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时间:2019-05-13 21:2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球通史》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第一篇:《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全球通史

第一编

史前人类

第一章

人类-食物采集者 a)从类人猿到人类 b)食物采集者的生活 c)种族的出现 第二章

人类-食物生产者 a)农业的起源 b)农业的传播 c)农业的种类 d)食物生产者的生活 e)对人口和种族的影响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人性的本质

第二编

欧亚大陆的古典文明(公元500年之前)

第三章

最初的欧亚大陆文明(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1000年)a)古代文明的起源 b)古代文明的传播 c)古代文明的类型 i.ii.iii.iv.美索不达米亚 埃及 克里特 印度河 v.商朝

d)游牧民族获得权力 e)游牧民族摧毁古代文明 i.ii.iii.iv.中东 希腊 印度 中国

第四章 古典文明开启欧亚大陆一致性(公元前1000年-公元500年)a)一致性的根源 b)商业纽带 c)文化纽带 第五章

希腊-罗马文明

a)希腊文明的形成时期(公元前800年-前500年)b)希腊文明的古典时代(公元前500年-前336年)c)古典时代中的希腊文明

d)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36年-前31年)e)罗马历史上的早期共和国(截至公元前264年)f)罗马文明的后期共和国(公元前265年-前27年)g)早期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284年)h)后期罗马帝国(公元284年-467年)第六章

印度文明 a)雅利安人的影响 b)改革与反改革 c)孔雀帝国

d)侵略者、商人和传教士 e)芨多古典时代 第七章

中国文明 a)过渡时期 b)哲学家和经典 c)秦帝国 d)汉帝国 e)汉帝国的衰落 第八章

古典文明的终结 a)古典文明的衰落 b)蛮族的入侵

c)居住在西方的日耳曼人和匈奴人在西方 d)蛮族对西方的持续入侵 e)西方历史的独特性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

第三编

欧亚大陆中世纪的文明(公元500-1500年)

第九章

中世纪文明形成欧亚大陆一致性 a)商业纽带 b)技术纽带 c)宗教纽带 d)扩大的视野 第十章

伊斯兰教的兴起 a)穆罕默德 b)征服时期

c)从阿拉伯王国到伊斯兰帝国 d)伊斯兰教文明 e)哈里发统治的衰落 第十一章 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入侵 a)突厥人的入侵 b)成吉思汗的征服 c)蒙古帝国 d)蒙古帝国的衰落 e)突厥人的复兴

f)突厥人和蒙古人入侵的意义 第十二章 传统的拜占庭文明 a)拜占庭的出现 b)拜占庭的黄金时代 c)拜占庭的衰落 d)拜占庭的灭亡 e)拜占庭的遗产 第十三章 传统的儒家文明 a)隋朝和唐朝 b)宋朝的黄金时代 c)元朝蒙古人的入侵

d)明朝的民族中心主义和内向型 e)中国文明在日本 f)日本的封建制度 g)日本的内向型和孤立 第十四章 革命的西方文明 a)西方的多样性 b)地理背景 c)技术的进步 d)发展中的经济 e)新君主国的崛起 f)文艺复兴的酝酿 g)西欧的扩张主义 h)西方文明中的女性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发达社会与“遏制领先”

第四编

公元1500年以前的非亚欧大陆世界

第十五章 非洲 a)地理环境 b)农业和铁器 c)伊斯兰教 d)贸易与苏丹帝国 e)王国与诸侯国 第十六章 美洲和澳洲 a)土地和民族 b)美洲的土著文化 c)美洲的土著文明 d)历史上的美洲和印第安人 e)澳大利亚

第十七章 欧洲扩张前夕的世界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历史中的种族

第五编

公元1500年以前各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十八章 西方扩张时的穆斯林世界 a)现代穆斯林帝国的崛起 i.ii.iii.奥斯曼帝国 萨菲帝国 莫卧儿帝国

b)穆斯林帝国的辉煌 i.ii.iii.军事力量 行政效率 经济的发展

c)穆斯林帝国的衰落 第十九章 西方扩张时的儒家世界 a)中国文明的连续性 b)皇帝的更替 c)与西方的早期关系 d)日本吸收中国文明 e)德川幕府 f)与西方的早期关系

第二十章 扩张中的西方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现代化 b)文艺复兴 c)文艺复兴的遗产 d)德国宗教改革 e)德国以外的宗教改革 f)天主教改革 g)宗教改革的遗产

第二十一章 西方文明的扩张:经济扩张和国家建设 a)扩展中的经济 b)技术的发展 c)资本主义的出现 d)民族君主国的崛起 e)扩张前夜的西欧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历史与关于历史的流行理论

第六编

西方崛起时的世界(公元1500-1763年)

第二十二章 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年 a)伊比利亚扩张主义的根源 b)哥伦布发现美洲 c)葡萄牙在亚洲 d)世界的瓜分

e)西班牙征服者和新西班牙 f)伊比利亚的衰落

第二十三章 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阶段,a)西北欧早期的扩张 b)荷兰的黄金世纪 c)英、法竞争 d)英国的胜利

第二十四章 俄国在亚洲的扩张 a)俄罗斯扩张的地理环境 b)俄罗斯的早期扩张 c)征服西伯利亚

d)西伯利亚的行政管理和发展 e)征服乌克兰

第二十五章 全球统一性的开始 a)新的全球性视野

b)人类和动植物的全球性扩散 c)全球性经济关系 d)全球性政治关系

年 1700-1763e)全球性文化关系 f)历史视野中的近代初期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从世界历史看地区自治与全球统一

第七编

西方占优势地位时的世界(公元1763-1974年)

第二十六章 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a)科学革命的根源 b)科学革命的历程 c)科学革命的意义 d)工业革命的根源 e)工业革命的进程 f)工业革命对欧洲的影响 i.ii.iii.iv.v.vi.工业革命的传播 人口的增长 城市化 财富的增长 新消费主义 女性的新角色

g)工业革命对非欧洲世界的影响 i.ii.iii.早期帝国的欧化 新帝国主义征服新帝国 新帝国主义的影响

第二十七章 欧洲的政治革命 a)政治革命的格局 b)英国革命 c)启蒙运动 d)美国革命 e)法国革命 i.ii.iii.iv.v.vi.革命的根源 贵族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民众革命 战争和恐怖 拿破仑

f)民族主义 g)自由主义 h)社会主义 i)政治革命中的女性 第二十八章 俄国

a)1856年以前的俄国和欧洲 b)俄罗斯和欧洲,1856-1905年 c)1905年以前的俄罗斯和亚洲 i.ii.iii.阿拉斯加 阿穆尔河流域 中亚 iv.满洲和日俄战争

d)第一次俄罗斯革命芨其后果,1905-1914年 第二十九章 中东

a)巴尔干半岛的基督教徒 b)土耳其人 c)阿拉伯人 第三十章 印度 a)印度的传统社会 b)英国的征服 c)英国的统治 d)英国的影响 e)印度民族主义 第三十一章 中国和日本 a)中国的开放 b)中国的改革与革命 c)日本的现代化 d)日本的扩张 第三十二章 非洲 a)奴隶贸易 b)探险时代 c)非洲的瓜分 d)欧洲的影响 i.ii.iii.经济影响 文化影响 政治影响

第三十三章 南北美洲和英国自治领 a)种族上的欧化 b)政治上的欧化 c)经济和文化上的欧化 第三十四章 波利尼西亚 a)岛屿和航海者 b)商贸与殖民地 c)欧洲的影响

第三十五章 全球统一性的巩固 a)欧洲的政治优势 b)欧洲的经济优势 c)欧洲的文化优势 d)白人的责任

e)对欧洲优势的最初挑战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马克思的预期与世界历史的发展

第八编

1974年以来西方衰落与成功的世界

第三十六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性的影响 a)战争的根源 i.经济上的竞争 ii.iii.iv.v.殖民地的争夺 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 不可调和的民族主义情绪 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

b)萨拉热窝

c)战争的欧洲阶段:1914-1917年 i.ii.iii.iv.1914年:西线的消耗战 1915年:东线上的俄国退却 1916年: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1917年:流血和失败主义

d)战争的全球阶段:1917年的俄国革命 i.ii.iii.三月革命 两次革命之间

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

e)战争的全球阶段:美国的介入 f)和平解决

g)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世界历史上的作用 第三十七章 殖民地世界的民族主义起义 a)土耳其 b)阿拉伯中东 c)印度 d)中国 第三十八章 1929年以前的欧洲革命与和解 a)共产主义在俄国的胜利 b)共产主义在中欧的失败 i.ii.德国魏玛共和国 中欧的革命与倒退

c)意大利成为法西斯国家

d)西欧的民主问题欧洲的稳定与和解 第三十九章 五年计划和大萧条 a)五年计划 i.ii.iii.iv.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苏联计划经济 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b)大萧条 i.ii.iii.iv.经济崩溃的根源 世界范围的大萧条 社会和政治影响 国际影响

第四十章 走向战争(1929-1939年)a)日本入侵满洲 b)意大利征服埃塞俄比亚 c)西班牙内战 d)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e)战争的到来

第四十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性影响 a)战争的欧洲阶段 i.ii.iii.iv.瓜分波兰 从波兰到法国 不列颠战役

对巴尔干半岛各国的征服

b)战争的全球阶段 i.ii.iii.iv.v.vi.入侵苏联 日本袭击珍珠港

1942年:轴心国胜利的一年 1943年:形式的逆转 欧洲的解放 日本的投降

c)世界历史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十二章 诸帝国的终止 a)殖民地革命的根源 b)印度和巴基斯坦 c)东南亚 d)热带非洲 e)南非 f)中东

第四十三章 大同盟、冷战及其后果 a)战时的团结 b)欧洲的冷战 c)远东的冷战 d)冷战结束

第四十四章 第二次工业革命:全球性影响 a)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源和性质 b)对发达的第一世界的影响 i.ii.iii.战后的繁荣与衰退 社会影响

对社会主义世界的影响

c)对不发达的第三世界的影响 d)对全球的影响 i.ii.iii.iv.对生态的影响 对种族关系的影响 对于性别关系的影响 对于战争的影响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第一编

史前人类

第一章 人类-食物采集者

 生物是由非生物自然进化而来的。按照组织的分类等级标准将所有的物质加以分类,在这一组织的某一等级上无机物转变成了有机物。更具体地说就是,电子、质子和中子相互结合形成各种原子,各种原子相互结合组成各种分子,各种分子再组成有机化程度的聚合体,其中有一类有机聚合体形成了生物。

 从宏观的视角来看,人类的出现是地球发展进程中的第二大转折点。第一大转折点是生命从非生命物质中进化出来。人类既改变自己基因,又改变所处的环境的第三大转折点也即将来临。 人类,且只有人类,能够创造一个自己想要的环境——这一人化的环境被称为文化,因为只有人类能从现实生活中观察到或抽象出概念和事件。只有人类能笑;只有人类知道自己会死去;只有人类才思索宇宙及其起源,才考虑自己在宇宙中的位臵和自身今后的命运。

 从技术变革的产生到允许其大规模发挥效用所必须的社会变革的出现时间,存在着一个时间差。造成这种时间差的原因是:技术变革因为能够提高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通常很受欢迎,所以马上会被采用;而社会变革则由于要求人类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整,通常会让人感受到受威逼和不舒服,因而通常也就会遭到抵制。这就解释了当今社会的一个悖论,即人类在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变得越来越能依照自己的意愿去改变环境的同时,却不能使他们的环境变得更适于居住。简而言之,人类作为一个种群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自身知识的不断增长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

 农业革命还触发了一场链式反应,它引发了城市化,阶级分化以及社会分裂,从而损坏了原始社会令人神往的平等,但这一来它也打破了部落通过传统主义形成的约束性的结合,使人性得到了解放。

第二章 人类-食物生产者

 新时期时代的人与他们旧石器时代的前辈在两个方面有所不同:一方面新石器时代的人不再用打制法,而是用磨制法来制作石器;另一方面是他们食物的来源大半或全部都是靠栽培植物和蓄养动物,而不是靠狩猎或采集去获得的。

 早期农业的粗放性,使得休耕的土地与正在种植的徒弟的比例在任何时候总是处于5:1到10:1之间。因此人类不断地“脱离”原来的农业居留地,进入食物采集者居住的人口比较稀少的地区。农业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从其发源地(中东)向四面八方传播。 最早的农耕技术被成为“刀耕火种”技术。

 迄今为止,欧亚大陆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伟大文明兴起和衰亡的历史,而每一个伟大文明的衰亡都是因为内乱削弱了其自身的力量而游牧民族又随时准备入侵。历史对今天的启示——人性的本质

 历史教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教训就是,核战争并非不可避免。因为战争的发生不是因为人类的本性,而是因为人类社会。而人类社会又是由人类组成的,因而它也可以由人类重新构建。我们真正继承的是塑造和完善自身的能力,我们不是被动地接受塑造,而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第二编

欧亚大陆的古典文明(公元500年之前)

第三章

最初的欧亚大陆文明(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1000年) 最早的文明中心是苏美尔,其地域范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伊拉克。 伴随着影响深远的技术进步,产生了影响同样深远的制度改革。两者先是相互作用,然后共同促使城市产生和文明形成。 阶级分化:村社圣祠(巫师)-城市寺院(祭祀)-军事首领(频繁的战争)-国王。

 在看到各古代文明独特性的同时,我们也应承认他们具有某些共同性,其中最显著的两个共性可能就是,社会关系的不平等和性别关系的不平等。

第四章

古典文明开启欧亚大陆一致性(公元前1000年-公元500年)

 古典文明时代最引人注目的的特点就是在此期间首次形成了欧亚大陆一致性。

 铁器的普及使得文明核心区的范围相应地扩大。

 随着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社会和政治也发生了同样重大的变化:军事贵族在公元前第二个千年的蛮族入侵活动中所获得的显赫地位由于商人、工匠和海员阶层的兴起而日趋瓦解;旧的部落社会由于铸币的出现正在经历变革;个人的依附效忠关系正被市场需要所代替。

