真是假,都不可避免地对整个行业造成了伤害,无疑将自己推到了所有同行的对立面。
最后一点,就是企业宣传要远离政治。政治是一条高压线,而且政治是动态的,作为企业方是很难以把握和控制的。因此在企业日常经营和宣传的过程中,尽量不要涉及政治语言和政治倾向的言论,否则一旦发生了错误“后果会很严重”,具体就不在赘述。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策划的最高境界是诚信”,牛根生先生的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一个营销人深思。
特别声明:
任何形式的转载或选载,必须事前经过作者庞亚辉本人许可,禁止任何隐去单位名称上海卓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作者“庞亚辉”之形式的部分和全部转载。否则,无论个人、机构、媒体(包括但不限于报纸、杂志、网站、博客、论坛)等,将一律追究责任!
庞亚辉:上海卓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咨询顾问师。国内知名营销咨询、家电问题研究、品牌和危机管理、水处理专家。著有企业危机管理专著《考验:危机管理定乾坤》、推出国内第一份专业咨询报告——《2007中国终端水处理产品实战咨询研究报告》,推出行业第一份“2008年度水处理领域十大热点关注事件”。庞先生同时还是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品牌策划管理师认证委员会委员、中国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价值中国网百强专家,东方卫视、第一财经频道、CNBC等电视机构商业财经类栏目特约专家,多家知名经营管理商业类媒体签约专栏撰稿人,培训机构签约培训师。
第二篇:销售员的五大禁忌
销售员的五大禁忌 从销售心理学来讲,很多客户都怕你质疑他们的理解力。如果针对一个事情,你一直跟客户抬杠,让客户产生了逆反心理,这样即使是马上要成的单子也会被搞砸。除了说话的方式,销售员还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跟大家一起来分享下,销售心理学之销售员的五大禁忌。
禁忌
1、不说主观性很强的议题
如果你是一个刚入行的新人,没有把握跟客户聊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可以控制好时间和结局,那就不要谈好了。因为说主观性很强的议题丢单的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新入行的新人由于刚人行时间短,经验不足,难免会出现跟着客户一起议论主观性的议题的时候,争得面红脖子粗,貌似“占了上风”,但是可惜的是,一笔单子就这么告吹了!单子都弄丢了,这样的争辩又有什么意义呢?
有经验的老推销员,开始会随着客户的观点展开一些议论,但是会在争论中将话题引向推销的产品上。对与销售无关的东西,销售人员要尽量放下,因为主观性的议题对我们的销售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禁忌
2、不说夸大不实之词
不要夸大产品的功能!因为客户在以后的日子里,终究会明白你所说的话是真是假。销售人员不能为了一时的销售业
绩而去夸大产品的功能和价值,这样的结果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旦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
任何产品都存在着不足的一面,销售员要客观清晰地帮助客户分析自己产品的优势和劣势,帮助客户熟悉产品和市场,让客户心服口服。要知道,任何的欺骗和谎言都是销售的天敌!
禁忌
3、不谈隐私问题
我们要体会客户的心理,而不是去了解客户的隐私,更不是把自己的隐私作为和客户谈话的谈资!大谈隐私也是很多推销员常犯的一个错误,“我谈的都是自己的隐私问题,这有什么关系”错!就算你只谈自己的隐私,把你的婚姻、生活、财务等和盘托出,这些对你的销售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吗?没有!这种“八卦式”的谈论毫无意义,浪费时间,更浪费你推销的商机!
禁忌
4、少问质疑性话题
在和客户谈话的时候,你是不是会不断地问客户一些诸如“你懂吗”、“你知道吗”、“你明白我的意思吗”这些问题。
如果你担心客户听不懂你说话,不断地以一种老师的口吻质疑他们的话,客户肯定会反感。从销售心理学来讲,总是质疑客户的理解力,客户必定会产生不满,会让客户感觉得不到最起码的尊重,进而产生逆反心理,这样的谈话可以说是销售中的一大忌!
如果你实在担心客户不太明白你的讲解,不妨用试探的口吻去了解对方:“您有没有需要我再详细说明的地方”这样说,会让客户更好地接受你。给推销员们一个忠告:不要把客户当成傻瓜,客户往往比我们聪明,不要用我们的盲点去随意取代他们的优点!
