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考点及专项练习
高三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
一、考点解读
传记是记述人的生平事迹的一种重要文体。阅读传记,可以追溯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可以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可以探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索,可以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还可以观照历史的沧海桑田,社会的光怪陆离,丰富阅历,陶冶情操,提升识见。
(一)传记的种类
1、自传或他传:自传是自述生平事迹的实录(如鲁迅的《鲁迅自传》,《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他传则是他人撰写的(如《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等),具有一定文学性,却不同于自传体小说。
2、评传:全面介绍和评论人物思想、生活和贡献的文章,所写对象大多是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其他著名人物。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如《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等)。
3、回忆录
(二)传记的特点
1、真实性。文学性传记也要达到艺术真实。(史学性和文学性两种,前者强调事实真实可靠;后者强调在基本事实和骨干情节是真实的基础上可有一些想象和细节虚构。)
2、概括性。人物及人物事迹要有选择。
3、通俗性。
高考试卷中置于实用类文本视野下的人物传记阅读,其主要考查目标及相应的能力层级有:
1、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思想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考点例说
(一)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
例如:《核按钮》P136第2题(2008年全国高考(海南、宁夏卷)第16题)盛宣怀在创办北洋大学堂时提出了哪些主张?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盛宣怀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6分)
解析:这道题是考查筛选并整合传记文本关键信息的能力。本题包含两个问题,前者要求列述盛宣怀的办学主张,后者要求概括其教育思想,这要从其办学的具体主张的分析中来检视。从文中可知,盛宣怀给北洋大学堂订了两条规则:一是不不许“躐等”,即是“学无次序,浅尝辄止”,本大学堂的学员必须循序渐进,不许中途他骛,直至完成学业。其二是要学习专门科学技术,文字语言不过是工具。反映了他“学以致用”教育思想。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一篇人物传记,完成后面题目。
解读毕加索
①面对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强悍茁壮、伟大狂放的艺术家,我们常常只有惊叹。其他都是惊叹之余或曲终之后的惋惜与回味,或许还有细细地咀嚼——品咂其中的苦味和甘甜,以及咸涩。
②在人类的历史上,有一些艺术家是难发超越的,他们本来就是这样一些强大特异的生命。这些生命仿佛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一生可以纵横涂沫而不知疲倦。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拥有一个长长的生命、漫漫的创造历史:从很早即开始起步,直到最后才缓缓终止。毕加索最早的作品是十岁左右画出的,如十四岁的《裸脚的女孩》《老渔民》等杰出作品——仅此一条这是一个非凡的绘画天才。
③纵观他一生的无数作品,可以从中找到各种风格倾向各种情绪,这些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它们本身即组成一个宇宙,其中繁星闪烁,风云变幻,既有风和日丽也有雷鸣电闪,更有惊涛骇浪,那种动人的美,让人过目不忘的最为独到的呈现与表达,简直比比皆是。我们可以一口气列举出《站在球上的孩子》《特技表演者的家庭与孩子》《奥尔喜肖像》《持扇的女子》……多到一时难以穷尽。最伟大的艺术家,他们心底从来都是充斥了不安:怀疑自己的意义、自己的创造、自己的人生道路,这种怀疑的结果就是艺术生涯中的无数次激变,是无头无尾的探求,大嬉戏和大玩笑,包括大绝望大痛苦;还有恶作剧,装傻与佯疯,傲世与自欺……这一切综合一起,让后来人去清理和辨析,去极为困难地分拣。后来人常常是不知所措的,在这亘古未见的一大堆斑驳灿烂面前,大半只有叹息,而没有能力去鉴别——他们甚至在这样的生命面前连起码的冷静都要丧失,视听失灵,这就是艺术家和受众的的双重悲剧。
④有人不止一次地指出他是现代绘画史上的“巨灵”,除了“野兽派”以外,几乎开创了所有潮流的先河。它们使当时和后来的艺术处于激活状态,它们也使各种尝试变得可信和可能。但当我们面对一大堆千奇百怪、巧思百出,有时直接就是丑陋怪异到目不忍睹的东西时,难道不应该产生一些怀疑吗?是我们错了还是当年的大师错了?追问的结果是:大概谁都没错,是时代错了。在一个人类正在物化、异化,正在走入失去自我的现代荒漠的时代,作为个体,一个生命,你尽可以呼号,但没有回音,更没有应答……至此,我们或许可以稍稍窥见毕加索当年的伤痛。面对那样的时代,人们所能做到的大概也就是像当时的大师那样,做下这疯癫无忌的大喧哗和大游戏了。他要可意地尽情地嘲讽一番,既嘲讽自己,又嘲讽时代;既嘲讽去者又嘲讽来者。因为不如此就不足以表达心中的全部感触、百缠纠结无从摆脱的矛盾与痛苦。
⑤不仅如此,他还要面对一个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时代,特别是一个虚荣的时代。看来一个艺术家被逼到了尽头,就偏要穿上皇帝的新衣,偏要以此为东——他与另一些人的不同就在于他的自觉与清醒。毕加索兴之所至任意涂沫,像儿童一样嬉戏不休,上下游荡,四方徘徊,进入化境般的流畅自如,实际上却是隐含了一个生命的全部悲冷无告。这儿有泪水,有傻笑,更有绝望的哀求,在他这儿等于是以歌当哭。
⑥就最后而言,就其背后的意义而言,毕加索是消极的。
⑦他没有将一个人追求完美的努力、将这种生命的搏斗进行到最后。他以另外一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屈服。我每一次看到他的不可征服的创造,就在心里悄悄发出叹息:伟大的毕加索,屈服的毕加索。
【注】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画家,法国现代派主要代表,一生画风和风格迭变。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第三段说“这些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能力鉴别,只有叹息。B、第三段中“其中繁星闪烁……更有惊涛骇浪”一句以多种自然现象作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毕加索作品多样化的风格和种种复杂的情绪。
C、人类被物化异化,正走入失去自我的现代荒漠时代,而个人的呼号又无回音,这使毕加索心中有着“无从摆脱的矛盾与痛苦”。
D、“自觉与清醒”是毕加索与其他艺术家的不同之处,他的“自觉与清醒”表现为借助作品长歌当哭。E、本文开篇以“惊叹”和“惋惜”总领下文,然后先对应“惊叹”突出毕加索的“伟大”,再对应“惋惜”表现其“屈服”,最后以“伟大的毕加索,屈服的毕加索”作结。
【参考答案】A E(A“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的原因是其风格多种多样,而不是“我们没有能力鉴别”。E文章不是先表现“伟大”再表现“屈服”,两方面内容是结合在一起阐述的。)
2、文中说毕加索的作品“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毕加索的作品中有这些“奇迹”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①毕加索的心底从来都在怀疑自己的意义、创造和人生道路;②他的创作有无数次激变,他坚持不断的探求。
3、文中说“这就是艺术家和受众的双重悲剧”,句中的“双重悲剧”指什么?请结合文意分析作答。
【参考答案】①艺术家的悲剧:创造了一大堆亘古未见的斑驳灿烂的作品,而受众没有能力去鉴别;②受众者的悲剧:面对艺术家内容庞杂的作品没有能力去鉴别。
4、文章开头说,毕加索是一个“伟大狂放的艺术家”,毕加索的“伟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
【参考答案】①毕加索有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或“有着漫长的创造的历史”);②其作品内容和风格多种多样,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③几乎开创了所有潮流的先河。
(二)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即精读全文,能分析传记文本的叙事语调(叙述者的感情倾向)及其在语言表达的风格,品味其写人、叙事、抒情、议论等方面的技巧运用,揣摩其遣词造句的特点;能梳理传记的结构层次,把握叙事线索,区分主次、详略、疏密、繁简;能概括传记的主题思想。
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例如:华南师大附中2007-2008学年高三综合测试
(二)第20题
李清照传(节选)
①国难当头之时,南宋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夺却愈加激烈,朝廷章法大乱,众官无所依从。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赵明诚罢守江宁被命移知湖州,但未到任即被免。三月,清照与明诚乘船上芜湖,入姑孰(准备移居赣水上),沿江而上时经过和县乌江(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处)。秦亡后,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最后失败。项羽垓下兵败后,逃至乌江畔,乌江亭长欲助项羽渡江,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言罢,拔剑自刎。面对历史遗迹,抚昔思今,清照思绪难平,于是作诗一首,题为《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②诗中通过歌颂项羽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种人生哲学:活,要活得昂扬,出类拔萃,有声有色;死,要死得壮烈,慷慨英武,可歌可泣。
③气节,是人的精神风貌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同时,诗人还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了无气节和昏庸无能。
④五月,明诚把家属送到池阳(安徽贵池),又接到旨意复知湖州。六月十三日,盛夏酷暑,明诚离池阳,“涂(途)中奔驰,冒大暑,感疾”。(《金石录后序》)行至建康时,病势已重。七月末,清照于池阳闻讯,心急如焚,急解舟赴建康,然而已无力回天。八月十八日,明诚病逝。
⑤从此,清照将永远是孤雁一只了。再没有“相对展玩咀嚼”金石书画藏品的欣慰,再没有“相向惋怅者数日”的余韵,再没有坐归来堂斗茶大笑的乐趣,更不会再有苦苦相思之后团聚的甜蜜了。相见直要待来生。前路漫漫,等待着她的,是孤苦伶仃颠沛流离,是世情险恶中伤欺侮遭此一击,刚毅的清照,也难以承受了。“葬毕,余无所之余又大病,仅存喘息。”(《金石录后序》)李白是“拔剑四顾心茫然”,而清照此时是“葬毕夫君心茫然”。山河破碎,家破人亡,清照无限悲痛,大病一场。蘸着血泪,她写下了“祭赵湖州文”,其中有句云:“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白日”句典出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八:襄州居士庞蕴将入灭(佛教称僧人死亡为入灭),令其女灵照观日之早晚来报。其女回报说:“日已中矣,而有蚀也。”待父出门观看时,其女“即登父坐,合掌而亡。”父见其状,夸其女“锋捷”,庞延至七日之后乃亡。此句即谓明诚先己而亡,死得其所,较之后亡者之处境为好,以聊示自慰,寓己悲痛之深。“坚城”句典出杞梁妻哭夫的故事。《孟子?告子下》中有“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的话。刘向《说苑?善说篇》载:“昔华舟杞梁战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阤。”“阤”(zhì)即溃塌之意。此句意谓己之悲伤同于杞妇,而“坚城”一词,语涉双关,且以暗示赵明诚为国之长城之意。这组骈文对句是此篇祭夫文中仅存下来的残句。对于夫君于乱离中暴病身亡,清照含着无限的悲痛,这一“叹”一“怜”中,哀之痛,伤之切已溢于言表。
1、从选文看,李清照创作《乌江》一诗的背景和目的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5分)
【参考答案】背景:李清照随夫来到项羽兵刎的乌江,抚昔思今,感慨万千。(1分)目的:展示自己的人生追求:生,要堂堂正正,出类拔萃;死,要轰轰烈烈,慷慨悲壮。(2分,意思切近,语言简炼即可)讽刺了南宋朝廷的敬且偷安、了无气节的昏庸无能。(2分)
2、“从此,清照将永远是孤雁一只了”一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本题考查对传记文本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与作用的理解。从文章结构角度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分)从文章内容上讲,这句话表明李清照从此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开始了一个孤苦伶仃颠沛流离的痛苦历程,感情、境遇也从此改变,这是她一生再大的一个转折点。(2分)
3、在读到李清照《乌江》一诗的时候感慨地说:“气节,是人的精神风貌中至关重要的因素。”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气节”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气节是一个人活着的尊严,安身立命的前提(观点2分)。拥有气节的人,是民族的脊梁,是国家的栋梁,他们的英名将永垂不配、万古流芳,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与景仰。李清照本人不南渡,不投降,充分显示个人的气节;其丈夫赵明诚抱病赴任,死于途中,为国之长城,显示其为国而死的气节。失去气节的人,是民族的耻辱,国家的蛀虫,他们将会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
万年。(4分,正反面的分析各2分)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一篇人物传记,完成后面题目。
我的早年生活 【英】温斯顿?丘吉尔
①“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个萤火虫。”刚满12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主考官们最心爱的科目,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我最不喜欢的。我喜爱历史、诗歌和写作,而主考官们却偏爱拉丁文和数学,而且他们的意愿总是占上风。不仅如此,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千方百计地揭露我的无知。这样一来,只能出现一种结果:场场考试,场场失败。
②入哈罗公学的入学考试是极其严格的。校长威尔登博士对我的拉丁文作文宽宏大量,证明他独具慧眼,能判断我全面的能力。这非常难得,因为拉丁文试卷上的问题我一个也答不上来。我在试卷上首先写上自己的名字,再写上试题的编号“1”,经过再三考虑,又在“1”的外面加上一个括号,因而成了〔1〕。但这以后,我就什么也不会了。我干瞪眼没办法,在这种惨境中整整熬了两个小时,最后仁慈的监考老师总算收去了我的考卷。正是从这些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蛛丝马迹中,威尔登博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学。这说明,他能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他是一个不以卷面分数取人的人,直到现在我还非常尊敬他。
③结果,我当即被编到低年级最差的一个班里。实际上,我的名字居全校倒数第三。而最令人遗憾的是,最后两位同学没上几天学,就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而相继退学了。
④在这种尴尬的处境中,我继续待了近一年。正是由于长期在差班里待着,我获得了比那些聪明的学生更多的优势。他们全都继续学习拉丁语、希腊语以及诸如此类的辉煌的学科,我则被看作是个只会学英语的笨学生。我只管把一般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牢记在心──这是光荣的事情。几年以后,当我的那些因创作优美的拉丁文诗歌和辛辣的希腊讽刺诗而获奖成名的同学,不得不靠普通的英语来谋生或者开拓事业的时候,我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比他们差。自然我倾向让孩子们学习英语。我会首先让他们都学英语,然后再让聪明些的孩子们学习拉丁语作为一种荣耀,学习希腊语作为一种享受。但只有一件事我会强迫他们去做,那就是不能不懂英语。
⑤我一方面在最低年级停滞不前,而另一方面却能一字不漏地背诵麦考利的1 200行史诗,并获得了全校的优胜奖。这着实让人觉得自相矛盾。我在几乎是全校最后一名的同时,却又成功地通过了军队的征兵考试。就我在学校的名次来看,这次考试的结果出人意料,因为许多名次在我前面的人都失败了。我也是碰巧遇到了好运──在考试中,将要凭记忆绘一张某个国家的地图。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将地球仪上所有国家的名字都写在纸条上放进帽子里,然后从中抽出了写有“新西兰”国名的纸条。接着我就大用其功,将这个国家的地理状况记得滚瓜烂熟。不料,第二天考试中的第一道题就是:“绘出新西兰地图。”
⑥我开始了军旅生涯。这个选择完全是由于我收集玩具锡兵的结果。我有近1 500个锡兵,组织得像一个步兵师,还下辖一个骑兵旅。我弟弟杰克统领的则是“敌军”。但是我们制定了条约,不许他发展炮兵。这非常重要!