 那时期的发展变革引起了社会关系、政治组织、生活方式和谋生之道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这样普遍的根本性变动使人惶惶不安,令人无所适从。它促使人们深刻自省,不断地提出新问题、寻求新答案;也促使思想家们重新评估他们各自的传统,或将其抛弃,或使之适应过渡时期的需要。当时引起人们思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理想政府的道德基础,社会制度的作用,以及宇宙和生命的起源和目的等方面。

 到公元一世纪时,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汉帝国连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低到中国海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从而使得各帝国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相互影响。

 东西方贸易大发展始于公元前后,约持续了两个世纪。贸易大发展的一个原因是中国在中亚不断增长的影响。中国打通了好几条路上商路,促进了丝织品这种最重要的跨地区贸易品种的销售。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包括整个地中海以及欧洲中部和西北部大部分地区在内的罗马帝国的统治得到了加强,出现了所谓的“罗马治下的和平”时期。在这一时期里过去一直阻碍贸易的土匪和海盗行径已经绝迹,关税壁垒和各种杂费也几乎全被削减。此外,帝国的富庶也促进了贸易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富裕的罗马统治阶级喜爱奇特的外国货,又有钱购臵这些奢侈品。 希腊殖民扩张运动的结果便是产生了大量独立的城邦,而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

 希腊文化传遍整个东方,主要是靠追随亚历山大军队东进的希腊商人完成的。同样,印度佛教传播到中国的历程也可以沿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追寻到。

 真正的音标文字是由腓尼基人完成的,他们于公元前13世纪将原有文字发展成由23个辅音字符组成的字母系统。这一字母系统后经由希腊人增补原音字母而进一步完备,形成希腊字母。 字母文字的意义就在于它开启了智力交流的世界,使智力交流的范围远远地突破了从前仅囿于祭司和官吏独享的那个圈子。 尽管希腊文化的传播令人印象深刻,但它却并没有在中东留下永久的印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希腊文化的影响仅限于希腊殖民者居住的城市和一些希腊殖民王国的宫廷所在地。虽然有些土著民族也受到了影响,但真正受到影响的则几乎仅囿于少数上等阶层。广大农村甚至许多城市的绝大多数民众仍在继续说自己的语言,崇拜自己的神。由于希腊文化并没有深深扎根,因而它也就不能永久地在它的移植地生存。

 比希腊文化的影响要持久得多的是基督教和大乘佛教这两大世界性宗教的影响。基督教和大乘佛教与古典时代后期从其各自的发源地中东和印度开始向外传播。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基督教传遍了整个欧洲,佛教则赢得了亚洲的大部分。这量大宗教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他们共同具有的某些新特点:其一,他们都着重于灵魂的拯救,允诺来世可以获得永恒的幸福;其二,都坚持平等主义——向所有请求加入的人敞开大门,不论男人或女人、富人或穷人、自由人或奴隶,都一视同仁;最后,都强调崇高的道德准则,强调要灵魂得救就必须遵守这些准则。第五章 希腊-罗马文明

 到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地区部落制让位于城邦制,其他社会等级联合起来向贵族阶层发起挑战,工商业开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希腊的殖民地也又开始逐渐遍布整个地中海沿岸一袋。所有这些发展构成了希腊世界形成时期的全面转变,并为它后来顺利地进入古典时代打下了基础。希腊地区的地理特点是促成这些发展的基本原因。希腊地区的自然资源很贫乏,也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连绵不绝的山脉,不仅限制了当地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还把乡村隔成了互不相连的小块,结果造成希腊人没有天然可作为地区合并基础的地理政治中心。而入侵者在入侵之后就会在彼此隔离的村庄里安居下来。这些村庄通常坐落在易于防卫的高低附近,因为高地上既可设立供奉诸神的庙宇,又可以作为遭遇危险时的避难所。这些由村庄扩大而成的居留地一般被成为“城邦”,而提供避难所的地方则被成为“卫城”或“高城”。各城邦多设在土壤肥沃的地方或商路附近,以此来吸引更多的移民,以便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城市。许多小城邦就是这样形成的,他们彼此相互隔绝,但却又生气勃勃地独立发展。 7世纪时希腊社会的改革运动大大加强,这应归功于以往在战场上起决定先作用的贵族骑兵此时已为穿戴盔甲的重装步兵所取代。这一新军种不仅瓦解了贵族政治权利的军事基础,而且提高了那些独立的、能为自己提供进入方针必须装备的农民和工匠的地位,增加了他们的政治影响。

 希腊人赢得希波战争的胜利有着重大影响。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它使希腊人免遭东方专制主义的统治,得以保持自身民主政治的特色,从而为人类文明作出其独特的贡献。其次希腊人的胜利,特别是雅典海军的胜利,也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因为划船投入战斗的划手都是没钱将自己装备成重装步兵的公民,所以城市贫民这次在军事上所以的作用甚至比有财产的重装步兵还要重大。而这自然也加强了民主政治运动的发展,它在伯里克利时期达到其最高潮。

 雅典带头联合爱琴海各岛及小亚细亚各希腊城邦组成了一个同盟,因同盟总部起初设在提洛岛上,故称提洛同盟。同盟的宗旨是防备波斯人再次发动进攻,以确保盟邦的共同安全。

 对希腊人的非凡成就作出两点解释:首先,希腊人住的地方离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最早的文明中心很近,能够从后者最早的成就中受益,但是他们之间的距离又没有近到使希腊人不能保持自己的特色的地步。城邦的出现和持久的存在,是促成希腊人取得非凡成就的第二个因素,因为城邦为文化繁荣提供了必须的制度保证。 自由探究的精神,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学和哲学思想,对个人自由和个人责任心的强调——所有这些都是古典希腊留给人类的光辉遗产。

 古希腊时代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历史上形成的东、西方各自独立发展的模型,使它们合二为一。现在,人们首次想到要把整个文明世界当作一个单位——一个文化高度发达的文明核心区-来看待。

 古希腊名人:苏格拉底、柏拉图、荷马、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 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这标志着罗马已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

 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也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

 在4世纪初对基督徒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迫害后,皇帝君士坦丁颁布了米兰赦令(公元313年),承认基督徒不再为异教徒,准许基督教同其他宗教一样享有信仰自由。

 罗马同中国一样,一旦前进到一定程度就再也不能前进了。那一限度一经达到,帝国疆界就固定下来,甚至开始萎缩,于是从前隐藏的帝国结构上的缺点也就渐渐开始显露出来。第六章 印度文明

 4大世袭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 印度与中国不同:在中国,是长期的帝国统一间隔以短暂的分裂;而印度则恰恰相反,是短暂的统一间以长期的分裂。这并不是说印度就没有统一。印度有统一,但这是文化的而不是政治的。印度文化强调的是忠于社会秩序而不是终于国家,这从种姓等级制度的地位高于任何政治制度这一点可以证实。因此可以说,印度文明在一个范围里增进了统一的文化的同时又在另一个范围里破坏了政治的统一。第七章 中国文明

 中国的发展史上没有明显的突然停顿。虽然也曾有许多游牧民族入侵中国,甚至还建立了某些王朝;但是最后的情况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游牧经济,而是入侵者自己被迅速而彻底的中国化。

 在中国,与文化同一性一样重要的是,各时期之间存在着惊人的政治统一性。这种政治统一性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中国文明具有独特的现世主义,这一点可以从中国文明是世界文明中惟一的在所有历史阶段都未产生过祭祀阶级的伟大文明这一事实中看出来。

 经济的循环:社会秩序的重新安定导致人口的增加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相应的使收入增多、国库充实。之后的稳定期间,他们将人力和财力分散到公路、运河、防御工事、宫殿、宫廷铺张和边疆战争上。因而每个王朝在它建立约100年后都会开始面临财政上的种种困难。为了弥补亏空,朝廷就会提高赋税。而赋税大部分则又沉重地压在自耕农头上。在每个朝代开始时自耕农总是占农民的大多数,但是随着赋税的增加他们日益被迫将自己的小块土地让与大地主,而自己则沦为佃农。由于地主凭借与其财产相当的政治影响只交纳微不足道的赋税,所以他们占有的土地愈多,政府的收入就愈下降,落在数目日趋减少的自耕农头上的赋税也就愈增加。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腹水增加,财政收入下降,公路和沟渠的修整被忽视,生产率下降,最后则是饥荒、盗匪活动和全面的农民起义。与此同时,边防可能也会被忽略,从而招致游民部落越境前来劫掠。

 公元前124年朝廷建立了一种帝国大学,即太学。

 虽然中国史学家也意识到了促成王朝衰落的各种社会和经济因素,但他们却又总是认为这些因素与他们所相信的一个更为根本性的原因——统治者是否具有合格的道德品质——相比,处于次要位臵。于是,中国的编史工作也就倾向于汇编各种原始资料而不是让史学家本人对各种问题提出自己的分析。第八章 古典文明的终结

 各个古典文明走向衰落的基本原因就在于其生产技术水平的相对停滞不前,而这种技术水平的停滞状态则又导致社会生产率长久地保持在较低水平。

 正是这种哲学家与工匠相分离的观念阻值了欧亚大陆各古典文明的技术发展。而也正是哲学家那有条理的思维与工匠所拥有的实践经验和传统知识这两者的相互影响,才使得西方在近代完成了伟大的科技和工业革命,从而为人类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西方长期屡遭日耳曼人、匈奴人、穆斯林、马札尔人和维京人的侵略,因而其古典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的程度也就比欧亚大陆上的其他地区远为严重。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破坏正是导致西方在近代走在世界前列的基本原因。因为在旧文明的废墟上能够产生出一种崭新的文明,一种更能适应变化中的世界的需求的文明。

 游牧民族的迁移方向一般都是自东向西,因为欧亚大草原的地理坡度使得大草原西部水源较充足、土地更肥沃,从而吸引着来自东方的游牧民族。

 在中世纪,蛮族的侵略在西方拖延的时间,远远超过其在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持续的时间。因此西欧也就出现了古典时代独特的结局—帝国结构及其古典文明无可挽回地消亡了。这一结果的意义十分重大,以至于它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之所以如此,则是因为古典文明大规模的消亡为早应发生的技术革命扫清了道路。

 技术停滞不前是各古典文明结构上的一个主要弱点。那么既然所有的古典文明都具有这一弱点,为什么只有西欧的古典文明会垮掉呢?首先,古典时期的西欧并不像其他地区(比如中国)那么富饶。据估计,单位面积里生产的稻米所含的卡路里,是小麦所含卡路里的5倍。因而中国的生产率也就大大高于西方,而这则又导致了中国的人口自农业出现至今也相应地比西方稠密。生产率以及人口上的优势,转而又使中国能够更好地维持帝国的官僚机构和军事机构,更有力地抗击满足侵略者——必要时还能同化他们。其次,西方缺乏可与中国相媲美的文字系统,也没有中国的科举制度。这种文字系统提供了文化上持久的同一性,而这一科举制度则使中国的行政提高了效率,增强了稳定性。最后,罗马帝国边境上的敌人更难对付。由于地处入侵路线的最西段,欧洲几乎在各游牧民族的每次进攻中都是首当其冲。此外,罗马帝国邻近的日耳曼人要比中国西北边境上的游牧民族人数更多,而且与帝国相邻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也比中国的蛮族近邻更为先进,从而其军事威胁也就更大,更长久。

 回顾历史,西方文化的这一崭新开端的重要性便显得十分明显。在古代时期的几千年中中东曾经一直都是创始力的中心,许多主要文明也都由此传播出去。而到了古典时期,大部分发明创造则都是自欧洲、印度和中国,中东却远远地落在后面。究其原因恰恰是因为中东的古代文明在公元前2000年的侵略中得以幸存下来,而边缘地区的古代文明却被毁灭,从而为新的开端——新的古典文明的出现扫清了道路。古典文明向中世纪文明的过渡也是如此。但这一次却是所有地区的古典文明都幸存下来,唯有西方例外,因而也就只有西方能够毫无束缚地朝新的方向奋进,并在中世纪发展起新的技术、新的制度、新的观念,即新的中世纪文明。到了近代,这种新的文明,就像早期农业文明必然战胜部落文化一样,远远胜过欧亚大陆其他地区乃至全世界“停滞不前”的古典文明,从而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历史对今天的启示——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  经济权力平等和社会地位相同是新石器时代村社的特征。 同帝国行政机构关系密切的是教会统治集团,该集团的产生也是文明的一个根本特征。这种神学和祭祀集团都是为维持显存的社会制度服务的,他们赋予政治制度和政治领袖以神的制裁力和神的属性。

 随着文明的到来,一个远为复杂的新社会出现了。因此社会也不再只有单一的文化,而是形成了所谓的雅文化和俗文化。雅文化传播于城市的学校、寺庙和宫殿之中;俗文化则存在于乡村之中。雅文化通过哲学家、神学家和文人学士以书面形式流传;俗文化则在目不识丁的农民中口口相传。

 我们还回到题目中所提的问题上: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答案是:在过去它两者都是;而至于将来怎样则取决于从过去文明中积累的知识是被用于毁坏的目的还是被用于建设的目的。

第三编

欧亚大陆中世纪的文明(公元500-1500年)

第九章

形成欧亚大陆一致性

 中世纪不同于古代时期和古典时期,它不是因欧亚大陆游牧民族的路上侵略而结束,而是因西方的海上冒险而终止的。西方探险家、商人、传教士和移民的海外扩张,标志着人类社会由中世纪向近代的过渡,标志着世界历史由欧亚大陆地区性阶段向全球性阶段的转变。

 中世纪最为著名的宗教革新运动还要数伊斯兰教的出现。除其教义外,这一新宗教在公元632年其创始人穆罕默德死后突然从阿拉伯半岛向外广泛传播,它对欧亚大陆和非洲广大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十章 伊斯兰教的兴起

 伊斯兰教在文化上取得的成就比起他们的军事扩张更为显著。尽管被征服的地区曾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中心,但到11世纪时中东地区的语言已经阿拉伯化,文化也已伊斯兰化。

 是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这两条基本纽带将哈里发统治下的各民族联结到了一起。

 伊斯兰教是一条比基督教更有力的纽带,因为他不仅是一种信仰,而且是一种社会和政治制度以及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生活方式。第十一章 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入侵