禁忌
5、回避不雅之言
每个人都希望和那些有涵养、有水平的人相处,不愿意和那些“粗口成章”或者“出口成脏”的人交往。在我们的销售中,销售人员千万不能讲那些不雅之言,不雅的话对我们的销售必然会带来负面影响!
比如,你是个寿险推销人员,你和客户谈话的时候,最好回避诸如“死亡”、“没命了”“完蛋了”之类的词语。那些有经验的推销员,对这些不雅之言往往会以委婉的话来替代这些比较敏感的词,如“丧失生命”、“出门不再回来”等。不雅之言,人们不爱听,销售人员的个人形象也会大打折扣,这是销售过程中必须避免的话!我们一定要注意,也许优雅的谈吐会让你走上成功的捷径!
第三篇:公务员面试"五大禁忌"
禁忌一:“条理不清” 在公务员的面试过程中,有相当部分的考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常常还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诚然,在即场的回答时“跟着自己的感觉”最大的好处是反应的速度比较“快”,思维走到哪里,语言就说到哪里,其实如果是在日常的与他人的普通交谈中倒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因为人的思维常常是跳跃的,而跳跃的思维往往更符合一个一个人的思维特点,在这种状况下也更容易有“更好的”“闪光的”观点从脑海中“跳跃“出来。但问题的关键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这样一种“回答”面试题目的“表述方式”,确实有利于“发言者”的“表述”,但却不利于“听众”对发言者所表达观点的“理解”和“认知”。通俗地说,即戴斌老师认为这种方法有利于面试者把自己的观点从自己的“脑海”中“提”出来,但却不利于“考官”“听明白”考生所表达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原因在于每个人思维特点和方式都不是相同的,“跟着自己的感觉”常常是“跳跃性思维”,至于“思维”从“哪个点”跳到“哪个点”常常只有“说话的人”自己知道,旁人要“自然而然”地明白他人的“跳跃性思维”常常是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所以面试时就需要考生,要充分地理清自己的答题思路,要有板有眼地去回答问题,最好是清晰明了地表明自己观点的“分类”、“前后顺序”、“思维依据”和“观点中的因果关系”。禁忌二:“坐立不安” 很多考生在面试过程中常常出现“坐不住”的情况,一坐上椅子就会过于紧张。主要表现形式有:双手显得总是不安稳,“忙”个不停,“摆弄领带”、“抚弄头发”;或者是脚老是不住晃动、前伸、翘起。从“紧张”的原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太过在乎考试的结果。对于这个原因其实还是很容易理解的,目前公务员考试热度不退,有相当多的优秀大学毕业生都希望能从事公务员的工作,可以说能进入公务员考试的面试环节,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相当不易的一次机会。但如果机会摆在一个人面前是可能“得到”也可能“失去”,正常来说,即使是心理素质很好的人,其内心仍然会出现“波澜”。在笔试过程中我们常常是“分秒必争”,而在面试过程中则是“度日如年”,而在内心漫长的思维过程中,紧张就会慢慢地滋生开来。而这一切归根到底都是“在乎”二字。那么如何解决这方面的原因呢?或许有考生会反问戴斌老师:“难道要我们不‘在乎’公务员考试吗?”“如果‘不在乎’这个考试又如何能好好备考,又如何能考出好的成绩呢?”诚然,戴斌老师也认为“完全不在乎”是不可能也不实际。但我们始终要面对这个导致我们面试“紧张”的重要因素。对此,戴斌老师的观点是,可以用两个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的方法是,“可以在乎,但不要太在乎。”这需要我们理性地看待公务员这个行业的职业特点、待遇及前途等。现在不少考生似乎都把“公务员”看得“太重”,在这里,需要澄清的是,戴斌老师不是认为做公务员不好,而是我们应该这样看,公务员这个职业是好职业“之一”,是“之一”而不是“唯一”。一直以来,戴斌老师在的授课过程中都是跟所有的考生传递的这样一个理念,那就是我们应该全力追求“成为公务员的机会”,但是我们不一定必须去做公务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公务员是一个好的选择,但不应该是“唯一”的选择。作为一个老师,这是我的肺腑之言。戴斌老师常常认为,作为一个有理想和抱负的青年人,应该努力去追求成功的机会,比如公务员职位、优秀企业职位、出国深造、读研读博、创业等一切成功的机会,而不是把眼睛只盯住成功的其中一个角落。其实,戴斌老师认为,“成功的机会”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合与否”的区别。