⑦一天,父亲亲自对“部队”进行了正式的视察。所有的“部队”都整装待发。父亲敏锐的目光具有强大的威慑力。他花了20分钟的时间来研究“部队”的阵容。最后他问我想不想当个军人。我想统领一支部队一定很光彩,所以我马上回答:“想。”现在,我的话被当真了。多年来,我一直以为父亲发现了我具有天才军事家的素质。但是,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只是断定我不具备当律师的聪慧。他自己也只是最近才升到下议院议长和财政大臣的职位,而且一直处在政治的前沿。不管怎样,小锡兵改变了我的生活志向,从那时起,我的希望就是考入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再后来,就是学军事专业的各项技能。至于别的事情,那只有靠自己去探索、实践和学习了。(节选自温斯顿?丘吉尔《丘吉尔自传》)
【补充介绍】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英国传记作家,历史学家,政治家。生于牛津附近的布莱尼姆宫。祖父马博罗将军在战争中立有赫赫战功。父亲拉道尔夫勋爵曾任英国财政大臣。他从小便被送入寄宿学校学习,曾就读于著名的哈罗学校,但生性执拗,学习成绩不佳,只喜欢历史、文学和军事游戏。1893年勉强考入桑德斯特陆军军官学校后,由于志趣相投,毕业成绩名列前茅,获军官资格。战争期间,他还广泛阅读了历史、哲学、宗教和经济方面的著作,以弥补自己书本知识的不足。
1899年,丘吉尔退伍参政,1900年当选为下议院议员。1906年以自由党身份首次入阁担任殖民副大臣,后出任商务大臣、内政大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担任海军大臣,战争期间担任过军需大臣。
20世纪30年代,由于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欧洲形势日益紧张,丘吉尔坚决反对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成为强硬派领袖。他到处发表演说,揭露战争的危险。他的演说滔滔雄辩,警句迭出,被公认为出类拔萃的大演说家。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0年,他临危受命,出任首相,领导英国人民保卫英伦三岛,并积极展开外交活动,与美苏结盟,形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1、举例分析这段传记的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这段自传的语言诙谐幽默,充满轻松的调侃和自嘲。例如“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千方百计地揭露我的无知。”作者通过对照,显得滑稽可笑。又如“正是从这些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蛛丝马迹中,威尔登博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学。这说明,他能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作者大词小用、庄词谐用,十分幽默。再如“实际上,我的名字居全校倒数第三。而最令人遗憾的是,最后两位同学没上几天学,就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而相继退学了。”作者用委婉的方式写出他倒数第一的事实,让人忍俊不禁。
2、结合选段的叙述,试分析丘吉尔将会如何评价他早年所受到的教育,他的心态怎样?
【参考答案】丘吉尔轻松调侃的叙述,在好笑之余又引人深思,从中可以体会出丘吉尔对那种教育方式的否定。一个拉丁文和数学很差的学生并不就是“差生”,只是他的兴趣可能在历史、诗歌和写作方面。如威尔登校长那样宽容地对待他们,他们将来也会有成就。丘吉尔对待过去的心态是坦然乐观的,这从文章的语言特色中能体会出来。
3、丘吉尔在哈罗公学的成绩不佳,后来却成为著名的传记作家、历史学家、政治家。请结合全文和“补充介绍”,简要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发,请分条列举(可联系自身实际)。
【参考答案】(1)要有自己的爱好并努力学习和奋斗。丘吉尔尽管拉丁语、希腊语、数学成绩不好,但历史、文学、母语成绩很好。(2)父母应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并为孩子选择生活志向。丘吉尔的父亲见丘吉尔喜欢军事游戏,就同意他进军事学院。(3)要刻苦自学。如丘吉尔在战争期间,广泛阅读了历史、哲学、宗教和经济方面的著作,以弥补自己书本知识的不足。总之,人要有理想,并靠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实践和学习。
(三)分析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即细读全文,能分析传记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能分析传记选材组材的特点与用意,能区分传记的主要常见类型,如自传、评传等一般写作特点。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从结构章法上看有单线推进、有双线并行,从描写技法看有对照、衬托、象征、渲染、场面描写和细节勾勒等,从修辞手法看,有引用、比喻等等。
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要结合文本加以判断分析。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例如:(2008年高考山东卷第20题)【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一篇人物传记,完成后面题目。
巴尔扎克之死 【法国】维克多·雨果
我走进了巴尔扎克的卧房。
巴尔扎克先生躺在床上,头靠着一大堆枕头,枕头上还加上了从房间的长沙发上取下的红锦缎坐垫。他的脸呈紫色,近乎变黑,向右边耷拉,没有刮胡子,灰白的头发理得很短,眼睛睁开,眼神呆滞。我从侧面看着他,觉得他很像皇帝①。
一个老妇人和一名男仆分别站在床的两侧,面带恐惧,屏声静息地听着临终之人喘着粗气。
床头柜上的蜡烛把壁炉旁挂着的一幅画照得通亮,画上的年轻人红润的脸庞上泛着微笑。床上散发出一股令人无法忍受的气味。我撩起被子,握住了巴尔扎克的手。他的手上全是汗,我紧紧地握着,他却毫无反应。
……
老妇人对我说:“他活不到天亮了。”
我走下楼梯,满脑子都是他那张没有血色的面孔。穿过客厅时,我又看见了那尊静止不动的、表情沉着高傲的、隐隐约约焕发着容光的半身雕像,我想到了对比鲜明的死亡和不朽。
他在夜里去世了,终年51岁。
在他去世的当天,吉罗给他画了像。人们还想做他的面模,但没有成功,因为尸体腐烂得很快。他死后的第二天上午,到他家来的模塑工人发现他的鼻子塌陷,脸已经变形。人们把他放进一个包铅的橡木棺材里。
葬礼在鲁尔教堂举行。我站在他的棺材旁,回想起我的第二个女儿出生后行洗礼时也是在这个教堂,从那时起我再没有来过。在我的记忆之中,死亡和新生联系在一起。
……(节选自《巴尔扎克之死》,张有浩译,有删改。)
【注】①皇帝:指拿破仑(1769—1821),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百日王朝皇帝。
【问题】文中两处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怎样的认识?
【参考答案】①将充满活力的生命与垂死的生命作对比,表明死亡是残酷的,又是无法避免的。②将新生和死亡作比较,表明生与死是生命的自然过程,死亡并不可怕。
【总结一】人物之间的对比烘托。人物传记可以大量地运用衬托这一艺术手法并且灵活多变:或让人物两相对照,相互衬托;或虚实结用,以实托虚;或以宾衬主,对人物进行侧面烘托;或引用歌诗,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或大衬托下包含多层小衬托。对比烘托是人物传记采用较多的一种表现手法,对比烘托中人物形象会更具个性更鲜明。
2、阅读下面一篇人物传记,完成后面题目。
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李岚清
①冼星海祖籍广东番禺,1905年6月13日出生于澳门。1925年他到北京,进入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1928年到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因参加**而被迫退学。靠朋友的帮助和在船上做苦工,他于1930年春到达法国巴黎学习音乐,靠在餐厅等处做杂役维持生活,失过十几次业,饿饭,找不到住处,甚至只得提了提琴到咖啡馆、大餐馆中去拉奏讨钱。在这样痛苦生活的煎熬中,冼星海坚持学习,并成功地创作了《风》得到老师们的赞誉,考入巴黎音乐学院著名作曲家杜卡教授的高级作曲班,并获得了
荣誉奖。学校要给他物质奖励,问他要什么,他的回答是:“要饭票”。
②1935年秋,冼星海结束在法国的五年学习生活,回到上海。当时,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后,正把侵略的战火燃向华北,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关头。冼星海用音乐做武器,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创作了《我们要抵抗》、《救国军歌》、《保卫卢沟桥》、《到敌人后方去》等抗战救亡歌曲,在群众中广为传唱。他得知教育家陶行知在上海郊区为贫苦孩子办了“山海工学团”,便定期去该团做辅导,教唱救亡歌曲。他还深入到学校、农村、厂矿、部队去推广、辅导群众歌咏,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救亡歌咏运动。
③正当他注意“向着光明的、有希望的”延安情况时,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寄来音乐系全体师生签名给他的聘书,又给他来了两次电报。这样,他于1938年11月到达延安,受聘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任教,并于1939年6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延安的音乐教学设施和条件很差,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思想风貌、斗争意志,丰富的民间音乐素材,却激发起冼星海高涨的教学和创作热情。他十分重视对民间音乐的学习和研究,热心群众的音乐文化生活,延安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都留下了他辛勤奔走的足迹。他讲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一次晚间上课,讲到深夜,本该休息了,但学员们听得很入神,毫无倦意,要求他继续讲下去,于是他一直讲到天亮。在这里,他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大型声乐套曲,还创作了《反攻》等歌曲,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④《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杰出的代表作。1939年春诗人光未然创作了《黄河吟》,冼星海听完朗诵后,一把将诗稿抓在手里,激动不已地说:“这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史诗,我要把它写成一部代表中华民族伟大气魄的大合唱。”拿到歌词后,他收集创作素材,多次要求人们讲述渡黄河的情景和感受,对很多细节都再三追问,还去学唱船工号子。3月31日,《黄河大合唱》的八首歌曲完成了。冼星海亲自指挥“鲁艺”的学员排练,1939年5月11日,在庆祝“鲁迅艺术学院一周年纪念音乐晚会”上,冼星海指挥100余人的鲁艺合唱团,成功地演出了《黄河大合唱》。演出结束后,毛泽东等领导人都站起来热烈鼓掌,感动地连声说好。《黄河大合唱》将文学与音乐完美结合,融声乐、器乐、文学于一体,雄壮而激奋,成为时代的强音、民族的心声,震撼着神州大地,是一部高度概括抗日战争年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里程碑式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不仅受到延安军民广泛的赞扬和欢迎,而且迅速传播到包括国统区在内的各个战区,进而蜚声海外,逐渐在美国、加拿大、缅甸、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苏联等地广泛演唱,成为我国最早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的音乐作品。
⑤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在莫斯科病逝。当年11月14日在延安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挽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问题】本文追述冼星海的往事有几个细节,举例说说这些细节的写法体现了传记什么样的特色,加以赏析评价。
【参考答案】①因为是多年以后追述往事,文章对细节没有过多的描写,更不添枝加叶。如晚间上
课,学员们要求他继续讲下去,他便一直讲到天亮这样的细节,客观真实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体现了传记史实性、真实性的特点。
②选用的细节很有典型性、代表性。如在法国作品获奖,他竟只“要饭票”的细节,典型地反映了冼星海生活极其窘迫仍努力出色地学习。言简意赅,很有表现力。
③在整体的概述中,穿插若干具体细节,使人物形象鲜明饱满。如诗人光未然创作了《黄河吟》,冼星海听完朗诵后,一把将诗稿抓在手里,激动不已地说:“这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史诗,我要把它写成一部代表中华民族伟大气魄的大合唱。”这样的细节,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十分生动。
【总结二】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作者无以使人物生动起来。因此,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
3、阅读下面一篇人物传记,完成后面题目。
苏东坡传(节选)
林语堂
①徐州不仅是个大城市,地控鲁南,一向为军事要冲。在过去各朝代,徐州四面皆有战事,今日仍位于津浦陇海两铁路交会之处。徐州离一个地区近在咫尺,此地区即在此后数十年内因为一个盗匪巢穴受《水柳传》的渲染而出名。徐州位于河畔,南部高山耸立,下有深水急流,在城边流过。当地出产上等花岗岩、煤、铁,苏东坡时已开始开采。因此徐州也以产刀剑著称。苏东坡喜爱此地的自然风光,鱼与螃蟹也种类繁多,因称之为“小住胜地”。
②在八月二十一日,苏东坡到任三个月之后,洪水到了徐州。王安石以前曾设法疏浚过黄河水道,但是空花了五百万络,工程竟归失败,负责工程的人畏罪自尽。黄河现在是在徐州以北约五十里处向东方决口,水势开始蔓延,淹没了几百方里。水到徐州城边时,被城南的高山所阻,于是继续高涨,到了九月,水深达到两丈九尺。水高一度超过了徐州城内的街道。苏东坡奋不顾身,抢救城池。有几十天不回家过夜,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监督加强外圈的城墙。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苏东坡在城门口劝阻他们,以免引起人心惊惶。他说:“我不走,你们最好也不要走。”这样把大家劝回去。此处不是细谈苏东坡建筑工程天才之所,不过也得说他是亲自参与了防堵工程的数字计算。在盘旋滚转的洪水势将越过东南外城墙时,他正在忙于加强城基和增加城高。防水工程长九千八百四十尺,十尺高,二十尺厚。完成这项工程,需要数千人之众。他亲身到军营去见指挥官。因为禁卫军直接受皇帝命令,苏东坡恳求他们协助。指挥官欣然应允,他说:“大人都亲自监工,我们自然应当尽力。”同时在徐州北方也正在准备把洪水引入以前的黄河旧水道,黄河在中国历史上曾改道多次。洪水威胁徐州城四十五天。在十月初五,黄河又回到旧水道,往东在靠近海州处入海,洪水才开始撤退。
③百姓欢天喜地,感谢全城得救。但是苏东坡对临时的堤防感到不满,附以详细数字说明,修表呈