 突厥人不是同一种族,但他们因都说突厥语系而被共同连接在一起。

 拜占庭帝国的衰亡虽然发生在1453年,但其衰亡的原因却可以追溯到1071年被阿拉伯伊斯兰教占领小亚细亚。

 公元9世纪伊斯兰教来到印度还涉及到一个社会冲突的问题,即两种不同制度的社会的冲突。也正是从这时起这里开始了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的斗争,结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半岛分裂成信仰印度教的印度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

 当人们开始相信寻求上帝比了解自然更为重要时,这就意味着经院哲学取得了胜利。 蒙古衰落的首要原因在于人口上的劣势:同属国人民相比他们人数太少,并且太不开化。正如普希金所说的那样,蒙古人是“不懂亚里士多德和代数的阿拉伯人。”因此,他们一旦从马上下来居住在被征服地区就很容易被同化。在这方面,蒙古人与阿拉伯人迥然不同:阿拉伯人拥有自己的语言和宗教信仰,这一语言和信仰为其属国人民所乐于采纳,并成为帝国统一的强有力的纽带。蒙古人在文化上远没有阿拉伯人先进,因而丝毫不具备这种优势。而且蒙古人还采用了比他们更先进的属国的语言、宗教信仰和文化,从而丧事了自己的特点。第十二章 传统的拜占庭文明

 在土耳其共和国取代奥斯曼帝国之前君士坦丁堡一直统御着这一广大地区,但在这之后基马尔〃阿塔图尔则将首都从博斯普鲁斯海峡沿岸迁到了安纳托利亚高原上的安全地带即安卡拉城。 8世纪时的拜占庭帝国是一个文化上与东方的伊斯兰教帝国和西方的新欧洲都截然不同的国家。

 拜占庭皇帝和东正教主教之间密切的相互支持,也使得帝国更加稳固。东正教教会必须依附于拜占庭朝廷的原则是举国公认传承已久的准则。

 综观历史,拜占庭显然在各个领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第一,他起到了屏障作用,使其后的西方能够自由地发展起自己的文明。第二,拜占庭促进了贸易和经济的全面发展。第三,在文化领域,拜占庭挽救了不计其数的古代文化艺术珍品,并将他们连同其自身的遗产一起传给了子孙后代。最后,拜占庭帝国对东斯拉夫人而言,就如同罗马帝国对日耳曼人所起的作用一样,都是该民族伟大的教育者。伟大的引导着以及宗教和文明的源泉。第十三章 传统的儒家文明

 汉朝被强有力的地方家族所削弱,这些地方家族积聚起巨大的、自给自足的且享有免税权的地产,并在这上面建造起堡垒式的庄园,成功的与中央政权想对抗。佛寺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国家的分裂。隋朝和唐朝提出了解决这种政治分裂的办法。它由“均田制”组成,“均田制”的实施的确有助于削弱大家族的控制,加强唐朝统治它一度中止了半封建大地产的膨胀,也增加了国家的税收,因为虽然拥有政治权力的大地主不需要交税,但广大小农却要纳税。

 唐朝时中国的宗教信仰十分自由,思想极为开放,因而各种佛教宗派相继形成。

 在帝国统治的最后一个半世纪中,唐朝统治者面临着一个王朝衰落时通常会遇到的种种问题。帝国财政入不敷出;人口增长大于土地攻供给,农民家庭不再能分到小块土地;“均田制”被破坏,富贵人家再次搜刮农民,大肆实行土地兼并。由于税收制是以人头税为基础,因此支付不断增长的帝国开支的捐水负担也就都落在了农民头上,而这时农民占有的土地却正在减少。

 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这对整个欧亚大陆都具有重大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生产率的显著提高。生产率的提高为人口的相应增长提供了保障,而人口的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如此循环往复。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活动而不是以政务活动为中心的大城市。 宋朝时期的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而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因而可以说,宋朝时的中国正在朝着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致命的事实是这一潜在的可能却从未实现。

 定都北京是元朝统治者最持久的贡献。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地处西至中亚东到满洲的交通要冲,至今仍是重要的军事、经济和政治中心。

 从推翻蒙古人在中国的统治到共和国的出现,明、清两朝统治了中国500多年。这几个世纪的中国构成了人类历史上行政管理竟然有些、社会生活安宁稳定的一个伟大范例。出现这一空前持久稳定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一种被成为“新儒学”的新的儒家玄学占据了思想领域的绝对统治地位。

 朱熹(1129-1200年)凭借其杰出的综合才能他发展了一种解释方法,把佛教、道教的成分融入儒家。在明朝作为一种反对外来的前蒙古人统治的反映,当时社会上存在着明显的民族优越感和对过去传统的回顾。在这种气氛中,朱熹渐渐被认为是最终和绝对的权威。

 自朱熹批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这一新儒学构成了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并一直延续到19世纪后期。其结果是通过对社会存在的学术推理,使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得到加强。这从根本上有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一种与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相反的、显得有些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中国的稳定也可以归因于所谓的贵族统治阶级的顽固势力——一股在以农业为基础的官僚帝国中同时占有土地和官职的势力。作为地主和放债者,贵族控制着乡村和城镇的经济生活。地方贵族和帝国官僚之间联系密切且相互支持。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同一的民族,其历史的悠久无与伦比,人口也持续稳定增长……其真正原因可归结为三个原则和一种制度……这三个原则是:

1. 以德治国优于凭武力治国。

2. 选拔最贤能的人为国家效力是实现国家的政治清明必不可少的条件。

3. 如果君主道德败坏、醉生梦死,并由此导致高压的暴政,那么人民有权力处臵这样的君主。一种机制是:

公开选拔文官的科举考试制度……

 中国古代的人民没有立法权,也没有自行收税、弹劾统治者以及限定和停止纳贡的权力,因此他们只有起义的权力。起义在中国传统上是一种宪法赋予的合法手段,人们经常以次种方式来阻止武断而暴戻的立法和行政。 明朝政府极力控制、压迫商人阶层。这是中国社会同西方社会根本的、影响最大的差别。商业革命和技术进步都未给中国带来彻底改变社会的革命性影响。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历史具有极强的延续性。因此可以说,是传统的官僚贵族统治集团利用新儒学作精神支柱吞噬了新技术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 中国统治集团另一个对内限制政策是竭力反对海外扩张。1712清朝皇帝颁布了一道诏令,禁止中国人在东南亚经商和定居。五年后,清朝又发布了另一条布告,允许那些已经定居国外的海外华人返回家乡,不必担心受到惩罚。1729年清朝再次颁布法令,规定了海外华人回国的具体日期,逾期未归者再不允许回国。这种政策同西方国家形成了何等鲜明而又惊人的对照。

 15世纪明朝皇帝下诏禁止进一步海外远征,并强迫立即执行这一禁海令。这就是中国官方对海外活动持消极态度的一个最鲜明、最重大的表现。皇帝之所以能够颁布禁海令,是因为中国商人缺乏西方商人所拥有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正是由于制度结构上和海外拓张的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中国的力量却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 6世纪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氏族组织遭到破坏。最终导致日本的大化革新于645年开始,它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样板将日本改革成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

 国家的军事职务通常由软弱的宫廷贵族挂名充任。结果反对虾夷人的战争则由农场贵族指挥。这时,这些农村贵族和他们的侍从即武士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封建关系。这种关系以理想化的道德即“武士道”为基础。武士在法律和礼仪上享有特权,但是反过来他们也必须绝对效忠于他们的封建领主。

 由于西方强国对东南亚和东亚海域的入侵,阻止了日本扩张主义的自然发展。西方海上军事技术的明显优势以及西方传教士在日本列岛上的惊人作用,使日本人感到惊恐。为此,17世纪初德川幕府采取锁国的政策,使日本退回到几乎完全与世隔绝的境地之中。为了稳定,德川幕府从中国引入了儒家学说和制度。他们采纳了儒家对社会的四阶层划分法——即武士管理者、农民、工匠和商人,借用了儒家哲学,强调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尊卑次序。

第十四章 革命的西方文明

 “为了避免即将降临的灾难,人们分成三类:第一类是祈祷上帝的人;第二类是经商、种田的人;第三类是为了防护前两类人、使之免受不公和伤害而产生的骑士。”这既是中世纪西方社会的阶层划分:教士、劳动者和骑士。

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方新的多元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下:独立于而非听命于皇帝的教会;取代了帝国朝廷的封建君主和封建主;取代了罗马时期奴隶种植园、各自开垦荒地的自给自足的采邑;产生于城市、发展顺利从而面对贵族、高级教士、甚至君主有所冲击的新兴商人阶层。 900-1300年西欧经济稳步发展,然后就出现了14世纪的经济大萧条。这次大萧条由多种因素共同引起,其中包括连年的粮食歉收和饥荒、黑死病、英法“百年战争”以及德国和意大利的斗争。不过,1400年后不久经济开始复苏,从此以后经济发展就呈现一种普遍上升的趋势。

 单就人口和贸易量而言,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但是由于这些城市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他们的地位显得十分独特。

 当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皇帝企图强迫意大利北部的米兰、布雷西亚、帕尔马、维罗纳等富庶城市纳税并接受帝国管辖时,这些城市变结成伦巴蒂联盟。

 1350年不莱梅、吕贝克、斯德丁、但泽等波罗的海沿岸的90个城市组成了汉萨同盟,打击海盗,并迫使外国人承认它们的商业特权,他们也凭此实际上垄断了北欧的贸易。

 整体看来,查理曼死后西欧政治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9至11世纪,教皇和皇帝总体来说是合作的。教皇帮助皇帝反对德意志世俗贵族,作为回报皇帝支持教皇反对与罗马皇帝权威相对立的拜占庭教会势力。1073年教皇格列高里七世任职,罗马教皇的权力开始达到顶峰。教皇和皇帝为了争夺日耳曼主教的任免权而发生冲突,结果格里高利七世获胜,从而削弱了帝国行政区和皇权。到13世纪教皇英诺森三世实际上已经卷入了欧洲各国的事务之中,国王和皇帝由他认命或废黜。 欧洲君主新权力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兴商人阶层的非正式联盟。自治市的自由民向君主提供财政援助和贡献管理才干,成为国王的内侍等。作为回报,新君主向自由民提供保护,以反对封建领主和主教的频繁战争和苛捐杂税。他们还为保护商人利益废除了五花八门的地方自治权,这些地方自治权各有各的关税、法律、度量衡和货币。随着这些障碍的消除和国家法令的实施,民族君主国出现了。

 到15世纪,民族君主国的范围已初步覆盖了今天的英国、法国、葡萄牙以及斐迪南和伊莎贝拉联姻后的西班牙的版图。 4至10世纪之间,欧洲曾遭到日耳曼人、匈奴人、马札尔人、维京人和穆斯林的侵略。但从10到14世纪这种局面却戏剧性的颠倒过来,欧洲开始全线进攻。

 在西方新文明中女性的地位主要由两种制度决定——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在理论上讲,教会主张两性之间的平等,这类似于它主张的种族平等和阶级平等。然而,在实践中教会在性别问题上的的态度却极度含混不清。在教会内部,妇女不能被授予牧师的神职,也没有布道的权力。然而教会却专门为中世纪的妇女设计了一个重要机构,即女修道院。历史对今天的启示-发达社会与“遏制领先”

 中国人拥有高度发达的文化,先进的工艺、大规模的商业、以功绩为基础的有效的官僚政治和提供社会凝聚力及思想意识基础的儒家学说。于是中国人也就顺理成章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他文明,并将外国人视为“野蛮人”。

 在从一个历史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转变中,落后的边缘地区反过来处于领先地位的情形字历史上并不鲜见。这种发展模式表明,历史的发展并不像通常所说的“一事成功,事事领先”,人类学家将此成为“遏制领先法则”。该法则认为,在转变时期起先最发达和最成功的社会想要改变和保持其领先地位将是困难的。相反,落后和较不成功的社会则可能更能适应变化,并在转变中逐渐处于领先地位。

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充满转变的时代,历史发展的速度与中世纪相比已大大加快。仅从二战后几十年中所发生的变化来看,这种加速发展也十分明显:日本和德国的经济从战争的蹂躏中迅速恢复;苏联突然间发生政治解体,从一个超级大国变成了世界地图上的一个空白地带。在这样一个变化不断加速的时期,适应能力对个人和种族的成功——或许应该说是对个人和种族的生存——至关重要。我们必须以变应变!

