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药品使用情况的排名、公示、报告、处理制度
药品使用限量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药品合理应用,有效控制药品费用,调整药品结构比例,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按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及相关药品管理法规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我院药品使用限量管理规定,具体内容如下。
一、统计分析
1、由信息中心提供相关数据,药学部负责每月对我院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按照各药品品规的使用金额进行排序。
2、药学部根据药品使用金额排序情况,取前五十名按照治疗药物和辅助药物进行分类,分析合理使用情况。
3、由信息中心统计前五十名药物品规在各临床科室及医师的具体使用情况,交相关部门通报处理。
二、讨论审核
由药学部将分析报告交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核讨论,并确定相关处理措施。
三、限量管理
1、对当月排名前五十名内的辅助药物,采取以下限量管理办法。
2、由药学部负责对以下药品不合理使用情况开展调查,并根据不同情况报请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及相关部门同意后进行处理。
⑴对经常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每月处方点评结果中超过20次)的药品品规,作限量使用处理,采购总量控制在原月均用量的三分之二;
⑵已限量使用的品规,如在处方点评中仍发现有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超过10次,继续作限量使用处理,采购总量控制在在原月均用量的三分之一;
⑶以上限量使用措施执行后,仍有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超过5次,则采取停用一个月处理;
⑷对无正常理由的使用金额异常增长(即上月排名在前二十名之外、而当月排名在前五名之内)的药品品规,作停用一个月处理;
⑸采取以上停用措施后恢复使用的药品,如继续出现不合理使用情况,报请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调整出我院药品采购目录。
⑹对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的药品品规(≥1次/半年),立即作停用处理,并报请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调整出我院药品采购目录。
⑺对频繁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的药品品规(≥10次/半年),报请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进行讨论分析后,作停用甚至调整出采购目录等处理。
⑻对由纪委监察部门通过举报或投诉等途径调查发现存在企业违规销售的药品品规,作停用、清退处理,然后报请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调整出我院药品采购目录。
⑼对以上处理如有异议,可向相关部门提请申诉,最终解释权由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
第二篇:药品公示制度
单品种用药总量监控通报制度
1、为了使临床用药结构更趋完善,使用合理,提高疗效价格比,特制定部分品种用药总量监控季度通报制度;
2、每季度末,药剂科将全院临床使用药品(不含抗菌药物)中金额排序前10位的药品、最小规格单位销量排序前10位的药品进行列表公示;
3、每季度末,药剂科将全院临床使用抗菌药物(不含清热消炎类中成药)中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品种规格和抗菌药物最小规格单位销量排序前10位品种规格;
4、公示项目包括:品名、规格、数量、价格、金额及统计数据时间段;
5、将每季度统计结果上报医院合理用药监督小组进行分析讨论,合理用药监控小组根据情况提出本院药品购销合理化建议。
临床用药监控和公示制度
一、科室用药公示制度
为了保证我院临床药物的使用安全、有效和经济,控制药品收入占医院收入的比例,按照《湖南省医疗机构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办法(暂行)》的规定,特制定我院科室用药公示制度。
1、各科室按照本科室专业特点和收治患者的病情需要,合理选用药物。
2、科室不得跨病种收治病人,医师只能开本专业和所管患者病情需要的药物,否则视为违规。
3、不可在一个科室的所有住院患者中同时大面积地使用同一种药物,否则可认为该药存在临床促销问题,除立即停用该药并扣该药药款外,给予公榜并在全院通报批评该科室。
4、科室用药比例(占总收入)严格按医院各科室药品收入比例的执行,超出规定的比例,按有关规定处理。
5、每个季度对科室的用药比例公布一次。
二、单品种用药总量监控公示制度
为了控制药品收入比例,特别是控制单品种药品的销售比率,做到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纠正不正之风,净化医疗环境,特制定单品种用药总量监控制度。
1、每月对我院所销售的药品进行一次销售量排名,销售量前10位和上升前5位的药品进行张榜公示。
2、对科室药品的使用情况定期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对用量前10位的药品的使用合理性进行认真分析,药事委员会对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用药情况进行讨论,对不合理的品种进行整改。
4、对数量排名第一的药品,其一个月的销售数量不得超过总药品销售数量的10%;对金额排名第一名的药品,其一个月的销售金额不得超过本季度总药品销售金额的5%。特别是对金额销售第一名的药品要重点监控,必要时减少采购量以控制其月销售数量。
三、医师用药情况监控通报制度
1、每月进行一次门诊医师处方用药情况检查,对使用最多的药品(特别是新特药)进行统计,并分析原因。对明显存在不合理用药的医师进行提醒谈话,督促其合理用药。
2、每季度进行一次住院医师医嘱用药检查,对使用最多的药品(特别是新特药)进行统计,并分析原因。对明显存在不合理用药的医师进行提醒谈话,督促其合理用药。
3、每季通报一次用药金额排名前5位的门诊和住院医师名单。
四、医师合理用药评价通报制度
1、医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用药禁忌、注意事项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2、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医师用药合理性评价,每次抽取全院5—10%的执业医师的医嘱和处方各2份和10张,对其有关内容进行合理性的评价。
3、主要评价项目:A、患者所用药物是否与临床诊断相符;B、给药剂量或给药途径是否与患者自身特点相适应;C、给药时间是否与药物本身特点相适应;D、门诊一次处方量是否超过3天(慢性病除外);E、住院医嘱用药是否规范(围手术期、手术中及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的时间是否合乎规范);F、对严重感染者是否进行了细菌敏感试验,并根据敏感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方案;G、药物的联合应用是否存在有害的相互作用;H、特殊人群是否使用了不该使用的药物(如18岁以下儿童使用了四环素类药物,新生儿是否使用了氯霉素)等等。
4、对医师用药合理性的抽查结果每个季在《药讯》上通报一次,合理用药做好的予以表扬,对做的差的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其改正。
1.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2.若不是心宽似海,哪有人生风平浪静。在纷杂的尘世里,为自己留下一片纯静的心灵空间,不管是潮起潮落,也不管是阴晴圆缺,你都可以免去浮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轻松自如地走好人生路上的每一步3.花一些时间,总会看清一些事。用一些事情,总会看清一些人。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神经病。既纠结了自己,又打扰了别人。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4.岁月是无情的,假如你丢给它的是一片空白,它还给你的也是一片空白。岁月是有情的,假如你奉献给她的是一些色彩,它奉献给你的也是一些色彩。你必须努力,当有一天蓦然回首时,你的回忆里才会多一些色彩斑斓,少一些苍白无力。只有你自己才能把岁月描画成一幅难以忘怀的人生画卷。
—
END
—
第三篇: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处理制度
麻林乡卫生院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处理制度
一、概念
1、药品不良反应(英文简称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2、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3、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是指因服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1)引起死亡;
(2)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3)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4)以器管功能产生永久损伤;(5)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二、目的及依据
为加强对医院药品的安全监管,规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管理,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局令第7号),制定本制度。
三、适应范围
本医院所有品种产生不良反应的信息管理