关键是,一定要在自己所拥有的机会中选择一个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如果广大的考生能够在自己脑海中剔除掉公务员的“唯一”式的属性,替以成功的“多样”式属性,相信反而有利于自己的公务员备考及水平的发挥。(二)“害怕”领导。对于这个问题,可能很多参加过面试的考生都会有这种感觉,那就是一进到面试室里面,黑压压的一排领导坐在前方,瞬间就有些“犯晕”了。而且不少领导样子还是比较严肃的,而考生在这个时候出现“怯生生”的情况就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了。其实考生要纠正的一个想法是,领导也是人,而且作为一个曾经的“过来人”,他们或许比你自己还要能体会你作为一个“面试者”的心情。所以不必太紧张,用看待长辈的心态面对领导,自然就不会在面试考场上“坐立不安”了。(三)不适应面试的场合。谈到这个点,多少就和人的心理是有关的。一个人,除非是心理素质非常过硬的人,一般来说,在一个陌生的场合中与别人谈话,往往要比在熟悉的场合中显得紧张得多。通俗地说,就好像在家里,即使让你谈论一个从来都没有涉及过的话题(比如让你谈一下最近美国的次级债市场对全球股市的影响),或许完全不关心财经的你也不会感到一丝的紧张。而在一个没有从前没有待过的场合(比如在有一堆陌生人坐在你面前的一个“小屋子”里),要你谈一个你非常熟悉的话题(比如谈一下你大学的专业,或者你的母校),这时候很可能非常熟悉的内容也会变得不熟悉起来,因为人在陌生的场合会觉得“不习惯”,而这种“不习惯”在“目的性”的牵引下,就演变成了“紧张”,而面试时坐在椅子上的“紧张”就会变成“坐立不安”。对于这个点,戴斌老师建议考生不妨在平时多尝试在一些陌生的场合发表一下个人的言论,在平时尽可能多锻炼自己“语言表达”方面的“环境适应能力”。禁忌三:“引经据典” “引经据典”这四个字,在许多传统的想法中,是一个“褒义”的词语。诚然,“引经据典”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代表了人的一种能力,至少能说明所“引”的这些“典故”,“引用者”是知道的,见过的。即便是“生硬”的,也比那些腹中空空的面试者强许多。但并不是所有场合都适合“引经据典”。其中,公务员面试过程中就不大适合这样做。首先,“引经据典”即使在文学作品中,也只是“小品”、“随笔”和“杂文”这几种文体中比较常见。而实际上,在面试过程中,在面对面的“交谈”或“交流”中,是否大量引经据典并不是衡量一个人谈话“水平高低”的标准。其次,戴老师发现有个别面试的考生,特别喜欢在公务员面试时引用典故。但是,目前很少有人能像“文学大师”那样在“引经据典”中“收放自如”。而且很多时候面试的考官年龄都比面试者要“大”,甚至“大”很多。所以考生在公务员面试时的“引经据典”,常常被认为是不成熟的“引经据典”,给考官一种“刻意”或者是“做作”的感觉,反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再次,在面试过程中,由于时间很紧凑,而考官本身的工作强度也很大,如果考生“引经据典”(或者是大量“引经据典”)的话,就很可能“变相”地拉长了面试时间,无形增加了公务员考录工作的工作量。从这个角度看,是不会得到任何人的“好感”的。建议考生在考场上回答面试题目时,直接到达“重点”为宜,切记在无关紧要的“典故”上花费太多的时间。禁忌四:“东张西望” 公务员的面试表面上看是一个“考试”,是公务员招考过程中的“第二个考试”。而实际上公务员的面试是“考官”通过“与考生面谈”的方式,“了解”考生的一个过程。重点是“了解式”的,而不是“审问式”的。所以考生一定要把公务员的面试当成是一个“郑重的”“交流过程”。考生要体现的首要并不是谈话的“内容”,而是谈话的“态度”。所以戴斌老师建议考生面试时要真诚地注视考官,千万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否则会显得不尊重对方。禁忌五:“长篇大论” 说到“长篇大论”,在文义上看,是指滔滔不绝的言论,多指内容烦琐、词句重复的长篇发言、表述或文章。广州新东方的戴斌老师认为,“长篇大论”是在面试过程中需要避免的第一个点。因为公务员面试,其实质就是面试者面对考官时所做的一个“发言”,而这种“发言”(或者说是一种在别人面前的“表述”)在某种程度上是公务员日常工作中的一个“缩影”。为什么这么说呢?或许大家都可以想象,作为一个基层公务员,很多时候当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情况”时,而这个情况是你了解而别人不了解时,这时侯实际上有两个工作是需要做的:一个是向领导“表述”这个情况,让领导了解情况后再做出“决定”。还有一个工作是,要把情况向其他的同事或工作人员“表述”这个事实,让其他的同事或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再共同“出谋划策”,“集思广益”。