第四编

公元1500年以前的非亚欧大陆世界

第十五章 非洲 第十六章 美洲和澳洲

 欧洲人对美洲的迅速入侵和开发,与其迟至几个世纪后才得以入侵和殖民非洲,形成了鲜明对比。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原因是地理环境:美洲大陆在地理上更易接近,更吸引人。另一个原因则是印第安文化的总体性质使得他们不能进行有效的抵抗。第十七章 欧洲扩张前夕的世界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历史中的种族

第五编

公元1500年以前各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十八章 西方扩张时的穆斯林世界

 “五功”和《古兰经》的规训不但造就了一个宗教,而且形成一种社会准则和政治制度。

 约1500年后的穆斯林世界还以它的三大帝国——地跨中东、北非和巴尔干半岛的奥斯曼帝国,波斯的萨菲帝国和印度的莫卧儿帝国——而闻名于世。这些帝国当时都已臻于强盛,统治者伊斯兰教的中心地带

 穆斯林帝国衰落的原因:1.缺乏欧洲那样改革的动力。2.穆斯林对西方有一种优越感:他们妄自认为自己是不可战胜的。3.三大穆斯林帝国都是陆上帝国。第十九章 西方扩张时的儒家世界

 中国科举制度在发展到其比较完备的时候是由一系列的考试组成的:首先是地区和县城的县试,然后是省城的乡试,最后是京城举行的会试。

 中国第一个皇朝为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的商朝。

 继商朝之后是周朝。它虽然绵延数百年,但却始终未建立一个稳固的中央政府。周朝的政治结构与中世纪的欧洲有些相似。周朝有许多封国,他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彼此争战不休。不过,对这种**的政治局面的担忧也促使中国的知识分子进行反省。

 在普通的年代里这种秩序或持久或许可被看作幸事。但是现在却是在一个生气勃勃的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商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崛起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稳定成了噩梦,而非幸事。

 有史以来,从未有过一个民族面对未来竟如此自信,却又对即将面临的风暴如此缺乏了解。

 大化改新始于645年,它试图仿照中国唐朝把日本改造成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

 但实际上,日本人改变和调整了他们从中国借来的一切东西。他们通过允许贵族保有大地产限制了天皇的权力,他们借用汉字,但发展起了自己的文字系统。他们借来了儒家学说,但修改了其道德标准、调整了其政治原则,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同时他们还保留了日本本土的神道教。他们以唐都长安为榜样,在奈良和京都先后建立了新的京城,但无论寺院、楼阁、神龛或庭园,都确实无误地具有日本特征。

 645年大化改新所引进的中国的帝国体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有效地发挥了作用。不过,到12世纪它已为日本种种封建制所破坏和取代。原因之一是,国司们过于喜爱京都的优美,往往将自己的权力、指责委托给地方部属。另一个原因是,强大的地方豪族和佛教团体总是渴求着土地,并常以暴力夺取。这使得纳税土地的数量减少,从而也就意味着自耕农的税负增加。于是,自耕农们或者逃亡到北部边境地区,用武力驱走那里的虾夷人,或者将自身连同土地寄托给庄园主。这使他们可以免除赋税,得到保护,但付出的代价则是沦为农奴。这一过程的最后结果是,到12世纪末,纳税土地仅占全部耕地的10%甚或10%以下,地方政权已由新兴的农村贵族接管。

 在日本,家庭与国家之间的和谐远远超出中国,从而为其民族团结和民族活动提供了民众基础,进而又为其19世纪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便利。

 对于解释约始于公元前1500年的中国文明的连续性而言,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必不可少的。中东的历史则明显不同: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传播了新兴的希腊文化;穆斯林的征服则引起了种族、语言、文化以及宗教方面的根本变化。印度的情况也不例外:约公元前1500年左右他遭到雅利安人入侵,公元1000年后它又遭到穆斯林入侵;这些入侵都使印度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历史的发展则从未被这种颠覆性的剧变动摇过。第二十章 扩张中的西方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中世纪后期和现代历史前期的现代化内容包括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经济扩张、资本主义的出现、国家建设和海外企业的兴起。这些发展引发了科学、工业和政治领域的一系列变革,而这些变革则塑造了人类从17世纪到现在的历史。

 现代历史学家虽然没有丢弃“文艺复兴”合格熟悉的名次,但更多的是把它定为从中世纪转向现代文明的一个过渡时期,大概从1350年到1600年,而不是一个明显的断代时期或转折点。 文艺复兴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都是商人和贵族教皇,这也是文艺复兴时期世俗主义和人文主义同时并存的主要原因。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人活着时现实的世界,而不是人死后的世界;它主要关注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

 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是他或她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们不再需要关注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己本身的潜能。

 大约1550年,经历了两个世纪活跃的发明创造活动之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衰落。原因之一是1494年法国的入侵引发了其后几十年欧洲国家对意大利的战争,使意大利半岛遭受了严重破坏。从长远来看,最根本的原因则是航海家达〃迦马1498年5月22日在印度加尔各答港的登陆给意大利经济以沉重打击,它结束了意大利在贸易上的垄断地位,使印度人成为西欧和东方贸易的中间人。

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说,文艺复兴的重要性在哪里呢?显然,对人本身和人所能取得的成就的重视比中世纪的世界观更能推动海外扩张。这种观点很容易被夸大,因此需要对其做进一步调整。实际上欧洲的文艺复兴并不是以科学为向导的,其代表人物对美学和哲学精神的重视更甚于客观主义和怀疑主义。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保留了中世纪的思想方式。他们继续崇尚和相信不可知和幻想的事务。他们仍然试图找到哲学家们所说的能将普通金属变成黄金的石头。他们继续相信占星术,并把它与天文学相混淆。 宗教改革的其中一个原因是,14世纪的“巴比伦俘虏”事件削弱了教皇的权威,当时法国国王菲利普四世的士兵逮捕了教皇。此后,教皇的首都迁至阿维尼翁,在那里教皇被迫受制于法国。对教皇名誉损害更大的是14世纪末的“大分裂”事件,两个教皇,一个在罗马,一个在阿维尼翁,各自宣布是圣彼得的合法继承人并把对方逐出教会。宗教改革同样有其政治原因,比如说北欧国家中国家观念的增强和许多国家内部“新君主制”的发展。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做外国人,他无权干涉国家事务和在本国疆域内征税。大众对教会收税和遍布西欧的教会土地财产十分憎恶,这成为宗教改革的最终力量。

 宗教改革引发了不同教义间的冲突和互不相容,并导致了一系列血腥的宗教战争。由此造成西欧基督教世界的解体,迫使各宗教派别认识到任何一种教派想要获得垄断地位都是不可能的。 宗教改革直接和决定性的影响是权力由教会向政府的转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宗教改革代表了现代民族国家演进史中的一个时代。

 就宗教改革产生的间接历史影响而言,它将中世纪统一的教会组织拆分为大量的地方教会,有些是省一级的,有些则仅局限在一个城市。这些地方教会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由世俗统治者控制。不管是否仍然坚持天主教教义或是拥护清教信仰的一个派别,都由世俗权力机构控制教会神职人员的任命和教会的财务。宗教改革直接和决定先的影响是权力由教会向政府的转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宗教改革代表了现代民族国家演进史中的一个时代。第二十一章 西方文明的扩张:经济扩张和国家建设

 《威斯特伐利亚条约》(1648年)的领土条款并没能维持很久,但它整体上的影响却是确定无疑的。此后单一主权国家被认为是国际政治的基本行为体,国家间的关系被臵于公认的外交实践的原则之下。由此一个由拥有无限制主权的国家组成、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也就诞生了,这一国际社会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西欧农奴越来越多地使用货币而不是劳动来支付地租——就这样封建领主变成了地主,农奴变成了自由农民。农奴制的衰落是西欧扩张的先决条件,它创造了一个流动性更强的社会,这个社会能够积累资本,提供组织,解放探险、征服和移民事业所需的劳动力。欧洲各国海外事业的成功程度与封建束缚的解放程度成正比。

 资本主义被定义为:“一种以获利的渴望为根本动机、使用各种精巧的、往往是间接的方法、利用大量积累的资本赚取利润的制度。”  资本主义的出现是划时代的。它不仅影响了经济,还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前的社会和经济制度中,没有一个是建立在成长的观念上的——他们的目标只是保持、而不是提高过去物质生活的水平——但是资本主义却恰恰与之相反。利润被用来进行再投资,利润的“资本化”,即剩余价值被转化成更多资本,正是“资本主义”一词背后的逻辑。历史对今天的启示-历史与关于历史的流行理论

 为什么这么多人曾经相信或仍在相信如此众多毫无根据的理论?原因之一是人们错误地认为,相同的习俗就意味着共同的起源。 文明是从中东向西北欧、北非、南亚和东亚传播的呢,还是在这些不同的地区独自发展成长起来的?对此扩散传播论者和独立创造论者长期以来都在争论。

第六编

西方崛起时的世界(公元1500-1763年)

第二十二章 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年  对欧洲其他民族来说,伊斯兰教只是一个遥远的威胁,但在伊比利亚眼里则是一个传统的、一直存在的敌人。

 在15世纪的海外事业冒险中,葡萄牙居领先地位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它疆域不大,而且位于大西洋沿岸,三面为西班牙领土所包围。这使葡萄牙人可以免受将自己的财力浪费到欧洲战争中去的诱惑。其二是葡萄牙从意大利人那里获得了较多的航海知识。 为什么只有大约200万人口的葡萄牙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高度文明的、拥有更多人力物力的亚洲各国呢?首要原因就是葡萄牙人有能够利用不久就开始从美洲大陆源源而来的巨大的金银的优势。他们来的恰逢其时,使葡萄牙有足够的资金与东方通商。另一个原因在于印度次大陆的一盘散沙。虽然欧洲人显然是不团结的——他们之间充满了政治和宗教上的纷争——但在向东扩张以获取利润并战胜伊斯兰教这一点上他们却完全一致。最后还由于他们的海军力量占有优势。葡萄牙人当时发展了有效的海军新火炮,这种火炮使他们能将舰船当作流动炮台,而不再是为部队提供膳宿的运输船。

 伊比利亚衰落的根源:将注意了集中于欧洲大陆,并不断地卷入欧洲战争;经济上长期依赖于西北欧;大批金银财宝源源流入国内,引起了急速的通货膨胀,这样一来就将西班牙工业臵于严重的不利地位,因为其产品过于昂贵,无法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第二十三章 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阶段,1700-1763年  虽然西北欧的世界霸权直到1763年以后才得以实现,但其基础则是在1600至1763年间奠定的。

 到17世纪末,荷兰人直接管理的地区仅有一小块,但已成为荷兰保护国的国家却有很多,它们形成了一个大得多的地区。接着在18、19世纪期间荷兰全部吞并了这些保护国,从而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 在18世纪中,荷兰在经济发展和海外活动方面落在了英国和法国后面。其衰落的一个原因在于,英、法两国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针对荷兰人的歧视性法令,坚持不懈地努力建立起他们自己的商船队。另一个原因则是它为一系列劳民伤财的战争所削弱。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荷兰人缺乏其竞争对手所拥有的资源。法国人拥有众多的人口、繁荣的农业和一个在大西洋和地中海均有出海口的富裕祖国。英国人也拥有较荷兰人丰富得多的自然资源,并享有海岛位臵带来的巨大优势——地处海岛使他们无须付出时常遭受入侵的代价。

 英属殖民地的特点之一就是人口稠密,其人口远远多于法属殖民地人口,他们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政治上的独立性。每个殖民地都有英国任命的一名总督、一个咨询会议和一个法院系统。同时几乎每个殖民地都还有一个民选的立法议会,它通常与委任的官员们不和。

 英、法两个帝国在17、18世纪中的争斗最终以英国压倒性的胜利而告终。其原因之一在于,法国更感兴趣的不是海外殖民地,而是欧洲霸权。另一个原因是,依据殖民地的英国人较法国人要多得多。英法两国的竞争几乎持续了一个世纪,直到1763年英国大获全胜为止。在这期间一共爆发了接连四次英法战争。 最终的决战第四次战争——七年战争以英国的胜利而告终。七年战争的海外方面是由美洲的魁北克和印度的本地治里的陷落决定 的。但是欧洲方面的战争却一直拖延到1763年即交战国缔结《巴黎合约》时。

 对世界历史而言,更重要的事实则是法国从此丢掉了北美洲和印度。

第二十四章 俄国在亚洲的扩张

 为什么俄罗斯人能够如此迅速地从波罗的海扩张到太平洋组?地形:组成今天大部分俄罗斯的欧亚平原被一条从黑海伸展到太平洋的天然边界所围绕。这条边界由一系列连续不断的山脉、沙漠和内海组成。河流系统:由于地形平坦,俄罗斯的河流普遍又长又宽,没有湍流的阻碍,因而它们是非常宝贵的贸易、殖民和征服的通路和交通工具。土壤——植被带:有四种主要的土壤——植被带并行横穿俄罗斯东西。在遥远的北方,沿北冰洋海岸是荒芜的冻土带,冻土带的南面为森林带,它是四个植被区中最大的一个,森林带南部是大草原,第四个区域即面积最小的沙漠区。 一个东欧的小公国在经过几个世纪的扩张之后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它拥有除原来的斯拉夫人以外几十个少数民族。而且直到1917年这个国家仍是沙皇帝国。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后这个国家成为苏联,1991年苏联解体后它被独联体所取代。第二十五章 全球统一性的开始

 美洲印第安人贡献了非常丰富的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和马铃薯。这些原产于印第安的作物非常重要,它们构成了今天世界上全部植物食品产量的一半。除了这些粮食作物之外,美洲印第安人还培植了两种主要的经济作物:烟草和棉花。

 到18世纪后半期,规模巨大的洲际贸易有史以来首次发展起来。而在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贩运的主要是奢侈品。这种有限的奢侈品贸易由于新的大宗生活必需品交易的扩大而转变为大规模贸易。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从世界历史看地区自治与全球统一  公元1500年之后的时代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开始起了冲突。

 对西方全球统治的反对不足为怪。因为这种统治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偏离现象,它产生于错综复杂的特定历史条件之下,因而它的存在也必定是暂时的。

 我们这个时代**频仍,其中多数都是因为这量大相互矛盾力量的冲突而起。一方面,由于现代通讯媒介、跨国公司以及环球飞行的宇宙飞船的发展,现代技术正在前所未有地将全球统一起来;而另一方面,那些沉睡至今的大众则也开始觉醒并决心创造自己的未来,全球因此又陷入四分五裂。

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场正在进行中的战斗的结果日益变得捉摸不定。问题已经不再像几十年前那样看起来黑白分明。当亚洲人民成功地采纳和应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时,这不仅仅是东西方之间的对抗。同样,当社会主义国家放弃计划经济和***时,这也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抗。现在在第三世界中对所有外来模式的幻灭感都在增长,这种幻灭感导致了国家发展目标和战略陷入混乱。中国总理周恩来所称的“天下大乱”真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好描述。

第七编

西方占优势地位时的世界(公元1763-1974年)

第二十六章 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 欧洲之所以能够实现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其现代化进程一直在继续和加速。现在化进程早在此前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第二篇: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世界史

在人性本私的历史中,历史的主体是人以及人组成的不同群体,而在他们的活动中,生存以及更好的生存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则。再养一场生存游戏就像是一场博弈,可以用博弈的观点来透视历史上的生死存亡是十分合适的。读史让人明智。在博弈的视角下的全球通史中,获得利益是所有具有理智的人都追逐的目标,而力量则是获得利益的最大保证。

再看到社会的起源这一部分时,想到了一个网上流传的故事,正好十分的形象。

实验人员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头上有一串香蕉,旁边有个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直新的猴子A。A看到有香蕉便立刻要去拿,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狠狠地揍,因为其他猴子认为A会害他们被淋到。如此以往,每只旧猴子都被一个个换出去了,笼子里的猴子都不敢去动那香蕉,但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动香蕉的猴子会被狠狠揍。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实验继续,人员改变了装置,水只会喷向想拿香蕉的那只猴子,人员又换出了一只猴子,换进了一直特别强壮的猴子C。C当然看到香蕉也是马上去拿,其他四只猴子想要揍他,结果被强壮的C狠狠揍了。于是,C拿到了香蕉,也被淋湿了。其他四只没有香蕉吃也比较开心,毕竟没被淋到。后来C发现只有去拿香蕉的猴子会被淋到,他就强迫最弱小的A替他去拿。其他三只更加开心起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于是5只猴子分成了3个阶级。这就是阶级的起源。