奏朝廷,请求拨款,重建石头城墙,以防患于将来。空等好久之后,苏东坡修改了原定的计划,建议改用坚强的木材加强堤防,不再用石头。皇帝对他的成就特颁圣旨嘉许,在次年二月,朝廷拨予苏东坡三万贯,一千八百米粮,七千二百个员工,在城东南建筑了一条木坝。在外围城墙上,由于苏东坡喜爱建筑,他兴工建筑了一座楼,一百尺高,名之为黄楼。后来黄楼一词成了苏东坡在徐州所作诗歌总集的名称,正如他在密州建筑的超然台,成了他在密州所写诗集的名称一样。
④黄楼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对古老中国的宇宙论的信念而起。根据中国的宇宙论,宇宙中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所构成。五行中每一行都代表一种性质,如同坚硬、生长、流动、热、重等等,这些性质都具有一种宇宙的意义,不但用以指物质的宇宙,也用以指生命的功能与人的个性行为,也可以用于男女的婚配。生命离不开五行的交互作用,比如相生相克。每一行皆有其颜色,正好像那种元素的性质。说也奇怪,黄代表土,黑代表水,黄土因具有吸水力量,所以可以克服水。黄楼之命名即含有防水之意。(摘自林语堂《苏东坡传》第十三章“贡楼”)
【问题】文章在刻画人物方面多处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请找出相关内容并分别说明具体作用。
【参考答案】(1)王安石曾设法疏浚黄河水道,付出昂贵代价,工程竟归失败。用以反衬苏东坡治水方面的突出才能。(2)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被他劝回,用以说明苏东坡有一定的影响力。
【总结三】人物传记在刻画人物方面多处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更好地凸显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除此之外,传记还常用到首尾照应、正侧结合、卒章显志、托物言志、虚实相间、情景相融等手法,对此要熟悉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考试时才能有的放矢,结合文本细心鉴赏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鉴赏人物传记的表现手法,平时要注意训练更要注意总结归纳,积淀解题经验,方可有备无患。
(四)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阅读传记,应从对传主生平事迹的叙述以及相关评论中把握作者的对传主的评价和情感倾向,把握传主的思想立场、政治主张或艺术观点等。传记是写人的艺术,事件和细节是传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对传主的态度和情感离不开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的描写,评价时要善于从梳理具体事件、场景、细节入手,由表及里,去芜存菁,把握其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还要抓住文本中的议论或评论的文字,体会作者的观点态度。
如:《核按钮》P137第3题(2007年全国高考(海南、宁夏卷)第18题)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叶圣陶在四川》)(8分)
【参考答案】这道题是考查对传主的人格情操的理解。《叶圣陶在四川》一文对叶的孺子牛的襟怀有生动的表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看出:①对子女循循善诱,呵护备至。②对作者、读者精心扶植,热情宽容。③对年轻编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一篇人物传记,完成后面题目。
罗曼·罗兰(节选)【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
①罗曼·罗兰,法国文学大师,著有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等作品,并获得了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罗曼·罗兰的文学生涯从他个性中的矛盾体逐渐发展而成,他从父亲那里吸收的爱自由、爱挑剔的高卢人精神,和从母亲那里得到的艺术感受力使他具有了以下常被描绘得奇怪的特征:一个宗教社会主义者,一位反神权的神秘主义者,一位革命的理想主义者,一名非教条主义的基督徒。他还是一位在充满巨大国际竞争的世纪坚持国际合作主义者。罗兰爱法国,但他拒绝承认一个国家能够成为理性和必要的统一体。这样看来,他身上似乎具备一系列的悖论,而他又不断地在他的小说和随笔作品中将这些表现出来。
②热切参与那个时代的知识界活动的罗兰探求着将信仰、希望、爱情以及勇气等品质带给他的社会,这种信念解释了他最初为舞台写作的原因——重新激发英雄主义和对他的祖国的信仰。这里最好的例子是他1898年的剧作《狼群》。
③因为受挫于舞台条件的过分严苛,罗兰转向对著名人物的研究,他写的关于贝多芬的抒情生活的文章,以及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研究,这些对他心目中的英雄的纪念并非评论性传记,而是为获取这些伟人精神而做的充满诗意的努力。罗兰在描绘贝多芬肖像的同时,试图画出20世纪的肖像及其梦想。
④罗曼·罗兰对传记的兴趣充分体现在他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之中。这部小说为20世纪力求捕获整个生命经历的伟大传记小说开辟了道路。罗兰否认这部作品是小说,作品松散的结构和问题也很自然地显示出他对形式的拙劣掌握。不过,在罗兰眼里,一个人的生活不能被关闭进文学形式的狭隘领地中。《约翰·克里斯朵夫》写的是一位音乐天才与自身、与艺术及社会之间的斗争;罗兰刻画了一个充满矛盾和不协调的性格,一位满怀生命热情却又遭到敌对世界误解的极其诚恳的艺术家。它被称为20世纪的最高贵的小说作品。另一方面,现代评论家对罗兰的这部最著名作品挑剔得最多,一些人认为它过于零碎、冗长。对另一些评论家来说,它缺乏文体感:语调方面有一定量的跳跃性,语言也总在狂欢式和严肃式之间变化不息。即便在有生之年,罗兰也经常遭到这些批评,他的辩护是:《约翰·克里斯朵夫》恰似生活本身一样充满插曲和偶然。对他来说,作品的意义在于生命的延续,从一个灵魂到另一个灵魂的火花。
⑤《约翰·克里斯朵夫》牢固地奠定了罗曼·罗兰在20世纪早期文坛的声望。有趣的是,他在这部作品中预见了一场毁灭欧洲的战争的来临,作品完成不久,这样的战争就爆发了。此时他写了一系列文章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特别是1915年的小册子《战斗之上》呼吁作战国的知识分子们去争取和平。
这引起了对他的文学地位的强烈愤怒。法国评论家们认为他只是个智商高的骂街文人,这成为他和法国年轻人之间的也许永难愈合的一条裂痕。
⑥罗曼·罗兰生活在一个阴暗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娇弱、变坏的时代里,罗曼·罗兰缠身于他的时代的主要社会、政治和宗教事件中。他真诚地相信艺术应该描绘真实的情感,传达出使人变得高贵的道德感。他无间断地呼吁自由和人类精神的尊严,支持被压迫者。
1、联系全文内容,简要概括评介罗曼·罗兰(从精神和作品两方面入手)。
【参考答案】①罗曼·罗兰是法国的文学大师,是一个性格复杂、精神充满矛盾的作家,有崇高的文坛地位,获得了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也颇受非议和指责。②作品形式多样,但以传记和传记小说最为突出,著有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等作品。(意思正确即可)
2、依据选文④-⑤两段的介绍,对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做出评价。
【参考答案】①这部作品为20世纪伟大传记小说开辟了道路,也牢固奠定了作者在20世纪文坛的声望。②它被称为20世纪最高贵的小说作品,但作者否认它是小说。③一些评论家也批评它的结构和语言形式。(意思正确即可)
3、结合文中划线的句子,谈谈你对阅读意义的理解。
【参考答案】阅读的意义,在于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心灵交流和碰撞,进而使作品的生命在读者心中得以延续。(意思正确即可)
(五)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阅读传记,要理解作者塑造传主的意图,这是评价文本社会价值和影响的一个入口。传主一般是对国家或人类作出重大贡献或有重大影响的人,阅读时,应结合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把握作品所述的传主个人事业及心路历程的重要事实,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对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从而揭示出传主的典型社会意义和影响。
例如:(2008年高考山东卷第22题)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我所认识的梁漱溟》)(6分)
【参考答案】这道题要求学生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作者对传主的评价的角度,从写作的角度阐释自己的阅读启示,这是对传记文本的价值、影响的考查。参考答案:作者主要是从学问和人格两个方面去认识梁漱冥的。它对我们的写作启示主要有以下点:(1)从文体来说,要评传结合。(2)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3)中心内容要体现人物的身份特征(4)通过细节表现人物。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一篇人物传记,完成后面题目。
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④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⑤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哈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
心。
⑥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B、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
C、作者将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贬低张爱玲,突出林徽因的伟大。
D、作者着力表现林徽因一个女性的人间柔情和高尚的人生境界。
E、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高尚的人生境界。F、本文结构得体,语言流畅,词藻华丽,读来让人感动不已,深受启迪。
【参考答案】BC(B“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文中并没有此意。C突出林徽因的伟大,但并不贬低张爱玲。)
2、作者说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参考答案】三个方面:①她的光辉成就: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集于一身,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她致力于建筑事业,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②她的巨大凝聚力: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③她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
3、文中说:“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花”指什么?“树”又指什么?结合文章中林徽因的经历,谈谈她的具体表现。
【参考答案】“花”指年轻的林徽因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花一样,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树”指历经生活艰难,成熟坚强的林徽因。具体体现:①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②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③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她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④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
三、关于实用类文本“探究题”的探究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从不同角度”可以是正面的角度、反面的角度,当时人的角度、旁观者的角度等等。“不同的层面”指的是文本可达到的层次,如深层、浅层,实用层面、美学层面、哲学层面;可能涉及到的范畴,如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风俗、娱乐、艺术、行文等。“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就是要尽量多从上述角度揭示更多的内容。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就是要分析归纳出提问者和访谈对象(主要是后者)的人生观,探讨他的人生价值,揭示他的这种人生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在当前社会下有什么积极意义。
“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是考查考生的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质疑精神。要善于对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怀疑、对难点尽量依据文章或借助工具书试图解决,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提出补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观点。要注意的是,高考考查一般访谈对象应该是该领域的专家,必有其独到之处,对其观点不要轻易完全否定。
(一)命题方向
所谓“探究”,就是有“我”有“思”的解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探究题考查的侧重点和考察目的不尽相同:“文学类文本阅读”侧重于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和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侧重于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和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鉴此,“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探究题命题有可能在以下几方面做文章:
1、在理性认知上做文章
“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等文本虽然在写法上可以综合多种表现手法,但它们的一大特点便是立足于事实,事情的叙写在文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诸多事情的背后究竟隐含着哪些“深层意蕴”“人生价值”“时代精神”,命题者不会轻易放过。因此,这里面就有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问题和蕴含着许多有待探究与阐发的问题,需要我们用理性的认知去加以判断。
2、在实践能力与实践体验上做文章