四、职责分配
1、质控部是医院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综合处理部门,负责收集、分析、管理、上报药品的不良反应信息。
2、药房是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记录、跟踪、报告的责任部门。
五、制度内容
1、药品不良反应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
2、药房收集到药品的不良反应信息,应当及时填报药品“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上报质控部。
3、质控部应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应详细记录、调查、分析、评价、处理,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及时向上级报告。
4、“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的填报内容应真实、完整、准确。
5、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范围:
(1)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应报告该药品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严重的,新的不良反应。(2)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5年内,报告该进口药品发生的所有不
良
反
应
;满
5年 的,报 告 该 进 口 药 品 发 生 的 新 的 和 严 重 的 不良 反 应。
6、发现群体不良反应,质控部应填写“药品群体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并立即向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局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7、发生药品不良反应隐去不报者,根据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第四篇:药品质量事故处理及报告制度
药品质量事故处理及报告制度
一、目的:加强药品发生质量事故的管理,有效预防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
二、内容:
1、药品质量事故是指药品销售过程中,因药品质量问题而导致的危及人体健康或造成经济损失的情况。质量事故按其性质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分为: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两大类。
重大质量事故:违规销售假、劣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未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造成不合格药品进入药房的;由于保存不善,造成药品整批虫蛀、霉烂变质、破损、污染等不能再供药用,每批次药品造成经济损失500元以上的;销售药品出现差错或其他质量问题,并严重威胁人身安全或已造成医疗事故的。
2、一般质量事故:违反进货程序购进药品,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保存、养护不当,致使药品质量发生变化,一次性造成经济损失200元以上的;一般质量事故发生后,应在当天口头报告质量负责人,并及时以书面形式上报院领导。
3、发生事故后,质量负责人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控制、补救措施。质量负责人应组织人员对质量事故进行调查、了解并提出处理意见,并上报院领导,必要时上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质量事故的处理过程中,应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的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患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整改措施不放过。
第五篇:药品不良反应处理制度
药品不良反应处理制度 为加强安全医疗、安全用药,规范全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和监测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全院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医务人员应按规定报告所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医院设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回顾分析医院内所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提出指导临床用药的意见,学习通报国家和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有关文件。
3.1 药剂科临床药学室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运作的常设部门。3.2 各临床科室指定监控医生、护士各一名参与全院监控网络,负责本部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承担全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工作,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4.1 负责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组织实施。
4.2 承担全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资料的收集、评价、反馈和上报工作; 4.3 对突发、群发、影响较大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组织调查、确认和处理;
4.4 承担全院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通报和总结全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情况;
4.5 承担省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委托的相关任务。5 报告流程
5.1 医护人员一旦发现可疑的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进行网上呈报(院内网填写《不良反应速报表》),必要时联系药剂科临床药学室。5.2 药剂科在收到药品不良反应速报表后,在24小时内(法定休息日除外)详细记录,分析因果,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按规定进行网上上报,纸质报表留底备查。医护人员发现紧急、严重或群发的不良事件需立即报告药剂科临床药学室(夜间或节假日通知总值班),相关人员接到报告后尽快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初步判断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对现场无法提出处理意见的经查阅资料后48小时内提出处理意见):
6.1 疑为药品质量问题,与药库调剂部门乃至药品供货方协调解决。6.2 因用法原因(品种选择、剂量、用法、配伍等)与相关人员协调解决。6.3 对疑为药物不良反应的,组织填写不良反应报表并上报。
6.4 对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而导致纠纷的,由医务科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医务科取得检验报告后,原件存档,复印3份,复印件分别发患者、相关临床科室和药剂科。医护人员树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观念,学习相关知识,结合病情和药物特点(遵照说明书),慎重选用药物。用药前告知患者,药物治疗有风险,发现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发现不良事件后,及时处理,进行有效严谨的沟通,对于紧急、严重或群发的不良事件及时报告处理,防止事态扩大。药剂科临床药学室定期或不定期公布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相关信息。10 有关人员延误不良反应报告、未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严重药品不良反应重复发生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每年总结各科室不良反应的呈报情况,对先进科室与个人进行适当的奖励。12 本制度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12.1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不良事件是指患者或临床试验受试者接受一种药品后出现的不良医学事件,但并不一定与治疗有因果关系。12.2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12.3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12.4 药品严重不良反应 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a 引起死亡; b 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c 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 d 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 e 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