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便没再忘掉,反观史书上复杂的理论来解释道德、阶级的起源。这样一个故事是我所想到概括这两个起源最好的方式。

再来分析一下。这个香蕉就是人类社会中的利益,猴子们追逐香蕉,便体现了人类自私的天性———趋利避害。

就像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假设的人类的原始状态。在没有工业、知识、艺术、社会的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就像狼与狼一样,是“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每个人都力图保护自己的利益,企图占有别人的东西,每个人是每个人的敌人。而为了摆脱这一状态,便会聚在一起有了新的契约,这就是国家的形成。理论上说,国家和道德都是为了使人类走出战争困境的机制,而这种机制的特点就是赏罚。通过法律来制约,是新的社会的诞生。

但是不论强盗还是受害者,不论国王还是劳动阶级,他们关注的最基本的东西,还是利益。理智、正义和平等都没有足够的力量统治地球上的人类,唯有利益有这种力量。

第三篇:《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世界贸易的发展

——《全球通史》读后感 观今宜鉴古,无故不成今。《全球通史》作为斯塔夫里阿诺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考察了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通过对人类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向世人展现出历史的全貌。读罢此书,无论是书中涉及的哪个方面都让我对历史和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仅就世界贸易的发展浅谈我的感受:

西方凭借着一场技术革命战胜了同时代的所有其他文明,并强行将它们联合成一个差不多覆盖了全世界的社会。西方人的革命性发明是以“海洋”代替“草原”,作为全世界交往的主要通道。西方首先以帆船,然后通过轮船跨越海洋,统一了整个适合人类居住的世界,其中包括美洲大陆。

——A.J.汤因比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扩张贯穿于历史发展的始终,而经济扩张更作为最直接的力量推动者全球经济和贸易的现代化进程。本书将公元1500年前后作为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在公元1400年以后的两百年间,欧洲绘图人笔下的几大块陆地宛如正在成长的胚胎,逐渐由模糊的团状,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清晰可见的模样。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葡萄牙和西班牙

今天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胡椒粒却将葡萄牙推向了历史的前台,甚至连欧洲人自己也很难理解,他们的祖先为什么会对香料如此依赖。然而利润丰厚的香料贸易,先是被阿拉伯商人垄断,接着,商路又被突然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欧洲急于摆脱困境,在陆地上的军事突围失败之后,焦躁不安的欧洲人开始到海洋寻求出路。而凭着爱冒险的天性、对财富的渴望以及强大的宗教热情,葡萄牙人终于冲破了中世纪欧洲航海界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极限。随着葡萄牙人沿着非洲西海岸,一路向南,源源不断的黄金、象牙以及非洲胡椒涌入里斯本,充满了葡萄牙的国库。然而就在葡萄牙努力大同东方商路时,葡萄牙遭遇了一个强大的对手,那就是刚刚统一的邻国西班牙。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其紧紧地把美洲抱在了怀里。在坚船利炮的猛烈攻击下,一个个海上交通战略要点相继成为葡萄牙的囊中之物,由此葡萄牙垄断了半个地球的商船航线。与葡萄牙在东方的收获相比,西班牙在美洲大陆上的掠夺更加直接。

在强大的王权和狂热的宗教信仰的支撑下,伊比利亚半岛征服了海洋、获得了世界。但是,像潮水一样涌入的财富,几乎都用来支撑为宗教信仰、为殖民扩张而进行的战争,而没有用来发展真正能够让国家富强起来的工商业。他们渐渐习惯了,不去投资本国的工业,而转身购买国外昂贵的商品,久而久之,国内的工业极度萎缩,而货币又急剧贬值,人们却还沉迷于消费。至此,两个强国在世界性的演出中开始谢幕。

荷兰 一旦以货物的流通和交换作为谋生手段,原本不利的地理位置也开始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地处西北欧的荷兰,面朝大西洋的北海,背靠广袤的欧洲大陆,欧洲的两条主要水道,从这里入海。为了排涝,荷兰人修建了多条运河,构成了当时欧洲最发达的水上交通网。这些优势使得荷兰具备了成为欧洲新的商品集散地的可能。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也使荷兰依靠商业贸易积累了财富、竞争技巧和商业体制。

面对英格兰商人强有力的挑战,荷兰人第一个冒险建造出了一种仅能运送货物而不可装置火炮的商船,就是靠着这种船,荷兰人赢得了享誉世界的“海上马车夫”的称号。但是,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仅仅依靠特殊的船只显然不够,最终决定胜负的关键,是那些驾驶船只的人。他们用生命作代价,守望信念,创造了传之后世的经商法则。在当时,这样的做法也给荷兰商人带来显而易见的好处,那就是赢得了海运贸易的世界市场。荷兰人的祖先不仅仅是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实际上在距今五百多年前的16世纪末,他们几乎垄断了欧洲的海运贸易。随后荷兰人又相继成立东印度公司、建立股票交易所和银行,他们将银行、证券交易所、信用,以及有限责任公司有机地统一成一个相互贯通的金融和商业体系,由此带来了爆炸式的财富增长。

英国

1588年的“英西大海战”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海战之一,西班牙的无敌舰队遇到了大西洋上最强劲的对手,那是一支由商船和海盗组成的小型舰队。此次胜利也极大地振奋了英国人的士气,标志着17世纪英国海上力量的崛起,自此西班牙的霸权开始向英国转移。同时强有力的君主制给英国带来了早期的辉煌,使英国走出了成为大国的重要一步,在海外扩张和贸易不断拓展的同时,这个岛国的面貌和气质也在悄然转变。随后虽然经历朝代变更、政治内战,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

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使各种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手工工场为支撑的生产能力变得捉襟见肘。为了能经受住这种考验,几乎整个英国都被动员了起来。随着一项项发明问世,英国也将专利引入经济生活,因此招揽了无数精明的发明人士。当蒸汽时代和工业革命到来的时候,它推动着业已领先的英国继续前行,让这个小小的岛屿在后来的几百年中进一步地超越了其他各国。

岁月变迁,斗转星移。一些国家走向没落,一些国家日益崛起。但从整个世界发展的进程来看,无论是早期的陆上贸易还是西欧盛行的海上贸易都无疑是成就某个时期经济霸主的直接力量。因此,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的相互依赖与相互影响日趋紧密。而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中,更能看到了全球一体化的全过程。从中也能得到如下启示:

一、推动世界一体化

国际贸易之所以能够对世界产生别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产生的影响,是因为国际贸易有利益的驱动而能够持续。持续的国际贸易将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东方的香料和瓷器被运到了欧洲,而欧洲的工业品则来到了东方,更重要的是,欧洲的文化也伴随着贸易者来到东方。对外贸易使世界变得更加紧密,但却不必然会使世界变好。但是我们看到,国际贸易只是一种工具,它无所谓好坏,只是看它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国际贸易这个强有力的工具,通过促进国与国正当贸易的进行,从而改变两国人民的生活外,也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世界的一体化进程。

二、国际贸易有助于文化传播

国际贸易以利益为纽带使不同国家的商人有了更加频繁接触的可能性,因而不同国家的生活方式,器物文明,国家制度等等东西在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三、国际贸易有助于技术和知识的传播。

在国际贸易中,有一类贸易的交易对象是生产技术,这就是国际贸易中的技术贸易。通过技术贸易,人类的创造得到了传播。于是,一项技术通过贸易得到了传播,进而造福全世界。在国际贸易的进行中,各国的文化和思想也进行着碰撞和交融,不同文化下的人们增进了了解。

四、国际贸易有助于防止战争。

国际贸易的发展程度越高,国与国之间的国际贸易额越大,国与国之间的依存关系就越强烈。所以我认为贸易使国与国彼此依靠,而不是彼此敌对。当然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之中,经常会出现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战,但总的趋势是,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国与国之间的依靠越来越紧密。这种彼此依存的关系,对于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在这种互相依靠,互利共赢的关系中,任何一方的损失也将给另一方带来损失。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历史的客观性也让我们看到国际贸易在为世界各国创造无尽财富的同时也给其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也让我想起来今年六月份欧盟对华光伏产品的双反事件。

当地时间6月4日下午4时许,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宣布,从6月6日至8月6日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欧盟的这一举动造成中国光伏产品价格上涨,严重影响进口商的积极性,使得中国光伏企业向欧洲出口的压力增大。

而最近消息显示经过两个月的谈判就光伏产品达成的“价格承诺”协议得到了欧盟成员国的一致支持。意味着欧盟接受中国太阳能电池出口商提交的“价格承诺”方案,对于那些参与该方案的中国企业免征临时反倾销税。据悉,大部分中国光伏企业参与了“价格承诺”方案的磋商,这些企业自8月6日起无需再缴纳惩罚性关税。没有参与“价格承诺”方案的中国光伏企业,将向欧盟缴纳高达47.6%的反倾销税。同时该“价格承诺”协议设定了每年出口欧洲的中国光伏产品限额,超出限额的中国光伏产品还需要交纳47.6%的反倾销税。这一结果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光伏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但在贸易纠纷日益严峻的今天,同样也显示了我国在处理贸易纠纷事件的能力,同样也彰显出近几年来我国国际贸易产业的发展。

当哥伦布跨出他的那登上南美大陆的第一步时,地球告别了一个旧时代,而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原来世界只是彼此分离的一块块大陆,而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始,世界渐渐地变为一体了。早期西方开拓殖民地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掠夺式的,就是在新发现的大陆上,通过掠夺获得金银财富,带回国内,然后加以挥霍;另一种方式则是贸易的方式。当然在这种形式中,也掺杂着各种各样的奴役。但其并不是赤裸裸的掠夺,而是这种方式中的国家向别的国家销售自己生产的产品,通过扩大自己国家的产品销售的方式来增加国家的财富。国际贸易不只是在历史上,而且在今天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际贸易如一个链条,将世界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世界从此唇齿相依,从此彼此离不开对方,从此优缺互补,从此而变得不同。在国际贸易的驱动下,世界改变了它本来的面貌,显示出全新的景象。有了国际贸易,世界才最终真正成为一个世界。

姓名:李世林

学号:2012212779

第四篇:《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今年阴差阳错,看了不少历史书。过年回家时,为了打发车上的时间看完了《文明之光》第一册和第二册的一部分,看完了台大公开课《秦始皇》。过完年,读书会上读了小伙伴推荐的《万历十五年》,这回花完两周时间看完《全球通史》。在书的编写体例上,感觉介绍世界历史的书籍更注重历史进程的叙述,在宏观上归纳分析文明发展的轨迹。而中国历史更强调王朝制度,历史人物的细节刻画。当然,这也许也和书的编写体例有关。毕竟《万历十五年》本身也只是讲了一位皇帝的生平,而《全球通史》则是放眼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史,所以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全球通史》一书大致是以时间为顺序,将人类文明分为史前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进程来叙述。在每个历史发展时期,又分地区介绍了文明的发展进程。总体来说是一种纵向的框架,读完之后对于人类文明的演化会有一个清晰的脉络认识。但作为一篇读书笔记,我想从横向来提炼一些历史发展的规律。规律一:加速发展 人类在农业文明之前,作为食物采集者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几万年。进入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其中大概经历了1万年时间。而工业革命发生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距今两百多年。不过如果我们现在回首100年前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与那时简直有天壤之别。文明的发展不是匀速,而是加快发展的。其中的原因我认为有两点: 外部动因 文明最开始是在世界各地独立发展,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当自然环境已经不能承载人口的增长,于是内在产生了创造和发明的必要,外在产生了侵略战争的必要。内在动因让人们找到提升劳动生产力的方法,外部战争促进了文明间的交流,文明发展的进程也就大大加快了。这一观点的证据荷兰的兴起。荷兰在大航海时代初期是欧洲小国,由于当地农业发展的条件不好,于是人们都十分乐于发展贸易。但是由于荷兰并非海上强国,紧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大宗贸易。所以,荷兰人发明了股份制,也就是现代公司的雏形,通过这一方式荷兰很快成为海上强国,并且也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内部动因 这里的内部动因主要指的是人们思想领域的不断解放。纵观人类历史发展,在旧石器的部落时代,个人归属于集体,人们的思想是毫无自主性的,所有人听命于部落首领的指示。后来进入封建社会,宗教大行其道,控制了人们的思想。不过此时,宗教已经比之前的巫术好得多。毕竟它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并且传教士也大多是有文化的人,有时宗教甚至还赞同进行一定程度的科学研究。最后当理性最终战胜宗教,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方法时,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一次次工业革命也就伴随而来。当物质极大丰富时,人们开始思考人与财产的关系,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进而现代政治领域的“自由,平等,公正”这些构筑我们现代社会制度的基石也就出现了。人类历史进程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科学的进步。但是,当人们真正采用实证这样的科学方法进行研究时,也仅仅在几百年之前。思想解放的进程往往缓慢,而且伴随着痛苦。但是当人们突破之后将带来巨大的进步。规律二 没有永远的强和弱 在工业革命之前,中国文明的发展可能比西方都要强大,这种强大持续了好几千年之久。在历史上,尽管有诸如蒙古和女真这样的蛮族入侵中国,但最后都被中国文明所同化。从政治制度来看,西方封建社会长久以来都是贵族和宗教掌握国家命运,内战不断,王朝更替更加频繁。中国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很早就打破了贵族阶级的专制统治。到明朝,设置内阁大学士,文人竟然能够很大程度上限制皇权的作用。如果大胆设想,我甚至觉得如果任其发展,中国说不定也能顺利过渡到民主制度。但是,历史的发展已经不可能让各国故步自封。西方通过短短几百年时间就赶超了中国,并且逼迫中国接受了自己的一系列文化,不得不说,历史不是线性发展,强弱对比可能瞬间就会发生反转。人们总说地大物博是中国的优势,但是面对大航海时代以来迅速的全球化浪潮,中国体制的稳定和文化的深厚反而成了顺应时代潮流的阻力。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是经过几千年的细致打磨,一些深入骨髓的观念已经很难根除。而且伴随几千年的文化优势而来的是显得过于自负的文化优越感(甚至今天仍旧如此),这进一步阻碍了文化发展的步伐。反观西欧各国,历史上反复遭受着各种战乱的侵袭。封建时代唯一称道的文化成就,可能就是文艺复兴了。但是也正是因为战乱不断,统治阶级不断更替,人们没有根深蒂固的“效忠”或是“等级”观念。当商人阶级兴起时,贵族阶层和宗教势力尽管有意打压,但是终究不成气候。战乱带来了文化的融合,商业的带来了远洋贸易的兴起。个人财富的扩大带来了政治体制的改革。而政治改革又进一步扩大了国家财富。西欧各国由此兴起。可以说,西方发展很大程度上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文化终将在交流中融合。西欧各国率先抓住了时代变革带来的机遇,于是改变了世界的格局。规律三 人性转变 每个时代的人都带有他们那个时代的烙印。在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人们以部落为单位聚居在一起。人们的生存依赖着集体的需要,所以个人的意义在集体中是微不足道的。那时的人们没有等级,只有协同合作的集体观念。后来进入农耕时代,物质出现富裕,不再需要每个人参与的辛勤劳动,于是阶级出现分化,氏族中居于领导地位的人成为贵族和神职人员。后来,大航海时代来临,西方国家的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又得到进一步提高。伴随着工业革命,资产阶级开始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人们开始摆脱宗教和封建统治者的控制,开始重视私有财产,并且开始思考国家存在的意义。民主社会渐渐诞生了。但是资本主义也对其他国家进行过掠夺和殖民。罪恶的黑奴贸易,对北美印第安人近乎种族灭绝的驱逐,又让人们重新开始思考文明进程对人性的影响。我们经常会问这个问题,人性本善还是本恶?金钱是否是万恶之源?这本书中给出的观点是:人性是一张白纸,环境才是改变人性的关键因素。从文明的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文明的发展并不一定会带来人性向善的转变。当物质文明产生极大发展之时,精神文明却往往处于落后。甚至我认为,物质文明不一定会带来精神文明。古人有云:“仓廪实而知荣辱”。长久以来,我也认为物质的极大丰富能够督促人们向善。但是我们今天又有谁能够断言我们比古人道德更高尚。所以,我觉得物质可以让一个人活的有尊严,他能够有多余的时间去思考吃饱穿暖以外的事,可以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多样。但是人性的好与坏可能只能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了。正如100多年前,西方殖民者在贩卖黑奴时,没有一点点内疚之心,因为他们觉得黑人就是劣等民族。我们如今心心念念的处世准则和人生哲理难道就是值得信奉的吗?时代变化了,可能评价一切的标准又将转变。