“实用类文本”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决定了高考命题不会回避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实践体验的考察。“鉴赏评价”层级中的“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探究”层级中的“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等都有可能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去“思考”、“判断”、提出“见解”。
3、在贴近文本、整体感知上做文章
无论是分析综合,还是鉴赏评价,抑或是探究,都强调贴近文本,靠“文本”下篙,思维起于文本归于文本。超越文本的妄加发挥,是不适宜的。而整体感知,说白了就是不要将文本的组成“要件”肢解,而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读。“调查报告”、“新闻”等文本,有可能除正文之外,会附加诸如“背景资料”“补充介绍”等链接材料,阅读与解题时要善于将其与正文联系到一起进行信息的萃取、问题的
提炼、价值的分析与意蕴的探究。
4、在文本的未定点或空白点上做文章
任何一个文本(包括实用类文本)都有一些未定点或空白点,有的可能不是访谈双方讨论的中心话题,有的可能不是作者陈述的主要方面,有的可能是作者未作评判的事情主体间的意见分歧,还有的可能就是作者提出的疑点或难点,等等。这些方面常常成为命题人用以考察学生的辨别能力强弱、思维品质高低的命题点。
(二)命题的设问方式与角度
1、对文本的社会价值提出自己的见解。(选材角度)
2、对文章的结构安排、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结构角度)
3、对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社会影响角度)
4、对标题成败的探究
5、探究文本中的疑点、难点和空白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答题要领
这个考点要求我们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注意:
1、有明确的观点。
2、分点列出事实依据。
3、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
4、语言通顺流畅,规范表述,书写工整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一篇人物传记,完成后面题目。杰克·伦敦的悲剧 蜀
生
①杰克·伦敦(1876——1916)是美国近代著名的作家。他和马克·吐温,也许是我国读者最熟悉的两个美国作家了。可是两个人的结局大不一样。马克·吐温以七十五岁高龄病死在写作岗位上,实践了他的“工作是世界上最大的快乐”的信念。杰克·伦敦却在四十岁壮年之时,吞服了大量吗啡,在自己豪华的大牧场中结束了一生。
②杰克·伦敦的童年是很不幸的。他是一个在旧金山出生的私生子,生父是一个占卜者。后来,母亲嫁给已经有十一个孩子的约翰·伦敦,继父的境况也不好。杰克·伦敦的童年在穷苦的日子中度过。十一岁他就外出打零工谋生,十四岁到一家罐头厂做工,每天工作十小时,得到一元钱,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干了不多久,这个十四岁刚出头的孩子借了一些钱,买了一条小船,参加到偷袭私人牡蛎场的队伍中,希望用这种手段来改善穷困的处境。偷袭中他被渔场巡逻队抓获,被罚做苦工。不久,他放弃了“牡蛎海盗”的营生,当水手去远东。航海生涯,增长了见识,扩大了眼界,遍地的贫困、剥削和暴力,深深地印入杰克·伦敦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心灵中。
③航海归来,境况并未好转。1894年,十八岁的杰克·伦敦参加了“基林军”,这是当时由平民党
人领导的向华盛顿“进军”的失业者组织的一部分。这次“进军”的领导人考克西等在华盛顿以“践踏国会草坪”被捕,进军组织亦遭取缔。杰克·伦敦在退出“进军”行列之后,又继续过流浪生活,监牢、警察局成了他常进常出的地方。
④长年的流浪没有使杰克·伦敦丧失生活的信心,他强烈地追求知识,不甘于自暴自弃。即使在飘泊无定、随时会以“流浪罪”被拘捕的困境中,书也总是他的伴侣。1896年他二十岁时,甚至还考进了加州大学。然而,大学的门毕竟不总是向穷困如杰克·伦敦这样的人敞开的。1897年他就被迫退学,同姐夫一起去阿拉斯加淘金。“黄金梦”又很快破灭,身染重病回家。
⑤一条条的路走不通,一件件的事碰壁。杰克·伦敦萌发了写作的愿望。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有满腔的对穷苦人的同情,在二十三岁(1899年)时,他的第一篇小说《给猎人》发表了,二十四岁时出版了第一个短篇小说集《狼之子》。在这些作品里,淘金工人的生活是杰克·伦敦心爱的题材。
⑥杰克·伦敦的思想是混杂的。他读过马克思的著作,也读过黑格尔、斯宾塞、达尔文和尼采的著作。在他青年时代的作品中,人们可以感到他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脉搏。1907年(时年三十一岁)写的《铁蹄》,指出美国资本主义有向极权主义转变的可能性,还对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消灭作了有预见性的警告。我国已经有译本的《马丁·伊登》(1909年),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这本带有自传性的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无情,对人性的蹂躏、对正义的践踏。主人公伊登依靠个人奋斗成了名,但是成名之后得到的不是欢乐,而是可怕的空虚,结果以自杀了结一生。七年后,它的作者杰克·伦敦真正走上了马丁·伊登的道路。
⑦极端的个人主义,尼采的“超人”哲学,把杰克·伦敦带进了一个矛盾的精神世界,使他青年时期具有的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叛逆者的性格,逐渐消褪,变成了一个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
⑧1911年,他公开声明,他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钱。他在成名之后,得到很多的钱。他认为他有权过豪华奢侈的生活。他曾经用一大笔钱建造一条命名为“斯纳克”(一种想象中的恶兽)的游船;1913年用了十万美元(在当时是一笔惊人的钱财)以近四年时间建造一所名叫“娘居”的别墅,在落成后即将迁居的时候,忽然起火焚毁。这位已经侧身上流社会的大作家,看了看价值十万美元的废墟,摆了摆手,宣布将另建一个庄园。这时的杰克·伦敦已经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拜金主义泥淖,为了得到更多的钱,粗制滥造,写出一些完全背离自己信念的低劣之作。他在1911年时还说过:“我如果自己能够作出选择的话,除了写一篇说明我对资产阶级世界是多么鄙视的社会主义者的文章外,我什么也不会下笔。”可是在1916年1月,他公开声明脱离自己曾经积极参与活动的美国社会党。
⑨这位曾经饱尝人世艰辛,也曾经用自己的笔为社会底层的不幸者呼喊过的作家,随着他的成名和发财,沉沦到了极端个人主义的深渊。1916年11月22日,杰克·伦敦用自杀结束了四十年的一生,留下了鱼龙混杂的四十九部著作。(选自《人物》1983年第5期)
1、杰克·伦敦是一个怎样的作家?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杰克·伦敦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作家,他少年和青年时曾历经磨难,顽强拼搏,以求走出贫穷的处境;他热爱读书,求知欲强,自信坚毅,虽屡屡碰壁,而不自暴自弃;后来以写作谋生,创作了不少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作品,因此成名,跻身上流社会;成名后,陷入拜金主义泥淖,为挣钱而写作,粗制滥造,青年时期叛逆性格日渐消褪,变得唯利是图和玩世不恭,极端个人主义和“超人”哲学,使其精神世界充满矛盾,最后自杀。
2、本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本题考查对传记文本语言特色的分析。】夹叙夹议。在叙述和描写中穿插作者的议论,体现作者的爱憎、褒贬的感情态度,这是本文突出的语言特点。如第(2)(3)(4)段在对杰克伦敦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苦难艰辛的流浪生活的叙述中,夹杂了议论,点明这些人生坎坷的意义,突出他的坚韧、顽强、不自暴自弃的性格;又如第(7)段,在叙述了杰克伦敦的丰富的阅读经历和杰出的创作成就之后,用议论手法,点明其性格蜕变的原因。
3、细读第①自然段,简要说明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本题考查对传记文本表现手法的分析。】第⑴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简要说明了杰克·伦敦的身份、地位和人生的结局,画线语句将他与马克·吐温并提,采用对比手法,以马克·吐温的七十五岁高龄病死在写作岗位上,与杰克·伦敦的四十岁壮年吸毒自杀于豪华大牧场形成鲜明反差,呼应了标题中的“悲剧”这一题眼;而且开篇即道出传主生命的悲惨结局,设置悬念,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你从杰克·伦敦文学创作的辉煌成就与其后来的蜕变、堕落中获得哪些启示?请简要分条阐述。
【本题考查对传记文本阅读的社会价值的探究。】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能立足于文本探究,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要点如下:(1)从他的文学创作的辉煌成就可见出文学创作的源泉在于丰富的生活体验(或说“生活是文学创作的第一源泉”)与广泛的阅读(或说“阅读是文学创作的第二泉源”)。
(2)“创造是痛苦的大济和生命的慰藉”,苦难的命运,艰辛的生活,对于强者而言不是绊脚石,而是助推器,它更能激发强者对生命、生活的热爱,唤醒其创造力,使他的内心更强大。
(3)杰克·伦敦在告别苦难之后,其创造力和写作质量迅速下降,在失去精神自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空虚和孤独面前变得异常脆弱,这表明:文学注定是一项受苦的事业,过于舒适和奢华的生活往往是文学创作的末日。
第二篇:人物传记练习精选定稿
高考人物传记阅读精选训练题(教师、学生)
一、【2012年广东省高考压轴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雾都孤儿狄更斯
黄薇
①这位公认的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作家,将在2月7日迎来200周年诞辰,在英国人心目中,他的地位仅次于莎士比亚。狄更斯作为在当时就极受大众喜爱的畅销书作家,身后又享受着文学史上的崇高荣誉,在俗在雅都斐然出众,可谓时代的宠儿。作家茨威格曾为狄更斯写过传记,他认为莎士比亚代表了伊丽莎白时代的强音——‚英雄的英国的化身‛,而狄更斯则是维多利亚时代‚资产阶级的英国的象征‛,‚是他那个世纪里内心意图与时代的精神需要完全相符的、惟一的伟大作家。‛
②对狄更斯来说,少年时代不堪回首,如同他在《雾都孤儿》等小说中所描写的那些底层孩子,充满苦难与屈辱。这也是他一辫辫书写这一题材、并能刻画得入木三分的原因。1812年2月7日查尔斯.狄更斯出生于英国朴茨茅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约翰.狄更斯是海军部军需处的职员,待遇优厚,但他的挥霍和糊涂的头脑常使这个家庭陷于拮据。约翰.狄更斯也是他后来小说中那些不称职的父亲和不中用绅士的原型。
③童年时,家里还有一间父亲的图书室,收藏了不少好书,狄更斯在这里饱尝读书之乐。但无忧无虑的童年仿佛稍纵即逝。为逃避债务,狄更斯一家开始不停地搬家,5岁时全家搬到占丹,尔后10岁时又搬到伦敦。这样的情形发展到1824年,父亲终因欠债锒铛入狱。那时的英国有一种‚债务人监狱‛的制度,一个人如无力还债就有可能被监禁于此,直至还清债务,期间全家都得作陪入住监狱。父母带着家里最小的孩子住进伦敦马萨尔席监狱,而12岁的狄更斯则被送到伦敦华莱士鞋油厂当学徒,和满地板跑的老鼠、小混混般的孩子挤在一起,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与成年人实则无异,且食宿奇差无比,薪酬极低。④许多年后狄更斯回忆:‚我整个人都充满了悲伤和屈辱。‛‚我真想牺牲一切--如果我还有什么可以牺牲的话--只要我能进入任何一所学校……‛即使成年后,狄更斯只要经过伦敦那家工厂的原址,仍会忍不住泪水四溢。他成名之后,对这段经历缄口不谈,就连最亲近的妻儿都一无所知,他一直保密到去世的前一年。
⑤两年后,狄更斯的父亲才从监狱里放出来,当他得知儿子在鞋油厂的悲惨遭遇时震惊了。家境稍稍改善,狄更斯理应可以重返学校,母亲却希望他继续做工,‚我永远不能忘记,母亲当年要急着把我重新送到那个地方去‛,这使得狄更斯此后一生都不原谅她。最终父亲的意见占了上风,他得以告别这段暗无天日的时光。
⑥狄更斯无疑是维多利亚时代一位冷峻的观察者,文学屡屡成为他向黑暗现实开炮的有力武器。维多利亚时代并不是儿童的天堂,有数据显示,1839年伦敦一半的葬礼都是为十岁以下的儿童举行的。狄更斯试图将底层儿童种种不人道的遭遇诉诸笔端,写于1837年的《雾都孤儿》是第一部以一个孩子为主人公的英文小说,在头几章便将矛头直接指向1834年《贫民法》的冷酷无情:它将所有健全的贫民排除在国家救济之外,九岁以下的孩子更是被随便地给上几口饭,被饿死的悲剧时常可见。这种社会批判在《老古玩店》里得到进一步的发挥,狄更斯将天性中的悲悯全部倾注到小女孩‚小内尔‛之死上——它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甚至变成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伤感‛的别称。
⑦1838年的一天,狄更斯途经约克镇一个小小的教堂墓地,被无意间发现的墓碑碑文所触动——记录了一个名叫泰勒的少年,暴毙于当地的威廉姆〃肖私立学校。狄更斯突发奇想,决意去拜访附近的这所学校,他扮成一个要寄送孩子的监护人,接着‚经历了一生中从未有
过的震惊‛:在这里,几近被遗弃的孩子们受到残酷的对待,校长甚至给他们服用硫磺,只因‚硫磺坏了他们的胃口,这可比早餐和晚餐便宜得多‛。狄更斯回来后就创作了一部小说《尼古拉斯〃尼克比》,用辛辣的笔调揭露了当时私立学校的苛刻与无望,这部书出版后,就像一个季刊评论所说的那样——‚狄更斯先生使很多儿童监狱关门大吉‛。⑧而狄更斯在晚期创作的小说《荒凉山庄》,对大法官法院和衡平法程序的批判,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时有人拿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与之作比,评价《荒凉山庄》直接导致了英国议会对大法官法院的改革,如同《汤姆叔叔的小屋》几乎引发了美国南北战争。虽有过分夸大的溢美之嫌,但狄更斯无疑让自己的笔,发挥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
⑨时至今日狄更斯仍会受到评论家的质疑,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就曾讽刺他是‚肤浅小说家中最伟大的一个‛。他的创作的确难以被界定为深邃,但不得不承认狄更斯‚比他那个时代的任何小说家都了解并且创造了民族性‛。狄更斯一生中大约创造了2000个之多的各色人物,只要英语还存在,这些注定不会消失。也许最动人的一句话来自当时记录下的一个大哭的孩子:‚唔,狄更斯先生死了,那么,那么圣诞老人也要死了吗?‛
(本文来源:《文史参考》2012第三期,有删改)
19.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狄更斯的?(4分)
20.文中提及莎士比亚的文学地位以及斯托夫人的作品用意何在?(5分)
21.本文辬题为‚‘雾都孤儿’狄更斯‛,它有什么妙处?(6分)
二、【广州市执信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考前热身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乱世出奇才
①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别号五柳先生。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既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诗人和大散文家,又是歧见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引人注目之处一在于他的五度出仕而后坚隐不出,二在于他的诗文冲淡清雅、天然纯真而又偶现豪壮之气,三在于他的长期被埋没而后又被奉为一代宗师。多年来,陶渊明作为人们心目中才华超卓,情志雅远,旷群脱俗,率真任情的文学奇才和士林怪杰,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只有从陶渊明所处时代环境入手,审视他的心路历程和诗文道路,才能够予以更全面、恰切的评判与显扬。