所以这个时候,作为公务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表述情况”的技巧和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的。而任何时候,其实“言简意赅”都是最重要的。为什么?因为没有人会喜欢“累赘的”、“重复的”表述。而且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都比过去大大地加快了,如果一个事实只需要5分钟就可以“表述”清楚,但某些人却用了1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去“表述”,这无疑是一种“效率”不高的表现,效率不高除了影响自己的工作外,更重要的是同时在“灼烧”别人的时间和生命。以下广州新东方的戴斌老师将结合过往的实际辅导经验,给大家几个考场的真实例子: 实例:某考生在校期间是一个很活跃的学生干部,在职务上,担任过学生会的主席团成员、校团委常委和学院党支部副书记(学生副书记),而且在校期间组织过多项大型文艺活动,也拿过很多学术和文体竞赛的奖项(包括很多演讲赛的奖项)。可以说单从其“辉煌经历”来看,其确实是一个很优秀的大学生。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位考生却曾有两次的面试失败经历。当时,这位考生曾在戴老师的博客上以悄悄话的形式留言,谈到这个方面的困扰。后来与其联系了解情况,戴老师发现问题关键是出在了其最擅长的“语言表达”上。或许说到这里,很多考生会觉得“不可思议”,难道这位考生“口才”不好?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上文已经介绍其拿过很多演讲赛的奖项,其“口才”实际上是很好的。但为什么问题关键会出在了“语言表达”上呢?或许答案说出来,大家会不可“接受”。其恰恰是因为口才“太过好了”。因为在面试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组织活动类”的题目或“社会热点评析类”的题目,而这些题目往往又是很多学生干部的特长所在,因为有太多的话可以说了,有太多的感受要表达了。于是,这位考生一遇到这类题目时就“刹不住车”(其不幸运的是几乎每次面试他都遇到这类题目,但客观的说,这类题目确实出题频率比较高),天南海北地在考官面前“侃”了起来,时间一长,考官们打分时也开始“刹不住车”,于是面试分数“一泻千里”。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公务员面试中需要的是简洁的表述,而不是累赘的表述。后来,把这个问题告诉那位考生后,其终于在第三次面试中如愿成为了公务员,而其改变其实只在于面试表述长度的局部调整而已。后来,我常常和很多即将面试的考生谈过这一类例子,说到这类例子时,戴老师常常会为很多优秀的考生感到遗憾。为什么?因为戴老师认为,“优秀”的品质常常需要用“合适的”方式去表达以赢得别人的认可。而很多时候,不少口才好的人遇到“合适的话题”时都会是“侃侃而谈”。但要知道,凡事都会有度。就戴老师的观点来看,戴斌老师认为我们在面试过程中需要口才,即我们需要好的“表达”,但是我们需要针对“表述”问题,在“量”的把握上要保持一个度,通俗地说,“所表述内容”的长度如果是恰到好处的,就可以称之为“侃侃而谈”。而一旦过了这个“度”,那就是“长篇大论”的范畴了。所以,“适度”的“侃侃而谈”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博学多才”,而“过度”的“长篇大论”就不是一个高素质的面试者所应该做的事情了。因此,广州新东方的戴斌老师建议广大考生在面试过程中要避免“长篇大论”,方能“脱颖而出”,取得面试高分。
第四篇:学习外语的五大禁忌
第一,过分讲究方法和技巧,而不愿意下真功夫。语言的运用是一种技能,但这种技能不是专靠技巧能够获得的。太讲究方法和技巧会被其占用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对学习的内容本身投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反而会影响学习的效果。如有一个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青年,他订了10多种关于自学和考试的刊物,认真学习和研究,讲起方法来一套一套的,可他每次参考的科目却大多考不及格。这是因为他只顾钻研方法和技巧,在学习内容上花的时间和精力太少,而且养成了投机取巧、不肯下功夫的习惯。方法和技巧只能适当利用,并且要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技巧才会真正管用。
第二,过分讲究速度和效率,不愿花时间经常重复(复习)已学过的内容。语言运用是一种
第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恒心,不能长期坚持学习。技能的熟练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但不能向困难低头,要坚持不懈地反复学习,持之以恒。