第五篇:《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1

思量再三,还是决定买下这两本书《全球通史》的上下册,原由有二,一者想进一步能以“史”的眼光去品味全球的“恩恩怨怨”,当然以全球的角度来出发,这些恩怨无非是些鸡毛蒜皮的内部矛盾,像邻里的打鸡骂狗。而事实上我们又身在其中,不能从过去跳出来,毕竟那些欺凌实实在在血淋淋地发生了。那是历史,是修改不掉的,也不能忘却;二者想看看美国历史学家眼中的全球历史,它们眼中的中国,国人,毕竟,教课书难免有一面之词之嫌吗。

迫不及待的开篇,尽然让萦绕我脑中多年的异想天开找着一些“理论根据”,记来博今后一笑。由有学过一些电子、化学等相关的科学知识,像电流的流动,电子作为实在存在的物质在导体中流动形成电流,但电子的流动并没有改变导体的物理化学特性。比如银线连接金线有电流流过,金线并没有得到银线的电子而变成银子,原因是原子核没有被改变,但并不能否认金接受了银的某些东西,只是不好量化衡量而已。人作为一个生命单位,每天和外界发生着各种信息(能量等)的交换,但你并没有变成我,我也没有变成你,但相对亲近的人在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这就是为什么有“夫妻相”一说了。另如果人死亡了,那么人那些记忆的最小物质载体呢,它会不会飘荡起来,形成“魂魄”。而这一记忆的物资载体会不会因为被活的生命体(人)交换而体现原生命的部分特征。

这样说来,魂魄附体就不是一个迷信话题,而是一个科学课题。我们的五千年典籍中,这样的记载何其多也。书中美国这位老先生讲道:“电子、质子和中子相互结合形成各种原子,各种原子相互结合组成各种分子,各种分子在组成有机化程度不等的聚合体,其中有一类有机聚合体形成了生物。”[4页]也就是说把人微观了分,人无非是一堆有机聚合体,或说是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只不过是它们有的人的排列方法。另“地球在宇宙中小的就像太平洋上的一粒尘埃”[4页],如此应证了我的另一格想法,世界的极限,在我看来,宏观世界外还有宏观,没有尽头,微观世界内仍可微观,无穷尽也。也就说,大永远可以再大,小永远可以无限的小,没有最小,只有再小。大和小永远是一个相对概念,不能绝对,大与小的比较只能在一个特定的空间时间范围内进行。这样的理论的其中一个推论是,必然有外星人的存在,只是我们的科技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而已。宇宙外还有宇宙,总有一个地方也会形成有机聚合体而又生物。微观世界的人的记忆的载体(一个比中子、质子更小的粒子)由于科技的发展而被捕获,一夜之间大学毕业完全不是梦想。抓一两个魂魄粒子解密其附着的信息成为可能。物资是永恒的、也是守恒的,总有一种粒子携带一种不同层面的特征展现,把人看成一粒子时,展现出人的特性,并不是细胞,然每一细胞又有自己的特征被更小的粒子固守。现在基因技术说明基因是你区别他人的最小单位,而总有更小的粒子去决定有这样的基因表现。一直微观下去,我怕会出现人和石头或水的组成的最小单元体是相同的结论,我辈还是不做讨论为好。

另一句子我也很喜欢,“人类通过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的基因,而不是改变自身的基因去适应环境。”但不敢苟同。按以上理论,没有基因的改变,人类应该还时有机聚合体或生物,正是系列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的基因的改变,才会有进化(如果人类进化是真的话),不会有由基因改变而由有机聚合体逐步进化成人时,自身基因突然再也不变了,因为环境从没有停止改变过,而且正是由于人类的破坏,环境的改变的更加剧烈。这也成为我们相信有更高等生命存在的理由。而我们人类并不是生命形式的终极,而应是生命形式的一个阶段。具体在哪个阶段,我就搞不懂了。也许有一天的研究会发现,人类生命体只是更高生命体的载体也说不定。

历史学家对文化的论述太精辟了“人化的环境被称为文化”。[页6]一切由人类而改变体现的就是文化,一件原始的图腾、记录的文字、载歌载舞无不体现着文化的魅力,比在哲学中文化为上层建筑的论述更加的通俗而更加确切。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2

《全球通史》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册,《全球通史》读后感。作者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本书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与一般的趣味性史书,它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与发展、朝代的更迭、社会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因自身阅读能力有限,我只能从中截取部分感兴趣的内容走马观花。下面就谈一下我在读后的感受。

一、两性间的不平等两性间的不平等是源于新型农业太繁重,女人终于不堪负重,所以只能在家照顾孩子做家务吗?我的认识是这种不平等虽然在新型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的,但不是因为太繁重,而是因为生活得需要所产生的越来越多的工具提高了劳动力,在同样的时间里,照料同一块地不需要男女都下地干活就可以生产出满足所有人需要的粮食。这样一来就有空闲的劳动力回到家里。那么为什么是女人回家而不是男人回家呢?那不过是因为女人的生理能力决定的,因为孩子总是女人生的,过去因为食物采集,无法多生孩子,现在口粮够了,女人可以多生几个,保证种族繁衍。于是女人理所当然地留守家中,只是后来的发展却不是一开始可以预料的。虽然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同样辛苦,但是没有产出,就没有发言权,于是,漫长的几千年,女性沦为第二性。这一幕甚至现在仍在上演:无论开始是怎么受千万宠爱所以做全职太太的,过个5年8载,便成为多余的人。当然,带着丰厚嫁妆嫁到夫家的不在此例。还是那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读后感《全球通史》读后感》。

二、文化的力量在人类社会迈入近代以前,人类的各种群族在各大洲自顾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种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明、文化也就这样逐渐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又继续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后,人类的好奇心衍变为强烈的野心,并逐渐对自己的生存空间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于是人们再也不像以前一样随遇而安平静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土地上,以各类“交流”为幌子,开始了永无止境的争斗。放眼望去,创造了一直到今天我们都引以自豪的灿烂文化的远古时期所发生的战争远远比近代以来的世界要少得多,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丰富,人们的欲望也越来越强,战争也越来越多,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偏离了人类历史正常的发展轨道,反思我们当下的思想理念是不是能够经受得住历史的考验。时至今日,这种力量的转换还在继续,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提到“竞争”、“发展”之类的话语,于是世界各国大多都在拼命发展经济,希冀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度,在所谓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这种“竞争”越来越形成一种怪圈,说白了就是“物质第一”、“一切向钱看”,这是我们在人类历史的任何时期都不会找到的场景。

三、日益剧增的危机感《全球通史》在最后说“人类还从未看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也同样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 作者以及现在众多的历史学家都认识到了科技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性。希望中孕育着危险,美好中承载着毁灭,也许真的有那么一天,人类会发展到穷凶极恶的最高境界,将那些所谓智慧结晶的恐怖武器搬出来施加在对方身上,或者说某些国家、某些民族试图创造出更具有科学含量的威慑力量,例如现在的朝美两国,不停地研发新式的武器,日益剧增的矛盾,可是他们却没想到如果在试验或是检验、尝试的过程中,科学突然和人类开了一个玩笑,发挥了它的威力,那么我们在看到结果的过程中也结果了自己。想一想,这一天会不会遥远呢? 马克思主义说,事物总是有着“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的,那么人类呢?我们在不断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挖掘自己的坟墓吗?我们会最终殊途同归地走向末日吗?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的人来说,生命的过程远远比结果来得重要,所以即使我们走向毁灭的必由之路也用不着惊恐。我们必须认清现在,以及美好地憧憬未来,最重要的就是珍惜现在的一切!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3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的《全球通史》虽是长篇巨制,然主旨只有一个,便是介绍人类各阶段文明的兴衰之史。但我感到,在外敌入侵时,除了军队力量,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自身的骨气。

正如福熙元帅在“一战”结束后说的:“这不是和平,这是的休战。”“一战”结束后,参战的各国不得不按捺住自己激动的内心,暂作休整。虽然未再发生大型战争,但日本侵占了满洲,德国吞并了奥地利。这等于把它们置于“二战”最有利的位置。这是为什么?就是那些“元首”们胆小怕事,便将一种自相矛盾的政策展现给外人!

“二战”揭开大幕,敦刻尔克大撤退后,希特勒便做出了他那“海狮计划”,魔爪伸向了英伦三岛。日复一日的狂轰滥炸,虽然一开始德军收到了一些成效,但是所有英国居民,并未有一丝一毫的动摇,也不见有人心惶惶的时候。反而,这段轰炸时期坚定了所有人的信念,人们为皇家空军的胜利欢呼,士兵们则更勇敢地投入新的战斗。终于,希特勒第一次没有达到他的目的。看,这就是骨气的力量!

回过头来看我们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自1937年起,至1943年开始反攻,总是不断地有人投向日本。我们的民族难道真是如此窝囊吗?不!抗日名将英雄辈出。那么,为什么有叛徒?一言以蔽之,怕死!保命要紧。因而,这些人为后人所不齿。

战争,如此残酷。正是因为这残酷,它培育、磨砺出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在这试金石上,人性如此全面的展现出来。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4

喜欢买书,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买了半年了,一直并没有看过。今天百无聊赖,取过来看看。还是蛮有趣的。特做笔记如下:

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是人类历史上诸多灾难的根源。

作者将人类历史的演进划分为两个阶段,即15之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西方的兴起并占优势的世界。

作者在考察欧亚大陆文明的兴衰时指出:如果其他地理条件相同,那么人类取得进步的关键就在于各民族间的“易接近性”;因为易接近性既为各民族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也制造了淘汰的压力;欧亚大陆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欧亚大陆内部的游牧部落和周围的各大河流域文明区之间的历史;农业文明结束了长达数千年的种族平衡,建立起一直延续到今天的蒙古人种、高加索人种和黑人的优势;在古代文明的数千年里,中东一直是创造力的中心,但到了古典时代,中东的优势渐渐消失,除了宗教领域外,中东不再是创造发明的重要发源地;古典时代形成的,并在许多情况下一直存续至今的新思想和新制度,都是原先从欧亚大陆诸边缘地区发展起来的文明的产物,如希腊和罗马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正是欧亚大陆的西方古典文明比其他文明遭受了更彻底的破坏,无法复原,被一种崭新的东西所代替,才使西方走在了世界的前面;西方衰落了,但西方开启的现代革命却蔓延到全世界,因而西方也是成功的。

60年代的新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殖民地革命的产物。而90年代的新世界则正如教皇保罗六世所言,是“科技的神奇影响力”的结果。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5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不世出的枭雄唐太宗的名言。但问题是:怎样看“古”、看到哪个范围的“古”、看谁写给你的“古”?这或会知道不一样的“兴替”。《全球通史》,这本书实在是太厚了,论述范围太广了,100多万字,全是干货,一段话可能就是数十年对世界影响甚大的战争,三五行可能就讲完了推动人类进步数百年的一个牛逼发现,像亚里士多德这种超级猛人也只能占据半页纸而已……。因此锱铢积累的读完了前两篇,从史前文化到中世纪之前,已然觉得获益良多。