②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正常的时代,人的思想融入生活之中,不会有多余的意识来反观生命本身。只有在不平凡的时代,人们在得失、成败、荣辱、幸运与乖蹇之中惊喜、向往、痛苦、迷惑,在心理的不平衡中追求和谐,又从和谐中产生新的裂变,这才有了美到极致的陶渊明。情感和意绪,有了深到极致的哲理认识,这才产生了诗人、作家、哲学家。所谓愤怒出诗人,痛苦出哲学家,就是这个道理。人之所以超越于凡人,并不是因为天赋灵气,而是不平凡的人生,所谓‚天才‛只是一种美誉,一种羡叹,归根结底是由于后天的不平凡的经历,不同于一般人的主观追求与客观历练。而时代,则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人的心态和生命历程,将其不平凡加诸于个人,并常常以文学或哲学的形式体现出来。
这就是乱世出奇才的必然性。
③陶渊明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东晋王朝中度过的,晚年经历了晋宋易代。他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史上一个大分裂、大混乱的时期,整个中国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战争频仍、祸乱不已,陶渊明降世之时,西晋灭亡已48年,东晋偏处一隅,时时受到北方的进犯,统治集团内部却并不励精图治,团结御侮,更不思收复失地,而是沉湎于江南鱼米之乡的安乐而不能自拔。大批兵权在握的将领,多以扩展个人实力、相互勾心斗角为能事,致使少数爱国志士如祖逖等发起的几次北伐复土运动,都半途而废。所以青少年时的陶渊明,虽然也曾经‚猛志逸四海‛,也曾经‚抚剑独行游‛,却终因报国无门,建功无望,终于选择了田园。④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以东晋大败前秦告捷,但外患稍缓,内乱继起,这就是公元399年爆发的历时十二年、波及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孙恩、卢循大起义。义军与官军的长期战争,给劳动群众带来更大灾难。陶渊明的故乡江洲浔阳是京都金陵的屏障,为兵家必争之地,遭受战火的毁坏更为惨重。陶渊明的诗文中对这次战乱虽无直接描写,但触目惊心,他的悲观、避世的情绪,他的桃花源理想,都因此油然而生。外患内乱使人们连生存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展其才志了。东晋统治集团内部的相互倾轧,更是令一切有识之士失望、厌倦。陶渊明一度在桓玄手下为吏,后又入刘裕幕府中任镇军参军,亲睹了一帮野心家们争权夺利、犯上作乱的一幕幕,其心中那种不齿而无奈,渴盼远离尘嚣的情绪可想而知。
⑤陶渊明是在数番入仕过程中认识到他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无从在这个动荡不堪的时代实现的。所以他才最后下决心归田。这既是一种消极退避,也确实是无可奈何,是无力回天的情形下做出的明智抉择。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孔子那时还是能够有所为的,而陶渊明非退避不得免祸消灾,非隐居不能独善其身,以其才,以其情,以其时,他实在是除了吟诗作赋,再也不能别有所为了。(摘编自龚斌《中华名人传记》)
19.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传主陶渊明的‚奇‛在哪里?(4分)20.‚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请简要分析其‚条件‛。(5分)
21.在动荡不堪的时代,是像陶渊明一样‚归隐‛呢,还是像孔子所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呢?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6分)
三、【2012中山一中高三热身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李清照新传
①尽管李清照‚才高学博,近代鲜伦‛,又恰恰处在朝政腐败、社会**、四郊多垒、民不聊生的时代,但是作为一位上层妇女,她不可能为国为民建立其他功业,而凡是在当时条件下能够做到的,她都做出了最大限度的奉献。她的睿智和赤诚,在毫无功利目的情况下,全部倾注于各种形式的文学创作和著述。令人遗憾的是她原来卷帙富赡的文集多已散佚,留存至今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真实可靠和较可靠的作品只有词五十来首,诗歌十五六首和少量的断句,文六七篇。
②然而,作家贡献和影响的大小并不完全取决于作品数量的多寡。李清照正是以她虽少却好的作品奠定了词坛大家的地位。人们将其列入‚词家三李‛之一,并有‚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的说法,仿佛除了李白和李煜没有第三个人能与她相提并论。‚清照的《漱玉词》,每一首都是冰莹玉润,令人把玩不忍释手。有人说她的词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这个比喻是很确切的‛。‚李清照是北宋末年最伟大的词人;她是乐府词坛最有力的健将,乐府词的发展,至她始达于最高的造诣与成功。她的词把她抬到文学史上最矜贵的一个地位,她的词不仅具有谐协的声律、美妙的字句,完成了词的形体美;而且能不露痕迹,自然地把她的意境情感在词里尽量表现出来。乐府词至李清照,其技巧与运用,可谓尽善尽美了。清照的词是最能够表现女性的优美的情调的。以前一切男性词人所代写的‘闺情’,所代写的‘妇人语’,放在清照面前,都要黯然失色。她没有一首词不是精金粹玉之作,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李清照词,其独到处,在既经音律锤炼之后,犹能出之以自然。此为前辈作家所未历之境。故李氏尝品题北宋词家及其制作,无一完善之评‛。‚她的词虽存四五十阕,然其天才之卓异,亦足震烁词坛,使人惊赏不止。她对于前辈作家,多致其不满之意,可见她当年眼界之高,几乎无一理想的作家,足供她的模型了。她的词最能表现出女性的美来,其幽媚婉柔流畅,机杼天成,非时辈所能企及‛。‚易安词在有宋诸名家中,自有其精神面目。晏殊之和婉,欧阳修之深美,张先之幽隽,柳永之绵博,苏轼之超旷,秦观之凄迷,晏几道之高秀,贺铸之瑰丽,举不足以限之。大抵于芬馨之中,有神骏之致,适以表现其胸怀襟韵,而早期灵秀,晚岁沉健,则又因年因境而异。而其善于铸寻常言语,善用成语,善用叠字至十四字之多,皆足以见其开辟之才也‛。
③以上是对李清照词的部分较有代表性的评语,对其诗文成就及社会价值和地位的评价,则可以下述诸家评语为代表:‚(李清照)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本朝女妇之有文者,李易安为称首,诗之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李易安)有才思,文章落纸,人争传之‛;‚(文叔之女)其文淋漓曲折,笔墨不减乃翁。‘中郎有女堪传业’,文叔之谓也‛;‚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已经与伟大的骚人屈原,诗人陶潜、杜甫并垂不朽了。她不仅在女性里面是第一大作家,她的文名与作品,已经与世界永存了‛;‚李易安固不仅为妇女中之能文杰出者,即在各时代的诗人中,她所占的地位也不能在陶潜、李、杜及欧阳修、苏轼之下‛;‚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诗人,今所传的诗词不过寥寥数十首而已‛。‚在我国古代的文学史上,李清照可以说是女诗人中最为杰出的一个。长期的封建社会埋没了无数有才能的妇女。因此,我们应该特别重视李清照这样的作家。她的杰出的成就是我国封建社会妇女的才能不可磨灭的辬志‛;‚历史上有名的女性,便单就中国而论,如像卓文君,如像蔡文姬,如像武则天,如像李清照,她们的才力也并不亚于男人,而她们之所以能够成人,乃至成为男性以上的人,就因为她们是不肯服从男性中心道德的叛逆的女性。‛(选自陈祖美《李清照新传》有删节)
19.作为一代女词人,李清照在词的创作上做出了哪些贡献?请概括说明。(4分)
20.前人对李清照诗文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和地位有许多评价,其‚社会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5分)
21.评价认为,‚易安词在有宋诸名家中,自有其精神面目‛,你怎样看待这一评价?请联系全文,从某一个方面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6分)
四、【2009广东高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黄侃先生二三事
①中国文人似有放诞的传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放诞与其说是真性情的流露,不如说是专制制度下无奈的装疯卖傻。就群体而论,文人放诞怪癖的行为,既能见自由之态又能显率性之真,恐怕也只有晚清和民国间的读书人了。如章太炎将袁世凯所授大勋章贬做扇坠,辜鸿铭大辪长袍徜徉北大校园,逻辑学家金岳霖与鸡共舞……黄侃也堪列其中。
②黄侃为章太炎门生,学术深得其师三昧,后人有‚章黄之学‛的美誉;其禀性一如其师,嬉笑怒骂,恃才傲物,任性而为,故时人有‚章疯‛、‚黄疯‛之说。
③1908年春,光绪帝与慈禧太后先后病逝,清廷下令各地举行‚国丧‛当时,高等学堂学生,同盟会会员田桓在‚哭临‛(指追悼皇帝的仪式)时,流露不满情绪堂长杨子绪高悬虎头牌警吓,并欲开除田桓学籍,黄侃获悉,大怒。闯入学堂,砸烂虎头牌,大骂一顿而去;又过几天,田桓带头剪辪以示反清,杨子绪恼怒异常,又悬挂虎头牌,黄侃闻讯,手持木棒冲进学堂,先砸烂虎头牌,又要痛打杨子绪。
④1911年7月,黄侃因宣传革命,被河南豫河中学解职,返乡途径汉口之际,同盟会同 志及友人为他设宴洗尘。席间论及清廷腐败,革命浪潮的高涨,黄侃激愤不已,当晚,黄侃借酒性挥毫成文,题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文章刊出,舆论哗然,各地报刊或纷纷报道,或全文转载,清廷惊恐万分。
⑤黄侃不仅有革命之壮行,亦多名士之趣行,一次,他在课堂上兴起,谈及胡适和白话文说:白话与文言谁优谁劣,毋非过多笔墨,比如胡适的妻子死了,家人发电报同志胡适本人,若用文言文,‚妻丧速归‛即可;若用白话文,就要写成‚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呀‛11个字,电报费要比用文言贵两倍,全场捧腹大笑。
⑥黄侃曾经在中央大学任教。学校规定师生进出校门需佩戴校徽,而黄侃偏偏不戴,门卫见此公不戴校徽,便索要名片,黄侃竟说:‚我本人就是名片,你把我拿去吧!‛争执中,校长出来调节、道歉才算了事。在中央大学教课的名流颇多,大多西装革履,汽车进出,最起码也是包车。唯有黄侃进出学校,穿一件半新不旧的长衫或长袍,并用一块青布包裹几本常读之书。一个雨天,其他教授穿胶鞋赴校,而黄侃却穿一双土制皮木钉鞋以防滑溅泥,课后晴天,他换上便鞋,将钉鞋用报纸包上夹着出校门,新来的门卫不认识黄侃,见他土里土气,又夹带一包东西,便上前盘问,还要检查纸包,黄侃放下纸包就走,从此不再去上课,系主任见黄教授连续几天未到校,以为生病,便登门探望。黄侃闭口不言,系主任不知所以然,急忙报告校长,校长亲自登门,再三询问,黄侃才说:‚学校贵在尊师,连教师的一双钉鞋也要检查,形同搜身,成何体统?‛校长再三道歉,后来托名流相劝,均无效果。
⑦志士之狂、名士之,当然不是黄侃的全貌,他的学术的谨严与虔敬,恐怕才是其性情的根本。黄侃治学非常严谨,对待著述十分谨慎,认真。所治经、史,语言文字诸书皆反复数十辫,熟悉到能随口举出具体的篇、页、行数,几乎没有差误,即便如此,依然不轻易为文。他常说,学问之道有五:‚一日不欺人。二日不知者不道,三日不背所本,四日为后世负责,五日不窃:‛黄侃还经常教育学生,中国学问犹如仰山铸钢,煮海为盐,终无止境,作为一个学者,当日日有所知,也当日日有所不知,不可动辄日我今天有所发明,沾沾自喜,其实那所谓发明,未必是发明。⑧以学术‚新‛,‚田‛论,黄侃与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新文化学人可谓泾渭分明,但在内在精神方面,他们对学术独立、自由精神的追求、甚至革命行动的激烈等,恐怕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吧。
(根据刘作忠《国学大师黄侃的妙文趣事》改写)
19.文章是从哪几方面叙写黄侃的?请各举一例。(4分)
20.按照第⑦段中黄侃的说法,中国学问有什么特点,应当采取怎样的治学态度,应当做出怎样的贡献?(用自己的话回答)(5分)
21.作者这样叙写黄侃的写作意图是什么?(6分)
五、【2011广东高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梁宗岱①先生温源宁
①像宗岱那样禁不住高高兴兴的人,我从来没见过,他那种高兴劲儿有时候把我吓一大跳,即使他确实知道灾祸临头,我敢说,他还是过那种无忧无虑的快活日子,他会特别重视仅有的那一丁点儿阳光,因而完全忘掉美景背后的一大堆影子和黑暗。宗岱热爱人生,热爱得要命。对于他,活着就是上了天堂。他一息尚存,便心满意足。他笑着过生活。我们许多人,因为对生活有求而不得,也只好笑一笑,宗岱呢,因为对生活无所求,所以笑得最好。②这种高高兴兴的性情,在他的脸上不是表现为一团笑纹的微笑,就是表现为欢快地扬眉张口,似乎急于把人生献给他的一切狼吞虎咽地吃下去,再用咂得乱响的双唇像回声一样说着全能的上帝所说的话:‚看哪,这很好!‛他那轮廓鲜明的相貌和锐利的眼睛,透露出来高超的智慧,它渴望对心灵作深入的探险。
③宗岱有运动员的体格。中等身材,稍有些瘦,哪一天他都可以当个马拉松健将。实际上,他是个出色的善于跑路的人。他洋洋得意说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他也爱游泳,在这方面,他认为他的勇敢大大超过了实际的限度,我不大相信,不过,我敢说,必然可以超过一点儿。此外,为了保健,他操练孙唐②锻炼功法等等下了苦工夫。
④宗岱喜好辩论。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若一面走路一面辩论,他这种姿势尤为显著:跟上他的脚步,和跟上他的谈话速度一样不容易,辩论得越激烈,他走得越快。他尖声喊叫,他打手势,他踢腿。若在室内,他完全照样。辩论的缘由呢,为字句,为文体,为象征主义……而最难对付的往往就是为某两位诗人的功过优劣,要是不跟宗岱谈话,你就再也猜不着一个话题的爆炸性有多大。多少简单的题目,也会把火车烧起来。因此,跟他谈话,能叫你真正筋疲力尽。说是谈话,时间长了就不是谈话了,老是打一场架才算完。
⑤对文学,宗岱最有兴趣。他崇拜的是陶渊明、法雷芮、蒙坦、莎士比亚、拉辛和巴斯如。他们的著作,他读起来永远放不下。法雷芮的诗,他极喜欢,但我们若听他朗读,却往往无法注意诗句的美妙,而全被他朗读的架势吸引了——令人很容易幻想着自己正在听一个宗教狂的狂热宣传。⑥旁人看来,宗岱的翻译简直是件苦差,纸上的文字仿佛都和他有仇,他一个一个地计较,死盯着不放,不独一字字地译,连节奏和用韵都力求和原作一致。他这样难为自己几近傻气,但他译的蒙坦的随笔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公认的接近原著,只怕无人能与之媲美的。
⑦法雷芮的格言‚要行动,不要信念‛,是宗岱衷心信服的。但宗岱的人生哲学还不止于此。实际上,他并相信上帝、天路历程和永生。无疑,他就是可恋。文学可真,女人可爱。如果有人长期埋头于硬性的研究之中,忘了活着是什么滋味,他应该看看宗岱,便有所邻会。如果有人因为某种原因灰心失望,他应该看看宗岱那双眼中的火焰和宗岱那湿润的双唇的颤动,便可唤醒自己对世界应有的兴趣。我整个一辈子也没见过宗岱那样的人,那么朝气蓬勃,生气勃勃,对这个荣华世界那么充满了激情。他活了多少年,我一定相信多少年,相信激情、诗情和人生是美妙的东西——不,应该说是人回老家以前所能得到的最美妙的东西。[注] ①梁宗岱(1903-1983):广东新会人,诗人、翻译家。②孙唐:德国体育家。(选自《一知半解及其他》,南星译,有删改)
19.请分别指出文中③④段画线部分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述效果。(4分)
(1)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2分)
(2)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2分)
20.④⑤⑥三段文字写出了梁宗岱在文学活动中的哪些性格特点?(5分)