第四,不重视听力训练。语言是有声的,我们对语言的感受首先是语言的声音作用于我们的大脑。如果不练习听力,只是默默地阅读和背单词,其结果不仅听不懂别人讲外语,而且阅读水平也难以提高。听力和阅读都是以词汇是基础,学英语要有一定的词汇基础,没有一定的词汇基础,你看再多的东西,听再多的磁带,也象看天书,听天书一样,看来听去,看不懂,听不进,最后搞得头昏眼花,进而是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对英语产生厌恶感,要是达到这种程度你也就基是本上完蛋了。背词典必要的,可以说任何英语考试都需要背单词!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一切都无从谈起。那些考过四,六级的大学生估计有99%的都是这样过来的,除非个别英语本来就很强的人。有电脑的人可以用词汇记忆软件,软件能够科学精准地安排学习,确实比背词典或者课本效率高很多,我试用过很多软件,效果都还可以,最后我选用的是“奇迹英语智能记忆”,你可以通过你可以通过(www.bn.qjnet.net)了解和免费下载试用板。
第五,只学而不用。语言的实践性很强,如果只学而不用,就永远也学不好。我们学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要学会在用中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兴趣,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第五篇:党员干部不能“口无禁忌”
党员干部不能“口无禁忌”
党员干部“口风”如何,直接关系其政治素养、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个别党员干部信口开河、口无遮拦,不仅损害了自身形象,也影响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其实质是党性不纯、作风不正的表现。通过学习,诸暨市纪委、诸暨市委组织部印发的《诸暨市党员干部十条禁语》,再这些禁语”当中,我对“我也没办法,是上头(某领导)要这样做的。”印象比较深刻,那么就结合这条禁语我简单谈一下个人的体会,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我也没办法,是上头(某领导)要这样做的。”这条禁语,充分说明了有的干部平时推诿责任,担当精神不足、责任意识不够,不能主动履行自己的职责。
倡导担当精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不少干部存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能担当的问题。有的在其位不谋其政,推诿扯皮、敷衍塞责,遇到矛盾问题绕道走;有的怕得罪人,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平平安安占位子,庸庸碌碌混日子;有的水平低、能力差,心有余而力不足,想担当却无力担当。应该看到,担当背后是品格、是境界、是能力。有效担当责任和使命,不仅要有敢于担当的自觉,更要有善于担当的本领。道义靠铁肩担起,担当靠能力支撑。
担当精神体现于社会实践之中。一个政党、一个政府、一个干部有无担当精神,不在于怎么说,而在于怎么做。当前,实体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企业转型升级、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各项社会事业正在逐步推向深入,难以预见的风险考验很多。这就要求每位党员干部干部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敢于跳进矛盾漩涡中去解决问题,积极寻找克服困难的对策;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关键时刻能够豁得出去、顶得上去,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
统计部门,虽然直接面对普通群众的机会较少,但同样作为党员干部,需要坚持的担当精神是一样的。对我们而言,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好的担当。同时,也要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在“五水共治”、“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中心工作中,发挥作为统计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