1、读这本书首先是扩充知识面。本书享誉世界几十年,据说与《梦的解析》、《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等并列为20世纪影响世界的十本书之一。就第一、二的部分看,虽然还没讲到中世纪、宗教、十字军东征等,光伯罗奔尼撒战争、迦太基、孔雀王朝、特里克文明等等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模模糊糊的故事,足够帮我们把数千年前发生在地球各个角落的大事、牛人串起来了。但是串同时发现脑子“知识越多越混乱”,最后干脆花了一整天时间将公元5世纪之前的全球主要文明的历史做了下图,不枉白读此书(一部分)。

2、除了知识的积累,最重要的是更换看世界的、看问题的视角。有句话讲,读过的信息只有结合你的思考才真正成为你自己的知识。举个例子,中国史讲王朝兴替,总要归结到上一个王朝腐朽没落,帝王昏庸荒淫,新的王朝缔造者顺应民心,雄才大略,克难奋进,终于救人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谈笑间成就雄图霸业。真如此吗?至少斯塔夫里阿诺斯不完全这么看。

不少时候王朝的更替并不是旧的王朝太腐朽或者新的王朝更文明、更进步。比如历代中国对抗北边游牧民族的冲击,这不单纯是某个些君主的问题或者是所谓王朝中后期皇帝的能力不足问题,这就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数千年冲突,当农耕文明统治较好,战备较强,游牧民族就难冲进来,而一旦稍有不慎,则游牧民族就有机可乘;又或者是技术的进步加强了游牧民族的攻击能力,比如驯马技术提高,甚至可能只是马镫的发明方便了骑手解放双手,极大的增强了战斗力。又或者,比如周代商,是因为冶铁技术的进步,边缘的游牧民族获得了更多的攻击能力而已。所以一个近些年已经开始被广大“愚民”重新清楚的是,中国古代那么多亡国之君真的都是那么荒淫无道吗?至少隋炀、崇祯包括光绪(慈禧)都不是完全如此。(也让我们想起诺基亚说的,我们什么也没干,我们投入的科研经费是苹果的数倍,但我们输了;或者是那句“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声再见都不会说”。)

3、与大多数中国历史书以政治经济为主线、文化为辅线(或许)、科学技术偶尔出场演个路人甲不同,这本书花了很多篇幅去讲技术对于世界推动的重要性,包括在文明的更替(采集——狩猎——游牧——农耕——工业)中,技术的重要性甚至可能是决定性的。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甚至有助于我们理解现实,比如为什么米国不断出现从造轮船、造飞机到现在造spaceX、造alphago这样的技术应用追求狂人;比如《权力的游戏》中的瓦雷利亚钢怎么或隐或现占据那么多戏份。

当然,这本书或许也只是一家之言。传播学上说,你看到的只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但无论如何,多看几个“别人想让你看到的”,才更有可能清楚什么才是“你应该看到的”。

煮酒论史,酒好,史料也要好。我有历史,你有酒吗?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6

读这本书是受了《未来简史》的打击,觉得三观需要修正一下,805页厚厚的上下两册,断断续续看了大半年。主要以前是学理科的,世界史更加已经完全没印象了,看完了《全球通史》其实也搞不清楚那些名字都读不顺的国家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我留下的大概印象便是以下这个流程:自给自足——宗教为王——打来打去——技术变革——海外扩展——谁都不服——握手言和——不要自己灭了自己就好。胡乱总结的,但是史书一读,还是觉得人类现在已经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状态,因为技术进步的发展速度太快,导致在社会形态和人的精神层面的参差不齐也日益严重。

引申到教育和个人成长,古人一辈子做的事情,以现在的信息量,也许一年甚至一个月一个星期都不用就可以做好了。但是技术领域的日新月异,与精神层面的进展并没有很好地同步,我们在社会观念上的进步是非常缓慢的,比如男女平等的口号喊到现在,之所以还在讲,是没有解决。读后感。三观的形成应该并不能归结为生物学的问题,或许物质基础不可避免,偶然性和必然性也肯定存在,但我仍然认为人类是有自己的灵性的动物,不管这种灵性以什么命名,是永远不可能被机器完全替代和模拟的,所以我们对意义的追求也是一种本能,一个不会问为什么的人是没有灵性的。

我们现在对哲学的思考和教育相当的谨慎,怕思想入了歧途,所以宁可不讲思想,先讲技术,所以STEM如火如荼。即便讲思想,也是政治目的大于思考的诉求,我原先也是这样认为的,因为历史告诉我们,技术的领先才是实力的体现。但是当技术进步到一定的程度,如果思想体系跟不上,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如果我们以后所有的知识信息都可以芯片植入并且实时更新,那么要怎么思考呢?大脑的沟壑是芯片可以形成的吗?

今后的社会或许需要精英们去消除或减缓矛盾,考虑技术革新的同时如何同步更新思维能力和观念,以使人类这个物种在这个星球或者其他星球上存在的时间更长一点,如果人类还在追求意义的话。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7

通过读全球通史这一本书,让我对西方文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也有了深刻的反思。在16世纪之前东方的文明在全世界一直处于主导的地位,在16世纪之后西方的文明赶超了东方的文明领先于东方的文明。西方的文明开始不断发展始于古希腊时期由于当时的古希腊是由许多联邦组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因此在政治、建筑、艺术、哲学等方面都有了许多新的表现,人们开始有了自然观念与证明思想。之后经历希波战争,古希腊形成了特殊的地理环境,从而使得古希腊的文化、商业、政治发展了起来,社会的发展使人们有时间开始关注自然,关注民主思想,关注自然科学。因此当时产生了一大批自然哲学家,具有代表性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徒三人,但他们对自然科学的认知各有己见,这使得西方对自然科学方面的认知远超于东方,这也是西方文明能超越东方的根本所在,西方人在不断的追求事物的本源究竟是什么。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水,恩培多克勒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气,德默克里特认为世界的本源是原子,可以看出西方在不断的研究外在的事物外求中包含科学与技术,而东方在当时在研究内在,东方讲究修身例如论语中的吾日三省吾身,并没有继续追求新事物而是事事从自身出发,因此在当时西方的科学文明得以快速发展。

之后罗马帝国崛起后,在前期依然继承着古希腊的学术传统,但在罗马帝国的后期希腊学术传统极速衰落,这主要因为受到蛮族人物的入侵和基督教的冲击。古希腊自然哲学进入到了波斯王朝,逐渐被地中海世界忘记,之后又进入到阿拉伯。进入百年翻译运动时期,古希腊的学术自然科学又重新崛起,同时中国的造纸术也大大的促进了翻译运动的进行,以及阿拉伯帝国的文化传播,使得阿拉伯科学在世界上都处于先进水平。但在12—13世纪阿拉伯科学中心的地位被欧洲拉丁世界逐渐取代了。之后出现的欧洲翻译运动、大学的建立与经院哲学的形成、中世纪后期拉丁科学的发展,促使了以阿拉伯科学作为桥梁,将希腊科学与欧洲科学进行融合,完成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西方不仅仅追求外求,同时也开始追求内求。欧洲的文艺复兴带动西方文明朝更加科学与完善的方向去发展。

西方文明的崛起是源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是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的,自然科学的发展同我们一同存在。可见外在的修为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对自然科学的追求。纵观全球通史看出,我们只追求外求而不追求内求会造成战争,而只追求内求而不追求外求会造成自然科学的落后。当下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是在兼顾内求与外求,因此当下全球文明都在朝同一个方向发展,从而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历史的发展是在给予我们的最好的教科书,他指引我们不断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8

有人说读史就是在读故事,其实本是如此,我们以后来人审判的视角去看待前人的生活,其实并不客观,最大程度的理性也只是保持个人逻辑上合理。在不能完全客观的前提下,我们不应该去评判历史,以现代人的思维和眼光去对前人品头论足是没有意义的,唯一应该做的是多思考。汲取其中的养分为己所用,对个人、时代、社会而言都是大有裨益。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就给人这样的感觉,正如书中所言,每个时代都要编写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因为世界完成了自己从旧到新的转变,所以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索新的答案。

书中一直在强调历史事件发展的逻辑性。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知道世界一直在变革,而且不同的地区会有较大的差异,有的人会去计较所谓过渡的时间,用以比较各个国家甚至是民族之间的差异,但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意义。无论是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还是从部落文化过渡到城市文明,抑或者是从农业社会更迭为工业社会,都不是因为某个人或者是某些人的突发奇想而发生的,总之,当时发生的不是一件事,这是一个过程。

我们清楚地知道人口的增加导致了农业革命,而农业革命反过来又支持了更大规模的人口增长。当农业渐渐代替采集业的时候,人们开始尝试种植更多的植物来适应不同的环境。这就是良性的循环,当简单的植物采集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的时候,自主的培育粮食就成为新的出路,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果相生,农业的传播扩大也让不同地区的人们开始培育更多的植物,从中总结出的经验和方法让食用植物更加具有普适性,如墨西哥的玉米,美洲的土豆,中东的芭蕉等植物。当人们把实践中的经验运用到改良上之后,植物也因为人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间接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历史本身就是逻辑最严谨的教科书,是环环相扣,最为精彩的魔术,所有看似突然的变化,都有蛛丝马迹可循,那是一张由几十亿人的踪迹编成的巨网,没有人可以置于其外。

历史与现实:

《全球通史》虽然是史书,但却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让我意识到史书可以是启示类文本,面对不同的话题,不变的是对本源的追溯。作者看似在平静的阐述从史前到21世纪的历史,但也一直不忘提醒读者认清现实世界和历史的内在联系。从而使读者的思维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在历史和现实的两个时空里自由驰骋,甚至由此产生出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联想和对比,产生出自己思想的火花和创作的冲动。读后感·当然,《全球通史》并不只是一本有深度的书,斯塔夫里阿诺斯以自己对历史和哲学的深厚功底,同时无限的延伸了作品的宽度,书中有对人性善恶本质的哲学分析,对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的辨证评价,也有对世界愈加两极分化的人道关怀,对人类历史上诸多的灾难的渊源——社会变革总是滞后于技术变革的警示和忧虑等等。

历史没有可以省略的部分,前因后果,一脉相承。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以其内在的严密逻辑和浩瀚广博的知识让我领略到历史的精彩,紧循着这样严密的逻辑线,所有的文化优势都应慢慢转变为经济优势。我们可以冷静的探索,厘清其中的线索,汲取养分为己所用。不执著于眼前,心中自藏乾坤,静言巧思,亦不失为上乘。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9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一直都有历史课。学过中国古代史、近代史、政治思想史、文化史、法制史,世界史的课程从小学到大学似乎也没有间断过。但一直以来都未能形成一个人类历史的全景图。中国史里无世界,世界史里无中国。不知道秦皇汉武与何人欧洲何人并立于世,不知道中国与世界何时开始的。最近阅读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所着《全球通史》算是稍稍弥补了以往的疑惑。

该书把世界历史分为

随着欧洲人发现新大陆,世界才开始成为“一个世界”。人类诸种族的混合必然伴随着动植物的相应混合,“今天,全球范围内人类之间,动物之间和植物之间的混合仍在继续”。可以想象,地球上的人种终将混同。不同人种之间的精子与卵子并不拒绝合作,正如酒精与水倒在一起变成你仲有无我中有你的混合物,所差的只是时间问题。

最初国际性的竞争舞台是现在的中东地区,四大文明中的埃及印度巴比伦,兴衰轮替是历史的必然,人无百日旺花无百日红,还没有那个王朝能够维持百年霸权。现在的老大美国19也才刚刚有力量趁着欧洲内讧,扎紧自己的篱笆。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是他后来居上,其中有没有规律?

从发现新大陆开始,人类历史开始进入世界史。最初的引领者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与葡萄牙。他们通过对美洲大陆的掠夺和通过新航路与东方的贸易中得到大量财富,由于长期的宗教战争,国立衰败。由于大量财富流入,导致国内物价大涨,产品没有竞争力,所以工业得不到发展。最终被西北欧的荷兰、英国控制了经济命脉。并在其国力衰败之后,取代了其对海上航线的垄断。

趁着欧洲大陆之间的攻伐不断,闷声大发财的英国后来居上。一方面内部工业革命提供了工业基础,另一方面,海外殖民的竞争中取得较大优势,成为日不落帝国,也把英语这个岛国方言推上世界第一语言的宝座。当时世界发展的发动机无疑是欧洲,欧洲对待世界其他地区的手段是赤裸裸的掠夺。

面对欧洲的霸权,正如作者总结的那样,有两种反应:第一种割裂同入侵势力的一切联系,撤回到与世隔绝的境地中,在传统的信念和习惯中寻找安慰,“回到美好的从前”。第二种力图采纳外国社会的东西,“向西方学习,与西方战斗”。恰好是清王朝与日本的写照。

恰如英国趁着欧洲大陆忙于战争,发展壮大。美国趁着英国陷入欧洲大陆的战火,取得独立,获得壮大。美国何以取得世界霸权?不是这只瞎猫碰到了欧洲内战的死耗子这么简单。美国在欧洲革命的基础上,建立了全新的政治制度,在新教基础上形成以个体自由为中心的社会伦理。他脱胎于欧洲,并战胜了欧洲。

今天的世界,远未到达大同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中国目前远难谈得上乐观。是躲在传统的幻想中寻找安慰,还是“向西方学习,与西方战斗”,答案似乎不难理解,实施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10

以前一直喜欢读有故事的史书,像《明朝那些事儿》、《大秦帝国》、《血腥的盛唐》等,前段时间第一次读西方人眼中的历史---《全球通史》,它不像故事史书一样小说化,也不像教科书教条化(一般都是时间、地点、任务、事件)。反而我认为它是一部必读的经典,我总结其3个特点。

1、《全球通史》的作者编写这部史书的目的是为了给解决当前时代所遇到的问题,是给现代人以启示。正如作者开头所说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

2、这本书描述事实较客观,平心静气,娓娓道来,让读者通过了解事实,自己去求索,去思考,去求索当代我们遇到的问题。它不同于目前市面的一些书籍,例如《成功人士的____习惯》,《互联网之独孤九剑》,这类书籍一看就是先整个哗众取宠的书名,然后以教育人为口吻,将自己观点强加给读者的书籍;再挑选几个的示例证明,缺乏多次推敲和给人思考的空间。

3、对于国内的读者,这本书叙述角度、方式很新颖。它叙史的角度不是以一个国家、地区为核心,而是以全世界的角度来观察人类历史。它叙史的方式不是断片式的,而是以一个整体的、动态的、连续的角度叙说,前一个历史时代是后一个时代原因,后一个时代是前一个的发展。例如书中西欧3个不同历史阶段章节关系如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经济增长、国家建设->海外扩张。

另外我总结了一张表提炼下书中历史发展的阶段。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11

最近,我读了一本让我感悟很深的书——《世界通史》。世界通史,字面的意思是记录那些具有重大意义是事情,可是,翻开书,里面却大多是战争!什么“马拉松战役”“温泉关之站”“红白玫瑰战争”……

一次战争要死多少人啊!如果有那么多的人力,精力,财力,为什么不拿来建设我们的家园,反而去破坏它呢?我不解。都说战争是富人发起的,死的却是穷人。你们还记得在南京车站痛哭的那个小男孩吗?还记得在核战争中受到伤害的人吗?他们重则死亡,轻则致残,连在肚子里的胎儿都不能幸免。可是,我试问,他们有什么错要遭此灭顶之灾呢?他们都是无辜的啊!