21.如何理解第⑦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请结合全文回答。(6分)
人物传记精选题参考答案
一、【2012年广东省高考压轴卷】
19、①童年经历方面;(2分)②文学成就方面。(2分)
20、①衬托;(1分)②以莎士比亚的文学地位来衬托出狄更斯的文学地位同样是崇高的以及狄更斯如莎翁一样是一个伟大的作家,(2分)以斯托夫人的作品的成就来衬托狄更斯的作品在社会功能上同样取得得不可思议的成就。(2分)
21、①辬题体现了狄更斯的作品主题与孩童有关,他的作品试图将底层儿童种种不人道的遭遇呈现出来,表现出他的冷峻的观察力;(2分)②一语双关,狄更斯的童年也恰如雾都孤儿一般的悲惨,(2分)同时又影射他最负盛名的作品《雾都孤儿》,绝妙双关。(2分)
二、【广州市执信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考前热身训练】
19.他既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诗人和大散文家,又是歧见最多的作家之一,他长期被埋没而后又被奉为一代宗师;退避归隐,独善其身的思想;他的五度出仕而后坚隐不出;他的诗文冲淡清雅、天然纯真而又偶现豪壮之气(才华超卓,情志雅远,旷群脱俗,率真任情的文学奇才和士林怪杰)。(评分要求:总体评价,思想,经历,文学风格;每点1分,答对3点给满分)20.①不平凡的时代,让人的情感和意绪,有了深到极致的哲理认识;②不平凡的人生,让人有了不平凡的经历,不同于一般人的主观追求与客观历练。(答对1点3分,2点5分)21.看法一:像陶渊明一样‚归隐‛。理由:①归隐可以免祸消灾,独善其身。②归隐退避,不同黑暗势力同流合污。③归隐不是单纯的苟且偷生,也是一种无声的反抗。看法二:像孔子所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理由:①人生应积极进取,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现实。②应不惧失败,勇敢的去实现人生的理想。(评分要求:看法明确2分,理由充分4分)
三、【2012中山一中高三热身练语文试题】
19.①她的词形式上具有声律谐协、字句美妙的特点,完成了词的形体美;②能够运用娴熟的技巧,不露痕迹,自然地表达意境情感;③作为一个女词人,她的词最能代表女性的优美情调,超越了其他男性词人所写的‚闺情‛代‚妇人语‛等离情闺怨的作品。(每点2分,答对其中两点得4分)
20.①作为女诗人,她的杰出成就就是我国封建社会妇女的才能不可磨灭的辬志;②她是不肯服从男性中心道德的叛逆的女性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5分)
21.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参照: 精神价值方面:
①李清照处在社会**、民不聊生的年代,做出了一个妇女能做出的最大贡献,表现出了封建社会一个妇女的才能,其精神是不可磨灭的。②封建时代男尊女卑的现实埋没了无数有才能的女子,而李清照敢于以自己非凡的才华在那个时代发出女性的声音,争取女性的价值,这是对传统男性中心道德的叛逆,是女性勇敢精神的体现。创作方面:
①李清照能够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追求能够表现自己胸中襟韵的神思情致,这在一般的男性文学家中也实属难得。②李清照以自己的创作赢得了后人的尊重。她创作的词,使她成为北宋末年最伟大的词人;她的诗,使她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诗人。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可磨灭的。(概括出某方面2分,分析4分)
(不认可这一评价的,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四、【2009广东高考语文试题】
⒚【参考答案】①文章是从志士之狂、名士之狷、学人之严谨三个方面叙写黄侃的。
②举例:a.志士之狂:写题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的文章抨击清廷腐败,拥护革命浪潮。
b.名士之狷:在中央大学任教期间,从不佩戴校徽、携带名片,穿着土气,多次与门卫发生冲突。
c.学人之严谨:所治诸书皆反复数十辫,几乎没有误差,不肯轻易为文,教育学生学无止境。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把握文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依据题干要求,通读全文,筛选出信息在原文中合理相关句子,再加以提炼。
【解析】文中‚志士之狂、名士之狷,当然不是黄侃的全貌,他对学术的谨严与虔敬,恐怕才是其性情的根本‛是一过渡句,由此句即可得出答案。
⒛【参考答案】①中国学问的特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学无止境。
②治学态度:严谨认真求实、不欺世盗名、有敬畏之心。③贡献:治学要实事求是,要对后世负责。【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局部文意的能力。
【解析】在第⑦段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回答。找出相关的句子:中国学问的特点:中国学问犹如仰山铸铜,煮海为盐,终无止境;治学态度: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五曰不窃;贡献:四曰为后世负责。21.【参考答案】①从多个侧面刻画人物丰富的个性,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传主。
②体现了传记文学真实性的特点。③为了表达文章主旨的需要,文章的主旨是刻画黄侃的狂、狷、严谨的个性,自然会选择一些妙文趣事来写。
【考点】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选材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析】作者的选材和表达特点都是为了表现黄侃的狂、狷、严谨的个性,更好地丰富人物形象。
五、【2011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命题点密: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的能力;能力层级C。解题指津: 解答时,首先要熟练地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效果。《(广东卷)考试大纲说明》规定的常见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只有这样,才能熟练地辨别画线的语句分别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方法,然后再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1)夸张(1分)。突出梁宗岱先生的体格好,善于跑路,有着强健的体格(1分)。(2)比喻(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梁宗岱先生擅长并且喜欢辩论,辩论时激情洋溢的性格特点(1分)。
20命题点密: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的某种特色进行深度思考和分析判断的能力;能力层级D。
解题指津:答题时,注意结合④⑤⑥三段文字,围绕梁宗岱在文学活动中的行为来分析他的性格特点:第④段主要讲他喜好辩论,辩论起来就全身心投入;第⑤段写他热爱文学,几乎达到狂热的程度;第⑥段则写他翻译时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答题时再对以上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出要点。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5分。参考答案:(1)为人富有激情,尤其在辩论时更能显示雄辩家的风采。(2)直率洒脱,朗读起来气势磅礴,任由性情勃发。(3)执著,读起著作就永远放不下,爱起文学就爱到狂热的程度。(4)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他翻译的作品几乎接近原著。命题点密:本题考查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并对其分析概括的能力;能力层级D。
解题指津:解答时,应作如下思考:第一步,先读懂语句,把握住文句的意思。这里主要讲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梁宗岱总是活得有滋有味;二是梁宗岱从来不灰心失望,对世界充满兴趣。第二步,再结合全文进行分析、概括。答对一点给3分,答对两点给6分。参考答案:(1)梁宗岱活得有滋有味。他爱锻炼,爱辩论,爱文学,兴趣广泛,热爱人生,热爱得要命,生活充满激情,从而给人感染和启发。(2)梁宗岱从不灰心失望,对生活充满希望,他乐观豁达,每天都过着无忧无虑的快活日子,在生活中总能看到光明和希望,从而给人感染和启发。
第三篇: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综合性练习一例
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精讲精练
河南省安阳市 安阳县实验中学戚永刚邮编455112
电子邮箱:qyg8234@sina.com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人物传记的题型探究
一、多项选择题(五选二——最佳选项)选项赋分的分析判断
三分答案无瑕疵,多从整体分析评价文本;两分答案无错误,多从部分句段拟写答案;一分答案有错误,整体部分均可设置题肢;零分答案大错误,落实文本可以直接淘汰。
二、概括分析题:概括类试题答题规律
做题方法:按照题意找句段,(确定区域)划分层次分开点。(划分层次)各层提出关键词,(提关键词)总分答题很关键。(拟写答案)
题型分类:理解分析题,作用分析题,原因分析题,特色分析题,技巧分析题,归纳概括题。
做题原则:分层提要(注意合并句段与拆分句段)
答题原则:总分结合概括(归纳要点)+具体(原文摘句)
重要提示:宁多勿缺:答4-6点为宜
三、鉴赏探究题解题方法:
按照要求拟观点,分层作答是关键。证明部分分开点,使用“内引”和“外联”。
“内引”不离句段篇,“外联”合理作拓展。最后作结别忘记,规范应对探究题。
观点: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
内引外联: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整合信息,分条陈述,要点须全面,陈述有条理。
在文“内”充分挖潜。要对作品本身内容有准确的把握,不仅要把握作品直观显现的内容,而且要弄清作品隐含的内容,这是鉴赏评价的首要工作,其实就是弄清对象。
在文“外”大胆引联。就是围绕作品作相关、相似的引申或联想。有些寓意相对丰富深刻的作品,要联系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及其它相关资料,将其置于特定的氛围中才能对其正确认识评价;有些作品只有通过多方引申联想,才能在动态中,在纵横比较中评价它。
小结: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
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
人物传记实例示范:邵逸夫:6000座逸夫楼的公共记忆
2014年1月7日,香港影视界的传奇人物邵逸夫辞世,享年107岁。
这位宁波籍巨子用一生打造了邵氏、无线两艘电影、电视巨舰。不过比这更为宏大,也更具人格力量的,是他那一望无垠的慈善王国。这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遍布全国的6000座“逸夫楼”。在内地,很多人就是通过这座楼才得知这位巨人的存在。而在香港,“我们香港人提到邵逸夫,可能不会讲TVB,但一定要讲到他的慈善。” 的确邵逸夫并非香港最有钱的人,却是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是港媒口中的“道德标杆”。但早年的邵逸夫并不热衷于慈善,相反关于他“悭吝”的传闻倒是不少。
他曾拒绝剧务去外边花20元买100个生煎馒头的申请,理由是公司食堂所卖的馒头1个才1毛钱;李小龙返港发展,被邵氏要求低薪演配角,以至于邵氏错失了一位留名电影史的巨星;还有一次,一家养老院的老人看见邵逸夫每天坐着劳斯莱斯经过门口,于是冒昧的写信请他行善。不久,养老院随即寄来一张500港元支票。养老院随即把这张支票退还了邵逸夫,理由就是他太吝啬,这让邵逸夫备受震动。从1985年1月开始,邵逸夫以邵氏基金会的名义捐出1.06亿港元,用于支持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对内地的教育事业更是情有独钟。他说:“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
自1985年以来,邵逸夫共捐助内地教育47.5亿港元,建设各类项目6013个,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这在古今捐助助学史上,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教育部副部长郝平表示,邵逸夫基金教育赠款项目,是当
前海内外持续时间最长、项目最多的教育赠款项目,数以万计的大、中、小学生从中受益。
邵先生还不顾耄耋之躯,亲临视察捐赠项目。一个流传的故事是,邵先生去西藏,官方特派了两名医生随行照顾,事后病倒的是两位医生。
邵先生的慈善也未止于教育。2002年11月,“邵逸夫奖”在香港设立,奖金100万美元,用于表扬世界各地在天文、数学和生命科学与医学等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者。这个奖项设置至今虽然仅10余年,但全球学术界几乎都已经知道这个被誉为“东方诺贝尔”的奖项,知道中国香港有一位推动科学发展的邵先生。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邵逸夫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2008年汶川地震,邵逸夫夫妇在得知灾区学校遭到严重破坏、学生严重伤亡后,即捐赠1亿港元。2013年雅安地震,邵逸夫夫妇再向灾区捐款1亿港元。一位网友感慨说:“我第一次知道,有人做慈善可以做到这个份上。”
邵逸夫传记中,香港记者何江西回忆多年前采访邵逸夫的情景,彼时邵氏公司制作的影片赚了多少利润?邵逸夫只是笑着说:“赚了多少不是问题,捐了多少给了国家才是重要的事情。”“中国很穷,需要很多的金钱来办学校,发展教育,建造医院,治理患病的人。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于民众。”这位以“大丈夫贵兼济,其独善一身”为人生信条的老人如是说。
他用此后的人生,实践了自己的理想。“直到生前的最后一段时光,邵先生的基金会仍然坚持做慈善,他在全世界的捐赠数额已经超过65亿元港币。”
107岁,是邵先生生命的终点,但他的慈善事业仍在继续。
巩固练习
一、判断题:请选出最正确的两项()
A、邵逸夫成为香港影视界的传奇人物不仅是因为他享年107岁,更是因为他用一生打造了邵氏、无线两艘电影、电视巨舰。
B、无论是在香港还是在内地,人们最称道的不是邵逸夫的商业帝国,而是邵逸夫捐赠的遍布全国的6000座“逸夫楼”。
C、邵逸夫并不是香港最有钱的人,却是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他因为一生热衷于慈善而成为港媒口中的“道德标杆”。
D、邵逸夫共捐助内地教育47.5亿港元,全世界的捐赠数额已经超过65亿元港币,建设各类项目6013个,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是当之无愧的古今捐赠史上的第一人。
E、“大丈夫贵兼济,其独善一身”是邵逸夫一生的信条,也是他对内地的教育事业情有独钟的原因。
F、本文多处引用了其他人的话来表明邵逸夫从事慈善的带来社会意义,从侧面衬托了邵逸夫精神的高尚,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G、文章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通过多种表现人物的方法,高度评价了邵逸夫在慈善事业上的贡献。
二、概括分析题
1、早年的邵逸夫并不热衷于慈善,他的“悭吝”表现在那些事件上,请简要概括。
2、促使“悭吝”的邵逸夫开始行善,特别是情有独钟于中国内地的教育事业的原因是什么?