战争对全人民来说,百害而无一利。可为什么还要战争呢?那些被权势冲昏头脑的人啊,清醒吧!

我们渴望一个没有战争的国度,那里有鲜花,有欢乐,伴随着幸福……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12

人类学为人类提供了一面巨大的镜子,使他们能够从中窥见自身无尽的变化。——克拉克洪

社会制度之协作:

旧石器时代指人类主要使用打制石器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往往需要生活在团体中,通过协作来获得足够的维持生存的食物。尽管团体之间也会因为争夺食物而产生争斗,但由于人数的限制和工具的匮乏,大规模的战争还没有产生。

原始的平等之团体成员间的平等:

团体(也称部落)的组成单位是家庭,存在的目的采集、狩猎以获取食物。因此,狩猎本领高强的人往往会被推举为部落首领,但此时还没有出现制度规定的公权力,部落中的任何人都无法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其他人。

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平等:

在部落中,男性主要负责狩猎,女性则负责生育子女和采集包括植物根茎、果实、昆虫等在内的食物。由于狩猎的不稳定性和危险性,因此女性采集的食物往往多于男性。女性对于团体食物的贡献至少不低于男性这一事实,造就了在旧石器时代女性和男性地位的平等。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13

关于德国宪政

原以为1871年以后的德国经济、文化发展突出,而政治是其短板,但重看新版的《全球通史》后,发现德国对工人的劳动权利最为看重,福利国家的建设也是走在世界前列,工人阶级在德国社会是有极大的影响力的,我们时常忘记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是德国人。

德国是制度、福利双管齐下,民主化如若是服务于现代化的话,对集权统治也需要重新审视。现代英美国家的代议制民主其实也是汲取了古代君主专制的优点,比如美国以总统为权力中心,国会和最高法院对总统没有行政干预权,只有法律监督权,只要总统不违法,他的任何执政行为都是独立的。所以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不对国会负责,只对宪法负责,因此即便是民主化程度很高的国家,也要保障政府首脑拥有实际权力,从而节约政治成本。同时借鉴美国,德国也采用联邦制,德国较大的邦,比如普鲁士和奥地利,的确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但几个小邦可以联合对抗一个大邦,比如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滕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普鲁士提出的对它们不利的议案。这与美国分参众两院,众议院按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顾全大州的利益,而参议院以固定名额代表从而确保小州利益的目的如出一辙。

关于技术革命

根据这本书,笔者曾经有过这样的总结:工业1。0机器生产时代的到来;工业2。0生产机械化、精密化程度提高;工业3。0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来临。细想一下应该是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是否是工业4。0的标志?4。0时代到来了吗?我们可以了解一下什么是智能,它应该和“互联网+”属于一个层级,应该是4。0的前奏吧,由此看出,智能化是一个新概念,也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而且智能一定是指像人一样的智能。那么它究竟是源于人类的动力能源还是机动能源?笔者对此十分好奇。

关于近代科学

“这座大厦已经落成了,只有两朵乌云飘在上面,就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最近一次是在《奇葩说》里听到这句话,起初也没反应过来,当后来听到“知识垄断”,才明白这不是单纯探讨物理,而是关于宗教、哲学、历史和科技文明的冲突与融合的问题。本书作者非常喜爱探讨文化发展和交流,并坚信欧洲近代文化起源于神学。西方古代神学的确拥有一套完整的政治、思想和宗教体系,它构建了以“神本位”为核心价值的一座大厦,恰恰是在这样的土壤里培育出了近代科学。

理论科学走在时代的前沿,它又催生了新的哲学体系,而哲学又派生出政治,原以为欧洲启蒙思想家研究的就是政治,后来才知道他们研究的大多是科学。宇宙社会学的奠基人是霍布斯,什么黑暗森林法则、猜疑链,这些对宇宙世界最残酷和最本质的解读都在《利维坦》中,而现代时空观也就是相对论的源头竟然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康德是最早“论证”宇宙具有开端的人。那么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人物——牛顿,他解释了物体在静止和匀速状态下的运动规律,他的经典力学和三大定律奠定了近代人类的自然史观,而达尔文则在其后提出了进化论,同样奠定了近代人类的社会史观。

这让笔者想到了《深埋的真相》里有这样一句话:不同的科学领域运用先进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科学数据,它们都确定无疑地证明,人类诞生于一种一次到位的设计,而不是经过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随机出现的生命形式。达尔文和他的弟子赫胥黎都坚信人类是由某一种猿猴进化而成的,我们和现在的猩猩是来自同一种祖先,显然上述作者并不苟同。人的DNA似乎在我们尚未知晓的时间纪元里就已经排列生成了,那么人到底是由“猴”进化而来,还是由“人”进化而来的呢?这也是笔者看完这版《全球通史》的好奇之处。

关于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其实包括拜占庭)的灭亡和日耳曼人究竟有何种联系?是日耳曼凭借武力侵占了老态龙钟的罗马帝国?还是里应外合了一系列注定的天灾祸乱?还是通过更加兵不血刃的手法和平演变?在罗马帝国晚期境内,日耳曼人的数量达到极盛,各行业、各阶层、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社交圈子,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市井商人都充斥着日耳曼人的身影,罗马法由公民法过渡到万民法便是为了适应境内日益增加的外来移民,尤其是日耳曼族,可以断定日耳曼人在帝国晚期不仅取得了合法公民的地位,更是早已在古典文化的熏陶下洗涤了“蛮族”的野性,这绝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早在共和国晚期,凯撒在高卢的赫赫战功便为他赢得了一世英名,帝国建立之初,元首屋大维也曾数度北伐直抵蛮族要塞,还因为一些关键战役的失利而头撞立柱,北方的日耳曼族成为了他们的宿敌。罗马人在鼎盛时期没能消灭日耳曼人,反倒在文明的碰撞中走向了交融,最终北狄南下,以和平渐进的方式融入到更加先进的古希腊—罗马文明浩瀚中。罗马帝国就是被北方的日耳曼人蚂蚁搬家式地蚕食掉的,其实到最后历经大换血的罗马帝国其核心文化依然延续下来,而日耳曼人还是《高卢战记》里的条顿民族支流吗?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14

今天闲来无事,随手翻看了一下以前写的读书笔记,看到《全球通史》时,觉得有几句挺不错的,整理了一下。

当穆斯林帝国与中国对外界文明不屑一顾时,欧洲人却被其他民族的文明所吸引,所着迷。

16、17世纪时,欧洲人惊讶,在掠夺时仍表现出谦卑,有时候甚至焦急地探求良知。但之后,欧洲变得越来越粗暴、冷酷和褊狭。对待古老文明正如曾经被对待的轻蔑,习惯于自己的领先地位。

欧洲初始资源的贫瘠,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他们不断寻求对外学习和扩张。将自己置于最低位,以一种谦卑的心去看他人,或许会有许多新的发现。中国的落后当然在于它的自大,儒家文明一直向国人灌输着中庸之道,却忽视了长此下去,当儒家本身完全成为了一种统治工具时,没有新的思想的碰撞,安于现实,乃至自满情绪的不断上涨。“天朝上国”的自居使得统治阶级完全忽视了外来文明,不仅摧毁了刚刚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萌芽,也扼杀了中国当时的一切希望。

在古代,存在着一种反对将创造性的学习与体力劳动结合起来的强烈偏见。近代以前,思想家与劳动者一直是分开打。欧洲继承了古希腊的形而上学思想,对具体事物,实际技艺不感兴趣,而追求世界的本源,万物的本质。近代,随着资本的扩张,文艺复兴阶段的影响,欧洲人为了寻求更大的利润,开始重视技术,为科学革命奠定了基础,也就带来了欧洲的繁盛。

科学革命所带来的改变之所以远远高于农业革命所带来的在于它的研究方法——科学本身包含了无限进步的可能,而且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18世纪80年代生产力的惊人进步似的机械化工厂体系不再依赖现有的需要,而是创造出新的需要,不断去刺激消费。

英国之所以可以首先发起工业革命,当然不仅仅是瓦特的功劳,更在于它独特的背景条件:社会结构的合理,重商主义的流行,商业制度的建立,流动资本的丰富,海外市场的刺激,科学、哲学底蕴的爆发。

在我们分析事情原因时,不能仅仅局限在直接原因,更重要的是联系历史、地理、人文等因素的背景条件,探求根本原因,以及预见它所导致的结果。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15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天空的无边无际,海洋的无穷无尽,让人感受到渺小。与此类似的是当我们把目光望向历史,在时间的长河中人同样只是一个短暂的节点,在一个统一的世界中,将每一个重要的节点抛开来看,会得到不一样的体验。

《全球通史》是从史前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这么一个大的历史跨度,主要采用全新的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即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整个世界各地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序言中讲的“新世界需要新史学”,这本书极具现代意识与深刻的现代思维,将研究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活动、历史事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对人性的本质的认识

谈及人性的本质有人说性善有人说本恶,持不同观点的人有不同的解释。阿尔伯特.班都拉他总结说“人类的本性是一种能被社会影响塑造成许多表现形式的潜在能力。”正如生活在菲律宾的塔萨代人,他们过着无侵略、无战争的采摘生活,而生活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芬图人则是凶暴的武士。在旧石器时代最主要的是保证人类这一物种的存在,只需要有足够的可供生存的食物即可。而随着农业革命的到来,人口的增加,可争取的东西变得更多,所以战争也就变得越来越频繁。

决定人类行为差异的不是基因,而是所处于的社会教给我们的处事方式。战争并非不可避免,因为战争不是发生发生在人类本性上,而是因为人类社会。而人类社会又是由人类组成的,因而人类是可以重新构建社会,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塑造。

二、文明的发生

在希腊-罗马、印度、中国这一古典时期的时期,文明刚刚出现了萌芽,创造出了如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等不同文明。这种文明的到来使得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发生变化,如埃及的法老不仅是国家的统治者,而且也是“活着的神”。不仅如此,这种文明的发生也引起了文化的变化,例如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生活是自主的、单一的,所有成员的都有同样的知识、同样的见解和同样的风格,生活方式不由外界而定。但随着文明的到来,一个复杂的新社会便由此而出现了。文明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成就,也极大了扩宽了人类的视野,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人类对于自己的命运越来越具有把控力。

三、“遏止领先原则”

中世纪千余年间最惊人、最有意义的变化就是西欧在贫穷落后和默默无闻中崛起。在中世纪时期,中国(唐宋)拥有高度发达的文化、先进的工艺、大规模的商业以及政治与思想。而西方的不发达则成为了一种优势,他们更加渴望学习,并积极创造,并将其学习到的知识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又引起了他们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的进步。此外在欧洲的内部也存在着衰落与兴起的交替,先是葡萄牙、西班牙在大航海时代的繁荣;荷兰、法国、英国的工业革命。此后经历一战、二战对欧洲的削弱等等。这种发展模式,被成为“遏止领先法则”。落后的社会更加可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并在转变中逐渐处于领先地位。

四、地区自治与全球统一

西方于1500年前后进行海外扩张,传统意义上的地区自治也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因欧洲人居于优先的地位而支配着整个连成一体的世界,到19世纪时他们以强大的帝国与股份公司在经济和政治上支配着全球,并取得了文化上的支配地位,那时西方文化等同于文明。而这一时代产生在错综复杂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因此它的存在也必定是暂时的。所以到了20世纪的今天,因其各个社会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都有实现其功能的道路,所以钟摆再度偏向了地区自治。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这是来自狄更斯的《双城记》,这不只是那个时代的写照,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社会。我们的时代遇到一个谜,一方面现代人成功的翻越了喜马拉雅山,同时也认为高科技已经可以确保人类不会因为环绕地球周围的小行星爆炸造成的恶果而灭绝,不会因为冰川时代的再次来临而灭绝。但是另一方面是人类的自我怀疑而使自己变得步履蹒跚。

下载《全球通史》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球通史》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键入公司名称]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键入文档副标题] 王兴2011200690 国际关系学院2011级一班 《世界通史》是一本论述从史前史到二十一世纪全球人类文明发展的通史。这......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节选)科学革命 回顾历史,似乎科学革命比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意义更大,农业革命使人类进入文明,但是在前进了这一大步之后农业就再也没有做出其进一步的贡献。......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10历史一班王珮1012200025 利用这个暑假时间我读完了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一书,感触颇深。在此写下我的一些感受并整理成读书笔记,由于此书章节......

    全球通史 读书笔记

    《全球通史》带来的几点思考 文秋莲新闻1111109010128 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观点给我上了一堂有趣的历史课,由此引发了我许多不一样的思考。 一、中国为......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一直都知道读史可修身知史可养德 。由《全球通史》想到的史家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尽管《史记》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但是......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一直都有历史课。学过中国古代史、近代史、政治思想史、文化史、法制史,世界史的课程从小学到大学似乎也没有间断过。但一直以来都未能形......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总结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总结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总结 思量再三,还是决定买下这两本书《全球通史》的上下册,原由有二,一者想进一步能以“史”的眼光去品味全球的“恩恩怨怨”,当然以全......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1

    《世界通史》——读书笔记 基本信息: 书名:《世界通史》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斯塔夫理阿诺斯[美] 出版时间:(1999-05出版) 的全球通史,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