3、文章的重点是写邵逸夫的慈善行为和他高尚的品德,文章第四段写邵逸夫的“悭吝”事件有什么作用?
4、邵逸夫并非香港最有钱的人,却是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是港媒口中的“道德标杆”,他的慈善事业表现在哪些方面?
5、在事业和慈善两个领域都做到极致的传奇人物邵逸夫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
6、联系全文,谈谈邵逸夫受人敬仰的原因有哪些?(邵逸夫的传奇表现在什么地方)
7、文中多次引用郝平、杨振宁、向江西等人的话,这些引用有何作用?
三、探究题
1、有人这样评价:“邵逸夫留下了什么?对一些人而言,他留下了传奇,对另一些人而言,他留下了许多教学楼和许多慈善故事,但对我们社会而言,邵逸夫留来的最大财富乃是一种宝贵的公共品质。”结合文本和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认识。
2、邵逸夫走了,但他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里。有人说她凭借的是6000千座逸夫楼,有人说他凭借的是人格魅力。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3、邵逸夫做了一辈子的慈善,为社会、国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请你从“事业与慈善”“教育与社会”“人生与
奉献”三者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全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两者的关系。
4、邵逸夫作为一名商业巨子,他在全世界的捐赠数额已经超过65亿元港币。107岁,是邵先生生命的终点,但他的慈善事业仍在继续。请联系文本和实际,谈谈你对慈善事业的认识。
5、从邵逸夫的人生经历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请联系文本和实际,谈谈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请选出最正确的两项(FG)
A、邵逸夫成为香港影视界的传奇人物不仅是因为他享年107岁,更是因为他用一生打造了邵氏、无线两艘电影、电视巨舰。(比这更为宏大,也更具人格力量的,是他那一望无垠的慈善王国)
B、无论是在香港还是在内地,人们最称道的不是邵逸夫的商业帝国,而是邵逸夫捐赠的遍布全国的6000座“逸夫楼”。(比这更为宏大,也更具人格力量的,是他那一望无垠的慈善王国)
C、邵逸夫并不是香港最有钱的人,却是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他因为一生热衷于慈善而成为港媒口中的“道德标杆”。(早年的邵逸夫并不热衷于慈善,相反关于他“悭吝”的传闻倒是不少)
D、邵逸夫共捐助内地教育47.5亿港元,全世界的捐赠数额已经超过65亿元港币,建设各类项目6013个,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是当之无愧的古今捐赠史上的第一人。(这在古今捐助助学史上,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E、“大丈夫贵兼济,其独善一身”是邵逸夫一生的信条,也是他对内地的教育事业情有独钟的原因。(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
F、本文多处引用了其他人的话来表明邵逸夫从事慈善的带来社会意义,从侧面衬托了邵逸夫精神的高尚,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正确)
G、文章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通过多种表现人物的方法,高度评价了邵逸夫在慈善事业上的贡献。(正确)
二、概括分析题
1、早年的邵逸夫并不热衷于慈善,他的“悭吝”表现在那些事件上,请简要概括。
拒绝剧务外卖申请:邵逸夫拒绝剧务去外边花20元买100个生煎馒头的申请。(2分)
低聘用李小龙失机:邵氏要求低薪聘用李小龙演配角,以至于邵氏错失了发展的一个好机会。(2分)
微捐养老院后遭拒:养老院老人冒昧的写信请他行善,他捐赠500港元支票,后被养老院寄回。(2分)
2、促使“悭吝”的邵逸夫开始行善,特别是情有独钟于中国内地的教育事业的原因是什么?
他人震动:养老院拒绝邵逸夫的“悭吝”捐赠,让邵逸夫备受震动。(2分)
人生信条:“大丈夫贵兼济,其独善一身”,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于民众。(2分)
爱国情怀:邵逸夫认为,国家振兴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2分)
3、文章的重点是写邵逸夫的慈善行为和他高尚的品德,文章第四段写邵逸夫的“悭吝”事件有什么作用?内容上:交代了邵逸夫人生观、价值观转变的原因;
突出了邵逸夫节俭的品行;
使人物形象更丰富、更真实,同时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可读性。(4分)
结构上:欲扬先抑,为后面写邵逸夫巨额投资慈做铺垫,起到反衬的作用。(2分)
4、邵逸夫并非香港最有钱的人,却是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是港媒口中的“道德标杆”,他的慈善事业表现在哪些方面?
支持教育:邵逸夫捐助内地教育47.5亿港元,建设各类项目6013个,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数以万计的大、中、小学生从中受益。(2分)
设“邵逸夫”奖:表扬世界各地在天文、数学和生命科学与医学等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者。被誉为“东方诺贝尔”的奖项。(2分)
关注社会:邵氏基金会捐款支持社会各项公益事业;
捐款灾区,汶川、雅安地震后,伸出援助之手,捐出大笔善款。(2分)
5、在事业和慈善两个领域都做到极致的传奇人物邵逸夫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
崇尚节俭:拒绝剧务外卖申请,低聘用李小龙失机,微捐养老院后遭拒。
心怀仁爱:关注社会:邵氏基金会捐款支持社会各项公益事业;
捐款灾区,汶川、雅安地震后,伸出援助之手,捐出大笔善款。
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于民众。
远见卓识:支持教育,邵逸夫认为,国家振兴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
设“邵逸夫”奖,表扬世界各地在天文、数学和生命科学与医学等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者。
勇于担当(有责任感):“大丈夫贵兼济,其独善一身”为人生信条。
(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
6、联系全文,谈谈邵逸夫受人敬仰的原因有哪些?(邵逸夫的传奇表现在什么地方)
商业成就巨大:用一生打造了邵氏、无线两艘电影、电视巨舰。(1分)
人格魅力无穷:心系祖国,无私奉献;崇尚节俭,心怀仁爱;关注社会,大搞慈善;远见卓识,支持教育,设“邵逸夫”奖;勇于担当,有责任感。(4分)
健康长寿:耄耋之躯,亲临视察捐赠项目,享年107岁。(1分)
7、文中多次引用郝平、杨振宁、向江西等人的话,这些引用有何作用?
侧面烘托人物:通过引用郝平、杨振宁、向江西等人的语言,侧面衬托了邵逸夫勇于担当,有社会责任感,远见卓识,推动科学发展的高山品质,丰富了人物形象。(3分)
增强文章真实感:引用郝平、杨振宁、向江西等人的语言,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3分)
三、探究题
1、有人这样评价:“邵逸夫留下了什么?对一些人而言,他留下了传奇,对另一些人而言,他留下了许多教学楼和许多慈善故事,但对我们社会而言,邵逸夫留来的最大财富乃是一种宝贵的公共品质。”结合文本和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认识。
观点:邵逸夫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兼济世人”。
论述:创造物质财富:邵逸夫用一生打造了邵氏、无线两艘电影、电视巨舰,商业成就巨大。
人生信条:“大丈夫贵兼济,其独善一身”,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于民众。
实践理想:支持教育建6000座邵逸夫楼,设“邵逸夫”奖,在全世界的捐赠数额已经超过65亿元港
币。
社会上很多有志之士,当事业顺利有成时,不忘兼济天下苍生。
总结:邵逸夫就是他们中杰出的代表,就是“道德标杆”。
2、邵逸夫走了,但他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里。有人说她凭借的是6000千座逸夫楼,有人说他凭借的是人格魅力。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观点:邵逸夫凭借博爱奉献的精神被人们记忆。
论述:人生信条:“大丈夫贵兼济,其独善一身”,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于民众。
实践理想:支持教育建6000座邵逸夫楼,设“邵逸夫”奖,在全世界的捐赠数额已经超过65亿元港
币。
总结:正是邵逸夫身上这些闪光的品格,才被人们铭记。
3、邵逸夫做了一辈子的慈善,为社会、国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请你从“事业与慈善”“教育与社会”“人生与奉献”三者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全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两者的关系。
奉献的一生才是辉煌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人才会被社会铭记。
邵逸夫一生的辉煌、一生奉献被世人永远铭记。邵逸夫用一生打造了邵氏、无线两艘电影、电视巨舰,商业成就巨大。“大丈夫贵兼济,其独善一身”是他的人生信条,他回馈社会,关注教育,6000座逸夫楼就是他行善的丰碑。
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为他人奉献自我,98岁高龄的胡佩兰老人坚持工作在岗位就是很好的榜样。
唯有奉献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人生,辉煌的人生。
4、邵逸夫作为一名商业巨子,他在全世界的捐赠数额已经超过65亿元港币。107岁,是邵先生生命的终点,但他的慈善事业仍在继续。请联系文本和实际,谈谈你对慈善事业的认识。
观点提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慈善要量力而行
“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于民众”——爱心与善行相结合才是慈善
邵逸夫并非香港最有钱的人,却是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是港媒口中的“道德标杆”——慈善没
有门槛,谁都可以行善
邵先生生命的终点,但他的慈善事业仍在继续——慈善没有尽头,精神的感召也是慈善。
5、从邵逸夫的人生经历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请联系文本和实际,谈谈的认识。
观点提示:微小的事情深入的反思能够改变人生的境界。
好的人生信条促进人生精彩——“大丈夫贵兼济,其独善一身”。
奉献的人生才最辉煌——物质财富的积累再多,精神世界也是苍白的,勇于奉献,无私奉献才能让人生更丰富,更精彩。
人生的精彩就是将认为对的事做到就好。
第四篇: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和练习
文言文有效阅读——人物传记类规律和实例分析
蚌埠四中王蕊
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物传记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真实的历史史料;从文学的角度看,人物传记为我们塑造了无数鲜活的人物形象,为我们提供了灵巧多样的写作技巧。人教版必修四第四单元学习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便是人物传记,且要求学习时要再读通文意的基础上把我人物形象,体味作者对笔下人物的情感。人物传记类的文言文,有着特殊的阅读规律和方法。
一、以表明时间的词语为纲绳,去串起人物的一生经历
古人写人物传记,总是以时间为序,表明时间的那些词语就像是一条条的纲绳,把传主一生所遇到的、所经历过的事情串联在了一起。所以我们在阅读人物传记时,抓住了这些词语就能把握传主一生的经历。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表明时间的词语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蔺相如„„,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既罢,归国,„„
二、以表明官职的升贬为轴心,去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
古代的人物传记所写的人物大多是朝廷重臣,所记的事迹也大多与治国安民有关,所以人物传记中官位的升迁或贬谪,表明了事情最后取得的结果。
古代表明出仕从政的词语有“荐、举、征、召、拜、辟、授、除、为”等,表明官职升迁的词语有“升、拔、擢”等,表明官职调动的词语有“调、徙、转”等,表明被贬官的词语有“出、谪、罢、黜”等。同样以《廉颇》为例,表明蔺相如官职升迁的语句如下: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三、以问“五个W”为切口,去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里所说的“五个W”指的是五个用“W”开头的英语字母:who——什么人,几个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when——什么时间,几个时间;where——什么地方,几个地方;what——什么事情,几件事情;why——事情发生的经过,过程。这“五个W”如同记叙文的四要素或五要素,人物传记是由几件这样的事情组成的,每一件事情都问问“五个W”,都弄清这“五个W”,整篇人物传记也就读懂了。
四、以传记的写作特点为楔子,去把握人物的性格和作者的观点
古代写人物传记,从司马迁开始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那便是先交代传主的名、字、号,接着上溯到他的祖先、父亲,再写他从小就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才开始正式写他一生所做的几件主要事情,最后得到了什么封号,留下了多少子孙等。
名、字、号以及死后的封号(谥号)这些看似可有可无的记载,往往与传主的思想品行有关,尤其是号,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理想追求、志趣爱好,体现的是传主的性格特征等,绝非多此一举之作。写祖先、父亲,其实是通过写他的家庭背景和影响,来表明他思想性格的传承关系和形成原因。写他小时候的情况,表明他一贯如此,始终如一的个性。他小时候就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以看成是这一人物传记的一个总写,下面写到的几件事情则是对这一总写的几个分写,是对这一总的性格特征的具体化描写。从这一总写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他笔下的传主的态度:是爱还是憎,是肯定还是否定,是歌颂还是鞭挞讽刺。
总之,阅读人物传记,我们主要要做的就是用上面提到的几种方法去李庆故事情节,把我人物形象,体味作者态度。
第五篇: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和练习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和练习
高三
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物传记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真实的历史史料;从文学的角度看,人物传记为我们塑造了无数鲜活的人物形象,为我们提供了灵巧多样的写作技巧。所以全国大多数省市高考文言文考的是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类的文言文,有着特殊的阅读规律和方法。
一、以表明时间的词语为纲绳,去串起人物的一生经历
古人写人物传记,总是以时间为序,表明时间的那些词语就像是一条条的纲绳,把传主一生所遇到的、所经历过的事情串联在了一起。所以我们在阅读人物传记时,抓住了这些词语就能把握传主一生的经历。
古代用以表明时间的,有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等的专用术语。
古代纪年采用的是即位年次法、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古代皇帝都会为自己执政时期取一个或多个年号,如贞观、开元、乾隆、光绪等。在没有使用年号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则采用即位年次纪年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也就是赵惠文王当国王以后的第十六个年份。干支纪年法是把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合而成的纪年法,如甲子、乙丑、癸酉、甲戌、乙亥等,从干支的第一个甲子到最后的癸亥,一共是60年,所以有“六十花甲子”之称。
古代以序数纪月,但也有按季来纪月的,一年分四季,一季有三个月,这三个月依次叫孟、仲、季。如“孟春”就是指春天的第一个月,“仲夏”指的是夏天的第二个月等。还有地支纪月法,即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加特定的“建”字,如“建子月”“建亥月”等。
古代纪日,有序数纪日法、干支纪日法、月相纪日法等。“月相纪日法”中一些特别的叫法必须记住,如每个月的第一天叫“朔”,初三叫“朏”,月中
(十五)叫“望”,望后的十六日叫“既望”,每月的最后一天叫“晦”等。
还有表明时间转换的一些词语,如“少时、初、先、尝、及、既而、俄而、已而、少顷、顷之、久之、未几、须臾”等。
在阅读人物传记时,找出并把握这些词语,可以了解传主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所做的不同的事情,把这些事情贯连起来,就是传主一生的经历。
二、以表明官职的升贬为轴心,去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
古代的人物传记所写的人物大多是朝廷重臣,所记的事迹也大多与治国安民有关,所以以在记述人物时,往往以担任某某官职始,以升为或贬为某某官职止。人物传记中官位的升迁或贬谪,表明了这件事情最后取得的结果,所以它就像是记述传主某件事情的一根轴,把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贯穿了起来。
古代表明出仕从政的词语有“荐、举、征、召、拜、辟、授、除、为”等,表明官职升迁的词语有“升、拔、擢”等,表明官职调动的词语有“调、徙、转”等,表明被贬官的词语有“出、谪、罢、黜”等,表明辞职的词语有“致仕”“乞骸骨”等。
关于“迁”。“迁”有“徙”的意思(《尔雅》),有“移”的意思(《广雅》)有“登”的意思(《说文》)。“迁”和变动有关,但这种变动可以是往上的,也可以是往下的,也可以是平行的,所以还得根据具体情况来定。“迁”还有“左迁”和“右迁”之分。唐以前以右为尊,如蔺相如位在廉颇之右,表明蔺相如的官位比廉颇要高,所以“左迁”表示降职。唐以后尊左,但在官职的升贬问题上还是采用前人的说法,也把贬官叫作“左迁”,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左迁九江郡司马”,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右迁”是指晋升或调动,如王安石 《李端悫可东上阁门使制》:“非专为恩,以致此位,积功久次,当得右迁。”
古代担任地方上的某个职务,常常采用官职名加地名的叫法,如巡浙江,那是担任浙江巡抚(或巡按之类),知杭州,那是担任杭州知州(或知府),判扬州,那是担任扬州通判等。这也是阅读人物传记必须知道的。
三、以问“五个W”为切口,去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里所说的“五个W”指的是五个用“W”开头的英语字母:who——什么人,几个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when——什么时间,几个时间;where——什么地方,几个地方;what——什么事情,几件事情;why——事情发生的经过,过程。这“五个W”如同记叙文的四要素或五要素,在阅读人物传记时,问问自己这一部分是写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一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这样也就弄清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样这一部分也就读懂了,至于还有几个意思不懂的词语,也完全可以根据对这一事件的整体把握去蒙,去猜,这些词语决不会成为阅读人物传记的拦路虎。
人物传记是由几件这样的事情组成的,每一件事情都问问“五个W”,都弄清这“五个W”,整篇人物传记也就读懂了。
四、以传记的写作特点为楔子,去把握人物的性格和作者的观点
古代写人物传记,从司马迁开始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那便是先交代传主的名、字、号,接着上溯到他的祖先、父亲,再写他从小就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才开始正式写他一生所做的几件主要事情,最后得到了什么封号,留下了多少子孙等。
名、字、号以及死后的封号(谥号)这些看似可有可无的记载,往往与传主的思想品行有关,尤其是号,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理想追求、志趣爱好,体现的是传主的性格特征等,绝非多此一举之作。写祖先、父亲,其实是通过写他的家庭背景和影响,来表明他思想性格的传承关系和形成原因。写他小时候的情况,表明他一贯如此,始终如一的个性。他小时候就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以看成是这一人物传记的一个总写,下面写到的几件事情则是对这一总写的几个分写,是对这一总的性格特征的具体化描写。从这一总写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他笔下的传主的态度:是爱还是憎,是肯定还是否定,是歌颂还是鞭挞讽刺。
总之,阅读人物传记,我们主要要做的就是用上面提到的几种方法去明事,知人,辩理(把握作者对传主的态度)。
[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明史·于谦传(有删改)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举永乐十九年进士。
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师还,赏赉与诸大臣等。
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帝知谦可大任,会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省巡抚,乃手书谦名授吏部,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俱疏言之。一岁凡数上,小有水旱,辄上闻。
初,三杨在政府,雅重谦。谦所奏,朝上夕报可,皆三杨主持。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及是,三杨已前卒,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
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谦与尚书邝埜极谏,不听。埜从治兵,留谦理部事。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谦请王檄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即迁本部尚书,提督各营军马。而也先挟上皇破紫荆关直入,窥京师。石亨议敛兵坚壁老之。谦不可,曰:“奈何
示弱,使敌益轻我。”亟分遣诸将,率师二十二万,列阵九门外,身自督战。下令,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于是将士知必死,皆用命。
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及见官军严阵待,意稍沮。相持五日,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知终弗可得志,又闻勤王师且至,恐断其归路,也先拥上皇由良乡西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命谦口数其罪。数:数说
B.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延:举行宴会
C.三杨在政府,雅重谦雅:甚,很
D.通政使李锡阿振指阿:奉承讨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帝为倾听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B.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不赂者以赂者丧
C.王是其言,守议乃定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石亨议敛兵坚壁老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有僧奇之曰
B.王是其言
C.石亨议敛兵坚壁老之
D.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于谦从小就不同凡响,有个和尚认为他以后会成为“救时宰相”,于是向朝廷作了推荐,让他成了永乐十九年的进士。
B.和尚对于谦“救时宰相”的评价,为下文写于谦在宣德皇帝被也先扣留后,协助郕王稳定人心,部署军队抵抗也先,保全明朝作了铺垫。
C.于谦深得宣德皇帝、郕王和“三杨”、王振的器重,所以他上的奏章能马上直达皇帝手里并立即得到批复,他被关进监狱能马上得到释放,他提出的建议能马上被郕王采纳。
D.于谦处事谨慎,他在巡抚河南、山西时,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会向皇上请示,只有得到了批复以后他才会去执行;在抗击也先时,也每事都要得到郕王的同意。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
②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
[参考答案]
1.B(延:邀请)
2.B(因为。A为:第一个“对”;第二个“成为”。C乃:第一个“于是,就”;第二个“才”。D之:第一个是代词;第二个是助词“的”。)
3.C(使动用法,其他是意动用法)
4.B(A和尚没有向朝廷作推荐,而是于谦自己考上了进士;C于谦被从监狱里放出来不是因为受到王振的器重;D向皇上请示不是体现于谦处事谨慎,为是爱护百姓。)
5.①顾佐任都御史,对下属很严厉,惟独对于谦很客气,认为他的才能超过顾佐自己。②等到英宗(宣德皇帝)在土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参考译文]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对他很惊奇,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了进士。
宣德初年,任命于谦为御史。奏对的时候,他声音洪亮,语言流畅,使皇帝很用心听。顾佐任都御史,对下属很严厉,只有对于谦很客气,认为他的才能超过顾佐自己。护从皇帝驻扎在乐安时,高煦出来投降,皇帝让于谦口头数说高煦的罪行。于谦义正词严,声色俱厉。高煦伏在地上发抖,自称罪该万死。皇帝很高兴。班师回到北京,给于谦的赏赐和各大臣一样。
于谦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他上疏奏报陕西各处官校骚扰百姓,诏令派御史逮捕他们。皇帝知道于谦可以担此重任,当时刚要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接派驻各省的巡抚,于是亲手写了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越级提升他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于谦到任后,轻装骑马走遍了所管辖的地区,访问父老,考察当时各项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都全部上疏提出。一年上疏几次,稍有水旱灾害,马上上报。
当初,杨士奇、杨荣、杨博三个姓杨的主持朝政,都很器重于谦。于谦所奏请的事,早上上奏章,晚上便得到批复,都是“三杨”主办的。但于谦每次进京商议国事时,都是空着口袋进去,那些有权势的人不能不感到失望。到了这时,“三杨”已经去世,太监王振掌权,正好有个姓名和于谦相似的御史,曾经冒犯过王振。于谦入朝,推荐参政王来、孙原贞代替自己。通政使李锡逢承王振的指使,弹劾于谦因长期未得晋升而不满,擅自推举人代替自己。把他投到司法部门判处死刑,关在狱中三个月。后来王振知道搞错了,把他放出来,降为大理寺少卿。
十三年,于谦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第二年秋天,也先大举进犯,王振挟持皇帝亲征。于谦和兵部尚书邝埜极力劝谏,但皇上不听。邝埜跟随皇帝管理军队,留于谦主持兵部的工作。等到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郕王临时处理国事,命令群臣讨论作战和防守的方略。侍讲徐珵说星象有变化,应当迁都南京。于谦厉声说:“主张南迁的,该杀。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摇动则国家大计完了,难道没有看见宋朝南渡的情况吗!”郕王认为他说得对,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当时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人心震惊惶恐,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于谦请郕王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马上开赴京师,依次策划部署,人心稍为安定。立即提拔于谦为兵部尚书,负责指挥各营军马。而也先挟持着上皇(英宗)攻破紫荆关直入,进窥京师。石亨建议收兵固守使敌兵劳累衰竭。于谦不同意,说:“为什么要向敌人示弱,使敌人更加轻视我?”马上分别调遣各路将领带领二十二万兵士,在九门外摆开阵势,自己亲自督战。下令:临阵将领不顾部队先行退却的,斩将领。军士不顾将领先退却的,后面的部众斩前面退下来的部众。于是将士知道必定要死战,都听从命令。
当初,也先部队深入,以为早晚就可以攻下京城,及至见到明朝官军严阵以待,有些丧气。相持了五天,也先的邀请没人理,作战又失利,知道不可能达到目的,又听说各地勤工的部队马上要开到,恐怕截断他的归路,也先于是拥着上皇由良乡向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